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案

2024-07-05

姓氏歌教案(共10篇)

姓氏歌教案 篇1

《姓氏歌》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部首。

2、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并能说出其笔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部首。

2、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并能说出其笔顺。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拆分、组合的生字卡片、词语。(教师制作)

2、学生预习课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能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

2、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

3、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小部分。

4、揭题:教师板书《姓氏歌》,学生齐读课题。

5、学习生字“姓、氏”。(1)组词:姓氏、姓名。

(2)识字方法交流:姓=女+生氏=纸—纟(3)你能用“姓氏”、“姓名”这两个词语造个句吗?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3、全班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二)随文识字。

1、再次朗读课文,你从中知道什么?(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2、大家说的对,本首儿歌总共2节,讲的都是有关姓氏。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第一小节)

2、指生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

3、学习生字“李、张、古、吴”,认识“弓字旁”。

(1)找出在文中出现的地方:“木子李”、“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学生指读。

自由读生字,你从中发现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偏旁加熟字)平时在我们班也见到过这些姓氏,但你能把音读准确吗?你能给他们找朋友么?(同桌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全班汇报交流)①“李、古、吴”是上下结构,“张”是左右结构,都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

②“张”的偏旁部首是“弓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含有“弓字旁”。男女比赛读第一小节。(教师指导)

4、你能做问答游戏吗?(1)出示课件,读一读。

(2)同桌互相练习问答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全班汇报交流)

四、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读并思考:本小节与第一节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汇报:

①第一节姓氏是单个,第二节姓氏是两个,如:“诸葛”、“东方”。②教师引导:两个姓氏我们称之为复姓。(教师进行讲解)③你知道哪些姓名里含有复姓?(诸葛亮、王昭娇子等等。)

3、学习生字“赵、钱、孙、周、王、官”,认识“走字旁”和“金字旁”2个偏旁部首。

(1)同桌互读生字,同时给生字找朋友。(全班交流汇报)(2)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全班汇报交流)①“孙、钱”是左右结构,“王”是独体字,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如:钱——线 王——玉)

②“赵、周”都是半包围结构,“赵”的偏旁部首是“走”,你还知道哪些字也还有“走字旁”。(如:趟、起)

③“钱”的偏旁部首是“金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含有“金字旁”。(如:铅、铁)

④“官”是上下结构。

4、小组比赛读第二小节。(教师评比)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

(1)以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字。

(2)去掉拼音,指名读生字,然后开火车。

(3)生字回到文中,你能读准确吗?比一比,赛一赛。男女各派一人进行朗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2)学生自由朗读生字。

(3)教师引导:这几个生字,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左右结构:姓、什、双独体字:么、王、方全包围结构:国 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件:教师引导“姓、什、双”在田字格的占位在哪,你有什么发现?同时,帮他们找朋友。

①组词:姓名、什么、一双鞋等等。

②“姓、什”都是左窄右宽。“姓”中的“女”的一横要变短。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③“双”字的第二笔的捺改成点,要和第四笔区分开。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2)教师引导:“么、王、方”在在田字格的占位在哪,你有什么发现?同时,帮他们找朋友。

①组词:什么、王子、方向等等。

②注意“么、王”在田字格的占位。“么”的第一笔是撇,“王”的第二笔是短横。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③“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3)教师引导:“国”在在田字格的占位在哪,你有什么发现?同时,帮他们找朋友。

①组词:国家、中国等等。

②“国”字在写时注意点不能少,口要封严。教师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并纠正)

六、背诵课文

这首儿歌多有趣,回家时给自己的家长背一下,也让他们了解一下姓氏。

姓氏歌教案 篇2

2.姓氏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多种介绍姓氏的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

三.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引出题目。

师:小朋友们好!上课,请坐。你们像小树一样直,真棒!我喜欢你们。我先来问问大家,你们都叫我什么呀?那为什么不叫我李老师,张老师呢?哦,我姓修,你姓什么?你的同桌姓什么?生回答。

2、通过学生介绍姓氏,欣赏《百家姓》师: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古代的人,可厉害了,把他的姜他的李和我的修编成了一本书,叫做《百家姓》。

3、播放《百家姓》视频。看大家都看的那么认真,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这本《百家姓》读一读。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百家姓》有关的课文,请齐读课题《姓氏歌》。

4、齐读课题《姓氏歌》。

师:读完了课题,这个字你认识了吗?告诉我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姓”这个字吗?

师:现在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把姓字请进课文题目。现在把书翻到后面,把姓字端端正正的请进田字格。

5、书写姓字。

6、猜氏字的意思。那大家猜猜氏的意思?修老师给大家两个选择,你先在心里想一想。选A的人举起手,选B的人举手。原来选A和B的都这么多。现在修老师来告诉大家,这两个意思都对,因为氏字有两个意思。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7、出示课件:欣赏氏字的两个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自己的姓氏并且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家姓》。并且了解氏字的两个意思,让学生真正了解题目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读儿歌

1、开火车读课文。

师:其实,关于姓氏还有很多的秘密呢,都藏在我们课文中,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去发现,在读课文之前,修老师有这样的要求。

2、有节奏的读好第一段。

师:大家读的可真认真,一起读一遍给老师听听!大家读的可真流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姓氏歌这篇课文中去交流和发现吧!

3、抓住什么这个词语读好第一段

师:谁来读这一段。我还听出他的节奏来了,其实,读好这四行句子,关键在于读好“什么”这个词语。听修老师读给你听,谁能学着我的样子读读第二行。有点味道了,后面两行。越来越有节奏了。让我们一起有节奏的读读这四行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什么这个词语读好第一段,学会有节奏有韵味的读好课文。】

(三)师生合作,深入儿歌

1、提问这四行句子都介绍了哪几个姓氏?

师:读完了这四行句子,大家知道这里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姓氏呢?

2、你能记住这两个字吗?怎样记住得?

3、演示李和张的组合方法。

师:现在小眼睛瞪亮了,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子,就变成了李,左边跑来一个弓,右边跑来一个长,就变成了张,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字。这里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偏旁:弓字旁。

4、学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师:其实呀,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我们还能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姓呢?瞧,课文是怎么介绍的,一起读。

5、学着课文中的样子介绍这两个姓氏。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学着课文中的样子对着来介绍吧!

6、找出这四个句子中的共同特点。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了,这四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带有问号的句子叫问句,后面的句子叫答句。来,调整一下坐姿,修老师跟大家对着问一问。

7、男女生对读,去掉问句和答句挑战。

师:瞧,我们这一问一答真有意思,现在男生问问上面两行,女生问问下面两行。男生做好准备。

8、出示班级同学的名字,学生学着课文中的样子介绍姓氏。

师:看看修老师这次请了谁呀?让我们一起叫叫他们的名字吧!请叫到名字的小朋友起立。我们学着课文中的方法来问问他们的姓氏吧!我来问你?你姓什么?现在大家来问问他。听清楚了,下面修老师要来问问大家,他姓什么?大家也学会了,他姓什么?现在,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两个姓,还能介绍班级同学的姓。

9、圈出第五句和第六句介绍的姓氏,并想办法记住它们。其实像这样用加一加介绍的姓氏,在课文中还藏了许多,来,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话又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姓?请大家拿出铅笔,在书上圈一圈这两行句子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姓。

10、找出四个姓氏当中不是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的姓氏。

师:修老师把他们放大了,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让我们把他们再送到课文中一起读读吧!这四个姓中有一个很特别,它不是用加一加的方法向我们介绍的,你能找出来吗?能告诉我这是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这个姓吗?

【设计意图:用一问一答的方法来学习李和张两个姓氏,并且学习结束后姓氏的两种办法——加一加和说偏旁。还让学生说出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会介绍姓氏的方法。】

(四)趣味游戏,记住介绍姓氏的办法

1、出示偏旁,拼出生字宝宝。

师:那么,现在调皮的姓氏宝宝又和我们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了呢,今天它跑到你们那里去了,看看哪一组同桌最能干,拼出这些生字宝宝。

2、学会介绍拼出的生字宝宝。

师:我看到好多同桌都拼出了四个姓氏宝宝。现在修老师先帮他们介绍一个吧!听清楚老师是怎么介绍的。谁学着我的样子介绍一下。

3、填空记住四个姓氏。出示:()胡()吴()徐()许师:看看他在上面拼的对不对,咱们一起读读。现在咱们小朋友太能干了,能自己拼出姓氏宝宝了,我们又认识了哪几个姓,一起读。这是我们一起完成的四个姓氏,看看大家是不是记住它了。谁来挑战?一起来读。

4、学会用一问一答的方法介绍胡、吴、徐、许四个姓氏。师: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姓。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是用一问一答的方法介绍李和张两个姓氏,后来下面直接向我们介绍了四个姓,我要来考考大家了,能不能用上面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呢?这么快做好准备了。老师跟大家配合一下,这张姓氏现在跑到你手里了,你来答。

5、学习方这个姓氏的介绍方法,并介绍说名人介绍姓氏的方法。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我们学习了用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可是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姓方,那么我们怎么来介绍他的姓氏呢?谁能帮他想想办法?真聪明,我们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姓,其实,除了这些介绍姓氏的方法,老师还能告诉大家,我们还能用说名人的方法来介绍。

6、自我介绍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姓氏卡片,把你的姓氏介绍给你的同桌。哪一组同桌来展示一下。(同桌展示)

7、打破气球说姓氏师:瞧,为了奖励咱们小朋友,天空中飘来了漂亮的气球呢,其实,在气球的后面,藏着我们学过的生字。让我们一起来打破它,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拼生字宝宝、用一问一答的方法介绍胡、吴、徐、许四个姓氏,而且能够用自我介绍的方法巩固记住姓氏的方法。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巩固生字。】

(五)探究发现,拓展延伸

1、学习单姓和复姓。

师:刚才大家学会的这些姓氏都是一个字的,我们就称它为单姓,刚才我们班的同学都是,那还有两个字的,就是复姓,这个留到下节课来学,老师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世界上最长的姓氏是17个字,这个你们课后可以去了解一下。

2、学习书写:“什么”两个字。

师:最后,我们要来学习两个字的写法,请你仔细观察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现在把手拿出来,跟修老师一起把它请进田字格。现在请你把他们端端正正的请进田字格。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写好后就用你的坐姿告诉我。如果写的好,给自己画一个五角星,如果写的不好,擦掉重写。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单姓和复姓,探索了解姓氏的奥秘,学习书写什么两个字,完成教学目标,学会自评,提高学生自我欣赏水平。】

(六)熟读成诵,德育渗透

1、有节奏的读课文,感受姓氏歌的额韵律和节奏。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课文。

2、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渗透爱国教育。

《姓氏歌》教学反思 篇3

本课以《百家姓》儿歌拉开帷幕,通过百家姓出示了一部分读音相近或者形似的姓氏,通过难区分的姓氏引出本课课题——《姓氏歌》。通过学生自己读课文以及互读,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能够较通顺通读全文,部分学生可以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领学生细致领会全文,重点讲解其中的生字,如“李”,引导学生认识李字的结构,并能找到其中分出的两部分“木”和“子”,通过“李”字,学生能自己分解“张”字,通过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认识新部首弓字旁,并通过课件展示形象的弓箭,引导学生记住弓字的形状,再通过笔顺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弓字旁的书写方法。再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胡”、“吴”、“徐”、“许”几个字,引导学生自己对生僻字进行拆分,根据结构或者偏旁记忆不同的字。第二段主要是对单姓和复姓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欧阳”等复姓。此后,对开篇出示的难区分字加以讲解,学生通过同桌互助或者小组讲解的形式能快速认识难区分的姓氏。下一个环节为指认生字环节,老师通过课件出示认读生字,学生通过抢答、举手回答等形式认读生字,最后环节为课堂总结,并出示课下思考问题。

在本节课中,引导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出示的音近字或者形近字过难过多,没有较好的联系课文中出示的生字,导致课堂节奏过慢,没有完成教学设计中应有的环节。在读书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进行朗读,但是读的环节安排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认识和朗读课文的时间,应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角色朗读,在讲解“张”字时,出示的弓箭和弓字旁的引导能正确指引学生认识并书写,但出示的词语过难,学生认起来存在问题,特别是“张牙舞爪”这个词语,没有在课堂上更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提示学生圈字时,没有做出区分,导致认读和书写的生字没有加以区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整堂课中,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和语言组织课堂纪律,如果以表扬为主,会加快我课堂的步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会根据本节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积极的将各位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运用其中,将朗读这个重要部分作以扩充,弥补朗读匮乏这一缺憾,并开展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字部分,我将分为两个环节,即随文处理和集中识字,并重点认识走字旁和金字旁,在生字中找重点、找规律,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进行讲解和识字,并在课堂中贯穿姓氏游戏,引导学生会说并会写简短的姓氏儿歌,最后通过小组和同桌互查的形式,对生字词进行反馈。

通过本次评课活动,我认识到了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的向各位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做到熟练自身业务,并在班级管理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

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

星期四的早晨,我和孩子们学习了阅读节课程里的一首新诗《懒惰歌》。

因为这个月是我们学校的阅读节,所以也一直在学习阅读节相关的儿歌,这样的一个晨诵课程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编织到晨诵中去,鼓励赞颂孩子们的爱读书,从而营造班级浓浓的读书氛围,也激发孩子们对书的喜爱,开始觉得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选择了《小二郎》作为开启,孩子们边唱边跳开启了美好的早晨。接下来我们复习了《快看书》、《爱读书的树叶》、《读书乐》三首儿歌。

在新授诗时我选择了一个贴近学生的大懒猫的形象引入了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歌的趣味。按照习惯每次都是我先范读一遍诗歌,让学生们注意听每一个字的读音,这首诗歌中“懒惰”“炎炎”是孩子们的生字障碍,所以在中就直接把拼音标注在了生字的上面。接下来就是我带领孩子们一句一句朗读儿歌,这也是这节课中最难的一个地方,可以说孩子们只要认识了字就可把儿歌朗诵的熟练整齐,关键是怎么样让孩子们把儿歌朗诵的生动有感情而不是熟练地平淡的朗诵,我设想是用语言去启发孩子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后朗诵出来:

我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在花香中,在鸟鸣里读上一本适合心意的书,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那么大懒猫是怎么样说的呢?”

孩子们只是平淡无味的朗诵了第一句,我觉得味道还不够,我就想让平时朗诵比较好的起来给大家示范一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这一天的表现并不是很给面子,后面坐了很多的听课的老师加上第一次在大教室里上课对于他们的胆量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于是在这里我进行不下去了,卡住了,接下来我只能是在启发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就这样每一句都是平淡,甚至一句比一句声音更低,低到几乎我都不能够听见,课上的我是火冒三丈,现在想起觉得自己的方法不是正确而的,一年级的孩子想要用教师的语言启发他们的感情恐怕是不能够的,应该亲自领读,做到以身示范。就这样我们的这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2、《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姓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吴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苹果: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方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读。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儿歌第二小节中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手机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金,金钱的金。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教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114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最多。

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板书设计: 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姓氏歌教案 篇5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歌谣的体裁,运用对问对答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常见的一些姓氏,不但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到一种识字方法——合一合(两个字合成一个新字),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课文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

2.课文插图是一个古代小男孩遥望天空出现的一些姓氏,形象地告诉学生我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1.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国旗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习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3.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习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习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3.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一)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

一、两遍。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习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习什么新偏旁? 2.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一)了解“姓氏”,做问答游戏。

1.提问:读了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姓氏”是指什么吗?(预设:“姓氏”指的是姓名中的姓)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这个意思的?(预设:你姓什么?我姓李。他姓什么?他姓张。)小结:“姓氏”现在就指我们姓名中的“姓”,课题《姓氏歌》就是关于我们的姓的歌谣的意思。

2.做问答游戏。

(1)自由读题目,了解游戏方法。

出示任务:自由读“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想一想:除了歌谣中用到的利用两个字合一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绍? 反馈预设:可以用词语中的字介绍。(2)同桌做游戏,指名同桌展示。(3)说说班里同学的姓。

(二)看图,简介我国姓氏渊源,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1.导语:那么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PPT示课文插图)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画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时候的孩子?他在干什么? 同桌交流后反馈。预设:古时候的小男孩;他在观看天空上出现的姓。

2.提问:根据这幅图,你猜猜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学生猜测后作以下简介,PPT出示。)简介:我国的姓氏起源自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姓。例如,陈姓是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又如,赵姓缘起自远古少氏。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周穆王赐少氏十三代孙造父赵城,获得赵姓。

(三)了解课文其他内容。

提问:通过歌谣,你还了解到我国姓氏的哪些知识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预设:1.姓有单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句子:第2小节)2.不止歌谣中讲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句子:中国姓氏有很多。以及省略号)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我国姓氏除了有一个字的、两个字的,还有多个字的呢。比如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姓“爱新觉罗”四个字。我国的姓氏的确很多很多,有一本书《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小结:同学们,我国的姓氏是不是历史很悠久?还蕴藏着很多的知识呢?有兴趣了解你们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姓氏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回家查查资料,了解了解吧。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八、写字指导(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近字、音近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二)指导书写。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王、方、么;左右结构:姓、什、双;全包围结构:国。

2.指导 “王”“方”“么”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2)观察并说说“王”“方”“么”各笔画起止位置。(3)范写“王”“方”“么”,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1.指导“姓” “双”“什”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2)分别范写“姓”“什”“双”,提示:“姓”“双”,左右部件占位大致相等,右边部件书写稍宽;“姓”的女字旁长点变短点,“生”字最后一横穿插“女”字短点下方;“双”字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又”字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国”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国”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2)范写“国”,提示:“国”字外的方框是长方形,左竖比右竖短点,五横三竖要等距。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会写字书写练习

十、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姓氏源流教案活动设计 篇6

作者:杨凯丽 辅导教师:闫小乐 2011年9月

《梳理探究姓氏源流》活动设计

学习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了解中国姓氏发展的脉络,提高语文学习的探究能力。

2、通过网上搜索、分组讨论、合作讨论归纳出姓氏发展的脉络。

3、培养学生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学习重点:利用互联网搜索来查找关于自己姓氏的资料。

难点: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中国姓氏的来源及发展进行归类、整理。活动准备:与主题相关的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全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的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全对自己的姓的尴尬。而著名学者孔庆东教授每次出来讲学,总是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十三代传人。可见,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的姓氏是如何来的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到网络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答案。

二、展示问题:

1、利用互联网查找自己姓氏的来源。

2、利用互联网找出自己姓氏在本地的分布情况。

3、思考姓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三、分组:按姓氏和人数将班级学生分成六小组。

三、上网查阅资料、讨论、最后展示成果。优秀成果展示 第一组

我们组每个人的姓氏来源: 杨姓: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杨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据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西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为唐侯。因唐地临晋水,由此为晋国,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至春秋时,晋国内乱,晋武公灭瑉侯统一晋国。武公死后,其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杨姓属于以封地为姓。在我们中牟县,杨姓的分部比较广泛,在各个乡镇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官庙乡,九龙镇一带。第二组 贺姓:

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

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贺姓为避讳而改姓。贺姓主要集中在刘集乡、大孟镇一代。以贺兵马、贺庄为主。第三组 雷姓: 源出有三:

1、出自方雷氏,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方雷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名为氏,为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氏,一支姓雷氏。

2、出自黄帝有臣子名雷公,其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苑》所载,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是个名医,精通医术,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据《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其后子孙以雷为氏。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中有雷姓。雷姓在我们县分部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孟万胜村附近。第四组 司姓: 司姓渊出有二: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神农属下专事占卜的司怪,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元命苞》记载:“神农为上古部落酋时,有司怪。”司怪,就是专职从事占卜祸福、解释当今、预测未来的祭司,是古代荒朦时期人类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一种职能行为。在司怪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怪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司氏、怪氏(圣氏)者,亦有维系复姓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王朝官吏司成,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为司成,其后以先为姓。”司成,即大司成,为商末周初即设有的官位,为专职教导世子(王族子弟)之官,职如先秦乃至两汉时期的祭酒。在典籍《礼记·文王世子》中记载:“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朱彬在典籍《礼记训纂》中也注解:“大乐正、小乐正所教者仪文器数,别设大司成一官专讲说义理。”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治曾一度改国子监为古称“司成馆”,改祭酒称为大司成,不久又恢复原称。从此,司成便成为祭酒的别称。在司成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成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司氏、成氏者,亦有维系复姓者,世代相传至今。先秦时期,司氏族人已分布于郑(今河南新郑)、晋(今山西)、卫(今河南濮阳)、程(今陕西咸阳)等地。《姓氏考略》载,司氏最早繁衍发展中心是古代顿丘。这个地名,曾经出现于《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个与中华民族有深厚渊源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春秋时代是属于卫国的一个邑,到了战国时代又改隶魏国,位置在今河南清丰县。第五组 王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王姓在中国是第

二大姓,来源的说法也比较多分布比较广泛,在我县各个乡镇都有分布。像官渡镇的小王庄、大王庄都是以王姓为主。

教师总结: 中国姓氏的来源有

1、以图腾作为姓氏。最古老的姓氏和氏族社会的图腾有关。如:王、姬、姜、姒、姚等。

2、以分封的土地作为姓氏。如杨,其他还有周阳、虞、杨等。

3、以国名为姓氏。如雷、齐、宋、鲁、秦、卫、韩、赵、魏、陈等。

4、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司马、司空、太史等。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东郭、南宫、西门等。

6、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如陶、巫、卜等。

7、因避讳而改姓氏,如贺、还有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姓氏寻根的意义:

颠倒歌 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并且学会这首《颠倒歌》。

2、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并借此首《颠倒歌》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3、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并让幼儿尝试仿编颠倒歌。

活动准备:

1、颠倒歌中涉及到的动物的图片,主要特征部位要可以分开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体,松鼠的尾巴和身体等)。

2、节奏轻松活泼的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幅奇怪的画,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帮老师找出图片中奇怪的地方,好吗?

幼儿:好!

2、出示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上奇怪的地方。(请两到三个小朋友简单说一下,引起他们的兴趣。)

3、引出歌词:

老师:其实呀这幅图画还有好听好玩的歌呢!小朋友们想听吗?

幼儿:想!

4、老师边指着图片边说出歌词(同时配上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并让幼儿说出歌词的乐趣,了解颠倒歌的特点:

老师:老师刚才在说歌词的时候,发现呀有几个小朋友在笑,那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们在笑什么啊?让我们也分享分享你们的快乐啊!

幼儿:兔子应该是短尾巴的,但这里却说它是长尾巴了。

幼儿:松鼠应该是长尾巴的,兔子才是短尾巴的。

……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得真好!其实啊颠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发向说。像刚刚小朋友说的,兔子的尾巴应该是短的,但是在刚才的颠倒歌里却把它说成是长的了!

5、引出完整的《颠倒歌》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学习《颠倒歌》。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歌词的快乐,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学习这首颠倒歌啊?

幼儿:想。

(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两到三遍颠倒歌,让幼儿尝试自己说出来,老师从旁适时提醒。)

活动迁移:

6、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老师: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

7、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但不做进一步学习

老师:小朋友们,颠倒歌好玩吗?

幼儿:好玩!

老师:那想不想开动自己的小脑筋,也来编一编歌词啊?

幼儿:想!

老师:其实啊我们就可以根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啊。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长,那我们就可以这样编啊“小松鼠耳朵长,爱吃萝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见了松子笑哈哈”。

延伸:

让幼儿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特点。

老师:今天小朋友的眼睛真厉害!把颠倒歌里的错误都找出来了!

看来我们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小眼睛来观察事物哦!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幸福拍手歌教案 篇8

巍山镇校 陈凯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幸福拍手歌》的演唱,激发学生的欢快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来喧嚣情绪的表演欲望。

2、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二、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流传于世界各地,有各种版本。小学生活泼好动,歌曲把唱与动相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歌曲的难点是连续的附点节奏,只要集中注意力,反复练唱,困难是不难被克服的。

三、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培养学生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音乐综合能力。

2、掌握附点八分音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1.复习附点,附点四分音符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歌曲《采一束鲜花》,我们一起来跟着伴奏唱一唱把!

PPT出示歌谱,圈出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这是什么符号? 生:附点四分音符!

师:同学们真棒,学习过的知识能记在心里,那你还记得附点和附点四分的意义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微课堂来温习一下吧!

出示视频学习附点 和附点四分音符

出示简谱,请你找一找在谱子里和附点四分音符有一些相似的符号? 新知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圈出附点八分音符

问: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X是四分音符 X是八分音符,刚才我们温习了X.是附点四分音符,那红色圈出来的符号,按照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来推断,它的名字是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师:非常好,它的名字就是附点八分衣服,这个和附点四分音符有一些相似又有一些不同的音乐符号,让我们走进音乐微课堂来学习一下吧!

视频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师:听辨老师弹奏的旋律。你能听出哪一条旋律有附点八分音符吗?

三、新课学习

(1)师:同学们,刚才旋律熟悉吗? 生;熟悉!师:对了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幸福拍手歌》,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

(2)探讨: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喜悦?(3)初听歌曲,轻声跟唱

(4)师:老师发现,这首歌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还是有一些小问题 PPT圈出难点句子(5)解决难点

四、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觉得整首歌曲中哪一句最为特别? 生:第三句……(是我们刚才演唱过的)师:这首歌曲是欢快热烈的,要想在一首热烈的歌曲中突出某一句,我们应该让它更强还是稍弱? 师:请按照同学们的处理来进行演唱吧!1.播放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要求:演唱时我们要把感情投入进去,要让聆听者感受到很幸福

五、创编歌词:为第4段编创歌词,分小组创编歌词。

1、“同学们,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呢?”让我们当一回小小作词家!

2、分组讨论,编创歌词

(学生随音乐伴奏分别表演摇头、敲鼓、耸肩、握手等动作。)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同学们深有体会:最后,让我们就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幸福,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

春之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三)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 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数字歌》教案 篇10

(二)出示课题。

这些数字多有趣呀,小朋友们都笑哈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由这些数字所组成的一首有趣的童谣--《数字歌》(板书课题)。请孩子们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图数动物的数量。(放录音,师指图,学生看)

(三)自读课文。

1、(出示大屏幕)师提示学生看字上的注音,一边读文一边看图,师带读两遍。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反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学生背诵。

1、不看字,只看图背。

2、自己练背。

3、同桌互背(或指背)。

4、齐背。

(五)学认11个汉字。

1、在插图旁用阿拉伯数字标上每种动物的数量(指名一生在投影仪上标出,其他在书上标)再从课文中找出与阿拉伯数字对应的汉字认读。

2、同桌互教互学-~十十个汉字。

上一篇:富水镇初级中学举行下一篇:售房协议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