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话人为中心

2024-07-01

以说话人为中心(精选8篇)

以说话人为中心 篇1

事态把握是认知语言学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词语。认知语言学将“说话前的认知活动”称为“事态把握”。说话人 (认知主体) 在将发生的事态语言化时, 不可能把发生的事态全部语言化, 也没有必要那么做。作为说话人, 我通常会选择在问题的事态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部分语言化, 而且这种与自己有无关系的判断主观性比较强, 对于在事态中被选择要语言化的部分说话人怎么把握这些事态也极具主观色彩。怎样把握事态, 怎样用语言表达, 完全取决于说活人 (认知主体) 的自我判断。

1. 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的特点

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的特点是“说话人 (认知主体) 在用语言表达所发生的事态时把自己作为原点将与现场密切关联的事态原汁原味地、亲身体验、亲身感受般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简单地说, 日语母语者是以“我 (说话人) 为中心”的把握事态方式把握事态, 这一点对于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教育者来说很重要, 能否习得地道日语、没有“疑惑感”的日语与这一点关系密切。英语母语者、汉语母语者的日语表达之所以被视为不地道、不自然, 是因为没有按日语母语者那样把握事态, 没有按日语母语者习惯的表达方式表达。那么日语母语者在表达事态时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语言习惯呢?下面举例说明。

1.1 一对一的对话时“わたし”零体现

在一对一的自我介绍时, 日语母语者习惯这样说:“はじめまして、田中です”, 而不是“はじめまして、私は田中です”。因为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特点是以我为原点的, 我自然在其中, 所以“わたし”不能成为把握的对象, 也就没必要特意用语言体现出来。需要把握的对象是眼前发生的事态, 并将该事态用习惯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わたしは”不体现才自然。“私は田中です”用于多数人做自我介绍时, 为区别他人使用才是自然的表达。这与汉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零体现成了地道日语的标识。

1.2 表达情感时“わたし”零体现

表达感觉、感情时因为是说话人自己的情感, 故不必刻意将说话人自己表达出来, 否则就会给人不自然的感觉。如汉语的“我好饿”、“我特喜欢日本料理”用日语表达时, 汉语母语者习惯表达为:“私はお腹が空いた。”“私は日本料理が大好きです。”

因为说话人以我为中心把握事态, 说的自然是自己的感受。同样的道理, 自己遇到伤心事时汉语母语者习惯说“我好难过”, 而用日语表达时就不能说“私は悲しい”。“私は悲しい”适用于对比时使用才自然, 即别人怎么样不知道, 但我很难过。所以在发出触景生情的感叹时, 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时, 按日语母语者的习惯表达应该这样说“ああ、かなしいなあ”。这样表达才能体现出日语母语者的“以我为中心”的事态把握特点。再如汉语的“我好饿啊”、“我好想吃生鱼片”, 用日语表达时“わたし”是区别地道日语、自然日语的标识。因此, 在汉日对译学习时这一点应该给予重视, 否则难免出现不地道、给人强烈疑惑感的表达。

2.“情感优先”的把握事态特点

上面说过日语母语者“以说话人为中心”的把握事态方式, 故在语言化时“我”零体现。然而, 不在语言上体现出说话人不等于说话人就不在现场, 说话人因事态的变化而产生的感觉、感情变化通常在句末尾体现出来, 而且经常使用被动、授受、移动等表达方式表达。表达时说话人不是以客观叙述的方式将事态客体化, 而是不管说话人是否在现场, 都以亲临现场之感将事态确实表达出来, 这种把握事态方法的特点是主观性较强。说话人把自己的感觉、感情体现出来才是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的方式, 否则被视为不自然、不地道、有疑惑感的日语。例如小张对小野叙述自己昨天因朋友来访而没能学习的事时这样说道:“昨日、勉強したら、友達が来ました。”

小张的表达方式对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来说很自然, 语法没有一点错误。的确, 但从语法角度考虑这是一句正确的表达, 但这样的表达没有体现出日语母语者的“以我 (说话人) 为中心”的把握事态特点和语言表达习惯。上文说过, 日语母语者面对眼前 (即使非眼前也有亲临现场之感) 对所发生的事态表达出自己 (说话人) 的情感, 即所谓“情感优先”。所以对日本母语者来说这样的表达不自然, 给人以强烈的疑惑感, 导致作为日本人的小野一时间不明白小张要表达什么意思。因为小张用客观叙述的表达方式叙述了这件事, 朋友的来访对小张来说是好事还是给他带来了困扰没有体现出来, 因此不符合日语母语者“情感优先”的把握事态特点, 自然不是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同是这件事, 日语母语者会这样表达:“昨日、勉強したら、友達に来られました。”

若是在“正要学习”的前提下朋友来了使用被动表现, 在语言表达中要体现出自己因朋友的来访而导致不能学习的“受困扰的内心情感变化”, 如果是“说话人困惑之时”朋友来访也要首先体现出说话人的高兴、期待之内心情感变化来, 因此日语母语者通常使用由授受动词构成的“~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的表达方式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为“恩恵表現”, 以此表达说话人的内心情感变化。

3. 以“我”为“原点”的把握事态特点

3.1 使用“行く”、“来る”时的“原点”体现

上面说过, 日语母语者的把握事态方式是“以说话人为中心”, 换句话说是“以我为原点”把握事态。所以在语言表达时, 方向性较明显。如汉语的“来、去”在使用时通常是“你来”、“我去”的思维方式把握事态, 但也有例外, 如对方说“你过来一下”, 应答者中也有人会回答说“我马上来”的。但日语不会这样表达, 因为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时一定将自己作为参照点, 即“原点”, 用语言表达时也体现出这一点。如上面的对话“你过来一下”日语母语者一定会这样回答“はい、すぐ行きます”。表示放移动方向的“行く”、“来る”作为补助动词使用时也是如此。如汉语在饭店见到熟人时常说的“我去打个照面”, 如果是汉语母语者恐怕就会翻译成“顔を出しに行きます”。类似的还有“我去买包烟”, 翻译成日语“タバコを買いに行きます”。这样的表达极具代表性, 符合语法, 但不符合日语表达习惯和日语母语者的把握事态特点。因为说话人在做了前面的动作之后还要回到说话人原来的地方, 对于说话人来说, 常常将自己的行动与说话人眼下的场所关联起来并语言化, 这就是池上嘉彦在《自然な日本語を教えるために》一书中所说的与“話し手の今·ここに密着する”的把握事态方式。不了解这一点很容易出现表达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同样的场合, 日语母语者会说“顔を出してくる”、“タバコを買いに行ってくる”。动作之后要回到原点, 所以要体现出这层意思来。这也是日语母语者以我为中心的把握事态特点之一。

3.2 使用被动表现和恩惠表现时“原点”的体现

以往的日语教育中关于被动态和授受动词的使用仅仅限于语法的说明, 如日语的被动表现相当于汉语的“谁被谁……”, 仅此而已, 没有以哪一方为原点的解说, 所以“谁”被“谁”怎样了完全凭说话人的个人喜好。然而, 按日语母语者“以我为中心”的把握事态特征, 即在某一个事态出现后, 说话人紧紧围绕事件发生的当下, 对因发生的事态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原汁原味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时以“我”为“原点”。对于日语母语者来说, 说话人自己作为他动词的对象成为当事者时不能动态表达, 而是用被动态表达。如同是一件事, 日语母语者不说“先生が私をほめました”, 而是“先生に褒められました”;不说“友達が私をパーティに招待しました”, 而是“友達にパーティに招待されました”这样的直接被动态表达。

如所发生的事态对于说话人来说是不希望的、不喜欢的, 语言化时仍然以我为原点将说话人的内心情感变化用被动文体现出来。如汉语的“公司正忙的时候, 职员突然提出了辞职”, 日语母语者习惯这样表达:“会社の忙しい時期に、急に社員に辞められた/辞表を提出された。”

如果所发生的事态对于说话人来说是期待的、喜欢的, 语言化时同样要以“我”为“原点”将说话人的内心情感变化用恩惠表现体现出来。如汉语的“忘带钱包了, 正为难呢, 朋友来了”, 日语母语者会这样表达:“財布を忘れちゃった。困っている時に友達が来てくれた。”

这就是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的特点, 也是以往的日语语法和日语教学中不曾体现过的解说。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这也许可以称作“日语新概念”, 对汉语母语者学习者及迄今为止的日语教学都是个冲击点。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否则习得的日语很难成为地道的、自然的、没有疑惑感的日语。

4. 结语

不同的事态把握方式体现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结果。日语母语者是“話し手中心”的把握事态方式, 因而语言表达主观性较强。“以我为原点”的主观投入的事态把握方式对于我国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教育者来说似乎还很陌生, 但很重要。习得地道的、没有疑惑感的日语与日语母语者事态把握方式关系密切。希望能通过阅读本文让更多的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教育者掌握日语母语者把握事态方式, 习得地道的日语。

参考文献

[1]森田良行, 日本人の発想、日本語の表現[M].日本:中央公論新社刊, 1998.

[2]近藤安月子、姫野伴子, 日本語教科書に見る事態把握の傾向―中国で出版された教科書を例として[A].日本認知言語学会論文集, 2008 (8) :296-305.

[3]森山新, 認知と第二言語習得[M].日本:図書出版啓明 (ソウル) , 2000.

[4]池上嘉彦、守屋三千代, 自然な日本語を教えるために[M].日本:ひつじ書房, 2009.

[5]盛文忠, 翻訳に見る日中両言語の事態把握の差異[J].日本学研究, 2006, (16) :114-126.

[6]李在镐, 認知言語学への誘い[M].日本:開拓者, 2009.

[7]盛文忠.日本語の主語と中国の主語はどう違う?[J].言語, 2006.5.

[8]森田良行, 話者の視点がつくる日本語[M].日本:ひつじ書房, 2006.

以说话人为中心 篇2

哲学研究的方向应当走向何处?这是一个当代哲人们必须面对并做出正确选择的问题.哲学作为指导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必须与人紧密结合,任何超脱人、严重背离现实的.哲学都将失去它的意义.哲学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哲学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

作 者:邓李林 姚永丽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系,四川,内江,641112 刊 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4 19(z1) 分类号:B0 关键词:哲学   哲学发展   以人为中心  

★ 参加育人为本培训心得体会

★ 师德为魂育人为本演讲稿

★ 以写人为话题作文

★ 以一个人为话题作文

★ 以陌生人为主题的作文

★ 以普通人为话题的作文

★ 有线电视中心网络安全论文

★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感悟

★ 以人民为中心检查材料

以说话人为中心 篇3

关键词:语文教育;以人为本;作文教学

语文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精神培育。我们知道,人的精神的养成、心灵的成熟、个性的形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文化积累、文化熏陶的结果。所谓语文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习文悟道,以文化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情趣爱好、高品位的人生追求,使语文能力和精神人格平衡发展。因此,以“人”为中心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的上述论述和要求,都是以人的教育、人的发展的目标为其理论依据的。因此我们今天深入贯彻落实课标理念,其核心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找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注重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个性,提升其能力。以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要求作文教学不能只建立在“写”的层面上,因为作文教育的归结点应从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从对人生的体悟、对人的问题的角度来思考。中学生写作不能只靠教师的传授,当然也不只凭其天资,而最主要的是学生个体生命在客观外界促发及教师的培养催育下,与其内心碰撞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冲动的结果。人是活生生的,自我是整体人格的核心;人的精神生活是由自我构建的,自我是整体人格的核心,自我以对自身和自身相关的事件的解释或理解构建起内心世界。人应该有思想情感、有节操、有理想、有品位。那么,看看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作文,有多少能让人感觉到是真正的可站立起来的“人”?往往是一篇文章读下来,看不到当代青少年应有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思考,充塞其中的常是不少人人千篇一律,个个异口同声,甚至语言手法,结尾开篇,过渡照应也常是新八股式的。假如去掉那些所谓技巧,既没有人的气息,亦无人的精神,更谈不上体现自我个性的东西了。我认为此等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育没有真正将人的位置摆正,多少老师总是认为写作只是一种技巧,是一种照章操作的东西,只要抓住了技巧训练,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如此,写的各种“法”就会泛滥,比如“开头之法”“过渡照应之法”“结尾之法”等等。教师要求学生作文首先便是记住这些法,然后扩“法”就班。更有甚者,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以应付考试。总而言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落是人的失落,人的精神的失落,人格的失落,情感的失落。要使作文教学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有在人字上下功夫,才能使作文教育走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只有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引进技术层面的训练才会有根,其文章才能率真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作者的心灵直接或曲折的语言艺术的投射,作文中的人物、景物、思想观点,无疑与作者的精神主体存在着潜在的深层联系。学生的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可他们应该是一个最色彩斑斓、最生气勃勃的世界群体。渴望成功,但他们对可能付出的艰辛又经常估计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的理解、鼓励、帮助、点拨和引导。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往往是封闭的,学生难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外面精彩的世界,难以用自身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所以,多数学生常常处于一种无奈的人生境地。我们要真正认识他们,就需要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们,体会其思想和性格的多样性及多元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从他们的角度去构思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进入他们的内心。

以人为中心重构医疗服务 篇4

互联网大连接的最终目的并非取得技术上的成就,而是要触达互联网设备背后的“人”。互联网在横向、纵向影响世界的同时也在重新定义规则,“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将是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趋势所在。互联网更多地代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和需求,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每个人和所有接触到的服务都发生了可以直接实时的连接,技术、设备、商业的创新最终都将指向人,一切的需求都是基于个体需求,并在网上延伸、辐射到所有商业领域。

2015年,“互联网+”大热的背景下,传统行业纷纷借助互联网手段加速自身转型。在医疗领域,互联网+不仅能够帮助医院将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更是能够帮助医疗行业更好地回归以人为本。日前,2015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在厦门召开,大会上,除各种技术创新外,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得到凸显。

数据采集以患者为中心

根据国家卫计委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令人忧虑,18岁及以上成人中约每4人中就有一个患高血压,每10人中有一人患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危害非常严重,会引起失明、肾病、中风、心血管疾病等。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任倩介绍,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患者同时达到很好的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控制的比例只有不到7%。比如Ⅱ型糖尿病降糖药首选是二甲双胍,但只有不到40%的患者使用了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为此,北大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组织设计了基于平板电脑的糖尿病管理软件,将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的流程图纳入其中,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该软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运用后,二甲双胍的使用率上升到60%.降脂的他汀类药物也从60%上升到90%,治疗心血管病的阿司匹林也从60%上升到了80%以上。在使用临床决策辅助系统之后,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

如果说数据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在数据采集端就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则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刘帆表示,“追求以人为本是现在中国IT发展的过程,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开始进入到数据以患者为中心的时代了。IT的价值核心就是数据。因此,医院的IT系统在数据采集时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把患者的所有数据连接在一起,供医生、护士、医院管理者来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服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以人为本再造流程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简称温附一)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不透露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名制就诊为例,虽然目前大多数在温附一就诊的病人都是实名制,但没有身份证并不意味着不能就诊。“没有身份证可以由亲友担保,我们说‘以人为本’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温附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处处长潘传迪表示,“类似这样的服务技术上都可以实现,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考虑到,是不是以患者为中心。如果你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为患者着想,技术上实现一点都不难。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信息化是一种循序渐进,不断优化、创新的迭代过程。需要不断打破思想的禁锢和制度的篱笆,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潘传迪介绍说,温附一推出的院外医疗关怀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医患沟通,在就诊时间以外加强医生和病人的有效沟通。同时,健康记录功能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况。病人在来医院之前在手机上输入病情,到诊室以后医生一刷就诊卡就可以清楚了解病情,使得在有限的就诊时间沟通更加有效。

还有院外医疗功能,比如有的慢性病人来医院主要是为了开药,为了开药跑一趟医院不仅耽误了病人时间,还浪费了医疗资源。这时医生可以在系统内和预约病人进行沟通,如果病人只是单纯有开药需求,医生可以在系统内开好药,信息自动发送到药房,就诊卡扣款后,药房可以把药快递给病人。还有一种情况,医生见到病人时发现病人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本次就诊只能开检查单,没有对病人进行诊断就诊就已经完成了。对此,医生可以在系统内为需要检查的病人提前开具检查单并预约好检查时间,再来就诊时检查结果都已经具备,医生可以直接下诊断。

与患者进行就诊前的沟通、提前开具检查单,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信息化建设和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对此,作为温附一的合作伙伴,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销售总经理叶明补充说,“信息化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提升对患者的医疗服务和患者的就诊体验,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中心。但我们要记得,对于医疗信息化里面还有两类人也非常重要,一类人是医护人员,另一类人是医院的管理者,我们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是包含对患者,对医护,对医院管理者的总体支持。联想将从顶层设计、一站式服务和构建开放生态平台入手,再造业务流程,为医患双方创造就医新体验。同时,现在中国医院信息化除了遇到技术挑战外,人才的培养也是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用创新的方式和医院、行业ISV一起去配合,能够为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只有从顶层设计开始抓起,真正把信息化落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人才的建设和培养作为重要的战略,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此,联想智慧医院2.0整体解决方案不仅提供端到端的总体支持,还携手温附一成立‘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培养医疗信息化专门人才。”

试探以人为中心的中学作文教学 篇5

语文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精神培育。我们知道,人的精神的养成、心灵的成熟、个性的形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文化积累、文化熏陶的结果。所谓语文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习文悟道,以文化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情趣爱好、高品位的人生追求,使语文能力和精神人格平衡发展。因此,以“人”为中心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的上述论述和要求,都是以人的教育、人的发展目标为其理论依据的。因此我们今天深入贯彻落实课标理念,其核心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找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注重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个性,提升其能力。

以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要求作文教学不能只建立在“写”的层面上,因为作文教育的归结点应从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从对人生的体悟、对人的问题的角度来思考。

中学生写作不能只靠教师的传授,当然也不只凭其天资,而最主要的是学生个体生命在客观外界促发及教师的培养催育下,与其内心碰撞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冲动的结果。人是活生生的,自我是整体人格的核心;人的精神生活是由自我构建的,自我是整体人格的核心,自我以对自身和自身相关的事件的解释或理解构建起内心世界。人应该有思想情感、有节操、有理想、有品位。那么,看看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作文,有多少能让人感觉到是真正的可站立起来的“人”? 往往是一篇文章读下来,看不到当代青少年应有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思考,充塞其中的常是不少人人千篇一律,个个异口同声,甚至语言手法,结尾开篇,过渡照应也常是新八股式的。假如去掉那些所谓技巧,既没有人的气息,亦无人的精神,更谈不上体现自我个性的东西了。

我认为此等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育没有真正将人的位置摆正, 多少老师总是认为写作只是一种技巧,是一种照章操作的东西,只要抓住了技巧训练,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如此,写的各种“法”就会泛滥,比如“开头之法”“过渡照应之法”“结尾之法”等等。教师要求学生作文首先便是记住这些法,然后扩“法”就班。更有甚者,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以应付考试。总而言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落是人的失落,人的精神的失落,人格的失落,情感的失落。要使作文教学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有在人字上下功夫,才能使作文教育走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只有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引进技术层面的训练才会有根,其文章才能率真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作者的心灵直接或曲折的语言艺术的投射,作文中的人物、景物、思想观点,无疑与作者的精神主体存在着潜在的深层联系。学生的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可他们应该是一个最色彩斑谰、最生气勃勃的世界群体。记得王蒙的《青春万岁》有句话:“眼泪、欢笑、沉思全是第一次”。青少年对未来世界充满懂憬,热切盼望着追求真善美。他们在寻求理解,寻求温暖,寻求关爱;他们也想去观察世界,也想去审视这世界,但他们的目光常常不能深邃,不够远大,而且他们心灵往往又是脆弱的。渴望成功,但他们对可能付出的艰辛又经常估计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的理解、鼓励、帮助、点拨和引导。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往往是封闭的,学生难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外面精彩的世界,难以用自身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所以,多数学生常常处于一种无奈的人生境地。我们要真正认识他们,就需要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们,体会其思想和性格的多样性及多元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从他们的角度去构思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进入他们的内心。

以人为中心,创建学习型组织 篇6

学习型组织内涵综述:“百家争鸣”

彼得·圣吉指出, 在学习型组织中, 大家应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不断一起理解“如何共同学习”。

森智认为, 学习型组织是指该组织的成员持续地发挥其能力, 创造其所渴望的结果, 培养新的思想形式, 塑造集体的氛围, 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向他人学习。野中郁次郎则用“知识创造型公司”来描述学习型组织, 指出创造型公司的特征就是“‘发明新知识’不是一项专门的活动, 而是行动的一种方式, 是存在的一种方式”, 在其中, 每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

考夫曼和圣地叶认为, 学习型组织里每个人都渴望一直在成长、学习和创造, 大家互相尊重, 愿意检视自己的看法和假设, 愿意尝试新的实验, 并且认为有时认知上的失败是非常冒险的代价。派得乐认为,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帮助其成员学习并不断改变组织本身的组织。科姆认为, 学习型组织是指那些有意识地激励组织学习, 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组织, 而一般组织则对组织学习听之任之, 从而一步步削弱其学习能力。

我国学者张声雄认为,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即它是全体成员能全身心投入并创造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是能让全体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 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 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实践方面, 诸多企业已经尝试或正在关注着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例如波音公司的培训中心, 所有课程不是讲座而是对话和讨论, 成功的经验常被当作案例拿到课堂上分享, 培训的课程也是基于员工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各个时期的教育需要。其人才观中, 有一条就是:只有不断学习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因此培训的课程也并非彼此孤立。再如福特公司, 从1992年50位资深主管要求参加系统思考训练, 学习如何突破思考方式, 到今天福特已有数千名员工主动参与, 这种培植未来优势的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与自我超越, 积蓄着迎接更大挑战的能量。再如摩托罗拉大学对摩托罗拉公司的巨大贡献, 在那里, 培训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不仅传授知识, 帮助学员记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员思考, 注重事前提出问题。关于品质, 培训师们强调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 还包括人员、服务以及整个组织的品质, 经过研究, 分解不同的自我管理的工作小组, 创建优质团队。

由以上论述看来, 学习型组织力求敏锐地观察到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通过制度化、明确化的有效机制或有组织的形式捕获信息, 管理和使用知识, 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 并致力于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 并且凭借学习, 个体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增强群体的能力, 提高组织绩效。

以人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发展

企业要想持续发展, 必须增强自身的整体素质, 不能单靠个别领导者运筹帷幄、指挥全局, 而应设法使各阶层的人员全心投入, 努力成为具有不断学习能力的组织。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 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也正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点上, 从人的尊重需要、发展需要、成就需要、价值体现等为出发点, 全方位考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第一, 以人的尊重需要为出发点。学习型组织要求深切关注每一位员工的不同的正当需要, 尽可能创造条件去满足, 尽量宽容对待不同性格的员工, 给他们以足够的发展空间, 用心聆听员工的心声, 特别是有悖于领导干部意图的主张和建议, 并能够真心诚意地采纳, 正确对待员工在工作中的首创精神, 公平使用奖励、酬劳、待遇和约束。

第二, 以人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这一方面强调员工自己要根据自身条件科学设计好职业生涯发展, 并努力将计划付诸实践;另一方面强调企业在帮助员工设计生涯规划的基础上, 为员工的职业计划实现创造多样的有利条件, 鼓励员工参加学习, 运用工作轮换、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员工选择最适合的岗位,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给员工充足的锻炼机会, 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得到长足发展。

第三, 以人的成就需要为出发点。这一方面强调企业组织要为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 给他们以宽松的环境和政策, 让他们激发积蓄已久的潜能去创造性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另一方面要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 使潜能在现实中得到应用, 允许他们犯错误, 让他们在挫折、失败中反思并产生顿悟, 形成新的创造力。学习型组织理论正是把创造作为成就的桥梁, 基于人的成就需要, 激励员工大胆实践和创造。

第四, 以人的价值体现为出发点。学习型组织就是让每位员工活出生命意义来, 把员工与企业作为共同体来研究, 关注的是员工自觉将企业价值内化为个人价值, 企业将员工个人价值外显为共同价值的过程和程度, 企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 要注意让员工尽量体现出有差别的个人价值, 获得工作的快乐, 从而焕发出高昂的激情和灵感。

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重点

基于以上四则理念, 可以得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组织所需的基本标准:首先, 授权的运用, 减少员工依赖;其次, 充分学习技术的氛围, 促进信息的搜集、分析和传播, 形成学习型组织;再次, 注重知识的创新与转移, 会利用团队工作最大限度利用各种知识和各类资源, 将学习定为企业组织的一项基础战略;最后, 企业的成就来源于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学习型组织既然可以帮助组织达至更高的绩效, 更能带动组织的生命力, 那么, 如何创建这种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第一, 知识生成与分享。整个组织运作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获取和传播知识, 并且让那些需要知识成果的成员尽可能地使用, 这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础。通过树立示范榜样, 鼓励大家持续、有意识地学习, 让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让一些最佳实践和技术诀窍可以尽快传播到整个组织, 让不同的思想、政策可以得到推广和鉴定。诚然, 积极参与评价学习活动的效果势在必行, 因为评价是提高、改善的基础和前提, 衡量学习的成效, 可以深入分析、反复研讨各项活动的实施效果, 评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扩展到整个组织、业务链,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从而继续适应、改善和持续学习。

第二, 要建立共同的愿景。首先获得高层的支持, 一旦公司决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在组织内外广泛传播这个愿景和相关的价值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管理者要率先成为积极实践它的参与者, 要综合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关注的原则或程序, 推行和维持学习, 确认核心价值观。再者, 组织致力于关注每一名员工的福利、发展与学习, 以人为本, 不遗余力营造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与提高的环境, 以保证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甚至是自我超越。

第三, 鼓励学习型文化的团队思考。由于进行团队突破的训练, 有利于创造个人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创造员工基于组织愿景进行计划和反思, 有利于整个团队得到更加清晰、明确、丰富的意识或知识, 培养和激发无限的创造力。组织自上而下应结合知识评价系统建立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 提高解决问题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由此整合的团队智慧必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 从而帮助组织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 找出个人弱点, 强化团队向心力, 并共享学习成果。

第四, 要有系统化的学习精神, 多多改进心智模式, 增强灵活性与实践性。组织不仅共享学习成果, 还要围绕学习再造组织政策和结构, 通过组织结构整合, 使学习进化成一种组织行为, 使学习型组织可以最好的运转, 避开不必要的限制性管制, 知识可以迅速、高效地在组织内外流动。通过系统性思考, 透过资讯搜集、掌握应对问题的全貌, 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培养出纵观全局的思考能力, 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注意问题的因果联系。学习型组织还立足于增强员工用创新的思路来思考和改革现有模式。同时, 组织成员可以有指导地进行创新和探索。

以说话人为中心 篇7

关键词:以人为中心,复杂产品系统,电梯,设计

0 引言

在复杂产品系统的开发流程中, 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都应被充分考虑。特别是对于存在密切人机交互的系统, 人应该处于系统设计的核心位置, 以保证系统可以满足各种使用情况下的需求。在设计界,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已经成为主流的观点, 以至于设计人员经常不加思考地采用。本文基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进行扩展, 引入行为图、基于情景的设计 (scenariobased design, SBD) 准则, 提出一种适合复杂产品系统的设计流程。

HCD是指在设计产品或系统时, 将客户置于设计与开发过程的中心[1]。HCD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产品成功由客户是否满意决定, 而客户满意由客户需求的满足来实现。HCD方法使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匹配[2], 通过这种匹配提高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与产品成功率。然而, 设计与需求的匹配是困难的、不准确的[3]。客户通过使用非技术语言来描述他们的需求。HCD方法需要将技术设计与非技术语言匹配, 这种匹配准确度通常比较低。因此, 大部份产品并没有与客户需求相匹配。

HCD的缺陷在于, HCD以已经作好技术准备为前提, 一旦明确客户需求, 可以迅速地完成产品设计并推出市场。另外, 以人为中心还缺乏明确的实现途径。Don Norman在ACM通信杂志“交互设计”专栏中写道:“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在没有得益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情况下被设计出来的, 不过这些东西仍然工作得很好。...最基本的原因就是, 在它们被设计时, 这些物品所被用来从事的活动是经过深入理解的, 这就是以行为为中心的设计”。人的行为才应该是设计的焦点。

HCD已经纳入到ISO标准中。ISO 13407明确定义了HCD的4种主要活动[4]:理解并定义使用情景, 定义客户及组织的需求, 制订设计方案, 并依据需求对设计进行评估。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4]整理.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梯产品, 以支持老人、病人的特殊需求, 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而相关的支撑技术并未完全具备。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启发, 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 包括制造商、老人、病人, 以及他们的护士等各种人群及其行为过程, 被纳入到电梯系统开发的每一步骤中:从电梯系统开发的最早的概念阶段, 进行用户的行为分析, 直至电梯系统设计的最终评价。

以行为为中心以及SBD是本文依据的另一方法准则。在人机交互领域中, 场景已经被作为一种多个系统开发阶段使用的工具, 它能帮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贡献自己的系统分析、设计与评价意见。

设计师通常使用情景来组织、论证和交流思想。情景作为语言的辅助, 描述人的行为, 使客户可以融入到设计流程中, 并帮助他们确定需求。通过描述多种情景下的各种行为过程, 可展现出序列性的需求。在整个设计循环中, 描述行为的工具可首先用于描述产品当前使用的目标与需求, 然后通过迭代的设计与评估过程转换、提炼设计目标与需求。多情景下的行为描述有助于检验、仿真分析、展示各种可能的设计方案结果。

1 设计流程的思考

通常, 客户需求空间向产品设计空间转换的过程会导致信息的丢失。一些产品开发的机制, 例如质量功能展开 (QFD) 关注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寿命等因素在后续开发过程中的贯彻, 但与情感有关的因素由于较难获取与描述, 因而在质量功能展开过程中易于被忽略、丢失[5]。

关于开发流程, 学术界及管理实践逐渐形成了如下四种观点[6]:门径管理;管道管理;功能-作用原理-结构的映射过程;风险管理系统。

管道管理模型[7]为最主流的观点, 它将产品开发流程定义为:产品规划-概念开发-系统级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纠正及生产起步。这一流程类似一条不断缩窄的管道, 在这一喇叭形态的“管道”中, 流动着的新产品可选方案及对应的开发项目数量越来越少, 而新产品方案的信息却越来越丰富、具体。

然而这一流程模型对人机交互的需求缺乏足够的考虑与重视。为此, 文献[8]提出, 具有复杂人机交互的系统的研发流程应具有如下步骤:焦点开发-创建当前系统应用的工作流-问题定义及确定设计目标-创建未来系统应用的工作流-创建功能概要-创建物理概要-将物理概要分解至可管理的模块。通过对当前系统应用工作流的分析, 存在的问题得到全面的展示;通过对未来系统应用工作流的规划, 引导思维边界的突破及全新观念的产生。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设想, 构建一种图形化的、易于理解的多层次行为视图, 使非专家的普遍客户也能参与到设计中来, 也使设计工程师能更好地理解电梯行业、护理行业等多个不同领域的背景与技术, 以更有效地利用所有利益相关者在设计过程中达成的共识。俗话说:一图胜千言, 在开发复杂产品系统时特别如此。下文以电梯为例说明。 (图2)

2 电梯实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 越来越多地需要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考虑老年人、病人的需要,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升降的公共交通设施, 需要重视这一趋势。

为此, 首先在设计其轿厢内部装潢时, 应考虑到人的情感因素, 尽量使电梯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感受, 多使用温暖色调, 避免冰冷暗淡的色调;其次, 需要考虑病人以及各种医疗设备, 例如病床、吊瓶架、氧气瓶等抢救设备所需要的大尺寸空间, 以及杀菌化学制剂的使用;最后, 适当考虑防撞缓冲的需求, 减轻相撞时的冲击保护病床上的病人。

目前, 还没有一种电梯能满足这一需要:不只需要考虑正常人的使用, 还要考虑承载病人, 运送病床及医疗设备, 同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殊情况发生的偶然性, 考虑电梯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 以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与能量消耗, 并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机交互界面与可操作性。

2.1 步骤1: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环节由开发团队执行, 其目的是制定产品开发任务书。团队包括如下成员:工业设计师1人, 电梯设计工程师5人, 制造工程师1人, 医护人员1人, 医学专业人员1人, 电梯维护人员1人。经过市场的细分与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三者的匹配, 最后经过头脑风暴会议来完成产品规划。

产品开发任务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设计的焦点;定义新产品的概念;确认目标客户;确认安全有效使用电梯的障碍;搜集对产品设计特征的意见。

通过产品规划, 认为新型电梯的焦点是感性设计、人机交互, 在有限的空间内需要容纳担架、轮椅及病人, 减少碰撞振动与不适, 并进行安全高效的电梯控制操作, 同时又要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确定产品的焦点是一项困难的工作。通过这一阶段, 潜在的设计意图逐渐变得清晰。

2.2 步骤2:客户需求获取

2.2.1 理解当前使用情景

通过归纳客户操作电梯的行为习惯和固有特性, 创建当前系统的行为图, 形成获取多层次客户需求的框架, 这是多层次信息视图的重要组成部份。步骤如下:

首先, 以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 以及家有老人病人的普遍电梯客户共50人, 为访谈对象, 基于步骤1确定的产品设计焦点与概念, 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化的访谈 (interview) 。该步骤主要用于明确如下问题:需要用担架、轮椅搬运病人时电梯的操作过程;在这过程中所遇到哪些问题, 以及这些问题的条件、过程与后果;对于电梯设施有何感性需求;任何影响在执行医护任务时安全高效使用电梯的因素。

对系统实际操作环境及客户的全面且精确的洞察, 对于系统的设计以及客户需求的满足至关重要。为了确认当前实践的问题, 设计者应首先将总结所获得的设计信息转换为行为图, 以描述当前系统的作用。仅作为示意, 如图2所示, 该行为图显示了电梯从制造装配、运输、安装维护到客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的行为, 以图形化的直观方式使得全面的客户需求, 且不易遗漏。图中, 方向线的粗细表示该方向所指的行为的频率, 线越粗表示该行为越常见;箭头的方向表示行为的串行关系。

2.2.2 确认存在问题及设计目标

2.2.2. 1 访谈与数据收集

基于当前使用行为图指出的每一使用模式, 围绕如下问题进行访谈并收集数据:

(1) 客户在与电梯交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及这些问题如何随着客户属性的变化而变化;

(2) 这些问题发生的频率, 以及对不同客户产生的后果;

(3) 新型电梯应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4) 安全高效使用电梯的障碍;

(5) 新型电梯对病人、普通用户、电梯安装维护人员、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各种客户有何益处;

(6) 新型电梯的设计偏好。

2.2.2. 2 数据组织与分析

在上述步骤系统性地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基于质性分析的方法, 寻找反映客户需求本质的核心概念, 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需求模型。访谈调研数据转换为如下三个类别:需求;障碍;设计, 简洁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如表1所示。

对原始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分析以后, 明确存在的问题及设计目标:

(1) 电梯生产与运输。

电梯包装箱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引起厂商及设计人员的重视, 只是简单给以部件包裹, 这才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电梯包装箱存在如下问题:裸包装部件遇潮湿后易生锈, 不便于运输;纸箱包装, 易损坏, 不便运输, 零散易丢件。应考虑新型的包装箱, 以达到方便搬运、整齐美观的目的。

(2) 电梯操纵显示器。

电梯操纵显示器在感性需求上尤为重要。乘客首先接触的是电梯的外部操纵显示器, 进入轿厢后同样需要操控电梯内部的操纵显示器, 进行楼层选择。色彩搭配以及按钮布局排布是其感性设计的关键。当人在受到色彩的刺激后, 会产生心理暗示, 色彩搭配必须尊重这种因果关系。

(3) 电梯的空间。

常用的电梯长度从1.3米到1.6米不等, 而一部急救担架的长度超过1.8米。狭小的电梯放不下担架。由于患者不能颠簸晃动, 医护人员 (或家属) 常常只能将担架半竖着放进电梯, 让患者斜躺在担架上, 容易使病情加重。《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 每栋楼不能少于两台电梯, 其中一台电梯应该能容纳担架。”然而, 开发商从成本的角度考虑, 在不少的电梯上没有执行这一规定。

(4) 不适合行动不便人员使用。

目前电梯按钮主要采用亮光来显示楼层, 并不适合于盲人使用。盲人进入电梯时, 不便于方便的找到希望到达的楼层, 所以对于盲人来说, 单独乘坐电梯很不方便。

扶手在安装时往往有螺钉突出, 行动不便人员往往难以避开, 并且不美观。

电梯震动或坠落时, 电梯无适当的支撑物, 震动或坠落会造成伤害, 对行动不便人员的伤害特别大。

(5) 电梯环境。

传统的通风装置是电力驱动的风扇, 购置成本与使用成本较高。

2.2.3 设计未来的使用情景

在这一步骤中, 将当前的使用情景转换为未来的使用情景, 如图3所示。在未来的使用情景中, 当前问题被消除, 产品愿景得以实现。未来的使用情景是一种对人机交互过程的高度概括, 有助于设计团队及设计参与者理解电梯使用的环境, 显示关键的设计问题。

在未来的使用情景中, 不需扩大轿厢的整体尺寸而低成本地实现大尺寸的空间, 保证担架可以进入并平放;行动不便的人可以舒适地保持平衡;视觉不良的人可以方便地进行目的地楼层设置, 并可修正错误的设置;等等。生产安装情景分析在此省略。

2.3 步骤3:系统级设计

2.3.1 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的结果展示系统功能的实现目标。对于复杂产品系统, 将功能分析为多项子功能十分必要, 它可以阐明问题, 使设计师可以聚焦到最关键、最有可能实现创新的子功能上。

在检修运行、 (自动) 开门、 (自动) 关门、自动返回基站、满载直驶、司机操作、独立运行、通风等基本功能, 使用温和的工业设计风格, 并增加如下功能:远程监控;PDA在线交互;可变的空间尺寸;碰撞缓冲与支撑;盲文及声控;错误修正。需要在成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 在传统的电梯上增加以上功能。

具体的功能描述在此不表, 它应提供详细的使用背景信息, 以及明确的、定量的功能目标。例如, 可变的空间尺寸的需求项中指出:扩大后的空间尺寸应能容纳1.8米长的担架。

通过达到以上产品功能, 电梯将能更高效迅速地安装维护, 更安全、舒适地使用, 减少碰撞、震动、压力与不适。这时, 开发团队坚信, 这一电梯的市场需求是广阔的、迫切的。

在以上需求实现之前, 研发团队认识到, 以上功能最困难的部份是可变的空间尺寸、碰撞缓冲与支撑、盲文及声控等需求。

2.3.2 制定系统解决方案

在这一步骤中, 依据“功能—作用原理 (效应) ———物理结构”的映射过程, 将产品的功能要求转化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具体物理结构设计的要点, 它指出每一主要功能实现的关键点, 以及主要部件的空间及结构上的关系。

解决方案应遵守功能及技术需求的约束, 并基于最终用户的需求进行评估, 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 知识会不断进化, 因此系统结构的部件也随之进化。解决方案可用于修正未来的使用情景, 使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

以几个主要的子功能为例, 说明其解决方案:

(1) 根据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 , 使用“基于条件的分离”这一分离原理, 以及“动态化”这一发明原理, 实现动态的轿厢深度。解决方案为:轿厢下后壁可以向背离轿厢门的方向打开、折叠, 充分利用井道空间, 在需要运输担架时, 通过折叠, 动态产生额外的空间, 提高了担架出入时的安全性, 并增加载重的均匀性。其平时可充当普通载客电梯, 具备普通电梯轿厢的宽度与深度;在特殊情况下, 延展电梯轿厢的深度, 满足普通人平躺在担架上的长度要求, 充当救援用的担架电梯。因此, 这一功能可增大深度却不增加土建面积, 达到节省成本与能量消耗的目的。

(2) 碰撞缓冲与支撑功能的解决方案为:扶手连杆上套有端座外套, 将扶手端座表面覆盖, 遮盖螺钉, 防止行动不灵活的人在轿厢内转身时划伤, 同时保持轿厢内美观。轿厢顶部安装有吊环, 在震动特别是坠落时, 抓住吊环可显著减少伤害。

(3) 盲文及声控功能的解决方案为:按键的按压位置处设有凸起的盲人数字, 按键连接有发声话筒, 开关、发声话筒均与用于楼层登记的电路连接。

(4) 通风的解决方案为:通过轿厢上的风滞压力产生电梯轿厢中的竖直的气流, 实现免电力的通风。风扇仅在需要时打开, 减少了电力消耗与使用成本。

电梯作为一种成熟产品, 目前已经存在海量专利。以上的构思可能与已有专利冲突, 需要进行查询分析, 避开已有的相似专利, 同时基于专利挖掘, 进行技术成熟度分析。对关于轿厢的专利进行分析发现:在轿厢深度调整、碰撞缓冲、盲文及声控、通风等方面的技术都仍处于成长期, 值得加大投入进行研发。

2.3.3 系统级的参数分配至模块

通过以上步骤, 从轿厢空间调整装置、碰撞缓冲与支撑装置、盲文及声控装置、通风等方面实现了电梯系统人性化创新及改良设计。

在上述步骤中, 系统作为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进行思考。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中, 需将设计需要分配至模块, 是最终实现产品功能需要的必然的步骤。然而, 将技术参数分配至模块具有很高的复杂性, 它需要依据两个准则:一是保证系统的技术参数与模块的技术参数的一致性, 也就是说, 实现模块的技术参数后, 能保证系统的技术参数得到保证;二是各个模块的实现难度保持相近, 不能让某些模块很难实现, 否则会使成本不必要地上升。系统的模块化的好处是:使得最终客户可以按其需求定制产品。

通过对电梯的模块化划分, 使得功能与模块近似地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在这一设计方案中, 如下5个模块被定义:厢体、导轨、驱动、无线通讯、轿厢空间尺寸调整、碰撞缓冲与支撑、控制与显示、通风与照明。其设计方案如图4所示。

2.4 步骤4与5:详细设计与测试纠正

方案的产生与方案评估密不可分。在跨功能的研发团队组建开始, 各个团队人员以及参与设计的多种角色, 都从一开始就贡献其知识经验, 以验证提出来的各种新构想, 使得最终的解决方案更具市场可行性与可用性。在开发的后期阶段, 解决方案逐渐具体与可视化, 设备供应商开始参与设计, 以确认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由于方案表达为易于理解的形式, 包括三维虚拟人体的应用情景展示, 团队可以在早期的设计阶段, 向商业合作伙伴证明新型电梯的高附加值。

经过可用性评估, 最终的设计方案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3 结论

本研究基于以人为中心设计的理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产品系统设计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 并进行电梯系统的创新优化与改良设计, 解决了电梯系统中几个非人性化设计缺陷, 规划、定义了电梯的主要模块, 并进行了三维虚拟人体的分析, 提出一种具有良好人机操作界面的绿色电梯系统。经评估认为, 这一新型电梯具有较广阔的市场需求。本文提出通过行为图的引入, 扩展了以人为中心设计的观点, 有助于将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融合到一个框架内, 并清晰展现。

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电梯之外其它类型的、存在复杂人机交互的复杂产品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Hans-Jo¨rg Bullinger, Wilhelm Bauer, Gu¨nter Wenzel.Towards user centred design (UCD) in architecture based o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Computers in Industry 61 (2010) 372-379.

[2]Li Lin, Ming-Qing Yang, Jing Li.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deducing multi-dimensional modeling features design rules based on user-oriented experi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42 (2012) 347-358.

[3]Xue-Zheng Chu, Liang Gao, Hao-Bo Qiu.An expert system using rough sets theory and self-organizing maps to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37 (2010) 7364-7372.

[4]ISO/IEC 13407, 1999 (E) .Human-centred design processes for interactive systems.

[5]赖朝安, 朱文文.水暖卫浴产品风格优化的感性工学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2, 17 (6) :122-127.

[6]赖朝安著.新产品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2.

[7][美]Karl T.Ulrich, Steven D.Eppinger.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英文影印版, 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以说话人为中心 篇8

一、侦查询问中交流的定位

( 一) 在侦查询问中交流是最基本的环节

在侦破案件时, 将证人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给予获取, 就是侦查询问的最终目标。记忆在心理学的范畴中通常有三个阶段: 编码、存储、检索[2]。所以, 当侦查人员进行发问时, 证人或被害人的记忆代码就会被激活, 证人在口述这些记忆。所以, 对于一个相对完整的询问过程就会是侦查人员进行提问, 证人或被害人还是检索记忆, 转化为记忆代码, 再通过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侦查人员再予以记录。

( 二) 在侦查询问中交流是动力因素

在侦查询问的过程中, 侦查人员和证人或是被害人的关系是动态而非静态的, 想要合作成功, 就离不开两方的积极参与, 而且两者的关系也是在不断变换的。侦查人员和证人双方都会互相影响, 并决定着询问的进程以及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 侦查人员必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同时也要对证人的心理状况做到时刻的注意, 这样侦查询问的交流才能更顺利的进行。

二、在侦查询问交流中出现的问题

( 一) 在侦查人员方面出现的问题

1. 非个人化倾向

依照我国司法实践的惯例[3], 侦查人员要进行程序化的询问。侦查人员会出示工作证, 对证人或被害人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的询问, 然后就是开放性的询问证人对案件都有哪些了解。这样的交流方式其是是存在问题的, 因为如此公式化的询问会给证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官方色彩”并不利于侦查人员和证人的良好关系建立。

2. 证人的自由叙述环节不能得到保障

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开放性询问就要求证人自由的陈述。但是司法实践中我们却发现, 证人的自由叙述总是被侦查人员所打断, 其原因就是侦查人员对证人所叙述的某一点产生了兴趣, 而又怕事后忘记关键点, 所以就打断证人的描述。而且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美国就有学者曾经对此有过相关的研究: “证人或者被害人开始进行自述时, 大约7. 5 秒就会被侦查人员打断, 而且这种状态还会继续持续。”这种打断必然会对证人或者被害人的思路造成影响, 思维的打乱会让证人或被害人的记忆检索只停留在大脑浅层, 这样证词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3. 侦查人员在询问中的不当用语及提问

在侦查询问的交流中会用到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两种运用。两者都存在优缺点: 开放式提问会让证人说出更多潜在性的问题, 但是也会造成回答与问题的不相关;而封闭性问题一般都会直击要害, 但是会影响证人的记忆检索。所以如何合理提问是侦查人员所要注意的。另外, 侦查人员要尽量少的使用否定用语, 以此来减少证人或者被害人的心理压力。

( 二) 关于证人或者被害人的障碍因素

首先, 证人或者是被害人在刚刚经过不好的事情所以会产生焦虑、恐怖或者是紧张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而这种恐惧感对侦查来说是毫无价值的, 所以侦查人员绝对不能强迫证人回答问题。

其次, 证人或者被害人的交流能力有限, 对于复杂的情况不能详细的说明, 或者一时之间找不到适合的词汇表示时, 也会影响侦查交流。

最后就是证人或者被害人的自信心水平不高。在案件发生后, 尤其是被害人可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里, 甚至还会发生隐瞒信息的情况。

三、将侦查询问交流技巧提高的策略技巧

( 一) 建立一种亲和的关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只有侦查人员从一开始就摆正好位置, 树立好形象, 才能让侦查询问的交流变的更顺畅。侦查人员要将官方机构代表的头衔摘掉, 转化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个体。

从询问的开始侦查人员就要将自己的名字告诉证人或者被害者, 然后也让证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到这里开始, 侦查人员就可以开始建立和证人或者或被害人的相似性了。这种方式就是找寻二者的相似性, 然后建立联系。所以, 侦查人员要从证人或者被害人的家庭开始聊起, 侦查人员只要发现自己与证人之间的相同处, 就可以对话体进行深入的探讨, 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融洽、舒适的谈话环境。另外, 对于侦查人员和证人的谈话坐姿也有一定的技巧。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发现, 并排坐会比面对面坐更能让人消除抵触感。因此, 为了可以和证人尽快的进入交流当中, 侦查人员可以和被询问者保持一个120° 角的坐姿[4], 要注意的是, 也不能过分的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 二) 平衡询问控制权

一般在侦查询问的最开始, 证人或者被害人通常会想让侦查人员进行询问的主导。因为, 他们最开始是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开始的, 而侦查人员的权威性会让证人或者被害人感到安全。侦查人员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证人的心理, 将话题的方向把握好。要注意的是, 证人刚刚经历了让其恐惧或者是愤怒的事情, 被害者甚至还受到了侵犯, 证人也可能会因为自己处于案发现场却没有阻止案情的发生所懊恼, 类似等等的情绪已经让被询问者身心疲惫, 这时侦查人员就应该对证人或者被害者表示关心, 让他们的情绪能够平复下来, 这样更有利于侦查的交流。

另外, 侦查人员要用平和的语态增加证人或者被害者的自信心, 对于证人扩大范围的记忆检索应该给予支持。给证人或者被害者更多的留白, 不要在受询问人进行思考或者进行叙述时打断他们的思路。而是应当适时的将提问的节奏减缓。

( 三) 提升证人的描述质量

当证人或者被害者在进行描述时, 做好可以给他们一个参照物作为比较。比如在形如和颜色有关的事物时, 侦查人员就应该给证人一个调色板[5], 让证人自己选择, 会更加容易。

侦查人员要对证人的描述进行引导, 尽量将自己客观化。比如在对人物进行描述时不要用“他和村里的刘叔叔很像”这类的用语, 而是引导证人或者被害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 比如他的皮肤很黑, 胳膊很粗壮这类用词会好一些。如果对人物行为动作表述不清, 可以直接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描述。总而言之, 就是保证受询问人的感情不受到伤害的同时, 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让取证变的更加清晰。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掌握良好的侦查询问技巧可以更好的为案件进行取证。此环节在案件的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必须加以万分的重视。这就需要侦查人员能够掌握良好的业务、心理、政治素质, 并且能快速的面对各种突发状况, 争取将取证做到高质量、高数量, 为我国的社会安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斌.论侦查询问中的交流技巧——以证人和被害人为中心[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1) :75-88.

[2]武小琳.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法律分析——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主要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 25 (4) :74-79.

[3]张丽祥, 张云霄.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证人作证有关制度为视角[J].公安教育, 2014 (7) :39

[4]殷英华.指认错误的制度防范——以目击证人对作案人的指认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4 (5) :107-111.

上一篇:信息教育技术下一篇:负荷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