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的日记(精选14篇)
小学生感恩的日记 篇1
×月×日星期×天气×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在这寂静的夜晚,敲打我的窗,坐在书桌前,聆听雨的声音……
我一直坚信的信念,带着感恩前前,即使一路荆棘,也感谢这个世界。
或许如今我们在人生的低估,但亲爱的,别抱怨,感谢困难,它成就了我的坚强,也许我们正在失恋中,亲爱的,别埋怨对方,感谢他教会了我勇敢,也许我们的生活很困难,亲爱的,别责怪父母,感谢清贫,让我学会奋斗
人生中,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觉得上帝对我们不公,学会感恩吧,感谢生活中的坎坷,失败和对手,因为他们,才成就了这样一个勇往直前的我,别怕,感恩会引领我们走向高峰!
小学生感恩的日记 篇2
一、不感恩现象原因分析
如今感恩意识的缺失, 特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 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分析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这三个方面。
(一) 感恩的缺失, 家庭教育理念的落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因素对学生感恩现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 对孩子百依百顺, 当受溺爱的儿童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往往会立即翻脸, 更谈不上感恩。二是家长自身不懂感恩。有些家长对别人要求很多, 而回馈很少。父母如果不会感谢别人, 怎能教孩子学会感恩?另外, 在很多家庭里, 父母为孩子做事从不要求言谢, 认为自家人相互之间的礼貌是虚伪。其实不然, 父母于孩子有大恩, 孩子都不言谢, 怎会感谢他人?三是家长对孩子过于刻薄或严厉。有些生活艰难的父母视孩子为负担, 孩子稍不遂意, 对其非打即骂;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管教过于严厉, 致使孩子感受不到生活乐趣。这些均不利于引导孩子对父母抱以感恩之心。可以想象, 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怎么会对他人、对社会感恩?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
(二) 感恩意识的缺失, 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中小学校把成绩当成了评判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 德育成了口号, 这使孩子们感恩教育上的漏洞更大了。在目前这种追求考试高分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下, 学校几乎把文化课当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 而在德育方面往往又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 盲目美化甚至神化英雄人物, 这样一来使得孩子养成的便是虚无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 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缺乏感受, 他们天真地认为自己天生是干大事的料, 做小事的都是无能之辈, 从而产生行为偏差, 根本体验不到“感恩”。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 也就失去了美丽的“道德之花”, 更别谈甘甜的“感恩之果”。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没有机会学习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 也就不会具备感恩之心。
(三) 感恩意识的缺失, 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有必然联系
现在许多孩子对于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 却受到社会上追求奢华、虚荣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受社会上恶劣风气的影响, 学生之间不再攀比学习成绩高低, 把向父母伸手拿钱当做“理所当然”, 感恩无从谈起。对他人欺诈蒙骗、对老人不敬不孝、获得救助而不感恩回报等行为屡见不鲜, 这些丑陋现象正不断将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染黑”, 给涉世未深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 处处心生感激之情,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 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 我们对年青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二、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 感恩是一种美德, 也是一种境界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 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感恩应该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这种财富属于感恩的人和被感恩的人。因为接受过别人的帮助, 我们感恩, 这时, 感恩是我们心灵悲悯、感情真挚的一个表现, 拥有这样的心灵, 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关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关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 我们就会逐渐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 接受感恩的人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满足, 因为自己的无私付出没有白费。这时, 接受感恩的人扶助弱者的心态会更加强烈, 别人的感恩会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为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做贡献。
(二) 感恩是一次人生启迪, 这种启迪同样属于感恩和接受感恩的人
感谢别人的帮助, 感恩者收获的是:原来, 我也可以在自己的条件允许时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自己也拥有一定的力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尽管力量微薄, 也一样可以帮扶贫困和弱小。接受感恩者会感到, 世间有许多知恩图报的人, 他们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 今后, 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才对得起他人和自身。常怀感恩之心, 从个人角度而言, 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广,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 人人常思回报, 少索取, 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 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
(三) 感恩是一次爱心接力, 为这个社会培养更多的心怀慈善的人
因为回报, 就会有更多的人接受来自别人的帮助扶持, 这时, 最早的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付出换取的是大众的善良意识的复苏和强大, 继而, 这种意识会转变成大众对社会、国家、个人的爱、同情、怜悯。这样, 愿意帮助他人的人群将以几何数字的速度增长, 如此, 我们的社会岂能不美好、不和谐?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 立足于使学生达到“向善”的境界, 引发学生形成蓬勃向上的态度、意志和情感, 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珍惜生命。感恩教育也是社会、家庭、学校的系统工程。感恩教育更是构建学校德育的重要元素, 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 必须切实地开展感恩教育。
三、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专职人员教师,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学生对老师感恩, 对父母感恩, 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一切人感恩。要使感恩意识成为人的一种思维习惯, 成为人的品德中的组成部分, 无疑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
(一) 德育工作的目标中应明确感恩教育的核心价值
德育工作中, 感恩教育又是核心教育,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尊敬父母、回报父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是一种修养。试想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孝敬和尊重父母, 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看待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 那么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又从何谈起呢?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 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 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 给他人以回报, 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 增强责任感, 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懂得怜悯, 懂得尊重, 懂得负责, 与人为善。
(二) 挖掘教学资源, 将感恩教育渗透于生活中
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在小学教科书中 (特别是语文教材) 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 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教师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将感恩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 通过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 来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如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给父母写一封信、对帮助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等。一声”谢谢”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的礼仪用语, 也是表达感恩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在学校, 接受老师递送的物品、奖品或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时, 学会说声“谢谢”;得到同学、家长的帮助时, 学会说声“谢谢”;在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借书, 学会说声“谢谢”;听报告、看演出, 会热情鼓掌致谢;享受学校助学金的学生, 懂得向校长、老师和学校有关部门表示感谢。在家里, 让孩子接受家庭成员递送的物品, 或是家庭成员为我们做了事情时, 或得到家庭成员的帮助和爱护时, 会说声“谢谢”。在我们生日时, 应该谢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三) 教师、家长的感恩行为是孩子的榜样模范
“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 更须从成人社会去耳濡目染, 去感受效仿。这就是说, 必须是用成人社会的“感恩”行为, 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 成人必须做好“感恩”榜样。其实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 更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给孩子渗透感恩的意识。无论工作有多忙, 都不忘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每逢节日和老人生日时, 都会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父母对长辈的关爱将会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上, 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 教学生报答他人、学校和社会
教育学生主动给老师和同学帮助, 帮助学习困难和家庭困难、身体较差的同学。教师节不仅主动向自己的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 也向以前的老师和全校老师送上节日的问候。享受学校助学金的学生, 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校和老师的关怀, 如每月主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和花草树木, 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 (不随手乱扔) , 也是对学校老师以及辛勤劳动的同学的报答。如果条件许可, 应该主动”施恩”去资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报答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 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感恩活动, 如社会调查、家庭访问、学校劳动、社会实践等。通过耳闻目睹, 让学生了解父母养育子女的辛酸苦辣;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 从中明白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周围人民的关心与帮助, 懂得作为新一代应该心存感恩, 心存感激, 回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为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恩的观念和习惯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学生学会了知恩图报, 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和财富。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篇3
一、小学生缺少感恩教育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和博大的,他们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孩子过的好,父母甘愿付出一切。从而养成了孩子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使孩子对父母的爱已经麻木了,也使他们漠视亲情、缺少爱心、缺乏责任感等。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知恩图报,从小培养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2、学校教育方面
近几年来,在高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却仍旧以学生分数、升学率来评价学生、学校的优劣,所以,教学远远重于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感恩教育本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却很难实质性地进入教育教学范围,这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了。另外,德育教师不但数量少,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德育成了喊喊口号。
3、社会方面的不良影响
在西方国家,无论贫富贵贱的孩子,在年满18岁后,都是以向父母伸手要钱为耻,而中国的学校和社会却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独立机会,使得学生向父母伸手当作“理所应当”,感恩无从谈起。另外,由于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自私与自利的贪婪,使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状态,从而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吞食着人们的良知,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样的环境肯定是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二、加强感恩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成绩评价体系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业绩纳入考核体系,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评价,在德育工作中,确立感恩教育的核心价值。
2、改善育人环境,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教育环境包含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三个层面,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它对小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环境,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而缺少对教育对象起码的理解、平等、宽容是德育的一个盲点,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平等、宽容,确立师生的平等关系,而不是命令和服从,才能让小学生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才有教育环境作为基础。
3、把感恩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习一些诗文名篇,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历史由来、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毛泽东的《给徐特立老师的一封信》、朱德元帅的《我的母亲》……这些篇章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范文,结合古今感恩教育的例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形式多变、内容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
在学校教育学生不乱仍纸张、果皮……,了解值周生的辛勤劳动;刻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进取,戒骄戒躁,报答师恩;不乱花钱,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报答父母之恩……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能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以各种感恩故事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拨动学生的心弦,逐步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并成功将之转化为实际行动。
4、在社会上开展感恩教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
(1)重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工作体系。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念和文化差异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因而,感恩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事实上,仅靠学校来教育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全社会应该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教育工作,积极形成合力,努力形成一个校内外协调一致,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工作网络模式,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
(2)注重建立学生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广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有时被管理的对象。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既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长效心理机制的过程中,着眼点要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发挥广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自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进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推广合力。
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等部门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感恩教育的引导。各职能部门要联合行动,把感恩教育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感恩教育的范围,使感恩教育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各单位及社会团体、厂矿、企业更要加大感恩教育的引导,形成“感恩”的社会氛围,在文明中创建和谐。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收获恩泽,让我们心存感恩,一起感恩,感恩的人才会欣赏到人生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小学生感恩节的日记300字 篇4
以前我不知道还有个“感恩节”这样的节日,今天,妈妈查了百度,告诉我感恩节是美国的一个节日,是很久很久以前,从英国来的移民者为了感谢救了他们的印第安人创建的节日。
在今天这个节日里,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姥姥姥爷,我的爷爷奶奶。
我感谢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给了我好多好多的爱,让我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孩子。我要感谢我的姥姥姥爷,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门口接我放学。我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虽然他们在外地,他们还给我寄我喜欢的玩具和好吃的。
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谢谢她们教会我很多很多知识,让我的脑子里有了五颜六色的奇妙世界。
小学生感恩节的优秀日记300字 篇5
11月24日,今天是感恩节,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教会我好多第一次。感谢老师教会我知识。感谢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对我无私的爱。感谢同学让我学会团结互助,有爱心。感谢每一天都让我快乐的生活!感谢所有的一切!我要大声的告诉您们:我爱您们!
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爸爸妈妈给予了我生命,还养育我健康的成长,感谢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我也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感谢他们在我学习进步时对我的表扬,在我学习退步时对我的鼓励。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知识,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有了他们的陪伴,让我的生活每一天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感谢他们在我郁闷的时侯,给我说一些有趣的事,逗我开心。
感恩节时刻提醒我将来要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帮助自己的人或是爱自己的人,也不要忘记回报那些人和感恩那些人。
小学感恩日记 篇6
那大概是在小学二年级,我由于某些原因和我要好的朋友吵了一架,我非常的懊悔我多么想要挽回这份友谊,但我已没有了勇气!我的妈妈走过来对我说:“真正的友谊是不会这么容易被打败的,相信你们的友谊。去吧!去挽回你们之间的友谊吧!就这样我和某某又成了好朋友。是母亲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是的,母亲是影响我们一生的人,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才能得以健康成长。我们要感谢母亲。感谢她给了我们一生的爱。感谢她崇高,圣洁,无私,伟大,坚定的爱着我们。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在我8岁那年,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高烧,我的妈妈连忙把我送进医院,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的妈妈,看到她睡在我的身上,看到她那憔悴的脸我哭了,我的眼泪里蕴藏着我对母亲的爱,这是感恩的泪,是幸福的泪。我在心中默默念道:我将会用我的一生来报答母恩。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1. 开展征文活动。
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 校内评比。让学生写有关“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主题作文。
2.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 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 举行主题队会。
如, “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等, 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 算出家长为自己的花费;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 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4. 为父母过节。
逢母亲节、父亲节, 给父母过节, 向父母说一声谢谢, 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
5. 坚持每周为父母端一次洗脚水, 并对父母道一声:
您辛苦了!
6. 开展“爸爸、妈妈, 您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
封家书活动, 要求每一位在校学生以此为题, 给父母写一封信。
二、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1. 举行演讲比赛。主题为“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 老师”。
2. 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 写一封信, 谈一次
心, 做一张贺卡, 献一束鲜花, 提一个建议, 表一个决心, 让学生向老师献真情。
3. 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4. 组织手抄报比赛, 如办“我爱我师”主题手抄报等。
三、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1. 开展“同学如手足”主题作文比赛, 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2. 我为同学做一件事。
3. 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
人, 通过一封信、邮件、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 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四、孝心教育渗透到品德及其他学科
科任教师利用本学科教材内容,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孝心教育。在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进行渗透, 结合“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我爱我的家”、“让爷爷奶奶高兴”等内容延伸到课题研究上来。在课堂中渗透孝心教育要注意把握“四性”, 即渗透准备注意针对性, 渗透过程注意自然性, 渗透方法注意灵活性, 渗透效果注意持续性。
五、社会实践调查
1. 调查父母的一年收入和劳动时间。
让学生充分了解家长挣钱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 养成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2. 调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一星期的生活作息时间, 了解他们以前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以提高学生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自觉性。
3. 利用双休日调查附近7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
状况, 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 了解他们的生活来源, 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等。
六、建立孝心教育家校联系卡制度
开启学生感恩的心灵 篇8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是家庭的中心,认为父母亲人甚至他人为自己所做的都是理所应当的,只在乎自己的得失,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的同时,又享受着自己为别人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一、重视感恩教育启蒙,开启学生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二、培养学生的感恩价值观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2.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将道德原则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原则,使他们越来越少的依赖成人,并给予其道德引导。反复讲道德行为付诸实施,德育目标才会实现。
三、拓宽对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小学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小学感恩教育应跳出课堂教学这一单一途径,积极拓展新的教育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小学德育工作的载体和途径,根据时代特征、学生特点、因“校”制宜地选择不同的途径,以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拓展更多的感恩教育途径的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生动活泼、强调趣味性,而应以小学感恩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中心,综合考虑多种教育途径的结合与互补。
1. 重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小学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理性的感恩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感恩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感恩的理论内容、经验知识准确、深刻地全面理解和系统地讲解,会成为学生获得感恩知识和形成感恩意识的重要指导力量。
2.积极创设校园感恩文化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创设独特的校园感恩文化,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一是可以设立校园“感恩节”。小学时代是培养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通过设立“感恩节”,是要使小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对于全人类的责任,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他们懂得奉献与索取、施恩与受恩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他们高尚的感恩情感。引导小学生通过反思,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开展系统地感恩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如开展以“感恩、自强、奋进、成才”、“感恩老师”、“感恩母校”、“感恩国家助学贷款”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使学生们认识到,除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母校、老师和同学,感恩社会和国家。
3.拓展校园网络渠道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小学生的生活,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感恩教育对当代小学生来说更易于接受。建立感恩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与小学生进行平等的、双向互动的、真诚坦率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加之网络教育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方法灵活,寓教于乐,更能吸引广小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校园网络会成为小学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
四、实施感恩行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让孩子们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经历深刻的体验过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践行。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初见成效了。让我们将感恩教育深入孩子心中,升华为他们灵魂深处中最高尚的道德修养,点亮学生感恩的心灵。
小学生感恩父母日记500字 篇9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乔治嫌弃瘸腿的父亲,不想让他一块儿去观看足球比赛,更不愿意让他一块儿分享胜利的喜悦。当母亲告诉他父亲是因为救他腿才瘸的,而且父亲还是他最喜欢的大名鼎鼎的作家时,乔治很后悔,回到家让父亲签名,父亲给他写道: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是啊,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乔治的父亲多年来一直隐瞒着乔治,是为了让他没有心理负担,能够开心健康地成长。而我们的父母不也是如此吗?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却不要求任何回报。
记得我四岁时,上楼梯不小心磕着下巴,妈妈背着我到医院看病,一夜未合眼,上午又要给同学上课。那时不知费了多少心血,白了多少根头发。而我却体会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还不时地抱怨父母,跟他们发脾气。
父母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我们回报的太少太少。父母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买一件衣服,但只要是我需要的东西,不管再贵,父母也会毫不吝啬地买下来。
小学生我懂得了感恩日记 篇10
父母为我们做过的事情数不胜数,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数也数不清。小时候,我生病了,爸爸立刻送我去医院,我发烧了,父母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彻夜不眠……这些事虽然很平常,却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无数的爱。父母为我做过的事我至今历历在目,使我深深感动。想到这,我激动不已,不禁潸然泪下。
那天早上起来,我感觉头有点痛,但不太难受,所以就没太在意。可到了晚上,头越来越痛,我以为只是着凉了,躲在被子里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清晨,妈妈发现我浑身发烫,她立刻拿起体温表,给我量体温。量出来是三十九度,妈妈吓坏了,赶紧背着我上了医院。天还是蒙蒙亮,路上人很少,我和妈妈很快就到了医院。妈妈又是挂号又是取药,直到我开始输液了,妈妈才停下脚步,坐下来休息了会儿。
这时的妈妈满脸疲惫,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眼睛布满血丝。她眉头紧锁,两眼焦虑地看着我,不时还摸摸我的额头,感知我的体温下级了没有。我真希望我能快点好起来,不要让妈妈担心了。输完液后,我们回家了。妈妈不停地问我好点了吗?渴不渴?饿不饿?……一刻也不停歇地照顾我。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烧终于退了,妈妈心中的石头也放了下来,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单亲家庭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11
一、调节功能
小秀没有父亲,常常独自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自卑心理比较强。虽然学习成绩还跟得上,但是呈下滑的趋势,由此也造成学习的自信心越来越缺乏。当我看到她终日忧郁的神情时,我知道她太需要帮助了。可是,据了解,她害怕老师知道她的身世。为了帮助她,我假装不知,把她分到同样没有父亲的副班长的学习小组里去。副班长的性格比较开朗,也比较自信,而且善于开导人。在快要开感恩班会之前,我故意向她们透露了班会的部分内容,并表示:“在班会上,可能会请你们组谈谈对父母的心愿,你们可以提前悄悄地把心愿写给老师,以便我向同学介绍你们小组成员的感恩故事。”开始她对我不够信任,害怕我把她的情况公开出来。经过副班长的开导和鼓励,她终于把心愿写下来,交给我,还要求我不要说出她的秘密。她看到妈妈太辛苦了,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爸爸,可以负担沉重的家庭事务。我很快给了她书面回复,充分肯定了她这种想法的纯洁和高尚,证明她比其他同学更加能为含辛茹苦的母亲着想。我没有鄙夷她的想法,她感到很意外。因此,她对我产生了信任。我顺势对她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告诉她像她这么懂事的学生不多,要她放下思想包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她答应了。我在班会课上对小秀的家事只字未提,反而从她的学习表现上大做文章,提出认真学习是感恩父母的最好表现。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她由信任老师,再到信任同学,开始活跃起来,情绪不再那么低落,意志不再消沉,很快,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明显提高了。在这个同学身上,我正是用“欲‘感故‘纵、淡化感恩”的方式,开启了她的心扉,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而调节她的心理、情绪。看上去是淡化感恩,实际却是强化了感恩的功能。
二、启发功能
有些学生,对于感恩的含义是理解到位的,理论上的东西他们懂得不少,道理不用跟他们多讲。他们也比较自觉地报答父母,还时常摘抄一些关于感恩的格言警句。可是当回到家要帮父母做一些实际的事,尤其是比较亲密的举动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很难为情,以致所有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起作用了。副班长,学习好,懂事,能干,而且温顺善良,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我注意到她对老师是那么的黏乎,总是喜欢和老师接近,并且惟恐不能帮老师的忙,做事似乎一点都不累,有时候还会对老师真诚地说希望老师多和她说话。可是据说她在家里并没有那么积极地为她母亲分担家务。这让我察觉到了她由于缺乏父爱的孤独感。于是我私下和她谈心,了解她平时帮母亲做什么。她告诉我,母亲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她又不知道怎么帮母亲,只有把这个想法用于帮助同学、老师上。她认为,只有读好书,长大能够挣钱帮母亲治病,才叫做帮母亲。我首先表扬了她胸怀大志,然后告诉她,其实要帮母亲完全可以从现在做起,从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做起,包括做饭、洗衣、梳妆打扮等,事无巨细,都是感恩的表现啊。她受到了启发,后来,她能够帮她的母亲做很多事情,整理贴身衣物和被褥等,甚至包括要花最大勇气的一件事——帮母亲洗澡。回到学校后,她常主动向我汇报这个周末回家帮母亲做了什么,
她心中的困惑烟消云散。很庆幸,我又成功地帮助了一位学生。
三、感化功能
有没有对感恩持排斥态度的学生呢?有。比起那些家庭完整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加容易对感恩教育的内容产生抗拒、排斥的心理。比如小坚、小文等同学。由于父母离异,母亲都改嫁了,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对父亲的怨恨情绪。在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幸福的时候,在羡慕别人家的天伦之乐的时候,尤其是当老师谈到要报答父母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反感,认为是父亲造成母亲的出走,是父亲造成了他们的痛苦。这种思维方式也使得他俩成为班级中最难管理的学生,六年级时就偷偷吸烟,学习一塌糊涂,经常夜不归宿。为了教育、转化他们,我花了很多心思,用了很多办法,可是收效甚微。借助感恩教育的契机,我专门带他们到家里看父亲独自抚养孩子的VCD影片,让他们知道悲剧未必是由父亲单方面造成的,也许父母都有错,而其中一个人舍不得孩子,愿意和孩子同甘共苦,这不是你们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吗?在触动了他们的思想后,我又继续加以引导,帮他们分析父亲的难处,及为了孩子付出的艰辛,教他们体谅父亲,感激父亲。终于,真诚融化了他们内心的坚冰,他们原谅了各自的父亲,检讨了自己过去不理智的行为。后来,小坚告诉我,以前他很恨他父亲酗酒,大骂父亲,自从他亲近父亲、理解父亲后,父亲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他看到父亲白天耕田太辛苦,为了帮父亲减轻疲劳,他主动帮父亲买酒,让父亲每天晚上适量喝一点,既保健身体,又能尽一份孝心,父子关系相当融洽。
四、激励功能
小学生感恩的日记 篇12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永恒的课题, 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感恩绝不只是对父母得简单的回报, 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人生境界, 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感恩意识已成为新型人才的重要内涵。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恩名言。感恩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然而, 仅靠个人“自省”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学阶段培养感恩习惯对学生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个人而言, 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的话, 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教育的本质任务就是完善人的生命, 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施的恩惠表示感谢。”人们是因为得到他人的帮助受了恩惠而由衷表示感激, 是对人类共同的一种本性的感激之心, 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是一种自发行动。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等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小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 许多小学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但效果并不好, 表面上看似有声有色的感恩教育实际上渐渐出透些许苍白和无力。其原因主要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 以及小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方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过多看重学业成绩, 忽视学生品德教教育, 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 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 使得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 分数才是自己唯一的追求, 而对于有恩于自己的父母、师长, 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作为学校, 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 明白亲情的流失与亲情教育的失位与学生的感恩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 学校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学校长期过度关注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虽然也一直强调加强德育, 而实际上却做不到, 忽视了品德教育。
(2) 学校没有进行感恩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对父母, 老师, 社会, 自然, 施恩的机会, 没有安排对此有关的实践活动。在班主任班会记录上虽然, 加入了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但是, 实际上根本不开这个会, 成为一种形式而已。
2、家庭方面
在家庭教育方面, 很多父母缺乏对感恩教育缺乏正确理解, 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 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加之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父母和老人对孩子都比较溺爱, 久而久之, 孩子从思想上逐渐产生了偏激的想法:我学习是给家长学的;父母对我的所有关爱是应该的。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都被家长忽略了。所以, 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的。
(1) 父母的过分溺爱。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 忽略他们的德育教育。为了孩子的学习, 父母付出了很多代价, 孩子要求什么, 父母就做什么, 没有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让孩子很少受委屈, 也很难体会到挫折。孩子心里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疼爱和无私奉献是理所应当的。
(2) 父母教养观的偏执。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样孩子就成为实现父母意愿的工具。很多父母以为“只要你学习好, 就是对我好”, 而忽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感恩教育。
3、社会方面
在社会方面, 经济发展, 生话优越, 现在许多孩子对于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 却受到社会上追求智华、虚荣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听到孩子问在攀比吃穿, 家庭条件差的孩子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 感恩意识丧失。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各种媒体、网络给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 于是在他们心中觉得“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 无价值了。
4、自身修养方面
(1) 小学生对感恩的认识不深刻。小学生虽然知道感恩的意思, 但是, 对感恩的认识不深刻, 对感恩教育有关的最简单的常识, 他们都不知道。还有他们只会给自己帮助过的人施恩, 其他人他们不管。
(2) 受到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负面影响缺乏感恩情感。因为小学生缺乏辨认正误的能力, 在虚拟世界中受到不好的影响, 不以真实的身份与人交流, 轻易相信他人, 这些心理影响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沟通时, 带有自私、冷漠、无情的态度。
三、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 小学实施感恩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运用以下措施:
1、提高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 有效开展感恩教育
(1) 小学的教师们首先应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营造氛围提高小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 以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课堂教学在促使人掌握知识、传承知识, 在促进个体生命存在走向完善的过程中, 在完成人类生命和文明的延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不少的小学生来说, “感恩”意识的形成, 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 而须从成人社会中去感受效仿, 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学会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恩品质。
(2)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感恩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情感, 要加强品德教育通过多种媒体转播道德教育, 以净化思想为主题, 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高尚的品德事迹, 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 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
(3) 通过各种节日, 举办感恩教育活动。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等感恩节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现在的小学生对节日看得越来越重要。借助小学生对节日的兴趣, 可以通过此开展爱校、爱家、爱国的教育, 比如像讨论如何表达学校对自己培养之情的感激, 可以开展绿化学校、庆祝活动等等。
2、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感恩教育应从小做起, 从家长做起。调查显示在周末, 能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的小学生不多。这一方面体现了现代小学生愿意做家务的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方面的意识和方式有所欠缺,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仅仅局限于口头说教, 而未落实到实践中。要让孩子在真实的感知中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 将感恩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 从而在内心深处激发出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的情怀与欲望。必须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父母生活的酸、甜、苦、辣,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2) 家长要起代表作用。教育的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说理的方式, 还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性的、示范的、生动形象的榜样教育。比如经常带着孩子看望老人, 和孩子一起给老人买礼物、生活用品等, 这些细小的事情, 孩子很小时, 就看在了眼里。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作为父母者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 做到尊老爱幼, 与邻里和睦相处, 懂得礼尚往来, 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
3、通过宣传养成感恩, 发挥教师的人格感染作用
(1) 正确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感恩教育。当今社会是信息经济时代, 科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 青少年花费在网络、电视等传媒的时间逐渐增加。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等传媒的优势, 让感恩教育的公益广告大面积进入电视台等传媒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 有利于让感恩教育影响社会的每个角落, 扩大感恩教育的受众范围, 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2) 发挥教师的作用。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师带着感恩情怀教育小学生, 才能教育出有感恩心的学生。如果老师对社会不满、对他人不满、对教育不积极, 不热爱教育事业, 与同事相处不来, 不爱学生, 不关心学生, 教师自己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那么他们就不能教育出有感恩之心的学生。在感恩教育中,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重视自身感恩意识的培养, 努力地实现人格的提升, 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总之, 通过感恩教育, 使小学生能感知父母、师长、同学、祖国的恩情。能站立在他人角度为他人着想, 理解和体验他人的内心感受, 使小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激发学习热情, 完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习任务。使小学生能够知恩图报, 诚实守信, 尊重师长, 友爱他人, 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使命感和责任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没有亲情、爱情、友情和师生情, 世界就会是一片孤寂和黑暗。因此, 我们应该感恩生命、感恩自然、感恩亲情、感恩生活、感恩师友、感恩社会、感恩世界。从小培养小学生学会感恩, 不仅是一种礼仪, 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更是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心怀感恩, 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融洽, 社会、校园、家庭才会变得更和谐。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 一些行为习惯就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 继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使之感恩父母、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社会, 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让其具有和增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在道德教育中尤为重要, 而且是非常迫切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素美.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 2005 (1) :93.
[2]李建兰.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 2009.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4]刘莉娟.小学感恩教育研究[D].大理学院, 2010.
[5]万娟.小学感恩意识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D].2010.
[6]罗凤莲.试论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课程改革, 2011 (4) .
[7]李素美.小学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与步骤[J].教育导刊, 2010 (4) .
小学一年级感恩节日记50字8篇 篇13
50字8篇
【 篇一 】
今天是感恩节,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感恩节的日记。我给妈妈夹菜还有盛米饭、给爸爸妈妈说感恩节快乐,我最喜欢感恩节了!今天真是好玩,明年我还要这样过感恩节!
【 篇二 】
舶来的洋节够多了,但感恩节我喜欢。并不是我今天的感恩节有多少感恩的方式表达,只是因为这温暖的字眼。
【 篇三 】
今天,我没有感恩,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向任何人感恩。那么,就让我从现在开始吧,从现在开始感恩吧。
【 篇四 】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当这首歌在我的耳边响起的那一刻,我就会想起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无数次失败的面前让我找到希望的曙光;是他们给我无数次挑战的面前增加信心。
【 篇五 】
我要感恩妈妈,有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我要感恩妈妈教育我、养育我。给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机会!
【 篇六 】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对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谢谢,因为虽话说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但是我没有任何能力给予你任何东西,我所能做的,就是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对你们多一份关怀。
【 篇七 】
我们身为子女,对父母应怀着感恩的心。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用汗水伴我们成长。
我们身为学生,对老师应该感恩。因为老师不但交给了我们知识,而且还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 篇八 】
浅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14
一、如何理解“感恩”
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 这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简单地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 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培养感恩意识, 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使感恩成为自觉地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 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 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 “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 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 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 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 在家中是“小皇帝”, 在学校则目空一切, 眼中只有自己, 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 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 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 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 自主成长”, 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 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 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 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 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 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的理所当然, 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 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 只知道索取, 不知道奉献, 这对于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 是多么的危险, 多么悲哀, 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三、感恩教育的途径
1. 培养“感恩”意识, 让学生懂得回报。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 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 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 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让学生成为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如“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恩欲报, 怨欲忘;报怨短, 报恩长”, “知恩不报非君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词句, 让学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 身外才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 才会收获春天”。
2. 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让学生体验感恩。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教材优势, 进行感恩教育渗透, 让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得到品德的熏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乘机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 更要珍惜他人的关爱, 好好学习也是回报他人的一种方式。
3. 从身边做起, 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
教育者要积极引导, 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 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 是快乐生活之源, 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通过书写表达谢意纸条、一个小小的拥抱 (在适当的时候) 、一份小小的礼物、为别人意外惊喜等感恩方式, 养成一种感恩的习惯。
鸟有反哺情, 羊有跪乳恩,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 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 我们才能体会真情;只有学会感恩, 我们才会感受幸福, 享受生活”。总之, 时代在发展, 教育在不断改革, 我们的感恩教育也将继续。我们要想方设法在学生心里播下感恩的种子, 更要用心去浇灌、培养、呵护他们, 这个过程虽然艰辛而漫长, 不过, 相信总有一天, 一朵朵绚丽的心灵之花会在“阳光”下欣然开放。
摘要:感恩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悄然地影响着学生, 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 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对学校学生展开感恩教育, 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 使学生知恩于心, 报恩于行, 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小学生感恩的日记】推荐阅读: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01-04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01-06
小学生感恩为题的作文11-29
小学生日记的写作指导:日记的一般写法08-08
小学生的寒假日记07-04
打球的小学生日记11-03
小学生感恩的名人名言07-19
感恩老师的作文小学05-11
学感恩的小学作文07-12
感恩父母的小学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