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反思

2024-05-09

教学随笔反思(共14篇)

教学随笔反思 篇1

教学反思随笔交界营学校周丽萍 不知不觉中,我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已走到了15个年头,回顾这15年的时光,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欣慰的是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育教学的效果,都比刚参加工作时成熟了许多,进不了许多。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学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做着反思教育的老师,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

收获的人。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所以,老师们: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坚持积极的态度吧。

教学随笔反思 篇2

——什么都没做。我也是什么都没做, 可一直抱怨到哪一天?说起来惭愧, 直到那一天, 直到2011年3月18日的那天晚上, 在李志清老师的介绍下, 我第一次接触了“随笔化写作教学”。那是个天气很不错的周末的下午, 本打算轻松一下, 但下午四点多, 县教研室赵老师的一个电话让我顿时紧张起来:“明天专家和老师来送课, 之后你准备一堂作文教学公开课, 全县语文老师参加!”我一听就急了——这太吓人了!它来得那么快, 来得那么直接!谁不知道语文教学有“三怕”:一怕周树人, 二怕文言文, 三怕写作文!谁不知道学生最烦写作文?不信你上台试试: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写作文。你再听, 台下一准齐刷刷拉长一声叹息:“唉……”我只好跟赵老师讨饶:“赵老师,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 我的软肋, 我的伤痛……”赵老师笑着打断了我:“没事, 你只要一听专家和老师的讲解就容易多了, 根本用不着多做准备。”有这样的事?我只好鼓足勇气, 硬着头皮去见专家和老师, 但心里一直在唱着神曲《忐忑》。等见到李志清老师, 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半块。李老师年轻美丽, 睿智干练。她几句话就把“随笔化写作教学”的概念诠释得清清楚楚。忽然, 我想起了三年来我一直让学生坚持写的“课后反思”。其实, 我也一直在做着随笔写作的批改工作, 这工作里也有我美丽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只不过, 我的理想一直在原生态中极其缓慢地生长, 就像一片渴望成熟的庄稼, 等不到催熟的风和阳光!而今天, 忽然感觉到, 我的理想, 就像一群散落在草原上的羊群, 终于碰到了一个牧羊人。

李老师让我看了她设计的随笔化写作教学案例《纸飞机》。她把这一课的教学流程分了三个步骤:随笔导航—随笔泛舟—随笔展评。框架有了, 我心里的另一半石头也落了地。接下来, 我需要自己再研究细节, 以便明天把这个教学模式里最基本的入门课呈现给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回到家里, 我坐在电脑前, 琢磨到了十二点多。

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好, 我就坐在了上方中学的阶梯教室里。

教室里, 只有中间三排留给了学生, 其他座位上, 坐满了来自全县各个学校的一百多位语文老师。接下来, 我要在李老师的引领下上一堂随笔化写作课《纸飞机》, 这是情境随笔化写作的一个入门课, 也是我运用随笔化写作教学模式的第一堂起步课。

我没有想到, 当我让孩子们动手叠飞机的时候, 他们是那样兴高采烈!我更没有想到, 他们会那么勇敢地走上台来展示自己的飞机, 并且说得那么棒!之前我还一直担心, 担心这个偏远的乡村中学里的农村孩子, 会害怕, 会羞涩, 会忸怩, 会怯场, 会冷场, 会砸锅……但事实是, 这节没有什么准备的作文课, 成功了!看, 这些七年级的小同学们说得多好哇:

(1) 我的飞机飞得最远, 我知道, 有希望, 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2) 我的飞机没有飞远, 但我不后悔上台表演, 因为, 我飞过了!

(3) 下一次, 我一定会飞得更远!

我被感动了!那久久压抑的写作欲望忽然间也被激发出来, 在他们专心写作的时候, 我也转身伏在讲台上, 有好多话随着缭乱的字迹喷涌而出, 我也写出了一篇下水文章!我也有了读出来的欲望!在音乐声中, 我把课堂随笔文章和他们一起分享:

我们的纸飞机

孩子们, 感谢你们, 让我和你们一起度过了如此快乐的一节课, 我想说, 我喜欢你们!喜欢你们的单纯可爱, 喜欢你们的质朴善良, 喜欢你们的聪明勇敢, 也喜欢你们五彩缤纷的梦想!刚才, 看着一架架美丽的纸飞机, 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渐飞渐远, 一起模糊的, 是我不舍的视线。我知道, 离别的日子已经不远。我想起了我班里的那77个孩子。三年来, 他们像77棵挺拔的小白杨, 在我的教室里齐刷刷地生长!三年了, 他们长成了我最骄傲的希望!已是绿柳如烟的阳春三月, 校园里, 暖暖的阳光下, 弥漫着浓浓的春意, 也弥散着淡淡的离愁。“铁打的学校, 流水的学生”, 每一年, 我们都要送走一届学生, 只不过, 今年要走的, 是我带了三年的一群孩子。我从不敢在他们面前谈及离别, 但有时候, 偷偷望着他们, 我感觉自己就像不舍的母亲, 又像脆弱的孩子。他们也像忽然之间就长大了, 少了唠叨, 少了抱怨, 少了让我操心的麻烦。他们甚至在反思里写道:母校, 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一百遍也不解恨, 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声不是的地方!日子真快, 就像歌词里所说的: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 转眼就各分东西……每到快离开的时候, 他们总喜欢在教学楼的阳台上放飞大大小小的纸飞机, 那是孩子们漫天飞舞的思绪, 是校园里一道甜蜜而忧伤的风景。孩子, 我想说, 你在放飞纸飞机时, 是不是在放飞你的梦想?孩子, 我想说, 我在放飞你们的时候, 也就是在放飞我的梦想!因为, 你们就是老师的梦想!再过几个月, 你们就会微笑行走在另一所学校, 无悔青春于另一个战场。离别时刻, 我只有祝福千行……是小鸟的, 就自由穿梭在林间, 是雄鹰的, 就展翅高飞在蓝天!

读完了, 阶梯教室里很安静, 我看见有些老师和学生的眼里有了泪光……下课了, 我感觉, 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了一次飞翔。

作文写作有一方天空, 广袤辽远, 你只需努力扇动奋飞的翅膀。随笔化写作是一块土壤, 泥土芬芳, 你只需让心灵释放, 将生命牧养!

摘要:做老师很无奈, 做语文老师很纠结, 语文老师教作文呢?——很痛苦!直到那一天, 在李志清老师的介绍下, 我第一次接触了“随笔化写作教学”。随笔化写作教学, 就是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玩—写—展—评”等环节中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 引起其写作冲动, 完成写作过程, 完善写作结果。换句话说, ”玩”是让学生“情动于中”的手段, “写”是让他们“辞发于外”的目的。下课了, 我感觉, 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了一次飞翔。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随笔 篇3

所以,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首批使用新教材的英语老师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自己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我摸索出了以下方法:

首先要转换教师角色。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强化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作为教师要转变旧意识,找准新角色,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師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转移到以“研究”学生为重心。作好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英语教学改革,归根结底就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无论教什么内容,总要首先对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想和设计,然后通过加工整理,把这种构想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符号记载下来,形成教案。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English” ,而且应是 “ to teach our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 要明白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就必须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通过研究教材,科学处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使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英语教师还要做到“精讲”“多练”。“精”即新课中的重点,难点等,讲解方法要“优”,语言简明扼要,一语中的。“练”是联系巩固新知,熟练掌握技能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联系内容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自教授新教材以来,我一直在课堂教学中摸索探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道出了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去旧教法的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学,老师累,学生更是缺少了独自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收效甚微。而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是一种心灵之间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成了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和合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成了课堂主要的活动者,并在活动中领悟,学习并最终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近年来,英语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第一,教师观念的改变。

任务型学习活动Task-based learning的核心就在learning这个字上。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不能始终抱着教会学生的概念,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做练,去体验。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设计好任务,如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一般没有难易之分,一般句型要求学生先上口,达到会说,听的目标后,老师再进行纠正,然后才要求能写。而初一的学生,学习英语时间不长,有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一语言,对教材进行梳理,则有助于他们对语言的掌握。

第二,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比如,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之间的衔接等问题。

第三,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的好坏,与课堂效果,课中任务完成的好坏紧密相关。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与学相互成长。

如何在课堂外设计好任务型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任务型教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一切都有待于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于中国教育国情的路来,仍然是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也面临了很多困难。词汇量过大,初一课本有的一课单词超过20个,让学生在记单词方便很是棘手,而且单词要天天记,课课记,不敢稍有疏忽。这就给老师检查单词制造了一些困难,一节课时间毕竟有限,能检查到的同学也少之又少,而大多数同学存在侥幸心理,而容易放弃记新词汇。通过多次尝试,我对学生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这样不仅仅是方便了记词汇而且也掌握了句型和习惯用语的运用。还方便了老师的检查。

我还采取了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智力,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说:UNIT 3 , 我在讲解 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两个短语的区别时候,我有意举例,让学生细微的观察,鉴别他们的用法区别而得出结论,然后发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make sentences ,加以巩固所学难点。我个人认为与其老师多讲,不如让学生来说,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一节课的2/3时间留给学生去操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发现错误,并潜移默化的改正错误,不失是一个好方法。新教材中许多新的语法,知识点,短语,句型等,我都采取了发动大家动脑筋,讨论,总结而后得出结论的方式,让他们大量的举例,造句。这样不仅仅是扩展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学生开展活动方面,因为班大人多,我采取了group work和team work 方式。四人一小组,并选一小组长负责其他三个人的背诵和讨论问题情况,这样做到了人人参与,个个过关。

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 篇4

孙亚丽

本学期我任教九年级教学工作的,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总感到有许多的不足与思考。从多次考试中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学生对于比较基本的题目的掌握具有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题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平时教学中总感到这些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再多强调,但事实上却是问题严重之处,看来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练习的反馈与矫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及时上交,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订正的作用,将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当天了解、当天解决、矫正到位,也就是说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到位。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为反馈的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正措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反馈矫正的及时性。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可利用提问或板演等多种方式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一般我们应把提问、解答、讲评、改错紧密的结合为一体,不要把讲评和改错拖得太长。最好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及时反馈在一日为好。

二、注意反馈矫正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尝到学习进步的甜头。

三、注意反馈矫正的灵活性。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矫正形式。咳提前设计矫正方案,也可预测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获取信息后,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方案。在作业的检查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学生是否存在抄作业现象,是否认真订正作业。总之,反馈矫正一定要落在实处。

我们要主动辅导,及时令其矫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如果我们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动和自觉,结果也会不如人意。

总之,反馈与矫正在教学中总是循环往复的,不断加强反馈与矫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孙亚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求根公式与配方法的关系;

(2)了解b²-4ac的值与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由配方法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随感: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中的公式法是由配方法推导出来的,因此在教公式法时,我先复习了怎样给方程配方,并以实例加以巩固。然后用配方法解方程ax²+bx+c=0(a≠0),学生运用配方法经过认真仔细地计算,终于求出了方程的解。而这个式子就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原本就想利用公式来解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没想到有一位女同学提问了:老师,这个方程公式的两个解中只有分子的一个运算符号不同,如果把这两个根相加或相乘,结果会是怎样呢?我大吃一惊,一者我没想到她竟会提出这么好的一个问题,二来这本就没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我若补充,则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势必就不能完成,我若搪塞过去,留待以后上课时再去解决,肯定又会打消这位同学的积极性。于是,我马上肯定这位同学的提问,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讨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在第二节上课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这道题目,尤其是那位女同学还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了出来,并用文字语言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她的那种自豪兴奋劲儿是我在平时上课时很难见到的。这让我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各种想法,我们只要及时很好地处理,就能变成他们学习的强大的动力。有时,我们也不要一下子对他们的疑问给出答案,留给他们适当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设想当初我要是在课堂上很快就把她提出的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她今天就不会觉得有这样的成就了。

有时我想,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就是给学生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教学随笔

孙亚丽

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渗透在其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喜欢的数学和有用的数学。但经过反思,意识到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没能更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不能最大面积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的程度不够。

三、问题的引入:如果能利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背景引入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去研究,也可以调整课堂知识比较单调的的不足。

四、例题的研究:我想要是将例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研究解决的方法和各个题的结构特点,由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每种情况应如何做,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样会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练习的方式:练习的方式方法应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编制题组进行训练,也可以总结题型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编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熟悉题型的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改进计算不准确的不足,也能更大限度地调动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地理教学反思随笔 篇5

1.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首先应给学生讲清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果对区域不能准确的定位,那么分析的思路就会发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确了。所以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白区域地理的学习定位十分重要,并非简单的机械式记忆那么简单。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典型的高考题,让学生体会自己去体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我建议老师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一些读图或画图的活动。

2.认识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区域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1)地理位置:经纬网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及范围等

(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地形地势概况、气候特征及成因、河流湖泊、资源等

(3)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工业生产及区位分析、农业生产部门结构和优劣分析等、交通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与格局等

(4)综合探究: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联系实际和时事综合分析、探索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等

老师应以第一个区域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

3.充分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区域地理

小学英语教学随笔、反思 篇6

实验小学左华栋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四年级的英语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那么,学生原有的兴趣和想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吸收直接教学法的长处,重视情景教学。

孩子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时,我通常采用的直观情景有实物、图片、头饰、玩具、简笔画。如在教学习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单词时,直观的实物出示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直观的演示与比较,学生才会迅速领会掌握;如教水果类单词apple、pear、banana、melon等时,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在教动词sing、dance、draw、write等时,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有关的英文单词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这样排除了母语作为中介,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利用母语的心译过程。

同时,教师正确的身势语也是重要一环。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直观情景,伴随着老师讲话而产生的语气、姿势、表情,有着强烈的解释性和提示性,它不仅有助于老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是排除母语为中介,把事物与英语直接连接的有效手段。如在进行猜谜游戏时,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肢体语言进行表演,然后请另外的小朋友们通过肢体语言猜出是何物。从中,小朋友不仅培养了表演的才能,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兴趣教学随笔 篇7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 也是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但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 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尊重。我常利用课间与一些学生闲聊、猜谜语、说说笑话, 与每个学生建立起亲密友好的融洽关系, 用爱心去打动他们, 使其尽快摆脱自卑感, 树立起自信心,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让学生喜欢数学, 喜欢数学课,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学生感到“我能行”, “我能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转变角色, 对于学生发表的正确意见及时给予鼓励, 即使回答错了也不应责难。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 尽量让学生亲历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处理过程, 让学生从心里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受到鼓舞, 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积极探求的心理状态。

三、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很多时候, 学生上课能听懂, 但课后做题却一错再错。究其原因, 就是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 还只是一知半解状态。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渗透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 让其逐步学会学习。一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内和课外同时要求, 课外要求他能更加自主学习, 而课内则带有强制性。二是自学习惯的培养。我们知道, 只有明白自己必须做什么, 他的潜能才会充分发挥, 学习效果才会显著。三是适时进行评价, 让学生时刻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做的练习、测试, 教师要及时批改, 最好是面批, 对存在的问题, 能及时指出与矫正。四是设置错题集, 对在练习或测试中出现的新题或典型题目, 让学生记在错题集中, 以便及时理解, 不断地把未知转变为已知, 从而达到积累知识, 丰富解题方法的目的。五是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应该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通过交流, 辨析疑惑, 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能体会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这就有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问题也与生活紧密联系, 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平行四边形时, 介绍它在建筑、艺术、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巧应用, 使学生惊叹数学无所不在, 神通广大, 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感到应主动掌握这一知识。

重视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不断探讨讲课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对概念课或复习课, 还可采用竞赛方式, 这样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对繁多的公式定理, 记不牢、用不好, 这时我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 找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 学生会感兴趣, 乐于接受。

五、挖掘习题中的兴趣因素, 在练中激发兴趣

初中生的注意力易分散, 用枯燥无味的练习去检验学习效果, 是不会有所收效的。因此, 我们在练习时, 要挖掘一些兴趣因素, 让学生在练中激兴趣、趣中继续练, 巩固提高, 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数学计算中, 我让学生出题和老师比赛, 然后, 在课后我们继续探讨问题, 借机传授学习技巧,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博学, 进而愿意接近老师, 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六、在教学的组织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让大多数学生都动起来, 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提问, 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就要创造出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情景, 氛围, 条件及方法,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抬起头来。我在提问的时候, 会因人提问, 根据学习程度的不同而提问不同的学生。对差的学生, 问书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 有时还提醒他在书的哪一页上;实在不知, 让其他学生答后让他重复回答, 使他能体面地坐下, 同时要提醒他上课要听讲。对有步骤的老师讲过的计算题, 我习惯一步由一个学生上黑板完成, 根据步骤的难易程度抽不同的学生完成。

七、因材施教, 注重个体情绪的调动

挫折感是学习上的最大障碍, 只有成功的体验才能增强学生兴趣。在学生活动过程中, 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的学习很吃力, 寻根问底, 找出病源, 对症下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 教师不能一视同仁, 必须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地积极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减轻学生的心理思想负担, 去掉他们多余机械的重复, 才能培养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随笔 篇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想方设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教学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去表演、去主持、去朗诵、去当小老师、去当小主持人,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我在教读《两小儿辩日》时,担心学生会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消极对待。于是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另一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把课文改为课本剧,在课堂上当众表演。刚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不会积极参与。可后来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结果,表演小组的表演自然、大方,孔子的扮演者是个天生的表演天才,表演的幽默风趣、活灵活现,两个小孩子的扮演者的表演,也十分精彩。他们把课文内容演繹的详尽而风趣。这节课上,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授《人民英勇永垂不朽》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了起来。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内容比较简单。为了让学生弄清纪念碑十幅雕塑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纪念碑的模型。并且依据课文内容,在“纪念碑”上标出各个地方的特征,也就是说,按照它们的排列顺序标出十幅浮雕的大致内容。任务布置下以后,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他们表现得都很积极,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纪念碑的模型,并且在上面标出了十幅浮雕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然后,我让组长上台给大家介绍浮雕的分布以及内容。这些人都表现的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上台介绍。这样,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我想: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渴望学习、乐于学习的。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与反思 篇9

1、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我国当前的历史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历史教学方式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新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共同体验与感悟,要学会探究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家叶澜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名言一直激励着广大历史教师投身于历史教学反思中去,教师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反思更科学地教会学生知识,同时对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3、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了人们对学科的发展期望,是历史每个重要瞬间的凝结。历史也是一门反思性较强的`学科,社会总是在历史的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具有高质量的历史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反思途径

1、对学生教育的反思

首先,反思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最易于发现的,某位学生上课学习表现得认真与否,教师一眼望去便知结果,也可从学生的眼神中分辨出教师是否懂得学生真正地接受或者理解了知识。学习态度不夸张地说决定着学习的结果,因此要到学生学习态度最认真的时候去讲授那些较为重要的知识。其次,反思学生的学习内容。反思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现行的教育内容,反思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做到难与易均衡,找到“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觉得他只要努力了或许就会学会这些知识。在这一阶段,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是否做到把握内容的难易适中来进行教育。最后,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反思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高效,反思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脱离死记硬背的苦海,是否达到理解的标准。

2、对教师自身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反思水平上,更应深入实际,做各项反思的实践者,从教学的整个环节入手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第一,反思自身的教学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意识,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简单的回忆工作,“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分析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彻地将知识讲述给了学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课上是否照顾到了所有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习惯。反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见效果的,需要长期地坚持和积累,在教学前要意识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识,具体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在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点,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更好地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形成经常反思的能力与习惯。总之,教师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许多,教师要尽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3、对历史教材的反思

父与子教学反思随笔 篇10

1、情感脉络流畅:

本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亲情课文,我按照以各种身份的人的目光所见,父亲所做→父亲的感人之举,用自己的行为所铸就的一曲父爱之歌→地下的三十八个小时→把机会让给同学,共谱人性颂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2、注重了对朗读课文的指导:

如对“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几句话的朗读指导,将其改编成诗歌的形式,再配上音乐,学生的感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再如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的朗读:“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使学生将自己以阿曼达的身份来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似乎自己的人格也随之高尚起来!

3、注重了对课外知识的拓展:

通过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启迪学生深入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情感。在最后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一次地震,书写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句承诺,一分责任,谱写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颂歌。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怎样的思索,你想的是什么呢?相信随着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会思索得很多很多……人间自有真情在,老师向同学们向学生推荐了三篇亲情文章──《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妈妈,我找了你好久》《父爱》,让我们在一次次阅读中,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在一次次心灵碰撞中,让我们(与学生共同朗读)感受亲情、走进亲情、拥抱亲情!”这一拓展不仅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且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我认为这种亲情教育不止让学生受到感染,而是思考、是行动,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成长中。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需要改进之处:

1、没有注重本文是略读课文这一特点,牵着学生的痕迹太严重,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缺乏对方法的指导。须知“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正是这一道理,切记,切记!

2、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共振:

学完这节课,我感到我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犯了相当然的错误,高估了学生,一味的沉醉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理解,没有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要想与学生情感共振,还有一段历程,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情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阅读中、体味中,感受人生的生活百态,去丰富自己的思想。

教学随笔 篇11

【关键词】教与学;心得

这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的学生情况较复杂,基础差底子薄,特困生、问题学生、留守儿童较多,还有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外,主要工作还是放在教学上,但经过学期考试,成绩不够好,这主要责任是我,没把学生教好。

所谓的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被教的主体都不配合,你教的怎么好都是白费力气。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只是一味的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虽学生易接受,回答热闹是没有用的,记得快,也忘得快。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对较弱,仅凭老师在课堂上津津乐道、谈天论地、或照本宣科,你说的再好对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如同是读天书了,学生又不易接受,他们上课连笔都懒得动,还指望他们能自觉学习吗?还得要老师天天督促,而这样的教学实在太累。同时又削弱了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

另一方面,这两个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成绩不突出的原因可能是:讲得太深、太具体,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还有,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教学中的困难。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下学期要有计划和目标。对部分同学要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想把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的,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静下心来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有作品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找一些单项的题目进行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再者就是表扬强化,使后进生增强信心。只要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提高学习兴趣提供巨大的动力。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其实学生并不笨,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很细腻很丰富,需要我们老师用心用情去启发,如果我们的耐心再多一点,态度再平等一点,鼓励再多一些,方式在灵活一些,就能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和各种能力极大地激发出来,最后做到使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不只是回归到生动有趣、其乐无穷的境地中,而且语文课就真正地活跃起来了,教学也达到目的了。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12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维持时间短, 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 力求学生百读不厌, 每读一次都有收获。儿童的模仿性很强, 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范读时, 我注意示范感情语气和音调、速度。例如, 我教《欢庆》一课时, 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燃烧的火把”, 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快地领读“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体会诗情; 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 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 一个个犹如置身于欢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之中, 亲身感受那人如海、歌如潮的欢乐情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 并模仿老师范读, 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 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教师正确领读, 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 学生在跟读中不但领会了文义, 展开了想象, 体验了情感, 而且学会了断句, 纠正了方言。

2.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充分利用插图引路

教材中不少课文都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 切不可对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视而不见, 而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 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 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赞美他们、歌咏他们、思念他们……如《荷花》的课文插图 , 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 ,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 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随同我翩翩起舞。教学中, 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 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 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 身不由己地走进荷花池, 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 对美好的事物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 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言为心声”, 对描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 这些优美的语句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 学生图文对照, 感悟、体验, 读出感情, 读出赞美, 这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所取得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 养预习能力 ,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预习课文

为了保证预习效果, 切实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建议在三年级开始阶段, 学生在课上由教师指导完成预习。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 可以按这样梯度递进:教师课上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课外预习与课上指导相结合———课外预习, 课堂检查这样几个层次循序渐进, 学生的预习能力会得到切实提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明确预 习 任 务 。

主要是学生自己反复读课文, 勾画出生字词, 借助拼音认读, 力争能够读正确;练习查字典, 解决字义和词义的疑难困惑;初步建立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尝试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2锻 炼 自主 识 字 释词 能力 。

在预习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或者同桌合作识字, 查字典, 并结合课文弄懂生字生词的意思。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的学习经验会更牢固。

3.3反 复 读 书 , 尝 试 复 述 课 文 , 尝 试 感 知 、把握 课 文大 意 。

要给足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 书读得充分, 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学生尝试复述课文。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在预习后将课文大意父母或讲给好朋友听。

4.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4.1从 “诵 读 ”走 入 文 本 。

课堂上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 运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法, 如教师范读、配乐朗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文本内容, 通过不断诵读, 感受作家的情怀,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军神》一课, 课文以刘伯承和医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没有叙述性的语言。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读后大家评议, 体会刘伯承和沃克医生不同的内心活动。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热烈。

《桂林山水》一课 , 纯粹写景抒情的文章 , 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读出感情, 读出感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2挖 掘 文本 空 白 处 , 引导学生 想 象 , 从 而 走 入 人 物 内 心 , 深刻解读文本。

例如《鸟的天堂》一课, 文中描写各种鸟在榕树上欢叫, 既写出鸟的颜色, 又写出鸟的动态, 此处, 引导学生想象:还可能有什么颜色的鸟儿在怎样欢叫? 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通过形象思维引路, 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内化为深刻的感悟。

5.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反思随笔 篇13

1.1在体育新课改中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改变过往教学中存在的监督、压迫的教学方式,在尊重每个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了解学生需求,明白学生想法,关注学生内心情感,制定出科学合理并能够成功实施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身体素质的提高、心理能力的锻炼与适应能力的加强。

1.2.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培养出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既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是希望体育教师能够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观念与习惯,实现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体育教师如何转变自身角色

2.1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交流的重要性

加强对平等、友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在潜移默化的交流中,运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合理讲解等方式体现出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2尝试对体育课中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进行大胆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减少竞争性的体育项目,根据学生需求与喜好情况,多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上课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避免一味地依照成绩作为考核内容,注重科学与人性的结合,采用心率、密度、运动负荷等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表现来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3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注重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价值

新课改的开展是对体育教师的挑战,也是体育教师自身谋求更好发展的机遇,这就体现出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教师顺利推动新课改的完成,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非常必要,只有大家互相的帮助,共同的总结,才能为新课改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2.4关注教育科研发展,注重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学面临着更多的状况,这些新情况靠教师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解决的,它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在改革创新中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能处在封闭的环境里教学,教师要加强对问题解决经验的总结能力成为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者。

一年级英语教学反思随笔 篇14

2014年11月份,在我校组织的“全过程评优课”活动中,我有幸给一年级上了一堂英语观摩课,课后在获得好评的同时,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对一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 所有的唱歌、游戏等教学手段都应为教学内容服务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兴趣,尤其是一年级七八岁的孩子,所以大家都强调在“玩”中学,学中“玩”。通常,这样一节课下来,看起来轰轰烈烈、兴趣激昂,但知识性收获甚微。同时,游戏重复多了,也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全部手段。比如我在教授颜色的单词时,很多小朋友看见颜色都会用英语说出来,但当我板书black和brown,pink和purple时,孩子们就辨认不清,这就说明他们对单词在认识停留在游戏学习的听说阶段,并没有将单词的认读落到实处。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内容时,应考虑到各种游戏都只是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绝对不能将此作为这节课的主导因素。教学手段、方式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在英语学习中让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互补运用。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

反思二 让英语思维浸入学生脑海中,注重日常兴趣培养 在这节“评优课”上,很多教师都很惊讶于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英语对话如此流利,其实这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英语对话对于他们来说是课堂师生交流的一大难点。于是我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意对他们进行英语对话的训练,如:Open your books,please!Who can tell me? Who is the winner?等等一系列指令性用语和互动性英语,哪怕一节课学会一句英语对话,日积月累他们也学会了用英语交流,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学会了用英语思考问题。让学生浸泡在全英文课堂环境中,英语思维也就会浸入学生脑海中,英语兴趣自然而然就得了培养。当每个学生都喜欢英语教师和英语课时,英语课堂教学效益也就提高了。

反思

三、小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小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不求进取,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上一篇:微信早安心语 励志下一篇:“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