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

2024-09-10

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共5篇)

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 篇1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鲁政发[1999]48号 【发布日期】1999-05-10 【生效日期】1999-05-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

做好1999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1999年5月10日鲁政发〔1999〕48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大中专毕业生是我省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重要力量。1999年我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以下简称毕业生)19.6万人,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15.5万人,师范类毕业生4.1万人。今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积极稳妥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逐步建立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为了切实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派遣前,通过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派遣到接收单位;未落实单位的,派遣回生源所在市地,由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推荐或自行联系工作单位。

毕业研究生在就业服务范围内择业。其服务范围主要是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国有重点企业和文化、医药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及人民解放军所属单位。超出服务范围就业的毕业研究生应补办委托培养手续。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实行学校推荐、自主择业的制度,不使用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推荐工作。当年能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派遣到接收单位;未落实单位的,年底派遣回生源所在市地或县(市、区)。

三峡库区毕业生,由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下达指令性计划安置就业。

二、二、师范类毕业生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就业,重点充实基层中小学。学校确实安排不了的,毕业生可到其它行业就业,不再补缴或返还其在校学习期间普通专业的学费及定向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有关费用。师范生资源不足的市地、县(市、区),可根据需要挑选适合做教师工作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到各级各类学校任教。市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办法。

三、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精神,适当延长派遣期。毕业生派遣期为两年(自毕业之日起算)。派遣期内落实单位的,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派遣手续;未落实单位的,其档案转至生源地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由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就业转介手续,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不再负责办理派遣手续。在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的毕业生就业后,不再实行见习期。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事厅另行研究制定。

四、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接收和储备毕业生;鼓励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接收毕业生;支持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或到乡、村工作。毕业生创办经济实体或自谋职业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工商、税收等优惠政策。放宽对毕业生就业的限制,为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政策规定及时为毕业生办理派遣、落户、人事代理、社会保险等手续。

五、五、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保证高学历毕业生优先就业。事业单位接收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可允许先进人再追加增人计划。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吸引高学历层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急需的毕业生。

六、六、坚持需求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录用毕业生。各用人单位要及时提报毕业生需求计划,公开用人条件,经考试或考核,择优录用,杜绝不正之风。不提报、不公开毕业生需求计划的单位,不得自行接收毕业生。省内院校毕业生在省内就业,须使用省统一印制的就业协议书,并经同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鉴证。

省属高校省内生源毕业生出省和外省生源毕业生来鲁就业,须报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

七、七、实行优生优分。各学校要按照省统一规定的条件、比例和办法评选优秀毕业生。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可以向需求毕业生的部门和单位下达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安置计划,有关部门、单位要按计划接收,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八、八、积极培育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利用多种途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网络,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举办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活动,要坚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宗旨,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九、九、加强毕业生收费管理。各地、各部门、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对按就业计划派遣的毕业生,接收地区和单位不得收取城市增容费、职工风险抵押金、就业保证金等费用;对省计划统一调剂的毕业生,不得收取出地区和出系统费。凡违犯规定收费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十、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大中专学校要认真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毕业生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关系,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建功立业。各学校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帮助毕业生按照有关规定和社会需求正确择业。十一、十一、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好。要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人事、教育、计划、财政、公安、粮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 篇2

发稿单位:苏州市气象局

审稿人:唐务全 撰稿人:黄冠乐 联系地址:三新路188号 邮政编码:215021 电话/传真:7266347 发稿总字数:4600 发稿日期: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气候概况】1999年苏州气候概况: 1999年苏州市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近1℃,全年除夏季气温偏低外,其余各季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尤以冬季最为明显,是1987年以来的第13个暖冬年。年降水量、平均梅雨量、年和夏季暴雨日数,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除冬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多外,其余各季均偏少,尤其是夏季仅为常年的一半。

(黄冠乐)

【气候特点】

1999年苏州市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冬暖夏凉。降水特多,入梅早,梅雨期长,梅雨量多,是典型的丰梅年。多灾害性天气。

1.暖冬史之最,日照显偏多

冬季(1998年12月—1999年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以上,是历史上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冬季降水量比常年稍有偏少。冬季日照时数比常年明显偏多。

2.春暖终霜早,降水日照少

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多。终霜日比常年早17天。季降水量比常年稍偏少。其中3月降水比常年偏多。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偏少最明显的是3月份。

3.冷夏梅雨多,降水超历史

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7月中旬明显偏低,创历史新记录。整个夏季未出现高温。季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明显,特别是6月和8月分别比常年偏多2-3倍,创历史最高记录。夏季暴雨日数、8月份降水日数也都超过历史记录。梅雨期造成的灾害为历史罕见。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近1倍。

4.初秋有高温,霜迟日照少

秋季平均气温比常年稍偏高,9月上旬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初霜比常年迟10天。季降水量比常年稍偏多。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2成多。

(黄冠乐)

【气象灾害】1999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有:

1.梅雨和暴雨

苏州今年自6月7日受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的影响入梅以后,全市阴雨连绵,暴雨频繁,降水主要集中在苏州南部,北部相对小一些。到7月19日出梅全市平均梅雨量是常年的三倍多,超过了大涝年份的1991年、1995年及1996年。尤其是6月8-10日和24-30日出现了两段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使全市河湖水位猛涨,7月1日全面突破历史最高水位,太湖平均水位一度高达5.08米,水位和降水量均高于百年一遇的1991年,造成局部严重洪涝灾害。

2.热带气旋:

全年先后有9904、9906、9908、9911号热带气旋对我市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9904、9906号热带气旋影响时,恰逢我市洪涝,一度使太湖和内河水位踞高不下。

3.冰雹

5月10日受华北冷涡南落的影响苏州,常熟出现冰雹、大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其强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为近十年来所罕见。据统计 苏州全市22万亩小麦和1.3万亩油菜不同程度倒伏受损。其中约10万亩三麦,1万亩油菜受损严重。常熟市有10.6万亩油彩受损,其中2.6万亩三麦绝收,估计经济损失达2346.56万元。农付业估计经济损失279万元,工业及房屋设施等损失285万元,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3010.56万元。

(黄冠乐)

【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小麦

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与常年同期相比总的特点是热量充足,雨量偏少,日照基本正常。2月份的2次冷空气虽然不强,低温持续时间仅1-2天,却导致全市小麦普遍遭受冻害。3月份多阴雨天气,对穗发育不利,也使小麦纹枯病大面积发生,为历史同期最高的一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率也达40%以上。5月10日下午的冰雹雷雨大风天气过程,造成局部地区小麦、油菜损失较大。收获期以晴天为主,有利于小麦收、脱、翻、晒。

2.水稻

全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前期偏低,后期偏高。早梅严重影响直播稻及时播种,受梅雨期暴雨和连续阴雨影响秧田积水严重,土壤严重缺氧。受丰梅影响全市36%的稻田严重受淹,受灾面积主要在吴江、吴县和昆山。长时间的阴雨寡照,不利于水稻光和产物的积累,千粒重明显低于去年。进入收割期多晴好天气,对单季晚稻的收割、脱晒、归仓都十分有利。

(黄冠乐)

【气象服务】

面对1999年大气环流的超常规变化和百年不遇的洪涝,全市气象部门按照温家宝副总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要求,在市气象局的统一领导下,振奋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密监视天气的复杂变化,认真分析,准确预报,主动服务,取得较好效果,受到各方好评。首先,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确保思想、组织、技术三落实。汛前,我市各级气象部门成立了市县两级的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完善服务制度,从领导到值班人员的职责、从起始到跟踪、善后服务方式等都作了具体要求。把原先5到9月的汛期服务时间扩展到4月1日至10月5日。在市委市政府宣布苏州进入紧急防汛期后,市气象局立即召开局务会、全局大会,要求一切工作要以当前防汛抗洪服务为中心,停止一切无关活动和会议。其次,积极利用现代化建设成果,及时改进服务形式和内容,实现决策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市气象局对服务内容的组织、发布方式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规划。新增向市委市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发送《苏州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和通过“苏州气象”网站中的“FTP”服务向有关服务单位发送服务材料。第三,关键时刻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当好决策参谋。在全年的气象预报服务中,全市气象部门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夜以继日地工作,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每一次天气过程,从5月10日的冰雹过程到9911号台风,从6月7日的入梅到7月19日的出梅,从春运到庆祝共和国50华诞、澳门回归、迎千禧年等,关键时刻、重大过程都做出准确的预报,并及时服务。尤其是6月26日以后,全市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吃住在值班室,预报、网络、机务、行政后勤等人员全部到岗到位,通宵值班。有些市(县)局领导每天参加政府的防汛碰头会,连续值班最长的达24天,吴县局领导常驻该市防汛指挥部开展服务;有的领导和业务人员还带病坚守岗位;吴江站值班人员克服观测场进水的困难坚持观测。整个汛期市气象局除当面、电话向党政领导和防汛部门服务19次,每天按时发送两次《政府天气公报》和《晚间天气公报》的书面分析预报意见传到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及苏州工业园区、新区防指等单位以外,还向市委市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发送《苏州重要气象信息专报》30份、台风专题服务材料7份、汛情分析3份、其他专题服务材料17份。还通过“9210”和“FTP”发送的专题服务材料47份、专题分析报告14份、天气实况和台风动态图12份。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得到领导们的普遍赞誉。同时加强与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部门合作,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据统计,梅汛期共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21条,接受采访9次。苏州市气象局和气象台杨金彪台长被中国气象局授予“1999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苏州市局、吴江市局和太仓市局郑子煊局长分别被当地党委政府授予“1999年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1999年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黄冠乐)

【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1999年,市气象局抓住新业务楼启用和建设县级气象卫星通讯地面站(PCVSAT)这两个机遇,积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市气象局新业务楼内的智能化网络布线系统,使市局的局域网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局内具备上网条件的计算机都已入网,网内各计算机都可互传文件、使用天气预报人机交互系统、浏览卫星云图和公用信息网内容等。二是县级PCVSAT已全部建成,不仅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市气象部门的市县数据通讯问题,而且使县级气象站的现代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1999年梅汛期服务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市-县还实现了通过Internet或分组交换网的有线通讯,各类预报服务产品通过网络从市气象台服务器中直接调用,大大丰富了气象资料信息的来源,基本做到在第一时间里将预报服务材料传递到政府、县气象局和有关服务单位,提高了预报服务时效,促进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市政府投资建设的自动气象站网,至12月已完成1个自动站的安装任务。

(黄冠乐)

【全市气象工作会议】

1999年4月18日下午,苏州市政府在市气象局新业务楼会议室召开全市气象工作会议。苏州市委副书记、人大主任黄俊度、人大副主任王振明、副市长江浩、市委副秘书长吴云高、市府副秘书长浦荣皋、政协副秘书长张献林,市有关部、委、办、局的负责人和各市(区)分管市(区)长、办公室主任,气象局长以及苏州市局科级以上干部、高工参加了会议。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办公室桑凤章主任专程到会祝贺。会议由市政府浦荣皋副秘书长主持。

(黄冠乐)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我国第一部《气象法》于1999年10月31日颁布,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为此,在年底前,全市各级人大、政府和气象部门就《气象法》的颁布实施进行了广泛宣传。苏州市人大、法制局和气象局联合召开了苏州市贯彻实施《气象法》新闻发布会,苏州市人大王振明副主任、政府江浩副市长、法制局钱新中副局长等发表了讲话。太仓市的四套班子领导、农口各部门主要领导和计委、经委、法制局、财政局以及各乡镇分管领导60多人参加了太仓市贯彻实施《气象法》新闻发布会,张家港市人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举行了座谈会,各市分管书记或市长都发表了电视或广播讲话。

(黄冠乐)

【外事活动】

1999年8月31日-9月1日由中国气象局颜宏副局长、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陪同的非洲多国别(15国)气象考察团来苏访问,下榻南园宾馆。苏州市政府江浩副市长、浦荣皋副秘书长在南园宾馆分别会见了中国气象局颜宏副局长、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和考察团全体成员,市气象局任健局长、黄小林副局长参加会见,并共进晚餐。考察团在苏期间由任健局长陪同参观了苏州市气象局和昆山市气象局,游览了苏州园林。中共昆山市委黄继忠副书记、市政府张副市长到昆山市气象局迎送和会见考察团全体成员。

(黄冠乐)

【第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苏召开】

1999年12月15-18日第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苏召开。苏州市政府江浩副市长出席开幕式致贺词并与会议代表一起合影留念。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江苏省气象局和苏州市气象局承办。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李泽春、许健民,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气象学会任广昌理事长,江苏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业务发展处潘光照处长等参加了会议。市气象局圆满完成了承办任务,得到130多位与会代表的好评。

(黄冠乐)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

1999年是全省气象系统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最关键的一年,市气象局在抓紧、抓实、抓深、抓细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作为重点来抓。二是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实行一级抓一级,及时总结汇报创建工作进度。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四是狠抓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五是作为气象现代化一个方面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进步。新购置了数字化投影机和摄像机、复印机和多台电脑、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六是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市气象台已被命名为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和苏州市“平江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常熟市站也被命名为常熟市“科普教育基地”。七是积极开展各类政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增强单位凝聚力。在大家的努力下,市气象局被省文明委命名为“江苏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工作先进省行业达标单位”,全市气象部门被苏州市文明委批准为“规范服务达标行业”,常熟、吴县(含东山)、张家港3个市(县)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行业或文明单位,昆山市气象局通过 “1998~1999昆山市文明单位”的考核验收。

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 篇3

目录

第一部分重要文献

江泽民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 责任重于泰山(1986.10.13)从严强化安全工作(1986.12.23)江总书记在接见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1997.1.9)江泽民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 李鹏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

端正经营管理思想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1987.5.10)严格管理

扭转交通安全不好状况(1988.6.7)李鹏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

朱基同志传达江泽民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三点重要指示(1997.5.11)朱基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 尉建行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 张劲夫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 把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85.1.3)邹家华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

努力开拓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1988.11.30)吴邦国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

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安全生产工作(1995.2.20)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要条件(1995.7.24)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1996.1.22)

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1996.12.26)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1997.5.11)吴邦国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

罗干同志在全国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8.21)

第二部分重要会议和活动

第三部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局长闪淳昌

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消防安全工作概况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概况 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概况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概况

第四部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冶金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化工安全生产工作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工作

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

电力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机械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电子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航空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航天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兵器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核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建材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轻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纺织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地质勘探业安全生产工作

建筑业安全生产工作

林业安全生产工作

农牧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民航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内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冶金工业局行业管理司

国家有色金属局行业管理司

国家煤炭局行业管理司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监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安环保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安环部

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部

国家机械局行业管理司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安全办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国家建材局行业管理司

国家轻工局行业管理司

国家纺织局行业管理司

国土资源部人教司

建设部安监司

国家林业局行业管理司

农业部人劳司

水利部人教司

铁道部安监司

交通部海事局

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

国家内贸局再生资源协调司2

第五部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工作

北京市安全生产工作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安全生产工作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省安全生产工作

河北省劳动厅 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

山西省劳动厅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 辽宁省安全生产工作

辽宁省劳动厅 吉林省安全生产工作

吉林省劳动厅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工作

黑龙江省劳动厅 上海市安全生产工作

上海市社会保障局 江苏省安全生产工作

江苏省劳动厅 浙江省安全生产工作

浙江省劳动厅 安徽省安全生产工作

安徽省劳动厅 福建省安全生产工作

福建省劳动厅 江西省安全生产工作

江西省劳动厅 山东省安全生产工作

山东省劳动厅 河南省安全生产工作

河南省劳动厅 湖北省安全生产工作

湖北省劳动厅 湖南省安全生产工作

湖南省劳动厅 广东省安全生产工作

广东省劳动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厅 四川省安全生产工作

四川省劳动厅 西藏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

西藏自治区劳动局 陕西省安全生产工作

陕西省劳动厅 甘肃省安全生产工作

甘肃省劳动厅 青海省安全生产工作

青海省劳动人事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事劳动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第六部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概况

产业部门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地方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辽宁省劳动保护科研工作概况

吉林省劳动保护科研工作概况

湖北省劳动保护科研工作概况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概况

第七部分法规选编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摘录)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目录

国务院综合管理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目录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目录

第八部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光荣榜

第九部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经验选编

八千里路云和月

凤翔九州送平安

水上交通安全的一面旗帜

际航空公司

青岛港务局

中国国

引进 “ 人体生物三节律” 推动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许昌卷烟厂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情况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抓好文明安全施工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北京城建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在企业转换机制中强化自主安全管理 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有限公司 “两个文明 ” 一起抓 安全生产创佳绩 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适应油田发展需要 不断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 大庆石油管理局 开展目标管理 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中国建筑一局第四建筑公司 自负责任 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 胜利石油管理局 坚持 “八个不动摇”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管理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强化管理确保安全促进发展 福州人造板厂 创建三峡大江截流安全工程 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 安全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本 广西平果铝业公司 巩固成果 坚持创新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河南红阳机械厂 抓基层安全管理 促企业经济发展 河南漯河卷烟厂 强化班组管理 推动企业达标 建立自我安全约束机制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小浪底国际招标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科技引路 强化管理 安全创优 宁夏石炭井矿务局 科学管理 预防为主 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宁夏石化公司 强化安全管理 促进生产发展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市场经济中也应该坚持安全第一 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为我国航天事业增添光彩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所 改进考核办法 夯实生产基础 中原石油勘探局

第十部分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工业企业事故

西安113厂使用汽油拖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事故 清河发电厂7号机除氧器爆破事故 哈尔滨亚麻厂“3.15”亚麻粉尘爆炸事故 延吉市一化肥厂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

酒泉钢铁公司1号高炉爆炸事故

庆阳化工厂二分厂“2.9”爆炸事故 北仑港发电厂“3.10”事故 青山热电厂工地“11.29”事故 矿山企业事故

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平顶山矿务局十矿瓦斯爆炸事故 鸡西矿务局小恒山煤矿矿井火灾事故 辰溪县洞岩上矿透水事故 黄梅山铁矿尾矿坝坍塌事故 会东铅锌矿大爆炸事故 盐池河磷矿特大山崩事故 石屏硫磺矿瓦斯爆炸事故 伏公山采石厂坍塌事故 交通运输事故

贵州省黔南州道路交通事故 湖北沙市渡口大客车坠江事故 “莲花城”轮爆炸起火事故 “大庆62号”油轮大火事故

“川运21”轮与“长江02023”船队碰撞事故 晋陕边黄河水域渡船沉船事故 “4.29”铁路行车特大事故 铁路道口伤亡事故

波音737飞机“11.24”桂林空难事故 火灾事故

东莞市兴业制衣厂火灾事故 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火灾事故 深圳市致丽工艺制品厂火灾事故 阜新市艺苑歌舞厅火灾事故 建筑业事故

沅江县房屋垮塌事故

大连重型机器厂屋盖塌落事故 沅陵县鸳鸯大桥坍塌事故 韶关公路特大型桥坍塌事故 莆田县宿舍楼坍塌事故 其他事故

货运槽罐车一甲胺泄漏中毒事故

共和县沟后水库垮坝事故 邵阳市郊炸药爆炸事故 浏阳市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第十一部分事故统计资料

全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 矿山企业伤亡事故统计 锅炉压力容器伤亡事故统计 全国火灾事故统计

第十二部分安全生产大事记

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 篇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通知

(1999年10月20日 法发[1999]28号)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

现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对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的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又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载入宪法。人民法院的改革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使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应有重要作用。

一、抓住机遇,推进人民法院改革

1、人民法院的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变化,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矛盾交织,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民法院的管理体制和审判工作机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产生、蔓延,严重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

--现行的法官管理体制导致法官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审判工作专业化要求,难以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权观念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人民群众对少数司法人员腐败现象和裁判不公反映强烈,直接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威信。

--审判工作的行政管理模式,不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严重影响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经费困难,装备落后,物质保障不力,严重制约审判工作的发展。

面对挑战,人民法院不改革没有出路。只有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依法独立公正审判的机制,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

2、人民法院改革面临良好的机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人民法院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条件。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的决议》提出了要发挥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重要作用的要求,为人民法院改革奠定了宪法和法律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客观上要求人民法院平等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正、及时地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打击各种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改革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司法观念、管理模式与运行方式。

--全社会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化,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理论界对司法改革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法院改革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为人民法院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人民法院已经进行的改革为今后改革的深入积累了经验。近年来,全国法院为坚持严肃执法,确保司法公正,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各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规范审判委员会活动;逐步实行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的制度。根据法官法的规定,在法官考试、任免和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今后推进人民法院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纵观形势,人民法院改革面临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满怀信心地把人民法院改革推向深入。

3、人民法院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推进司法改革的要求为依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人民法院的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坚持依法独立审判;

--坚持国家法制统一;

--坚持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在法院和法官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

5、人民法院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健全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独立、公正、公开、高效、廉洁,运行良好的审判工作机制;在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建立保障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的经费管理体制;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6、为实现人民法院改革的总体目标,从1999年起至2003年,人民法院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必须实现的具体目标是:以落实公开审判原则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以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为重点,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以加强审判工作为中心,改革法院内设机构,使审判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力量得到合理配备;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法院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法官队伍;加强法院办公现代化建设,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健全各项监督机制,保障司法人员的公正、廉洁;对法院的组织体系、法院干部管理体制、法院经费管理体制等改革进行积极探索,为实现人民法院改革总体目标奠定基础。

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进一步深化审判方式改革 7、1999年底前,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根据明确职责、分工合理、动转高效的原则,全面实行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人民法院的立审分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8、建立科学的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制度,由专门机构根据各类案件在审理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不同审理阶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案件审理工作的公正、高效。9、2000年底前,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有关再审案件的立案标准。

10、进一步完善质证和认证制度。

--规范质证制度。质证是法官正确认证的前提,任何证据未经法庭质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探索公开认证的条件和方法,完善认证制度。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底前,对证据适用规则作出规定。

11、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证人尤其是关键证人出庭的问题。同时,总结审判经验,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人身安全、物质保证、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研究,适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证人法的议案。

12、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3月8日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开庭审判的案件,应当逐步提高当庭宣判率。

13、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通过裁判文书,不仅记录裁判过程,而且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

14、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有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考。

15、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有关裁判程序的规定,继续深化刑事审判方式改革。

--依法保证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对于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确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规定,积极落实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工作,以确保审判质量。

--对第二审案件除依法可以不开庭审理的以外,应当做到开庭审理,公开宣判;对于死刑二审案件,上诉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或提出的事实、证据,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对于刑事再审案件,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的规定。

--审判长要努力提高驾驭、指挥庭审能力,注重发挥控辩双方在法庭上的诉辩作用,通过证人出庭作证,出示证据,质证,指控与辩护等活动,查清案件事实。

--在充分保护被害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严格对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在强调自诉案件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同时,做好指导当事人举证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

16、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要进一步完善举证制度,除继续坚持主张权利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则外,建立举证时限制度,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庭前交换证据制度,完善人民法院收集证据制度,进一步规范当事人举证、质证活动。

17、完善行政审判方式。紧紧围绕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彻底改变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又审查原告行为,甚至只审原告行为的做法;完善行政诉讼的举证、质证、认证规则,建立符合行政诉讼特点的证据制度;根据行政审判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裁判形式。

(二)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审判组织形式

18、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充分发挥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在庭审过程中的指挥、协调作用。2000年底前,对法官担任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的条件和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审判长、独任审判员的审查、考核、选任制度。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依审判职责签发裁判文书。

19、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在条件成熟时,向立法机关提出修改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建议,扩大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

20、在审判长选任制度全面推行的基础上,做到除合议庭依法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疑难案件外,其他案件一律由合议庭审理并作出裁判,院、庭长不得个人改变合议庭的决定。

21、推行院长、副院长和庭长、副庭长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的做法。各级人民法院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提出明确要求。

22、规范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审判委员会作为法院内部最高审判组织,在强化合议庭职责,不断提高审理案件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做到只讨论合议庭提请院长提交的少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总结审判经验,以充分发挥其对审判工作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和作出权威性指导的作用。

23、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产生程序、参加审判案件的范围、权利义务、经费保障等问题,在总结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建议,使人民陪审员制度真正得到落实和加强(1999年5月8日,经肖扬院长签署,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三)科学设置法院内设机构

24、进一步明确审判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分工,改变目前职能交叉、分工不明的状况。2000年底前,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庭、室的职责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25、充实审判部门,精减、合并、统一设立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部门与司法管理部门的人员比例作出规定;对司法行政管理部门的富余人员做好分流工作。

26、落实中发〔1999〕11号文件转发的《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的精神,改革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和执行工作体制。

--1999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辖区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体制。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负责同辖区外的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协调处理执行争议案件。

--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继续进行执行队伍整顿工作,尽快将不适应执行工作的人员调离执行工作岗位;确保按不少于全体干警现有编制总数15%的比例配备合格的执行人员。加强对执行队伍的科学管理,严肃执行纪律,抓紧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尽快在全国建成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训练有素的执行队伍。

--经过试点,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建立起对各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统一领导,监督、配合得力,运转高效的执行工作体制。

--在总结执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起草强制执行法,尽早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7、根据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便于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原则,按照规范化、规模化的要求合理设置人民法庭。各地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人民法院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方案。

--人民法庭至少配备3名法官,1名书记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法警。在经济发达,道路交通状况较好的地区,应当有计划地撤并部分法庭,建立或者重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民法庭。

--1999年底之前完成对现存各种“专业法庭”和不符合条件、不利用于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庭的清理、调整和撤并工作;

--2000年底前,撤销城市市辖区内的人民法庭。

28、规范司法警察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认真执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双重领导、编队管理”的规定,加强统一管理、调动;探索改革司法警察的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任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

29、改革、理顺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信息工作体制。集中人力、资金、技术,以高级人民法院为重点,建立司法鉴定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逐步促成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体系;统一设置通讯、统计等信息机构。

(四)深化法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30、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上级人民法院党组要积极、主动与地方党委配合,加大对下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的协管力度,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法院党组管理干部的职能。

31、对1988年以来在一些地区试行的地方法院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级人民法院党组为主管理,地方党委协助管理的做法进行总结,肯定试点取得的成果,认真研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32、改革法官来源渠道。逐步建立上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从下级人民法院的优秀法官中选任以及从律师和高层次的法律人才中选任法官的制度。对经公开招考合格的法律院校的毕业生和其他人员,应首先充实到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庭5年之后从下级人民法院和社会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中选任法官。使法官来源和选任真正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实现法院队伍高素质的要求。

33、随着审判长选任工作的开展,结合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高级人民法院或以对法官配备法官助理和取消助理审判员工作进行试点,摸索经验。

34、对各级人民法院法官的定编工作进行研究,在保证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确定法官编制。

--选择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部分法院进行法官定编工作的试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试点法院经验、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商中央组织、人事部门提出法官编制的具体方案。

3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官交流和轮岗制度。

--法官交流原则上在法院系统内异地进行或者在上下级法院之间进行。轮换岗位要以不影响法官专业化为前提,以不影响审判工作为原则。

--对法院领导干部实行任职回避、交流制度。各地法院院长实行与长期生活的地区异地任职的办法;副院长实行分管工作轮换制;相近审判庭庭长岗位实行定期轮换。通过实行法官交流、轮岗制度,形成法官的良性互动和人员的合理配置。

36、加强对法官的培训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各高级人民法院在2001年前,分别对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正副院长、正副庭长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正副院长、正副庭长轮训一遍。两年之内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对法律业大分校进行职能转变,并在其基础上设立法官学院或者其他法官培训机构。2001年后,法官每3年必须在国家法官学院或者其他法官培训机构集中时间脱产培训;新任命的法官,必须脱产培训,学习专门法律知识、审判业务技能。

37、建立书记员单独职务序列。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在2000年制定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在2001年后全面建立这项制度。

(五)加强法院办公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司法效率和法院管理水平

38、各级人民法院要把加强办公现代化和其他物质装备建设,提高法院管理水平,作为改善执法条件、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面,认真抓紧抓好。

--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抓好审判法庭建设。尽快解决审判法庭不足和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审判法庭要配备安全检查、法庭文字录入、录音、录像、投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相应的技术设备。

--2001年底前,基本实现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庭审记录、诉讼文书制作、法院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统计数据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和通信建设,统一网络应用软件。用3年时间实现最高人民法院与高、中级人民法院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力争5年内建立全国法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案件的管理、信息和统计数据收集、传输等纳入网络系统,提高人民法院各项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39、2000年底前,最高人民法院完成对各类案件的司法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管理需要的,具有快速反应和宏观分析能力的现代司法统计工作和管理体系。

(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司法公正廉洁

40、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

--严格审判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的权威性、准确性、有效性。

--全面贯彻执行《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切实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纪律监督,严肃查处各种利用审判职权违法违纪的行为。

--进一步完善督导员制度。1999年底前,各高级人民法院要建立督导员制度,充分发挥督导员在法院工作中督办、检查、调查、指导的职责作用。通过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使人民法院督导员的工作法制化,从制度上落实审判纪律,进一步强化法官职业道德观念。

--完善并强化审判监督工作机制,2000年制定关于加强审判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41、1999年底前,制订有关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与当事人、辩护人、律师的关系的规定。

42、制定人民法院接受社会监督的规范性意见,使人民法院接受监督制度化、程序化、法律化。

--全面贯彻执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尤其是民事、经济、行政抗诉案件的审理。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接受新闻监督的规定。

(七)积极探索人民法院深层次的改革

43、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出发,积极探索人民法院组织体系改革。2001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提案,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政体,确保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组织体系。

--对设立海事高级法院进行研究。

--对铁路、农垦、林业、油田、港口等法院的产生、法律地位和管理体制、管辖范围进行研究。逐步改变铁路、农垦、林业、油田、港口等法院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企业领导、管理的现状。

44、根据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统一的要求,积极探索人民法院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

45、在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法院经费保障体系,保证履行审判职能所必须的经费。

三、加强领导,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46、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加强领导,坚定不移地落实本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要按照纲要确定的改革措施和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本部门、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2001年进行人民法院改革中期评估;2003年进行纲要实施情况总结。

47、各级人民法院在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时,要广泛听取各界群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开言路,择善而从。

48、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确定近期的改革重点。要将纲要确定的,不需要通过立法、修改法律便可进行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审判方式、法院内设机构、审判组织、书记员单独职务序列等项改革纳入近期的改革目标,尽快启动,抓紧落实。

49、人民法院改革是从司法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机制到司法制度的全面改革,是一项关系审判工作全局的重要工作。各级人民法院在积极实施纲要确定的改革措施的同时,对于一些重大的、深层次的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做充分的理论和舆论准备,奠定坚实基础。

50、在改革进程中,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以及人民法院改革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作出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1999年学校工作计划 篇5

(甘政发〔1999〕39号)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政府同意省计委等部门编制的《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9年4月10日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999-2050年)

甘肃省是我国唯一占有三大自然区的省份,省域内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属东部季风区,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属西北干旱区,甘南和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区,这种自然地理特性使甘肃在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陇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加大了长江泥沙含量,河西地区的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沙尘暴频发,毁坏农田和建筑,由河西和阿拉善高原刮起的沙尘已影响到整个华北甚至江淮地区。甘肃在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留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隐患。为大规模地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整治国土,协调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甘肃实际,特编制《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

一、甘肃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况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造林种草,治山治水,为改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97年底,全省发展农田灌溉面积115.8万公顷,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38.05%,森林总面积达到382.6万公顷,其中用材林达到80万公顷,经济林达到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7.5%提高到9.04%。草地保留面积约85万公顷。累计改良草地23.3万公顷。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建设使得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局部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因人口的增多对食物、燃料需求的迅速增长引起了滥垦滥牧和林草植被的破坏,资源环境的负担日益加重,生态大环境趋于恶化。

--全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9.66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7.43%。由于侵蚀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6.44亿吨,其中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有水土流失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年输沙5.18亿吨,占黄河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甘肃境内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年输沙约0.5亿吨,占长江上游输沙总量的10%。近些年在艰苦治理的同时,一些地区仍在陡坡地开荒,掠取燃料,抵消了部分治理成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止住。目前黄河流域水土治理率仅为39%。还有1600多万亩坡耕地尚待治理。

--沙漠戈壁和受风沙危害的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由于人为地过度开荒垦种,铲柴挖药,超载过牧,超采地下水,使荒漠植被遭受破坏,沙漠延伸,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发展。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超载过牧引起了草场的退化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每年退化的草场有6万公顷左右。

--城镇附近的生活垃圾、工矿附近的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农药、地膜引起的农业化学污染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珍贵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断恶化,有些国家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加剧了社会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群众生活困难。据统计,全省285万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环境整治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法制,提高治理建设的效益。力争通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新甘肃,为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基础原则是: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首先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主要是防治水土流失,河西等沙漠边缘地区主要是控制荒漠化等;坚持开发性治理,把治理水土流失和控制荒漠化同扶贫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使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依法治理,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兴利与除害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治理与建设的成果发挥长远效益。坚持依靠广大群众,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目标和任务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再造山川秀美的甘肃新山河”的宏伟目标,全省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奋斗目标按近期12年、中期20年、远期20年三个阶段共52年安排,并根据奋斗目标来安排部署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到下世纪中叶在全省建立起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以及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总体奋斗目标是: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5.1万公顷,除去自然衰减面积,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00万公顷。水资源利用率达到84%。

新增“三田”面积287.2万公顷,全省“三田”面积累计达到427.2万公顷。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4万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治理,累计治理面积16.23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减少输入江河泥沙4.5亿吨,就地拦蓄降水径流54.8亿立方米,拦沙效率63%。

在全省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04%的基础上,新增森林面积722.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10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定达到24%以上;风沙区农田实现林网化。

治理荒漠化面积36300平方公里,全省治理荒漠化面积达到38110平方公里。

治理“三化”草地面积累计达到878万公顷,除去自然退化面积,使全省713万公顷“三化”草地全部得到综合治理。

新增种草面积630万公顷,全省种草保留面积达到946万公顷。

新增围栏草地面积(包括更新面积)1578万公顷,全省1606万公顷可利用天然草场全部实现围栏化。

农业生态县的建设取得全面成效,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分阶段奋斗目标是:

近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12年左右的时间,基本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杜绝滥垦、过牧、乱伐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加大开发、治理和建设的力度,使之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

新增森林面积362.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6.4%左右。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

失面积不再增加,水土流失的治理有大的突破,治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8.43万平方公里。河西等地的沙化面积不再扩大,沙线不再向前延伸,治理沙漠化面积1.83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01万平方公里,沙产业开始起步,种草458万公顷,种草保留面积达到461万公顷,围栏草地面积312万公顷,初步治理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420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4万公顷,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7.3万公顷;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49%;新修“三田”83.2万公顷,“三田”总面积达到223.2万公顷。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从现在起到2003年是实现近期目标的关键时期,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治理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坚决制止对天然林的砍伐和毁林毁草开荒,加快治理“三化”草场,扭转草原的超载过牧问题;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实行精种多收,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效遏止黄土高原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到2003年,新增森林面积159.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2%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9万平方公里。治理沙漠化面积20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沙漠化面积7500平方公里,种草180万公顷,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0万公顷,围栏草地面积140万公顷,初步治理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150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7万公顷,新修“三田”31.5万公顷。

中期:2011-2030年,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遏止生态环境恶化势头的基础上,使我省的自然资源得到休生养息,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趋于协调。提高植被覆盖率,种草面积达到817万公顷以上,“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新增森林面积542.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12.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再减少30%。治理沙化面积2.7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沙产业形成较大规模。新开发有效灌溉面积34.4万公顷,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1.7万公顷,水资源利用率达到70%。继续兴修“三田”,使“三田”总面积达到325.2万公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25度以上的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远期:2031-2050年,在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全省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有效控制多数自然灾害。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全部得到恢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4%以上。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全省有一半农田实现有效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84%,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6.2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基本消除,输入江河泥沙减少4.5亿吨,河水基本变清。沙化土地得到较好的治理,风沙不再发生大的危害。运用节水等先进技术使水土流失地区和沙漠化土地变为良田,全省大部分地区实现山川秀美。

三、生态环境建设布局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一致、治理方向和措施基本一致的原则,并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可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分为四个大的类型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长江流域地区、草原区和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区。近期治理重点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草原区。

(一)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

包括庆阳、平凉、天水、定西、白银、兰州、临夏7个地(州、市)和武威的古浪、天祝,甘南的合作、卓尼、玛曲、碌曲、夏河、临潭,共58个县。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4.22%,区域范围较大。

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治理的重点是水土保持,有效阻止宝贵的降水和土壤养份流失;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片区开发;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荒山荒坡地上营林种草,在沟底塬边及路旁、渠岸、田埂造林。按不同的地貌,营造不同结构的乔、灌、草植物,使其发挥不同的作用。通过修建“三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雨水集流、蓄水保墒耕作、发展节水灌溉以及解决农村能源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走效益型开发之路,改坡耕地为水平梯田,改中低产田为高产田,改广种薄收为精种多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山河秀美的宏伟蓝图。

(二)长江流域地区

包括陇南的文县、武都、宕昌、康县、成县、两当、徽县、西和、礼县及甘南的舟曲、迭部,共11个县。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8%。该区处于甘肃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大沟深是该区最显著的特点。

长江流域治理的重点是全面停止天然林资源的砍伐,坚决有力地制止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局面,恢复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有效地遏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要根据山区垂直地带性强的特点,实行分层的开发治理。在中高山地带,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培植和扩大乔、灌、中种植被,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缓坡低山、川台地和河谷沟道,修建梯田、条田和坝地,整治河道,筑堤淤洪,建设高产农田,并利用当地水热条件较好的优势,一年二季或间作套种,集约经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缓解人多地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把扩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同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路子,通过经济收入的增加实现脱贫致富。

要结合“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的开发,渭河流域的开发和长江上游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和区域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合理设计治理措施,使每项治理项目都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保护植被,稳定地表土层,减轻以至消除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危害。

(三)草原区

甘肃天然草地面积1670万公顷,草地畜牧业以甘南和河西祁连山麓地带为主。牧区大都地势较高,无霜期极短,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态环境上的主要问题是草地超载过牧和严重的退化、沙化及盐碱化现象,造成牧畜冬春补饲困难。

草原区要以草场的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为重点,在草原建设上,重点抓草地合理利用,草原围栏、草地施肥、灌溉、补播以及人畜饮水等。草地合理利用以进一步完善草地放牧系统为主,推行季节性畜牧业和科学轮牧制度,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畜牧生产体系,实现以草定畜。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水源好、光热充足的地区通过围栏、补播灌溉等措施建立人工草地。实行开发与建设并举,推行草地有偿使用和长期承包。实现草地由自然村、联户到户的承包,由短期承包到长期承包,并逐步实现有偿使用。

大力建设人工草地和围栏草地,综合治理“三化”草地,防治草原病虫鼠害,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和单位面积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草地畜牧业的科学管理,建立草原生态监测网络,草地类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草带和防风固沙防护草带.改良和优化草种,大面积实行引草入田,草田轮作和工程种草,建立良性草地生态系统,推进草地畜牧产业化进程。

(四)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区(以下简称河西地区)

包括武威地区的武威市、民勤县和张掖、酒泉两个地区及金昌、嘉峪关两市,下辖18个县(市、区)。河西地区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8%以上。生态环境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沙漠化,沙化对绿洲的威胁,沙尘暴的危害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河西地区的治理开发的重点是:控制风沙、保护水源、建设林草、合理开发。

1、在沙漠边缘地区控制沙化扩大的趋势。从生态平衡最脆弱的绿洲边缘地带开始建立防护林体系,恢复和提高绿洲生态系统抵御沙漠化的能力,治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绿洲边缘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第二阶段建立绿洲防护林体系,由护田林网、阻沙林带、固沙片林、封沙育草带组成,禁止放牧和开采,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通过绿洲防护林网体系的建设,使绿洲边缘稀疏脆弱的旱生植被得到保护。

第三阶段是在防护林体系保护下,恢复和开发利用沙漠化土地,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保护祁连山地的森林草地。要通过封山、育林育草、禁止采伐林土等措施,保护好中高山地带的森林草场,以涵养水源,稳定山地发育冰川的生态系统。在低山和山麓地带,限制放牧、垦荒等农事活动,保护草场不再退化。要通过节水等措施在绿洲地区搞开发,以稳定山区群众的生活,增加林业管护单位的收入。

3、大力推行农业节水措施,发展沙产业。采用管道输水、渠道衬砌、暗管灌溉、塑料软管灌溉以及

喷灌、滴灌等新技术,大胆吸收借鉴中东地区国家在节水方面的成功经验,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逐步形成有地区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河西的治理与开发要达到省委、省政府提出“再造一个河西”的目标,就必须采取“南保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切实保护好祁连山地的水源涵养林,加强管理,防止采矿、毁林、过牧等造成的破坏。在北部风沙沿线着重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林草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防风固沙。在走廊绿洲搞好疏勒河、黑河、石羊河几个内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以节约用水为重点,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阳光型农业,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加快奔小康步伐。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学习宣传江总书记的指示,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意识。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生态建设的问题,将环境治理同我省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统筹考虑,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行动,精心组织好规划的实施。

(二)加强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必须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以及省上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事。健全基层的执法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依法严惩各种违法行为,切实加强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利用,各种经济开发计划和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价。在沙化严重、草地退化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的地方,都要实行封山封沙、封育结合,以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发展。

(三)完善和实施有关鼓励政策。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来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快“四荒”地的租赁、拍卖,实行谁购买、谁治理、谁受益,可继承、可转让,50年不变的政策。允许城镇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和外地农民承包“四荒”地,让他们投劳出资治理,鼓励组建股份合作组织来从事治理开发活动,依法保护经营者的治理成果不受侵害。国家或地方投资治理好的水利水保工程、林草面积,可以有价转让于集体、合作、股份制经济组织和个人,让他们经营管理和受益。转让获得的资金可投入新地区的治理,形成滚动治理的机制。

(四)多方筹资,完善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按照事权、财权划分,把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现有农业投入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各种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长期享受治理成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更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群众参加生态环境建设。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积极争取利用外资,建设生态环境。

(五)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治理效益。

治理建设的规划、工程实施方案都要组织专业部门进行前期论证、可行性研究和方案比选,广泛征求意见,使重大治理项目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进行科技承包。推广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引进、推广和消化吸收国外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经验和科技成果。

(六)加强宏观协调,实施综合治理。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与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协调地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要由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转变为恢复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由单纯防护性治理转为防护与开发相结合。要改变过去单一工程措施、零散治理的做法,实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要以

上一篇:gcp培训考试题库下一篇:学习赵世术先进事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