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共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1
初中物理测试题
胡朝晖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_____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_空气柱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为__真空____不能传声。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拨动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中传播.4.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5.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
().6.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7.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8.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dB.9、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 传播;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一端敲击,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响声。
10、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其中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
12、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的叫声的音调高,()的叫声的响度大。
13、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14、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 米。
15、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16、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17、有一木头锤子轻轻的敲击鼓面和重敲鼓面,音调、响度中,发生变化的是();不发生变化的是()。初中物理测试题
胡朝晖
18、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不开,不开!”,小兔子能听到狼的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
和()中传播,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兔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狼和兔妈妈的()不同。
19、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dB.20.人类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
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4.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5.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7.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8.同学们在教室中听不到老师讲话的回声,这是因为()
A.老师讲话声音小
B.教室内不能发生声的反射 初中物理测试题
胡朝晖
C.回声和原声传到同学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s D.老师讲话声音洪亮
9.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台风
10.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发声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
D.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
三.探究题(15分)
1.(10分)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2.(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下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简答题
1、说说我的们四周有哪些烦人的噪声?
初中物理测试题
胡朝晖
第一章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观察、动手、思考、理解、实际、社会; 2.振动、振动、鼓面停止振动;
3.液体、固体、真空; 4.响度、音调、音色; 5.噪声、能量 ;6.鼓膜、听觉神经、听觉神经 ;7.B、C、A ;8.90、70、50 二.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C 7.C 8.B 9.C 10.D 11.D 12.C 13.A 14.A 15.D 三.探究题
1.泡沫塑料、木板、硬纸板、玻璃 内部疏松、表面不平;
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和丁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声源振动、丙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2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母亲河——黄河的基本知识, 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并拥有综合分析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本节课对我们地处西北地区的学生具有难度, 作为教师, 我必须让抽象的黄河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并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拨动他们纯真的爱国之情。让本节课成为同学活动充分, 思维活跃, 快乐合作, 课堂高效, 体现新课改理念的代表课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读图完成黄河基本知识整理; (2) 能分析理解黄河对我们的贡献; (3) 能读图分析出黄河之患的由来; (4) 能设计一两条治理黄河的科学方案。
地理能力目标: (1) 可以徒手绘制黄河简图; (2) 学会使用黄河水系及地形图。
德育目标:激发同学们对黄河的忧患意识, 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情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长久以来仍把地理学习当作“副课”对待:上课应付, 学习不积极, 兴趣不太浓厚, 被动学习状态比较明显, 地图的使用能力较差。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鲜活、趣味性的图片, 刺激他们的直观体验;通过反复地读图、用图练习, 利用地图串联知识, 以图带练, 轻松掌握黄河知识。同时抓住中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设计一系列能够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 满足每位学生的参与欲望,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会实用的地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先播放黄河的图片, 配以背景音乐使学生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然后通过组织同学们吟诵黄河诗词, 引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唤起在我们心中都深藏着的那一份浓浓的黄河情、中国心!
1. 黄河知识知多少
首先出示黄河水系图, 利用导学案,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竞赛形式, 完成黄河基本知识的自学整理总结, 通过学生活动, 基本了解黄河的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整理、讨论、归纳总结,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及能力, 养成用图、析图的良好习惯, 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2. 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首先给出图片, 利用导学案关于黄河不同河段特征的引导, 总结出不同河段特征, 认识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思考, 增强自信心。
3. 师生小游戏
(1) 徒手一笔绘黄河 (利用稿纸和电子白板小组合练, 先描画, 再以手指代笔, 快速描绘, 做到心中有图) 。
(2) 快报黄河站名 (主要的水电站和地名) (3—4位同学上台指图、大家模拟黄河旅行报站名, 老师加大梯度和难度)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读图、绘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 给他们创设“活动情境”建立脑海地图, 做到心中有图, 以图记忆。
保留一份同学们绘制的最佳干流示意图, 为后面的游戏做素材。
4. 讲解黄河之功:发电、灌溉、塑造、旅游
小活动:请你来当小老师!同学上台讲解导学案中的选择题, 充分让同学展示,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互动的舞台。
5. 黄河的忧患、产生原因及治理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 得出黄河的主要灾患, 并讨论这些忧患是怎样产生的, 使学生了解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 观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 并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植被稀少、人为破坏等) 。引导同学们通过合作、研究, 提出对黄河治理合理科学的建议, 拓展知识容量和深度, 理解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案, 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通过各小组协作式学习,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断流, 同学们也提出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等方案。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顺利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6. 我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黄河已是伤痕累累, 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把小组的最佳方案以小标签的形式贴在黄河干流示意图上, 让母亲河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美!
五、课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3
【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结构】
【试题解析】
例1 (2010·东莞)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B.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理解情况,通过审题可以看出,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中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掠夺,故选择C。
例2 (2010·汕头)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通过分析题目可以看出,B选项说的是曾纪泽通过谈判的方式收回伊犁;C选项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乾隆皇帝带领下取得的;左宗棠提出海防和塞防同样重要,所以D选项不正确;左宗棠带领三路大军进入新疆,打败阿古柏伪政权,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所以只有A选项正确。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10年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逝世160周年,他曾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几百万斤鸦片,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曾在被贬途中写下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位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林则徐
2.晓明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他要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他应该选择()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上海已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它见证了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近代使上海蒙羞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晓雯的曾祖父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5.电影《圆明园》借助西洋牧师朗世宁的视角客观回顾了圆明园的成园过程,再现了统治中国两个多世纪的一个大家族、四个帝王真实的皇家生活,探讨了清王朝的兴衰。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
()
A.瓦德西B.戈登C.华尔D.西摩尔
7.两次鸦片战争都直接冲击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使之逐渐发生变化。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诗句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关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9.光绪皇帝曾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下列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A.《林则徐》 B.《太平天国》 C.《甲午风云》 D.《末代皇帝》
10.梁启超、林缵统等八十余人在《呈文》中指出:“外夷久存觊觎之心,而吾又以台鼓舞之,诱召之……是吾割肉而自毙也。”这段话是对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危害的形象描述()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阿蛮为了养家糊口,进了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做童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寫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②①
1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中列强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中国近代史上,堂堂的大清帝国是列强眼中的“一只羊羔”,可以任意宰割。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列强有()
A.英法美 B.英美日 C.英日俄 D.法美俄
17.晓强的曾祖父一生坎坷,饱经沧桑,老人生于1848年,卒于1940年,他一生可能经历()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22日起在虎门镇举行,数十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虎门,交流和展示鸦片战争学术研究的成果。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名称与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國《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某皇家园林时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2)中国面临如此劫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3)列强在这次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0.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中华民族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休戚与共;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多风雨,所以我们懂得国必兴旺。”这段话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发展的渴望。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处境。请你依据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一 闭关锁国下的清王朝图二 鸦片战争
图三 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图四 八国联军在北京挨家抢劫
(1)根据图一分析闭关锁国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图三描绘的状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4)读图四,你认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5)从后三幅图中,你认为中国近代的斗争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A 4.B 5.B 6.C 7.D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A 15.D 16.C 17.B
二、18.(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2)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妥协。(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与完整,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4)直接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5)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结构】
【试题解析】
例1 【2010·株洲】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属于洋务运动的作用,但结合题干分析,在洋务运动影响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近代工厂,这说明在洋务运动影响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B。
例2 【2010·东莞】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D.“民主”与“科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A、B选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选项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只有D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1860年,曾国藩就上奏咸丰皇帝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2.解放军东海舰队于2010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东海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对于自身海上实力的自信,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回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3.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步履蹒跚,充满坎坷。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等新式海军
4.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走向了富强的道路
6.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为它
()
A.没有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B.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进行变法
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7.北京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一所名牌大学,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8.戊戌变法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死水塘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戊戌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9.“民生”是党和政府历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都把解决好民生问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世纪初,一位伟人将民生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位伟人是()
A.曾国藩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10.皇帝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是我国封建制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事件,史诗巨片《辛亥革命》于2010年8月在长春电影节举行开机仪式,阵容堪比《建国大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2.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反抗帝国主义压迫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做斗争
13.“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分不开()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民主义 ②民主,科学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1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C.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国家统一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分别指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
(2)材料二提到“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这些政治力量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18.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兴华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为推动近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将A、B、C、D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事件填在右面的横线上。
(2)请写出A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主要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中国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A 2.C 3.A 4.C 5.C 6.C 7.B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A 15.A 16.D
二、17.(1)经济上的工业化是指洋务运动;政治上的民主化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的“西化”是指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2)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3)特点:由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感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意思相近即可)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4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
(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5
【例1】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_____。【分析】声音传播必须依靠媒介物,而月球表面没有传声的媒介物,更无通常使人耳感受的传声介质——空气。因而,对人来讲月球表面上就是无声而“死寂”的。
【解答】没有空气。
【例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一般来说,男性声带振动较慢,女性声带振动较快,所以男性的音调较低,女性音调较高,在音乐方面的高音和低音也是指音调的高低。【解答】A。
【例3】有经验的工人师傅检查机器运转情况时,常把金属棒一端抵在机器上,另一端靠近耳朵可听出机器各部件是否正常,他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分析】当机器运转时,机器上不同部分均要产生规则的振动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耳朵时,由于混杂在一起无法分辨发声的具体部位,由于金属棒传声的本领远远高于空气,声音通过金属棒传入工人师傅耳朵内,工人可凭经验判明各部位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从而可以判断部件是否正常.填空
1.音乐会上,打击乐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并经_______传入人耳。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不能传声。
2.将一台正在播放收音机用塑料袋封装后完全浸没在水缸中,此时人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此现象表明_________。
3.古代人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某同学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了一下,另外一个同学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则他听到声音的次数是3次,第一声从_______中传来;第二声从_______中传来;第三声从_______中传来。6.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物体振动_______,音调越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7.比较蚊子和牛发出得声音,一般情况下,_______的声音的响度大,______的声音的音调高。8.在挑选瓷器时,用轻轻敲击的方法可以判断它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_______这一特性来判断的。9.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是频率为______的声音,但_______波与_______波是听不到的。
10.“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不同.
11.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 选择
12.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13.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14.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15.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
A.音调和响度
B.响度与音色
C.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16.我们能同时辨别出几个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
A.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B.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
C.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
D.以上都不对 1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 18.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响度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19.几个相同的水杯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各水杯()
A.振动的振幅不同
B.振动的频率不同 C.各声音的音色不同
D.和以上三者都有关 20.一位同学在听诗朗诵,下列声音不是噪声的是()
A.有人在周围大声吵闹 B.窗外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
用心
爱心
专心 C.录音机里朗诵的声音
D.录音机里的“嚓、嚓”声 21.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2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综合
2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3-10-25):“协和”超音速飞机诞生于1969年,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快的客机,于1976年投入商业运营,自此开始了它在18000米高空征服“音速”的生涯。然而,由于受近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协和”客机的乘客锐减,昂贵的运营和维修费用让英法航空公司不堪重负,2003年10月23日“协和”客机被迫放弃使用。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噪音、环保问题,还有3年前那场空难所引发的关于安全的疑问,但最重要的是,协和先进的技术始终未能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和欢迎。
(1)超音速客机每秒飞行的距离在()米以上(假设空气温度为15℃)。
(2)从声的角度看,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之一是它在起飞的时候,因为需要有比一般的喷气式客机快30%的速度进行滑行,在机场附近产生的()污染相当严重,再加上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冲击波在几公里以外仍然很响亮,大部分的国家都禁止协和客机从自己的领空飞过。
24.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一些纸屑,然后用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幺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幺?
25.为什么蝴蝶在空中飞时悄无声息,而苍蝇的嗡嗡声却令人讨厌?
26.试举例分别说明超声波在科技和医疗上的运用。(各举一例)
27.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音调和物体振动的快慢的关系。
28.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m/s,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三种合理的情景。
用心
爱心
专心
29.人类发声的最低频率为85Hz,但超过80dB的声音,我们就觉得有点忍受不了,这两个数据之间有矛盾吗?请你解释一下。
30.潜水员在沉船上放置了一个能发声的仪器,仪器发出的声音经0.18s被浮在海面上的打捞船接收,求沉船到打捞船间的距离?(海水传声平均速度是1530m/s)
用心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篇6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猝然(cù)妥帖(tiè)琐屑(suǒ)祸不单行(hu)
B.教诲(huì)时髦(máo)赋闲(fù)驰骋疆场(chěng)
C.捉摸(zhuō)推搡(sǎng)附和(hè)鲜为人知(xiān)
D.针灸(jiǔ)积攒(zǎn)菲薄(fēi)姗姗来迟(shān)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疮疤尴尬诀别长途跋涉
B.霹雳晦暗凌驾气冲斗牛
C.仰慕鞠躬苍茫抑扬顿挫
D.迁徙羁绊店铺金榜提名
3.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C.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D.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浙江绍兴
B.《背影》――《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江苏扬州
C.《老王》――《谈艺录》――钱钟书――江苏无锡
D.《信客》――《秋雨散文》――余秋雨――浙江余姚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第一部分(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A.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棵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B.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qīqiāo()。
C.移民局不准他离开美国,并以叛刑和罚款加以恐吓()!
D.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chàyì(),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1)给A、C两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2)根据B、D两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3)上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句中的应改为。
句中的应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B.高考前夕,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交车上被歹徒砍伤,见歹徒仍在行凶,他们义愤填膺,奋力夺刀,制止了歹徒,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考生”。
C.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勇夺多枚金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体育馆内总会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虽然他们是萍水相逢,但在后来的参展交流中,他们很多人都成了朋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20xx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4.古诗文默写。(6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写出了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高尚人格与积极的人生观。
(2)用典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杜牧《泊秦淮》中用典的诗句是:“,
。”
(3)诗人陆游在垂暮之年仍不忘收复失地,即使在梦中,也念念不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正体现了这一点。
5.张丹想用对联的形式来表现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爱国情怀。请你根据她拟写的上联,选择下面提供的任意一篇文章的内容对出下联。(2分)
《始终眷恋着祖国》《过零丁洋》《枣核》《春望》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6.品析“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中的“连”字
的表达作用。(2分)
7.买回《山海经》后,阿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8.当阿长买来书时,“我”有怎样的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境?(3分)
9.在阿长买来书之前,写“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有什么作用?(3分)
10.阿长买到的这本《山海经》刻印粗拙,纸张发黄,图像也很坏,为什么那时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
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白玉琴老师。一天上语文课,白老师讲“小猫钓鱼”。她把课文念完之后,提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我那时梳着齐眉娃娃头,一缕湿发遮住了眼帘。汗水淋淋的我顺手捋了捋头发,白老师立刻大声说,好啊,毕淑敏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请起立。A我魂飞胆颤,当下想以后哪怕是头发把眼珠刺瞎了,也不再捋头发。我恍若慢镜头一样起身,企图拖延时间以想他法。也许因为我动作太慢,白老师在这个当儿另起了主意。她说,毕淑敏站到讲台上来,面向大家复述课文。
天啊!没有任何法子对抗,我只好拖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咬牙切齿痛下决心,以后剃成个秃瓢,永不留发。B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然而无论怎样蹒跚,总有到了尽头的那一刻,我只好战战兢兢地开始了回答。
如何下的课,全然忘却。以上是我开蒙之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开蒙,古时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现如今泛指儿童开始上学识字。早年的开蒙礼,要由礼官为即将入学的孩子们,在额头点一粒大大的朱砂眼。点眼的具体位置是在鼻根上方印堂的中央,名曰“开智”。象征着这孩子从此脱离了蒙昧的混沌,睁开了天眼。朱砂色艳如血,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美艳无比且触目惊心。之后是孩童学写“人”字、谢师恩、开笔石上练字、初背三字经……破蒙如同破晓,人生从此曙光乍现。
“小猫钓鱼”后,我听白老师对别人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记性的孩子,居然把整篇课文复述得几乎一字不差。几十年后我重回母校,有年轻老师对我说,白校长(白老师已成为校长)至今还会说起当年的你,是多么聪慧……
时至今日,我常在想,自己并不聪明,那一日的捋发,看似偶然,也许是心中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使然。细心的白老师看穿了一个畏葸的女孩乔装打扮后的渴望,她温暖地推动了孩子的尝试。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将伴随终生。
我上学时没有举行过开蒙礼,白老师就是我的朱砂。
(选自《北京晚报》,作者毕淑敏,有删改)
11.作者为什么用“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这个令人费解的句子作为题目?(3分)
12.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说说画线句A的妙处。
(2)阅读画线句B,为什么作者说从课桌到讲台只有几步,但却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
1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将白老师比作“我的朱砂”?(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1分)
礼拜二午睡时刻
何君华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背包客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
水壶里早已经没有一滴水,要不是渴得实在难以忍受,背包客是不会失礼地闯进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背包客一推开门就发现炉子上有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他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把茶壶拎了起来,像刚跑了一千里戈壁的老马一样一口气把奶茶喝了个精光。
背包客在桌上放下二十块钱,又觉得不妥,还是觉得应该等主人回来。
这一等就是一天。
阿拉坦乌拉带着他的羊群跑到遥远的乌日更草场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背包客听见屋外的动静,连忙起身走了出来。背包客抱歉地说:“老大爷,实在对不起,我见你家没有锁门,冒昧闯了进来,请你原谅。”
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背包客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
背包客以为主人生气了,只能像一棵秋天的马莲草一样局促地站在那里。
等安顿好羊群,主人终于说话了:“什么是锁?”
背包客这才发现,主人的门上根本没有锁。
主人的话让背包客震惊了。背包客试图给主人解释一番什么是锁,但是他马上陷入了困境,他发现给一个没见过锁的人解释什么是锁无异于给一个没见过马的人解释什么是套马一样困难。他只能勉强解释说,锁是一种工具,把它安在门上别人就进不来,只有用钥匙才能把它打开。
主人马上摇了摇头:“那怎么行?那肯定不行。”
背包客说:“那怎么不行?那样的话别人就进不来了呀。”
“那怎么能行呢?那路过的牧民们口渴了就没有水喝了呀。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里休息?”主人不解地问背包客。
原来,主人房门大开就是为了方便像背包客这样的口渴者进来“偷”水喝呀。
“我们早晨从东边出发去放牧,到了晚上则从西边回来,中间要走很远的路,不饿不渴不疲乏是不可能的,铁打的汉子也不可能。”阿拉坦乌拉比划着说。
主人生起了火,问背包客:“年轻人,在这里住一晚吧?”
吃晚饭的时候,背包客又问道:“你们这里所有的牧民都不上锁吗?就不怕东西被偷?”
“为什么要偷呢?每一个哈丹巴特尔草原的蒙古人都有手有脚啊。”主人不解地反问。
“可是你不怕别人进来把你的东西吃光喝光?”
“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主人哈哈大笑。
躺在阿拉坦乌拉老人家暖和的床上,背包客失眠了。背包客想不到这片草原上的牧民们竟然不知道锁为何物,用阿拉坦乌拉老人的话说,门只是用来抵御风寒而不是用来防贼的。
背包客彻底被震撼了。很快,背包客写的游记《哈丹巴特尔草原的奇迹》就发表在了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旅游月刊《旅游者》上。一时间,更多的驴友像蜜蜂一样涌向了哈丹巴特尔草原。
背包客再次来到哈丹巴特尔草原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这回他看到了更加令人震惊的场面――家家户户都上了锁!
他迫不及待地找到阿拉坦乌拉家,阿拉坦乌拉老人家里竟然也上了锁――一只油绿的挂锁在阳光下分外刺眼。
“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
“家家户户都上了锁。这不,我只好骑马走这么远的路回家吃饭。”老人不高兴地说。
此刻正是哈丹巴特尔草原上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背包客没有一丝困倦,但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口干舌燥。他有一股打人的冲动,但是终于什么也没做。他只是孤独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永恒的忏悔者。
(选自《20xx年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5.分析“背包客发表游记”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背包客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阿拉坦乌拉为什么用“并不理会”“自顾自”这种态度对待背包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为什么要强调阿拉坦乌拉“中午时分骑马归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锁”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丰富内涵。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锁”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学习了《背影》《台阶》后,同学们深受感动,于是在班上开展了“亲情之舟”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8.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仿照画线句,在空白处补充一句话,使语意连贯。
爱是一盏灯,照亮黑暗的远方;,;爱是夏日
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2分)
19.请你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发一则短信给父亲,要求用上“台阶”二字。(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0.《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鲁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从哪来的?(3分)
四、(本大题共40分)
22.本单元《背影》《台阶》都写了父亲,在你心中父亲、母亲的形象各是什么?请以父亲或母亲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二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妥帖tiē;C.鲜为人知xiǎn;D.菲薄fěi。)
2.D(D.金榜提名―金榜题名。)
3.A(只有A项所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其他三项都是记叙。)
4.D(“心急如焚”是形容非常着急,修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不恰当。)
5.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是杨绛。)
6.“连”字一方面表明阿长的地位低下,另一方面也表明当时“我”对《山海经》的强烈渴求。(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出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或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本题中“连”字表现了阿长的地位低下,也表现了“我”对这本书的渴求之心。)
7.“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一下子觉得“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也不再怨恨她了。(此题关键是找准信息所在段,选文倒数第3段有着明确的答案,我们加以提炼即可。)
8.“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表现了“我”内心的震惊。(此题答案较容易总结,可从选文第6段中寻找答案。)
9.这样写能较好地表现阿长对“我”的关心,表现阿长的朴实和善良。(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从“衬托”的角度来回答此题。)
10.因为在那时《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梦寐以求的书,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山海经》的缺点则是因为“我”现在是以成人的眼光看的。(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而且这本书中的内容“我”到现在还记得,这说明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问难度较大,关键是答出“以成人的眼光看”这一点。)
11.这个题目喻义深刻,引人思索,既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特点、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1)准确鲜明;(2)新颖生动;(3)简洁凝练;(4)含蓄隽永。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句式等。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1)吸引读者关注;(2)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3)是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我们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此题。]
12.(1)这句话运用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当时紧张与后悔的心理,充满童真童趣。(2)“我”胆怯、不自信,害怕上讲台复述不好会遭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觉得那是“最漫长的荆棘之旅”。[赏析句子,我们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赏析:一是赏析句子精彩的修辞手法;二是赏析句子优美精当的词语;三是赏析句子灵活多变的句式;四是赏析句子深邃的哲理意蕴。(1)题,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分析。(2)题,我们可从作者当时的心理分析。]
13.这段扣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白老师的感激之情。[文章结尾段的作用通常有三个方面:(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引起读者思考,令人深思。此题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
14.古代儿童入学时要用朱砂点印堂的中央,名为“开智”。白老师对“我”的鼓励就像点在“我”额头的朱砂一样,开启了“我”的学习之旅,开启了“我”的心智,所以以此作比。(此题我们可以联系文章的第4段和第6段来总结答案。)
15.交代了驴友蜂拥而至的原因,为“奇迹”消失作铺垫,使小说情节急转直下。(背包客发表游记,使“更多的驴友像蜜蜂一样涌向了哈丹巴特尔草原”,“他看到了更加令人震惊的场面――家家户户都上了锁!”“他只是孤独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永恒的忏悔者”。可见,内容上,背包客发表游记,是驴友们蜂拥而至的原因,也是导致“奇迹”消失的原因;结构上,本来处于歌颂目的的一篇游记,却起了出人意料的反面作用,使小说情节急转直下,故事的结局令人深思。)
16.(1)阿拉坦乌拉认为奶茶就是给那些口渴的人喝的,在草原上人人都这么做,没有必要解释和道歉,同时背包客说的“锁门”也让他疑惑不解。(2)与上文“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驴友“顺手牵羊”的行为困扰了草原牧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1)“并不理会”“自顾自”写出了阿拉坦乌拉面对背包客解释时的态度,结合原文中主人的发问“什么是锁”“那怎么能行呢?那路过的牧民们口渴了就没有水喝了呀。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里休息?”以及背包客的感悟“原来,主人房门大开就是为了方便像背包客这样的口渴者进来‘偷’水喝”,可明确阿拉坦乌拉如此态度的原因在于“不知道锁为何物”和“口渴的人喝奶茶不需要解释”两个方面。(2)“中午时分骑马归来”强调了“骑马归来”的时间是“中午时分”,突出奔劳的辛苦,与前文“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的悠闲相互照应,且形成对比,突出驴友们蜂拥而至且“顺手牵羊”的行为,改变了草原牧民的生活状态。]
17.示例:“锁”在文中既指实物锁,又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设防,一种不信任。(此题考查对“锁”的含义的理解。可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背包客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这句话中的“锁”指起封闭作用的一种器物;“家家户户都上了锁”既指实物锁,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防备、敌对,一种不信任。)
18.示例:爱是一盆火温暖孤寂的心灵(仿写句子如同“旧瓶装新酒”,要注意仿写的基本步骤:①观察“旧瓶”,一定要看清被仿写的句子意思、分句间内在的关系;②赏“旧瓶”的特色,即句式、语法、修辞、标点及内在的逻辑关系;③倒“旧”找“新”,即倒掉“旧瓶”里的“旧酒”,找仿写的“新酒”;④装入“新酒”,注意句子的表达。)
19.爸爸,您是火种,点燃了女儿的心灵之火;爸爸,您是台阶,帮助女儿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注意题目要求,可围绕“对父亲的感恩、理解”来作答。)
2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从所学过的课文中很容易能找出鲁迅的散文。)
21.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文中介绍了《二十四孝图》是一位长辈的赠品。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课下加强对有关课文名著知识的积累。)
22.思路点拨: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首先,我们要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要做到三审:审材料或提示语,审话题,审题目要求。本道作文题,话题限定在“父亲”或者“母亲”上,我们可根据这个话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从中抓住一点,进行写作。
其次,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可拟的标题很多,关键是能使人耳目一新。“题好一半文”,写好本文,拟定一个精彩、贴切、新颖的标题同样重要。
再次,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你可以写成记叙文,绘声绘色地叙述往事;也可以写成小说,巧妙地编写故事,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人物的形象。
最后,写作时最好从小处落笔,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选取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写,融入自己的感情。
例文:
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
母亲啊,您温柔的双手牵我走过美丽人生。
――题记
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宽容。曾经,贪玩任性的我迟迟归来,您用温暖的双手抚摸着我的头说:“饭热好了,吃吧。”曾经,我手捧着不理想的成绩单站在您的前面,您抱着我说:“没关系,下次努力,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您的眼波中闪现出一道光彩,我知道,那是宽容。
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慈爱。曾记得,每次晚自习归来,总是见您倚在门边默默等我,做着总也织不完的毛线活。您说:“我也是出去刚回来。”曾记得,每次下雨,您总是第一个给我送雨衣,您说:“没事,我也是路过。”您挥动着手臂拭着头发上的水珠,我知道,那是慈爱。
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操劳。我记得,您每天除了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全部的家务,可您却从不让我干一点,您说:“你没干习惯,弄不好。”您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您只是说:“我天天干习惯了,闲下来倒觉得别扭了。”您枯瘦的双手不停地忙着,我知道,那是操劳。
母亲啊,女儿没有用高山、大海、大地、山川来形容您,女儿觉得,您给我的是真实的、确切的、触摸得到的关怀与爱护,不是空洞的、遥远的、模糊的一个概念。您执着地爱您的女儿,您觉得,爱我就是给我您一切有力量做到的;您觉得,爱我就是要包容我所有的错误与任性。您执着地守候着,就像蓝天执着地守候着白云,就像一棵大树执着地守候着飞鸟。母亲啊,您在女儿心中是那不可磨灭的烙印,是那不可丢弃的生命。
母亲啊,您温柔的双手牵我走过美丽人生。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7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8
1. A 2. ①农历十六日②一点也不③白气弥漫的样子④共同、一起3.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 B 5. 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衬托出作者落榜后的落寞、惆怅。6. (1)机械训练等于是戴着枷锁和镣铐读书,只有“主动自由”才有“驾驭”的乐趣。(2)读书不思考,书就会成为精神重压,人就会成为书的奴隶。(读书是考生最熟悉的生活,也是最有体验的生活。解答这道题,考生必须反思自己读书的实践行为,然后才会有积极的人生体验,逐步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7. 示例:时而在烟波浩淼的梁山泊上徜徉;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岸边漫步。8.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注:该句应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9. 这句诗可以看作一幅简洁的几何图,大漠和长河是横线,孤烟是竖线,这样就构成了横纵两条坐标,而落日恰是与这横纵两条线相切的一个圆。在几何中,与圆相切的直线最具美感,而王维诗中的视觉美也正来源于这种几何效果。10. ①景象;②用水淋洗;③踩;④画文彩。11. ①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而来。②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崩了一样。12. 写观潮人之多是为了说明钱塘潮与精彩的水上表演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侧面衬托钱塘潮之盛与水上表演之精彩。13. 首先总写钱塘潮之盛,接着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同时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钱塘潮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14. (1)如:艨艟列队从容呈五阵之势,水兵技艺精湛显英豪之勇。(2)提示:画面能表现钱塘潮之雄伟壮观即可。(3)提示:描绘场面应加入自己的想像,描述语言应生动形象,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15. (1)同“缺”,断开、中断(2)这里指飞奔的马。16.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17. (1)三峡概貌四季特点(2)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既能提示水流急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水以夏季为盛18. 引用渔歌既是对秋景的总结,又能引起人缠绵的愁思。19.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百万移民,奉节古城爆破,下闸蓄水、船闸试通航,几台机组相继并网发电等。(说出三件即可)20. “中书”是官职名,第二个“书”是书信的意思。21. ①交相。②消散22. 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潜藏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②这实在是人间天堂。23.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24. 略25. (1)宜昌15家旅行社联合倡导诚信旅游 (2)示例:游人间仙境,尝人生乐趣 (3)示例:随着整顿旅游市场的深入,各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我想要玩的地方越来越多了。(4)示例:a.在开发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要注意体现旅游景点的观赏性及综合性;b.应根据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多开展一些节假日的特价酬宾活动。26. 略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08-26
2018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11-07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06-09
九河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5-30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冀教版10-1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