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组建的必要性

2024-06-02

二开组建的必要性(共3篇)

二开组建的必要性 篇1

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代理销售渠道组建新型客户服务经理的必要性

[摘 要] 保险公司组建客户服务经理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财经理和客户服务经理是银行保险销售渠道并行的“两条腿”,同时借助银行销售平台,借助其销售资源(人力和网点资源),共同开发银行保险客户,实现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销售目标。

银行保险两支队伍的职责定位,是探索银行保险业务未来的销售模式的关键所在。客户服务经理的职责定位不能与现有银保经理发生冲突,要互相补充;客户经理队伍负责客户的首次开发,服务经理重点为客户的后续保险服务并进行客户二次开发,并开展主动营销;客户经理队伍以辅导、培训银行柜员,着力提高银行临柜人员销售能力为己任,服务经理则肩负者新老客户的二次开发提升客户保险理财能力的重任;客户经理转为银行客户提供单一的保险服务,取得一般的保险代理资格即可。服务经理随着保险公司集团化、专业化战略的逐步实现,要具有金融、证券、基金等各类现代综合理财的知识与素养,为客户提供更广阔的金融理财服务,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客户资源开展主动营销。按照这种职责定位,服务经理在后台的支行,客户经理在前台的网点,两者基本上形成了中介业务抢占市场、维护渠道、开发客户的“立体式防护林”,建设服务经理队伍是银行保险渠道实现结构多元化发展期缴业务的关键力量。

一、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银行保险销售渠道相对其他销售渠道而言,有其特殊性,银行、邮政等对代理渠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从银行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看, 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

1、从保险公司层面看,银行保险业务的结构调整需要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银行保险业务的结构调整是保险公司“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调整势在必行。保持业务平稳增长和发展期缴业务及其续期服务作为十一五银行保险发展的两大主题,仅靠现有的柜面结算和销售已经很难独立完成,特别是随着第一批万能险业务的陆续“满期”,大量的银保客户到银行退保投诉和客户转保工作成为摆在各家保险公司面前的重要工作,建立一支新型的客户服务经理队伍去担当这一重任客观而现实。当前市场上,有己经成熟客户服务经验的几家公司看,客户服务经理队伍能有效的化解因保险产品“满期“带来的对银行的投诉及对保险公司的投诉,并能及时的,有效的转保。规避了保险公司和银行的风险!

2、从银行保险市场层面看,拥有先进银行保险市场理念的保险公司提供了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的现成经验,为给各家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队伍建设提出新的发展途径。现阶段,中国人寿、生命保险、太平洋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采用两条腿走路:传统型销售队伍负责“高柜”业务,销售简单产品和辅导柜面;精英队伍负责“低柜”业务,销售复杂产品和开发中高端客户。目前太平洋银行代理销售期缴保单的月均件数明显高于同期个险市场月均销售期缴件数,效果明显,可资借鉴。当然,银行保险市场先进的队伍模式也对各家公司业务发展和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方向,市场竞争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从客户层面看,银行保险客户的现实需求,是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的“催生剂”。城区市场、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中高端银行客户对金融、保险有“一揽子”需求计划,仅靠目前的柜员销售和保险公司客户经理的柜面辅导,在销售技能技术层面和服务水准上很难满足。一方面,高端客户对银行客户经理的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客户经理服务队伍能有效化解由银保销售带来的投诉,退保,及客户在投保后的答疑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能够深入银行理财柜台的保险公司理财经理的自身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同时银行支行行长、网点主任及信贷员掌握着大量的高端客户资源,这些目标客户群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对这个需求的开发,需要我们组建新型的客户服务经理队伍。就目前看,银保客户的保险需求度

是比一般的客户的保险需求度是高的,但是目前银保客户经理对客户所能提供的服务仅占客户需求度的3分之一不到,比较而言,客户服务经理能通过对客户的服务,了解其具体需求,进而做到客户的深度开发,再次加保。

4、从保险公司战略看,组建客户服务队伍是时代重任。“十一五”规划中各主要保险公司已经提出“一体化销售战略”,一体化销售的基础环境是要整合销售支持、打破销售渠道壁垒,保证各个渠道的互通,通过对客户资源、销售渠道资源和产品资源整合后,对银行保险客户进行深度开发,都更需要依靠,客户服务经理去实现和落实。

5、从渠道层面看,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是适应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现实需要。各家银行都在城市市场积极推出理财中心的服务模式,并积极打造高素质的客户服务规划师队伍。因此,保险公司打造一支适应在银行“低柜”为高端客户提供保险产品服务的客户服务经理队伍已势在必行。只有组建一支新型的与银行理财中心理财经理素质相匹配的保险客户服务经理队伍,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业务衔接,才能为公司锻造出除银保理财经理以外的第二支销售队伍。

二、组建过程中的风险预测以及应对措施

组建理财经理队伍的风险点涉及三个方面:

1、制度设计不当引发的对传统客户经理队伍系统性风险分析。其一,如果理财经理的职责与客户服务经理的职责边界不明晰,将发生争抢业务的现象,这不利于队伍稳定。其二,如果在考核管理和薪酬福利制度设计不够科学,级差太大或太小,不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将挫伤双方的积极性。基于以上两点,为规避风险,客户服务经理与理财经理职责必须明晰;考核管理、职涯设计、薪酬福利要与理财经理队伍实现差异化政策,同时又不能因差异太大而影响客户服务经理队伍的积极性;客户服务经理的定位就是“高、精、稳”,高就是高起点、高素质、高绩效,精就是精英化,稳就是稳定性强、忠诚度高。

2、客户服务经理综合素质难以胜任服务和开发银保客户资源的要求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分析。相对来讲,银行保险的客户具有相当的金融投资能力,属于中高端客户,对这一部分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共享的客户资源,应该由高素质的销售人员去执行高品质的服务。如果对客户服务经理专业水平、销售技术、业务拓展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进行严格把关的话,将为业务发展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其一,可能造成客户资源流失,理财经理在销售过程中,尤其是依靠保险公司分配的中高端客户资源进行主动营销、深度开发的过程中,如果自身素质达不到相应要求,可能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另外,有的客户对购买保单有保密的需求,如果上门拜访不当,可能导致客户不满。勿庸置疑,这将可能直接导致客户背弃保险公司,从而造成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形象受损。因为中高端客户的不满意给保险公司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常规客户。其二,客户服务经理因自身能力不够,无法取得业务,在考核压力和生存压力下,选择离司。其三,客户背弃保险公司、理财经理离司,这对保险公司来讲,损失重大,保险公司为此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将付之东流,“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基于此,要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招聘、甄选、培训等体系,并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执行。

3、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16.8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这个总量很大,但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银行网点的情况下,储蓄置换保险产品越多,保险的替代效应越高,网点对其他产品的销售量就要相应减少。另外,就个体分析,客户所能够承受的金融消费能力也具有有限性。一个客户在储蓄、基金、股票、货币理财产品、债券等方面的金融消费能力(投资支付能力)总是和保险消

费之间具有矛盾的一面。即:资源稀缺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天然竞争性,这种矛盾对银行的销售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因为银行代理保险只是其中间业务的一项而已,客户的保险消费多,其他金融资源的消费就会相应减少。用这个理论我们去透析现象之后的本质:离开银行这个平台,客户服务经理队伍就是重复建设,充其量这只是一支银行保险管理部门下的个人代理人,无异于用新瓶装陈酒、穿新鞋走老路,这将造成保险公司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整个市场而言,也没有很大的实质性意义。鉴于这些风险点,客户服务经理必须借助银保这个平台,即借助银保现有的销售资源、网络资源、品牌资源去实现客户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二次开发。组建客户服务经理队伍的程序和制度探讨总结以上风险模式分析,要想实现理财经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设计,来确保队伍成长发展中的各个环节科学有效。

二开组建的必要性 篇2

电力通信网承载行政电话、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信息、继电保护信息、运行管理信息、电能量计费信息、视频图像信息等,安全稳定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电力通信网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音频电缆、载波通信到PDH数字微波、SDH、MSTP,以及PTN、OTN的发展过程。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对同步业务需求的日益增大,尤其是高速数据业务和SDH传输系统在网上的大量使用,对同步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将无法保证通信的质量和可靠。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业务网之外的时钟同步网来支撑整个电力通信网。

1 时钟同步网功能介绍

时钟同步网的基本功能是准确地将基站时间信息向同步网的各节点传递,从而调节网中各时间,以建立并保持同步。现代通信网的同步网作为网络的支柱,主要用来处理传输设备各部分、各转接通信段之间、传输设备与交换设备和交换与交换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如SDH传输系统中复用器、分插复用器(ADM)及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之间的频差,是由指针值来作为适应量控制函数的,当指针的调节速率不能受到控制而使抖动超过网络接口规定指标时,将引起净负荷出现错误,导致传输失真。为了消除这种“失真”就要有时钟来控制指针的调节速率。

在数字传输系统和数字交换设备构成的综合数字网内,所传递的是离散脉冲信号,若两个数字交换设备之间的时钟频率或相位不一致,或由数字比特流在传输中受相位飘移和抖动的影响,就会在数字交换系统中的缓冲存储器中产生码元的丢失和重复,从而导致在交换节点中出现滑动。产生的影响包括:话音通信业务产生噪声,C3类传真业务图文垂直位置信息丢失,数据通信业务数据包的丢失及可靠性降低,压缩视频业务产生帧定格,SDH传输系统数据业务无法正常工作。

随着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新业务不断引入,都要求通信网具有一个高稳定度、高精度、安全可靠的网络同步环境。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业务网之外的同步网来支撑整个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2 时钟同步网建设技术原则

(1)时钟同步网是电力通信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时钟应尽量使用统一的技术,减少网络重复建设,提高时钟同步网对骨干传输网和各业务网的支撑能力。

(2)应高度重视时钟同步网的网络安全,加强网络优化工作,各二级时钟管理信息至网管的上传尽量采用可靠路径。

(3)合理规划,分层建设。时钟同步网的建设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并宜结合传输网结构采用分层模式建设,实现时钟网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资源利用率高等目的。

(4)良好的扩展性。电力通信网规模扩大较快,时钟同步网容量选择应充分考虑后期扩容问题,保证后期接入需求。

3 时钟同步网现状与组建方案分析

3.1 时钟同步网存在问题和建设必要性分析

因郑州电力通信网节点较多,基准时钟链路过长,不可避免引起中后段授时效果不佳。

郑州地区区域基准钟LPR单节点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没有时钟同步网管理系统,缺乏有效监视管理维护手段。

在郑州地区区域基准钟同步区内,建设小同步区,可缩短定时链路长度,提高定时信号性能,减小时钟故障重组影响范围等,同时可为六县(市)公司电力通信设备提供定时源。

建设第二区域基准钟LPR,与现运行LPR主备方式工作,为郑州地区电力通信设备提供主备用定时,提高时钟同步网可靠性。

随着郑州地区二级基准钟建设,设置时钟同步网管理系统,为时钟同步网提供有效管理手段。

3.2 时钟同步网建设完善方案

地调LPR作为省网时钟同步网二级时钟网络,按照省公司规划统一建设,适时增加北斗接收机,实现双星输入,形成现有卫星GPS接收机与北斗接收机互为冗余备用双授时系统。通过北斗与GPS相结合,合理规划地面备用基准传输链路等手段,提高时钟同步系统安全性,实现对各类业务网的有效支撑。

结合郑州电力光纤传输网规模日益庞大的趋势、骨干传输网规划以及基于SDH传输网络建设同步系统的技术特点,依据通信网分层建设原则,结合郑州电力通信传输网规划三层结构,优化时钟有效性,缩短定时链路长度,郑州地区时钟同步网采用分层结构,以现有LPR为基础,新建二级时钟网,在4个220KV变电站建立东西南北区域时钟,作为郑州地区基准钟的二级时钟。采用混合同步方式,同步区内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各同步区间以准同步方式运行,组成满足地区传输网骨干层、接入层网络时钟输入的地区时钟同步网,减少定时链路故障几率,提高定时信号性能,减小时钟故障重组影响范围等。

选择与地调距离适当的一个220KV变电站新建地区区域基准钟(LPR),与地调LPR主备方式工作。

正常情况下,地区传输网骨干层、接入层设备同步于二级时钟GPS,在GPS不可用时,通过地区传输网核心层跟踪地调、区调LPR时钟信号。

建立郑州地区时钟网网管系统,做到对时钟同步网实时性能监视和管理。

结合省调时钟网建设,建设220KV变电站区域基准钟(LPR),与地调LPR主备方式工作。增加北斗接收机,实现双星输入,完善卫星定位接收机冗余互备。建设地区二级时钟网,按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结合传输网网络布局,在四个区域各选择一个220KV变电站布放地区二级基准钟,并对地区定时基准链路组织进行相应调整,建设时钟同步网管理系统。

4 时钟同步网的管理维护

网管系统主要用于全网PRC/LPR/BITS的监控,将同步设备的状态信息和告警信息及时反馈到监控中心。

时间同步网网管系统设计应本着“集中管理、集中监控、分级维护”的原则来考虑进行,同时为保证同步网安全可靠,网络监控管理软件应尽量采用由国内自主开发且方便维护的产品。同步监控管理系统应具有性能监测、状态信息记录、系统配置、告警管理及日志管理等功能模块,可以监视统计传输参数、TIE、频偏等系统运行数据,尤其是TIE数据,对用户观察中长期时间段的同步质量有着重要不可替代作用。这些数据用户可选择上报,并定时存储于系统内部,也可由用户转到其他存储器上存储。

同步网管理系统可以用DCN(DDN、PSTN)等数字通信网为传送网管信息平台,各新建的LPR、BITS“网元”通过该平台传送网管信息到中心同步网管系统。同步网的网管系统分网管中心、地区管理中心和网元等4个层次,各级通过数据通信网(DCN)联接。每个节点的BITS设备和网管中心的维护终端均通过LAN接口接入DCN网络平台,进行互连互通。所有BITS设备和网管中心设备具有自己独立的IP地址,相互直接进行基于TCP/IP的通信。这种组网的方式具有速率高、可靠性高的特点。

网管系统本身同样需要准确记录事件和告警的精确时钟,以便进行故障和性能分析。譬如,网管中心产生的告警时钟,可能不是交换机实际产生告警的准确时钟。另外当网管中心采用多点日志记录时,如果网络各个节点时钟不同步,将造成日志记录的混乱。若需要这些信息快速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准确的时钟是必不可少的。

5 时钟同步网建设成效分析

郑州地调现运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受控于美国国防部,对世界各地的用户未有任何政府承诺,所以从战略安全考虑,存在不稳定因素。可以充分利用但不能完全依靠,增加北斗授时来做冗余备份,以此作为全网同步的根本保证。

结合电力光纤传输网规模日益庞大的趋势以及基于SDH传输网络建设同步系统的技术特点,以郑州地调LPR、峡窝变LPR作为主基准定时链路,下设4个区域LPR,实现缩小同步区,减少定时链路故障几率,提高定时信号性能,减小时钟故障重组影响范围等目的,提高时钟同步系统安全性,实现对各类业务网的有效支撑。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间同步网对于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时钟同步网建设中要结合实际需求,把握好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先进技术,在投入较低的前提下取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程根兰.数字同步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杨会峰,李志斌.河北电力通信同步网设计方案[R].河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3.

[3]周响凌.湖北电力数据通信网同步系统研究[R].湖北电力信息通信中心,2003.

二开组建的必要性 篇3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快递服务中心;必要性

一、国内外对高校快递服务中心的研究

在高校校园内建立快递服务中心的做法,在国外比较少见。从现有书籍和网络媒体来看,相关描述也鲜有记载,如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不到相关文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外发达国家快递产业非常成熟,产业链和管理措施都非常完善,以至于在校园内部几乎不需要再增设相关的快递机构;二是由于国外的快递企业通常采用直营模式,如美国的联邦快递、日本的宅急便等世界著名的快递企业都是采用直营制的经营模式,这就导致学校也不能作为某个快递企业的加盟商或代理商,因而校园快递服务机构也几乎不会存在。因此,针对国外校园快递服务机构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在国内,有部分学者对高职院校快递服务中心的组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围绕快递服务中心的建立、营销模式、服务质量、发展趋势以及快递实验室的建设、使用与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张戈阐述了在高职院校建立物流快递实训室的意义、快递实训室相关业务流程和制度保证、相关思路和设想;李超锋主张将快递行业先进的操作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采用“企业管理+学校经营+学生实习”的运营模式构建校园快递服务平台,开展经营性的快递代理服务。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不足。从理论上看,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大学校园师生快件服务方面,很少涉及师生实习实训方面的深入研究;从实践上看,校园快递服务对象主要是以本校师生为主,很少涉及附近学校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快递服务部门规模偏小,服务范围不大,服务质量不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待提升。由此可见,构建一个集对内教学服务、对外快递服务于一体的标准高、规模大的快递服务中心是每个广西高职院校都应该去考量和解决的问题。

二、广西高职院校快递服务市场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网购市场日渐繁荣,师生网购人数急速膨胀,网购的便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网购不断流行的今天,大学师生在享受快递服务方面却遭遇诸多不便,大学校园快递乱象环生。例如:师生接到快递员取件电话时,经常在上课或不在学校,领取过程往往比较麻烦;快递员与收件人一般都是在露天环境下完成快件的交接,如果遭遇打雷下雨等恶劣天气,会给双方造成极大的不便;快递人员签收快件时,很少验证收货人的身份,快件误领现象时有发生;快递员骑电动车速度太快,极易伤及师生;快递员校内摆摊,乱弃包装箱,影响校园环境等。因此,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少高校都拒绝快递进校园。如何破解校园快递难题,已上升到政府决策层面,如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部分政策干预、指导高校快递服务市场。对于广西的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广西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与快递企业相互对接的机构或部门,某些高职院校出现学生在从事校园快递代理业务的现象(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快递服务中心的高校并不多见,目前只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从学生代理校园快递业务来看,他们大都以“快递服务工作室”、“快递超市”等命名,主要存在办公条件不够完善、运作过程不够规范等问题;从校企合作建立快递服务中心来看,主要存在快递服务范围不够宽泛(没有延伸到周边社区)、快递中心为师生教学服务功能不够凸显等现象。由此可见,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快递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诸多需要引导和规范的地方,特别是规模大、配套齐全的快递服务平台需要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以实现对外快递服务、对内教学服务的双重功能。对于快递公司而言,在全球盛行“业务外包”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作为快递企业服务的一个“末梢”,如何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服务,如何杜绝快递管理上的粗放经营,如何实现校企之间的完美对接,也是每个快递企业进军高职校园必须要考量和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广西高职院校快递服务中心的现实意义

广西地属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信息、交通等发展相对落后,物流业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已是广西当前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广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物流人才的主要基地,应该担负起相应的培养责任。因此,在广西高职院校内部建立快递服务中心,从培养物流人才和促进快递物流发展的角度而言,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西高职院校建立快递服务中心,可以作为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有利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快递人才的培养;二是广西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快递服务中心,可以为校园师生甚至周边居民从事网上交易活动提供更多方便;三是广西高职院校建立快递服务中心,有利于减轻快递人员的送货负担,防止校园快递乱象的发生,提高快递企业在“校园终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而促进校园快递产业的和谐发展。当然,广西各高职院校在建设快递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应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建设质量和成效,共同促进快递人才培养及快递物流发展。

作者简介:

康定华(1975~),男,广西荔浦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上一篇:表示心情好的二字词语下一篇:上海自考英语二外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