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精选11篇)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
校园及周边环境排查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切实维护我校区治安大局的平稳,现结合我校区实际,就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排查整治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建立健全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感,为我校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做到影响校园及周边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治安局势平稳。
三、排查重点范围
学校周边有无干扰、侵害学生的治安问题;学生上放学路上有无侵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治安多发地段;校园门前治安问题,校园内教室走廊、微机室、操场等重点部位治安问题。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排查整治工作,我校成立排查整治领导小组,侯天甫任领导小组组长,李艳龙、王绍龙为副组长,许丕学、向礼早、袁军、张明学和各班主任为成员,各村小要在此基础上成立排
查整治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工作步骤
1、排查阶段(每月上旬)
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动员和部署,充分发动师生参与排查工作,学校采取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走访周边群众等形式了解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学校领导要作风扎实,排查深入,杜绝走过场,搞应付。
2、集中整治阶段
各校对排查出的重点治安问题,汇总后,报中心学校,在集中整治时限内一并解决,使被整治的校园周边治安面貌迅速改观。
3、检查验收阶段(10月10日-12月30日)
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工作纳入校园综治工作检查中。学校安全办要把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建好,以备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确保排查活动深入有效,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深入一线,亲自抓,安全办扎实抓,排查疑点,不留悬案。保证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要严明奖惩措施,对排查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走过场,弄虚作假,瞒报漏报,发生严重影响校园及周边治安稳定的问题,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予以“一票否决”。
3、要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工作要有针对性,对校内及周边治安问题进行排查,切实解决师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治安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成果,推动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排查的制度化、经常化。
西坪小学
2012年2月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一些不适宜学生出入的场所频繁出现在校园周围, 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分正面、负面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 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的校园周边环境,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 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难以纠正的。
要使学校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1. 网吧违规经营, 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 荒废学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 监管力度欠缺的网吧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 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 成为公认的三大害。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网吧违规营业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为接纳未成年人违规上网, 违反网吧营业时间规定, 对浏览不健康网页现象不作为等。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容易沉迷进去, 是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2. 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增多, 违法经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利益驱使, 许多小贩将摊位摆在校门口。甚至于一些小摊小贩变着法子, 以彩票、赌博等形式诱惑学生, 而这些小贩往往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经营许可证, 产品质量低劣, 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且在学生中间造成攀比浪费的不良习惯。更可恶的是, 校园附近的许多小店置国家的“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禁令于不顾, 向中小学生兜售散支香烟。
另外, 学校周围一些书店充满色情暴力的“口袋书”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包内, 毒害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3. 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交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中小学校园大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旁, 来往车辆多, 有些乡镇交通工具条件差,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各种车辆的增多, 交通事故又有回升态势。血淋淋的事实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从周边环境来看, 存在的主要交通隐患有:部分学校校门正对公路或主要街道, 没有缓冲区, 不利于疏散, 学生一出校门就容易遭遇横穿的车辆;一些学校门口被不法商贩占道经营, 小摊小贩围追堵截, 交通秩序混乱;一些面临主干道的学校校门无交通安全警示牌或不明显;部分司机无视“前方学校, 车辆慢行”警示牌, 不文明驾车;一些寄宿制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 周末放假学生乘车难, 超载现象严重等。
4. 社会闲杂人员围堵校门, 骚扰学生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口, 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 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在游荡, 伺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 或者强行找在校生谈恋爱, 如同苍蝇驱之不散, 搞得人心惶惶, 社会反响很差;社会青年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入校园, 侵占学生的体育设施、场地, 学校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类行为, 而学校的体育设施本身就比较欠缺, 如此一来,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无业社会青年到学校拉帮结派、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涉及面广, 地理区位敏感, 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 统一领导, 明确职责, 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治理效果不持久, 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 一些治理工作职责不清, 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 好象谁都可以管, 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承担管理责任, 最后只有学校来承担, 学校不是职能执法部门, 又管不好, 治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多头管理势必造成权力分散, 职责不清, 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保障。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必须统一领导, 综合治理。可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 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依托教育、公安、安监、工商、文化、卫生、城建等部门, 建立组织, 落实人员, 明确职责, 加大检查力度, 重视交流合作, 形成工作合力, 务实求真, 狠抓落实。
2. 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 对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标准》, 作为治理成效的一个参照标准;拓宽监督渠道,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 开展群防群治, 对突出问题 (如违法违规收纳中小学生上网、向中小学生兜售香烟、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出借暴力色情书刊、音像制品等) , 集中公布举报电话, 在各校门口悬挂警示, 对重点问题区域、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 实施挂牌督办, 和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 听取学校意见;落实奖惩措施, 对综合治理小组的工作实行满意度测评, 由师生、家长、群众打分, 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奖惩。
3. 突出重点, 多管齐下, 消除网吧不良影响
要特别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工作, 首先是取缔无照黑网吧, 进一步把好网吧准入关;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网吧实施监控;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工程, 建设“绿色网吧”、“阳光网吧”。
有效管理期待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可从五方面入手:“立”———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强化网络内容建设;“疏”———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开放校园网, 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 倡导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建设学生文明上网工程;“管”———加强管理。“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值得积极探索, 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大公司涉足“网吧”市场, 逐步将“网吧”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的经营之路。
4.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 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 对损害学校、师生利益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 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关系, 切实加强警校共建, 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指导管理工作, 在校址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协调有关部门关系, 做好政策处理, 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围墙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个体行为易群体化,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因此, 我们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篇3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4
1、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及整改方案
中心小学分校门口车辆特别多,公路又陡,没有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学校一方面追促有关交警部门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加装红绿灯和斑马线以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方面,学校成立护送队,护送学生过马路,同时加强宣传学习,让学生掌握交通知识。
中心小学分校的变压器和横跨公路的高压线路,由于历史原因仍然专变线路且容量低、线路残旧。学校曾向相关单位提出申请,要求将专变线路改为公变线路,学校购买发电机作为停电应急。
2、校园环境整改方案
北约小学在危改中,因拆迁D级危房,导致学校无大门、学校围墙不完整、学生厕所属D级危房,于2007年倒塌。因所用资金较大,这已早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请。
北约小学2007年危房改造过程中遗留工程,校门当时连接危房,在危房拆除中一齐拆除,利用危房的后墙作临时围墙,墙体出现开裂或倾斜,学生公厕破烂、地基下沉、四周墙体多处开裂,导致整间厕所倒塌。一方面,学校已停止学生使用厕所,临时搭建学生简易厕所;一方面,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重建学生厕所。
樟小分校,学生宿舍楼的阳台及文娟教学楼门窗没有安装防盗网。因所需资金较大,已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安装防盗网。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严禁学生攀爬阳台及教学楼门窗。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5
2013-2014学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不断深化“办人民满意教育
创人民满意学校”工作,努力创造平安和谐校园及良好的周边环境,根据县教育局、政府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多方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形成多个部门参与,实施综合治理的联动机制,使学校及周边安全防控措施明显加强,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不断完善,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校园周边的交通、治安、食品卫生、文化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创造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和群众满意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具体工作任务
1、强化内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学校认真落实省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县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安全工作常抓,安全警钟长鸣、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措施落实、强化内保安全、重点设施安全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2、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共创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一是加强与城关派出所、交警队、消防队、社区居委会的沟通与联系。对涉及学校及周边的社会治安、交通、消防安全隐患,及时反映提供线索,协助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二是与卫生局、工商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学校周边小商店进行检查,预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传染病发生。三是密切配合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集中治理学校周边文化环境,净化校园文化。
四、时间安排及步骤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将坚持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今年整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隐患排查阶段(5月15日---5月25日)。认真学习,传达教育局关于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完成隐患排查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
2、集中整治阶段(5月26日---6月15日)。按照工作安排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点,要求学校行政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经常深入各年级各班级督办检查,针对排查出的诸如路队安全、体育课及课间活动安全、课间玩危险游戏安全等突出问题,分清类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成整治工作。同时,联合相关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综合整治。一是联系交警大队安装警示牌,散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提高师生、家长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学校协助工商部门清理门口的小商贩、小摊点;三是邀请法制辅导员进行师生自救自护知识讲座,配合城关派出所搞好周边环境排查工作;四是协助卫生防疫部门清除校周边商店的“三无”食品。
3、检查验收和“回头看”阶段(9月1日-11月30日)。学校将对照县教育局“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完善档案,形成自查报告。并接收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整治活动及“平安和谐校园”的考核检查。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行政领导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班子。确保组织工作到位。
2、合理安排,周密部署。学校在检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各班要对班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明确整治工作目标任务、时间和工作任务,全校总动员,大家起行动,开展活动,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3、广泛宣传,营造声势。学校将通过红领巾广播、专题板报、知识讲座、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课等形式,大力开展以“校园及周边安全”、“学生和儿童平安”、“综合治理确保平安”、“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动全体教职工和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学校安全。
4、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学校按照工作要求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校制宜,因校施策,务求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有力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消除校园内外安全隐患,根据上级有关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领导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危及师生安全的隐患作为改进学校管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坚决杜绝学校及校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目标任务
以全面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为工作目标,大力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侵害学校和幼儿园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按照“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对象联管”的工作思路,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增强我镇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能力,坚决杜绝校园安全问题在我镇的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镇校园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谢忠武 副组长:田茂刚、张兴桥
成 员:张昭晖、孙少军、周 鹏、吕天泽、陈万刚、刘平、李晓毅、李天庸、付 荧、喻邦林、鄢永忠、朱 倩、唐继勇、卢光泽、王 波以及各村(居)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永乐镇综治办,孙少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具体业务。
(二)明确工作重点,排查安全隐患
1、中心学校牵头,各中小学配合迅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是:学校食堂、校门外摊点、饮用水、消防通道、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学生上(放)学所乘车辆情况、学校附属实施、学生住的出租房、校内危化物品和管制刀具、学生宿舍门窗和床铺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派出所配合对原来与学校有关联的各种人员,包括被学校除名、辞退的原学校员工,被学校开除、劝退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有重大矛盾纠纷的人员,以及生活在校园周边的刑释解教人员,村(居)服刑人员等,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防患于未然。
2、派出所牵头,交管站、农机站、城管办和各村(居)配合,结合县“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对全镇范围内学校门口的无牌无照车辆乱停乱放及农用车、二
(三)轮摩托车违章载运学生等行为实施打
击;结合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对校园及其周边敲诈、勒索学生钱财的不法人员实施打击;对干扰、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行为实施打击;对蓄意破坏学校教育实施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3、卫生院牵头,工商所配合和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合,对各中小学、幼儿园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情况、食堂环境卫生、饮用水情况、物资采购(销)渠道及校园周边50米以内的食品经营户(摊点)等开展检查活动,对不符合食品质量要求的“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坚决依法进行销毁。
4、供电所牵头,各中小学配合,对学校及其附近的用电实施进行排查,看是否存在电杆杆木腐朽、线路老化和安装不规范等。
5、镇文体站牵头,工商所、电信所和所在地村(居)配合对网吧和游戏机场所进行清理,对证照齐全的经营户开展经常性检查指导,对群众反应强烈的“黑网吧”和游戏机场所进行依法取缔。
6、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牵头,各中小学配合,对校园内危房和在建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清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时间安排及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时间从3月22日—28日,大力宣传和做好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校校皆知,班班皆知、生生皆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制定具体防范方案,全镇部门联动,人人参与,构建群防群治,联防联动的工作体系。
(二)自查整改:时间从3月29日—4月10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对照工作内容进行全面自查,针对存在的隐患,采取整改和保障措施。
(三)复查阶段:时间从4月11日—15日,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自查的基础上,由镇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复查,对学校己整改的隐患遂一检查落实,并将复查情况汇总上报镇综治办。
(四)巩固阶段:时间从4月16日—6月10日,对该项工作进行进行经常性检查,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的长效机制,巩固己取得的成果。
五、明确责任,切实整治到位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此次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处罚到位。
(一)综治办及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负责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的协调。
(二)派出所全面落实公安部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危害学校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加强车辆整治工作,规范运营秩序。
(三)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认真贯彻教育部《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六条措施》,迅速认真排查校园内外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发现问题,应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安全防范措施。贯彻落实好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或公安部门派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协助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好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门卫的安全保卫意识,制定并落实门卫职责,充分运用校园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教育。
(四)工商、卫生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校园周边商店及流动摊点和违规经营商业网点的治理力度,严查无照经营,查处各种“三无”食品,确保饮食安全。
(五)城建、国土、公安、司法等部门依照相关法规整治校园及周边违章建筑,查处各种占道经营摊点,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顿和管理并加大对校园周边出租屋的排查力度。
(六)妇联、团委和各中小学校密切联系,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治安隐患的能力,为青少年构建安全屏障。
(七)司法机关密切配合学校认真做好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培训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和村(居)矫正等重点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底子清、服务好、管理严。
(八)文化、工商、电信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三室二厅一吧”(电子游戏室、桌球室、录像室、歌舞厅、卡拉OK厅、网吧)及图书报刊商店的治理力度;对校园周边可能危害治安、影响教学和师生身心健康的不当场所,坚决整改取缔;对销售暴力、反动、淫秽、迷信等内容音像书刊的商店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查处;对“网吧”进行规范管理,无照“网吧”要坚决取缔,证照齐全的要签订“守法经营责任状”,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九)民政部门加强对社会流浪人员,精神病和乞讨人员的救助,防止其过激行为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六、工作要求
(一)各成员要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以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极端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的安全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人亲自抓,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传达有关会议精神,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具体落实到位,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管理不严而酿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学校所在地村(居)委会和镇相关部门要精心组织,明确职责、相互配合,深入学校现场解决有关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消除学校及周边的安全隐患,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评,确保校园安全,确保师生的平安。
(三)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努力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屋,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能力,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变上访为下访,把信访案件和越级上访事件减少到最低程度,从深层次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7
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昭综治学校专项组【2016】1号《2016年昭通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生活环境,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心、舒适的氛围,结合我校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园及周边为重点整治区域,加强综合治理,强化责任监管,通过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与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努力使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安全防范机制不断健全,营造安全整洁、健康文明、秩序井然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我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黄华中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王世龙
副组长:王世军
成 员:张兴富、黄其江、张家国、严吉康、各班主任及全体安全保卫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校行政办公室,由朱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导落实工作。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的交通秩序,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各类交通安全监管,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并杜绝重大交通安全及师生伤亡事故发生。
(二)严禁校门50米以内摆设摊点,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及时清除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摊点,加强经常性巡查管理,保持学校大门及周边交通畅通。
(三)规范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管理,坚决取缔各种涉及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内容的违法经营活动,特别是要禁止彩票、不健康书刊和玩具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各类事物入侵校园。
(四)坚决落实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开设营业性网吧的规定,配合主管部门重点查处、整治网吧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等经营行为。
(五)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噪音污染。
(六)大力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抢劫、盗窃学生财物等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师生法制教育,严密
防范和坚决打击校园暴力行为。
(七)进一步加强管制刀具的管理,杜绝各类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八)切实加强学校饮食卫生、防火安全等内部管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安排
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全面部署,彻底排查阶段。制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开展宣传动员。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订出本单位整治措施,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帐。
2.集中整治阶段。紧紧围绕构筑学校安全工程,针对排查出来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各种突出问题开展治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解决问题,为教书育人提供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3.总结阶段。认真总结,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整治工作情况。4.巩固成果阶段。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职责和制定的工作方案,巩固集中治理成果,深化整治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年终上级部门的检查与考评。
五、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做好综合整治工作。抓好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学校内部巡视,完善门卫安保制度,严格管理外来人员、学生进出校园。加大对校园周边巡查力度,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及各类流动食品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一经发现,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协助取缔。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观念。加强对校舍和教学器械设施的安全检查,严防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综合治理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是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和解决校园周边环境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市委、市人民政府净化育人环境和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具体步骤。学校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引导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策要求上,积极参与、支持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各班要开设专栏,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安全知识培训等宣传造势,创造有利于综合治理的舆论环境。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结合实际,抓住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专项整治措施,做到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务求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三)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与上级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要结合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联合行动、现场办公、信息通报、责任追究
等制度,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制度保证。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真正形成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合力,做到综合治理与正常工作两不误,重点整治与常态管理双落实,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协作机制、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校地平安联防机制、警校共育机制等,进一步促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层层分解细化,明确目标责任。完善奖惩机制,对成效突出的,要及时表彰;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对掩盖矛盾、推诿扯皮、造成工作被动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加强监督,推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黄华中学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篇8
实施方案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仅事关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也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促进我盟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结合我盟校园周边环境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造良好的学校及周边环境为目标,以学校安全工作为重点,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规范校园周边环境,彻底治理影响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各种突出问题,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种严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提供保障。
二、治理目标
通过治理,使校园周边区域内的社会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治安状况根本好转,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坚决予以取缔;文化环境得到彻底净化,对校园周边区域内的乱摆乱卖、乱停乱放、违章违法建筑等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卫生死角得到全面清理,实现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环境整洁,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
三、职责任务
1、公安部门具体负责学校及周边治安工作。
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要加强管理,坚决铲除校园及周边存在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治安问题突出的地段和校园周边要增加执勤点和巡逻警力。
加强校门口两侧交通秩序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地处城市主、次干道沿线的校园周边道路和学生上、放学集中通行的路段的管理,必须全部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警示标志,要安排民警维护交通秩序;加强校车管理,严禁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绝对禁止在校门口50米内停放各种车辆,并要设立明确的交通标志。
要严厉打击校园周边地区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加大对强迫学生交“保护费”、抢夺学生财物、敲诈勒索学生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优先受理、侦破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坚决打击利用手机短信和互联网造谣煽动师生非法聚集、上访等违法行为。
2、文化部门要认真清理整顿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影吧、网吧等娱乐场所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的管理,对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厅、录像室、电子游艺室等娱乐场所的业主,按条例规定上限处罚,严重违章的坚决予以取缔。加大对各类非法出版物的查缴力度,严厉打击利用出租屋、录像厅、歌舞厅、游戏厅、咖啡屋进行色情、赌博活动等不法行为,取缔各种涉及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内容的文化经营活动。
3、司法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推动依法治校工作,妥善调解学校及周边地区的矛盾纠纷,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正常秩序。认真选派热心教育、经验丰富的民警兼任中小学和幼儿园法制副校长,加强对法制副校长的培训。
4、消防部门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消防部门要针对安全通道、应急照明灯、用电线路、明火取暖、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消防栓及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营业网点的规范管理。
对校园及周边的餐饮、美容美发、废品回收等营销场所要严格开业申请、证照管理、前置手续审查等程序,对手续不全、非法经营者予以依法取缔;加大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饮品等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变质等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流入校园。
6、建设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管理、科学使用校园及周边用地。
要坚决取缔并拆除校园周边无照经营、占道经营、擅自搭建的摊点及违法建筑。
对学校周边地区存在的影响教学秩序和治安环境的行业场所进行清理整治,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学校门口道路畅通无阻。
对在校内施工的建设单位,督促做好防护设施,设置隔离带,明确责任,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7、卫生、环保部门要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管理。治理整顿环境脏乱差问题,清理各类非法“小广告”,加大对校园周边区域噪声污染和餐饮业污染的查处力度,创造安静、和谐的外部环境。
8、卫生、药监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药品、环境卫生的管理。
加强对学生食堂的内外环境、设施设备、生活用水、消毒、用餐及储存等检查监督。严格校内餐饮工作及管理人员的管理,坚持持证上岗,并定期体检。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
认真贯彻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把好食品采购关。要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流行的特点,确定疾病预防工作重点,指导学校建立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
整治学校周边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全面排查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隐患,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诊所、药店的监督检查,确保校园及周边地区药品安全有效。
9、团委负责学校团队组织建设。
结合团队活动开展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安全防护教育,积极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落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参与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0、教育部门要把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对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或遭受不法侵害。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工作,深入调查师生思想动态,坚决防止不良思想意识及邪教组织对学校的渗透破坏。进一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及时屏蔽和过滤各类有害信息,严防师生利用手机和互联网传播不利于国家和民族团结的信息。
加强防火、防震、减灾等应急演练,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学校安全保卫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制度以及各种应急预案,努力提高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水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加强与所在地社会综治机构及治安、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此项工作由盟委、行署统一领导,各旗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学校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做到全盟统一部署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相关部门针对性管理与学校自我管理相结合,清理取缔与规范治理相结合,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把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个环节抓紧、抓实、做好,提高工作整体水平。
1、提高认识,做好宣传。
全盟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自治区有关指示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推动绿色兴安迅速崛起的重要举措。各旗县市党委、政府,各责任职能部门,要率先垂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并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跟踪报道,创造有利于综合治理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学生、文明业主创建活动,为综合治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为切实搞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旗县市党委、政府、各责任部门要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联络、协调与沟通,以确保本辖区、本部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3、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9
开展校园及周边卫生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贯彻市里有关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创建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文明、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奋斗目标,提高师生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创建一个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治理的组织,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下领导小组。组长:刘星
副组长: 易胜杰
汤文强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治理活动时间
2016年11月20日至2017年元月10日为重点治理时间;之后,进入长久治理时间。
四、环境卫生要求
各班包片责任区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1、校园环境卫生:地面和楼面无垃圾、无污渍;墙壁无乱贴、乱涂、乱画;教室、宿舍、功能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卫生清洁,陈设整齐,无乱堆乱放;校园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放养家禽与家畜,无垃圾广告;水沟畅通、干净。
2、厕所卫生:厕所要有班级定期管理,要做到干净,无浓重异味、无纸屑、杂物。
3、校园周边环境:校(园)门口清洁卫生、无乱停乱放,无流动摊点,校园周边无广告垃圾,确保校园周边卫生。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
(1)召开校教职工大会,学习市里有关会议精神。(2)在校周会上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3)张贴标语、出墙报等。
2、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卫生督查小组,并把校园环境分成责任区,并落实给每位责任人员。
(2)实行每天上下午两小扫,每周一、四大扫,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
(3)各班设立卫生督查岗,负责对本班的责任区进行督查。(4)结合学校的五项竞赛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大评比,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评比公布。
(5)教职工宿舍环境卫生:房前屋后没有垃圾,没有柴火、杂物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房前屋后卫生干净整洁。
六、具体职责
1、学校每位师生员工都有打扫、监督学校环境卫生的权利和义务。
2、学校卫生检查组对学校环境治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3、值日领导和卫生监检员及值周教师对学校每天的环境卫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各班主任是所属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扫除并保持卫生区整天的干净清洁。
七、责任追究
各班包干区卫生检查中全期有三次以上不达标的,向学校检查组写出书面检查;全期有十次以上不达标的责任人,除向检查组写出书面检查外,当年考核不评优。如果有一次被县有关领导来校检查或被暗访组检查不合格的责任人,除向有关方面写出书面检查外,当年考核不评优。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0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理工作,净化校园,切实改善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春季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一、专项整治时间
从2006年2月16日开始到3月底,为期一个半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即日起到2月20日,为摸底和动员发动阶段;
第二阶段为2月21日至3月20日,为集中整治阶段;
第三阶段为3月21日至3月30日,为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二、重点整治内容
一是以破案为龙头,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铲除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和黑恶势力。二是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歌舞厅、无证经营的饮食和食品及生活用品摊点、出租房屋和违章建筑等。三是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加强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大学校安全的管理力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四是对学校内部进行严格、细致的安全大检查,及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目标
通过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整治,达到以下目标:全市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校及周边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最大限度排除火灾、建物筑倒塌、食物中毒、校车交通安全事故等容易引发师生群死群伤重大恶性事故隐患;有效扭转学校及周边饮食卫生、交通秩序、治安状况,强化文化娱乐场所的有序管理,减少广大师生财产损失及生命伤亡事件,切实建立起综合治理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长效机制。
三、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公安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巡逻控制,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置治安岗亭,及时接处警,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要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近年来发生的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件要组织专门力量,快侦快破;对侵扰学校、师生的流氓恶势力要依法严惩,对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黄、赌、毒、邪教”等社会丑恶现象要坚决铲除;大力整顿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秩序,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及治安防范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员和出租房屋的管理,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的整治工作,为有关部门的整治工作提供执法保障。
在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公安部门责任重大,要精心组织,履行职责,采取切实可行的硬措施,发挥主力军的优势,牵头和配合相关部门,彻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状况。
教育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督导和检查,切实维护好学校的治安秩序;要督促学校认真做好学校内部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清理整顿学校内不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违章建筑、商业摊点及出租房屋等;坚决禁止不良或有害读物在学校内传播;大力整顿学校内部交通秩序,加大对校车安全的管理力度。协助公安机关加强校内外来人员和出租房屋的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整治工作。
司法管理部门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用,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对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培训,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解工作。
文化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文化、娱乐场所的行政审批,牵头做好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工作,巩固网吧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
文化市场执法部门要组织几次专项执法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学校及周边非法或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电视吧、音像书刊点等场所;对中小学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游戏厅、网吧,违规经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从重处罚;要认真查处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查处学校及周边非法安装和使用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行为。
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和取缔学校及周边无照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电视吧、饮食摊点及音像书刊摊点;加强学校及周边文化和娱乐服务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卫生条件的审查许可和卫生监管;负责学校二次供水和学生饮用水的监管,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配合工商部门查处取缔学校及周边的无证经营摊点和游摊小贩。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1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艾普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重大突出矛盾和信访问题集中化解“百日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年全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及时布置,为构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校园,学校决定在全校集中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行动。为确保整治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配齐配强学校保安人员,稳控涉校重点人员,掌控教职工和学生中的精神病患者和有心理障碍人员,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和化解矛盾纠纷等,有效改善校园及周边环境,建立完善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师生、家长和群众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满意率明显提高。
二、工作重点
1、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防范制度,落实相关责任。二是加强重点部位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三是对校园各类建筑物、在建工程、实验室、用电线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消防器材、体育活动器材、蓄水池、围墙、大门、护栏、楼梯等设施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消除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对学生携带的刀具进行清收。五是检查督促学校门卫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六是加强食堂管理,严把卫生质量关;检查食品的原材料采购索证制度的坚持情况;规范食品留样;坚持免费向学生提供开水;对食堂进行认真的监督检查。七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八是检查学校及周边是否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隐患;是否存在洪水威胁;校园避雷设施是否完备有效;如有隐患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制定相应应急预案,采取相应防范监控措施;九是对校园周边的治安、交通、火灾、建筑等方面的隐患进行排查;学生上下学途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将排查结果向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有隐患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十是对校园内师生中是否有疑似精神病和有心理障碍的人员进行排查,如果有就要落实好监控责任人;排查校园周边是否有疑似精神病和有心理障碍的人员,如果有应及时向镇政府、村(居委会)和派出所通报。
2、密切配合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学校校门的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学校周边各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和个体摊点违法经营行为,检查治理学校周边建筑安全隐患。
3、切实加强人防技防。一是加强人防。进一步加强门卫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加强技防。切实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和保卫,如学生上放学时的校门口的值守、楼道的守护、实验仪器保管室等,对存在隐患的设施要进行加固。三是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门卫要备好生石灰、橡胶棒、辣椒水、机场安检用的金属探测器等设备,安全办为学校安全应急队成员配备每人一根钢管作为防卫器材,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四是建立进出校门登记验证讯问制度、值班巡逻制度、领导带班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坚决堵住校外不法分子进入校园伤害师生、盗取财物,有效管控校内各类伤害事故发生。
4、认真开展安全教育。通过悬挂警示标语、各班要办一期以“增强自我保护,确保生命安全”的专题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特别加强对学生午休的管理,无正当理由坚决禁止学生在高温时段出校活动。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帮助家长提高监护意识,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监护措施,尤其在中小学生上学放学路上,节假日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提醒家长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与监管。同时,还要突出安全教育重点,邀请派出所警察来我校开展法制讲座、安全讲座,让学生明白乘坐三轮车、拼装车、残疾车、农用车、拖拉机、无证无牌车、没有获得营运证的“黑车”等车辆的危害性,告诫学生乘坐安全正规车辆,自觉抵制非法违规车辆。12周岁以下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放学。总之,要对学生加强远离危险、珍爱生命的各类安全教育。
5、做好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范。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工作。检查教学楼防雷设施的安装,做好防雷装置的检测和整改完善,加强防雷知识宣传教育,落实监管职责。制定切实可行、深入细致、环环相扣的专项预案,备好必要的救援物资,落实值班人员,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公共财产安全。
6、加强危化药品管理。切实规范危化品的采购、储存、使用管理程序,落实专人专柜、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加强对残留物、废弃物品的科学处置,防止因危化品管理不善而引发安全事故。
7、加强校舍安全工程督查,全面落实楼道管护责任。深入开展校舍安全排查,全面整治校舍安全隐患,加强校园施工安全管理,防止出现施工安全事故。要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配齐校舍消防设施。校园进出口通道、操场、校舍楼梯间、走廊等公共通道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容易出现拥挤的地段和时段,安排教师进行轮流值班,防止拥挤踩踏挤压事故发生。
8、切实做好食品饮水安全工作。学校要定期向供水站索取水质检测报告,每学期一次。要对学校食堂库房原材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严格分类存放,及时销毁过期、变质的原材料、添加剂、调味品。严禁在库房混放各种有毒、有害物品。严禁使用磷化铝等有毒物质作为杀虫剂。要做好食堂操作间、库房及周边的污垢、垃圾清理和保洁工作,做好餐具消毒工作。检查食堂“三防”设施和冷藏、消毒设施完好情况,确保正常运转。学校必须严格坚持采购索证制度,坚持大宗食品原材料定点采购,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猪肉及其产品。必须严格把好食品安全烹制过程关、成品入口关,不向学生提供过期变质食品。
9、积极做好卫生防疫安全工作。要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配合,配足卫生防疫设备和药品,积极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随时保持房间通风换气,做到环境整治和消毒不留死角。严格实施节假日返校学生体温测试,落实晨检制度等传染病防控措施,切实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三、工作安排
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时间为3月1日至4月30日,分三个阶段。
1、调查摸排阶段(3月1日至3月15日)。学校要认真排查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分类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制定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计划。完善组织机构,明确人员分工及责任。
2、集中整治阶段(3月16日至3月31日)。学校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
3、总结完善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认真总结专项整治行动,查漏补缺,建立长效机制,在4月30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安全办。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吴大椿任组长,副校长晏顺鸿任副组长,黎勇、周俊、陈正龙、陈应文、许顺、刘昌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晏顺鸿同志任主任,周俊同志任副主任,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要主动与安监、公安、国土、建设、交通、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消防、气象等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学校要结合实际,抓住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专项整治措施,做到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务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特别是对有精神病和疑似有心理障碍的教职工和学生,要明确监控责任人,认真做好疏导工作,严禁使用过激语言和行为,避免激化矛盾。对社会上流浪的精神病患者、无业游民和可疑人员,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派出所,请求派出所进行依法管理和处置。
3.着眼长远,完善机制。要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协作机制、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校地平安联防机制、警校共育机制等,进一步促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推荐阅读:
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检查方案05-20
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07-07
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12-17
校园及周边环境排查整治实施方案10-02
三山中心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10-09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07-06
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05-16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10-27
闻马庄小学校园门前及周边专项治理实施方案06-11
校园周边治理工作方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