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共12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1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9分 )
1. 在○里填上=、>、<
83-60○33
9+76○85
66+26○86
2. 在○里填上=、>、<
43+34○62
4+4○16
22○90-68
3. 在○里填上=、>、<
3+8○24
72+9○39
34+3○10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1. 50-(20-10)=
43-(13+7)=
69-29+3=
57-27+4=
2. 6+39+10=
8+42+20=
72-6-20=
63-8+10=
3. 38-(19-10)=
63+7-40=
46-(12+8)=
38-30+4=
三、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27分 )
1. 72-50+16=
2. 68+30-25=
3. 39+25-6=
4. 69+18-23=
5. 26+(30-8)=
6. 71-(65-42)=
7. 58-(90-83)=
8. 46+(34-20)=
9. 40-(88-63)=
四、应用题(1-2每题 5分, 3-5每题 10分, 共 40分)
1. 少先队员学雷锋做好事。第一天修了46把椅子,第二天修了27把椅子,第三天修了26把椅子,三天一共修了多少把椅子?
2. 停车场上有50辆汽车,开走了15辆小汽车,又开走了11辆大汽车,现在停车场上还有多少辆汽车?
3. 商店里有电视机64台,收音机比电视机少14台,收音机有多少台?
4. 商店里有42个汽车玩具,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又运来44个,现 在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还剩(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现在有( )个.
5. 听解放军叔叔讲故事,二年级 去了45人,一 年级比二年级多去8人,一年级去了多 少人?两个年级共去了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年级去了(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个年级共去了( )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2
3 4 5 6 7 8 9
二、比一比、填一填。(8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三、认认我的小手。(12分)
左手号码是( ) 右手号码是( )
四、选择正确的图形,在( )里画“√”。(8分)
1.宝宝用右手刷牙。 2.爸爸的手表戴在左手腕。
( ) ( ) ( ) ( )
3.叔叔是左手写字。 4.外婆用右手拿筷子。
( ) ( ) ( ) ( )
五、看图填一填。(6分)
(1)小鸟在小狗的( )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 )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六、我会走楼梯。(6分)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 )边走。
七、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16分)
汽车:○○ 花: 玉米: 人:
树: 小鸭: 辣椒: 房屋:
八、辨清物品架上的东西。(8分)
的( )面是 。 的( )面是 。
在 的( )面。 在( )的右面。
九、我当小司机(用“→”画出行车方向)。(6分)
向左转 向右转 向前走
十、辨认方向我再画。(12分)
在○的右边画 ,下边画,上边画□,左面画。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篇3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yùn cáng jìng mì xī liú
màn yïu zǔ
náo
rě
rãn xǐ ài()
()()()()
()chà
dào
mãnɡ lïnɡ
qī
liánɡ
qǐn bù ān xí
()
()
()
()
二、(1)比一比,再组词。(8分)
邀()俏()侠()巷()遨()峭()陕()卷()(2)、选字填空(10分)艰
坚
()巨()固()险()贞
无()不摧()辛()定()决()苦
举步维()
三、在()里选出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1.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sǎn sàn),唯有你依然如旧。2.它们有时几个吧,散(sǎn sàn)聚在两棵大树下面。
3.你吟诵这一首首小诗,要邀我与你唱和(hã hâ huî)吗?
4.当我们一行(xíng háng)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ě â wù)作剧地撒(sā sǎ)起尿来。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改为反问句: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2.改为陈述句: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3.扩充句子:雨丝是手指。
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5、日积月累。(13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
2、今夜曲中闻
,何人
。(李
白)
3、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
4、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一个是()。
5、()高()重
()心所()
()()深长
()然大()
全()()注
悬()峭()
狂风()()
寝不()()
思()起()
可见()()
百折()()
()()玉立
行色()()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草虫的村落(片段)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 1
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 我看到 村民们 的劳动生活了 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 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 现在它们归来了 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 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1.给片段中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用“~~~”在第一自然段中划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突出了()。(2分)
3.“我”为什么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1分)
4.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1分)
5.从片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虫子的脑海中蕴藏着不少智慧?(2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对台北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啊!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怅惘。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着雨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摘下送到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1.作者来台北干什么?究竟看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ABCD四项中“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项是什么,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分)
(1)盛情邀请()(2)盛况空前()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3.第③段“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乡与我们交谈时神情“黯然”是因为什么?而“铿锵的声音”又表现了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看戏的老乡们一听到《卖苗郎》、《寻儿记》便失声大哭呢?(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25)分
(一)生活中的这些声响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铃铃铃……、喀嚓……、扑通……、唔——唔——唔——、吱——、嘭、哈哈哈……、咚咚咚……、噼噼啪啪……、汪汪汪……请你选择几种声响,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意思清楚,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400字。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4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zhù zhái xuǎn zé jūn yún sōu suǒ
( ) ( ) ( ) ( )
yǐn bì hén jì suí yù ér ān
( ) ( ) ( )
二、辨字组词。(4分)
毫( ) 腊( ) 浑( ) 沸( )
豪( ) 蜡( ) 辉( ) 佛( )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uǎ zhǎo)子。
2、在朝(cháo zhāo)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3、茎上长叶柄(bǐng bǐn)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引人( )意 ( )有成( ) ( )遇而安 浩如( )海 ( )( )飞瀑
不可( )议 精神大( ) ( )费心机 坐( )不安 山( )地( )
五、选词填空。(6分)
突然 果然 居然 仍然
1、鸟的天堂里( )有许多鸟。
2、他来得很( )。
3、陈老师生病了,( )坚持给我们上课。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1、屋子的内部( )没有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
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 )你想取得好成绩,( )得刻苦学习。
六、智慧背囊(看看你的记忆力吧!(8分)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绿水本无忧 _________
为雪白头3.四月_ _ _ _靠短墙4.十月_ _ _ _ _正上妆。
5.《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看。6.写一幅叠字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七精彩回放(让美好的记忆再现,相信你能倒背如流!)(4分)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选自课文《 》。
八、默写古诗《游山西村》。(6分)
作者
诗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告诉我们在绝境中不能灰心,要勇于开拓,发奋前前进,那么前方必将充满光明与希望。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认真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按要求答题。(16分)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2、“空隙”的“隙”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3分)
3、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3分)
4、第三自然段作者简要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划出有关句子,再用“△”标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动作词。(3分)
5、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叶子的方向是 ,三是叶子在墙上铺得 ,既没有 ,也没有 。(3分)
6、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的吗?(1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4分)
骆驼蓬
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 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 qiáng jiàng)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 zhā zā )进沙砾之中,摄取 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 lěi lèi ),把它储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 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 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 当严寒袭击 驼队的时候 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燃起熊熊大火 给辛勤的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 。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3分)
2、请你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
3、作者说骆驼蓬“为他人造福”,文章是怎样描写具体的,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 ,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 的思想感情。(5分)
4文中的骆驼蓬你喜欢吗?说说原因。(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5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吧!请亮出你的风采吧!别忘了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哦!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25分)
1.把3吨煤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3吨煤的(),每份是()吨。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自然数,比值不变。()
3.真分数的倒数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比1小。
()
4.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5.如果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最大的是圆。()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填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11分)
1.画画,算算。
(1)请你在右面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2分)
(2)如果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么请你求出圆的面积。(2分)
2.在生产、生活中,经常把一些同样大小的圆柱管捆扎起来,下面我们来探索捆扎时怎样求绳子的长度。下面每个圆的直径都是10厘米,当圆柱管的放置方式是“单层平方”时,捆扎后的横截面如下图所示。(4分)
请你根据图形,完成下表:
3.下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2分)
2.霜电器厂有540多职工,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多少名?(3分)
3.工厂加工一批零件共400个,其中合格的是396个,求这批零件的合格率。(3分)
7.王老师去年获得稿费3000元,稿费收入超过800元的部分,按14%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问张老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5分)
8.客车从甲城到乙城要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要15小时,两车同从两城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距乙城还有240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6分)
(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6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
A、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 B、上升10米与下降7米
C、“黑色”与“白色” 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3kg”
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B、C、D、
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分位
C、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是负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 若0
7.若 那么2a
8. 如图,点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则 间的距离是 .(用含 的式子表示)
9. 如果 且x2=4,y2 =9,那么x+y=
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
③(23 -14 -38 +524 )×48 ④-18÷ (-3)2+5×(-12 )3-(-15) ÷5
四、解答题:
12. (本小题6分)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1)正数集合:{ …};
(2)负数集合:{ …};
(3)整数集合:{ …};
(4)分数集合:{ …}
13. (本小题6分)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14. (本小题6分)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 2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2)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
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15.(本小题8分) 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
(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
(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7
一、 知识之窗
1. 3厘米=( )毫米 ( )厘米=5分米
3厘米5毫米=( )毫米 6千米=( )米
100毫米=( )厘米 ( )米=4千米
40毫米=( )厘米 10千米=( )米
100毫米=( )分米 6千米300米=( )米
2. 1吨=( )千克 ( )千克=5000克
4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 )吨= 2000千克 3000克=( )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 ) 卡车载重8( )
三年级学生重30( ) 机场跑道长约3( )
桌子高85( ) 大头针长22( )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 )正好是1千米。
5.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 )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 )作单位。
6.一张白纸约重3( ),一头大象约重2( ),一个西瓜约重4( )。
7.人们测量较小的长度时常用( )作单位,测量下面线段的长度。
长( )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
一座桥长 15米
数学书厚 125厘米
小青的身高 5千米
《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篇8
一、选择题
1.图1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这幅图是由()组成的.
A.三角形、长方形
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C.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D.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2.图2中围绕它们的圆心经过旋转一定角度(小于360°)后,能和自身完全重合的一组图案是( ).
A.(1)(2) B.(2)(4) C.(2)(3) D.(3)(4)
3.如图3,是把一个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4.甲、乙、丙三种物品放在天平上的情况如图4所示,那么甲、乙、丙物品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B.乙>甲>丙
C.丙>乙>甲D.丙>甲>乙
5.观察图5(1)中三个正方体,第四个正方体应为图5(2)中的().
6.将厚0.1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共对折4次,此时总厚度为()毫米.
A.0.4 B.0.8 C.0.32 D.1.6
7.如图6,三角形的个数为( ).
A.8B.10C.13D.14
8.把一段细绳从中间剪开能分成两段,如果先对折一次再从中间剪开就分成了三段.如果先对折四次再从中间剪开,那么就把这条细绳分成().
A.9段 B.15段 C.17段 D.19段
二、填空题
9.时钟上3点整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度,3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度.
10.我们知道=1-,=-,=-,…,那么= .
11.图7中共有 条线段.
12.按规律填数:
(1)6,13,□,27,34
(2)1,3,11,43,□
13.如图8,某工地堆放一批待用钢管,上面的一层依次比下面相邻的一层少1根,一共有50层.如果这批钢管最上层有4根,那么最下层有 根.
1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
15.如果算式16×□÷8=8成立,那么□中应填 .
16.文字算式游戏:
例如“(三)位(一)体-(十)拿(九)稳=(一)心(二)用”对应的算式为:31-19=12.
请填空:
(1)()()火急×()指连心=()()富翁
(2)()()生肖×()级跳=()()()计
(3)()面威风×()窍生烟=()颜()色
17.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栏目有这样一个考题:“用1、2、4、5、7、8这几个数字写一个等式,要求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你认为应该写.
三、解答题
18.张老师工作很忙,5天没有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5天的日历,这5天(今天和前四天)日期的数的和是45,张老师回家这天是几号?
19.如图9,由20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如何把它们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四部分?请你在图中把这四部分表示出来.
20.根据下面的等式,求出妈妈买回来的鱼、鸡、菜各花了多少钱.
鸡+鸭+鱼+菜=35.4(元),鸡+鱼+菜=20.4(元),鸭+鱼+菜=21.4(元),鸭+菜=17(元).
21.一家三人(父亲、母亲、女儿)准备参加旅行团外出旅游.甲旅行社告知“父母买全票,女儿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告知“家庭旅游可按团体票计价,即每人均按全价的收费”.若这两家旅行社每人的原票价相同,那么这家人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2.将1~9这9个数字填入图10的圆圈中,使每个三角形和直线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
参考答案
1.C2.A3.C4.B5.A6.D7.D8.C
9.907510.-11.2112.(1)20(2)17113.5314.31515.416.(1)十万十百万(2)十二三三十六(3)八七五六17.18+27=45(答案不唯一)
18.11号.19.如图11.
20.鸭15元,鸡14元,鱼4.4元,菜2元.
21.应该选择乙旅行社.
22.如图12(答案不唯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9
一、认真填写。每空1分
1、14+14+14+……+14=()×()=()
2、56与()互为倒数;()的倒数是1;0。25的倒数是()。
3、512小时=()分720米=()厘米425吨=()千克
910米的23是()米;14公顷的45是()公顷。
4、16×()=713×()=1713—()=()×0。3=1
5、在○里填上“<”、“>”或“=”。
67×59○675米的16○1米的5678×119○78
13×○1349×214○8×189×23○23×9
6、12个相加的和是();24的.23是();()和14的积是12。
7、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19,3天看了全书的()。
9、一堆沙土重吨,用去了13,用去了()吨,还剩总数的()()。
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9。
()的人数×59=()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9。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10
一、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10分)
30×0.5=
0.78×0.2=
0.5×0.28=
0.8×0.9=
1.5×8=
1.9×40=
0.125×80 =
3.4×0.7= 2.8÷0.4=
3.2÷4=
二、耐心填一填。(每空1分)(16分)1、2.4+2.4+2.4+2.4 = 2.4×()=()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0.56×1.3=()
5.6×13=()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
12.5×8.7×0.8=(□×□)×□(2.5+0.6)×4=□×□+□×□
4.1×1.5+5.9×1.5=(□+□)×□
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7.3×1.8○7.3 4.5×0.6○4.5
2.76×1.52○1.52
1.96×1○1.96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每题1分(5分))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2、48×0.2>48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4、1.25×(0.8+1)= 1.25×0.8+1
()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4分)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10分)
4.2×0.8=
1.5×62=
2.7×0.11=
0.86×40.5= 2.67×1.5=
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每题2。5分)(5分)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4分)(16分)
3.45×102
0.47×0.5×0.8
0.46×1.9+0.54×1.9 1.2×0.25+2.8×0.25 0.65×104 3.2×1.25×2.5
4、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9分)
6.54×1.2-1.87
3.17+0.4×1.6
5.2×0.1×28.5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25分)
1、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每分钟大约飞行499.2千米,1.5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2、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4.2小时在途中相遇。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1.5倍。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用91.2千克花生可以榨出30千克花生油。现在要榨500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 4、1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1.062元。1000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5、李老师要买35本故事书,大约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11
一、认真填写。每空1分
1、14 +14 +14 +……+14 =( )×( ) =( )
2、56 与(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0.25的倒数是( )。
3、512 小时=( )分 720 米=( )厘米 425 吨=( )千克
910 米的23 是( )米; 14 公顷的45 是( )公顷。
4、16 ×( )=713 ×( )=1713 -( )=( )×0.3 = 1
5、在○里填上“<”、“>”或“=”。
67 ×59 ○67 5米的16 ○1米的56 78 ×119 ○78
13× ○13 49 ×214 ○8×18 9×23 ○23 ×9
6、12个 相加的和是( );24的 23 是( );( )和 14 的积是12。
7、边长 1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9 ,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堆沙土重 吨,用去了13 ,用去了( )吨,还剩总数的( )( ) 。
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9 。
( )的人数×59 =( )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9 。
( )的人数×59 =( )的人数
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
1、任何自然数都有一个倒数。 ( )
2、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 )
3、一个西瓜,小东吃了 ,小华吃了剩下的 ,两人吃的西瓜一样多。 ( )
4、1吨的712 和7吨的 一样重。 ( )
5、因为a×b=1,所以a和b互为倒数。 ( )
三、精心选择。每题1分,
1、在下面的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与0.5 B. 和7 C.1 和1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13 ,另一根用去13 米,剩下的铁丝( )。
A. 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哪根长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10 B.910 C.1110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34 B.20× 34 +20 C.20×(20× 34 )
5、× 的积( )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四、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7 ×2 = 35 ×1 = 34 ×13 = 12×34 = 528 ×7=
18×16 = 5-37 = 724 ×314 = 13 ×0= 56 ×12=
2、计算:(12分)
42×928 = 944 ×11= 2324 ×869 =
1516 × ×15 = 910 ×23 ×56 = 54 × 18 ×16=
3、列式计算:(12分)
(1)89 的 34 是多少? (2)120千米的 是多少千米?
(3)32个苹果的14 是多少个? (4)
五、灵活解题。
1、列式计算:(8分)
(1)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 45 ,行了多少千米?
列式:
(2)甲数是56,乙数是甲数的 17 ,乙数是多少?
列式:
(3)一块长方形地,长42米,宽是长的57 。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篇12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
(1)在+6、-6、0、0.88、-2/4、3.14中,正数有(),负数有
()。
(2)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温度-18度,乙冷库温度-20度。()的温度低一些。
(3)一艘潜水艇所处的位置是海拔-200米,一条鲨鱼在它下放50米,鲨鱼所在的位置
是海拔()。
(4)小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小红向西走100米记作()。
(5)如果上升12米记作+12米,那么-10米表示()。
(6)-30万元表示亏损30万元,+20万元表示()。
(7)电梯下降5层记作-5层,+6层表示()。
(8)海拔-100米表示(),海拔20米表示()。
(9)如果存入银行400元记作+400元,-300元表示()。
(10)甲地海拔250米,乙地海拔-50米,()的海拔高;高出()米。
(11)+25 读作(),—24.7读作()
负三十二点一写作(),负九十五写作()。
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2、5、—2、—4、—2.5三、用正、负数表示下面的温度。
1.今天的气温是三十五摄氏度。()
2.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七度。()
四、算一算,再回答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02-2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10-2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06-08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12-03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02-15
二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10-06
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01-05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01-30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题10-23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