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教案设计

2024-07-25

《桥》的教案设计(精选8篇)

《桥》的教案设计 篇1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兴国县埠头中心小学

余荟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文理解“咆哮,狞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入情入境,导入课题

1.诗歌导入:

当1998年那场百年罕见的洪水毫无预兆席卷而来,大地失去了光彩,华厦顿时变废墟,良田转眼已沧海,难民流离失所,百姓苦不堪言。在这危急的时刻,最可爱的英雄们驾着冲锋舟四处营救百姓,跳进混浊的狂浪中充当中流砥柱!可是肆掠的洪水还是把大堤撕开了口子,如猛兽般的洪水一泻千里,所有的交通瘫痪,所有的房屋变成了一座座孤岛,就连回家的路都显得那么的遥远。洪水啊洪水,你为什么这般无情?你看,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什么!把我们的校园变成了什么!此时的山村是充满了死亡的恐怖。就在这时,一群穿穿迷彩服的钢铁战士又出现在我们身边,一瓶水浇灌了我们的心田,一袋米饱含了一段军民鱼水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

2.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短片你的脑海里浮现了那些画面?你想说一些什么?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灾难的呢?

4.学生们交流。

5.师:是啊!这是一场百年洪灾,故事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谈歌一起走进那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人物——老汉(板书:老汉)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

3.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默读,找句子画线。

(2)朗读,体会。

(3)汇报交流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并引导感情朗读。)

①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洪水凶猛,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水位在不断上升,情势越来越危急。(并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范读,请学生评价;师生一起再读。)

③这些句子很多都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以

一、两句为例,不用拟人或比喻与原句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你也能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洪水狂奔的场景吗?(学生说句子。)

4.想象体验:

(1)老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这些危在旦夕的人们此刻的样子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后请学生板书从文中找到的关键词。)

三、再读再悟,体会人物形象

1.师过渡: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着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体会到的?(同样请学生将描写老汉与村民不同表现的关键词板书出来。)

3.学生自由读文,体会关键词句。教师巡视,作适当的指导。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先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说说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再大家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老汉“先人后己、临危不惧、不循私情”的高尚品质。

5.其实老支书和所有父母一样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桥塌了,老支书似乎要喊什么,你猜想他想喊什么?请拿起自己的笔写出老支书没来得及喊出的话。

6.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老汉说的话。(学生谈到哪,就读到哪。)

①连日来的大雨,让老汉揪心啊,他整夜整夜睡不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着你拥我挤的村民,老汉沙哑地喊话„„

②在洪灾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我的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

③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这么乱可不行,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

①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挤到了前面,心想先人后己是党的纪律,儿子也不能例外,他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了儿子,吼道„„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两个人时,他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大声喊着„„

②木桥在呻吟了,老汉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肝肠寸断,他悲怆地喊着„„

③洪水吞没了他的儿子,老汉心如刀绞,绝望地喊着„„

7.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位老汉,他做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如:他第一个来到桥边,却没有只顾自己逃生,他是个先人后己的人。)

8.小结:是啊,初次读课文时,老汉与小伙子前后矛盾的行为曾让我费解,可当我们读到文章的最后,谜底揭开后,内心难以平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位不徇私情的老支书让人肃然起敬。

四、再读课题,探究课题深意。

1.文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老汉)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

(还能用什么做题目?)

2.学生自由发言。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字,好吗?

如:(1)“老支书,您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啊!”

(2)“老支书,是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五、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

1.师: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同学们,捧起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结尾部分24-27自然段。

2.生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3.练笔(屏幕出示祭奠画面,音乐起)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泪眼朦胧之中,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却看不见——;她听见了——,却听不见——,请同学们拿出小练笔,接着往下写。

4.交流:

生①:她看见了缓缓流动的小河,却看不见老伴忙碌的身影;她听见了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爽朗的笑声。

生②:她看见老伴仿佛站在水中微笑,却看不见老伴贴心的关爱;她听见了小鸟的啼叫,却听不见儿子亲亲热热地叫一声“妈”。

生③:她看见了那冲垮的木桥的残桩,却看不见老伴过桥时坚实的背影;她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真心的问候。

生④:她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却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她听见了______________,却听不见________________。

„„

5.总结: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但,此刻,我们分明感受到有一座桥已经架在了老汉与人们之间。那就是:生命桥、爱心桥、责任桥

6.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座座为我们架起生命桥的英雄们吧!请看98抗洪《为了谁》

六、作业套餐

1.摘抄文中环境描写的词句。

2.练笔誊正。

七、板书设计:

《桥》的教案设计 篇2

1 工程概况

梁家渡大桥是316国道江西境内跨越抚河的一座大型桥梁,全长766.78 m。桥面净空:净—9+2×1.5 m人行道,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人群—3.0 kN/m2。大桥于1992年建成通车。该桥上部结构为19孔40 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桥跨组合为三联5跨40 m和一联4跨40 m,为平坡直线桥梁。主梁高230 cm,腹板最薄处厚16 cm,主梁混凝土标号为C50,张拉锚固体系为XM锚,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标准强度1 600 MPa的碳素钢丝。下部构造为18个混凝土实体桥墩,两个肋形埋置式桥台,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通航标准为六级航道,一般冲刷线计算标高为13.76 m,钻孔桩基局部冲刷线计算标高为11.31 m(由于冲刷、挖砂、水位变化,现河床最低标高为12.24 m),下伏基岩为砂岩及砾砂岩,基岩完整性较好。

1.1 桥面系病害

1)桥面表面磨损严重,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坑槽、碎裂等病害现象,其中沿T梁翼板接缝处有纵向贯通开裂。2)人行道完整性较差,发现多处有砂浆抹面层碎裂、破损现象。泄水孔大部分被泥土堵塞,雨水及人行道积水通过桥面裂缝渗流至主梁上,对主梁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护栏外观较差,大部分保护层涂料脱落,局部有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3)桥台两岸板式橡胶伸缩装置被泥土、砂石堵塞,各墩顶伸缩装置止水带缺失。

1.2 主梁病害

1)部分主梁局部存在混凝土蜂窝、破损、露筋等现象;梁腹板局部存在混凝土开裂现象,多系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2)横隔板接缝处焊接钢板局部保护层脱落、钢板锈蚀,少数横隔板存在连接处钢板外包混凝土开裂现象。3)梁间翼板接缝处普遍存在渗水现象。

1.3 支座、墩台病害

1)支座存在老化开裂、变形、废渣堵塞等病害,全桥支座总数为190块,有病害的支座共70块,其中开裂支座32块,变形支座38块。2)桥墩桩基受河水冲刷混凝土骨料外露现象普遍,部分桩基存在明显的颈缩现象,桩基直径(实测值约为1.2 m)与设计值(1.5 m)相差较大,个别桩基混凝土存在夹泥现象。3)个别承台底缘以及桥墩盖梁存在局部混凝土脱落,钢筋外露锈蚀现象。

2 加固维修技术标准及总体思路

2.1 技术标准

考虑到桥梁加固维修的特殊性、条件的多限性以及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延续性,本次加固维修设计荷载仍采用原设计荷载,但验算荷载增加现行规范中的公路—Ⅰ级荷载。

桥面净空:净—9+2×1.5 m人行道;

设计荷载:汽—超20,人群—3.0 kN/m2;

验算荷载:挂车—120(按照桥梁原设计采用的规范进行计算),公路—Ⅰ级(按照2004年版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2.2 设计总体思路

为进一步了解梁家渡大桥目前实际结构承载能力状况,分析大桥结构病害产生的原因,特对桥梁进行了结构检算,检算时按该桥的原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人群—3.0 kN/m2)及现行规范中一级公路桥涵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进行验算。

本次结构维修加固项目涉及的内容有桩基防冲刷问题,支座、桥面、伸缩缝及其他修复问题。为避免不久的将来进行二次维修加固,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维修加固设计应兼顾强度和耐久性两方面,在解决主要病害的同时兼顾次要病害,通过不同的途径共同处理同一病害,尽可能对其先天缺陷进行弥补,同时切实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以保证施工质量。

3 维修加固设计要点

3.1 桥面系维修加固

1)桥面铺装。

桥面病害主要由于超载磨损造成,纵向裂缝则由于桥梁上部结构T梁间仅在横隔板处采用钢板焊接连接,其余部位仅在铰缝内填充素混凝土连接,由于横向联系太弱,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相邻翼板错动而导致桥面铺装纵向开裂。本次梁家渡桥的维修方案为凿除全桥桥面铺装,重新铺筑11 cm~17.8 cm厚内置双层B12焊接钢筋网的C50混凝土桥面。

2)伸缩缝。

伸缩缝橡胶条破损原因主要为橡胶条的自然老化脱落,以及伸缩缝内填满异物,在重车的碾压下造成橡胶条的破损、脱落,此次维修对全桥伸缩缝全部予以更换。

3)护栏。

护栏构件混凝土保护层过薄,混凝土的碳化使钢筋保护层失去碱性,钝化膜被破坏而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产生开裂、剥离。局部因车辆撞击导致护栏构件断裂。维修时对局部破损、露筋处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复,对断裂的护栏构件进行更换。

3.2 主梁维修加固

T梁局部混凝土开裂系收缩裂缝或因钢筋锈蚀导致的裂缝。对于缝宽小于0.3 mm的裂缝或表面裂缝采用表面封闭;0.3 mm~0.5 mm的裂缝采用化学灌浆封闭;大于0.5 mm的裂缝则采用凿槽嵌补法修复。对外露锈蚀钢筋、钢板除锈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裂缝较细或灌浆量小时采用注射器注浆,破损较大时采用手压泵注浆。根据对原桥梁结构承载力分析和鉴定,对于承载力不足的部位将纤维条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上,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从而达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3.3 支座、墩桩的维修

支座开裂主要为支座橡胶的自然老化所致,废渣堵塞主要系原施工时遗留下来的建筑垃圾埋没支座或桥面杂物由伸缩缝处掉落至支座处所致。维修措施主要是对支座周围杂物予以清理,对全桥支座予以同步顶升更换。

由于冲刷、挖砂、水位变化,桥梁水下桩基承台冲蚀严重,加之钻孔灌注桩在接桩前,应凿除桩头0.7 m~1 m,直到露出干净高质量的混凝土,但是由于未凿除含泥砂的桩头或者凿除桩头不彻底,使得桩头混凝土中仍含有大量的泥砂,致使混凝土强度低,在河水的冲刷侵蚀下,发生桩头混凝土脱落,露筋、颈缩等现象。

维修加固方案:对盖梁局部破损露筋处先凿除破损混凝土后对钢筋除锈,压抹环氧树脂砂浆修复;对每个受冲刷的水中墩设置一个沉井,通过在井中挖砂、抽水让沉井均匀、垂直地下沉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沉井封底混凝土,利用沉井内的空间对受损桩基进行补强,再在沉井内回填砂砾到承台底面并在其上铺以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清除砂岛恢复河床原貌;对受冲刷以致混凝土破损钢筋外露的岸上墩桩基采用增设钢筋混凝土护套法补强,补强完成后对承台周围抛填块石防护。另外对桩基、承台确存在局部破损露筋现象但不需整体进行外包加固者,宜采用多功能养护机对桩基外露钢筋和钢护套除锈处理及混凝土表面处理,使其露出新鲜层,用水溶性环氧树脂砂浆修复。

4 结语

我国的危旧桥梁数量很多,存在不少病害和缺陷,很难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交通状况。通过桥梁加固,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用少量的资金投入,使桥梁能重新满足交通需求。桥梁加固技术各有其适用性,通过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目的。

摘要:结合某大桥的维修加固情况,总结了旧桥普遍存在的病害,论述了旧桥加固维修技术标准及总体思路,探讨了旧桥加固维修设计要点及技术措施,以使桥梁重新满足交通需求。

关键词:旧桥,病害,加固,设计

参考文献

[1]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S].

[2]JTG/T J23-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S].

[3]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4]JTG 0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5]JTG 0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6]湛润水,胡钊芳,帅长斌.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桥》的教案设计 篇3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思考:

1.歌曲中的母亲指的是谁?

2.是谁要回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第二课时,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课文题目(板题),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

3.读文要求: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桥从哪里跨越到了哪里?

文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他们在哪里?

4.汇报、交流

三、再读文、深入感知

1.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带着问题走人第一位主人公:小钱。

2.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学习:

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段话中有几个描写花朵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作者用( )比作( )?这个比喻句又说明了什么?

要想挽救这年轻的生命唯一的办法是什么?那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④辗转是什么意思?⑤假设这个年轻人没有得白血病他会在做什么?⑥就在台湾青年要捐赠骨髓时发生了什么?

3.出示台湾地震图片:多么可怕的地震,我们的台湾青年抽取骨髓会成功吗?

4.小组合作学习3-6自然段。

5.小组合作要求:

大声朗读3-6段课文

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这些地方为什么令你感动?

四、升华感悟

1.我想学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生命桥的意义了吧?

2.补充完善板书

五、拓展

1.共同唱响《爱的奉献》。

2.如果有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李博士相见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组交流一下。

六、作业

《桥》的教案设计 篇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如在教学中教师围绕台湾青年无私地为大陆患白血病的青年奉献骨髓的动人故事,为血脉相连的两岸人民架起一座以生命桥为主线的创设情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四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目的就是激活对话的载体——语言文字“走入”学生的内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老师以感动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感动的地方,写一写你的感动,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动。学生汇报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围绕文章情感主线进行。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品析词句、角色变换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想象说话、感情朗读等各种语文教学手段营造出一种紧张但有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知人物品格美,体验人物精神美,甚至有意在课后安排小练笔,让学生通过写话的训练创造出人物的形象美,从而体会文章的中心,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不仅是生命桥,也是友情桥、连心桥、爱心桥。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丁香花》的音频文件、杭州图片、放大的课文插图、重点语句课件、台湾9·21大地震的资料、李政道博士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白血病的资料,完成活动卡和预学卡。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质疑问难

1.(播放《丁香花》的背景音乐)1999年9月22日,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出示课文插图)18岁的青年——小钱,不幸患了白血病,眼看病魔就要夺走他的生命。幸运的是小钱最后得救了,是谁在这关键时刻挽救了小钱的生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教师边写边教生字“峡”的书写,“山字旁”要写得窄些。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海峡”指哪里?“生命桥”是什么意思?教师相机在课题的疑问处画上“?”。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舒缓、哀伤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示:(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注意生字的发音和字形。(3)还可以把自己不认识的词画出来。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相帮助记忆生字、新词,教师巡视。3.教师考查学生记忆生字、新词情况。(教师出示词语认读。)步履 间隔 凋零 暂停 身躯 袭击 空旷 辗转 血脉 白血病 骨髓移植(1)师:在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哪些?(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引导。

4.用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指导生字,重点指导“袭、暂”的写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5.教师指读课文,思考:课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的人物有哪些?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学生交流后汇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通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合作交流,不但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收获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各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给课文分层次。生命垂危——期待骨髓 不顾危险——抽取骨髓 跨海奔波——护送骨髓 爱心架桥——移植骨髓 3.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为下文深入学习作铺垫。

四、感悟危情,触动心弦

1.导语:这一天,阳光明媚,杭州的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结合语境自由谈话。)可是,此时18岁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吗?(生答)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的资料,介绍“白血病”。

3.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小钱病得非常严重的语句读一读,指导读出小钱病情的严重。4.找出两组反义词。(“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利用图片理解“凋零”和“绽放”的意思。

5.导学:“含苞的花朵”“生命之花”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小钱的病到底有多严重?怎样才能救他呢?(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感悟并读出体会。)6.质疑: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7.理解“几经辗转”的意思。

8.小结:生命是如此的宝贵,小钱能顺利地接受骨髓移植吗?下节课我们将感受来自宝岛台湾的血脉亲情。

设计意图:通过看屏幕上的病人,设置悬念,导出问题,唤起学生的爱心,把学生的情感带进课文故事的情景中,使学生的情绪一开始就处在最佳状态。之后紧紧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尾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完成活动卡。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回顾课文

1.听写词语“袭击、台湾、海峡彼岸、血脉亲情、骨肉同胞、移植”,听写之后改正。2.你能根据以上的几个词语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3.小结: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了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18岁的生命。上节课,我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中为什么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一些词语,既检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又为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将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不至于使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成为虚设。

二、研读课文,感悟真情

1.提示学法:请同学们用心地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把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简单地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交流汇报。(出示句子的同时定格画面)(1)出示: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①理解“步履匆匆”。(可以让学生表演,通过走路时的表情和动作理解意思。)②从“步履匆匆”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①这段中的“突如其来”,你怎样理解?

②引导学生想象余震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 ③这一切让人感到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④课件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⑤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可以选其中一个来说说,用上“也许……但是……”这个句式来说。

⑥出示小练习:

李博士沉着地站着,他想:也许(),但是()。青年静静地躺着,他想:也许(),但是()。

⑦周围随时都可能发生余震,李博士为什么还能沉着地工作?青年为什么还能静静地躺着?(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品德。体会青年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3)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从小钱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师: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

小结:是呀,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流出的,是生命,是爱心,是喜悦,是感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遍这段话。

3.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1)哪个词最能揪住你的心?(奔波、连夜)(2)(课件出示)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10时15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3)从最开始的10时15分,到最后的22时15分,整整12个小时,李博士终于跑赢了这场跨越海峡的生命接力。同学们,这是李博士一天的工作时间表,看了这张时间表,你想说什么?

(4)是啊,李博士不顾自己的安危抽取骨髓,他这样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护送骨髓,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让我们一起再来赞美这位可敬的老人吧!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细读。在交流点拨中通过抓住“步履匆匆”“突如其来”“连夜”等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景、对比朗读、引导想象、教师引读的教学环节,能引领孩子深入阅读,联系上下文,并由课文的内容展开,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路历程。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对话中,深切感悟了人物的品质美,从而受到了心灵的启迪和美的熏陶。

三、点明主题,升华感情

1.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读课文,思考,讨论。)2.全班交流。

(1)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台湾青年。

①教师出示材料点拨: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量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这位台湾青年就是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践行者,小钱应该感激他,我们也应该感激他!

②小钱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自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

③小结: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感激李博士。

①出示李博士画像,并介绍: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万份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

②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③理解“奔波”一词。提问:李博士为什么要奔波十几个小时呢?(出示地图,看台湾和杭州的位置,解释到香港中转的原因。)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能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3)感激两岸的医护人员和众多的好心人。引导想象:

①在小钱被确诊为白血病,急需骨髓做移植手术时…… ②当李博士获取骨髓到为小钱做移植手术之间……(医护人员、朋友、亲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3.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奇迹才会发生;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指导朗读: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一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让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融。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人间真情,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资料的展示、资源的开发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1.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小钱会对那位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

(1)学生自己写。

(2)指名读,评价,修改。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2.小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是快乐的,他人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你也会觉得非常幸福。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平台。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重点语句,加强朗读。在研读课文、感悟真情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的语句,或进行想象理解,品析语言;或补充相关的资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或重点指导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发挥情感的纽带、驱动作用,顺学而导,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语言的感悟、品味,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桥》的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李博士相关资料、照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切入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给小组内同学读一读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4.全班交流。(交流令你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

范例:

(1)最后一段。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感动的原因是小钱得救了。这是一个美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2)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发生很突然。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还要进行手术,真是令人感动)

(3)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小钱患的是白血病,他的“生命就像即将枯萎的花苞,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花朵绽放。”

(4)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青年无法顾及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因为他知道——拯救生命更重要。给予是快乐的!很令人感动。)

四、深入阅读文本,整合资源,深刻体会

1.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全班交流。

(1)感谢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台湾青年。

(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目前还没有发现捐献骨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而这位台湾青年是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并且当时无法顾及亲人的安危。)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仍躺在病床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

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动。

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感谢李博士。

(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取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他已经上百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

深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能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条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理解“奔波”,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

五、总结全文内容,点明主题,深化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也许仅仅是一句温暖的话,或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

备课拓展资料:

关于台湾慈济医院

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1986年正式启用。1993年,成立了台湾地区首座骨髓捐赠中心——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后发展成为慈济骨髓干细胞医学中心。现登记在册的志愿供髓人数已达20余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向大陆供髓约180例,每一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著名血液病专家李政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便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白血病的治疗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血液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遏制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起,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桥》的教案设计 篇6

师: 同学们,我们初次见面,先自我介绍,我姓欧,这姓不多见,谁能巧妙地来记住呢?

生:欧洲的欧。

师:那可是七大洲之一啊,好办法。

生:欧阳修的欧。

师:巧借名人,不错!

生:那是欧尚的欧。

师:希望今天的课上,同学们也像进超市一样,各有所获。

生:欧莱雅的欧。

师(疑惑):?

生:欧莱雅是一种知名化妆品。

师(恍然大悟):一用化妆品,就想起欧老师。真是好办法。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吗?他现在是国际大球星了,身价据说在一亿美元以上。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秀呢?

姚 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

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

姚 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命高于一切

生:比赛可以重来,而生命却只有一次。

生:生命是金钱不能估量的。我觉得姚明很伟大!

师:是啊,姚明的话语虽然朴素却感人。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也同样是关于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一起读题目。

生读。

师:课前你们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课文读了几遍?

(学生有的读了三遍,四遍、五遍的也有。)

师:现在先来交流一下。谁知道文中的海峡指的是什么海峡?

生:台湾海峡。

师:那么跨越海峡桥的两端是?

生:这一头是杭州,那一头是台湾。

师:两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谁能用一两句来简单说说?

生:杭州的一个青年得了白血病,台湾那里的一个青年捐骨髓给他。

生:台湾青年捐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

师:李惠利的同学真不简单,不用老师教,通过预习,对课文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杭州,去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哪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读,但文中第三句“这个18岁的年轻人……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读的不是很流利,老师请他停下。)

师:这句话一连出现了几个生字,确实比较难读,也比较难懂。请各位同学自己多读几遍。

师:现在谁愿意来试试?

生读,果然好了很多。但“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停顿不是很好。老师领读这句话。

师:谁来说说“即将”什么意思?

生:将要。

生:马上。

生:马上就要。

师:那么凋零呢?

生:指花儿凋谢了。

生:花儿枯萎了。

师: “即将凋零”在文中指什么呢?

生:是指小钱快要死了。

生:小钱像花儿一样随时都可能凋谢。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含苞未放”或“含苞欲放”,指花还没有开放,那么文中的“含苞”又指什么呢?

生:指小钱很年轻。

生:小钱还没有成年,他只有18岁呢!

师:是啊,18岁应该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龄;18岁,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可小钱呢……,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小钱太悲惨了!

生:小钱太可怜了!

生:上天对小钱太残忍了。

生:我真为小钱感到惋惜!

师:生命是这么美好,却是这样脆弱,怎么不让人痛惜伤心呢?一起来读这句话。

学生读。(这一次读得投入、深情。)

老师请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读完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么可怜的小钱,文中却说他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默读后):因为适合移植的骨髓10万里,才有一个,小钱居然找到了。

生:找到适合的骨髓,“谈何容易”,可现在小钱却找到了。所以说他幸运的。

师:从“几经辗转”中,我们可以想象小钱经受了多少次的失败的打击,对生命的绝望,才迎来这一线生机啊!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

学生读文。(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与小钱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朗读得很动情。)

师:同学们,这仅仅还只是个希望啊。台湾的青年愿不愿意捐献呢?骨髓会不会顺利到达呢?手术能不能保证成功呢?对小钱来说,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啊。让我们来看台湾那一头,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4、5小节。想想此时此刻,台湾青年他在做些什么呢?

学生快速默读,半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台湾青年也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台湾青年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隐含在文字中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并连起来说说。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思考。两三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在大地的余震中,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地震后不知家人是否平按无事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还有补充吗?

生: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谁能把同学们讲的连起来说说呢?先试试。

(片刻后)师:我先开个头,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说的真好。如果最后两句,各加上“仍”、“还是”,就更有味了。谁还愿意试试?

生: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不顾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时候,台湾青年强忍着牵挂和担忧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做呢?他心里是怎么想呢?我们再认真读读3、4、5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台湾青年的心里。

学生低头读书思考,三三两两举起了手。

师:你们读懂了台湾青年的心吗?你们真正了解他吗?

学生点头称读懂了。

师: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就你当时心里所想,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师(模仿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时,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

生(模仿台湾青年):说实话,我也害怕,生命给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还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

师(模仿记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

生(模仿台湾青年,有些激动):不是,我爱自己的家人。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担心着他们,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寻找他们了。

一生插话:他们胡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为他们担心呢。但当时如果我也去寻找家人的话,那杭州的小钱,不就要死了吗?

师(模仿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

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捐献骨髓不是为了让人感谢。

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们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来,我就很幸福了

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知道小钱能救治好,我就很开心了。姚明不是说,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懂了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深情地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其间,有个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就是李博士。请同学们划出描写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读好。

指名读。老师边听边板书“步履匆匆、沉着、奔波”

师:“履”在古时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

生:就是脚步匆匆,

生:就是快速地走。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奔波”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来回奔走。

生:忙忙碌碌地不停地奔走。

生:指李博士赶得很急。

师:从这三个词语“步履匆匆、沉着、奔波”上,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李博士医术很高明。

生:我读出了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像是和时间在赛跑。

生: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

师:“一心为病人着想”说明他?

生:医德高尚。

师: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有关他的事迹课堂上不展开了,我们可以通过“百度”去搜索阅览。

同学们,当医院手术室的门禁闭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期盼着。这时手术室的门忽然打开了,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小钱得救了!你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怎么样?

生:太高兴了

生:我为小钱感到高兴!

生:我祝福小钱永远幸福!

生: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太兴奋了!

师:我想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为小钱的得救由衷地高兴。请同学们融入你们的那份感情,自己试着读最后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语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

学生认真朗读。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同学,和他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同学。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一生认真地读,投入而有激情。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这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学生真情投入,读得热泪盈眶。

师:现在我们对课题中的“生命桥”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愿意来谈谈?

生:是两岸同胞的爱心架起了生命桥。

生:是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叫生命桥。

生:是两岸的血脉亲情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说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是啊,正如姚明在采访中所说,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珍视生命,拯救生命,它其实就融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平平实实的细节中,这篇文章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完) 作者邮箱: nboxc@163.com

《桥》的教案设计 篇7

峪泉路渭河步行桥起步于峪泉路南河堤, 跨渭河至北子堤为桥梁终点, 经河滩公园通向北堤路、文化路。桥位处河道宽约600米, 南河堤至北子堤约454米, 桥梁平面线位受规划控制。

2 建设条件及主要技术标准

2.1 气候条件

桥位区地处关中平原的西部, 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 四季较为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充足。冬季, 天气寒冷干燥;夏季, 温热多雨和炎热干燥天气交替出现;春季升温迅速且多变少雨, 秋季降温迅速又多阴雨连绵, 成为关中秋季连阴雨最多的地区。光、热、水资源较丰, 年日照时数1860~2250小时, 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降水量710~1000毫米, 7、8、9三个月降水集中, 占全年降水的50%左右。

2.2 水文条件

本区域渭水河流20年一遇最大流量为4800m3/s, 100年一遇最大流量为7360m3/s, 渭河最大冲刷深度约为5m。桥位处存在两种类型的水。一种是地表河流水, 一种是地下水。地下水为潜水, 受大气降水及河流水补给, 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向河流下游渗透。

2.3 地质条件

桥址位于峪泉路南大堤处, 上跨渭河河道, 衔接至北子堤, 场地底层构造主要为填筑土、中粗砂、砂砾、卵石、亚粘土等。

2.4 主要技术标准

人群荷载: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2011) 规定选取;人行桥宽度:4.5m;设计洪水频率:1/100;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

3 桥型构思及方案选择

3.1 桥型方案构思

人行桥作为城市重要的人造景观, 力求造型美观, 结构新颖。桥址北桥头侧位置处为渭河公园, 是西北最大的开放式公园, 是市民悠闲的重要场所。作为新建的人行桥梁方案, 桥型除了满足行洪及交通运输功能外, 还要求结构新颖, 外形美观, 同时也与当地环境相协调。因此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以确定最合适的桥型方案。方案1:主桥上部采用23×20m预制预应力连续箱梁, 中间水中延伸休闲平台, 下部采用独柱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长460m, 桥梁总宽4.5m。

优点:设计认为, 该布置与渭河公园相映成辉, 浑然一体, 使整个渭河成为公园的一部分, 与周围景观较协调。

缺点:防洪不利, 造价偏大

方案2:该方案为二跨联动人性索桥, 桥长460m, 桥梁总宽3m。与石鼓山人性索桥结构相同。

优点:造价略低。缺点:由于该桥结构特点, 实用性质为非全天候通行, 遇大风、暴雨、冰雪天气、地震、洪水等灾害天气期间限制通行, 老人及未成年人需监护才能通行, 且对行人行为诸多要求, 适用性低, 在市中心地段不适宜。

方案3:该方案上部结构采用15×29m的等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采用独柱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总长464m, 桥梁总宽4.5m。该方案为推荐方案。

优点:该方案外观线条简洁、流畅、优美, 该布置效果与方案一相似, 使步行桥车位渭河公园的一部分, 与周围景观较协调。缺点:细节对施工要求较高。

3.2 方案选择

对四个方案及效果图提交业主初步进行了商讨, 要求桥梁外观简洁, 且外观似玉带桥景观。据此在方案四为推荐方案的基础上, 对桥垮布置、上部结构等截面、变截面, 桥梁纵段拱形效果等方面做出各种布置组合, 并分别制作了局部或整体实际效果图进行比较, 通过实测地形地貌进行桥孔布置, 以及在满足防洪等规范的要求下, 综合步行桥通行事宜、方便、实用的原则, 确定纵段、上部结构及桥孔布置。

4 结构设计

主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 5× (3×29m) 的等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 三跨一联, 共5联, 两端与堤坝的衔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结构, 南引桥长15.56m, 北引桥长12.26m, 全桥总长463.92m。主桥采用单箱三室断面, 箱梁底宽1.4m, 顶宽4.5m, 梁高1.6m, 腹板跨中厚20cm, 支点厚40cm;顶板跨中厚22cm, 支点加厚为42cm;底板跨中厚22cm, 支点加厚42cm;中支点横梁宽度为2.0m, 端横梁为0.96m。

箱梁顶板现浇时预留2cm的槽口, 桥面施工时再现浇2cm高标号砂浆调平层, 桥面铺装采用5mm防腐木桥面。桥梁下部采用独柱墩, 桥墩墩直径为1.4m, 桩直径为1.5m, 桥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按摩擦桩设计。每联分别有一较高桥墩与主梁固结设计, 其余桥墩分别设置支座。

5 结束语

文章通过多方案比选桥型布置, 结合该桥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遴选较为合适的桥型方案, 并从桥梁美学的角度, 对结构方案进行深化设计。目前, 该桥已建成, 此桥为公园添加一道靓丽的风景, 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顾安邦.桥梁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盛洪飞.桥梁建筑美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陈艾荣, 盛勇, 钱锋.桥梁造型[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4]徐百城, 杨根源, 宫玉明.原点西路泾河大桥桥型方案设计[J].交通标准化, 2013.

《桥》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桥;共产党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桥》这篇小小说。上节课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归纳一下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请你翻开作业单,说说。

二、体会写水的词、句子,感受形势危急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描写洪水的词语谁来读?字正腔圆,尤其是这个势不可当的当字,读得很准。当就是阻挡、抵挡的意思。所以这个成语也可以写成势不可挡。

我们接着来看“咆哮”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你猜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此时咆哮的洪水像什么?

1.山洪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源于黎明时分,雨突然大了。文中哪两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雨大?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2.文中还有一些描写洪水的句子,请小声地读一读。读完这些句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层次推进过程看来大部分孩子没有感受,别急,看看有哪些词刺激着我们的眼球?

3.假如你身处这样的险境,凶猛的洪水把你重重包围,你心情怎样?全班齐读。

三、抓对比,感受人物形象

师:此时,洪魔的恐怖笼罩着整个山村,在突发的山洪面前,乡亲们和老支书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勾画出关键词语,在表格中填写。

师:好,孩子们,我们来看,你们找到了哪些描写乡亲们表现的词语?

师:我们来读这些词,如果我们把乡亲们的表现浓缩成一个词,那就是——(惊慌)

师:那写老支书的词语呢?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归纳老支书的表现,那就是——(镇定)

师:乡亲们惊慌失措,老汉镇定自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人们很惊慌,老汉很镇定(惊慌镇定)

师:对,作者就是用村民的惊慌来反衬老汉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答)

师:对比手法——也是本篇小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师:我们来对比读一读。1、2组乡亲们,3、4组老支书。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面对惊慌的人物,老汉像一座山,他镇定指挥。

四、抓对比,父子情

师: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在逃生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幅画面。文中哪句话写了这幅画面的内容? 读了句子,你体会到老汉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让生自己陈述,老师不打断。

师:老汉为什么愤怒地揪出这个小伙子?孩子们,想一想,排在后面意味着什么?老汉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这样做有必要吗?是的,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要求党员将死的危险扛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再次陷入慌乱。带着我们的理解读这个句子——

师:在老汉的指挥下,逃生队伍有序过桥,可我们想想老汉揪出的是谁啊?

师:你从课文哪儿知道的?在课文的结尾处,我们才恍然明白: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老汉揪出的竟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儿子,我想用“无情”来形容这位父亲,你们同意吗?

师:是啊,这看似无情的一吼,这拼劲全身力气的一推,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你有话想要问问这位老父亲吗?

师:问得好,谁来替老汉回答

师:你触摸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心,你感受到了一位老父亲的情。

读句子:老汉吼道——

五、结束,点题

边读课文,(音乐)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孩子们,齐读。

那窄窄的木桥没有了,那个曾经在人群中奋力求生的兒子没有了,那个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没有了,肆虐的洪水也没有了……一位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老太太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她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对自己的丈夫倾诉;老太太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她有万语千言想对她深爱的儿子倾诉: 此时,乡亲们也来了,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想着自己爱戴的老支书,他们也有千言万语想要对他诉说,孩子们,动笔写下来吧。

汇报交流。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乡亲们,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乡亲们搭建起了一座生命桥!

上一篇:心的成长高一作文下一篇:晋升经理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