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爆炸应急预案

2024-05-25

机关爆炸应急预案(通用5篇)

机关爆炸应急预案 篇1

民用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标

整个工程不发生任何民用爆炸物品爆炸事故,杜绝人员伤亡。

二、指标

事故发生率为0。

三、控制措施

1、明火和表面高温引起的爆炸与预防。在贮存、运输爆炸物品时,绝对不允许明火存在、接触明火或表面高温。

(1)严禁烟火,在贮存民爆物品的场所不允许有烟火存在,如火柴、吸烟、生火取暖、做饭、任意焚燃废品废物等。

(2)电气设备,线路应保证正常良好,如电气开关、电灯、电线、仪器、仪表等电器设备,由于接触不良或绝缘损坏、漏电、短路等发生火花引起火灾,以致扩大燃烧进而引起爆炸,故平时要进行重点与非重点的循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接触爆炸物品的电器设备通常采用防爆型,电缆多用铠装电缆或穿入套管内使用。

(3)使用运输工具注意防止漏电产生电火花,或汽车排烟带出火星,通常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引动排烟管方向,在管口增设安全罩等。

(4)为防止散热,保证隔热,采取绝热保温措施,否则将造成表面高温,若与火炸药直接接触可能引起分解自燃。通常保温、采暖最好使用热风,若使用散热器采暖应该使用热水而不宜使用蒸气作为加热介质,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80℃,而且要求表面光滑便于

清洗落在其上的爆炸性粉尘。进入或经过危险工房内的蒸汽管道,必须用绝热材料包裹,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火炸药存放应与热源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过于临近,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自燃。

2、摩擦与撞击引起的爆炸及预防。由于火炸药等爆炸性质在坚硬的物品间摩擦或撞击,发生局部过热可达到燃点或爆发点以上,摩擦撞击的明火也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多数是由于工房、设备清理不净,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造成。为防止摩擦、撞击,避免金属间互相撞击产生火花,要使用软质材料,如橡胶、塑料或有色金属。

3、易燃品与爆炸品自燃的预防。对于存贮时间较长的火炸药等爆炸品,应按规定检查分析影响贮存性能的有关项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暂时贮存的爆炸性物品,严格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尤其是夏天)或靠近热源,以防止由于局部温度升高,热量积聚,散热不好引起自燃着火。

库房存放的火炸药等爆炸性产品,要注意通风、防潮、隔热,防止堆积密度过大,不易散热,检查不便等。最理想的贮存条件是存贮在干燥、通风的洞中。

四、应急措施

1、成立应急领导组

组长:王选林

常务副组长:温爱峰

副组长:王建新段海云李云照

成员:高继生邢春霞张照明杨艳花冯聪明 郝腊梅

丁国林秦小龙高月平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安全生产部。

主任:李云照

组员:安福成高月平郝腊梅丁国林

2、配备急救车一辆:晋JDC526。

3、成立临时急救小组,配备急救设施和备用药品,并保证使用状态率。急救人员:秦小龙杨艳华冯聪明4、24小时值班电话:***;

领导组办公室电话:***。

急救电话:医院120;报警110;火警119。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事故现场的自救和逃离措施。

五、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爆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及建管处。同时,领导组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迅速联系119、120,把负伤人员立刻送往医院抢治,不能拖延时间。

2、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不得拖延、推诿。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民爆物品和危险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4、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5、对爆炸物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6、查明人员伤亡情况,估算经济损失等情况,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对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总结、评估和处理,形成文字材料报告上级部门。

六、物资投入

1、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用品等)。

2、消防器材。

3、培训演练。

4、急救设施(救护箱、氧气袋、药物等)。

七、职责与权限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

3、项目经理负责预案资金的监督、实施。

4、财务部长负责抢险物资资金到位。

5、后勤保障部负责各类物资的购进,严把质量关。并保证抢救车辆、机械完好使用率。

6、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

7、专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8、综合部负责培训考核特殊工种人员。

9、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的设施、安全到位。

八、实施阶段

整个项目工程始末、从起始到工地转移。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篇2

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公司员工的工作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2、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同公司总体预案中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3、火灾、爆炸的应急处理

火灾、爆炸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

3.1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3.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爆炸,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爆炸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爆炸。

3.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

3.3.1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3.3.2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3.3.3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3.3.4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3.3.5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3.3.6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3.3.7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3.4火灾、爆炸临界状态的响应

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3.4.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3.4.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3.4.3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3.4.3.1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消防队员.3.4.3.2现场最高领导者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

3.4.3.3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

息:

名称: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放区赣江路2号

火灾、爆炸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

联系电话:(手机)

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话筒,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

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并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

4、应急计划的建立

4.1公司防火、防爆重点部位:

4.1.1靶场、仓库、变电所、空压站、喷漆间、天然气调气站、木工房;

4.1.2弹药、火工品、木材、油品、油漆类、化工原料、包装箱、纸制品等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和堆存区域;

4.1.3办公及生活区域、食堂;

4.2应急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公司厂区地理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般现场应配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有:

①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②抢救工具:一般消防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④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⑤交通工具: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⑥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4.3、应急报警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4.3.1应急上报机制

出现火灾、爆炸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部门生产现场负责人,部门生产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3.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拉响应急警报,通过电话通知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应急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4.3.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4.3.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4.5、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启动后,要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确保以下有关人员的通信联络畅通: 4.5.1应急人员之间;

4.5.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4.5.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5.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4.5.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4.5.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4.5.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4.5.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4.6、受影响区域的疏散

在对公司厂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疏导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员工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4.7、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4.7.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 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4.7.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5、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5.1、应急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5.1.1保卫武装部组织每年进行一次防火培训。5.1.2新入厂员工及时培训。5.2、培训的内容:

5.2.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5.2.2个人的防护措施; 5.2.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5.2.4事故报警;

5.2.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5.2.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5.2.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5.3、培训目的:

使员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5.4、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每年-

演练一次。

5.5、演练目的:

5.5.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5.5.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5.5.3测试现有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5.5.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5.5.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6、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依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7、火灾、爆炸的调查处理

火灾、爆炸扑灭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对自行扑灭的火灾、爆炸由保卫武装部或安全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采取纠正措和控制措施。对由公安消防部门扑灭的火灾、爆炸,由保卫武装部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并执行公-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篇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重庆市消防条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等。

2火灾爆炸事件分级

本预案的火灾爆炸事件系指厂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易燃易爆产品和中间物料储运设施、锅炉压力容器、天然气输送管线、运输危险化学品的火车或船舶、在工作场所内易燃易爆化工物品发生的火灾爆炸事件等。

2.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中国石化级事件:

a)一次造成3人(含3人)以上死亡,或50 人(含50人)以上受伤,或10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b)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周边人员的;

c)火势4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并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可能引发重大次生灾害;

d)化工原料、产品运输船舶火灾爆炸,致使港口严重损毁,或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水面火灾或污染,致使主要航道封航2小时以上;

e)火灾爆炸,致使铁路设施严重损毁,主干线行车中断4小时以上。

2.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厂级事件:

a)一次造成1-2人死亡,或3~49 人受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1000 万元之间;

b)生产装置、大型液(气)储罐火灾爆炸,2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

c)化工原料、产品运输船舶火灾爆炸,致使厂内化工码头严重损毁,或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水面火灾或污染,致使主要航道封航2小时以内;

d)化工原料、产品运输火车火灾爆炸,致使铁路设施严重损毁,主干线行车中断2小时以内;

e)天然气输送主管火灾爆炸,2 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次生灾害有了继续扩大的危险; f)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本厂能够处置的一般事故。

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

a)一次造成2人(含2人)受伤,或1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b)生产、工作场所火灾爆炸,化工原料、产品运输火车或船舶发生火灾爆炸,1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生产设施局部停产;

c)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认为车间能够处置的重大事故隐患或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应急报告

3.1 报告程序

发生车间级事件,各二级单位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厂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最多不超过半小时。

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事件,厂应急指挥中心在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的同时,按照厂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1小时。

发生中国石化级事件,事件单位在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的同时,也可直接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基层单位在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的同时,也可直接向厂消防大队报警。

3.2 报告内容

3.2.1 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火灾爆炸事件时,应立即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单位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和部位、装置名称或介质名称、容器容积; b)火灾或爆炸波及范围; c)人员伤亡情况; d)事件简要情况; e)已采取的措施。3.2.2 在处理过程中,二级单位应尽快了解事态进展情况,并随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表01-1(火灾爆炸事件报告内容一览表)要求的内容。

表1-7火灾爆炸事件报告内容一览表 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厂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按照下列程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1 应急上报

4.1.1 当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车间级事件时,厂属各单位应立即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4.1.2 当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事件时,厂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分别向对口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2 应急行动

4.2.1 厂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好如下工作:

a)迅速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往现场;

b)根据现场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各方面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

c)了解事件现场情况,分析事件发展趋势,作出调整救援方案的决策; d)负责对外新闻发布材料的审定工作。4.2.2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根据事件现场情况,确定防爆和警戒区域,迅速指挥隔离事件现场; b)指挥抢救伤亡人员,撤离无关人员及群众;

c)进行现场侦察,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根据现场处置方案指挥实施;

d)协调现场内外部应急资源,统一指挥抢险工作;

e)根据现场变化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提出应急处置方案调整的意见; f)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4.2.3 应急响应中心

a)接到事故报告后,在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指导事发单位进行人员避险、灾情控制等工作;

b)根据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各相关单位和专家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c)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做好消防、气防、医疗救护等内、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调度准备;

d)负责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安排、使用;

e)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和求援。

4.2.4 环安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落实指令;

b)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 c)组织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

d)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和求援;

e)指导现场环境监测,监督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f)负责接洽国家、地方政府、中国石化等专家来厂指导、控制及处理等工作;

g)负责火灾爆炸事件现场应急处理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

h)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组织起草上报材料,并向地方政府、集团公司上报;

i)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5 生技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生产装置、工艺管线、罐区和码头等场所、部位火灾爆炸处置情况,连续收集事件发展动态资料,核实现场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及时传达、落实指令;

b)做好应急状态下的生产、物料平衡,负责生产装置、罐区、码头、变(配)电等生产作业的开(停)车、停供电,给排水、危化物质分析、现场环境监测等应急工作的调度指挥;

c)负责消防污水、生产污水排放的调度工作;

d)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e)负责应急值班记录、录音以及资料的归档工作; f)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6 设备处、工程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生产装置、工艺管线、罐区和码头等场所、部位火灾爆炸处置情况,连续收集事件发展动态资料,核实现场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及时传达、落实指令;

b)组织调配应急抢修队伍和机具,做好事件现场抢修抢险工作; c)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d)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7 消防大队应做好以下工作:

a)掌握火灾重点目标,按事先制定的专项灭火预案和专项气防处置预案,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灭火抢险和救援;

b)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及自身灭火能力,提出是否需要地方消防部门和周边消防力量增援的意见,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根据厂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合理调整灭火抢险方案和力量部署;

c)根据事件现场的发展情况迅速做好防化防毒和灭火器材药剂的补充; d)开展消防救护、搜救伤员;

e)协助和参与现场工艺应急处置工作;

f)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置意见; g)负责应急值班记录、录音以及资料的归档工作。4.2.8 社管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落实指令;

b)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组织力量对火灾爆炸现场周围实施警戒和交通管制;

c)引导非安全区域内非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疏散、撤离; e)负责警戒区域周边的安全保卫、治安、巡逻工作;

f)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地方政府报告,并协同实施人员疏散、安置、医疗救助和生活后勤服务;

g)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9 党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 负责新闻发布、媒体接待、广播宣传等工作; b)负责事件波及员工和群众思想稳定工作;

c)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d)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10 供销公司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情况,详细了解现场救援物资需求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组织调配、采购应急救援物资;c)组织应急物资的运输;

d)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11 信息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

a)接到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后,组织落实确保通讯网络系统畅通的工作; b)负责厂通讯系统、信息平台、局域网的及时恢复和运行安全; c)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12 环境监测应做好以下工作:

a)负责对火灾爆炸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及可燃气体等浓度分析工作; b)负责对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

c)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2.13 事件所在单位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组织义务消防队员积极控制初期火灾,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事件扩大; c)根据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及时调整生产运行方案; d)做好本单位员工疏散工作;

e)做好本单位员工思想稳定工作。

4.2.14 其他相关单位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3 现场应急处置原则

在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4.3.1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发生火灾爆炸时:

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b)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加强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

c)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并根据需要配备医疗救护人员、治疗药物和器材;

d)可燃物料存量较多时,应尽量采取工艺处理措施,转移可燃物料,切断危险区与外界装置、设施的连通,并组织专家组和技术人员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e)火灾扑救过程中,专家组应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调整措施灭火的指导意见;

f)火灾失控,危及灭火及其它抢险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g)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工作。4.3.2 大型可燃液气储存设施发生火灾爆炸时:

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b)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供应;

c)根据可燃液(气)储存设施火灾的特点及风向,合理组织扑救工作; d)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e)对受火灾威胁的其它可燃物质储存设施,应及时采取冷却、转料、泄压等措施,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火灾爆炸;

f)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有足够数量的灭火药剂和消防装备,保证火灾延续期间的灭火力量;

g)火灾失控时,应密切关注燃烧的储存设施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可能危及现场周边大面积人群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疏散等相关工作;

h)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工作。4.3.3 锅炉等压力容器发生火灾爆炸时:

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全力救助伤员;

b)重点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防中毒和防窒息措施;

c)采取工艺隔断和堵漏措施,减少可燃物料外泄、有毒气体的扩散;

d)对空气中有爆炸、有毒害的气体采用高压水雾进行稀释,防止高浓度气体聚积。

4.3.4 天然气输气管道泄露发生火灾爆炸时:

a)立即停止输气,关闭管道泄漏点两侧的截断阀,对泄漏管道附近其它管线或电缆采取必要的防火保护措施;

b)全力救助伤员,采取隔离、警戒和疏散措施,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域。及时疏散泄漏点下风方向附近的人员,并采取措施禁止明火;

c)根据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采取有效的围堵措施,控制着火区域; d)充分考虑着火区域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降温控制和灭火方案,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e)对空气中未燃烧的天然气采用高压水雾水幕进行稀释或隔离,防止发生爆炸。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4.3.5 运输危险化学品途中发生火灾爆炸时:

a)立即向当地政府应急机构报告;

b)必要时派出专家和救援力量,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抢险工作。4.3.6 易燃易爆化工产品发生火灾爆炸时:

a)组织救生抢险小组,携带个人防护和救生器材,全力救助伤员,并对现场采取隔离、警戒和疏散措施;

b)加强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根据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质,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c)根据易燃易爆化工产品的特性,以及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灭火方案,选用合适的灭火药剂和灭火方式,结合工艺技术措施,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d)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应急终止 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厂应急指挥中心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a)国家及政府主管部门及中国石化应急处置已经终止; b)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c)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d)损失控制在最小; e)社会影响减到最小。术语

6.1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

本专项预案中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系指中国石化“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中一级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

6.2 大型可燃液(气)储存设施

电气火灾和爆炸应急预案 篇4

1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1.1配电线路、照明器具、电动机、电热器具和高、低压开关电器等电气装置引起火灾爆炸。

1.2电力电容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等引起火灾爆炸。

1.3雷电、寄生静电、电磁感应也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1.4归纳起来,电气装置异常状态下的危险温度和各种电火花及电孤是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

2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现象

2.1电气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增大为正常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温度急剧上升;如果温度达到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由于击穿、老化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绝缘破坏都可能构成短路,引起火灾爆炸。

2.2接触不良。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险温度的主要部位之一,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松动,可开闭的触头和滑动接触处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表面粗糙不平等,均可能增大接触电阻,产生危险温度,特别是铜导体与铝导体的连接处,很容易构成引燃源,造成打火放电,引起火灾爆炸。

2.3过载。过载势必造成电流过大,导致过热,设计线路或选用电气设备时没有考虑足够的裕量,或使用中接用过多的负荷或某些负荷连续运行时间太长或起动过于频繁,或三相线路缺相运行,均可能导致线路或设备过载。

2.4铁芯过热。电动机、变压器、接触器等带有铁芯的电气设备,由于铁芯短路(片间绝缘破坏),或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吸合都将造成铁芯过热并产生危险温度。

2.5漏电。漏电电流一般不大,不能促使线路熔丝动作,如漏电电流沿线路比较均匀地分布,则发热量分散,火灾危险性不大;但当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局部发热,引燃成灾。

2.6散热不良。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考虑有一定的散热、通风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遭到破坏,如散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热。

2.7机械故障。对于带有电动机的设备,如果被卡死或轴承损坏,造成堵转或负载转矩过大,都将造成电动机过热。

2.8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电炉、电热器和照明灯具的工作温度较高,如电炉丝的温度高达800℃;白炽灯丝温度高达2000~3000℃,40W灯泡表面温度约50~60℃、100W者约170~220℃、200W者约170~300℃;高压水银灯泡表面温度与白炽灯相近,400W者约150~250℃;1000W碘钨灯表面温度高达500~800℃,如果这些发热元件紧贴在可燃物上或离可燃物太近,极易引燃成灾。

2.9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汇集成电弧。电火花的温度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高达6000℃,因此,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

2.10一些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火花;如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会产生电火花;直流电机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滑动接触处也会产生电火花;切断感性电路时,断口处将产生比较强烈的电火花或电弧;其火花能量较大,危险性也较大。

2.11雷电放电可产生强烈的电弧。直接雷电可产生20000℃的电弧,引燃危险性极大,随着雷击发生的二次放电的引燃危险性也很大,雷电冲击过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构成短路也有很大的引燃危险。

2.12工艺过程中或人员行动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20多万伏,液体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多伏,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多伏,静电电压很高,容易发生放电,在爆炸危险环境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2.13多油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充油套管、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等电气设备可能发生爆炸;当电气设备周围有爆炸性混合物时,在危险温度或电火花的激发下可能发生空间爆炸;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高温电弧作用下气化和分解,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也可能发生空间爆炸;发电机的氢冷装置漏气,或酸性蓄电池排出氢气等,形成了爆炸性的混合物,也能发生空间爆炸。

3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

3.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建筑物倒塌,生产中断。

3.2电气设备发生燃烧爆炸,还会引发连环性的物理、化学爆炸。

3.3在不同的工艺生产区域,发生的爆炸性质也不同,如高炉炉顶设备、煤气系统除尘设备、喷煤制粉设备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4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对控制室、开关室通往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的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缝隙,必须采用阻燃材料严密封堵。

4.2电缆竖井应分段作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4.3电缆隧道、夹层等处要定期检查清理,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

4.4厂房内敷设的电缆要组织分区负责,并定期清扫积灰、积粉;经过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和燃油、透平油管道、阀门附近的电缆要尽可能布置远一些,并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4.5新扩建工程设计应有完善的电缆防火措施,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

4.6对于新建、扩建的300MW及以上机组,应使用阻燃电缆,否则重要回路应采用耐火电缆。

4.7在配电装置中合理配置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等保护电器,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过载、短路和漏电进行可靠的保护。

4.8在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周围,尤其在使用电焊机的场所不准堆放易燃物和腐蚀介质。

4.9在电气设备(包括线路)的绝缘检查,保证相与相间和相与地间有符合要求的良好绝缘,防止可能出现的电火闪烁。

4.10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压器、配电室等处禁止烟火,并配置绝缘灭火器材。

4.11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其保护范围应能覆盖整个施工现场。

4.12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4.13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应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4.14切断电源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4.15剪断电源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4.16凡进入生产区域的电器设备必须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出厂日期。无产地、无品牌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4.17所有开关的保险丝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得以大代小,不得以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使用。

4.18停电。发生事故停电,立即报告生产调度,确定停电范围,若故障在车间范围内,应立即组织抢修:

4.18.1停电范围在全厂,厂调度应立即报告公司总调度,厂应立即组织抢修,若故障在厂范围内,各岗位按相应应急程序处理;

4.18.2停电范围在全公司,应与总调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各岗位按相应应急程序处理;

4.18.3停电后应迅速弄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要撤离人员,严防冒险作业,使事故扩大;

4.18.4事故处理后送电,要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9突然停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急预案:

4.19.1停电后立即保存系统程序;

4.19.2按程序将所有模板电源关闭;

4.19.3将监控画面退出,随后按安全程序关闭。

4.20电气设备、设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事故点电源,并按火灾应急程序处理,灭火时应严格遵守电气火灾灭火规程。

4.21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火源扑灭后必须查明原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送电的方式查找故障点,确认故障彻底排除后,方可联系送电。

4.22厂各区域设备或照明设施一旦发生着火事故,着火较大不好立即控制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4.22.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调度室报告,高炉车间和除尘喷煤车间可先向车间值班室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迅速切断电源;

4.22.2厂调度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上级部门报告,迅速通知各专业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并视情况及时通知医院、消防、事故地点区域内各相关方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并发出相应休风停机指令,下达应急救援预处置指令;

4.22.3发生事故的区域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及事故区域内各相关方采取应急措施,区域负责人立即组织查找事故点及事故原因,组织对现场受伤人员抢救,清点现场人数,设立临时警戒线,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险,相关单位也要配合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抢险、救援,并清点本单位在事故现场可能受伤的人数;

4.22.4指挥部各成员接到通知后,按对口专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应请求上级支援;

4.22.5通讯联络中心设在厂调度室,负责信息传递、指挥、联络及对外信息发布;

4.22.6安全生产技术科到达现场后,会同事故发生单位,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视事故控制情况,做出停产决定,并对事故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4.22.7治安队到达现场后,设置警戒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配合事故单位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和人数清点;

4.22.8医疗救护队到现场后,配合事故发生单位,立即救护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4.22.9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化;

4.22.10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4.22.10.1在生产副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事故发生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意见;

4.22.10.2在设备副厂长的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事故发生车间、设备维修单位(二建公司)参加的抢修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集团船舶火灾爆炸应急预案指南 篇5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集团船舶火灾爆炸应急预案指南 目的

为提高船舶及海工修造火灾、爆炸事故和海面、江面溢油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安全环保生产和企业员工及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促进船务集团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汇编。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所属各企业船舶及海工修造火灾、爆炸事故和海面、江面溢油火灾事故的扑救。3 内容 3.1 3.2 3.2.1 单位概况(略)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危险目标

a.机舱; b.生活区; c.泵舱; d.液货舱; e.燃油舱;

f.艏尖舱物料间等。3.2.2 危险特性

a.舱室空间有限且结构复杂; b.作业人员密集;

c.燃烧速度快,烟雾大,有毒; d.灭火难度大;

e.威胁相邻舱室及船舶。3.3 3.3.1 3.3.2 3.4 应急资源情况 人员(略); 设备、器材(略)。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 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3.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

a.领导小组;

b.设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担任,由***替任; c.设应急救援现场副总指挥,***担任,由***替任; d.设救护、灭火、保卫、协作、后勤等若干小组。3.4.2 职责

a.领导小组职责

 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组织领导工作;  发出重要应急救援指令和最高决策;  负责对外联络救援相关事宜;

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 对不服从命令,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当即做出处理决定;  组织制定事故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预案训练。b.救护组职责

 医生应立即携带急救用品乘救护车赶到现场;

 现场对伤员进行适当处置,根据伤情送往相应的医院(医院名录附后),并与院方联系,协商有关抢救、治疗事宜,办理相关医疗手续;

 本公司有关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及时与地方医疗机构联系请求援助;  门机司机应停止作业,配合现场救援。c.灭火组职责

 向现场人员了解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  迅速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 按照灭火程序展开灭火工作;  监控现场,防止二次复燃。d.保卫组职责

 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 协助引导疏散人员快速撤离现场;  保护事故现场。e.协作组职责

 向灭火员提供事故现场具体情况;  负责协调船方及相关方配合灭火工作; 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 组织疏散船上作业人员;

 切断供船风、电、氧乙炔(天然)气;  提供临时照明。f.后勤组职责

 联络各施工队伍并清点下船人数;  将清点人数结果报告现场指挥员;

 负责组织人员指引外援车辆及时赶到现场;  根据指挥员命令做好其他供应保障工作。g.其他人员职责 ① 起重机操作人员

 发生火情区域的码头(坞上)门机司机发现火情后立即通知消防队并发出火情警报;

 非发生火情区域的码头(坞上)门机司机发现火情后立即通知消防队,并用高频或电话通知发生火情就近区域的门机司机,使其发出火情警报;  发生火情区域的码头(坞上)门机司机,准备连接救护吊笼,以便在必要时运送安全消防人员与消防器材。

② 看火人员

 看火人员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灭火器、高压水龙等)扑灭初起火情;  高声发出“着火啦!着火啦!”的警告信号,并让近处的工人去报警;  如果火势无法扑灭和控制,应迅速撤离;

 通过内线报警电话或用高频报告消防队,说明是在哪条船上,火情的具体位置及有关人员情况;

 疏散至指定的集合地点,并报告其上级。③近处的所有人员

 协助利用就近的消防设备灭火;

 如果火势无法扑灭和控制,应迅速撤离;  疏散至指定的集合地点,并报告其上级。④ 安全员

 在船安全员获知火情后,立即找到火源并检查火情;

 通过内线报警电话或用高频报告消防队,说明是在哪条船上,火情的具体位置及有关人员情况; 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 必要时指示起重人员拉响警笛以便疏散人员;  根据需要组织现场人员实施灭火及营救行动;

 向安全主管或总管(总建造师)、消防队长报告最新事态。⑤ 安全主管

 安全主管在获知火情后,找到火源并下达灭火指令;

 在消防队队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可组织现场有关人员开展应急行动;  向修船总管(造船总建造师)请求指示及咨询,当消防队队长不在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通知门机司机拉响警报和报告消防队;

 向消防队队长或其他领导(其中先到达者)转交下达命令和控制事态的权利。⑥ 消防队队长

 消防队队长在获知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找到火情的地点,配合临时指挥员进行检查;

 根据需要下达灭火营救的命令;

 找到现场应急控制区与总管小组、船员讨论如何对付事态;  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现状;  在安监部经理到达后向其转交指挥权;  只要现场情况需要,亦可调动其他救援机构;  当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立即向其交出指挥权。⑦ 安监部经理

 根据事故现场检查事态的情况;

 将目前的事态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成员;  只要现场需要,亦可调动其他救援机构;

 当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立即向其交出指挥权。⑧ 船上作业人员

 听到发出警笛后立即停止工作,从最近的楼梯(阶梯)或出口撤离作业地点;  使用氧乙炔(天然气)切割器的人员在撤离作业区前应将阀门关掉,在从船上疏散前应将氧乙炔(天然气)总管上的短节卸下、断开;

 从事电焊作业的工人撤离作业区前应将焊把线的电极卸下,在从船上疏散前将焊接设备开关关掉;

 所有工人在撤离作业区前应关掉一切电动或气动机器或设备,在从船上疏散前应将甲板所有电源关掉; 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 有秩序地到达码头指定集合地点;  向领班(作业长)报告以便清点人数。⑨ 领班(作业长)

 到船上的指定地点集合;  清点下属的人数;

 向安监部负责人报告清点人数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失踪人员。⑩ 总管小组成员(建造小组成员)

 去到船上指定地点集合;

 与领班(作业长)一起清点人数,看是否有失踪人员;

 将清点人数(包括船方)的情况告知安全消防临时指挥员,看是否有失踪人员;  在集合地点待命,提供有关信息,并按安全消防临时指挥员的要求提供协作。3.5 3.5.1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分级

三级(最低)应急救援指船舶主甲板、艏尖舱、上下边柜、艉甲板及一、二、级以外的火灾爆炸场所。三级应急救援不启动预案,消防队独立完成;

3.5.2 二级(次高)应急救援指生活区甲板、液货舱、油舱火灾、爆炸事故。二级应急救援启动局部预案;

3.5.3 全部预案。

3.6 3.6.1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略)报警 一级(最高)应急救援指机舱、上层建筑火灾、爆炸事故。一级应急救援启动任何人发现火情或爆炸事故后,应立即通过船上固定电话、手机、高频等通讯工具报警。报警人员应清楚报告事故地点(船名)、部位、报告人姓名等,当对方清楚后方可停止报告。

3.6.2(略)。3.7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应急救援主要成员通讯录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方法: 3.7.1 当船上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船上拉响应急汽笛和生活区电铃,全船作业人员听到应急汽笛声或生活区电铃后,停止作业,放下手中工具,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到码头集合点集合(集 合点有醒目标识)。

3.7.2 处在密闭舱室作业人员如果没有听到汽笛或电铃声,负责疏散人员应迅速到各密闭舱室人孔处使用手摇风鸣器提示舱内人员撤离舱室,到码头集合点集合。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3.7.3 在疏散、撤离时,负责疏散、撤离人员应在船上主要通道上指挥人员安全疏散。在下船梯口处有专人把守,防止因拥挤而造成其他事故。

3.7.4 3.7.5 3.7.6 船上伤员使用专用担架固定好,再用门机吊运到码头急救处。

人孔、梯子处、安全通道、登船梯设照明,保证夜间疏散撤离安全性。撤离现场人员在码头集合处集合,以各施工队为单位站立,由领班或作业长负责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指挥者报告人员撤离情况。

3.8 3.8.1 救援及控制措施

扑救机舱火灾(爆炸后引起火灾)

a.机舱底部起火 ① 初期阶段

 消防人员顺机舱梯道迅速下到机舱底部,用手提灭火器或雾状水枪灭火;  当机舱梯道被烟火封锁无法下去时,可试探从逃生孔或管子弄进入机舱底部进行灭火。

② 发展阶段

 关闭机舱通风机、出入口、通风孔口、天棚窗和烟囱两侧的百叶窗等;  关闭速闭阀(油路);

 尽快撤出机舱内人员,为封舱灭火创造条件;  消防人员可在舱外释放压力容器内的压力;

 开启船上固定灭火装置,向机舱内施放高倍泡沫、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封舱灭火;

 如果采取船上固定灭火系统未能扑灭机舱火势,可使用陆上消防队的2-4具高倍泡沫水枪进行扑救。将水枪摆放在机舱两侧出入口处,同时向机舱内灌注高倍泡沫。高倍泡沫淹没整个机舱底部的需要量,最好能达到每分钟1米以上的厚度;

 在与机舱毗连的上层建筑和天棚窗口等处,布置消防人员用喷雾水枪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因热传导和热对流等引起新的燃烧。

b.机舱中、上部起火 ① 初期阶段

先用手提灭火器灭火,也可从机舱下部用泡沫或喷雾水枪向上喷射灭火。为防止火势向下蔓延,可继续使用舱内通风设备和通风孔口,保持空气流通,使火势向上蔓延。

② 发展阶段 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当火势无法控制,并向下蔓延时,可采取隔绝空气,开启固定灭火系统封舱灭火的方法。c.机舱灭火时的进攻路线

 消防人员应根据机舱起火部位所在的层次,选择最近、最有利的进攻路线。进攻路线主要有:

 上层建筑内各层走廊通往机舱的左右舷出入口;  艇甲板上的天棚窗口;  烟筒上部的出入口;  艉部的逃生孔。3.8.2 扑救货舱火灾(液货舱)

扑救货舱火灾,主要采取封舱、开舱、灌舱三种灭火方法。封舱灭火常用于液货舱火灾;开舱灭火常用于停泊修理的船舶;灌舱灭火适用于停泊或航行途中的船舶。

a.封舱灭火

 关闭燃烧货舱的舱盖和通风孔洞,隔绝空气来源,并向货舱内施放灭火剂,使之严重缺氧,达到窒息灭火;

 开启船上的CO2固定灭火系统进行封舱灭火;

 释放CO2后,要用仪器通过通风管或测深管检测舱内空气含氧量和CO2气体的浓度。

b.开舱灭火

① 开舱灭火前的战斗准备;

 消防人员、车辆、器材装备和灭火剂,必须预先全部展开;  水枪和高倍泡沫发生器呈喷射状态;

 水枪手占据起火舱四周或上层建筑下面的有利位置;

 如果船上的消防泵不能出水,则应将陆上消防队的水带与船上消防总管的国际通岸接口连接好,以便使用船上有利位置的消火栓;  利用该船的机械设备开启起火货舱盖;

 水枪手在开启货舱盖前,应以低于货舱盖的姿势做好喷射准备,防止货舱盖打开的瞬间,火焰突然窜出,灼伤人员;  通知船长做好起火货舱的排水准备。② 开舱灭火方法

 当货舱内的燃烧面积和强度较小时,消防人员可先在货舱口向燃烧区射水,待火势减弱,可利用货舱内的固定爬梯,船舶或码头装(卸)货的起重吊斗,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以及挂钩梯等,从货舱口深入到舱内,抵近火源射水,同时通知船长利用舱底泵向船外排水;

 必要时,可在船舷货舱壁上切割开洞,消防人员沿着消防梯进入货舱,强攻灭火;

 当货舱内的燃烧面积和强度较大时,则应采用向货舱内灌注高、中倍泡沫的灭火方法;也可以用数支喷雾水枪在货舱口四周平行射水,封闭货舱口,隔绝空气进入,待火势减弱后,再深入货舱内灭火。

3.8.3 扑救货油舱火灾

消防人员在扑救过程中,应根据燃烧油舱的情况,采取下列相应的灭火措施: a.货油舱爆炸敞开燃烧

 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 集中各种水炮(枪),对燃烧货油舱和与之毗连的货油舱进行冷却,防止破裂口扩大,或引起邻舱起火,同时也为下一步灭火创造条件;

 用大量的泡沫灭火;

 若上甲板货油舱区域的固定泡沫炮没有被摧毁,则可先用该泡沫炮灭火;  在现场灭火力量所配备的泡沫液足够用时,可集中各种泡沫炮、泡沫管枪和泡沫勾管等,一起向燃烧货油舱内喷射泡沫灭火持续冷却货油舱 货油舱的火被扑灭后,负责冷却货油舱的水炮(枪)仍需继续进行冷却,直至温度下降,不会引起复燃为止。

b.货油舱口呈火炬状燃烧

 开启固定灭火系统 货油舱起火后,船上固定灭火系统如果没有被破坏,可以使用它进行灭火;

 覆盖舱口灭火 首先用水枪对货油舱口外围甲板进行冷却,然后用雾状水流掩护消防人员,用湿麻袋、湿棉被、石棉毯等覆盖舱口灭火;

 水封舱口灭火 首先用水枪冷却货油舱口外围甲板,然后用喷雾水枪朝舱口平射,隔绝舱口空气,使燃烧窒息。

3.8.4 扑救上层建筑火灾

扑救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a.控制火势向上部蔓延

 上层建筑火势初期阶段 消防人员应迅速关闭通风孔洞和门窗;当火势威胁到上部驾驶甲板时,应在驾驶甲板上设置水枪阵地,保护驾驶室不被延燃; 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 上层建筑火势发展或猛烈阶段 火势已经封锁住通往各层甲板舱室的通道和楼梯时,对于停靠在码头上的起火船舶,可利用各种消防登高装备或码头上的门机进行扑救;

 利用码头上的门机,在起重钩上挂一个吊斗,消防人员连接好水带、水枪,站在吊斗内,由门机将消防人员提升到空中,抵近上层建筑灭火;

 利用云梯车、举高喷射消防车上的水炮(枪)直接向燃烧区喷射水流灭火;  船靠码头时,临水一侧的上层建筑火势,可用消防(艇)上的水炮灭火;  上层建筑上火势凶猛,有人被困在舱室内或外部甲板上无法逃脱时,也可利用码头上的门机和曲臂消防车及时进行营救。

b.阻截火势向机舱蔓延

 上层建筑舱室起火向机舱蔓延时,消防人员应在火势向机舱蔓延的通道上、舱室内设置水枪阵地;关闭机舱各层甲板出入舱门,阻截火势向机舱蔓延;  当上层建筑火势凶猛,已将各层甲板和楼内梯道封锁时,消防人员可从艉轴隧进入机舱内,用水枪冷却机舱围壁;

c.开启固定灭火系统保护机舱 开启固定灭火系统的步骤:

 关闭机舱所有储油箱(柜)上的截止阀,切断电源,停止各种机器设备的工作;  机舱内的所有人员迅速从逃生孔内撤出;

 开启固定灭火系统。有些船上的固定灭火系统设在上层建筑二层甲板的站室内,当站室受到火势威胁时,站室内的灭火剂储气钢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及时将灭火剂放出,既能起到保护机舱作用,又消除了可能爆炸的危险。

3.8.5 扑救船舶火灾的战术技术措施

a.防止起火船倾覆

在船舶火灾的扑救过程中,船体内会灌进大量的水,容易发生严重倾斜,甚至倾覆。为了防止船体倾覆,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 派专门人员关注船体横倾或纵倾;

 及时进行排水 开启船上的舱底排水泵向船外排水;若起火船机舱起火,排水泵无法使用时,应调用其他排水设备进行排水;

 减少盲目射水 扑救过程中消防人员应抵近燃烧区灭火,将水流射到火源上,尽量不在死角处或船下吊射灭火剂;

 往压载舱灌水 船体发生倾斜时,应往相反方向船舷的压载舱内灌水,使船体船舶安全网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

恢复平衡或减小倾斜度;

 加固笨重物体 船舶主甲板上,货舱内载有重量很大的物体时,应采取硬物塞垫、绳索捆绑牢固的方法,防止这些笨重的物体滑动;船靠码头时,可用装卸吊机将它们卸到船下。防止在船体发生倾斜时,这些物体也随之倾斜,进一步加剧船体倾斜,导致倾覆;

 调用浮吊救助 停靠在码头上起火的船舶,扑救过程中如发生倾斜,可调用港口浮吊前来救助。

3.8.6 扑救溢油火灾

a.当海面或江面有大量溢油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报告生产部调度室,调度室值班员立即通过高频通知各船总管/总建造师停止船上舷外、甲板上部热工作业;

b.生产部调度室值班员安排起运车间进行溢油围挡及清油工作; c.必要时由安监部通知海事局协助清油工作;

d.当海面或江面发生火灾时,消防队队长或安监部经理立即下达向海面或江面喷射泡沫灭火剂命令。

3.9 3.9.1 外部救援

根据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具体情况,指挥员判断本公司灭火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救援需要,应结合企业周边实际情况,确定外部救援单位联络电话和联系人等信息。

3.10 注意事项

3.10.1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必然会引起报刊、电视、广播电台等媒体的注意,由各公司指派部门统一负责接待,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3.10.2 由所在部门通知死伤亲人或家属;

上一篇:至圣先师 教学反思下一篇:林德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