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千金电影院问卷调查(共4篇)
第一组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千金电影院问卷调查 篇1
随着世界整体的进步,人类不在担心衣食住行,原来的生活享受开始向着精神世界转变,电影已演变成为了另一种精神食粮。我是一名市场营销的学生,正在做一份千金电影院的调查问卷,这是一份匿名问卷,所有信息仅用于调查统计,绝不向外扩散。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
A 5~10B 10~15C 15~20D20以上
3`您多久去一次电影院()
A一天B三天C一周D一个月
4`您的职业是?
A学生B政府职员C白领阶级D其他_______
5`您的收入大概为()
A 900~1500B1500~2000C2000~2500D2500以上
6·您喜欢和谁去看电影()
A情侣B家人C好友D同事
7·您常去哪家电影院()
A千金电影院B万达电影院C铁路文化宫电影院
8、您是如何知道此影院的信息的()
A朋友那听说的B自己无意间发现的C院的宣传D其他
9、您去电影院的因素有哪些()
A 环境B影院设备C优惠活动D规模大小
您认为什么优惠活动对您最合适:
第一组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千金电影院问卷调查 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整合
《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由于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因此在经管类各专业均有开设。目前高职院校的《统计学》课程内容的选取主要是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
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市场调查、整理、分析、预测的具体操作。旨在教会学生搜集资料、运用数据分析、掌握市场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该课程被学生评为最有用的课程之一。
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由于《统计学》是基础课, 通常会先一个学期开设《统计学》, 下个学期再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1.两门课在学科体系上存在着重复
目前高职院校中《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学科体系都基本上是阐述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内容, 只不过《统计学》侧重理论, 《市场调查与预测》侧重实操。而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项目教学改革, 更使《统计学》与《市场调查与预测》在教学框架上、在教学方法上雷同, 即均是设计一个自始至终的项目式任务分解作业, 最终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为结束。
2.两门课在内容选取上存在着雷同
尤其是对统计分析方法的介绍, 既是《统计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又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核心教学内容, 两门课都有大量的篇幅介绍。因此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重复较多的情况, 这是不应该的。这说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修订空间。
3.课程的开设目的性不强
一切课程的开设都要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而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的营销基础理论知识、较强营销岗位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掌握一定的市场分析方法、市场营销策划及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 具有创业精神、爱岗敬业的适应地方经济的市场营销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如果说《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开设是为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调查分析方法、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 那么目前《统计学》课程的内容选取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有重复之处, 因此就显得重复与多余, 培养的目的也不甚清楚明了。
4.课程的开设实用性不强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为避免重复, 常常会在《统计学》中着重介绍统计分析方法, 而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着重介绍市场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的设计等, 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阐述较少, 但这样导致的后果是:第一, 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中, 由于淡忘了统计分析方法, 学生在进行最后的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时, 往往只能根据问卷汇总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而无法用到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 更别说能探索到事物的发展规律了。第二, 为了达到对事物深入分析研究的目的, 任课教师往往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 对统计分析方法再进行一次全面的介绍, 这样势必又导致两门课的重复。因此, 两门课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实用性。
因此, 在市场营销专业中, 如何整合两门学科, 使之实用够用, 避免重复, 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认为, 应该将两门课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整合和设计, 根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尝试采取两种教学模式。下面分述如下:
模式1, 仍然将《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开设, 但《统计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选取要有较大的改变。两门课的教学情况见下表一所示。
说明: (1) 不同学期分设两门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从宽度入手, 内容简单、够用、具有普及性。认为《统计学》不同于《市场调查与预测》, 它是一门指导性的全局性的基础课程, 因此《统计学》突出普遍性, 应侧重教会学生统计分析方法, 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要大量的统计人才, 因此为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 可以以“统计上岗证”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试金石。 (2) 因为统计上岗证考试一般在每年的九月, 因此统计课程适合在一年级的下学期开设, 以达到学习复习与考试衔接的目的。 (3) 统计上岗证主要考两门课程, 一门统计基础与实务, 一门统计法,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 将以统计上岗证所涉内容进行展开学习, 即包括统计基础、统计分析方法、企业统计实务、统计法等知识。 (4) 由于抽样推断内容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查方式, 因此《统计学》课程中将不讲抽样推断内容, 把它放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进行详细介绍, 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重要知识点的重复。 (5) 同样为了避免重要知识点的重复,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只对统计分析方法作简要的回顾, 而侧重讲解市场预测法的理论与应用;同时为突出《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用性, 将针对企业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如新产品开发, 价格定位、广告效果测试等开展调研工作, 分析与预测方法中也将着重阐述市场占有率、产品生命周期等与市场营销相关联的预测方法, 更好地使专业课程能与专业相结合, 突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 (6) 在考核方式上, 《统计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有必要满足学生以后获得更高学历的需要, 因此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 侧重考核统计分析计算能力, 但可以不用背公式, 将公式写在试卷上供学生选用。
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调查工具手段的能力, 因此实训环节或者考试环节, 应该增加EXCEL、SPSS软件上机操作, 以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现代化工具、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目的。
模式2, 市场营销专业中不再开设《统计学》, 而是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把统计学知识整合进来, 形成一门新课《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预测》, 作为本专业必修和核心课。课时量加大。同时为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 课程内容选取可以以“调查分析师”中级考证内容为教学知识点。教学情况见下表二所示。
说明: (1) 整合为一门大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从深度入手, 课程内容难度大些, 体现拓展性、专业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可能是市场调研人员, 因此如果能对市场调查的知识进行有深度地学习, 考取相关证书, 则就业的机率会更大。调查分析师证书获得者能够从事调查、统计、预测、营销、咨询、分析、管理、策划等工作。调查分析师证书于每年的5、11月第三周考试。 (2) 中级调查分析师证书的报考条件是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 考消费者行为学、调查概论、市场调查实务、抽样技术和调查数据分析五个模块的内容, 因此可鼓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考取中级证书。教学内容按中级教材进行编排, 侧重以“消费者行为”为课题开展调查概论与实务教学、侧重抽样技术、侧重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等。教学手段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 使学生既了解市场调查基础理论, 又掌握了市场调查的实务。
如上所述, 两种模式各有特点, 一个注重宽度, 一个注重深度, 究竟采取哪种教学模式, 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别:
1.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学生理解能力强, 基础扎实, 可以考虑进行第二种模式。
2.教师的水平。一般来说, 第二种模式应该是由考取调查分析师证书的老师来教学, 这样才能更加透彻领会教材内容, 因人制宜, 对症下药, 保证证书的过关率。
3.就业环境。从考取证书看, 《统计上岗证》是入职业门的证书, 如果从事统计工作, 则必须得考, 其考试科目只有二科, 内容稍微简单, 易于考取;而“调查分析师”证书是职称类证书, 报考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考试科目有五门, 内容略显难度, 不易考取, 因此如果仅从就业角度出发, 第一种模式可行性更强一些。第二种模式考取证书的难度稍大, 但可以学到更扎实的市场调查专业知识。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 都将统计知识和市场调查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没有知识点的重复, 没有教学手段的雷同, 这样就真正达到了知识够用、实用、以提升学生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凤秀.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探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2]孙雷红.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实践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0) .
[3]杨汉东.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营销调研》实训设计与组织.职教论坛, 2009, (1) .
第一组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千金电影院问卷调查 篇3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考虑到本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善于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应用知识正确地、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满堂灌讲授方法为手段,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二,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讲授的群体,忽视了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单向的、纯粹的信息输出过程,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排斥了互动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听、记、背、考的忙于应付的层面上,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
第四,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法,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采取了消极抵触行为,造成在大学课堂里教师一边教学,还要一边管理课堂纪律,使教学过程变成了学习主体缺位的纯粹的教师行为。
随着经济和管理现象的日益复杂,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却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方法
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采取了“43443”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4周,由教师指导去企业实践3周,再进行理论学习4周,再由教师指导去企业实践4周,最后回校总结和面试考核3周。此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线,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结合、主导与主体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的三结合模式。根据这样一个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使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能力训练型”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具体做法
1.教学内容改革
(1)按照市场调查与预测活动的过程特点,进行内容整合,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本课程原教学内容共有10章,改革后设置三大模块内容。
第一模块:市场调研,包括调研准备(市场调查总体方案设计和问卷方案设计等):实地调研(文案调研法、问卷调研和抽样调研等):调研总结(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三个阶段,这一模块主要体现的是“43”,即理论教学4周,到企业实践3周。
第二模块:市场调查资料应用,侧重研究市场预测的原理与常用的预测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体现的是“44”,即理论教学4周,到企业实践4周
第三模块:面试综合考核模块,这一模块主要体现的是“3”,进行知识的系统全面总结。
(2)以培养市场调研综合技能为主线。坚持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
从基础性、示范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诸多视角设计实训内容,从听、看、读——到说、写、用,实现从认识——到设计——到实施——到运用的一体化训练,突出实用性、操作性与可评价性。重点培养学生五大基本能力:实际调查能力、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调查与预测方法选择能力、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资料能力。
2.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执行的考核主要是采取期中,期末课堂测试的方式,学生只要按照教师布置的范围复习,硬记有关概念,公式和原理等,就可以顺利过关,这种方式只会培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有碍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与教学要求严重脱节,存在一定弊端。
这次课程改革将力争使考试与日常教学活动目标一致,使两者能有机地结合,改变考试仅是对基本理论和原理直接问答的测试方式,而以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现象为主,侧重于过程考核。
另外,现行考试方式的不足还有就是教学信息反馈较慢,本次改革将通过三次跟踪测试,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3.成绩的认定及考核标准改革
(1)理论测试。理论测试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最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每段结束后进行,共两次,考核的形式为随堂开卷考试,试题内容为老师指定内容,时间为45分钟。
成绩认定办法为
每次理论测试的考核成绩按照所布置理论活动的项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理论活动划分出优秀、良好、中等、没有完成理论活动四个档次。其中,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6分、没有完成活动0分。
(2)实践测试。实践活动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实践、考核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实践活动考核列入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多数在课堂外进行。
实践测试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根据所去的实践单位的实际情况选定内容设计调研问卷、撰写调研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共两次,每次实践活动的考核成绩按照所布置实践活动的项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活动划分出优秀、良好、中等、没有完成实践活动四个档次。其中,优秀30分,良好20分,中等10分、没有完成实践活动0分。时间分别为3周和4周。
4.课堂参与程度考核
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考核项目为出席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分组讨论表现情况等。
成绩认定办法为:全班同学基本分为4分,每人成绩为4+课堂表现得分十分组讨论表现得分一出席缺勤扣分。
课堂表现得分为:好中差各为1分,共3分:
分组讨论表现情况得分为:好中差各为1分,共3分:
出席缺勤考核办法为:每迟到一次(15分钟以内)扣1分,每无故缺勤一节课(含迟到15分钟以上者)扣3分,该项考核可累计,并可从其他项中扣减。
当出席缺勤考核扣分高于基础分、课堂表现得分和分组讨论表现得分之和而出现负值时,课堂参与程度考核得分按照零分计算。
5.期末面试
期末面试主要通过师生直接面对面进行,事先由教师设计出面试题库,面试时由学生抽签得到问题,并在规定的5~20分钟之内进行回答,在答题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回答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明。该项考核除考核知识点和能力点以外,更主要的是考核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实际沟通能力和临场的应变能力。
成绩认定办法为面试考核满分20分,由教师根据学生作答的内容以及在作答期间的表现评出分数。
6.学生最终成绩认定
学生最终成绩(100分)=理论测试成绩(20分)+实践测试成绩(50分)+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成绩(10分)+期末面试考核成绩(20分)
第一组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千金电影院问卷调查 篇4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 也是许多相关专业重点选修课程, 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营销专业其他课程相比, 本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特点。一是从理论性角度讲,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高数基础和统计分析能力, 同时还需具备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对学生的培养远远不是学会调研和预测, 更重要的是理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二是从课程的实践性来讲, 则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不仅要学会如何设计调研计划书、编制问卷、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 更加重要的是要能够实际操作, 确实完成市场调研任务。这就是说, 学生既要切实地操作一个市场调研的全过程, 更重要的是能够恰当地同客户进行沟通, 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书, 正确地解释调查结果, 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企业制定战略计划及进行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要想学好这门课程, 提高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以实践教学为主线,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严重脱节, 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陈旧, 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课程教材版本较多, 很少见到经管类专业课程教材在内容上如此“千差万别”。有的注重市场调查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介绍、有的则偏重于市场预测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型的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市场预测的模型原理及手工操作方法, 而高职类学生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 目标是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尤其是市场调查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之从教学内容上看, 仍是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实际上, 按照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应是以职业工作过程为教材内容设计主线, 以工作领域中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 提供与职业岗位相同的实践活动场景,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职业岗位要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和能力。
2.2 课程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阶段, 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单向知识输出, 缺少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 学生忙于听、记、背等应付考试上, 使学生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 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和管理现象日益复杂、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 按照现有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必然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3 学生成绩的评定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 侧重于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的记忆的考核, 忽视了对学生学以致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使学生只是被动的记忆, 并造成一种“平时学习无所谓, 只要考前认真背”的尴尬局面, 以考试卷面分数为准, 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从而对学生如何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产生了误导作用, 难以激励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
3 实践教改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就要对作业流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按照作业流程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 突出作业流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 通过教学以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 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因此, 《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设置必须与作业流程密切联系, 要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 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 从岗位需求出发, 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岗位技能, 构建任务引领型的课程, 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大纲, 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作业流程为主线进行重组, 把课程分为五大部分内容体系, 包括市场调查概述、市场调查设计、市场调查方法选择、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市场预测概述等五部分, 分别对应学生五项能力的培养、即调查的认知能力、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力 (包括市场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力和问卷设计能力) 市场调查方法选择能力、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能力、市场调查资料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综合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完全按照市场调查实践的流程特点设计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 从认识、到设计、到运用, 实现从基本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升, 从基本思维、到发散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3.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有教师善教, 学生才能善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 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 增加互动式、分组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训练或模拟实验等教学方式, 特别是应加强案例教学环节, 用案例将抽象的理论方法转化为直观的感性认识、用案例导入新的教学内容、用案例烘托出各种调查预测方法的应用场合等。这种不断变换的教学方式, 可以营造学生积极参与及主动思考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 主动接受知识, 积极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除了要考虑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外, 还应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介与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各种教学媒介物与教学手段的特征及作用, 并积极的将它们应用于教学之中《市场调查与预测》具有数据多, 计算工作量大, 数学模型选择复杂, 图表多, 案例多等特点, 教师应积极开发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加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 (如EXCEL等及投影仪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这样, 可以提高学生用计算机处理调查预测资料的能力。
3.3 实践教学流程构建
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 把握整个实践过程主线。根据这课程的作业流程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 即以一个大型作业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 整合教学内容和实训, 融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为一体, 构建参与式、互动式、阶段实践与综合实践的双主体实践教学模式。
具体实施时要从教和学两条线入手。一条线是教师讲授, 重点是市场调查的理论和主要方法, 按照实际调研流程顺序, 首先从拟定项目开始———方案设计———整体策划———方法选择———问卷设计———方案实施———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调研报告撰写和结果反馈。另一条线, 由学生以组、团队的形式开展调查活动, 报告撰写并进行汇报讲演, 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互动,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并指导实践。
在实施调研前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学生选择承担一个调研项目, 然后通过小组及老师的共同讨论, 确定最终的调研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主动和教师沟通, 充分发挥了自身能动性。同时,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帮助解决问题, 承担了引导者的作用。确定调查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法中的首要环节。调查项目应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涵盖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 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束时, 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运用Power point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调查经过和分析结果, 其他同学提出意见, 给予评价。教师最后对各个调查团队的实践工作给予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通过这样一项完整的市场调查预测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交流访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 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4 课程考试的改革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考试形式在改革之前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 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 然而《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果还是沿用以前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这个要求。因此, 对这门课程的考试形式与评判标准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要以实践教学为主要, 那么就要一改, 期末一张卷, 的传统考核方法, 按照以技能考核为主的指导思想, 突出五大能力的检验, 将阶段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 对五大环节能力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实施学完一段考核一项的办法, 并最终将五大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取消原来进行的传统的书面试卷形式进行期末考试, 代之以大作业 (包括市场调查方案, 市场调查问卷和市场调查报告) PPT演示、答辩、平时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考评, 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客观性、在开学之初老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的要求, 即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由组合每组5-6人) , 选择一个比较熟悉或者比较感兴趣的行业或者产品作为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编写市场调查方案, 设计市场调查问卷, 撰写调查报告。所有小组均需提交打印版和电子版的大作业。大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50%;除提交大作业之外, 每个小组须派代表上台用Powerpoint阐述所做的调查项目, 并就老师和台下同学的提问进行答辩, 这一部分占期末总成绩的20%。由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做PPT陈述, 由从学生中选出的大众评委和老师对其进行打分, 其中陈述者的表现占25%, PPT的形式占25%, PPT的内容占50%;最后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由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 包括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小作业等情况给分。其中, 一次点名不到扣两分, 依次类推;上课回答问题每次加一分;小作业一次优秀的五分, 良好的四分, 中的三分, 及格的二分, 不及格的一分;大作业50%学生提交的大作业由教师依据态度、信息量大小、主题的新颖程度、严谨程度、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分总评优秀的占大作业的100%, 良好的占大作业的80%, 中的占大作业的60%, 及格的占大作业40%, 不及格的占大作业20%。
总之,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改革摒弃一律采用卷面笔试的死板做法及一考定成败的终结性评价机制, 而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 采取“大作业+答辩”为主的模块式评价模式, 真正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 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敏.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运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2]杨江娜.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改革浅议[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4) .
[3]周峰.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以工带学”经验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6) .
[3]汪勇.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8) .
【第一组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千金电影院问卷调查】推荐阅读:
市场调查与预测06-08
市场调查与预测策划书09-23
2023-2027年中国雪糕市场调查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06-14
市场营销 调查问卷07-18
中式快餐行业二级市场调查及营销策略研究08-22
2023-2028年中国白酒市场全景调查研究及行业前景预测报告08-27
2024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市场调查及盈利预测报告(精编版)10-19
2024年中国消毒柜产业市场调查及盈利预测报告(精编版)06-15
妮维雅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营销策划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