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操古诗

2024-07-20

情操古诗(精选9篇)

情操古诗 篇1

11月8日下午,贾汪工业园岗子小学在“颂诗文、陶情操”环境感染下,学校教师带领少年儿童观赏了古诗文的展板,徜徉诗的的海洋,共同探讨阅读的乐趣。

在活动现场,六年级语文王老师以幽默、亲和的语言,引领孩子欣赏了校园的诗文情景,介绍了古诗文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教导孩子“好读诗,读好诗,会读诗”,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古诗文”的深刻意境,让学生会理解、欣赏、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自信和力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体验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这一活动对我校的古诗文诵读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典诗词进校园 浓浓书意香四溢

导读:在我们看来校园就是一卷不厌的书卷。我们的学生书法家的字选择的内容是古典诗词名句,我们的小画家的画由古诗词的想象而展开,他们的作品或想象丰富、充满童趣;或苍遒有力、初显大家之风范。学校将这些优秀的作品精心装裱,挂在楼道中、走廊上、教室内,裱进宣传长廊、文化厨窗、展览室,学生们天天可以欣赏、随时随地可以观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教育。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它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更是华夏文化的精髓。诵读古诗词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了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集文化、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一种教育载体,我们在活动中,已体验到其中的意义及深远影响,下面是我校开展“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转变认识、坚定信念,为古诗词进校园提供原动力

教育核心价值是铸人铸魂,铸什么样人,铸什么样的魂以及怎样铸人、铸魂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而以中华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基于此,我们对开展古诗词诵读所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形成以下认识。我们认为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古诗词诵读,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为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开展古诗词诵读,就是要从小养成孩子传统美德,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下一代;实施古诗词诵读,是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和培养民族精神有效途径。

三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词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以提升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语文教改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感悟到,我们的教育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活动,应当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古诗词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精神家园,同时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得到更好发展。

二、美化环境、营造氛围,让古诗词进校园“润物细无声”

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独特交往形式,她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结合“古诗词进校园”的活动,我们用古典诗词来装点校园,依托环境育人,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实效。

在我们看来校园就是一卷不厌的书卷。我们的学生书法家的字选择的内容是古典诗词名句,我们的小画家的画由古诗词的想象而展开,他们的作品或想象丰富、充满童趣;或苍遒有力、初显大家之风范。学校将这些优秀的作品精心装裱,挂在楼道中、走廊上、教室内,裱进宣传长廊、文化厨窗、展览室,学生们天天可以欣赏、随时随地可以观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教育。

三、拓展延伸、纵横联合,愿古诗词飞进千家万户

为了更好地开展“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真正做到“诵古诗、传美德、陶情操、提修养”,我校认真组织,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武穴市实验中学“感悟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古典诗歌名篇诵读活动方案》,注重两个延伸、依托三个结合、采用十种形式,务求把这项活动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

“两个延伸”:

一是向家庭延伸,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倡导亲子共读,家庭读书乐。

二是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情感。据时分类,诵读古诗词。如老师们带领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塘、秋看红枫树、冬吟白雪歌。从“竹外桃花三两枝”到“毕竟西湖六月中”;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在轻松愉快氛围里,背过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宁静的冬。

“三个结合”:

即一是与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相结合。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并制定了工作章程,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在启动“古诗词进校园”活动阶段就与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紧密结合,通过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大力宣讲优秀传统文化是启发、激励和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的好教材;讲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是关键;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勤学求索、坚韧刻苦的优良传统对青少年努力学习有着重要激励作用,这样家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使孩子参加古诗词诵读活动有了一个好的社会基础和舆论环境。

二是与德育相结合。百年育人、以德为本,诵读古诗词能修身养性,在活动中我们把古典诗词诵读与学校德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注意用理智和诗情的融合塑造出有教养的人。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佳作,像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这些诗无不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让学生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性情的陶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是与弘扬民族传统相结合。经典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无不蕴含其中,是传统的民族人文精神之所在。我们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去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词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十种活动形式”:

①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学校还不定期利用校园广播站全校播放录音磁带。

②看。学校走廊上,过道上布置了一些古诗词,上面有许多经典诗句,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此外,我们每周四开放学习图书馆和阅览室,让学生尽情遨游诗海。

③读。我们的读书活动以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生古诗词读书活动辅助读本——《诗海遨游》为主体,语文备课组还编写了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早读、读报等时间、或是睡前进行朗读吟诵。

④讲。在每周两次的早读课上,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此外,我们还不定期举行古诗词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与教师、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⑤书。每学期开展一次古诗词书法大赛。

⑥画。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

⑦赛。每学期,全校和班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词背诵大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⑧创。即学生个人创办手抄报。学生们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精心设计,查找相关资料,给诗配画,安排版面„„一张张别具一格的手抄报诞生了,通过读、背、想、写、画,学生理解了。在构思过程中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抄写过程中也练习了书法绘画。

⑨演。诗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展开”一首诗,它的意境也就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把无形的意境唱出、跳来,或是改编成短剧和舞蹈,借助戏剧的艺术形式表现诗意,就使抽象变成形象,得到主体的再现,使人难忘。

⑩诗社。诗社是我校近期又推出的一个新形式,即学校文学社下设一个诗社,同学们以年级为单位,根据不同的层次,可以学诗、诵诗、赏诗、画诗,更主要的是自己写诗,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已有一批小诗人诞生了,更有不少的教师加入了武穴诗社和赤壁诗社,看着一首首诗作,我们真是由衷的高兴。

四、扎实推进、坚持贯彻,古诗词进校园活动效果初显

两年来,我校的古诗词诵读正逐步走向深入。正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人文校园的构建,学校文化的形成,学生的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走进实中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词;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词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古诗词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大量诵读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词,将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诱人的曲调,使人遐想,让人感叹,给人振奋,催人奋进。活动中那反复诵读,情景展观,意境体会,师生交流,呈现给学生是五彩缤纷的诗的世界。让学生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和思想境界提升。事实证明古诗词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诵读好的孩子,表现出的是性格开朗,自信乐观,品格有相当内化、深化现象。(这大概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古诗词诵读是为学生注入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为学校注入了清新文明之风,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特色。可要把“古诗词进校园”活动扎扎实实的搞下去,我们依旧是任重道远。为此,我们自当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育人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出花、结出果。

情操古诗 篇2

关键词:巧妙导入,品味佳句,整合资源,感悟诗眼,小学语文

古诗词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在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所占比例远远大于旧教材,这既是学生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品赏古诗词的魅力,进一步陶冶道德情操。笔者认真学习、贯彻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的具体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古诗词的水平。

一、巧妙导入,感知形象美

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精选的古诗词意境深邃,涵义跌宕,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并非容易领会的事情,往往难以直接入境。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巧妙导入的途径,以利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美妙的意境之中。

1.趣味导入,激发兴趣。由于古诗词中的意境比较隐晦,教师引导学生鉴赏时必须用语言加以描述,否则,不能把学生带入其中;一般采取趣味化导入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执教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课时,就设计了如下趣味化的导语:“李白这首七言绝句是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作品,其画面非常典雅优美:彩色的云霞环绕着白帝城,滔滔长江,浪潮滚滚,一泻千里,两岸青山重岩叠嶂,猿猴在江畔欢快地啼叫,如此诗情画意的长江三峡美景图怎能不让后人陶醉?” 随着导语的戛然而止,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情不自禁的打开书本朗读起来。

2.简介导入,过渡自然。古今时空的差异很大,如果学生不熟悉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简要生平,那就不可能真正鉴赏古诗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简介导入的方法,以利学生人人拥有一把理解诗意的钥匙。

二、品味佳句,感受自然美

古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联想,品味优美的景趣,感知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领略诗人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笔者在引导学生品味佳句时,把握“三大关:”

第一关:观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既可以利用大自然中与之相似的景物,也可以借助挂图、插图等手段形象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因此,应该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联想,直接把握作品的意象。譬如,我在讲授贺知章的《咏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句,就带领学生排队到校园里观察婀娜多姿的柳树,从而尽情享受九九艳阳天柳条吐绿的温馨与快乐。这种灵活的欣赏模式,学生轻松愉快地观其色,品其味,其乐蓉蓉。

第二关:比较。许多古诗词虽然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创作,但不少诗词有相似点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把题材类似两首诗词中所写的情感、意境进行比较,不仅使学生记忆深刻,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诸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是千古流传的极品,两个作者一样描写庐山,但出现了出异曲同工之美:苏轼采用凝重的语调展示了峭峰林立的庐山画面;李白则用气势磅礴的语言描述了飞流瀑布。他们高超的表现力征服了全体学生,领略了作品中溢彩流光的自然美。

第三关:表演。有些古诗词简洁地叙述了人与人物之间的交往,教师在执教此类作品时,可以启迪学生进行相应的情节和角色扮演,以利学生的鉴赏兴趣倍增。

三、整合资源,享受人文美

其一,整合相同主题的诗词: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古诗词虽然背景不同,作者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旨往往是相似或相同。诸如体现“送别”主题的:李白的《赠汪伦》,描写汪伦以歌声送别友人,李白借潭水抒了友人对自已真挚情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以酒送友,借青柳、美酒、朝雨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忧伤情怀。假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改变按部就班(逐首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合理整合资源,那就有利于学生在把握基点的过程中享受人文之美。

其二,整合同一题材的诗词。在学生鉴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题材为中介,带动同一题材不同主旨的诗词进行探究。譬如,我在学生学完柳宗元的《江雪》后,就展示了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并提出问题:这首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情?希望大家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感悟这首诗。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首诗的人物、地点、事件都一样,但作者的心情完全不同:一个是苦闷彷徨,一个是怡然自得。在类似的比较阅读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让学生学会了比较的阅读方法,深层次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达到了一举多得的功效。

让古诗词精髓催化学生高尚情操 篇3

一.让古诗词精髓催化学生高尚情操需要学生自主涉猎诗词的表层结构

我们都知晓一首诗就是一支歌。它所吟诵的是祖国美丽的河山,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对历史、对未来的感悟和憧憬。古诗词一般都以格律诗居多,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词,它们的字数、韵律、平仄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而且受到作者风格的影响,教材中所呈现的古诗词其表达方式亦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位诗人的诗词,在文学的历史星空中,像星星一样散布于天空的每一个角落,闪烁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光亮。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学生要想受到古诗词精髓的催化,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读懂我们的古诗词,而且是要学生自主地去读懂。平时的教学给我们的印象大都是,学生根本就没有或者说是仅有的少数学生读懂了古诗词的字字句句,他们的所谓懂全是我们在课堂上硬灌和硬塞进去的。虽然读懂古诗词的词词句句仅仅还是做的阅读方面表层结构的文章,但这样的非自主性的学习对我们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已涉猎到不少的古诗词,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古诗词的基础,我们应当放手去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尤其对于古诗词的字词意义以及句子因押韵和平仄需求所做的特殊安排和处理都可以让学生去独立或者是合作完成这些方面的任务。对此我们应当从著名特级教师的先学后教的教学革命中得到启迪,我们不都在设计一些预学案让学生去预学吗?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进行了预学,无论对学生现在的学习还是学生可持续以及终身学习都是有好处的。就说近期效应,学生自主预学古诗词的表层结构,时间上利用的少,因为他们可以集思广益。掌握的速度快,因为他们学习的渠道广。笔者任教两个班的语文,在让学生进行诵读欣赏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时就做过这样的比较性尝试,一个班级按部就班地照着平时的教学模式亦步亦趋地师生共同讨论词的表层结构,结果六行词就用了整整一堂课的时间,可还有不少的问题学生知之甚少。而在另一个班级笔者打破了这样的教学常规,把班级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事前又去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了学生能够充分自主的预学案,而且在学生进行预学时又根据所预学的内容要求小组各有侧重,当进行班级交流时,虽然所花的时间不多,但学生的表述令人惊叹。因为学生对表层结构的理解是那样的准确,表达得是那样的到位,更为可喜的是所花的时间比较少,用事半功倍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二.让古诗词精髓催化学生高尚情操要求学生自主迈进诗词的内部结构

古诗词类同于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是镶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古诗词的诸多文学特征,尤其是诗词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精妙独特之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初中学生应当用文学的眼光去读诗,应当用文学的态度去读诗。但在我们诸多同仁的课堂里是很少让学生去自主感悟古诗词的文学审美价值的。究其原因应当既与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关,也与我们教师的急功近利以及表面而又暂时的事半功倍有关。这同样不利于我们学生高度而又充分的发展,殊不知我们只能教学生一时,却教不了学生们的一世,学生未来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譬如古诗词的路还很长,如果现在不去培养基本的迈进古诗词之内部结构的习惯和能力,现在的所谓表面的认知也只不过能够应付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去适应未来,当然就是现在对于学生从古诗词的精髓中汲取营养也完全可以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的文学特色有了近乎一知半解的理解即为满足,要想到我们学生的长足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要使学生能够从自我探究中得以完美而又健康地发展。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阅读欣赏中选取了三首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诗词曲,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如何使学生去自主探寻这些诗词曲的文学特色,真正迈进这些作品的内部结构。笔者作了这样的尝试:首先应当说离不开让学生去进行认真而又反复的诵读,因为无论怎样的手段和方法,学生的读是永远也不能忽略的。在学生反复有感情吟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每则诗词曲,譬如让学生走近曹操的《观沧海》,这是一首准确而又生动、看似单纯但又不失饱满、丰富且又不给人以琐细之感的作品,有学者将其比做粗线条的炭笔画。如何让学生去饱览这粗线条的炭笔画,让学生跟随作者的笔触去展开丰富的联想则显得十分必要。应当说诗人所展开的丰富想象把我们读者带进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请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充分展示出一幅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观景象,因此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去进行充分的联想,那沧海之壮阔、气魄之雄伟,学生则可比较轻易地呼之欲出。应当说这也就使学生通过浪漫主义的笔触感悟到宽阔无比的胸怀以及成就一番事业的情怀。

三.让古诗词精髓催化学生高尚情操需要学生自主透视诗词的深层结构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界定:古往今来的一首首古诗词都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其作用如何?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至今应当说我们还是耳熟能详的。那么又如何使得古诗词教学的作用在我们诸多学生身上得到十分完美的体现,窃以为光关注了文字、文学还不是很够,还要关注古诗词所体现出来的诸多文化。譬如古诗词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这些精髓不是我们从文字、文学的层面上所能够发现或者说挖掘得出来的,但又离不开我们对文字、文学的感悟。然而我们又必须实实在在地这样去思考: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更有必要去透视深层结构的内容,也就是对古诗词进行文化层面的感受、感悟。窃以为这种似地质学家穿过地表进入岩层的古诗词的学习才可以算得上是极为完美的。而这种学习也不能是我们教师去极力掌控学生,应当是学生的高度自主且惬意的探究。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了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过低的估计了我们学生的力量,总以为初中学生毕竟只是初中学生,他们的阅历和智慧不足以直接指使他们探究出古诗词所呈现的诸多文化。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教育教学的实践所给的回答则应当是否定的。笔者有一年教初三语文,那一届学生的基础令人很不乐观。说实在的凭着应付之心态,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就不再自寻烦恼了,但笔者没有这样去做,而是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创新阅读鉴赏并享受丰硕果实。还记得那已经是学期临近结束新课的时候,在预设曹操的《龟虽寿》的学案时不知是哪来的灵感,驱使笔者设计并引领学生探究该诗的深层结构,回想起来还真令笔者感动,因为教学后让笔者重新认识了所教的学生,重新调整了笔者教这班学生的心态。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这可从诗歌的某些词句上得到深刻的体现,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含义简单地告诉学生应当说也是未尝不可的。而在学生学习时笔者着力让学生去做出这样的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咏叹:“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学生便从诗词的“老骥伏枥、烈士暮年”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曹操作为一位三国时代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从《龟虽寿》中明确了一定的人生哲理——为人必须乐观积极,为事必须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道德情操论 篇4

在斯密那个时代经济学是不存在的,而斯密本身也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出版一本关于道德哲学的著作是再正常不过了,而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才是意外。他自己也更加偏爱这本道德哲学著作,在其生前共修订了6版,而被誉为经济学开山之作的《国富论》不过出了两版。

两部看似相互矛盾的著作其实是内在联系的,都是为了回答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即“自然的自由制度”的社会如何可能,这就如同伟大的牛顿力学回答了宇宙如何在造物主安排的秩序下和谐运转的问题。牛顿的科学的发展告诉人们自然的运动仿佛钟表一样,在宇宙初始被造物主造成之后就会准确无误的机械运转,仅用几个简单的定律就能完美的描述。牛顿力学的成功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学者,迫使他们从道德哲学角度回答一个自由的社会体制如何可能依靠自身的机制完美的运转,而这一机制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无需外界的强力干扰。《道德情操论》就是要成为道德哲学中的“牛顿力学”。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哲学都将人性看作是恶的,这源于人类的原罪。而斯密并不否认这一点,所不同的是,斯密发现,仁慈的造物主还赋予了人类以“同情”的能力。斯密的“同情”的概念不同于一般,而是“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因而同情并不意味着利他,而成为同感,成为一切道德判断的心理上的基础,从而消除了“同情”的道德内涵。

经济思想史上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发现斯密的两本主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人性的论述存在着不一致,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道德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同情、利他,而在《国富论》研究经济世界时却把人们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利己,从而造成了这两部著作之间的对立。经过多年的争论,现在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亚当•斯密问题”并不存在,是由于误解而产生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斯密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图论证,斯密继承了西方的学术传统,把他对经济学的研究放入到道德哲学的理论框架中,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寻找伦理基础,并在其中发现了符合人性美好原则的社会制度。两部著作不仅不矛盾,而且《国富论》立论的基础,正是《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人性论。

西欧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旧的教会的权威被打破,人的思想开始挣脱神学的束缚,从对来世天堂的憧憬转入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人的个性开始张扬,大胆的追求尘世的幸福。随着教会权力的下降,民族国家开始兴起,充当起保障和维护社会运行的中心机构,“对国家财富的追求开始盛行起来,成为解决稀缺的经济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一手段上升的支配地位,一般来说,是与重商主义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抛弃了建立在神法之上的社会秩序,社会作为社会整体的形象本身也逐渐变得支离破碎了”,离开了中世纪的的伦理体系的社会如何运行?道德是否可能?这是摆在那个时代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近代以来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的科学的发展告诉人们自然的运动仿佛钟表一样,在宇宙初始被造物主造成之后就会准确无误的机械运转,仅用几个简单的定律就能完美的描述。牛顿物理学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自然和人皆为智慧和仁慈的上帝所造,既然自然能和谐运转,那么人类社会不也应该如此吗?如同认识宇宙万物的运转必须首先抽象出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所以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与伦理学家们相信只有把握了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才能正确的解释社会、国家、政治、法律以及伦理道德问题。“日常生活的各准则,象在自然现象的研究一样,也按某种有组织的次序整理起来了,并且也用少数共同原理联结综合起来了。研究并说明这些起联结作用的原则的科学,称为道德哲学。”

被称为“第一个社会科学家”的马基雅维利(1469-1527)的人性论认为:首先人性是不变的,他考察历史发现,今天和古代的人具有相同的欲望和品性;另一方面,他认为人性是

恶的“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总要依这种恶之本性行事”,人不存在一种自然向善的本性,更不会择善而行。马基雅维利所说的人性恶也就是指人的自私心和贪欲,在他看来这种贪欲是人的天性,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他认为,只有凭借一种外在的权力和力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否则社会就如混乱不堪,个人只有生活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统治的社会里才能保证不受人侵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基雅维利主张社会高于个人,社会的安定、繁荣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他强调社会高于个人,政治高于道德,政治是道德的前提和条件,道德的完善有赖于政治的力量。利己主义思想在霍布斯(1588-1679)那里得到系统的阐述,发挥到极至。霍布斯以机械唯物主义为根据,得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利己的,并以此建立起他的政治学说。他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是处于所谓的自然状态中,这里没有任何公共权力的存在,人类各行其是、为了“自我保存”无所不为,争论不休,最终导致“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所有人都有求生避死的共同欲望,在人类理性的指导下,要求人类相互之间签订契约,组成社会。这种契约的订立就是人类把自己的权力交给一个君主,由君主根据自然法制定法律,以保障大家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这样,有了公共权力和法律,人类进入和平的状态后,道德生活才有可能。但人仍是自利的,只要签订契约的任何一方不遵守契约,契约就是一纸空文。因此社会必须一个强大的权威统治机构,同马基雅维利一样,霍布斯的理论最终走上了专制和集权。然而近代史的事实却证明政府的绝对权力并没有导致社会的稳定繁荣,人民的自由权利更无法得到保障。曼德威尔(1670-1733)认为,美德完全产生于人的自私,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完全是由于人的各种激情和欲望的结果,而人的各种激情和欲望,实质上都是自私的不同表现。人做善事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1,出于自然本能的冲动,即自我保存的冲动,比如营救一个无辜的受难者。其行为后果虽然是好的,但其动机仍然是自私的,是为了解除自己看到这种惨景的痛苦,害怕同样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2,经过深思后的行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感,因而也是自私的。曼德威尔把一切强调公益的观点和行为都归结为人的虚荣,并把虚荣心看作人最强有力,最能欺骗和迷惑人的一种自私自利的激情。这样,他就得出了著名的“私恶即公利”的观点,造成社会公利的私利也是劣行,也是不道德的。

同他的前辈一样,斯密也承认自利是人所具有的最根本的本性,这种认识在两部著作中都做了很明确的阐述。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写道:“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因此每个人更加深切地关心同自己直接有关的、而不是对任何其他人有关的事情;或许,听到另一个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的人的死讯,会使我们有所挂虑,但其对我们的饮食起居的影响远比落在自己身上的小灾小难为小。” 斯密又在《国富论》中讲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但斯密的伦理学说是建立在他的“同情”理论上的。他在《道德情操论》开篇讲到:“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斯密在承认自利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的条件下提出同情心也是普遍存在于人性中的“原始情感”。这样,斯密在开篇就批判并超越了他之前的哲学家。随后斯密将同情的概念泛化,“同情”可以“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这样就几乎消解了同情原有的道德内涵,同情并不意味着

利他,而成为同感,成为一切道德判断的心理上的基础。“同情的作用就是去解释道德评判、赞同和否定的起源与性质”。19世纪历史学派认为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把同情看作道德行为的动机,这里的误解是造成“斯密问题”的关键。

同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斯密认为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的体验,所以我们就不可能有对他人所感受的情形的观念。我们做为“旁观者”,只有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不同两个人之间的同情或同感总是使双方都感到愉快。一方面,当使 “旁观者”设想处于当事者的处境下感到与当事着受到同样的影响时,就可以把后者的激情看作是合宜的,那么就可以认为当事者的激情能够得到道德上的赞同,反之就不会得到赞同。另一方面,当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旁观者,就可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应得到赞同、报答或者责备、惩罚。但由于旁观者是普通的个人想象的产物,所以旁观者的判断也不是绝对客观的,往往会忽略某些事实,误解他人的动机或者处于对自我利益的偏爱而曲解事实等等。“对他们来说,要用任何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所会用的那种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又是多么困难。” 这种人类天性中致命的弱点,造成了人类生活一部分的混乱。“然而,造物主并没有全然放任如此严重的这个弱点不管……形成了一般的道德准则。它们最终建立在我们在各个场合凭借是非之心和对事物的优点和合宜性所具有的自然感觉而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的经验之上。” 这种“一般规则”仍然是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自然不是客观的判断标准,然而斯密认为,将它作为日常处理现实的市民生活的基准已经足够。“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被恰当地称作责任感。这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并且是唯一的一条大部分人能用来指导他们行为的原则。” 因此,借着同情心我们就不但能对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道德评价以及报答或惩罚,也能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并且在“一般准则”——正义法则——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的法律,“最神圣的正义法律就是那些保护我们邻居的生活和人身安全的法律;其次是那些保护个人财产和所有权的法律;最后是那些保护所谓个人权利或别人允诺归还他的东西的法律。”

如前所述,在斯密看来,当某件事的当事人与旁观者之间产生了同感,形成了行为和情感的合宜性,就可以被认为是道德的。也就是说,美德产生于行为的合宜性中,并非只存在于利他行为中。这样,利己行为就有了产生美德的可能性,甚至是比利他更重要的美德。斯密认为,利己心不仅是人性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动因,而且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延续的最重要的因素。“身体的保养和健康状况似乎是造物主首先劝每一个人关心的对象。” “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虽然这种必要的帮助不是产生于慷慨和无私的动机,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中缺乏相互之间的爱和感情,虽然这一社会并不带来较多的幸福和愉快,……像它存在于不同的商人中间那样存在于不同的人中间……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行为而被维持下去。” 正因为利己心有如此的重要性,并且是造物主为了使人类幸福而赐予人的天性,斯密进而将合宜的利己心上升为一种被称为“谨慎的美德”。“个人的身体状况、财富、地位和名誉,被认为是他此生舒适和幸福所依赖的主要对象,对它们的关心,被看成是通常称为谨慎的那种美德的合宜职责。” 谨慎的人拥有自己行业的真才实学,懂得勤勉的工作和节约,谦虚而且厌恶欺骗。他也不谋求某些危害公众利益的团体的支持。在“一只看不见手的引导下”,他们的自利行为促进了社会的福利。于是,斯密就给经济活动带上了美德的光环,盈利活动就取得了道德上的合理性,尽管这种美德只受到某种“轻微的尊敬”。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自利虽然并非一定导致美德。斯密认为,只有“在中等和低等的阶层中,取得美德的道路和取得财富的道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及其相近的。” 他们只要依靠真正的能力、谨慎的、正直和有节制的行为,就会获得成功,而只能这样成功。他们没有特权,“因而至少对更为重要的公正法则表示某种尊重”。对他们来说,“诚实是最好的策略”。相比,谨慎的美德“在较高阶层中的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他们往往和无知、专横、浪费以及爱慕虚

荣联系在一起。在《国富论》中斯密也批判了这一不生产阶级对社会的危害,“在许多国家中,公众的收入,全部或几乎全部都是用来维持不生产者。朝廷上的王公大臣、教会中的牧师神父,就是这一类人。又如海陆军……这些人,因为他们一无生产,不得不仰给于别人劳动的产物。如果他们人数增加到不应有的数额,他们可能在某一年消费掉这么多的上述产物,以致反无足够余量来维持能在次年有所再生产的生产性劳动者……他们可能消费了人民全收入的这样大的部分,使得这么多人民不得不侵蚀他们的资本,侵蚀维持生产性劳动的基金,以致不论个人多么节俭多么慎重,都不能补偿这样大的浪费。” 这些享有封建特权的上流阶层不仅妨碍资本积累延缓社会发展,而且迎合一种“放荡的道德体系”,“他们很容易把某种程度的放荡,看作属于他们财产上的一种利益;把放荡而不受谴责或非难,看作属于他们地位上的一种特权。”自利只有在中下等阶层的经济活动中才可能成为一种谨慎的美德,那么自由、平等的商业社会无非就是斯密所认为的最符合自然,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社会了。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主要阐述了三种美德:正义、仁慈以及谨慎。在第六卷的结论中,斯密说明了三者的关系,“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那三种美德中的第一种最初是我们的利己心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另两种美德是我们仁慈的感情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 利己心不仅使人类成员“互相帮助”,也极有可能“不合宜”的侵害他人的利益,这时“一般准则”就成为必要。对“一般准则”的遵循就形成了所谓的“正义的美德”。斯密十分强调正义美德的重要性,相对于另外一种仁慈美德,“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义是这种基础。” 没有对正义准则的尊重,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他把正义比作支撑大厦的支柱,而把行善比做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也就是说,只有在遵守“正义的美德”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在自利心的引导下组成互利互惠的社会,人们谋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才可能成为“谨慎的美德”。然而正义的美德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必须有外力强迫人们遵守,违背的人将遭受惩罚。正因为如此,斯密给正义赋予了神圣性,“它们所规定的准则就应该认为是神的指令和戒律。” 对于仁慈的美德,斯密着墨不多。虽然仁慈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但缺少了仁慈之心的社会,仍然可以存在于一种不很令人愉快的状态之中。“仁慈或许是神的行为的唯一准则”,而不是人的行为准则。对人来说,过分仁慈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过分强调仁慈甚至是伪善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这样,这些美德就在人的自利心和同情心共同作用下产生出来,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市民社会的基础。

做为一个“以德报怨的好基督徒”(休谟语)和苏格兰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道德情操论》充分体现了斯密同那个时代大多数哲人一样的自然神论倾向。对他们来说自然就是神,与其在《圣经》中获得神的启示,不如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一上帝的伟大作品中寻找和谐,探寻上帝的智慧。亚当•斯密的宗教哲学有三点核心内容,这三点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道德情操论》的基本内核:第一点,在宇宙观上,他是和谐论者、目的论者,他相信造物主及其所控制的宇宙、社会一切都必然的服务于造物主完美的终极目的,在根本上是和谐的;第二点,在人性论上,他相信人是由造物主支配的,个人意志的自由就在某种程度上是上帝意志的自由,因此个人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在本质上和谐的;第三点,在认识论上,他是不可知论者,认为任何个人对造物主的深远意图是无法全面理解的,对支配自己行动的那些根本性力量是难以自觉的。因此,人虽依自利的本能而行动,但这些自利行为终归是服务于造物主确定的目标。

智慧和仁慈的造物主在创造人和其他有理性的生物时,本意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他赋予人类自利自爱之心和同情心正是为了更好的达到他的目的。人类为了更好的促进自己的幸福形成了社会,而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乃是靠人类在本能的驱使下靠着造物主这只“看不见的手”,而非人类自身理性的产物。人类幸福的目的乃是造物主所设,我们不过是按本能行事,促进其计划的实现,正如钟表的目的并非出自钟表自己,而是是钟表匠所设。人的理性和智慧,在斯密看来,只不过是“激情的奴隶”,只能本能的驱使下首先关照自己的利益,然后按照亲疏远近关照他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但“这却是一个更适于他那绵薄之力、也更适合于他那狭小的理解力的范围。”在第二卷第五章最后一篇的脚注斯密阐述了这一观点:因此,虽然人类天然地被赋予一种追求社会幸福和保护社会的欲望,但是造物主并没有委托人类的理性去发现运用一定的惩罚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合适的手段;而是赋予了人类一种直觉和本能,赞同运用一定的惩罚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合适方法。……造物主不仅这样始终如一地使得人们对于她所确定的目的具有一种欲望,而且为了人们自己的缘故,同样使他们具有对某种手段的欲望——只有依靠这种手段才能达到上述目的,而这同人们产生它的倾向是无关的。因而,自卫、种的繁衍就成为造物主在构造一切动物的过程中似乎已经确定的重要目的。人类被赋予一种对那两个目的的欲望和一种对同二者相反的东西的厌恶;被赋予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对死亡的害怕;被赋予一种对种的延续和永存的欲望和一种对种的灭绝的想法的厌恶。但是,虽然造物主这样地赋予我们一种对这些目的的非常强烈的欲望,并没有把发现达到这些目的的合适手段寄托于我们理性中缓慢而不确定的决断。造物主通过原始和直接的本能引导我们去发现达到这些目的的绝大部分手段、饥饿、口渴、两性结合的激情、喜欢快乐、害怕痛苦,都促使我们为了自己去运用这些手段,丝毫不考虑这些手段是否会导致那些有益的目的,即伟大的造物主想通过这些手段达到的目的。

另一方面,判别是非、善恶之心,“公正的旁观者”也被造物主安置在每个人心里,成为造物主在人间的代理。这样,斯密就把道德从旧的宗教信仰中独立出来,拒绝了教会充当上帝在人间的中介,道德的实现勿须教会权威的强制。同样,“哪一种政府机构能像智慧和美德的普及那样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呢?所有的政府只是某种对缺少智慧和美德的不完美的补救。” 而政府要员,容易自以为聪明,“他似乎认为他能够像用手摆布一副棋盘中的各个棋子那样非常容易地摆布若大一个社会中的各个成员;他并没有考虑到:棋盘上的棋子除了手摆布时的作用之外,不存在别的行动原则;但是,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行动原则”。他们对自己理性和智慧的自以为是,反而使“人类社会必然时刻处在高度的混乱之中”。对宇宙这个大系统的管理,对人类的普遍关怀,只是神的职责。做为一国之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这三个义务虽很重要,但都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教会对个人信仰的干涉,政府对个人的“合乎自己行动规则”的经济活动的干涉,都是人为的“看得见的手”,扰乱了造物主的伟大的“看不见的手”引导下形成的自然秩序。只有充分尊重人们的信仰自由和经济自由,才能实现人类幸福的伟大目的。

参观画展 陶冶情操 篇5

柳州市柳石路第二小学六年级三班 赵小荷

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博物馆,参观“2010中国著名画家走进柳州”画展。

来到画展展厅,如同步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国画。100幅名家的墨宝荟萃于展馆,使得满堂生辉。所有画共分三大类——山水、人物、花鸟,它们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纤巧通灵,各具特色。“名家丹青醉龙城”七字充分体现了画展的规模大、名家盛、水准高。

展厅内,人们静静地欣赏着名画,整个展厅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我和爸爸也迫不及待地赏起画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名为“岁寒三友” 的花鸟画:一棵挺拔多姿的竹子坚挺地立在中间,两旁,傲放的梅花与坚毅不拔的松树相伴,共同以旺盛的生命力迎接寒冷的风雪到来,给人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感觉。噢,原来“岁寒三友”的意思是松、竹、梅三个“朋友”在严寒中依然不凋零呀!这幅画仿佛告诉我们:要学习松、竹、梅不畏困难的高洁风格。“原来,一幅画就能诉说一个大道理呢!”我不禁啧啧赞叹,对它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接着往前走,欣赏其他名画。这时,一幅山水画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幅画以素描的手法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座没有扶杆、简简单单的小木桥横跨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半山腰住着一户人家,而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这座小木桥不禁引发我无限的想象:这座桥是怎么修的?人们怎么走过这座桥?„„我仿佛看到了人们走过桥时摇

摇晃晃的、害怕的样子。看着画我由衷地敬佩起来:“嗬!简简单单的美术器具在画家的手里,就能变成一幅精致的画来,真了不起呀!”

在花鸟类的画中,有一幅画很有趣。这幅画中,青翠的荷叶衬托着粉嫩的荷花,只见一朵荷花若隐若现,似乎在荷叶外骄傲地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又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藏在荷叶中,只露出半个脑袋,几笔淡墨勾勒出了蜻蜓的模样,停在荷花上。整幅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细细地欣赏着,细细地品味着,忽然若有所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不正是妈妈对我的殷切期待吗?”

„„

读道德情操论心得 篇6

《道德情操论》,两百多年前的西方伦理学,在今天的中国被推崇,尤显开放开明的胸怀和兼收并取的智慧。自誉之间,面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凸现的厚重与博大顿觉沧桑与苍白。论“道”万莫忘祖,谈“德”切莫弃先,因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黄土地、黄皮肤的自信时刻都应有,尤其在当今,真的应该有。

吸纳西方或者其他别的什么文明,一向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谓之狼来了,类似的争论仍在持续。在匹夫的眼里和俗子的脚下,尽是中华的大脉和神龙的巨足。太大的脉浪和太远的印迹或敬而远之,或望尘莫及,但不敢懈怠的是—我是中国人。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音乐无国界等等,果真如此,为什么还要民族音乐!为什么要中国的一弹两星!

一切的高尚都建立在一定的情操之上,一种文明的光芒都集聚着一点晶莹的闪亮。唯有斯,才有独到的鲜美和津津乐道的念想,无穷无匮,子孙万代,滋润热土,永葆常青。望望头顶的天,看看脚下的地,问问你是谁,想想你正在做些什么?

对待道德情操防止盲从为文明的“汉奸”,对待文明也要防止出现“飞蛾扑火”。不妨顺着历史,沿着时代,立足现实,文明的最佳时机,有金钱要有品德,更要有文明。

呼唤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少数人的事,是我们共同家园中全体成员的家务事。也不单是政府的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灵魂工程。需要从我做起,从您做起,从他做起,让娃娃们从小在大人的行动中看起,让大家一起来,为我们的礼仪之邦,添砖加瓦。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城市实现了“无隔离”文明,政府的公共资源就会另有用处,我们眼界会因为无障碍而开阔,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灿烂。让我们筑起心中遵章守纪的防护墙,树起崇尚文明的丰碑。拆除眼前的隔离桩,就象当初拆除阻挡消费者与经销商直接交流的商场、商店里的柜台一样,超市模式已经被国人接受,老百性普遍提高了觉悟,成为文明的消费者。万事开头难,需要勇气。这是一种大气,是一种和谐,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信任与包容。

通过朗读教学陶冶高雅情操 篇7

一、朗读感受语言之美

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读书听, 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在朗读中, 让学生领略《春》的艺术魅力, 感受《我的自白书》的震撼力量, 体会《醉翁亭记》的人文传统, 欣赏《登高》的气势与胸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 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二、朗读体悟文章主旨

出声的读, 方能读准发音, 大声朗读, 方能有抑扬顿挫。读出语感, 体会词语的妙用, 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 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 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 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

三、朗读陶冶人的情操

同是一篇诗或文, 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 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着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 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朗读时, 语气的轻重, 语速的快慢, 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 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 扣击他们的灵魂, 拨动他们的心弦, 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 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朗读激发人的想象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 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 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 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 朗读, 则是托起这双翅膀的空气。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魅力。这样, 他们就会有联想和想象的欲望。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五、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加强朗读大有裨益。说到激发兴趣, 不单单是在课堂上, 更可以延伸到课外, 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我在网络上就经常用到“中国朗诵网”、“声之韵朗诵网”等网站寻找朗诵资料, 并向学生们推荐这些优秀网站, 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最高贵的情操 篇8

临行前,富翁告诉孩子们:“你们一年后要回到这里,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最高贵的事。我的财产不想分割,集中起来才能让下一代更富有。一年后,能做到最高贵事情的那个孩子,方可得到我的所有财产。”

一年过后,三个孩子回到父亲跟前,报告这一年来的收获。

老大先说:“在我游历期间,曾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将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后来他不幸过世,我将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家人。”

父亲:“你做得很好,但诚实是你应有的美德,称不上是高贵的事。”

老二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贫穷的村落,见到一个衣衫破旧的小乞丐不幸掉进河里,我立即跳下马,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救起那个小乞丐。”

父亲:“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应尽的责任,称不上是高贵的事情。”

老三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死在他手中。在我旅行途中,有一天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崖边的一棵树旁,我只要轻轻一踢,就能把他踢下悬崖,但我没那么做,我叫醒他,让他继续赶路。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大事……”

关于情操的励志名言 篇9

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2. 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3.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4.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5.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6.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7.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8.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9.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10. 孩子还小时,给他们深根;等他们长大了,给他们翅膀。 ——印度谚语

11.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卢 梭

12. 有小孩的父母,即使对家畜等,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语言。 ——木村久一

13.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爱迪生

14.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 R.M.H.

15. 母亲是英勇无畏的,当事情涉及到她所诞生的和她所热爱的生命的时候。 ——高尔基

16. 上帝不能处处都在,于是他便创造了母亲。 ——谚 语

17.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 尔

18.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

19.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别林斯基

20.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马卡连柯

21.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22.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23.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

24.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 麦

25.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26.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 D.M.

27. 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俾斯麦

28. 凡事在成熟之前,都是有苦味的。 ——赛勒斯

29. 困难是一个严厉的导师。 ——贝 克

30. 困难产生于克服困难的努力中。 ——斯迈尔斯

31. 忧患激发天才。 ——霍勒斯

32. 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歌 德

33. 危难是生命的试金石。 ——希罗科夫

上一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下一篇:长远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