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员教育制度

2024-10-20

村党员教育制度(精选8篇)

村党员教育制度 篇1

村发展党员制度

一、村党组织年初要制定发展党员计划,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培养10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2名以上。

二、加强对致富能手、退伍军人、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的教育培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实行全程联名推荐制度和公示制度,以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每5名以上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每年可以从申请入党的人员中联名推荐1名入党积极分子;每10名党员每年可以从培养一年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中向村党组织推荐2名发展对象。村党组织对按程序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要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四、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村党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并安排2名正式党员担任培养联系人,负责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考察,重点是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五、村党组织要对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达到要求、符合条件的培养对象,要及时按照规定程序做好发展工作,及时把其吸收到党内来。

村党员教育制度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1.1 村医

按乡镇卫生院提供的村医名单, 随机抽取唐山市丰南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试点乡镇——王兰庄镇的村医, 每个村卫生室抽取1名村医;一般卫生室的村医, 也按照每村1名抽取, 不足的由其他村补齐。本镇共辖30个行政村。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抽取村医30人;一般卫生室没有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抽取村医30人。村卫生室村医30人中男22人, 女8人;年龄29~65岁;中专文化水平27人, 大专文化水平3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 注册乡村医生25人。一般卫生室村医30人中男21人, 女9人;年龄34~67岁;中专文化水平26人, 大专文化水平4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 注册乡村医生23人。

1.1.2 村民

在抽取的村卫生室辖区内, 随机抽取5位村民。抽取原则以就诊和参与就诊的高发人群为主, 包括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 老年人等。共抽取村民150人, 其中男57人, 女93人;年龄26~71岁;文盲33人, 小学48人, 初中及以上69人。

1.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

1.2.1问卷调查

村医的调查内容包括: (1) 是否了解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 是什么? (2) 你认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网采用的268种基本药物开展诊疗活动够用吗? (3) 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实施, 你向村民宣传吗? (4) 你向村民实施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方面的健康教育吗?

村民的调查内容包括: (1) 你知道你们村卫生室正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吗? (2) 村卫生室向你们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宣传吗? (3) 村卫生室做过什么是基本药物知识的宣传吗? (4) 知道什么是基本药物吗? (5) 知道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意义吗? (6) 接触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健康教育吗? (7) 现在村卫生室的药品销售方式你满意吗? (8) 现在村卫生室药品品种你满意吗?

1.2.2 访谈

访谈内容主要为村医和村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 包括: (1) 目前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药品数量是否够用? (2) 如果不够用, 应增加哪些药品? (3) 村医和村民对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了解情况; (4) 村民对自主购药的认识情况; (5) 村医对村民自主购药情况的认识; (6) 村民对抗生素应用的认识情况; (7) 村医和村民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的其他意见。

2 调查结果

2.1 村医调查问卷情况 (表1)

2.2 村民调查问卷情况

(1) 知道村卫生室正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147人 (98.0%) ; (2) 知道村卫生室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宣传139人 (92.7%) ; (3) 知道村卫生室做过基本药物知识的宣传4人 (2.7%) ; (4) 知道什么是基本药物3人 (2.0%) ; (5) 知道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意义0人; (6) 接触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健康教育0人; (7) 现在村卫生室的药品销售方式满意1 5 0人 (1 0 0%) 。

2.3访谈情况

村医和村民普遍认为:目前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本药物品种过少;部分村医和村民认为应增加部分二、三线抗生素, 可以方便群众;认为目前的销售目录中中成药比例过高, 服用不方便, 效果不太好, 村民不认可;只有11名村医大概能说出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大部分村民认可自主购药;村医对村民自主购药很少劝导;村民对抗生素的应用, 大部分存在误区, 认为很多病种都需要应用抗生素, 且抗生素越好, 对治愈疾病越有帮助。

3 讨论

国家遴选基本药物是本着“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出发点, 按照医疗机构级别确定基药目录, 来保证群众充分享受基本药物用药权益。经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得出:

3.1 村医对基本药物知识的知晓率低

60名村医中, 只有16名了解一些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 11名村医在访谈中, 了解一些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而这些知识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在执业 (助理) 医师考试过程中接触过, 没有系统性学习过。对目录中的中成药认可度低, 没有考虑到中成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当然这可能与多年的用药习惯有关。

3.2村医普遍认为目前实施的药品零差率销售药物品种过少

目前, 王兰庄镇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的药物品种共计268种。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阶段, 固然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这方面的原因, 但通过访谈我们发现, 村医对药物品种的需求中除有副作用较大的老药, 如安乃近、四环素等外, 更多的需求是头孢类等二、三线抗生素。可以看出,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施前, 村卫生室药物滥用和过度医疗现象比较严重。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有效遏制了过度医疗现象, 让村医用药逐渐回归合理[2]。

3.3 村医对村民基本药物知识的健康教育率低

因为村医对国家基本药物知识的知晓率偏低, 60名村医中只有7名村卫生室的村医对村民询问的关于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的问题, 给予了部分回答。

3.4 村民对基本药物知识知晓率低

因为村民没有接触过基本药物方面的健康教育, 所以普遍对基本药物知识的知晓率低。村民认为, 目前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药物品种较少, 而需求主要是区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常用的一些二、三线抗生素, 也可以看出因为对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 导致患者对基本药物的态度不积极[3]或存在误解。

3.5 村民对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认可度高

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推行, 是基层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国家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 丰南区政府在试点乡镇的推行过程中, 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委会、村卫生室做了大量宣传, 且药品不加价销售, 村民受益情况显效明显, 因此村民对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认可度高。

4 建议

通过全面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学习和培训, 营造良好的氛围, 改变不良处方行为, 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和与信赖度[4,5]。

4.1 加强对村医的健康教育

区卫生局应系统加强对村医的健康教育, 提高村医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改变村医多年的不良用药习惯。只有村医的认知度提高了, 才能逐步引导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广大农村得到初步建立。

4.2 全方位加强宣传工作

依托各级医疗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 全方位、多形式的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的宣传, 重点以电视台、报纸、村委会广播、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栏、明白纸形式, 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知识, 引导村民安全用药意识, 消除村卫生室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解, 顺利推进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4.3 强化在诊疗过程中的正确引导作用

村医在诊疗过程中应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基本药物知识的健康教育, 改变村民的用药观念, 引导其正确认识基本药物。对村民自主择药现象, 给予正确引导, 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曾丕兰, 阙伟东, 黎耀辉, 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沙井街道社康中心顾客满意度[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4) :24.

[2]李雪君.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暨购买服务情况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2) :789.

[3]金华, 席晓宇, 褚淑贞.基于患者的角度对基本药物可及性情况的知识一态度一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 (18) :2110.

[4]WHO Expert Committee.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essential medicines[J].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 2007 (946) :1.

村党员教育制度 篇3

城中村改造成功破题

近年来,潍坊市城市规模快速膨胀,作为中心城区的奎文区共有59个村,其中70%是城中村。该区以前对这些村进行过诸如村改居、迁村并片等等,但始终没有触及到集体资产这个最核心问题。2008年以来,奎文区拿出重点力量探索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实现集体资产“由人人有份为人人有股”,确保“集体资产增值、村民长久受益”。

这次改革,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合法权益为核心,着力推行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逐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和分配机制。通过改革,把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农村社区中剥离出来,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把农村社区基本建成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同时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

2009年11月20日,梨园街道前栾村正式挂牌成立了前栾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每人一股,每股净资产为1.2万元。旧村改造后,每家还将分到大约3套房子,还有1万元的装修费,每个股民免费分到30平方米的房子,大约13.5万元。这样下来,每家的资产最低也要超过100万元。52岁的前栾村居民栾学斌,是个三口之家,原先住的是4间平房,按照拆迁补偿标准,他家将分到总共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一名股东到年底还可以分红。如此改造,村民受益,集体资产纳入更科学有效地监管之下,群众普遍叫好。奎文区首先试点“股改”的东庄村村民杜吉忠说:“村里的固定资产收入股权量化给个人所有后,有了法律撑腰,老百姓的权益真正得到了保障。”

集体资产归利于民

体制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大多数城中村资产积累较多,村民非常关心自己能够分到多少“蛋糕”。因此,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是改革中关键的一环。

奎文区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统一指导,指导各村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在各村,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理财小组、群众代表组成的四个专门工作小组,即固定资产清产小组、现金银行存款及库存物资清理小组、债权债务清理小组和资源性资产清理小组,聘请专业评估事务所,对改制村的账内账外固定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各类资源性资产进行认真核实,严格依法进行审计和科学评估。清产核资任务完成后,立即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确认清产核资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布,并接受质询,强化监督。

改革之后,村民们最关心的就是股份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自己每年能分多少红利。今年4月29日,北苑街道则尔庄村顺利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挂牌成立了山东君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集体股和个人股两种股份,其中,集体股份占总股本的10%,个人股占总股本的90%。则尔庄村共有3093名村民成为股民,个人股股金总额113381208元,每股净资产为36836元。改制中当选为山东君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则尔庄社区党委书记王俊仁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改革的中心工作要逐渐转到如何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股民持续获得更大收益上来,让全体村民股东放心满意。

社区网格化水到渠成

东庄村是这次奎文区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试点村。2009年6月5日,以原东庄村为主,整合虞河路、早春园两社区,正式成立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庄社区。大虞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庄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新成立了社区委员会,原东庄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这意味着具有股东资格的原村民在享有改制后公司股东权利的同时,还可以享有国家规定的上学、医疗、保险等城市居民待遇。

奎文区委书记边峰分析,这项改革为城中村彻底融入城市做了铺垫,开了先河,也为城市网格化管理铺平了道路。一方面,“股改”以后原城中村村民的经济权利与户口分离,农民完全变成市民,享受国家关于城市居民的一切待遇;另一方面,“股改”以后,资产管理纳入规范程序,原城中村村级班子只行使经济发展职能,社会管理职能被剥离出来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到渠成。

据了解,在探索农村集体资产改制的同时,奎文区也在积极进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坚持用城市化的理念谋划城乡发展布局,积极探索了“多村居一网格”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对全区所有的村和社区,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河为界,优化调整为37个社区网格,并搭建起社区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地域和空间架构体系。同时,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和商业服务网点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规划一体化、设施建设一体化和环境管理一体化。在社区网格内,奎文区还探索成立了社区大党委,以“点、线、面”结合的组织模式。打破隶属界限,根据党员爱好特长、从业性质等,灵活组建交流提升型、便民服务型、维护稳定型等突出“点”型党支部;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业态集聚”原则,探索建立“市場+支部”、“楼宇+支部”、“协会+支部”等突出“线”特征的新经济社会组织模式;按“楼区建支部、楼栋建小组、门栋建活动点”方式,成立突出“面”特征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活动点”组织网络,实现党组织设置纵到底,横到边。在这儿,城中村将彻底走进历史,村民和市民们将平等共享发展的阳光。

村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 篇4

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理论坚定的前提是坚持学习。坚持学习制度是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实现党员先进性的前提,是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使我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特定如下制度:

一、学习目标

1、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政策。

2、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

3、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村各项工作,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各方面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众反映好,切实体现党员先进性。

二、学习内容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重点放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规定学习的有关内容上。

2、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市、县、镇有关会议报告精神,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3、学习十八大通过的新党章和党的基础知识。

4、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各级党组织的文件。

三、学习形式

1、对党员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统一安排。要充分利用党支部学习活动室等党员活动阵地,为党员创造学习条件。

2、学习形式要灵活多样,做到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即可集中学习辅导、收看党员电教片、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也可结合学习开展测试、智力竞赛活动等。

3、在集体学习方面,以支部为学习单位,全体党员季度开展一次以上专门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时间:2~4小时;在自学方面,党员个人要按上述学习内容和自选内容进行自学,学习时间:每周2-3小时。

四、方法和要求

1、支部要做好有学习计划和年终有学习总结。

2、每次学习应事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的。

3、党员参加学习时要带上政治学习笔记本,记录学习时间、标题及其重要内容。

4、集体学习时,每位党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学习。无特殊情况,任何党员不准擅自不参加学习。不能按时参加学习的应提前向支部组织委员或其他委员请假。

5、集体学习时,不得翻阅其他读物,不得做与该次学习内容无关的事。

6、在宣读学习材料时,当场不得随意议论,干扰他人。

7、讨论时要积极踊跃发言,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把学习内容和本职工作结合讨论,并本着利于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积极态度进行,不得漫无边际、不负责任地发牢骚。

8、讨论时必须设专人作发言记录,记录要用专门的学习记录本,不得使用活页纸。

9、自学要做学习笔记,笔记要清楚。支部每季度检查一次学习笔记本。

村党支部党员管理制度 篇5

1、对党员的管理,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按级分层次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等一致的原则、坚持统筹管理的原则、坚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规范性原则、坚持激励性原则、坚持效益原则、坚持开拓创新原则。

2、及时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3、经常加强党的先进性及廉政教育,抓好队伍建设。

4、民主评议党员和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工作。

5、开展好支委和党支部组织生活。

6、接转好“出”“进”党员的组织关系。

7、掌握党费的标准,明确党费上缴的规定并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按时上缴到上级党组织。

1、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对入党积极份子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等,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

3、支部要指定一至二名正式党员作为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吸收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采取定期培训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4、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教育,才能列为发展对象,支部要严格填写《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

5、接收预备党员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办理。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需经上级党组织同意、支委会要对发展

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和对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6、支部发展预备党员,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人数应超过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

7、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支部应按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并办理相关手续。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党员民主评议是对党员一个时期的思想、工作、学习、组织观念、党纪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评议和考核的主要方法和必要手段。

2、党员民主评议每年年终进行一次,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和党员干部考评的实际来进行。

3、全体党员在民主评议党员的过程中,要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内容,自觉理清思想、检查言行、找准问题,要是非分明,敢于触及矛盾,勇于剖析自己。

4、民主评议分评议支委、支部及党员三个层次进行。

5、采取互评,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等方法,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对支委、支部和党员的意见。参加评议的党员要本着认真、负责、严肃的态度,对每一名党员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表现给予正确的评价。

6、经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支部应区别对待,提出妥善处理意见,提交支部大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表决,并报党委批准,从而达到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党员学习制度

1、每季度定期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学习培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观看远教课程、交流心得体会。

2、每半年组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由党支部书记和

上级党组织领导进行授课。

3、每月组织支委成员在远程教育活动中心进行一次学习。

4、定期不定期发放报刊、杂志,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努力使村党员逐步提高文化、政策水平,适应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5、学习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主题、有笔记、有记录、有心得。

6、凡党员学习日非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更不准无故不参加。“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1、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指示;讨论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措施;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关于干部选拔、调整方面的问题;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2、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如果书记或副书记缺席,可以由支部委员主持。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和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决定其他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开好支部民主生活会,每个党员要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

3、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小组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是:学习上级组织有关文件精神和党报、党刊及其他相关材料,学习先进党员的模范事迹等;汇报党员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分析本小组党员和群众思想状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情况以及党员发展、转正情况;改选小组长、酝酿支委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候选人;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及党务方面的工作等。

4、党课每半年进行一次。主要内容是:结合中心工作,结合本村工作任务,结合党员思想实际进行。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性、党的基础知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党员思想汇报制度

1.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接受党

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2.汇报内容主要有执行支委会决议和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情况;自身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反映好人好事、不良倾向和群众呼声;对党组织或党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3.汇报方式一般有三种:在党的组织生活会上汇报;随时向党小组长或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汇报;外出时间较长时,向党组织作书面或口头汇报。

党员自觉交纳党费制度

1、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自觉定期按党费标准交纳党

费。

2、生活确有困难的党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支部大会批准,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

3、党员除按规定交纳党费外,本人自愿多交不限。

4、新入党的党员应从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当月开始交纳党费。

5、党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交纳或不能按月交纳时,经支部委员会同意,可以委托其他党员代交纳或预交、补交,预交、补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6、凡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按自行脱党处理。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党员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要按规定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但不享受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

2、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外出前的党费交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对党员进行外出前教育,并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3、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流动党员保持电话或信函联系,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大活动。党员返回后,及时与流动党员座谈,对流动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要进行表彰奖励。

某村推行党员星级管理制度的调查 篇6

**土家族自治县**镇**村是全省“百镇千村”工程示范村。2005年,村党总支荣获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以来,该村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践经验,推行“党员星级管理”制度,对建立农村党员年度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探索。

一、主

要做法

坚持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为核心、以完善党性分析制度为重点、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党员星级管理”。

(一)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年度考核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党员基本状况、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结构状况、分布状况、从业情况,将党员分为党员干部、无职党员、老龄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四大类,针对不同类型党员分别从5个方面,明确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村党员干部主要在尽责履职、处事公正、作风务实、服务群众、廉洁奉公上发挥作用;无职党员主要在带头致富,联系群众,维护公益、遵纪守法、倡导新风上发挥作用;老党员的主要在解放思想、建言献策、发挥余热、维护形象、弘扬正气上发挥作用;外出务工党员主要在遵纪守法、履行义务、致富创业、回报家乡、塑造形象上发挥作用。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结合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党员个人申报,支部讨论决定,每个党员对照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分别承诺办理1件实事以上,自觉践行先进性。全村共有77名党员承诺为民办实事337件,目前,已履诺286件。

(二)强化跟踪服务,促进党员履行责任。各支部对每位党员讨论决定的承诺服务事项进行登记,并在党务村务公开栏中定期公示服务承诺事项的进展情况、落实情况和完成情况。支部成员分片定期调查走访,了解党员履诺情况,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愿望,督促党员履行责任。党总支定期召开总支会议,研究解决承诺服务中的具体问题,对茶叶、生猪等产业发展,乡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田整治等重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行督办,要求党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党总支分类型建立党员践行先进性个人明白卡,对党员组织生活、作用发挥、服务承诺、星级评定等情况跟踪督办,建档管理。

(三)扩大群众参与,开展星级评定。党员年度考核按个人述评、民主测评、组织审定、考评公示程序进行。首先,所在支部组织召开由村民代表、部分户代表参加的支部或党小组会议,党员个人对照年度考核目标,汇报践行先进性情况,然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参会人员对党员年度履行责任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党支部以民主测评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党员个人组织生活情况,评定党员星级等次,星级等次为0至5级。党总支审定,对于在组织生活未达到要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廉洁自律上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当年不能确定为“五星级”等次。党员星级评定结果集中公示10天,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正式确定党员年度考核星级等次。2007年,全村党员年度考核达到五星级标准的50人,占党员总数的49%。

(四)实行挂牌管理,亮明党员身份。党总支统一制作党员星级管理户标牌,根据党员评定的星级等次,在对应的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上贴上五角星标识。各党支部明确专人上门挂牌,亮明党员身份,亮明星级等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挂牌管理,让党员时刻牢记身份,自警、自励、自强,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对于三星级以下的党员,党支部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专人结对帮教,促其转化提高。

二、主要成效

推行党员“星级管理”制度,强化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了党员年度考核评价新机制,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解决了党员“地位低”的问题。在党员“星级管理过程”中,党总支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通过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议,及时通报党内重要文件、重大事件、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收集社情民意,保障了农村党员对党务、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了“党员议事”、“一事一议”、“党务村务公开”、“村干部述职述廉”、“村级项目建设公开招标”、“集体资产处理公开拍卖”等一系列制度,进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一步健全。农村党员参与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凝聚了党员的智慧、统一了党员的行动、维护了党内团结,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解决了党员“作为难”的问题。通过明确具体年度考核目标,开展承诺服务活动,实施星级考核评定,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通过党员户挂牌管理,公开星级评定结果和服务承诺事项,建立了党员约束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促进了党员工作任务的落实。全村广大党员在发展经济、学用科技、树立新风、维护稳定上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目前,全村有5名党员已成为“百万富翁”,成为带动一方产业

带头人。无职党员尹芬芳将自己房屋无偿提供给第三支部做活动室,并义务担任播放员、宣传员;主动为留守儿童毛珊当“爱心妈妈”。本组杨某等4户因山林田界纠纷积怨,双方闹上法庭,她多次上门义务调解,使得双方握手言和,维护了一方稳定。

(三)解决了考核“效果差”的问题。推行党员“星级管理”,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议,一年一挂牌,制

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明确了严格的考核程序,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制度,推进了党员教育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民主评议、结果公示、结果反馈,引导党员践行承诺,发现问题和不足,督促整改提高,切实把党员考评过程变成了党员接受教育的过程。对评定为三星级的4名年轻无职党员,党总支成员结对帮教,制定了帮教计划。外出务工党员曹立华、李金成承诺明年带领10名以上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及时同村党组织交流沟通,争取达到四星以上。

(四)解决了党群“关系远”的问题。在党员“星级管理”中,进一步完善了各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室的配套设施,规范了活动制度,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搭建了平台。村党总支组织广大党员带头发展经济、带头学用科技、带头树立新风,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决了村内的一些突出问题,密切了党群关系。2007年,全村投资30万元修通了中心村环行水泥路、人行道、路灯、饮水尾期工程,加快了中心村建设。投资10万元在10组修建水池2口,解决了120人饮水难问题。总投资530万元1800亩的农田整治项目已经启动。100口建沼气池项目正在实施。全村34个贫困户有人帮,13名贫困学生有人扶,38个留守儿童有人照管。

三、主要启示

推行党员“星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积累了经验。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党性锻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习教育方式,使农村党员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党员意识,在歪风邪气面前“硬”得起来,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困难面前要“扛”得起来,以坚强的党性带出一方的正气。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情况通报、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丰富民主实践活动,定期通报党内重要会议、重大决定、重大事件情况,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反映党员群众诉求,畅通基层情况反映渠道,营造基层民主讨论环境,解决基层党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民主凝聚民心,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明确具体考核目标,坚持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适应党的先进性时代特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明确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搭建发挥作用平台,细化考核目标,创新民主测评方式,规范考核程序,扩大群众参与面,提高民主测评的真实性,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员先进性体现看得见、摸得着、干得了的实事上。

浅析村财镇管财务管理制度 篇7

一、“村财镇管”管理制度概述

“村财镇管”管理制度是村财务由村镇监管的简称, 主张取消村级会计岗位、存款账户和会计档案保管权, 将村有村管变为村有镇代管、村级记账改为镇级代理记帐, 设立村级财务会计报帐员, 对其集体资金进行镇管村用和村级报账制。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村工作发展中出现的相关农村财务问题, 以达到稳定农村治本政策, 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村委会财务和集体债权债务处理上缺乏透明度

农村目前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手续不规范, 开户、收支等记录不健全, 同时存在个别干部挪用公开, 虚报冒领的状况。据相关调查发现, 当前农村的财务清算中, 最为普遍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即为“三联根”等“白头单”的使用, 还存在一些坐收坐支的现象。

(二) 未能实施准确的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行国家项目资金财政报账制度, 未将国家项目资金所购买设置的固定资产纳入村帐核算, 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三) 某些村会计记账缺乏合理规范性

新会计制度的规定还没有完全落实于农村, 一些村会计未能安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或报表编制。当前农村的多数会计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 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均不高。每一次村委换届选举, 财会人员也会随之变换, 甚至存在有些对财务一知半解的人也能在财会人员的岗位上轮值。

三、建立“村财镇管”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 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

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明确镇结算中心和村委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全面清算和清理农村集体财产;完善财务制度, 健全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措施, 如报账、现金和票据管理、备用金使用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

(二) 利用现代科技, 将电算化软件应用于“村财镇管”

利用现代财务软件技术, 对乡镇财务进行统计与生成, 有利于科目同意, 会计核算的同意, 公开内容的同意。推行“村财镇管”管理制度, 致力于统一财务软件、核算方法、公布时间、会计科目、会计档案管理的“六统一”, 科学、规范、民主的将村级财务管理纳入管理正轨。

(三)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与考核

农村会计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规范、科学、合理的进行。重视对财会人员的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的考核, 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的培训, 熟练掌握电算化操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培养专门的适合村财务管理的人员, 增强其财务相关知识和业务水平能力。

(四) 规范财务票据来源和管理

这也是是村委会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也是实现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它要求原始收支凭证具有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 且需要统一管理;镇财政结算中心要缩短其结算的流程, 建立和完善其内部全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专门财务人员负责村级财务, 明确工作职责, 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坚持每月一次公布村级的财务信息。

(五) 坚持以村民的自治为基础

“村财镇管”管理制度在农村财务工作的推行工作中, 镇代管农村财务, 监督农村集体资产或资金等的有关工作, 另一方面, 坚持集体资金“五权”不变的, 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独立的核算和管理。对“村财镇管”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与突破, 坚持村级财务“二三权”原则不变的条件下, 规范、合法、科学、民主的健全农村财务管理体制, 以支付中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为中心, 坚持“服务”, 依据相关财经法律法规, 严谨审核农村各项经济收支工作, 明确有限资金的使用,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合理、健康发展。

四、“村财镇管”管理制度存在的意义

(一) 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化

“村财镇管”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机制, 实现了账户的统一, 改变了随意记账的弊端和管理上的缺陷, 有效的确保了财务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化。对农村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做到了严格的掌控, 有效的减少了财务支出的漏洞, 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效益,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合理、健康的发展。实现村财务透明化, 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管力度后, 党群和干群关系都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和融洽, 同时也激发了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与配合性, 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后盾。

(二) 有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

“村财镇管”管理制度的实施, 为广大村民提供解决村级财务管理的真实情况的同时, 提供表达意见的窗口和平台,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参与权的肯定和重视, 有效的实现了村民的民主权利;“村财镇管”坚持民主管理和公开性原则, 加大了村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 有利于干群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农村的建立与发展;有效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规范, 纠正、遏制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使村级财务收支管理日趋完善。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完善财务人员的聘用和考核制度, 成绩和绩效等可与工资、奖金等直接挂钩, 奖惩结合。

参考文献

[1]孟丽.浅谈农村财务管理的办法—村财村用镇监管[J], 科技信息, 2009 (25) :351.

村党员教育制度 篇8

摘要: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对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发展、人才选拔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由于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条件,乡村教育必然会受到冲击,陷入改革阵痛之中。但是,从积极意义来说,这一举措也将转变乡村教育旧有的、落后的教育理念,创造发展的机遇。对此,国家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定符合乡村实际的评价标准,为发展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创造条件;乡村教育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应试教育理念,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在困境中求发展。

关键词:高考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乡村教育 困境 机遇

继教育部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之后,被称之为新高考改革配套措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相继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已经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基于我国乡村教育的现实情况,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缺乏适宜的环境,必然会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个性、扭转应试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还存在着诸如评价体系不健全、传统教育文化制约、校园环境缺失等问题[1],但是这些问题是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

1.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从1999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上层就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采取科学评价方法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确保高校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出了多项指导意见和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较为宏观,在全国范围内往往缺乏现实可行的具体范式。所以,《意见》对高中生的素质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对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组织管理方面都进行了规定,能够发挥其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导向作用,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2.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改革旨在对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2]。然而,受我国教育基本情况的制约,新课程改革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与困境:首先,应试教育传统根深蒂固,是新课改面临的根本性阻力,任何脱离考试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都缺乏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其次,国人在教育领域的功利心较强,追求功名与成绩的心理是新课改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的。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意味着综合素质发展能够在升学考试之中发挥作用,适应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诉求,新课改具有了生命力。

3.是提高人才素质,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层面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能够借助于高考自身对于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职能,提高学生发展自身素质的动机。在单纯以考试为主的高考体系之下,发展综合素质往往“无利可图”,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不会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无论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高校选拔优质的人才都受到限制。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人才素质提高、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教育在此趋势下的困境分析

由于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条件,乡村教育必然会受到冲击,陷入困境之中。

1.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环境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以及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乡村教育得以加快发展。但是长期的差异化发展,使得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况且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又是以城市学校为导向的,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缺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环境。

(1)学校环境

由于我国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乡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展滞后,城乡学校在校舍、教学设备、活动场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落后的基础设施必然会限制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结构

《意见》规定,对学生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意味着需要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促进学生这些方面素质发展的师资条件。学校的师资结构必须包含品德教师、学业教师、心理和体育教师、艺术类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五个方面。但乡村学校师资不充裕,结构性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艺术类教师和社会实践教师十分缺乏,导致乡村孩子的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

(3)校外资源

乡村学生由于生存的社会环境限制,校外时间的安排往往十分单一。以艺术素养为例,乡村学校之中缺乏此方面的师资资源,校外也没有相应的艺术教育机构可供选择。所以,乡村教育在校外资源方面的短缺也成了乡村学生综合素质领域发展环境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乡村教育受高考的影响更为严重,应试教育风气更为盛行。过去,高考的竞争是单纯的学业水平的竞争,能否考上大学以及名校都以高考分数为准绳。在这种体制之下,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作用,乡村学生能够通过刻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之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必然向多元进行转化,意味着以分数为基础的高考录取机制的部分解体。这种新形势对于乡村教育,将产生革命性的冲击,新形势与旧理念之间的冲突必将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盛行及其必要性导致乡村教育很难接受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而学生综合素质均衡发展又要求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这种新旧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一定时间之内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城乡教育公平受到冲击

在高校录取制度从一元走向多元之后,城市学生通过高考走向大学的道路变得更宽,特别是通过保送生制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进入大学的学子中很难见到农村学生的身影。近几年的报道显示,我国著名高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明显下降。这也说明了一个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录取多元化的今天,乡村学生在“不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改革形势下将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虽然像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向农村地区考生倾斜,但这也反映了农村学生已经在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劣势。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使得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乡村学生考入大学之路变得更加狭窄。

(2)乡村教育在此形势下的机遇分析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变自身存在弊病的一剂猛药,也是乡村教育实现自身转变的一次机遇。虽然这种趋势给乡村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对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十分不利,但是乡村教育要实现发展必须正视这种改革带来的阵痛,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将促使乡村教育转变应试教育理念,走向素质教育,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注入内部动力。综合素质成了高考评价的一个项目,意味着其成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的一个方向,也就成了基础教育培养的方向。乡村教育在这种形势下也就有了自发变革的内部动力,必然会谋求创造环境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建构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内部机制。

其次,农村教育获得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外部推力。高考录取制度的转变必然会促使农村学生家长、社会其他力量推动农村教育的变革。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促使农村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子女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给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转变以应对高考形势的转变;一方面,农村家长会加大对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在乡镇开办一些培训班。

总体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被视为一种促进乡村教育转型的“倒逼机制”[4],即通过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来促成乡村教育进行一种革命性的转变。

三、基于乡村教育现实的应对策略

改革必然面临局部利益的调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形势之下受到冲击也是无法避免的利益调整,是教育发展的大局使然。教育部门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制定适宜的政策,帮助乡村教育走出困境,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我国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乡村教育也必须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大势之下化冲击为动力,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造综合素质发展环境,追赶城市教育水平。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教育之所以在新高考改革下受到较大的冲击,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的存在。教育改革往往以城市为导向,制定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更适合城市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适合城市学生的评价标准又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所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解决乡村教育困局的根本道路。

具体而言,需要实现城乡教育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经费领域的一体化。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硬件一体化,提高乡村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各省市应该根据城市一般公立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统一的标准,为乡村学校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设施,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硬件基础。教师队伍一体化是软件一体化,重点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艺术类教师)。经费投入一体化是保证,无论是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必须以强有力的财政制度作保证。

国情的变化,特别是经济上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不再需要在教育领域集中资源、区别发展,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现实的、可行的。乡村教育只有在设施、师资、财政上的劣势得以解决,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素质、实现教育公平。

2.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只是给乡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环境,并且这种一体化也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还需要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来应对城乡学生素质发展的差距。所以,在设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乡村实际制定评价标准,任何脱离农村实际的标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是他们能够有条件实现的。其次,这种标准必须是符合社会主流的,符合社会、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乡村学生未来发展是有利的。最后,这种策略必须有利于缩小城乡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差距。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参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中设置对学生有难度但是通过引导可以解决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样,在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对农村学生有一定难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必然会涉及到局部利益之间的调整。乡村教育在此改革之下,无论是旧有的教育体制受到冲击,还是城乡教育不公的扩大都是无法避免的改革阵痛。只有勇于面对改革带来的冲击,抓住改革的机遇,乡村教育才能破而后立,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 赵利萍,周先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

[3] 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

[4] 罗祖兵.关于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作者:漆家庆(1990—),男,河南信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唐智松(1966-),男,四川达县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

上一篇:周末问候语温馨一句话下一篇:小学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