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示范高中复评自评报告(精选6篇)
湖北省示范高中复评自评报告 篇1
湖北省示范中学复评
自评报告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江夏一中前身为武昌县勤思中学,后更名为纸坊中学,创办于1947年。1979年改名为武昌县第一中学,1983年被确定为武汉市重点中学和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84年改为单设高中。1997年武昌县撤县建区,学校更名为江夏区第一中学。200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纸坊街风景秀丽的花山脚下新校区。2002年被评为武汉市示范学校,2003年,学校被授予“湖北省示范中学”称号。
学校校园面积316亩,生均5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3541平方米,生均17.1平方米;绿化面积117066平方米,生均32.3平方米,绿化率百分之百,绿化覆盖率51%。现有69个教学班,学生3713人,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291人。学校建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广播台、图书馆和学术报告中心,建设有设施完善的大中型运动场各一处,装备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微机室、艺术功能室和多媒体教室。实验设备达到国家Ι类标准,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电子书籍24余万册,报刊近200种,所有办公室、计算机教室和校内教职工家庭都实现了网络互联。
2004年被授予省级示范学校称号后,学校获得的荣誉称号有: 湖北省绿色学校 湖北省平安校园 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 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
武汉市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 武汉市诚信收费单位 武汉市文明平安校园 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武汉市先进团委
市教育系统“双创先进单位” 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 武汉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示范学校 武汉市园林学校
江夏区“十佳基层党组织” 江夏区红旗单位。
第二部分
自评过程及评估结果
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授牌命名为省级示范学校后,我校趁势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师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紧密依靠全体教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努力谋求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规范了办学行为,提升了办学水准,使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加强领导,学习方案。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复评工作的通知后,2009年3月,我校召开了党政扩大会,成立了校长、书记为组长,其他校级干部为副组长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江夏一中省级示范学校复评工作方案》。为了全员发动,我们先后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暑期集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反复学习《湖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全校上下形成了“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的良好迎评氛围。
二、分工负责,落实整改。为了做好教师磨课、校园文化、资料建设等工作,我校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督导小组,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开展了紧张的准备。同时,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邀请省市区督学来校视导和赴多个兄弟学校参观考察等方式,来促进自查、反思与整改。
三、认真自评,促进发展。学校首先对照评估方案,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广泛收集了学校近四年来的各种资料,并认真分析、评价。全体师生员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开展自上而下的自评工作,并进行了认真的全面的整改。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评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研究,形成了自评报告。
第三部分 六年来的主要发展变化
2003年评估时,专家组在肯定我校办学成绩的同时,着重提出了如下几条督导意见:一是着力加强校本培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师观念,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二是全面执行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三是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根据督学们的意见,近几年来,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整改:一是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端正办学思想,进一步端正了办学行为;三是相继启动高三楼、图书楼和体育场改造等系列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通过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工作,学校各方面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校本培养,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我校注重激发教师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构建学习型学校,加大校本培养的力度,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一是鼓励教师开展在职进修。长短结合,自主申请和学校定向推荐相结合,专项研修和高层次学历进修相结合。研究生课程班报名不限名额,学校一律按规定报销相关费用。此项措施激励之下,我校已有62位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还有18人在读。取得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在读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4%。假期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全员培训和骨干班主任培训等,只要获取相应学分或证书,所有费用全部由学校买单。选送省名师程良焱赴美国和台湾岛考察,选送英语教师刘红英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选送副校长谭东林赴上海建平中学挂职锻炼,选送语文教师熊贤友和生物教师谭东林参与省级名师工作室研究,选送数学教师袁辉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选送化学教师黄治春参加市备课组长培训,等等,这些措施都起到了良好的激励效应。二是开展经常性读书活动。学校每学期为每位教师推荐、购置一部教育教学的新著。由教师自主选择读本,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征订3种专业报刊。通过定期检查教师读书笔记,开展常态读书交流,以读促教,丰富教师的专业涵养。三是定期开展成果表彰。教师完成研究课题或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论文,学校及时兑付相应的奖金,并予以全校公示。近年,我校一
大批名优教师脱颖而出,并起到带头作用。有一名教师获得了省级名师称号,有一名教师被评为武汉市市管专家,有4名教师获得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有5名教师被评为江夏区名师,有9位教师被评为江夏区首席教师。2009年,我校获得武汉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称号,校长谢受贵被评为“武汉市校本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二、加强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我校牢记“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的宗旨,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入学招生行为、规范收费行为、规范师德行为”这四个重点入手,努力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我们认真执行上级领导部门《关于执行学年度课程计划的通知》的规定,除了开足开齐高考学科以外,还开设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法定课程,积极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规范入学招生行为。严格执行招收“三限生”政策,“三限生”计划比例一直控制在招生总计划的30%以下,并坚持实行“阳光招生”。
规范收费行为。我们利用创建湖北省规范收费示范区的东风,自我加压,自我约束,自觉杜绝违规收费行为,主动打造“规范收费”的金字招牌。过硬的管理,使我们获得了“武汉市规范收费示范校”的荣誉称号。2008年,我校成为湖北省教育规范收费示范校。今年接受“回头看”检查,再次获得省市领导的好评。
规范师德行为。我们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严禁体罚、歧视学生,提倡教师把爱的阳光奉献给每一位学生。学校获得了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谭东林老师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屈桃花老师获得武汉市优秀教师称号,黄洪山、高金香等一批教师获得了“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的光荣称号。同时,我们严格执行《江夏区教育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校党委先后获得江夏区“十佳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党委书记张中兴获得武汉市教育系统优秀书记的光荣称号。
三、加大财力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近五年来,我校利用武汉市建设优质高中的大好机遇,先后投资三千多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投资500余万元兴建图书楼,建筑面积3026平方米,添置电脑152台,装备电子图书24万余册。投资650余万元兴建集教学、办公等功能于一身的高三综合楼,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还设置多媒体教室五间。在老教学楼装备多媒体教室9间,装备音乐、美术等功能室5间。将大小运动场和风雨操场全部改造成了塑胶场地,添置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运动设施。在校园道路的刷黑和环境的绿化美化等方面,我们也是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总之,通过全校上下的艰苦奋斗,我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通过自查,我们认为学校被授予省级示范学校称号五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依法治校、依规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整改有成效,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校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第四部分
主要工作与体会
一、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完善发展模式
“示范学校”示范什么?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简而言之,是“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
仔细掂量,挑战重重: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营造富有生命力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铸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构建科学化的管理机制,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之路,因地制宜地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让学生在发展的天空自主飞翔,依托并凝聚自身力量获得更大的内涵发展„„一切的一切,都是示范学校“示范性”的题中之义。
在创建示范学校过程中,随着对教育的本质、学校的责任和使命认识的深入,我们首先提出了“两个一切”的办学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铺垫学生的未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端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学校的一切工作和一切工作人员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生双方共同构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相长。“一切铺垫学生的未来”
则是强调教育的前瞻性,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能力的形成,素质的提高,都要考虑到身心发展、升学准备、社会服务乃至终身学习。毕竟让学生获得健康而且长远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受课程改革总体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民族的复兴”的启发,我们对“两个一切”的办学思想进行了充实和补充,提出了“三个一切”的主张,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铺垫学生的未来,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强调“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要提醒教职工牢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振兴中华,赶上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也是教育学生,要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毕生事业追求的根本。
在“三个一切”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借助“新基础教育”理论,即“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的思想,我们进一步确立并完善了“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
“自主发展”模式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由的、主动的、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并形成终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让学生在发展的天空自主飞翔”。这里,“发展”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一是即时性发展,学生在校所接受的一切教育,所参与的一切活动,都要落实到发展素质上;二是终身性发展,学生要获得持久发展的能力。“自主”也有两个层面,一是自由发展,让每一个学生能自由地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选择方向、发展特长、规划人生;二是主动发展,即让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和不竭追求。既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开掘潜能,不断进步,实现价值,又要使不同特点的学生扬长补短,得到最佳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摆正了心目中学生的位置:“主人、主体、主角”,是有尊严、有价值的生命个体。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和责任:道德示范者,学习组织者,潜能开发者,研究者,生活指导者,行为矫正者,心灵抚慰者。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教师做发展的主人”。学校既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教师发展的沃土。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提倡师生共同成长。为此,我们将 6
“自主发展”的外延作了进一步拓展,将 “让学生在发展的天空自主飞翔” 的办学口号演化为“让我们在发展的天空自主飞翔”,开始着力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引导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改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着力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方面,在建设学习型学校方面,都作了大量有益有效的探究。
总之,在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完善中,我们着力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铺垫学生的未来,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在发展的天空自主飞翔。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奋斗的方向。
办学目标:坚持“三个面向”,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思想为指导,实践自主发展,把学校建设成管理高水平,教师高素质,设备高标准,环境高规格,教育高质量的全省一流示范性学校,使学校成为绿色的校园、数字的校园、书香的校园和和谐的校园。
培养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创造性学习能力强,人格健全,体魄健壮,具有终身自主发展能力的合格公民和优秀人才。
教育模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简称“三自我”)教学模式: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简称“三主动”)校风:求真、向善、启智、臻美
在“三个一切”办学思想及“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思想品德素质。全校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迅速成长,思想端正,品德良好,操行评定优良率达到91﹪。团员比例达到90%以上。全校每年有一百多人递交入党志愿书,近几年有胡志诚、谢畅、徐子雄、董吉祥、刘超等优秀学生干 7
部光荣入党。学生在校没有一个人受到开除学籍的处分,离校以后没有一个人触犯刑律。四川发生大地震后,高二(20)班的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来到江夏区体育馆广场进行爱心义卖,筹得善款3370元;高三(2)班学生通过申请后开展街头募捐活动,筹得善款4534元;高三(18)班“希望工程”资助对象董吉祥同学在自身生活需要外人资助的情况下主动捐款100元;高三(20)班何梦婷同学和高三(22)班安萌同学征得家人支持,各捐出个人积蓄1000元;全体学生共捐款138397.7元。学校先后收到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寄来的嘉奖我校毕业生的喜报。很多学生走向社会以后都富有责任感,能自主发展,建功立业,造福一方。我校毕业生殷磊、雷振、彭冲等人成立了大学生联盟义工队,开展天骄助学行动,他们以“取‘材’江夏,回报江夏”为口号,义务为江夏贫寒家庭子女提供免费家教服务,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文化科学素质。“三主动”课堂教学模式和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学生课堂用语一律使用普通话,书写一律使用规范字。各学科合格率99﹪,优秀率38﹪以上,学生毕业率达100﹪,高考大专以上升学率达98.9﹪。十年以来,每年都有毕业生进入清华、北大。近五年,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00人次,黄鸣、赵勇、赵成和田甜等同学先后获取全国物理、化学竞赛及国际楚才作文竞赛一等奖。
———体艺素质和创新素质。我们强化了体艺教育,成立了体、音、美、书等兴趣小组。全校学生身体素质日趋良好,艺术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体育达标率97.9﹪,眼睛近视率低于40﹪,每年向高等学校输送体育、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近40名。
2、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近年来,我校着力构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班主任和备课组长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备课组长队伍建设为例,通过精心挑选、定向培养骨干备课组长,通过定期开展主讲式、讨论式、观摩式集体备课,通过统一协调教学行为,通过集体编制教案和教学资料等方法,通过组织常态化和正规化的教科研活动,老师们深受触动、启发和锻炼,整体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语文备课组被武汉市教科院评为优秀备课组,学校被确定为武汉市语文学科建设基地。2008年度,历史、生物教研组也成为武汉市先进教研 8
组。语文教师胡卉获得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二等奖,艾荣兰、陈琪、李颖玉、孙惠、程菊香、汤晓青等十多位教师先后获得武汉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得益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在生源进口质量偏低的背景下,我校的高考质量连年获得稳步提升。按从进口看出口的标准评价,我校的教学质量在武汉市同类学校中居于上游水平。我校其它方方面面的工作也都获得了健康长足的发展,市教育系统“双创先进单位”、江夏区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就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我们自主教育的丰硕成果。
3、班级自主管理特色鲜明
在自主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逐渐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特色――班级自主管理。所谓班级自主管理是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借鉴社会化管理经验,实行民主参与管理和规章约束管理相结合,形成的一套操作性很强的管理模式。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坚持做到以下五个“自主”:
1、班纪班规学生自主订立。
2、班委会和团支部等机构由学生自主推举产生。
3、班级和年级值日由学生自主负责。
4、班级活动由学生自主组织。
5、班级事务由学生自主决定。
自主管理模式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管理的主人,他们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思考管理班级事务,处理班内问题。二是民主性。小到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大到班级风气的优化,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其中。三是规范性。学生的言行,班级的管理,一切依规章办事,减少了人为因素和感情用事。四是实效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规范自我管理,两种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两种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为他们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打下了基础。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建构和实施,使全校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敢于参与、乐于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蔚成风气。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增强。2008年,武汉市市委、市政府广泛动员和发动全市上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学校。同学们充分利用广播台、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从宣传创建“文明城区”的意义入手,开展“我为创建做什么”的讨论,分析自身行为与文明城市市民的差距。从开展卫生大扫除、拒绝白色污染入校园等活动切入,以实际行动响应“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赞扬。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活动中,团总支自我规划开展了“七个一”(一幅 9
对联,一篇诗文、一幅书法作品,一幅画作,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首歌曲)征集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每年暑期的武汉市“新苗杯”足球大赛,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校学生都能自主组队参与,并且连年获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后续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毕业生谭小玉、侯爱玲分别考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后,积极参加年级学生会主席竞选,双双一举夺魁,这一切,充分展现了学生们自主发展的精神风貌。
4、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学校通过对62年办学历史的总结、反思和对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的探索、实践,端正了办学思想,明确了办学宗旨,确立了办学目标,形成了办学特色,总结并提升了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了一座规模宏大、各种功能用房齐全、环境优雅的校园,添置了一整套现代化的教学装备;同时,管理不断优化,科研兴校、校本研究深入人心,蔚成风气。这一切,都为我们进一步完善自主发展办学模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出了学校发展中长远规划,扎实建设学习型组织,着力完善建设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和和谐校园的构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是顺利推行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可靠保证。
(一)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专业化团队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29人,本科学历21人,研究生学历8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校级干部8人,老中青结合,文理科兼顾。我们建设干部队伍的主要做法是:
强化定期培训。对于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我校坚持“一学二讲三提供”。“一学”是学教育理论,学管理知识,学现代教学与管理手段。“二讲”是定期召开会议,让领导干部讲学习心得,讲实践情况。“三提供”是提供图书资料,提供电脑,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使他们快速进步。其中,校级干部定期参加由上级领导部门组织的任职和提高培训,全部都持有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和提高培
训合格证书。校长谢受贵参加武汉市教育局党校组织的校长培训,后被选送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导师制校长培训,并走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讲坛,为大学师生介绍学校管理经验,受到热烈欢迎。
坚持民主选拔。近几年我们的领导班子更替速度较快,在物色对象、民主评议、审批任用的过程中,我们严格程序。首先是把握标准,即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先进的教育思想、较强的工作能力、过硬的教学水平。其二坚持一线起步,锻炼能力,积累经验,逐级提升。现任校长谢受贵,副校长夏光才、胡开华、谭东林都是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岗位上逐步提升为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后又走上校级领导岗位的。第三是实行“公推”“公示”制度,真正做到民主、公开、公正。2008年,我校高二年级主任一职出现空缺,有多位优秀教师符合任用条件,学校把最终的决定权交还给年级全体教师,最终经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了新的年级主任,数学教师黄洪山同志光荣当选。由于重业绩,重贡献,讲民主,一批作风正派的骨干教师顺利走上领导岗位。这些行家里手走上领导岗位,不仅都能胜任本职工作,凝聚力强,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教师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着力于强化专业化发展,学校呈现出了 “龙腾虎跃”的喜人局面。
发挥能动作用。学校工作方方面面各有其特点,我们在安排干部岗位时,既认真琢磨各处室的内在需求,同时综合考量领导干部的能力优势,使每个处室领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同时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从上年度民主测评的数据看,教职工满意率达到95%。
加强思想建设。学校党委制定了《江夏一中干部管理条例》,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近阶段重点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一系列重要文献。通过学习大家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加强作风建设。我们通过“实干”来优化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是建立校级领导蹲组制度,由副校级领导挂点年级组,引入目标管理机制。二是建立校级领导和处室主任蹲点高三班级制度,各位领导要对具体蹲点班级的全面发展负责。三是坚持领导任课制度。中层干部和副校级领导必须坚持任课。让领导干部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一让领导力下沉,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能优化工作作风,11
接受教学洗礼和质量监督。同时,我们还坚持干部述职制度。在每年度坚持对学校干部进行分层次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校长和副校长向全体教职工述职,中层干部向分管副校长和校长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陈述职责履行情况。
加强廉政建设。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领导成员提出了“五不”要求:“手不伸,嘴不馋、眼不瞎、耳不偏、脚不懒”,坚持廉政谈话制度,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在物资采购、工程招标等环节,坚持引入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等阳光工程,建立权力监督的长效机制,增强了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青年干部培养。近几年,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30岁以下专任教师68人,31至45岁专任教师达189人。为了强化年级组的管理力量,同时做好干部储备,我们设立了年级教务员、政工员、主任助理等岗位,按照德才兼备、文理兼有的原则,精心挑选青年教师担当职责,此举为学校领导干部的更替储备了新鲜的血液。
多年来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使领导班子成为思想开放、勤政廉洁、管理科学、团结协作、作风过硬、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的领导集体。
2、加强教工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团队
我校现有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291人,其中30岁以下教师68人,占23.3﹪,31岁至45岁教师189人,占教师总数的65%。学历达标率百分之百,高一层次学历教师62人,占专任教师21.3﹪。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29人,一级教师101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19人,区级以上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62人,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42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职工24人,占教职工总数6.9﹪,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4人,都爱岗敬业,服务育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一所示范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师德建设。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学校狠抓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断加强以 12
“敬业、爱岗、奉献”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坚持廉洁从教,恪守相关法规和教师行为规范。二是强化师德考核。严格实行教师评优“师德为先”的制度,细化师德评价标准,每半年对师德进行一次考核,建立了学生、家长评教、教师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学校还通过组织开展评选“我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等活动,促进教师自省和互学,促进良好师风教风的形成。三是落实师德承诺。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全体教师都会面向全体学生庄严宣誓,承诺模范履行职业道德,并签订师德承诺书。四是积极表彰先进。学校注重挖掘教师队伍中敬业爱岗、积极进取的先进典型。近年来,先后向全体教师大力推介程良焱、彭宏泉等十多位有号召力的先进典型,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教师中有数十人先后获得了湖北省“教育名师”、武汉市市管专家、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江夏区“十大名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光荣称号。
加强校本培养。我校始终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努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加强教师的校本培养,通过推进继续教育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一是加强理念更新。认真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时时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二是落实发展双计划。我们充分尊重教师起点的差异性,每学期都要求全体教师制订并落实两个计划,一个是教学计划,另一个是个人成长计划。教学计划着眼于教育教学,而个人成长则着眼于个人素质。三是实施青蓝工程。青蓝工程取“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之意,即通过名师、学带的传帮带,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工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实施。学习小组以课题研究为活动载体,针对教育教学实际自主确立课题,制定研究实施的方案及活动形式。以三年为一个活动周期,每学年一次小结,三年全面总结、验收。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级:省级优秀教师(特级、名师等)、市级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带头人、优青)、区级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带头人、优青)。培养分为上档升级式的自培和指导帮扶式的他培两种形式。四是建立成长档案。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的形式,激发教师树立成果意识。其内容包括八个一:每学期订立教学和个人成长双计划;每学期一个备课本;一张示范课光盘;每学期一个万字课后反思本;一个听课笔记本;每学期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万字
读书笔记;一个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五是发挥名师作用。学校尽可能减少名师的教学负担,让名师腾出精力传帮带,充分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名师散发光和热。同时,还勉励校内名师树立更高目标,产出更新成果。近年来,我校建立了特级教师程良焱工作室,开设了区十大名师讲坛。区级名师谭东林在教学岗位上奉献不辍,先后被评为武汉市市管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最近又被武汉市推荐参评湖北省特级教师。六是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注重发挥班主任的组织、指导、引领作用。通过实施班主任聘任制、师徒合同制和双班主任制度,通过建立班主任定期交流和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区级“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评选等活动,鼓励班主任不断创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目前我校班主任队伍力量雄厚,老中青配伍合理,男女比例协调,学科结构均衡。学校形成了“做班主任光荣,做好班主任荣耀”的风尚,学工处主任、教科处正副主任、教导主任、年级支部书记共6位中层干部还兼任班主任。七是重点提高教师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我们为学校每个办公室都重新配备了电脑,接通了互联网,同时大力倡导无纸化办公。近期,我们正通过政府采购为每位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为所有教室装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我们认真经营学校网站,开设教师博客等栏目,使之成为教师交流的平台,展示的窗口,耕耘的园地。我校还采取系列措施,如举办多媒体课展示和研究活动,定期开展电子课件制作比赛,建设校本电子备课资源库,激发教师主动投身“整合”教改实验。目前,各学科都涌现了一些领军型教师,如化学组的阮志东、英语组的姚芬等。在市区两级举行的多媒体课比赛中,卢艳丽、胡军、刘亚琴等老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互联网的无缝接入和多媒体教室的装备到位,科学地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成为学校教师中的一种潮流。
强而有力的措施,使全校教师的师德师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们一心谋求事业的发展、教艺的提高,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超越,综合素质显著增强,社会评价美誉度明显提高。以2009年为例,高金香老师获得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称号,姚芬 罗翠枝、王长平、叶红林、彭自潮、蔡萌等老师获得区优秀教师称号,程海斌、严凯学、张德富、汤藕琴、王从善、刘玉梅、邱启翠等老师荣获区优秀班主任称号,学校获得武汉市教育系统“双创劳动竞赛”优秀示范岗称号。
(二)优化学校管理
完善校长负责制。校长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行使决策和指挥权力。学校党委起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和工会参与民主管理。职责明确,配合协调,管理科学,作风民主,使我校的自主发展教育模式拥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坚持全员聘任制。对全体教职工实行聘任制,一聘三年,实行双向选择;对中层干部试行竞争上岗,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格局。实行年度考核制。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平时检查与年度考核结合的方法,对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年度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将评价结果与工资晋升、职务升降、奖励和淘汰联系起来。实行年级负责制。学校领导靠前指挥,将工作重点下移,扁平化管理,充分发挥年级作用。我校年级主任对年级组工作全面负责,同时学工处、教务处、教科处、后勤处在职能运作、条块负责的前提下,密切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强化检查、评价、服务、反馈等职能作用,使系统运转畅通有效。强化岗位责任制。把岗位职务、责任、权利紧紧联系在一起,采取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充分发挥考评的杠杆作用。建立结构工资制。建立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辅助津贴四部分组成的结构工资制。用岗位工资鼓励多劳多得,争挑重担;用绩效工资奖励争创实绩,多出成果。由于充分发挥了规章制度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有效地调动了干部和教职工的积极性。
推行人文管理。我们摒弃以训斥、命令、控制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人本思想,全面关心教师成长。总是通过座谈、讨论、谈心等形式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教职工取得某一方面的成绩或有突出表现,我们总是及时通过适当的表扬肯定等方式予以激励。在人事安排上采取大循环与小循环制,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也从不同岗位全面考虑,避免个别骨干教师一统天下的做法。教职工的红白喜事,学校领导“婚、丧、病、产、子女升学或婚嫁、春节慰问”六到位。不仅平时过问冷暖,我们还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优秀物理教师董书良遭遇严重车祸,所需治疗费用甚多,我们不仅呼吁全校师生为其 15
捐款,学校还拿出数万元资作为其抢救费用,终使其转危为安。董老师返校后不能再上讲台,我们又为其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让其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也让大家看到学校对于教工的关怀体贴。
严格常规管理。让常规管理严格有序。以教务和总务为例。教务部门上自处室,下至备课组,学年有计划,学期有安排,过程有督查,期末有考评。实验室、图书室、医务室等各功能室人员配备到位,设备完好,使用率达到90﹪以上,节假日一律对学生开放。总务处坚持规范、民主管理财产,实行台帐制度,每期检查登记,适时维修保养,做到严、勤、细、实。财务管理实行一支笔、一本帐制度,日清月结,帐务公开,每学期教代会民主查评。规范的后勤管理,堵塞了漏洞,提高了效益。学校食堂、校园绿化管理和清洁卫生管理全部实行社会化,投标承包,自主经营,目前管理情况良好。学校配有信息管理员,实行“三专”(专人、专室、专柜)管理,确保信息资料管理规范,使用方便。
强化制度管理。依规治校,我校制度健全,执行有力。如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学校就先后出台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用书管理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政教、教务、后勤各处督办,年级组落实,执行得力与否跟有关人员的考核评定挂钩,从而确保了办学行为的规范,确保了自主发展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各个时间和空间的推进。
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教,充分发扬民主,注重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性,鼓励主动性,激发创造性。学校重大事项与决策都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坚持校务公开,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意见,收集建议,集中智慧,凝聚人心。
三、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取得省级示范学校称号后,我们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完善设施设备,全面优化校园环境,为发展自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校舍建设。2006年10月29日,我校投资370万元,启动了图书楼建设。图书楼建筑面积3026平方米,设置有人文报告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档案室。2007年6月10日,我们又投资650万余元,启动了高三综合楼建设。高三楼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设置有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在高三教室的设计上,我们力求给学生更多人文方面的关爱,教室不仅宽敞明亮,而且
安装了大功率空调,还为每个学生设置了物品专柜。另外我们还专辟了物品储藏室,连拖把的冲洗和晾干时的摆放等细节问题,我们在设计时都预先作了考虑。
2、场地建设。为了保证学生阳光锻炼一小时,近几年,我们在体育场地的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2007年投资200余万元,启动了学校田径运动场的改造,跑道上铺了塑胶,看台进行了重新整修,围墙上进行了体育文化方面内容的装点。2008年9月28日,我们启动了球类运动场和风雨操场的改造。随后,我们又进行了体操运动场的建设。截至目前,大小操场和风雨操场的改造、体育器材设施共投入470万元。
3、设备建设。近年来,我们加大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设备的装备力度。近年改造或建设的运动场地或设备有篮球场10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8个,网球场1个,乒乓球台24个,单杠4副,双杠6副,肋木3副等。校信息教室更新电脑120台,电子阅览室装备电脑152台,教师办公室更新电脑80台。还先后投资近百万元装备音乐教室6间,美术室2间,多媒体教室10间,另投资30万元用于添置理化生实验室装备。为了迎接新课程改革,我们还计划投资50万元,在2009年12月前建成通用技术实验室2间。
4、环境建设。我校十分重视环境育人工作。在美化上,早已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为了巩固卫生清扫、绿化养护、照明亮化等方面的成果,我们每年都列支专项经费给予保障。近年,我们投资近300万元,将学校全部道路进行了刷黑,并划上了规范的交通标线,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本着“百万树木百万师”的思路,我们又启动了樟树林和含笑林的建设,开辟了景观池塘,为校园增加了新的看点。学校花房不间断地提供各式各样的应季花草,处处繁花似锦,四季如春。2007年我校被评为“武汉市园林学校”和“湖北省绿色学校”。
5、文化建设。我校十分重视显性和隐性文化环境建设,注重发挥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作用。我们根据办学思想对校园建筑进行了逻辑化的梳理,数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明德楼、启智楼、求真楼、至善楼、臻美楼,科技馆和艺术馆取名为自主空间。静思园里,思想家老子跨越时空与学生静默对话;勤耕园中,拓荒牛力翻沃土启迪学子奋然前行;书香广场,日晷时时追随太阳奋进的脚步;“三人行”雕塑,提醒学子处处留心皆师尊。构建“绿色校园”和“书香校园”,努力 17
营造人文气息与科学气息相统一的文化环境,学校形成了乔木和灌木、林木和果木,绿篱和草坪,花栏和盆景,喷池和雕塑等巧妙组合、相互点缀、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美丽图景。
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一)改善德育工作,培养自我教育精神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注重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1、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关键在于把世代传承的传统美德与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注重时代性。我校注重把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从大处着想,我们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聘请专家举办“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通过举办“延安精神进校园”专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使学生坚守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奉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从小处着手,我们提前布局,在高一新生进校阶段就主动加强网络文明教育,防范学生沉迷网络与游戏。针对学生终身发展,我们前瞻培养,有意识地加强生存发展、抗挫抗压、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教育。
(2)强化基础性。我校注重推行生活德育,即注重养成,注重熏陶。从规范就餐、就寝等行为习惯切入,我们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团委和学生会干部自主维护自习、课间操纪律入手,组织干部和学生代表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努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3)体现层次性。我校注重德育内容的层次性,把握德育重点的阶段性。18
高一年级着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重在养成和内化;高二年级着重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高三年级着重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拓展学生胸襟,帮助他们树立报效祖国之志。
2、广辟活动渠道,丰富德育形式
我们十分注意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而且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等方法,强化生动性和体验性。
(1)重视课堂教育。我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我们制订了《江夏一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指南》,提出了四结合渗透原则和若干渗透方法。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结合教师教学风格渗透,结合学生实际渗透。开门见山法、画龙点睛法,含蓄蕴藉法,联系比较法等。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通过表情朗读、理解感悟、背景烘托,使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接受了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
(2)重视团队教育。让团队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插上“隐形的翅膀”,这是我校的德育策略。既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班委会等学生组织的核心作用,又重视发挥文学社、学习兴趣小组等学生团体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注重实践教育。我校注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接受教育。我们不断拓展德育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有定期的“基地活动”和不定期的“随机活动”两种形式。“基地活动”有四个处所,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贺胜桥北伐烈士陵园和革命老区保福天子山);二是国防教育基地(湖北武警消防训练基地);三是社会实践基地(郑店莲花桥);四是学雷锋树新风社会服务基地(大桥福利院),学生定期前往,实地体验,接受教育。“随机活动”则根据需要及时开展,如组织夏令营去北京观看奥运,组织开展寒假慰问贫困户活动等等。
(4)重视自我教育。我校注重让学生担当评价的主人,发挥自评、互评等形式的自我教育、促进提高的作用,运动会评比“体育道德风尚奖”,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通过这些活动,为同学们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5)重视主题教育。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入学、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我们抓住时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6)做好个别教育。我们重视对特殊学生施加德育关爱。各班结合实际,重点做好品德后进生和“网瘾”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对学习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家庭的子女分别落实了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关怀和教育,完善了就学联系卡制度。
(7)重视心理疏导。我校注重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工作。心语室里有静静聆听倾诉的朋友,办公楼上有热情款款的师长。既充分发挥校内德育教师的热情和智慧,又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校讲座或集中问诊;既采取对话等传统沟通交流方式,也采取运动、游戏等形式主动减压。
(8)重视环境熏陶。我们竭力营造校园德育环境。树木言志,花草含情,墙壁说话,风气润心„„校园大到建筑,小到设施都发挥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3、充实德育队伍,完善德育网络
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在完善“学工处--年级组--班主任”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我校教务、后勤、保卫等各部门都积极协调德育工作,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促进学校德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班子的基础。我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实施班主任年级组聘任制、师徒合同制和双班主任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布置工作与理论学习、方法指导相结合。建立了班主任档案,作为考核、评优、晋升的依据。重视班主任工作的研讨与交流,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有力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形成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为了使学校、家庭、社会真正能够融为一体,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和社会牵手。(1)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交流。(2)通过电话或上门探访等方式开展家访活动。(3)举办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访校,并将课堂等全方位开放。(4)开办家长学校。(5)成立家长委员会。(6)聘请法制、城管副校长。(7)走出去开展主题宣传。(8)请进来开展专题
教育。
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我校的学生业余党校,近几年共培养学生积极分子1800余人,其中800人写了入党申请书,5人入党,50余人成为省、市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达到总人数的30﹪。我校品德良好、行为文明、心理健康、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优秀学子受到各类高校的欢迎,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二)落实有效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1)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主渠道。我们倡导“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们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努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享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2)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新任教师上岗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以及研究问题的实验课,相互学习的观摩课;期有活动周,年有活动月。我们总结出课堂教学 “四性”原则。一是民主性。师生之间双主体互动,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走进去”,参与学生学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科学性。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留下空间。三是多样性。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语文的“互动式”,数学的“问题式”,英语的“交流式”等等,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四是现代性。教学手段逐渐走向现代化,既要一支粉笔一本书,也要录音、录像、电脑、投影等多媒体引入,让学生能更有兴趣地去阅读、视听、动手。
(3)指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除了意识和习惯外,还有赖于方法的指导。我们的做法有:
一是学科教师课堂指导。学校规定:课堂时间分解成“2+1”,三分之二时间师生合作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自主学习;自习课不许讲课,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学法指导,既面向全体,又因人而异,把“钥匙”和“猎枪”交给学生。
二是多层次学法指导。班级定期召开学法交流主题班会,年级成立学法指导小组,学校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教科处牵头开展“学习方法师生谈”征文活动,并精选一部分作为校本教材,使学生多途径、经常性获取学法指导。
三是邀请专家校友讲座指导。先后邀请北师大肖川教授、成都武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天津大港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张万祥以及省内名师甘德炎、史绍典、皇甫积庆、郭希连、谢华之、虞京雷、何文浩、傅孝溪等来校讲学,指导学生学习,还请高考优胜和事业有成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法,进行学法讲座。有效的学法指导,使每位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施课程改革,努力拓宽自主学习空间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课程的实施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我们成立了校课程委员会,设立了课改办公室,配套建设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为自我加压,我校成功申报成为武汉市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并积极创建省级样本校。我们加强了课程改革的宣传学习,帮助教师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参与课程开发的意义。为了强化名师引领,我们在校教研期刊《教科通讯》上设立了“名师话课改”专栏,并印发了“新课改”专辑。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许多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当中,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技能。例如,语文人教版教材仅在必修一中选编了四首现当代诗歌,为了充实教学内容,我校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编撰了《经典现当代诗歌赏析》一书,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已经开发校本教材《江夏史略》、《江夏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近年我们又组织力量编撰了《江夏胜景》《江夏特产》《江夏名人》《江夏变迁》这一系列教材,丰富和充实了校本教育内容。我校学工处每年坚持编撰《从社会中来》系列教材,专门刊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见闻和感悟,发表学生调查报告。为配合环保、国防、体育文化、科学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我们也已经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3、执行课程计划,落实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每天安排一节活动课,供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安排了专门的时间,或布置专门的任务。陈金发、查微等同学参加信息技术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徐伟同学获得电脑绘画全国一等奖。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曾23人次荣获武汉市一等奖。
4、坚持教育科研,提升科研工作水平
学校制定了《江夏一中教育科研五年规划》和《江夏一中教育科研制度》,除科研目标和管理措施外,提出了“五提供”和“四挂钩”。为教育科研提供发表园地(办好《教科通讯》),提供实验平台(开展试验课活动),提供学习机会,提供科研条件(图书资料、仪器电脑),提供科研经费。与评优、评模、晋级、任职挂钩。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近几年,学校的科研工作始终围绕学生自主发展的大主题进行,一是以自我教育为内容,形成德育教育研究体系,逐渐摸索出班级准社会化管理经验,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办学特色。二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题,开展提高教学效率研究,逐渐构建成课堂教学“三主动”教学模式,已有经验和个案汇编。
在研究策略和研究方式上,一是实行双线推进,即专题研究与一般经验总结同时推进,专班研究和群众研究同时推进。既有校级、区级以至市、省、国家级课题研究,又有教师们自主申报的研究课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是大力推行校本研究:校内队伍研究校内问题;源于教育教学,通过教育教学,回归教育教学。
自主学习的理念解放了教师,更解放了学生,几年来,徐成、赵成、黄鸣、熊博等一大批爱学习、会学习的积极分子涌现出来,赵孝云等教师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这些都推动了全校科研和学习优良风气的形成。武汉市高中化学教学研讨会、武汉市高三语文备考会、湖北省校本研究工作会等先后在我校召开,这些充分证明了我校在校本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自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自主教育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自主教育和自主学习模式,在实践上下功夫,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学校的全面工作,并将其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大新课程改革推进力度,不断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同时完善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从而保证教育质量提高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切实提高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二、队伍素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省市区名师。
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使之与时俱进,起到约束和激励的双重作用。我们将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的基本思路,始终注重二者的协同发展,使之形成合力。同时,加强校园文化的积淀,集中全体师生智慧,进行新的布局和建设。
面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挑战和机遇,我们将以省级示范学校复评为契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和发展全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把学校建设成管理高水平,教师高素质,设备高标准,环境高规格,教育高质量的全省一流示范性学校。
湖北省示范高中复评自评报告 篇2
一、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整体的了解情况
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各个方面的把握是其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前提,因此在当代社会背景之下,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理念之下,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程度是其继承五四精神的根基,以下为本次调查中H示范高中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情况:
(一)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知晓率较高,但不能整体把握“五四”的历史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但是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五四运动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表面,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发展乃至这一段历史中发展的内涵,代表人物等重要细节尚未把握住。具体的情况如下:
1.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有79.5%的高中生表示了解五四运动。根据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高中生中,自己认为对五四运动很了解的仅占8.4%,比较了解的占48.6%,基本了解的占22.5%,而认为自己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的比例也高达20.5%。并且27.1%的高中生并不知道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
2.对五四运动性质的把握。87.5%的高中生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这说明高中生对五四运动发起的主体人群有较高的了解度,对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这一基本性质也有较好的认识。
3.对五四运动相关人物的把握。在问及与五四运动有关的人物时,对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李大钊,其了解的准确度并不高:认为陈独秀与五四运动有关的高中生比例仅占71.9%,对李大钊的准确认识的比例更低,只有61.2%。高中生对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人物的不全面认识说明部分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整体历史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了解的不够全面。调查中还涉及五四运动起因的两个人——即曹汝霖和章宗祥,但认为他们与五四运动有关的比例仅有42.4%和28.5%。这说明虽然大部分的高中生自认为了解五四运动,但对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并不够,大部分高中生对这段历史没有完整的认知。
(二)高中生较好的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但没有完整的把握五四精神内涵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主要精神,其中爱国精神是五四运动的核心,这是江泽民同志对五四运动核心精神的概括。对于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精神内涵,高中生人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住了其核心精神,但是对于五四运动体现出来的“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7%的高中生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要义,但仅有很低比例的高中生能完整的把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对其他精神的把握依次降低,只有43.4%的高中生认为“进步”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主要精神之一,43.9%的高中生把握到了“民主”也是五四精神的要义,而对于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的认识程度更低,仅23%的高中生认为“科学”也是五四的思想精髓。能完整的把握五四精神,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高中生比例明显偏低。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生虽认为对五四有所了解,但其了解的只是五四本身的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对五四的精神要义能够准确把握的只是少部分青年。
(三)高中生对五四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的书本教育,媒体的影响很低
在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途径方面,表现出比较单一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书本教育方面,其他途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具体数据如下:
74.6%的高中生是从学校书本教育中了解五四运动的,从大众媒体中了解关五四运动的高中生仅占7.4%。高中生自己阅读相关读物了解的比例也超过大众传媒的影响,占11.4%。而从长辈那里获得这一信息的比例最低,占2.2%。这说明学校的书本教育是高中生人认识五四运动的最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发挥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显著。在当今传媒技术已经飞速发展、几近于信息社会的今天,在大部分高中生对五四精神要义把握的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发达的传媒技术,提供更多的途径再现历史或宣传其精义主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四)当代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缺乏深刻认识,但重视五四精神的当代作用
虽然大部分被调查高中生对五四的精神把握的不够完整,但对五四精神的影响力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调查显示,92.8%的高中生认为五四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当代高中生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88.5%的高中生认为五四运动并不过时,对高中生依然有重大的影响。84.3%的高中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非特定时代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依然值得珍视。
(五)高中生对共青团组织有基本认识,但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领导全国青年的组织,在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那么,当代高中生对共青团的认识程度如何呢?
大部分高中生对共青团的明显属性比较熟悉,83.7%的高中生明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80.6%的高中生清楚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是对于共青团的其他性质,被调查的高中生则相对陌生。58.5%的高中生知道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59.5%认为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共青团另外的一个性质——共青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的社会支柱,被调查的高中生知之更少。调查发现,仅14.63%的高中生能完整的把握共青团的这五个性质。高中生对这些属性的不完整掌握,说明对共青团的性质的了解还是模糊的、不深刻的。
在共青团活动的参与方面,高中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调查显示,在最近一年内,参与4次及以上由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的高中生的比例只有16.3%,29.5%的高中生一次都未参加过此类活动。其中,参与此次调查的高中生中,共青团员有278位,但只有49位在最近一年内参加过4次及以上的团活动,其比例只占17.62%。
二、高中生五四精神现象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并不全面,但是却比较认同五四精神对当今时代而言仍有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高中生对精神有一种简单的认识,即国家提倡的对社会都是有用的,但是却没有抓住其内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制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教学体制对高中生学习五四精神的影响有两点体现得比较明显:一是重理轻文,认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忽视了人文修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应试教育,即学生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则是为了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压制了德育的发展。这两点一方面使得高中生在面临文理分科时倾向于理科学习,由于缺乏历史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就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高中生仅仅把所学限于书本上,很少阅读其他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为这认为是与考大学时无关的,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表面。此外,学校注重自己升学率的问题,很少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课程与活动,这一切都限制了高中生对于五四精神的学习。例如顾诗倩等人就认为应试教育、重科学轻人文就导致了五四精神的衰落。因此,改良教育体制,注重德育在学校之中的发展就变得极为重要。
(二)社会价值观念对高中生的影响
当今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导向下,人们更加注重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忽视了精神健康的发展,在高中生中同样也是如此。高中生现在的观念逐渐倾向于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虽然不耻于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社会中传统价值观念的衰落,例如“扶不扶”等现象的出现,高中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质疑,即是否应该学习传统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否适用于当今社会,这都影响了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的学习。
(三)信息获取缺乏引导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日益发展,从广播到电视,电脑,互联网仅仅走了几十年的历程,但是在面对着大众传媒中五花八门的信息时,高中生仅仅限于获取表面的信息,获得直接的、主观的感受,即寻求一种短暂的刺激,而五四运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对高中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高中生在面临信息获取时,会直接排斥那些无法满足感官刺激的信息,不止是五四运动及其精神,很多有用的信息都被排斥了。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不管是父母还是学校都没有对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进行引导,而共青团也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因此,对于五四运动的全面了解也就很难做到了。
(四)共青团组织与高中生共青团员联系不够紧密
在第一部分中,高中生对共青团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表现在性质认识不全,参与活动不积极。这实际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共青团没有明显的把其成员纳入组织中去,因此也就没办法吸引其他高中生;另一方面高中生中的共青团员参与活动不积极,无法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无法影响其他高中生加入到共青团中来。此外,共青团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也是在其之内的,因此,加强共青团与其成员的联系,对于高中生了解五四运动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三、重铸高中生五四精神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了解比较有限,在当今社会的社会背景及其教育体制之下,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理解受到了一定的掣肘,因此,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高中生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加强高中生的五四精神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虽然高中生们普遍认为五四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五四运动的深刻内涵依然还是高中生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指路明灯,但高中生对五四精神的解读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了表面,丢弃了五四运动的精髓。从上面的数据结果来看,虽然高中生对五四运动基本了解,但却无法把握五四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主要是在起因,经过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有些零碎的记忆。尤其是在对五四精神、历史方面,高中生们能准确把握的比例仅维持在百分之十几水平。因此,加强党团员共产主义革命历史教育,特别是党、团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及精神要义的教育不仅必要,在此时此刻更显得必须。
(二)共青团员对团组织的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工作,提升共青团员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共青团员在高中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高中生中的共青团员对团组织活动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并且众多高中生还认为,共青团在提供具体的帮助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实际上,这主要表明了共青团并没有与高中生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在这些方面给予足够多的帮助,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共青团员自身的奉献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其德育教育,严格进入机制。也就是说,共青团组织应该时刻关注高中生的实际利益,并加以正确的导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高中生也不能紧盯着团组织提供的帮助,同样应该积极献身到团组织中去。
(三)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打破应试教育体制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无可指责的,但是这个“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自己精神境界的升华。学校注重的不应该是完全是升学率的多少,而是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健全的人。五四运动及其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学校里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学校应该适当的定期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和历史剧观影活动,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例如刘沁萌等人认为高中学校课堂教学、学校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也是如此。
(四)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
高中生对于生活中五花八门的信息倾向于获取感官刺激的,而对于五四运动之类的内容却兴趣乏乏,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社会信息转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以及家庭对此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没有不良影响的信息进行了忽视,这使得高中生的精神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匮乏。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丰富高中的精神生活,使其能够健康的发展。
摘要:受教学体制、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信息获取缺乏引导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知晓率较高,也能较好的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但对五四运动缺乏深刻认识,不能整体把握“五四”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对五四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的书本教育,媒体的影响很低。因此,通过加强高中生的五四精神教育和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是提升高中生五四精神的可行途径。
湖北省示范高中复评自评报告 篇3
1 监测方法
1.1 病害测报
2014年河北省继续组织开展了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其中沿海3市9县区选择对虾养殖病害测报点29处,面积3 663.33 hm2,约占对虾养殖总面积的21.54%,详见表1。确定测报员31名,每月上旬逐级报送所辖区域上月对虾病害情况,由省站汇总、整理、分析、编写全省月度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通报,上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农业厅,并印发各市渔业主管部门与水产技术推广机构。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疫病监测点情况详见表1。
1.2 实验室检测
为提高对虾病害诊断准确性,本站5月上旬与7月中旬分别抽取部分对虾育苗场生产的虾苗和部分对虾养殖场的幼虾、成虾,带回省站所属实验室依据标准方法进行对虾病毒实验室检验。
1.3 现场调查
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笔者多次深入生产第一线,详细调查了解对虾病害发生、发展过程及虾池环境情况,根据病虾症状、环境条件、流行情况进行现场诊断,掌握对虾疫病第一手资料,并指导防控工作。
1.4 书面调查
9月下旬,对虾养殖生产进入尾声阶段时,印发《海水养殖对虾病害情况统计表》,调查内容包括对虾品种、养殖面积、养殖模式、放苗密度、病害名称、诊断水平、发病时间、发病面积、死亡率、经济损失、防控措施及效果等。至10月上旬,沿海9县区全部报送了对虾养殖病害调查情况。
2 监测结果
2.1 月度病害测报监测结果
6-9月份,共监测到对虾养殖病害5种,其中对虾红腿病、对虾黑鳃综合征、对虾肠道细菌病(原名弧菌病)为细菌性,对虾肝胰腺坏死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池水中藻类及病菌等有关。没有报告病毒病发生。详见表2。
2.2 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抽样164个,其中5月上旬集中抽取对虾虾苗样品83个,检出病毒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4.82%;7月中旬抽取对虾样品81个,检出病毒阳性32例,阳性检出率39.51%。共计检出阳性36例,总阳性检出率21.95%,详见表3。
2.3 现场调查情况
在今年对虾养殖生产期间,先后到中捷、黄骅、丰南、曹妃甸等县区对虾养殖场调查对虾病害情况。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各对虾养殖场疫病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去年。
2.4 书面调查结果
根据沿海各市县报送的对虾养殖病害情况,2014年河北省养殖发生病害6种,其中细菌性病害与月度病害测报情况相同,非病害测报点发生对虾病毒病1种。详见表4。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2014年对虾养殖病害总体情况
根据月度病害测报监测、实验室病毒检验、书面调查及现场调研情况,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共发生病害6种。其中病毒病1种,细菌病4种(黑鳃综合征、红腿病、肠道细菌病、肝胰腺坏死病),其他1种。全省对虾海水养殖总面积15 677.67 hm2,发病面积7 467.27 hm2,发病率 47.63%。加权计算平均死亡率16.53%,经济损失7 506.95万元。详见表5和图1。
3.2 近5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情况比较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5年组织开展全省对虾养殖病害调查工作。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各品种病害情况均为近5年来最低,其中经济损失约为2013年的一半。详见表6和图2。
4 各种对虾病害防控技术实验示范
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采取病害测报与防控技术实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病害测报点兼作防控技术实验示范点。2014年6-10月,先后收到对虾海水养殖病害测报点报送的病害防控技术实验示范27例次,包括发病时间、环境条件、主要症状、防控措施等内容,但没有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示范案例。
4.1 日本对虾红腿病
示范场点:秦皇岛江鹏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66.67 hm2。
发病时间:6月下旬,水温20~28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2.91 hm2,发病率4.37%,死亡率0.91%。
主要症状:对虾活动能力减弱、食欲不振和游泳足变红、鳃区变黄。
防控措施:鱼虾壮元5%+高稳西0.3%;大蒜1%,去皮捣烂,饲料均匀混合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 d。
4.2 日本对虾黒鳃综合征
示范场点: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王学生养殖场,养殖面积60 hm2。
发病时间:6月上旬,水温26~27 ℃,盐度25‰~30‰,溶解氧4.0~6.0 mg/L,pH值8.0~8.5,氨氮0.53 mg/L。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6.67 hm2,发病率11.11%,死亡率5.00%。
主要症状:病虾在水面与塘边浮游,空胃,食欲减退直至死亡。死亡后头胸甲容易剥落,头甲壳有斑点。
防控措施:EM菌全池泼洒,及时出池。
4.3 日本对虾肝胰脏坏死症
示范场点:中捷海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20.00 hm2。
发病时间:7月上旬,水温25~26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20 hm2,发病率100.00%,死亡率6.00%。
主要症状:对虾体表发红。
防控措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
4.4 南美白对虾红腿病
示范场点: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长泊虾场,养殖面积26.67 hm2。
发病时间:8月中旬,水温25~27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10.00 hm2,发病率37.50%,死亡率2.20%。
主要症状:身体发红,软壳。
防控措施:EM菌,光合细菌交替使用,全池泼洒,每隔7~10 d用一次。
4.5 南美白对虾肝胰脏坏死症
示范场点:海兴县瑞兴育苗厂,养殖面积13.33 hm2。
发病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水温25~28 ℃,pH值8.5,溶解氧4.0,透明度27~30 cm。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5.33 hm2,发病率40.00%,死亡率2.00%。
主要症状:肠胃发空,干胰脏萎缩、发黄。
防控措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
4.6 中国对虾黒鳃综合征
示范场点:曹妃甸区十里海养殖场,养殖面积333.33 hm2。
发病时间:8月,水温20~25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200 hm2,发病率60.00%,死亡率10.00%。
主要症状:对虾鳃丝局部或全部呈现褐色或黑色,组织肿胀缺乏弹性或者溃烂。
防控措施:适当加大换水量,换水30%~100%;使用“暴病克”、“鳃康”等黑鳃专治药;“氧片”增氧,及时采用沸石粉全池泼洒。
5 小结
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情况总体较轻,平均发病率与近5年平均水平接近;但平均死亡率及经济损失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各养殖品种中,2014年河北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养殖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南美白对虾发病率接近近5年平均水平,但死亡率明显较低。
往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损失中,病毒性病害高达90%,而2014年仅占3.02%,细菌性病害78.03%,其他18.95%。
发生对虾细菌性病害采取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与药物等措施有一定效果。
(收稿日期:2014-10-27)
湖北省示范高中复评自评报告 篇4
复核验收自评报告
四会市江谷中学
2013年11月20日
四会市江谷中学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复核验收自评报告
一、校园、校舍和班额
1.生均占地面积学校占地面积42000㎡,生均占地面积76.8㎡。
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校舍建筑面积13207㎡,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4.1㎡。普通教室、功能用房满足教学要求,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
3.体育运动场地学校有200米环形田径场1个,排球场1个,篮球场4个。田径场为塑胶跑道,跑道规范、平整。
4.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学校现有普通教室16间,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个,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各2个,理化生探究室、史地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各1个;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体育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图书室、广播室、团队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各1个;仪器及器材储存室3个,计算机室2个,语言实验室1个,多媒体教室21个。
5.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学校现有教师办公室6个、行政办公室5个、会议接待室2个,满足行政及教师办公要求;有学生厕所1个,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有学生宿舍1幢,有单独卫生间,能容纳300学生住宿;有师生食堂1个,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有3幢教工宿舍,能满足教师住校要求。
6.班额我校现有学生547人,12个教学班,平均班额45.6人。
二、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
7.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我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种类、规格、数量达到《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粤教装备〔2004〕27号)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总值220万元。
8.生均藏书量我校现有藏书39870册,生均藏书量72.9册,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很好满足师生阅读和查阅资料的需要。每年还有新增图书,新增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三、教职员队伍建设
9.师生比我校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52人,师生比为1:8.2。
10.校长任职资格我校现任校长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11.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和学历达标率我校专任教师持有初中《教师资格证
书》以上;本科学历47人,专科学历5人,学历达标率100%。
四、管理与质量
12.管理与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有教学教研考查制度、学生德育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师生考勤管理制度、师生评优评先制度和各类校产管理制度等,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校风、教风和学风较好。
13.国家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校实际,做好学校课程规划,制订合理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校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设了富有特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学校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以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学生在校期间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比较科学、合理、全面。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全面评价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15.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我校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每天实施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体能素质明显提高,学生有较强的健康意识和能力,逐步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体育技能和强健体魄。学校运动队近年参加四会市中小学生运动会都能保持在初中组前六名。学校按要求开设音乐、美术课,组织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美术知识与技能,有较高的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学校文艺队今年参加四会市第九届中小学艺术节以得分第二名荣获初中组金奖。学校每年都举办全校性综合文体活动,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艺术活动。
对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复核验收基本标准》的复核验收细则,我校通过认真自评,认为本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已达到细则中的指标要求,学校自评结论为“达标”,请县市教育督导组复核验收。
四会市江谷中学
德育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篇5
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是实行依法办学,依章治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质量、高水平一项重要举措。我校结合市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指标自评如下:
一、德育管理(自评71分)
学校董事会本着“民办学校的竟争首先是德育的竟争”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不断加强对学校的德育投入,有较健全的德育管理架构和较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学校德育领导班子成员注重自身建设,通过学习政治理伦和政策法规,不断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能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起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加强党团组织建设,成立工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为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建设保障,并定期开展活动,认真听取教职工和家长意见,虚心接受监督,发挥了民主管理的作用。
学校为提升教师师德综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做法有: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择优录用一批年轻有为的新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加强师德教育,坚持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注重法规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三是建立师德考评制度,规范育人、教书行为,学校制定“教师德育量化评估方案”,通过定期考评,对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奖勤罚懒,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落实业务培训,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班主任技能基本功培训,开展“一帮
一、以老带新”、“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坚持育人为本理念,不断拓宽德 1
育工作渠道
二、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德育过程自评74分、德育效果自评51分)
学校能贯彻德育工作的文件法规,健全了德育机构、队伍和德育网络。确立了“一切为了孩子,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和“有高尚人格的、有真才实学的一代新人”的培养目标。
1、是育人先育德,让学生学会做人。学校能结合生源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学素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开展“国旗下讲话”、“爱我晨光”、“法制教育”、“安全知识讲座”、“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队会”“家长会”“家访”“在家在校三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教育活动;注重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要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做到科科有德育,人人抓德育。
2、是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强化育人效果。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教室、走廊、展览厅、宣传栏等的布置富有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提升育人效果,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3、是完善各项评比制度。学校完善了和谐班、学生操行最佳奖、礼貌标兵、卫生标兵等评比制度,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形成“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作风,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初步形成,学生操行评定优良庇93%后进生转化率85%,毕业率100%,升学率99%的标准,近三年来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4、是学校十分重视抓好安全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机构、队伍、制度健全。安全管理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校车接送学生做到井然有
序。学生宿舍、食堂管理工作到位,效果很好。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办学以来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5、是抓好体卫美劳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学校努力抓好体卫美劳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学校注意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按要求开齐体育、艺术教育、卫生保健和劳技课,正常开展“两操”并做好检查评比工作,还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师生体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坚持开展一年一度校运会,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近三年学生体育“三率”,合格率、达标率、优秀率分别达到93%、98%、30%达到市标准,重视美育工作,配备艺术专业教师,认真抓好艺术教学工作。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特长,成立了音乐、舞蹈、书法、武术、蓝球等多个体艺兴趣活动小组,广泛开展体艺活动,认真指导,加强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艺技能的提高。几年来,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一系列文体活动,积极参加镇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是学校重视做好卫生工作,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校园环境整洁卫生,注意防病、防污、防近视的教育工作,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注重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和社会公益劳动,让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三、德育保障与校园文化(自评58分)
依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董事会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生均10.2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生均11.4平方米;绿化面积860
平方米,绿化达100%。校园布局基本合理,分为数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环境整洁美观。
学校不断充实设备:数学、行政、生活用房能满足需要,各类数学仪器设备按标准基本配齐,建有实验室、计算机室、舞蹈室、美术室、生物园、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低年级活动场等教辅室35间,课室与数辅室之比为1:0.9,全校有电脑236台,其中教室用电脑50台,平均2人一台;多媒体电教平台50套,每间教室都有1套多媒体电教平台;学生用电脑136台,有电子读物,能满足教学需要;有藏书40000万册,生均近25册。体育设施方面,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风雨操场1个,还有蓝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为了达到育人最佳效果,学校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强化育人效果。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教室、走廊、展览厅、宣传栏等的布置富有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提升育人效果,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四、获奖与创新特色(自评18分)
创新特色“无痕教育”
1、读书写字“三个一”:胸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
2、在校学习“三个一”:每天写一篇日记,做一则读书笔记(记一句
名言),做一件好事;
3、在家双休“三个一”:向家人问一声好(给家长泡一杯茶),做一
件家务事,了解一周家庭大事;
4、在家度假“三件事”:写一篇孝敬作文(给父母送一份小礼物),主持一天家政,调查一桩勤劳致富事。
5、就餐就寝无声音。
6、起立坐下无声响。
7、内务整理军事化。
8、校园无纸片,桌椅一条线。
获奖:
2010年我校团支部荣获东莞市先进团组织
2010年我校少辅员荣获东莞市优秀辅导员光荣称号
2011年我校党支部荣获东莞市五星级党支部
2011年我校团委书记荣获镇优秀团支书称号
2011年我校大课间荣获东莞市三等奖
2012年我校少先队荣获东莞市红旗大队光荣称号
我校德育工作综合自评总分为282分,其中基本指标评分超过275分,必达指标评分超过38分,近三年无安全事故,无师生违法犯罪。特请宣教办评估组到我校验收。
晨光学校
湖北省天门中学网站自评报告 篇6
湖北省天门中学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享誉全国的省级示范高中,坐落在茶圣陆羽故里--天门市竟陵钟惺大道西端。学校占地面积35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育人氛围浓郁。拥有现代化的艺术楼、体育馆、田径场和高标准的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公寓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装备等。学校现有三个年级共76个教学班,学生近5200人。现有教职工340余人。2003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2005年,学校创建天门中学网站,网址是:http://。2009年5月,学校组织信息技术中心骨干教师对校网站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的网站版面布局更合理,色彩更和谐,栏目更丰富,不仅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家校交流的有效平台,更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一、硬件投入
学校一向对信息化非常重视,2005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整体搬迁,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新建6个专业机房、购臵4台服务器,并为教师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学校同时拥有1000兆光纤接入的校园网络中心,校计算机全部可以接入英特网,教学区特别构建无线网络,方便教师上网。
二、网站概况
2009年5月,学校组织信息技术中心骨干教师对校网站进行全面改版,经过多方调研,投入8000元购臵动易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1
SiteFactory学校版,为校网站的升级改版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
在仔细研究优秀高中网站的分类布局后,结合学校具体需求,信息技术中心建站小组初步拟定出网站栏目设计表,经过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多次研讨,最后确定网站内容框架。目前校网站导航条设臵校园新闻、学校概况、党团建设、管理机构、教学科研、德育天地、教师专栏、天中学子、校友之家、中考高考、学科资源、高中课改等10余个栏目,广泛涉及学校政务管理、信息发布、教学科研和资源建设。网站专设“教育资讯”栏目,对国家、省、市及地方发生的重大教育新闻、动态及时报道和转载,转发上级文件通知。学校的政策、文件、通知以及各单位的工作安排均做到及时上网,实时更新。
网站同时具备信息和资源检索功能,方便用户查找。网上调查系统可适时推出问卷调查,收集反馈信息。网站留言系统提供学校对外交流平台。
学校网站LOGO由学校全景图、校徽、中文校名以及校训组成,整体为蓝色调,与全站色彩协调一致,简洁大气。
三、网站管理与维护
为充实学校网站内容,确保网站高效、安全运行,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处室、年级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见附件)。
后台编入栏目责任编辑功能模块,各处室分设管理员负责相关栏目的内容更新,包括: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纪委、工会、妇联、各年级、各科教研组。各处室指派技术人员参与培训(内容管理人员培训表见附件)。栏目责任编辑上传的文章统一由总编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在网站显示。同时网站后台具备工作量统计功能,方便查询各处室录入情况。信息中心每月对各处室各部门录入文章数进行通报,确保网站内容能及时更新。
我校网站现在虽然改版不久,但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更新率,各管理员和信息中心审核人员总能在第一时间将各种相关信息上传至网站,让师生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网站的访问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我校的老师和学生已经把网站当作了他们工作、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目前,许多教师已经在利用学校网站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如与电脑接触最为密切的信息技术课,粤教版教材中第二章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旅行计划,由于教材中资料较少学生无从下手,教师设计了一份完整的旅行计划表,将学生的任务进行合理的编排,并将之上传到学校网站的学科资源中,让学生通过校网站直接下载。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将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整理后上传,加大对外交流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网站不足与发展
【湖北省示范高中复评自评报告】推荐阅读:
湖北省法院工作报告10-08
参加湖北省烟草行业电算化会议报告10-26
湖北试验检测报告编制08-16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答案11-02
湖北省云梦县富思特材料工厂情况调查报告12-02
湖北可行性研究报告09-13
湖北省博物馆实践报告11-19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09-24
湖北省高考11-08
湖北省文化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