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北方的雪散文

2025-04-0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一月北方的雪散文(共9篇)

一月北方的雪散文 篇1

一月北方的雪散文

在我故乡的冬天,那些尘土飞扬的山川,一场雪顷刻宁静了凌乱的乡村,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是雪用无声的语言,塑造着一段精美的童话寓言。

飞雪的一月,正是三九寒天,飞花雪月的无情背后是心灵与心灵最真切的表白。最初我想,一月属于雪的季节,那些刺骨的寒冷过后可否有一场与一月有关的童话般的奇迹出现,然而我的这种飘渺的遐想在冬雪没有融化之前便自行奔溃了。正如在一月,一位名叫何流的诗人一转笔而写起了散文一样,让我措手不及。

在北方,寒冷的日子里,雪是一月最美丽的新娘,一片雪花,换来整个北方一片银白。一片雪,让我坚强有力的步调变得步伐栏栅,雪是四季中最为壮丽诗篇。

正如诗人说过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成功就有失败,冬天就如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一般,只要内心有一片激情,就不怕等不回人生的.春天。

一月是我们奋斗的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奠脚石,一月不仅属于勇于开拓的智者,更属于奋发进取的强者,一月是春天的缩影,一月是季节的舵手,然而一月更是团结与和谐的替现。

二零零八年一月北方的一场大雪,移情别恋般下在了南方的土地上,让本来没有冬天的南方天空上飘满了雪花,然而就是这一场雪,不仅让人感觉到寒冷之后的温暖,更让整个中国人都感动得流下了许多动情的眼泪。

一月北方的雪,让我模糊的目光更加明亮,让我短浅的心胸更加宽广。

北方森林里的雪散文 篇2

冬日的雪花清爽、松散,犹如一颗颗玉石的晶粒,掷地有声,与日俱增,厚积薄发,填平了山林间的坎坷和凹凸,将残枝败叶深深地埋在身下,把那些龌龊和污浊的生命冻结。旷野被装饰得更加圣洁、更加清新、更加幽深、更加富有韵味……

从幽远的深山老林里传来护林人粗犷、豪迈的歌声,在林区改革转型中承包了流转林的新一代“木把子”们,那深情缠绵的歌谣萦绕在林海雪原里,洋溢着富足和希望的高亢情绪。他们如今喷发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热情,会融化你淤积在心中的一切冰雪和郁闷。

春天的雪花,朵朵硕大,飞来时飘飘忽忽,迅速融进大地,竭力积累着自己。一时涌来,顷刻之间封住了山门,马也被迫伏枥,车也寸步难行。从厚积的雪下深处袅袅升起的炊烟中,才能够感到人们的存在。森林在不由自主地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从渐渐消融的冰雪中感觉着春汛,大地万物生灵探出了绒芽,试探着萌发的冷暖。

北方的雪作文 篇3

先是听见北风的声音,从远处的楼房那边吹来——

呼——呼——

像一个大怪兽在吼叫,可又不知它在什么地方,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雪下着, 雪中,所有的孩子,老人都变成了欢乐的精灵, 雪是让他们高兴的糖果, 他们玩呀,闹呀,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雪,改变了城市的颜色,城市的颜色多的几乎难以辨认,有白色、粉白、灰白,也有草一样的绿。不时有一点淡淡的香,啊!那是梅花在张嘴笑呢。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白色之中,白的耀眼、白的透明。这美丽的白色在人们的笑声流动,流进大家的眼睛,流进大家的心胸。

这种白,无论谁都无法调出,但只要见过这纯净的白,便不能把它忘记。

不知何时,雪如开始一样不声不响地停了,风也没有了力气,远处是粉妆玉砌的房屋。有时,一阵风吹来,树上的雪花飘到人的脸上,手上,非常舒服。

北方的雪400字 篇4

雪是夜里下的。半夜里醒来,窗外一片莹白,才知是白雪公主深夜造访。此时,万籁俱寂,唯有窗外瑟瑟作响的雪花,在黑暗的时空里飞扬,迸发着生命诞生的快乐之光。

北方的雪,它冰清玉洁,凝脂碎玉般润滑的肌肤,似处子一般,在明丽中透着冷艳,是一种冷峻的美。正因为这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赋词谱曲,大唱赞歌。李白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是诗人的夸张,犹如“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资料,最大者直径亦不过三四寸。不过,雪还是大一点的好。英国儿歌中唱道:“雪花快飘,白如石膏,苏格兰宰鹅,这里飞毛。”反映的是一种童心世界。的确,那纷纷扬扬的雪,像芦花,又像翩翩的飞蝶,忙忙碌碌地哄闹着。那轻盈自然的飘落之态,给这单调的世界增添了不少情趣。外国人认为,下雪是一种吉祥,是湿婆洒向人间的祝福。窗外虽是雪的世界,屋内却充溢着诗情才气,爱诗的朋友才会有闲情逸致去作“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样的诗句。

北方的雪,不仅大而且多,有一种气势,给人一种力量。它扑天盖地而来,寥廓宇宙,倾刻间,就白成一片。这正是雪的可爱之处。它不择地势,广被大地,覆盖一切,给纷杂喧嚣的世界一个宁静、清新的感觉。我又记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那激越奋进的力量,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

北方的雪,孕育着壮美,也暗藏着萧杀之气。它飘落着风雅和高贵,飘着古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淡泊心境;它在织,织着“断桥残雪”,织着“孤山雪崩”,织着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凄凉……

哦,北国之雪,你是雨的精魂,是圣洁的天使,你从天国而来,我爱你,也怨你。雪,你这六角形的琼花碎玉,潇潇洒洒,宛如天鹅的华羽;依依袅袅,犹如翩跹的白蝶;白白净净,愉似玉人抚落的粉尘。你伴着凛冽而来,在冰冷的时候,降临人间,才使冬天变得丰满,充溢了湿润之气。

雪,你这自由的精灵,在你所到之处,有人为你唱赞歌,也有人为你感叹、惋惜。你使丑恶暂时隐没,但理智的人,会看透那幕后的险恶与危机。要不,古人的诗作里怎么会留下这样的言语:“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要不,退之先生也不会吟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篮关马不前”而自遣了……

柔软的雪散文 篇5

过了不长的时间,雪花多了起来,也重了起来,不再随风摇曳,而是簌簌地落着,消弱了一切声息,天地都屏息聆听那雪的流动声,那是天地间最动听的音乐,因为心灵也伴上了她的节奏。

雪持续地下着,风好像要阻止她,可那雪柱只轻轻地一摇,便继续前进着;树好像不太情愿被雪覆盖着,颤颤地摇着,可雪儿因荡着秋千而更加快乐,此时千树万树同时开出了千姿百态的雪花;小鸟振翅飞翔,想抖落身上的雪花,可一停下来,仍然是一只雪鸟;还有那个红脸蛋的孩童,他忽而跑着,忽而踩着,忽而躺下来,想在雪地上印下自己的形状,可很快那痕迹就被雪花抚平了,就连那孩童也成了雪人……朋友,驻足雪的世界,还是顺从的好,那样我们的身姿会因雪而更美丽,我们的心灵会因雪而更圣洁。

我突然顿悟了,雪的形状是千姿百态的,她们拥有山的伟岸,也拥有河的蜿蜒;她们象柳条那样苗条,也像梅枝那样婀娜;她们可以是一只山雀,也可以是一个孩童……哦,在这一刻,雪的形状就是整个世界的形状。谁说人类是世界的主宰?在这一刻笼罩世界的是雪!柔软的雪,因你的执着,世界便成了你的世界!被柔软笼罩的世界应该是幸运的世界。

水乡的雪散文 篇6

水乡的任何东西都带着柔性,就连下雪也是那么的文雅。——题记

天连着阴了好些天,且愈加冷,风不时地掠过,在近似凝稠的河面上泛起阵阵涟漪,给这宁静的深冬里带来点点生机。望着这雾蒙蒙的天,凋零的枝桠,门前的刘二爷吞吐着手中的香烟,“看样子,今夜里要下雪了。”像预言一般的叹息。

夜幕早早降临,一夜的无声。早晨起来,掀开窗帘看,外头成了雪的王国,银色的世界。若不是那琉璃瓦角,俨然看不到这尘世与天的界线。这雪,遮住了田地里的一切,盖住了街巷,似乎连天地间的声响也都掩了,河也静止了,一切显得是那么的`静谧。不禁想起一诗句:“雪翻了翻眼睛,白了这世界一眼。”

水乡的任何东西都带着柔性,就连下雪也是那么的文雅。其他地方粗狂的暴雪,噼里啪啦地刮卷着,打在人脸上,生疼生疼,像是宣示着它才是世界的主人一样,凶狠得很。这里的雪更带着一点娇羞,偷偷地来,不想让人知道。印象里没有白天里下过雪。母亲说雪害羞,得夜里下,要是白天就不好意思下了。比春雨更润地无声地下着一夜,天亮就停止,留下了满地的白雪,妆点着水乡,使这里更加的柔美。

起床后,便开始扫雪,真替它感到惋惜,好容易尽了力地下了一整夜,还没得到赞美,就被无情的人儿扫除了去。无怨无悔,任由着人们铲除,扫净,就像从来没有来过。可总有幸运的,屋顶上,田野里,慢慢地和人们一起生活在水乡,那么的和谐自然。

水乡的人们心里的艺术本能,对万事万物总不乏有精彩的演绎。就雪,也有这么一番说道。

说是某年间,有一户外乡人李狗儿,落乡落到了兴化,因无人救济,生活很贫困,眼见着过年,没有吃的,家里的老母亲就去求灶公菩萨,祈求过年能有那么一口吃的。到了腊月二十四,灶公菩萨上天言事,告知玉帝,玉帝感知怜悯,就在夜里降了一场大雪。这李狗儿早晨起来一看,满院子白茫茫的一片,气的说:“本想出门讨点饭吃,没想到大雪封门,这不是要人不活嘛。”后一看,哪里是雪,是白花花的面粉。李狗儿一阵欢喜得,忙捧拾起来和了烀团,对菩萨更是感恩戴德,烧香叩拜了一番。后每要到过年,李狗儿家都能受到上天的恩赐,院子里总会有面粉,也不多,够吃。却没想,被地主晓得了,想方设法地夺了李狗儿的家,可是天上再也没有下过面粉。李狗儿一家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慢慢地也过起日子来。

春天的雪散文 篇7

这么六年的上课外辅导班让我也非常厌烦了。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到了一个地方。这儿的街道空荡荡的,没有什么人,我在街上走着,来到一个住宅区,这儿有许多房子。我走到了一个家门前,刚一敲门,门旁边的墙上出现了一道题“15+200=?”,我解了这道题后,门打开了。我走了进去,房子的主人正在读书,他这道有人来了,一上前就问了一题“10+18=?”,我回答道“28”,主人一听笑眯眯地端上一杯饮料让我喝。

我毫不客气地喝了,喝完后我问他“这是什么地方?”,主人又问“19+680=?”,我回答说“699”。他听后说“这里是数学之国,你做什么事都要做一道题,这题目是要根据东西的价值来定的。”

于是我告别了房子的主人,向商店走去。我到商场想买一个游戏机,营业员问我“1999+1999=?”,我回答到:“3998”。于是营业员把游戏机递给了我。我一边玩一边走,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一座五星级的宾馆门前,我对营业厅的小姐说“我想要一个房间”,那位阿姨问“一个数的690倍是1,这个数是多少?”,我回答到“690分1”,阿姨说“非常正确”。我住上了高级宾馆。

“杨双承”我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快起床,要迟到了”,姑姑在床前急促地喊到。

我决心好好学习,准备在数学之国定居。

怀念的雪散文 篇8

遥远的不仅是冬天的雪,更重要的是缺少了冬天的情趣、冬天的韵味。因为在北方,没有雪的冬天似乎少了点什么。

小时候的冬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的羊肠小路上,漫天遍野的雪花飘舞着,雪花落在身上、落在脸颊上,感觉全身心已经融入了冬天的雪里。虽然冷风不时地从袖口、从前胸往身上灌,但是不仅不觉得寒冷,反而还觉得很惬意。有时还不觉得过瘾,反而还张开大大的口仰面接住飘落的雪,那冰凉的感觉好象在亲吻着这洁白的精灵。

同伴们内心的激动是相同的,你追着我我追着你,还不时地从地上抓起雪球掷向对方,在边走着边打着雪仗。也许是我们的嬉笑声惊动了山鸡,突然一阵突噜噜的声响,一群野山鸡从山坡上飞起。

最令人向往的还是一场冬雪过后,校园里留下了厚厚的一层,我们通向各个教室的路就好象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袖珍战壕。天晴后,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校院的雪,于是每一个同学从家里带来笤帚、铁锨,扫得扫铲得铲,这时就开始了我们一年中我们最大规模的雪仗了。我们或分着班级、或不分;或分着男女同学或不分;或分着住在一起的或不分;总之随兴而至,互相就开始在打雪仗了。那洁白的雪球飞向我,飞向你,纵横穿梭,有的落在了身上,有的落在了头上,还有不偏不倚正也落在了脸上的,就引起一场的哄笑。你不知道这雪球从何而来,又飞向何处,总之那混乱的场景真得象子弹在飞。我们就这样在铲着雪、在打着雪仗。如果赶上过元旦,我们还会用雪球去擦窗户上的玻璃,清扫教室里的灰尘。这时的我们,没有了烦恼,没有了考试的担忧,一切的一切都被这暂时的热闹所取代,老师们也不去制止我们,他们也被我们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一场热闹的场面过后,操场上和教室里不仅恢复了平静,而且校院内、教室里的各各角落也被这洁白的雪清洗的干干净净。而我们的内心还在回味着那刚才的热闹中。

于是回到教室里,在大声读着“暧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我们从现实的雪景中一下子回到了课本中,回到了鲁讯先生的《雪》中,回到了语文老师让我们必须背会的那一段――“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在塑雪罗汉――-”也许在雪中我们玩得没鲁讯先生描写的那样文雅、那样有有条理,虽然,这经典的名篇至今还是学习的典范,但是记忆中还是没有我们操场上的雪仗真实和深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在变暖。同时,经济在发展,城市化步伐在加快,我居住的环境也从乡下到了城镇,本来就有气候的温差,再加上钢筋水泥所构筑的微环境,雪好象似匆匆的过客一样,不再长时间地停留。记忆中那厚厚的、洁白的象“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那样长时间驻足的雪景越来越少了。以至于近两年来都没有出现过一场象样的雪,有的也仅只是飘过一点零星的雪的影子,转瞬间就化掉了。

于是就特别怀念在冬天的雪中去滑冰,在漫天的雪舞中大声唱着《我爱你塞北的雪》那种天作幕布、地作舞台的场景。那种荡涤心灵的情怀,那种身心融入自然的美妙,那种雪的精灵开启心智的点化――――-都是记忆中永远摸不掉的自然馈赠。

东北的雪散文 篇9

一觉醒来,得见对面的屋脊瓦片上沾染了薄薄的一层雪,半数已经四向晕开,霎时间给我一种错觉:“开春了”。

这是天津的第一场雪,由于气温不够低,很难得见全活的雪花。这已经是我在这里的第四个冬天了,老实说这里的雪让我这个东北人很不爽,如酒痴滴饮美酒般不足尽兴;落地即化好似昙花一现,且湿脏难耐。

于是乎,思乡,思雪。

在东北,一冻半年是很多南方人不能体会的,一年中半数的光景是在寒冷中度过;在东北有一种雪花叫“鹅毛”,更有一种天气叫“烟儿炮”。刺骨的寒风裹着羽毛般大小的雪片儿铺天盖地而来,那场面直叫一个壮观。

在清剧中我们常能听到“发配苦寒之地宁古塔”这样的话语,宁古塔即是牡丹江,只一句便可知东北的天气是何等的恶劣。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这点寒冷于我们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至于那寒冷的美也不是什么人都敢于去触碰的。

回想小时候,那会儿全球还没有变暖,海平面还是正常的,东北的雪将更为壮观一些。随随便便就是零下三四十度,隔夜的大雪封堵门窗的情景很是常见。

一觉醒来的剧情将是这样的:门推不开,拼命地推也只不过是一条细小的缝隙,大风来回碾压下的雪早已不是柔软的初态,而是坚实无比。于是拆开糊得紧实的木窗子跳出去清雪,爸爸也会带着我去解救别人家,玩耍一般的乐此不疲,这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助人为乐。

严冬虽苦却也带给了我们不少的乐趣,在这个雪越来越小的世界我愈发的怀念那些小时候的一幕幕。除去大家熟知爬犁、陀螺、冰刀,我更喜欢挖雪洞,每逢大雪,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带着小铁锹便浩浩荡荡的向村口的深沟进发。

村口的深沟是挖雪洞的圣地,深三四米截面面积少说几百平米,当然了这个大小也是我凭着脑海里的记忆估算的。深沟的连通着绕村小河,我们从河道进沟处开始动工。事实上挖雪洞跟挖窑洞的道理是一样的,留出足够承重的立柱,其中要做出足够多的房间供伙伴们“居住”。

如今看见电视上那些“煽情”的奶粉广告我不禁想笑,若真如他们那般暗示,我们这些小伙伴岂不是早成了结构建筑师了。挖雪洞的技能没有人教给,完全是凭着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你若问多粗的柱子承重多少我只得摇头,所谓经验就是这么一回事,实战而来。

现在想想,现下我还真不敢让我的孩子去玩我玩过的那些项目,着实危险。三四米的雪一旦坍塌,天王老子也救不得你,于此我曾多次后怕。

可是什么又叫农村的孩子呢,就是要比温室花朵皮实才行,够野才能适者生存。我身上的好多伤都是那时候留下的,老人常说淘气的孩子有出息,可农村的孩子哪一个是不淘气的呢!很小的时候学骑自行车,二八的车子甚至比我个头高,为了学它如今我的.脸上还留着半圆型的疤;农村的狗凶的很,时常被狗咬的我会想方设法的去出气,甚至还跟比自己重的狗扭打在一起;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即便如此我的爸爹还总是嘲骂我“囊吧”,这就是农村人的教育,虽然我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欣赏,但却心存感激。

前段时间看电视有个《演说家》的节目,有个人讲大东北精神听得我出了神。东北人开垦北大荒称得上是“艰苦卓绝”与“开天辟地”,那是一段艰辛,更是莫大的荣誉。

令我自豪的不止于此,世人皆言我东北人脾气暴躁,实则是实在豪爽,我们不是见人就咬的狗,我们更像是东北虎,不需多言又何必墨迹?直截了当方显男儿本色。

东北人讲究一个“义”字,大丈夫坦荡荡,不需那些个弯弯绕,我们东北人不是傻到不会绕弯,而是打心眼里不屑,这也就是我们东北人的傲气。老爹这个粗汉子从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他却用打骂的方式把东北人的精神完整地传授给了我。我想,今后无论我身在何方、处于何种风俗中,都决计不能丢失这种精神。

伫立在狂风暴雪之中,那坚毅的眼神、那铮铮的铁骨,任谁都折不了东北人的脊梁。东北人生于斯、长于斯,早已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对于这一片黑土我始终怀有敬畏的态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实习提前结束申请书下一篇:拒绝零食进校园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