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2024-06-25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共16篇)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篇1

我理想的教育中,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职场的“操作工”,我希望社会能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与宽容的精神,使得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去发展个性,追求真理。除了支持办学的充足教育投入外,我们的社会还应当宽容我们的学校在社会契约基本精神的框架内创新办学理念,尝试不同的办学形式;还应当宽容我们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宽容他们为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而花费的长久的时间和经费;社会还应当宽容我们的学生爱玩耍、爱尝试、爱探索的天性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社会各阶层和团体时常诟病我们的教育用无处不在的知识灌输、竞争机制等扼杀了我们的学生的天性,又“粗制滥造”,培养了一大批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殊不知我们的学校、教师甚至家长之所以变得如此“急功近利”和严苛,不过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和“缺乏宽容”在特定群体上的投射罢了。我不追求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能够让教育“纯粹的生长”――教育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如果社会完全和谐,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推动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教育本身存在的功能性也将被大大削弱。我们之所以重视教育,不正是因为其强大的社会功能吗?在这种有充足物质支持和社会宽容的“理想和状态下”我所期待的教育的目的首要是要促进人的发展,适应社会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理想的教育中,学校与教师应秉承着上文提到的教育目的,树立学生的美德(追求真善美),教授知识,训练能力,其中最首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美德。曾有人说,没有知识能力但有美德,最坏也只是社会的“废品”,没有美德但满腹知识技能过人,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危险品”,可见个人美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社会的精英阶层只被少数人占据,过人的知识与能力并非人人追求的目标,但若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公民都具有良好的德行,整体高水平的国民素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所提倡的“真善美”教育却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本来的面貌。我依然无法忘记那张照片――一位上海市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不会让梨”时写道“我不会让梨”,结果卷面

被披上一个大大的红叉。我相信这样的情形不会是个别,在美德教育中我们为什么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呢?为了追求美好的“善”而是学生丢弃了宝贵的“真”?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完全是“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作为一对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本身同生共存,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成为拥有美德的人时,我们除了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也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假恶丑”,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树立“理性精神”,能独立思考,能辨别是非。在教授知识训练技能方面,我依然认为教育评价是绝对有必要存在的,但考试虽不一定是绝对主导的.评价方法。达尔文说“物竞天择”,虽然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不能完全将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应用于人类,但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因为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人为地将学生隔绝在竞争之外,毕竟教育本身并没有办法消除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竞争。

我理想的教育中,学校教师应该来自社会的精英阶层并享有良好的社会待遇。我所谓精英,德才兼备。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国家民族的未来,要想造就优秀的下一代,必须要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而如今的怪现象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优秀的教师,却少有人希望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成为教师;公众认为高学历人才投身初级教育(幼儿园和小学)是人才的浪费;教师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我们不应当一方面渴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却没有给实施教育的教师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待遇。提高教师待遇,真正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才能吸引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才能让教师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

我理想的教育中,学生家长也应当承担起实施教育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将实施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学校教师,家庭教育的概念虽受人追捧,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不是教授孩子知识,而是锻炼孩子生活的能力和引导孩子树立美德,其魅力更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行动。这就要求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的困惑有时出现在:学校教师在学校教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但我们的家长驾车带孩子出游时

遇到路上车少或者没有监控时就置交通规则与不顾……我相信我们的家长都能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屈从于与社会中的“生存法则”并把这些有悖于社会契约和普遍道德的思想行为带入家庭教育中。

我理想的教育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自主权去玩耍、去尝试、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帮助与指导,发展个性,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解决问题,最终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篇2

俗话说, 选好一个校长, 就等于办好一所学校。可见, 校长在学校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教育观念下, 一所名校, 应该有一个教育家式的好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有自己的教育风格, 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人, 就可以称为教育家。”这就是说, 和一般普通教师相比, 一所名校的校长, 他不仅应具有崇高的人格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包括审美素养、师德素养、个性素养) , 具有渊博的学识技能、机智的育人艺术 (包括审美能力、情趣素养、能力素养) , 还应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风格, 他要能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 带领大家走“科研兴校”之路。

首先, 教育家型校长应是学习型校长。校长要实现自我超越, 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一方面, 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教育研究奠基;另一方面, 学习各地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 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 校长要以自己的爱学习, 勤研究, 带动全体教师学习和研究, 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和教师一道, 不断修炼自己, 实现自我超越。

其次, 教育家型校长要敢作敢为, 富有开拓精神。要完善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敢为, 即善于拓宽管理空间, 加强中层干部培养, 既会“掌舵”, 又会“划桨”, 既敢于放权, 又懂得惜才, 努力把中层干部锻炼培养成为精通学校管理、精于教育教学的两把好手, 形成一个开拓进取的管理集体;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科研规划, 走“科研兴校”之路———有为, 即善于创设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绿色通道, 建立高素质的教育科研团体, 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等方式, 狠抓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大力实施教育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发展创新教育;要落实科学的学校建设规划,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虚为, 即善于带领行政班子成员, 制定学校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加大教育投入, 不搞花架子, 不搞形式主义, 做到真抓实干, 以构建健康、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有一个科学、长远的学校发展管理规划

名校的发展, 不应该单纯注重外观的铸造, 而应该注重内涵的发展。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名言说:“大学, 非大楼之谓也, 乃大师之谓也。”大学之大大在大师之大, 大学之大大在学术之大。真正的名校, 不应过分注重外观视觉形象上的“大”, 不应过分建设豪华、壮观的大门和一幢紧挨一幢的豪华大楼, 不应在外观视觉上竞显攀比之风, 不应靠豪华壮观的外观视觉形象之“大”来提升自身的名气, 而应从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全面发展的综合角度来考虑, 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管理规划。

传统的观念认为, 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名校, 人们把学生考试分数、毕业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 受其影响, 一些学校管理者就单纯以考试分数、升学人数来衡量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他们往往以抓重点学校 (他们心目中的“名校”) 升学率、提高本校教育知名度为由, 带领教师把培养少数能升重点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 采用“题海战术”“时间战术”等方式,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 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忽视大多数学生, 特别是不能升学的学生的需要, 导致了“高分低能, 低分无能”的怪现象的出现。有的甚至不惜代价到其他学校争抢优质生源, 片面提高升学率, 从而加剧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学生受教育的不公平。

其实, 真正的名校, 并不靠这种投机取巧的招数来提高升学率, 提升名气, 而是注重学校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 注重学生和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和培养, 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那种靠抢优质生源、提高升学率来出名的发展观念是短命的, 没有根基的。这些学校, 一旦缺少各地输送的优质生源, 他们和其他学校一样, 名校不“名”了。

三、有一个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师培养模式,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 而且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考核和评价制度, 营造教师读书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培养造就一批学习型、专业型、科研型、奉献型教师队伍, 构建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理想的学校应构建“合格 + 特长”的人才培养系统, “生本理念”应贯穿学校教育发展的始终。学校应摒弃那种单纯靠“题海战术”“时间战术”等加重学生学习和课业负担来片面提高考试成绩的昙花一现的做法, 不应为了单纯追求分数而禁锢学生思维, 而应根据自身实际, 在课堂改革上下工夫, 在开办兴趣小组、特长培训、综合实践等活动中找途径, 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又注重学生特长培养, 既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又让学生的特长得到挖掘、发展和培养, 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为他们终身学习、创新实践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不仅如此, 理想的学校还应注重营造宽松、舒适、愉悦的育人环境。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教学区、实验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布局, 做到既各自独立, 又协调配合。要不断打造校训、校歌、教育名言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学校成为传承科技文化的圣地。要不断建设和开放学校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等资源, 优化管理服务职能, 引导师生学习和研究, 提高综合素养。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篇3

第一,房间面积要小。一卧,最多两卧,多出来的一个卧房当客房,或者等小孩儿长到青春期要求自己睡时用,或者偶尔夫妻吵架需要分房睡时用。每个卧房不超过10平方米。卧室里最好有大些的衣橱,常穿的衣服可以挂起来,旅行箱也可以藏到视线之外。一厨。如今的女性追求平等,做完饭不洗碗,所以要有洗碗机。要有烤箱,不做饭的时候可以烤鸡翅和羊肉。一起居室。一桌,6到10把椅子,吃饭、喝茶、看书、写作都有地方了。最好有个真壁炉,天冷的时候点起一把火,心里就踏实了。最好再有个宽大的单人真皮沙发,中饭之后,瘫在里面看书,被书困倒,被夕阳晒醒,午睡前看的内容都记到脑子里了。这样算下来,100平方米足够了。如果嫌小,想想,多出来的面积和房间你一年也去不了几次;想想,面积小,好打扫。如果还嫌小,就减东西,一年以上没碰过的东西,理论上讲都可以扔了。

第二,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开花的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的。自家的果子长得再难看也甜。哪怕花期再短、平时打理再烦,每年开花的那几天,在树下支一张桌子,摆上简单的下酒菜,开一瓶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要有动物,大大小小的鸟用不同的“方言”叫,松鼠、野貓不定时地来看看你在读什么书。

第三,要有好天气。不要太干燥,不要太湿,冬天不要太长,夏天早晚不要太热。

第四,要有景色。尽管你天天看,但是景色依旧重要,或许正是因为你会天天看到。如果你的眼睛足够尖,你会发现,尽管你天天看,景色每天都不一样。每天看看不一样的云,想想昨晚的梦,和自己聊一会儿天,日子容易充盈起来。

第五,附近要有公园。越近越好,走路三五分钟能到最好。公园不用很大,有简单的草坪,一圈二三百米,能跑步就好。人过40,不再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反而似乎总有拉不开的筋骨,跑步是解药。每天跑跑,三五千米,汗出透,整个人都好了。

第六,附近要有大学。最好走路能到,最好是个像样的好大学。有大学就有图书馆,有看不完的书可以蹭着看。有大学就有餐馆儿,而且开到很晚,一年到头都有便宜的好吃的。有大学就有教授,要一张课程表,去蹭大课听。

第七,附近要有足够好的生活设施。最好有几家好餐馆,食材新鲜,厨师可靠,菜好到你常吃不厌,懒得做饭了就可以不做。有几家好咖啡馆,豆子现磨,闻香进门,餐点都让人惦念。有一两家走路就能到的独立书店,时常能翻翻新书,每次能买到一两本过去一直想读但是没机会读的旧书。小学和中学都在走路可达的范围内,否则接送小孩儿上下学就会消耗掉你不多的自由时间。医院最好走路能到,建筑不必雕梁画栋,等候的时间不长就好,医生能不乱开药、能多和你解释病情、能体会到你的痛苦就好。

第八,所在的城市要有历史。有很多古董店,家具、瓷器、餐具,买了就在日常的生活里使用。一年下来,在古董店买的东西比网购的还多。有不少博物馆,一些古迹,偶尔逛逛,觉得祖先并不遥远。

第九,一个小时的车程之内有国际机场。人偶尔还是要出去走走,度假、会友、凑热闹。

第十,附近要有朋友。最好有很多朋友。朋友们就散住在附近几个街区,不用提前约,菜香飘起时,几个电话就能聚起几个人。酒量不同,酒品接近;术业不同,三观接近。菜一般,就多喝点酒;酒不好,就再多喝点,很快就能高兴起来。从这个角度看,这第十点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如果看上一处房子,买了下来,让房子变得更理想的捷径是鼓动好朋友们也在附近买房,共享快乐。

当然,这十点之前,有些更基本的要求:空气是干净的,水是能喝的,食品是能吃的,有时候,这些要求看上去是如此基本,但是有时候又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篇4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应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我们国家,虽然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我们都很清楚并且亲身经历了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将老师变得更分数具体化,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和老师的水平,这都有些强人所难的。我认为要想培养一个好老师,外在的对教师的评价系统也应该发生改变,使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发挥个人才能。当然,这些年我国对教育的改革也在一步步地进行着。我相信教育会朝着一个好的方向慢慢迈进。

其次,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必定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良好的人品和渊博的学识。我认为虽有良好的人品却学识贫乏,是无法成为一名教师的,反之亦然。首先,我们先谈学识,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虽然课本知识将难易程度以年级的方式递进学习,但是知识的简单、复杂都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当我们教幼儿园的小孩子“1+1=2”时,如果我们被问到为什么“1+1=2”时,我们又应该如何作答呢?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渊博的学识为后盾才能进行良好的教学,为学生解惑。其次,又谈到良好的人品,为什么我们在谈教师教学时,要谈到教师的人品呢?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解惑,还应该是传道之人。如果教师的品德恶劣,又如何能够向学生传道?我认为教师的良好的人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工作富有热情。热爱自己的岗位并且乐于其中,并且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事物抱有一种积极态度;③学习认真,能静下心努力钻研难题,有耐心;④有良好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难看出,这些优良品质也适应于我们每一个人。教师是学生的模范,当教师在学生集体注目之下,教师应该挺直脊梁,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 篇5

一、有一个教育家式的好校长 俗话说,选好一个校长,就等于办好一所学校。可见,校长在学校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教育观念下,一所名校,应该有一个教育家式的好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人,就可以称为教育家。”这就是说,和一般普通教师相比,一所名校的校长,他不仅应具有崇高的人格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包括审美素养、师德素养、个性素养),具有渊博的学识技能、机智的育人艺术(包括审美能力、情趣素养、能力素养),还应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风格,他要能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带领大家走“科研兴校”之路。首先,教育家型校长应是学习型校长。校长要实现自我超越,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一方面,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教育研究奠基;另一方面,学习各地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校长要以自己的爱学习,勤研究,带动全体教师学习和研究,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和教师一道,不断修炼自己,实现自我超越。其次,教育家型校长要敢作敢为,富有开拓精神。要完善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敢为,即善于拓宽管理空间,加强中层干部培养,既会“掌舵”,又会“划桨”,既敢于放权,又懂得惜才,努力把中层干部锻炼培养成为精通学校管理、精于教育教学的两把好手,形成一个开拓进取的管理集体;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科研规划,走“科研兴校”之路——有为,即善于创设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绿色通道,建立高素质的教育科研团体,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等方式,狠抓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要落实科学的学校建设规划,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虚为,即善于带领行政班子成员,制定学校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做到真抓实干,以构建健康、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有一个科学、长远的学校发展管理规划 名校的发展,不应该单纯注重外观的铸造,而应该注重内涵的发展。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名言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之大大在大师之大,大学之大大在学术之大。真正的名校,不应过分注重外观视觉形象上的“大”,不应过分建设豪华、壮观的大门和一幢紧挨一幢的豪华大楼,不应在外观视觉上竞显攀比之风,不应靠豪华壮观的外观视觉形象之“大”来提升自身的名气,而应从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全面发展的综合角度来考虑,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管理规划。传统的观念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名校,人们把学生考试分数、毕业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受其影响,一些学校管理者就单纯以考试分数、升学人数来衡量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他们往往以抓重点学校(他们心目中的“名校”)升学率、提高本校教育知名度为由,带领教师把培养少数能升重点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采用“题海战术”“时间战术”等方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升学的学生的需要,导致了“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的怪现象的出现。有的甚至不惜代价到其他学校争抢优质生源,片面提高升学率,从而加剧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学生受教育的不公平。其实,真正的名校,并不靠这种投机取巧的招数来提高升学率,提升名气,而是注重学校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注重学生和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和培养,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那种靠抢优质生源、提高升学率来出名的发展观念是短命的,没有根基的。这些学校,一旦缺少各地输送的优质生源,他们和其他学校一样,名校不“名”了。

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作文 篇6

一进大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轻松了好多,大一的课也不多,如果你选理科专业可能累一些,像我们学经济金融的真的很轻松。一轻松就容易松散,大一的时间是过去得很快的,而且大一都是一些基础课,没什么太多专业课,专业课一定要上好。

到了大二就应该抓紧时间了,不然到了大三是很紧张的。又很多考试,英语四六级,专业类证书等等,还有学校的考试。想要拿奖学金就一定要好好准备考试!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对英语很有天赋,或者语言类很有天赋的,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年就开始努力地准备四六级,口译等等,最好还能学一门二外,这样到了大二的时候,二外已经颇有成效,最好参加国家的紧缺人才的小语种考试,拿到证书。

语言类的学习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入门又是最难得,所以在最轻松的大一攻破一门新的语言是最好的机会。

大三开始要为自己将来的人生做规划。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你在这个专业里又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想到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在你攀登这个目标的道路上有哪些证书是必须紧握在手的,你就要开始准备考起来了。不要盲目的考所有你听到过和你专业有关的证书,你忙不过来的,把精力用在最有用的地方。

说说别的,在大学,社团啊什么的学生组织很多,刚大一一进去,就想大展身手,这个也参加,那个也参加。其实这样不太好,因为各个学生组织的活动时间开会时间都是一样的,把那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集合到一起,大家公共的休息时间不多的,所以你参加很多学生组织的话就会造成几个时间挤到一起,到时候这里觉得你刚进来就不来开会,做事不认真,那里觉得你一天到晚请假马马虎虎,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呢,最好还是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社团,选一个学生干部组织(校级的,院级的,系级的都可以)并且在面试的时候就告诉对方我还参加了什么其他的学生组织,这样就可以给大家都留下好印象,同时工作量适中也不会印象到你的学习!

总而言之,大学里不像中小学,有老师给你规划好你从踏入学校到毕业的一切事情,大学里没人管你的,要自己规划好自己。大到我要选修哪些课,我要参加哪些组织,要不要入党,考些什么证书,和哪些老师搞好关系等等,小到今天午饭吃什么,食堂还是街边?食堂的话人会很多我要怎么办?今天要检查卫生我打扫宿舍了没有?等等好多问题呢!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篇7

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从秦朝开始, 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 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为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0多年来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新中国建立,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取得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国际大都市, 具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定位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最近,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宏伟目标, 更是展现了广州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广州的教育要为广州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充足的人才储备, 必须强化使命与担当。好教育是高素质人才的源泉, 是智力支撑不可或缺的基础, 一个城市的人才, 可以引进, 更要立足于自身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 广州教育可谓使命光荣, 责任重大。

好教育必须有好的理念, 有好的顶层设计;好教育必须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和有力举措;好教育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 要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以为, 讨论广州好教育, 不能只着眼于学校层面, 而应放在国家中心城市、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区域层面去讨论。好教育包含哪些要素呢?在我看来, 好教育应该从体制机制、结构、布局、数量、条件、师资 (包括校长、教师) 、课程、管理、质量、特色、教育生态等要素去观察、去评价。

第一, 好教育必须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相对均衡合理的布局与结构, 有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有高占比的优质学校。所谓好的体制机制、好的布局和结构, 必须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市、区、校各层级的积极性, 各级各类教育齐全, 协调发展, 学校充满活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适合、灵活互通;各类学校要布局合理、相对均衡, 老百姓认可的好学校要有较高的占比。目前, 广州的相当部分家长和孩子为升学焦虑和纠结,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州在教育均衡、学校布局和质量特色方面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 好教育应该有充足的学校数量和优良的办学条件。要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学校数量要充足, 并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其实, 学校数量和办学条件是检验一个地方是否真正重视教育的重要标志。先进的学校教育, 还应逐步缩小班额, 提高小班额学校的比例, 实现个别化、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当然, 好教育要有更充足的经费投入, 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 不断美化校园环境, 加大先进教学设施的更新力度。

第三, 好教育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与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是构成好教育的最重要因素, 也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校长要敢于担当, 有教育情怀, 有办学思路, 懂管理, 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为教职工服务。好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历, 更要有专业精神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为什么西南联大在抗战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也培养了那么多杰出人才?关键因素还是教师。真正的好学校, 不在于现代化的大楼和设备, 而在于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能不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成为高素质的公民, 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 好校长和好教师至关重要。

第四, 好教育还必须体现在有一个多样化、丰富性、选择性、共享度高的课程体系上。我们经常说, 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是由课程体系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 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丰富多彩, 既要遵循国家规定, 体现国家意志, 又要以生为本, 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学校的好与不好, 水平高与低, 关键还要看课程体系和教学水平。课程决定培养规格, 教学影响“加工效果”。广州要培养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课程要更丰富。共享度高的课程体系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校内共享度高, 跨年级有选择机会;二是推动校际资源共享, 努力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第五, 好教育必须有特色鲜明、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办学成果。办学成果是教育实践的结果和反映, 是教育成效的总结与提升。要大力推广与普及行之有效并体现先进理念与先进技术的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 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受益。

第六, 好教育的形成, 绝非教育行政部门独力构建的, 它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一种社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的教育生态环境。这种教育生态环境, 包括“家校携手、社会联动”, 主动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合作的途径与机制;包括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教育的舆论和行动;包括涉及教育重大决策的大众参与机制, 确保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包括建立有广泛参与度和影响力的教育榜样人物的评选表彰制度等。

这几年, 广州市以“好教育进行时”为抓手, 推动各区基础教育提升质量、打造特色的做法, 推动了广州杏坛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可谓“无边风景一时新”, 此“一时”就是指“好教育进行时”, 此举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点赞。

一是“好教育进行时”促进了各区、各校对好教育的思考, 各区、各校、个人都对好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对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也有了更新、更深的思考, 这种教育观、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的更新, 对教育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

二是“好教育进行时”促进了各区、各校对自己发展目标的定位, 推动了各区、各校更重视制定改革发展规划。“好教育”的丰富内涵引领各区、各校把握自身特点, 认清优势与短板,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打造自身特色风格。

三是“好教育进行时”促进了品牌学校建设和质量提升,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好教育总是由众多品牌学校支撑的, 这几年, 广州市、区两级管辖的名牌学校越来越多, 内涵不断丰富, 风格愈加凸显。

四是“好教育进行时”促进了好校长、好教师的成长。好教育需要好教师, 没有好的校长、教师队伍, 不可能有好教育, 不注重校长、教师队伍建设, 不关注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需求, 就不可能有持续健康的教育发展态势。好教育一定会带来教育界“群星璀璨”“争奇斗艳”“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五是“好教育进行时”促进了全市干部群众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和了解, 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更高了。

我心目中的音乐理想课堂 篇8

【 关键词 】音乐课堂 理想 审美 情趣 快乐

理想的音乐课堂是课堂里教师和学生用音乐对话、交流,让情感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回归,在音乐中享受阳光般美好灿烂的生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一、理想的音乐课堂是审美的课堂

音乐以优美的音乐形象吸引人,感染人,使受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接受到美的信息,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响,动听的歌声,形象的表演,生动的语言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具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

二、理想的音乐课堂是有规则的课堂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想让孩子从审美能力上得到提高,必须要求音乐课上有严格的课堂教学常规。我们要求从进音乐教室开始就要安静,唱歌要用小耳朵听伴奏、聆听音乐时要安静,用心。表演时落落大方,表情自然,唱歌时背要直,头要正等等。严格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走向音乐的殿堂,而我们音乐课追求的音乐性,也只是在这严格的、科学的音乐教学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在严而有序的音乐课堂常规下,课堂里的生活才会精彩而有价值,课堂的音乐性才会有它坚实的基石,才能培养出具有音乐的耳朵、生活情趣的孩子。

三、理想的音乐课堂是富有情趣的课堂

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 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主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场,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儿童,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音乐教学情趣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四、理想的音乐课堂是知识技能的课堂

音乐的课堂也缺少不了知识技能的存在。知识技能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从属于音乐审美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探索、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重要基础,它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各种音乐技能技巧及发展音乐能力。在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倡导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参与实践的基础上。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应当是在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现音乐的过程中顺带地解决,不能将音乐知识技能当作目的的本身去追求。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当将音乐知识技能“悄无声息”地落实在游戏、演唱、律动、欣赏等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巧妙地将音乐知识技能这条暗线伏于教学实践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领会、掌握。

五、理想的音乐课堂是师生都快乐的课堂

这里的快乐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快乐。在师生共同愉悦的课堂中,产生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以童心唤童趣,让孩子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基础。能让师生都感受到快乐的课堂就是理想课堂。

六、理想的音乐课堂是知识技能与审美情趣相得益彰的课堂

我心目中的理想老师作文 篇9

我想有个这样的老师,他不像别的老师那样严厉,而是彬彬有礼,只要幽默、风趣,有渊博的知识就好了。

他不像别的老师那样注重外表,只要朴实就好了。

他不要像别的老师那样留作业十分多,只要能让我们既写得少,又能学到很多知识就好了。

他不象别的老师那样,一到体育课、音乐课就不让我们上。希望他让我们每一天都快乐充实。

还有最后我就是希望他不要常考试,不要让我们头“晕”。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作文 篇10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眼睛又大又圆,仿佛会说话。又有一副好嗓子,这样,我们就可以陶醉在她美妙的声音之中了。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一定要和蔼可亲,不能金刚怒目。她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上课时,她面带微笑,一丝不苟。并且非常幽默,随便几句话就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让我们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她从来不批评每一位同学,很好地保护了同学们的自尊。她坚持不拖堂,只要下课铃一响就让我们出去活动。她也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让我们的课余时间变得多一些。下课后,她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我们的好朋友,经常和我们打成一片,和我们在一块儿嬉戏、玩耍,对于同学们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她几句话就解决了问题,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她不但精通我们现在学的科目,而且连初中 、高中 甚至大学 的所有科目她都了如指掌!她能解答我们N个问题。在我们眼中,她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更是一个课后能跟我们交流谈心,有几项特长的老师。

她会把自己的QQ、E—mail、手机号等通讯方式告诉我们,在课后跟我们交流谈心。还会在课余之时,给我们唱几首我们喜欢的流行歌曲;《江南Style》、《Gentleman》、《绅士》等。拉几首二胡曲等等。开阔开阔我们的眼界。

我理想中的教育 篇11

一个清新的早晨,缕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像碎金一般洒落在地上,耳边不时传来几声自由的鸟鸣和孩子们悦耳的晨读。然而这样的美景却常常被不远处传来的呵斥声刺破: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单词都学不会,将来能干什么?”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孩子学习单词遇到了困难,妈妈耐心地劝导:“慢慢来,别着急,多读几遍就会了。”

清晨的阳光渐渐明媚起来。终于,孩子微笑着响亮地背出了那几个单词。

一个闲适的下午,阳光暖暖地拥抱着大地,忙了一星期的主妇带着孩子在小道上散步谈心,轻言细语,一片详和安宁的景象。偶尔有一辆三轮车从她们身边驶过。吃力而缓慢。妈妈一下子找到了送上门来的“论据”:“看到了吗,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和这个三轮车夫一样,没钱没地位,靠出卖体力谋生!”

……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三轮车从人们身边驶过,邻居、熟人都热情地和车夫打声招呼,道声辛苦;年轻的妈妈对孩子说:“看到了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你将来也一定要做个有人生目标的人,而且要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哦!”

一个等待进餐的傍晚,孩子好奇地在厨房门口张望着,大眼睛盯上了案板上水淋淋的黄瓜。于是,孩子小心翼翼地拿起刀,笨拙地切起了黄瓜。

“妈妈,将来我想当个厨师”,孩子满怀憧憬地仰面对妈妈说。

“傻孩子,怎么能想当个厨子呢,将来我们要做科学家,做公务员,做白领才行,知道吗?”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妈妈亲了亲孩子,面含微笑:“是吗?我家宝贝喜欢做菜,将来一定能成为让妈妈骄傲的全世界最出色的厨师!”妈妈走到孩子身后,拿起刀。细心地教孩子如何切菜。

如果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画面,都可以变成我希望看到的那一幅,那么我理想中的教育就已经在这个世界上降临。

我理想中的教育,不是将我们这些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教我们死记硬背,更不是教我们一切只冲着一个“官”字、一个“钱”字而去。

教育,应该教给人理想,教给人平等,教给人真诚,教给人勤劳,教给人奋斗的勇气和方法……我不知道这样的理想中的教育何时才能真正植根于我身边的这个世界。

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篇12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是一堂好课的前提。一节课要教什么知识、要进行什么训练、要取得怎样的效果,教师心里要清清楚楚,学生也要心领神会。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攻坚。另外,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精当,既要符合大纲要求,又要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不过高,也不偏低,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二、教学底蕴

良好的教学底蕴是好课的基础,我认为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1.公心。即公平民主。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教学平等,不讲师生平等,不讲一视同仁,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是冷落他们还是关心他们,这是衡量教师是否有公心的一个尺度。

2.慧心。即聪慧之心。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先要有一桶水。对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但要知道错误发生的原因,还要知道怎样把他导向正确。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多看书,广泛涉猎。这样,教学才有深度,释疑才会准确,课堂教学才能有实效。

3.匠心。指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新意,这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也是备课是否到位的结果。如施教中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何激疑、引疑、解惑;如何诱发不同意见,以及如何使学生人人参与训练等,都要有匠心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等都可以从这里体现出来。

4.爱心。这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充满责任感的教师,从备课到施教,乃至教后的指导,无一不受爱心的驱动。备课时想学生的实际,教课时注意因材施教,辅导时因人而异。特别是对那些厌学、淘气的孩子,不舍、不弃,使不会的学会,让不感兴趣的感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学生三动:主动、真动、全动。“主动”的含义是不受任何外力推动而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是其求知欲、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表现,也是教师调动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表现在方方面面,如主动求解,弄懂自己不懂的知识;主动求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问老师、问同学;主动求异,即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展开争论,从而做到正确理解;主动求法,即自觉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或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更扎实、更有效;主动求博,即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旁征博引,扩大学习的外延,使学习更深入。

“真动”是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操作。这里没有花架子,没有装腔作势,没有表演成分,学生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实实在在地学。这样的课堂允许学生说不会,允许学生答不上来。语惊四座的回答固然好,所答非所问也是正常的。课的真实性是实效性的基础,没有真实性,也就没有实效性。

“全动”是指学生的整体参与,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不是仅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教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使学生全体参与。要尽量摒弃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训练方法。当然,做与看是可以结合的,但要巧妙的结合,防止有些学生溜号。少数人练而多数人看的做法是挫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不良动作,必须摒弃。

2.教师五导:导向、导思、导练、导趣、导博。“导向”有两个含义,一是引导学生瞄准本课的教学目标,集中精力去攻坚,使问题得解,能力提高;二是在教学中渗透本课程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学。

“导思”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是教学能否深入的关键。而学生的思考不得法、不深入是常事,教师必须设法引导。此外,导思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

“导练”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实践出真知,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都是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教师导练方向是否准确,方法是否有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导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知识兴趣的重要方面。一堂好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能把学生的兴趣拉向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绝不亚于知识的传授。

“导博”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培养兴趣的重要措施,是大教育观的表现。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使学生认识更正确、更扎实。正所谓:“首孝悌,次见闻”。足见见闻的重要。见闻也就是要求师生多看、多涉猎、多读参考书籍、多观察别人的做法。

四、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可以从四个方面看。

一是短期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如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一般发展目标的落实情况;二是长期目标是否落实,如教学中是否遵循规律、是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得到培养等;三是看学情,即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三动”,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信息交流是否多向等;四是学境,即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如教师感情充沛,学生个个奋进,互相取长补短,有错就改等。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篇13

——《理想国》读后感

邱凌帆

有句老话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的我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的国度,于是就有了一千个不同的理想国。

走进柏拉图的《理想国》,透过它我恍惚看到了苏格拉底他那承受着所有善与恶的永恒不灭的灵魂,看着他追寻着智慧与正义,走向上的路,从未停下过脚步。也正是透过智者们的经久不息的讨论,借着苏格拉底同格劳孔等人的辩论,以正义为地基,构筑起柏拉图他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

这是一个智慧、勇敢、节制而且正义的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让勇敢节制、心胸宽广、温雅亲和、良好的记性以及智慧敏锐的哲学家来做国王,让他们积极参与政事;选择那些不忘原则的,不易受骗的人做护卫者,而舍弃其余的人;有节制美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个人与国家是共通的,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一样,最理想的国家也应由相应的三个等级组成,把分工看作国家的构成原则。在一个国家中,当护国者、战士和辅助者,这三种人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那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一个人的各种内部品质都在起着它应有的作用,做着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从大的城邦到城邦中的每种人乃至于他们的生活,工作,教育以及其他的一切,在智者们的对话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国度,他心目中所渴望的一切。

哪怕这样的国度仅仅只是那些先哲们天马行空的思索,这样的国度只是立于云端的的乌托邦,但是它却真真正正地在人们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大浪淘沙的历史洪流中存留下来,成为不朽的经典。

我同样有我的理想国,在我理想的国度里,我希望一切都是我付出无数汗水,亲手得到的,亲手创造的,纵然有付出的辛苦,但也有收获时候的美好。

1我心目中的教育 篇14

“我心中的教育是什么”,说实话在学校没叫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根本就没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而现在我却开始思考了:作为教师的我,我心中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呢?

我心中的教育可能要求也不高,只要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家长和社会支持教育就行了。

一、让老师乐教实现教师“乐”教,必须解放教师一要把教师从沉重的应试负担中解放出来;沉重的应试负担不仅让学生厌学,而且也令教师厌教。解放教师,让教师“乐”教,必须摈弃“应试”机制。废除“应试”机制,单靠学校校长一人之力无法做到,但作为校长可以尽其可能地让教师从应试负担中摆脱出来,比如淡化分数和排名,改变过去单纯以“三高一低”即优分率高、平均分高、及格率高和低分率低来评价教师,而注重对教师进行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二要把教师从严苛的纪律中解放出来;现在学校管理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或层级管理,诸如,早上点名,中午签到,少点或少签一次,就罚款多少,有的甚至使用先进的“指纹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全天候坐班或“八小时坐班”,有事必须请假,学校领导不定期地对各办公室进行巡查,如果发现没有课的教师不在办公室,就会留下一张“销假单”,如果当事人不能在15分钟内去销假,就会被视为离岗或旷职而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刚性管理和严苛的纪律,漠视了教师的人本意识,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说,更为严重的把教师牢牢束缚在一个矩形框框里,没有任何自由可言。马克思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失去自由的空间,教师的内心何来快乐的阳光。解放教师必须让教师拥有自由的空间,让教师的心里洒满阳光,学生的心里才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春水。

三要把教师从呆板的时间桎梏中解放出来。教师自主支配的十分有限,从天明到天黑的时间里,需要“精心准备”统一格式、统一环节、统一条条框框的教案;需要批改如山的作业;需要应付各种检查;需要完成各部门布置的工作„„,这样教师根本就没有闲暇时间去思考,去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以至于教师创造力几乎消失殆尽。解放教师,必须还时间于教师,还教育于教师,让教师成为时间的主人,成为教育的主人。

其次,生活上关怀教师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真正“乐”教,学校在要求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同时,还要在生活上给教师以人文关怀,要想法设法切实关注教师的生活问题。一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安居”才能“乐业”;二是组织一些人性化活动,比如,在教师生日、教师节、元旦时献上一张贺卡,在老教师退休时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给教师父母发慰问信、寄慰问款,为教师进行体格检查等;三是帮助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教师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等;四是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如,教师运动会、棋牌活动、游艺活动、联谊会、舞会等。

二、让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乐学了,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有了方向,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教师也因此更喜欢上课了。这样的课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彼此之间很好地协调和衔接。对于家庭来说,要把学校老师的教育经验与家庭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塑造。有些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成功;而有些家长虽然学历很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并不成功。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是否得法,而不是看教会孩子的多少文化知识。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篇15

他的脾气一向很好, 在他的课堂上, 只要认真听讲, 一堂课就会显得有趣。但是, 只要不认真听讲, 他就会大发雷霆, 声音如豹子一般, 课也不用上了, 他就会严厉地批评我们。

我记得上星期五的那一堂公开课, 他讲得多么的有趣、感人。一堂课在他的手中像变戏法一样, 一幅幅画面在他的讲解下, 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

他还时常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我记得有一回, 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没有来, 他就问我们谁知道怎么回事, 我们都说不知道。他就打电话去问, 我都听见了, 他在电话中问:某某同学怎么没来, 是不是生病了, 有没有去看, 要多喝水等等。我顿时感觉他就像我们的父母, 因为只有父母才会那么关心我们。

老师, 他真是我们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良师 篇16

寒风凛冽,它带走芦苇绿油油的面容,它带走了树木充满生机的叶子,它带走了小草的生机勃勃,往日茂盛的景象也已消失了,但它仍然没有放弃,勇敢地面对艰难险阻。

小草是我心目中的良师。

夏天时,骄阳似火,毒辣的太阳好像打翻的火炉似的,有些弱小的植物,叶子已经蔫巴了,炽热的太阳蒸发了土中的水分,小草等到晚上温度不是太高时,利用叶子上的纤毛把露水收集起来,到了一定重量时,叶子承受不了露水的重量,会让露珠落下来,正好落到根系周围,这样小草就照旧有水喝,不必怕太阳烘烤时为找不到水而烦恼了,既储存了水分,又避免被太阳照射时大量失水的后果,这就像历史老师所说的长征精神。

秋天,凉风像凶猛的野兽一样,吞没了植物们的青春,小草也受到了影响,它聪明的大脑又转动了,它把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种子上,希望种子能突出重围,飞到肥沃的土地,水分充足的地方。小学老师曽说过:“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栋梁。”

冬天,万物沧桑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小草并没有放弃,它依然伸长根系,使劲地吮吸水中的营养,缩小了它叶面上的气孔,以免使其冻伤。储存养料,等到来年的春天长出嫩芽,就像老师一样把知识传授给我们,以便我们将来能有好工作,有美好的生活。

我心目中的良师是小草,它不惧困难,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为了使学生能有更好的将来,它宁愿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中学虎阜文学社

上一篇:开展生产劳动竞赛活动方案下一篇:初中军训感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