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

2024-07-31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精选12篇)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 篇1

“文明城市创建,我参与”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学习践行“四讲四爱”系列之“讲党恩爱核心”实践活动,创建文明城市。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爱护家园,热爱劳动参与到七城同创中来。

三、活动主题

“文明城市创建,我参与”

四、活动时间

2018年6月5日 下午

五、活动地点

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周边

六、参与人员

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及全校师生

七、活动形式

社会实践——捡垃圾

八、活动流程

15:30—15:40带好工具,排队 15:41—16:30 捡垃圾

16:31—16:40检再次检查清理情况 16:41—17:00带垃圾返校 17:00—17:10学生洗手回教室

九、活动准备 撮箕4个 小垃圾袋15个 扫帚6个。

十、组织领导

语文教研组组长 :斯朗拉姆

各班语文老师:四郎曲西、谢雯雯、索巴拉姆、毛明明每班语文老师负责本班学生。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一些不适宜学生出入的场所频繁出现在校园周围, 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分正面、负面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 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的校园周边环境,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 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难以纠正的。

要使学校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1. 网吧违规经营, 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 荒废学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 监管力度欠缺的网吧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 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 成为公认的三大害。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网吧违规营业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为接纳未成年人违规上网, 违反网吧营业时间规定, 对浏览不健康网页现象不作为等。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容易沉迷进去, 是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2. 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增多, 违法经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利益驱使, 许多小贩将摊位摆在校门口。甚至于一些小摊小贩变着法子, 以彩票、赌博等形式诱惑学生, 而这些小贩往往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经营许可证, 产品质量低劣, 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且在学生中间造成攀比浪费的不良习惯。更可恶的是, 校园附近的许多小店置国家的“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禁令于不顾, 向中小学生兜售散支香烟。

另外, 学校周围一些书店充满色情暴力的“口袋书”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包内, 毒害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3. 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交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中小学校园大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旁, 来往车辆多, 有些乡镇交通工具条件差,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各种车辆的增多, 交通事故又有回升态势。血淋淋的事实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从周边环境来看, 存在的主要交通隐患有:部分学校校门正对公路或主要街道, 没有缓冲区, 不利于疏散, 学生一出校门就容易遭遇横穿的车辆;一些学校门口被不法商贩占道经营, 小摊小贩围追堵截, 交通秩序混乱;一些面临主干道的学校校门无交通安全警示牌或不明显;部分司机无视“前方学校, 车辆慢行”警示牌, 不文明驾车;一些寄宿制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 周末放假学生乘车难, 超载现象严重等。

4. 社会闲杂人员围堵校门, 骚扰学生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口, 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 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在游荡, 伺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 或者强行找在校生谈恋爱, 如同苍蝇驱之不散, 搞得人心惶惶, 社会反响很差;社会青年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入校园, 侵占学生的体育设施、场地, 学校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类行为, 而学校的体育设施本身就比较欠缺, 如此一来,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无业社会青年到学校拉帮结派、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涉及面广, 地理区位敏感, 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 统一领导, 明确职责, 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治理效果不持久, 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 一些治理工作职责不清, 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 好象谁都可以管, 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承担管理责任, 最后只有学校来承担, 学校不是职能执法部门, 又管不好, 治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多头管理势必造成权力分散, 职责不清, 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保障。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必须统一领导, 综合治理。可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 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依托教育、公安、安监、工商、文化、卫生、城建等部门, 建立组织, 落实人员, 明确职责, 加大检查力度, 重视交流合作, 形成工作合力, 务实求真, 狠抓落实。

2. 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 对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标准》, 作为治理成效的一个参照标准;拓宽监督渠道,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 开展群防群治, 对突出问题 (如违法违规收纳中小学生上网、向中小学生兜售香烟、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出借暴力色情书刊、音像制品等) , 集中公布举报电话, 在各校门口悬挂警示, 对重点问题区域、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 实施挂牌督办, 和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 听取学校意见;落实奖惩措施, 对综合治理小组的工作实行满意度测评, 由师生、家长、群众打分, 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奖惩。

3. 突出重点, 多管齐下, 消除网吧不良影响

要特别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工作, 首先是取缔无照黑网吧, 进一步把好网吧准入关;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网吧实施监控;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工程, 建设“绿色网吧”、“阳光网吧”。

有效管理期待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可从五方面入手:“立”———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强化网络内容建设;“疏”———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开放校园网, 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 倡导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建设学生文明上网工程;“管”———加强管理。“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值得积极探索, 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大公司涉足“网吧”市场, 逐步将“网吧”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的经营之路。

4.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 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 对损害学校、师生利益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 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关系, 切实加强警校共建, 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指导管理工作, 在校址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协调有关部门关系, 做好政策处理, 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围墙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个体行为易群体化,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因此, 我们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篇3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 篇4

为切实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净化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于开学初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确保我校师生安全为目标,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加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学校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和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为师生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二、工作任务

1、及时发现反映侵害学校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学校周边环境,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2、清理学校周边无证无照经营、违法经营的网吧、流动摊点等场所设施,大力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3、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增设交通标志,大力加强对师生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杜绝师生乘坐无牌、无证、非法营运,超载的车辆,确保师生的交通安全。

4、大力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努力完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和卫生

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治安保卫组织及队伍,排查整改学校内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

5、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进行师生自我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整治重点

(一)校舍安全整治。对全校校舍等建筑物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该封闭的封闭,该拆除的坚决拆除。

(二)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对校园内食堂,小卖部和校园周边饮食摊点、小卖店进行食品卫生大检查,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凡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停止经营或使用;坚决杜绝“三无”食品,裸露食品或变质食品。

〔三)消防安全整治。根据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等规范要求,检查学校周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四)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等秩序管理,严防“踩踏”事故发生,加强与学校校门相邻街道、公路交通秩序管理;严禁“三无”车辆接送学生。

(五)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整治。严格落实校园内部保安巡逻措施;对涉及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对校园周边占道经营进行整治。清理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娱乐环境。

五、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为加强此次专项整治和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经行政会议决定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其

成员如下:

组 长:龚勇超

长 副组长:李家平

副校长

张应喜

党支部书记兼政教处主任 成 员: 师桂平

总务主任

朱士雄

后勤主任

张振贵

教务主任

政教副主任

教务副主任 汤

政教副主任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和教职工队伍整顿,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2018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5

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管理,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我校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认真抓好开展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秩序专项行动工作的落实。通过专项整治,我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有明显改观,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现将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

为了认真抓好这次专项行动工作的落实,抓出成效,我们成立了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刘锡成任组长,校领导班子及各班班主任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各部门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专项行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力地促进了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

二、宣传动员,求真务实

开学初,学校召开了整治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同时,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对需要整治的问题先从宣传入手,着力解决整治对象的思想认识,提高整治效果,对确需严历打击的依法予以整治,确保专项行动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扎扎实实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明确职责,协同作战,明确整治重点。学校各部门按照分工,加强配合,协同作战,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协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和防范教育。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同时,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治安秩序。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了校园综合治理力度,对校内治安环境进行了整治。加强学校周边的占道经营、流动摊担点的整治。依法规范学校及周边经营单位和场所的管理,对非法或违法经营的,坚决取缔和查处。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严防中毒事故的发生。全面开展安全回头看、深入看活动,填补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证了校园内无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以上集中整治,极大扩大了专项整治的影响,为大范围、有力开展专项整治及督促各级措施落实实处起到了积极作。学校积极参与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搞好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对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主动整改。加强学校内部的治安安全管理工作,填堵管理上的漏洞。

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及网络安全管理。要求学校必须管理好学生,坚持安全、文明礼貌,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要主动与当地治安部门联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校园秩序管理。严格门卫登记、请假制度,严禁校外无关车辆进入,要在校门口设立警示牌,建立自行车、摩托车进出校门“推行”制度。重点做好防火、防盗、防斗殴、防流氓侵扰,要落实夜间值班巡查制度,对学生经常活动场所,重要环节,要安排专人负责疏导。

五、通过这次行动,我校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我校将进一步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坚持整治和巩固并举的方针,认真研究并建立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期管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

2018年1月

辽阳县穆家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2017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篇6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迎奥运、创全国礼貌城市、保安全、保稳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问题集中整治的通知》的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加强检查、督办和协调,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广大师生建立平安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整治目标:

对校园周边摸排的问题整治率达99%以上。

四。主要工作:

1.大力加强与校门相邻的街道、公路的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各类交通设施建设,严禁“三无”车辆接送学生。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管理,预防并杜绝危害师生安全的隐患。

2.彻底清除校园周边的占道经营摊点,并加强巡查管理,杜绝小卖部的“三无产品”,强调不违章经营。

3.坚决落实校门口一条街的环境卫生工作,还学生一个安静、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

4.切实加强学校的饮食卫生、防火、防盗安全等内部管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火灾和食物中毒及恶性事故的发生。

五。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九月份)

领导小组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围绕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实施步骤,结合实际全面排查影响校园稳定和治安安全问题,认真分析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集中整治阶段:(十至十一月份)

在自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及时整改。领导小组将用心联合司法、城管等单位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加大对周边各类摊点的整顿力度,坚持取缔校园200米内的网吧。同时,紧密结合公安等部门开展的各类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侵害师生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建章立制,深化管理工作阶段:(十二至一月份)

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顿方案 篇7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综治委的部署,我县连续多次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责任不够明确,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以及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今年7月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我县在全省9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84位,在全市12个县(区)中排位第七,“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处后三位。为此,县综治委决定,从10月30日开始至11月底,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进行一次集中整治。为搞好这次集中整治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以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突出治安问题为重点,坚持“属地管理、内外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做到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整改内容

1、严厉打击危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活动。重点打击进入校园寻衅滋事,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不法分子,以及在校园周边称霸一方的流氓团伙。同时,采取内防措施,杜绝和最大限度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2、在对学校门口半径200米以内的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室、录相室、桌球室、歌厅、舞厅等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坚决予以取缔。重点整治校园周边无证无照经营或证照不全、存在安全隐患及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网吧、游戏机室。

3、对校园周边经营非法出版物的个体摊点、出租书屋、书店等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重点查缴政治非法出版物、以青少年学生为读者对象的色情卡通画册、“口袋书”和其它淫秽色情出版物;“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品;盗版教材和教学辅导读物。

4、清理整治校园周边证照不全、违规经营、卫生条件不达标的饮食店、副食店;整治在校门口乱摆摊点、乱停乱放现象,切实解决交通混乱问题。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 企划方案频道 原文地址:校园周边治安整顿实施方案

5、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做好学生饮食、用电、实验等安全工作,强化校内宿舍的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严格值班制度。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出租房屋,对校园及校园周边流动人口登记造册,签订治安管理责任状。

通过集中整治实现:校园门口200米以内无网吧、电子游戏室、舞厅、录像厅、堵塞交通的现象;侵害师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明显下隆;校园内部治安平稳,杜绝恶性刑事案件和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的发生;学校内外饮食安全卫生;流动人口得到有效管理;有害出版出物得到彻底清除。

三、方法步骤

1、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活动,由县综治委牵头,组织乡(镇、场、处)及教育、宣传、公安、司法、工商、文化、卫生、城管、供电、电信、共青团、法制办等相关部门,进行集中整治行动,并抓好经常性管理。

2、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0月30日至11月5日。重点是对校园周边治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采取学校自查和集中排查的方式,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存在治安问题分门别类,列出重点,制定整改方案。

第二阶段:11月6日至11月9日。宣传发动召开全县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

第三阶段:11月10日至11月25日。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组织力量,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第四阶段:11月26日至11月30日。总结验收,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形成群防群治网络。

四、部门分工

1、校内治安和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校园网以及校内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公安、司法、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

2、校园周边治安整治由公安牵头,工商、法制、文化、城管、卫生、教育等部门配合。各有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每所学校周边环境要加强经常性管理。

3、校园周边以学生为营业对象的网吧、电子游戏机室等场所的整治,由文化部门牵头,公安、工商、电信、教育配合。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的日常管理由文化部门负责。对无证经营,以及下不符合有关规定的,由工商部门和文化部门予以取缔;对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网吧和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等活动的游戏室,一律停业整顿,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多次违规经营、屡教不改者由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4、对校园周边的经营非法出版物的个体摊点、出租书屋,书店等场所的整治,由文化部门负责,工商、教育部门配合。对无证经营的,一律予以取缔;对违规经营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限期整改。

5、对校园门口及周边固定饮食店、副食商店,流动饮食摊点整治,由卫生部门牵头,工商、教育、城管部门配合。对无证经营的,一律取缔;对违规经营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限期整改。对校内食堂、商店由卫生部门负责,学校配合共同进行规范。

6、全县各类学校保卫部门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清理整改和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书面反映,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在一星期内对报告的问题予以答复和查处。

五、整治要求

1、有关部门要把本次整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分析,精心组织,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基层,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整治工作。

2、各单位要围绕整改内容,按照分工,全力以赴,主动出击,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顾全大局,形成合力,务求取得成效。

汤市完小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篇8

根据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落实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通知的精神,按照省、地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学校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学校及周边环境根本好转、争创平安校园为目标,以整治影响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商业网点、文化场所、建筑设施、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严厉打击抢劫、伤害、侵害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构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组

长:谭伟红 副组长:袁细平组

员:廖小松

三、整治重点

1、依法严厉打击盗窃、敲诈勒索、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摧毁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加强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实行警校共建。

2、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地区200米范围内的所有网吧、电子游戏厅以及非法经营的录相厅、按摩室、歌舞厅和违章建筑、无证及占道经营的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凡因噪音、灰尘等影响学校

廖国春 赵玖富 正常教学秩序的工业企业,坚决予以整改。

3、整顿学校门口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

4、对学校及周边外来人口进行清理,加强出租房屋的管理。

5、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彻底消除学校内部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对教室、楼道、围墙、锅炉等重点部位要加强防范。经常检查学校安全保卫措施落实情况等,严防火灾、危房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通过落实防盗抢、防伤害、防交通事故等防范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

7、继续推行学校内部保卫工作,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传达室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严把进出关,杜绝学生未假而出和社会上“混子”乘虚而入,确保学校一方平安。

8、进一步完善警校共建机制和民警包保学校治安责任制,经常进行法制宣传。

9、根据学校实际和治安新形势,经常开展以清理网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点集中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新环境。

四、具体措施:

(1)、集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要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教育。要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操行观,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2)、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彻底铲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小流氓、小 2 混混势力。同时,要注意化解影响校园内部的矛盾纠纷确保学校政治稳定。

(3)、配合有关部门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游戏机房、网吧、音像书刊店,特别是对于师生及家长反映强烈的要进行严格清理整顿,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和非法经营者坚决要求予以取缔,对于符合规定的各种文化场所要求加强规范化管理。

(4)、整顿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对于无证经营和影响交通秩序的饮食、食品、生活日用品摊点(特别是校门外的油炸摊)等要进行彻底清理,防止引发交通事故和一些集体事件的发生。

天城中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迎奥运、创全国文明城市、保安全、保稳定”为重点,全面落实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加强检查、督办和协调,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广大师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整治目标:

对校园周边摸排的问题整治率达99%以上。

四.主要工作:

1.大力加强与校门相邻的街道、公路的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各类交通设施建设,严禁“三无”车辆接送学生。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管理,预防并杜绝危害师生安全的隐患。

2.彻底清除校园周边的占道经营摊点,并加强巡查管理,杜绝小卖部的“三无产品”,强调不违章经营。

3.坚决落实校门口一条街的环境卫生工作,还学生一个安静、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

4.切实加强学校的饮食卫生、防火、防盗安全等内部管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火灾和食物中毒及恶性事故的发生。五.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九月份)

领导小组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围绕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实施步骤,结合实际全面排查影响校园稳定和治安安全问题,认真分析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集中整治阶段:(十至十一月份)

在自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及时整改。领导小组将积极联合司法、城管等单位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加大对周边各类摊点的整顿力度,坚持取缔校园 200米内的网吧。同时,紧密结合公安等部门开展的各类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侵害师生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建章立制,深化管理工作阶段:(十二至2013年一月份)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和周边秩序整治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学校综合防范工作水平,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维护校园环境的稳定。

西坪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改方案 篇10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通知精神,综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及周边环境整改方案。

一、整改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改,一方面进一步协调与派出所、医院、工商、白庙工作站、西坪村委等部门的联系,构建良好学校、家长、社会共同育人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整改,促进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不良环境减少,杜绝威胁危害安全事故及不良事件发生,净化校园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总体目标。

二、整改工作重点

1、各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流氓、小偷团伙。

3、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或违规经营的游戏场所、赌博场所、饮食小吃店、流动摊店等。

4、校园及周边交通状况,乱停车、学生乱骑车等。

5、校园内拥挤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

6、学生中存在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尤其携带管制刀具、棍棒和邀约社会闲杂人员或他校学生参加斗殴等。

三、整改工作安排

1、全面部署,彻底排查。根据上级要求,学校制定整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学校整改行动领导小组,开展对全体师生的教育宣传与动员,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

本校园内的卫生、安全管理状况尤其是对疏散、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进行调查排摸,查找存在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出本校整治措施,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帐,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

2、集中整改,完善机制。紧紧围绕构筑学校安全工程,在排查基础上,针对排查出来的校园及周边各种治安安全突出问题,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明确重点,明确职责,多方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解决问题,为教书育人提供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3、认真总结,巩固成果。学校在完成自查自纠整改自评之后,向柏杨坝中心学校、柏杨坝镇政府报送整治工作总结,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检查与考评。

四、整改工作主要措施

1、以强化学校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进一步强化校长为本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配合,协同共建安全组织网络。各班级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工作成效考核制度等,要与“平安班级”、“平安寝室”建设结合,完善制度和班级安全网络。

2)加强门卫室建设,严格落实校大门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外来人员入校登记、会客、车辆准入、物品出入查验等门卫工作制度。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对学校新用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等加强各方面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辞退,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学校继续将安全常识教育内容纳

入学校教育计划,平时充分利用电视、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及主题班会等开展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与宣传,相关学科教学,所有教师要充分渗透安全教学内容,尤其实验课、活动课、社会实践课等,学校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认真组织疏散逃生训练,消防训练、自护自救知识及紧急避险训练等。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5)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尤其以法维权意识。将法制教育纳入教育计划内容中,利用各种途径开设法制教育课、法制讲座、组织法制教育、开展法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减少江湖义气以及权利受侵害时产生报复等过激行为。加强管制刀具等管理,严禁带入校园;加强与有关兄弟学校联系,减少学生结帮拉派现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注意有问题同学动向及做好帮助工作。

2、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1)配合有关部门要做好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的无证摊点的清理工作;排查校园周边200m内有无娱乐场所、游戏场所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场所;要排查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是否有无证经营、书摊、饮食等;要排查校园周边200m内有否存在赌博场所,聚众赌博及利用赌博机引诱教唆学生赌博现象;要排查校园周边200m内的小店有否向未成年学生出售烟、酒及其他违禁品现象。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强化对学生教育工作。从制度和德育层面进一步教育学生不去购买不合格食品和违禁商品,不涉猎游戏厅、网吧、黄色暴力书刊音像,不得抽烟、酗酒、严禁赌博、打架斗殴。

3)认真做好校门口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疏散工作,强化校园内

行车安全管理,确保交通安全,杜绝交通事故发生。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校门外一些时段尤其是上学、放学的交通疏散工作。

4)加强门卫、值周教师、校义务护校队及有关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教育,认真做好校门进出人员物品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校园外停放车辆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住校生管理尤其周末管理工作。一旦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或危害师生安全,扰乱学校秩序行为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5)排摸周边的违规建筑、堆放等情况,一有发现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以排查调处为手段,及时化解涉及学校安全的矛盾纠纷。

1)整治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是综合性工作,学校应取得各个部门、周边居民及商户,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主动对周边居民、商户做好宣传解释,主动向家长讲明道理配合孩子教育管理,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工作。

2)学校对周边环境的关注与监控是长期工作,既要突击检查,更要平时关注,一经发现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学校每天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法制意识等的教育宣传。

4)学校要建立适应整治的有关紧急预案,成立教师救护队等组织;要进一步完备学校安全应急办公室及相关物品。

5)协调有关部门,在平时一些特别时段加强在本校周边的巡视、管理工作。

西坪小学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 篇11

创人民满意学校”工作,努力创造平安和谐校园及良好的周边环境,根据区教育局、办事处政府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多方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形成多个部门参与,实施综合治理的联动机制,使学校及周边安全防控措施明显加强,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不断完善,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校园周边的交通、治安、食品卫生、文化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创造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和群众满意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具体工作任务

1、强化内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学校认真落实省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滨城区综治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简报 校园周边集中治理专报》及区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安全工作常抓,安全警钟长鸣、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措施落实、强化内保安全、重点设施安全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2、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共创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一是加强与市西派出所、交警队、消防队、社区居委会的沟通与联系。对涉及学校及周边的社会治安、交通、消防安全隐患,及时反映提供线索,协助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二是与卫生局、工商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学校周边小商店进行检查,预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传染病发生。三是密切配合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集中治理学校周边文化环境,净化校园文化。

四、时间安排及步骤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将坚持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今年整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隐患排查阶段(5月15日---5月25日)。认真学习,传达教育局关于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完成隐患排查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

2、集中整治阶段(5月26日---6月15日)。按照工作安排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点,要求学校行政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经常深入各年级各班级督办检查,针对排查出的诸如路队安全、体育课及课间活动安全、课间玩危险游戏安全等突出问题,分清类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成整治工作。同时,联合相关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综合整治。一是联系交警大队安装警示牌,散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提高师生、家长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学校协助工商部门清理门口的小商贩、小摊点;三是邀请市西派出所民警进行师生自救自护知识讲座,配合市西派出所搞好周边环境排查工作;四是协助卫生防疫部门清除校周边商店的“三无”食品。

3、检查验收和“回头看”阶段(9月1日-11月30日)。学校将对照区教育局“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完善档案,形成自查报告。并接收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整治活动及“平安和谐校园”的考核检查。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行政领导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班子。确保组织工作到位。

2、合理安排,周密部署。学校在检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各班要对班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明确整治工作目标任务、时间和工作任务,全校总动员,大家起行动,开展活动,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3、广泛宣传,营造声势。学校将通过红领巾广播、专题板报、知识讲座、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课等形式,大力开展以“校园及周边安全”、“学生和儿童平安”、“综合治理确保平安”、“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动全体教职工和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学校安全。

4、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学校按照“隐患治理年”的工作要求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校制宜,因校施策,务求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活动方案 篇12

为推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治理学校及周边环境,结合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安宁、卫生、清洁校园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主体防范,确保安全为指导方针,以全局意识,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统揽学校工作全局,确保在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不出问题。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职责。将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做到一把手校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形成校领导、教师、学生齐抓共管的局面。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书铭

副组长; 白凤文,荣繁臣 陈凤德 组 员 ;领导班子成员

三、加大宣传力度

1、宣传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意义及部署工作任务。

3、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突出重点,具体措施到位

1、在学校操场集中全校学生,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

2、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3、全校师生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清洁卫生彻底整治。

4、加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检查,让学生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查、自纠。

5、加强检查和督促,学校成立学生行为检查组、清洁卫生检查组,不定时的对学生行为习惯、班级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6、在校门外两侧划定区域,挂牌警示,要求家长不得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候接送小孩。

7、主动联系就近派出所、工商所,整治校门口摊点,禁设流动摊点。

8、加强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口交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值日行政及值日教师提前半小时到岗负责迎接学生上学,放学后到校门口送学生离校引导学生和家长合理分流。

9、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排队出校门;不购买摊点食物,不带零食进校园,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

五、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环境卫生大检查,落实信息沟通与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环境卫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完善警校共建机制,警校联动,将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制度健全,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优化。

1、学校建立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按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管理、环境整治、卫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亲自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分管部门和班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实行学校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责任追究制。

2、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制度。

学校内部做到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安全工作、环境整治工作、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有记录、隐患有整改措施。

3、学校经常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积极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经常性开展对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活动,将校园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调动多方力量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

哈达中心校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方案

上一篇:沙漠运输公司工作总结下一篇:马原实践论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