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共9篇)
202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1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指示和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周边专项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为指导,结合学校“创建平安校园”的要求,突出重点,大力整治影响学校安全秩序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目标。
二、整治重点
(一)梳理排查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学校治安秩序的不利因素。
(二)大力净化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清理取缔违法摊点。
(三)全面排查消除学校内部安全隐患和漏洞,健全安全责任管理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各班级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相关制度。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职工、聘用人员进行审查,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凡不符合任职资格的要坚决调离或辞退,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学校要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1.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确有违规无证摊点,学校是教育部门,不是职能部门,因此,学校只能向社区、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进行呼吁,再内部制止学生不准去购买。
2.校园周边200米内无娱乐场、互联网、电子游戏厅。3.学校道路不够畅通,自身道路狭窄,再加上施工致使学生上学、放学(特别是雨天)造成交通阻塞。
4.校园周边虽无社会上打架斗殴现象,学校常派教师进行巡视效果较好。
(三)以排查调处为手段,及时化解涉及学校安全的矛盾纠纷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街道、工商管理、文化监管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盲流、恶少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110”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6、建立学校突发事件教师救护队,高度警觉,随时出动。
陈李小学 2010年9月
202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一些不适宜学生出入的场所频繁出现在校园周围, 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分正面、负面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 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的校园周边环境,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 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难以纠正的。
要使学校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1. 网吧违规经营, 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 荒废学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 监管力度欠缺的网吧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 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 成为公认的三大害。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网吧违规营业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为接纳未成年人违规上网, 违反网吧营业时间规定, 对浏览不健康网页现象不作为等。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容易沉迷进去, 是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2. 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增多, 违法经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利益驱使, 许多小贩将摊位摆在校门口。甚至于一些小摊小贩变着法子, 以彩票、赌博等形式诱惑学生, 而这些小贩往往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经营许可证, 产品质量低劣, 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且在学生中间造成攀比浪费的不良习惯。更可恶的是, 校园附近的许多小店置国家的“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禁令于不顾, 向中小学生兜售散支香烟。
另外, 学校周围一些书店充满色情暴力的“口袋书”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包内, 毒害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3. 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交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中小学校园大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旁, 来往车辆多, 有些乡镇交通工具条件差,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各种车辆的增多, 交通事故又有回升态势。血淋淋的事实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从周边环境来看, 存在的主要交通隐患有:部分学校校门正对公路或主要街道, 没有缓冲区, 不利于疏散, 学生一出校门就容易遭遇横穿的车辆;一些学校门口被不法商贩占道经营, 小摊小贩围追堵截, 交通秩序混乱;一些面临主干道的学校校门无交通安全警示牌或不明显;部分司机无视“前方学校, 车辆慢行”警示牌, 不文明驾车;一些寄宿制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 周末放假学生乘车难, 超载现象严重等。
4. 社会闲杂人员围堵校门, 骚扰学生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口, 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 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在游荡, 伺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 或者强行找在校生谈恋爱, 如同苍蝇驱之不散, 搞得人心惶惶, 社会反响很差;社会青年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入校园, 侵占学生的体育设施、场地, 学校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类行为, 而学校的体育设施本身就比较欠缺, 如此一来,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无业社会青年到学校拉帮结派、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涉及面广, 地理区位敏感, 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 统一领导, 明确职责, 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治理效果不持久, 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 一些治理工作职责不清, 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 好象谁都可以管, 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承担管理责任, 最后只有学校来承担, 学校不是职能执法部门, 又管不好, 治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多头管理势必造成权力分散, 职责不清, 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保障。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必须统一领导, 综合治理。可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 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依托教育、公安、安监、工商、文化、卫生、城建等部门, 建立组织, 落实人员, 明确职责, 加大检查力度, 重视交流合作, 形成工作合力, 务实求真, 狠抓落实。
2. 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 对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标准》, 作为治理成效的一个参照标准;拓宽监督渠道,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 开展群防群治, 对突出问题 (如违法违规收纳中小学生上网、向中小学生兜售香烟、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出借暴力色情书刊、音像制品等) , 集中公布举报电话, 在各校门口悬挂警示, 对重点问题区域、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 实施挂牌督办, 和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 听取学校意见;落实奖惩措施, 对综合治理小组的工作实行满意度测评, 由师生、家长、群众打分, 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奖惩。
3. 突出重点, 多管齐下, 消除网吧不良影响
要特别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工作, 首先是取缔无照黑网吧, 进一步把好网吧准入关;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网吧实施监控;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工程, 建设“绿色网吧”、“阳光网吧”。
有效管理期待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可从五方面入手:“立”———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强化网络内容建设;“疏”———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开放校园网, 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 倡导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建设学生文明上网工程;“管”———加强管理。“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值得积极探索, 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大公司涉足“网吧”市场, 逐步将“网吧”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的经营之路。
4.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 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 对损害学校、师生利益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 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关系, 切实加强警校共建, 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指导管理工作, 在校址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协调有关部门关系, 做好政策处理, 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围墙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个体行为易群体化,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因此, 我们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篇3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篇4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我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县政府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综治整理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和谐学校”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大力整治影响学校安全秩序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目标。
二、排查及整治重点
重点排查校舍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疾病防疫安全、用电安全、校内外学生住宿安全、交通安全、实验室危险与剧毒药品安全、学校周边整治与治安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安全和校园内外矛盾纠纷、学生心理健康、学生行为规范、管制刀具清缴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制造事端,对师生进行威胁、侵害。
2、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杜绝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学生管理,做好心理咨询,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
件的发生。
4、是认真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5、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
6、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安全监管,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机构。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各班级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工作成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一是要加强门卫队伍建设,二是加
强门卫的思想道德和工作责任心,三是用考核提高门卫的工作质量。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对教职工、聘用人员、临时
工进行规范管理,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
划,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二)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1、配合工商、卫生、司法、综治等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摊点、溜冰场、网吧、电子游戏厅进行巡查整治。
2、积极开展校内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因设施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教学安全隐患、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给学生造成的安全事故。
3、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杜绝学生因往返学校乘座车辆无牌无证、农用车辆、摩托车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4、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危害师生安全的各种不法行为,发现社会盲流、恶少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5、成立治保组,加强夜间校内外巡查,督促学生按时就寝,制止学生危害社会,防止学生群打群殴事件发生。
四、加强领导,从严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明确岗位职责,相关责任人要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定期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排查整改,对有令不行、措施不力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沙子坡中学
校园及周边环境排查方案 篇5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切实维护我校区治安大局的平稳,现结合我校区实际,就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排查整治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建立健全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感,为我校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做到影响校园及周边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治安局势平稳。
三、排查重点范围
学校周边有无干扰、侵害学生的治安问题;学生上放学路上有无侵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治安多发地段;校园门前治安问题,校园内教室走廊、微机室、操场等重点部位治安问题。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排查整治工作,我校成立排查整治领导小组,侯天甫任领导小组组长,李艳龙、王绍龙为副组长,许丕学、向礼早、袁军、张明学和各班主任为成员,各村小要在此基础上成立排
查整治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工作步骤
1、排查阶段(每月上旬)
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动员和部署,充分发动师生参与排查工作,学校采取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走访周边群众等形式了解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学校领导要作风扎实,排查深入,杜绝走过场,搞应付。
2、集中整治阶段
各校对排查出的重点治安问题,汇总后,报中心学校,在集中整治时限内一并解决,使被整治的校园周边治安面貌迅速改观。
3、检查验收阶段(10月10日-12月30日)
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工作纳入校园综治工作检查中。学校安全办要把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建好,以备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确保排查活动深入有效,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深入一线,亲自抓,安全办扎实抓,排查疑点,不留悬案。保证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要严明奖惩措施,对排查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走过场,弄虚作假,瞒报漏报,发生严重影响校园及周边治安稳定的问题,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予以“一票否决”。
3、要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工作要有针对性,对校内及周边治安问题进行排查,切实解决师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治安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成果,推动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排查的制度化、经常化。
西坪小学
校园周边环境及综合治理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抓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突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工作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好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相互联系,齐心协力,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祥和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广泛宣传,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措施,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上访事件,无周边环境问题。以求师生平安,秩序井然。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王军
成 员:学校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明确工作重点。根据上级件精神,学校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1、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教育;
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3、要认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文化中的腐朽、消极内容的能力;
4、要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伤害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5、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要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
6、要加强对仪器室、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剧毒品、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7、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8、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9、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10、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困结对助学,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二)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势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讲座、橱窗、板报等广泛宣传,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知识等。积极引导和教育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法制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防电、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并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完善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结合学校实际和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诸如,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定期检查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流行病预防隔离制度,治理周边环境协调制度,使得相关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五)排查隐患,安全工作防患未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我校实际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排查:
1、危房、危墙、基建场地等基础设施;
2、护栏、阳台、窗户、户外体育设施等;
3、用电设施;
4、交通方面;
5、师生饮水、食品卫生;
6、学生课外活动;
7、环境卫生;
8、教育不当造成的隐患等;
9、校园周边环境。
对以上隐患排查情况均要有专人负责督促整顿,确保各项安全防患于未然。
(六)协调关系,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学校将尽全力协调与当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学校周边的关系,争取他们多方面的支持,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全体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
行。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不洁的小摊商贩等。
(七)开展活动,使创建工作不拘形式。为促使全校师生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创建工作,学校在全校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开展“安全与卫生知识”专题讲座;
2、开展“安全在我身边”征文竞赛;
3、组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与整改”专项活动;
4、创建活动与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紧密结合。
(八)强化责任,确保综治工作到位。为了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明确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教职工、家长及学生本人的责任,并分别与教职工签订安全卫生工作责任状,同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综治工作落实到位。
202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7
为认真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缓解学生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状况,有效改善群众的出行环境,结合我县“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大会战”和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严管治理、人文治理原则,开展大宣传、推动大教育、营造大氛围的“治理”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改变出行理念和习惯,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提高群众出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按照“畅通、有序、安全、文明”的工作目标,加大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治理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和交通安全意识,有效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解决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交通堵塞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三、责任学校
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
四、主要步骤
本次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工作(结合“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大会战”时间段)从2016年6月20日起至2016年1月结束。
(一)组织部署阶段(2016年7月10日前完成)。县教育局召开各责任学校工作部置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责任学校召开动员大会,深入排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造成校园周边交通堵塞的主要成因,摸清学生接送情况,并制定“治理”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进度表,通过家校通、告家长书等形式持续地向广大家长宣传。主城区学校于7月10日前将学生(含下学期入学的新生)接送排查情况汇总(详见附件1),通过教育0A系统发至县教育局安全监督管理科吴德章处。
(二)教育宣传阶段(2016年7月10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暑假及“治理”期间,各校要依托微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家校通、学校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和“千名教师进万家安全家访”活动,积极向广大师生宣传“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大会战”活动。新学期时,各责任学校要落实“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各项措施,广泛开展以“告别陋习,文明出行”为主题“治理”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进行自查自改,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消除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点。
(三)检查巩固阶段(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月15日)。县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责任学校的整治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对工作无作为、敷衍了事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全县通报。同时,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学校和人员的责任。
五、主要内容
(一)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1.广泛开展“治理”宣传。各责任学校要广泛开展以“告别陋习,文明出行”为主题“治理”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城区学校必须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板报、家校通等形式进行宣传,设立“曝光台”、“光荣牌”,及时更新,利用干部值日岗抓拍形式,在校园周边进行抓拍活动,曝光在师生、家长在交通过程中违规或不文明的行为,对严守交通规则的好人好事上光荣台表彰。同时,通过开展“以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的“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充当宣传员,要求家长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知识,为子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形象。
2.推进少年交警学校及马路小天使上街活动工作。以城关中心小学、楚门镇中心小学为试点推进少年交警学校创建,加快小交警队伍建设,从小培训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文明道路行为习惯。有条件的其它学校也要积极建立学生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教育实践基地,配置道路交通安全模拟设施,积极组建学生小交警队伍,邀请交警到校对小交警进行交通疏导指挥培训。
(二)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
针对上下学期间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较拥堵的现状,各责任学校要制定“一校一策”的交通疏导方案。
1.强化校门值班制度。在上下学时段,每天至少要安排1名学校领导带班、2-3名教师值班,及时维护门前交通秩序,协助值勤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安(门卫)人员要严格把守校门,确保学校门前交通疏散通道畅通。城区学校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并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成立校门口交通“治堵”劝导员队伍,在每天上下学时间段进行疏导活动。
2.加强教职工车辆和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要排摸教职工上下学车辆及学生家长接送车辆底数,合理引导并逐步纳入规范管理。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倡导教职工步行、拼车及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努力做到“出行一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内骑自行车,五公里内乘坐公交车”出行理念。同时,要号召开私家车接送子女的家长以居住小区为接送点,实行家长自愿拼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接送时按规定有序停靠,以减少在校门口附近停车对交通造成影响;对拼车上下学的学生要进行适当适时嘉奖。3.做好校门口疏导工作。要根据学校(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规模大小、校门是否临近交通主要干线等实际情况,采取分年级错时上放学、多开校门供学生疏散等行之有效方法,多种方式,劝导家长尽量减少接送子弟在校门口的逗留时间,减轻上放学时校门前的交通压力,保障学生有序疏散、快速疏散。
4.完善配套导向设施。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按年级、班级合理设置家长接送学生区域,确保家长能快速、准确接到自己的小孩,提高接送效率。要设计合理的行车线路,设置醒目的导向指示牌,主动赢得广大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自觉有序到指定区域接送学生。
5.协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要主动邀请交警到校开展和指导交通安全教育,在学生上下学时段派出交警(或交通协管员)到校门前值勤,及时疏导滞留车辆。联系交警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科学设置减速带、斑马线、红绿灯、警示标牌等设施。要根据校园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及时联系行政执法、交警等部门加强学校周边乱搭建、乱经营、乱停车、乱堆放等的整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为确保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由县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和督查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各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监督管理科。各责任学校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认真分析、找准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存在“节点”问题,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制订工作进度表,把各项化解措施落实到位。
(二)注重实效,狠抓落实。交通畅通工程是我县今年一项重大的政府工程,更是一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各责任学校要高度重视,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与学校平安校园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各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内容,创新载体,注重实效。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校要大力宣传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秩序治理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校园电子屏、家校通、校会、家长会、微信等平台,及时将“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八个一律’严管措施及严罚措施(尤其是‘公职人员违反交通法规的,一律予以通报并从严处罚’)”和学校活动成果,告知广大师生及家长,教育广大师生、家长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的良好交通秩序。
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方案 篇8
雅周镇中心园
为切实加强我园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综治工作,保障师幼安全,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园决定对幼儿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第二次集中整治,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此次专项整治以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等为指导,通过专项整治,发现和整改一批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
幼儿园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明确职责。将幼儿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做到一把手园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园长、安保主任具体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林九红
副组长:汪海蓉
卢小玲
组
员:卢
颖
姜丽平
龚红卫
陆吉林
各班班主任
三、时间部署
1、排查摸底(11月上旬)
认真分析、排查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和措施。
2、集中整治(11月中旬)
划分包干区,责任到人。针对排查的问题,集中人力,集中时间,突击整治,解决问题。
3、总结巩固(11月下旬)
认真“回头看”,整理总结经验,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做好总结上报工作。
四、突出重点
1、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
2、整治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
3、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
4、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
5、整治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
6、加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
7、消除校园周边其他不健康、不安全因素。
五、具体措施
1、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2、向教师进行广泛宣传,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分配包干区,明确职责。
3、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组织一次集中排查及清剿专项活动。排查内容主要为:治安秩序、交通隐患、娱乐场所、食品卫生、其他不安定因素。
4、继续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及督查工作。发现问题严肃查处,不留尾巴。
5、加强教育及督查,幼儿园成立幼儿行为督查组,不定时的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6、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要求家长积极支持,发现问题主动汇报。
7、主动联系就近派出所、工商所,整治校门口摊点,禁设流动摊点。
8、幼儿园实行错时放学,同时加强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口交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值班领导和导护教师提前到岗,引导幼儿和家长合理分流。
六、健全制度
1、幼儿园建立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按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管理、环境整治、卫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制,幼儿园园长亲自抓,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园长是直接责任人,分管部门和班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实行幼儿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责任追究制。
2、幼儿园落实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制度。
幼儿园内部做到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安全工作、环境整治工作、幼儿行为规范检查有记录、隐患有整改措施。
3、幼儿园经常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幼儿园积极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经常性开展对幼儿的法制、纪律教育活动,将校园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幼儿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调动多方力量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
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治理小结
雅周镇中心园
根据县关于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师幼的安全,健全园园综治安全长效管理。我园集中时间将11月定为第二次集中整治活动月,集中精力对我园周边治安环境认真进行了整治,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是幼儿园综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使这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分管园长、安保主任为副组长,各岗位负责人及班主任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地点设在了安保室。同时明确了工作目标,分工到人,通过对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强化措施,确保效果
1、领导重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活动初我们召开了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成立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组,园长为第一责任人。我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划分包干区,签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管理规范。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战线
我们采取拉横幅、贴标语、开家长会、发短息、告知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幼儿和家长周进行大力宣传。深入开展以宣传综合治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禁毒知识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明确了整治目的、整治内容,给那些违章者敲响了警钟。增强了全园师生及家长的综合治理意识,统一战线,开发利用一切有利力量集中整治。
3、全员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对此,我们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问题,组织协调相关单位认真开展整治活动。校园督导积极开展一日巡查工作,深入排查和整治校园安全隐患。派出所进一步加大了对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和流动摊点治安管理,切实维护了校园周边的治安秩序。法制副校长精心组织上了生动的法制教育课。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协作,使校园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4、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加强监督
幼儿园建立健全完善各种安全制度:《一日巡查制度》、《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督察制度》、《接送车辆排查制度》等各种制度。成立了幼儿园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卫生保健工作组,同时校级领导不定时抽查,集中整治工作组定期督察,包干责任人及时汇报等形式共同监督,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尾巴。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1、还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等问题。
部分家长认为我园地处乡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幼儿园以家长学校短信平台,安全告知书,安全责任书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和约束,要求配合幼儿园搞好交通安全工作,但仍有余患。
2、幼儿仍需加强健康饮食教育
虽然进行了食品安全教育,严禁幼儿吃零食,尤其是路边烧烤,但仍有些幼儿挡不住诱惑。因而,幼儿园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同时向家长宣传教育,统一认识,共同引导幼儿。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1600字 篇9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1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市、区关于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教兴国”为宗旨,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活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学校外200米内无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桌;
2、学校周边无流动摊点,卫生状况良好;
3、学校门口无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4、学校门口无闲散人员及流氓团伙滋事,偶遇安全、失窃事件报警、接警、出警及时;
5、不发生学生外出和校园重大安全事故。
三、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班队会、墙报、致家长信、等宣传形式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积极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是落实目标责任。与学校各部门、各同志签订《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目标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到岗、到位、到人。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健全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制度、教育防范制度、校园治安保卫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制度。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思想意识,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的事件发生。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突出整治重点。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安全、秩序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当场或限期整改,不留隐患。
五是加强协调共建,形成整治合力。与社区、派出所、法院、武警部队、交巡警大队、区街道办、周边等单位共建,提高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步骤。
针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整治。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
第二阶段:各部门集中重点整治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巩固阶段。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特别是学生永远是新面孔,我们要长抓不懈,做好自己的事,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出贡献。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2
为全力打造“平安校园”,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贯彻上级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全力构建管理网络,有计划、有部署地推进我校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抓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突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工作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好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相互联系,齐心协力,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祥和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广泛宣传,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措施,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上访事件,无周边环境问题。以求师生平安,秩序井然。
二、组织领导机构
顾 问:___
组 长:___
副组长:__
成 员:___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明确工作重点。根据上级件精神,学校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1、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教育;
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3、要认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文化中的腐朽、消极内容的能力;
4、要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伤害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5、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要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
6、要加强对仪器室、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剧毒品、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7、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8、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9、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10、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困结对助学,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势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讲座、橱窗、板报等广泛宣传,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知识等。积极引导和教育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防电、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并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完善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结合学校实际和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诸如,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定期检查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流行病预防隔离制度,治理周边环境协调制度,使得相关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五)排查隐患,安全工作防患未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我校实际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排查:1、危房、危墙、基建场地等基础设施;2、护栏、阳台、窗户、户外体育设施等;3、用电设施;4、交通方面;5、师生饮水、食品卫生;6、学生课外活动;7、环境卫生;8、教育不当造成的隐患等;9、校园周边环境。
对以上隐患排查情况均要有专人负责督促整顿,确保各项安全防患于未然。
(六)协调关系,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学校将尽全力协调与当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学校周边的关系,争取他们多方面的支持,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全体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不洁的小摊商贩等。
(七)开展活动,使创建工作不拘形式。为促使全校师生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创建工作,学校在全校开展以下几项活动:1、开展“安全与卫生知识”专题讲座;2、开展“安全在我身边”征文竞赛;3、组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与整改”专项活动;4、创建活动与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紧密结合。
(八)强化责任,确保综治工作到位。为了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明确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教职工、家长及学生本人的责任,并分别与教职工签订安全卫生工作责任状,同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综治工作落实到位。
总之,我们将举全校师生之力,齐抓共管,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3
根据县综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方案》(依社综字3号)精神,为了切实维护我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打击各种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改善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卫生、管理状况,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平安校园”工作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大力整治影响学校安全秩序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目标。
二、整治重点
(一)各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校园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
(二)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或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违章建筑、出租房、饮食摊点等。
(三)交通安全特别是“黑校车”、“黑出租”搭载学生,农村地区非法营运车辆运载学生上下学现象。
(四)学校内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
三、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朱井余
副组长:李海英(乡派出所副所长)
毛队长(交警队长)孙登臣张红霞
成员:李辉
马文海
孙海艳
郑善子
李文昌
全体班任教师
全体科任教师
舍务教师
司炉教师
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各班级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工作成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一是要加强门卫队伍建设。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学校要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分步实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全面部署和排查阶段。根据县综治委、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本校园内的卫生、安全管理状况,特别是对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整治措施,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部管理。
(三)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1.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确有违规无证摊点,学校是教育部门,不是职能部门,因此,学校只能向社区、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进行呼吁,在内部制止学生不准去购买。
2.校园周边200米内无娱乐场、互联网、电子游戏厅。
3.校园周边虽无社会上打架斗殴现象,学校常派教师进行巡视效果较好。
4.校园周边200米内无证经营、书摊、饮食有几处学校多次社区反映,无结果,现在仍比较严重。
(四)以排查调处为手段,及时化解涉及学校安全的矛盾纠纷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街道、工商管理、文化监管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流盲、恶少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110”、“120”、“122”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6、建立学校突发事件教师救护队,高度警觉,随时出动。
四、具体要求
(一)学校于学期初对校内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制定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方案并认真填写《本校校园周边环境隐患排查登记表》,及时上交中心校。
(二)集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教育。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操行观,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协助教育局、公安局、文化局、工商局等部门集中对市区内的网吧和其它文化经营场所进行突出检查。对本校内的学生违反规定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借此专项整治进一步严肃校规校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构筑全方位、立体型、多层次的教育系统治安防范体系的要求,大力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活动,使我校师生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工作目标
1、使各学校教育秩序稳定,健全各学校维持稳定的工作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不发生震荡社会,破坏教育系统形象的恶性案件,不发生影响重大的群体事件,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师生去上级政府滋事、非法聚集、串联等活动。
2、保持在校学生无严重刑事案件发生,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降低在校学生轻度违纪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感。
3、师生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加强预防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4、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雏鹰争章、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平安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比,使校园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5、健全综治网络和队伍,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健全门卫值班制度。
6、进一步搞好学校法制教育,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使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措施
1、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以提高青少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制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不断拓展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学校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2、深化落实维护学校教育稳定工作本部及下属学校要进一步落实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研究解决维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准确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创安维稳的有关信息,做到不瞒报、漏报,对发生事故将从严查处。坚持不懈地开展“校园拒邪教”活动,教育师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杜绝师生参与赌博和迷信活动。及时妥然处理教师群体中的各类矛盾和学生家长对教育问题的反映,认真落实教师群体师德创优活动中的各项措施。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虚心吸收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3、深化整治斗争发挥党支部的纪检作用,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加强群众对领导的监督。认真搞好校务公开、政务公开。严格规范教育收费制度,提高学校领导办事透明度,切实保障家长的知情权。
4、强化学校治安防范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做好事故的防范工作。设置兼职安全员,进一步健全门卫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学校,落实来人来访登记制度。经常检查学校各重点防范场所的消防安全设备、防盗报警器,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做好学校防抗灾救灾工作,维护学校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四、工作措施
利用网络、会议、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手段广泛宣传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提高广大教师对创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成立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每学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做到学有重点,学有所得。
(2)加强师德教育,搞好教师信用建设工作,加强对师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师的社会形象。
(3)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做好“三困生”的结对和帮扶工作,发挥 “帮困助学基金”作用,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
(4)继续做好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定期检查学校安全和综治工作。
(5)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制度,做到规范规范再规范。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对创建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书面材料报教育局,并对在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精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构筑全方位、立体型、多层次的教育系统治安防范体系的要求,大力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活动,使我校师生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工作目标
1、使各学校教育秩序稳定,健全各学校维持稳定的工作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不发生震荡社会,破坏教育系统形象的恶性案件,不发生影响重大的群体事件,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师生去上级政府滋事、非法聚集、串联等活动。
2、保持在校学生无严重刑事案件发生,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降低在校学生轻度违纪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感。
3、师生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加强预防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4、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雏鹰争章、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平安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比,使校园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5、健全综治网络和队伍,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健全门卫值班制度。
6、进一步搞好学校法制教育,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使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之文
组员:全体教师
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各班级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一是要加强门卫队伍建设。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学校要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分步实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全面部署和排查阶段。根据县综治委、教体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本校园内的卫生、安全管理状况,特别是对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整治措施,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部管理。
(三)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部保卫工作的同时,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流氓、恶少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110”、“120”、“122”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四、工作措施
利用会议、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手段广泛宣传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提高广大教师对创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成立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校于学期初对校内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
(二)集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202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推荐阅读:
校园周边治理工作方案07-30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08-28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07-31
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检查方案05-20
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11-14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11-20
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07-07
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12-17
校园及周边环境排查整治实施方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