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

2024-06-11

所见古诗(精选15篇)

所见古诗 篇1

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一、课题:

小班古诗活动《所见》。

二、教材简解:

本园致力于古诗特色研究,用多样的形式让幼儿趣味学古诗,体验古诗活动的别样魅力。针对幼儿各个发展阶段,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本次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小班的古诗活动《所见》,我以故事+图片的形式导入课堂,带领幼儿进入这首古诗的意境中,在教学中加入了表演、歌唱等元素,让幼儿既轻松学会了古诗,又感受到古诗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三、目标预设: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诵读古诗,体验朗诵的乐趣。

四、重难点: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重点)

2.知道古诗中“鸣蝉”的意思。(难点)

3.能用打节拍、做动作等方式朗诵古诗。(难点)

五、活动准备:

1.活动课件、伴奏音乐。

2.四幅古诗配画。

3.相关头饰。

六、设计思路:

《所见》这首古诗是非常具有童趣性的,而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对故事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利用这首古诗中“趣”这个点,以故事和图片的结合形式导入课堂,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初步的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之后我通过诗配画这样的形式,让幼儿重温古诗意境,我再逐步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们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我还会让他们进行一些表演,与我,与其他幼儿做一些互动,充分的感受到这首古诗带给他们的快乐;最后,幼儿也会和我一起用打拍子、做动作等方式将这首古诗朗诵几遍。整个教学过程,我都将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

七、教学过程:

1.出示小树林的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古诗。

1)师:你们听一听,树林里面传来了什么声音?(牧童唱歌的声音)

幼儿进行猜测,师揭晓答案,原来是一个小牧童在唱歌。

2)师:你们来看一看,牧童是怎么来到小树林的呢?

幼儿与教师互动,教师总结: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来到树林,响亮的歌声在树林上空回荡着,他唱呀唱,忽然不唱了,停了下来,你们来猜一猜为什么他不唱了?

幼儿回答,师揭晓,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师放知了的声音,让幼儿听一听,然后放知了的图片,告诉他们这是蝉。

师:牧童啊听到了知了在唱歌,那你们觉得接下来他会怎么样?

幼儿回答,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揭晓接下来发生的事:牧童从牛背上下来,想去捉蝉,但是要轻轻地去捉(师:为什么要轻轻地捉?)因为蝉听到动静会飞走(师边说边做轻轻地动作)

师出示相关头饰,请个别幼儿扮演牧童,个别幼儿扮演蝉,师引导他们进行表演,感受快乐。

2.理解古诗内容,并学会朗诵。

1)师: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看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于是回去就写了一首古诗,老师把这首古诗藏在了四幅画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2)分句解释,加深幼儿古诗的理解。出示第一张图画,让幼儿自己说说内容,再出示第一句话:牧童骑黄牛(师边说边做动作,带领幼儿一起边说边做)。

出示第二张图片,师:你们看,这个小牧童嘴巴张的大大的,在干嘛呢?(引导幼儿自己说出唱歌),他的声音真响亮,都传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观察树林上空)呦!歌声在树林上空回荡呢。师当牧童,幼儿作大树,进行互动表演,感受牧童响亮的声音,引导第二句话:歌声振林樾。

师总结:在这两幅画里,我们找到了两句诗句,是哪两句呀?(幼儿先说,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一遍)。

师: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张图画,我们来看一看这幅画和刚刚的一幅画有什么不同?(师边说边出示第三幅画)你们看,图片上出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蝉),原来是一只蝉,它在“知了知了”的鸣叫,我们可以叫它——鸣蝉,牧童看到了鸣蝉,想去干嘛呀?(引导幼儿自己说想去捉蝉),“捉”可以用“捕”这个好听的词来说。牧童想去捕鸣蝉,所以第三句话就是:意欲捕鸣蝉。

出示第四张图画,师:牧童本来在唱着歌,可是他看到蝉,想去捕,于是他立马就干嘛了?(引导幼儿自己感受牧童闭上了嘴巴,从牛背上下来,站立着)这就是最后一句:忽然闭口立。

师总结:小朋友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藏在这两幅画里的两句古诗也被我们找出来了,我们再一起将这两句念一遍:(幼儿和老师一起变念边说)。

4)师带领幼儿用做动作、模仿古代诗人、打拍子的方式将这首古诗朗诵几遍,进一步增强学习古诗的趣味性。

所见古诗 篇2

一、比较读:老师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初读诗文, 认识生字是必不可少的;加之古代诗文的朗读讲究节奏, 因此教师的范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朗读的方法。然而, 仅仅让学生听着老师读, 照着老师的样子读, 这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 教学效果势必低下。换个方式, 让学生主动来构建“正确朗读”的方法:听老师读, 请你比比看, 老师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学生们的探知欲、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镜头回放】

师:真好, 题目读得既正确又清晰。那么今天我们的学习从倾听开始。听老师读, 请你比一比, 老师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老师读得很慢。

师:是的, 读诗就得边读边思考意思。你来试试。

(学生慢速有节奏地读诗。教师纠正“振林樾”三字读音)

生:老师“意欲捕鸣蝉”这一句读得很流利, 我读不好。

师:这句话的确不好读。跟着老师读读。 (教师慢速范读, 学生跟读, 其他同学同桌对读, 要求读正确) 其实你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句诗中的“鸣蝉”是个新词, 前后鼻音都读正确了。见过“鸣蝉”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蝉停留在柳枝上, 并配上清脆的蝉声, 学生纷纷表现出喜爱的神情)

师:看着它, 你心里真想干什么?

生 (露出激动的神情) :我真想抓住它。

生 (做出捉蝉的动作) :我真想抓到它。

师:心里真想抓到这鸣蝉, 是哪句诗的意思?

生 (齐) :意欲捕鸣蝉。

(之后教师随机指导“忽然”“闭口”等生字新词的读音)

整个“初读感知”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 同桌练读、个别朗读、全班齐读等平时常用的教学形式, 也显得更有实效。笔者以为, 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上下之分, 关键要看学生是否乐意接受, 还要看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同桌互读这样巧妙的组合, 学生的学习劲头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二、表演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 也来当一回牧童

“诗有境”, 读诗不入境, 重复读个三两遍自然就味同嚼蜡了。这首诗歌的意境恰恰都是围绕着“牧童”这一人物形象构建的。为了让学生能够走入诗歌的意境, 笔者引导学生三步走。 (1) 呈现画面:通过朗读, 将学生“所见”的人和物运用多媒体一一呈现出来; (2) 回到诗歌:将这些人和物在诗歌中找到对应的词, 画下来读一读, 边读边联想; (3) 想象意境:让一个个孤立的“东西”, 通过教师的伴乐读, 学生闭眼想象, 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动画片”。

【镜头回放】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读这首诗, 你看到的画面有些什么人、事和景物呢?

(学生分别回答:牧童、黄牛、林樾、鸣蝉,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贴画)

生:老师, 还有歌声!

师:真了不起啊!读着诗, 你不仅能看见画面, 还能听见声音。 (教师随机播放《快乐牧童》)

师:这些人和事物, 诗歌中是用了什么词呢?画出来。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词, 我们要学会圈画。读读看, 能否边读边在脑中想出它们来? (学生自由朗读)

师:在你脑海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牧童骑在牛背上, 很开心。

生:我看到牧童想抓蝉。

生:我还看到牧童在唱歌。

师:真好。现在闭上眼睛, 老师慢慢读, 你在脑海中展现看到的画面、听到的歌声。 (师伴乐朗读, 学生闭眼想象。朗读完毕, 学生睁开眼, 大屏幕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

师:你刚才仿佛不是在读诗, 而是在看什么?

生:我在看电视。

生:我像在看一部动画片。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这部动画片中的牧童?那就让我们边读诗, 边把自己放进诗歌动画片里去。 (学生兴奋地齐读, 教师指名学生读, 学生读得很投入)

师:如果我们能边读边演牧童, 那就更棒了。 (教师让学生学着牧童的样子放松地坐着)

生: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师:注意下面一句动作要变了。

(学生有的手捂嘴巴读, 有的站直了读———忽然闭口立, 俨然一副小牧童的样子)

本环节笔者创设了“你们想不想成为这部动画片中的牧童”这一情境, 引导学生表演读, 全班同学边表演边读, 想象诗歌意境。其间笔者随机采访几位学生:“你为什么不继续唱歌?”学生回答:“我想抓住鸣蝉, 我再唱, 它要跑了。”“我真想抓住鸣蝉, 我望着鸣蝉就发呆了。”课堂上出现这样的回答, 显然与学生全然进入诗歌意境是分不开的。

诗歌要读懂, 但对于低段学生来说, 枯燥的字词理解, 显然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明白诗歌意思, 更不敢妄谈体会诗歌的情趣了。如《所见》这一类很有趣味性的诗歌, 仅仅通过想象恐怕很难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妙趣, 看画面读、表演读, 让诗歌成为自己亲身体验的写照, 学生自然读得情趣盎然。

三、交互读:其实古诗还有更有趣的读法

在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表演, 有情有趣地读懂了这首诗之后, 笔者就引导学生自个儿拍着手带着节奏来读。之后, 他们发现这样自得其乐的朗读还不够带劲, 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 学生开始和同桌运用交互拍手的方式来读。学生个个小脸通红, 乐乎所以地读着这首五言绝句。最后, 大部分学生都能自然而然地对这首小诗熟读成诵了。

【镜头回放】

师:其实, 读诗还可以有很多种办法。

生:就像上课之前一样, 拍着手来读。 (课前小朋友已经会拍手读诗)

师:那就让我们拍着手读读看。

(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着手读)

师:其实, 我们还可以同桌互相拍手读。

(同桌学生运用“你拍一我拍一”的形式拍着手读, 之后请一对同桌展示读给大家看)

师:如果拍着手, 能够你一句我一句背下来就更棒了。 (学生进行“背诗接龙”)

师:老师发现有位同学能够一个人全都背下来了。

(一生边拍手边背诗, 背完之后,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我也会这样背)

其实, 《所见》一诗看似语言通俗实则情趣盎然, 读之令人不禁失声一笑。如何让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自由多读, 然后背诵, 当然是一条捷径。然而对于低段学生而言, 显然这条“捷径”会让学生对古诗越来越失去应有的兴趣, 最终即便积累了也是枉然。

古诗, 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自然不必赘言, 其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语言应用能力, 同样大有裨益。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这样的文学形式, 多读、熟读、背诵是必经之路。既要让学生“读好”, 还要让学生“好读”, 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低段古诗教学中, 教师只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情境中阅读, 把听、说、读、演、唱等相互结合, 相互渗透, 就会相得益彰, 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 一定会使学生对古诗、对语文产生兴趣, 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他们受益一生。

对古诗《夜书所见》的新理解 篇3

其一,有老师说:“南宋词人张镃(zī)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生动描写了儿童夜晚捕捉促织的情景。”于是说“知有儿童挑促织”也是描写“儿童在夜里捕捉蟋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张镃小时候在夜里捉蟋蟀就能说《夜书所见》里所写的儿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时捉蟋蟀呢,难道说儿童夜深就不能斗蟋蟀吗?

其二,更有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刊物上说道:“细细想来,孩子是想在夜里得到促织,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 白天是很难捉到促织的,只有在夜晚才容易捉到”、“ 促织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儿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动泥土才能找到”。这些说法是有待考证的。第一,有过捉蟋蟀、斗蟋蟀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儿童)捕捉促织主要是因为爱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第二,夜晚拿着灯笼捉蟋蟀绝对比白天难捉到。在白天,促织很难逃过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织只要有机会一跳,不要说古时的灯笼,就连现在拿着手电筒,也难跟踪上。第三,捉蟋蟀很多时候也不用翻动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捕获的斗蟋绝大多数都不“住在地表以下”。若教师们不改变这种解释,岂不是误导了学生!

再三,如按原意来理解古诗,全诗的结构就变得有瑕疵,理解“客情”,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发出声音和拂面秋风,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怀念感情。”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诗中“动”“知”两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写事物已经触动了诗人的“客情”, 三四句理应抒发“客情”,不该又描写眼前事物。客居他乡的诗人的“客情”更应是记挂家中亲人,而不会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诗人叶绍翁的作诗才能来看,应该是不会犯如此败笔的。

最后,容笔者再次谈谈对全诗的理解。

夜书所见(xiàn)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全诗)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的是自己疼爱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在教学上,如果我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对的,就得拿出理论依据去坚持,如果我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是有误的,就果断地改正,才是我们的教学正道。

古诗《所见》教学反思 篇4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上课时我首先从情境引入,通过看图,让学生领略生动的情趣。利用课题的`导向,引导学生去探究:诗人看到了什么?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完成自主探究后,我再一次引发学生去读诗歌,思考分析作者看见的那些是静的?那些是动的?然后精读课文,理解诗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再指名说说诗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点评。基本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思考:“从牧童响亮的歌声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让学生带者问题去读:“为什么牧童忽然间不唱了?他想干什么?”接着再让学生想象牧童捉蝉的情景。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5

本来古诗对我来说,无论是从分析,理解、体会诗人的伤感情怀,豪情壮志、都不是我所上手的。但通过学习本课的两首古诗感觉不差,因为课前我认真看了些资料,通过我的教学,完全能达到教学目标。背诵,默写、用自己的话阐述古诗内容。学了《夜书所见》学生有兴趣。为此,我反思了:

一、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地“引”。课前为吸引学生的新感觉,新兴趣。自描了《夜书所见》的四幅草图,每句诗一幅图,在草图的远处贴了诗人图片。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接着让学生动笔将图景写下来。(这个环节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写作的状态。)之前为了衔接新课,给图拟了题目“思念家乡”,同时也作了一定的定式引导。比如:一位诗人在看什么,由什么触景生情,想到了什么?)有位女孩儿写到:一轮明月高高挂起,滔滔江水被月光打散了,高大的梧桐树叶被晚风吹得哗啦啦直响,飘落的`梧桐叶落在诗人的脚下,诗人捡起梧桐叶,眺望着远方的家乡,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家院门前,有两个孩子正在捉蛐蛐,那孩子手上提着灯笼把家门前的篱笆照得通明,诗人望着远方长长地叹了口气)。(当我读完孩子的习作接着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诗。)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这下孩子们是高兴地去读古诗,还有孩子大声地说,哪句诗就是自己所写的话,也就是孩子们已经通过看图写话对诗的内容有所了解了。有了这步基础,学生理解诗意真不难了,我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读自悟。

二、结合生活实际感悟“阅读与写法”。本课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怎样借景抒情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与写作中的重点指导环节。本课两首诗又都是借秋天的景物来抒发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比如、《夜书所见》中描写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由念家乡之情。怎样理解诗歌所体现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秋夜所见》中,作者通过感受了“瑟瑟的秋风”给人带来的寒意,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触景生情,思乡之感油然而生。

三、诗歌教学适当点拨“巧用字”。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学诗,读诗、写诗的快乐。如,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山秋风动客情。”这两句诗中“送”和“动”字用得特别传神,古人特别讲究炼字。在写作时也应该注意炼字,出示小黑板:“试着填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____”(现、闹)。

夜书所见古诗拼音版 篇6

宋 叶绍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

萧萧梧叶送寒声,

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

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

知有儿童挑促织,

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是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愿意睡眠。

本诗交织诗人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够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所见即所得”之灵思媒介 篇7

灵思媒介“所见”起步于灵思的消费者洞察。在灵思, 消费者洞察不仅是创意的立基, 也是媒介流程的起点。通过具体而微的消费者洞察, 客户见到的不仅是自己产品的目标消费者面对相关问题时的内心冲突及其求解的过程, 也是目标消费者媒介接触习惯的立体呈现。通过建立产品、目标消费者及其接触的媒介之间的关联, 就可以精准地锁定传播媒介, 为最优化的媒介策略制定提供基础。

灵思媒介“所见”第二步便是优化的媒介策略。灵思媒介策略的特点是整合和创新。整合就是充分整合广告与公关媒介策略,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整合营销传播, 从而达到媒介传播效果与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创新就是充分运用新的传播媒介和传统媒介的创新性使用来实现更佳的传播效果。通过媒介策略整合与创新, 寻求成本最优化的媒体运营模式,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最合理化的媒体传播服务, 一直是灵思媒介策略始终不渝的追求。

在这方面, 特殊身份的媒介合作方式, 如冠名、演播室包装、频道战略合作等;品牌定制媒介合作方式, 如结合品牌主题活动、诉求点等因素定制专门节目内容;新闻性传播与公益化相结合的媒介合作方式, 如通过强大的新闻传播体系, 将企业、品牌传播点全方位、深度阐释并结合企业公益行动定制公益宣传计划, 线上、线下同步实施, 这些整合与创新形式在灵思都得到了成功的尝试和广泛的运用。

灵思媒介“所得”的第一层次是媒介策略基础上的媒介执行结果的如实呈现。这种结果通过实施效果 (上刊效果) 、页面效果 (面积、字数、版位等) 、内容价值 (选题是否是社会热点?) 、媒体价值 (发行量、浏览量、知名度等) 、受众价值 (质量、消费能力、与产品定位吻合度等) 、传播价值 (传播量、传播时点等) 等指标来衡量。

灵思媒介“所得”的第二层次是媒介传播效果研究。众所周知, 媒介广告效果研究已经运用的非常普遍与成熟, 但媒介公关效果研究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灵思传播效果研究的特点是不仅仅有广告效果研究, 还在公关效果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营销媒介传播效果研究。

对于受众来说, 无论是日常公关信息还是企业危机信息, 从其接触这类信息到相关信息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整个阶段中, 都基本遵循先接触到信息, 然后对其分析解读并产生观点或偏好, 最后其消费行为发生改变的规律。基于此, 公关传播受众效果评估也就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 即公关传播对受众的传播覆盖力、品牌提升力以及销售促销力。

首先, 评估公关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要研究公关传播手段的覆盖能力, 即事件、活动、新闻等在受众中的到达率、到达频次、乃至到达方式。

其次, 分析公关传播是否提升了目标企业/品牌/产品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及地位, 即分析接触了相关介质的受众群体, 在品牌/产品认知度、品牌/产品喜好度、品牌/产品信赖度、企业互动性/认同感方面较之以前的提升力度。

最后, 深入的挖掘公关传播是否拉动了目标企业/品牌/产品的销售, 即从信息关注度、预计购买率、实际消费率角度进行评估和研究。

通常, 要想客观准确地通过以上三个维度指标深入挖掘公关传播对于受众影响, 就要采用科学严谨的定量研究方式, 锁定目标受众群体, 采用适合其特征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企业的侧重点差异, 选择不同的加权手段, 从而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相, 为企业评估其公关传播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 灵思媒介“所见即所得”之所以能从理想走向现实, 靠的是整个公司系统性的力量、媒介资源体系的建设、专业的媒介执行团队、严格规范的作业标准这样一套保障体系。限于篇幅, 这里仅讲讲灵思媒介的广告与公关作业标准。

灵思媒介广告作业标准包括:竞品投放监测;媒体环境分析;媒介投放策略;媒体投放计划;媒体合作机会点分析;媒体发布跟踪;媒体发布报告。

灵思媒介公关作业标准包括:媒体定期维护;危机管理;媒体信息情报动态;媒体顾问团建设;公关效果报告。

所见即所得 篇8

A:除了汽车,是否还喜欢设计一些其他的东西?

Z:建筑或者雕塑,在一片土地上可以随意去发挥,以设计为主导,不会像汽车会受到很多法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而且比较大的作品能够更让人有成就感。

A:很多自主品牌聘请国外设计师加盟,对本土设计师的成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Z:就像足球中的外援,张明彪认为自主品牌聘请国外设计师加盟是正确的做法。但前提是这些人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本土设计师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在这些外国人的带动下,更容易了解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A:买车的时候会首先考虑自己设计的作品么?

Z:肯定会考虑,自己开着自己设计的车子肯定感觉非常的不一样。

A:怎么看待加班?

Z:有的时候是因为要按照流程严格把控和向前推进,但更多的时候都是为了把项目做得更好,不允许留下任何遗憾,让每一款车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反复的推敲中足够精湛。

张明彪坦言,在成为一名真正的汽车设计师之前,他并不是一个特别爱车的人。不过朋友们都觉得在他的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让他可以在很少有人愿意尝试的领域里游刃有余。因为更多站在量产阶段的一线,在他的图纸上,任何一条线都有可能影响到一款车销量的好坏。

用设计提升价值

作为一名已经在北汽工作了四年的内饰设计师,与汽车的外形设计相比,他所从事的设计工作虽然不能赢得任何回头率,但却可以利用一些技巧让用户相信一款车值这个价钱。

对于大多数不懂汽车的人来说,表面是否柔软、缝隙是否严密是一款车足够高档的两个基本标签,但售价仅有10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简单地去追求这两个标准只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成本。面对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自主品牌的利润空间已经很不乐观。

“同样的成本,为什么他们就能做出高档的效果?”他发现,一些很细节的处理比如内饰件上面的分模线和缝隙的位置直接影响用户对汽车品质的整体印象。于是他开始考虑怎样将这些无法避免的线条转移到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像是副驾驶座椅前面的手套箱,盖子和前面板之间一定会有一条缝隙,但很多合资品牌的车就会把盖子设计成内凹在前面板里,这样用户就看不到了”。

而对于很多人喜欢的柔软材质,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华车上可以采用全部真皮的方法,但是在自主品牌的家轿中就一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会找到经常和用户直接接触的那些部位,在扶手等地方采用柔软的材料,其他地方就可以用便宜一些的硬质材料了”。

此外,一些国际品牌在内饰件上大量采用通用件的做法也让他受到了启发。“哪怕只是一个旋钮能够在所有车型上得到统一,都可以节省大量开模具的成本。”他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为了让每辆车的成本降低几十块钱,研发团队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改。

“凭什么一辆自主品牌的车只能卖10万元以下的价钱?”张明彪为此专门对合作品牌的产品细节进行了研究。一次在对车灯供应商的走访中他发现,有些卖的很贵的车,使用的也都是一些很廉价的材料,只不过通过设计师的色彩搭配和一些线条让人感觉很有科技含量,他说,“用设计的方式降低成本、体现价值,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

只因喜欢这个品牌

2008年从清华美院毕业后,张明彪进入北汽研究总院成为了一名设计师。据他回忆,当时其实还有很多别的选择,因为想留在北京,所以没有考虑已经在汽车研发方面相对成熟的上海企业,但仅在北京也有来自合资品牌和独立设计公司提供的机会,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北汽,是因为他觉得“这个牌子不错”,而且在学校里老师们也经常会讲一些中国汽车工业所遇到的困难和机遇,对于一名2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克制一种为之付出青春的冲动。

不过现实与梦想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

尽管很多自主品牌一直都在关注自主研发,但在国外品牌的挤压下,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到北汽对自主研发实力的建设。当全世界都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云时,北汽研究总院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研发人员的规模整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很多毕业生刚进入自主品牌都会抱怨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但在张明彪眼里这样的环境中反而能让他找到更多学习的机会,“刚开始也迷惑过,毕竟学校里不可能学到很多具体的细节,这些都要在实战中总结”。

与专门负责提供创意的设计师不同,张明彪在图纸上画出的每一条线都有可能会在量产车型上变成现实。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现在已经可以完整负责一款车全部的内饰设计工作,当他在介绍车内各个部件的设计过程时,从前面板到后备箱、从脚踏板到车顶,无数零件似乎都逐渐随着双手的舞动浮现在眼前。

“这是一个对设计师细心程度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张明彪认为在自己的性格里本来对细节并不十分敏感,与强调整体雕塑感的外观造型设计相比,车内的每一个部件既是独立的产品,又要和外观做到整体上互相统一。

更接近做产品

“很多工程师的思维都是很奇怪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碰撞”几乎在每一个汽车厂家内部都会上演。在一款车完整的研发周期中,越是接近尾声与工程师的沟通也变得越加频繁,这也是让很多设计师头疼的地方:有时自己提出一个全新的设计,但工程师会从加工的角度说无法实现,“他是不是在骗我?”

为了让工程师接受自己的设计,设计师不仅要反复与其进行沟通,还要尽量找到接近自己设计思路的成品。当遇到对设计拿捏不准的时候,张明彪会到其他品牌4S店里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和买车的消费者不同,他会随手拿一把小钢尺,把这些零部件的具体尺寸和制造工艺详细记录下来。

张明彪将内饰设计总结出了三个基本的原则:舒适、色彩和做工。由于汽车是人们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个私人空间,为用户带来怎样的感受十分重要。尽管现在很多概念车的内饰设计都会使用一块类似平板电脑的触摸屏代替大部分按键和旋钮,但是否能够实现以及用户对此是否真的需要有时并非像设计师所想。

“去年我亲自参加过几次市场调研,结果发现这些人想要的车和我们原来所想的几乎完全不一样。”作为一名并不是天生爱车的汽车设计师,或许那些看起来很炫的线条很难在张明彪设计的图纸上找到,因为他画出的每一笔不但要符合工程师提出的加工条件,还要和市场上的用户需求无缝对接。这些琐碎的事情都难入那些怀揣着各种梦想毕业生的法眼,不过却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其他的同行一样,张明彪最大的理想也是能早日看到自己的作品跑在路上,而且他相信不久前刚刚在北京车展上焕新亮相的北汽,正在和他一起将这个梦想投入“量产”。

古诗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篇9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用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投影显字。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

一、师生对话,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到外地去作过客吗?在别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

生:作客,主人招待好,但时间久了,总觉得不对劲,总是想家。

师:为什么总是想家?

生:在别人家里不方便、不习惯。自己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还有我喜欢的小伙伴,玩游戏,说说笑笑,那才开心呢!

师:刚才,他说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好。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们学一首古诗(板书:夜书所见

叶绍翁)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先一齐读题目。

生:(读题目)。

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

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

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生2:写!

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

生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

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

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

生:写!

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

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自由默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生:(默读)。

师:(出示生字卡:萧(xiāo)萧

梧(wú)叶

促(cù)织)谁来拼拼音?

生:(拼音,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促、深”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把刚才学的几个生字“书空”写写,看谁先能默写?

生:(“书空”生字,然后本子上默写,同桌互相检查)。

师:这首诗(课文)的左下角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弄懂全诗的大意?

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

师:这首诗都能通读了。四句嘛,能背吗?谁来?

生:(多数举手)

师:(指一位)你背看看!

生:背得好。现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

生:(互相背诗)

师: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意

师: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先学前两句,仔细默读,认真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

生:(边读边想,有的互相议论,有的举手)。

师:(指生1)你说说!

生1:诗人看到了萧萧秋风吹下落叶送来寒冷,江面上也吹来秋风„„(到“动客情”就语塞。)

师: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认真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

生2:(举手)冷冷清清。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又在这么冷冷清清的夜里还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读读想想后回答。

生3:(自由读以后举手)孤单、寂寞、苦闷。

师: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众生举手)

师:(指一人)你来说!

生4: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师:对,对!很容易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

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现在来学后两句诗。(出示挂图或指看文本上的图)。边读边看看注释。

生:(默读后两句)

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生:(笑)捉蟋蟀呀!

师: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诗人在这深夜里忽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高兴吗?

生:高兴!

师: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

生:(自由读,讨论)。

师:“知”,你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

生1:估计、猜想。

生2:料定。

师:这三种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

生:(轻声,细读)

师: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开心呀,他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可是,诗人这时毕竟不是在在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

生:诗人越会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师: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投影显字):

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中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蕴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静思细读)。

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声音太高„„。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比方,有个小姑娘拉住妈妈的手摇,双脚轻轻地跳:“妈妈,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么想家呀!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范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

生:(齐读)。

师:过去,我们学过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现在看看大家还能背出来吗?

生:(齐背诵,投影显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你们想想看,诗人李白抬起头来望见那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是那么高,月光又明又照得那么远,月光为什么会使他一低下头来就想起自己遥远的故乡呢?明月真神呀!开动脑筋想想,为什么?

生:因为同在一个月光照耀下,这时照到他床前,同样可以照到他那远离的故乡去,也会照到他亲人的房里去,他在老家就常常看月光。所以月光使他思念起故乡来!

师:你讲得太好了。我们学诗就要学会联想,你看,他想到了“同在一个月光下”,月光是能照到千里之外诗人的故乡去的呀!大家再把这两句诗读一下。

生:(读《静夜思》后两句)

师:“明月”会引起他想念家乡,那么,“江上秋风”使诗人“动起了客情”,也是思念家乡呀!有个成语讲:看见某种景象而引起某种思念之情,就像两位诗人那样,谁先想出这个成语?

生:(4人举手)

师:(指1人)你说。

生:见景生情!

师:对,(板书)“见景生情”,又叫“触景生情”。见景能生情,那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

生:越睡不着,越兴奋。

师:活像什么?

生1:活像一阵阵风浪在心中翻滚。

生2:汹涌澎湃。

师:忽然,几个浪头“砰”的一声,撞起了什么?

生:雪白的浪花。

师:对。撞起了几丈高雪白晶莹的浪花!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一吧!

生:(齐声诵读)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话口述四句;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生:(讨论后,有的组举手)。

师:(选一个人诵读)你们组来吧?

生:萧萧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江面上的风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园)!

那篱笆下的儿童们玩蟋蟀啊,更使我思念自己的童年!

师:好呀,你们组共同动了脑筋呀!只是“家乡”改为“家园”与“童年”念起来更顺口。你们认为怎样?

生:行!„„(略)

四、布置作业

1、默写生字4个。

2、默写课文。

古诗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 篇10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灯火。

鉴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创业之我所见 篇11

从小到大,每一个人都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鼓励我们在应试考试中拿高分,对于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不重视甚至扼杀。而到了大学阶段,学校教学只管招生不管专业社会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机械式地听从,缺乏进取精神。国外的教育恰恰相反,为了能够让孩子更早学会独立,美国家庭很早就会让孩子出来打工,这样他们就能提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也因此培养出许多创业型人才。

在社会环境方面,我国现有经济环境可以说是越有钱的企业越容易得到更多的扶持,而小企业步步维艰,缺乏成长的环境。与此相对的是,美国对于各类创业型企业有良好的环境保障,天使投资人会在各地寻找未来有潜力的企业,愿意冒风险去投资这些企业让其壮大,虽然他们的初衷是赚钱,但是这种行为让很多创业得以发展。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觉得有关部门应当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给予大学生创业实实在在的优惠条件,而不仅仅是一句鼓励创业的口号。

高一数学教学之我所见 篇12

一、造成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

第一, 教材内容上的原因.初中和高中的教材跨度比较大.初中教材内容相对较少, 直观性强;而高一教材内容概念多、符号多, 如集合、映射、函数 (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数列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等;概念的论证要求高, 如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就是一个难点, 向量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此外, 高一教学内容也多, 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内容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 这也是高一数学成绩下降,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客观原因.

第二, 教学方法上的原因.相当多的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 学生普遍反映了在课堂上能听懂但课后练习不会做.不少学生说, 平时学得不错, 但考试起来成绩就是上不去.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 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重视直观、形象教学, 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 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 学生练习的机会相当多.而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更多的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注重举一反三, 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所以, 高一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这是高一数学成绩下降,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客观原因.

第三, 学习方法上的原因.高一新生在初中形成的学习方法不适合高中数学学习的要求.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在课堂上比较注意听讲, 并且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但往往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缺乏积极思考, 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动脑, 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课后他们往往不会科学安排时间,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还有部分学生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放松一下了, 从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致使学习环节出现脱节.上述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高中阶段的常规教学, 这是高一数学成绩下降,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观原因.

二、提高高一学生数学成绩,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 我认为要想普遍提高高一数学成绩, 提高教学质量, 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高中老师要熟悉初中教材, 把握初中授课特点.最好在开学前,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 熟悉初中教材, 把握初中授课特点.在开学初期,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此前提下, 根据高一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 制定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第二, 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不要盲目赶进度.根据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在高一教学时, 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回顾和联系初中的知识, 教学方法上也要慢慢地过渡, 适当运用初中的一些教学方法, 逐步灌输高中数学思想和方法, 让学生慢慢适应高中的学习,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 所以在数学证明时可以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 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三, 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求真务实, 夯实基础.良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渗透到学习的各个环节, 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等.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课前先预习, 初步了解学习内容的深浅程度和重点难点;课堂上要积极动脑、动笔、动口, 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课后重在合理安排时间, 做适当练习加以巩固, 练习题不求难度大, 只求达到巩固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研究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课后必要时也要看看课堂笔记, 练习时最好建立一个错题本.此外,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章节反思总结, 把所学知识串连起来,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样也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引导学生做到先把书由薄读厚 (这是学习、接受和记忆的过程, 也是知识不断丰富、不断积累的过程, 是知识量的增加——求全) , 再把书由厚读薄 (这是归纳、综合、概括的过程, 是知识质的升华、深化——求精) .最后, 在数学应用中厚积薄发, 融会贯通.多年教学实践表明, 很多学生高一都会在学习方法上遇到很大的困扰.因此, 一定要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那就要求学生在每次学习过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图是高中数学的生命线.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画图意识, 使数学知识和问题看起来更加清晰, 做题的时候也更好地理清思路.注意培养解图能力:一是做到能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准确图形, 二是能根据图形提炼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这样有利于解题.

把古诗所见改写成小故事 篇13

夏天的一个中午,一个放牛的娃娃穿着小褂,扎着一个朝天辫,手拿一根小树枝,骑着一头大黄牛,到山上去放牛。

娃娃到了丛林里。这里有五彩缤纷的花朵,青翠的小草。黄牛低着头吃着美味的`野草。放牛娃唱起了动人的歌儿,这歌声就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清脆嘹亮。他的歌声在山林里回荡,吸引来了许多小动物。忽然,一阵吵人的知了声打断了放牛娃。放牛娃赶紧闭上嘴巴,想把蝉抓下来。

放牛娃从牛背上跳了下来,悄悄地走到树下面。刚要抓住蝉,蝉飞走了。

所见古诗 篇14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读古诗。

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

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可以捉螃蟹呀,采莲蓬呀!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出示:《所见》】。齐读课题。

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播放:范读)

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

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了解字词的认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在认读的过程中,通过三言两语的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所:(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引导:闭上我们的小眼睛。)

立:(引导:立正的立就是这个立。)

蝉:(引导: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呀?学生畅谈后【出示:蝉的图片】

小结:蝉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夏天的时候,他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人们也就叫他“知了”。你看,这只蝉飞呀,飞呀,飞到了大树上。(出示)

牧童:(引导:放牛的孩子就叫牧童。)

捕捉:(引导:小动物是最害怕小朋友捕捉他们的。)

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的。【出示:全诗】齐读古诗。

二、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你们看,【出示:图片】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

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

读这两行诗。【出示:前两行诗】(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

─齐读)

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做上动作,你再来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

两行诗,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

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嘘!咦?歌声怎么停了?

你们看,(出示画面:后两行诗。)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为什么这样想啊?

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

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自由朗读)

谁来读一读?

哎呀,蝉儿飞跑了,你太大声了。你再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

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怎么捉住的?来,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

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么办那?快帮小牧童想想办法呀!

(向四周看)小树林里没有找着大石头块呀,再说,石头块也太矮了!怎么

办呀?

好办法呀!那你来试一试!

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小牧童?喜欢就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呀?

要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就得把这首诗背下来。

三、指导书写。

1、示范指导:

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出示:我会写】(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

2、自由练习书写。

3、集体评议:

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四、拓展延伸

学生齐背古诗。

不止这一首,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写农村的事儿,老师这儿有几首,把它送

给爱诗的孩子。【出示:《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板书设计:

所见牧童乐清.袁枚黄牛

林子

所见古诗 篇15

立足于此, 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静思默想说感受。当梳理、解读了诗中的字词, 当一遍遍朗读、一次次体会之后, 学生们便进入诗歌所特设的意境之中, 享受着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感受着牧童那份信“牛”由缰的悠闲自得, 悄然领略在歌声中忽有所见、意有所为的顽皮, 此时, 哪一个不是心有所感、不吐不快?在此情境下, 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也能有所作为——引领学生一起去感受诗歌所给予的快乐。

师:“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读着这样充满生活情趣的诗, 我们不会不想、不能不想, 我们为作者不加雕饰的手法所折服、称道;我们不能不说:这首诗写得好, 有情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里, 去伴随牧童骑牛、歌唱, 去领略牧童“欲捕鸣蝉”的心思、“闭口”静立的模样, 说说自己的心得, 感悟诗歌设计的精妙。

生:读这首诗, 牧童如在眼前。看, 他骑在牛背上, 是那样心无杂念, 那样悠闲自在;听, 牧童的声音, 是那样清越响亮, 传遍了整个树林, 林子里的鸟儿也都纷纷停止了它们婉转的歌声, 一起来听他的声音。

生:读这首诗, 牧童的顽皮、牧童的专注都是那样活灵活现。唱着唱着, 忽有几声蝉鸣, 引起了牧童的注意, 他想捉住它们, 所以“闭口”。

师:说得太好了!是呀, 人物栩栩如生, 一个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在看似平常的语句里赫然立在我们面前。那么, 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方面, 你有什么分析?

生:读这首诗, 我们会觉出诗的精彩、美妙。且不说“骑”的悠然, “振”的激越, 那“闭口”而立的情味, 就让人为之叹服。结尾戛然而止, 真是余味无穷。捉没捉住, 那就任由你去想象了。

生:是的, 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想象的空间, 正是这些让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更容易引起我们的遐想。“意欲捕”, 他的心里的波动、捕的动作都容易引起我们的联想。我会想到他屏住呼吸, 踮起脚尖, 身子向前倾, 双手轻轻拍起的一系列动作, 紧张而有趣。

生:这首诗歌有动有静, 动, 则醒人耳目;静, 能屏人呼吸。一“骑”一“振”交相辉映, “忽然”变起瞬间, “闭口”寂然无声。正是借助动静的结合, 让诗歌显出无限精彩。

师:这真是一首耐人咀嚼的美妙诗篇, 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希望我们能借助再三的揣摩、仔细的品味去领悟诗歌的精妙。

在这一环节中, 我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去交流、想象, 去分析和感悟, 并在分析和感悟中形成、完善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 的确可以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 放手让学生去创造。

课堂上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应该杜绝, 不要不相信学生, 学生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很多时候,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所表现, 是由于我们不敢放手, 或不愿放手所造成的。我们怕耽误时间, 我们怕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我们担心学生的能力, 而这些大可不必。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学习的, 这要有一个过程, 教师不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学会学习的吗?未来是属于学生的, 教师再有本事, 学生也不可能一辈子相随, 他们终究有一天要脱离教师, 要自己飞翔, 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早一天练硬翅膀, 便会早一天飞翔。我们有什么可担心的?有什么不能放手的?

其次, 巧拨还需妙点。

当然, 敢于放手, 不等于放任不管。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 巧拨妙点, 拨在紧要处, 点在关键时。

一是学生疑惑处、生疏处需要点拨。课堂上, 有些知识点是学生所不知道的, 教师就要加以点拨;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 教师要加以引导。

二是教材关键处应该点拨。比如, 《梅花魂》结尾对文章主旨的揭示, 《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豪情, 《钓鱼的启示》《桃花心木》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老人与海鸥》《珍珠鸟》文章中的人鸟之情……都要根据情况, 恰当取舍, 灵活点拨。

当然, 点拨, 不能生硬, 不要迷失了方向。

第三, 课堂永远属于学生。

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课堂永远属于学生。课堂是为学生而设, 教材是为学生所用, 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并不过时, 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

在这里, 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经历成长的过程, 为未来走向社会积攒本领, 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 勇于探索, 自求进步。

教师要富有探索的精神, 要能和学生同甘共苦, 一起探索, 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 否则, 一年又一年, 教师只是一味地重复旧的知识, 自己也一定难以进步。很多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 却一无所成, 大概就在于缺少发现和探索, 或者不屑于发现和探索。他们所做的就是重复了再重复, 直至重复到连自己都厌倦了, 哪里会有发现和创造?又何谈进步?

上一篇:离我远点阅读理解及答案下一篇: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