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2024-10-02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10篇)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篇1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学习目标:

1、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名士风流。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分析:目标1是重点,目标2是学习的难点。

学法指导:诵读法、跳读法(抓关键词、关键语句)、质疑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掌握生字词: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二、整体感知:

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试梳理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三、阅读探究:、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1、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2、深刻印象

3、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明确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3、请试着概括一下梁启超的形象:

撇开政坛上的梁启超不说,在文坛上,梁启超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四、表达手法赏析

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明确:

①直接表达

A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五、作业布置

名士风流是跨越时光的美丽。用心感受名士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启迪我们的心智,更能为我们自己汲取生命的养料,去成就属于自己生命的辉煌。通过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你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魅力?你认为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六、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请试着赏析并背诵这首诗: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篇2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入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的设计目标是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看似记事, 实为写人, 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先生的性格及特点, 并表达对先生的崇敬之情。这是一篇生动风趣而又饱含深情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梁实秋先生撷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 如同摄像, 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 来集中表现人物独特魅力的一面。文章篇幅短小, 语言简练, 意味深长, 作者对任公先生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之中。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放在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中。单元目标是要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 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 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根据课程标准, 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 结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单元目标, 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赏析课文精彩的人物描写,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放在赏析课文中对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动的描写上, 以此来了解人物的特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在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 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怀。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 要浓墨重彩, 因为这是体察人物个性、情操的关键, 也是使学生通过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关键。

四.说教法与学法

高中语文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 在教学中要力求突出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特征, 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交给学生, 以达到“读中有品, 品中有悟, 悟中有得”的目的。

本文言简意赅又生动丰富, 我先运用情境设置法, 激发学生兴趣;然后用阅读法和圈点勾画法, 让学生熟悉文本, 也让学生学会作旁注的学习方法;之后再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并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最后采用问答法, 使学生主动感知, 探索求真;针对教学重难点, 我立足文本, 点拨引导、讨论探究, 在赏析语言、体味情感中,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布置小作文, 迁移拓展本课所学的写人技巧。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情境教学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促进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所以我用诗句和图片设置情境来导入, 让学生主动走进文本。具体是这样的:

(多媒体显示梁启超图片及其生平文字) 《诗经》中有一句诗“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 那景行。今天, 我们就跟随梁实秋先生一起走进清华, 去领略梁任公先生的风采。 (板书课题)

(二) 赏析课文精采的人物描写

高中语文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一环节具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的精彩语句, 全班分组讨论: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学生阅读课文, 圈点勾画, 小组讨论, 交流发言, 教师归纳板书。

演讲稿 (整齐美观) ——认真细致, 有才华, 有修养

外貌———身材 (短小精悍) 步履 (稳健) 气质 (风神潇洒) 眼神 (光芒四射)

开场白 (独特) ——谦逊而自负, 风趣幽默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神态、动作 (敲打秃头, 手舞足蹈, 掩面顿足, 狂笑叹息) ———博闻强记、自由洒脱、率真

课文对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动的描写, 有很多内容学生容易把握, 如人物的肖像描写、独特的开场白、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等, 这些学生会关注的, 容易把握的, 交给学生自己去探讨交流, 教师不多讲。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容易忽略有些细节里所隐含的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 赤子之心。这个单元的目标是要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 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 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所以我把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设计为: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 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怀

(三) 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 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怀

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隐含在他讲《箜篌引》、讲《桃花扇》、讲杜甫诗句的细节描写中。要体察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 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三个细节描写。我主要采用问答法来引导学生, 具体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细节1: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 经他一朗诵, 再经他一解释, 活画出一出悲剧, 其中有起承转合, 有情节, 有背景, 有人物, 有情感。

师:我们看这首诗, 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

预设回答:一个拼命要渡河的人, 一个力求劝他不要渡河的人。

师:他渡河了吗?

预设回答:渡了。

师:结果呢?

预设回答:死了。

师:《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 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渡河的是一个白发狂夫, 被水冲走。劝他的是他的妻子, 悲痛欲绝, 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 她也投河随夫而去。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 是用血写成的”。诗中的“公”明明知道渡河会死, 还要去渡河,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预设回答:直面死亡的勇气。

师: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你想到了谁?

预设回答:梁任公先生。这个“公”其实就是梁任公先生的写照, 梁任公先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 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意志顽强, 可歌可泣。先生讲《箜篌引》时那么投入, 正是因为他有和诗中“公”一样的直面死亡的勇气。

细节2: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 讲到“高皇帝, 在九天, 不管……”那一段, 他悲从中来, 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师:先生讲到《桃花扇》时为什么会悲从中来, 痛哭流涕? (多媒体显示《桃花扇》的相关内容:《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 借写离合之情, 悲叹明朝的灭亡。其中所说的皇帝是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 不溺于声色犬马, 而是勤勉辛劳, 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 积重难返, 江山移人, 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预设回答:先生由《桃花扇》想到国家的衰亡, 所以悲从中来, 痛哭流涕。

预设回答:先生由崇祯皇帝想到了他敬重的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是一位年轻发奋的君主, 以社稷为重, 推行变法, 但由于慈禧太后的干涉, 光绪帝政治生涯早早结束, 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先生悲的是光绪帝被软禁, 悲的是维新变法的失败, 悲自己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无法实现。

细节3: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师:哪位同学知道杜甫这首诗的题目?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

师:可诗中为什么说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预设回答:那是因为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 喜极而泣。

师:先生讲到此诗时为什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预设回答:杜甫年迈时, 国家叛军四起, 后战乱平定;梁任公演讲时, 国家军阀混战、动荡不安, 所处时代有相似之处。是国家动荡让先生涕泗交流, 是战乱平定让先生张口大笑, 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 希望国富民强, 从他的一涕一笑中我们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四) 课堂小结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自己总结, 为梁任公先生画像, 在班上发言。

(五) 拓展提升

布置一篇小作文: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 从肖像、语言、动作或神态等细节方面对班上某一位同学进行刻画, 不写出名字。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篇3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我的导入采取阅读法,请学生集体朗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了梁启超先生的飞扬的文采,认识了梁启超先生的为人。如果从长远的目标来看,朗读这篇文章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决心是很有作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如是定义:“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于此可以看出,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掌握,它更是一种发展思维的方式,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教学的定义中,学生才是阅读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也不是纯粹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灌输思想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去感知、理解、体悟的过程。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强调主导,忽视主体;重视习题,轻视感悟;重视讲读课,轻视自读课等现象却很明显。

第二个环节“展示目标”和第三个环节“走近梁启超”我设置了图文展示法。目标的展示是想提醒学生本堂课我们的重点、难点在哪里。通过展示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我们设定情境中去感知文本。梁启超先生的图片一边展示,我要求学生从时、地、评、作几方面去认识作者。我想向学生灌输一些理念——“识记作者有法可依”、“知人论世”的学习理念。图文展示直观的让学生感知文本最表层的知识,让课堂不会枯燥,显的更加的生动。同时,图文展示之后,学生随着点评同学的发言,更加全面掌握文本的信息,并且是主动去挖掘信息源。

第四个环节“赏析作品,提取信息”我主要采取自学法和问答法。首先我要求学生按照课后的练习,运用旁注的方式,探究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过程的细节,然后感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里我用了自学探究法,学生很快整理出了好多细节:演讲稿、书法、肖像、开场白、声音、内容、动作和表情。自学运用旁注的方式效果不错,学生感受了学习的乐趣和文本的魅力。语文自学教学是一项新兴的教学改革。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以人为本的优势。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教会的是学生自己探求知识源泉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生学了多少知识。它不是为“应试”而学,而是做到学一课,收获一心得,举一反三,学到一种方法。学者称心如意,教者心情愉悦,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然后我一边补充一边提问学生的自学效果,感觉学生很配合,很主动。学生经过自学,回答问题就会更加积极,更有自信。问答法有利于唤起注意,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第五个环节“拓展延伸——细节描写”我主要运用讲述法和练习法。首先,我运用讲述法,向学生阐述了细节描写的概念和运用细节描写突出的片段。通过讲解和展示一些资料,学生基本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概念和分类。讲述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它以教师的叙述和说明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可以传授新知识,并保持系统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通过简明的语言讲清问题,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然后我安排学生课堂上运用细节描写写出某个同学或者老师的特点。学生在刚刚的学习中早就跃跃欲试,现在终于等到机会,个个兴致勃勃的完成自己的练习。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学生把知识化为技能,把技能化为熟练技巧,进而获得听读说写的能力和方法,养成听读说写的习惯,使学生取得多方面的适应性。但它只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用,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有时也可以起到扩展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与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上述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各有自身的特长,要使它们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科学的、恰当的运用,教师除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方法的运用要领外,还需深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学方式,熟知方法内部的相关因素。然后才有可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长。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篇4

编写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生僻字词读音以及成语意思;

2、 正面分析主人公人物形象,并熟练运用正面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重难点:熟练运用正面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学法指导:旁批法模仿写作

一、预习自测

1.读准字音

戊(wù)戌(xū)显宦(huàn)叱(chì)咤(zhà)莅(lì)校迥(jiǒng)乎不同精悍(hàn)步履(lǚ)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博闻强记(jì)博闻强识(shí)酣(hān)畅屏息以待蓟(jì)北

2.解释成语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也说博闻强识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涕泗交流: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

二、整体感知

1、 看到这个标题,你最想从文章中知道哪些东西?

明确:

1.这次演讲是关于什么的,都说了些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演讲?它为什么值得回忆?

3.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这次演讲是在哪里进行的?

5.这次演讲是否精彩?

三、探究导航

1、为什么梁启超的演讲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的演讲有什么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肥大长袍,步履稳健,风神

潇洒,眼神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着重于表现神采。】

(外在的平凡普通,内在稳重、潇洒自信)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富有感染力)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让人感受到其幽默、随和的个性)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从中透露出他的自信、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记、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真性情)

语言:旁征博引,成本大套地背诵(风趣、博闻强记)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率真的个性)

总之,梁任公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的学者形象。

*相关链接

梁实秋(翻译家、文学家)

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

--苏振元

2、 选取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用作者的人物描写方法来描写他,大约两百字左右。跟作者赛一赛,我们谁更厉害。

例:《我的妈妈》片段

再给大家透露一条消息,可千万别告诉我妈!我妈是一个十分爱唠叨的人,她那股唠叨劲是得到了我外婆的真传,但我妈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我外婆还唠叨!我要是周末做完了作业想看一会电视,那在妈妈来看可是犯了滔天大罪,妈妈一定会苦口婆心来侃我:“小明,妈妈不是强迫你学习,可你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想考个好中学,这样怎么行呀?快去看书!”“小明,我平时就最反对你看电视了,你干什么不好,下棋,打电脑,非要看电视!”诸如此类,我的耳朵听得都要磨出茧子了,可妈妈还是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的讲,有时候我忍不住跟妈妈提意见,妈妈总会无可奈何地望着我:“我哪里唠叨呀?”,每当我看到她那幅满脸疑惑的样子,到嘴边的话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练学习并运用侧面描写;

2、 熟悉作者的写作特点;

3、 了解主人公的执着精神。

1、 除此之外,作者还用到了侧面描写。如果说我们班的李亮打篮球很好,那么除了展现他的球技很高超外,还有什么可以展现呢?是不是现场的喝彩声和周围同学的评价啊?对,这些就是侧面描写。

所以,梁启超的形象也需要侧面烘托,比如现场的观众和“我”的评价。找一找。

明确:

作者的评述: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观众的`反应: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2、分析《口技》中侧面描写的部分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明确:表达口技艺人艺术之好。

3、文章第六段中作者有这样的描写,“我在听先生这篇演讲后二十余年,……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作者难忘的真的是梁任公讲的这首诗吗?

故事背景:

这首诗讲的这样一个故事:此是朝鲜津卒子高妻丽玉所作。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明知前方是死路、却要奋勇向前的一个白首狂人,他具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着精神。让我们不由地想起梁启超的生平。

梁启超: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

明确:

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力主变法,后来离开政界,用文学的方式继续自己的理想事业。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白首狂人的故事,也拥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精神。所以作者怀念的并不是那首诗,而是梁启超的人格精神一直在影响着作者。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梁启超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并训练了人物写作这种题材。请同学们自己去阅读文本中的细节。比如梁启超为什么广东官话比普通话要讲得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并掌握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研讨、探究、练笔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评一评

学生演讲主题:少年中国说

环节: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二、导入

听完这位同学的演讲,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对刚才演讲的同学心中有着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评价,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作者梁思成又是对他的老师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做出了怎样的精彩点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三、想一想(解题)

标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是一个动宾短语精简一下就是“记演讲”,那么我提出一个问题:

这篇文章中心只是写一次演讲吗?标题中对梁启超为何要以“任公先生”相称?

教师:这是一次演讲,本文通过写演讲这件事来描写梁启超先生。以号相称,这是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敬意。那么可见,这篇文章里,作者流露的应该是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

四、知人论世

1.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她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2.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五、记一记(查漏补缺)

叱()咤()迥()乎不同 莅()临 精悍()酣()畅 博闻强识()箜()篌()

叱咤风云: 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叱咤:怒喝声。博闻强识: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六、读一读

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把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句子划出来。

1.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2.梁启超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作者对梁启超的形象描写生动具体。那么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比如说外貌、语言、表情、内容等。3.在文中,梁任公先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七、议一议 合作与探究:

以四人为一小组,每组给予三分钟的探讨时间,最后选取一个代表回答这个问题。1.小组探讨:

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1)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梁启超当时受清华大学文学社的邀请,来校作了这样一次演讲,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先生时时刻刻都在关心中国青年的成长,我们可以感受到梁启超的热心肠。(2)准备充分。(3)表演生动。2.小组探讨:

以四人为一小组,每组给予五分钟的探讨时间,最后选取一个代表回答这个问题。

梁启超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作者对梁启超的形象描写生动具体。那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比如说外貌、语言、表情、内容等。

从开场白,声音,内容,语言,外貌,神态,动作七个方面来概括

外貌:短小精悍(身材)、光芒四射(眼神)、稳健(步履)、潇洒(气质)开场白:谦虚而又自负(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沉稳睿智)内容:博闻强记,旁征博引(丰富有趣)神态: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语言: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八、说一说

那么我们先来说一说,梁任公先生演讲时的内容。作者举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三个引用,先前在预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了解过了,第一个是古诗《箜篌引》,它是《古诗源》里记载的一个故事,短短十六字,通过由狂夫对渡河的执着和牺牲联想起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为寻找国家民族出路而英勇执着、勇于牺牲的精神,他们关心国家,关注民生,从中看出了梁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的热心肠。这是具体列出了一个“点”的细节,说明讲授《箜篌引》的时候,不仅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感受,也体现出先生的讲授让作者刻骨铭心,20多年后仍然无法忘记。

第二个他列举的是《牡丹亭》,通过写明朝灭亡的结局想到了自己曾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清朝,也已经烟消云散,不由得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伤痛。梁任公先生能以自己的情感调动整个课堂,让无数听众同喜同悲,他的课必定魅力无穷。

第三个就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由那个特殊的年代联想杜甫的一生,感同身受,好似通过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双眼看见了国家统一的希望,不由在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牡丹亭》和杜甫的诗都是作者在写梁任公讲演的过程,列出“面”上的细节,纯粹是动作描写,没有写作者心情,但字里行间含蓄的表达了对老师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九、写法点拨:我们从中总结出了梁实秋写人的四个方法。1.巧选角度,写出个性。例如语言、动作等多角度描写,抓住人物主要特征。

2.撷取片段,勾画轮廓。取两三个片段重点勾勒人物轮廓 3.描写细节,刻画人物----点和面的结合,用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4.多种手法联合运用——夸张、白描、引用等

十、写一写(导学案中第四题)

仿照文中梁启超的肖像描写,用几句话来刻画某位高中老师,写完之后读一下,让大家猜一猜是谁?

十一、议一议:那么梁任公在文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梁任公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十二、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是作者撷取自己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一个片段,记叙了梁任公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形象传神地描绘了一个学者的风采,表达了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表现了梁任公先生的真性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十三、课后作业(导学案第五点)1.优化设计第九课 课时训练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二梁”作为学者的政治情怀

2、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四字短语概括文意、相关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的训练落实

教学过程:

一、徐志摩的演讲导入

走上讲台,旁若无人地自怀中掏出一卷稿纸,大约七八张,用打字机打好的,全英文,然后坐了下来,环顾了一下四周后,准备开讲。他说:“我的讲题是《艺术与人生》,ArtandLife,我要按牛津的方式,宣读我的讲稿。”这一下,学生躁动起来,既然按照牛津的方式,那么,肯定是用英语的,之前,从没有人直接用英语演讲过。

--《徐志摩新月社》王一心、李伶伶

猜猜徐志摩的演讲成功了吗?为什么?

梁启超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的情感》。在这篇26500多字的演讲稿中,先生一共详解了古诗文中“奔迸的表情法”“回荡的表情法”“蕴藉的表情法”等六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先生的演讲效果如何?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让听众沉醉其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致3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学生梁实秋都已成老人,还在课文中津津乐道于先生当年的风采。

二、探讨演讲成功的原由,把握人物形象

那么,先生演讲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对相关的段落用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1、示范概括赏析。

老师先来,老师对第三段写先生形像颇感兴趣,先齐读第三段。我想了两个短语。大家觉得哪个最恰当?

形貌朴实气场逼人

重点品析“精明强干”一词。

2、学生交流。

听众景仰(爱其师则信其道)

准备充分(办事认真)

开场可爱

重点品析“喽”字及动作。“喽”。Lou什么语气?

讲解鲜活(活画出一出悲剧)

理解“起承转合”一词。

学识渊博

重点品析“畅快”一词。

情感动人、演讲投入

重点品析“表演”一词。

小结人物形象:综合这些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梁任公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有热心肠”何意?作者选择一次演讲,选点极小,却以一斑而窥全豹,用简约传神的白描活化出一个有个性的学者。这正是作者写人叙事的高妙所在。

三、深入分析情感,感受文章高远之意。

但文章仅仅分析到这里还是不够的,课后练习二作者提到“文章要深,要远,要高”,那么着高远深沉之处在哪里?

还是回到原点,看刚才概括出的原因。这些原因中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条?情感动人。什么样的情感让先生哭笑不自禁?两万多字的演讲稿中,引文不下百篇,作者独选这几篇,他想展示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

1、分析《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那《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讲《桃花扇》,先生为什么而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将杜甫的诗又为何张口大笑?结合梁任公先生的经历谈谈。

小结:哭与笑都来自于先生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偶有触发变泛滥不可收。杜甫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热心肠”正是爱国忧国之热肠。

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的情感》一文中总结道:

“奔迸的表情法”

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变”;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

2、分析《箜篌引》,分析其中深沉复杂的人生况味。

他既没哭也没笑,他是这样演讲的:引入闻一多回忆。

梁任公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一句:“公、无、渡、河”,接着大声喝彩,叫一声“好”!然后再重复地念:“公、无、渡、河”,“好”!“公、竟--渡、河”,“好”!“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先生为诗中的什么人物而叫好?为白发狂夫的什么而叫好?

站在河边的还有他自己。但先生的经历远比谭嗣同复杂,没有战友那单纯的悲壮。

先生为什么不问政治,专心学术?

如此深沉的哀痛,作者什么时候懂得?何以见得?“顿时”一句。你从哪几个短语中读到深沉的哀痛?品析“黄沙弥漫,黄流滚滚”的深沉。

小结:似浅实深的叙述中竟有如此深沉的情感暗流,如此张力,这正是这篇文章魅力。我想,作者所说的高远之意也正在于这些深沉的地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全面地分析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塑造自我美好心灵;体会作者梁实秋对于师长的敬爱之情并把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力量,树立尊师重道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2)、品味文章的语言,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难点:(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想象,更好地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以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地位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以下壮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同学们知道说出这些壮语的是谁吗?(梁启超)没错,就是选自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一段是整篇文章中最精彩也最有气势的一段。对于梁启超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在历史的记录中,他都有哪些功绩呢?(“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维新派领袖等)这就是梁启超,任公是他的号。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梁启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将给我们展现梁启超作为学者的一面。下面,就让我们从作者梁实秋的眼中去品味大师的风采吧。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作者简介)提示:了解作家时重点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成就以及代表作品。

二、解题

大家看,课文的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也就是梁启超,任公是他的号。作者称他为“梁任公先生”,为什么不说“记梁启超的一次演讲”,而要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呢?我们知道,在古代,以号来称呼一个人,表现的是一种尊敬之情。这里不仅以号来称呼,还加上了“先生”,从这一个称呼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对先生的尊重敬爱。虽然文章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但大家在预习过课文之后,觉得这篇文章是不是在记录演讲的过程,是不是演讲稿呢?(不是)那文章写的主要是什么?(写梁启超这个人)没错,这篇文章与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致的:写人记事,记事是为了写人,这篇文章和之前的2篇课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以及巴金的《小狗包弟》一样,都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在对人与事的描写中,体现的是人物的个性和情操以及作者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具体到本文,我们就来品人品文,一起来作者是怎样通过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征和自己对于先生的尊重敬爱之情的。

三、分析课文

1、整体感知:

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熟悉一下课文的内容。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在草稿纸上写下,并查字典标注读音。同时概括每段的大意。(1)明确:(1)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2)介绍梁任公的演讲稿。(3)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人物,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4)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5—9)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演讲,列举他的演讲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10)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2)字词正音。好,时间到。既然大家都已经找出并自己解决了生字的读音,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一下这些词,尤其注意有下划线的字。(学生朗读)他读得都正确吗?完全正确,大家掌声鼓励一下。/有错误的地方同学们帮忙指出来。

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生字词:这些生字词同学们在课下一定要注意巩固,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会用。

2、评点文章,深入感知

(1)刚才大家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概括了每一段的大意。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梁启超的演讲成功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课本上找出相关的语句作为佐证。(请一两位同学回答)明确:相当成功,听众深受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依据:“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2)没错,这是一次极为成功地演讲,既使得听众深受感染,又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作者在二十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笔而记之。

这些都是写“我”作为一个听众的感受,是从侧面对梁任公先生演讲效果的描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侧面描写”。我们知道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类。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的记述,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作了正面的描写。

思考:为什么这次演讲会如此成功?演讲中的梁任公先生有何特点?我们一起来找、读、品、评。试着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并作旁注。关于如何写旁注,请大家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一”。

示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关于演讲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3、4、7、8自然段,同学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讨论这四个段落中的细节。

学着题干上所举出的例子,找出各个段落中你自己认为精彩生动的描写,并作旁注,写出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了梁任公先生怎样的性格、精神或修养?旁注既可以用原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自己总结。

之后我会请各小组推选代表交流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现在开始,讨论好的小组就举手示意一下。①赏析第三段(出场)

明确:肖像、神情——潇洒。(这是梁任公先生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②赏析第四段(开场白)开场白:独特——幽默、谦逊、自负(极具特点的开场白,寥寥数句就表现出了梁任公先生的特点)(既谦逊又自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在梁任公先生身上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传达给听众的是一种极度的自信)注意其中的几个动词。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沉稳

虽然用的是标准的广东官话,但这不仅没有给他的演讲减分,作者甚至还觉得“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和风范。

请一位学生模仿任公先生的开场白。模仿出其中的谦逊又自负的感觉。明确:语言、动作描写——幽默、自信 ③赏析第七段(内容)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渊博(演讲内容丰富,是渊博学识的体现)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作为一个学者的风范)

用手敲头,和蔼亲切

听众也投入其中

明确:动作、神态描写——渊博、亲切 ④赏析第八段(高潮)

神态:成为表演——十分投入,感情充沛(演讲充满感情)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由洒脱(真性情)明确:动作、神态描写——洒脱、投入

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从人物的各方面细节着眼,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了演讲的出场、开场白、内容和高潮。不仅有细节描写,大家所作的旁注有很多就是作者的原话,也就是作者的评论和感受,也属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构成了以此生动的演讲,通过这次演讲,又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梁任公先生。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人物描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与感受,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大家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补充句子:梁任公先生是一个_________。请一两个同学起来回答。之后教师作适当的总结,明确:梁任公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有思想性,感情充沛,沉稳、睿智、潇洒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我们再来看看文章最后一句话,作者是怎样评价梁任公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任公先生的渊博学识和出众的文采我们都领略到了,作者说他“有热心肠”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热心肠和我们现代汉语中所说的热心肠是不是一个意思呢?(突出他的真性情、富有感情)

(何为“热心肠”?)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有热心肠的学者,刚才大家说“热心肠”表现的是梁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但作者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这个层面。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他的满腔的爱国热情还是表露无疑,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梁任公先生炽热的爱国心。

(3)品读第五、六自然段,分析任公先生的朗诵效果:有起承转合、情节、背景、人物、情感,活画出一出悲剧——文采出众、表达到位、技巧纯熟(正面描写);作者听后20余年渡河时仍能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事——演讲内容、效果深入人心,照应首段末句(侧面描写)

这短短的16个字,为什么经过梁任公先生的朗诵之后,会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呢?

大家齐读一遍,试着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参考意见:劝你不要渡河,可是你最终还是不听我的劝告渡河,结果你渡河而死,你让我把你怎么办呢? 补充(多媒体展示):《箜篌引》是朝鲜津卒子高妻丽玉所作的。讲述子高晨起划船,有一个白发狂夫被发提壶,不顾滚滚河水而渡河,妻子尾随而至却来不及制止他,结果被凶河水吞没。于是这位妻子抱着箜篌吟唱《箜篌引》,声音凄凉,曲终也跳进滚滚江水中跟随丈夫去了。子高回家后,把他亲眼目睹的这一幕告诉了他的妻子丽玉。丽玉听后,哀伤不已,于是也取出箜篌,援引故事中所蕴涵的悲情,缓缓地弹奏出充溢心头的切切哀声。凡是听到丽玉弹奏这首曲子的人,莫不伤心掉泪。

从表面看来这是反映至情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但隐含了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倾立场。他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反映了梁任公先生即使经受了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仍不畏惧退缩,坚持斗争(随后策云南起义等)的坚毅意志。梁任公先生之所以选择这首为例子,其实正是反映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理想,这也是演讲为何能够如此精彩感人,使人20年后仍记忆犹新的原因之所在了。(4)“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成功的演讲应该是声情并茂的,应是全情投入的,请问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其演讲感情充沛? 明确:“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 试分析这些动作能够传达出梁启超怎样的感情?

参考:掩面——悲痛;顿足——愤怒;狂笑——得意、嘲讽;太息——无奈。孔尚任《桃花扇》——悲从中来,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于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 补充(多媒体展示):①《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叹明朝兴亡之感。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描写南明王朝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无能,任由奸臣余孽阮大铖、马士英兴风作浪,断送大明江山,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史,展现了明末腐朽**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清·孔尚任 《桃花扇· 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崇祯皇帝,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只是时运不济,明朝此时大势已去,积重难返,他已无力回天,只能身殉社稷。读到这一段,先生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如此悲痛,他悲的不仅仅是崇祯帝、明朝的灭亡,先生悲的更是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失败,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蓟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安史之乱”叛军根据地洛阳一带。

背景:这首诗歌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时所作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现在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

梁任公先生读到此诗为什么会 “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明确:任公先生生活的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和杜甫生活的时代非常相似。战乱平定杜甫喜极而泣,任公先生也为之张口大笑,这也体现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希望国家富强、安定的爱国情怀。

四、写作技巧探讨与学习

1、“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苏振元

引用苏振元的一段评语,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的写作特点,并明确“选材要得当,写人记事不必面面俱到,着力描写最能突出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的事情即可,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2、写作技巧总结:怎样把人物写得生动传神?(1)抓住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

(2)从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角度描写。

(3)叙事中带有强烈的情感,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4)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情,而不必面面俱到。

3、课堂小训练:两个外貌描写段落你认为哪一个更为出色?(说出自己的理由)片段一:“我的妈妈三十七八岁年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梳不长不短的剪发,圆脸庞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做事麻利,但特别喜欢唠叨。”

片段二:“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六、课后作业

以“记

老师的一堂课”为题,写一篇周记。写作建议:

1、抓住老师的特征,运用肖像、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篇8

课前预习:

1、查阅相关资料,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2、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选一同学上台进行对梁启超人事经历介绍的演讲。老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并通过补充介绍使学生们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补充介绍: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她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登堂入境

安排学生将上面的演讲做成口头作文:《记××同学的一次演讲》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口头作文记叙的重点:记人或记事

要求学生关注文本:通过品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与先前的口头作文相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看似记事,实则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表现出了梁任公的性格及特点。

三、品文品人

1、提问:通览全文,找出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①“我很幸运地有计划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②“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③“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④“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⑤“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可见,作者对于梁启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样突显这些印象的?

(4段)独特的开场白

(谦逊自负)

描语言

(5段)深情的《箜篌引》(意韵丰厚)

(3段)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立外貌

神态特点——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

(7、8段)演讲时

敲头回忆

(自然可爱)

动作特点

手舞足蹈、时悲时喜(自由洒脱)

举行动

我们在细节描写中看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他语言的诙谐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的动作。这里不仅看到了梁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乃至众人对他的敬佩。

3、在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中,除了这些细节的刻画,还有哪些侧面能够显现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①“我在听完先生这篇演讲后约十二余年,……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抓侧面

②“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③“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生动激昂,意韵深厚的演讲深深地打动着人们,而作者从侧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洒脱的梁启超,这其中融会着他人生的感悟以及潇洒不羁的真性情。

小结: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及作者的感受来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在描语言、立外貌、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触类旁通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究竟如何在千人千面中,抓一个个性突显笔下人物的独特魅力呢?

1、两个外貌描写段落你认为哪一个更为出色?

片段一:“我的妈妈三十七八岁年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梳不长不短的剪发,圆脸庞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做事麻利,但特别喜欢唠叨。”

片段二:“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谁?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豆腐西施杨二嫂”。

设想回答:表面上看,第一段文字似乎抓住了妈妈的特征,做事麻利,喜欢唠叨,但细想一想,有多少妈妈不是这样的呢?这不能表现出这个妈妈独具的个性特色。正如春花秋菊冬腊梅,各有各的特色,不是所有的美人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也不是所有的坏人都是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而第二段鲁迅先生的文字,从头到脚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浮现在读者的面前,使其成为典型,成为“唯一的人”。不能不让人拍手叫绝!可见,肖像描写要抓特点切不可泛泛而谈。

2、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哪一处的动作描写最精妙?为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设想答案:

本文:敲头回忆、手舞足蹈、时悲时喜

课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类极富魅力的行动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变色龙》中的奥楚篾洛夫对同样一只狗而前后大相径庭的言语和动作,将一个惯于见风使舵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往往是最真实的,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的。摄取细小动作,对塑造人物形象往往能起到滴水见海的神奇效果哦!

3、古人云“言为心声”,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什么样的语言最能够显现人物性格呢?

设想答案:有时塑造人物只选其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袒露他的内心世界。陈涉“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的伟大志向。而本文也以简短的语言“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让我们如见其人,4、教师点播有烘云托月之妙的侧面渲染。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写罗敷容貌之美,不直接写其容貌仪态,却写从使君达官到下里巴人,从老者到少者,人见人惊,人见人爱。一个令所有人都看得忘形了的女子,你便可以想她有多美,她便有多美。这不仅侧面烘托了罗敷貌美惊人,更主要的还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融入了读者的再创造、再加工,文章也因此而具备了神韵。文学的想象力的魅力可见一斑了。

概而言之,你只要能让读者对你笔下的人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的感觉的话,就证明你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兴波起浪”成功了。

五、牛刀小试

试以《××老师的一堂课》或《××人的一次讲话》为题,任选本文所使用的一种或几种写人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记叙的笔下人物的言谈举止等突出其人物风貌。

课堂小结: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 篇9

梁实秋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梁启超的知识,识记基础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句子分析梁启超的形象特点。

2.通过分析演讲内容体悟梁启超的爱国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梁启超先生治学严谨的精神,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 教学重、难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点拨法、归纳法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面带微笑环视教室,约20秒)好,把我看清楚了吗?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对我进行一句话描写,最好带上感情倾向。

同学们觉得他描写的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不能让我们有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同学们回忆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板书: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从角度上来讲又叫正面描写,与此相对的叫侧面描写。(板书)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应力求具体生动,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经典的写人记事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品文——品人

1、文本初读

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任公先生作了精彩的描写,请找出你觉得描写的很具体生动的句子并作批注,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任公先生的什么特点。

第七段:可爱(博闻强记)

刚才这位同学找到的是动作描写,那我们再找找有没有语言描写。

第四段:谦虚、自负(很自信)他四岁开始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神童之称,十二岁中秀才,十七岁做举人。这样的人当然是很自信的。板书:自信

第8段:学识渊博并且用情来做学问这样的人真是难得。板书:学识渊博、用情治学

第三段:这个形象和邹忌的“八尺有余,形貌昳丽”的感觉一样吗?虽其貌不扬,但精神抖擞。板书:其貌不扬、神采飞扬

同学们都是从正面描写这个角度找的,看一下有没有侧面描写的。

第二段:办事认真,修养很好、治学严谨

好了。类似的描写还有,留待同学们课下去研读。

师: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梁任公先生?指黑板:可爱、自信、学识渊博、用情治学、精神抖擞、治学严谨。这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的?黑板:正面、侧面描写。

2文本再读

作者对任公先生是如何评价的?用文中话回答。板书: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

有学问、有文采好理解,“热心肠”是什么意思?可看做“热情”,“热情”的人往往感情外露的。找找文章中有表现梁任公先生“感情外露”的句子?

师:梁任公先生是在讲什么内容的时候表现出大喜大悲的情绪的?

板书: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中的杜甫喜极而泣。为什么梁任公先生读到这里会“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是国家动荡让先生涕泗交流,是战乱平定让先生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希望国家富强,从他的一涕一笑中我们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剩下的两个内容分组研读,思考问什么梁任公先生要讲这些内容。

(二)《桃花扇》孔尚任:结局是一个道士对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李香君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入道。

文章中关于《桃花扇》的文字只有“高皇帝,在九天,不管„„”短短八个字,可见“高皇帝”才是让梁启超先生悲从中来的原因。“高皇帝”就是崇祯帝,我不敢说他是一位明君,但他在位17年是努力想让明朝复兴的,可当时的明朝大厦将倾,他无力回天,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江山易主,以死殉国。而梁启超也曾追随过一位皇帝,即光绪帝,光绪和崇祯何其相似啊,光绪帝是一位年轻奋发的君主,推行变法,但由于慈禧的干涉,变法失败。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到日本,他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为什么呢?逃亡到日本后的先生,为国担忧,心焦如焚,反用“饮冰室”写出内心之热的赤子情怀。这段话再次表现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大声地朗诵第八段,感受文中蕴涵的深情。

(三)《箜篌引》找一位同学大致说说这首古诗的内容。

渡河的人知不知道渡河的结果呢?哪一个词表明他知道渡河的结果。“竞”,知道了却还要去做。东汉末蔡邕是这样记述的:有一狂夫,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

这首诗究竟表达什么情感?

不怕牺牲,大无畏,视死如归,“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那梁启超在讲演的开头朗诵这首诗又是在缅怀谁呢?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你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中的谁呢?

可能是和他并肩作战的谭嗣同。他本可偷渡日本,但他却说:“革命是要流血的,就请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当然,《箜篌引》中的狂人并不仅仅指谭嗣同,也可指作者本身或古往今来无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狂人”。

所以这里的“热心肠”可以理解为不管身在何方,位居何处,都始终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拓展延伸

这次演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用原文回答。

第九段“当时所受”第三段“我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段“我很幸运”

为什么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觉得是“有文采”“有学问”还是“有热心肠”?

“有学问,有文采”的比比皆是,而有学问,有文采又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莫问国是)

文章开篇说“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这是不是说梁任公先生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窗外之事了呢?

不是的,刚才我们说梁任公仍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感,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难岁月里,先生重感情,轻名利,清华大学的这次演讲激励了无数青年学生。其实,这样的演讲又何止这一次呢?任公先生是在用传统文化来教育鼓舞年轻一代,他在《少年中国说》中有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

梁任公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他把政治上的追求转移到了校园,转移到了讲台,他想用培养我中国之少年来圆他少年中国之梦想,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他政治和学术上的业绩写一段缅怀这位伟人的话。

《名师一号》开篇寄语读一遍。

1、眼里常含忧时伤世之眼泪,心中总怀强国新民之梦想。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难岁月里,梁任公先生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他重感情,轻名利,他的爱国精神和情怀,不仅仅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深埋于心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面对僵化腐朽的体制,他提出了“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口号,发动“公车上书”;面对华夏孱弱挨打的局面,他发出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壮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他,就是梁启超,中华民族的先行者。

四、布置作业

把课堂上所写的一段话写到周记本上,再找找别人评价梁启超的文字,写一点感想。

[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肖像

语言

动作 演讲内容:《箜篌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篇10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式导入: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

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

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我再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

1、他的原名叫梁治华。

2、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3、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

4、作品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5、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还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他就是──梁实秋,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即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曾追随康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员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然而幻想能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他痛定思痛地反省这一段经历说:“别人怎么样评价我我不管,我近来却发明了自己一种罪恶,罪恶的来源在那里呢?因为我从前始终脱不掉‘贤人政治’的旧观念,始终想凭藉一种固有的旧势力来改良这国家,所以和那些不该共事或不愿共事的人也共过几回事。虽然我自信没有做坏事,多少总不免被人利用我做坏事,我良心上无限苦痛,觉得简直是我间接的罪恶。”(《外交欤内政欤》)于是他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

二、解读课文:要求学生养成作旁注的习惯。

3、作旁注:

⑴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 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三、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⑴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这种现象在那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用字和语法并不规范。但现在同学们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

3、质疑用词写法:

⑴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 “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4、探究明确:

⑴ “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⑵ 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⑶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⑷ “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5、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四、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梁启超的1927年

1927年给王国维和梁启超这些学有根底、历经世变的学人带来的心里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

王国维投湖自尽,与其说是为过去殉葬,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绝望。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中,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冷静地选择了离世。与王国维不同,梁启超一生常处在政治漩涡中,对世变的承受力也更强一些,但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内心波澜。但他仍想为未来用力,也就在这一年,他对同门师弟伍宪子说了两点想法:一是做人方法,在社会上要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之国学。他思考的重点还是人,培养人才,并转移风气,建立新学术路数。这和他一贯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梁启超在晚清提倡“新民说”、办《新民丛报》、自号“新民子”。他曾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他流亡异国的十几年间,以其“新民体”的文字为媒介,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主张传递给国人,也确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梁启超生于1873年,在比他小20岁的这一代人,比如同是生于1893年的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这些人将来走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都曾浸润于他的“新民体”文字中。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

到1927年,梁启超却不再提“新民”,也不再提“国民运动”,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即“新人说”。他认为难的不是造就新人,而是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伍宪子如此理解梁启超的两点想法:“做人要不逐时流,此有同于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为学要适应新潮,即在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这两点都从求上进而来。令人起敬。”

伍宪子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但伍宪子对“新民”的这一解读并未触及梁启超思考的内核。如果说,“新民”还是群体性的概念,寄望于国族群体的觉醒,来改造这个国家,那么,“不逐时流的新人”则是个体性的,是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不随波逐流的。

梁启超瞻望未来时,当然会想到他所亲历的世变。他曾说清末15年之变超过了以往150年,其实何止是150年。但1927年的冲击带有更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超过了他以往的经验范围。他的同事王国维自沉带给他的震撼不能

忽略,虽然两人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不同,但在那一年他们的许多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他说出上述两点思路的时代背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心目中的“不逐时流”当然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曾国藩式的个人修养层面,而是想得更远、更深一些。

晚清大变局造就的梁启超,在新的民国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唯有新人才配得上一个新的国家,他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没有这样的新人,中国还将是

那个老中国。两年后,56岁的梁启超一病不起,对于如何才能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他却已来不及作更深入的思考。

(摘编自2016年第12期《杂文月刊》)相关链接

①“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工夫”:曾涤生,即曾国藩,字涤生。“诚拙”即诚实。曾国藩说:“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②“他(梁启超)懂得中国历史,说得明白中国文化,同时又了解西方学术,他一定能提得出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的方案,让大家减少盲从和瞎碰。这于世界、于中国帮助多大呢?可惜死早了,留给我们后死者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估量中国文化。”

——伍宪子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足以与之媲美。

B.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一直认为要创造一种能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会通调理”的适应新潮的国学,来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

C.1927年,梁启超一改过去提倡“新民”“国民运动”,而提出“新人说”。他认为,只有造就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D.既懂得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西方学术的梁启超,却令人遗憾的过早去世,对于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未能作更深入的思考。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学有根底的王国维和梁启超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不同,但1927年的大变局给两人带来的心灵震动,却是一样大的。

B.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常年流亡异国,期间他仍不断将“新民说

”思想传递给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伍宪子虽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梁启超1927年说的两点想法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未触及其内在核心。

D.由于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在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国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最终出于对未来的绝望,选择了投湖自尽。

E.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清末15年的变革超过了以往150年甚至更多,这点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可窥见一斑。

6.“不逐时流的新人”有哪些特点?梁启超为何在1927年提出“新人说”? 参考答案:

4.A 5.AC 6.特点:①“诚拙、振拔向上”;②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原因:①1927年给梁启超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②1927年,他期待的少年中国一直没有出现;③他对救国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认为唯有新人,才能配上这个新的国家。

【解析】

4.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理解错误,是“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

5.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他仍不断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理解有误,是“梁漱溟等

受到了‘新民说’的影响”,并不是梁启超直接传递的;D项,“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文中未曾提及;E项,“超过了以往150年甚至更多”理解有误,“甚至更多”是后人的评价。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泰州市委员会下一篇:向目标出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