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通用10篇)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1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
各考试中心:
现将2011年下半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的相关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认证等级
(1)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2) 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
2.认证考试内容
(1)综合知识
(2)实操机考
(3)实操动手
3.认证考试的宗旨及相关事项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的宗旨是响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以满足考生继续升学或就业的专业需求。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分为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两级。初级、助理采用不同的试卷。
每一级的认证考试分综合知识(采用机考)和实际操作(以下简称“实操”)两个科目,其中实操考试又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实操设计部分(采用机考),另一部分为实操实际操作部分。两部分考试在一天内完成,分上、下午进行。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全国统一考试每年进行两次,上半年(春季)、下半年(秋季)各考一次。
4.考试时间
2011年11月26日全天,其中:
(1)综合知识:120分钟(上午8:30-10:30)
(2)实操机考:75分钟(上午11:00-12:15)
(3)实操动手:120分钟(下午1:30-3:30)5.认证考试地点
认证考试统一在电子学会授权的认证考试中心(详见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网: )进行。
6.考生报名时间
2011年9月30日-10月31日(截止)
7.报名地点
(1)由各认证考试中心组织学生报名并代为收取相关费用;(2)由学生自行登陆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网()报名,并按照网站提示的支付方式交费。8.报名、考试及证书费(优惠期)
(1)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300元(一次性收取);
(2)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350元(一次性收取)。
注:实操考试所用耗材费由考生按实际使用量自行承担,不计入本次收费。9.证书颁发 申请初级、助理级工程师的考生综合知识、实际机考、实操动手考试三部分成绩均合格者,提供相关材料,经中国电子学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核,达到认证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为其颁发《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为了照顾考生的利益,对于报考助理级别的考生,未达到助理水平,如果达到初级水平者,经中国电子学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核,将颁发《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10.联系方式
学会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项目办公室报名联系人:李建海、戴茗
电话:68189859-807、806,010-52839726 邮箱: edp001@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103室 邮编:100036
中国电子学会
二零一一年八月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2
时间:2009-09-08 11:0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390次
关于开展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资格认证的通告
学会总发字[2007] 66号
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准入制度,目前我国正在着手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和加入国际互认体系的研究。中国电子学会作为中国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权威的学术团体,为了推动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社会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服务,根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同意中国电子学会开展电子信息技术资格认证试点工作的批复》(科协学发[2003]120号),决定开展以高校学生为对象,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为内容的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EDP)的认证工作。
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宗旨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认证体系以教育部电子工程类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课程为依托,以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为最终目的,使通过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所用。
面向学生的电子设计工程师(EDP)认证分两级: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在获得助理工程师并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向中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晋级。为了更好的进行认证工作,成立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资格认证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知名企业技术专家等组成。认证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学会总部。
中国电子学会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3
教育〔2011〕61号
各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市教体局教基[2011]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现就全区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2011年暑假前后有关工作及2011—2012学教学时间安排通知如下,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2011年暑假及2011—2012学教学时间安排:
1、2011年暑假时间:2011年7月5日—2011年8月29日。
2、2011—2012学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学期:2011年8月30日—2012年1月15日(8月30日、31日学生报到注册,9月1日正式上课)。
寒假: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6日。
第二学期:2012年2月7日—2012年6月30日(2月7日学生报到注册,2月8日正式上课)。
暑假:2012年7月1日—2012年8月30日。
二、各学校要严格按照上述教学时间,安排新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行事历,规范开学、放假时间,不得提前安排期末考试和放假时间。承担高考、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点的学校,以及市区部分普通高中承担中考阅卷任务的学校,教学时间可以作适当调整,或放假时间根据实际占用天数顺延。学校确因“校安工程”建设需要调整暑假时间,须经校安办、教育科审核,报区教体局批准同意。
三、暑假前的几项工作
1、各学校要按要求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做好各项工作总结。学校要督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按照规定认真做好学生学业成绩和操行评定工作。
2、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方案,组织好期末复习。要按照教研[2011]48号、49号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好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工作。
3、各学校要在放假前全面检查校舍、围墙、机房等设施、设备,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要对各类校产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利用暑假做好校舍、课桌凳等维修、维护工作。
4、学校在放假前要集中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遵纪守法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过一个健康的、文明的、有意义的暑假。要通过开家长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重点教育学生不进营业性网吧、不私自下水游泳,严防溺水事故发生,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健康成长。
5、各中小学要合理安排学生假期作业,丰富作业的形式。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自主安排活动的时间。要更新作业的形式,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体育文艺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要继续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开展读书活动,丰富精神食粮,提升阅读能力,提高文化品位。
四、暑假期间的几项工作
1、各学校要安排好假期值班,特别要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工作,要坚持学校领导带班和教师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确保信息畅通。
2、实施“校安工程”的学校要本着程序合法、管理到位、质量优先的原则,保证校舍加固工程、重建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各学校要封闭施工区,悬挂、粘贴安全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特别是学生)进入施工区,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3、各学校要做好留守学生、家庭特困学生家访工作,了解他们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疾苦,防止学生辍学。要利用假期谋划好新学期留守儿童工作,拟定、完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和规章制度,力求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4、各学校要继续组织教师参加暑期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开学前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一周,制定好新学年的各项工作计划(校历、行事历、教育教学计划、周工作安排等)。
5、各学校要在开学前对教师集中进行一次法制学习和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政策文件。采取签署“教师公约”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对未成年学生、尤其是女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工作,增强广大教师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严禁假期违规补课。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普通高中非毕业班一律禁止假期补课。普通高中秋季进入的毕业班,因高考、中考、学业水平测试、校舍安全加固等耽误课时确实需要补课的,可以适当提前开学,但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报经区教体局审批,区教体局据实核定提前开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个月;必须提前告知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批准的事由、提前开学的时间、地点、内容;必须无偿进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收取补课费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不得将校园、校舍出租、出借给其它教育机构或个人举办各类培训班。
五、因今年校安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学校要提前到6月20日左右放暑假,原定6月底的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考核延期到9月份进行,请各校总结好上半年的安全工作,谋划好下半年的安全工作,特别要找问题、查隐患、补漏洞,使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4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安监总厅应急〔201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企业: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1〕19号)部署,制定了《2011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2011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及其有关实施意见的要求,以提高应急能力为中心,以建设更加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为重点,以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为先导,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全面提升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作出更大贡献,为“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1.大力加强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的要求,先期建设好河北开滦、山西大同、黑龙江鹤岗、安徽淮南、河南平顶山、四川芙蓉、甘肃靖远等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其他14个国家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参照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开展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平顶山队示范建设,通过示范建设形成一套建设标准、一套制度规范、一套教育培训教材、一套应急行动预案、一套实训演练科目和一套基础设施等“六个一”成果,为其他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提供成熟的经验。加快地方骨干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推动矿山企业按照有关标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油气田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采取政企共同出资方式,依托石化、石油、建筑施工、航运等中央企业应急救援队,推进国家(区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区域油气田应急救援队及隧道施工、水上交通、海上石油等其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指导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地方骨干队伍建设。
3.支持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大力推进公安消防、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搜救、船舶溢油、民用航空、电力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布局、健全体系。
4.加强矿山医疗救护队伍建设。搞好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规划,将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医疗卫生应急体系,依托各地优势医疗资源,建设装备精良、高水准的国家(区域)和地方骨干矿山医疗救护队,提高医疗救护技术和装备水平。充分发挥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矿区医疗机构的作用,将矿山医疗救护点向井(坑)口延伸。
5.鼓励和发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社会力量。加强对社会应急救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引导、推动、扶持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规划、法制和预案工作
6.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十二五”有关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政企结合、条块结合的原则,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各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企业要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工作部署,同步建设、同步推进。
7.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标准的制定工作,尽快出台《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财税扶持政策、应急救援征用补偿政策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服务收费等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研究解决救援车辆快速通行、事故救援中牺牲人员荣誉抚恤等问题,完善各级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现场处置、应急投入、物资保障等应急工作制度。
8.加强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进一步加强预案管理、提高预案质量、完善预案体系,尤其要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相互衔接性。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切实落实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遇到险情时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做到所有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工作岗位都有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关键应急程序简明化、图表化、牌板化,易懂好记。
严格执行预案审查和备案制度,依法将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的应急预案作为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强化监管监察。应急预案不健全或未通过专家评审的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行业企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尽快制定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规范和指导应急演练工作。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重点车间(工段)、班组的应急演练要经常化。
三、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9.加强应急值守和统计分析工作。进一步健全并严格执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接收、研判、上报、处置事故及预警信息,做好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和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应急平台在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方面的作用,及时传输现场图像信息、报告现场情况;建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应急机构、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信息沟通渠道。
大中型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健全值班机构和制度,实行24小时不间断应急值守,做好各类事故及预警信息处置和统计报告等工作。
10.加强应急总结评估分析工作。做好事故救援总结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事故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典型救援案例分析报告、应急管理评估分析报告等制度,通过评估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11.努力提升救援队伍素质。大力开展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示范活动,加强矿山救护队正规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装备、服务水平和救援、管理、保障能力,切实做好应急救援队伍资质认定工作,争取用1-2年时间,各省(区、市)专业矿山救援队伍至少有1/3达到二级资质以上。
12.加强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制度,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监督指导,强化从业人员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严防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广泛开展各级各类救援队伍指挥员救援战术、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将典型救援案例纳入救援队伍指战员培训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中介组织、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应急知识,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13.加强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按照《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部门数据库表结构规范(试行)》和《应急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试行)》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等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及时采集、更新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信息。
14.办好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论坛及展览会。认真做好会议和展览会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参会和参展,以此为平台,展示和宣传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成就,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应急理念、经验和技术,促进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四、加强事故预防和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
15.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机制,做好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加强对存在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做好重大危
险源的辨识、评估、备案、登记建档、监控和安全管理工作。依托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金安”工程系统,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尽快实现重大危险源的网络监管。重大危险源未经检测、评估或监控措施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的企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16.推动各类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按照“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组织引导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等优势,对本企业和服务范围内企业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重点围绕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铁路施工、道路施工、建筑施工等单位的重点系统、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排查事故隐患。对应急队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要及时整改。
五、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保障能力建设
17.推动应急救援技术装备产业发展。加强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将大型高端应急救援装备、关键应急救援技术的研发纳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体系,加大国家对应急救援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大力扶持在应急救援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单位进行应急救援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培育应急救援专用设备制造产业。
18.推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与发展。坚持以应急救援需求为导向,指导有关应急装备和物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搞好产学研结合,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机制。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经过实践检验、能显著提高救援效果的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优先推广应用紧急避险、应急救援、逃生报警、逃生路线标识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不适应救援需要、不符合相关标准、性能不高、不能保障救援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落后救援技术装备要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予以强制淘汰。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
19.积极采用国际、国内先进应急救援装备。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引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装备,重点引进、采用高效快速救援钻机,大型排水设备,大型清障支护设备,快速灭火、堵漏、洗消设备以及人员避险、搜寻、定位等装备,提高应急救援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
20.加快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尽快建立健全省(区、市)、市(地)和重点县(市、区)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开发和完善应急保障、模拟推演、监测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应用系统。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系统建立应急平台。
21.加快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坚持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社会化储备与专业化储备相结合,针对易发事故的特点,依托大型企业储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指定相关生产企业储备一定的应急装备、物资生产能力,并建立专门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网点;在国家(区域)应急救援队储备一定的大型特种救援装备和相关物资,努力形成多层次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对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且救援难度大的事故的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储备与调运机制,确保储备到位、调运顺畅、及时有效、发挥作用。企业要针对本企业事故特点,加大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力度,尤其要针对重点工艺流程储备必要的应急物料、应急器材等应急装备和物资。
六、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22.加强应急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推动所有市(地)和重点县(市、区)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已经建立的省级和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切实做到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和装备“五落实”,有效发挥综合监管和事故救援指挥、指导、协调作用。加快推进省级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能力建设,重点组建武装好26个省级煤矿安监机构的矿山救援中心。逐步理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与相关专业应急机构的关系。
23.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会议制度,强化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救援快速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协作机制、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构与有关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工作机制。深化与地震、气象、海洋、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的预警和应急协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
24.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督促基层政府和组织落实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工作。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要设置或指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办事机构,小型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与周边企业的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5
各分公司:
2011年即将过去,为进一步找出不足,总结提高,为2012年公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将就各方面工作进行2011年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关于做好2011年工作总结。
1)2011年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照年初签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分析完成的工作任务、程度,总结成功经验;
2)针对2011年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认真分析、总结不足,查找存在问题;
3)2011年各项主要经营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及影响完成情况的较大增减因素分析。
二、关于做好2012年工作计划。
1)针对2011年存在问题,提出2012年整改措施; 2)2012年各项工作计划和主要工作目标; 3)2012年各项主要经营指标预测及措施分析。
三、副经理以上领导就岗位职责和2011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详细的述职报告。
四、具体要求:
1、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问题清晰、措施明确、数据准确、简明扼要。
2、请各经理按照以上通知要求做好总结,部门总结一份、各部门经理述职报告一份。各部门及党支部工作总结、各经理的述职报告于2011年12月20日前交至市场部。
3、各种总结、报告均以电子版形式上报。
xx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6
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2〕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012年5月17日,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协调小组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安监总管一〔2012〕68号),对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11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提出了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
现将《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安全监管、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要继续加强协同配合,强化依法监管,继续落实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深化“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技术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巩固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
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扩大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成果,解决尾矿库安全、环保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动尾矿库安全环保形势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努力实现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我们在总结2011年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2011年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和进展
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安监总管一〔2011〕62号),对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作出具体部署。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围绕促进尾矿库安全和环保形势稳定好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和《意见》精神,强化落实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为切实落实尾矿库管理的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严格安全、环保准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等工作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尾矿库数量较大、问题较多、隐患较重的地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了从源头上解决尾矿库安全问题的充填法采矿、一次性筑坝等对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尾矿库企业结合实际,积极研究制定有关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落实地方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二)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地区、各单位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的《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方案》(安监总管一〔2009〕112号)的要求,进一步严格落实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责任,强化挂牌督办,深入督导检查,加大政策扶持投入力度,切实强化落实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国危、险、病库数量由2008年底的4910座下降到1095座,下降77.7%;排查出一般隐患41875项,已整改40246项,整改率96.1%;排查出重大隐患89项,已整改72项,整改率80.9%。环境保护部调度处置了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7起,建设了尾矿库环境风险信息报告系统,组织地方排查整治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广东省积极开展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专项检查,全面落实尾矿库安全隐患治理项目各项措施,对3个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并完成了整改;山西省对尾矿库闭库治理验收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完成了79座尾矿库的闭库治理验收工作。
(三)强化依法监管、突出“打非治违”,尾矿库整顿关闭工作取得新成效。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安委明电〔2011〕7号)的要求,各地区积极行动,结合“打非治违”进一步开展了尾矿库整顿关闭工作。在完善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的基础上,严格关闭程序和标准,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建设和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尾矿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打非治违”和整顿关闭工作成果。2011年,全国共取缔关闭了765座尾矿库。河北省深化“打非治违”工作,加大整顿关闭力度,对221座尾矿库落实了关闭措施。
(四)多措并举、各方联动,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资金得到有效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无主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关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也加大了资金投入。截至201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吉林、广西等13个省的53个危、险、病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项目下达了专项资金3.637亿元,并对中西部25个省(区、市)的尾矿库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项目下达了专项资金4989万元。财政部已向贵州、甘肃等12个省的88个尾矿库闭库治理项目累计下拨了专项资金16.3亿元。此外,各有关地方政府和尾矿库企业积极落实配套治理资金,加大对尾矿库隐患的治理力度,地方政府投入3.76亿元,企业投入22.36亿元,有力地推进了隐患治理工作。湖南省高度重视尾矿库隐患治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重点,自2009年起已连续三年每年安排治理尾矿库隐患专项资金5000万元。
(五)大力推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尾矿库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许多地区和尾矿库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177号)和《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等要求,制定方案,研究探索相关政策措施,以点带面,狠抓落实,积极推广应用了尾矿库在线监测、尾矿充填、干式排尾和尾矿综合利用等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578座尾矿库应用了在线监测技术,295座应用了尾矿充填技术,456座应用了干式堆排技术,368座应用了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尾矿库安全生产条件和本质安全水平。
(六)认真组织开展尾矿库汛期安全检查,尾矿库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尾矿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一〔2011〕66号),组织了8个检查组对湖南、广西等16个省(区)进行了防汛工作专项检查,并针对93座尾矿库的251项安全隐患及时下发了隐患整改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做好安全生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紧急通知》(发改电〔2011〕199号),要求重点防范尾矿库等重点领域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汛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1〕503号),要求各级环保部门严肃查处尾矿库等重点领域企业借汛期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新修订的《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8号),进一步规范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对赤泥库、锰渣库、核工业矿山尾矿库、铬渣堆场、磷石膏堆场以及其他危害性较大的废渣堆场进行了普查摸底,对武钢集团尾矿库安全隐患进行了现场督查,并对群众举报的4起尾矿库安全隐患进行了核查。各有关部门及时印发通知、传发信息,加强预警预报,强化监督检查,深化隐患治理,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基本实现了尾矿库安全生产。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尾矿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11年全国尾矿库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1人,同比分别增加1起、减少5人;其中5起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二)尾矿库安全隐患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截至2011年底,全国仍有1095 座危、险、病库尚未得到治理。另有停用库1968座,其中大部分的废弃库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及地方财力不足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及时治理,有的已经演变成危、险库,成为新的重大危险源。
(三)无能力治理的尾矿库数量较大。受矿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一些尾矿库企业由于经济效益差等原因,无力对治理尾矿库安全隐患或实施闭库进行投入,甚至存在一些尾矿库企业业主逃逸的现象,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尾矿库甩给地方政府,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隐忧,给库区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
(四)安全监管力度仍然不够。个别市(地)、县(市)尾矿库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部分尾矿库闭库措施不到位,存在以停代整、以停代关、以关代闭等问题;一些废弃、停用的尾矿库监管力度不够,尚未落实闭库措施;一些地区监管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联合执法效能较低。
三、2012年尾矿库专项整治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要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12〕32号)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思路,强化措施落实,通过落实责任、严格准入、政策引导、强化监管等措施,继续巩固扩大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成果,进一步提升尾矿库安全环保工作水平。
(一)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和《意见》精神,切实推动尾矿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各尾矿库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抓好相关配套措施、细则、办法的制定出台及实施,加强班组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和环保管理机构,按要求配备尾矿库安全、环保管理和技术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尾矿库建设、生产、运行、回采、闭库安全、环保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推进无尾矿山建设,严把筑坝工艺关,强化监测监控,生产单位应当编制尾矿库、季度作业计划,并按照作业计划运行,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加大安全和科技投入,促进尾矿库安全、环保形势进一步好转。四是要建立尾矿库安全、环保管理档案,工程技术档案,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和、季度作业计划,并妥善保存。五是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的标准,足额提取尾矿库安全生产费用。
(二)突出预防为主,持续深化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各地区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尾矿库专项检查,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落实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制度,努力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按照《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继续深化无主尾矿库隐患治理,进一步研究支持无能力治理尾矿库闭库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措施,扎实开展隐患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已查出的1095座危、险、病库,使病库数量控制在已取证尾矿库总量的5%以内,杜绝出现新的无主管单位尾矿库。为确保南水北调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开展中线水源地尾矿库隐患及水污染风险排查治理工作,初步建立相关档案制度。三是要继续引导和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四是要组织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无主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的审核和实施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严把治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关,确保治理效果,并结合实际和新出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深化专项整治行动的政策措施和方案。五是要督促各地区组织专家队伍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88座等别不清和560座安全度不明的尾矿库进行鉴定,为实施科学监管、科学治理提供依据。六是要切实强化尾矿库应急预案的修订、备案、审查和演练工作,强化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等应急保障,推动建立尾矿库应急救援联防联动机制,并认真落实汛期或极端天气下企业领导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应急检查巡查。
(三)强化依法监管,重点推进“打非治违”和整顿关闭工作。一是各地区有关部门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安全和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的尾矿库,要立即责令停建或停产,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依法取缔关闭。二是要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依法查处未按规定办理用地手续的行为,并依法取缔关闭无证占地非法生产的企业。三是对拒不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擅自利用废弃尾矿库进行生产的企业,要依法取缔并追究责任。四是对超量排放储存尾矿、没有正规设计或私堆乱建、擅自违规加高坝体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尾矿库,要暂扣或吊销企业相关证照,对严重违规的,要落实取缔关闭措施,确保安全和环保。五是要落实治理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被取缔关闭尾矿库企业闭库资金,限期履行闭库手续。
(四)全面推进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尾矿库安全环境保障水平。一是各地区、各尾矿库企业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设定具体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力推进,力争在2013年底前,生产运行的尾矿库均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含三级)。二是各地区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要求,健全完善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标准体系、评审组织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积极引导推动企业依标设计、依标建设、依标生产、依标管理,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防范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三是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安全许可、安全整治、选树典型结合起来,与严格要求、示范引导、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全面推动尾矿库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五)切实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工作,严把安全、环保准入关,督促新建尾矿库企业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进一步严格安全许可制度,新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对能否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论证并优先推行充填采矿法,新建四、五等尾矿库优先采用一次性筑坝方式,2012年完成20个无尾矿山示范矿井建设。二是要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的安全、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监督尾矿库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尾矿库源头治理。三是要加强对尾矿库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指导,加强对尾矿库排污申报的登记管理,加强对尾矿库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尾矿库基本情况数据库和环境风险信息报送系统。四是要严格闭库程序和闭库尾矿库的监督管理,督促尾矿库企业严格履行尾矿库闭库手续,落实闭库后的管理责任,严把闭库工程安全、环保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关。五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尾矿库安全、环保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加强联合执法、信息通报和资源共享,实施综合治理,并强化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尾矿库科学监管水平。六是要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查处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并逐级实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和跟踪督办制度。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7
国食药监办[2012]64号
2012年02月27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电子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监管,现依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药品电子监管现状
国家局从2006年开始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至2012年2月底,已分三期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疫苗、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第一期,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制剂和小包装原料药自2007年11月1日起全部纳入电子监管,涉及药品生产企业19家,药品批准文号72个,全国性批发企业3家,区域性批发企业599家。第二期,将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药注射剂、血液制品、疫苗自2008年11月1日起全部纳入电子监管,涉及药品生产企业568家,药品批准文号2471个;药品批发企业(含非法人)1.3万家。第三期,将国家基本药物全品种于2012年2月底前全部纳入电子监管,涉及药品生产企业近2800多家,药品批准文号约5.4万个。同时已于2011年12月31日前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三类药品纳入电子监管,涉及药品生产企业近600家,药品批准文号近2000个。截至2012年2月底,已纳入电子监管药品涉及批准文号5.6万个。按照国家局《关于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165号)中“逐步将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纳入电子监管”的工作要求,剩余尚未纳入电子监管的药品制剂批准文号共计11.9万个,已入网药品制剂占全部药品制剂的32%;药品制剂生产企业约4600家,其中已入网生产企业2900多家,占生产企业总数的63%;药品批发企业已全部入网。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2015年年底前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保障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最有力地打击假劣药品行为、最快捷地实现问题药品的追溯和召回、最大化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
(一)在当前已实施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疫苗、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药品制剂,实现药品电子监管的全品种覆盖;适时启动高风险医疗器械电子监管试点工作,并探索原料药实施电子监管。
(二)在当前已实现的药品生产、批发环节电子监管基础上,推广到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从而实现覆盖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的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可追溯。
按照卫生部的总体部署,开展医疗机构药品电子监管工作。
(三)拓展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的深度应用,充分利用药品电子监管数据,为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药品信息检索、监管码查询、真伪鉴别等服务,探索电子监管系统与
医保卡系统互联互通的可行性。
四、主要任务
(一)制定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法规文件
落实《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在《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中进一步明确药品电子监管的必要性。总结药品电子监管实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配合整体工作部署,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文件,明确政策要求和管理规范,及时组织宣贯和培训,确保每项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推进落实。
(二)制定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是使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各参与方在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框架下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统一的药品电子监管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包括业务规范、数据标准规范、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等,以保障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合理开发和利用药品监管信息资源,确保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共享。
1.业务规范。包括基于统一的身份认证与授权服务的业务系统访问、数据采集和上报操作、数据利用规范等。
2.数据标准规范。包括数据编码规范、数据接口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元数据标准等。
3.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规范、安全管理规范、网络安全规范、应用安全规范、数据安全规范和物理安全规范等。
(三)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的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的基础设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和管理性,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家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中有关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1.对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平台进行完善和优化,构建高性能、分布式、集约化的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平台,提供安全、受控、基于身份认证的访问和服务。
2.充分利用国家电子政务内外网资源,进一步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网络环境,实现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依照安全等级和权限划分,按需从互联网和专网接入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共享药品电子监管信息资源。
3.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依据国家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要求,根据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建设涵盖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物理环境、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安全体系,为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提供统一、稳定、高效的安全保障体系。
(四)建设药品电子监管信息资源数据中心
以药品电子监管数据库为基础,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建设由网络、存储、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构成的药品电子监管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合理利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覆盖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和消费者的药品流通数据中心,药品召回和应急调配数据中心,支撑药品电子监管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中心,数据交换和共享中心。
(五)建设药品电子监管数据备份中心
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和数据是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正常运作的核心,为保证药品电子监管业务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连续性,逐步建立中央级同城和异地灾备中心;同时依托地方局实现药品电子监管数据的二级备份,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电子监管数据备份,对突发事件和灾难及时应急响应和恢复。
(六)建设电子监管服务体系
纳入电子监管的企业和机构数量日益庞大,为保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服务质量,建设以呼叫中心、短信平台和即时通讯平台等为核心的配套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各级监管部门、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在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系统过程中的日常咨询和问题投诉,收集和处理相关建议和反馈。
(七)完善电子监管应用系统功能
随着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药品电子监管应用系统的监督、服务和辅助决策
功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药品监管形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进一步完善药品流通监管系统,以支持对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的监管,完整保存药品流通痕迹,保证非法药品无法进入合法流通渠道。
2.建设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实现药品电子监管数据的有效共享,方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延伸监管。
3.扩建移动执法系统,为执法人员现场稽查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提高执法的便捷性,增加执法力度。
4.以药品流通监管系统为基础,建设社会应急系统。进一步完善药品召回功能,一旦发生药品安全事件,能尽快召回问题药品,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安全事件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的损失。进一步实现药品调配功能,一旦发生突发性灾难,可快速进行药品库存定位和统一调配。
5.建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状态和运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完善药品监管政策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6.建设药品电子监管公众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药品信息检索、监管码查询、真伪鉴别等服务,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五、工作安排
(一)2012年完成国家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建设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批复,进行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解决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1.2012年上半年完成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建设相关软硬件系统的招标工作;
2.2012年年底前完成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和异地及同城备份中心的建设;
3.2012年年底前完成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建设,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药品电子监管应用系统的功能。
(二)2012-2015年实现药品制剂(含进口药品)全品种电子监管
1.2012年2月29日前完成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实施工作;
2.2013年2月28日前完成地方增补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实施工作,并启动药品制剂全品种电子监管;
3.2015年年底前完成药品制剂全品种电子监管。
(三)2015年年底前实现全过程电子监管
在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已实现电子监管的基础上,向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等末端流通使用环节延伸。
1.批发企业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安排
2012年年底前,所有批发企业按规定开展药品电子监管实施工作,对所有赋码药品进行核注核销,做到“见码必扫”。
2.零售药店电子监管工作安排
(1)2012年上半年完成西部12省部分零售药店(共47595家)药品电子监管软硬件设备的统一招标和配备工作;
(2)2012年年底前完成西部12省部分零售药店的电子监管实施工作;
(3)2013年年底前在总结零售药店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零售药店试点范围;
(4)2015年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零售药店电子监管的实施工作。
3.医疗机构电子监管工作安排
按照卫生部的总体部署,开展医疗机构电子监管工作。
(四)适时启动高风险医疗器械电子监管试点工作,并探索原料药实施电子监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在国家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信息办负责电子监管部署、规划、检查等工作;系统运营单位具体负责药品电子监管网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日常工作;相关司局按照职能负责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管理和使用,加强药品电子监管与药品日常监管工作融合,提出电子监管网的应用需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国家局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做好行政区域内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管理、应用和扩展。为保障
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成立专家咨询组,由国内知名业务专家、技术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论证评议有关重要政策和重要事项。
(二)资金保障
药品电子监管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药品电子监管网的建设、运营、推广培训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设资金用于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相关的建设工程、软硬件设备购置、系统集成等项目。运营资金用于药品电子监管网的技术运维、呼叫中心客服支持以及为入网机构配备数字证书(密钥)。推广培训资金用于药品电子监管推广工作中所需开展的相关培训。日常工作经费用于国家局和各省局开展电子监管相关工作。
以上各项资金由国家局结合各地区的不同情况,与各地相关部门协调,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在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推进过程中,将根据“专款专用,审计督查”的原则,接受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三)技术保障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8
2、阅读下列一段C51源程序,已知程序执行前xdata区地址0开始至地址4的5个字节单元的内容分别为0x11、0x22、0x33、0x44、0x55,执行完程序后,这5个xdata区存储单元(0~4)的内容分别为什么。#include “absacc.h” #define XD1 XWORD[0] main(){
XD1=0x1234;
while(1);}
问答题(初级、助理必答,10分)
1、某款增强型的8051单片机带看门狗定时器,其控制字WDTCN的地址为0xFF,某同学想在C51中直接使用该控制字符号,但一时找不到该款单片机对应的符号定义头文件,请你帮他写出相应的定义语句。
问答题(初级、助理必答,10分)
3、某同学在使用EDP实验箱(标准配置)时发现采用的内部的RAM不够用,还少了100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单元,请你帮他提供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电路设计题(初级、助理必答,70分)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9
扬建价〔2011〕57号
各县(市、区)造价管理机构、各有关单位、各有关人员:
根据省建设厅 “关于组织开展2011全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的通知”(苏建函教[2011]562号)文件精神,今年十一月全省将开展2011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考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专业及内容
考试专业为土建、安装、市政、装饰,等级为初级、中级、高级。一个人可同时报考两个专业,但土建和安装专业、市政和装饰专业不能兼报。
考试课目为工程造价基础理论和专业案例。在江苏取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97年后取得《江苏省工程造价编审专业人员资格证》和09年前取得江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管局)颁发的预算员证书的报考人员,免考工程造价基础理论。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初级造价员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工程造价及工程类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含2012年毕业生);
2、其他专业中专(或高中)及以上学历,从事工程造价工作满一年;
3、持有本省造价员、编审专业人员或预算员证书。
(二)报考中级造价员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本省造价员资格、编审专业人员资格或持有本省预算员证书四年以上,近两年至少有两项工程造价方面的业绩;
2、具有工程造价及工程类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工程造价工作满两年。
(三)申报高级造价员资格应具备下例条件:
1、取得中级造价员资格4年以上;
2、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3、近两年在工程造价编审、管理、理论研究、著书教学等方面有显著业绩。
三、报名方式及考试应提供的材料
(一)报名方式:
1、报考人员登陆扬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造价员考试”报名窗口,已有本省造价员资格证人员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资格报考”栏目填写报考相关信息,无本省造价员资格证书的初次报考者需按系统提示申请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填写报考相关信息;
2、报考条件有从事造价工作年限和业绩要求的,需在系统更新或填报工作经历、工作业绩;
3、上传或更新身份证、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等扫描件;
4、预算员或编审专业人员报考造价员的,进入系统后必须在窗口顶部报考选项上勾选“预算员或编审员”,并增加上传“预算员证书”或“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编审专业人员资格证书”扫描件;
5、网上上报和打印申请表签字盖章;
6、携带相关书面材料到所在市县造价管理机构报名。
(二)报考初级造价员资格提供以下资料:
1、《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报名表》两份;
2、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预算员证书或编审证书(指持有预算员证书且初次报考造价员资格人员,以下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从事工程造价编审工作年限证明;
4、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
(三)报考中级造价员资格提供以下资料:
1、《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报名表》两份;
2、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预算员证书或编审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年限和近两年两项业绩证明;
4、本人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
(四)申报高级造价员资格提供以下资料:
1、《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报名表》(报名表上必须有单位推荐盖章)两份;
2、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造价员资格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
4、本人近两年从事工程造价编审、管理、理论研究、著书、教学等方面两项业绩材料。业绩材料必须为以下内容之一:
(1)总造价3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造价编审成果;
(2)国家、省工程计价定额编制成果;
(3)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工程造价控制、确定、管理等方面的论文、专著或研究成果。
四、考试教材
1、本次考试仍使用2009年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四本教材:
(1)《工程造价基础理论》(各专业通用);
(2)《建筑及装饰工程技术与计价》(土建装饰专业用);
(3)《安装工程技术与计价》(安装专业用);
(4)《市政工程技术与计价》(市政专业用);
2、2011年《考试大纲》(各专业通用)。
五、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自9月1日至9月20日;
2、考试时间为2011年11月5日—6日。其中:5日上午考工程造价基础理论(闭卷),5日下午考土建、安装专业案例(开卷),6日上午考市政、装饰专业案例(开卷)。
六、报名费用
根据苏价函〔2009〕76号、苏财综〔2009〕57号文件规定收取。具体如下:报名费每人每专业10元;考试费:理论60元;案例每专业70元。
七、其他有关要求
1、各县(市、区)造价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造价员考试的初审工作,在受理报名考试资料时,要认真验核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造价员证书、预算员证书、编审证书等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盖原件已核印章及验核人签名,严格掌握报名条件。
2、高级造价员资格认定,按苏建价站〔2006〕13号文件实行考评制,即本人申请、单位推荐、案例考试合格、造价业绩突出、经省高级造价员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请各县(市、区)造价管理机构严把报考资格关。
3、市及各县(市、区)造价管理机构联系电话。市区:87970608;仪征:83417846;江都:86973969;高邮:84069116;宝应:88992860。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指南
二○一一年八月十三日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 篇10
实际操作考试试题
(请将此题通过PPT或白板等形式统一在考场展示给考生,供考生考试之用)
第一题:本题为必答题,初级、助理级考生都必须作答。(5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利用所提供的器件(元器件清单附后),设计一个音频(20Hz~20kHz)脉冲整形电路,具体要求:
(1)输出矩形波信号兼容TTL电平。
(2)对初级考生,输入信号为Vp-p=500mV的标准正弦波(无偏置电压);对助理考生,输入信号为Vp-p=50mV的标准正弦波(无偏置电压)。
提示:自行焊接的通用板可替换EDP实验箱上的信号调理模块后进行调测。
第二题:本题为附加题,初级考生不答,助理级考生必须作答(25分;答题时间60分钟)采用51单片机对上述矩形波进行频率测量,硬件接口电路自行确定,编写测试程序,完成波形的频率测量。要求:
(1)在LCD显示器上显示测量频率数值,测量精度优于1%。(15分)
(2)具备掉电保存测量结果的功能,并能在LCD显示器上显示掉电保存的结果。(5分)
(3)进一步扩展测量频率范围至200kHz。(5分)
提示:掉电保存功能可以使用EDP实验箱上的EEPROM存储器来实现。
附电路设计题可选用元器件清单:
(1)OP07
2片 1片(2)NE555
【关于2011年秋季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安排的通知】推荐阅读:
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 范文07-04
关于2011年南华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及学位论文答辩安排的通知06-30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年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07-27
关于集团2014年春节值班安排的通知08-14
关于2011年学费减免的通知08-23
关于做好2011年遴选选调生和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考察和录用审批工作的通知08-22
关于做好2011年防汛工作的通知10-15
开展2011年度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安排10-27
关于举办2011年元旦文艺晚会的通知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