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共9篇)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 篇1
一、【材料】某教师用心理测量鉴别学生是力求成功者还是避免失败者。结果发现某班学生基本是力求成功者。于是该教师说:“基于班里同学的心理特点,我应设置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也就是将学习成功率控制在50%左右。”
1、该教师的说法对吗?
2、为什么?
A.、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学习任务
B.、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
C.、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选择高难度的学习任务
D.、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更具挑战性
E、高等难度的学习任务更具挑战性
二、【材料】某小学组织学生春游前,让每位学生家长签一份安全协议书,明确:“在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如果发生学生伤亡事故,由家长自行负责,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家长不签字,学生就不能参加本次春游。
3、该校的做法对吗?
4、为什么?()
A.学校校外活动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非常必要
B.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具有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不能用协议来免责
C.学校单方提供的免除自己责任的安全协议书是无效的
D.签订安全协议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很有必要
E、学校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家长,违背了平等自愿的原则
三、初二(3)班的学生琳琳收到一封本班男生写的情书,马上给了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悄悄调查,发现这是几个女生的恶作剧,李老师把这几个女生叫到一起进行批评教育,又单独和琳琳谈心,希望她不要对同学产生不信任或害怕与男生交往,然后毁了情书。5.李老师做法对吗?()6.为什么?()A.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尊重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C.有针对性的处理,保护了学生。D.鼓励与男生交往,违反了学校不得早恋的规定。E.没有公开批评肇事学生,助长了歪风邪气。
四、【资料】某小学语文老师教《瑞雪图》,是这样教学的:在背景音乐声中,屏幕上显示大雪纷飞的图景......,导入课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设问:“雪花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观察。”随即将雪花投影在屏幕上。接着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并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雪景的词语和句子,教师作解析,对写雪景的段落,点了几个学生来读,都读得声情并茂,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最后全班齐读,教师总结归纳。
在讲解词语时,教师为了对比形近字,采用不同的颜色,如“析”和“拆”,“析”是白底黑字,“拆”字特地用了白底红字。
在分析课文时,教师问:“同学们,冬天和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呢?”甲同学回答:“冬天的树叶子全掉光了,春天来了树叶又长出来了。”教师点头说该同学观察仔细,又点了乙同学起来回答,乙同学说:“我们四川冬天很多树不掉叶子,反倒是春天里落叶。”教师说:“这是你个人的看法,我不这样认为。”教师又问下一个问题:“瑞雪为什么是丰年的预兆?”学生纷纷举手,几个学生的回答都差不多,教师都予以肯定。乙同学也举了手,但直到下课也没机会。课后,乙同学说,他不但看了《大百科全书》,还上网搜索了相关信息,觉得瑞雪兆丰年还有其他解释......7、关于该教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将学生置于虚拟的雪景中,有助于对课文的 B、对比形近字时,“拆”字白底红字,清晰突出,更能引起注意 C、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雪花形状,是启发式教学
D、该教师对待乙同学的方法,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体现了教学机智 E、被点到的几个学生都回答得很好,说明该老师善于因材施教
8、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时代,学生知道的或许教师不知道,师和生的角色不是绝对的 B、该教师采用了自读、默读、范读、齐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C、课堂上不同地区冬春天树木落叶的争论,说明新课改倡导的三级课程体系确有必要 D、乙同学对“瑞雪兆丰年”的探究,说明他的求异思维能力比较强 E、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个裁判,否则学生无所适从
五、小海是一名初中学生,在老师眼里是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类型的学生。暑假里,小海留了一头长发,并且染成黄色,老师认为这违反学校的规定,责令小海剪掉头发,小海认为留长发是个人的事,拒不剪掉头发。一次老师在与小海沟通中,明确表示让小海剪掉头发,否则第二天就不用来上课了。第二天小海剃了一个光头来上课。9.小海有此做法的根本原因是()。
A.故意违反校规 B.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
C.认知偏差 D.行为习惯不好 E.家庭教育缺失 10.应该怎么处理?()A.按照校规严肃处理。B.学校有些要求的确没有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C.采用更有策略的方式,不刺激学生的逆反心理。
D.寻找背后的原因,更有针对性地教育。E.让家长处理。
六、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七、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八、“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九、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十、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十一、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十二、“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十三、《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十四、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1)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十五、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2)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十六、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然后,提问:“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希腊神话有比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教师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
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⑴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2)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点评:
十七、2002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教师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⑴案情说明了什么道理?(2)那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八、在课间时,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不慎在厕所里弄得将裤子、鞋子上都是粪便。张老师给她脱掉满是粪便的裤子和鞋子,一遍遍给她清洗身体,并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当这位学生接过衣服的时候,两眼含着感激的泪水说:“张老师,您比妈妈还好。”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呕吐的学生打扫脏物,给学生系裤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学生买早餐,从家里端来开水,给学生服药,一连两个月给患眼病的学生上眼药,背着烫伤脚的学生上厕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长拉着张老师的手说:“孩子交给您,我们心里踏实。”
(1)请分析说明张老师担当的角色?(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角色的认识。
十九、某校一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让学生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你不知羞耻!” 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
二十、初中数学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内容,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 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二十一、某班主任将一位调皮学生送到学校政教处,结果他的双手被手铐拷在了办公室窗户的铁棂上。请发表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资料】张老师新接任初二(一)班的班主任,近来很苦恼,起初他对学生和颜悦色,可他班上总有个别学生不听课,扰乱课堂秩序,提醒、批评都没有很大作用,于是他就安排这些学生坐最后一排,年级组长在开会的时候强调每个班级的期末平均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为此,张老师吃不香、睡不好。他于是把精力集中在优秀学生身上,希望他们能够为班级争光。学期结束了。张老师任教的班级学习成绩下滑,后排的学生也破罐子破摔„„张老师开始板着脸说话,对学生不理不睬,人也变得消沉起来。
(一)针对以上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张老师的做法,导致了学生的成绩下降 B.张老师产生了情感衰竭等职业倦怠表现 C.年级组长设置的目标使张老师产生了压力 D.张老师对部分学生有歧视 E.张老师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的作用
(二)下列关于张老师应该怎么做,说法正确的有()A.更加严厉地管教学生 B.调节情绪,克服职业倦怠
C.了解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D.建设好班集体,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E.用实际行动达到年级组长的分数要求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 篇2
前不久, 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生调研测试。
一年级有一道题目:8和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选项有:10、5、18。检测的正确率为100%。
六年级也有一道类似的题目:和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选项有:。检测的正确率为72%。
就这个问题我同六年级老师进行了交流, 得到了两方面的答案:一种解释是学生的知识增加了, 思维能力却倒退了。另一种解释是高年级的学生思维越来越复杂, 考虑的越多, 反而越不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又找来几个出错的六年级同学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学生给出的答案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无从下手或者方法偏离, 例如有同学说发现的分子分母都相差1, 的分子分母也都相差1, 无法比较谁更接近;二是计算出错。由此看来学生与教师给出的理由是不完全一致的。
问题分析和反思:
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我认为一、六年级表面相同的两个问题, 却存在着很大差异。自然数的计数单位都可以看作“1”, 任何自然数都可以看作1的叠加, 自然数的序列具有连贯性, 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公差都是1。分数则不然, 分数的分母不同, 计数单位也就不同, 分数的计数单位不统一, 分数与分数之间具有不连贯性, 任何两个分数之间都可以再插入一个分数。正因为分数和自然数的本质不同, 使得两个问题的难度系数不同。
第一,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一年级同学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 数数的方法。也就是看10、5、18与8中间隔几个数。隔的数越少, 说明这个数与8越接近。第二种, 计算的方法。计算10、5、18与8的差是几, 差越小说明两个数越接近。但是六年级的同学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只能采取计算的方法, 也就是要计算与哪个分数的差最小。数数的方法比较直观,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计算的方法比较抽象, 要求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明确“哪个数与要求的数比较接近”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减法问题, 数学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二, 同样是采取计算的方法, 计算的难度不同, 比较计算结果的难度也不同。学生对于自然数的加减法非常熟练, 能够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但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通分再计算。另外, 自然数的大小比较一目了然, 而分数的大小比较要先通分再比较。由于分数计算和比较大小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 因此部分学生就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样看来六年级学生不能正确解决第二个问题, 不能主观地看成是思维能力的倒退。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问题简单, 而学生思维复杂”造成的。
相比而言学生对错因的回答更能让我们把握到出错的根本原因:一方面, 学生无从下手和方法偏离, 说明他们并不能够很好地把上述“哪个数与指定数更接近”的问题转化成减法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问题;另一方面, 学生计算出错, 说明他们在分数的通分和加减法计算上存在问题, 需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因此, 教师在进行讲评时就可以抓住这两点, 把“哪个数与指定数更接近”这一问题转化成减法问题, 渗透转化思想, 提高转化能力, 另一方面, 加强通分和加减法计算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错误不可避免, 也并不可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认识, 形成正确的理解和相应的技能, 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必然环节。可怕的是, 面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只进行一些表面的、肤浅的、甚至是武断的分析, 很少能够去问一问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 常常会出现教师想当然的错因分析和学生实际的错因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够抓住学生的认知盲点和思维误区, 学生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也就只能把很多数学问题当成“知识点”、“注意点”、“易错点”、“考点”去记忆。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老师抱怨:每年最后检测出错率最高的总是老师反复强调过多遍的内容。当然,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知识点本身较难有关, 但是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也能看出这与教师对错因的表面化分析有关。因为不理解的东西, 强调的越多, 学生面对它时, 越容易因为不断自我提醒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使自己出错。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招聘甄选体系
招聘甄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招聘和甄选环节是否科学有效与引进的人才是否在合理的考核期内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息息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承担的责任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同时高校在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产学结合中的角色更加凸显。高校人事部门的人才引进工作目标宏观层面上始终要根据学校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分析教师岗位需求,确保人员招聘实践能够支持学校的战略目标。微观层面上,通过适当的甄选方法和程序,在最优的时间和成本预算约束下,实现合适的人与合适的工作的匹配。
1 高校教师招聘工作的现状
结合目前国内高校的现状和相关研究,各大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方式基本采用传统的招聘甄选方式,这种方式的理念是基于短期的职位需求开展招聘甄选工作,仅仅以工作分析与候选人“过去做什么”作为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的基础,缺乏对候选人未来绩效的预测与判断。
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某本科高校理工科教师招聘效果分析以及结合国内高校教师招聘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目前高校招聘甄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某高校理工科教师招聘效果分析
某高校理工科学院近五年教师招聘效果,从招聘渠道、甄选手段视角出发,并从有效简历、离职率、计划执行、引进人才质量、招聘成本等维度展开分析。
1.1.1 招聘甄选活动主要方式
①招聘渠道:网站招聘、网络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外部推荐等。
②招聘需求:根据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年度师资队伍招聘需求, 包括职称、学历学位、专业、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经验以及学术论文发表要求的简单说明。
③甄选的标准:人岗匹配的主观性评价为主.
④甄选技术:主要采用试讲和非结构化面试相结合
1.1.2 招聘效果分析
①有效简历:近5年,收到应聘简历数270余份,其中有效简历数(符合岗位要求同意进入面试环节)55份,有效简历占20.37%。
②离职率:引进17位新教师,离职2位,离职率11.76%。
③计划执行:完成招聘需求计划的60%左右。
④人才质量:根据该学院年度考核办法,引进的17位教师中近五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有2人次,11.76%的比例低于该学院41.67%的平均值。
1.1.3 招聘成本:招聘成本主要为组织工作者参加现场招聘会以及部分外地博士应聘者的交通住宿费用,招聘成本较低。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结果来看,招聘甄选各环节缺乏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科学做法。国内高校教师招聘也普通存在类似的困境。主要原因归结为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战略性,缺乏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工作分析;人才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和依据,忽视了职位分析对甄选过程的导向作用;甄选技术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即非结构化面试和短时间的试讲这种传统理念的招聘甄选方式,评价的主观性大,无法深入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动机、性格特质与岗位的匹配度等情况。
2 优秀教师胜任力特征分析
基于高校体制的客观性,考虑理工科学院的案例及数据基础,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胜任力特征分析上,分析该学院优秀教师特质构成要素,运用人岗匹配原理,以指导甄选过程。
通过对该学院具有优秀业绩的理工科教师的关键行为分析,研究得出以下胜任力特征模型。
表1 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模型
[特征分类\&胜任特征名称\&胜任特征描述\&知识、技能\&基本知识\&具有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视野,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教育背景及海外学习经历\&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较强的课堂感染力、学生引导启发能力和教学组织调控能力\&科研能力\&具有本研究领域丰富的科研项目开发经验,发表过代表性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有广泛的学术人脉以及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角色\&学生导向\&对学生负责,全面培养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困难,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的教师职业定位\&求职动机\&职业倾向\&热爱教育事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充满激情,善于学习、开放性,对教师职业以及对应聘单位的薪资待遇、发展平台有认同感\&性格特质\&职业个性\&热情、表达能力强、支配能力强、有活力、自我肯定,高自我价值感和高成就动机\&]
3 基于胜任力特征的高校教师招聘甄选体系
3.1 引入工作分析,明确招聘需求
学校人事部门更清楚学校的发展目标、岗位的薪资待遇等信息,同时更为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而院系是用人部门,更清楚岗位需求、工作职责,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引入工作分析,院系提供岗位说明书,即关于岗位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即以上分析的胜任力特征提及的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等相关信息。两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会使招聘工作更具目的性、更有效率。
3.2 拓宽招聘渠道
高校教师的招聘渠道可分为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和系统内招聘,所面向的对象分别是高学历或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应届毕业生、高校系统内其他教师。结合师资需求,根据不同的招聘对象,可以采用校园宣讲会、学院网站、各大招聘网站、现场招聘会等途径发布招聘信息,在新媒体时期,也可以采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另外,加强与各大同类高校的联系,利用教师个人的学术人脉,引进优秀教师。
3.3 基于教师胜任力的甄选活动
基于胜任力的甄选就是根据以上分析的具有潜力的教师胜任力作为选拔的客观标准和依据,以试讲、面谈、性格测试、情景模拟测试、背景调查等多种方法甄选应聘者。为了提高选拔评价的效度与信度,高校应成立招聘小组,由人事部门的专家和院(系)的主任、学科带头人以及人事测评方面的专家组成招聘小组共同对应聘者进行人员素质测评,保证招聘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3.4 规范招聘程序
经过前期专家组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人才测评和素质测评,综合应聘者的多种考评结果,规范招聘过程中的决策权,由具体院(系)用人部门与人事部门共同讨论做出录用决策,减少行政干预,确保决策结果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5.
[2]穆桂斌,张春辉.大学教师人格特质、职业认同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2年9月第37卷第5期.
[3]郭华星,宋津,李力生,王芬,张砚.高校教师招聘评价标准的探索性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4月.
[4]金南顺,周春利.高校教师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0(3).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 篇4
2014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总结
(一)案例分析题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类明确指明了学生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例如题干中出现“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点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等词眼,我们将其称作“具体型案例分析题”;另一类则不指明学生需要运用哪个知识点,如题干以类似“请结合相关知识对这位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的方式进行表述,我们将其称作“全面型案例分析题”。下面,我们将通过两道例题来讲解案例分析题的一般应对方式。
第一题: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解析:这是典型的具体型案例分析题,本题的题干明确告诉被试必须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因此对于这样的题目,知识点链接方面的难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严格限定了知识内容,所以,考生对这一仅有的知识点必须能够熟练清晰掌握。
参考答案: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考虑,这位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太妥当的。
首先,他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咨询地址:西安市北大街中天国际6楼
咨询电话:029-87380512209-68083739
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但这位教师却骄傲自满,渐渐变得放松而倦怠,不能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个环节。
其次,他违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有终身学习的信念,然而这位教师却认为“备好一边课可以用好多年”,不愿意终身学习。
第三,他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一名教师必须能够关爱自己的学生,但是这位教师确把对领导的不满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将其赶出教室,因而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第四,他没能做到为人师表。所谓“身正为范”,所以教师应当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可是这位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严重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不利于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综上讨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为我们提出的要求。
QQ交流群: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43
榆林招教考试交流161932223
汉中招教考试交流273931801
咸阳招教考试交流183486550
西安招教考试交流246724507
铜川招教考试交流256928249
渭南招教考试交流213990950
商洛招教考试交流72634460
宝鸡招教考试交流92674917
联系电话:029-***9
联系地址:西安市北大街中天国际6楼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 篇5
(一)社会现象类
这类分析题往往并不指明运用哪方面的具体知识、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而是从试题给定的社会现象、客观实际、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中,分析、概括其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有关知识、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知识去分析和论述试题给出的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揭示出它们同一定的原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必然联系,从而对既定的现象、实际和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说明和论述。
【真题列举1】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摸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参考答案】
(1)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人类存在着无意识的模仿行为,社会模仿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德育方法。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破窗理论体现了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以及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暗示作用。
破窗原理的理解:首先,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是很重要的;其次,对于很多“问题学生”而言,他们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但是他们往往是从某一件有着“导火线”性质的事件开始的。
(2)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破窗理论”对班级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它提示班主任要注重用规范制约法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制止学生出现的个别不良行为。如果不良行为出现而没有被制止,就像汽车被打破车窗,会暗示和诱导更多的人做出进一步的破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警惕并及时修补“破窗”。
同类知识点预测一
知识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材料预测:教师片面用一个因素来判定学生的发展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问题预测:试用****理论解释现象;这种现象对教育的启示„„
同类知识点预测二
知识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从低级到高级五个层次的需要
材料预测:学生因为某些需要的缺失而出现了退步
归属与爱的需要的缺失;尊重需要的缺失
问题预测:解释学生出现退步的原因,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课堂情境类
这类分析题一般是给出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对教师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以后得到的效果来进行分析,评判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并从中得出你的启示。
这类问题在资格考试中属于必考内容。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材料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不是单一性的,需要对有关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而灵活的运用。其次,在对材料的分析过程中,必须把材料的内容同试题的提问紧紧地联系起来,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提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泛泛地回答问题。最后,依次回答材料中的问题,不要对若干问题作笼统的回答。
【真题列举1】
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师门口,教师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的头上擦过。同学呆了,心想:惹大祸了!事情发展出乎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同学,而是回身捡球,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中,得分!不过要练射门功夫,操场上。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师踢球,红牌,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踢球同学羞愧的底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的笑了。就这样,紧张气氛缓和,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开始上课。
(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
(2)试说明教师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一是沉着冷静面对,二是机智果断应对,三是善于总结引导。
(2)处理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是应注意处理好教师与当事学生的关系,正确对待当事学生的行为;
二是应处理好其他学生与当事学生的关系,对其他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同类知识点预测一
知识点:德育原则
导疏尊严知行统,正纪积消一贯材。
材料预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遵循或违背了某些德育原则
教师对学生言辞激烈或者体罚学生;教师大声训斥学生;家长与教师教育不一致„„ 问题预测:分析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原则;教师如何体现的,如果违背了这种原则,你应该怎么做。
【预测题列举1】
早读的时候,班主任林老师发现菁菁薄施脂粉,不禁皱眉:“花季少女,何苦化妆呢? 学生就要有学生清纯的模样,我不能看着她在班里掀起化妆的热潮啊!再说学校正在进行仪容仪表的检查,要求较严。”然而,林老师理解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当她们认为那一头五颜六色的头发很新潮时,我们的建议无论如何合理都会被认为“落伍”;当她们认为涂脂抹粉很有必要时,我们的阻止不管怎样真诚也都无济于事。早读结束,林老师把菁菁叫到教室外,感叹道:“我们菁菁长大了!知道打扮自己了。”她不好意思地看着林老师笑,林老师也笑着真诚地说:“我上大学时因为要经常上舞台,也学过一点化妆技巧的。今天你的粉底打得不错,眼线画得却不好。下眼线不必画,要画也从中间开始画,眼睛才显得水灵、深邃,你画得太长、太满了!著著吃惊的目光里带着几分钦佩。林老师微微一笑,继续说:“以前我还经常感叹:看菁菁的皮肤多娇嫩!花季少女本身就很漂亮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该有多好!何必化妆呢?你是在遮掩你的优势啊!你这样一化妆,别的同学该向你学习了。你们又不懂化妆技巧,岂不是要越画越难看?而且,咱们做学生的,也买不起高档的化妆品,万一把皮肤伤害了,就更得不偿失了。”下午,菁菁就恢复了以前的素面朝天。请问:林老师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请加以评析。【参考答案】
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的要求。(原理)
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原则要求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解释)
案例中,林老师严格要求菁菁,没有迁就菁菁的非期望表现,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对待她的问题,使菁菁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于是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要求,处理好自己的问题(材料分析)。
同类知识点预测二
知识点:个别教育
班主任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教育
材料预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的教育出现偏差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视或歧视后进生,伤害后进生的自尊问题预测:评析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样去做
同类知识点预测三
知识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材料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或者家长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
教师批评学生退步,家长辱骂孩子
问题预测:分析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样帮助学生。
【预测题列举】
材料: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字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
(2)如果你是甲同学的老师,你怎样帮助他?
(1)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既有内部自己的因素,也有外部教师和家庭的因素。
第一,甲同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原理)材料中,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分析)。
第二,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影响。材料中,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归因,想取得成绩又认为自己做不到,丧失学习信心。
第三,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材料中,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地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第四,教师的榜样(和期望)作用对学生产生影响。材料中教师对甲同学期望过高,对他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2)如果我做为甲同学的老师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其次,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树立掌握取向的目标结构。再次,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合力,给孩子营造安全和充满爱的环境,一起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正确的对学生情况给予反馈。
同类知识点预测四
知识点:教育机智
珍视并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中心,价值最大化)
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
增加文化底蕴,积累教学智慧,灵活驾驭实施过程
材料预测:分析教师面临课堂突发事件,教师的应对和处理。
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
问题预测:评析教师的做法
(三)教育反思类
这类分析题一般是给出教师在工作之余的反思总结或者是给出这个老师的回忆,通过其叙述或回忆的内容分析这位老师成功或者困惑的原因,最终给出老师成长的方法或者这则反思给予你的启示。
这类题目出现的题目相对比较稳定,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最终促进教师成长的途径方法有哪些。答题的角度需要注意教师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多角度全面地答题是这类题目得高分的核心要素。
【真题列举1】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
(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
(2)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对待? 【参考答案】
(1)教师困惑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
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习惯和意识。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所应不断提高各方面专业素质。总之,材料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
(2)首先,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优秀教师在授课方式和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都有值得老师去学习的地方。每一位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向优秀的人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使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其次,反思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是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冷静地总结,对后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下知识,也要积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
同类知识点预测
知识点:教育反思
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得失;教学再设计 材料预测:教师对困惑的表达;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经验的反思
问题预测:分析教师出现困惑的原因,教师怎样解决这种困惑
原因从反思内容与影响教师发展因素角度回答;解决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回答。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 篇6
预测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1983年,加德纳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无论是在定义、评价手段还是在目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智力的“多元智力”概念。多元智力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末,该理论影响日渐广泛。2000年之后,关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译著、论著以及教育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多元智力”热潮。请分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答案要点】
加德纳对智力的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即主要指建立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以下八种:
(1)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认识自然的智力: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
八种智力地位同等重要,只是在特定的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八种智力相互独立,不能迁移。
启示: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做到为多元智力而教、用多元智力来教、教好多元智力。突破原先的按成绩单一维度评价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与长处,用适合他们的方式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不是适应学校课程。
2..新课改来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对于一些中老年教师,对新课改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在教学岗位上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教了几十年,突然说要课改,几十年的习惯一下子扭转不过来。
请给这些教师完成角色转变提出建议。
【答案要点】
不同的课程对教师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生变化——由使学生适应学校要求变为适应学生发展;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合作;课程资源也不限于学校内部,扩大至社区;确立了新的三维目标。
由于背景的变化,教师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学过程中更多履行多样化职责,更多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资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进师生关系;教师间合作广泛;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密切与家长和社区合作,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
教师要实现这些角色变化,可尝试制订角色发展规划。制订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山西教师招聘 中公山西教师考试网
中小学新任教师将全部公开招聘 篇7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今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要将持有与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招聘录用的前提条件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严禁在有合格师资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要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重视英语、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以满足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开设课程的需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高校教师招聘的思考与实践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招聘;问题;建议
一、高校教师招聘工作的情况
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了,所以将会淘汰不适应新形势的教师,留下可以适应的教师。建设高校的核心之一就是高校教师的招聘工作,其是不断补充和完善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要担任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多重任务。这无疑提高了教师的标准,给教师们来了更多的压力,而在目前的高校教师招聘中仍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二、高校教师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规划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就是人力资源规划,高校招聘不可以盲目的进行,要以实际工作需求和师资需要作为根本,也不可以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更不可以仅仅为了招聘而招聘。
2.信息不对称
招聘名额或数量、招聘方法、招聘过程、招聘信息发布的不对称都属于信息的不对称。
(1)不对称的招聘方法。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招聘、高校主管部门招聘、校园人才保留和外部人才交流等等都是不对称的招聘方法。
(2)不对称的招聘过程。每个学校跟每个学校的招聘过程都不一样,有的直接就是本校毕业生作为教师留在学校,有的是采取信息发布、导师推荐、内部审查、录用和就业管理,也有的是采取信息发布、对材料进行审核、开放测试、面试、录用和就业管理。
(3)不对称的招聘信息发布。一般的高校教师招聘流程中,可以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单位或者是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得到招聘信息。通常都会依据自身情况来设置招聘数量和岗位,这样便致使招聘主体不统一,造成信息来源比较混乱,有害于开展教师招聘活动,招不到真正的人才。
3.招聘程序不科学
传统的招聘过程包括文字材料审查、测试、综合审查、录用及聘后评估这五个重要环节,它的可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比较科学。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招聘的要求变化,高校必须要创新招聘模式,与时俱进。对于应聘人员和高校来说,应聘者与高校之间是双向的选择。往往在招聘时,应聘人员很少考虑自己的能力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一直都是站在被审查和挑剔的角色,这样导致工作后适应不了岗位工作而离职。在入职后,应聘者严重缺少主动性,完全是按照高校要求被任意摆步,没有自己的任何想法和观念。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现象严重影响了招聘时的公平、公正性,那就是对待国人和“海归”、校内和校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4.招聘行为和招聘标准的不统一
首先,当需要招聘高校人才时,由于利益问题人事部门拒绝执行,导致严重缺乏教师的现象发生;其次,具体你的用人部门与人事管理部门在招聘的问题上达不到统一的意见。人事管理部门一贯主张严格招聘,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才的质量,而具体用人部门则放宽招聘条件,是为了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和方便管理人员。这种现象在当地高校中尤为突出。
三、改进教师招聘工作的几点建议
1.制定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定位
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科的定位、布局等考虑因素来确定新教师招聘的标准和要求,不盲目地市场化。
除了规定的基本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素质,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该分析学校学科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学校迫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关键的主体,什么样的人才是学校发展现阶段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推进文化长期发展的,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
另一方面,高校得以存在的根基就是大学精神,所以,应以大学精神为目标进行人才招聘工作,要深刻分析哪种人才可以跟学校的特点进行互补,哪种人才可以很好的融入校园环境。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招聘,避免浪费人才,实在高效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岗位职责、学校发展战略、学科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及时对招聘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招聘评价和反馈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本年度招聘作业自身,包含招聘作业功率,招聘进程是不是公正,同时也能够经过调查新教师适应作业的状况和性能来断定招聘方针的实现,和用人单位在今年的招聘进程发现的问题,并反应到人事处进行排序总结,力求在下一年的招聘中有所进步。另一方面已经聘请了的教师对招聘的评价和反馈,从应聘者的视点来看,评价招聘进程的经历带来的一系列的感触和心思感触,提出改善建议。经过对招聘作用评价,人事部门也能够测验前期作业是不是到位,招聘办法是不是有用,人力资源计划是不是合理。
3.规范招聘过程中的决策权
如果具体部门有人员招聘用人的决策,那么用人部门的工作者自身的嫉妒心理和新人的压力都会影响人才的质量;但是如果用人部门只可以提出参考意见,而由人事部门拥有决策权,这样又可能会使招聘工作陷入困境,因为人事部门对人才的需要不够了解。另有,部分的高校领导会考虑个人利益去强制干预招聘,导致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因此,必须要构建一套民主的、科学的招聘决策机制,这样可以严格控制在招聘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现象解除障碍。整个过程以确保公正性和透明度。一旦形成的决定,就要确保其权威,不能因为任何个人而改变。
4.适当的借鉴国外的高校教师招聘经验
美国大学教师招聘制度关注的“选择”和“参与”的组合形式的公开招聘,招聘过程是透明的。据了解,这是美国基于平等竞争的原则,制定政策和法规,具有法律效力。采用这种开放的方式招聘人才,可以体现开放性的原则,并且有利于吸引人才,优化人员结构,还可以反映专家和教授的作用和地位。
5.加强试用期管理
一般试用期是为了让新教师适应工作环境、了解校园文化,同时也是对已聘者进行深入考查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已聘者和学校可以互相选择、互相了解。加入试用期并不代表招聘工作的结束,而是招聘后期重要工作的开始。进入试用期,每个用人单位要对新老师的思想倾向、行为、道德品質、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进行深入检查,签署正式合同之前做最后的判断,坚持选择最合适的教师,而不是最好的。禁止发生招聘-解聘-再招聘恶性循环的情况。如岗位要求不合适,双方一定要及时指出问题,不能因顾及情面勉强接受,防止未来的工作不能正常展开的情况出现,损害双方的利益。如果新教师适合岗位,则学校应及时为其未来的职业道路进行考虑,做到人尽其才。
结束语
总之,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充分考虑招聘主管部门,具体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需求,并用兼容并收的方法,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开放招聘高科技、高技术、高标准的专业技术岗位和高级人才,扩大范围的引入,加强国内外人才的理性沟通。高校招聘应该考虑学校定位、特点、学科布局和具体问题等因素。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11
[2] 刘雄英,当前教师招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5):15-17
[3] 吴秋芬,教师专业性向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8(2):37-40
2011教师招聘论述题 篇9
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内容?
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二、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三、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五、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社会需求。社会结构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这些社会因素对课程的共同需求体现在: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继承人的需要;对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社会因素对课程的影响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的课程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2.学科知识水平。课程内容源于一些主要的学科知识,因而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学科为依托,即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成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3.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然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及其需求,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考虑。
4.课程理论。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在教育史上出现过各种课程理论,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设置
六、简述教师在运用说服法改变学生态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实际的教学中,言语说服是通常运用一种改变学生某种态度的方法。运用时,应该注意:
1.要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2.说服要晓以利害。3.要注意单面宣传与双面宣传相结合。
4.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原有的态度,想学生原有态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
七、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4.过程上的实践性
八、简述终身教育的特点?
1.民主性 2.形式多样性 3.连贯性 4.自主性
九、简述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促进教师的教学:(1)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2)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3)确保教学目标的达到(4)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2.促进学生的学习:(1)诊断学习的作用(2)帮助学习的作用
3.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1)对教师的管理(2)对管理工作的促进
十、简述问题解决的因素?
主观因素:1.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2.认知结构 3.动机程度 4.智力水平5.定势 6功能固着客观因素:1.问题本身特点 2.外界环境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十一、简要说明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现实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缺点: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十二、联系实际阐述“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六步”是指不论哪类知识,其完整的学习过程都经过:注意与预期、激活原知识、选择性知觉、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认知结构重建于改组(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根据线索提取知识(技能在新的情景中运用)六个步骤。同时也就有相应的六个教学步骤:
1.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5.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引出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6.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提供技能应用的情景,促进迁移)。
“三段”是指学习和教学的六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段:一至四为一段,其中心任务是知识的理解;第五步和第六步分别为第二段和第三段,其中心任务是知识的巩固和转化(第二段),知识的提取与运用(第三段)
“两分支”是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前四步相同,从第五步开始出现分支:一支表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提取,一支表示程序性知识的变式练习和迁移。
十三、简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了现实;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十四、简述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原有的知识背景;反省认知发展水平;现实的动机水平
外部条件:训练方法;变式与练习;有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
十五、简述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在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成长过程中,制约因素可分为三类: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系统过程。个人因素涉及教师自身的职业与能力等方面特征,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师德状况,人际关系、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和动机水平等;其中认知能力是关键因素。情境因素指教师学习或工作的环境,教师所处的环境分为五个层面:社会与社区、学校体制、学校氛围、教学小组与部门、课堂。系统过程即有目的地影响教师成长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具体有考研活动、反思训练等等。此外,教师也可采用自我目标导向、合作小组、专家指导等方式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
十六、简述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主要有卢梭、帕克、爱伦·凯。
主要观点:1.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必须反对和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
2.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教育一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人的发展
十七、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画的)联系的过程。
2.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奥苏伯尔发现在学习主要内容之前,要给学生提供有意准备好的、略微概括的、抽象的内容,这可以促进学生对后面材料的学习。先行组织者给学生提供了“心理支架”
3.对有意义学习进行了由简到繁三种分类: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4.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下为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十八、简述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从微观方面看,德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某些道德素质,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从宏观方面看,通过德育能够变革或形成某种社会意识形态,这其中包括变革或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产生形朔作用
十九、简述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所具备的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专业才能素养:教学技巧,教训能力,教研能力
专业精神素养:专业道德,专业情操,专业理想,专业人格和专业自我
二十、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十一、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有哪些特点?
1.德育目标更趋完整性2.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
3.注意到了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统一4.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二十二、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把特定反应与特定刺激练习起来的过程。
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布鲁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以信息的处理和储存系统为基础,这一系统能对代表客观事物的抽象符号作出反应。
3.重视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重要的不在于记住多少事实,而在于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不是给学生提供结论,而是组织学习情境,让他们了解学习的过程或探索的方法。
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要使事物之间有意义联系起来去进行理解。布鲁纳十分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5.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过程的学习结构,在强调分析性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布鲁纳认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课题的学习结构,在强调分析性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以及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等几方面,都可体现在一种教学方法中,这就是发现学习。
二十三、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判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十四、简述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够表现出来;人既需
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
二十五、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
二十六、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它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读书。
2.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一要帮助学生有计划地选读有用的书籍,切忌“盲读”。二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使其寻绎思路,领略要旨,融会贯通。
3.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对巩固记忆、理清思路大有裨益。二
十七、试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策略?
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 3.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二十八、试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要实现的五个转变?
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教育全面发展
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二十九、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三
十、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指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的联系。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是教学规律中高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三
十一、学校在进行集体教育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2.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3.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的价值
三
十二、试论如何多角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1.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2.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容
3.综合、延伸和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内容
三
十三、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1.教育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
十四、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品德发展是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品德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3.心理内部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动力4.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
三
十五、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承功能 2.选择功能 3.融合功能 4.创新功能
三
十六、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如何进行师德教育?
1.通过大学“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4.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三
十七、班级活动主题的提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1.小中见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主题2.大中见小,从社会大背景中提炼主题
3.常规中创新,从传统教育中拓展主题4.主题班会还应顺应形势发展,拓展诸如心理健康教育、性知识教育、挫败教育、网络教育、禁毒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等新的教育主题,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
三
十八、试论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
3.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
4.学校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三
十九、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四
十、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四
十一、简述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所谓同化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同化模式有以下几种:
1.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 收新材料的力量。
2.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即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也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四
十二、试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1.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2.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3.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4.是三级管理课程
四
十三、试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角色的更新转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终身学习者;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四
十四、简述作为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3.把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结合起来
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四
十五、简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来
2.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3.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4.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
四
十六、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
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四
十七、结合实际论述教育中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上述三种师生关系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1.在专制型模式之下,教师在场时的学生成绩要高于教师不在场,学生认为学习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教师离开课堂学习则明显松垮。
2.在放任型模式之下,学生不仅道德差,而且学习也差。学生之间没有合作,谁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3.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学习是质和量都很高。不论教师子在不在课堂,学生的努力程度适中。
四
十八、联系实际论述怎样有效地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2.设置榜样
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5.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
广东教师招聘题12-28
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10-14
教师招聘主观题集锦01-15
教师招聘教育学判断题01-16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05-12
2022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题05-27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题及答案08-20
体育教师招聘试题论述题带答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