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案教学设计

2024-05-20

死海不死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死海不死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赣州市安远县鹤子初中 陈小芳

一、教材地位分析

《死海不死》是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推动着世界,这个单元的课文就是与科学相关的说明文,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介绍了死海的特点及成因,本文除了运用一般说明文常用的列数字进行说明,还运用了“插入神话传说”的辅助说明法,此外,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趣味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知识修养、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意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汉语教学应该把帮助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当作首要的任务,兼顾接受各科文化,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识字量和阅读量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

2、能力目标: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训练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领略自然界的神奇美。

四、教学重点:

1、几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2、两则神话和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难点:

1、理解说明顺序

2、两则神话、传说的表达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五、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种提法强调的是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功能,而且,课程标准谈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把汉语的工具性摆在第一位。”这里的工具性,首先必须关注汉语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本文的内容,把本节课重点分为三大模块:复述神话和传说;看图表讲述死海浮力大的内在原理;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死海。三个部分层层深入,有浅入深,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口语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教法

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不爱开口的想象是很常见、很普通的,经过专家研究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不爱开口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障碍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采用了合唱式答问、表述提要、自我暗示、小组教学等教法,使学生克服种种障碍,达到开口说话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七、学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的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实在舒服。你们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死海不死。

2、复习提问

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哪两种?(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③说明文中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几种?(九种)

3、检查预习(1)掌握词语

安然无恙 怙息不悛 执迷不悟 大惊失色 改邪归正 谕告 沉淀

干涸 转瞬 不逊 游弋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说文章大意。

2、根据学生的复述,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具体分析,看文章是如何体现以上内容的。

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③齐读3 – 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读5 – 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4、归纳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1)a、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b、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2)a、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b、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3)a、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b、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读7、8段用一个词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明确:荒凉、生气、干涸

四、拓展延伸

文章结尾处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启示?(借助这样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

这一篇知识小品文,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死海的特征时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作者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时,列举了四个数据;在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时,列举了四个数据;文章最后一段,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附:板书设计

死(无生物)特征 → 不死(淹不死)海水咸度高

神话1 死海 神话2:猜测

(对象)成因 → 今人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昨天 荒凉

变迁 → 今天 生气

明天 干涸

七、教学反思:

(一)较以往教学有所突破的地方:

1、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造积极质疑的机会。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注意落实教学目标。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二)尚且不足,今后有待改进之处:

1、要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琢磨。

2、教师在巡视学生讨论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想法,对一些重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引导学生。

死海不死教案教学设计 篇2

《死海不死》选自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它科学地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开发前景。文章采用多种说明方式,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本文是讲解说明文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说明文是七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七年级学生对这一文体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说明文不像记叙文那样形象可感,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一直以来,说明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尝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开说明文的教学。

●设计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从思维方式上来说,记叙类的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的,议论文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出论点,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则主要是借助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进行抽象思维。在具体篇目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说明文独有的、不可忽略的知识,如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等。结合本文的特点,笔者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从标题揭示“死”与“不死”这对貌似矛盾的词语入手,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了解死海不死的原因。(2)引导学生阅读“先知鲁特”的神话传说并思考文中所引用的神话与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3)引导学生探究死海的未来,树立环保意识。微课程中教学目标与达成目标有着显著的区别。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的主观规定。达成目标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的,它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达成目标是面向学生的,微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达成目标,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就能清晰地了解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笔者结合本文的特点、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深入研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定了如下三个达成目标:(1)了解死海的相关知识,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辨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在具体语句中的作用。(3)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其中,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辨识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是本节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达成所设定的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1)从讲述神话传说开始,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死海的成因。(2)引导学生对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从而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3)以文章中说明方法的使用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对举例子、列数字、引用、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的辨识方法。(4)在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提炼自己的感悟。

●制作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在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时,笔者充分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将要解决的问题,并提供具体明确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使其自主学习更加有效。例如学生根据需要暂停或重复播放微视频;自读课文,查阅字典,解决文中生僻字词;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与具体语句相结合;批注文本,随时记录质疑的问题等。并随之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也为了课堂教学活动与自主学习活动能更好地衔接,笔者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并将内容与形式在课堂学习预告中明确给出。

2.设计并制作微视频

微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的学习资源。笔者设计并制作了微视频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单上的相关学习任务。本微课视频的时长为5分36秒,笔者使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并以MP4格式进行发布。

本课微视频的录制主要以录制PPT为主。首先,笔者将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知识呈现在PPT中,且PPT的制作力求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其次,完成讲课稿的撰写;最后,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并编辑。

微视频首先引用了罗马统帅狄杜处决奴隶而奴隶们屡淹不死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引导学生思考“死海不死”的真正缘由,从而开启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对学生来说,他们阅读一篇新文章,首先要克服字词障碍。微视频环节二要求学生查阅字典扫除文字障碍。教学说明性的文章,从结构入手理清全文的思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微视频环节三要求学生使用暂停键,自主概括文章的写作思路。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微视频出示死海的特点并以具体的地形图片解释死海的成因。微视频环节三也是本微课最重要的环节,即说明方法的辨识和分析,微视频具体讲解常用说明方法的定义和作用,并出示文中例句和具体解析。传统课堂上囿于时间,说明方法总是不能系统明确地讲解,微视频可供学生们多次学习,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我检测。微视频的每一环节都给予学生适当的要求和充分的鼓励。跟随微视频,学生可以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各项任务,高质量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说明文的学习总是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使用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三个面进行,微视频科学高效地处理了这三个核心问题,为学生学习其他说明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透彻理解说明文的难点之后,学生阅读学习说明文的热情也将被点燃。

●课堂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微课程是为翻转课堂服务的。学生通过有效地自主学习已经掌握了死海的特征、学会辨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且对死海的未来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些前置工作为课堂教学的其他活动预留了充分的时间。

1.检测评价环节

检测环节既可以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也可以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首先,小组随机检查字词积累和课文阅读,这既可以使学生再次熟悉文本,也可以更好地让组内同学彼此竞争、鼓励。其次,教师让学生观看实验“鸡蛋的沉浮”(准备两个装有等量盐水或淡水的相同的烧杯,各放一个鸡蛋,举杯,学生观察现象:一个鸡蛋,漂浮在水面,另一个鸡蛋沉在杯底,毫无动静)。相同的烧杯,看上去毫无区别的液体,鸡蛋放进去却出现不同的现象,请学生解密实验现象。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将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2.解疑探讨环节

这一环节中学生将彼此分享跟随微视频的自主学习经验,并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们彼此解答,教师随时进行补充和纠正并讲解重要或有难度的问题。解答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和交流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查漏补缺,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

3.延伸拓展环节

充足的课前自主学习,为这一环节的进行做好了准备。本环节既可以深入探讨文本的相关内容,也可进行相应的课堂学习效果检测。

●教学反思

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小评钱梦龙《死海不死》教学片段 篇3

关键词:钱梦龙;《死海不死》教学片段;不足;评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01-02

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江苏省宜兴中学执教《死海不死》一文已过去近20年了,但对于该教学的讨论却经久不息,直到现在仍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获得教学启发的源泉以及师范院校教学、研究的典型课例,足见其在我国语文教育领域的突出价值。多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说明文的教学起点、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不教之教[1]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成果显著。笔者在阅读钱先生的《死海不死》教學实录后,被他的教学机智深深折服。但笔者斗胆认为,钱先生在教学《死海不死》时尚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欲在此文中作简要评析。

教学片段1[2](括号中“问”、“答”字样为笔者所加)

师:谁来说“得名原因”? (1问)

生(2):死海的海水含盐量特别高,水里各种动植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1答)

师:哦,死海的海水含盐量高,这是它的特点,由于有这个特点,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谁能说说是什么现象?(2问)

生(七嘴八舌):人不会淹死。(2答)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问)

(无人举手)

师:我估计同学们都知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是吗?(指定一学生)这位同学戴着眼镜,看起来挺有学问,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3):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淹不死,因为……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所以人不会下沉。(3答)

师:为什么海水含盐量高,人就不会下沉?(4问)你总得讲出点道理来。

生(3):海水含盐量高,它的质量就大。(4答)

师(追问):那如果扔进海水里的是一块铁呢?它会下沉吗?(5问)

生(3):我想会下沉的。(5答)

师:那么人为什么不下沉?光说海水的质量大,恐怕还不够吧?我知道你心里明白,问题是怎样把心里明白的道理准确地表达出来。(6问)

生(3):(思考片刻)海水的质量比人体的质量大。(6答)

师:说对了。但表达上还有一点点不足,想一想,在数学里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是怎样表达的?(7问)你这句话如果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更好了。

生(3):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7答)

师:那么铁块为什么会下沉?(8问)

生(3):因为海水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8答)

师:好!“大于” “小于”的“于”怎么解释? “大于”“小于”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9问)

生(3):“于” 是“比” 的意思,一般在两个数作比较的时候用。(9答)

师:说得真好!我说你有学问嘛,果然没看错人!(众笑)

教学片段1评析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之间共有9问9答,每问每答都有具体的指向(详见下表):

1问和2问学生都能够轻松地回答出来,但从3问开始至6问,学生便被难住了。此部分,钱梦龙先生是想引导学生探索死海“不死”的原因,但刚开始没有学生举手,他很机智地用轻松、幽默的话语指定生(3)回答,并对生(3)进行了富有耐心而层层递进的引导,最终使生(3)得出死海“不死”的原因。此部分,不可谓不精彩。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死海“不死”或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的原因,作者已在课文的第四段中用数据进行了说明,即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从而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这样死海就拥有了很大的浮力,所以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而被淹死[3]。生(3)回答“海水含盐量高”也不无不可,但他没有将含盐量高的结果归为密度大而是质量大(见4答)。此时,教师本可以引导学生将含盐量与密度联系起来,但教师却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了第5问,即“那如果扔进海水里的是一块铁呢?它会下沉吗?”学生回答是“我想会下沉的。”紧接着,教师又提出了第6问(那么人为什么不下沉?光说海水的质量大,恐怕还不够吧?)。从8问(那么铁块为什么会下沉?)8答(因为海水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第5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将铁块、人体的质量与海水的质量作对比得出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是因为“海水的质量比人体的质量大”(6答)这一结论,而不是使学生将海水的含盐量与密度联系起来。可见,教师的的头脑中已存在死海“不死”是因为“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这一观念,而且也是从这一观念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的。

但这一观念是不科学的。以任何一片海域来说,人体相对于海水而言,其质量本就是就微乎其微的。那么,为什么同样是海,海水的质量同样大于人体的质量,人在其他海中会下沉而在死海中却不会呢?显然,将“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作为解释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的原因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是行不通的。正如作者在课文中的论述,死海“不死”的原因是“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况且,铁块在海水中下沉的根本原因也是其密度(7.87g/cm3[4])远大于海水的密度,钱先生似乎疏忽了这一点。另外,那天参加上课的是江苏省宜兴中学初三学生,这篇文章他们在初二已经学过[5]。既然学过为什么还会犯这样的知识性错误呢?在钱先生引导学生探索死海“不死”的过程中,他先是要求学生合上书,回忆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在探索结束后才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遍课文。如果说学生不能正确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是因为地理课上知识没掌握好或是没有看到语文课本上作者的相关论述还情有可原,那么学生打开书读课文时没人发现课本上的合理解释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可见,学生对于学过好几次的知识还是含糊不清。这提醒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抱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掌握。

《死海不死》的教案 篇4

一、新颖巧妙的标题

标题“死海不死”,新颖、巧妙,引人入胜。“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含义不同,“死”与“不死”互相矛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全文围绕“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死海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耐人寻味。这种相反相成的修辞手法,常被人们采用,例如“天空不空”“恒星不恒”“愚公不愚”“孤儿不孤”等等,新奇有趣,发人深思。

二、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1.举例子。举出实例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让人信服。举例说明分为列举例子、典型举例、类比举例三类。列举例子,即举出较多的例子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如第一段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的事例,说明死海的“死”。典型举例,即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如第二段,举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会被淹死的典型例子,说明死海的“不死”。

2.列数据。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如第四段,列举了四个数据,说明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第六段,列举了四个数据,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最后一段,列举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

3.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如第三段,弓1用“屡淹不死”的传说,描述死海“不死”的表面特征,带有神奇色彩。第五段,引用死海形成的神话,说明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猜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4.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解释,揭示其部分含义。如第一段,“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这里的“死”指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的揭示了死海的特征。第二段,“真是‘死海不死’!”这里的第二个“死”指人的死,“不死”是说死海浮力大,人不会被淹死。这又部分的揭示了死海的另一特征。最后一段,“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这里的第二个“死”指死海的干涸,揭示了死海的未来。

三、运用数字说明

运用数字说明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数字分确数(确切的数字)和约数(大约的数字)两类。数字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说明更简明、概括、具体,更有说服力。为了科学的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很高”,文章列举了四个数据。前三个数据从大到小依次分别列举了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之多,后一个数据指出各种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之大,用的都是确数,说明统计的精确、具体,具有科学的权威性。测量死海的面积和平均深度,用确数;测量死海的最深处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约数,这是根据对死海的认识程度和死海的实际变化而确定的,数字用语也都是准确的。

四、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 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五、语言教学建议

《死海不死》一课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辨清确数和约数的运用,理解准确数据的作用。分析课文前半篇时,老师设题:“把各种盐分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一句中的数据能否改为24%或者大约24%、24%左右?讨论毕,学生感受颇多:原来这些很容易使自己疏忽而又枯燥乏味的数据,在说明文中却起着这么重要的说明作用。学生阅读文章的欲望增强了,思维积极了。

教课文后半篇时,中国学习联盟胆质疑:“海水平均深度一百四十六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这个数据不科学,既然最深的地方是约数,平均深度怎么会是个确数?有的说把“大约”移到“一百四十六米”之前,就通顺了;有的说,科学测定的数据是不能随意变动的,这不是修改病句;更多的学生认为应该根据死海实际情况来修改深度数据,因为说明文的数据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提问。

(l)说明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事物特征)

(2)说明文中的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3)说明文从语言上怎样分类?(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

科学小品文。)

二、正音、辨字、辨词。(略)

三、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1)审题: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和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自愿读课文,一人一段。

(3)复述课文,男女同学分为两大组,各出一名同学进行复述比赛。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死,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4)根据上面的复述,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对象:死海。说明对象的特征:死与不死,本质特征成度高。死海的形成: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5)具体分析,看看文章如何来体现以上内容的。读第1自然段,它交代了什么?

(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一词中的“死。是什么意思?(鱼虾草木不能存活。)

(6)依照第1自然段的思路,同学们自己说说学第2自然段的所得。(交代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

(7)读第3-4自然段,做以下练习。

①第3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引用传说,说明死海浮力之大,既形象,又神奇)。

②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③第4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④第4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8)读第5-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②死海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③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死海的形成的?

(地理位置→长度、宽度、深度→源头→形成。)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死海的形成。

(9)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书上的词语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过去:荒凉。现在:生气。将来:干涸。)

②文中是怎样写死海对人体健康有利的?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对人体健康有利。)

③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能否回答海水有何治病功能?

(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

(10)速读全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说明死海的成因。

第三部分(第7一8自然段):介绍死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用一段话来概括本课所介绍的对象、特征及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是死海,其特征是成度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

(12)讨论以下问题。

①文章结尾写到:“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死了。”如何挽救死海呢?(提示:看课文中所给的图示。)

②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致使水面下降,随着水面下降,蒸发量也在减少,况且还有约旦河水输入,所以死海不会干涸。)

四、.总结、扩展

这一篇知识小品文,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死海的特征时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作者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时,列举了四个数据;在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时,列举了四个数据;文章最后一段,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死海的海水里无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而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游弋不会被淹死,其本质特征就是咸度高。)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篇5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整合文本,理解死海不死的含义;学习几种

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重点)

2.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并结合文本理解传说和神话在文中的作用。(难点)

3.在面对死海的现在和未来时,增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领略自然界的神奇

美,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点)

【思维导航】(关键词:科学小品说明文生态环境忧患意识)

本文既是一篇科学小品,又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

说明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本文引用了神话和传说使文章内容既形象神奇又浪漫多彩;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探究死海“不死”的原因,同时看到死海的现在,又预想它的未来,让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那么让我们怀着这种忧患意识,和作者一起来完成死海的科考之旅吧!

【热身训练】激情诵读

【自主学习之旅】(温馨提示: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会助你科考旅程满载而归!)

1.作家零距离:

周而复,原名周祖式,祖籍安徽旌德,出生于南京,自幼受庭训,入私塾,原为文化部

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他作为中国作协顾问、名誉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顾问,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常务理事等,是一位多产、高产的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浪淘沙》《欧美风情录》;书法集《周而复书琵琶行》、《周而复书法作品选》。

2.死海先知晓:

死海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氯化钾、氯化钠、氧化镁和氧

化钙。同时,它还蕴藏着石油。

死海还是重要的旅游胜地,它比海平面低400米左右,冬季气候温和,海上无浪,海水浮力很大,是良好的游泳场。

3.词语多积累:(在文章中划出这些词语,把词语放到原文中便于理解其含义)

浩荡游弋屡次溴锶惩罚谕告 ..

干涸弥漫栖息轻盈点缀侵袭......

执迷不悟勃然大怒大惊失色安然无恙改邪归正

我的补充:

4.文本初感知:(带着以下问题来阅读文本,省时高效)

①标题的含义:

②用完整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③用完整的一句话叙述自己与文本对话后的真实感受:

【合作科考之旅】 (温馨提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小品的特点!) 第一驿站:研究院。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驿站:故事会。

文中引用了哪些传说与神话?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了什么作用,对增强全文的表达效果又起到什么作用?

第三驿站:反思台。

死海的现状如何,死海的未来又将会怎样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第四驿站:实践区。

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来语句并说明其说明作用。(最少两例)

【综合活动之旅】(每题都要在50字以内)

1.我们班要召开以“死海,你永远靓丽”为主题的综合活动,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2.如果你是一位开发商,你会如何开发利用死海的资源。

【激情创作之旅】(温馨提示: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和三个成语,100字左右) 你希望未来的死海是什么样的?请你展开畅想的羽翼,用生动的笔墨来描绘。

【返程留言】

我的知识收获:

我的情感收获:

《死海不死》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死海不死》一文是人教版初二下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在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生共存的。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选择课文的。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作者在说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生动性,可读性。

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要求:了解死海的奥秘,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加强环保意识,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知识要求:

1、了解本文是事理说明文。

2、了解本文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3、了解本文引用神话的作用。

能力要求:理解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和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作此文;理解篇章结构、说明的重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几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2、两则神话和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两则神话、传说的表达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根据本文特点,启发学生借助课文题目,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以训练整体感知能力。〈死海不死〉这个题目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举: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说是“不死”呢?同时,这个题目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因此,抓题目导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有效的。

2、通过默读、复述等形式,指导学生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3、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式。这篇课文内容不是很深,所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4、不安排预习,一课时完成。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的特点,这样做,便于训练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二、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

本。阅读《死海不死》一文,我不由被文章所具有的丰富的意蕴内容所吸引,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指导学生综观全文,理清文章的线索,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如何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写成这篇科学小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3、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理解文章内涵。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质疑时引发学生求知欲、大胆探究。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课前可以网上查阅死海的资料,准备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说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悟

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辅肋。教师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点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学生从中归纳出了要点。这样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课堂就会意趣横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满活力。

(三)、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讨论质疑

设计讨论质疑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 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深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讨论,可从突破重难点

入手,设计一些讨论材料。

1、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2、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3、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4、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五)思维拓展训练:

1、分析下列短语中加“ ”的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可先左右议论后举手回答,教师作结)。

“”:前一个“愚”是愚笨的意思,后一个“愚”从愚公移山具有远见卓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动众人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来考虑。

„儿不“孤”是无父母的意思,后一个“孤”从祖国处处有亲人,虽无父母却不乏照料,前程仍然远大的角度来考虑。

2、分析下列句子用的是确数还是约数,并指出其语法上的正误。

a.我整整花了一小时左右才把这道题解出。(“一小时左右”是约数,所以用了“整整”互相矛盾。应去掉„“整整”二字。)

b.原来生产这台机器成本要五千元,采用先进工艺制造降低了二千五百元,成本减少一倍。(是“确数”。但数字增加才用倍数,减少不能说几倍,只能说减少一半。)

c.根据修改后的计划,生产效率提高,产量要超过原生产定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是“确数”。百分数的运用要特别注意,本句应为“百分之一百三十五”,或去掉“的”字,才无语病。)

d.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江河之上。(是“约数”,无语病。)e.赵州桥大约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约数”,但“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去掉一词。)

板书设计

一、课文结构

1.介绍死海的特征

(一)“死”海: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水边也寸草木生(列举事例)--谁能想到。

(二)死海不“死”:,人不会被淹死。(典型事例)--令人惊叹。

(三)传说:奴隶们投入死海,安然无恙--大惊失色。

(四)海水浮力大的原因:“咸度很高”(列数据)。

2.说明死海的成因

(-)上帝惩罚人,大陆变死海(神话传说)。

(二)死海成因:地形特点;化学成分;物理变化(列数据)。

3.说明死海的变化

(-)现状;吸引游客,治病不逊于温泉。

(二)未来:死海真的要“死”:消失、干涸(列数据)。

二、说明方法

1.引用

2.举事例

上一篇:融信集团校园招聘下一篇:a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