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

2024-10-05

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通用10篇)

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 篇1

小学语文古诗《牧童》说课稿一等奖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童》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中华语言的精妙。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诗通俗易懂,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还不能深刻地体会到。虽然本节课学生只能经过二十分钟的预习,而且手中无任何工具书,但因为本诗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浅显,所以在课上,我淡化了对诗意的讲解,直指重难点。从今天的课堂来看,学生抓关键词语的能力还不够,品词析句能力也有些欠缺。

三、说教法和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本首诗,我重点运用“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与音乐来创设学生乐于接受,能走进其间的意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

此外,我还采用了“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进行教学,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将作详细阐述。

四、说教学过程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音乐引入,走进×童》

课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悠扬的笛子奏《小放牛》,让学生欣赏。随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由以前学过的古诗《所见》引出课题×童》,并板书。

这样的安排,简洁明快,不但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又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一种笛声所特有的美感,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三读古诗,品味意境

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诗只有用心朗诵,才能彰显它特的韵味。在此,我采用了“诵读法”,设计了三“读”环节:

1、一读字正腔圆

学生初读本首诗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读写 “蓑”字,突破读写的难点。

2、二读抑扬顿挫

在学生读准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诗歌更讲究节奏,读诗要读出它的抑扬顿挫,读出它的变化,才能读出它的美。

3、三读诗中意境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练读,学生大多已能熟读古诗,并初步感知古诗大意。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读——品读古诗。我鼓励学生,不仅要读懂诗意,还要想象画面。

“三”读古诗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的主体地位。用不同形式的读,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读出层次,读出诗韵,读出诗情。

(三)抓重点词,悟诗中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诗中情境。

1、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想象“卧”,感悟形象

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诗中一个“横”字、一个“弄”字、一个“卧”字,更是充满了随性、自然。在品读第一二句诗时,我抓住一个“铺”字,引导学生感受原野的碧绿、茂盛,有一个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平坦,可以说是超出我预期的课堂生成的意外之喜;聚焦一个“弄”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习乐器的经历换位思考,感受牧童弄笛的轻松、自在;品味数词“六七里”“三四声”,感受原野的辽阔和笛声的悠长。学生在品味这些关键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意趣,用心灵捕捉了诗的意象和境界,慢慢地将古诗读胖读厚了。在这个环节中,我还通过对字词的品析,自然无痕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而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

第三四句诗意思比较浅显,加上配有课文插图,学生感悟画面不是难点。我从“卧”字切入,引导学生思考:牧童会怎么卧?他为什么不脱蓑衣就“卧”?这样,牧童悠然自得、自由随意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 篇2

杨小军热爱教学,致力于教育科研,多年来以“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多维路径”为研究课题,从借助心理分析提升汉字运用能力、结合阅读教学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运用语言知识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训练逻辑思维实现创意语言表达等维度细化出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撰写了系列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的班,一半学生获得武汉国际楚才作文大赛奖,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报刊公开发表作品。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杨小军为何这么牛?从事语文教学和担任班主任23年,目前是华师附小2011级3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把全班的孩子叫做“小丁豆”。在她看来,小丁豆可爱,又充满希望。如果说美国教师雷夫用爱心和智慧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那么杨小军则用爱心和智慧创造了中国“小丁豆的奇幻世界”。

第一个智慧:作文教学里的小丁豆

在小学里,班主任一般都是由语文老师担任,而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又是两个任务重、杂事多的岗位,怎样寻找一条捷径让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杨小军想到了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联姻,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标提倡:作文要表现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感受。作文是学生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抒写生活的一种方式。而班主任工作也要协调学生生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这点上,这两种工作异曲同工。工作实践中,杨小军注意找寻作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巧妙结合点,重视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借欣赏、点评作文,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比如,有同学在周记里记述自己被同学以强凌弱的事情后,杨小军只读文章,只表扬小作者很会捕捉素材,没有提及文中涉及到的肇事者,但那个学生却脸涨得通红,很是尴尬。这是巧借舆论来评说是非的教育策略。

再如,一次班干部的竞选活动,竞选讲台上除了几个志在必得的常客外,还多了新面孔。其中一个平时不言不语的小人物的参与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更令人意外的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最终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原任,登上了副班长的职位。这样富有戏剧性的结局是个绝好的作文训练点。于是,杨小军又一次把握了教育契机,随即出了几个作文题:敢拼才会赢,由竞选班干部竞选想开去……

更有意义的是,此举大大鼓舞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民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不断增强。至今,班干部竞选成了班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后来杨小军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把合适不同职位的竞聘者编排成若干小组,引进小干部动态管理制度,工作周期为一星期,工作出色的下周连任,如此循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面超过80%,主人翁的责任感被大大激发。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孩子的作文就不再难写。仅以杨小军带领的这一届学生为例,第30届楚才作文比赛,全班11人次斩获一、二、三等奖,获奖面高达20%;第31届楚才作文比赛,全班13人次获奖,其中3人次获一等奖;第32届楚才作文比赛,全班11人次获奖,其中6人次获一等奖,4人次获二等奖。

第二个智慧:课外阅读中的小丁豆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直是杨小军所追求的。在她的语文课堂上,每周一首诗的赏析,每日一篇读书笔记的交流,还有每日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使每一位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高分,更多的是人文素养。

由课文引出的文学大餐更是深受学生喜爱。比如学完动物作家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后,她会引导学生扩展阅读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再被乌鸦骗一次》等。

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写自己愿意写的话题。班级学生中有发表作品经历的小作者20余人次。此外,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也是班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为外国文学作品配音、编剧表演大比拼、好书推介吧……

为营造书香氛围,杨小军捐赠数千元图书,建立了班级图书室。她又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兴趣爱好订阅了二十多种报纸杂志,让学生从伟大的人物、传世的经典中汲取取营养。杨小军不仅指导学生阅读,更是身体力行,自己订了近千元的报纸杂志,和学生一起阅读,并且保证每周读一本书,认真做摘记,在语文课上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把阅读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必需。有位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有您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爱语文,我们怎么不能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学生?”

第三个智慧:古怪精灵的小丁豆

对于青春萌动期敏感的男女生的交往问题以及学生与家长顶牛的问题,杨小军都会像雷达一样及时捕捉,寻找学生能接受的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或推心置腹的谈话,或推荐相关书籍,或创设情景要当事人去体验。她要求自己细致细致再细致,耐心耐心再耐心,视同己出般地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杨小军积极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参与编写的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014年秋季发行使用,为教材发行录制示范课《我的偶像》《我爱学习》《假如我是老师》,录制示范说课和微视频多个。她执教的心理健康课《善用导师》获武汉市心理健康课比赛二等奖,执教的心理健康课《和父母说说心里话》获得洪山区教培中心老师的高度评价。

班内曾有一个据称与爱迪生小时候的某些行为举止相似的天才儿童。这个学生经常会做出惊人举动。比如,有一次他站在教学楼四楼外围墙上,笑嘻嘻地说要比赛跳楼。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学生,杨小军深信“理解就是爱”。她先了解该同学一系列怪异行为的原因,耐心询问他的“十万个为什么”。根据了解和观察判断,杨小军分析他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缺乏规则意识;二是渴望与人交往,却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沟通;三是智力发展超常,非智力因素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意志力。于是,她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教育他,将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他。

首先,走近心灵,制造机会,培植其集体意识。杨小军经常有意“制造”让他帮忙的小事,传递给他“大家需要你”的信息。用点滴事情,唤醒他的集体观念,从而强化他的规则意识。

其次,强化训练,增强其沟通能力。杨小军与他的家长联系,取得配合,安排他每周到心理老师那里做专项训练。

再次,发挥特长,增强其自信心。杨小军选派他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科学竞赛,鼓励他承担班级刊物责任编辑的一份工作……

这些举措一点点改变着他,作业及时上交的次数多了了,身上的衣服也少了一些污点,愿意和他交往的同学也多了起来。他羞涩地说:“做杨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会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杨小军说:“呵护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会发现越是行为举止暂时特殊的孩子,他们越需要爱,需要理解,需要关注,需要机会。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教师要更细心、更耐心、更富智慧。爱的金钥匙就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为爱的教育注入生机,而富有生机的教育,才能触及心灵,感动人心。”

第四个智慧:班级文化里的小丁豆

在杨小军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也处处体现着教育智慧。

传统的班级管理多是条条框框,孩子们不太感兴趣。杨小军将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巧妙结合起来。她敏感地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是凝聚人心、提升班级文化品位的大舞台。文化育人使她所带的班级屡次被评为洪山区优秀中队,2010年、2015年被评为武汉市优秀班集体。杨小军被授予武汉市优秀辅导员称号,多次被评为洪山区优秀中队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

杨小军高度重视,带领学生思考能代表本班形象的特色班级文化。经过集思广益,确定为蜜蜂中队,寓意学蜜蜂采百花而博览群书,学蜜蜂团结协作,学蜜蜂勤劳善良……

在华师附小网站上,2011级(3)班的班级主页建得格外靓丽。师生一起搜集资料,出谋划策,共同打造网上的班级精神家园。最新资讯、班级作品、成长故事、班级相册等栏目丰富多彩,时时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足迹。

杨小军给班级群起名为“快乐丁豆2011届3班”。为何取名丁豆?杨小军说,丁豆有可爱的、充满希望的小苗苗的意思。在她眼中,孩子就是一棵棵充满希望的小苗苗,她相信,在她的呵护、启智、引导下小丁豆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栋梁。

第五个智慧:奇幻世界的小丁豆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杨小军还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巧妙结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育人。

在班级博客里,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每天都可以交流、互动。因为有爱,杨小军的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的热情好评。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看了她的的作文评改后,在班级博客中写下感言:“认真负责,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浸润着老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不仅喜欢这字字珠玑的评语,更喜欢写这评语的杨老师。”家长们这样说:“杨老师,您的教育思想时时影响着我们,您的教育举措不断使孩子及家长受益,我们从心里感激您。”

多年来,杨小军与家长一起坚持帮助孩子们著书立传。每学期,她收集学生的精彩文章和小练笔,逐篇进行评点,然后发动家长的力量,和学生们一起来进行书籍的封面设计、书籍序言的撰写,选用家长代表的话以及书中插图等。

学生的习作每学期编辑装帧成一本精美的书籍,除封底无标价外,与市售书籍没有什么区别。对孩子们来说,当父母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作品的价值就会飞速增长,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就以这一届来说,杨小军先后编辑出版学生作品《小丁豆的奇幻世界》七辑,累计3000余篇150多万字。2016年5月4日,经过两个多月的编辑、排版、印刷,《小丁豆的奇幻世界》(第七辑)终于与学生见面。当天下午,当杨小军把书发到同学们手上后,同学们立即阅读起来,三三两两相互交流,教室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们像过节一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欢快喜悦之情。

《小丁豆的奇幻世界》已成为孩子和家长最期盼的“书籍”。杨小军说:“这是我作为班主任送给学生并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大礼,我相信孩子们会永远珍藏。”

小学跳绳说课稿一等奖 篇3

获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长安中心小学 谢华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享受体育,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师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到体育的快乐,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孩子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他们享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锻炼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

《跳绳》是自编的小学体育(水平二)四年级的教材。下面我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说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跳绳和利用跳绳开展各种游戏。跳绳不仅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它轻便、灵巧,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而我校学生人多,活动场地有限,跳绳是比较适合我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四年级小学生,在生理发展方面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胳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非常显著作用。同时,丰富有趣的跳绳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充满和谐友爱的游戏中,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在心理发

展上,他们的团体意识正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完成各种不同难度的跳绳活动中,让学生在心理上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增强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说教学理念: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这一基础上,我主要是根据以下两个教学理念来设计本课教学的:

理念一.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为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享受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一句话就是:“淡化技术,享受体育。”

理念二.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三、说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实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本节课我制定了五个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

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5、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跳绳的技巧和各种跳绳游戏活动;

教学难点是:个人跳绳练习时,双臂的摆动动作和手腕的旋转动作;和多人跳绳练习时,两人摇绳的动作配合。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体育活动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三自”教学法。即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利用多媒体电脑为学生提供自己选择的练习内容,练习的方式、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在学生的自主练习活动中,老师遵循教学多样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跳绳所带来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课前准备,架桥铺路;课程整合,达成目标;愉悦身心,期待体育

(一)课前准备,架桥铺路

1、场地器材:长跳绳若干条、短跳绳人手一条;

2、录音机一部、六台多媒体电脑。电脑里放置的内容包括:个人、双人、多人跳绳的摇绳技巧录像及解说;跳绳的各种花样跳法的演示;练习跳绳时应注意的事项、利用跳绳进行的一些趣味游戏以及跳绳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整合,达成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校教学改革提出的课程整合的这一基本理念,我在体育教学中把音乐、舞蹈、美术、电脑等科目都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我以轻松愉快的对话形式组织课堂常规,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展现我们活力的运动场,这节课同学们将和老师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跳绳活动,享受跳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接着,播放歌曲《跳绳》,让学生在歌曲声中分组进行“快快跳起”的游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课堂气氛活起来。然后在动感的《种太阳》的音乐下带领同学们手拿跳绳跟我一起完成自编操,自编操的内容依次为:振臂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充分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2、方法多样、循序渐进。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我校开展的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按照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练习跳绳的各种方法。使学生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

首先:让学生进行友伴分组,练习以前掌握的各种跳绳方法。同时,在电脑中查找自己想了解的有关跳绳的资料。包括:个人、双人、多人跳绳的摇绳技巧录像及解说、跳绳的各种花样跳法的演示、练习跳绳时应注意的事项,比比谁的跳法多?谁的跳的次数多,练习后进行各组汇报展示,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跳绳的方法,而且了解到了跳绳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电脑中的跳绳《闯三关》,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游戏?教师讲解要求,然后进行友伴分组练习,比比哪一组学得快。哪一组顺利闯关时间短。在教学中,我参加各组的练习,适时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更好的掌握闯关的方法与技巧,这种平等的交流还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接着,我再组织一次各组《闯三关》的游戏比赛,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团结精神和合作能力。

3、激发想像,拓展延伸。游戏《闯三关》结束后,让学生友伴、兴趣分组,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自编游戏和跳法,比一比哪组想得快,哪组最新颖,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用跳绳做各种练习,如:用绳跳皮筋、投掷练习等,练习结束后,我再请各组同学展示他们创编的跳绳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又尊重学生,充分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愉悦身心,期待体育

在教学的结束部份,我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作为放松音乐,在美丽的校园背景下,我和学生一起用绳作放松操运动,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恢复到平常状态,同时还有机渗透了美育,陶冶了情操。

在最后的小结讲评、布置课外练习中,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大家喜欢跳绳吗?老师很高兴,这根小小的跳绳,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还让我们享受到了与同伴一起运动游戏的快乐,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跳绳游戏,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课余的时间里去进行,老师还更希望你和你的伙伴在享受跳绳运动的快乐中,能开动脑筋,发明创造出更多更有趣的跳绳游戏,让我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吧!”

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 篇4

同学们,不仅是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敬爱的老师,也纷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风雪中坚守执勤。网课开始后,他们更是为了讲好课,让同学们喜欢,而绞尽脑汁备课。他们言传身教,用行动诠释三中精神,给我们做了一个表率。

同学们,深信此时的你,无论是手机前电脑旁,还是书桌前客厅里,都会心怀崇敬,心潮起伏。你是否正因他们的英勇事迹而感动落泪?你是否曾因前两周网课挂机、打盹儿而后悔?你是否因自己曾没有珍爱生命而感到自责?要知道,在我们的身后有无数人正在默默地付出着,他们将一份份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凝聚成一股洪流。他们为了我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早日重返校园,快乐健康的成长而奋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仅要以他们为榜样,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而且要更加努力学习,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为我们付出的每个人。

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 篇5

阅读课文,了解大意,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

感受农村方言独特的表达效果。

2学情分析

文章吸引学生,但农村生活离孩子们较远,需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阅读,能够发现文章谋篇布局的独特之处,并体会作者运用先抑后扬写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好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西瓜的图片

喜欢吃西瓜吗?平时都怎么吃西瓜?

偷过西瓜吗?说实话,想不想偷?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学习《偷瓜》

学生质疑:一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子里一定出现了好多小问号?学生提问。

活动2【讲授】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快速阅读,看看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汇报

预设:学生找到:人物,偷瓜原因,结果……

师:题目是偷瓜,课文哪里写偷瓜了?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开头一部分,结尾一部分找到有关内容。

师:中间写什么。送瓜。指导学生说清内容。

师:观察文章的写作顺序,与以往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前后两次偷瓜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学习讨论。

汇报:第一次偷瓜(闹)第二次偷瓜(静)

哪里体现闹?把握人物特点。

师小结:前后两次虽然都写偷瓜,但形成巨大反差。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活动3【讲授】三、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发现对人物的评价都是贬义的。师:毛头娃崽和李善才真的这么让人讨厌吗?

分角色读课文“送瓜”部分,看看人物形象有什么变化。

生汇报,师板书

毛头娃崽:善良、淳朴、腼腆

李善才:知错就改、真诚、大方

师:你知道李善才犯了什么错?从哪里知道的?

相机出示两个句子:

矮脖柳那儿有两间草房,破,孤零。

娃崽帮忙把三奶奶搬进李善才的大瓦房里,李善才请他们啃西瓜。

师:这两个句子要放在一起读。你读出什么了?发挥想象,讲讲可能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文章写了吗?不写是为什么?

(让学生自主发现好处:1、留给读者想象空间。2、不是重点的内容要略写或不写)

观察板书,看对人物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原先一直在贬低,批评的人物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开始展示他们善良可爱的一面。这就是先抑后扬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先俯冲,然后突然向上,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更加突出人物美好的品质)

活动4【讲授】四、对比朗读,品味农村方言的魅力

1、师:发现这一课的语言特色了吗?

出示:毛头娃崽——

混小子——

侍弄——

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语文说课四重奏 篇6

说好一节课需说清四项主要内容, 即说地位, 说课文, 说思路,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地位

依据课程标准, 弄清所授课文在本学段本册书本单元的地位,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似乎课文安排在什么地方, 教师并不关心, 只要上完就行了。实际上, 这关涉到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与否, 重难点把握是否到位的大问题。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两个小说单元, 两单元在人物、环境、情节的表现上各有侧重,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 如不加区分, 眉毛胡子一把抓, 篇篇三要素, 课课说人物, 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会模糊教学重难点。如学习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时大谈情节, 学习以情节表现为主的文章时大讲人物, 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无用无效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安排了小说单元, 其用意显然是不同的。上册第三单元选编的小说主要是写少年生活, 要求我们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其艺术特色, 品味小说语言, 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而下册第二单元的小说则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折射了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面貌, 要求我们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 欣赏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刻画人物的多种艺术手法。由此可见, 如果不按单元说明和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 不仅仅违反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见, 文章所处地位是确定该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说课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说课文

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对文本进行解读, 是说课的重点。生活中有人认为语文不就是嘴皮子功夫吗?语文教师一拿到教材就可以上课。实际上, 语文教师也必须认真备课并且写出教案。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语文教师也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备课文。读文是备课的第一环节, 这一环节所花的功夫越多, 对教材理解钻研得就越深越透, 可以说读文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 在具体说怎样教之前, 教师应通过自己的阅读把握教材重难点, 找出亮点, 指出疑点和暗点, 并且说说自己阅读的体会和收获。

实际上, 因为构成文章的要素因文体而异, 所以说课文需突出如下三点。

第一点是尽量吃透作者的为文意图, 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立意。它是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是文章各部分从不同侧面表现或阐述的中心思想, 是文章的灵魂。为文者一般把立意放在首位, “意在笔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理解领悟作者的立意和把握体现立意的材料, 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水平。

第二点是说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一篇好文章除了有深刻的“真意”外, 还应有或明或暗或明暗交错的思路, 只有理清行文思路, 才能循路识“真”。行文思路, 有的显现于外, 有的暗藏于内, 还有的兼而有之, 须细细琢磨方能把握。如《藤野先生》一文显现于外的思路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藏于内的思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说课既要说清显现于外的行文思路, 以体现文本的条理性, 更要把握暗藏于内的行文思路, 以体现文本的深刻性。

第三点是要注意语言特色。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课程。好的作品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范本, 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 与其独特的语言运用即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我们和莎士比亚、契诃夫不同国, 与李白、苏轼不同朝, 与鲁迅、老舍未谋面, 为什么我们说这是某某作家的风格, 主要就是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 细细品味语言风格和表现技巧, 就能因文见人, 凭言见心。因此, 说文不能只求思想内容而忽视语言特色, 应把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 以及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巧妙性说清楚, 使学生通过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的学习, 悟其精华, 融会贯通, 在今后的听说读写实践中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说思路

就是说教学思路。作者写文章有行文思路, 学生读文章有学习思路, 教师教文章也应有独特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就是教学内容的先后安排, 教学板块的上下组合。它像小说情节一样, 也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甚至还有序幕和尾声。思路设计得清楚巧妙, 课堂演进就明白顺畅, 教学效果就好。否则, 杂必乱, 乱必阻, 阻必溃, 溃必败, 还谈啥教学效果。所以, 备课时须精心设计好教学思路;说课时应把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说具体, 说明白。

说教学思路, 首先要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说清分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和每一个环节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每一环节的教学要点明确、具体, 可有可无的环节一律删去。其次是说环节与环节之间怎么过渡。要求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必要铺垫, 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必然延伸, 做到衔接自然紧凑。再次是说整堂课将形成怎样的结构。这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采用或纵向推进式, 或横向并进式, 或纵横交替式组织课堂结构, 达到步步推进、高效顺畅之目的。总而言之, 教学思路应该清晰、自然、严密。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设计是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最复杂的一个环节, 也是说课的重头戏。因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 既要考虑授课的方法, 更要针对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即所谓学法。

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师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研究如何使教学内容容易为学生掌握, 如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考虑正确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知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掌握。方法在知识和思维发展间起桥梁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无形中也渗透方法, 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并且内化方法, 发展思维。三是要体现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对激发学生兴趣, 理解直观动态的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非常见效的。说课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对教学本课所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及功能、使用方法和效果也要做出解释。

散步说课稿一等奖 篇7

我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散步》。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一篇,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重要阶段,他们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观察生活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字里行间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举轻若重’特点,感受课文浓浓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语言‘举轻若重’特点和课文深长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写法。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受,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学生讲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经历,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受,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同时以学生现有生活积累为学习前提,可锻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能力,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沟通。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悟文本。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心理,以竞赛形式,并且是与老师竞赛形式强化他们主体意识。学生先推选代表与我进行配乐朗读比赛,由学生进行评判并归纳出本文朗读要求后,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一家人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么解决?找出散步人、时、地、原因。这样,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生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课文第一、二节,找出并品味这两节中比较“特别”词语和句式,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母亲,我妻子和儿子”这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与习惯上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在开头郑重其事地推出这样一个镜头?这样,通过比较、讨论,归纳出本文语言主要特点——举轻若重。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发现本文用词、句式不同寻常,切入到本课主要目标——通过语言探究,品味课文深长意味。同时教师在适当时候可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把对具体内容推敲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基础上,分四人小组合作,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体现“举轻若重”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这样,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全班交流,可选择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本文运用“举轻若重”方法词语和句式很多。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我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发散思维,渗透情感教育。提出“母亲和儿子两人意见不统一,为什么要用‘分歧’这么大词?”等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体会意境,逐步领悟做人道理,得到情感熏陶。

在探讨中“举轻若重”句式时,我注重锻炼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如文中体现主旨一句话:“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在句式上整散结合,使语言显得错落有致,同时也使更有深意,富有哲理,它是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重任,对生活一种使命感。在探讨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鼓励他们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间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美好思想感情。

五、拓展,强化发现

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环节:《散步》这篇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我出示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因为讨论编者删改意图相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我先请学生评价删改效果,再揣摩编者意图。我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意见,“且放杜鹃林中啼”,因为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平等,从而养成学生平等审视意识。

然后,我又努力调动学生积累,向课外拓展。指出举轻若重语言能把小事情写得庄重、意义不凡,有些能使变得轻松幽默。引导学生联想平时生活或阅读中类似例子,从而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语言。在学生理解运用之后,我进一步点明:语言运用上有举轻若重,也有举重若轻。并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最后进行小结:无论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关键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得体是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个性化表达,形成自己特色、风格。然后,我出示北京申奥时何振梁先生一席话让学生课后去仔细品味语言得体、精妙。

六、比较:验证发现

在课文后面有一篇题为《三代》短文,主题与《散步》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语言风格也各有千秋。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验证发现,探讨哪个故事更感动?并说说理由。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因此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这项任务如果来不及在课上完成话,就作为一项研究性作业,向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与小结

在反思与小结这个环节,我先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通过本课学习后收获和启示。设计这样一个空白点,不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节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然后我进行总结,并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师生齐唱。这样,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八、作业布置

我根据本课教学重点,布置了两个作业:

1、老师建议:大家把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也许会有更多收获。我认为与父母共读,亦是多角度阅读一种形式。也是孩子与成人一种交流。

2、尝试用“举轻若重”写法,描述自己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经历或者值得一写“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品味生活。因为实践是最好学习途径,读与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九、板书设计

我这节课板书是这样设计:(略)

综合实践说课稿一等奖 篇8

1.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采访等社会交际的能力,以及将采访到的信息再加工,生动、准确、有条理的转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长辈们童年游戏的调查、体验,比较它们和现代儿童游戏的差异,使学生感受到无论是哪种游戏都蕴涵着人们的智慧。

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学生学会自主、因地制宜的开展有益的课余活动,学会自我调节课余生活)。并进而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合作、探究、体验”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儿童趣味游戏、自制游戏中的玩具、工具,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展现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也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信息窗。

师:前段时间大家围绕“童年的游戏”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阅等方法,走近童年游戏,了解童年游戏,你们觉得这样的活动有趣吗?(有趣)。有收获吗?(有)。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信息窗》,与同学分享、交流你们的收获,好吗?

第一组:(我和几个好朋友专门搜集游戏的玩具,找这些玩具可不容易啊。看,这是铁环,这是沙包,这是手弹弓。)

第二组:(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套圈、扔沙包、放风筝、石头剪子布)

师:看着这些照片,也勾起了老师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播放录像,学生解说。

第三组:(打方宝、打陀螺、斗鸡、跳格、跳皮筋、滚铁环)

第四组:(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调查游戏的历史的。我们这里有一张表格,上面清晰的反应了游戏的发展与变化。)

二、展示台。

1.滚铁环

学生玩“滚铁环”的游戏。

2.跳皮筋

女生玩“跳皮筋”的游戏。

3.打陀螺

师:(操作),打陀螺,俗称打不死。你越是用力,它旋转得越快。当然,这里边也是有诀窍的,你得抽它的底部,否则就会被你抽飞了。

4.抖空竹

师:抖空竹用的是巧劲,全凭手感。看,上下窜动的空竹就像是调皮的小猴一样。

5.斗鸡

三、互动吧

学生示范玩挑黑线。

师:好,请相邻的两个同学为一组来玩一玩这个游戏。

(所有学生一起玩挑黑线。)

师:同学们,你还对哪些游戏感兴趣?好,拿出你准备的游戏工具,找一个游戏伙伴,和他一起玩你最喜欢的游戏。

四、辩论场。

师:那么游戏有哪些好处呢?在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可是老师听到有人这样说:现在网络游戏那么刺激,还玩这么古老的游戏干什么啊?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

师:还有人说:游戏有益我们身心的发展,我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我想玩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

师:对于这种想法,你又是怎样看的?

(学生交流)

师:是啊,说得真好!千万别让游戏把我们的童年蒙上阴影,应该让它成为染色剂,为我们的童年增光添彩。

五、总结延伸。

小学数学说课的“技”与“道” 篇9

一、说课的技术含量

说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怎样设计教学, 另一个是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要通过“说”这种方式表达出来, 而不是写。当然, 在说之前必然有写的过程, 不过, 写出来的说课稿与说出来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不仅在格式上有差别, 在表达上也有很大不同。这大概类似于小说与剧本台词之间的区别, 一些说课稿中有“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等格式和体例, 这种体例在口头上不能照着读出来, 如果被生硬地“说”出来, 就会让听众很不自在, 很刺耳。如果把它转换成口语说出来就比较好。例如, 把“说教材”改成“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把“说教学设计”说成“下面我再说一说我是如何设计教学的”等, 既让听众听出清晰的说课层次, 又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每个段落之间的过渡语要精心设计, 过渡要自然、巧妙。

在说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为“怎样设计教学”和“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这两个问题服务的。

教材分析部分要讲明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的确定, 应该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加以阐述, 还可以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说。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 也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教学目标中的核心部分;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时的困难所在, 它是依据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的。

“教法”与“学法”不适宜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说, 把教法与学法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当中来说是最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脱离, 血与肉分离就不成为生命体, 不能出现前面是一大堆的理论轰炸, 后面是干巴巴的教学过程的罗列。如果一定要把教法与学法单独列出来说, 也只需简要地作个说明, 不要花太多的时间。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说课的核心部分, 是说课者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要说清楚安排了哪些环节、这些环节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个环节按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三条线索来阐述效果会比较好, 能让听众清晰地知道说课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及设计理念的概括说明能引起听众对说课者所说内容的再认识, 有利于提高听众对你的评价。

无论是新版教材还是旧版教材, 都要说出新意。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人会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作些“改进”。如果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进, 必须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搞清教材的编排意图, 要明确说出改进的理由及优势, 绝不能任意“改进”教材。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教育家的经典名言一定要用得恰当, 不能出现错误。

二、说课的讲演因素

说课这种形式和上课一样, 同属于舞台艺术, 尤其是说课比赛, 是稍纵即逝、不允许回过头来重新开始的, 所以有人称它一门是遗憾的艺术。说课者要有演讲的风度, 讲究舞台形象, 要抬头挺胸落落大方, 衣着得体不夸张不平俗, 可稍作修饰切忌浓妆艳抹;不能有习惯性的动作和口头禅, 要有意识地借助目光和表情与听众交流;要声音响亮, 语言流畅, 富有穿透力。说课时要脱离教材, 能脱离说课稿一气呵成效果最好。有的人先是看着说课稿子说, 后又停下来翻教材看看教材再接着说, 这会让人觉得你很不熟练, 准备匆忙, 底气不足。即使是自己感觉很熟练了也不能把说课稿晾在一边“裸说”, 防止由于紧张等原因一时“忘词”, 适宜把说课稿拿在手中脱稿说, 既胸有成竹又能以防万一。

三、说课的礼仪成分

开始时适宜用一些对听众的问候语开场。比如“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或者“各位评委, 辛苦了”“各位评委, 请多指教”等, 问候的同时行弯腰鞠躬礼也是可以的。结束时要有个收场, 有个交代, 与听众告辞, 适宜说一两句谦虚的话, 体现出自己有虚心学习的诚意, 当然也不能低三下四, 要不卑不亢。比如, “我的课就说到这里, 谢谢各位评委耐心地听完我的说课, 还请各位评委多多指导、批评”等, 切不可“请各位评委高抬贵手”“我很有信心取得好成绩”, 或者表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值得注意的是, 自我介绍时只能说“我叫×××, 是几号选手, 来自哪个单位”。如果是参加说课比赛, 你的单位又不是很出名, 干脆不要说来自哪个单位。切不可以这样:“首先请允许我作个自我介绍, 我……”介绍出很多能证明自己业务能力的荣誉和经历。这是说课的大忌, 因为实际说课的情况很可能与你的荣誉有差距,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四、说课的表达技巧

说课比赛不同于一般的说课, 最好是站着说, 不要坐着说;更不能把两手支撑在讲桌上弯着腰低着头看稿子读说课稿, 也不能大范围走动或身体大幅度晃动摇摆;可以把说课稿拿在手中看着稿子说, 但不能读说课稿, 是说不是读;要始终坚持用普通话来说, 不能刚开始时普通话讲得很标准, 后来逐渐回到方言上。说课全过程的语速和声音高低应该有起伏、有轻重缓急、讲究抑扬顿挫, 说课者要有意识地控制好高潮与低谷。

说课时要坚持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话, 不能用“教者”“教师”等来讲述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情况的预设要多用“如果……我就……”的假设句, 不要说“学生肯定会……”。

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说课时手机响了怎么办?有的同志想用手机计时又不能关机, 为了防止在说课时手机突然响起, 还是关掉手机改用手表计时, 实在要用手机计时就必须调至无声状态。说课过程中不能频繁看手表, 最好的效果是不看时间凭感觉一气呵成, 这是功夫。

火烧云说课稿一等奖 篇10

一、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读懂课文的能力,但是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说教学目的

1、会写霞、紫、寿、恍、惚等十个生字,掌握霞光、恍恍惚惚等七个生词。

2、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欣赏火烧云奇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4、学习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五、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本次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和课本插图让学生整体感受火烧云变化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来逐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火烧云、对自然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主要采用了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板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说学法

教学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组织。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原则。以“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七、说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本课预设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感受火烧云上来时作者的喜悦之情”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我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提出这样的疑问:“同学们,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那为什么大白狗变成红的了,而同样是白色的小猪却变成金色的了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问题导入,我想对于这群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品味美丽,感悟神奇。

“火烧云变化着”是课文的重点,我引导学生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来感悟火烧云的美丽神奇。

1、体会颜色变化,丰富美的感受。

第一步,我让学生自读文段3,找出你眼中最美的颜色的词,用横线画下来并读一读,再指名认真地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并让学生照样子也说几个类似的词语来。让学生把刚才找出的词语带到句子中读,要求读出美、惊奇、喜悦的感情。因为学生的感悟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在读的时候不仅能读出颜色多还能读出颜色变化快,我顺势提出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颜色变化快,学生会发现文中的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虽然容易找出这四个“一会儿”,但是不一定能读好,“一会儿”表示时间极短,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导孩子们读好四个“一会儿”,切实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通过教师的指导反复朗读,教学更有针对性,能逐步强化学生体验到的情感,领略语言之美。

第二步,合作读书,先师生合作,教师只读四个“一会儿”学生补充颜色,读完整段,(通过教师的提示加深学生印象。)再小组合作读书,这个过程看是在重复师生合作读书的过程,其实读的层次提升了。读得好的孩子读四个“一会儿”,读得不太好的孩子补充颜色读完全段。读不好的孩子在读得好的孩子的帮助带动和影响下,他们也有渴求成功的冲动,他会努力读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孩子都体验读书的喜悦、成功的喜悦,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另外学生在合作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愉快,和谐的快乐。

第三步通过课件配乐连续播放展示“那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说他所看到或想到的颜色。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烧云奇丽无比,变幻莫测的特点,这时火烧云的美丽学生会体会更深。

2、感悟形状神奇,发现写作方法。

我是这样过渡到形状变化的学习中去的:“火烧云的颜色如此绚丽多姿,那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我安排学生自读文段4-6段,选择自己认为最奇的一段,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读得好的要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学生或读出马的栩栩如生,或读出小狗的活泼可爱,或读出狮子的惟妙惟肖,但不一定能读出作者因没欣赏够而流露的遗憾之情,此时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先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练读,然后分组比赛读。这时,思考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然后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发现,再通过交流得出,作者是先写天空出现了什么,再写它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变化消失的写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运用,接下来是运用写法,通过课件展示天空出现的其它小动物,学生观察后仿照文段写法,大胆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写下来,写好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展示作品。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听、说、读的训练,还要将写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写作方法非常必要的。

(三)、回味美丽,情感升华。

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相呼应。采用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第一段(火烧云上来时,作者的惊喜),女生读最后一段(火烧云下去时,作者的意犹未尽)。在朗读中,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人文合一,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四)、拓展延伸,巩固写法。

请你仿照文中3、4自然段的写法,观察天空中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大胆想象写一段话。由此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用,同时又巩固了写法学以致用,进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八、板书设计。

纲领式的板书简明扼要,利于学生抓单个词将课文重点部分自行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想像相结合,在头脑中再现美丽画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节课我重在方法指导,以读为主,读中促悟,读写结合。不仅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学生还带着积极主动的思维参与整个知识的构建过程,整个课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上一篇:拓展项目七巧板下一篇:精准扶贫工作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