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共8篇)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1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1.________heisill,________hegoestoschool.
A.Although;butB./;/C.Although;/D.But;although
2.TheywatchTV________.
A.oneaweekB.onceaweekC.onetheweekD.onceweek
3.Theoldmaniswellbecauseheoften_______.
A.exercisesB.drinksC.sleepsD.play
4.—________doyoureadEnglishbooks?
—Twiceaday.
A.HowmanyB.HowmuchC.HowlongD.Howoften
5.Lilyusuallystartstheday________breakfast.
A.withB.fromC.atD.of
6.Nancyis______becauseshehasagoodhabit.
A.tallB.busyC.interestingD.healthy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2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母亲河——黄河的基本知识, 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并拥有综合分析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本节课对我们地处西北地区的学生具有难度, 作为教师, 我必须让抽象的黄河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并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拨动他们纯真的爱国之情。让本节课成为同学活动充分, 思维活跃, 快乐合作, 课堂高效, 体现新课改理念的代表课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读图完成黄河基本知识整理; (2) 能分析理解黄河对我们的贡献; (3) 能读图分析出黄河之患的由来; (4) 能设计一两条治理黄河的科学方案。
地理能力目标: (1) 可以徒手绘制黄河简图; (2) 学会使用黄河水系及地形图。
德育目标:激发同学们对黄河的忧患意识, 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情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长久以来仍把地理学习当作“副课”对待:上课应付, 学习不积极, 兴趣不太浓厚, 被动学习状态比较明显, 地图的使用能力较差。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鲜活、趣味性的图片, 刺激他们的直观体验;通过反复地读图、用图练习, 利用地图串联知识, 以图带练, 轻松掌握黄河知识。同时抓住中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设计一系列能够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 满足每位学生的参与欲望,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会实用的地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先播放黄河的图片, 配以背景音乐使学生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然后通过组织同学们吟诵黄河诗词, 引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唤起在我们心中都深藏着的那一份浓浓的黄河情、中国心!
1. 黄河知识知多少
首先出示黄河水系图, 利用导学案,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竞赛形式, 完成黄河基本知识的自学整理总结, 通过学生活动, 基本了解黄河的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整理、讨论、归纳总结,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及能力, 养成用图、析图的良好习惯, 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2. 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首先给出图片, 利用导学案关于黄河不同河段特征的引导, 总结出不同河段特征, 认识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思考, 增强自信心。
3. 师生小游戏
(1) 徒手一笔绘黄河 (利用稿纸和电子白板小组合练, 先描画, 再以手指代笔, 快速描绘, 做到心中有图) 。
(2) 快报黄河站名 (主要的水电站和地名) (3—4位同学上台指图、大家模拟黄河旅行报站名, 老师加大梯度和难度)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读图、绘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 给他们创设“活动情境”建立脑海地图, 做到心中有图, 以图记忆。
保留一份同学们绘制的最佳干流示意图, 为后面的游戏做素材。
4. 讲解黄河之功:发电、灌溉、塑造、旅游
小活动:请你来当小老师!同学上台讲解导学案中的选择题, 充分让同学展示,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互动的舞台。
5. 黄河的忧患、产生原因及治理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 得出黄河的主要灾患, 并讨论这些忧患是怎样产生的, 使学生了解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 观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 并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植被稀少、人为破坏等) 。引导同学们通过合作、研究, 提出对黄河治理合理科学的建议, 拓展知识容量和深度, 理解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案, 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通过各小组协作式学习,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断流, 同学们也提出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等方案。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顺利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6. 我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黄河已是伤痕累累, 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把小组的最佳方案以小标签的形式贴在黄河干流示意图上, 让母亲河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美!
五、课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3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单元分析】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产品销售市场,掠夺原料,瞄准了政治上腐朽、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的国势日益沉沦,而中国人民却顽强抗争,他们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知识结构】
一、列强的侵略
【典型题例】
例1: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掌握情况。A选项中虎门销烟发生在鸦片战争前;B选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園;C选项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D选项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所以,应选D。
例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抗击日军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是在1878年;邓世昌抗击日军是在1894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很明显,本题正确答案应是B。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6·26”国际禁毒日“万名干部普法行”禁毒宣传活动走进某中学,通过演讲宣誓、挂图展览(如右图)、“禁毒我参与”征文等活动,倡导学生远离毒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争做文明青少年。在19世纪上半期,领导中国禁毒运动的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孙中山
2.林则徐说了一句光耀古今的名言:“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对下列哪位皇帝说的 ( )
A.同治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光绪帝
3.2012年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敏去东莞旅游,在东莞停留期间,小敏将会见到 ( )
①林则徐塑像 ②鸦片战争博物馆 ③虎门遗址 ④太平军发动起义遗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对于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这是一个平等条约 ②这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③该条约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④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标志性事件。火烧圆明园的是 ( )
A.英法联军 B.俄军 C.美军 D.日军
6.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圆明园的:“似挥残臂戟天呼,痛说当年劫火馀。留得千秋家国恨,让人来画卧薪图。”此诗句中“当年劫火馀”说的是 (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7.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军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守边部队。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胁迫清政府割让东北地区大片领土。该国是
(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
8.今天的人们也许很难相信,最先想出雇佣西洋人组织洋枪队这个主意的人,竟是中国近代大思想家王韬。他向上海当政者献计:组织洋枪队,“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洋枪队当时的头目是 ( )
A.华尔 B.阿古柏 C.西摩尔 D.赫尔利
9.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虎视眈眈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是 ( )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美国 C.法国和美国 D.英国和俄国
10.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采取的策略是 ( )
A.先南后北,急进急战 B.先西后东,缓进急战
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东后西,缓进急战
11.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④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2.小强在学习了“收复新疆”知识后,进行了概括(见下图)。你觉得他应在图中A处填写什么呢?
( )
A.宣政司 B.行中书省
C.行省 D.驻藏大臣
1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把朝鲜变为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D.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4.“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5.《辛丑條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知识图表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娟准备暑假外出游玩,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她对右图所示的建筑很感兴趣,准备邀请同桌一起前往。如果你对此比较熟悉,就来做小娟的导游吧!
(1)这幅图反映了哪一次战争中的情景?
(2)残垣断壁还隐约可见当时之豪华,这座壮观的园林叫什么?后被哪些国家洗劫?
18.第八款:中国为保证认真实行约内所订各款,听允日本军队暂占守山东省威海卫。又于中国将本约所定第一、第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亦经批准互换之后,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军队。倘中国不即确定抵押办法则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仍不撤回军队。
(1)上述条款出自哪一条约 ?签订该条约的是中国的 和日本的首相 。
(2)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3)请列举出这个条约中有关割地的内容。
(4)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19.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后,某校准备举办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畅所欲言。现在也邀请你参加进来,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形式: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2)活动目的:你觉得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活动探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A 6.B 7.C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C
二、16.(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2)圆明园。英国、法国。
18.(1)《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4)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1)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主题班会、出黑板报、观看影片等。(2)重温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等。(3)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分析】
所谓近代化,即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知识结构】
【典型题例】
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2)请简要回答与图3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联系能力、概括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图片标题,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准确链接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l)图1:洋务运动;图2:戊戌变法;图3:辛亥革命;图4:新文化运动。(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同一类的是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选项中与张之洞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3.洋务派在 口号下,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同时也创办了一些近代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4.京师同文馆创办的宗旨是 ( )
A.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B.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C.发展民族工业
D.强身健体
5.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上书皇帝,主张变法维新。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6.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以戊戌变法为内容的辩论会,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辩论论据的是 ( )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加剧侵略中国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8.戊戌六君子中的一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此人是 (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张之洞 D.翁同龢
9.右图是兴中会誓词,兴中会成立于 ( )
A.武昌 B.广州 C.南京 D.檀香山
10.对于辛亥革命,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1.下列选项中与孙中山革命活动无关的是 ( )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12.2012年5月27日,是陈独秀逝世70周年纪念日。陳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以下与陈独秀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筹办《青年杂志》 B.写成《狂人日记》
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发表《庶民的胜利》
1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名言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因什么条约的签订而引起?
(2)当时的清朝皇帝是谁?谁领导了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有何影响?
15.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于2011年10月10日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1)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2)邮票中的人物是谁?辛亥革命首先在哪个省爆发?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1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三者各自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
(1)洋务运动: 。
(2)戊戌变法: 。
(3)辛亥革命: 。
17.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后,小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来帮助解决。
(1)在整理过程中,小红始终心存困惑: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请你帮帮小红。
(2)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B 5.C 6.C 7.A 8.B 9.D 10.D 11.C 12.A 13.B
二、14.(1)1895年。《马关条约》。(2)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15.(l)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2)孙中山。湖北省。三民主义。
16.(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2)戊戌变法: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它提出的一系列的改革蓝图,是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加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初二上册英语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篇4
10.Tom_____standtheboringlessons.Ican’tstandthem,_______.
A.can,tooB.can’t,eitherC.doesn’t,eitherD.doesn’t,too
()11.—Howabout_______tothemovie?—OK.
A.goingB.togoC.goD.goes
()12._______clothesisforwomen.
A.WashB.WashingC.WashesD.Washs
()13.Idon’tlikeJackieChan,________Idon’tlikeactionmovies.
A.infactB.onfactC.butD.too
()14.Mymotheroftenasksme_______herwithhousework.
A.tohelpB.helpC.helpingD.helps
()15.Eachstudent_______adictionary.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5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班级:姓名:成绩:
12、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为有()
1、我国法律规定,最低用工年龄是()①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 ②毁弃他人信件 ③擅自拆阅他人的信件 ④非法扣押他人的信件 A、14周岁B、16周岁C、17周岁D、18周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我国公民行使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是()
13、中学生张某晚上从同学家回来的路上被两个歹徒尾随,这时他可以采取的较好的应A、人格尊严权B、人权C、姓名权D、生命健康权 对方法有()2001在某县的一个农村,暑假中,几个小孩在一个废弃的鞭炮厂内玩耍,有人用打火机①勇敢地与歹徒搏斗②设法向司法机关报案,寻求保护③尽快跑到人多的地方去④自点燃了残留鞭炮,结果导致爆炸,造成两人死亡,一个受重伤的惨剧。己走自己的,装做没看见
3、假期学生安全不容忽视,上述安全告诉我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①家长应切实加强子女的安全教育,监管好自己的孩子②家长不应该让孩子出去玩③
14、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学生自己应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④小孩子不能玩鞭炮 A.他人的高度评价 B.个人的良好表现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该鞭炮厂虽然废弃了,但事故发生后,其负责人还是受到了法律的追究,这说明()
15、某中学生写作文时,用邻居的真实姓名,虚构邻居家重男轻女的情节,作文被某晚
A、我国法律很完善B、每个公民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报选登,造成了较恶劣影响。该学生的行为主要侵犯了邻居的()
A.健康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C、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衽特殊保护区D、使他人受到伤害必定受到法律的制
16、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5、下列名言体现出中华民族重视个人名誉的是()
①士可杀不可辱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辱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在教室里张贴伟人的肖像
B.经本人同意,某电视台播出以某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④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C.某网站举办最受欢迎明星评选活动,刊登了众多明星的照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D.某体育杂志擅自使用奥运冠军刘翔跨栏的照片作为封面
6、小张因旷工受处分而对厂长心怀不满,他多次给有关部门写信诬陷厂长贪污受贿。小张
17、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该商贩指责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②属于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③行使了公民的通信自由A、商贩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强,但环保意识差B、记者未侵犯商贩的肖像权权④是滥用公民权利,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C、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D、偷售青蛙和未经他人同意拍照都是违法行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8、下列属于个人隐私的是()
7、在同学交往中私拆他人信件属于()①身体缺陷、婚恋情况②学业成绩、家庭成员③住宅、个人行李、书包 ④日常生活、A、同学间的小事,不应斤斤计较B、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社会交往⑤违法行为C、好奇心强烈的表现,是青少年的正常现象D、严重犯罪行为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8、李某有残疾,张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取笑,并给他取侮辱性的绰号,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大学生赵C因名字“中西合璧”。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遇到麻烦,民警要他把名字李某的()全部改为原汁原味汉字,否则不予换发,赵C不服,一纸诉状将公安局告上法庭,经审A、隐私权B、人格尊严C、肖像权D、荣誉权
9、漠视生命,暴力昭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原因非常复杂,其重要因素有()理,法院一审判决赵C胜诉,公安局必须允许赵C使用原名换领身份证。回答下面各题。
19、上述案例中,赵C之所以能胜诉,是因为公民依法享有()A、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B、道德教育的淡化和社会的倒退 A.姓名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名誉权 C、法制不够健全D、没有社会关爱和保护 20、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10、在我国,有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的是()
A、司法机关 B、公安机关、检察院或审判机关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①公民权利需要法律保障②法律总是维护公民个人权益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
11、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下列正确的做法有()办事④ 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①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 ②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
二、分析说明(共60分)命和健康 ③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要及时为自己讨回公道,以牙还牙 ④加强自我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1、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4分)
(2)分析李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4分)
(3)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2分)
2、一名重点中学的女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收到寄自某大学的信。班主任老师猜测这个女学生一定是在谈恋爱,于是找来女学生的家长,共同拆阅了这名同学的信件。因未查出问题,又不好把拆开的信交给收信人,老师便把信扣了下来。女同学知道此事后,非常气愤,要到教育局告她的老师。阅读上述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这名女同学的老师侵犯了她的哪些合法权益权?(2分)
(2)如果在这名女同学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老师的想法完全相同的话,老师和家长这样做行吗?为什么?(5分)
(3)如果在你身边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你将怎样处理?(3分)
3、某寄宿中学八年级同九年级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半夜时分,部分九年级学生手持棍棒摸入八年级学生宿舍,毒打八年级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请你评析这一事件。(5分)[【答题技巧提醒】关于评析类题目答案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
4、某校八年级的学生小陈自恃家庭条件较好,总是讥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学。小单等三位同学怀恨在心,一天下课后,纠集社会人员共6人,在校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并对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陈死亡。⑴请你评析小陈和小单的行为。(6分)
⑵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生什么警示?(3分)
5、以下是某校初三年级四位学生的一些表现:
同学甲:喜欢给有生理缺陷的同学取绰号。同学乙:喜欢在背后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关系。
同学丙:和同学生发生矛盾,喜欢谩骂对方。同学丁:喜欢以他人的名义和同学开玩笑。
⑴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帮助以上同学认识和克服存在的问题。(7分)
⑵为解决上述同学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4分)
6、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段对话:
同学甲:昨天晚上,我妈又翻看了我的日记,没办法,谁让她是我妈呢!同学乙:老师昨天把我的信交给我妈看了,我非常生气,准备„„ ⑴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⑵同学甲的态度对吗?这种态度普遍存在吗?它说明了什么?(4分)
7、2005年6月4日中午,杜某、赵某夫妇在卧室休息时,偶然发现暖气管后的墙上有一小洞,内置监视器和微型话筒,经当地派出所民警勘查,确认是监视系统。6月26日杜某、赵某夫妇一纸诉状将行为人告上了法庭。经审理,法院判决如下:被告当面向原告赔礼道歉,分别赔偿两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和1万元。
(1)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原告的哪项权利?(2分)这项权利的真谛是什么?(2分)
(2)公民所享有的这项权利中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分)
(3)杜某夫妇的行为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3分)
答案
一、选择
BDCBCABBADBDBBCDBCAD 选择题:
二、分析说明
1、(1)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人格尊严权(回答任意两个2分)
(2)李某的行为是践踏他人人格尊严,损害他人的名誉,给他人造成了伤害;破坏了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同时也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的违法行为。(言之有理即可2分)
(3)林某可以和侵权人协商,告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的办法合理合法可行即可2分)
2、答:(1)这名女同学的老师侵犯了她的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如果在这名女同学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老师的想法完全相同的话,老师和家长这样做也是不行的,是违法行为。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私自开拆他人的信件,都是对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利的侵犯。这名女学生的老师和家长的做法严重侵害了女学生的合法权益。
(3)与老师、父母沟通,让他们理解自己;指出他们这样做是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
3、答:(1)九年级学生侵害了八年级学生的生命健康权。(2)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3)九年级学生要承担法律责任,八年级学生要提高保护生命健康权利的意识。
4、(1)①小陈的行为侵犯了同学的人格尊严,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却为此招来了杀身之祸。②第一,小单同学面对侵害,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侵犯了小陈的人身自由权利,犯了绑架勒索罪;第三,伙同他人将小陈打死了,侵犯了小陈的生命健康权,犯了故意杀人罪。因此,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严惩。(2)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言之有理即可)
5、⑴①甲同学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还会受法律严厉制裁;②乙同学的做法是诽谤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③丙同学的做法是侮辱行为,也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④丁同学的做法是冒用他人姓名进行活动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⑵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从多角度回答。①要求学生要认真学好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②学校多开展有关法律知识的讲座或活动,提高守法意识,用法律、法规指导自己的行为。③与家长积极配合进行有关的教育。
6、⑴说明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⑵同学甲的态度不对,这种态度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说明人们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有待增强。⑶能做出合理推测并说明理由皆可
7、(1)①隐私权。②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4分)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6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3分)
A.间(jiàn)或阔绰(chuò)附和(hâ)笔砚(yàn)....
B.皲(jūn)裂挑剔(tī)脱臼(jiù)狡黠(xiá)....
C.绰号(chuò)谩(mán)骂谄(chǎn)媚霹雳(lì)....
D.热衷(zhōng)哆(duō)嗦呵叱(chì)乖觉(juã)....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惋惜不屑置辩锲而不舍
B.释然温文尔雅冥思苦想
C.检点彬彬有礼斩钉截铁
D.秉公光采熠熠战战兢兢
3.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说话。(4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进入家家户户;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频道增多了,电视内容日趋丰富。对于看电视,同学们可谓是“情有独钟”。很多同学一有空就急不可待地打开电视机贪婪地观看,恨不能把所有的电视节目都一口气吞下去。中学生看电视,究竟有利还是有弊?为此班里举办了一次“看电视的利与弊”的辩论会。
代表正方的甲同学说:“看电视利大于弊。看电视可调节学习,松弛神经,提高学习质量。其中的优秀节目,还可以激发我们努力向上,文明做人。”
假若你是反方的代表,你会说:
二、阅读理解(30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4—8题。
父亲不写信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呢,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也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总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己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
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多大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儿。”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侯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的,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补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4.下面句子,不能表明“我”和父亲“很疏远”的一项是()(3分)
A.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
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
B.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呢,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
C.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也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总总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己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D.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侯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
5.第5段中写到,“他冷竣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下面对父亲这种反应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
B.这是父亲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C.为儿子考上大学感到欣慰,为儿子读大学没有学费而伤感。
D.这是父亲为儿子考上大学感到欣慰的同时又为儿子的将来而感到忧虑的真情流露。
6.父亲外表冷峻,其实对“我”藏着深深的爱。这种爱,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感受到的?(5分)
7.下列对有关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8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一句的含义是指父亲在冷竣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
B.“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
C.文章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第1段的“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相照应。
D.“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作者这样说,是因为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8.文章说“我总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己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当你和你父亲或母亲产生“代沟”后,你认为应怎样解决?(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题。
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握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1)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2)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
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选文有改动)
9.在文中,“借钱男生”、“两少年”、“我的女友”各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出来。(6分)借钱男生:
两个少年:
我的女友: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划线(1)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借钱男生兑现承诺后的喜悦、欣慰之情。
B.划线(2)这个句子,既赞扬了借钱男生诚信守诺言的品德,也写出了他的品德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震撼。
C.文中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目的是赞扬孩子的真诚守信,突出诚信的主题。同时含蓄地批评成人的失信,不守诺言。
D.在作者看来,不守诺言,失约后千方百计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人,肯定会一事无成。
答案:
第二单元
1、C(谩mán —màn)
2、D(采—彩)
3、看电视弊大于利。看电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影响学习,使人变得懒惰、不爱动脑子,限制其思维活动和创造力;而且容易使人患上精神疾病。(言之有理即可)
4、D5、AB6、(1)给儿子倒酒(2)卖驴让儿子复读(3)儿子考上大学后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4)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5)专门赶回来送儿子并深情叮嘱
7、父子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
8、(略,言之有理即可)
9、借钱男生:信守承诺;孝敬母亲。两个少年:坚守承诺;不畏困难。我的女友:不守诺言;畏惧困难。
10、D11、示例:失信于人不好。人应该信守承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有自己恰当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7
第五、六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的是(C)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C)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4.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D)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5.在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强渡大渡河
6.“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借口出兵沈阳”这段文字描绘的是(D)A.七一五事变 B.四一二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7.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C)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党的领导权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8.今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D)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9.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 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C)A.佟麟阁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怀
10.关于抗日战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战争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11.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是(D)A.刘邓大军 B.新四军
C.国民党李宗仁部队 D.八路军115师
12.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B)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D)
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
《地道战》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
日武装——回民支队
A.国民党是中国抗战的惟一力量 B.共产党是领导中国抗战的绝对核心
C.少数民族是中国抗战的决定性力量 D.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14.延安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被誉为革命圣地。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延安的是(C)A.中共一大召开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共七大召开 D.西安事变 15.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C)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民族复兴
.国家分裂,.曲折前进,B D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但大多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6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
(2)“南昌打响第一枪”指什么事件?谈谈对此话的理解。(4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朱毛合”“建四军”分别指什么?(4分)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4)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材料三中“井冈山道路”是怎样的道路?有何重要意义?(4分)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意义: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4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4分)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6分)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4分)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 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长约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本政府、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一再美化、歪曲、否认侵华战争,隐瞒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发表错误言论等。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两例)(4分)日本先后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通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等。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东制造的侵华事变的名称各一个。(4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3)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3分)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李宗仁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如何理解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3分)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建设祖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右翼势力的错误言行;反对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等。(此题为开放式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近代史上国共曾经两次合作,题干中问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成就。1924年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运动,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所以此题选择答案C。
2.A 【解析】分析时间,20世纪20年代,此时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抗美援朝也是发生在建国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北伐开始于1926年7月,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符合题目意思。故选A项。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认识。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农村进军此后建立了军队,毛泽东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教训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故选C。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有“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从“20世纪20年代”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时间上不符合,排除A和B,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合作,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答案为D。
5.A 【解析】本题考查了长征的相关内容。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然后,红军长征北上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 篇8
(90分钟 100分)
一、(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巍峨(é)上溯(shù)血泊(pō)酸涩(sè)B.矗立(chù)镶嵌(xiāng)瞩目(zhǔ)翕动(xī)C.瞻仰(zhān)嫩藕(nèn)浑浊(zhuó)貂裘(qiú)D.隆重(lóng)逶迤(yí)蹒跚(shān)惶惑(huò)2.下面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
B.络绎不绝:人来人往,车来车去,不间断。C.肃穆:严肃而恭敬。
D.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⑴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⑵周围一片,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
⑶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 的绿色水面上,溅 起一朵朵浪花。
A.瞻仰 寂静 混沌 B.瞻望 宁静 浑浊 C.瞻仰 寂静 浑浊 D.瞻望 宁静 混沌
4.回忆所学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对纪念碑的介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既介绍了纪念碑建筑上的特征,更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B.《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C.《七根火柴》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文章主角不是大量笔墨所写的卢进勇,而是有高尚品格的无名战士。
D.《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挫折悲观、失落的情绪。5.名句默写。(4分)(1)不惜千金买宝刀。一腔热血勤珍重。(秋瑾《对酒》)(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28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读 碑 刘成章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的浮雕,我——细
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不过,有时是细看,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一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寂静,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个地找人,也该找到了。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我然后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这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占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3分)
7.到南泥湾之前和之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8.你能从网上搜索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认真体会并默写出来。(4分)
9.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对某一事或某一物的认识过程,或许类似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过程,请写出来。(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二 胡
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它的结构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两者发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其实,这话有所偏颇。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的,到15世纪末才逐渐定型。二胡,最初并不是汉民族的乐器,而是来自西北民族,所以称“胡琴”。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国人早就在拉胡琴了。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样的诗句,那时是公元11世纪。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这当然是说笑而已。
我以为,用二胡拉悲曲远胜于欢歌。很久以前,我听过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录音,这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单纯的声音,缓慢悠扬的旋律,带着些许沙哑,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不勉强。然而乐曲绝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后发出的深长叹息,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后来,我听到小泽征尔指挥庞大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独奏,变成了许多小提琴的合奏。在交响乐团奏出的丰富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现的仍是映照着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独的身影。他黑暗的视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光,然而谁能阻止他向世界敞开一个音乐家的多情胸怀?谁能改变他倾诉苍凉心境的美妙语言?我看到,站在指挥席上的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十多年前,在旧金山一条人迹稀少的街道上,一阵二胡声从远处飘来,拉的正是《二泉映月》。在异国他乡,一位流浪的中年中国男人,正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琴声里。我远远地看着他,不忍心走到他身边,然而琴声还是一声声扣动了我的心弦。听了无数次《二泉映月》,在旧金山街头,是我听得最伤感的一次。
(文章有改动)
10.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它的奇妙在于仅有两根弦,就能。(3分)
11.为什么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3分)
12.为什么说阿炳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4分)13.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第2段中哪些语句可以印证这一说法?(4分)
三、(6分,每小题3分)
14.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1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②能从中得到激励,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③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
四、(50分)
16.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七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上溯”的“溯”应读sù。)2.B(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3.C(做此题应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并结合作者的感情来选词。)4.D(《己亥杂诗》诗人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1)貂裘换酒也堪豪 洒去犹能化碧涛(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熟读背诵,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不要写错别字。)
6.因为作者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就有了悲壮感,并因此产生了建设新生活的使命感。(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民族解放、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是烈士们鲜血的记录,所以,作者“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后,便会想起那些烈士,便会产生悲壮感与使命感。)7.在去南泥湾之前,作者仅认识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是那样的庄严、雄伟、壮观,而之后认识到了这纪念碑是无数先烈为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立的一座丰碑。(作者到南泥湾之前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在文章“但是„„”之前的部分可找到,“庄严、雄伟、壮观”;到南泥湾之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在文章后半部分。注意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不能照抄照搬文中的句子。)8.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根据时间和战争的性质来记忆,切记不要写错别字。)9.提示:针对具体的事或物,写出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10.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文中有“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的句子,提炼概括即可。)
11.因为小提琴与二胡的结构差不多,两者的发声原理也是一样的,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的,所以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本题答案在文中第一段,仔细阅读,提炼概括即可。)
12.因为他演奏出了心灵的孤独寂寞和人间的悲苦沧桑。(本题答案在文中第二段,文中说“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后发出的深长叹息,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这让《二泉映月》成为了“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13.“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在文中第二段摘选出描写“我”和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的感受即可。)
14.示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 就增添一点绿意(要参照加横线句子的句式和内容来续写。)
15.如果(假如)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如果(假如)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并且能从中得到激励,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改写时,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关联词语运用正确即可。)16.思路点拨:题目“捡拾幸福”,其中对“捡拾”的理解要准确。“捡拾”的意思是“到处翻找,搜寻,搜集,拾取”,或理解为“发现”;加上“幸福”,暗含着身边的幸福无处不在,但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细腻的心才能发现。
材料中列举了许多生活中一闪即逝的瞬间,这些瞬间虽然短暂,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给人幸福美好的感受,我们可以顺着材料的提示,整理自己的思绪,忆起心中的幸福,为
写作作准备。
“幸福”含义广泛,从身边的生活着眼,从细微之处考虑,尽量多考虑几个方面的事例,避开雷同的素材,在真情实感的烘托下抒写幸福的感受。
例文:
捡拾幸福
幸福是什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觉得简简单单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题记
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有幸福的人生,而对幸福的理解却不同。有人认为拥有财富的人就真正拥有幸福,而有人认为拥有爱情就真正拥有幸福,还有人认为拥有友谊就真正拥有幸福。其实,要想幸福就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幸福,捡拾幸福,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美满幸福的一生。
学会发现幸福,捡拾幸福,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每一件小事对于我来说都暗藏着莫大的幸福。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在灯下为我洗衣服,为全家做饭,我心里感到高兴,这就是幸福。
学会发现幸福,捡拾幸福,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一对老年夫妻牵着手一起在林荫小道上漫步,他们的身躯刻满了风雨沧桑,可他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幸福,共同经历的日子,一起创造的美好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幸福是发自内心的,用心去体验它就是最大的幸福。
学会发现幸福,捡拾幸福。因为幸福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一个不会发现幸福的人会很痛苦。因为他很自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总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因为他很粗心,他会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因为他很狭隘,面对犯下错误的人,不会去宽容他,关爱他,不会去感化他,而是打击他,冷落他。我想这时,他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幸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可以用心去捡拾它;幸福有时会很遥远,有时却近在咫尺。
幸福不需要你表现出来,其实幸福体现在一点一滴,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捡拾幸福,你会发现,幸福并不是稍纵即逝的流星,也不是一碰就破的美丽泡沫,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无处不在。
【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检测题:第二单元】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08-26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检测题06-27
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评价检测试卷08-24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自我检测题06-13
初一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12-03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06-30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09-2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10-11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作文06-2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测试题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