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断题一

2024-09-04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断题一(共4篇)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断题一 篇1

2015年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

断题一

2015年贵阳春季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辅导课程:http://kc.offcn.com/general/237/26688/

1、课时计划就是教案。()答案:√

2、课时计划可以有详有略,这里主要是指在教学方法一栏写得详或略。()答案:×

3、组织教学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答案:×

4、一节课成败与否,是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答案:×

5、评定学生成绩时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答案:×

6、分组教学是个别教学的一种形式。()答案:×

7、教学设计包括的范围较大,而教学策略运用范围较窄。()答案:√

8、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从教学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答案:×

9、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受教学策略的支配。()答案:√

10、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答案:√

11、确定主题、布置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和展示与交流是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答案:×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材料。()答案:√

12、备课首先要做的就是钻研教材,即包括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

13、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指的就是设计教案。()答案:×

14、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上课的水平。()答案:×

15、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答案:√

1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答案:√

17、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是遗传素质的差异。()答案:√

18、现代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到教学并重,并以研究学生创学习方法为创立现代教学法的前提。()答案:√

19、实验法就是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答案:×

20、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讲授法。()答案:×

21、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答案:√

22、复式教学是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特殊形式。()答案:√

2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模式。()答案:×

24、讲授课是根据教学任务来划分。()答案:×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答案:√

25、古代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断题一 篇2

2016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二章重要

考点四

2016年贵州特岗教师考试即将开始,贵州特岗教师招聘网特整理贵州特岗教师辅导资料,更多关于贵州特岗教师考试复习资料请登录贵州特岗教师招聘网查看。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这些生理解剖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二、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广义上来说,教育也包括在环境这一概念之中。为了突出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特点,以区别于环境影响的某种程度的自发性,我们把学校教育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放在后边单独学习。

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遗传与社会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是由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教师是受社会委托来教育学生的,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熟悉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与手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而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而社会环境中缺少这样的专职教育人员,一般来说,不如学校这方面的条件好和教育效率高。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学生的因素很多,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协调各种要素,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中,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外部环境方面来说,它要求社会的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前提,它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包括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结构;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它依赖于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育自身的状况,包括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者的水平等方面;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积极协调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成为一股适合儿童需要的合力。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驱力,个体社会实践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逆境可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例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一般不可“陵节而施”,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对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过于夸大早期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极为错误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例如,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 “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或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还有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

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阶段快得多。

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在较早年龄就达到较高水平,而有的方面则晚些。例如,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感知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比高级形式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

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研究认为,关键期既包括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也包括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最脆弱的时期。因此,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育工作者:1.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2.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 “大器晚成”。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再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另外,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断题一 篇3

一、单项选择题

1、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哪国人?()A.瑞士 B.丹麦 C.法国 D.德国

2、刘老师看到乐乐打了一个喷嚏,浓浓的鼻涕喷出快流到嘴巴,赶紧对正在拖地板的保育员喊:“王老师,快拿张纸帮他擦一下。”刘老师的做法违反了学前教育的()。A.目标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保教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最早是由()提出的。

A.孔子 B.颜之推 C.贾谊 D.朱熹

4、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5、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的课程 组织模式是指()。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6、学生在课堂上显得紧张而拘谨、心不在焉,老师提问时反应迟钝,这属于下列 哪一种课堂气氛?()

A.兴奋型 B.积极型 C.对抗型 D.消极型

7、建立生活常规的标准不包括()。A.保障幼儿安全之需要 B.方便教师保教工作之需要

C.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之需要 D.能引起幼儿参与和学习行为的材料

8、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A.操作 B.交往 C.游戏 D.言语 9、1.张老师在开展主题活动“元宵节”时,组织幼儿前往社区观赏花灯,亲子猜灯谜,家长助教做元宵等活动。这一主题未体现的特点是()。A.知识的横向联系性 B.整合各类的教育资源 C.生活化、游戏化学习D.富有弹性的计划

10、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观点发生冲突时,应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私下沟通好,避免孩子无所适从,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原则。A一致性 B.科学性 C.指导性 D.适度性

11、“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A.相互作用论 B.二因素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2、如何对待3岁前婴儿‘旧吃”现象?()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13、X2016安徽潜山】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是()。A.行走的敏感期 B.手的敏感期 C.语言的敏感期 D.细节的敏感期

14、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占优势地位。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定向性注意

15、两三岁以后的幼儿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产生怕蛇、怕鬼的情绪。这些都是和()相联系的情绪体验。A.记忆 B.想象

C.感知 D.自我意识

二、填空题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之中》这份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与基础教育的整个使命相适应的基本学习内容:学会、学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15.在幼儿探索什么东西会沉、什么东西会浮后,教师总结说:“重的东西会沉,轻的东西会浮”。这种说法违背了学前教育一般原则中的。

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划分为生活活动、______和游戏活动。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五个领域。

4、幼儿园的适龄幼儿一般为 周岁至 周岁。

5、儿童的发展包括 和 两方面。

6、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7、学前教育课程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

8、晨间检查的主要步骤是一问、二摸、三、四。

9、帕登把儿童游戏分为六种,包括偶然的行为、游戏的旁观者、单独游戏、平行游戏、________和合作游戏。

10、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___,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三、判断题

1、幼儿园晨间检查环节中的“问”是指保健医生向小朋友问好。()

2、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3、2~7岁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让我们假装”的游戏阶段。()

4、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开放日。()

5、“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古诗告诫家长,育儿应遵循做好榜样的守则。()

6、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是生理成熟。()

7、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

8、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

9、“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10、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产生的与他人相同的情绪体验。()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指导要点。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论述应该树立怎样的儿童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1782年,福禄贝尔出生在德国的图林根,长期在德国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2、【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并将其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各个环节是保教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教育者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管理者办园的指导思想、理念都是通过保教人员的保教工作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反复强调了保教结合的原则,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贯彻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这就进一步将保教结合确定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保教结合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这是做好保教管理工作的关键。刘老师违背了保教结合原则,认为保育的工作与自己无关。

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孔子的一句教育名言。

4、【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幼儿德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活波开朗的性格。

5、【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

6、【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消极型的课堂气氛,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不积极,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感到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

7、【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幼儿生活常规是以幼儿为建立依据的。

8、【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9、【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富有弹性的计划是指教师要考虑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可能性,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儿童活动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调整计划。在主题活动“元宵节”中这一特点并未体现出来。

10、【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论在父母之间,还是在祖父母之间,或是在父母和祖父母之间都应保持高度一致。

11、【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二因素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12、【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3岁前儿童口吃主要由于儿童的言语调节机能还不完善,造成连续发音的困难。这是学话初期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紧张。

1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学会走路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14、【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

15、【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两三岁以后的幼儿,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产生怕蛇、怕黑的情绪,这些都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认知;做事;生存

2、【育萃专家解析】学习活动

3、【育萃专家解析】社会;艺术

4、【育萃专家解析】3;6

5、【育萃专家解析】身体、心理

6、【育萃专家解析】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7、【育萃专家解析】个别活动

8、【育萃专家解析】看;查

9、【育萃专家解析】联合游戏

10、【育萃专家解析】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解析:旧规程中第五十二条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新规程中第五十二条指出: “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备注:此题考的是199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内容)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幼儿晨检“一看、二摸、三问、四查”中的“问”是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2、【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皮亚杰将儿童游戏分为两个阶段,感知运动((0~2岁)和前运算(2~7岁)两个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游戏以练习性游戏为主;在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得以发展。

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开放日是请家长来幼儿园参加各种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

5、【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古诗“上梁不正下梁歪”意在说明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6、【育萃专家解析】×。解析: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7、【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

8、【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出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即先只限于判断自身范围的位置,再是确定与自身靠近的空间物体的方位定向,最后才能确定与自身较远的空间方位定向。

9、【育萃专家解析】×。解析:“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10、【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产生的与他人相同的情绪体验。

四、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

(1)情感支持原则;

(2)生活教育原则;

(3)正面教育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一致性原则。

2、【育萃专家解析】

(1)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练习。基本动作即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

动中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身体运动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攀登、钻、爬。

(2)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练习,主要包括体操动作练习和队列队形练习两个方面。

(3)学前儿童体育游戏。

(4)学前儿童运动器械练习。

3、【育萃专家解析】

(1)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2)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4、【育萃专家解析】

(1)审美性。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是一种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感染过程,对幼儿施加整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

(2)游戏性。具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活动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

(3)综合性。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理论认为: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帮助幼儿自由进入音乐天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幼儿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形式上的综合性,即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玩耍综合一体;过程上的综合性,即创作、表演、欣赏综合一体;目的上的综合性,即娱乐、学习、工作综合一体。(4)整体性。幼儿更多地是使用情感的、形象的、整体的方法认识和体验自身世界与外部世界。理智的、抽象的、分析的思维和体验方式,在学前晚期才逐步开始发展起来。因此,无论从幼儿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需要使幼儿能够直接面对有情感、有形象的音乐舞蹈艺术作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直接欣赏或表演音乐舞蹈艺术作品本身,而不是让他们更多地去面对种种孤立的节奏、音程、技巧或练习曲之类的学习材料。

五、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它确认每个儿童都拥有基本人权,各国政府和社会都必

须保护儿童的权利,以最大限度确保儿童的存活与发展。幼儿园树立的儿童观应包括以下内容:(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立的人格。

(2)儿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3)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节和教育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能。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学(下)判断题一 篇4

(二)判断题

1、普通中小学校的美术课程要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模式,使专业化倾向淡化,要由专业化美术走向生活化美术。(√)

2、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在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3、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4、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5、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6、“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7、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8、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9、新课程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10、美术教师应该具有:营造互动发展的教学过程、面对全体学生、树立课程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教育观念。√

11、对于教材,教师可根据个人喜好任意组织所教内容,体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1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13、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方法有五种:①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②形式主义批评③历史批评④社会学批评⑤心理学批评。对于不同的批评和判断角度,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对美术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任意的。A.正确B.错误

14、美术新教材的体系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15、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着和执行者(╳)

16、生活经验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7、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18、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 课程资源。(√)

1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着眼于培养学生 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3、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24、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25、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6、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

27、“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上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07年度全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9A下一篇:初中写景作文:美丽的大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