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4-11-10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精选11篇)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1

小学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完全小学,现有1个中心小学,5个村级小学,教学班40个,有学生980人,教职工81人,学校占地面积13059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36平方米。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多年以来,始终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执著追求,励精图治谋发展。

二、平安校园“护校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一个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教研和教职工生活。根据省综治办《关于印发2013年市、自治州综治工作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黔综治办[2013]81号)文件要求,我校严格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平安校园“护校行动”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全校安全工作进行有重点、大规模的检查与整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以人为本抓管理,抓好安全保教学”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管好自家的门,做好自己的事”入手,使学校安全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健全管理网络,抓好队伍建设

我校对学校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对学校安全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是直接责任人,校长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层层分管,明确职责。学校由行政人员轮流带班,实行值日坐班制,检查教师到岗、值班、学生就餐、234-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一些不适宜学生出入的场所频繁出现在校园周围, 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分正面、负面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 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的校园周边环境,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 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难以纠正的。

要使学校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1. 网吧违规经营, 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 荒废学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 监管力度欠缺的网吧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 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 成为公认的三大害。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网吧违规营业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为接纳未成年人违规上网, 违反网吧营业时间规定, 对浏览不健康网页现象不作为等。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容易沉迷进去, 是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2. 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增多, 违法经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利益驱使, 许多小贩将摊位摆在校门口。甚至于一些小摊小贩变着法子, 以彩票、赌博等形式诱惑学生, 而这些小贩往往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经营许可证, 产品质量低劣, 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且在学生中间造成攀比浪费的不良习惯。更可恶的是, 校园附近的许多小店置国家的“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禁令于不顾, 向中小学生兜售散支香烟。

另外, 学校周围一些书店充满色情暴力的“口袋书”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包内, 毒害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3. 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交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中小学校园大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旁, 来往车辆多, 有些乡镇交通工具条件差,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各种车辆的增多, 交通事故又有回升态势。血淋淋的事实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从周边环境来看, 存在的主要交通隐患有:部分学校校门正对公路或主要街道, 没有缓冲区, 不利于疏散, 学生一出校门就容易遭遇横穿的车辆;一些学校门口被不法商贩占道经营, 小摊小贩围追堵截, 交通秩序混乱;一些面临主干道的学校校门无交通安全警示牌或不明显;部分司机无视“前方学校, 车辆慢行”警示牌, 不文明驾车;一些寄宿制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 周末放假学生乘车难, 超载现象严重等。

4. 社会闲杂人员围堵校门, 骚扰学生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口, 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 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在游荡, 伺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 或者强行找在校生谈恋爱, 如同苍蝇驱之不散, 搞得人心惶惶, 社会反响很差;社会青年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入校园, 侵占学生的体育设施、场地, 学校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类行为, 而学校的体育设施本身就比较欠缺, 如此一来,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无业社会青年到学校拉帮结派、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涉及面广, 地理区位敏感, 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 统一领导, 明确职责, 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治理效果不持久, 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 一些治理工作职责不清, 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 好象谁都可以管, 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承担管理责任, 最后只有学校来承担, 学校不是职能执法部门, 又管不好, 治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多头管理势必造成权力分散, 职责不清, 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保障。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必须统一领导, 综合治理。可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 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依托教育、公安、安监、工商、文化、卫生、城建等部门, 建立组织, 落实人员, 明确职责, 加大检查力度, 重视交流合作, 形成工作合力, 务实求真, 狠抓落实。

2. 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 对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标准》, 作为治理成效的一个参照标准;拓宽监督渠道,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 开展群防群治, 对突出问题 (如违法违规收纳中小学生上网、向中小学生兜售香烟、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出借暴力色情书刊、音像制品等) , 集中公布举报电话, 在各校门口悬挂警示, 对重点问题区域、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 实施挂牌督办, 和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 听取学校意见;落实奖惩措施, 对综合治理小组的工作实行满意度测评, 由师生、家长、群众打分, 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奖惩。

3. 突出重点, 多管齐下, 消除网吧不良影响

要特别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工作, 首先是取缔无照黑网吧, 进一步把好网吧准入关;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网吧实施监控;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工程, 建设“绿色网吧”、“阳光网吧”。

有效管理期待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可从五方面入手:“立”———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强化网络内容建设;“疏”———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开放校园网, 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 倡导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建设学生文明上网工程;“管”———加强管理。“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值得积极探索, 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大公司涉足“网吧”市场, 逐步将“网吧”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的经营之路。

4.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 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 对损害学校、师生利益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 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关系, 切实加强警校共建, 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指导管理工作, 在校址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协调有关部门关系, 做好政策处理, 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围墙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个体行为易群体化,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因此, 我们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篇3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4

根据市、区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我校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全体行政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市、区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统一了思想,集思广益,认真进行校内外安全的全面排查,针对查找出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迅速安排布置整改,责任到人,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内外存在的安全隐患:

1、一号楼与二号楼之间走廊连接处的伸缩缝,土块碎裂出现一拳头大小的洞口,学生在奔跑过程中容易崴脚。

2、一号楼后面有一个旱厕,位置相对比较隐蔽,蚊虫较多,如果课间或其它时间低年级学生跑去玩耍,容易出问题。

3、校门口外小摆点较多,占道经营且极有可能贩卖“三无”小零食,既影响学生上学、放学通行,又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4、校门口的下坡道路面虽经整修,但坡度较大,而人行斑马线又在离下坡处近十米之外,且有变压器,通道狭窄,不利于学生安全通过马路。下坡路口处没有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掉头车辆较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5、学生中午到校较早,校门口出现拥挤现象,如果学生靠近铁门拥挤,容易发生挤伤或其它事故。

6、经常有学生家长用两轮摩托车接学生,而且是一个摩托车同时带三到四个学生,严重超载。

二、安全排查整改情况:

1、为给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我校认真贯彻落

实安全教育会议、文件精神,围绕“创建平安校园”这一主题,制订

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方案、应急预案,稳步扎实开展

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行政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平

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修改并完善了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根据学校

实际分块制定了安全责任范围,明确了具体责任要求,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排查、落实整改、跟踪管理的职责,增强全体

教职工安全教育意识。

3、学校少先队大队向校门外的无证经营的摆主及社区人士发放

了几十份《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单,并向蔡店城管、城监、工商和派

出所两次递交了《小学关于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报告》,请求他

们给予执法帮助,协助学校对校门口外的摆点进行整治。

4、向全校800多名学生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从预防食物中

毒、预防手足口病等流行性疾病及传染病、午休、夏季防溺水等几方

面,进行了安全知识的宣传,提出了具体做法要求,诚请家长配合学

校做好安全教育及防范。

5、建立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日志,每日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

消防、饮食、卫生、交通、意外伤害等点滴小知识教育,预防校园侵

害,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同时通过小手拉

大手,让学生向家长宣传,不乘坐无证无牌车辆,不乘坐摩的,不用

摩的接送学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确保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

回家去。

6、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人员、教师值周、值日制度、晨检制

度、校园安全保卫制度,严格门卫管理,实行出入证和来客先查实后

登记制度,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把好校园安全第一关。教导处每日两次清查学生到校人数,做好因病缺课情况记载、上报,并电话查

询生病原因,请假及返校必须有医院出示的病假病因证明。

7、对一、二号楼走廊接缝处,已用钢板进行了整修,确保走廊

通道安全。楼后通向旱厕的地方,准备设一栏板,出示安全警示牌。

8、学校正拟定报告,请求校外法制副校长协助,提请相关管理

部门考虑在校门外的下坡路口处,增设一“内有学生出入,减速慢行

或禁止车辆左调头”交通警示牌,请求交警在放学时间,能派警员进

行交通指导,协助学生安全过马路。

9、夏季来临,学校已安排后勤人员利用双休日对校园教室及教

学楼后进行打药消毒、灭虫工作。

10、教育教学活动安全的规范管理,正在逐步的整改之中,每一

项活动都做到了早计划、细安排、督落实,保安全。班级开展的任何

小型集体活动,无论时间长短,都必须提前一周请示批准后再开展。

总之,我校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思想,积极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强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把师生及校园

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多方联系,共建安全和谐校园。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5

近几年来,在市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综治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扎实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行动,为我市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责任感、紧迫感

我市是一个教育大市,各级各类学校342所,在校生32多万人。当前,由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十分复杂,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类涉及学校及周边的安全事故、事件和案件呈多发趋势。因此,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保证广大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至关重要。我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将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建“平安**”的一个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高度重视,落实机制,完善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全力维护全市教育系统整体治安形势的稳定。

二、注重实效,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市开展了“**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活动,编写了《国旗下讲话》、《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思想教育读本;举办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累计投入1000万元建设校外教育活动场所4个;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1000余人次;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民族精神伴我成长”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争做诚实守信现代人”读书活动、“千佳小公民”评选等一系列体现本地特色的主题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我局与市综治办协作,从政法部门为全市各中小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结合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每学期至少对学生开展两次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活动。2000年以来,我局与市关工委、政法委、司法局组建了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市法制教育报告团,深入镇村学校,面向全市中小学举行报告115场,受教育者达123万人次。通过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护法,切实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重点

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我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学校及周边师生反映强烈的不良现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重点。一是校园内部的治安防范设施配置,消防器材配备,校内建筑物的安全维护,食堂、食品的卫生,传达、值班人员的聘用,学校外来人员、暂住人口的管理,安全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等。二是校园周边的治安的整治重点。主要包括无证摊点,违章建筑物,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交通环境,不法分子滋扰等。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开会,分析治安形势,排查突出问题,商定对策,布置任务,共同维护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

四、多方协作,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专项整治行动

市教育局与市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动联系,加强协作,根据各部门具体职能,明确职责,发挥各自优势,依法行政,形成合力,联合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2004年11月初至1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园及周边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公安部门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与刑事案件,组织专门力量,集中侦破,依法严惩经常滋扰校园及师生的流氓恶势力及违法犯罪分子,并加强了对校园周边违法娱乐场所的查禁,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学校门前增添、更新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合理配设警力,科学分流学生上、放学期间的机动车辆,努力改善临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拥挤、混乱、堵塞的交通环境;定期深入学校了解治安状况,建立并完善夜间巡逻校园制度;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不良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指导重点学校做好保安、报警设施的配备等工作。工商、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非法摊点进行清理整顿和查禁取缔;对制售假冒、劣质、损害学生健康成长物品的摊贩重拳打击,严惩不贷;对证照齐全的业主加强管理,督促其守法经营,教育其恪守良知、诚信,不得欺诈少年儿童。建设、交通、公安、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阻碍交通、损害市容等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进行全面治理,对内容粗俗的宣传制品、野广告等予以彻底清除,下大力气净化校园周边的育人环境。文化部门加大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查处力度,做到每周一突查,每月一专查,每季一普查,建立科学的网吧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新闻出版部门细致摸排校园周边销售宣扬暴力、迷信、色情、反动等内容的音像、书刊店,查禁“口袋书”、盗版物等。各学校严格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内部安全管理水平。整治行动期间,全市共取缔非法流动摊点650多个,清除校园周边违章建筑物130多处,取缔非法网吧等娱乐场所116个,侦破了一批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刑事治安案件。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显著增强,我市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长效机制

学校及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长期存在,必须长抓不懈。我局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积极会同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投毒、防爆炸”为重点,对各学校定期进行全面细致的联合大检查,强化学校重点部位和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硬件建设,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漏洞和治安隐患。二是指导学校组织力量加强校园治安巡逻,严格执行外来人员进出校门登记制度、住校学生就寝点名制度、学生校外租赁房屋审验制度,推广学生“三卡“(胸卡、床卡、门卫登记底卡)等做法,避免和消除治安隐患。三是广泛开展“读健康书,做文明人”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抵制邪教及荒诞虚无、武打暴力文艺作品侵袭的能力,培养用科学头脑思维和学习的习惯。四是深入开展“创建最安全学校”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竞争、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篇6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央、山西省有关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的指示精神,城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目前,城区辖区范围内共有小学40所,中学25所,大中专院校技校12所,点多、线长、面广,因此,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我们从自身的职能出发,精心组织,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整治行动,切实解决校园周边存在的违规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把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之始都要召开了局班子会议、文化市场执法人员会议和网吧经营业主安全工作专题会,制定专门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工作计划,布置当年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争做到,从局“一把手”到每个班子成员,从主管领导到市场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从每个执法人员到广大网吧、文化娱乐场所经营业主,人人都了解了当前校园周边环境秩序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上级关于抓好此项工作的精神要求,从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该项活动开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二、加强领导,深入推动此项工作扎实开展

第一,我们成立了“大同市城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秩序工作领导组”,由城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任组长,以加强对全面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第二,制定大同市城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秩序集中整治五年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内容、工作重点和措施,对此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第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声势。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对全区的网吧、歌舞娱乐场所下发了安全集中整治活动通知,同时组织人员对每个文化娱乐场所送达集中整治通知书,并开展上门“宣讲”活动,使此项活动家喻户晓。

三、调查摸底、认真清理

在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我们首先对本辖区内学校及周边文化经营场所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摸底,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对调查摸底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同时与各个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签定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细化量化了责任目标。

四、加强管理,狠抓监督

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我们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音像制品经营场所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强检查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建立完善检查台帐,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重点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超时营业、歌舞娱乐场所在非国家法定假日期间接纳未成年人、营业性演出场所演出曲目和音像制品经营场所销售非法出版

物等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同时,凡是在学校周边不足200米的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坚决予以取缔。其次,严格执行文化部颁布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处罚规定,坚持严管重罚,凡一次性接纳3名以上未成年人的,实行“一次性死亡”制度,一律吊销营业许可证,并处以最高限额罚款。第三,实行集中整治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要每天汇总一次检查情况,每周召开一次检查例会,每月局领导班子听取一次集中汇报,及时了解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并认真协调解决整治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第四,严格考核。我们将校园周边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纳入全年文化目标管理序列,把其作为今年文化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进行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凡工作措施不力,影响活动开展的,将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组织措施。

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坚持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我们抽调区文化馆、区体校的精兵强将支持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开展了“学唱校园歌曲”、征集校歌、举办诗歌朗诵和校园艺术

节等一系列活动,向广大师生介绍经典校园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和乐理知识介绍。建设校园文化墙。以近年来各学校到校实践照片为主要内容,宣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二是在教学楼外墙增加以《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为内容的室外写真,让师生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悬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图文写真,宣扬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精品;组织去图书馆积极支持各中小学校班级建立“图书角”。通过各项活动将学生拉回到校园主流文化中来。

在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我们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3850家次。其中检查校园周边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380家次

通过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极大地规范了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经营秩序,有效遏制住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各类违规违法经营活动,达到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目的。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汇报 篇7

汇 报 材 料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省综治委《黔校园安全办[2012]9号》的《关于开展全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工作检查考核的通知》的精神,结合XX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齐抓共管,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学校稳定,确保师生安全,全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是进一步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更是人民群众直接感受的,极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调整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人员。根据我校及周边环境治理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并研究集中行动整治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各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学校各处室、年级组、班级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学校对治安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综治委及相关单位;同时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通过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把握重点,积极开展集中和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按照省、市综治委和教育局和街道办的统一部署,我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和多项专门整治行动。

一是在假期前对学生及家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比如板报宣传,广播宣传,签责任书等方式。联系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对一些违规经营、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网吧、游戏厅、无证摊贩予以严肃惩处。

二是对学校周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进行了检查清理。并对学生中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盗窃行为,以及与社会烂仔有来往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排除了学校及周边不安定隐患2处(草坪新村),打掉校外违法团伙2个。

三是对学校及周边的交通秩序混乱现象进行了规范整治。针对学校门口路较窄、弯多、坡急的的特点,我们已向XX市安监局、市交警大队,作了专题汇报,高考、中考期间,在学校至方圆小区路段,加强对道路的疏通,增设了交通指挥岗哨。

四是对校外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督促整改,对学校的“龙井”桶装饮用水核对了质检报告。建立健全了学校食品宣传制度,确保了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到目前为止,全校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卫生事故。

通过开展上述集中和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有效地维护了学校教学、生活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学校及周边的稳定。

三、整章建制,积极探索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的日常管理,对学校的“综治”工作按《2012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实施管理,并纳入目标管理总分中计分。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与要求,与大十字中心校、市教育局综治办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了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采取“校地共建”、“警校共建”等措施,为我校及周边创造良好的治安秩序。我校根据学生现状,同时,我校还聘请了广场路派出所警长王勇任法制副校长,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知法、懂法的合格者。及时调处校内外各种治安矛盾,使法制教育制度化、专业化。

总之,在XX市“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教育局和大十字街道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以制度管事、以规章管人,行程性考察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定性考察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层层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8

学校为贯彻落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周边治安防范、文化场所、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周边环境、重点人员管控等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严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现将2016年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矛盾排查化解和校园周边异常人员摸排和监控

学校对有潜在异常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的排查,加强与镇综治办、派出所、关工委、村委会等部门沟通合作,充分发挥村校联防机制作用,落实值班、巡逻、出入、请销假等各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坚决防止不法分子入侵校园。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坚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排查化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师生与社会等矛盾纠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封堵不利于学校及周边安定稳定的信息,防止群体性事件以及政治性事件的发生。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校园管制刀具排查、收缴行动,并将管制刀具收缴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坚决杜绝校园涉刀案件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定稳定和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作,为师生营造一个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

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开展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学校通过会议、红领巾广播站、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

(2)开展文明交通承诺签名活动。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家长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督促每一个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道路、不乘坐无证摩托车、超标电动车、“活飞”自行车,不搭乘坐超员的摩托车、电动车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教育学生主动抵制各类具有交通安全隐患甚至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提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

(3)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遵守交通规则”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举行一次以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知识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观看一次交通安全图片展、组织观看一场交通安全宣传片、制作一期“关注安全,文明出行”交通安全宣板报、发放一封《致学生和家长交通安全公开信》,举行一次“关注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班会。

(4)开展接送学生车辆排摸工作,建立学生上放学台帐,掌握学生上放学交通方式,及时了解接送学生车辆相关情况。

(5)学校在上放学重点时段,安排值日行政、值班教师、保安人员在校门口疏导学生进出校园及学生家长车辆的停靠,重大活动时,联系交通部门协助维持交通秩序,保证文明交通的有效落实。

三、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和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要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学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手机短信和分发《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和“小手拉大手”宣传材料等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定期做好校园消毒工作,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晨检及日报告制度。学校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不去购买流动摊贩的

物品;发现个别小商贩到学校门口进行兜售商品,学校立即进行劝说,对于个别不听的小商贩则报告当地派出所和综治部门进行处理。

四、加强危险水域和危险地带的排查,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板报、专题讲座、观看安全教育视频以及征文、书画、手抄报等各种活动,加深学生对防溺水教育的理解,自觉提高防防溺水意识和能力;通过专题讲座、家访、电话、短信、校讯通、QQ群、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督促家长落实监护责任,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学校联合所在村委会,对易发生溺水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牌、防护栏、隔离带等,警示学生远离危险水域和不在上学放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池塘、石窟、江河等嬉水、玩耍、捕捞等活动,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五、加强校园管理,构建防范体系

学校大力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人防上,配齐配强学校专职保卫、保安人员。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封闭管理、来客登记、门卫查验、夜间巡防、上下学接送交接等各项制度。学校成立了由值班行政、值班教师、保卫人员、护校队、应急小分队巡逻,加强校园及周边巡防,加强学生上下学及课间活动巡视,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上下学及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同时,加强与镇综治办、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沟通合作,强化联动、健全网络。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9

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管理,优化教书育人环境,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对淮北市二职高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现汇报如下:

一、及时落实,认真部署

第一、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街道办,社区组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我校积极配合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音像制品店等文化娱乐经营场所进行了专项治理。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游戏厅、网吧下发了限期拆迁整改通知书。目前,二职高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游戏厅已全部取缔,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

第二、对中小学校周边各类摊点进行了检查整顿,没收无证流动商贩经销小食品,清理无证流动商贩。

第三,对校内、外商店及食堂卫生许可证办理情况和肉类、蔬菜及其它产品的定点采购管理、索证索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严防“三无”食品进入学校。督促校内食堂要每天保持环境和食品加工操作的清洁卫生。切实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和投毒事件的发生。对检查中发现的学校周边无证经营和严重“脏、乱、差”的商店和学生小吃部、小餐厅,进行了清理整治,有效防止了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

二、纳入常规管理,做到长治久安

“安全事故猛于虎,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安全工作做好了,其它工作的开展才有保障。尤其是对于学校工作而言,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稳定学校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淮北市二职高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才会奠定学校外围安全的“马其诺防线”,同时奠定学校安全工作的半壁江山。所以,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议事工作日程,重点抓好。

1、强化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文化、卫生、交通环境,为了强化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我校专门成立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学校及周边相关的单位组成。

此外,因学校是校园周边环境的主体,我们明确了责任建立了机制。一是明确“一把手”责任。校长是学校周边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校园周边安全工作负总责。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校园安全制度》、《食品卫生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卫生制度,构筑学校安全防线。三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要求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坚持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普遍对师生进行法规校纪教育。各学校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上法制课,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法制与安全宣传,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2、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结合今年的整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日常工作例会制度。整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整治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学校定期排查、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表》,将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及时上报教育局。除了责成有关职能部门专门解决外,还针对个别难题进行综合治理,现场办公。三是建立完善校园环境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3、加强内部防范,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内部治安防范和学校安全工作的自我强化,是平安创建的重中之重,有学校的安全才有师生的平安,有教育的平安才有整个社会的平安。我们在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一是认真做好学校的治安防范工作。加强学校警务室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警务人员在校园治安防范方面的作用,提升学校警务室的运作水平,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建立《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全面提高处置能力。有效形成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全体师生的参与意识。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防火、用电、饮食、交通和大型活动安全工作制度。加大安全督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扎扎实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稳定。二是继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投入。三是集中对师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配合公安机关等单位对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治理.其中,3月份,我们在全校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今年重点是自我防护常识的教育和演练。

4、以人为本,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整治校园内部存在各类问题的力度,努力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一是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落实门卫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重大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构筑学校安全防线。二是加强学校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消防设施按要求配齐、配全,并定期检查,定期更换。三是加强学校安全专项检查。认真排查隐患,切实做好学校安全预防与整治工作,同时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各学校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质量,建立了学校安全防控体系。

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评比活动,不断总结推广创建经验,抓好典型,表彰先进,把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有与学校安全保卫任务相适应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有健全完善的保卫工作制度,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无(校园周边无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室、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无销售暴力、淫秽、反动书报

刊、音像制品及管制刀具等,无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物品的经营场所)、三个不发生(校园内部不发生严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案件、不发生在校生犯罪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活动。

5、坚持综治,做到长治

学校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并且涉及面广、人多,且都是弱势群体,任务复杂艰巨。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使学校安全工作长治久安,我们在集中做好专项治理的同时,把群防群治,联防共治作为重要内容抓实做好。

第一,组织成员单位做好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第二,做好以学校自查周边环境为主,动员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积极发现、及时报告学校(学校接报后上报),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联防共治,使不法行为无藏匿之处,无存活之地。第三,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安全工作常规,坚持经常。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认真的检查。

三、存在问题

经过此次专项整治,淮北市二职高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影响学校的治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在整治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个别网吧仍然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虽然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已经取缔,但仍有些网吧在其他位置经营,个别业主受利益驱动,置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于不顾,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超时经营,对沉迷于网吧的孩子不加过问,甚至纵容他们违规上网。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加大对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落实到人,限期整改,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二)继续对文化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进行整治,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和监督查究机制。督促学校要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强化上述措施的同时,我们还要依照“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组织协调有关执法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10

关于全镇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安全排查的情况汇总

为了切实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元月2日,镇中心学校校长、镇政府负责人、驻镇派出所、交警队的领导,一同对全镇校园及周边安全进行了全面仔细地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三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本次排查重点查看校舍、教室、线路、围墙、体育器材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重点访问学校周边群众,了解学校与农户的关系,辖区内是否有精神病或对社会不满人员,以及校园交通安全和周边饮食安全等,检查组对查出的问题当场反馈给学校,并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监控不能全面覆盖,校园内留有死角。

2、消防器材未进行年检,部分已失效。

3、学校用电压不足,时有断电故障,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4、家长骑摩托车接送学生,无视交通法规的现象严重。

5、镇中心幼儿园校门口外临河沟,无防护栏。

6、大铁坝小学校园护栏腐朽,存在安全隐患。

7、中心小学紧邻309省道,减速带的噪音和灰尘严重影响教学及师生身心健康。

三、整改请求

针以上安全隐患,我们特提出以下请求

1、请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监控进行检修增设,增添和更换消防器材,保证监控无死角,消防无隐患。增加经费投入,完善校园的修缮加固工作。

2、请求交通管理部门协助校园交通安全管理,降低交通带来的危害,排除交通安全隐患。

3、请求镇政府协同电管所改造学校用电线路,已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篇11

本学期,我校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的首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把综合治理、创安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学校开展的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号召,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维护学校、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教育事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创建“平安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显著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现将校园周边治理工作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方面:为贯彻上级各主管部门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创建“平安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其具体措施分层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整治”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整个整治工作能够真正做到层层落实,奖惩分明。校领导小组通过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等形式,让全体师生知晓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目标措施、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发扬优良校风和学风,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有效措施,更是造就遵法守法、奋发向上的新一代公民的重要途径。调动全校师生都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对于整治工作在领导例会上进行讨论、研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及管理办法;对外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联系,定期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士到我校作专题安全教育讲座,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如教学环节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和验证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等,所有制度均形成书面并上墙,对其负责人均定期进行培训,也要求其在管理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由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定期查找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如定期检查学校

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等各类基础设备是否完备;定期检查学校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用气排污等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及校园环境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和病毒、传染病的传染等等。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派专人进行整治。加强学生集体活动和外出活动的管理,做到活动有计划、外出有审批,并在活动前做好全面安全教育工作,坚决贯彻就近、徒步、安全原则。与当地公安机关紧密联系,在学校建立了校园报警点,以便发生案件时能及时上报公安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我校历来注重对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的教育,开办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或群体性安全责任事故。

三、安全教育方面: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重于防患、杜绝隐患,定期聘请我校法制副校长周庆峰同志给师生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开学初、重大节假日前和寒暑假前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板报、广播等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节前安全教育,印发告家长书,让家长配合学校,形成家校联系,共同督促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还积极开展反邪教、禁毒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专题讲座,印发相关宣传材料和通过板报、广播等形式教育学生远离毒品和反对邪教,目前,学生没有吸毒和参加邪教组织活动。加强对师生的普法教育,认真宣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社会治安的有关法律、法规。全体师生遵纪守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廉洁自律、民主管理、依法治教,从未出现师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教育和“苗头性”问题的处理。在校内设立心理教育咨询室,制定后进生转化工作制度,专门针对严重心理障碍、经常违纪、学习困难、网络痴迷的学生进行教育,促其转变。引导其摆脱低级趣味,追求真、善、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展个性特长,到目前,没有出现学生因心理问题或学习问题而自杀、出走等现象。学校还积极提供一切优惠政策,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使其无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四、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方面: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门关于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会议精神,把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我校的工作计划。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三厅两吧一室”等不良场所;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经营的各类刊点、摊点;

是否存在没有达到卫生标准的餐饮店,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秩序是否稳定。将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形成书面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协同整治、清理。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全体师生对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状况整治的建议和看法,并了解师生对其治理成果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较为稳定,绝大多数的师生对其表示满意。加强对校园外来人口的管理,设置《来访登记表》对来访人员实行严格的验证、记录制度,防止一些不法人士混进校园,不给为非作歹者有可趁之机。

五、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方面: 学校领导小组协同政教处、总务处定期分析、排查、掌握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对校内发生违纪事件和不规范行为进行重点排查,并参与处理,有力打击了违纪现象。根据学校特点和现有的条件,我们组建了多个职能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了多个切实可行的应急工作预案,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传染病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预案、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防汛工作预案、消防工作预案等,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积极开展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设立校园师生意见箱,对师生反馈上来的意见和问题,学校领导及时给予解决、处理,从未发生过师生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或个人上访的事件或行为。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的监控,认真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认真贯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和备案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封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总之,在开展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工作中,我校积极行动、认真总结、结合实际、抓住重点、突破薄弱,取得了新的进步,使创建工作的具体任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探索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新路子新经验,为建设“平安辽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中学

上一篇:初中生军训感言600字下一篇:体育公共关系案例及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