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2024-07-07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共8篇)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可行性

引言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指教育者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 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沟通和交流(Brian Gonzalez,2011)。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解知识点、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提及的“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因此,我们大力引进并且推崇这种教学模式,期盼它能在我国开花结果。 然而,“人家的文化根基生成了人家的教学思想, 人家的教学思想创造了人家的教学模式,简单地移植过来是否就能存货? 像引进流水生产线一样引进教学思想,是否会凝固讲话人家的文化,同时也约束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 ”(杨启亮,2011)

一、翻转课堂中国热的原因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2011年重庆聚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偶然看到相关文章,遂被其理念吸引,经学校同意,在该校率先开展实践研究。 随后的几年里,它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呈现“燎原”之势。

(一 )翻转课堂革新了传统课堂

综观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不难得出,它是对传统课堂的全方位改革。 首先,翻转课堂颠倒了课堂教学的形式结构,由先教后学颠倒为先学后教;其次,翻转课堂革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 我国长期以来进行的课堂改革主要强调“课上”,对“课上+课下”进行的改革尚未普遍触及(李允,2014)。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指引了新方向,顺应了时代潮流。

(二 )翻转课堂具有 “高效 ”表征

国外翻转课堂的实践成效的确很明显, 林地公园高中于2007年一经尝试就取得了良好成效 , 随后吸引了诸多学校效仿。 它的这种改革成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极具诱惑,符合我国追求高效课堂的发展方向。 翻转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其更加现代化,顺应了时代发展。

(三 ) 中国教学改革具有 “引进情结 ”

学习、引进、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之一。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教学思想, 让我们产生了引进的兴趣,其在国内的火热程度让我国一些教育学者感到惊讶。 “引进情结”推进了翻转课堂中国热。

二、翻转课堂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试行

笔者在对翻转课堂理念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 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一堂英语教学, 以期为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总结一些启示和建议。 笔者将这一次试行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

(一)课前

1.笔者将自己录好的微视频及话题资源放于网站 ,布置学生回家进行自主学习;2.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关于假期旅游计划的微课,思考旅游计划的内容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旅行计划的四要素:Where are you going? When are you going to leave?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3.学生根据笔者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单 ,选择学习资源 ,开展个性化学习。笔者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包括:了解著名景点,能说出交通工具,能准确表达时间,能灵活运用一些句型,能设计旅行计划。笔者提供的学习资源有关于用英语表达著名景点和交通工具的微课,有用英语表达时间的微课,还有用英语谈论旅行计划的微课。 4.笔者在线为学生提供帮助。

(二 )课中

1.笔者创设旅行情境 ,让学生回顾旅行计划的四要素 ,让学生谈论课前学习的收获和困惑;2.学生分组讨论景点、时间和交通工具的表达;3.笔者和学生一起总结旅行计划四要素;4.笔者请学生谈论暑期旅行计划 ,并要求写下来 。

(三 )课后

学生将设计的旅行计划放置于网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启示与建议

(一 )优点

这样的授课把知识传递放在课前,知识内化放到课中,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通过微课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 通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了解了旅游计划的四要素,时间表达的知识难点也通过微课事先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课前的学习为课中的创设情境及学生的交流、 设计旅行计划奠定了基础。课后的运用也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二 ) 挑战

1.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学校的电脑设备也开始齐全,但是除了电脑,翻转课堂还需视频录制设备、路由器、云平台和学习系统软件,这就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因此,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翻转课堂无法施行。

2.翻转课堂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 翻转课堂是对我国传统课堂的全面改革。然而,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教学和保证达到目的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3.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监控有一定难度 。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课前学习效果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的监控依赖于家长对学生的监督,而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学生课前学习英语的效果。

结语

翻转课堂兴起于美国,作为改革的关键人物,教师应对其首先进行全面且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并服务本土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启亮.释放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1(2):29-35.

[2]李允.翻转课堂中国热的理性思考[A].课程·教材·教法,2014(10):18-23.

[3]徐苏燕.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A].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52-57.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可行性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或Flipped Classroom),它是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视频的录制、网络自学、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等是翻转课堂教学进行的技术前提;课前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课中探究讨论是课堂翻转的灵魂;课后探究反思是知识深化、技能提升的过程。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基础参差不齐,老师难以选取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这给高职英语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另外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能力。在缺乏兴趣的环境下长期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难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部知识。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职英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力的三个元素。而传统课堂上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求以及课后统一的作业与要求,甚至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忽视了人的差异性,重求同,轻求异。翻转课堂上,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老师”请回家,需要时可以让“老师”暂停,如果没听明白还可以请“老师”再讲一遍。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掌握学习。总的来说,它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翻转课堂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视频资源,能够充分地激发高职学生兴趣以及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视频将声音、图片、文本等集于一身,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此外,视频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学习视频暂停、倒退、重播、快进等,这使得学习方式更加人性化。有些教学视频,制作教师还会根据教学需要加入电影片段,动画等内容这样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可汗形象地称之为“用视频再造教育”。

第二,翻转课堂的实行,突破了高职传统课堂在时空上对创造力培养的制约。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收效甚差,由于高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过于薄弱,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的方法难以解决现行高职英语教学的难题。翻转课堂的实行,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进度。在难点重点上可以反复观看和探究教学视频。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与同学交流互动,增加了学习的互助性和群体性。而且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教师可以掌握学生课前学习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话,也保证了有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学生互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翻转课堂注意事项

第一,针对高职学生遍存在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欠佳的这一情况,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应保证学生教学视频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检测和抽查措施,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观看了教师制作的视频,制作的视频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积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学习方式和习惯,培养独立自主进行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要保证进行课堂问题讨论的效果。教师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观察,因材施教,充分带动每一位学生。英语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发言,进而教师进行总结,以便进行改进完善这样才能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翻转课堂改革中,从“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教”,使教法与学法发生根本性转变,整个教学的决策权在教师手里,教师应逐步减少课堂知识传授的含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韩倩.交互式网络平台下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72-74.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课程与教学,2013(8):79-83.

[4]徐继存.后模式时代课堂教学的选择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3(23):15-16.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篇3

让教学从教师教为主转向学生学为主;让学生学习,从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让教学更加适应学生个体需要等。一直是教育研究界和实践者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即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和其他教学材料;课堂上,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完成作业。这为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课前的视频或其他材料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自主掌控学习进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求教同学、老师或家长。

有了对知识的基本理解与把握,课堂上,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研究、更多的练习应用。当然,课前没有学会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指导和帮助。最终达到让班内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学习内容,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的目的。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规律,为因材施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我国不少中小学教师也开始尝试与探索。

实践中,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是老师们共同的感受,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背景下,完全实施“课前在家看视频、课堂内讨论交流写作业”的美国式的翻转课堂实践,有些不太现实。不过,一旦看清了翻转课堂的价值所在,理解了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助学”的本质,有着丰富教育智慧的中国人,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很快就创造性地探索了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践。

因而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温州二中等学校,就有了如下的和翻转课堂有关的新名词。

家校大翻转

这是美国翻转课堂实施的原样,教师事先录制微视频,布置进阶作业,发给学生,学生前一天在家观看视频和其他学习材料,完成进阶作业,通过学习的平台提交给教师;第二天,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例如,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提出学习问题或困难,大家共同解决,学生能够解决的就由学生来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来帮助。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拓展、探究创新等。

校内中翻转

如果所有学科都按照上述家校大翻转的形式,显然,在当前的学校实践中,有些学校不易做到。因而,就有了校内中翻转的概念。即一个单位的教学内容,比如语文课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或者数学课中一个原理的学习,本来就需要两课时的教学时间。翻转课堂模式下,第一课时的时间,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视频或其他学习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提交给教师;到了第二个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组织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更多地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练习等。

课内小翻转

这样的翻转是在一节课内完成的。一般而言,对于较为容易理解的内容,比如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中的介绍或案例,增强学生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讨论交流,教师及时地加以点拨和引导。

此外,有教师提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制作和观看视频,如果学校或学生没有电脑,是否可以实施翻转教学的问题。

我们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有了齐全的设施设备,可以帮助实施。若没有电脑设备,尤其是学习的平台的支持,同样可做。

在和山东济南历下区教育同仁们交流时,就有了视频翻转和文本翻转的词汇。

视频翻转。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知识讲解,学生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并提交,在学习的平台的支持下,教师及时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教学。

文本翻转。也有学校教师因没有录制视频,就以原有的导学案或学习单为载体,让学生实现自学教材或提供的其他资料,完成导学案或学习单上的作业,交给教师,教师逐一批改学生的作业后,再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当然,这样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就比较多。

这两种形式,内涵本质一致,都是为了让学生先行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就不再教了,学不会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更具针对性,让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从以教学为主走向以学习为主,是未来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实践则是真正实施“从教学走向学习”的良好载体。因地因校制宜,灵活实施,稳步推进,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是应有的态度和所需把握的原则。

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 篇4

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1)教学法的选择: 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项目的形式,将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新课上课下进行整合,将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然后由学生分工协作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学生通过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了解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对项目完成后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掌握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把握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最终实现"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项目式教学具有实践性#体验性的典型特征!它注重的不是项目最终取得的结果,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实施具体项目获取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跨领域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深化与拓展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法中教学项目的选择来源于工程实际!每一个项目都有着与其它项目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知识点可以经过系统

翻转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5

聆听了聆听了贺丽玲老师的“翻转”课堂,时时被她的敬业、执着、认真的教学精神感动着我们真正体验了学生在这种学习形式下的一些感受。有的教学视频我看的不止一遍,每看一次都会有一次不同的收获和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我们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怎样让信息化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近几年不断尝试在做的一些实践和研究。

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电脑,电视,录音机,幻灯机都走进过我们的课堂,在这些年的教学中也都或多或少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模式,提升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课堂教学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拥有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在想:翻转课堂可以给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首先,我认为翻转课堂更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魂。

所以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快乐地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视频和课前检测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的是“渗透”数学思想,而不是“传授”数学思想。因为翻转课堂中的课前预习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把提前录好的微课视频放在网站平台上的,孩子们可以在家里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引导,先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做一些必要的操作和课前检测,而且还可以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困惑和疑虑通过在线形式及时发送到自己班级的QQ群里,和同伴们进行及时地交流、讨论。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法中提到的同伴教学法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个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学们之间进行互相探讨学习。就像萧伯纳说的那样:“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你的问题,我的疑问,在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提示帮助下,很快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二、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必先深入思考。

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依托于教师的思考能力,学生愿意思考是因为他们有质疑的意识,质疑的能力。而学生思考的动力源于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这就对教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地钻研和思考,因为老师只有在全面深刻地领悟教材之后,才能更好地去驾驭教材,去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力。设计出独特高效的教学设计,课前检测。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重难点的突破处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此外老师更要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反馈信息,进一步思考,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学生的课堂活动方案,只要老师做足了功课,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题才能更加灵活自如,解答起学生的疑问来才能更加游刃有余,此外老师还可以采用进一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

此外老师还要思考该从何处下手才能成功录制教学视频呢?以下十条原则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原则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原则二: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原则三: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原则四:能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原则五: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在身边;原则六:好的逻辑框架和结构;原则七:时间尽可能短一些;原则八:动起来;原则九:减少冗余信息干扰;原则十:保证技术上的规范;这十条原则不仅为我们的视频成功录制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我们的备课准备,老师的思考,视频的设计做出了具体要求。

三、翻转课堂更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

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大多数都会因学生操作生疏,动作缓慢,而让我们的教学任务无法当堂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法中学生因为有了有目的、有方向的课前预习,对课堂上需要的动手操作环节就会不再那么生硬笨拙。而是变得灵活自如,这就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自主学习中,也就把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学习方法根植在了自己的头脑中,在不断的探索中我想他们一定也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领悟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也就会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对数学的探索和研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就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通过交流,有认同也有碰撞,彼此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课堂是孩子们智慧生成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让过程形成技能,让技能生成智慧。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分层教学理念。

第四、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翻转课堂教学法采用的是在线提交作业形式,这就避免了有的学生懒于动脑抄袭作业的现象。一人一台电脑,在线提交作业,而且在提交的过程中还有提示,如果错了就可以通过电脑的温馨提示找到自己出错的原因,正确的答案又该是怎样的。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我在去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上的智慧课堂上见到过。在线提交,电脑阅卷,这就通过信息化真正实现了面批面改的效果,让孩子们感受到仿佛老师就在自己身边,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着指导。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导师。这也就更加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不再是一个只靠双手的活了,它将会成为一个专业,将科学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去创造一个让所有孩子都能更有效地学习的优质课堂。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篇6

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进中国以来, 便赢得了国内相关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全国, 从小学至大学, 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 由中国高等教学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并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视及积极响应。此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我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践, 并对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产生较大影响。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它完美地融合了教师讲授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把课堂时间的运用发挥到极致, 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定义

翻转课堂, 又称为“ 反转课堂”或“ 颠倒教室”, 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 年春, 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 (Jo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 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 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 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 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 在课堂上完成作业, 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2012)

翻转课堂指的是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 (音视频、电子教材等) 自主学习课程, 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 (释疑、解惑、探究等) 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张渝江, 2012) 。或许不少教师会有这样的疑问, 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 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 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 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 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 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 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叶燕忠, 2014) 。国内不少学者表示, 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翻转课堂大大提升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由于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对即将要学的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度学习, 在课堂上主要是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和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等, 充分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 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卢海燕, 2014) 。翻转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是先学后教的一种形式, 视频学习可以取代教师的知识讲解。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 是做作业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 翻转课堂更能实现这一点 (田爱丽, 2014) 。

3从学科特点角度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旅游英语中的词汇教学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应用能力。旅游英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 在旅游环境中所涉及场景需要特定的短语及词汇来解释, 如酒店工作中的常用的特定词汇check-in (登记入住) , check-out (退房) , morning-call service (叫早服务) 等;在机场服务中常用到的boarding pass (登机牌) , boarding gate (登机门) , luggage claim (行李提取处) 等相关相关特定词汇。在将来旅游服务工作中, 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使用其他单词或短语来替代这些特定词汇时, 就容易引起误解,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学生必须熟悉使用这些常见的专业词汇, 了解旅游英语的特点表达方式, 才能够向旅游者提供专业的服务。由此可见, 词汇教学是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课堂中, 部分教师对待旅游英语词汇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通常以布置课前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习, 并在课堂上听写检查;或者在课堂草草带读几遍, 接着检查部分学生发音, 还有的教师则占用过多课堂时间不厌其烦讲解词汇, 导致其他课堂活动没有充裕的时间开展。根据笔者的了解, 很多学生抱怨不喜欢旅游英语, 主要原因是生词太多, 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 逐个查生词又会浪费浪费太多时间, 学习起来枯燥无味, 且学过的单词容易忘记, 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然而, 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可以提前总结好每个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目标词汇, 并对这些进行梳理、归类及拓展, 制作成PPT课件后录制一段供学生自学的10~15 分钟微课。录制的微课中最好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的方式教授词汇, 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展示并进行有趣解读使学生准确理解所学内容, 帮助他们有效地记忆。此外, 布置学生按照要求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学, 语音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跟读来保证每个单词正确的发音,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词汇测试表或口头翻译来考察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保证学生的专业词汇得到有效拓展, 还可以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口语操练等其他教学活动。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

旅游英语知识覆盖面广, 涉及历史、人文、地理、宗教、建筑、饮食等多方面的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中不仅要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还得多方面地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及生活常识, 将英语语言技能和旅游知识融会贯通。在旅游英语课堂中, 为了让学生能够知晓中国文化、地理等旅游知识以及学习酒店服务、景点导游服务等实训操作优秀范例, 教师精选相关视频资料供学生观看了解是一个很好途径。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而, 视频资料的观看应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若经常利用课堂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文或英文视频, 则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若布置成作业, 学生可能因原视频过长而不够有吸引力、内容难以理解等种种原因放弃观看。因此, 教师可以将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来整合编辑并精心设计成10~15分钟的微课, 会更便于学生学习, 进一步提高了学习效果。因此, 笔者把每段视频中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精髓片段进行剪辑后整合在一起, 加上自己的讲解将内容串联起来, 并在视频的结尾总结重点表达方式及短语、词汇, 形成一个内容充实、生动的15 分钟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微课资源有足够的趣味性、重要性, 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在观看视频时进行暂停、回放, 反复观看掌握好有关春节活动的表达方式, 在课堂上在进行展示和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多都能达到用英语流利地向外国友人介绍各种中国春节活动的目的。

3.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实践及互动的机会

旅游英语与基础英语不同, 具有极高的实践性。从事涉外旅游工作的人员, 今后在旅游景点、酒店、商店、机场等各种旅游场景都需要与外国人接触, 他们的服务质量、涉外交际水平直接影响了国外游客对中国旅游的印象, 进而影响了我国涉外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 旅游英语课堂教学需极其注重各个旅游场景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实操训练是决定涉外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然而,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讲解词汇、语法规则、翻译及段落理解上, 学生忙于听课做笔记, 少有机会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导致学生缺乏实践体验,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甚微。大部分的语言实践操练只能在课后进行, 因缺乏教师的监管和指导也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这种方式使得课堂中师生互动少, 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传统的旅游英语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交际能力, 今后将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用人需求。在翻转课堂中, 由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教师便可以预留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提问、教师答疑以及进行情境会话、模拟导游等各种形式的语言实际操练, 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能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而不是像传统课堂中当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缺陷。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不再需要拘泥于学校指定教材的使用, 而是精心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前视频, 设计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及交际能力锻炼的课堂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和拓展学习深度, 并制定多元化、明确有效的评价手段来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将来快速适应涉外旅游工作, 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来进行个性化教学, 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的互动氛围, 增加课堂教学实践内容, 将学生培养成为语言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复合型旅游人才。总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21 世纪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革, 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已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热潮。借助当今发达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翻转课堂帮助教师们解决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因学生学习节奏不一致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导致的各种教学难题, 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它的出现为我们传统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 阐述了翻转课堂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旅游英语,学科特色

参考文献

[1]崔艳辉, 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11 (334) .

[2]田爱丽.借助慕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 (2) :13-15.

[3]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0) :118-121.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预科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44-03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一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形式,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专业人才,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处和阶梯。[1]

我国预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1)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3)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者。(4)民族团结进步的执行者。

如何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我国预科教育的一个关键课题。然而,在我国的大多数预科教育院校中,传统的预科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翻转课堂备受关注,并且在许多教学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预科教育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是本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建构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实施过程的实质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先教后学”反转成“先学后教”,将知识传递的实施过程从课堂上转移至课堂下,知识内化的过程从课下转移至课堂之上,实现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于学习过程的完整翻转。[3]

笔者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图,如图1。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预科教育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1.基于研究现状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预科教育的现实意义

笔者曾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不少,其中大多数集中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上,涉及高校教学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有关高校预科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所以笔者认为,将“翻转课堂”引入到高等院校的预科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

2.基于预科教育教学现状看“翻转课堂”引入预科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预科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根据查阅相关资料,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招生情况偏离国家政策初衷;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预科教师教学改革的难题。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预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先教后学”的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及电脑、手机等信息化设备,将知识学习和传授提到上课前,而把知识的理解、消化及应用放在课堂上。[4]

从预科学生的角度举个具体例子: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学过很多年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师资匮乏,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这些学生基础课打的底子并不牢固,学习感到比较吃力,同时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早已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所以,我国预科教育的授课对象存在着层次复杂、水平较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不积极等情况。如果我们在预科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用网上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寓教于乐,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预科教育运用的优势性分析

1.预科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

我国预科教育院校实践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式和实验操作式。

(1)多媒体集中授课式

该模式是指任课教师将自己要讲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一般指PPT),通过教学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的辅助进行教学,预科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达到知识掌握的一种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式的优点在于使教学内容及其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寓各种知识、技能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锻炼预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激发预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同时,利用多媒体集中授课也有很多缺点:其一,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时页面的跳转很快,就跟演电影一样,重要的知识点没有特别突出,有时候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同时老师在播放课件,导致有些知识点没有看到,造成知识学习的不完整。严重者会造成对该门课程失去信心,所以老师的课件一定要注意到这些细节。其二,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播放课件也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学生看课件的时候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所以预科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将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中观看视频的过程可以进行多次,就不会存在学生跟不上、看不清楚等问题。

(2)实验操作式

该模式是指在任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的指导下,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借助实验仪器,在一定的控制条件基础上进行操作,观看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而验证知识或者获得新知识,并提高预科学生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实验操作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有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有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5]等。

实验操作式的缺点主要有两方面:其一,由于同时做实验的一般都是以班为单位,由于学生多且时间有限,教师难以保证对每位学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其二,实验室的设备不可能随时让学生使用,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而且申请做实验的过程比较繁琐,所以好多学生不管学会没学会,都几乎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实验上。

摘 要:近年来,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学者的重视,而其中的一种——碎片化学习,也越来越被关注与研究,作者在介绍了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后,结合时下最火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分析了它对碎片化学习的支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微信公众平台;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27-03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支撑,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它迎合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满足人们的随时交互以及个性化需求,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人们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开始逐步进入碎片化学习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功能板块,它借助微信这个平台,利用自己的优势,成为目前很受欢迎的功能模块。同时,调查表明,每天都会有高达90%的人会对其内容进行阅读。同时,由于低成本的资源开发、高速率的信息传播、广泛的受众影响面、多样化的内容等特点,使其成为碎片化学习的有益形式,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

二、碎片化学习

1.基本内涵

与碎片化学习相关的有很多术语: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思维、碎片化内容等等。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原意为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许多碎块。基于此,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可以体现在:

(1)学习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是相对于系统的知识,它是大数据时代下零散的、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分布在各个地方,虽然它很难做到全面、完整,但是其借助快捷、及时的移动学习工具,使得学习者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2)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是指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之外,零散、不宜深度思考的时间。这些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让学习者做完一道题、浏览完一个新闻、看完一个单词等等。此外,这种处理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在等公交、坐地铁、餐桌旁的学习方式。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个性化、零散化、差异化,不具备固定的时间段等等特征,是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基础。

(3)学习空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空间是指学习空间不受时空的约束,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室,也可以是虚拟学习社区等等。它是一种零散于任何时空的碎片化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碎片化的空间对碎片化的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

2.特点

(1)灵活性:碎片化学习无论是将学习内容碎片化,还是学习时间碎片化,对于学习者而言,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学习过程是可控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进行学习,使其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很好地弥补正式学习的缺陷。

(2)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正式学习而言,它是一种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个性化的进行学习。

(3)高效率:在分割学习内容之后,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在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上,可以保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很快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在学习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微信公众平台对碎片化学习的支持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的针对各类团体和个人的信息推送平台,分为:公众号和订阅号。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分享收藏等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内容的精准推送、关键词回复和知识收藏分享,学习者无需下载便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浏览并保存学习资源。

1.微信公众平台广泛的影响力是碎片化学习的基础

微信作为一个实时通讯软件,其用户量非常大。在2016年微信公布的业绩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其中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同时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很大的用户基础和影响力,这就为学习者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2.微信公众平台便捷的传播是碎片化学习的载体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功能。一方面,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就可以对平台内容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收藏和分享的功能,将学习内容进行传播,以其达到与共同爱好者的交流互动。

3.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的推送是碎片化学习的关键

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添加相应的公众号,公众号则在后台对用户进行分组,对用户进行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推送。这种个性化的推送也正是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4.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内容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资源

微信是集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等为一体的传播的。管理者可以将内容通过精心的设置,将内容多样化的呈现给用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且可以便于学习者进行学习。

四、微信公众平台下碎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资源不易形成系统的知识

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区别 篇8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微课之四“微”

1.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2.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3.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4.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三、慕课

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慕课简介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进入中国。

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上一篇:挑应战书下一篇:和命运做抗争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