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2 Lesson 21教案(第一节)

2024-09-30

新概念2 Lesson 21教案(第一节)(共10篇)

新概念2 Lesson 21教案(第一节) 篇1

新概念2 Lesson 21教案

课题:Lesson 21 Mad or not ? 课型:New

教学方法:computer flash.教学目的:1.Master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2.Read the text fluently.教学难点:1.Memorize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2.Learn the text completely.教学环节:1.Revision.(Lesson 17,Lesson 18,Lesson19,Lesson20)1)Asking students to do speed reading, teacher uses the second clock to time, then make a record.2)Asking students to recite the text with action in a certain time.2.New.(Lesson 21)1).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 mad , madam , sum, do sums, reason, reasonable, reasonless, determined, determine.*requests: Teacher leads the way to read these new words, students read them after teacher for some times.Then teacher asks students to write these new words on their note books.(Students must read the words while they are writing the words.After that teacher leads the way to memorize the new words(汉英互译,边学边擦)2).Text :

Listening : Teacher plays the computer flash for three times.Requests: The first time

: Asking students to identify some main words and some sentences in the text.The second time: Asking students to anster some questions.eg: 1.Why do people think the writer is mad ?

2.Where does he live ?

3.What does everyone say ? The third time: Asking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text sentence by sentence.Reading : Students read every sentence after teacher for some times , then asking students to read by themselves.During this time , students can ask any questions if they run across some new words or other else about this text.Practice : Reading and writing.Summary: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Listen and read the text.Answer some questions.Homework: Asking students to write every word for five times and practice reading the text.

第一节民生的概念及其内涵 篇2

一.民生、民生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

“民生”一词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被提及,谓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所代指的就是百姓。而《辞海》中把“民生”理解为“人民的生计”,民生之词义带有明显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生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是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阶级统治思想,不同的权利观念势必造就不同的民生思想,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指的“民生”是指现代意义的民生。现代社会,民生与民主、法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单一的物质样态转化为包含精神样态在内的综合样态。立足中国特定的国情和实践需求,并结合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广义民生论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对民生的定义要综合看待,不同的学科视野对民生概念的界定存在差异。比如有学者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民生反映在经济发展中人们的收入、就业、消费等方面,体现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民生则是关系到社会各阶层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以及社会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而在政治学的意义上,民生解决好坏则直接体现为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是否到位和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因此,民生是对党治国理政水平的检验。①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存在明显的不足,即概念范围太大,其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其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①黄家骅:民生问题的研究视角与指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6.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二)狭义民生论

狭义民生论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即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诸如有的学者所说:“民生即人民生计,指的是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实现。在其看来,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的根基,没有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条件,精神需求便无从谈起,但如果人们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没有更高的追求,人类社会就会发展乏力。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解决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也是由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化的过程,民生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①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于广义民生论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除广义民生论和狭义民生论外,我们还可以从动态民生论与相对民生论去认知民生的概念。

(一)动态民生论

动态民生论主张,民生的状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对民生概念的界定需要坚持一种动态观。民生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在封建社会,人依靠家庭就能够生存和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依赖单位就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的社会化标①李亚彬:论民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志着人的自由度的增加和个人权力的扩张,因此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随之扩展。在其看来,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民生即指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就是人民能够享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终端成果,是人民对于发展成果的客观享受和主观体验。①

(二)相对民生论

相对民生论可视为对动态民生论的一个补充,其主张民生不仅是历史演进的,而且在同一阶段的不同社会和区域,民生状况也存在差异,因此,从本质上讲,民生概念是相对的。有学者认为,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理解民生含义的前提,从纵向上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民生含义;从横向上看,不同国家,由于国情有别,民生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基础雄厚,社会建设水平高,其民生保障水平自然更高,而我们有自己的具体国情,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当前民生问题化解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②

二.民生的内涵

民生问题无论是当前还是将来都有着无限极的意义,它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它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即生存条件)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即生活质量);它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基于此认识和理解民生的内涵是有必要的且是必须的。今天我们所说的民生问题,不仅是物质生活层面,即当年孙中山概括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还包括了精神生活层面的问题,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这个“文化”,又是涵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大文化”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及人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也在不断放大,从物质到①

②何颖:论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职责[J],攀登,2008.3.郑功成:民生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文汇报[N],文汇报,200.12.6.精神,从原本意义上的“人民的生计”上升为精神文化等生活层面,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民生的涵义日益深远。

立足理论和实际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知:

(一)民生是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民生问题以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为主要内容,即国家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人之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权利和尊严,主要包括社会救济、基础性的和最低程度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

(二)民生是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

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从而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

(三)民生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

第一节教案(定稿) 篇3

1、导入新课:上学期从全球角度了解了地球分为七个大洲,那么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亚洲)现在我们就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和自然状况。

2、讲授新知:

(1)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经度和纬度位置。

(2)了解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现在我们来观察观察图6.2亚洲的范围,分组讨论: ①亚洲的经纬度是多少?

②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③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师出示幻灯片,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师出示图6.3,引导学生完成P3活动(1)(2)(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提问:你能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它大洲的界线吗?

先引导学生看幻灯片,再让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出示图6.4七大洲的面积比较(万平方千米)。

观察得出: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6)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1、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哪6个地理区域? 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中国位于哪个分区? 中国位于东亚。

3、说一说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4、说一说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

5、说一说南亚包括哪些国家:

6、说一说西亚包括哪些国家:

7、说一说中亚包括哪些国家:

8、北亚地区属于哪个国家的?

情商教案第一节 篇4

快乐自信受欢迎

教学目标:

1、建立队员之间以及队员和兔姐姐之间的熟悉度。

2、用营队脸谱的方式建立团队圆融感,以及让每个孩子理解每个人对于营队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

3、共同订立营队规范。

4、通过营队树的游戏来强化孩子的自我形象的树立。教学过程:

一、快乐情绪导入 破冰游戏-------神奇的儿童乐园:10-15分钟

主讲教师给孩子描述一个神奇的儿童乐园,引导孩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故事导入 :在森里里有一座非常非常漂亮的房子,里面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们喜欢的东西,有甜甜的塘果,可爱的娃娃,会飞的大汽车,可是要到这座房子里面啊需要交通工具,小朋友们你们准备用什么交通工具过去啊------引导小朋友回答。现在我们就想象一下我们已经有了交通工具,我们要准备出发去儿童乐园了。请小朋友们手拉手,我们一起向儿童乐园出发。

配课教师播放右脑背景音乐。主讲教师在此过程中让孩子想象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在右脑音乐的背景下,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小朋友们到了乐园后首先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想认识各位小朋友,请每位小朋友自我介绍一下(出示手偶)

教师让孩子们认识营队里的每位朋友。根据音乐传玩偶,音乐停止时玩偶在哪个孩子的手里,他就做精彩的自我介绍。

二、情商主题活动

时间: 20-30分钟

1、建立营队-----营队脸谱

启发孩子理解,每个人对于营队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重要的。

主讲教师:小兔子非常喜欢大家,大家喜欢小兔子么,这个小兔子就是我们营队的脸谱,那么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喜欢小兔子,就请你们把自己的照片贴在小兔子的身上,现在呢我们就是组成小兔子家庭的成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XX是小兔子的眼睛,XX是小兔子的鼻子等,每个孩子的照片都强调一下,那么如果小兔子没有了眼睛,没有了鼻子,是不是就不可爱了呢。让每个人尝试把脸蒙起来;眼睛蒙上;把鼻子捏起来;把耳朵捂住;把手脚捆起来的感觉,强调每个队员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所以我们要按时来上课,因为你们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们不来上课,那小兔子就不完整了哦。

2、营队树的建立

请小朋友们在白纸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然后教师将小朋友的手印用线条绘成一颗大树,然后每个孩子手拿一个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印像什么水果,教师让每个小朋友理解这颗大树,里面的果实都是营里的小朋友种的,再次强调团队的圆融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非常重要的!如果小朋友们不来上课,那么果实就会掉下来。所以为了不让我们的果实掉落,你们每节课要不要都来上课?”所有的孩子都大声的喊出“要!”

3、营队公约。

教师展示卡通版本的《营队公约》,告诉小朋友们在在享有独一无二的自己时,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每个人也要遵守规则。规则如下:(幼儿自己制定)

当教师说话时,我要用眼睛看着她;

我要积极的举手参加游戏;

我要粘在自己的垫子上。

4、快乐大气球----

(1)、请幼儿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圈。

(2)、教师发出指令说:“放气”时,幼儿嘴巴里发出放气的声音并向圆中心走,小手不能放掉;

(3)、当教师发出指令说:“打气”时,幼儿立即往后退把圆圈拉大,但是手不能放掉;

4、当教师发出指令说:“不好了,气球爆炸了。”幼儿发出“啪”的一声,放开拉着的手代表气球爆炸了。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明白气球爆炸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把手放开了,所以让气球不爆发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把小手拉的紧紧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团队合作的圆融力。

5结束语

-------小朋友们,现在教师要交大家一句我们营队的暗语,-情绪X号营,快乐自信受欢迎。这句暗语不能告诉其他人哦。

请大家认真喊出来,然后布置家庭策略

一、请帮助孩子回忆营队中其他孩子的姓名、以及在营队脸谱中的位置。

二、制定家庭公约

注意:

1、家庭公约条数要少于总人口数,一般三口之家在一到两条之内;

2、家庭公约制定时要全家共同参加,征得全家同意,并且共同遵守;

3、采用积极的语言,比如:我要……;

4、家庭公约需要定期更换,更换时需要全家同意;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课型 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

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2.七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

[练习]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提问] 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 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3.四大洋(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 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第一节 金属钠教案 篇6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吹气生火的魔术。表演者对着棉花吹了一口气,棉花就着火了,是不是表演者很神奇啊。其实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原来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棉花燃烧了。那我们可以利用过氧化钠的这个性质做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科学家还利用溴化银的感光性制成感光交卷,利用叠氮化钠在强烈碰撞下迅速生成氮气的性质,制成汽车安全气囊。由此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回想一下初中学习酸及其性质的场景 首先我们先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状态、颜色;

采用实验方法探究稀盐酸与指示剂、金属、生锈的铁钉、与氢氧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

通过比较硫酸和盐酸的性质,获得酸的通性。

根据物质水解解离出的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分为酸、碱和盐。可以总结研究物质性质,常用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比较和分类。那下面我们以观察金属钠及其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为例,体验观察、实验、分类和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观察的目的:1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的相对大小和熔点的相对高低。2认识钠与水的反应。

观察内容: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从图可知金属钠是固体、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是固体、淡黄色、密度比煤油大,硬度小。

一个存放少量金属钠的仓库着火了,消防员赶到后,用高压水枪灭火,结果钠浮在水面上快速游动,由不规则的形状快速融化成小球,还发出剧烈的响声,火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变成了火海,甚至发生了爆炸,幸好没有人员伤亡。这可让消防员非常头疼,尝试了各种变法,用最后用沙子才把大火扑灭了。

那通过这个事件,我们知道钠着火了不可以用水,是因为钠与水发生反应。那通过上面的新闻,请同学们总结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现象: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 分析:密度小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钠的熔点较低;生成气体;爆炸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说明生成的碱性物质,也就是生成了氢氧化钠。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教案 篇7

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识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二)方法与过程:

首先采用设问法法,提出自然界有没有单细胞生物,之后通过视频确定自然界确实存在单细胞生物,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种类,然后学生以草履虫为例自学、讨论完成其结构与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观点。

2.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与自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二)教学难点:

1.草履虫的呼吸、营养、排泄。2.举例说明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方法:讲授法、五步三查法、讨论法等。学法:讨论法、自学、对学、群学、观察法等。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生物体生长现象与什么有关? 2.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3.概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组织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生物体要想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必须无数个细胞的分工协调。那么在我们自然界中有没有一种生物,它本身只是一个细胞,却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呢?

学生猜测。

(三)新授课:

教师讲解:同学们通过阅读《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单细胞生物。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它们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教师展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学: 1.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和形态; 2.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 3.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4.草履虫的食物和作用; 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

自学完之后,小组内讨论,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并将不会的问题提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

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生命活动: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教师播放草履虫运动视频。

教师讲述:草履虫和多细胞动物一样,也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它也会趋利避害。

教师PPT展示,介绍实验的步骤以及结果。

提问:那么它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吗?这种适应能力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二。

教师提问:单细胞生物已经学完,那么同学们思考: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辩论完成学生任务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单细胞生物即对人有有有力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学生检测自己的预习结果。

(四)课堂小结:

单细胞生物结构微小,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却能独立地完成运动、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等生命活动,并且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自然界存在许多单细胞生物,它们虽结构微小,却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对人类有利。如草履虫,能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眼虫,是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动物。有些对人类有害,如小瓜虫,使鱼得小瓜虫病,影响渔业生产。

七、课堂作业

课本P54的自我测评。

八、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纤毛 运动 收集管、伸缩泡 排泄 口沟、食物泡 营养 表膜 呼吸 细胞核(大、小)生殖

细胞质 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二、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是内课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道理,知道站队的要求。

(2)能知道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要求。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能与教师配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能按教师要求完成站队练习内容:1.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2.队形:站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启发式提问导入:国家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并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之一。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呢?(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与锻炼身体的实际回答)

二、学习新课

1.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1)讲解“为什么要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归纳学生回答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必修课程,我们要认真学习,以达到下面三个目的。

一、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实用技能以及简单的运动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锻炼身体的能力。

三、培养爱祖国、爱集体、团结友爱和相互合作、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以及勇敢顽强、进取向上的精神。

上课时要穿适宜运动的服装和鞋袜,遵守体育课的常规要求。

上课时要刻苦锻炼,开动脑筋,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每课的学习任务。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上好体育与健康课”。预防意外安全事故!

分组讨论,说一说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应做到哪些。

1、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体育课要记得穿运动鞋,衣服尽量穿运动服,不带钢笔、直尺、小刀、书本、作业、玩具、零食等到操场(注:如果要带体育器材,如跳绳等,老师会提前通知,要记得带器材。)

3、上课铃声响后,马上到教室坐下来,把桌子上收拾干净,趴在桌子上安静的等待老师来上课,由体育委员管理纪律,表现好的同学和纪律不好的同学要及时记录,教师将以此为根据打平时分。

4、在课上有问题要举手发言,并教师的安排下活动(如老师指定地点活动范围,不能超过活动的范围),禁止追打皮闹,攀爬树木、围栏、围墙、台阶等。

5、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请假制度:要写请假条,生病的要有家长签字,运动后确实不舒服的要及时告诉老师(统计班级不能剧烈运动的人员名单)

2.队形:站队

(1)练习站队的意义:节约时间,提高上课的效率

(2)回忆站队的要求:快、静、齐

快:在最短的时间站队,时间不能超过30s

静:不能讲话,脚底下发出的声音要轻

齐:队伍前后、左右要对齐

(3)提示站队下楼不要大声喧哗

(4)进行站队练习

三、巩固新知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案1 篇9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学生的探究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的点拔、评价,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教学目的:

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会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4、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和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式、读图分析归纳、分组活动。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上下班滚滚的人流,由这你可以想到什么?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那么,“地球村”到底有多少居民呢?他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从而引入到新课的学习。

(分小组活动)做书中活动题(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

(拓展思维、读图归纳)乐观派认为地球可养活500亿人;悲观派断言如按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只能养活21亿人;多数人认为在一种适度的生活水平下,地球可养活150亿人。而现在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人,从而可看到我们人类的危机感,那么,世界人口在发展历史上有什么特点呢?看书中图1思考世界人口从9亿增加到10亿需多少年时间,从10亿到20亿需多少年时间?从50亿到60亿呢?

由上问推出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增长 找学生朗读49页阅读

(举例、计算加深理解)每分钟增加155人,计算一下第上一节课的时间内,世界将增加多少人呢?同学们每眨一下眼睛呢?老师告诉你们,你们每眨一下眼睛大约是1秒钟的时间,而这不起眼的一秒钟里,世界就出生了2.6个人,眨两下便是5.2人,多快的速度呀,如同孙悟空变化一般神速。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学生小组,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应用什么来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呢?(学生回答)

过渡: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呢?(分组活动)做书中50页的活动。(生答略)

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增长的快慢,那么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又是如何的呢?看图“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媒体演示),思考: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从发展水平上看,非、亚和拉美洲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欧、北美和大洋洲大多属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承转)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哪些地区?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呢?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世界人口的分布。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小组活动做书中51页活动(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2、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读图对比、分析归纳)对照《地图册》图分析人口稠密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1)人口稠密区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2)人口稠密区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人口稠密区地形有什么特点?(4)人口稠密区气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归纳)推出人口稠密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3、四大人口稀疏地区

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学们,朝前看,讲台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地方显得比较宽敞,我在讲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甚至可以翩翩起舞,现在如果我邀请四个大组前面两排同学到讲台上来,同学们会发现老师的活动会怎样?我有能随心所欲的活动了,我遇到了什么问题了?如果我们把讲台看成是地球,地球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人口问题,下面看书归纳人口问题有哪些?(自由讨论)

四、世界人口问题

从三方面引导归纳: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造成空前压力;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看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做52页活动1(讨论)以上我们讨论的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起好呢?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呢?说出你的看法。

既然人口急剧增长和人口长期负增长都会带来一些问题,那么人口问题对策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推出人口的增长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人口数量是怎样的?在我国有一句话是: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但现在我国却有这样一种状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什么呢?城市人口过多会出现哪些问题呢?(小结)恩格斯曾经给我们一个著名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寓意。世界人口问题既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更需要人类自己来解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课后拓展:

1、在我们社区周围普遍存在着由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的现象,为什么?

2、城市人口过多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学生可通过课外调查、采访村民等方式收集材料,在活动课中展开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篇10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初中我们就已经学过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而且我们在做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时,是不是很难观察到细胞膜,是不是有的同学还把气泡当作过细胞膜啊。那么,同学们,我们要怎样区分气泡与细胞呢?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能观察到细胞膜吗? 生:记忆并回答问题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与补充。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但是,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科学家也一样,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细胞膜,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但是,“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的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就已经能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推测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 生:思考并讨论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材料一,有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细胞有边界

师:对。正由于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一个边界,伊红才能呆在细胞里,不能流出。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了解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师:上课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进入新课

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为什么能作为细胞的边界而不是其他呢?想是吧,首先我们一步一步来,我们先来成分入手。我们要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是不是先要把细胞膜放到一边,然后才能好好进行研究呢?那么。怎样获得细胞膜呢?看到书里的实验部分。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办法获得细胞膜,但是细胞是很小的,但是我们知道,细胞里面含有物质,且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就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细胞膜啦?这也是我们的实验原理:细胞吸水胀破。我们要做实验研究,是不是都要先选择材料,然后才能进行实验。那么,什么材料适合做实验呢?同学们看到这四幅图,从四幅图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生: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和其它众多的细胞器。师:对的。材料有了,接着就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是: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等观察清晰时,在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使红细胞浸泡在水中,即可观察到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逐步胀破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观察的实验是:注意比较加水前后视野中的变化。细胞吸水胀破后,得到的是混合液,我们要用离心的方法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成分组成的资料,都是来自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研究。

现在让我们来重温科学家们对细胞膜的探索历程。看到材料一,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同学们从这则材料中得到什么结论? 生: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师:对。看到第二个材料,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同学们又从这里得出什么结论了? 生: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师:对的,从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那还有其他的物质吗? 生:还有糖类

师:是的,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中的脂质占大部分比例,蛋白质也占较大部分。而且,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同学们可以看出,细胞膜的磷脂占据了大部分。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实,细胞膜与我们生活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看到书本里的小子部分:这是肿瘤医院的检验报告单。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吗?讨论两分钟。

生: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

师:是的,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主要是细胞膜糖蛋白或糖脂减少,导致细胞粘着性降低,癌细胞就易于转移,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增加。所以,癌细胞的恶性增值和转移是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的。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为什么它能作为细胞的边界呢?它究竟对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起什么作用呢?我们接下来看细胞膜的功能。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的不断进化中,膜出现了,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细胞,并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所以细胞的第一个功能便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不是要像我们人类一样需要从外界吸取营养物质,但,是不是任何物质都能进入到细胞呢? 生:不是。举例

师: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也就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控制性。其中行使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主要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当然,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像我们人生病也是一样的。

在生活过程中,我们随时都要与外界进行交流,那细胞是不是也是一样呢? 生:是

师:对的,在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需要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就得依赖各个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信息的交流。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例如胰岛素,性激素等的调节。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功能:支持和保护.性质:细胞壁是全通透的。思考:如何去掉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六、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的内容就讲完,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过的内容: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

七、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一)制备细胞膜

选材:哺乳动物红细胞 原理:细胞吸水胀破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蛋白质、糖类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上一篇:高一化学教学研讨会下一篇:土地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