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成本测算(共8篇)
中央空调成本测算 篇1
一:物业服务费的构成
1、人工费 1)工资 2)奖金
3)社会保险金 4)公积金
5)福利费及其他政府规定企业要计提的费用
2、办公费 1)通信费 2)交通费 3)办公耗材费 4)低值易耗费 5)招待费 6)培训费
7)办公设备折旧费 8)能源消耗费 9)租赁费
10)政府征集的费用
3、设施设备日常维护费用 1)维护的材料费 2)维护中的消耗费 3)代维费
4)变电设备年检费 5)配电设备年检费
6)高低压计量设备的年检、年校费 7)升降设备的年检费
8)设备设施维护中的运输费 9)发电设施维护中的运输费 10)蓄电池的维修费 11)空调机组的水处理费 12)换热系统的处理费
13)变频恒压的供水系统消耗费
4、秩序维护费 1)行业管理费
2)秩序维护设备的维修、补充费 3)秩序维护人员的器悈费 4)秩序维护人员的装备费
5)消防监控设备的维护费、年检费 6)烟感、温感设备的维护费、年检费 7)灭火器具的检测费 8)灭火器具的更换药业费 9)巡更维护费
10)巡更器具维护费
5、环境维护费 1)清洁设备的购置费、折旧费 2)清洁设备维护费
3)清洁车辆的燃油费、维修费 4)清洁工具的购置费、更换费 5)清洁药剂耗材费
6)洗手间卫生纸购置费、洗手液购置费 7)芳香剂购置费 8)消杀药剂费
9)消杀设备维修费、折旧费 10)建筑外檐清洁费 11)生活水池清洗消毒费 12)生活水质检测费 13)化粪池清掏费 14)生活垃圾中转费
6、绿化维护费
1)绿化水费(每年每平米1.5—2T)2)绿化设备购置费、折旧费 3)绿化设备的维修、耗材费 4)乔木、灌木的修剪费 5)绿植施肥费 6)草坪休假费 7)草坪补苗费 8)绿篱花卉补种费 9)建筑内花木租摆费 10)节日庆典花木租摆费
7、公共区域能耗费
1)公共耗材及电照明耗材及电费等 2)公共路灯、草坪灯耗材及电费 3)安全指示灯耗材及电费 4)变压器损耗、线路消耗费
8、不可预见费(总支出的3%—6%)
1)不可预见费是为了项目平衡运行而设定的
2)根据意外发生的可能设定专项费用、用于应急状态 3)专项费用的比例是可议的
4)不可预见费的设定是甲乙双方双向或以的一项措施
9、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费(总支出的3%—5%)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性质:
1)是为了保证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而设定的专项费用 2)是项目有偿使用物业服务企业专用技术的一种补偿 3)是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标准的专有权使用的一种补偿 4)是有偿使用物业服务企业商标专用权的一种补偿 5)是物业服务社会价值的一种证明 6)是物业服务企业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10、税金
1)税金是指营业税
2)所得税由物业服务企业自行缴纳,在管理费用中不予列支 3)税金比列将根据地方交纳比列上交
11、物业服务企业利润
物业服务企业利润比列的设定要根据一下几点确定: 1)要根据市场竞争的情况而定 2)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成本 3)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战略选择 4)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发展长远规划 5)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取费惯例
6)要根据物业服务利润,可以正值也可以负值
物业服务费用测算流程图
分析采集到数据的经济指标
数据分析完毕后,分解到项目内
按类分大项目
项目细化分解
专业人员将细化项目进行计算
考虑中和因素
汇总细化项目及中和因素支出费用
得出单位面积物业服务费用标准
公共耗能状况 设施设备配置状况 制定物业服务标准 物业区域总建筑面积
中央空调成本测算 篇2
1 蛋鸡养殖成本测算
1.1 仔鸡
通过调查了解到, 近期洮南市仔鸡价格在3元/只左右。
1.2 饲料
饲料成本=饲料消耗量×饲料价格
1.2.1 消耗量
其中:生长期 (至18周) , 每只鸡消耗饲料5.9~6.8 kg, 平均约为6.35 kg;产蛋期 (19~80周) , 每只鸡平均日耗料约115 g, 周耗料约115×7=805 g, 产蛋期 (61周) 耗料约805×61=49.105 kg。则生长期和产蛋期共耗料约6.35+49.105=55.455 kg。
1.2.2 饲料价格
通过调查了解到, 养殖户从厂家直接购买的饲料价格一般在2.6元/kg左右, 由此推算:饲料成本=55.455×2.6=144.183元。
1.2.3 防疫费
通过调查了解, 在不发生大的疫情的情况下, 每只蛋鸡一个养殖周期 (至80周) 防疫费用平均约为2元。
1.2.4 水电费
据调查, 每只鸡一个养殖周期 (至80周) 水电费用平均约为0.5元。
1.2.5 总成本合计 (未计人工成本)
在不计人工成本的前提下, 蛋鸡养殖总成本=仔鸡+饲料+防疫费+水电费。总成本=3+144.183+3+0.5=150.683元。
1.2.6 盈亏情况
目前市场鲜蛋的价格为7.12元/kg, 淘汰鸡为8.4元/kg, 按每只鸡一个产蛋周期生产鲜蛋18 kg, 淘汰时体重2 kg计算, 则每只鸡的产出为144.96元, 投入与产出比为1.04∶1 (150.683∶144.96) , 蛋鸡养殖处于亏本状态, 鲜蛋盈亏平衡价格为7.36元/kg。
2 肉鸡养殖成本测算
2.1 养殖成本
每出栏一只肉鸡养殖成本:目前鸡苗1.4元/只, 饲料1号料1~20日龄, 用量1 kg/只, 4 000元/t, 2号料21~36 d, 用量2.25 kg/只, 3 100元/t, 3号料37日龄至出栏, 用量2.4 kg/只, 3 000元/t, 以上合计用料5.65 kg, 饲料成本合计18.18元/只。
用药1.5元/只, 水电等0.5元/只。
人工管理成本约0.6元/只 (一批鸡出栏数÷饲养期内用工工资总和, 饲养期按60 d计, 用工按2 000元/月计, 用工人数按每3 000只肉鸡1人计) 。
固定资产折旧约0.5元/只 (每平方米鸡舍造价÷利用年限÷每平方米鸡舍年饲养鸡数, 每平方米鸡舍年饲养鸡数=每平方米鸡舍批饲养鸡数×年饲养批数, 每平方米鸡舍造价按450元计, 每平方米鸡舍饲养鸡数按冬夏平均11只计, 年饲养批数按5批计) 。
死亡摊销约0.17元/只 (死亡率×每只鸡苗价格×贴损数, 死亡率按5%计, 贴损数按1.02计) ;抓鸡费约0.1元/只。以上成本合计:1.4+18.18+1.5+0.5+0.6+0.5+0.17+0.1=22.95元/只。
2.2 盈亏情况
按饲养期60 d计算, 每只肉鸡出栏体重3 kg, 9.0元/kg, 则每只肉鸡的产出为27元, 投入与产出比为1∶1.18 (22.95∶27) , 肉鸡养殖处于盈利状态, 每只肉鸡出栏可赚4.05元。
3 蛋鸡、肉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缺乏正确的养殖态度
大部分养殖户都是盘算自己现在上鸡等到卖的时候应该价格不错, 不去从管理上下工夫, 到头来赔了钱就埋怨市场, 极大的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当今, 养殖业竞争日趋激烈, 要取得更好的效益, 就要在保证良好管理的前提下, 走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之路。
3.1.2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伴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 产生的畜禽粪尿、废物、污水等有机废弃物日益严重影响着周边环境, 出现了诸如臭气、水体富营养化及“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极大地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 如果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合理化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污染, 还可以将其变废为宝形成产业, 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3.1.3 缺乏成功的养殖经验
不少养殖户看起来规模很大, 养殖的时间也不下十余年, 但他们却没有积累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只是稀里糊涂的养, 原来犯过的错误现在照样还犯, 原来感染的病照样感染。
3.1.4 缺乏合理使用药物的意识
有些养殖户缺乏正确的养殖观念, 不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改善饲养环境上下功夫, 过分的依赖药物, 错误的认为用药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效果, 殊不知, 这样一来增加养殖成本的同时, 使鸡体抗药性和药残都大大增加, 给人类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3.2 建议及对策
3.2.1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应该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 上下延伸, 拉长加固产业链。在推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 要紧紧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抓良种繁育。参照国际上先进的标准, 严格进行种禽饲养管理、良种繁育, 制定饲养、孵化、防疫的生产标准, 严格操作规程, 确保优质、健康雏鸡的供应。二是抓饲养管理。针对目前洮南市家禽饲养现状, 应以改善饲养条件、提高饲养质量为目的, 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园区建设。三是抓宰杀加工。按照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对加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2.2 加快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鼓励和引导家禽养殖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并充分发挥其职能, 带领广大家禽养殖户共同致富, 带动洮南家禽产业大发展。
3.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关于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探讨 篇3
【关键词】项目责任成本;公路;工程
1.项目责任成本测算
首先解释一下项目责任成本,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就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排装责任者对工程可以控制的程度所需要承担的成本,也就是说工程项目由谁负责,那么成本就要由谁来进行承担,将可控制的成本责任归到责任中心的账户上,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而责任成本测算作为一个企业做好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当企业中标了一个工程之后,公司会进行整个工程的成本测算,完成了标准成本之后还要对项目责任成本进行商定,之后同与项目经理进行责任合同的签订。总结来说就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无论是对于整个施工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还是对于整个项目管理部门制定成本计划都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数据,因此责任成本测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通过实践看到了它在企业当中的作用。
2.影响公路项目责任成本的因素包括哪些
我们都知道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就是工程的投资规模大、工期较长、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所以这就要求工程实施企业建立起公路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机制,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的发挥公司行使主管部门的职能,规避风险。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影响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的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
2.1 公路工程预算方面的因素
是整个公路工程的设计,在建设公路项目的前期,有一部分的工程项目由于匆忙开工,所以投资估算不足,对工程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所以当公路项目进行立项、决策的时候各个方面在确保其科学性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预算也就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另外一点就是,前期对公路的工程勘察的目的是确定整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也就是对投资的资金进行约束,从实际的状况上看,公路工程的前期勘察设计实际上还有很多不足,第一是为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包括了时间、人员方面的各种冲突,有个别的部门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时会有违规操作的现象,还有在预算时使用并没有通过的数据作为预算依据,这样就无法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失去了预算的意义;第二是因为预算的编制方法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编制人员有的时候由于消息的闭塞,而出现了错误从而对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工程工程施工阶段建设成本的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期会对整个工程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期,工期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会影响到工艺的搭接,如果工期过短施工就可能会遭遇季节影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的安全带来隐患。在施工中没有动态管理的意识,因为公路施工的特点是工期长,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人工还是施工材料价格都会有一定的波动,从而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成本。
2.3 公路项目施工合同的管理
虽然在前期做了施工合同,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去执行技术规范,特别是对外包部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3.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方法
上面对影响公路项目责任成本的几个因素做了详细的阐述,想要在施工中避免上面因素所浪费的资金,就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做好详细的测算,在公路项目中成本测算包括了以下的几个种类,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混合分包工程成本的测算;单项分包工程成本的测算。下面就这上不同的成本测算做出详细的说明。
3.1 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
在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中,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合同总价及其合同规定的专项费用,在这里包含了整个公路工程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这些费用有施工之前的测算费用,现场使用所要使用的各类费用,计划所用的费用包含了税金等等;第二个就是工程项目部的各项费用,包含了管理人员和各个部门及生产职工的工资,计算方法是按照施工工期再加上三个月的工资;办公费用,按照定额进行计算同样要在工期的基础上加上三个月;施工驻地建设和维护费用,除了建设的费用职位同时还要计算用于实施维护的费用;车辆使用费,这里面包含了车辆的基础费用例如车辆管理费、油费、保险费、修理费等等,但是不包含司机的费用;差旅及招待费用,这部分的费用是按照公路工程合同价钱的千分之一进行计算;职工探亲费用,由于公路工程的特点是工期长,所以公司要给每个员工一年四次的探亲费用。第三个我们叫做其他费用,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和其他公司配合的费用。最后就是项目所承担的税金。这几个加起来就构成了专业分包工程成本。
3.2 混合分包工程成本测算
混合分包工程指的是工程不是单一形式的工程施工组织。这样的组织方式特点是专业分包结合单项分包、单项分包同不同的分包队伍相结合等等方式。这样混合分包成本测算办法:第一是要计算各分包单位说使用的成本,之后再对各个分包单位的费用进行汇总,组成混合分包工程成本测算;第二对各个分项进行分别计算,同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方式一样,包含了材料费、机械费用;第三是计算在工程中的临时费用,包括了水、电、等费用还有驻地建设费和维护费用;第四是工程中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工资、各种办公费用、车辆的油费、维护保养、管理费用等、另外还有业务招待费,这部分费用的保准是按照架子队的标准进行执行;第五其他费用执行的标准是单项分包队伍的标准;第六是税金,执行国家标准费率。这些加起来就构成了混合分包工程成本。
3.3 单项分包工程成本测算内容及方法
单项分包工程成本测算内容相对专业分包工程的内容基本一致,一致的就不再叙述,下面说下比专业分包工程多的那一部分,包含了单项合同外的材料费用,这项费用与已经现场的实际单价进行确定;分包合同外的机械费用,这部分参照当地设备的租赁费用;最后将各项费用相加就得到了单项分包工程成本。
4.结语
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控制工程成本,以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断去激发公路项目管理内在的潜力,在进行相应责任成本的测算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公司的特点,并注意将实际状况以及是否具有操作性结合进去,在测试中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尽力将项目责任成本测算做到准确,这样才能使预算更加准确,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韩长兵.浅谈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20).
浅谈中央空调制造成本特性 篇4
摘要:中央空调行业普遍面临着一系列制造成本走高的难题,虽然企业各施高招降低成本,然而却存在许多降低成本的误区。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洞察中央空调的制造成本特性,以期为中央空调整体制造成本的控制与优化打开思路。关键词:中央空调制造成本成本控制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吕秀芬(1978—),女,云南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空调设计、成本管理控制。从1999年开始,在一年比一年惨烈的价格战中,降低成本成为各个中央空调企业工作的重心。然而近两年原材料涨价,又给降低成本增加了新的难度,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面临着一系列制造成本的走高,企业各施高招降低成本,更有甚者通过使用劣质原材料或降低产品性能要求来压缩制造成本。然而要注意到市场对中央空调的需求已趋于理性,如何控制制造成本并能不断优化,同时保证并提升产品质量,这是每个空调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洞察中央空调的制造成本特性,以期为中央空调整体制造成本的控制与优化打开思路。1规模化生产彰显优势目前中央空调行业面临的总体形势:一是由于供应商转嫁成本,导致行业内各企业的成本会有较大上升;二是由于受到用户的挤压和替代品的制约,各企业无法提价,担心失去市场份额;三是由于价格下降成本增加,利润率将逐渐降低,这种竞争持续下去将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因成本劣势而逐渐退出市场竞争,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洗牌在即”,这是多位业界人士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约而同的声音。美的此前已经有广东顺德和安徽芜湖两个空调生产基地,武汉生产基地建成后,美的空调三大基地的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企业。就在两年前,空调企业还在喊着150万台是企业的生命线,低于150万台的企业就面临死亡。现在,恐怕这个数字还要往上提翻一倍。“扩容”,已经是中国空调业的关键词,格力空调基地四期工程刚刚落成,志高空调也已在佛山圈地4500亩打造世界级制冷中心,一直以出口为主的三洋空调宣布全面进军国内„„随着我国新节能标准的出台、中央空调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施行,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近几年来全国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空调品牌退出市场,中央空调的市场份额正日益向规模化生产的大品牌集中。目前进驻中国的众多外资中央空调中,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规模化生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为了能给将来在中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利、约克、特灵等品牌相继在华东地区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使得产能得到扩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2原材料是制造成本的主要来源同任何一种制造类型的企业一样,中央空调的制造成本不外乎“料、工、费”。只要紧紧抓住这三者,成本控制可以说成功了大半。众所周知,在中央空调产品中,钢材和铜材占据着原材料成本中的最大比例,而30以上的原材料是铜,平均每台中央空调机需要铜10公斤以上,为家用空调压缩机的4倍多,因此铜价上涨对空调机企业形成的压力最大。可见原材料供应商对空调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大影响力。再以钢材为例,当宝钢接受铁矿石71.5涨价的消息传出后,反应迅速的部分企业虽然加大了采购量,但是许多钢材厂家迅速调高了出厂价格,显示出对今后钢材大幅度上涨的强烈预期。当前从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钢材等基础原材料的涨价趋势已经形成。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钢铁企业除自身消化一部分铁矿石和煤炭等的涨价因素外,可以通过提高出厂价格向下游企业转移成本。而中央空调行业很难通过涨价来消化增长的成本,因此供应商的涨价就进一步压缩了中央空调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3重视整体解决方案中央空调与小型商用空调相比,中央空调的选购不仅仅是买进一件产品,而是选择了一种系统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节省20以上的初期投资,和5-20的运行维护费用。对用户来说中央空调系统的选择是抽象和复杂的,其很难把握系统选择的程度,因此往往多花出数倍的价格购买产品,然后还需支出额外的运行维护费用。曾有这样的工程,某办公楼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花了几十万元安装了中央空调,但运行起来非常费电。实际上他们全部工作人员才9人,楼内包括办公室、宿舍、餐厅、会议室、活动室等,根据不同用途其同时使用率最多只有30。这样的配置对用户来说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呢?另一个例子,某印刷厂选择制冷量70kw,按面积来说是足够了,可实际运行起来后用户不得不增加了数台柜机才满足制冷需求。原因是印刷机械自身的发热量已大于原有中央空调的冷量。中央空调市场尚未普及到家庭消费领域,还未真正涉足这一可广扩利润的空间,其主因有三个:一是设计复杂。中央空调有10大系列、20xx多个产品,不同户型需要拿出不同的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成本测算 篇5
目前, 一些教育成本学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生均标准成本测算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由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空白, 学者们对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在某些问题上的认识还没有达成一致, 诸如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原则、对象、项目、依据等许多重要问题仍不清晰, 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并达成统一的认识, 是生均标准成本测算的前提。
一、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原则
在这个问题上, 有不少学者直接将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作为生均标准成本测算的原则, 而忽视了高等教育成本和生均标准成本的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高等教育成本反映一定时期内高校为培养每名学生已耗费的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资源的价值, 是高校为培养一名学生实际发生的费用, 其对应的计算方法为核算;生均标准成本反映一定时期内高校必须为每名学生提供的或每名高校学生必须耗费的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资源的价值, 是高校为培养一名学生应该发生的费用, 其对应的计算方法为测算, 两者定义及计算方法的不同必然导致依据的原则不同。笔者认为生均标准成本测算应遵守以下原则:
1. 严谨性原则。
生均标准成本的标准用量不是各高校实际发生或拥有的数量, 而是由《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以下 (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规定的符合基本办学要求的必需的用量, 是使受教育者达到一定质量最基本的支出。因此, 在对标准用量取值时, 应采用《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规定的生均占有量。
2. 分类测算原则。
不同性质的学校, 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 因为其生均占有量标准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生均标准成本, 所以应分类进行测算。目前,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只是列出了不同性质学校学生的生均占有量标准的差异, 并没有规定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生均占有量标准。按照分类原则对生均标准成本进行测算时, 应按学校性质分类测算, 并逐步过渡到按学生层次分类测算, 最终实现按专业分类进行测算。
3. 相关性原则。
该原则可理解为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范围与培养受教育者发生的费用密切相关。那么, 与高校教育活动无关、不能由受教育者承担的费用, 就不能纳入测算范围。
4. 地域性原则。
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物价水平 (如工资水平、房屋建筑物单位造价成本等) 存在差异, 在确定标准价格时, 不同的地区可采用不同的价格, 以使生均标准成本符合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支付能力。由地区间价格差得出的不同地区间的生均标准成本也可以略有差异。
二、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对象
在企业中, 成本测算对象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按此思路, 在确定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对象前, 有必要明确一下高等教育的产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目前教育成本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高等教育产品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教育在本质上是具有生产性质的投资, 其产出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进。 (2) 高等教育产品是高校的学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高校是培养、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实际动手能力、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学生, 学生就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产品。 (3) 高等教育产品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高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 学生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提高与完善正是接受教育服务后所产生的结果。
笔者认为, 学生是家庭、社会、高校共同的产品, 将其单纯作为高校的产品, 显然不合适;而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 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样是家庭、社会、高校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将其只列为作为高校教育的产品, 无疑是夸大了高校和高等教育的作用。因此, 高校的产品只能是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 学生只是高校产品的接受者。
但是, 同企业直接将产品作为成本测算对象不同, 高校的成本测算对象并不是它的产品———高校教育服务。从每个学生所承担的成本即为他所接受的高校教育服务这一方面考虑, 笔者倾向于将高校教育服务的承载者即学生作为成本测算对象, 而且从可操作和易量化的角度考虑, 将其作为测算对象也是可行的。在这里, 学生是一个方便计算高校教育服务的载体。还应注意的是, 根据分类测算原则, 在实际测算时, 我们不能将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对象直接定为一个省份或者一个学校的学生, 这样反映不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耗费上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在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医学、文史、财经、农林、师范院校之间, 每个学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之间以及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都明显存在。为体现这种正常、合理的差异, 必须细化生均标准成本测算对象, 在具体选定时可按照以下顺序逐步确定:A省份, B院校性质, C专业类别, D学生层次。
三、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项目
1. 应该纳入测算范围的项目。
高校在职人员支出。在职人员指高校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管理岗位人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其成本测算内容主要包括:在职人员的薪金, 具体指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社会保障支出, 具体指五险一金, 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目前, 高校在职人员还未完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但这项改革势在必行, 同时也可避免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下在职人员退休后成本无法补偿的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高校固定资产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高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对应地, 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和设备折旧。
公用支出。包括公务费和业务费。公务费是指高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发生的支出, 如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物业管理费、接待费等;业务费是指高校为完成教育事业任务所发生的消耗性费用, 如实习费、招生费、毕业就业指导费、资料印刷费、教学实验材料消耗费、体育维持费、网络使用费等。
学生事务支出。主要包括学生活动费、学生医疗保险等支出。
科研支出。主要是高校为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所属科研机构发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支出。科研支出是否应该计入生均标准成本, 尚存争议。笔者认为, 将科研支出纳入成本测算是合理的, 因为高校科研活动的增加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对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构筑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与教学活动共同构成了高校两大重要活动, 两者关系密切有时还难以区分。但是科研支出与在职人员支出等项目全额计入生均标准成本不同, 它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具体哪些科研支出应计入, 比例又如何确定, 确实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由相关专家对高校科研投入的影响效果和教学投入的比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 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将科研支出转化为生均标准成本的规定比例为30%。
2. 不应纳入测算范围的项目。
离退休人员各项支出。由于高校统筹养老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高校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金由财政单独拨款, 不足部分由高校来补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大多数高校都需要对离退休人员额外补助一部分。笔者认为, 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与当期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无关, 而是以前教育成本的积淀, 所以不应纳入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同理, 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各项支出, 如医疗费、抚恤和生活补助等均不能纳入成本测算范围。
对学生的资助支出。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 学校向学生提供资助, 是通过向学生收费, 并按一定比例提取“转移支付”给学生的, 与学校提供服务无关, 所以不应计入生均标准成本。笔者认同这种观点, 认为对学生的资助支出以不纳入成本测算为宜。
其他支出, 包括:后勤支出, 高校为在竞争中增强自身优势, 必然会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 这就意味着后勤服务部门已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与学校没有直接的财务关系, 其支出不属于高校教育事业活动支出;校办企业的支出, 很明显校办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开办, 与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无关;赔偿、捐赠支出以及自然灾害损失, 这类支出属于高等学校非正常性支出, 与学生培养无关, 也不应该计入生均标准成本。
四、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依据
测算依据是生均标准成本测算最直接的取舍来源, 是测算结果合理性的重要保证, 但在已有文献中, 该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 要测算生均标准成本, 必须要以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 这样才能使测算出的生均标准成本有理可依, 有据可查, 而不是脱离现实、没有实际意义的数据。
一般来说, 测算生均标准成本通常需要以下资料作为测算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教发[2004]2号)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发改价格[2005]1008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 (教育部办公厅, 教高厅[2004]21号) 。其他依据需要根据测算选定的不同地域, 查阅相关地区的文件资料, 需要当地物价部门出具的教育成本监审价格, 同时也需要各高校提供大量真实的内部会计信息、资料和社会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五、小结
生均标准成本已成为关系国家教育政策制定, 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只是对生均标准成本测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随着理论分析的深入和实际测算的实施, 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 还需要理论研究者和财会实务工作者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与探讨。
摘要: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是教育成本领域面临的新课题。从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原则、测算对象、测算项目和测算依据等四个方面, 对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在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均标准成本,测算原则,测算对象,测算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同孝.大学生培养成本[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同孝.高等学校学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4]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李捷.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及其测算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
[6]康莉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7]周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2.
中央空调成本测算 篇6
我们知道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核心是综合单价计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且各项费用均由施工企业根据市场行情,企业自身情况及价格波动等各种风险因素自行编制,所报的综合单价为工程结算的依据,一般情况下不予调整,这给企业报价提供的自由空间,国家不再规定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因此企业必须编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定额,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环境下,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报价。
目前模式下,大多数企业的投标报价流程是:
第一步: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清单核对工程量,再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用答疑方式提出,或综合到清单单价内。
第二步:根据清单的工作内容匹配套全国统一预算定额及地区估价表,用定额的计算规则进行调整和换算。
第三步:接着进行人、材、机分析,按照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询价对主要材料或设备进行调价。
第四步: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参考费率进行管理费、利润和措施费用的计算得到总报价。
第五步:分析竞争对手或市场环境,凭经验进行下浮,最后决定最终报价。
从上面流程可以看出,一旦套用了地区统一的预算定额,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没有企业实际水平的因素,凭经验的下浮,表面看是企业水平的因素,其实风险很大。因此,在清单模式下,投标报价的流程应该是:
第一步: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清单核对工程量,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用答疑方式提出,或综合到清单单价内。
第二步: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收集资料,对工程所需各种材料、设备等资源的价格、供应时间、供应数量、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第三步:根据企业定额进行成本分析测算,得到企业可控的预算成本。并通过对企业自身水平的分析确定施工管理费,对施工方案分析确定措施费,再通过对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分析确定风险和利润,最后得到总价。
第四步: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在保证总价不变的情况下,按清单项的工作内容分摊费用,这时可以分析施工过程的变更、索赔等,适当考虑不平衡报价,最终做出合理的投标报价。
投标报价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通过核对工程量规避工程量的风险
从清单规范要求来看,清单招标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很好的做到风险共担,招标人承担工程量的风险,投标人承担综合单价的风险。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招标人采用多种方式把工程量的风险转移到投标人身上。如工程量包干、总价合同规定一定范围内工程量不允许调整等。因此施工企業接到招标文件后要认真阅读,如果存在工程量错漏项等风险,应综合考虑在综合单价内,对于清单描述一定要结合施工图纸仔细阅读。例如:某工程项目基础为人工成孔灌注桩,清单中只描述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没有描述水泥含量要求,而在施工图纸中描述水泥含量不低于380kg,因为C30混凝土水泥含量约为320kg,这与施工图纸中描述水泥含量不低于380kg不一致。所以该项目综合单价材料费组价一定要把水泥含量因素考虑进去,不然由此造成的风险在施工过程很难追回。
审核工程量的方式有多种,如详细审核法、重点审核法、抽样审核法等等。
2.通过询价得到市场价
材料费在承包价格中占很大比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投标报价影响很大,施工企业必须了解最新价格信息。
在项目的施工方案研究确定后,应立即发出材料询价单,并催促材料供应商及时报价,对同种材料从不同经销部门所得到的所有材料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质优价廉的、可靠的材料供应商的报价。
在外地施工需用的机械设备,不一定要从本地运往工程所在地,有时在当地租赁或采购可能更为有利。因此,事前有必要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询价,可向供应厂商询价。对于租赁的机械设备,可向专门从事租赁业务的机构询价,并应详细了解其计价方法。包括机械每台班的租赁费、最低计费取点、机械停滞时租赁费及机械进出场费的计算,燃料费及机上人员工资是否在台班租赁费之内,如需另行计算,这些费用项目的具体数额为多少等。
承包工程可从本地或工程所在地的劳务市场雇用工人,具体应经过比较而定,雇用的劳动力必须经过询价,了解各种技术等级工人的日工资或月工资单价。如有可能还必须了解雇用工人的实际劳动水平。劳务询价时还应注意,根据技术含量和在施工中的责任不同,一般把操作工人分为高级技工、熟练工、半熟练工和普工。工人的技术等级不同支付的工资也不同,另外,不同季节的人工工资也可能是变化的。
3.通过成本测算确定竞争性总报价
首先进行直接费测算(如分部分项清单和措施项目清单部分的人材机费用),按企业可控方式进行分解,得到直接费用项,包括除管理费、利润及风险外的所有人材机费用。
其次在直接费基础上进行现场管理费、企业管理费计算,并在充分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基础上预测企业利润和风险。在确定投标策略的基础上确定报价,由预算人员填报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资料后,由投标管理者进行决策。
4.通过分摊得到合理报价
具体方法是,对招标人提供的清单按政府定额进行匹配组价,按地区估价表进行套价,并对人材机进行详细分析,按市场价调整主要人材机,得到一个直接费总价和测算的总价。两者之差为需要分摊的管理费、利润和风险费用。但必须注意有些项目按直接费为计取基数比较合理,这些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这种方式不会出现清单项由于失误造成低于成本价的现象。
总之,成本测算是投标报价的保证,施工企业在清单模式下要想投标取胜,必须有自己的一套反映自身水平的企业定额,只有在投标时对成本进行很好的预测,才能规避风险,并能作为中标后确定目标成本的依据,以此确定的报价才有意义。
作者简介:刁玉红,性别:女,出生年:1975年;籍贯:山东海阳;职称:经济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经济管理和造价管理。
中央空调成本测算 篇7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
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均等化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纳入了中近期5项重点改革之一。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大多数属于准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不能给提供机构带来经济收入[1],其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政府应该是责任主体,是资金筹措的主渠道[2]。如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对于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3]。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实验区”,为保证均等化的顺利实现,对公共卫生应如何投入?投入的依据是什么?本研究于2011年对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测算,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的政府财政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分层,在成都市全市224家乡镇卫生院中抽取20家(平坝10、丘陵6、山区4),在1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10家(中心城区5家、涉农城区3家、郊县2家)进行调查[4,5]。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收集样本机构2010年成本有关信息。
1.3 成本测算方法
采用时间系数分摊法测算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花费的实际成本,分摊思路为“机构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6];采用标准工作量和标准工作时间,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标准成本。
1.4 各科室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间归类
根据机构所提供的数据,为了计算方便,将各机构的科室按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归类,分为公共卫生科、临床科室、医技科、行政后勤和其他科室。各科室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时间占总时间比例分别为63.3%,24.7%,2.0%,6.5%和3.5%。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力消耗
本次调查收集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单位消耗的时间和人员数量基本信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耗时59 340分钟,所有机构以社区诊断消耗的时间和利用的人员数量为最多,平均耗时41 791分钟,占70.43%,需要人员22人。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活动耗时次之为666分钟,占1.12%,5人;再次为年度社区卫生服务公共总结为640分钟,占1.08%,4人。常规开展项目中,0~3岁儿童建卡(册)单位消耗时间最少,为17分钟,占0.03%;其次为计划免疫和菌阳肺结核患者接触者筛查,均为18分钟,占0.03%。
2.2 1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际成本
《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2010版)》(以下简称C包)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为了11大类,58小项目。11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应的实际成本见表1。
2.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际和标准成本
在58个小项目卫生服务中,实际成本最高的是社区诊断报告,为23 370.1元;其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及时急救、及时转诊,为5 819.0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成本的高低与事件是否发生,事件的大小、波及范围、影响以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成本最低的项目是血吸虫查病,为7.9元。
标准成本测算时,将免疫规划可预防疾病报告和调查,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及时急救、及时转诊,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4项内容非常规开展项目作为不可预测的成本测算[4],其他项目(共54项)作为可预测成本测算。社区诊断(21 537.8元),查、灭螺工作(795元),年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结(494.5元)3项标准成本最高;高血压病筛查标准成本最低(8.8元)。可测成本中有29项标准成本要高于实际成本(53.7%)。标准成本高于实际成本的项目主要有健康教育讲座、咨询,计划免疫,查灭螺工作,儿童健康管理,发热、腹泻和犬伤服务,老年人建档和卫生监督等项目;标准成本低于实际成本的项目有社区诊断,健康教育计划和总结,结核病人和艾滋病人的督导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精神病人管理等项目。不可预测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0.31%。
3 讨论
实际成本是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实际已发生的成本的核算,各个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即便是同一圈层、同一地貌的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消耗成本也不径相同。
3.1 影响实际成本测算的因素分析
在测算中发现,影响实际成本测算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①人员费用。人员费用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主要部分,在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六大成本构成中,人员费用占总成本比例为58.40%。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的高低与提供服务耗时的多少成正比。调查中发现某机构儿童保健服务在辖区居民甚至是辖区外居民中具有良好的声誉,在儿童保健过程中,该机构卫生人员不仅对体重、身长测量和营养的指导,还会对儿童心理发育、性格养成提供建议,所花费的时间是其他机构的3倍,因此增加了该项目的成本分摊的权重,增大了成本。③服务的地理可及性。山区居民居住地散在,分布较广,服务的可及性相对较差,某些公共卫生服务比如产后方式需要上门提供,路途上花费大量时间,极大的增加了单位服务消耗的人时数,从而增加成本的分摊,增大成本。④不可预知事件的发生。属于山区的某县某镇2010年发生了9.16学校学生发热事件;某些平坝机构免疫规划可预防疾病报告和调查次数较多,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拉高了一些机构的传染病防治成本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成本。⑤超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规定的服务项目范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有关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等方面的职责要求主要是及时上报,协助专业机构工作等。但成都市2010版C包服务项目中要求对辖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进行监督服务。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某些偏远机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参与卫生监督工作,几乎履行了专业机构的职能,增加了成本。⑥灾后重建投入,增加了固定资产总值,也增大了成本。调查部分机构的房屋和设备属于地震灾后重建,建设标准按卫生部2009年新颁布实施建设指导意见建设,建设规模和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从而增加的项目成本。
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实际成本值的大小,如果仅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标准显然缺乏科学性,这时标准成本的测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标准成本是一种预期成本,它以标准工作量和标准工作时间为测算的基础,假设机构按照有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所有的服务项目所需的成本值,规避了不可控因素对测算值的影响,是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管理者对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预计值,是政府对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资金筹集和补偿的依据[7]。
3.2 机构需提高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本次研究所得的标准成本高于实际成本说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相应项目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反之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提示各机构可以通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来降低服务项目的单位实际成本,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使其真正用到工作中去[8]。如:科学开展社区诊断,提高各类文字材料撰写能力;规范孕产妇产前访视,提高管理效率;规范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1]Leidel J.The role of the German Public healh service in so-cial medicine[J].Bundesgesundheitsblatt Gesundheitsforse-hung Gesundheitssehutz,2005,48(10):1130-1137.
[2]陈悦能,朱绥,王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4):350-351.
[3]江启成,王利丹,方桂霞,等.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展与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7):522-524.
[4]景琳,杨练,杨小广,等.基于成本分析的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951-953.
[5]张雪莉,景琳,杨练,等.成都市不同经济圈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6):49-51.
[6]程晓明,于跃,盛锋,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0):48-50.
[7]杨霞.广州:政府“购买服务”补助社区卫生[J].中国卫生,2008(3):6-7.
中央空调成本测算 篇8
我国在工程管理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有较长一段时间, 有一些施工企业没有编制反映本身实际水平的企业定额, 从而导致无法在投标过程中测算施工成本, 无法正确评估项目的经济风险, 导致后期的施工成本高于投标报价, 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花费较大的精力变更施工方案, 或者应用索赔等方式降低成本, 甚至个别企业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做法, 对工程本身造成严重的后果[1]。因此必须在工程投标阶段做好成本测算, 根据测算的成本确定投标报价。
2 成本测算的重要性
成本测算是项目成本管理在投标阶段的前期重点工作, 是对后续施工成本和施工水平的预测和评价, 是确定最终投标报价极为重要的依据。
现阶段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中标项目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 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进入新市场、抢占新领域, 投标报价往往只有企业的成本价, 因此, 准确测算出项目的成本价是企业管理重点。
项目的投标阶段, 采用符合企业本身的成本测算方法计算出项目实际施工的成本费用, 例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直接费、间接费等。施工企业需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进行市场调查, 并且预测后期施工的涨跌行情, 同时对影响成本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对后期施工过程中经济风险进行预测, 再结合施工方案、本企业的施工水平进行成本测算, 最后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 投标外部环境, 编制投标方案, 确定最终投标报价。
3 成本测算与投标报价的同步
现今我国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都是采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即所有投标人都以招标人发出的工程量清单为平台来进行各自的投标报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为所有投标人确立了一个公平、公正、客观的基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过程中, 国家不会干预工程项目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的使用情况, 这就为编制出反映企业优势的企业定额, 保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做出精确、具有竞争性的报价提供了空间。企业定额是项目成本测算的依据, 是项目投标报价的基础, 是企业施工水平的体现;企业定额的编制和维护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重点和难点, 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水平和不同施工方案确定出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消耗, 并且随着施工工艺、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进行完善和调整。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结合企业定额进行成本测算、确定最终的投标报价、反映出企业的施工水平、施工实力。在目前, 一般采用下述成本测算与投标报价相结合的投标流程:
第一步在熟悉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开展标前调查,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项目有关的信息, 包括对人、材、机价格的询价, 与造价有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文件的收集, 业主的资金条件、项目所在地行业水平、本项目竞争对手情况的了解。
第二步以招标文件为基础, 对工程量清单和招标图纸进行复核, 与了解到的现场情况相结合, 对招标文件进行质疑。
第三步结合企业定额开展成本测算, 确定出直接工程费;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出措施费;结合企业管理水平、发展状况、确定管理费和利润;结合项目当地市场行情、竞争对手情况, 确定项目的经济风险;再加上项目的不可竞争费用、税金等得出总价, 也就是项目的成本价。
第四步, 结合招标文件对投标报价的要求, 在控制成本价红线的基础上, 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各个细目进行组价, 在组价过程中结合招标图纸和标前调查的情况, 充分考虑后期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更和索赔方向, 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下尽可能做不平衡报价, 为二次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最终做出合理、有竞争力、反映企业施工水平的投标报价。
最终的投标报价是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确定的, 但投标报价并不就是成本价, 大部分企业的投标报价都是在成本价的控制红线内, 但有些企业的投标报价在考虑企业发展前景和战略计划的需求上也有可能突破成本。
4 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测算方法
现在一个项目的投标时间都比较短, 投标人对项目各方面的情况不能进行深入的了解, 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后期的实际施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从而对投标报价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加大了投标人的投标风险;现在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很多地方投标都采用合理低价法, 导致这些地方的市场行情长期走低, 投标人为了在这些区域求生存就必须适应当地的市场, 进而加大了投标风险;现在的招投标过程中, 招标人会用多种方法将后期施工可能产生的风险转嫁给投标人, 签订的项目合同条款有利于招标人, 也加大了投标人的投标风险。为了降低投标风险, 这就要求我们在投标报价过程中把项目的成本测算做的更精准, 更符合企业实际。
投标报价过程中的成本测算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4.1 直接费的测算
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直接费约占工程费用的80%, 因此在成本测算中必须重视直接费的测算。
人工费的测算:根据工种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企业定额人工消耗量和市场相应人工单价, 计算出人工费的合价。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人工费用节节攀升, 业主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从而对一线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导致人工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人工费是投标报价阶段和后期施工阶段变化较大的一块, 所以人工费测算必须结合当地市场行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保证人工费测算的预见行。
材料费的测算:材料费测算是直接工程费测算的重点, 要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降低材料消耗的损耗率, 要掌握材料市场的变化行情, 了解材料的涨跌趋势, 准确测算出材料成本。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千差万别, 很多材料对成本测算造成的影响不一样, 此时必须抓大放小, 大宗材料的价格和用量必须准确了解和测算, 保证材料费测算的准确性。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测算:需要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确定完成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类型, 结合企业的施工水平测算出机械设备的台班消耗, 再综合考虑是采用调转、新购、租赁等什么方式来配备, 如果是调转则要考虑调转费, 如果是新购则要考虑其残值, 如果是租赁则要考虑当地市场行情, 最终采取最优化的配置模式使项目机械使用费的成本降到最低,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机械设备的工艺性能、生产参数、市场行情进行充分的了解。
措施费的测算:项目措施费的测算必须和施工组织设计紧密相结合, 施工组织设计决定施工措施费, 这就要求企业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必须充分的了解、认知, 做出最接近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测算出最准确的施工措施费。项目的施工措施费是企业施工水平高低的体现之一, 施工措施费的测算是项目成本测算的难点, 是项目投标阶段和实施阶段差别最大的一部分, 也是投标报价竞价最激烈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措施费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是不可竞争费用, 在成本测算过程中不能纳入竞争的范畴。
4.2 间接费的测算
间接费由企业管理费和规费组成。
企业管理费的测算:企业管理费一般采取实物量法进行测算,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出项目的管理人员、管理项目所需要素等的配置情况, 再结合施工工期、施工环境测算出项目的管理费。企业管理费可以以企业内部的规定为依据, 在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下予以确定。企业管理费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投标报价具有竞争力的坚强后盾。
规费的测算: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利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规费是不可竞争费, 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报价, 不得作为竞争性报价。
4.3 利润和税金的测算
利润的测算: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在成本的测算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项目所在地市场的竞争状况来确定利润水平, 取定的利润过高会使投标报价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取定的利润过低又会使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 利润的取定是否合理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市场成熟度[2]。
税金: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必须按相关规定报价, 不得提高或降低。
5 实施与应用
新疆G3014乌尔禾—阿勒泰高速公路WA-1标就是把成本测算提前到投标阶段进行而取得了显著效果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对项目实际情况、当地公路建筑市场行情、竞争对手、业主资金条件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该项目的成本测算, 首先根据企业的施工水平、项目的施工条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等计算出完成该项目必须产生的费用, 再结合当地市场环境、企业的发展状况确定了该项目的盈利空间, 最后研究了评标办法、竞争对手情况后在成本红线范围内确定了最终的报价。
该项目由于在投标阶段就进行了成本测算, 所以在项目后期实施阶段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规避风险, 最终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该项目把成本测算提前到投标报价阶段进行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项目的管理, 充分体现了项目成本测算与投标报价同步进行的必要性、重要性, 为企业有效的管理以后的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点, 成本测算又是成本管理的重点, 成本测算需要与投标报价同步进行, 将成本测算作为投标阶段的重点工作, 提高投标报价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市场竞争逐渐加大, 施工企业对项目进行了更规范的管理, 将提高企业的中标率、提升中标项目利润空间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而项目利润的大小与投标报价有着直接的关系。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与成本测算相结合, 根据测算出的成本, 做出具有竞争性的报价, 因而项目成本测算必须提前到工程投标报价阶段, 保证成本测算和投标报价的同步进行。
关键词:成本测算,投标报价,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马玲.成本测算要提前到投标阶段进行[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3 (27)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