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共11篇)
看图说话 篇1
我们以前的作文教学, 一上来就是命题作文, 常常是三年级的同学也不知如何下笔, 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 甚至到小学毕业, 有的学生连一件事还写不清楚。这种情况, 除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外, 也充分说明作文训练的方法不科学。各行各业的学习, 最初都是照葫芦画瓢, 在掌握一般技术的基础上, 才能推陈出新。而看图说话作文, 正是同步训练小学生作文基本功的最好方法。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我的看图写文教学坚持的是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首先, 当然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建立合理清晰的思维方向, 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掌握量力性原则, 为持续发展做铺垫。让学生初步掌握写话的基本方法、步骤, 打好框架, 先求完整, 多垒台阶, 由易到难, 由口述到笔写, 由扶到放, 循序渐进。一次写话一个重点, 使学生每次都有长进。
三、快乐学习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起点低一点, 让全班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至少有90%学生能完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 不能让班上30%的学生不符合基本要求。
实施合理内容需要先择恰当的形式。一年级的学生在看图说话、说故事的时候, 对你一句, 我一句的对话形式较熟悉, 而要写一篇有头有尾的小短文时, 还是会感觉吃力的。比如在教《离群的小鸡》和《聪明的公鸡》时, 就遇到这样的问题, 单副图说得很丰富, 连在一起就乱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是最害怕失败的, 为了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说话写话的教学中, 我们就要探讨科学的形式, 既简单, 又能完整表达图画内容。所运用形式如下:
1.详说后听写, 比如《聪明的公鸡》指导学生说话后, 听老师复述, 边听边写, 最后完整地读几遍, 做到句子连贯。
2.详说后填空写, 如说话内容:《我最喜欢的水果》, 先看实物说, 让学生习惯一种模式, 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 填空写——“我最喜欢的水果是 (什么) , 它 (什么样) , 它的颜色是 (什么) , 剥开皮里面 (怎么样) , 咬一口 (写味道) , 真好吃。”
3.填开头、结尾或填段落式, 让学生对段的认识和段的连接更直观一些, 不要有畏难情绪。
4.忆写, 听老师讲故事后边回忆边写。
5.边看表演边写, 比如《聪明的公鸡》。
6.仿写, 比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 仿照它借尾巴段落的句式, 写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可以是小壁虎向松鼠借尾巴, 小壁虎向孔雀借尾巴, 小壁虎向猴子借尾巴等等, 这种对课文内容的恰当移植, 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思维迁移, 好处多多。
7.讲评重写式, 让学生有榜样可以参照。
8.考试式, 完全由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想象、自己表达, 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是锻炼, 也是逼上梁山, 不动脑筋光照别人说的写只能是暂时的, 对于老师来说, 也能对学生整体的实际水平心中有数。
9.写“每日一句”式, 比日记简单, 但发展到后来, 82%以上的学生都不止写一句话, 而发展成为对一天生活重点的简单记录和对事物的看法。
以上诸种形式, 实际是一个“扶放结合”的过程, 包含着由扶到放的递进过程。1——6“扶”的形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 目的在于打好作文框架, 做到语句通顺、明白、完整, 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达, 有一个感性的认识。7——9是“放”开写的形式,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写出真情实感, 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有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 激发写话兴趣。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追求教学效果时, 要把握这样的标准:
一、一年级的学生看图作文只是低标准的看图写话, 能够把若干复杂内容连起来就不错了, 大家共同说话再写话, 写得差不多是无可指谪的;
二、一年级刚开始学习看图说话、写话, 只能一次教一个样, 标准太多容易出现混乱。这样做也是为了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能大面积提高, 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
看图说话作文指导课的好处还在于:它是作文的分解动作, 便于把整个作文过程一一解剖给学生看,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引导观察、引导命题立意、引导联想想象、引导表达,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之路。学生根据图画, 调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储备, 理解图意, 再运用语文知识整理组合, 表情达意。
大量事实证明, 学生作文水平低, 是因为害怕作文有畏难情绪。而造成这一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就是从低年级到中年级, 学生猛然面对作文, 极其生疏, 无所适从。既然下笔艰难, 那肯定难获成功, 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挫折的, 如果指导方式不得法, 内容不衔接, 学生因畏难而丧失写作的兴趣, 今后的作文教学难有好的效果。教学内容上, 看图说话写话是高年级作文的起点, 是作文的必经之路。教学形式的合理安排, 是为了削平作文之路上的坎坷, 使学生少摔跤, 甚至不摔跤, 顺利地通过迟早要面对的作文入门这一关。
看图说话 篇2
一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钓鱼.钓了一会,小猫看到蜻蜓妹妹飞来了,就丢下鱼杆跟着蜻蜓妹妹玩去了.这时猫妈妈钓到了一条大鱼,小猫说:“我怎么钓不到.”猫妈妈说:“你专心的坐在这里,一定会钓到鱼的..”
作文“ loading=”lazy“ src=”p.9136.com/1w/l/d7f7cec4008_5fbf7f1d032cf.jpg">
小猫安心的坐下来钓鱼,这时小猫看到蝴蝶姐姐飞来了,就丢下鱼杆跟着蝴蝶姐姐玩去了.
天晚了,该回家了,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猫妈妈告诉小猫钓鱼时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小猫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蜻蜓妹妹来找他玩,他不理,蝴蝶姐姐来找他玩他也不理,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
看图说话>作文200字“看图说话” 篇3
关键词:图表;识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家奉献给我们感知那些难以感知的地理事物的特殊望远镜”。注重图表运用,突出综合分析能力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以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地理信息,从而使试卷简洁直观。学会阅读地图,不仅可以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地理分析能力乃至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学会读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而且还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熟练判读和使用地图、准确绘制相关图像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地理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内在要求。
一、认清地图要素——读图的前提
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地图要素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l)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他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数学要素对军事和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界线等)。(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具体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为主。
二、判断包含内容——识图的重点
是指能依据地图比例尺、经纬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从图中正确选择并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信息主要是指:区域面积,地理事物的位置、高程,地形特征,气候资料等。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能把重要的地理信息准确地填绘到图上。政区图:可从形状轮廓,位置和范围,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湖),经济特征(矿产、工农业生产),人文特征(居民、语言、宗教、城市、旅游等)五方面入手。地形图:着重从地势高低,主要地形部位,地形种类、分布及成因等方面展开。示意图与景观图:依逻辑和比例关系、图例和注记等要素,结合有关原理判读。日照图:(1)方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极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俯视为顺时针。(2)昼夜半球:太阳照亮的一半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3)晨昏线:依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变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4)地方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越往东,地方时越早;每向东过15°,地方时早1小时。(5)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由之往南北两侧逐渐递减。(6)节气: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北极圈内发生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内发生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
三、获得潜在信息——识图的关键
读图能力一般分为两个层次:(1)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即获取“那里有什么”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能力,如地名、位置、数字、零散的分布知识等。此阶段不需要思维加工,直接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事物的表面特征,该过程反映了读图的感性认知过程,即地图的初读初说阶段。(2)信息的获取能力,即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分布规律、解释原因的能力。潜在信息的挖掘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能力,通过推理,形成具有一定特征和规律的结论。学生在做题时往往需要通过表层信息来推断潜在信息,从而获得解题的突破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从图表中独立获得潜在信息的能力。
四、图形转换——培养拓展思维
图形转换是指图像的迁移变化,即根据原图所表达的地理含义,用新设计的图示来表达,或根据原图反映的地理原理,迁移到新的图像中。每年高考都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构思独特、形式新颖的创新性图形,令不少考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如何入手。其实,不管图形多么创新,多么新颖,总能在教材或复习用书、讲义上发现“原型”或原图的痕迹。因此,教师在例题讲解时,应多加指导启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原图,分析原图显示的关键点、线、面和表达的地理原理,尽可能一图多用、一图多变,并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变换,说明图像是如何演变过来的。有效加深认识和理解图像的本质特征,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培养多种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新图,有时也可进行图形变换的专项训练,如将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倒置后,再进行图像重绘,得到别有意境的图形,令学生回味无穷。
五、画图——识图的提高和再创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地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地图。画图时,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创新的火花在不知不觉中迸发。
六、形成区域地理心理地图
一般而言,学生总的感觉是: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相对较容易掌握,自然地理较难学习,尤其是中国地理最难学,难就难在中国局部区域图实难定位。要想顺顺利利定位,考生必须在头脑中构建世界(中国)政区(地形)图的“心理地图”。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感知中国空间跨越范围,建立宏观整体的粗略心理地图。
(2)识记各大洲和13个分区或中国某一大区重要经纬线及经纬线经过的地理事物,或画简图图解区域组成和位置,从微观把握区域状况。
(3)通过典型经纬线剖面图,逐一掌握特殊经纬线穿越某一区域(某一大区)的地理事物,达到巩固之功效。
综上所述,学生反映的读图难,往往成为制约地理成绩的瓶颈,教师应在上述六个方面对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进行培养,这种能力应首先建立在扎实、牢固的地理基础知识上,在平时授课中点点滴滴地渗透,“论从图出”,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寻找答案,并能准确地用简洁的地理语言描述。在掌握了各种规则图表的基础上,注意运用变式图,训练学生适应新图,适应变化,从而提高高考地理的读图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
2.刘振泉、姚智君,《新课标下学生读图和析图能力培养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12
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初探 篇4
一、精选图片, 激发兴趣
善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低年级的教科书里每一课都配有漂亮直观的插图,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观图比读文更有兴趣, 学生看着图片,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印象更为鲜明、深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 让学生乐于朗读课文, 记忆课文内容, 并且能够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或书面表达的方式把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例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春笋》一课中, 利用书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然后再对照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了解春笋的外形特征和春笋的生长特点,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选用课外读本中的图片。除了从教材中获取看图说话写话的资源外, 绘本中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 也是训练写话的好材料。现在新课标要求每个学段的孩子有必读的和选读的课外书目, 在教师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 把图画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孩子看, 并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 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这对孩子永远有着一股无法抗拒的魔力。例如在带领一年级孩子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时, 我就设计了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1.故事讲的是谁? (学生观察封面, 说一说) 2.小灰兔对大灰兔说了几次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话? (观察图, 联系自己说说会说几次) 3.小灰兔每次都会说些什么呢? (再次联系自身, 进行合理想象) 4.大灰兔会怎样回答小灰兔呢? (引导学生想象用爸爸妈妈平时对自己的语气说话) 在阅读完本书后, 又为孩子们的说话写话寻找材料, 小灰兔对大灰兔的爱有多爱呢?大灰兔又是怎样爱小灰兔的呢?这些教学设计, 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 让孩子在听动人的故事情节的同时, 不仅让孩子们经历了“习作之旅”, 还引导学生感悟到亲人对自己的爱。
二、教会看图, 学会观察
观察是口述和笔述的前提, 没有细致而又准确的观察, 怎能说好话呢?在指导学生习作时, 牢牢把握以兴趣为起点,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入手。让小狗会说话, 让小兔会撑蘑菇伞, 让小熊会骑自行车, 让布娃娃会旅行等等趣味性, 生动性的图片, 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融进“我”的思维触角, 让“我”的语言、行动、思想代替了图中的小动物、小植物们。“我”和他们共命运, 同呼吸。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童话之旅”, 又诱发了他们说的欲望, 静止的东西有了动感, 同时, 也教会了学生看图的方法。
在观察画面的同时, 注重学生关注的地方, 适时点拨,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 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看图写话要求中常常会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 小朋友在观察图画时就要从图中现有的一些场面来推测。例如在看图写话《小兔运南瓜》这幅图的内容是这样的:小兔种了一个大南瓜, 怎么搬也搬不走, 最后看见小熊猫骑着自行车过来, 小兔便把南瓜滚回了家。1.图上画了谁?它想干什么?2.正在小兔犯愁时, 它看见了什么?3.它想到了什么?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说一说, 演一演, 通过引导, 把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 画面丰富了, 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三、从说到写, 提倡口语先行
看图说话记(二) 篇5
成书于初唐的《游仙窟》,是中国小说史上很特殊的一部,它在中土久已失传,却在唐代渡海刊刻于东瀛,直到近世杨守敬著录于《日本访书志》,方重为国人所知。其作者,日本钞本署作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世因定为唐张鷟所撰。文成在世即大有文名,且名传新罗、日本。《游仙窟》以骈散相间之体为传奇,虽然情节并不曲折,辞旨也无深意,而语言轻巧风艳,颇存初唐俚辞谑语,故特为语言学家所重。其实语言之外,此中关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画,也很有错采流光之绮丽,而为唐代传奇所鲜见。那么也可以认为,《(游仙窟》对于今人来说,更多的是文学以外的价值。比如我,对它的兴趣就几乎全部来自各种各样的“物”,尤其是至今不得确解者,譬如屏风、画鄣两事。此乃小说主人公被引至十娘卧处时率先入眼的陈设,便是“屏风十二扇,画鄣五三张”。八年前我在《行障与挂轴》一文中曾认为画鄣是待张于屏风的屏风画,后又改作“可以如行障一样悬挑的观赏画”,却总觉得所解未切。今见中华书局出版《游仙窟校注》一厚册,自足欣喜。疾忙展卷,但见《校注》解释此句日,“屏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画鄣,即画障,画屏,有画饰的屏风”。不免嘿然。如此,“上面常有字画”的屏风,与“有画饰的屏风”,究竟一事耶,两事耶?若为一事,则此屏风、画鄣之形容岂非叠床架屋;若为两事,二者又区别何在呢。默思数日,终得一解,因写出心得,也借此纠正补充以往之愚见。
且先言“画鄣”。
画鄣,多写作画障,又或画幛,它并不是“有画饰的屏风”,而是唐人常常说到的障子。其上有画,却非图案一类的“画饰”,而是出自画家乃至名公巨匠之手的山水画、花鸟画。屏风与障子,就实用而言,功能相似,即都有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材料以绢帛为常,形制却并不相同。屏风自是把屏面固定于框架亦即屏风骨,不论一扇与多曲。障子则不然,障子是用丁字障竿把障面悬挑起来,下设障座以为固定。障座的样式,与南北朝以来流行的帷帐座应无不同(图1)。若改变陈设位置,取竿出座,移动是很方便的。而障子的这一形制,原是来自行障。
至隋唐,卧床周围尚未有与床栏连作一体的帐架,因多以屏风和行障掩护起这一方私密的空间,庾信《灯赋》“翡翠珠被,流苏羽帐。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可见卧息之处由此二事布置出来的旖旎与温丽。“屈膝”,乃合页,那么这是一架多曲屏风。行障的材质通常是织物,似乎以锦为多,至少也是以锦为缘以宜于披垂。梁吴均《续齐谐记》中《阳羡书生》一则,用于山野间划分几对男女不同活动空间的器具,即是一具锦行障。《灯赋》所谓“芙蓉行障”,芙蓉,当是织纹。唐刘方平“乌栖曲》:“娥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此一具与灯光相映的“芙蓉行障”,自然可以认为是用《灯赋》之典,不过行障的使用这时候本来也还有着与《灯赋》中相似的情景。河南安阳市果品公司家属楼基建工地唐墓墓室棺床之侧的壁画绘出手持行障的侍女,行障团花绣带,中间撑竿下有三足,落在一个石障座上(《中国出土壁画全集》第五册,图116,科学出版社2012年),行障的样式因此正见得清楚(图2),虽然图版说明道是“一仕女站立在幔帘后”,而我们知晓此物非名“幔帘”也。
卧处与屏风并用的画障,也是与行障相同的陈设,只是如前所述,障子的材质通常不是织锦,而是画作,并且多为山水画。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画来。”作者以早慧闻名,此诗系少年之作,其佳处即在于以“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画来”一联,巧妙点出障子的材质是透明的云母。——障子本多山水画,这一具云母障子却止须持向野庭,自有山水映现,而不必施以绘事也。或日“二句形容屏风上描画的山泉,形象逼真,使人感到不是画出来的”(《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若依此解,则这一首诗也就才调平平了。此外,它也不是屏风。云母为窗、为幌、为屏风,此前并不鲜见,宁夏固原北周田弘墓即曾出土数百枚云母片(《北周田弘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而云母制为障子,似可算作特例。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注此诗云“唐时呼屏障为障子”,下并举出唐人咏松树、山水障子之作若干例。其实赵注胪举的诗句所咏只是障子,而非“屏障”,因为唐代屏风与障子原为二物。王绩《山家夏日九首》之六“障子游仙画,屏风章草书”,二者对举,可见颇有分别。《游仙窟》十娘卧处的“屏风十二扇,画鄣五三张”,自然也是如此。
画障在王绩和《游仙窟》的时代,尚算得新生事物,因为它的出现,大约在隋唐之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句下自注云:“自隋已前,多画屏风,未知有画幛,故以屏风为准也。”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条说明。隋以前既无画障之称,自然谈不到画障与屏风的区别。然而既有画障,也便有了,画障与屏风之异,即画障是屏风画之外另一种形式的画作,可以是独幅,也可以是主题一致的一组。《历代名画记》卷十云“张躁曾画八幅山水障”,“破墨未了,值朱泚乱,京城骚扰,璪亦登时逃去,家人见画在帧,苍忙掣落,此鄣最见张用思处。又有士人家有张松石幛,士人云亡,兵部李员外约好画成癖,知而购之,其家弱妻已练为衣里矣,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在焉”。这里举出的“山水障”、“松石障”,都是以绢帛为介质的画作。所谓“在帧”,所谓“掣落”,可知山水障子是张起在障竿上。既可用为衣里,则质地当为绢帛之类。随着画障的逐渐风行,且势力愈盛,它便成为完全独立于实用功能之外的绘画载体,当然也可以同传统的屏风画一般标价出售。唐张乔《鹭鸶障子》:“剪得机中如雪素,画为江上带丝禽。闲来相对茅堂下,引出烟波万里心。”既日“闲来相对”,当非长设之具,不过兴来悬挑,从容赏玩。又唐胡令能《题绣障子》:“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按向东园里,引得黄鹦下柳条。”(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卷八引)这一什绣障子乃写生花卉,先绘后绣,以绣工之精而更见画艺。“绣成按向东园里”与“闲来相对茅堂下”,正是同样的意味。
为人所珍的屏风画,也可以转变为画障。绢帛在屏风上用得久了,自然会变得陈旧乃至破损,因不免时常更换。更换下来的旧屏面经过修补,仍然可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下来。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张氏图画”条:“张侍郎(去华)媳成都时,尚存孟氏有国日屏扆图障,皆黄筌辈画。一日,清河患其略旧损破,悉令换易。遂命画工别为新制,以其换下屏面,迨公帑所有旧图,呼牙侩高评其直以自售。一日之内,获黄筌等图十余面。”黄筌先仕王蜀,后什盂蜀,其花鸟竹石冠绝一时,人物山水也皆擅胜场。张去华是宋初人,故为官成都时尚可见到屏风上的黄筌真迹,并且用了更换旧屏面的办法使之成为自己的收藏。而从屏风上面揭下来的画作,如用悬挑的方式观赏,便又是画障。至此,作为画作装裱形式之一的立轴,已是呼之欲出了。
回过头来再看唐墓壁画中的行障图,也还有一笔题外“画”。美人头耸高髻,插梳挽簪,两颊各涂两抹斜红。此乃唐代流行的女子面妆,晚唐罗虬《比红儿诗》“一抹浓红傍脸斜”,即是之谓。斜红之外,以花钿贴面亦为“人时妆”之一。所谓“匀脸安斜雁”,李贺《恼公》中句即是此类。敦煌莫高窟第九八窟东壁壁画(五代)女供养人群像,个个“犀玉满头花满面”(《云谣集杂曲子·天仙子》),花子式样且有成对的小鸟,正可由此画笔映发诗意(图3)。或释此旬日“斜雁,即钗钿”(《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2012年),则于唐代女子妆容似未觑得真确也。
大学生也要“看图说话” 篇6
关键词:看图说话,文字,图表
在医学教材中, 除文字外, 往往还附有相当数量的图和表, 文字和图表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在学习中不可偏废。医学生理学有很多内容难讲授, 难理解, 难记忆, 所以对重点和难点知识, 在文字之外还附了相应的图, 有效解决了讲和学的难题。但在实际教学中, 因为生理学是学生较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 这之前很少接触图表 (组织结构图除外) , 所以还不能很快形成医学学习的思维, 加上生理学内容多, 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多, 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图, 靠单纯的死记硬背, 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要知道, 相应的配图并不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点缀,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或以另一种方法来阐述文字理论。有的图是文字的高度凝练, 直观形象;有的图是文字的载体, 理论知识由这些科研实验图引申得出。有的教师认为图的学习相对容易而简单讲授或重文字轻图一笔带过或干脆舍弃, 结果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影响学生的思维, 使其产生误解, 认为这些图, 并不重要, 不去认真思考, 甚至放弃它们。殊不知, 这些图不仅为问题式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 而且以其多样性和知识性为枯燥的文字学习带来乐趣。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生如何看图, 如何分析并从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使学生学好生理学,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今后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 对学生今后科研活动中的绘图和识图也很有帮助。
生理学教材中的图、表不同于儿童时期的简单图片, 而是医学知识的转换, 以数字和线条为主, 但对刚开始学医的学生来说, 同样需要“看图说话”。
第一步“看”图, 以氧离曲线为例 (见图1) 。所谓氧离曲线, 是表示氧分压 (PO2) 与血氧饱和度 (HbO2) 关系的曲线[1]。首先, 让学生看它的坐标, 即横坐标是PO2, 纵坐标是HbO2, 明白了这点就会初步了解这张图要说明什么, 即在不同氧分压下, 血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其次, 让学生看图体是线图、点图还是柱状图。图中氧离曲线是一个正S连续曲线, 反映一种连续变化的趋势。第二步“说”图,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即这张图代表什么, 图形中隐含的意义是什么, 有何特点及原因。这些都需要结合文字理论来分析。图中正S连续曲线的特点是:可以大体分为3个部分, 即上部相对平缓区, 中部慢速下降区和下部快速下降区, 结合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联系到气体交换, 就知道上部即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7.98~13.30 kPa (60~100 mm Hg) , 即PO2较高的水平, 可以认为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这段曲线较平坦, 表明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是氧气的储藏区间。中部即氧离曲线的中段较陡, 相当于PO25.32~7.98 kPa (40~60 mm Hg) , 是HbO2释放O2的部分, 是组织正常状态主要的气体交换区间。下部即氧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PO22.00~5.32 kPa (15~40 mm Hg) , 也是Hb O2与O2解离的部分, 是曲线坡度最陡的一段, 即PO2稍降, HbO2就可大大下降, 是急性状态的氧释放区间, 代表O2贮备。理解了氧离曲线的特点, 举一反三, 就不难理解和记忆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这张图了 (见图2) 。通常用P50来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 P50是使Hb氧饱和度达50%时的PO2, 正常为26.5 mm Hg。P50增大, 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 需更高的PO2才能使Hb氧饱和度达到50%, 曲线发生右移[2];P50降低, 则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达50%Hb氧饱和度所需PO2降低, 曲线发生左移。影响Hb与O2亲和力或P50的因素有血液的pH、PCO2、温度和2, 3-二磷酸甘油酸等。当血液的p H降低, PCO2、温度和2, 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升高时, 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曲线右移, 反之则曲线左移。
学生掌握“看图说话”后, 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 记忆也相对轻松了, 毕竟图给人的印象要强于文字, 当把头脑中的图消化后, 文字部分自然就呈现出来了。医学生都是理科出身, 有着扎实的数理化功底, 难的不是看图, 而是说图, 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授课的重点。生理学教材中的图还有很多, 形式多种多样, 但找到并掌握“看图说话”的规律后就不难理解和记忆了。
参考文献
[1]朱妙章.大学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活用看图说话发展聋儿语言 篇7
一、适用对象的界定
前面已经提过,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需要经过一个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初戴助听器对语言还没有分辨识别甚至理解能力、还不能说句子的聋儿来说,对他们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就为时过早。本文中看图说话的适用对象有两个界定标准,一是听觉发展的水平,要求聋儿听觉能力的发展已度过听觉察知和听觉分辨阶段,处于听觉识别的高级阶段和听觉理解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能识别出大部分常用词语和短句。二是语言发展的水平,要求聋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简单的句子。这两个标准是同一的,聋儿在同时符合上面两个条件时才适合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
二、看图说话中“图”的选择
看图说话训练有难易之分,一般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最简单的,就是能看一张图说出一句简单的句子,第二种是看一张图通过想象分析推理说出一句有一定难度的句子,第三种是通过观察几张有关系的图,说出一段有情节内容的话。本文所说的看图说话指的是第一种,因为这一阶段聋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太复杂的图他们看不出图意,即使看出来也不会表达。所以在选择图片时就选择那种内容单一、接近聋儿生活实际的单张图片。
三、看图说话的作用
1. 看图说话,可以培养聋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的能 力等等
在聋儿长期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多数老师一味追求聋儿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从而忽视对聋儿各项能力的训练。而看图说话,可以弥补这一单一训练的缺陷,同时训练聋儿的各种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聋儿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注意某种事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运用记忆中的词汇和经验进行口头表达。
2. 看图说话,可以提高聋儿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聋儿的康复程度和康复时间因人而异,极少聋儿经过几个月能得到康复,大部分聋儿需要经过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康复。训练的过程是漫长的,有时候甚至是枯燥无味的。通过看图说话这一训练形式,每次变换不同的图片,可以吸引聋儿的眼球,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说话的欲望,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四、看图说话的具体训练方法
初次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可以选择一些以聋儿熟悉的单个动物或者人为主体的图片,他们在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小狗在吃饭。小鸟在飞。马在跑。爸爸在看书。阿姨在洗衣服。小朋友在刷牙,等等,也就是“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训练时,老师通过引导,让他们说出句子。开始训练时,聋儿可能不明白“谁”“干什么?”“他( 她、它) 是谁?”“这是谁?”“这是什么?”“谁在干什么?”等等这些疑问词和疑问句的意思,通过多次训练后, 他们逐步会明白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聋儿能够自主看图说出“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子后,老师就要加大训练难度,选择稍有难度的图片,训练聋儿说出“谁在哪里干什么”“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几个什么在哪里干什么”甚至更高难度的句子。比如,“小猫趴在筐子里睡觉。”“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骑自行车。”“早晨,很多人在公园里做操。”等等。
五、看图说话训练的注意事项
1. 训练时,要先让聋儿自己观察,不要急于引导。
2. 要鼓励聋儿大胆说,对说不好的不要嘲笑。
3. 利用看图说话,让聋儿积累词汇。看图说话中涉及到的一些词语, 如果是聋儿已经学过的,他们会通过回忆后说出来,这样可以巩固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如果看图说话中涉及到的词汇是聋儿没接触过的,可趁机让他们学习新词汇,积累词汇量,对于发展他们的语言有很大好处。
4. 在引导聋儿看图说话时涉及到的一些句子,老师最好是一一板书, 这样,聋儿会更加听明白老师说的话,对于听力不好的聋儿来说,可以通过看也知道了老师说的每句话,这对于积累聋儿的语言,发展他们的对话能力及沟通与交流能力是大有裨益。比如,我在训练聋儿看图说话中的其中一个板书是这样的:
它们是谁? 它们是小狗。
有几只小狗? 有两只小狗。
小狗在干什么? 小狗在睡觉。
小狗在哪里睡觉? 小狗在地板上睡觉。
小狗是躺着还是趴着睡觉? 趴着睡觉。
趴在哪里睡觉? 趴在地板上睡觉。
两只小狗趴在地板上睡觉。
5. 看图说话所用到的图片,需要自己去寻找,可以是聋儿和家人的照片,可以是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的图片,也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图片。其实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因为平时在教聋儿学习词汇时,为了让他们理解词义, 我们往往会从网上搜索很多图片让他们认识。这些图片我们最好都收藏起来,看图说话需要图片是一找便是。
六、看图说话的延伸
在聋儿听觉理解训练阶段有一个“听话识图”的训练,即,在聋儿身后说一句话,让聋儿听到后指出相应图片并模仿说出句子。这项训练就可以和看图说话结合起来。方法有两个,一是同一节课上可以学习三个或四个看图说话,学完后把这几张图片作为听话识图的内容,这几个看图说话的句子最好是涉及到的句式相近,这样可以增加训练难度,更好地训练聋儿的听觉能力。二是,对聋儿进行看图说话用到的一些图片都要保存好,可随时挑选来作为听话识图的素材。这样既减少了去找寻图片的麻烦,又巩固了所学的东西,一举两得。
看图说话 篇8
用系统论来处理两者的关系不难发现,电视解说词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是电视作品系统内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电视作品是一个由解说词、画面、同期声、字幕、动画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连在一起,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系统效应”,即系统整体功能要大于内部各要素孤立功能之和。各子系统之间不是孤立和对抗的关系,也不是以谁为主的问题,而是既相对独立,又互补统一的关系。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就要发挥好电视节目的“系统效应”,建立起解说词和画面之间的互补统一关系。
解说词是一种电视语言文本,本身又可细分为字、词、句和段等众多子系统。画面也一样,一个一个的单体画面组成了画面系统。这样一来,再分析“声画两张皮”和“看图说话”现象。“声画两张皮”的不合理之处在于:不讲究解说词和画面的系统对应关系,认为电视不是以解说词为主,就是以画面为主,保留主要的一方,去掉次要的一方,同样能完成节目的叙事任务,电视也能让人看懂。“看图说话”的最大弊端是:往往片面强调了一个画面和一句同期声的局部对应关系,认为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是“声画结合”,没看到两者的相对独立性。这样一来,一旦叙事,两者就谁也离不开谁了。设想,解说词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画面跟着它转,前后画面之间毫无逻辑关系。这样一来,画面不仅削减了观众对解说的注意力,而且把解说词的意境具体化了,作品内涵自然会极大地缩水。反过来,先按照画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剪辑好作品画面,再根据画面内容,逐一对号入座配上解说词,显然,很多情况下,观众不需要编者时刻帮助他们理解画面意思,而且理解得也不一定对。再说,解说词作为一种文字语言艺术,表现力强大,如此明确地为画面充当配角,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实在是电视的一大损失。“声画两张皮”和“看图说话”现象的存在,是电视工作者一味继承了电视的母体——广播和报纸的做法,而没有真正把握电视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所造成的。
那么,在实践中,解说词和画面到底应如何建立合理的对应关系呢?电视应是声音和画面的自然结合体,在电视中声画关系应该是相互渗透和有机互换的无障碍结合体。画面的意义首先在于场景的建立,一个场景可以由一个画面组成,也可以由多个画面组成。只有建立场景,才能让画面系统达到自我独立,只有独立,才能形成画面的叙事特色,而特色正是画面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同样,解说词也要通过一字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乃至全篇去建立情节。根据系统论原理,解说词和画面同属于一个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一切相互作用的关系只在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发生,两个系统内部各要素(即下一级子系统)不会直接与另外一个子系统发生作用。
因此,可以认为,画面应该通过场景去对应解说词构建起来的情节,而不是用不具备叙事功能的单体画面与解说词发生对应关系;反之,不具备构成情节条件的解说词的片段也不能直接与画面对应。这样就解开了“声画两张皮”和“看图说话”的困惑。获得“第18届世界科学与传媒主席特别奖”的电视片《守护敦煌》,在全片开头,画面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敦煌场景。除了在空间上与解说词中的一句“几百个洞窟在崖壁上排开,每个洞窟都绘满壁画”相照应以外,画面并没有一一去对应解说词的其它内容,而是按照自身特有的方式组接,由外到里将观众引入欧亚腹地这座辉煌的艺术宝库,没有了以往专题片中常见的“看图说话”现象。同时,《守护敦煌》这部片子还以“丝绸之路”“莫高窟的开凿”“敦煌的繁荣”“战争与衰落”“近代各国冒险家劫走大量典籍”等一系列场景的排列,组成了整条片子的大场景,每个场景对应一段独立完整的解说词,整个大场景对应了专题片整篇解说词所构成的情节,从而避免了“声画两张皮”问题。
那么,如何优化这种对应关系呢?这种对应关系首先是一种互补融合的关系。画面和解说词有自己的特性和擅长表现的内容,在整个电视作品中,两者需要合理分工。一般地说,画面善于表现直观、形象、富有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尤其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解说词作为文字语言则更擅长表现抽象、含蓄、间接情感和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背景和未来走向。掌握两者的特点之后,再以优化电视传播效果为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哪些内容以哪种方式表达最为合适。其实,解说词和画面同属电视语言,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角色,让解说词承担画面的职责,或让画面承担解说词的职责,从而求得最佳的互补和融合关系。解说词和画面互补关系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只有解说词而没有事件画面,这是电视回归到了其中的一个母体——广播,现在常用的电话连线采访等方式都属于这种类型;另一个极端就是新闻只有画面(但可以包括同期声、字幕、音效等要素),没有一句解说词。一些突发事件常以全现场画面串接展现事件过程而取胜。
其次,解说词和画面还要讲究善于互相合理避让。“声画两张皮”现象使解说词和画面有意或无意地错位,而不是主动合理的避让。“看图说话”的最大弊端往往是解说词打断或影响了画面的叙事,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最终影响到传播效果。因此,这两种现象都不可能通过解说词和画面的良好配合完成精彩叙事。解说词和画面结合的契机,要从解说词整体结构和画面叙事节奏的对应关系中去寻找,然后找到具体的联系点和避让点。这样组合的画面和解说词才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声画两张皮”,也不是“看图说话”。
总之,电视解说词和画面缺一不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解说词搭配不合理,则新闻画面缺少深度;画面剪辑不到位,则解说再精妙也是苍白无力的。一部成功的电视片就是声画俱佳的艺术品。
摘要:电视解说词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是电视作品系统內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两者不是孤立和对抗的关系,也不是以谁为主的问题,而是既相对独立,又互补统一的关系。电视解说词和画面缺一不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部成功的电视片就是声画俱佳的艺术品。
关键词:电视画面,电视解说词,关系
参考文献
①《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
②《电视的声画关系》,俞力
看图说话 篇9
一、影响技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
(一)自身基础因素
英语口语交流是以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为基础,结合想象力进行语言加工,产生新的内容与外界进行沟通,因此,如果想顺利完整地进行口语表达,除了需要具备一定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作为前提,还需具备一定想象能力来组织语言,尽可能地把复杂表达变得简单化;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方法、能力和语言天赋等各种不同因素使得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体现在描述某些语句时,学生惯用中文翻译为英文方式的思维去表达,不懂变通,将相近、简单的词语替代复杂词语,导致口语交流障碍。
(二)个人情感因素
情感是内在的心理反映,情感因素对学习英语口语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自信心方面,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成绩差,渐渐养成自卑心理,产生放弃、逃避英语等消极情感;还有一些学生在口语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紧张、难为情和处于被动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产生负面情绪障碍等恶性循环。此外,学生对口语方面的学习缺乏自觉和兴趣,不肯花时间花精力投入学习,以突击方式获得短暂满足,来应付考试或者面试,导致英语口语不扎实、不均衡的问题。
(三)环境因素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消除学习时的大脑疲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跟记忆力,因此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重要的因素。目前,在学生方面,技校英语授课大多按部就班,以老师授课为主,是“填鸭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小组或者趣味活动英语口语交流机会较少,致使学生不能够发挥自身能力进行学习,影响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在教师方面,授课时较多偏向于词汇与句型等方面的培养,有时候只是带着学生将一篇外文翻译完毕,之后强调个别重要语法与词汇即完成授课,较少与学生进行口语互动,让学生融入到课本里的情景对话中,因此,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和想象力收到了制约。
二、“看图说话”教法的概念
“看图说话”教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采用一系列简单明了或抽象的图片进行授课,借助图片内容传达授课知识点,以直观体现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主题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理解观点和不同层次的口语交流。
“看图说话”教法有几大特色之处:一是图片素材与生活息息相关,获取相对便利,可以来自广告、海报、地图、书本和自己绘制的简笔画;二是“看图说话”教法提供了一个灵活鲜明的授课环境,给予学生发挥想象和发言的空间,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记忆,强化理解,避免阅读与听力的理解因素;三是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可依照图片中的内容发挥自己所学,产生多重看法,扩展授课知识,方便教师考验学生的口语水平,针对性地进行口语教学。
三、“看图说话”教法在技校英语口语的实施步骤
(一)“启发图示”引导学生进行口语描述
“启发图示”指的是针对授课内容,使用简单明了的图片,吸引学生,使学生有能力对图片进行基本阐述,当学生无法用英语口语表达时,可让其用中文表达,然后根据学生所表达的中文词汇,进行英文词汇强化、句型转化,从而减少学生受畏惧、紧张等负面心理的影响,又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对于图片的描述,先让学生明白图片所示的主题方向,然后指引学生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的顺序阅图,以产生整体认识,然后让学生分组讲解图片所示内容,如环境、设备、人物、服饰和神态等主观特征。教师在整个环节当中应注重学生思考动向,对学生所做的图片内容描述进行及时补充和引导,由浅到深贴近主题,让学生掌握正确描述图片内容的方法。
例如,在学生学习与“school”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挑选本校学生相对熟悉的校园一角的图片,选择内容较少并且容易描述的图片给予学生练习,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所见内容进行口语输出,但学生一次性将图片内容转换为口语输出是困难的,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急于表达所见内容但却找不到英语词汇进行描述,所以往往采用中文,此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描述,进行句子翻译,使学生跟读,重复训练。比如学习到学生专业描述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带动学生“Where do you study?”“I study in Zhuhai Poly-technic.“”What’s your major?”“My major is.../I’m majoring in Marketing”.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积极的跟读和操练,将自己不会描述的知识学会,学习效果显著。
(二)“联想图示”提高学生对图片和语言的联想
学生经过“启发图示”的引导,已经基本领悟了“看图说话”教法的英语口语学习,要让学生在口语上有一个量的飞跃,还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所见所想使用英语联想输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为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联想图示”的方法,告知学生对图片的基本描述不必深入,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图片的观察和分析上,明确图片内容的主观描述后,推测人物内心活动、事物发展规律、图片主题意义等,将联想与英语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口头描述。
例如:在学习与“A Tour Guide”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出示旅游景区图,让学生先描述景区的大致情况,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内的游客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假设自己将来要成为“A Good Tour Guide”该如何处理游客纠纷的情况;或分组练习,将同一个景区用不同的方式为游客进行讲解等话题的发挥,学生结合现实,进行口语描述。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地学习联想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表达出现困难时对他进行鼓励,必要时要给予一定暗示,使学生把不懂思维的想象成为懂思维的,用其他词汇和语句去替代不会表达的词汇和语句;此外,教师还需要归纳、总结学生联想的图片描述,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有目的性,能更快地掌握学习方法,还能加强学生自信心,促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三)“应用图示”强化学生口语运用能力
在“应用图示”环节中,教师出示一组内容连贯的图片,用于简单明了地描述某件事情或某个事物,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英语口语练习;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图片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模仿图片内容,身临其境地进行英语口语描述,通过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凝聚力,还能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效果。
为了能够提高授课质量,突出英语口语的实用性,教师在选择图片组合时,除了需要考虑贴切的授课内容外,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得多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例如,呈现4幅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境图片,首先让学生进行基本的描述,然后就以当前的热门话题“Chinese style of crossing streets”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分组演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要能够突出学生专业的背景知识,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不同岗位的工作设置任务情境。例如,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电话预定房间、点菜等。文秘专业的学生则接待来宾“Receiving Visitors”,学生分别扮演接待员和来宾进行情境表演完成接待任务。
四、“看图说话”教法的实践结论
“看图说话”教法的本质是借助图组来传达跟授课内容相关的知识,重点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口语变得活灵活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和沟通的能力,提高语感和语言输出。教师则需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时帮助其改正错误语法,对常犯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在备课时遇到难以用图片展示的授课内容时,在教学允许的情况下,可要求学生分组编导一段情景会话进行演示,采取相互评估的方式促进学习,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经过了“启发图示”、“联想图示”以及“应用图示”这三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地学习了英语口语,这三个教学环节都是以轻松灵活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笔者在英语口语授课时采取“看图说话”教法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自觉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此外,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找老师学习句型和发音,其中不乏内向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卢百可.一起来说——以图片为基础的课堂交际练习[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0.
[2]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3).
从看图说话到作文写作 篇10
一、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看图说话是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入门阶段,而当面对给定的一幅图的时候,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往往很少能够系统全面地观察给定的图画,而仅仅是按照个人积累的习惯,漫无目的地东瞟西看,这样所观察的内容往往是无序杂乱的,学生通常将这样杂乱无序的内容直接表达出来,从而缺乏一定的顺序性,表达的内容也极度混乱,导致学生抓不住画面的主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合理有序地观察一幅画面,传授给学生看图的方法,使其知道应该看什么,应该怎样看。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太成熟,因此,在看图说话写作的起始阶段,教材中的图画设置得都比较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一般都遵循着一定的顺序安排。通常来说,都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时空顺序。例如,一幅表现风景的画面或者表现事物发展过程的画面,一般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设置的;而一幅表达事物的发展过程的画面,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其本身的发展顺序来展开的。但是所有图画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千篇一律,教师切忌一概而论,用固化的思维桎梏学生的想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图画内容具体分析,根据画面的情节设置或内容安排把握看图的节奏和顺序。在指导学生看图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指导学生从简单的画面看起,再逐步强化至复杂图画的训练;其次,在看图的顺序上,必须首先看表达主要思想的圖,再看次要的,然后由表及里,由部分联系到整体,使学生对画面大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看图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看图说话的时候有条理,有组织,才能为之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之后, 学生已经能够有条理有顺序地梳理所给的图画,但是,在动笔写作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知如何下笔,即所谓的“言之无物”。我们提倡的教学当然是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文思泉涌,显然积累少的小学生,尤其是刚接触看图说话写作的学生达不到这个程度,这个时候,我们追求的即为言之有物。让学生在刚接触到所给的题目时,不会感觉思绪堵塞,而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是提高写作技能的必经的过程,也是学生进入写作之路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难点。面对静止的画面,如何将其“动态化”,如何赋予静止的景象、人物以动感和感情,是教师引导学生奠定写作基础的必要内容。
将静止动态化需要学生调动自身所具备的驱动力,这些驱动力就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与感悟,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将眼前所呈现的表象的东西印在脑海中,然后通过积累达到另一个较高的阶层,挖掘出其表象之下更加深层次的东西,这些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所需要用到的精华。不论是更加成熟的文学作品还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比较简单的小学生写作,其实都是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的,只是它们的范围不尽相同,而这些作品若想取得成功,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部作品,必须要深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写作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活再现,多阅读,多体验,多积累,才能在课堂上言之有物,有话可写。
三、启迪学生展开思考联想
仅凭图画所给的内容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有多形象,一篇好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原本单薄的内容基础上添加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便能将枯燥单薄的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从单薄到丰富的转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在表达方式、技巧、手法上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针对所给的图画进行想象练习,将画面中的内容扩展开来。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画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其次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外推,即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观察对所给的人、物、景进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扩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唤起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表达情感。例如,面对名为《拔河比赛》的一幅图画,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描绘的拔河的整体场景进行细致的观察,想象则可以从选手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着手,从而笔下的人物与场景才会更加活灵活现。
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五法 篇11
一、启发诱导, 全面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对于小学生, 特别是刚刚开始练习看图说话的低年级学生, 在练习看图说话之前, 应先启发诱导,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 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 教师要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 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 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看图说话感兴趣的目的。
二、指导看图,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看图说话, 看图是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才是关键。对于初学的学生, 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 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 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看图, 第一, 要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目的是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 为进一步思考说话的内容、确定话题中心打下基础。第二, 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时有所侧重, 分清主次, 重点部分要仔细观察。第三, 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第四, 指导学生在事物联系中进行观察, 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看图立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思维力, 看图说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第一, 想象要依图进行。也就是说, 想象要根据画面的提示, 结合自己的经验把图画的表象具体化, 使画面没有表达出来的与表现出来的东西有机地结合,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 想象要围绕中心。在我们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中, 已经对图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有了要表达的中心, 这样我们的想象就要围绕中心进行。想象可以使说话的内容更丰富, 使表达中心的材料更具体。第三, 想象要符合实际。想象不是凭空的瞎想和主观的臆造, 它要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一致, 要符合人们的经验和客观现实, 只有这样的想象才能与画面内容紧密结合, 成为锦上添花的妙想。
四、练习说话,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看图说话不仅要训练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的实践中, 丰富学生的语汇, 通过语言这种外在的形式, 固定和存储思维。因此, 在看图说话中必须落实“说”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表达时做到:第一, 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做到层次清楚, 条理分明, 同时还要注意到前呼后应。第二, 表达要突出重点, 有主有次。第三, 表达要注意语言的连贯、通顺和明了。第四, 表达要注意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学生的表达才会流畅、具体、条理清楚。
五、评议总结, 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指导练习时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 特别是平时不爱说话、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要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锻炼, 鼓励他们练习说话。说话时可以是一个学生练习说, 其他学生仔细听, 为评议做准备。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语, 表扬优等生, 鼓励后进生, 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主动吸取别人的“营养”。对说得好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增强他们今后更好地练习说话的信心, 尤其对后进生, 哪怕只有一点闪光处也要给予表扬, 让其尝到胜利的滋味, 激起其再次被表扬的欲望, 使其走上练习说话的宽广之路。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 诱导、观察、理解、表达、评议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 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 互相渗透, 交错融合, 统一进行的, 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完整, 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也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 兼顾学生的表达。
【看图说话】推荐阅读:
看图说话法11-02
看图说话《救青蛙》07-02
饿了看图说话作文05-12
看图说话植树教案7-105-22
三年级作文看图说话06-17
一年级作文:看图说话《小猫钓鱼》08-22
语文看图说话写话论文08-11
看图说话写话读后感05-23
小刚吐了看图说话200字作文06-11
说话艺术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