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

2024-08-07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通用12篇)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 篇1

设计思路: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仪器有13种,除打点计时器和滑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外,其余11种都涉及到读数问题。其中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问题,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另外像弹簧秤、欧姆表的读数问题也时有涉及,应为本专题的复习重点。凡涉及需要估读的仪器应当解决好:怎样估读、估读到哪一位数等问题,这是本专题的难点所在。

考向走势: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核的基础内容。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原理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长度和电路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出题最频繁的知识点。

(一)测量仪器使用常规

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首先要了解测量仪器的量程、精度、使用注意事项和读数方法。

1.关于量程问题:这是保护测量仪器的一项重要参数,特别是天平、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等,超量程使用会损坏仪器,所以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仪器。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选用量程过大的仪器,采集的实验数据过小,会造成相对误差较大,应选择使测量值位于电表量程的1/3以上的电表;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选择适当的档位,使欧姆表的示数在电表的中值附近。

2.关于精度问题:所选用仪器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测量读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因此应在使用前了解仪器的精度,即看清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其中螺旋测微器和秒表的最小分度是一定的。但游标卡尺上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天平游码标尺的最小分度、弹簧秤和温度计刻线的最小分度,都因具体的仪器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则会因所选择的档位不同而造成最小分度值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这些仪器的读数时,一定要看清所选的档位。

3.使用注意事项:一般不同的仪器在使用中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⑴天平在进行测量前应先调平衡。

⑵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要求为4~6V的交流电源。

⑶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每次换档后要重新调零,被测电阻要与电路断开,使用完毕要将选择开关转至交流电压最高档或“OFF”档。

⑷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定值电阻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其允许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滑动触片开始应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时,滑动触片开始应位于分压为零的位置。

⑸电阻箱开始应处于阻值最大状态,调整电阻箱的阻值时,不能由大到小发生突变,以免因为阻值过小而烧坏电阻箱。

(二)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1.需要估读的仪器: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而有效数

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应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实验误差要求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别采用1/2、1/5、1/10的估读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0.6A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读,如安培表0~15V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档、电压表0~3V档等,当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仪器精度不够高时,也可采用1/2估读。

2.不需要估读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欧姆表刻度不均匀,可以不估读或按半刻度估读。

⑴游标卡尺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部分由主尺(最小分度为1mm),和游标尺两部分组成。按照游标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三种:(a)10分游标,其精度为0.1mm;(b)20分游标,其精度为0.05mm;(c)50分游标,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L1,再看游标尺上哪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L2,则总的读数为:L1+ L2。

⑵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30s。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 s更短的时间。位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表针走一周是15 min,每小格为0.5 min。秒表的读数方法是: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

⑶电阻箱: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读数方法是:各旋

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用电阻箱时要特别注意通过电阻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数值。

(三)典例分析

【例题1】读出下列50分度游标卡尺的示数。

;;

〖解析〗从左到右示数依次为:5.24mm;11.50mm;22.82mm。

【例题2】试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解析〗从左到右读数分别为:0.861mm;3.471mm;7.320mm;11.472mm

【例题3】按照有效数字规则读出下列电表的测量值。

⑴ ⑵

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

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A。

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V。

接0~0.6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A。

〖解析〗⑴2.17;10.8;⑵0.80;0.16

【例题4】读出右图所示电阻箱的阻值。

〖解析〗86.3Ω。

【例题5】读出机械秒表的读数。

〖解析〗99.8s。

【例题6】读出机械秒表的读数。

1、若采用50V量程则读数为;

2、若采用100mA量程读数为

3、若采用×100Ω量程读数为 〖解析〗1、23.6V;46.5mA;18.5×100Ω。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 篇2

一、明确实验目的

在物理课堂上, 任何一个演示实验的开始都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 换句话说, 每个物理演示实验都具有自己的目的性, 实验一开始就要明确其目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开展这个实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在实验的过程中, 需要重点观察的现象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变化又有哪些。这样, 有了明确的目的以后, 学生在观察实验的时候才能够把握重点。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明确好目的后, 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去实验。这样, 学生就不是简单地加减砝码个数, 只知道哪个运动快哪个运动慢, 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注意实验的可观察性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过程, 呈现物理概念、规律等。因此, 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实验的可观察性, 一方面要考虑到实验仪器摆放的位置, 另一方面, 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光线、物体大小等问题。对于一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或者利用其他一些工具辅助实验, 来增加实验的可观察性。如在做摩擦起电实验时, 最好不要在阴雨天做, 否则空气湿度大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无现象。又如讲解多用电表读数时, 由于仪器本身的刻度比较密集, 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 学生坐在下面无法观察清楚, 从而使得教师的示范讲解显得异常吃力。这个时候, 若能利用投影仪的放大功能把多用电表拿到投影仪上进行演示操作, 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表头特征及指针偏转情况, 从而有效提升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实验结构和操作的简便性

演示实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的, 这样, 演示实验就会受到时间和装置的制约。也就是说, 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演示实验, 一方面, 实验的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一个演示实验占用十几二十分钟时间,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了;另一方面, 实验装置要尽量简单, 如果实验器材过于复杂, 既不利于搬运也不利于观察。因此, 演示实验要避繁就简。如在讲到静摩擦力的概念时, 我们可以将一根木棒伸进装满砂子的试管中, 然后快速搅拌, 过一段时间以后把木棒提出来, 这时候, 就会发现木棒能够连带着把装有沙子的试管给提起来, 这就是静摩擦力。在这个实验中, 只有木棒、试管、沙子, 但在简单的实验器材下, 经过简单的操作, 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静摩擦力的存在, 可以说, 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演示实验。

四、注意学生的参与性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 多数情况下的操作者都是教师。很多时候, 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进行实验操作, 一边讲解, 而学生只需要观察和听讲就可以了。在这样的演示实验中,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性, 也无法体会到操作过程的乐趣所在。因此, 作为教师, 在开展演示实验教学的时候, 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 还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分析、探究。例如, 在学习“楞次定律”时, 我准备了长2米左右, 直径4厘米的铜管和小铁球及小磁石, 先让学生计算物体自由落体2米所需要的时间, 然后让一位学生拿管并释放附在磁石上的小球, 另一位学生觉得小球要到下管口时伸手去接小球, 然后大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就这样, 楞次定律就在学生们的欢笑和分析中得了出来。在这个演示实验中, 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中, 并积极地参与了讨论和思考, 这样, 学生不仅获得了亲身动手操作的机会, 体会到了眼见为实的道理和物理世界的奇妙性, 同时思维能力也获得了有效提升。

五、注重总结

俗话说:“雁过留痕。”做完演示实验, 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总结, 比如实验中有哪些注意点, 该实验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在实验中观察到些什么收获些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等。反馈所学知识, 是师生交流、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 自己的思路思维也将更清晰, 演示实验所达到的效果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实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在物理实验中, 演示实验是所有教学手段中最直观、最有利于展现物理学科魅力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的时候, 要注意遵循科学性强、实验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观察等原则,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总之, 在演示实验的辅助之下, 原本枯燥的物理概念、规律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简单易学, 因此, 演示实验的有效开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物理课堂的魅力是功不可没的功臣。

摘要: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和重要内容, 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和验证物理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 能否科学有效地开展演示实验教学也反映了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 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的时候, 要注意遵循科学性强、实验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观察等原则,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秋琴.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浅谈[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20) .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 篇3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错题本 建立策略

一、引言

高中物理具有难度系数大、知识点涉及范围广、实验与理论性强等特点。因此,很多高中生虽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是常在自己动手做题时错误连篇。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倦感,从而对物理题“望而却步”。为了改变传统教学环境下存在的“物理难、错题多”的问题,很多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建立物理错题本,积累物理方面的错题,形成针对化练习,进而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提升物理学习成绩。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无论是错题本的建立还是错题本的应用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导致学生学困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由此可见,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错题本的建立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物理中学生错题本的建立现状

(一)内容杂乱。

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大不相同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本身物理学习成绩比较好,因此,错的题比较少,整个错题本看起来比较整齐、规范,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物理学习情况不是很理想,错题过多,错题本的整理自然变得比较乱,且内容没有规律性,再加上高中阶段学习本身压力比较大,学生常常得挤时间整理这些错题,且整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久而久之,整个错题本呈现内容混乱的现象,当自己重新拿出来准备复习时,会因为内容混乱而影响学习情绪及学习兴趣,使错题本的应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错题本的整理缺乏科学性及逻辑性。

错题本,顾名思义,整理错的习题的笔记本,但是针对错题的理解,范围却各不相同,不会做的题,可以称之为错题,除此之外,错题有可能是因为知识点遗漏产生的,也有可能是因为解题步骤出错产生的,还有一部分是本身会做但因为紧张或者马虎等原因产生的,因此,针对不同错题形式应该采用不同记录手段,进而实现错题整理的科学性。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针对错题本上的错题的整理既没有科学性又没有逻辑性,浅显地认为只要是做错了的题,就要统统记录在错题本上,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实现错题本自身该有的应用效果,反而加大了学习压力,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学习负担。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环境下,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错题本的建立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三、增强错题本的建立与应用效果的措施

(一)分门别类,提升错题整理的科学性及逻辑性。

首先,针对错题本的建立,一定要实现分门别类,这里所谓的分门别类,主要指的是针对不同错题形式,要有不同记录方法。例如,针对本身就不会的习题,采用单独习题本进行记录,并将其视为重点的复习本,考试之前,首先复习这个本子上的内容,并且一定要亲自抄写一遍到笔记本上,书写要规范,方便以后使用;对于因知识点疏忽产生问题的习题,要进行记录,并将疏忽掉的知识点用特殊颜色的记号笔做标记,这样一来,复习过程中就可以强化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对于这一部分错题的记录,可以选择誊抄的方式,也可以直接将对应的习题的内容剪贴下来,粘贴到本子上,这样便可以节省誊抄题干的时间,减轻学习压力;对解题步骤发生错误的习题,要反复进行练习,解题步骤的练习就像数学计算题练习一样,需要的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直至养成学习习惯为止;这一部分习题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哪些记录,哪些不必记录;最后由于紧张或者马虎等外在原因导致错误产生,针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必记录在习题本上,因为本身就会。这样一来,既可以实现内容的规范性,又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增强错题本应用效果的方法及措施。

1.经常查看

整理得再好的错题本,做不到经常查看,结果就和没有整理是一样的,毫无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一定要做到定期查看一遍整理的错题,“一天一看、三天一览、每月一试”,所谓一天一看,主要指的是每天都要查看,查看今天所错的题目,当天错,当天清,这样既不会感到有学习压力,又可以增强物理学习效果;所谓三天一览,主要指的是每隔三天,要将这三天之内所有的习题浏览一遍,起到强化学习、加强记忆的效果;而每月一试主要指的是每隔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小的测试,考察自己对于错题的学习情况及掌握情况,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发挥错题本的作用,增强错题本的应用效果。

2.不断总结

其实总结的过程就相当于学习反思的过程,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学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有什么样的进步,有什么样的错误。例如,针对错题本的总结,要发现自己在什么地方的知识还比较薄弱,例如,在磁场方面的错题比较多,就应该多进行这方面练习,进而实现学习成绩提升,充分发挥习题本的作用。

四、结语

为了真正“活化”错题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积极功效,学生应该努力改正习题本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定期查看错题本和不断反思,让错题本发挥最大作用,实现错题本应用效果的增强,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提升物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洪红生.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捷径——学会错题集中“淘金”[J].科教文汇,2011(15):115-116.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集 篇4

高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让世界充满爱;如何消除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矛盾;感念父母恩;感恩父母;男生女生;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高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携手一起成长;我的优势和潜能在哪里;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高三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责任感的力量;分析自我,调整自我;学会感恩;为高考加油

凤凰涅盘 如何解决厌学问题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凤凰涅盘---如何解决厌学问题

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针对本班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过明确,且有部分同学厌学不自信的现象,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分析.增强其责任感,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学习热情.慢慢摒弃厌学这个坏习惯,使同学们明白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前提,命运在自己手里,未来的路要靠自己创造.若想自己的梦不再是虚幻,就要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路,就在我们脚下,一直通到我们的梦想之颠!班会形式: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分别由学校心理咨询室林主任和高二(9)班心灵委员林心猷阐述现阶段高二(9)班同学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其表现形式.使同学明白有厌学心理是普遍现象,但是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克服厌学心理,去战胜自己的惰性才是是重要的.班会主题设计: 以多媒体课件与主持人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凤凰涅盘》的主题.社会上存在的厌学现象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同学更清晰的记住了班会的主题,达到预期效果.班会准备: 1: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班上所存在的问题,确定以《凤凰涅盘---如何解决厌学问题》为主题.2:收集资料:围绕《凤凰涅盘---如何解决厌学问题》收集相关资料(例如:厌学导致的严重后果的案例;厌学心理的心理测验题等资料).男生女生交往 心理健康教案

♂男生 女生♀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异性交往的需要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2,引导学生树立前党的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以知道自己的异性交往行为.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人的一生》,“一封烫手的信” 六,教学课时:一节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最近有几位同学向我反应收到一些异性同学的信件,里面写的一些内容让她(她)有点不知所措,我相信在坐的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情况吧.播放多媒体演示文稿《人的一生》深入了解一个人究竟是如何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个体的.相关内容:影响生长的物质主要是人的脑垂体前叶的五种激素(即五种荷尔蒙),其中的两种---促黄体酮生长激素(LH)和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产生性腺,他们可使男女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而激素产生的效应显而易见-----异性相吸.小结:所以其实男,女同学表现出想与异性交往的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常的现象,适当的异性交往是必要的,不必遮遮掩掩.2,活动:”一封烫手的信“ 情景一:一男同学收到信,在同伴中炫耀.情景二:一女同学收到信(写信的男生她看不起),在教室中当场把信撕了.情景三:一女同学收到信以后,对写信人不做任何答复 压力”主题班会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讨论相结合 活动目的: 当今大多数中学生由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导致的一些心理压抑现象较多,这已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动过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如何面对压力 一,引题

师:出示两张“人”字卡片.提问:这两个字念作什么

生:“人” 师:对.但是大家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问题吗

生:一个右边的一捺太短太细,另一个字的一捺又太粗太长了!师:很好.这两个字从整体看,给人的感觉是不协调.哎!有的同学已经在嘀咕了,我们今天又不是来上写字课的,怎么跑题了呢 不!没跑题.谁能说说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与这两字有什么关系吗

生:(刘东山同学)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就会出现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就像这两个字一样.师:请坐.说得很棒!出示另一张卡片“人”.这是人字的正确写法,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身心都健康发展的人.......做一名有教养的中学生 高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做一名有教养的中学生

班会目的: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同学见相互出口成脏,对家长不够礼貌 ,对老师不够尊重等行为.开展“做一名有教养的中学生”的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改正,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教养”的内涵,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组织形式:多媒体,讨论,诗朗诵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网络或书本上了解有关教养的资料,收集一些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教养的事例和有教养的言语行为,并在班会课上讨论.班会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名大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上述3种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国际一级保护动物.主持人: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教养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请大家就刘海洋的行为展开讨论.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什么是有教养的行为 什么是没......跌倒了,爬起来--------高一(四)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逆境是人生的必然,应坦然面对;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价值,调整应付挫折的心态.[教学重点]: 学会面对挫折.[教学难点]: 学会用积极的,向上的态度对待挫折.[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故事磁带,每人一张纸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走路时曾跌到过吗 跌倒的滋味是什么样的

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道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又成功,也有失败.也就是说,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这时,你是被挫折吓倒,一蹶不振;还是勇敢地走向成功呢

对,我们应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二,新授课: 1,引出故事.挫折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苦难对甜菜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出示两则故事: “保尔的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小说中这样一段描述:保尔一次对朋友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当时就有人潮笑他爱说漂亮话,举例说保尔明知抽烟不好,但还是戒不掉.保尔听了当即把口中的烟卷拿了下来说:“从今天起,我决不再抽烟.”保尔说到做到,从此,戒掉了几......网瘾的危害心理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网瘾的危害

主持人: 地点:初二(1)班 时间: 参加人员: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上网和网瘾的区别。

2、网瘾对人的危害。

3、网瘾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正确和科学地使用网络 活动准备:

1、班委讨论如何实施

2、购买必备的东西

3、班级布置 活动方式:

1、通过案例分析

2、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3、学生分组辩论。

4、进行小游戏

5、老师小结归纳 实施过程: 开场白:

1、青少年迷失与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在这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许多地方以得以常见。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的泛滥正在改变、侵蚀着一代人的生活„„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 篇5

【目的和要求】

认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仪器和器材】

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支架(吊着一个轻质小球)。

【实验方法】

实验一:声是怎样产生

用音叉槌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用音叉跟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接触,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图1.54-1),表明叉股在振动。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可以直接感觉它的振动。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实验二:声音怎样传播的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篇6

1.实验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

2.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高考常考点)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高考常考点)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考点分析 篇7

电学实验的考查主要包括:电表的读数、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电路实物连线等几个方面。

一、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

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 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 0~15V。如图1所示:

电表读数时首先要看清量程, 并确定最小分度值 (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电压值) 。

电压表、电流表若用0~3V、0~3A量程, 其最小分度值分别为0.1V、0.1A, 可以采用十分估读法, 在最小分度值后加一估读数即可。图1中电压表读数为1.88V, 电流表读数为0.83A。若指针恰好指针指在第10条刻度线上, 则读数为1.00V (或A) 。

电压表若用0~15V量程, 则其最小分度为0.5V, 为2分度仪表读数, 电流表若用0~0.6A量程, 则其最小分度为0.02A, 为5分度仪表读数, 这种量程读数时读数结果必须与其最小分度小数点位数相同, 结果是最小分度的整数倍。图1中电压表读数为9.5V, 电流表读数为0.16A。左图中如指针指在第10条刻度线上, 读作5.0V。右图中指针指在第10条刻度线上, 读作0.20A。

二、实验器材的选择和电路的选择

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总的原则有三:一安全、二精确、三方便。实验器材的选择与实验电路密切相关, 选择器材前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安全可靠、测量精确、操作方便的实验电路, 再根据实验电路的需要选择器材。

1. 电表的选择

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 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 电压表两端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所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大于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 以确保电表的安全;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使电表的指针摆动的幅度较大, 一般应使指针能达到半偏以上, 以减小读数的偶然误差, 提高精确度。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后, 若不计电表内阻则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和内阻较大的电压表, 以减小系统误差。

2. 变阻器的选择

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路中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以确保变阻器的安全。为满足实验中电流变化的需要和调节的方便, 在分压式接法中, 应选用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 应选用电阻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的变阻器。

3. 电源的选择

一般可以根据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直流电源。

4. 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的选择

内接法是由于电流表的对电压的分压作用, 而使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值偏大 (U测=Ux+UA) , 此时R测=Rx+RA,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外接法是由于电压表对电流的分流作用, 而使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值偏大, 此时R测=RxRA/ (Rx+RA) ,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可以结合以下口诀记忆:“大内偏大, 小外偏小” (即内接法适合测大电阻且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外接法适合测小电阻且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

当待测电阻阻值与电压表、电流表的阻值相差不多时, 如何确定被测电阻R是较大还是较小呢?可以用临界值计算比较法:

当时, 用电流表外接法系统误差小;

当时, 用电流表内接法系统误差小;

而时, 电流表内外接法效果是一样的。此时的被测电阻值R我们称为临界电阻。

5. 分压式和限流式电路的选择

(1) 由于限流式电路结构简单, 耗能小, 通常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

(2) 下面三种情况必须选择分压接法。

(1) 要求被测电阻的电压或电流从零连续调节, 只有分压电路才能满足。

(2) 如果采用限流接法时, 无论怎样调节, 电路中电流 (电压) 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 (压) , 那么为了保护电表或电阻元件, 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3)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 若所用的变阻器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 采用限流式接法时, 即使变阻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 待测电阻上的电流 (压) 变化也很小, 这不利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在变阻器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的情况下能较大范围地调节待测电阻上的电流 (压) , 必须采用分压式。

三、电路实物连线的注意事项

1. 电键必须控制全电路;

2. 电表的量程要适当, 流经电表的电流要正入负出;

3. 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限流、三端分压”接法, 且要求在闭合电键前, 必须保证限流接法中滑动变阻器以最大电阻接入电路, 分压接法中滑动变阻器输出电压端电压为零;

4. 安培表的内外接法必须正确;

5. 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连接器材;

“模拟实验”与高中物理 篇8

这里的“模拟”是指通过设计与原型相似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规律和过程的方法。此法应用于物理教学可使事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中重现,可将现象简化或进行时间、空间的放大或缩小,甚至可对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进行研究。特别是解决那些尚无简单有效的仪器可演示的实验,模拟实验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根据它的特点和主要功能,我在此粗略地把它分为以下四类。

1研究主体模拟

在这里把可以用放大或缩小的,相似的,而又能反映事物某方面规律的客观实体来代替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研究主体模拟。

研究主体模拟的设计思想主要在于下述两种情况:其一是为了突出客观实体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研究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如物理中的多种理想模型,以及天体运动模型,微观结构等几何相似模型。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我在实验基础上,运用研究主体模拟法,用自行车气门和进水阀门来模拟单向门。如此,不但加深对“单向性”认识,而且激发了兴趣,开阔了思路。

其二是为了解释某些行为和特征而建立起来的模拟。如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南北半球的气旋、旋涡方向等,在地理课中亦有提及。方法:我们可以取一只旧的橡皮篮球(或地球仪)来模拟地球自转,然后将红墨水从上往下滴落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此时可明显看到水痕向西边呈扩散状,从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北半球向南的水流冲刷西岸这一自然现象。

我市慈溪中学物理组自制的波的形成演示仪,也是对研究主体——绳波中的绳用小球进行了模拟。把小球用弹性橡皮筋竖直悬挂,每个小球间也用弹性橡皮筋连接,这样就用小球模拟了绳中的各个质点。每个小球间的弹性橡皮筋表示各个质点间是有相互作用的弹力的,任意一个质点所做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

2物理相似模拟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中,人们常常希望利用模拟试验来代替对实际现象的研究,以便使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言某些在目前尚无法达到的条件下出现的情况。例如用水代替石油研究其在管道中的运动。其特点是模拟与原型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故称之为物理相似模拟。

物理教学中的“失重和超重”,我们用类似航天员训练的方法模拟。一种是测力计与物体一起自由下落(实验室有成套实验器材),另一种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去模拟物体在失重下的物理状态。

海市蜃楼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教学中一般只作介绍,至多不过看看录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能在实验室加以模拟,则不仅可激发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还可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首先,我们可以在三面透明的玻璃箱中放人若干白糖而不加搅拌,使糖水造成折射率随深度而变化,而最大折射率出现在含糖较多的容器底部,以此来模拟大气折射率随高度而变化。当用氦氖激光光束从侧面射入此溶液时,即可看到光束弯曲现象。然后再以某些景物作海市蜃楼模拟,使之起到突破时空限制,重现自然奇景之目的。另外,用带电的肥皂泡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进行“密立根油滴实验”的模拟(比较困难),以及十分壮观的“可乐瓶水火箭”等,均是物理相似模拟的范例。

3过程模拟

如果把具体物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并根据其本质特征而设计的一种模拟叫过程模拟。其特点是过程简化,易于控制。

例如,气体压强的分子运动论观点,通常采用雨滴打伞面来类比。这种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碰撞的过程,书本介绍用豆(或沙)落在电子称上来模拟,就显得直观生动了。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和退磁等都是过程模拟的成功例子。

又如布朗运动的模拟,用一个装有小弹球的容器,小弹球可以被底部弹射装置无规则搅动,分别放入小球,相对较大的球,分析放入球的运动及受力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布朗运动的特点。

我们在分析曲线运动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个难点,在此我们以平抛运动为例,在演示有关实验后,用“慢镜头”的方法,手持粉笔头边走(模拟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边从上向下加速下移粉笔头(相对于自己),以此模拟平抛运动,既简单明了,又便于分析。

热学中的统计方法和光本性概念,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和时间的限制,怎样从个别事件的无规律过渡到大量事件的有规律,成了模拟实验的设计难点,在教学中可采用这样的替换,把在不同时刻的物体空间分布规律等效变换成同一时刻不同状态规律的比较的方法,让全班同学同时掷硬币若干次,然后统计比较下列情况“国徽”朝上的次数:(1)某同学,(2)某小组同学,(3)全班同学。从而使学生既突破了难点又受到一次生动的方法论教育。

4模拟放大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那些不易观察或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规律,因缺乏形象的感性材料而引起思维障碍。模拟放大就是采用空间放大和时间放大的方式,抓住本质特征,展现实验,使其生动、直观、形象。从而促进思维顺利进行。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的“水面浮针”,学生感到新奇,但在分析受力时往往错误认为表面张力与重力平衡,经指出后又不理解沿液体表面作用的力并没有作用在针上。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形成概念过程中缺乏直观材料。为此。我用一只较大的气球,充入少量气体,然后在上面放一根小铁棒,以此来模拟放大液面浮针,并指出液体表面张力同橡皮膜的张力,只作用在它们的表面,并没有作用在针(或棒)上,作用在针上的是因液体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液面对针的支持力。通过令人信服的实验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保持液面不分裂。

力的分解,关键是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的分解是其中的典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用长毛板刷来模拟放大物体的运动趋势,用吹塑纸(或海绵)模拟斜面挡板,则斜面被压和物体向下滑动趋势一目了然。这样,学生也能用类似方法分析其他力产生的效果。

教材里有一个固体形变演示实验:用手捏压装满水的圆柱体玻璃瓶(瓶盖中心开孔并插一玻璃细管),玻璃细管中水面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位,这说明瓶子受捏压时发生了形变。其实这个实验,我们需稍加改进。因为有的学生提出水面上升不是因为瓶子形变,而是由于手的温度较高,瓶中的水吸热升温体积膨胀所致,为了消除学生的误解,可将圆柱体玻璃瓶换为椭圆柱体玻璃瓶,先沿短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上升,后沿玻璃瓶长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从而使学生确信水面的升降是玻璃瓶形变的结果。这样一来,不仅效果依然明显,而且使实验可信度大增。

在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中还增加了多普勒效应。要观察由于声源和观察者的运动而使接收到的声音频率发生的变化显然比较困难,但用单位时间内从观察者身旁通过的人数来模拟放大声波的波数(即频率),并让学生实际表演一下,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此现象的理解。

高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篇9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综合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

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原理

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牐犛μ乇鹱⒁獾奈侍猓貉橹せ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 gh≈( ),

牐牼退阊橹ち苏飧龉程中机械能守恒.

(2)掌握实验方法步骤;

(3)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

实验仪器

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实验装置

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牐犗旅婕父鍪怯μ乇鹱⒁獾模

牐牏傺橹づ6俚诙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牐牏谘芯科脚孜锾宓脑硕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牐牏垩橹せ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

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牐牏苡玫グ诓庵亓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牐牏萦泄氐缏返牡缪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

(4)会观察、解释实验现象,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5)会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实验数据的处理

重要的有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方法(如分析是不是匀速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变速运动,如何求某时刻的速度、如何求加速度等);解方程求解未知量、用图像处理数据(把原来应该是曲线关系的通过改变坐标轴的量或单位而变成线性关系,即变成直线,是重要的实验能力)。

实验误差的定性分析

中学阶段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误差分析,但对主要误差的产生原因、系统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等,应能理解。在电路的实验中,粗略地看,认为电流表是短路、电压表是断路,但精确一点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都不能忽略,定性地讨论电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我们应该掌握。

2课本重点实验(下详解)

3、设计实验的能力.

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注】几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牐犗旅婕钢质笛榉椒ㄊ俏颐侵醒Ы锥挝锢硎笛橹杏霉的,从方法的角度整理、复习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

牐牐1)累积法: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周期时我们用的是累积法,即我们不直接测一个周期的时间,而是测30~50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数即得周期T的值.用累积法的好处是:①相当于进行多次测量而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偶然误差;②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以测单摆的周期为例,我们实验时单摆的摆长大约是1m或不到1m,用停表(最小分度值是0.1s)直接测1个周期的值,只能读出两位有效数字(机械停表的指针是跳跃式前进的,因此不能估读),如1.8s、2.0s等,而测30个周期总时间,则可读出至少3位有效数字。

用累积法的实验还有很多,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直径…

初中物理实验色光的混合教案 篇10

【目的和要求】

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演示三原色光混合成白光。

【仪器和器材】

三原色光源,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三原色光源可以自制。将三个小灯泡分别放在三个圆纸筒(如蜡纸筒)中,圆纸筒的一端分别包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小灯泡发光,透过玻璃纸即得到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图2.12-1甲)。

依次只接通一个灯泡,使得屏上先后出现三个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圆形光斑。

先后分别同时接通两个灯泡,屏上得到两个圆形光斑,并有一部分相重叠。如图2.12-3,红光和绿光相交叠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紫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青色光。

【注意事项】

该实验若在光线较暗的教室中进行,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 篇11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強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讲,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劳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如果说,物理学科是一门让我们人类认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学科,实验就是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睛,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科,这是从物理的学科本质,彰显学生整体素养的角度来谈的。另外一个方面,高效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优化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深层认知,优化我们教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与综合能力、创新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举足重轻的重要影响。本文中就从分析高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重大意义入手,展开论述,望抛砖引玉。

一、引起了中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与求知欲望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的大规模普及,许多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抽象和艰难而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迫使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去寻找各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钥匙,而趣味小物理实验所具有的魅力和精彩,常常引起了中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与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所以,作为一名新课改、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仅仅掌握了教材中有的,实验室里摆放整齐的物理实验原理、过程与步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我们身边的具体生活现象做起,开始观察、发现,并实验。,由于这些小实验与我们学生的具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便尤为亲切,由于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所以便显得自然、随和,没有了实验室里与教室里的压抑。尤其重要的是,由这些小实验开始,会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由实验的新奇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首先形成直接兴趣和求知欲,虽然这种兴趣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水平,但它对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新课改之前,传统意义的物理课堂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教师包办过多,应试痕迹较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独立思考,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提升与创新精神。新课改活动开展以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成为了我们高中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实验在这方面会起到较大的作用。比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实验试试,看在一个玻璃杯子里填上大米,中间再插上一根筷子,把米压紧,再倒少许的水,这时就可以提起筷子把真个杯子拎起来。学生们在自己实验的过程中,自然会加以主动思考,这样无论是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是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全方面地得到培养与提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做任何一项实验,从设计实施到分析总结过程,得出结论,都与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密不可分,并要求听觉、视觉等器官高度兴奋,是手与脑的密切合作,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交融,起着任何其它教学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追求创新,以适应人们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那么,在学校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显得格外重要,而物理实验教学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物理实验中,教师要明白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适当加以引导,切不可加以包办。让学生学会经受挫折,从挫折中去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撞击学生的创新灵感。例如,在做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依次增减砝码,那么,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示数。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想到,如果我把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此时能不能测出物体的质量呢?在经过多次实验后,这些学生竟然总结出当物体和砝码在天平的左右盘放反了时,也能测出物体的质量,此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示数。虽然我们不提倡学生用这种方法去测物体的质量,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总之,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创设实验情景,才能使物理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容易接受了,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掌握相应的技能。

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之我见 篇12

一、根据问题制定方案,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均和运动有关, 描述了物体的普遍运动规律.

某位教师在教学这一块内容时, 对教学的方案内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 将“对速度的测量”以及“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两个实验探究内容浓缩在了一堂物理课上.这位教师首先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 并结合多媒体课件, 给学生讲解了时间、位移、速度等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而后, 这位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 我们都知道用位移除以时间就能得出速度.那么, 在实验室中, 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我们要如何设计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同时, 速度随时间的改变是具有相应的变化规律的, 我们要怎么设计实验来研究这种规律呢?”在这位教师的提问和不看书的要求下, 学生纷纷开始尝试自己制定一套测量速度并研究速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案.经过这位教师的引导, 以及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 最后学生提出了“利用一种可以计量单位时间并同时能标明位移的计时测量工具来测算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构想, 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之后, 学生最终将这种构想统一到了“打点计时器”上.

2. 结合情境创设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根据实际的问题提出假设, 进而进行实验论证的一门学科.高中物理教学中, 包含有大量的测量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验证性实验.大部分的高中物理教学, 教师往往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误区, 仅仅是一味的将这些实验知识传授给学生, 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的高中物理教材, 其中编有大量的重视锻炼学生能力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 应当结合教材来设计教学内容, 注重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某位教师在教学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时候, 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四个小朋友在冰面上玩耍, 他们决定来一场比赛.其中一个胖小孩和一个瘦小孩分别坐在板凳上, 另外两个小朋友在后面推, 这两个负责推的小朋友力量是一样的.两人推动十米以后同时放开, 比较胖小孩和瘦小孩谁在冰上谁滑得更远.刚接触到这个情境时, 学生纷纷以摩擦力的知识来解答, 认为瘦小孩受到的阻力小, 作用力一样的情况下, 应该是瘦小孩滑得更远.结果这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了一遍刚才的情境, 学生都惊讶地发现, 最后居然是胖小孩滑得更远.就在学生纷纷猜疑时, 这位教师适时问到:“学生, 根据我们学过的牛顿定律, 瘦小孩质量小, 加速度大, 所以他加速快, 同时受到的冰面摩擦力也小, 但是为什么最后却是胖小孩滑得更远呢?这其中必然有科学道理, 但是学生能不看书, 自己发现其中的道理吗?”经过这位教师的一番引导, 学生纷纷组成了小组进行讨论, 有的还拿出了稿纸进行演算.这位教师又给学生放映了其他类似的现象, 比如, 在一堆摞起来的棋子中快速打掉中间的一颗, 其他的棋子还是保持原状.在这位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终于有所领悟, 得出了“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这一假设.可见这位教师的课堂设计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不能仅局限于对学生思维能力上的开发, 还要重视学生对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知道, 提出解决方案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而切实有效, 可以操作的实验设计, 才是高中物理教学真正应该重视的地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 是意义重大的.

如, 上述的学生提出设计“打点计时器”实验的这个例子, 其实一开始, 学生的构想十分幼稚.因为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 学生在一开始, 提出了“在光滑的平面上, 用弹簧秤拉动小木块做水平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 并用刻度尺测量位移, 用秒表记录时间, 从而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并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构想看似可行, 但其实具有不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时, 首先肯定了学生这个设计上的原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 这位教师又问学生:“学生, 你们有设计好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器材吗?我想问, 单就‘光滑的平面’这一个条件, 你们要如何来准备呢?”教师的这个问题一下就点醒了学生, 使他们意识到了自身设计上的错误, 即具有不可操作性.这样的实验设计是毫无意义的.之后, 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一步步提出了类似于“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构想.在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实验构想之后, 教师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设计, 将整个实验的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原理、目的等全部设计出来.在学生分小组完成设计之后, 这位教师又要求学生派小组代表上讲台来发表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 然后再由其他小组来评定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选出了最佳实验方案后, 教师又要求学生自行组织完成实验, 这样, 学生的实际操作实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上一篇: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作会议领导讲话下一篇:关于写景的游记作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