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精选12篇)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 篇1
近几年来不断提倡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在很多学校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并不能真正运用到课堂上。为此,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失败是否同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有关?通过对以前教学过程的反思、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以及和学生的交流, 我发现这确实与我们的教材编写体例有关。因为我们的教材尚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在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 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中小学生打好精神底子, 并建立起完善的思想体系呢?这就需要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 特别是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直接影响的教材改编上下功夫。本文意在通过分析现今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 从而提出语文教材改编的一点愚见。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是主体, 因此我们就应该从学生入手, 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习惯, 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许多同学在学习上并非不努力, 然而学习效果却总是不理想, 每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与大学失之交臂。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们录取体制的问题, 更是我们教育方法的问题。
一.问题探究
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它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走入社会的必备工具。科学证明, 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在出生时都相差无几, 造成后天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客观的生存环境、教育环境。我们的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但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进入大学学习, 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妨从学生身上去探究原因, 想一想怎样的教材更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 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教材结构相对松散, 内在逻辑性不强, 不完全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
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间内在逻辑性不强, 它们被安排在一个单元仅仅是因为表达了同一个主题, 或者是文体相同而已。这就相当于学习怎样做一件工具——形状相同, 却缺乏逻辑性。
以七年级教材的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共有五篇:《在山的那边》 (诗歌)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记叙文) 、《生命, 生命》 (杂文) 、《紫藤罗瀑布》 (抒情散文) 、《童趣》 (文言文) 。此五篇包括了初中阶段应学的几种重要文体, 它要求学生对这些文体有初步认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一单元针对学生刚进入七年级时的迷茫, 引导他们正确思考人生。从表面上看起来, 这无疑是好的。但是, 我们不难发现:第二单元承前一单元所讲的“人生”, 继续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第三单元介绍有关“美”的知识;第四单元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科学精神;第五单元进行亲情教育;第六单元则是想象丰富的童话世界, 让同学们学会感受真、善、美与假、丑、恶。在七年级下册仍然是从树立人生观到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从培养文化艺术素养到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从表面上看, 这些单元内容、情感丰富多彩, 都意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单元的结构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单元之间并无内在联系, 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 为了应付考试, 马上会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期末考试之后, 这一学期所学的都将被丢在脑后, 几年之后便基本忘记了。即使学生们在脑海中留下了一些记忆的残片, 也只不过是一些机器的零部件, 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第二, 教材被某些老师当成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单篇文章往往不长, 即使是小说, 教材中也只是节选其中一部分。当然, 老师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小说的其它部分。但事实上, 在紧张的学习中, 学生们还有同样重要的数理化要学, 又有多少学生会去了解和考试没有多少关系的课外内容?一些地方性学校根本没有图书馆, 学生更不会订购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在一些地方, 看小说甚至被认为是不务正业。那么, 这种学习过程就相当于记忆一些完全不相关的单词, 而要记住这些毫不相干的“单词”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是, 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教学步伐走, 就有可能通过考试走进高中或者大学的校门。就这样, 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似乎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
二.方法探究
从以上问题我们不难看出, 课程改革不仅要从老师的教学方式上完善, 还要从学生的接受习惯上入手。这就需要从客观条件——课本形式作进一步分析。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与学生的接受习惯密切相关。目前为止, 我们的中小学课本在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上还不尽人意。纵观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其编写体例并不完全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在前面的问题探究中我们已经提到, 篇与篇之间仅仅因为文体相同或主题一致而被放到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也缺乏内在逻辑联系, 不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这就如同记忆不同的没有逻辑性、形象性的单词。可见, 这种不能形成完整思想体系的学习方法是盲目的。所以, 与其让学生生搬硬套地记“单词”, 还不如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语言环境之中, 让学生在浓浓的历史气息、生活气息中学习。“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发现。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事实证明, 在课堂上, 学生最爱听的是故事, 他们更喜欢有声有色的带有生活趣味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课本符合学生的这种接受习惯, 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有更大的兴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师生互动。而且, 学生总是喜欢评论人物、模仿人物、思考一些不知道的人和事。所有的学生从心里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拥有历史书中那些大人物的美德。所以, 总结上面我们提到的现今语文教材的不足, 现提出一点建议, 以供参考:
用绘声绘色的历史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段玉裁读朱子《小学》, 曾说:“小学宜兴全体, 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 未尝不可谓之小学。”《大戴礼·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 学小艺焉, 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可见, 古人从小就开始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礼。而今天, 许多同学大学毕业后仍然不知应对、进退之礼,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语文教学应该融文学、历史、美学于一炉。如果我们能将中国传统的《诗经》、《论语》、《孝经》、《乐》、《孟子》、《大学》、《庄子》、《史记》等著作的白话文作为教材, 继承中国的诗书礼乐传统,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
1.系统的经典著作,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这些经典著作中也不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散文、诗歌等重要文体。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文言文改编为话剧、小品文等。我们在编写教材的同时, 还可以以作注的形式添加现代科技说明文。如此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线索, 小学教材可以全部是白话译文, 到七年级以后可以逐渐添加文言文。这样, 在学生对古代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 再学习文言文便会相对简单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
4.经过十几年的学习, 中国的历史、文学史、音乐、艺术都会在学生心中整合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以史为鉴, 从古人的修身治国方略中进自我反思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三.意义探究
可能有人会说, 这是在复古, 是教育乌托邦。其实不然, 这里只是试着在古代教育方式中寻找一点经验。我们不得不承认, 许多有用的东西还要等到学生们进入社会之后才能慢慢体会。当然, 这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去思考, 这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但是,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今天中小学生的这种学习和思考的方式是不是值得发扬, 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如果还有其它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 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事实上, 十几年的学习并不能让中小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而正是由于没有自己成熟的世界观, 学生们最容易接受的就是社会上 (而不是学校里) 代代相传的人生哲学。然而, 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人生哲学经过了太多物欲、功利思想的浸染, 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许多青少年因为没有自己处事的原则而走向了堕落的深渊。两千多年来, 中国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来支配人的行为。汉初以仁孝治天下, 天下太平繁荣。后来, 仁孝失, “举秀才, 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于是天下乱。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每年都有许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入学。如果中国的基础教育能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那么数年、数十年之后的情况便可想而知了。《大学》中说得好:“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 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必先诚其意。故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人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做是男子汉大丈夫立身于天地之间的大责任。其实,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各种思想不断交融、碰撞, 学术界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们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急需一种体现中国特色的思想来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因此, 语文课程改革首先应该打破教材零散的编写模式, 贯穿一整套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中的精华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质要经过文化的选择和扬弃, 经过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 逐渐形成它的时代风貌。”我想, 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 在基础教育得到更进一步重视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注重语文教材的不断发展, 让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的读书礼乐传统。若干年后, 中国将会以一种更具魅力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 篇2
今天,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室讲了一堂公开课。参加的人员有学校的各位老师。
老师的准备是,一个大屏幕、一个放映器、一个笔记本电脑。内容有,月光曲的由来和贝多芬同情这兄妹俩。板书和别的时候不一样因为在板书的上字有一个月亮。我们想板书都这样特别,那内容也很特别我们因此就这样认真听讲了。就连画面也可以动我太希望以后的每堂课都是这样,那有多好呀!我读着课文仿佛到了大海边,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在月光照耀的波涛的大海上。一个个水珠都涌上岸边。
这堂语文课真让我难忘!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价值探究 篇3
“诵读”是指大声朗读,要使感情融入作品之中,即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清朝大儒曾国藩谈到诵读体会时曾经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但要出声,更要抒发感情。
经典诵读的内涵就在于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心智,使诵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神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既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古典作品的兴趣,又可以使小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大声诵读,然后要一字不差地背诵。随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在诵读中体会“寒山、石径斜、枫林晚”的秋景感觉,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纯真感情。最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眼中秋天景色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从而激起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经典诵读,可以让小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使他们充分了解历史上英雄人物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编成两个组,在大声诵读的同时进行比赛,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笑开颜的情景,使学生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又如教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原》,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发现很多小学生没有见过草原,不能理解草原之美。如何让小学生既感受到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天涯碧草的草原之美,又感受到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一一话别的动人场景?要靠诵读,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草原实景播放,穿插《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让他们体会到作者热爱祖国、向往民族团结的赤子之心。这就是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的具体体现。
经典诵读还是引导小学生明辨是非最好的手段之一。通过对经典的诵读,学生不断理解作品内涵,这对他们从小正确把握人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价值和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要积极探求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以取得最佳成效。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经典诵读不是“死记硬背”,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诵读。第二,教师在学生诵读经典作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对学生产生的疑问进行疏导和解释,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第三,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作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诵读、分组展开讨论等。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提高其整体素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篇4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课文,可以说是儿童文学中的精品和缩影,探究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必然要从这些文学作品说起,即新世纪语境下儿童文学的转变。
新时期以来,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在表现形式和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谭旭东在《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中指出的那样,20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三次深刻的社会转型。在这三次社会转型中,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四次艺术地转型:一是五四时期思想启蒙和文化启蒙催促文学发生革命性的转型,文言文被废除,取而代之以现代白话文,这是五四时期文学变革的主要特征。更深刻的是文学观念的变革,对儿童文学而言,这一时期儿童文学观的生成,推动了“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的确立。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儿童文学是作为思想文化启蒙工具参与到社会进程中的。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充当了文学先驱革命和教育的切入口。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的要求,儿童文学在主流政治思想的框架里由“儿童本位”向“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转变,这是儿童文学主动适应政治环境而做出的艺术选择。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作家的笔下,道德的诉求、教育的情怀,比艺术尺度更为重要。于是,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了“教育主义”。三是改革开放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中重新回归艺术家园的时期,也是儿童文学重新回归五四传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提出了“儿童文学是文学”的命题,这一命题是对新中国初的“十七年文学”,题材单一,内容与形象概念化的一次深刻的反拨,使儿童文学从过去一段时间的“阶级斗争工具”“政治观念的图解”“教育主义的文学”的束缚下完全解放了出来,回到了文学的家园。同时,儿童文学回到了关注儿童心灵世界的轨道上来,也勇敢地承担起塑造民族未来性格的重任。强化了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意识、代际沟通、人格形塑、游戏精神乃至未来民族国民性的探求和深思。四是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渗透,作家个体完全从集体中解放出来,完成了创作主体的解放,文学开始对政治话语进行破坏、颠覆,重新整合,诉说自己的话语,然后朝着多元化世界迈进。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困境
教育乃国之本,民之愿。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权力的直接介入下,教育成了国家最阳光的事业。今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落后的小山村,也能够看到一座座修葺一新的校舍。可是,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所限,目前仍然有成百上千万的山区学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成了新世纪“底层”的一代。这种“底层”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边远山区学生的语文阅读材料有限,仅限于一本课本,阅读范围窄。其次,语文学科的人文诉求被应试教育体制稀释。再次,课本选材与农村学生生活距离太远,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尴尬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当下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在哪里?
三、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
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在于一个不同于现实的“第三世界”的构建。在这个世界里,小学生可以张扬他的想象力,可以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梦想里。这是“一个道德的世界,一个能够培养小学生道义感的世界,能使小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使小学生的心灵得到爱、诚信、勇敢、智慧、悲悯、同情等美德滋养的世界”。
1. 感悟悲悯,关照现实。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小学语文课堂如果离开了对现实人生的关照,离开了对生命的守望,离开了对苦难和不幸的悲悯,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一部经典的文学文本,之所以会流传千古,焕发永恒的艺术生命,就在于它写出了人生的不幸,并且表达了对苦难的悲悯和超越,表达了人间的大爱。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两部作品,都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深情地描写了两个可怜的孩子——一个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一个圣诞夜孤苦伶仃、悲观绝望。这两部作品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将小主人公不幸的命运放在了一个典型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一个是冰天雪地的大年夜,一个是干冷干冷的圣诞夜,两个小主人公年龄都很小,都是小孩子,他们都吃不饱,穿不暖,没人疼爱,也没人牵挂,他们像一只流浪的小狗,常被人歧视,被人戏弄。总之,现实世界里没有他们的幸福,他们活着只有多余和可怜。虽然多余,可他们仍然渴望被疼爱、被关心、被温暖和被尊重。于是,他们只能将瞬间的幸福感受放在幻想里、放在回忆里。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学生可以看到人间冷暖,也可以看到大悲大痛、大善大美。
2. 体验诗性,守望童心。
“诗性”是一个蕴含丰富、寓意深刻的模糊概念。“诗性”不是诗,也不是“诗化”,尽管诗性常常会在“诗”中相对凸现,甚至借助某种诗化的形态有所体现,但我们强调的诗性,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而是一切艺术都必不可少的某种具体的精神品格。这种诗性要求文学起码应该具有几个内涵:具有对人自身存在的全面观照,并能将这种观照化为作品内在的思想深度;具有对人的生命的深刻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化为作品内在的精神品格;具有对人的心灵的细腻体察,并将这种体察化作一种特殊的情感力量。相对于成人世界,小学生的世界更是一个诗意的国度。由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还处在蒙昧阶段,故小学生在观察世界、体验人生时总是带着童话思维,“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有限,他的思维充满了幻想,往往现实和幻想混杂在一起,分不清哪些是幻想,哪些是真实,在亦幻亦真、似是而非、似有若无之间形成了一个审美空间。小学生不仅情感泛灵、泛生,还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原理、感觉和知觉具象化,在认识和情感的转换时把这些形象放在具体的事件当中,形成故事性思维。”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小学生才能与白云、蓝天尽情地对话,才能与星星、月亮同悲同喜。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学素有诗化的倾向。诗歌追求的是“意境”和“神韵”,即“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以有限的语言,传达无限的意义。杨万里的《舟过安仁》表现了一个“顽童”的形象,写得很有韵味。两个毛头小子收起船桨坐在渔船上,两手打着一把雨伞,但他们不是为了避雨,而是把伞当风帆用。这种淘气的行为对每一个成年人来讲,都是那么的熟悉,因为曾经的我们把一个小板凳当马骑,而且一骑就是好久,还骑得那么投入、那么认真。虽然,长大后的我们再也不会把木凳当马来骑了,但童年的那份稚气仍时时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让人想想都觉得温暖、惬意。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无尽的乐趣。
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小学日记 篇5
我们要讲的第十一课,“窃读记”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林海音酷爱读书的故事,并且让我们记住了“我们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这篇课文,在小学里学的,所以现在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学了一会儿,老师让我们翻开练习册做刚刚学过的第十一课,刚学完就做练习册,肯定会做好。因为,刚学过来,大部分的内容还是留在脑子里。
下午,最后一节课上的也是语文,和上午基本一样,就是读的内容不一样,这一次是背一下学过去的论语,并且和同学比赛。
读完,背完,比赛完,就要做题了,行知天下67页,快做,上黑板的上黑板,下面做的下面做,转眼,放学的铃声打响了。
老师,两节课,您教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做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等待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等待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常常会出现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清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真正回答正确,这样就耽误了教学的时间,或者在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不给予肯定,不能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紧张,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接受问题之后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造成的,教师对预设的课堂问题比较着急地听到学生的回答,以便完成教学任务。小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刻,学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不断地动脑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在课堂上积极的思考能够使得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在等待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一、等待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教师要学会等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流出时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当中进行思考,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地进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不能缺乏等待。缺乏等待,学生就不能真正地去思考,对问题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学生不能进行充足的准备,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教师要学会适当的等待,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想出独到的见解,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对语文的思考,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春晓》时,要求学生说出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学生猜一猜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观察学生是否进入沉思中,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提问学生,要稍微等待几分钟在进行提问,不断地学生的手逐渐地举了起来,这样能够充分地展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的学好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等待能够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发展出现了差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在语文学习中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具有差别。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主体,知道他们的性格,保护他们的尊严。在语文课堂上问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时间控制,要留给胆子较小的学生多一些时间,学生在充足的思考下才可以超常发挥,帮助学生理解,不能给学生带来压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适当的等待能够促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准备,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身对语文知识的见解,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对语文产生一种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教师要提问学生在学习了这篇寓言故事学会了哪些道理?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提问,有的学生思维快,回答问题比较轻松,面对思考能力较弱还容易紧张的学生要留给他们适当的准备时间,这样能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尊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充足的思考时间中培养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三、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
教师的教学能力取决于是否能够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帮助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环节中,学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运用动作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学会适当的重复以及等待,并要求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回答不够准确,教师要进行引导,积极地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另外,多用眼神和学生进行沟通,安抚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得学生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回答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等待学生的回答能够让学生真正的静下心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语文的重要性就是要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才能真正的吸收语文魅力。比如,在教学《诚实的孩子》时,教师要根据课文提问学生,为什么诚实的孩子可以得到大家的喜爱,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呢?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对思考过后跃跃欲试的学生给予肯定的表情,能够促进学生大胆地进行回答,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环境中,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教师学会等待,注重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淮英.等待“问题学生”成长的思考[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
[2]鄢超云.师幼互动中的等待问题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4(04).
小学语文教学要践行独特的价值 篇7
一是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形成语文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教学价值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价值最独特的标志之一。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学生会听,指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意思并理解其内容。让学生会说,指能做到说话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词达言明,层次分明。让学生会读,指能掌握读的各种形式,能掌握理解分析文章的方法。让学生会写,指能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能遣词造句,表情达意。
二是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点,也是独特的语文教学价值之一。因此,语文教学要强调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味这种情感,那么学生不仅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得不到文章所传递的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引导学生开掘语言文字中的思想认识,体验独特的语文感受,从而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三是培育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活动,也是审美的活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资源,深入挖掘美的因素,给学生一种美感。具体方法有:品味优美语言,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感受语文句式的韵律,欣赏修辞描写的色彩等。感悟人物美好的品质,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往往有着美好的精神品质,让学生领悟人物形象,获得美的享受,汲取榜样的力量。鉴赏优美意境,课文中那些描写壮美河山、自然风光的文章,语言优美,学生从中领略到自然美,体验到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教书和育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价值的实现不是几条价值的简单叠加,而是综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同时,应该渗透德育和美育。因此,在践行小学语文教学独特的价值时,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一是反对另起炉灶,重视隐性渗透。我们要记住:语文的人文精神就蕴涵在语文的课程里,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必外求,另起炉灶,而应该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和渗透。因为对于一篇文章而言,语言和思想己经无法分开,语言即思想,思想即语言。语文教材里处处流露着民族精神的品格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学生学好语文,也就是在教育学生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
二是反对外在灌输,重视情感体验。我们要反思:语文教学中最缺少什么?当前的课堂里,讲知识,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死记硬背。讲德育,教师硬贴标签,学生一知半解。讲训练,教师“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缺的正是学生的热情参与和实践体验,殊不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道德品质需要在实践体验中形成。理想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学生和知识的共鸣,还要实现学生与情感、文化的共鸣,这唯有实践体验才能达到。如果将语文课上成空洞灌输的“说教课”,那么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也是低效的。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 篇8
一、经典篇章阅读教学的价值
1. 通过经典篇章阅读可以开发小学生的潜能
经典篇章阅读应将重点放在“读”上。科学研究证实, 人在出生时大脑就像一棵树, 经过逐渐的发育可以生长出很多的树枝, 这些树枝之间可以相互连接, 就形成了大脑的神经网络。对一个人的感观刺激得越多, 这个网络就会越来越发达, 记忆功能也会越来越强。
经典篇章阅读的过程是规律地、持续地接受外界语言文字对视觉以及听觉的刺激过程, 有利于小学生加强记忆力。这就像是人的手和脚, 越用就会越灵活, 小学生的记忆力也是一样的道理, 经过长期的训练, 也将会变得迅速、准确。经典篇章阅读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是古人思想的精华展现, 有着深邃的哲学道理, 小学生在朗读经典时就像在倾听圣人教诲一般, 思想也在跟随圣人在遨游, 让小学生从小就可以在思维的起点同圣人对话, 能够使小学生的思维提高以及思想进步。
2. 经典篇章阅读可以使小学生逐步积累知识
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靠累积, 只有长期大量的积累知识才有可能去运用知识去有所作为。经典篇章阅读这一过程就是在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 同时它也是积累学生情感与思想的过程。
其实知识死板的, 只有被人深刻地记忆了, 才能被人们利用, 才会体现它的价值。没有被记忆的知识, 都是在浅表存在的, 不可能对知识驾驭自如, 只有深刻记忆了并且被自己消化融会后的知识, 才能使思维得到延伸。在古代, 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知识储备的意义, 也认为知识面越广且深厚, 才能成就大事业以及拥有大学问。
我国民族文化的经典不光可以作为儿童识字的课本, 还有很大的一个功能就是可以作为儿童的启蒙书, 其内容非常的全面, 知识面非常广而且有内涵, 其中可以涉及古代的文化、天文、地理、历史、古今人物以及社会伦理等各方面, 这些朗朗上口的经典作品, 容易使人产生记忆, 让小学生经过大量阅读以及学习, 可以不断积累非常广博的知识, 促进小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 使写作的素材不断充实, 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同时, 使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
二、经典篇章阅读可以塑造小学生的人格
经典篇章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是他们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 更是文学形象的鲜活的资料, 都是文质兼美且思想及审美价值都非常高的。既能启迪小学生的智慧, 给予情感陶冶以及美的熏陶, 还可以让小学生身临其境, 体会古人巧妙的构思、幽远的意境以及凝练的语言, 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的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美好情操, 健学小学生的人格, 并对他们思维的质量进行了锻炼。
我国民族的经典中有体现仁爱美德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有体现人的行为准则的“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还有体现不懈追求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有体现古人正直的人格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所以, 小学生在阅读、背诵这些文章时不光是对文章的语言以及表达形式的学习, 主要是利用这些经典的文化表达方式, 让小学生在大脑中创建出对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以及思想价值的判断。
三、经典篇章阅读可以将我国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
经典篇章阅读在于将我国民族文化有效传承, 而学校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在小学语文中从小学生开始就进行经典篇章阅读教学, 能够将我国古典民族文化进行传承。
现在的学校都过于注重科学教育, 对我国人文的教育非常缺乏, 使现在的孩子很缺乏民族感, 在这些孩子的心里元旦没有圣诞更加印象深刻, 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 没人有兴趣去体会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 民族文化也不再有吸引力。所以, 要在小学的启蒙教学中就对小学生进行经典的知识教育, 并给小学生渗透中华民族的文化, 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 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古人的生活事迹以及思想, 产生民族认同感, 彰显我国人民的民族文化气质。
经典篇章阅读符合新课改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指出的“小学生阶段要完成160篇古今优秀文章的阅读, 以及145万字的阅读任务”。而且, 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侧重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对小学生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智力、审美的能力, 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经典篇章阅读承载着小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与思维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重要的养分, 开发经典篇章阅读教学课程,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在小学语文中融入经典篇章阅读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余忠.文道并焕经典先行——略论中学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引导与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 2013 (04) .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 篇9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模糊语言的常见类型
1.字词模糊
这是产生语言模糊性的重要成因之一。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动词、代词、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的时间副词、时间名词,以及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的词组通常具有模糊性。比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中的:“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为什么不写成“张家想盖房,李家想造犁”呢,就是因为如果具体写出某一两个人,语言虽然是明确清晰了,但砍树人数也就仅限于这么几个了,语义反而窄化了。相反,“谁”虽显模糊,但指向的是任何一个人。它告诉我们,因为小村庄里的所有人都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滥砍乱伐,才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连同他们自己,一起走向毁灭,进而说明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2.语句模糊
字词有模糊性,语句同样也有模糊性。句子的模糊性或因本体模糊(语言所指对象客观存在的模糊),或因认识模糊(表达主体思想观念的模糊),或因表达模糊(语言使用者有意识的模糊)。白居易的《忆江南》(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属于本位模糊:“红”和“绿”本就是难以鉴别更难以言传的色调,“江花”多“红”,“江水”多“绿”自然就无法用言语准确界定,只能依赖读者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加以意会和想象了。
3.修辞模糊
严格意义上说,字词模糊、语句模糊当然包含修辞模糊,之所以将其独立出来,是因为修辞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教材中的许多修辞语句,具有模糊表达的特征。如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辞格,就是以模糊性为存在依据和前提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有这样一句话:“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里的“一半”看似精确,其实也是虚指,它到底是多少?谁也无法说清楚,因为即便你本事再大,也根本没有办法到西沙群岛的海里去测量、去计算。但通过“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的夸张,达到“鱼多”的最佳表达。同时,“一半”的虚指,把深不见底、辽阔无边的大海写得有“形”可想,有“象”可现,使那本来索然无味的“鱼多”之意变得令人回味不绝,且不由得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和想象。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从语言学角度说,模糊语言具有诸如灵活伸缩、信息掩藏、礼节礼貌、文学审美、自我保护等多种语用功能,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其语用功能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掩藏、文学审美的功能上。
1.丰富言语信息
模糊语言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带给文本的恰恰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使得模糊语言能以最简洁的言语负载起最佳最丰富的信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进行“二度加工”时,就会获得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形成各自不同的阅读体验。比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开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对于小村庄的“美丽”,这段话并不作具体、准确的表达,而用“郁郁葱葱”“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加以高度概括、模糊表述。什么样的森林才是“郁郁葱葱”的,什么样的天空才是“湛蓝深远”的,什么样的空气才是“清新甜润”的,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有一幅属于自已的“美丽”。有人说:“这个小村庄山坡上的树木很多,叶子繁密得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绿得发亮,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绿色的光。空气清新,一阵阵清香迎面扑来,闻一口,甜甜的、润润的”;有人说:“小村庄河面碧波粼粼,河堤上的绿树绿得闪光,荫在了水面上,美丽极了”;还有人说:“这里的天空蓝蓝的,蓝得就像一个无边的蓝绸缎。蓝天上,一排大雁有的排成‘人’字,有的排成‘一’字,自由地飞翔着、鸣叫着”。你瞧,学生之所以对同一词语有不同的想象,是因为模糊语言给人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不论学生如何描述、填充,都始终指向于“郁郁葱葱”“湛蓝深远”“清新甜润”所代表的情境。试想,如果这句话改成具体、准确的描述,那小村庄的美丽岂不只有一个版本、一个样子?由此看来,模糊语言虽然极其简单,却能使人们展开无限的联想,以达到用极为有限的词语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的目的,即“有限手段的无限应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2.丰满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但“意以象尽,象以言著”,面对客观事物的无限性,精确语言往往会因为有限的表现力而无力承担“显象”之重任。而有些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恰恰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最大限度地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比如《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连用三个“褪色”这一模糊语言来写老人生活的节俭:“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虽然这里没有言明过时布衣、蓝布包和大塑料袋“褪色”到什么程度,但已在所有读者心中勾画了一位生活简朴得有点寒碜的老人形象。而就是这样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为了海鸥却什么都舍得。看来,“褪色”一词的运用,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介绍老人的简朴生活,更是为表现老人对海鸥的超乎寻常的无私的爱来个有力的铺垫,从而使老人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感人。
3.丰盈文章运思
古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元代学者程瑞礼就曾经说过:“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将军号命”。的确,作文须讲章法,一篇文章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如何展开、收束,都要仔细琢磨、认真构思。教材中的有些模糊语言,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谋篇布局也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比如《穷人》(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句话:“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句中的“什么”指向模糊,但作用有二:一是衔接过渡。正是由于这个不知是什么东西的敲打所发出的声音,才让心系丈夫安全的桑娜临时起意,萌生马上去探望生病的邻居的想法,从而引起下文,使得前后内容过渡自然、流畅,不给人以此时的桑娜焦急不安地思念丈夫,怎么又突然想到邻居的不合情理的唐突之感。二是刻画人物。既然桑娜能听到有什么东西敲打邻居小屋的门,为什么不前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可见她根本没有这样的心思。但就是在一心挂念丈夫安危而焦躁不安的情况下,她还能因听到声音而突然记起生病卧床的邻居西蒙,进而前去探望,可见她的心地多么善良。
4.丰厚美学意蕴
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模糊性之中,没有明确的外延界限,使得模糊语言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伸缩性和弹性空间。这种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模糊状态构成了语言独有的模糊美,从而产生了含蓄、朦胧的审美效应和美学功能。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分运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写瀑布之长、之美、之壮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明知道庐山瀑布不可能有三千尺长,更不可能是从九天而下,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它换成具体数字。如果换成精确的数字,虽然符合客观现实,符合人们的正常思维,却毫无诗意可言。用“三千尺”这个虚指来表达一个极度模糊的意义,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流动气势和令人惊叹的壮观场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同时使整首诗语言优美,表现力强。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模糊语言的教学运用
1.品味,感受语言魅力
古人云:“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这里的“语”和“言”就是指非封闭性语义的模糊语言,否则不可能“意无穷”。模糊语言的运用,使得事物更加生动、形象、鲜明,达到语意隽永、余音绕梁、言不尽意、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学应该透过语言表层,深入语言内核,体会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从中感受模糊语言的迷人魅力。比如《猫》(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中的:“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整篇文章都用第一人称“我”来写,这里却突然生出个模糊语言“你”来,岂不突兀生硬吗?其实不然,作者故意不说“我”而说“你”,实在是妙不可言!这里的“你”泛指任何人,猫能蹭任何人,任何人也允许猫如此撒娇,并把它的脚印视为小梅花,这不正凸显出猫的可爱无比、人见人爱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写法,比单纯用“我”更能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用“你”不用“我”,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距离,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教学可分三步:一是理解“你”的意思,说说“你”可能指谁,学生在自由补充中就能理解到“你”其实不是具体某个人,而是指所有的人,包括作者“我”;二是体会“你”的妙用,这个句子为什么不用“我”而用“你”?交流讨论中体会“你”的表达精妙;三是读出“你”的意味,指导学生带着对这句话的理解,带着对这只猫的喜爱,读好这句话。
2.推敲,提升语言品质
语言表达是有高低之分的。作为思想情感的载体、心灵交流的桥梁,语言的格调、品味直接决定着作文的品质。有什么样的语言品质,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文章品质。语言品质是一个作家或一个写作者的文化音容。高品质的语言不仅要做到表达不走样,还要能够得体、传神,有韵味与品位,追求语言的和谐性、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和分寸感。比如《鸟的天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中的:“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此语句中的模糊语言用得真是好,从用词上看,两个“到处”既写出了鸟的数量多,满眼都是,又暗暗告诉人们鸟或显或隐的情态;“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用语简洁,却写出了鸟的种类繁多,体型不一,毛色各异,美不胜收;“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一组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动作千姿百态,从数量、颜色、形态、动感等方面描绘了百鸟争鸣、群鸟纷飞的欢乐、热闹的场面。从句式上看,“到处……到处……”的工整,“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的短语,“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相互交错,让人读来抑扬顿挫,清脆利落,富有节奏,顿生欢快跳跃之感,从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鸟乐人欢的生动画面,也传递出作者的喜爱、喜悦之情。教学这样的语句,必须引导学生“驻足”多“流连”多“品咂”,像品功夫茶那样,运用情境渲染、朗读品味、比较推敲、明象入境、欣赏评析等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触摸语言温度、感受语言精妙、体验语言意趣、内化语言材料,在感悟文本语言品质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图式,提升自己的语言品质。
3.填补,培养想象能力
模糊语言往往是以简短的文字,承载着丰富的内容,使文本内容出现了跳跃,留下了空白,引发人们去想象、去联想、去思考。这就决定了模糊语言的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拓充填补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力。比如《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小小年纪的法布尔用三天时间捕捉纺织娘,一定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但课文只字不提,只用“终于”一词笼统概括。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教学时,就要以“终于”和“三天前”为抓手,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终于”留下的空白:
师:“三天前”“终于”,多么不容易啊。透过这两个词,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境?
生:我仿佛看到法布尔蹲在草丛中静静地等待着小虫子的出现,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等待着。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他还是不肯放弃。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好一幅耐心等待图。
生:他还轻轻地拨开草叶,竖起耳朵细心地听着,睁大眼睛四处寻找,希望找到那只会唱歌的小虫子。草尖划破了他的皮肤,他却忍着、坚持着。
师:好一幅细心寻找图!
生:突然,法布尔听到了小虫子的歌唱,他蹑手蹑脚地向前走,猛地一扑,衣服弄脏了,可那只调皮的小虫子好像故意跟他过不去似的,早已逃之夭夭。他叹了一口气,又继续寻找着。
师:好一幅用心捕捉图。
生:直到第三天傍晚,他才又发现纺织娘的影子,心想:这一回,你休想逃出我的手心。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前进,快到了,他屏住气息,放慢脚步,双手猛地一合,接着兴奋地叫起来:“哈,我抓到会唱歌的虫子啦!我抓到会唱歌的虫子啦!”
师:好一幅开心收获图。是的,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啊。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不容易呀。难怪他抓到后那么高兴呢。让我们好好读一读第3 自然段,体会一下法布尔此时的心情。
在这里,教师以“三天前”和“终于”两个词为原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于是,几个抽象简约的文字却在想象力量的催化下,演变成耐心等待、细心寻找、用心捕捉、开心收获四幅生动形象的连环画,在把“薄”读“厚”的同时,也训练了言语应用能力。
4.练说,发展语用能力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 篇10
1. 领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
领袖类题材课文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领袖都是以平常人的身份去展现自己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胸怀远大、关心后辈等高尚品德。领袖生活化、平民化的事迹, 使学生对领袖产生亲切的感觉, 使学生认识到领袖之所以能成为伟人, 就在于他们生活在人民中间, 处处想着人民。
(1) 领袖题材类课文具有特定的价值导向功能。这些文章注意主题内涵的丰富性、多元性:有的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隐藏着人物的生命关怀意识, 例如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表现了彭德怀的深明大义和对生命的关怀;有的表现了人物刚毅的浩然正气, 例如课文《军神》刻画了无产阶级军事家坚毅刚强的性格特征;有的表现了质朴与崇高的精神面貌, 例如课文《朱德的扁担》展现了朱德身上具有的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的品格。这一个个倾注了丰富生命意蕴的光辉形象, 激荡着学生的情感世界, 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资源。对一篇篇课文的解读, 也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次难以忘怀的精神之旅。
(2) 领袖题材类课文具有特定的教化功能。在课文中, 关于领袖的文章占有很大的篇幅, 例如我国的有孙中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 外国的有马克思、列宁等。这些领袖都具有榜样效应, 用有关领袖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教学, 能在培养学生理想和信念时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教学时, 除了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外, 更多地还要引导学生以领袖为榜样, 对领袖的事迹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文章才能以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学生, 文中的领袖才能以可亲可感的形象感染学生。例如, 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文章后, 许多学生回家后对爸爸妈妈说, 为了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更美丽, 我们也要向邓小平爷爷学习, 每年栽一棵树。对领袖文章的学习唤起了小学生报效国家和人民的激情, 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2. 领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设计
(1) 领袖题材类课文教学要人本化。领袖也是人, 他们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更多地想到了人民的利益,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中去。教材中关于领袖的课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更多地展现领袖的人格魅力。例如, 在对《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文学价值,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会邓小平勤奋好学的品质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教育学生以领袖为榜样, 鼓励他们从小就要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浅议小学语文日记教学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日记教学;重要性
对于刚入学堂门的小学生来说,写日记对她们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在日记教学中多多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日记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小学生学好语文。
小学语文中日记教学的重要性:
一、日记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中开设日记教学,是让学生学会每天写日记,记录每天所遇到或者所做的事情,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每天坚持让学生写日记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日记教育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写日记中观察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然后记录在日记本上。像小学生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日记内容可记录一些很简单琐碎的事情,如:今天早上起床,吃完可口的早餐,然后背着书包去上学等类似的事情,这类日记内容很乏味无趣,没有真正达到写日记的效果。学生每天都写这些内容也会觉得没意思,渐渐的学生就会细心观察分析周边的事物,觉得有趣好玩的都会在日记里记录下来。因此,长时间规范学生写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生在日记中更能表现真实的自我,流露真实的感情,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我曾看过这么一篇小学生日记,大概的内容是一位小学生看见妈妈每天都早出晚归,一天晚上,妈妈很晚才回来,这位学生为妈妈打了一盆热水,给妈妈泡脚,妈妈很感动,日记最后写道:自己长大了,妈妈每天很辛苦,以后要多为妈妈分担事情,好好孝顺妈妈。从这篇日记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内心活动以及思维方式,学生这种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值得学习的。所以日记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它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小学生的日记教育。在日记教育中要鼓励学生认真写日记、写好日记。日记教育对学生的兴趣、观察分析能力、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红.浅议小学语文日记教学[J].学术研究,2013(3).
[2]余睁.小学语文日记教学实践之我见[J].语文·作文教学,2012(2).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 篇12
1.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认为多读书是一件好事,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多读书仍然是学生应该努力完成的一件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阅读量的积累能够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仍然以教材内容为主, 让学生认真掌握教材内的阅读文章即可, 但这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利用每一节语文课, 为学生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文章, 这样一来, 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 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 没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 因此往往在讲授一篇文章时就会故意放慢速度, 以此让学生掌握得更加全面、具体,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加缓慢。将群文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 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思维灵敏度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多数教师并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且部分教师都是采用单篇文章教学, 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师也不会听取和采纳, 这样一来,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自然而然学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小学群文阅读过程中, 首先教师选择的群文阅读文章都与教学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次教师能够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 最后教师只需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 就能够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4.加强学生的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阅读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单篇阅读方式、多篇阅读方式、整本阅读方式, 这三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更能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 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这样一来,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并且还能掌握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1.实现课文重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优美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 找出文章之间的联系, 实现文章内容与知识的比较, 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文重组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单元重组和跨单元重组两种方式,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单元都是按照主题进行划分的, 这种主题式的单元划分方式较为单一, 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 因此在实现课文重组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分析文章之间的异同, 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课文重组的目的。
2.实现文章链接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 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文章篇幅有限, 所以教材内的文章数量也十分有限,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课外阅读文章, 实现文章之间的链接, 这样就能及时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知识。另外, 教师在将教材文章与课外文章进行链接时, 首先应注意挑选文章主人公, 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主人公, 其次在对文章某一片段进行群文阅读时, 应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整本书的内容, 最后在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时, 教师要利用文章描绘事物的不同,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的风格和情感,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3.实现整体联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群文阅读, 也就是进行阅读专题的群文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先对所有的课外书籍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采用最合适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 教师也可开展多样化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如读物推荐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欣赏课等, 这样就能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综合、总结、概括等阅读能力的目的, 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知若想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将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结合,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了一些新的调整和改善,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首先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其次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最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价值与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生日记的语文价值】推荐阅读:
400字语文日记小学07-14
小学生日记的写作指导:日记的一般写法08-08
小学生的寒假日记07-04
小学生感恩的日记09-04
打球的小学生日记11-03
小学生日记的写作指导07-05
小学生生活的暑假日记07-14
三年级的小学生日记07-26
小学生日记——倒霉的周末07-29
小学生连续观察的日记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