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考

2024-11-08

湖北省高考(共12篇)

湖北省高考 篇1

本文对出现在《中学数学杂志》 (高中版) 2012年第7期上面的一篇文章“高考试题研究———2012年湖北省高考文科数学22题”中出现的两道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这两道题是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的压轴题.为了方便证明, 我们先给出了三个引理.

引理1设n∈N*, 则有:

引理2设n∈Ν*, 则:

证明提示∵当x>0时, 有: (这个结论需要借助高等数学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证明, 这里不作详细说明) .令代入化简即得所要证明的结论.

引理3设x∈R, 则1+x

证明提示借助高等数学中的ex的幂级数展开可得此结论.

问题1对于函数f (x) , 若存在x0∈R, 使f (x0) =x0成立, 则称x0为f (x) 的不动点, 如果函数

(1) 试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 已知Sn为各项不为0的数列{an}的前n项和, 且满足

(2) (Ⅰ) 根据题意, 由得

问题2已知函数f (x) =ex-x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 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湖北省高考 篇2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这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您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时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不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满分作文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紧扣了我,用叙事方式写了我和父亲之间的交流,而非很多考生写的议论文。这种交流主要是心理交流,显得亲切自然,并且这种情感也易被阅卷老师接受。

文章扣题准确,它抓住了当代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这一现象。代沟是种情感因素,感情的亲疏,也就是代沟的深浅,它成为我认识父亲的障碍。行文最后,通过父亲帮我清理教室,拉近了作者和父亲之间的距离,让人看后感动。

此外,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得不错,隔着代沟表示的是情感;我望见了您代表的是认知。不过,它虽是模仿朱自清的《背影》,但是写得较浅,无深层次的思考。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莫把情云遮慧眼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

司马迁说,人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码将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关心的人,就像俗话所说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于是古代有了智子疑邻的寓言而今人也仍旧在走着这条老路,甚至走得很偏很远。一个年轻的女职员在她本该拥有幸福家庭,拥有灿烂前途之时却贪污公款,被投入监狱,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时,她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为了爱。一位母亲,因年幼的儿子身患绝症无药可治,竟抱着儿子踏上了黄泉路。一个老实的农民,却也知道讲哥们儿义气,将小时候同学偷盗来的赃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稀里胡涂地便成了窝藏犯&&人们所犯的错误小到考试时帮助作弊,大到杀人放火,有的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却真成了道家所说的情劫。

人们中也有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情似乎又变得可恶了。杀熟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冒出头来。一样的顾客,陌生人就可以得到全面周到的服务,而熟人却被晾到了一边儿;有次品卖不出去,就联系一个熟单位做职工福利。反正是亲不见怪,抑或是熟人自然能够体谅,熟悉的人碍着面子不好说,只管让他们自咽苦水。感情又一次左右了人的态度甚至还成为了一种利用的工具。

我们景仰包公,不只是因为他不畏强权,更因为他大义灭亲,铡了自己的亲侄儿。

而事实上,每个人在感情占了上风的时候只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静,就能摆脱情感的纠葛,不论是偏向亲近的人还是故意杀熟,都不再会成为人心中对错的评判。

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切记:莫把情云遮慧眼。

【满分作文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例子运用得匠心独特,紧扣了题目:莫把情云遮慧眼。开头形式较好,从感情入手,说明感情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

湖北省高考 篇3

近几年来湖北省开始自主命题,高考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着力于内容创新,而且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语言技能是否提高的同时,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省考试院关于2008年高考大纲的补充说明中,我们可以预测出08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大致走势。

1. 词汇量增加是最大的变化

在08年高考补充说明所附词汇表中,今年词汇总数为2830多个,较去年的2590多个增加了240个单词,这是今年湖北省高考英语的一个最大变化。由于新增了240个单词,相应的阅读量会比07年更大。因此,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要提高,07年“阅读理解”大题的阅读速度要求达到68.8 wpm,今年可能要求达到每分钟70个单词左右。

2. 试题的总体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

从今年的《补充说明》看,今年高考英语卷的整体难度会与去年持平,但在各题型上,难度会有所调整。07年因为首次出现新题型完成句子,而且该题的难度偏高,其他题型如完形填空和听力都相对简单,尤其是完形填空,去年整篇都属于中低难度。考生今年备考时,对该题型的备考难度定位不妨适当提高,听力的难度也会有适度调整,语速可能会略微加快。

二、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1. 定位高考,针对个人实际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一直是“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考查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有高度、深度、宽度。高是定位高,高考是国家级选拔考试,高就高在语言运用上,深是深在教材内容的挖掘上,重点词汇及词组的扩展要到位,既要夯实基础,又要拔高提升。只了解单词和词组的个别意思,是不足以应对高考的。基础知识覆盖面要广,要有一定的宽度。务必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高效地安排时间和查漏补缺,合理有序地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突出重点、难点,而不能受作业任务的约束。

2. 巩固基础,提高阅读能力

应坚持以词汇为本,篇章为中心的备考指导思想来进行高效的复习。词汇量加大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准确地把所学过的词汇、词组进行梳理、分类、联想、记忆,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的归纳总结,与同一词搭配、相近和相异意义的词组的归纳总结,并要注意词义的扩充用法及特殊用法。复习高一、高二册词汇、句型时,高三册的内容也不容忽视。

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解题速度和解题的正确率,从而直接影响到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平常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所谓“求精、求细、求知识”的阅读模式会影响考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要避免句子的一对一翻译,而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主旨。高考题中候选项的辨析主要是在上下文的特定情景中来进行的。设题往往是从不同角度人为地设计干扰项,让考生来辩认、选择,从而达到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时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阅读英语杂志还是读模拟试题时,都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宜进行限时阅读,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个别词、词组、甚至是句子纠缠不清。宁可在完成阅读任务以后,再回头斟酌或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然后达到记忆的效果。

3. 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这个能力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和阅读题上。在做这两个大题时,不仅要求考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还要求考生对英语语言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对个别干扰项考生将无法下手。有些考生在阅读方面存在障碍,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较差,除了阅读功底欠缺以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美文化背景不太熟悉。07年高考阅读理解所选的五篇文章涉及内容广泛,语言风格鲜明,具有浓烈的英语语言文化气息。这要求考生一方面有一定的阅读功底,另一方面还要能准确地把握文化差异,宏观、正确地理解全文,而这一点又正好体现考生阅读能力差异。

三、强化解题技巧

高考题中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考生们大都很熟悉了。这里只强调两种题型,即新题型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的解题技巧。

1. 完成句子

该部分是在2007年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它考查语法知识,兼顾词汇和翻译知识。但该题型对语法的要求更严格,除了要求知晓基本语法知识,更要能准确地写出句子。高中阶段所涉及到的基本语法在这里都有可能出现。

考生在应对该大题时,一定要做到所给的答案语法正确、语用正确、语义正确。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四步:①严格审题,通读全句,获取语境信息,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结构错,则此题无分。②观察汉语提示和所给英语单词的提示,确定形式,必须用括号中的备用英语单词写出正确的时态、语态、从句、分词短语等形式。③总揽全句,确定语义逻辑和在该语境下的最佳形式。④注意检查,避免细小问题的出错,如词性混用、词义乱用、搭配不当以及冠词的选择运用。考生在做这此类题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不要随意改变所给单词的词性,如所给单词是arrive,就不要把它改成arrival,也不要给单词加前缀或后缀。②不要随意添加任何信息。③注意一些特殊动词的过去时和过去分词的写法以及词尾双写字母的情况,例如不要把be sent 写成be sended, occurred不要写成occured。做到以上这些后,再加上扎实的复习,应考就应该没有问题了。

2. 书面表达

高考书面表达一般会以图画、图表、提纲和文字叙述等形式出现。它并不能称得上是作文,只是“书面”的“表达”。它仅具有作文的三个原始要求:切题、达意和逻辑。因此,书面表达并不难,只要考生在应试中注意做到以下四点。①认真审题。不管高考书面表达是以什么形式出现,考生首先要审好题,弄清题目的意图,避免看错题,看漏要点。②理出写作的要点和写作顺序,规划段落内容的分配及全文的大致逻辑框架。③打草稿。在打草稿的过程中,应不时地观察内容要点,以防遗漏。注意关联词、套话及常规句型的选用,防止低级错误的发生,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不能出现错误。④认真把文字抄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字迹的规范和工整。

高考书面表达要想拿高分,就必须要有“出彩”的地方。要出彩,就应注意如下三方面:①清晰的结构是最大的“闪光点”。 ②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所学词汇、词组和句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比如要表达个人观点,我们不仅用think ,还可用hold, argue, maintain, take it for granted 等。论证观点时可分为两点或三点,不要只用first, second和third。如果是两点可以用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或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等。如果是三点,可以使用的词组非常多,如to begin with, moreover,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或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last but not least等。要正确使用好过渡词语、衔接词。句型的使用可以很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使用教材中所出现的句型,包括从句、倒装、强调句型等。③如果考生的语言功底好,可在必要的时候添加一两句谚语或名言,那将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总之方法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湖北省高考 篇4

荆楚网消息, 记者从湖北省招办获悉, 2014年, 湖北省对部分高考加分和保送生政策进行调整, 享受加分、保送的范围进一步紧缩。从2014年起, 湖北省继续保留烈士子女高考成绩可以加20分投档的优录政策, 不再保留烈士兄弟姐妹加分政策。体育竞赛获奖加10分:即高中阶段, 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取得集体或个人项目前六名者、全国性体育个人项目前六名者, 个人申报, 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后, 可在高考成绩上加10分投档。高水平运动员可加10分:即符合当年高水平运动员报考条件的考生, 在应届毕业当年参加全省统一组织专项测试, 测试成绩达到教育部或省统一规定标准的, 可在高考成绩上加10分投档。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 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 在应届毕业当年具备保送资格。其他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均不再具备保送资格。面对政策的调整, 武汉受访的家长表示, 加分以及保送生口子的收紧, 此举令高考趋向公平。不过也有家长认为按照调整后的方案, 奥赛获奖学生仍然有加分、优录的可能, 因此他们希望取消更多的加分优录, 让所有的高考生“裸考”, 同处一条起跑线。

湖北省高考填报志愿注意点 篇5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是考生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由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专业老师为大家提点。

一、“圈定”学校要因人制宜

高考志愿填报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东填报志愿时,考生能够比较理性地对照自我条件和实力进行量体裁衣、度身定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自己已经“圈定”的学校,考生除了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师资状况、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之外,还要知道该校在自己的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数和招生专业,搜集近年来目标学校在当地录取的最低分、平均分、分专业录取分以及实际录取人数等数据。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在省内的排名,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考虑学校。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在某个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都有一定的延续性,每年的变化不会很大。考生如果基本“锁定”了报考的学校,可以参考近三年(最好是五年来,可以看重近三年)来该校某些专业在该省的录取分数线高出相应批次省控线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有把握报考。

二、填报要拉开志愿“梯度”

所谓志愿“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由于多种因素,录取分数高低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志愿梯度还包括专业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形成的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被称为“专业梯度”。

三、“服从”与“调剂”不可忽视

目前重点高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到被录取考生的90%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也占到被录取考生的80%以上。除了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公布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部分热门院校外,建议考生不要把热门院校作为第二志愿,因为这类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生源十分充足,一般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在录取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正好处在调档线的考生被录取了,而分数高者反而被退档。究其原因,除了专业志愿缺乏梯度、热门专业志愿过于集中之外,在志愿表上选择“不服从调剂”导致落榜也是原因之一。因此,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这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应该是有利的。特别是平行志愿填报方式,更应抓准前三个志愿的填报院校。(其实第三个院校的机会已经很小了,除非分数突出)

有些高分考生由于担心自己被调剂到不想就读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往往选择不服从调

剂,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招办老师会选择专业倾向相近的专业为考生进行调剂。

从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来看,有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倾向:一种是“死盯住”几个专业,比如在几个批次的院校中均只填报青睐的一两个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另一种漫无边际地“撒网式”填报,比如第一志愿侧重经济类专业,第二志愿又偏向电子信息类,平行志愿中又集中体现为医药类专业。

建议考生如果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专业志愿,可选择大领域的相关专业,比如化工材料类、土木建筑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管理类、社会科学类,等等,在这些大的专业门类中进行选择。

四、重视信息搜集、整理、比较

高考志愿填报也是一场“战役”,只有提前作好各方面的信息储备,临战时才能胸有成竹、排兵步阵。

很多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招生信息知之甚少,高中老师对填报志愿有一定研究的人也不多,而且但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学生辅导不够。报得好的志愿不是三五天突击准备就可以获得的。高考志愿填报与提高高考成绩同样重要。之所以一些中学以及考生和家长对此重视不够,除了对大学录取与志愿填报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之外,与志愿填报本身的不可重复性有关,所以考生和家长以及老师要未雨绸缪,不要浪费难得的高考分数。

五、慎报第一、不忽视第二志愿

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时最具倾向的表达,是高校录取考生的首要依据。第一志愿有两个层次:一是每一录取批次有一个选择院校的第一志愿,二是每个院校的专业选择中有一个第一志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的高校第一志愿录取率甚至高达100%。知名度高的学校,一般竞争较激烈,报考的学生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妥善选择。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来说,要破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在填报时避免过分保守。

第一志愿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三志愿就可以轻视和马虎。由于生源充足,各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持续升高,但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有限,录取时难免发生“撞车事故”,有些高分考生与名校失之交臂。这就要求考生重视并填报好二、三志愿,以争取录取机会。应当把眼光放开些,研究和选择填报招生计划多、有可能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的学校。

湖北省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分析 篇6

一、湖北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出现的背景

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试验和推广。但由于各省课程改革的推进速度各异,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基础教育具有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因此全国统一的高考卷已不能完全适应各地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需求,局限日渐突出。1993年全国高考散文阅读文本《青菜》中,作者所说的“青菜”是特指一种名为“青菜”的蔬菜,不是泛指所有的蔬菜,所以北方的一些考生对文中“青菜”与“黄瓜”的差别不大理解,从而导致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实行分省自主命题,各省市可以针对当地的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考试命题上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使各省更好地根据省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在考试科目、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有利于推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毋庸置疑,在命题指向上突出地方性还可以推动高中教材的地方化,引领教材改革和课程改革。目前高中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各省市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编写和选择使用自己的教材,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注重多样性、选择性和地方性。新课程改革的这些特点与自主命题所进行的考试内容改革方向一致,可以统筹进行,实现良性互动。

二、高考语文试卷地方特色的含义

1.立意上,地方卷应通过命题反映出该地区对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要对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制,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要体现该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

2.试卷结构、题型设计与全国卷有不同之处。

各省在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考点赋分、题型均可有自己的安排。

上海卷自1998年至今试卷结构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所占分值为80分和70分,形成了检测语文认知和能力结构为指向的集认读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为一体“注重文化内涵,考查综合素养,读写两壁,古今阅读等分,力求鲜活大气”的上海特色。

3.试卷选材要彰显地方特色。要反映该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反映该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传承和进步。

三、四年来湖北省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命题分析

1.选材上注重地域特点

为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激起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湖北高考语文题就把湖北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纳入选材视野。在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材料中,注重了材料本身的人文性,凸显中华文化精神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结合,关注材料的湖北特色。或为湖北名人名作,或内容涉及湖北的名山大川,或关涉湖北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2004年湖北卷采用湖北籍作家骆文先生的散文作为现代文阅读题;2005年选用的语料是一篇涉及湖北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音乐史考据论文;2005年第16题要求鉴赏的是《汉宫秋》第三折里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和亲时的一段曲词,王昭君是湖北兴山人。2007年第3题中,就涉及了武汉风景名胜的材料:“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这些都引起了考生对湖北地方特色的关注,它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考查了学生对湖北人文地理的了解程度,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好地体现了湖北卷的地方特色。

2.知识点结合湖北地方特点进行考查

如语音题的考核,就可考虑地方语言面貌,设题以起纠偏和引导教学的作用。如湖北许多地方不分N、L;在韵母方面,前鼻音in、en和后鼻音ing、eng不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不分等,考查这些内容对纠正该地人的语音发音能起到很好的指向作用。如2005年第一大题第一小题就选择了这样的字词:“羚羊、邻居、可怜、孤苦伶仃;质问、桎梏、幼稚、炙手可热”;第一组加点字分别读líng ,lín ,lián ,líng ;第二组加点字均读zhì ;2006年第一题选择了“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2007年第一题选择了“应接不暇、应有尽有、点头应允、应答如流”就是区分前后鼻音的发音。

语用题的设置,也可结合地方语言特点出题。

2005年湖北卷在语言表达方面选择了拟广告词来彰显自己的区域文化,试题是这样的:

湖北省旅游局即将组团赴香港宣传湖北。请结合湖北人文、地理、特点,为该团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内容中包含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不超过40个字)

这是一道出新的好题。首先,它新在要求考生熟悉湖北的人文、地理、特点,能考查出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关心程度。其次,广告要面对的是香港人,这就要求学生对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否则写出来的广告词就会空洞无物,充其量也就是华丽辞藻的堆砌。第三,在规定40字内表达,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是一种深入考查。

2006年第22题,“《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这一题也具有浓郁的楚地色彩。

四、新课标下的湖北语文高考命题趋势及对策

随着高考命题权限的下放,命题组织走向区域化,命题形式趋于多样化,高考分省命题必然出现多元化、多样化和地方化的趋势。这就为湖北高考自主命题带来了丰富的创新元素和创意空间,可以充分发挥湖北地方资源优势,彰显湖北地方特色。

1.今后,湖北语文高考题在总体体现《考试说明》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将继续融入本省的一些个性化要求,不断体现区域自主创新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湖北在推行语文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所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实现途径。在试卷的具体呈现形式上继续结合地方特点进行渐进式自主创新,融入适当的湖北区域文化特色。这样既可保证全国统一高考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又可适当顾及和适应湖北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

2.在考试内容上湖北语文高考试题将继续彰显地方特色。今后湖北高考命题,在考试内容上还将顾及本省的乡土风情,并直接反映到高考试题中来。这些考试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在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世界遗产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既符合高考要求,又彰显了地方特色,在强调全球意识的同时,也将越来越注重考查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

3.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并结合新版教材进行研究,关注湖北特色的鲜活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备考,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高考的趋势要求教学改革要贴近生活,因此教学过程要重视语文与现实的联系,要重视语文与湖北人文、历史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多设置生动活泼的与湖北有关的教学情景,能起到增加容量、激发思维,活跃气氛、推动探究的良好效果。课堂上,教师不妨多提一些与楚文化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外多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

总之,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泥潭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创新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以及本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这才是高考试卷地方特色的要旨。

湖北省高考 篇7

《六指猴》小说的人物 (东家江大佬、车夫侯六、护院的、当铺老板贾仁义、师爷马皮金、吴知府等) 、故事 (东家有玉、侯六盗玉、主动投案、盗窃账本等) 及叙述风格, 免不了让人联想起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的原型小说———四川籍老作家马识途的《夜谭十记》 之《盗官记》:土匪王大麻子 (后改名为张牧之) 、县太爷、陈师爷的传奇故事, 亦如侯六、江大佬、吴知府的故事, 很有魔力。马先生开篇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声明:“我不想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年。那个时候, 县衙门已经改名叫县政府, 大堂上坐的已经不是知事大老爷, 而是县长了。”———如果说, 《盗官记》表现的是民国年间川东的世相、人性, 那么说《六指猴》的故事也是表现民国时期的世相、人性不至大谬, 不同的只是:故事的地点换成了泗州城;“盗官”记变成了“盗玉”记而已。

小说的题目自然可以理解成“六指侯”———指的是主人公“侯”六是个“六指” (右手) 。这样倒也简单省事。不过, 我还有另一种想法。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有一个“指猴”的词条, 并有着相似的介绍:“指猴”是一种少见而显得神秘的小动物, 是马达加斯加特产的一种猴, 最大特点是中指细长, 因此得名。目前已经濒危。它具有夜行性———白天在树叉间的巢穴里睡觉, 黄昏前后出外觅食。觅食时一般单独行动, 有时也群体外出。据说, 1780年法国探险家初见指猴时, 还以为它是松鼠的一种, 直到1860年, 经分类学家解剖验证, 才知道它是灵长类动物。———我于是大胆地想:神秘, 夜行, 作为江洋大盗的“六指猴” (侯六) 与那种少见而神秘的小动物“指猴”不是太契合了吗?

显然, 神奇的形象、独特的故事乃至别致的作者名字……这一切, 令墨中白和他的作品等待被“解密”。笔者姑且做些“解码”, 以飨读者。

其实《六指猴》在被湖北省选作2014高考测试文本之前, 已经流播甚广:这篇微型小说原刊于郑州市文联主办的《百花园》杂志2008年2月刊。同年获得《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联合举办的“全国小小说原创作品奖”。史为昆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12月的《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王蒙主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9年第1版《60年小小说精选》均收录了该小说。长短错落的分段、简洁的语言是这篇微型小说的鲜明外部特征。主人公侯六属于奇人, 除了右手六指, 还有爱夜行的“指猴”一般的神出鬼没的本领, 行侠仗义、知恩图报、迷途知返。重要角色东家江大佬有钱却不坏, 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待人宽厚, 如关心侯六的婚事、舍玉救人……一仆一主, 一侠义一仁义, 互相辉映, 形象鲜活。细说起来, 墨中白的“泗州传奇”系列小说中的刘一手、拉马王、九头猴、陈小脚等人物, 每人都有一手传奇技艺在身, 他们都是一些奇人、高人。

相形之下, 关于《六指猴》的作者“墨中白”的文字很稀缺, 他可以说是“人以文传”。来自《宿迁日报》等平面媒体的报道显示:“墨中白”原名陈亮, 是江苏省作协会员, 1977年出生。与《戏说乾隆》的剧作者宋项如、《我的兄弟叫顺溜》 的制片人蔡传道都是泗洪县人 (见《大湖徐风下的泗洪作家群落》) , 曾获《小小 说选刊》2007-2008年度全国小小说佳作奖、2008—2009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原创作品奖、2009年度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评选一等奖、第二届吴承恩文学奖、《小说选刊》首届蒲松龄文学奖等奖项。他的小小说集《天安门的天》 入选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中短篇小说集《苏北往事》入选江苏省青年作家“壹丛书”。著有 长篇小说《九 龙口》———通过一位演唱泗州戏的少女梅娘的传奇人生, 引发出一幕幕人间真情, 梅家班唱功了得的戏子、春香楼绝色美貌的歌妓、十里香精通古玩的东家、逍遥池心善如佛的神偷、皇华楼身怀绝技的糖人唐、府衙内八面玲珑的师爷……一切看似穿越时空, 实是历史生活的再现;小说围绕梅家班一尊神奇老郎像的争夺, 真实再现了清康熙十九年间泗州人那段热闹、繁华却面对水患无奈、无助的生活画面。小说句句呈现抑恶扬善, 字字流露人间真情, 表现人性温暖 (读《六指猴》似乎也有这个感觉?) 。

读者不免好奇:这个尚未达“不惑之年”的青年作家, 脑袋里怎么那么多的奇人奇事?

人们往往将作家与一个地方密切“捆绑”, 如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史铁生的“地坛”、贾平凹的“商州”、迟子建的“北极村”……墨中白也有一个写作的“根据地”———泗州。泗州城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 历史上曾是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都市, 扼守淮河两岸及南北大运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端口岸, 具有突出的战略、交通和经济位置。泗州城始设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大象二年 (580年) ;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 黄河夺汴入淮, 泗州城遭没顶之灾, 至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 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 被喻为“中国的庞贝城”。墨中白的家乡泗洪地处苏北平原, 是古徐文化孕育地, 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这些都是文学人难得的创作源泉。泗州城奇, 是因为其神秘难寻的踪影, 更因为那被湖水淹没百年的泗州文化和城内众多已成往事的生活画卷。墨中白也说:我身边的人就是生活在遥远泗州城的百姓, 他们的哭笑, 他们的善良和纯朴, 无时不感动着我, 这一直是我创作古泗州题材小说的动力和源泉。他还透露, 之所以赋予他们那么多传奇的本领, 是源于其对生活中认识的众生的一种理解和尊重:“只要我们留心, 就会发现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每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只是我把生活中许多平凡人的一技之长汇聚素描成一个人, 这样一来, 他想不成为传奇人物都难。” (2012年2月17日宿迁晚报《墨中白:坚守自己心灵的文字》)

关于名字。墨中白的原名“陈亮”, 与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词人“陈亮”完全相同。南宋陈亮原名汝能, 字同甫, 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 (今属浙江) 人。婺州以解头荐, 因上《中兴五论》, 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 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 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 未行而卒, 谥号文毅。词作豪放, 从他为即将出使金国的章德茂写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可以管窥其强烈的爱国心与民族自豪感:“不见南师久, 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 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 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 会向藁街逢。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另外, 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词, 曾让眼睛基本失明的毛泽东在1975年阅读时“涕泪滂沱” (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毛泽东暮年三哭》一文, 作者韩剑飞) 。墨中白原名陈亮, 写小说时署名“墨中白”, 自言是由于个人对大自然色彩中黑、白二色的偏爱, 同时也是在告诫自己写作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想, 力求文有个性之意。

还要一说的是, 现实中的墨中白是泗洪县梅花镇的一个通讯员, 在乡镇写新闻报道已有十几年。基层的生活给他提供了太多的文学创作素材。作为“文学苏军”的年轻一员, 他的小说生动感人, 充满生命力, 或许正是他“接地气”的结果。据说, 他也有过生活的焦灼感———每每痛苦于一方面要养家糊口, 一方面要坚持创作, 他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当专职作家。

湖北省高考 篇8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在颁布的《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考试实施办法》中介绍, 取消高职统考后, 全省全面实施技能高考, 其中技能考试总分为490分, 分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文化综合考试总分为210分, 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

新的改革将在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会计专业、护理专业、旅游类、农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等9个专业 (类别) 开展统一招生考试工作。

多年来, 全国各地“高职统考”普遍复制以理论考试为主高考模式, 备受诟病, 认为“与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矛盾, 造成了考试和教学的脱节”。

2010年, 湖北省率先在全国试点湖北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改革, 推行以技能考试为主、文化成绩为辅的“技能高考”, 搭建起中职生成长立交桥, 让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建立直通道, 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被打破。

试点首先在机电类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进行, 考试标准为初级工技术标准, 考试内容为钳工、车工、铣工, 考生任选一种参加考试。2012年, 试点增加了机电类和计算机类专业。

在湖北, 普通高考人数连续下降, 技能高考却年年升温。

技能高考的技能操作考试中, 首届只有700多人报名, 第二届有7000多人报名, 第三届攀升到1万多名, 到第四届, 参考人数达到两万多名。数据显示, 2013年, 两万多名中职生参加考试, 共有6422名中职生通过技能高考上大学, 其中375名升入本科, 6047名升入专科。

湖北省高考 篇9

考查重点

一.易读错字

1、声调

2012年“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一组词中“担当重任”的“担”读dān, 为第一声, 其他字均读dàn, 第四声。

2011年“棘手”、“际遇”、“极乐鸟”、“集腋成裘”一组词中“际遇”的“际”读jì, 第四声, 其余均读jí, 第二声。

2010年字音题考查声调。

“屏气”的“屏”和“秉烛待旦”的“秉”读bǐng, 第三声;“并蒂莲”的“并”和“摒弃”的“摒”读bìng, 第四声。

“黄鹂”的“鹂”和“黎明”的“黎”读lí, 第二声;“霹雳舞”的“雳”和“磨砺意志”的“砺“读lì, 第四声。

2008年“质量”的质读zhì, 选项标注为zhǐ;“参与”的“与”读yù, 选项标注yǔ。

2、前后鼻音

2012年“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一组词中除“磷光”一词中“磷”读lín, 前鼻音, 其他均为后鼻音。

2011年“钦慕”、“倾情”、“青云志”、“轻车熟路”一组词中“钦慕”的“钦”读qīn, 为前鼻音, 其余读qīng, 为后鼻音。

3、平舌z/c/s和翘舌zh/ch/sh

2012年“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一组词中除“芝兰之室”中“芝”读zhī, 为翘舌, 其余读zī, 为平舌。

4、鼻音n和边音l

2011年“溺爱”、“丽质”、“逆时针”、“匿迹销声”一组词语中“丽质”的“丽”读lì, 为边音, 其余读nì, 为鼻音。

二.多音字

2009年“倒胃口”的“倒”读dǎo和“倒栽葱”的“倒”读dào, “迫击炮”的“迫”读pǎi和“迫切性”的“迫”读pò, “空白点”的“空”读kòng和“空城计”的“空”读kōng。

2007年考查专门考查多音字。

“哄”字考查“舆论哄然”读hōng, “一哄而散”读hòng, “四处哄传”读hōng和“哄逗小孩”读hǒng, 有三种读音。

“累”字考查“不顾劳累”读lèi, “日积月累”读lěi, “冗长累赘”读léi和“连篇累牍”读lěi, 共三种读音。

“强”字考查“强词夺理”读qiǎng, “强弩之末”读qiáng, “弱肉强食”读qiáng和“生性倔强”读jiàng, 共三种读音。

三.形近字

2009年“拜谒”的“谒”读yè和“枯竭”的“竭”读jié, “恣意妄为”的“恣”读zì和“千姿百态”的“姿”读zī, “陨石”的“陨”读yǔn和“功勋”的“勋”读xūn, “崇山峻岭”的“峻”读jùn和“怙恶不悛”的“悛”读quān, “梗概”的“梗”和“田埂”的“埂”都读gěng, “瓜熟蒂落”的“蒂”读dì和“啼笑皆非”的“啼”读tí, “篆书”的“篆”读zhuàn和“椽子”的“椽”读chuán, “愚公移山”的“愚”和“向隅而泣”的“隅”都读yú。

备考建议

一、夯实基础, 注重识记。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考查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 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能力层级为A级 (识记)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其范围界定为常用字2500个, 次常用字1000个。这就要求考生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强化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二、勤查工具书, 湖北省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把商务印书馆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参考工具书, 学生要勤查阅, 养成查词典的好习惯。有些字词在第六版词典上读音发生了变化。例如:“唯唯诺诺”中的“唯”第六版读wéi, 第五版读wěi;“拜拜”第六版读bái, 第五版读bài等。这就要求高三语文教师不能凭经验办事。

三、重点强化对多音字、形近字和易读错的字的分类整理, 找出共性, 归纳记忆方法。这一块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知道出题老师怎么考, 重点考什么, 复习备考才能更有针对性。

四.明确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字音题, 不需要考生认识所有的字词, 考生要通过训练, 学会运用排除法、直接认定, 或联想等方法, 高考只需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考生掌握尽量多的字词读音肯定有利于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所以, 要想做好字音题, 记忆是根本, 有了识记才能谈方法, 才会有准确率。

对河北省音乐高考的再思考 篇10

关键词:音乐高考,河北省,思考,改革

随着音乐专业高考模式的不断改革,不断出新,其基本形式已经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公平化、公正化。但又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招生人数的增多,社会需求出现了饱和的状态,因而音乐专业高考的模式以及学校的招生要求应该更严格,对于学生的素质应该要求更加高,面对我省一次次的改革,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此中又面临新的严峻的考验, 多次思考这些问题,有利于推进河北省音乐高考的专业测试更加完善,有利于使学校招生办法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选拔高素质音乐人才,使高考的平台更好地为有音乐才能的人服务,使不适于学习音乐专业的人及时地找到他们的真正该走的路。就现今而言,音乐考生的质量逐年下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现在蜂拥而至不讲质量讲数量的做法, 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音乐教学要素质应试教育两不误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喜欢不分青红皂白整体照搬,尤其是现今的学校音乐教育。一些学者也蜂拥而至,机械的论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似乎只需要参与音乐教学简单的游戏,简单的歌曲听辨就可以达到音乐测试的要求。音乐对人的美学效应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讲究美学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学校教育不可能单独的现行素质教育,它是素质与应试教育的相结,音乐高考正式对素质与应试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我们先进没有一个国家取消了考试制度,所以说如果单纯的讲素质教育是不可行的。所以在我们发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同时,不应把应试教育放在一边,二者结合方可更有利于河北省音乐人才的培养。

二、音乐专业测试不应作为盈利手段

在声乐(器乐)参加音乐测试的学生中近乎有90% 都会向高校教师求教、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一些老师设立音乐专业培训的机构的学费日益剧增,一部分老师还把这作为一条发财的路,而为了这条致富之路,部分老师都以各种借口理由推脱耽误自己本职工作。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老师在课余时间教授学生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一些老师的收费颇高,有的甚至能达到一节课一千元甚至更高,更有甚者采用收礼许愿的做法,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音乐高考形势下要求的社会局面。河北省要坚决杜绝这种泛滥的社会恶习,在音乐测试中严格采用外聘省外评委、军事化管理机制。

三、严格规定音乐专业考生的报考条件

河北省音乐专业高考对考生招生规则要更加完善,现在部分学校对招生无底线,导致学生的生源一再增多,在调查中我还发现这样扩大性招生使一些根本不具备音乐学习能力的学生进入了高校的大门。并且这些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认知上是存在偏差的,他们中的部分人认为音乐是谁都可以学习的,随意的弹弹唱唱就可以考上大学。这种心理让我们不得不应该严格现今的报考条件,这些学生中没有基本的嗓音条件、不具备基本节奏感,掌握不了基本音准的学生大有人在,对此我认为应该在报考条件中对考生的基本音乐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例如严格到考试大纲,对学生基本基础音乐素质提出要求;对记谱、识谱的迅速反应能力提出要求;对音乐感知能力提出要求, 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同时也可以把这些其中一些即兴的东西加入到音乐高考当中,如果河北省市根据实际参照对音乐类高考进行不断调整,整个音乐高考就会步入健康的轨道。

河北省音乐专业测试在业界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依据, 也一直遵循合理化、公平化、公正化的原则,但随着社会的日益俱进也呈现出来一定的缺点河北省这么多年的音乐测试规几乎形成了一个惯例:专业考试主科一般准备2首曲子;视唱一般为2条,不超过三升三降;练耳分为单音,音程, 和弦,旋律和节奏;乐理为基础乐理。虽然这些年来考试模式略有变化但整体形式一直不变让音乐专业高考的形式与内容略显局部化,片面化和固定化。音乐高考不仅作为高校音乐类专业招收音乐人才的途径,也是基础音乐教育尤其是高中音乐高考教育的指挥棒,它的条条框框深刻影响着音乐类高校的招生条件,并且对社会美育观念,教育观念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现在有些考前培训班或音乐高考班,为了提高升学率,在长时间内教学生两首曲单纯的去应付专业主科考试,并花大量时间搞考前强化集中训练。一部分没有音乐素质的学生在长时间的强化、集中训练可能在考试中发挥不了现实的水平,另一角度来说河北省以及各地区音乐测试内容可能侧重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方面的考核。这单方面的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造就了大批有熟练技能技巧的人,却很少培养出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艺术家。

湖北省高考 篇11

2010年湖北数学高考试题命制,秉承近几年来的命题理念和成功经验,在“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思想指导下,遵循两纲一本,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主体.既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又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既降低起点和难度,体现人文关怀,又注意甄别选拔功能;既强调依纲靠本,又注意适度创新;既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又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热点;既力求稳定,凸现平和,又不掩饰亮点;既重点考查通性通法,又适当关注个性品质.

试卷将基础、综合、应用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知识网络交汇、思想方法交织和能力层次交叉的命题理念,考查全面,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潜能.

二、试卷特点

1.降低起点难度,体现人文关怀

今年试卷的起点和难度较之前几年进一步降低.试卷在谋篇布局、知识点选取、素材取舍、问题陈述方式和题型搭配等方面都围绕降低起点和难度展开,整体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文科卷第1、2、3、4、17题及理科第1、2、3、4题等属于一捅就破的“送分题”,考生极易入手得分.一方面,这对考生稳定心态,正常发挥水平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低起点、缓坡度使考生整体得分提高,对考生能起到激励作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同时减轻中学教师与学生的压力.

2.突出主干知识,着力推陈出新

2010年湖北数学试卷结构与近几年保持一致,题型结构与各题分值也基本一致,八大主干知识内容(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的重点内容约占全卷的90%,四大块内容(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新增内容)与2008、2009年相比,考查比例略有调整(详见表1),稳定的试卷结构充分体现在强化主干知识和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上,但稳中有变,常考常新,平淡之中见真功.

函数作为中学数学的“龙头”,一方面始终贯穿于文理试卷之中,如理科第9、16、17、21题及文科第2、3、5、16、21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文(理)科第10题,文科第20题(理科第19题)也蕴含函数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函数试题在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源于教材、略加延伸又不盲目拔高,如文理第10题,将函数最值的概念迁移到一个新环境中,在与三角、简易逻辑知识交汇处设计,既考查考生的基本功,又考查考生的素质与潜能.

立体几何题型稳定,题量上文科卷增加了一道小题(两小一大),理科卷所占比例略下降(一小一大).文理解答题以姊妹题形式出现,难度略增.近几年立体几何解答题所给的几何体中都存在直三面角,建立坐标系很方便.今年一反常态,有所创新,试题以四面体为背景,在点O处的三条直线中只设计了两对垂直关系,增加了建立坐标系难度,既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功和应变能力,又考查了空间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空间运算,其解题途径仍是一题两法.第(Ⅰ)问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关系,其中理科卷的设计方式与传统也有所不同,“证明:在AB上存在一点,使得PQ⊥OA”,带有一定探索性的味道,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第(Ⅱ)问“求二面角O-AC-B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法常规,不回避复习重点,有效地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解析几何在试卷中的比例同去年相比略有增加(文科二小一大,理科二小一大),但难度相当.解答题文理相同,第(Ⅰ)问属简单的轨迹问题,根据必修教材第二册(上)P78页例题改编,引导广大师生立足教材.第(Ⅱ)问为探索性问题,本小题立足于动态变化、静态切入的解题思路,其最初的设计为“是否存在m>0,使得F总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后来考虑到一方面考生不易上手、难度偏大(如可能对“F总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不知道如何转化);另一方面,考生若从不同切入点入手、选取不同路径求解的难度差异较大:如若选取“F总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0恒成立”进行转化,则相对容易;若选取“F总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圳∠AFB为钝角或平角?圳|FA|2+|FB|2<|AB|2恒成立”进行转化,则难度较大;若选取“设此圆圆心为N,半径为r,则F总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圳|FN|

新增内容的考查力度相对稳定,所占分值比例略有下降,难度适中.在充分体现新增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性和导向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文科卷中,第8题(向量)、第13题(概率)根据教材习题改编,属常规题;第17题(统计题)则是对教材例题进行创新改编,采用逆向设问的形式,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素养.理科第6题考查抽样问题,立意新颖,考查了系统抽样的基本方法.文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最基本的三次函数切线等问题,特别是(Ⅱ)问,独具匠心,填补了研究三次函数问题中易忽视的一个空白(即在三次曲线不同处的切线不可重合);理科第21题尽管是陈题新编,但同样是别出心裁,从初等函数出发,运用导数作为工具,推导出欧拉常数的相关结论,颇具内涵,值得回味.

3.立足两纲一本,坚持适度拓展

今年的试卷保持了取材课本、立意课本的传统. 文科卷中1,2,4,5,6,9,11,12,13,14,16,17,18(Ⅱ),19,20(Ⅰ),21(Ⅰ);理科卷的第1,3,4,6,7,8,11,12,13,14,

15,16,18,19,20题等都是取材源于课本的例题习题,经过加工改造而成.如文科卷第19题,根据教材(必修)第一册(上)第三章复习参考题三B组第8题改编;第20(理19)题第(Ⅰ)问根据教材(必修)第二册(上)P78例题改编,而且试题的表述方式和语言表达尽可能与教材保持一致,使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具有亲切感,解答起来轻车熟路,更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充分体现尊重教材,重视教材,激活教材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在选材于课本的同时,又不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适度改编拓展.如文科第17题,根据教材(选修Ⅰ)P15例3改编,将原题中频率分布表画出直方图改为已知频率分布直方图填写频率分布表,引导广大教师和考生弄懂教材和基本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理科卷第15题根据教材(必修)第二册(上)P10的一段素材改编延伸,在教材的基础上找出了调和平均数的几何意义,用几何方法证明了“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启迪思维、耐人寻味.引导师生研究教材,钻研教材.

4.强调应用意识,关注民生热点

强调教学的学以致用,彰显数学文化,关注社会热点是我省高考数学试卷的一大亮点.近几年试卷的应用题,选材新旧结合,背景涉猎广泛,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体验数学的建模思想和应用价值. 一方面,传统的应用题型(概率统计)因赋予新情景而充满活力,常考常新,如理科卷第8题取材于时下世人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文科卷第6题以新课标倡导的课外知识讲座为背景.另一方面,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冷暖在今年的试卷中也凸显得淋漓尽致:文科卷第19题取材于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强烈关注的住房问题;理科卷第17题取材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立意新颖,背景深刻,在考查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渗透新课程理念.

5.注重通性通法,蕴涵数学素养

今年的试卷文风朴实,在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素质与潜能.纵观文理试卷,一方面,不论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基本上都是从考查基础知识出发,解题方法也是相关考点中最常规的方法,试题的情景、载体和设问都力求公平、自然和贴切,不刻意设置障碍为难学生,考查考生答题的合理性、准确性、简洁性与严密性,如文、理科卷的三角解答题都是利用最基本的三角公式,进行常规的恒等变换,考查周期,最值及图象变换等基础知识.解析几何解答题(文20理19)第(Ⅰ)问,求轨迹中所用的直接法或定义法,都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方法;第(Ⅱ)问所需要的方法(联立方程组后消元,再利用韦达定理将0转化为A、B坐标之间的不等式关系)等都是考生所熟知的“套路”.另一方面,试卷还不失时机、不同程度地考查考生的素质与潜能,如理科卷中的第10、15、20、21题,文科卷第15、20、21题等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换、特殊与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及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与合情推理等数学素养.特别是文科卷第21题,理科卷第21题在考查综合能力与素养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要求,能有效地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群,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纵观今年文理试卷,起点和难度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新课标教学的衔接,其素材、载体和背景公平朴实,知识、方法和能力交融适度,既体现了数学文化,又体现了高考数学以问题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考查目的的命题意图,对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重视教材、重视基础、重视思想方法、重视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统计分析结论

2010年高考湖北数学文科卷、理科卷,分别是湖北省单独命制的第七份文科卷、理科卷.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数学科《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课改的理念,实现了“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学科能力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考查了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的潜能.

经过对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数学文科总计138217份、理科总计270503份实测试卷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艺体类和零分考生试卷除外),结论分类陈述如下:

1.试卷结构与整体难度分析结论

2010年文、理科数学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与去年完全相同,难度持平,基本符合预期的难度设计要求,试卷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表明命题组在文、理科数学试卷的难度控制技术上已逐渐稳定与成熟.尽管近七年的文科试卷整体难度有一定的波动,难度系数呈起伏状态;但理科数学试卷整体难度系数则一直保持了相对稳定,难度稳中有降(详见表1).

今年文科数学试卷平均分为77.28,去年为78.49;理科数学试卷平均分为88.86,去年为88.28,相比去年均略有提高.从文、理科数学试卷总分差异系数(CV)的比较情况看,2010年分别为46.43%和35.03%,2009年文、理科分别为42.23%和29.33%,说明今年的文、理科数学试卷对考生总体的区分程度均稳中略升,并均显示文科相对明显高于理科.从测试内容的同质性信度看,文科(α文=0.90)相对高于理科(α理=0.88),均比2009年的测试反应(α文=0.89、α理=0.85)稳中略升(详见表2).由此可见,尽管文、理科难度存在差异,但两卷的信度都较高,说明测试分数偏离真分数值的幅度较小,测量误差得到较好的控制.

从试卷题目难度分布曲线的走向情况看,2010年湖北省文、理科数学试卷的题目难度编排比较合理,即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编排分别基本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命题布局思路.全卷难度取值,文科在0.21~0.90的范围,其中约66.7%的试题难度在0.48~0.90之间;理科在0.25~0.92的范围,其中约85.7%的试题在0.41~0.92之间,且文、理科压轴题的难度一改以往难度系数在0.2以下的局面,今年都出现了难度系数在0.2以上转变,较之以往难度均有所降低.从文、理科试卷的题目难度曲线比较,理科试卷的难度分布相对文科而言更趋合理.尤其是今年的文、理科全卷难度系数全部保持在0.2以上,杜绝了近几年每年都出现难度系数在0.20以下试题(详见表1、2).

2.题型难度与选项结构分析结论

三类题型难度除考查内容的差别外,文、理科试卷题型难度分布差异相比往年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类题型的难度系数的变化上.尽管从2010年文、理科全卷难度控制上看,与2009年完全持平,但三类题型的难度控制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其中文科的选择题的难度0.69相比去年的0.66有所下降,解答题的难度0.41相比去年的0.40略有下降,但填空题的难度0.49与去年的0.61相比则相对过大;理科的填空题难度0.73相比去年的0.55下降较多,解答题的难度0.51与去年的0.50相比也略有下降,但选择题难度0.65相比去年的0.73则提高较多(详见表1).这些难度差别是否符合命题的初衷和考生实际,值得今后命题组认真研究.

选择题项目分析,主要根据考生的选项比率分布情况,重点考查“正确选项”是否题意不清、标答有误或答对太明显,“干扰项”对考生的迷惑性是否过强或过弱.经分别对文、理科10道选择题的选项分布比率进行考查,结果反映除文科有1题(即第1题)干扰项“迷惑性过弱”(即分布率<2.00%),有1题(即第9题)干扰项“迷惑性过强”外,其余各题选答比率分布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理科有2题(即第2题与第6题)干扰项“迷惑性过强”,有2道(即第3题与第5题)干扰项“迷惑性过弱”外,其余各题选答比率分布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本年度数学科试卷选择题的项目设置质量较高,且文科优于理科(详见表3、4).

3.总分分布与选拔功能分析结论

2009年数学试题难度编排进一步贯彻了《考试大纲》对个性品质的考试要求,在传承了2009年的做法的基础上,对试题排序和对文、理科试卷的相关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体现了稳中有变.2010年的高分段与去年相比,文、理科试卷实测反映140分以上的考生频率显著提高,140分以上的考生文科由去年的0.26%(382人)提高到今年的0.86%(1195人);理科由去年的0.23%(672人)提高到今年的0.63%(1702人). 从文、理科各分数段试卷总分频率的分布表来看,文科在100~110分数段与110~120分数段发生人数相差无几,并相对最多,其频率分别达10.22%与10.02%,90~100分数段发生人数次之,其中100分以上考生人数的累计频率为33.36%,比去年(32.32%)增加了1.04%;理科在100~110分数段与110~120分数段发生人数也相差不大,并相对也是最多,其频率分别达13.66%与14.15%,100分以上考生人数的累计频率为44.23%,比去年(37.46%)增加了6.77%(详见表5、6).这说明虽然这两年文、理科全卷难度相同,但今年文、理科高分数段的人数相应提高的幅度较大.

从文、理科试卷总分的频率分布图看,文、理科均略呈负偏态分布,相对而言,理科试卷对于学生的选拔功能要强于文科试卷.但是总体上,本年度文、理科考试结果均有利于普通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通过以上对众多评价试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年的文、理科卷在谋篇布局和难度控制的把握上,均作出一定的调整,相比去年,今年的文、理科卷对各项能力的考查在题量上保持基本的稳定,同时降低了各项能力上高难度试题的比例、增加中、低等难度试题的比例.如今年的理科卷降低了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试题难度,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将“多想少算、多思少答”的命题思想落到了实处. 因此,今年的试卷既使得一些优秀考生考出了好成绩,也使得不少平时中等偏上的考生考出了高分,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定性评价结论

2010年高考数学命题,通过进一步定位文、理科数学的考查要求,正视教学实际和高校对文、理科学生的不同数学要求(文科重视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和形象性,理科突出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深刻性),在控制难度和保证有效区分的前提下,实现了“文理科难度保持稳定”的命题意图.试卷紧扣《考试大纲》,降低起点,突出重点,新旧兼顾,难易适度,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2010年文、理科试卷中,全卷易、中、难比例,理科为9∶9∶3,文科为9∶5∶7.其中理科选择题的难度为0.65(易∶中∶难为4∶5∶1),填空题的难度为0.73(易∶中∶难为3∶2∶0),与2009年相比难度显著降低,与2007年接近;解答题易、中、难的比例为2∶2∶2,是七年来最合理的.文科选择题的难度为0.69(易∶中∶难为6∶3∶1);填空题的难度为0.49(易∶中∶难为2∶1∶2),与2009年相比,选择题难度有所下降,但填空题难度提升较大;解答题的难度为0.41,是这七年解答题整体难度最低的一次.尤其是今年的文、理科全卷难度系数全部保持在0.2以上,杜绝了近几年每年都出现难度系数在0.20以下试题.当然,要进一步降低文科试卷的难度,必须在稳定选择题难度的同时,将填空题和解答题的难度再作适度降低,尤其是将解答题的难度降低到接近理科解答题的0.50以上较为合适(详见表1、7).

与去年相比,今年文理两卷的调配,体现了取弃、调整与渗透相结合的命题意图.

一是做到了坚持加大应用题考查力度的做法,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特点更趋明显.

一方面文、理两科的应用题的数量尽管均比去年减少一道题,但分值与去年基本接近.其中文科卷有三小两大共5个应用题(第6、13、14、17、19题),分值为39分;理科卷有五小一大共6个应用题(第4、6、8、13、14、17题),分值为37分(详见表8).说明试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渗透新课程理念落实在全卷之中.另一方面今年的文科卷借鉴了2008年理科卷的作法,首次在文科卷中尝试设置两道应用大题的做法,加大了对文科应用问题的考查力度,收到了较好的考查效果.

二是部分试题的难度因调整编排和布局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和回落现象.

今年的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解答题的难度又出现了波动和起伏,其中解析几何解答题与去年一样,仍将第(Ⅰ)问的起点回到课本习题,且文、理科采用了相同题,虽然难度较之去年明显降低,但文、理科实测难度差异过大(难度系数相差0.18).而立体几何解答题本来去年汲取了前年的教训,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难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理科难度(0.73)提升到了容易题的位置,文科难度(0.56)回归到了中等题的位置,但今年又出现了回落,与去年相比,文科降为难题,理科又回到了中等题(详见表9).

三是在试题素材的选取上注重新旧兼顾,将继承与创新融合贯通.

湖北省高考 篇12

从今年开始, 湖北在中职机械类专业开展“技能高考”试点, 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 并在机械类专业进行试点, 共有530名中职毕业生通过这种方式跨进大学大门。2012年, “技能高考”的专业 (类别) 扩大为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2013年专业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增加了建筑技术类和会计、护理专业。

“技能高考”这一创新之举, 改变了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式, 让中职生、工人与普通高中生“错峰竞争”, 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

湖北省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5年前, 湖北中职升学为两条腿走路:高职统考, 即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技能高考, 即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后者不断扩大专业范围。从2015年开始, 湖北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全部实行技能高考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 不再组织高职统考。未纳入技能高考范畴的专业 (类别) , 实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据悉, 提前单招也是主要看技能操作。

湖北省招办介绍说, 技能高考文化考试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 考试时间与每年普通高考同步;技能操作考试由高等学校担任主考学校, 考试时间为文化考试的上一年7月份。省招办统一划定技能高考的技能操作考试和文化考试最低录取标准。技能高考录取与普通高考录取同步进行。录取时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70%、文化考试成绩占30%, 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技能操作考试不合格 (E等) 的考生不能参加录取。

上一篇:脱硫催化剂下一篇:中国民歌的钢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