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看图说话作文

2024-05-12

饿了看图说话作文(共14篇)

饿了看图说话作文 篇1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我的看图写文教学坚持的是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首先, 当然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建立合理清晰的思维方向, 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掌握量力性原则, 为持续发展做铺垫。让学生初步掌握写话的基本方法、步骤, 打好框架, 先求完整, 多垒台阶, 由易到难, 由口述到笔写, 由扶到放, 循序渐进。一次写话一个重点, 使学生每次都有长进。

三、快乐学习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起点低一点, 让全班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至少有90%学生能完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 不能让班上30%的学生不符合基本要求。

实施合理内容需要先择恰当的形式。一年级的学生在看图说话、说故事的时候, 对你一句, 我一句的对话形式较熟悉, 而要写一篇有头有尾的小短文时, 还是会感觉吃力的。比如在教《离群的小鸡》和《聪明的公鸡》时, 就遇到这样的问题, 单副图说得很丰富, 连在一起就乱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是最害怕失败的, 为了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说话写话的教学中, 我们就要探讨科学的形式, 既简单, 又能完整表达图画内容。所运用形式如下:

1.详说后听写, 比如《聪明的公鸡》指导学生说话后, 听老师复述, 边听边写, 最后完整地读几遍, 做到句子连贯。

2.详说后填空写, 如说话内容:《我最喜欢的水果》, 先看实物说, 让学生习惯一种模式, 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 填空写——“我最喜欢的水果是 (什么) , 它 (什么样) , 它的颜色是 (什么) , 剥开皮里面 (怎么样) , 咬一口 (写味道) , 真好吃。”

3.填开头、结尾或填段落式, 让学生对段的认识和段的连接更直观一些, 不要有畏难情绪。

4.忆写, 听老师讲故事后边回忆边写。

5.边看表演边写, 比如《聪明的公鸡》。

6.仿写, 比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 仿照它借尾巴段落的句式, 写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可以是小壁虎向松鼠借尾巴, 小壁虎向孔雀借尾巴, 小壁虎向猴子借尾巴等等, 这种对课文内容的恰当移植, 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思维迁移, 好处多多。

7.讲评重写式, 让学生有榜样可以参照。

8.考试式, 完全由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想象、自己表达, 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是锻炼, 也是逼上梁山, 不动脑筋光照别人说的写只能是暂时的, 对于老师来说, 也能对学生整体的实际水平心中有数。

9.写“每日一句”式, 比日记简单, 但发展到后来, 82%以上的学生都不止写一句话, 而发展成为对一天生活重点的简单记录和对事物的看法。

以上诸种形式, 实际是一个“扶放结合”的过程, 包含着由扶到放的递进过程。1——6“扶”的形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 目的在于打好作文框架, 做到语句通顺、明白、完整, 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达, 有一个感性的认识。7——9是“放”开写的形式,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写出真情实感, 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有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 激发写话兴趣。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追求教学效果时, 要把握这样的标准:

一、一年级的学生看图作文只是低标准的看图写话, 能够把若干复杂内容连起来就不错了, 大家共同说话再写话, 写得差不多是无可指谪的;

二、一年级刚开始学习看图说话、写话, 只能一次教一个样, 标准太多容易出现混乱。这样做也是为了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能大面积提高, 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

看图说话作文指导课的好处还在于:它是作文的分解动作, 便于把整个作文过程一一解剖给学生看,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引导观察、引导命题立意、引导联想想象、引导表达,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之路。学生根据图画, 调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储备, 理解图意, 再运用语文知识整理组合, 表情达意。

从看图说话到作文写作 篇2

一、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看图说话是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入门阶段,而当面对给定的一幅图的时候,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往往很少能够系统全面地观察给定的图画,而仅仅是按照个人积累的习惯,漫无目的地东瞟西看,这样所观察的内容往往是无序杂乱的,学生通常将这样杂乱无序的内容直接表达出来,从而缺乏一定的顺序性,表达的内容也极度混乱,导致学生抓不住画面的主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合理有序地观察一幅画面,传授给学生看图的方法,使其知道应该看什么,应该怎样看。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太成熟,因此,在看图说话写作的起始阶段,教材中的图画设置得都比较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一般都遵循着一定的顺序安排。通常来说,都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时空顺序。例如,一幅表现风景的画面或者表现事物发展过程的画面,一般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设置的;而一幅表达事物的发展过程的画面,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其本身的发展顺序来展开的。但是所有图画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千篇一律,教师切忌一概而论,用固化的思维桎梏学生的想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图画内容具体分析,根据画面的情节设置或内容安排把握看图的节奏和顺序。在指导学生看图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指导学生从简单的画面看起,再逐步强化至复杂图画的训练;其次,在看图的顺序上,必须首先看表达主要思想的圖,再看次要的,然后由表及里,由部分联系到整体,使学生对画面大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看图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看图说话的时候有条理,有组织,才能为之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之后, 学生已经能够有条理有顺序地梳理所给的图画,但是,在动笔写作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知如何下笔,即所谓的“言之无物”。我们提倡的教学当然是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文思泉涌,显然积累少的小学生,尤其是刚接触看图说话写作的学生达不到这个程度,这个时候,我们追求的即为言之有物。让学生在刚接触到所给的题目时,不会感觉思绪堵塞,而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是提高写作技能的必经的过程,也是学生进入写作之路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难点。面对静止的画面,如何将其“动态化”,如何赋予静止的景象、人物以动感和感情,是教师引导学生奠定写作基础的必要内容。

将静止动态化需要学生调动自身所具备的驱动力,这些驱动力就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与感悟,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将眼前所呈现的表象的东西印在脑海中,然后通过积累达到另一个较高的阶层,挖掘出其表象之下更加深层次的东西,这些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所需要用到的精华。不论是更加成熟的文学作品还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比较简单的小学生写作,其实都是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的,只是它们的范围不尽相同,而这些作品若想取得成功,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部作品,必须要深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写作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活再现,多阅读,多体验,多积累,才能在课堂上言之有物,有话可写。

三、启迪学生展开思考联想

仅凭图画所给的内容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有多形象,一篇好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原本单薄的内容基础上添加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便能将枯燥单薄的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从单薄到丰富的转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在表达方式、技巧、手法上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针对所给的图画进行想象练习,将画面中的内容扩展开来。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画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其次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外推,即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观察对所给的人、物、景进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扩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唤起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表达情感。例如,面对名为《拔河比赛》的一幅图画,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描绘的拔河的整体场景进行细致的观察,想象则可以从选手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着手,从而笔下的人物与场景才会更加活灵活现。

气球又回来了看图说话 篇3

陈振予

阳光明媚的一天早上,天空万里无云,小兔兴高采烈地向果园走去,走着走着小兔碰到了大象伯伯,大象伯伯手里拿着十个气球给了小兔两个,小兔连忙对大象伯伯说:“谢谢你大象伯伯。”

于是小兔拿着气球在果园里蹦蹦跳跳,躲躲藏藏,一不小心摔倒了。小兔的气球飞走了,小兔坐在地上伤心地哇哇大哭,眼泪向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小兔的哭声引起了小鸟的注意,小鸟飞过去问:“小兔你怎么了”?小兔说:“我的气球飞走了”。小鸟说:“没事,我来帮你衔回来吧!”小鸟回头一看,气球已经飞上了半空中,小鸟快速地煽动着翅膀像箭一样冲向气球,一口咬住气球的绳子,把气球叼了回来还给了小兔,小兔高兴得手舞足蹈的,连声说:”谢谢你小鸟”,小鸟说:“不用谢,不用谢”。

后来小兔又邀请小鸟在果园里做游戏,小鸟飞小兔跑,它们的笑声回荡在果园里,玩得可开心了。

【飞走的气球回来了】

何启永

这天,是小猴的生日。它请了小老鼠,因为它最喜欢的朋友是小老鼠。

今天他们过得很开心。他们吃美味的蛋糕还玩了撕名牌游戏。小老鼠给小猴子送礼物,小猴却说:“不要。”这是为什么呢?小猴说:“我没有为你做什么事情,你啥要给我送礼物呢?我们的友谊是无价的。”

小老鼠抓住小猴的手,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当然要给你礼物啦!”

为了决定收不收礼物,它们俩来个跑步比赛。谁先跑到两棵大树中间,谁就赢。规则是如果小猴子赢了小老鼠就不用给她礼物。如果小猴子赢了,就乖乖地把礼物收下。

为了给小猴子礼物,机灵的小老鼠途中故意摔了一跤,这时小猴子就赢了。小猴子接过小松鼠为他准备的礼物,她俩开心地拥抱在一起,大声地说:“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气球回来了】

高子媛

小兔用零花钱买了两个花花绿绿的气球。正在回家的路上,小兔看着美丽的风景的时候,没注意到自己的气球已经飞走了!当小兔注意到自己的手的时候,手里已是空空的了。

“哇!”小兔耷拉下了耳朵,像两片快要被秋风吹落的树叶,泪水像雨水一样哗啦啦地流下来了。小兔哇哇大哭,哭啊哭啊。一只小鸟看见了,就把气球diāo给了小兔。

小鱼撑伞了看图作文 篇4

我家门前本来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我经常在河里游泳、在河边钓鱼,有时还会跟小鱼小虾们一起玩耍......最近好久没去河边玩了,

小鱼撑伞了(看图作文)

。今天我来到小河边,惊讶地发现河水不再清澈了,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我对着小河大喊道:“鱼儿、虾儿,你们在哪里?”不一会儿,只见浮上来几把小伞。再仔细一看,原来撑伞的是小鱼们。我疑惑地问:“你们为什么要撑伞啊?”小鱼说:“人们经常往河里扔东西,我们都被他们砸怕了!”这时,我又发现有一条小鱼脸上还戴着口罩呢。我更加不解了:“那为什么要戴口罩呢?”“难道你没有闻到河里散发出来的臭味吗?”听小鱼这么一说,我还真的闻到了一股股难闻的臭气,

大学生也要“看图说话” 篇5

关键词:看图说话,文字,图表

在医学教材中, 除文字外, 往往还附有相当数量的图和表, 文字和图表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在学习中不可偏废。医学生理学有很多内容难讲授, 难理解, 难记忆, 所以对重点和难点知识, 在文字之外还附了相应的图, 有效解决了讲和学的难题。但在实际教学中, 因为生理学是学生较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 这之前很少接触图表 (组织结构图除外) , 所以还不能很快形成医学学习的思维, 加上生理学内容多, 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多, 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图, 靠单纯的死记硬背, 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要知道, 相应的配图并不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点缀,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或以另一种方法来阐述文字理论。有的图是文字的高度凝练, 直观形象;有的图是文字的载体, 理论知识由这些科研实验图引申得出。有的教师认为图的学习相对容易而简单讲授或重文字轻图一笔带过或干脆舍弃, 结果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影响学生的思维, 使其产生误解, 认为这些图, 并不重要, 不去认真思考, 甚至放弃它们。殊不知, 这些图不仅为问题式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 而且以其多样性和知识性为枯燥的文字学习带来乐趣。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生如何看图, 如何分析并从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使学生学好生理学,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今后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 对学生今后科研活动中的绘图和识图也很有帮助。

生理学教材中的图、表不同于儿童时期的简单图片, 而是医学知识的转换, 以数字和线条为主, 但对刚开始学医的学生来说, 同样需要“看图说话”。

第一步“看”图, 以氧离曲线为例 (见图1) 。所谓氧离曲线, 是表示氧分压 (PO2) 与血氧饱和度 (HbO2) 关系的曲线[1]。首先, 让学生看它的坐标, 即横坐标是PO2, 纵坐标是HbO2, 明白了这点就会初步了解这张图要说明什么, 即在不同氧分压下, 血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其次, 让学生看图体是线图、点图还是柱状图。图中氧离曲线是一个正S连续曲线, 反映一种连续变化的趋势。第二步“说”图,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即这张图代表什么, 图形中隐含的意义是什么, 有何特点及原因。这些都需要结合文字理论来分析。图中正S连续曲线的特点是:可以大体分为3个部分, 即上部相对平缓区, 中部慢速下降区和下部快速下降区, 结合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联系到气体交换, 就知道上部即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7.98~13.30 kPa (60~100 mm Hg) , 即PO2较高的水平, 可以认为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这段曲线较平坦, 表明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是氧气的储藏区间。中部即氧离曲线的中段较陡, 相当于PO25.32~7.98 kPa (40~60 mm Hg) , 是HbO2释放O2的部分, 是组织正常状态主要的气体交换区间。下部即氧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PO22.00~5.32 kPa (15~40 mm Hg) , 也是Hb O2与O2解离的部分, 是曲线坡度最陡的一段, 即PO2稍降, HbO2就可大大下降, 是急性状态的氧释放区间, 代表O2贮备。理解了氧离曲线的特点, 举一反三, 就不难理解和记忆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这张图了 (见图2) 。通常用P50来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 P50是使Hb氧饱和度达50%时的PO2, 正常为26.5 mm Hg。P50增大, 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 需更高的PO2才能使Hb氧饱和度达到50%, 曲线发生右移[2];P50降低, 则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达50%Hb氧饱和度所需PO2降低, 曲线发生左移。影响Hb与O2亲和力或P50的因素有血液的pH、PCO2、温度和2, 3-二磷酸甘油酸等。当血液的p H降低, PCO2、温度和2, 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升高时, 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曲线右移, 反之则曲线左移。

学生掌握“看图说话”后, 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 记忆也相对轻松了, 毕竟图给人的印象要强于文字, 当把头脑中的图消化后, 文字部分自然就呈现出来了。医学生都是理科出身, 有着扎实的数理化功底, 难的不是看图, 而是说图, 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授课的重点。生理学教材中的图还有很多, 形式多种多样, 但找到并掌握“看图说话”的规律后就不难理解和记忆了。

参考文献

[1]朱妙章.大学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看图说话(五) 篇6

“看图说话”,只是读诗一法,并且很有它的局限性。大凡诗歌之有韵味者,总是会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用“图”填补了空白,说不定是一种“煞风景”,至少在很多情况下,“图”对于读诗来说属于可有可无。比如刘禹锡《和乐天舂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生活中大约并不缺少如此诗意的瞬间,可巧扑入诗人之眼,于是成为舂景中的一幅美人图。诗作本已如画,更无须作解。至多为“玉搔头”注明出处:《西京杂记》卷二,传说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簪因有搔头之名,当然也推广及于金簪银簪而成为簪的昵称。如果吾人多事,援唐敬陵贞顺皇后亦即武惠妃墓石椁线刻画中的一幅为图解,——山石花草间,袅娜一树花影下,新妆佳人手拈搔头“数花朵”,偏有粉蝶一只“飞上玉搔头”(图1),恐怕未如《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之深入一层,引白乐天原唱,揭明背景,日“居易原诗涵意虽不能一一细解,禹锡和诗所谓‘蜻蜒飞上玉搔头’则亦武儒衡讥元稹‘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之意,不但和诗,而且次韵,语意又针锋相对,必非无因而作者”。如此,则美人图就未必真的是写生,而意在讲另外的故事。

但涉及咏物,左图右诗,或稍稍有助。比如晚唐诗僧贯休咏文房数事,中有《水壶子》一首,诗曰:“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注“水壶子”日:“此指书写磨墨用的盛水器。”又“卓立”句,注云:“卓立,超群独立。杜甫(《天育骠图歌》:‘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澄心,中心澄澈。陆龟蒙《移石盆绝句》:‘移得龙泓潋滟寒,月轮初下白云端。无人尽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两竿。’提携:张九龄《白羽扇赋》‘提携密迩,摇动馨香’。注:水壶出水口。”——无论于水壶子之物,抑或水壶子构造之种种,所注似乎均末得要领。水壶子固然是“书写磨墨用的盛水器”,但此类盛水器的样式原不止一种,既日水壶子,则造型如壶也。“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自是咏物,卓立,言器之形态;澄心,言器容清水,提携,道出壶有梁或柄而可提携注水。卓立、澄心、提携,虽是前贤用语,其实与诸人所咏之物无关。若以图为注,那么恰好有温州市郊锦山出土时属五代的一件瓯窑曲流砚滴,器高稍逾十厘米,是一个瓜棱小壶,瓜棱下边探出卷曲的长流,中腰却被瓜腹伸出一个合掌的圆环抱住,扁宽的半环式壶柄上贴饰一只蝉(图2)。这一件砚滴,便是当日名作“水壶子”的一种,以蝉为饰,自是取意于“清”,与诗所谓“澄心”的意思是一样的。当然咏物诗总要意存双关,卓立、澄心,正不妨看作写心之语。然而咏物诗的要义之一,即在于咏物贴切,读诗者不得其物之实,恐怕也难得其咏物之妙罢。

七、“九子铃”

又有一类诗中“物”,在诗人已是用典,意本不在咏物,甚至他也不知“物”状究竟如何,而吾人借助现代考古,竟可因其诗,得其“物”,则此“看图说话”,便好比锦上添花了。

譬如李商隐《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2004年)引前人注“九子铃”:“《西京杂记》:‘昭阳殿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齐书》:‘庄严寺有玉九_f铃,外国寺佛面有光相,禅灵寺墖诸宝珥,皆剥取以施潘妃殿饰。’”以下引述诸家评说,多言此诗以微物寄慨之好。《集解》因总评之日:“‘九子铃’既齐废帝荒淫昏憒之标志,亦其荒淫亡国之见证;既梁台新主荒淫相继之标志,亦其重蹈亡国覆辙之预兆。一微物而贯串两代亡国败君之丑剧,构思之巧妙,表现之含蓄,均臻极致。”

玉谿生诗每有刻画物象的精妙,不过((齐宫词》中的九子铃却只是用典,而不在刻画。然而《集解》之评述既然特别强调“一微物而贯串两代亡国败君之丑剧”,则此“微物”究竟是何面目,吾人到底要明白才好。而此“物”以后又被欧阳修轻松拈出用于写景,便是《甘露寺》“危栏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欧阳修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2012年)注“九子铃”云:“古代寺观风簷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但所谓“装饰铃”,却又是如何“装饰”呢,此铃之面貌,依然教人踌躇难寻。

这里便有必要“看图说话”。——首郜博物馆展厅里陈列一枚嵌宝银铃,原是出自北京八宝山西晋幽州刺史王浚之妻华芳墓,银铃顶端一只背驮环钮的卧牛,其下打制出来八个人形,却是持器鼓吹或击掌节奏的八个伎乐,细窄的银条掐出伎乐的四肢、眉眼,包括手中的乐器,伎乐两足之间各一个小环,环缀嵌宝的小铃凡八枚。大铃、小铃,其表皆满布粟粒围出的石碗,自是用作嵌珠嵌宝,只是悉数脱落(图3)。小铃之于悬缀它的大铃,其“子”也,正如两汉魏晋习称的七子奁、九子奁,即大盒里边总装若干小盒而合为一器,小盒为七,名七子奁,小盒为九,名九子奁。一枚大铃悬缀若干小铃,便可依小铃之数而命作七子、八子乃至九子铃。华芳墓早年被盗,所存只是劫余,原初此铃或不止一枚。如《西京杂记》所说,龙口衔九子铃数挂,当日檐前叮咚之际,又不仅得以靡丽之音传布风的节奏,且更有流景闪烁引曜日月之嫣媚。妙巧殊工,果然有动人之魅,以至于成了亡国之“微物”,虽然亡国之因本不在“微物”,而只是被诗人撷来作为诗眼。唐人李商隐、宋人欧阳修是否见过九子铃,似难知晓,然而八子铃今人已可见得真确,“犹自风摇九子铃”、“九子铃寒塔影移”,较之古人系于文字的以物寄慨,吾人多了一重与“物”觌面的“穿越”之快,不是足以教人启颜么。

顺便说一句,华芳之曾祖,便是《世说新语》中载其行事的华歆。

八、“芙蓉盃”与“芙蓉叶”

旧式笺注着墨于揭橥出处与典故,即前人用过的词藻以及见载于典籍的故事与传说。然而涉及器物,这样的注解便不敷用,前代用过的名称,至于后代,虽称呼不变,所指却未必相同,即便其器为同一类,器之形制也未必相同。

如欧阳修《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其四:“劝客荚蓉盃,欲搴芙蓉叶。垂杨碍行舟,演漾回轻械。”《欧阳修诗编年笺注》:“芙蓉盃,形状如芙蓉花的酒杯。庾信诗《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二十五‘竟日坐春台,芙蓉承酒杯’。”——庾子山诗固可算作芙蓉盃的出典,但六一居士的时代“劝客”所持之芙蓉歪,果然与五百年前的同名之器形制相同么,何况尚须再加一问:与芙蓉歪相连的“芙蓉叶”,又是何物?显见得仅注出典尚不足以解诗。

芙蓉本是荷花的别名之一,这里的芙蓉是指锦葵科的芙蓉,与水芙蓉相对,它也称作木芙蓉,又苏颂《本草图经》称作“地芙蓉”,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称作“添色芙蓉花”,因金秋开放,故又名作“拒霜花”。花开后色由浅红转深红,迎霜带露,别具一种娇艳。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王安石《木芙蓉》“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胭脂色未浓”,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刺绣《黄筌画芙蓉螃蟹图》可以会得宋人对它的种种赞语。作为酒器的英蓉盃,在诗人笔下自然也饶有佳致,所谓“劝客芙蓉歪,欲搴芙蓉叶”,“盃”者,适如《笺注》所云“形状如芙蓉花”;“叶”者,便是承托芙蓉花式盃的芙蓉花式盘。诗虽未言盃盘质地,但据今天能够见到的实物,可以推知是银制,而诗句所云正是芙蓉盃盘一副。四川彭州宋代金银器窖藏中有银荚蓉花承盘亦即“芙蓉叶”一对(图4),盘系打造成型,式如一枚银芙蓉,盘心凸起三枚花瓣合抱的花蕊,由花心向外铺展的两重花瓣用虚线细錾脉理。通常会有一只同它造型一致、纹饰相同的银歪,以合作一副,四川蓬安县南燕乡龙滩子村南宋窖藏中的银芙蓉盃盘一副,便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实例(图5)。这一类花式盃盘,两宋俗称“象生”,或作“像生”,是时人喜欢的一种样式,芙蓉之外,流行者尚有葵花和菊。宋元时代呼作“葵花”者,原是蜀葵。葵花杯的设计构思或即来自葵花图,苏轼题赵昌黄葵图曰“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王伯敫所藏赵昌花四首·黄葵》),花如金杯,也正如金杯似花,且看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唏颜墓出土葵花盏(图6),正是绢帛妙染移作锤錾功夫,于是倚风含笑,易作酒宴“低昂”矣。

小鸭子得救了看图作文 篇7

“救命呀,救命呀!”小鸭子焦急的求救声吸引了附近的两只小鸟。小鸟惊讶地问:“小鸭子,你怎样掉进那么深的坑呀?”小鸭子昂着头,懊恼地说:“都怪我粗心大意没看清路,不细心滑了一跤掉入坑里,此刻,怎样也爬不起来了。”小鸟听后,安慰小鸭子,“小鸭子你别急,虽然我们救不了你,可是我们能够找森林里的动物们来帮你,他们必须有办法救你出来的。”说完,小鸟就去找“救兵”了。

“咚咚咚”大象明白后,甩着长鼻子,迈着稳健的步子,大步流星地走来说:“让我来试试吧!我的长鼻子像座结实的小桥,我把长鼻子伸进坑里,让小鸭子顺着鼻子爬上来。”可是,土坑太深了,大象够不到小鸭。小鸭扑腾着翅膀急得团团转。树上的小猴子看见了,顺手掰了根细长的树枝,一副胜券在握地说:“我有办法了!我把长树枝的一端递给小鸭,让他抓住后,我们齐心协力把他拉上来。”可正要往上使劲拉的时候,树枝“啪”的一声断掉了。哎呀!这个办法也不行。小鸭子“哇”的一声坐在地上大哭:“我是不是永远都出不去了?”大家看着小鸭嚎啕大哭,即心疼又无计可施。正拎着水桶的小熊冷静地看了看手中的水桶,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河水,想到小鸭会游泳,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小鸭子会游泳,我们只要把水坑灌满水,小鸭子不就自然会浮起来了。”大家都很赞同,纷纷加入了救小鸭的行动,大象帮忙吸水,小猴负责传递水桶,小鸟在空中为他们加油。不一会儿,深坑就被水灌满了,小鸭子浮了上来得救了!

小鸭子得救了看图作文 篇8

一天,小鸭子在河边玩耍。突然,它掉进了一个坑里。小鸭子急忙喊道:“救命啊!”

小鸟看到了,连忙播放了森林广播:“大家快来救小鸭子啊,它掉进坑里了。”小猴子赶来了,它爬上树,折断一根树枝,然后把树枝伸进坑里救小鸭。可是树枝太短了,小鸭子根本拉不到。小象赶来了,它把长鼻子伸进坑里,想把小鸭子卷起来,可是小鸭子还是够不着。小熊走过来了,它灵机一动,说:“大家不用着急,我有个好办法,小鸭子不是会游泳嘛,那我们就往坑里倒水,小鸭子就会自动浮上来了。”大家一听,觉得真是个好主意。就按小熊的方法做,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坑里倒水。果然,小鸭子一点一点地浮上来了。

看图说话,以图促说 篇9

一、抛砖引玉, 导入语篇话题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1a 图中呈现The girl says: “ I study by making word cards.”让学生照样画葫芦,通过对图片的解读,很快能回答出: The boy in green says: “I study by listening to the tapes.” 学生还能各抒己见,快乐地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给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平台。

二、激活思维, 预测语篇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视听动画、阅读文本等方式直截了当地感知、理解和體验文本。其实在进入语篇文本学习前,不妨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能对课文提供直观线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测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力。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 2a 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in 2b. Can you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我把它分解成两个问题.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An unusual house, two handbags and a small art piece. 2.What may the passage talk about? It may talk about recycling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或者Its about how people can think of creative ways to use things that are no longer used(wanted). 学生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灵活使用所学知识,这是作为一线教师最愿意看到的。Who made them? What are they made of /from? 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可以绘制出思维导图,即板书雏形.

三、训练技能, 辅助语篇复述

复述是英语语篇教学中必要环节之一。它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加以整理,有重点,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复述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背诵,而是经过自己大脑言语中枢的加工,创造性地再现已知语言材料的内容。教师在让学生复述前,给予他们足够的信息提示。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 Section A 1c --2a.

Tell a story about Marys morning.

Mary overslept yesterday. By the time she got up, her brother had already gotten in the shower. After he got out of the shower, she took a quick shower and got dressed. But by the time she wen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 So she had to run all the way to school. When she got to school, she realized that she had left her backpack at home.Then she ran home to get her backpack. What was worse, when she got home, she realized she had left her keys in the backpack. So she had to run back to school without her keys or her backpack. By the time she got back to school, the bell had rung. By the time she walked into class, the teacher had already started teaching. 在课文9幅图片的帮助下,大部分学生能流利地讲述这个故事。然后把它作为当堂作文。学生觉得简单,从心理上就容易接受,乐于动笔写。

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多,最熟悉的学习资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亲切的,作为教师有责任把教材提供的各种(素材)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

作者简介:

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五法 篇10

一、启发诱导, 全面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对于小学生, 特别是刚刚开始练习看图说话的低年级学生, 在练习看图说话之前, 应先启发诱导,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 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 教师要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 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 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看图说话感兴趣的目的。

二、指导看图,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看图说话, 看图是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才是关键。对于初学的学生, 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 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 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看图, 第一, 要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目的是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 为进一步思考说话的内容、确定话题中心打下基础。第二, 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时有所侧重, 分清主次, 重点部分要仔细观察。第三, 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第四, 指导学生在事物联系中进行观察, 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看图立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思维力, 看图说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第一, 想象要依图进行。也就是说, 想象要根据画面的提示, 结合自己的经验把图画的表象具体化, 使画面没有表达出来的与表现出来的东西有机地结合,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 想象要围绕中心。在我们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中, 已经对图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有了要表达的中心, 这样我们的想象就要围绕中心进行。想象可以使说话的内容更丰富, 使表达中心的材料更具体。第三, 想象要符合实际。想象不是凭空的瞎想和主观的臆造, 它要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一致, 要符合人们的经验和客观现实, 只有这样的想象才能与画面内容紧密结合, 成为锦上添花的妙想。

四、练习说话,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看图说话不仅要训练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的实践中, 丰富学生的语汇, 通过语言这种外在的形式, 固定和存储思维。因此, 在看图说话中必须落实“说”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表达时做到:第一, 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做到层次清楚, 条理分明, 同时还要注意到前呼后应。第二, 表达要突出重点, 有主有次。第三, 表达要注意语言的连贯、通顺和明了。第四, 表达要注意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学生的表达才会流畅、具体、条理清楚。

五、评议总结, 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指导练习时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 特别是平时不爱说话、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要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锻炼, 鼓励他们练习说话。说话时可以是一个学生练习说, 其他学生仔细听, 为评议做准备。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语, 表扬优等生, 鼓励后进生, 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主动吸取别人的“营养”。对说得好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增强他们今后更好地练习说话的信心, 尤其对后进生, 哪怕只有一点闪光处也要给予表扬, 让其尝到胜利的滋味, 激起其再次被表扬的欲望, 使其走上练习说话的宽广之路。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 诱导、观察、理解、表达、评议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 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 互相渗透, 交错融合, 统一进行的, 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完整, 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也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 兼顾学生的表达。

小鸭子得救了看图作文 篇11

小猴子听到喊声跑过来。小猴子想:“怎么帮助小鸭子呢?,哎呀,有了!”它把一根长长的竹竿伸进坑里,可是竹竿太滑了,小鸭子抓不住。

大象伯伯来了,它也想了个好办法,它把长长的鼻子伸进坑里,可是坑太深了,小鸭子够不到大象伯伯的鼻子。

这时小熊来到坑边,它一边观察一边歪着大脑袋想办法。突然小熊跑开了,它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装满水的桶,只见它把水往坑里倒。大家看了都来帮忙,大象伯伯用鼻子吸水,小猴子帮着小熊抬水,坑里的水越来越多,小鸭子浮上来了,它终于得救了。

花盆打碎了看图写话作文 篇12

小明放下足球,自己正运着球,只见小亮像风一样过来抢小明的球,小亮伸出脚,只听“嘭”的一声球飞快的向天上钻,正好飞到了二楼的李奶奶家,兄弟俩人瞪大眼睛,张开嘴巴。眼睛死死地盯着足球。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足把李奶奶的花盆被足球大了下去,“嘭!”花盆碎了,变成了碎片,小明和小亮挠着头,皱起眉毛,不知该怎么办。

忽然小亮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和小明连忙去拿零花钱,去花店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花盆送给李奶奶。李奶奶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小明和小亮高兴地笑了。

饿了看图说话作文 篇13

一、 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f(x)在x=x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f(x)在点(x,f(x))处的切线的斜率.

例1 如图1,曲线y=f(x)在点P(5, )处的切线方程是x+y

-8=0,则f(5)+3= .

解析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表示曲线y=在点P(5,

f(5))处的切线x+y-8=0的斜率-1,即=-1.

又切点P(5,f(5))既在曲线y=f(x)上,又在切线x+y-8=0上,所以5+f(5)-8=0,解得f(5)=3.

所以f(5)+3=3+3×(-1)=0.

反思 要注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和运用.如本题已知点P(5,f(5))处的切线方程,这就意味着P的坐标既适合曲线方程又适合切线方程.

例2 (2008年高考福建理科卷第12题改编)已知函数y=f(x),y=g(x)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图2所示,那么y=f(x),y=g(x)的图像不可能是 .(只需填相应的序号)

解析 导函数的图像能反映出原函数图像上各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的变化情况.

从导函数的图像,可知这两个函数图像在x=x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同,因此②是不可能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导函数y=的值随着x的变大而减小,所以反映在原函数y=f(x)的图像上,应该是点(x,f(x))处的切线的斜率随着x的增大而变小,所以①③也是不可能的;同理,再由y=的值的变化情况去验证y=g(x)图像上各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的变化情况,可知④是可能的.所以应填①②③.

反思 当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时,y=f(x)图像上各点处的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大,即图像是“下凸”的;而当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时,y=f(x)图像上各点处的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即图像是“上凸”的.反之亦然.由此可见,函数的“凸性”反映了函数值的变化速率,函数图像上各点处切线斜率的变化.

二、 掌握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从导函数图像判断导函数值的符号,使>0成立的区域对应f(x)的单调递增区间,使<0成立的区域对应f(x)的单调递减区间.即导函数图像在x轴上方的区域对应原函数单调递增区间,在x轴下方的区域对应原函数单调递减区间.

例3 (2005年高考江西理科卷第7题改编)已知函数y=x的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是函数f(x)的导函数),则下面四个图像中,y=f(x)的图像大致可能是 .(只填相应的序号)

解析 注意这里给出的是y=x的图像,于是可尝试通过该图像推断出y=的值的符号,来判断y=f(x)的单调性,从而得到y=f(x)的草图.

由图3,可知当x<-1时,x<0,于是>0,f(x)为增函数,表现在图像上为上升的;当-10,于是<0,f(x)为减函数,表现在图像上为下降的;而当01时,x>0,于是>0,f(x)为增函数,表现在图像上为上升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③符合题意,应填③.

反思 (1) 本题也可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来求解:由图3,可知==0,所以f(x)的图像在x=±1处有平行于x轴的切线,可知①②④错误;再结合的值的符号,通过判断f(x)的单调性,易得只有③正确.

(2) 想想看,若图3是函数y=的图像,则y=的图像大致可能是怎样的呢?

三、 掌握导数与函数极值的关系

从导函数图像判断在某点两侧导函数的符号,若在x两侧符号相同,则x不是f(x)的极值点;若在x附近的左侧>0,右侧<0,则f(x)是极大值;若在x附近的左侧<0,右侧>0,则f(x)是极小值.即导函数图像由x轴上方到x轴下方的分界点为原函数极大值点,由x轴下方到x轴上方与x轴的交点为原函数极小值点.

例4 (2006年北京文科卷第16题改编)已知函数y=f(x)在点x处取得极大值5,且其导函数y=的图像经过点(1,0),(2,0),如图4所示,则x的值为 .

解析 由y=的图像,可知在(-∞,1)上>0,在(1,2)上<0,在(2,+∞)上>0.所以f(x)在(-∞,1)和(2,+∞)上单调递增,在(1,2)上单调递减.于是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所以x=1.

反思 如果你对导数与函数极值的关系有更加透彻的理解,那么你便能由x=1为导函数图像由x轴上方到x轴下方的分界点,知点(1,5)即为原函数的极大值点.

1. (2008年北京文科卷第13题改编)如图5,函数f(x)的图像是折线段ABC,其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4),(2,0),(6,4),函数f(x)在x=1处的导数为,则f(f(0))+=.

2. (1) 设是函数f(x)的导函数,且y=的图像如图6所示,则y=f(x)的图像可能是 .

(2) 如果函数y=f(x)的图像如图7所示,那么导函数y=的图像可能是.

(3)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的导函数

在R上也可导,且[]′ <0在R上恒成立,则y=f(x)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像中的.

3. 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区间(a,b),导函数

在(a,b)内的图像如图8所示,则函数f(x)在(a,b)内的极小值点有个.

4. (1)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作出函数的大致图像:

① f(4)=3,=0,当x<4时,>0,当x>4时,<0;

② f(1)=1,=0,当x≠1时,>0;

(2) 已知函数y=f(x)的图像如图9所示,试作出函数y=的草图.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 篇14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90-01

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呢?

一、明确目的,培养观察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的事物引诱,使之服从预定的教学目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前,我组教师们总是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本学期陈岚老师执教《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陈老师在揭题后,提出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这四幅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首先从整体上通过观察把握了图的意思,然后教师又指导学生一幅图一副图的观察,抓住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仔细看图,再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最后引导,离群的小鸡这样做对吗?从而让学生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培养了他们认真观察的能力。

二、加强引导,螺旋渐进

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是从无目的到有目的,从笼统到精细,由表面到内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研讨中发现,开始教看图说话时,应该从感知图的整体入手,步步深入。例如:有一次我在讲述看图写话《植树》时,我先让学生完整地观察图,理解图意。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差,掌握词语少,说话时往往词不达意或没有明确的中心。对此,我就设计了步步深入的问题,先让有过植树经验的同学讲一讲:“你平时是怎样植树的”,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板书“挖坑、种树苗、培土、浇水”等植树步骤的相关词语,同时让学生用词语或几句话完整、连贯地把图的大意讲清楚,从而培养学生概括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同时,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表述一副图时,常常东一句、西一句,不一定能清楚、有序的说出来。这又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怎样指导学生把一段话写说完整,说清楚呢?一是要教学生恰当地用词。如教学《扫雪》时,一位学生写道:“下课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操场扫雪,有的同学用扫帚扫雪,有的同学用铲子铲雪,有的把雪堆在大树脚下,还有的把雪倒在小推车里,运到别的地方去。”这句话中的“扫、铲、堆、倒、运”就用得非常恰当,把同学们怎样扫雪说得具体、确切。二是运用一定的句式引导学生写好一段话。有时候,学生表达事物时会在组织语言上遇到一定的困难,话说不清楚,这时,老师就是适当引导。如期末复习的试卷上有《课间十分钟》的看图写话,我是这样引导的: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看,这边的小男孩在提足球,只见他…瞧,那不是最喜欢踢毽子的李同学吗?只见她…这样给学生一定的句式,二年级的学生就较顺利地把幅图意表达清楚了,语意很有条理。三是训练学生把一句话说正确、具体。如我在指导看图写话《读书》时。

三、带着问题,训练写话

二年级学生只有七八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观察事物只停留在印象和轮廊的层面上,加之识字有限,要把句子写通顺、连贯,是不易的,所以可以先写一句话或几句话。此外,在写话中还要注意两个序:(1)看图的序。如由远到近,由近及远;由左到右,由右到左;或从上到下。(2)写图的序。写图虽然只有几句话,但也要注意把事物写清、写连贯。如在教《小猫画鱼》时,我要求学生给每幅图写一句话,要求学生在本上空两格,标点占一格,图一写出时间、地点、谁在干什么?图二要写出谁想干什么?图三要写出谁在干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也让学生容易按教师要求写出句子。低年级小学生表现欲强,喜欢展示自己,我就采取写话后读给大家听或讲给父母听的方法鼓励他们,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得到肯定,也就有了兴趣,今后的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四、大胆想象,激励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只有学会想象,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文章才会神采飞扬、增光添辉。看图写话中的图仅仅是一副静止的图,低年级的孩子根本不会想象。常常是只言片语就把一幅或几幅图写完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语言:“乐乐在公园里玩,他很开心”至于怎样玩,图上没画,学生就不会写。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像,“他为什么来公园玩?”引导学生想象:可能爸爸妈妈不在家,他觉得很孤独;可能他的作业做完了,妈妈奖励他出来玩;可能今天是周末,他可以轻松轻松;。。。接着再想一想:“是怎样玩的?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他会说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会想什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像,不同的想像就会有很多闪光的创新。当然在启发想象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童话故事书。

上一篇:公共场所须知下一篇:小学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