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共8篇)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1
根据省委的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安排,近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学习阅读了中央和省委印发的有关学习资料,特别是重温学习了《党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文献,使我不仅对在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渊源、历史由来、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等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
第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群众、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我理解,群众路线的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个一切”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一来一去”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也就是如何把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追根溯源,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都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世界,明确揭示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真理。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著名的《神圣家族》一文中就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847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他们还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和1871年的巴黎革命运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和鲜明支持,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些思想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立者。此后,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和领袖都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如:
列宁1908年7月在《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一文中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1917年7月在《论立宪幻想》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1917年11月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917年11月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中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918年3月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1919年3月在《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一文中指出:“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1919年10月在《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中指出:“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1920年4月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谈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维持时指出:“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1920年7月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经常同群众保持真正的联系的党,善于领导这些群众的党。”
毛泽东1934年1月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1938年4月在《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1938年10月在《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中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1941年3月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943年10月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中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部队中的负责同志要替士兵着想,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要替大厨房着想,替杂务人员着想,所有的共产党员要替人民着想。”1943年10月在《论合作社》中指出:“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945年8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同志们,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1945年10月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948年4月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群众的关系的问题,应当是: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主体论,具体可以概括为“五观”,即: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需要、意志和行动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最普遍、最持久、最客观的基本实践,他们也自然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认识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群众生灼见。任何科学理论都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脱离实际的谬误和空想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意见看法、觉悟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认知水准。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群众创造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也是创造历史的过程。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不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就会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终将被人民抛弃。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权力顺应民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就会得到巩固与发展;否则,终将为新兴的、革命的进步力量所夺取。在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不再为少数人所把持、用于压迫人民群众,而是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最直接地感知客观世界、体察时代变迁和推动社会进步,因而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最有发言权、最有决定权。再完备的理论、再进步的观念、再先进的事物,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运用,都会失去现实意义,难以呈现其应有价值。人民群众是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是价值评判的依据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与以往一切群众观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从社会实践主体的视角,来考察和探索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重要结论,结束了唯心史观在人类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为无产阶级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老祖宗”这里找到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源头和逻辑起点,从本源上科学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明白群众路线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继承和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问题。
第二,群众路线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科学传承和弘扬光大。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其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就是:民众是国家之根本和基础,只有安众养民、培根固本,才能治国宁邦、长治久安。
民本思想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色彩。最早的民本思想在《尚书》里已有丰富的记载,如“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它是民本思想的基本原理,也是民主思想的基本原理。在孔子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包括“勿施于民”,这一原则无形中彰示着民本精神,对君权形成了约束。孟子的民本思想最著名也是最为后世称道的是民贵君轻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之三宝。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可见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民本”。先秦后期的儒家泰斗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一言论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并为批评君主专制之弊端提供了理论。荀子还以“民水君舟”论对其“民本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众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认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在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民本思想一直是重要的官方意识。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这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先秦孔孟荀之后民本思想发展的另一次高峰是在明末清初。其中以黄宗羲最具代表性,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所著《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思想史中唯一阐释民本思想的专著。近人郑观应提出执政者应当把自己看作民众的仆役,谭嗣同明确提出,“民本君末”、“先有民而后有君”、“君者,为民办事者也”。在近代,民本思想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我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对其历史借鉴作用和道德价值的积极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还应系统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从中汲取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成分和精神力量。
第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结晶和制胜法宝。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一大制胜法宝。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了一条走群众路线的方针。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要让“劳动群众”的势力“发展和团聚”起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可以看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萌芽。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8年11月,李立三同志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9月,周恩来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不仅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而且赋予比较明确的含义,已包含了群众路线的一些基本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还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使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45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将群众路线提到了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他指出: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我们党的领导骨干和党内党外广大群众密切结合的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就是指导方法上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路线。”他还详细地阐述了为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坚持的几个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根据执政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群众路线又作了新的丰富和发展。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1964年,毛泽东在谈到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问题时,再次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论述了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形成了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党对群众路线的权威规范表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新的阐发和论述,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
重温和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一条精神主线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贯穿其中,那就是始终都是围绕人民创造历史这条红线来推进和展开的。90多年的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党正是靠群众路线起家、靠群众路线发展壮大、靠群众路线走到今天,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都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保证作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极端重要意义。
第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基石。
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到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中的教训十分沉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虽然其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之一是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离心离德”和“人心相悖”。国际共运史特别是苏共的历史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靠的是为人民谋解放、谋利益,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丧失政权、失去执政地位,最致命的在于严重脱离群众,被人民所抛弃。邓小平说过:“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江泽民同志谈到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时作过这样的总结:“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始终视脱离群众为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方针政策,从根本上解除了党偏离群众路线的方向性危险。如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推动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夯实着党执政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拓展和巩固执政基础。因此,我们还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线”、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感情线”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群众路线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五,群众路线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人大工作有着特定的内涵和特殊的意义。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来说,它是我国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反映,从根本层面上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反映着我国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作用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们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这种性质、地位和作用清楚地表明,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直接执行者,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委托行使国家权力,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只有紧紧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人民性和人大工作旺盛的生命力。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群众立场,坚决执行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人大工作的准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到人大行权履职的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始终做到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切实增强党的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党的领导,更加积极地履行好法定职责,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本文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陆武成同志2013年8月9日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和2013年8月12日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上的辅导报告)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2
提高基层烟草行业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是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的事物、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群众对此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面临着如何适应改革创新, 如何经得起实践活动的考验等新问题。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是各单位搞好实践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首先, 要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 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其次, 要加强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卷烟销售网络业务规范等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唯有如此, 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有说服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后, 要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虚心向群众学习, 听取群众呼声, 解决群众的实标困难和问题, 取信于民。
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和应变复杂局面的能力是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二大要素。如何提高能力?只有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 切实加强调查研究, 才能真正把握影响单位发展的主要矛盾, 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领导干部要引导全体员工顾全大局, 牢记责任, 对工作始终满怀激情, 以更好的状态, 更高的标准投入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找问题, 找差距, 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紧紧依靠身边的群众, 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得既好又有实效。
基层烟草行业党员干部身处基层第一线, 与广大员工和城乡卷烟零售户接触较多 ,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作为党员干部, 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 切实履行好党组织赋予的职责, 要时刻牢记党组织的重托和广大群众的期盼。当前, 要把思想统一到如何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中去 , 把精力落实到做实事上, 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 要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自觉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 确保政令畅通。要把全体党员干部建设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锻炼成一面旗帜, 在单位内部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新途经、新方法, 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思想动态不适应的老体制、老观念、老做法, 运用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维, 解决基层烟草行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国企;党群路线;认识
国企在近几年的党群工作中有着比较突出的表现,不但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践行了我党所提出的党群路线工作,还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了不菲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党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从根本上推动了国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加快了国企的发展速度。但是,这些现象仅仅只是大面上的,在微观层面,仍然有少数国企并没有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只是嘴上说得好,并没有实际“走群众路线”,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干群关系遭受影响,制约了国企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现阶段我国国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实际做法进行论述。
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定贯彻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历年来一直倡导的,是搞好党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对于国企来说,由于国企是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并参与控制的企业,所以国企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属于政府。这样的营业形式使得国企在市场中有了较大的,且重要的支脚点,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国营企业的发展有国家政府做后盾,但如果国企在实际经营时不依照党中央的指示行事,违背了我党的思想路线,那么国企的经营业绩同样会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扩大到国民经济,给国民经济带来滞后威胁。
且,国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贯彻与落实我党开展为民服务,以清廉为主要内容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是在坚持党的十八大提议下所做出的一个重要部署,这一方面表明了国企跟党走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向群众展示了我党对群众,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对国企来说,坚持党的思想理念,全力践行党的尊重路线是极具意义的,既是新形势下完成我党加强自身建设任务的措施,也是促进我國国营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种手段。
二、国企如何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针对上述内容所作出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意义的陈述,现笔者结合国企管理实际,对新形势下我国国营企业如何做好,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出几点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做法。详细如下:
1、提升企业领导层的理性认知境界
群众路线是我党一直坚持的主要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大量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群众路线贯彻得好,党和群众的关系变得密切,并站到了同一战线上,我党事业的发展就会变得顺利,群众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害。反之,如果党群路线贯彻践行得不好,党群关系也就不好,我党事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最后连带着损害群众的利益。正是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所以我党一直坚持践行党群路线方针,倡导搞好党群关系。
在国企,如果企业想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其应该要做好的第一要务便是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党群路线的理性认知,让其明白贯彻与落实我党所倡导的党群路线是发挥国企政治优势的强烈需要,同时也是推动国企发展,保持党内各位党员政治本色,搞好我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途径。
2、淡泊领导“官味”意识
党群路线的关键点是为民服务,如果从侧面来分析,为民服务便是党群干部立足于群众,淡薄“做官”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为人民牟取利益。我党所倡导的深入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国企经营来说是一项新任务,它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淡泊“做官”意识,增强民生意识,始终把员工群众置于心中最高的位置。
一是淡化“特权特规”。要通过设计科学管用的制度,既保证领导干部的正当利益,又能逐步淡化领导干部的特权特规。
二是名利不可虚作。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
3、立足根本,牢固树立群众思维
一是树立宗旨意识。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自己当做职工群众的公仆,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解职工所忧,办职工所需,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职工利益。二是树立务实意识。要自觉深入一线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克服浮躁情绪,把心思和目光聚焦在抓落实上,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三是树立清廉意识。清正廉洁是每个党员干部践行宗旨、永葆政治本色的基本要求,是党员从业为政的职业规范与操守。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严于律己,堂堂正正做人。
4、务求实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问计于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基层是学习的最好课堂,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才有指导基层工作的能力和资本。要充分发挥和调动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和聪明才智,在提高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让职工建言献策,这样才能持续解决好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问需于民,解决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解决好工资薪酬、福利待遇、社会医疗保障等问题,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与发展成果。二是积极改善好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三是主动关心困难职工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生活难题,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
5、着重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深入调查研究机制。凡是涉及基层组织和职工群众的重大决策、决定等,要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积极主动倾听和接受吸收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党群沟通交流机制。注重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职工群众制度,运用各类专题会议、党建刊物、办公平台等适时通报组织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设置征求意见箱、电子邮箱等途径,构建渠道畅通的信息反馈体系,主动接受评议监督。
三、结束语
国营企业在我国社会总体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大,再加上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由国家和中央政府领导,所以,在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国营企业的发展,使其立足于是群众,能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为民提供服务,就必须从思想政治上入手,加大企业领导者的政治思想觉悟,贯彻并践行好我党的思想政治方针,通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式来搞好党群关系,为企业职工、为人民牟取利益,推动国营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克辉,张桂东.密切联系群众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J].新西部(下半月),2008(11)
[2]黄锦朝.创造性运用党的群众路线[J].今日浙江,2006(04)
[3]高振兰.毛泽东与邓小平群众路线思想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9(12)
你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什么新的认识 篇4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我认为,能否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键在于行动,要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刻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尽我们的所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你认为班子和班子成员都存在哪些“四风”突出问题?
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工作中对理论的学习还不够深入。
思想政治上占位不高,缺乏系统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意识不强,很多工作没有做出特色,仅仅停留在完成工作的层面,没有出彩出成绩。
李占杰局长:接待来宾各别有超标现象;
专业技术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和基层职工干部沟通不够。李艳彬副局长:服务主动性不强,不求过得硬;
不愿得罪人,做好人;
工作记录不及时,工作痕迹跟不上。马金刚副局长:不能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
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
工作不实,落实不力,工作作风漂浮。董春荣书记:工作不专心,在位不在岗;
存在机关病,深入群众打交道少;
工作不实,落实不力,作风漂浮。
3、马上要召开民主生活会,你准备的怎么样?你单位准备的怎么样?
我个人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意见建议,结合工作分工和个人思想实际,重点查找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认真撰写了民主生活会的书面发言提纲。
按照上级要求,我局党组通过集中学、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深入地学习了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了座谈讨论,进一步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为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打好了思想基础。
对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时限和责任人,并明确提出要严格履行民主生活会程序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
4、你认为如何更好地解决“四风”问题、关心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解决四风问题,关键是领导干部带头。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关键,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受教育者。领导干部作风好坏,影响的是一大片地方、一大批干部。领导干部作风这一关过不了,一切都无从谈起。
一、解决“四风”,必须从思想上筑牢堤坝。“四风”问题,说到底是党风问题,是作风不纯、为政不廉等问题的集中表现。要从根本上清除,必须首先从思想源头抓起,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宗旨教育,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清除“四风”赖以滋生的思想根源,做到外正其容、内正其心,端正指导思想,端正从政心态,端正工作作风。
二、解决“四风”,必须从领导干部率先做起。古云“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杜绝“四风”,关键在于干部的率先垂范。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遵循“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对前面谈到的四风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反省,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三、解决“四风”,必须从监管查处上加大力度。戒除“四风”,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和诫勉,更要强化监管查处,做到恩威并用、双管齐下。
四、解决“四风”,必须从机制制度上体现刚性。要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真正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解决“四风”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对于一些长期存在、影响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以解决,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避免陷入走过场、一阵风的尴尬。通过解决“四风”问题,使党员干部真正增强素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改善形象,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以教育实践活动的
群众面临的难题多种多样。解决难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现有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更难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只要坚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群众路线活动对领导班子 篇5
“四风”问题和意见建议一
形式主义
1、减少不必要的会议
2、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3、解决社区正常运行经费 官僚主义
1、听汇报多,深入调研少。
2、为完成任务,不贴合实际定指标
享乐主义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坚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抵制享乐主义;
3、强化党纪、法规,从根本上铲除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
1、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
2、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
3、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
“四风”问题和意见建议二
形式主义 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
官僚主义 一些领导干部一心追逐个人权力,一味经营个人政治前途,不顾群众意愿,不讲科学发展,唯GDP论政绩;好大喜功、虚报浮夸,大搞所谓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享乐主义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奢靡之风 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生活奢华
“四风”问题和意见建议三
形式主义
1、有些工程急于建设,不注重质量,造成面子工程
2、工作重形式,轻实效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不结合实际执行
官僚主义
1、不能虚心像群众学习,不能热心为群众办事
2、个别不顾群众意愿,一味经营个人政治前途
3、对群众关心不够、帮助不够、指导不够、教育不够
享乐主义
1、在工作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2、艰苦奋斗思想淡化,进取心不足
3、贪图安逸,迎来送往吃吃喝喝
奢靡之风
1、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2、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3、开展活动追求高标准、高档次
备注:每项至少列举3条以上具体问题表现,填不开的,可另附纸。
“四风”问题和意见建议四
形式主义 1.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抓好工作落实;
2、改进工作方式,端正工作作风。
3、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官僚主义 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工作效果;
3、对群众不够关心
享乐主义 1.工作事业心不强,责任心不重。2安于现状,不愿吃苦;
3、坚持艰苦朴素,抵制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 1.教育干部认真学习,干净做事;
2、提倡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3、及时查处公款大吃大喝、反对铺张浪费在群众中树立好的形象。
备注:每项至少列举3条以上具体问题表现,填不开的,可另附纸。
“四风”问题和意见建议五
形式主义 问题:
1、班子成员学习程度重视不够
2、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相互表扬的多,批评的少
3、工作布置的多,落实的少。建议: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变自己。
官僚主义 问题:
1、不能虚心像群众学习,不能热心为群众办事
2、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3、对群众关心不够、帮助不够、指导不够、教育不够。建议:真心真意为群众办事,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出发。
享乐主义 问题:
1、在工作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2、艰苦奋斗思想淡化,进取心不足
3、贪图安逸,迎来送往吃吃喝喝。建议: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奢靡之风 问题:
1、奢靡上意识淡薄,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
2、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3、开展活动追求高标准、高档次。建议:加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四风”问题和意见建议六
形式主义 问题:
1、班子成员学习程度重视不够
2、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相互表扬的多,批评的少
3、工作布置的多,落实的少。建议: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变自己。
官僚主义 问题:
1、不能虚心像群众学习,不能热心为群众办事
2、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3、对群众关心不够、帮助不够、指导不够、教育不够。建议:真心真意为群众办事,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出发。
享乐主义 问题:
1、在工作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2、艰苦奋斗思想淡化,进取心不足
3、贪图安逸,迎来送往吃吃喝喝。建议: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奢靡之风 问题:
1、奢靡上意识淡薄,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
2、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6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群体的多元化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无形间增加了公安机关调处矛盾纠纷和处臵群体性事件的成本和难度,不仅时刻考验着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和策略,同时也为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时期,只有将群众路线深入贯彻到群体性事件的处臵中,才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得到良好的处臵效果。
一、坚持“信息预警”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由于整个社会利益诉求渠道不够畅通,社会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累民怨,很多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而引发冲突,其中不少矛盾和问题又因公安机关情报信息不灵通、主动介入不及时而最终演变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可见,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及时获取预警性情报信息则是关键。因此,为准确掌控辖区的维稳舆情动态情况,确保在维稳战役中牢牢把握处臵主动权,在群体性事件处臵过程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先发制人,在日常巡逻中,巡逻警力应围绕政府机关、化工园等辖区重点部位,加强巡逻守护、常态性维稳和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坚持“内紧外松,多警协作,突出重点,卡住外围,整体封控”的原则,针对辖区要害部门和重点区域,重点布警、常态性用警和敏感日加强警力投入,统筹构建常态性维稳、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协作机制。第二是做好舆情引导和宣传解释工作,全程把控事态由紧张走向缓和的节奏。在处臵中尊重群众的诉求表达和合法权益,做好走访群众、倾听群众诉求、宣传法律法规、告知厉害关系、积极做好协调工作等方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充分发挥公安群众工作的方法、技巧和语言策略,做好当事人和周围群众的思想安抚工作,避免因言语生硬和执法失当让群众产生“踢皮球”的联想误解警察是来镇压他们的”错误想法。在做好事态稳控的同时,及早分散人群、依法引导群众,第一时间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情况通报和沟通协调,尽力为群众诉求争取正确合法的表达渠道并协调搭建平等透明的对话平台,积极协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并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文明理性执法,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事件的成功处臵和矛盾的成功化解营造宽松平和空间,力促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7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工作,群众路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中央的部署下, 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立足岗位扎实地做好各项学生工作, 是每一位辅导员必须理性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
1.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体现。理论自信指的是对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尊重、认同与信念。理论自觉指的是一种充分的主体意识, 这种主体意识贯穿着创立、运用、宣传、革新理论的过程。理论自觉要求推动理论的本土化工作和特色工作, 只有着眼于实际, 接地气, 才会获得生命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是科学的工作方法, 其根本点在于一切相信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是高校辅导员认同、坚持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并应该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现实状况和学生实情, 在实践创新中进一步坚持和弘扬好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2.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以人为本做好学生工作的本质需要与价值追求。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培养人教育人,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是辅导员工作的本质目的。学生的需要是其全面发展的内在尺度和生成动力, 把学生作为现实的个人来对待, 是我们研究和做好学生工作的逻辑起点,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是评价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尺度。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以人为本,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不断满足学生各个层次的需要, 才能更好地将实现自身职业价值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中国梦教育结合起来。在转型时期的中国, 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 一是信仰, 二是法治。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 唯一的标准是在精神追求上是否有真诚的态度:第一是要认真, 既不是无所谓, 可有可无, 也不随大流, 盲目相信。第二是要诚实, 决不自欺欺人。做好了这一点, 便是辅导员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取得的最大成绩。当前, 做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最重要的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中国梦教育结合起来, 唤起学生的内在觉醒, 成为一个有精神的人, 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辅导员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结合起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充分运用主题班会课、第二课堂, 全方位、多层次、多载体地进行宣传渗透, 注重运用正面引导、榜样示范、隐性教育, 提倡自我教育, 营造文化氛围, 保证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统一起来。
2.站稳学生立场, 把尊重学生同引导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工作中, 有的辅导员习惯于既定的规则, 害怕学生挑战自己的权威, 有的辅导员自我中心思想较严重, 不信任学生, 这些是极其有害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何, 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站稳学生立场, 把尊重学生同引导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其差异性、自主性、选择性、超越性和创造性。每一名学生在其个人经历、个性特点、能力、兴趣、思想状况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 为此, 学生的价值观念、品德修养、学习动力、心理素质、思想觉悟、行为表现也因人而异, 只有认识到大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并尊重这种差异,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辅导员才会更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 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因材施教, 尊重教育规律, 做好学生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 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程。如何给学生好的教育影响, 关键在于引导, 辅导员的引导工作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载体,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 并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
3.凝聚学生力量, 特别是把依靠学生干部同管理学生结合起来。学生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 一个班级搞得好不好, 除了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外, 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和凝聚学生力量, 特别是把依靠学生干部同班级的各项事务管理结合起来,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从自身多年一线辅导员工作经验中感受到:只要善于培养、信任和使用学生干部, 凝聚学生力量, 则绝大部分涉及到学生的具体事务, 学生自己能较好地解决, 而且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 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提高。
首先是选好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选拔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用品性强、操守好的学生做干部。一个有修养、觉悟高、讲气节的学生, 在为人处世方面定能服众;二是选用作风实、民意高的学生做干部。一个谦虚谨慎、办事认真、讲究效率、团结群众、顾全大局、任劳任怨的学生定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喜欢, 团结一致, 做好工作。
其次是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 不仅是加强学生工作的需要, 也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需要。一是要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提升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重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加强学生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要加强学生干部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懂团结是大智慧, 会团结是大本事, 真团结是大境界, 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班团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学生干部工作方法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办事效率。
再次是放手使用学生干部。培养是为了使用, 使用也是为了培养。对学生干部的使用, 第一要信任, 放手让其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是支持和关心, 为其把握方向, 必要时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 居中仲裁, 协调解决。
用好了学生干部,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做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而且将辅导员从烦琐的学生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 超然地站在一个更高的、全局的角度规划班级的进步, 同时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提高。
4.保障学生利益, 把解决实际问题同服务学生需求结合起来。保障学生权利, 大学才能更好发展。日前,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进行的一项对3034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42.8%的受访者曾给校长信箱写过信, 反映问题后, 有43.1%的受访大学生收到过反馈。40.6%的大学生认为校长信箱等渠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有57.6%的大学生觉得学校管理者不太重视学生的意见。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后勤服务” (45.6%) 、“课堂教学” (42.4%) 、“课程设置” (42.1%) 三项内容的关注度最高, 成为大学生最关心的三大问题。“宿舍管理” (39.6%) 、“师资质量” (37.8%) 、“校园环境” (29.6%) 、“行政问题” (23.3%) 、“学术不端” (20.7%) 等问题也被提及。辅导员作为学校学生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员, 在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 辅导员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不能采取简单的压制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大学生提高维权意识,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是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基本的要求。不仅如此, 辅导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成为大学生维权队伍中的一员, 不断践行法治精神。同时, 辅导员应更加注重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实际问题同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 求真务实, 深入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等一线调查研究, 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 花时间掌握真实情况, 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回应、研究、协调、纠正和督促问题的解决上来。营造一种“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成绩、揭露问题是党性、掩盖问题是失职”的良好氛围。
三、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贵在持之以恒
新形势下, 高校辅导员立足岗位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在转作风上见水平、见真功, 贵在持之以恒, 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关键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三个贯穿”:把从严要求贯穿始终, 把上下联动贯穿始终, 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 使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入心入脑, 增强自觉性;二是要持之以恒地践行, 边践行、边总结、边整改、边提高、边创新, 杜绝形式主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水平, 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始发.以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提升国家软实力与世界话语权[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7) :24.
[2]周国平.人生哲思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185.
[3]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42.
[4]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24.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8
关键词:民;企业;发展
一、常怀“为民之心”,坚持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民”字立党心,党心连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同样如此。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策略等。但如果没有职工的支持和拥护,企业领导的各种决策就难以实现,一切都没有了根基。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职工的积极性、获得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就需要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保持和广大职工的血肉联系。不少成功企业和单位的实践证明:大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的,事业就成功,反之,各项工作就出现磕磕绊绊。只有把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群众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中,才能构建和谐、平安、幸福企业。
二、常怀“爱民之心”,真正尊重和关心职工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不知道职工群众在想什么、期望什么、反感什么,就必然与职工群众产生隔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职工群众的力量和重要性,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地、自觉地、密切地联系职工群众,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及时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职工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职工群众。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真正在“深入”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制定的政策、措施是否合民意、顺民心,把广大职工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带倾向性、苗头性的真实情况带上来,再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送下去,采取“一个问题一个对策,一对矛盾一副药方”的办法进行解决,以实现工作的最佳效益。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企业只有真正将职工当成主人的时候,职工群众才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常思“不足之心”,不断创新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方法和途径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要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必须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组织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紧密结合起来,把不断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为工作的主线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责任制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向职工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深入职工群众之中交流访谈,利用现代网络构建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渠道、发动职工群众撰写文章等各种形式,有效提升企业联系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质量和水平。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优势,抓载体、重活动、强服务、突实效,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基层职工”为主线,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权益为重点,激励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当好爱岗敬业的楷模、遵章守纪的样板、技术创新的能手、节能减排的标兵、安全生产的模范,为推动企业转型领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常怀“务实之心”,改进工作作风,做好表率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做工作和决策时,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和决策的衡量标准。只有任何时候都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职工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为下级做出表率,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上级首先不做,只有这样企业的制度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领导干部应从实际出发,彻底克服只喊口号说套话空话、讲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满足于会上部署、会后不抓落实等现象,把对职工群众负责与对党负责统一起来,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统一起来,注重实质实效,抓住根本,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推荐阅读:
你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什么新的认识10-01
党的群众路线01-04
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带头践行群众路线 争做优秀学校干部12-21
群众路线的现实思考06-07
群众路线的价值探寻09-29
党的群众路线内容12-27
群众路线活动总结:列车上开展群众路线10-10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