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2024-10-17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精选13篇)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1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活动前评析

在以往的语言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不是太高,往往存在教师唱主角,幼儿只是配合的现象,因此,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发挥幼儿创造力,培养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呢?我们发现在语言活动中,运用尝试教学的方法,是开拓幼儿思路的关键,在尝试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通过“先练后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主动培养了幼儿愿意试,愿意讲,愿意做等一系列尝试的精神,培养了幼儿活泼好问,敢说敢做,勤奋好学等等素质。在本次活动中还注重运用尝试提问的形式,其中还包括有引发讨论的问题,激发想象的问题,以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与开拓思维的能力。与此,在语言活动中还尝试加以音乐欣赏的方法与绘画的视觉效果,更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欣赏水平,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的内在素质,使幼儿在快乐的尝试活动中增强幼儿尝试成功的快乐。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2.根据诗歌第一段结构特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创编有关诗句。

3.激发幼儿语言尝试创作兴趣,培养幼儿对诗歌的欣赏水平,以及在语言活动中探索的精神。活动准备

1.图片:大树、小花、小草、小朋友、春、夏、秋、冬风景各一份。、2.诗歌第一段语言结构图(以图片形式构成),欣赏诗歌磁带。3.朗诵声调提示符 ↗ 上升 高 轻

4.带幼儿在户外观察风吹过的物体,并观察它是如何变化的。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音乐游戏:风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教室里面挂的彩带是静止的么?为什么会动呢?-----有风吹过

2、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活动,试着为背景图的画面进行语言讲述。

A)师:你喜欢这幅图么?你为什么喜欢,图上画了什么?你能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来说一说么?谁来试?

B)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进行看图讲述。

[评析:在幼儿的回答中,发现他们的情感体验与观察能力较强,在我们听来,幼儿非常有创意,虽然只是一副图,但从孩子们的眼里,却变化出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想法,激发了幼儿乐意尝试新事物的信心。] 3.初步欣赏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提问:

(1)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2)诗歌中风吹过了哪些地方?(3)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评析:欣赏诗歌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能力,教师提出问题,能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并能够相互交流。]

4、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通过欣赏诗歌,进行分布图的摆放,增强其记忆力。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请你试着按照诗歌中内容的顺序将图片按照顺序摆好么?

[评析:在语言活动中,为了改变以前我们学诗歌的被动式填鸭式的教幼儿儿歌,运用尝试教学法,来调动幼儿各方面的感官进行多通道的学习,以建构幼儿主动学习的快乐,孩子在这种尝试自己的摆放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其记忆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逻辑思维与排序的能力,使图片连接更具有一定的顺序。]

5.再次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重点词的理解。

教师一边操作教具一边放录音诗歌(教具见附2),引导幼儿讨论

(1)你是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个词?根据幼儿的讲述情况适当提出 补充问题,如:频频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他理解的对么?你能试用动作表示吗?(2)为什么说风会给春夏秋冬带来不同感受呢?

[评析:幼儿对语言有一个逐步积累,消化的过程,采用边看图边欣赏的方式,让幼儿视,听,动三者相结合,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此阶段主要设计的问题是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理解发表观点,既可以满足幼儿求知心理,又能丰富幼儿词汇,促进他们的语言及逻辑发展和建构知识的能力。]

6.第三次尝试,通过观看幼儿自己摆放观看诗歌结构图,进行尝试创编诗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创编诗歌内容。提出尝试内容:(见附2第一段)

(1)引导幼儿分析诗歌第一段结构特点,哪些语句是一样的?(2)引导幼儿分析诗歌结构与生活经验进行创编。风除了经过诗歌中说过的地方,它还会经过哪里?那些物体又会发出什么样的变化?

幼儿回答:池塘的水说:“当我的裙子出现美丽的花纹的时候”

红旗说:“当我的身体迎风摆动的时候”

风车说:“当我在跳旋转舞时”

风铃说:“当我发出美妙的声音时”

[评析: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结构后,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想象,让幼儿尝试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从而较好地感受了这首诗歌所渲染的意境美。]

7.第四次尝试活动,引导幼儿结合音乐活动的唱法标记图,运用到诗歌朗诵结构图中进行有表情地朗诵与表演,以体现诗的意境。

A)尝试根据诗歌内容摆放不同的声调符号与诗歌内容一一匹配,幼儿根据这些图示随优美乐曲进行朗诵。(见附3)B)分组表演

[评析:本班幼儿在音乐唱歌活动中有了对这些声调符号的认识将之尝试迁移到语言活动中,同样也能体现从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各科之间的互通效应,并且师生也共同感受到由尝试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成功,使孩子们非常喜欢上了以前枯燥乏味的语言活动,使语言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2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初步感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尝试进行适当的创编, 在活动中善于表达, 乐意表达。

3.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养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有关森林的音乐, 散文诗《树真好》的PPT课件和配乐朗诵, 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图片 (大图片一套, 小图片同幼儿人数) 。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 营造氛围

1. 请幼儿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

2.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好像还看到了什么?

3. 看课件:原来我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树林。看, 这儿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

二、音画交融, 欣赏诗歌

1. 第一遍欣赏:树林真美。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首优美的小诗。

2. 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师提问: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这里的什么呢? (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 第二遍欣赏:这首诗歌里确实有许多好玩的事, 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 还有哪些呢?现在就让我们再来美美地欣赏一遍, 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小图片摆出来。

4. 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 并且根据诗歌内容摆放出相应的小图片。

5. 请幼儿看着自己的小图片跟着配乐轻轻地诵读诗歌。

6. 交流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歌有趣吗?你们想去那片树林吗?为什么想去呢?想去做什么呢?

7. 简单小结:这些都是大树妈妈带给大家的快乐, 你们觉得树好不好?能不能用诗歌里的句子来赞叹一下。 (树真好)

三、读悟结合, 体会意境

1.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歌, 朗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教师念“叫、跑、飘、闹、觉、摇、跳”, 让幼儿细细体会。)

2. 师提问:听出来了吗?刚才每个字的读音都怎么样?在诗歌里, 我们就称为押韵。因为有了押韵, 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 更加好听了。

3. 师生一起朗诵诗歌《树真好》。 (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

4. 请个别幼儿示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把押韵的字读得很饱满。

5. 请幼儿站起来再次有感情地朗诵, 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四、自主创编, 提升情感

1. 师:树多真好呀!除了诗歌里所说的, 树对我们人类和地球还有什么好处呢?

2. 请幼儿尝试模仿诗歌里的句子进行创编。师:你们能不能模仿诗歌里的句子“树真好……”编一段诗呢?请你编好后先和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

3. 幼儿分组到前面模仿创编, 一个接着一个, 一句接着一句。

4. 小结:树真好, 带给我们人类这么多的好处和快乐。回家后, 小朋友把我们今天学的诗歌, 还有自己创编的诗句说给爸爸妈妈听, 让他们也来体会树的好处。

附散文诗:树真好

树真好, 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每天天一亮, 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

树真好, 能挡住大风, 不许风吵吵闹闹, 到处乱跑。

树真好, 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 阵阵风儿吹, 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 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 大家吃得很香, 说说笑笑, 热热闹闹。

树真好, 树下铺着阴凉, 我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 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 小猫就爬上大树躲起来, 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 做个秋千挂树上, 我坐上去, 摇呀摇。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3

活动名称:大班探索活动《风在哪里》

活动目标:1、观察刮风的现象、感受风的存在。

2、通过各种资料回忆不同季节的风,发现风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风与我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幼儿日历、有关风的文字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感受风的存在:

(1)教师放录音,让幼儿发现有关风的信息.

(2)请幼儿观察天气记录表,发现风力的记录.

(3)引导幼儿统计每周的风次.

(4)引导幼儿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到户外感受不同的风,听一听风声的大小,看看花、草、树叶、衣服、头发、身体等风吹动的不同情景。

2、观察刮风的景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发现风的多样性,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1)说一说,有什么样的风?

(2)刮不同的风会怎么样?

(3)冬天的风――吹在脸上、身上冷

夏天的风――使人觉得凉爽

春天的风――吹在身上很舒服

(4)了解大风、台风、龙卷风带给人们的危害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4

设计意图:

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为了让幼儿感知自然界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美,我设计了这节课《风在哪了》训练幼儿发散思维和创编能力,增进幼儿对自然界风的认识,能够从身边微妙的自然现象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风在哪里》,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朗读。

2、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的暗示,仿编诗歌,探索用动作、体态、表情来表现诗歌。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朗诵时努力与身体保持一致和协调。

活动准备:

课件《风在哪里》,树、花、草胸饰若干,电脑、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为什么风车转了?风在哪里风车说当我的车轮轻轻转动那是风在吹过。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教师提问

二、欣赏散文诗《风在哪里》

1、第一遍欣赏散文诗并提问

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很优美,谁来说说它的名字。刚才在散文诗里都有谁在说话?

2、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完整说出树、花、草的话。

三、师幼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第一遍幼儿学习散文诗

幼儿齐声跟读散文诗。

2、第二遍幼儿巩固学习散文诗

四、教师创设情境分角色对话朗诵

幼儿集体听录音表演朗诵散文诗

五、看图创编诗歌

1、利用课件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2、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包括创编诗歌),教师进行录音并幼儿欣赏。

六、简单介绍风的灾害

七、活动延伸:我们去外面找找风吧。

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寻找失落的一角 篇5

绘本《失落的一角》讲述了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寻找失落一角的过程, 简洁的文字、简单的画面, 让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不简单的深刻内涵: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追求完美, 但真正的完美并不存在。我们总是在一次次的追寻中不断接近完美, 这个追寻的过程有酸有甜有苦有乐。本次活动, 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征, 我将绘本内容有选择地删减, 使绘本主题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信息大胆想象、推理和讲述, 学习用“有时……有时……”句式表达缺角圆的丰富经历。

2. 感知故事内容, 体会与表达角色内心的变化过程。

3. 初步感悟故事表达的寓意, 体验情境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及课件, 各种大小的缺了一角的圆形和与之相对应的一角, 记录板。

活动过程

一、观察缺角圆形, 猜想角色心情

师:这是什么?和往常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圆缺了一角会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师小结:圆缺了一角, 变得不完整了, 所以它很不快乐。于是, 圆决定动身去寻找失落的一角。瞧, 缺角的圆出发了!

二、赏读手绘画面, 感知故事内容

1. 倾听与思考, 感受缺憾带来的意外之喜。

(1) 师:圆因为缺了一角, 它滚不了太快, 所以有时会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 有时会闻闻花香, 有时会超过一只甲虫, 有时甲虫又会超过它。孩子们, 在不算太快的滚动过程中, 圆做了什么?

(2) 师:这时候圆的心情是怎样的?它没有找到失落的角, 为什么会这么快乐?

师小结:这个圆缺了一角, 滚动速度慢了很多, 但是它发现, 有时和虫儿说话, 有时闻闻花香, 有时和甲虫赛跑也是非常快乐、有趣的事。当然, 它也有不顺心的时候。

2. 观察与想象, 尝试用句式练习表述。

(1) 师:它碰到了哪些不顺心的事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2) 师: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用“有时……有时……”的句式, 将缺角圆遇到的辛苦事连贯地说一说。

(3) 师:“……”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表示什么意思?

3. 创作与表达, 体会一路的重重困难。

师:你们觉得缺角的圆在陆地上、大海里、高山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你们像我一样, 用简单的几根线条把它画下来, 但要和别人不一样哦!

4. 游戏与交流, 体验寻找历程的艰辛。

(1) 师:我们来玩接龙游戏, 缺角圆滚到谁那里, 谁就说一说它遇到了什么困难。

(2) 师:缺角圆真的好辛苦, 这时候, 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们用一个恰当的词来描述。

三、借助情境表演, 学习角色对话

1. 倾听故事, 在情境中学习对话。

(1) 师:缺角圆滚啊滚啊, 直到有一天, 啊, 它终于找到了! (出示小角, 播放录音对话)

(2) 师:缺角圆找到失落的一角了吗?为什么?

师小结:哦, 原来角太小了, 不是它那失落的一角。

2. 自主寻找, 在游戏中体验情感。

(1) 师:历经千辛万苦, 缺角的圆还是没有找到失落的一角, 它真的好难过。孩子们, 我们一起帮它找到失落的一角, 好吗?

(2)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找到以后的心情怎么样?

四、欣赏品味视频, 感悟故事寓意

1. 欣赏视频, 猜测人物选择。

师:如果你是这个缺角的圆, 此时此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2. 品读结尾, 感悟故事内涵。

师:缺角的圆是怎么选择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师小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追求, 小朋友可以去看这本书——《失落的一角》。关于失落一角的故事还可以看这本书——《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

活动评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惠萍)

本次活动在整体环节的设计上, 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为孩子梳理出清晰的故事脉络, 并创设游戏的情境, 重视领域的整合, 借助多元的方式, 引领幼儿开启阅读的大门。

活动的开始部分,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抽象的圆, 通过提问带领幼儿直入主题。教师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并带着疑问, 积极地参与接下来的观察、阅读与表达。

在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的环节, 教师支持、鼓励幼儿尝试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幼儿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想象与思考, 借助符号,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同时, 支持幼儿与同伴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

在巩固体验环节, 教师结合具体情境, 引导幼儿在感受中换位思考, 学习故事角色的对话, 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体会“圆”寻找失落一角的艰辛以及找到一角后的快乐。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了解风的自由,感受诗歌的美。

2、激起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了解风的自由,感受诗歌的美。

活动难点:

激起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 《风儿在哪里》、仿编图片

精神准备:前一天教育活动带幼儿到户外去玩风中的玩具,寻找风,感受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昨天咱们上课去干什么了?你觉得好玩吗?为什么?引出“风儿在哪里”

二、过程部分

1、介绍题目:“风儿在哪里”。

2、看图说一说:风儿在哪里?幼儿自由说一说。

3、引出儿歌:小女孩在干什么呢?感觉怎么样?咱们也来听一听。听第一遍:《风儿在哪里》

4、你听到了什么?说一说。

一首诗。诗中说到风在哪里了?诗歌中有谁?他说了什么?幼儿举手发言。

5、听第二遍。(播放动态)

现在咱们再听一遍,看看谁能记得更多。请幼儿再说一说。

6、理解诗歌:你听见诗歌里的风儿在哪里,谁告诉你的,它怎么说?

感受诗歌的语言,渐渐地引导孩子运用诗歌中的语言,并帮助孩子体会诗歌的情趣,如引发讨论:“为什么说风儿是红旗的朋友?”

7、看图完整讲述诗歌。

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讲述。孩子在看图讲述时,熟悉诗歌的语言和格式,为孩子自己编诗句打基础。

8、编诗歌

播放课件,看着画有小草、气球等的图片尝试说一句诗歌。

小组活动:看图仿编诗歌

三、结束部分

1、讨论交流、展示、欣赏同伴的诗歌。

2、幼儿评价,哪一组或哪几句诗歌编得好。教师总结价

预设效果:

本班孩子非常活跃,我觉得在分组仿编部分会出现不好把控的现象。解决策略:教师分组指导,以按桌分组为主,尊重幼儿意愿。

附诗歌:

风儿在哪里,花儿说:当我轻轻跳舞的时候,风儿正从我身边走过。

风儿在哪里,红旗说:当我轻轻飘扬的时候,风儿是我的朋友。

风儿在哪里,风筝说:当我轻轻往上飞的时候,风儿和我一起 玩耍

教学反思:

调整:

1、活动重点从目标1转到了目标2增加了难度。

2、准备了仿编图片没有应用,考虑会限制幼儿思路

3、评价方式一开始只设了一个种类的星星,想着说一个加一颗星,最后谁的得多为获胜,但就缺少了整体展示。改了之后幼儿的竞争性更强了。如果插入诗朗诵中的钢琴曲给幼儿最后展示配乐就更好了。

不足:

1、一开始朗诵配乐插在了ppt展示页面,没考虑周全。

2、课件使用时有一些跳页,如果把播放标志插在左下角,我的站位在左边,离跳转标志近也离电脑近,发生问题时就会既节省处理时间,又不会挡住屏幕。

3、我有一些高控制,对幼儿没有完全放开,比如幼儿还有兴趣仿编时,我叫停了。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7

活动名称:科学——垃圾哪里去了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2、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塑料杯、垃圾实物、垃圾图片。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含义,知道它的危害。

1、了解垃圾的含义。

教师:(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

教师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为垃圾。

2、了解垃圾的的危害。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垃圾?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能闻到什么气味吗?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可回收标志。

1、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处理办法。

教师: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

教师:垃圾最后都跑到哪里去了?

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填埋场就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在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的时候会排出有害气体。

2、出示垃圾箱图片,认识可回收标志。

教师:你见过这样的垃圾箱吗?为什么要把它分成几部分呢? 教师:垃圾箱上面有什么标志呢?(可回收标志与不可回收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宝贵的材料制成。可回收垃圾就是收回来后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其他的东西。

3、出示实物垃圾,了解垃圾的分类。

教师: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 教师:(出示垃圾)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你知道该怎么进行分类吗?(先请幼儿进行初步的分类)

4、出示垃圾分类的标志。

教师:刚刚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分类,这些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乐罐、旧报纸、汽水瓶、橡胶等这么多类型,刘老师这里还设计了分类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金属:这一类可回收物有可乐瓶、易拉罐、废铁等。回收后送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纸盒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塑料:橡胶(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

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为环保处一份力。

三、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1、出示图片与垃圾桶。

教师:孩子们都知道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所以,以后我们扔垃圾的时候要看清楚,什么是可以回收利用,什么是不可以回收利用,可以回收利用的我们就要扔到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里。(出示带有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就送到贴有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里。(出示不可回收垃圾箱)刘老师这里有许多垃圾的图片,现在请孩子们来把这些垃圾图片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并检查分类情况。

3、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生活垃圾,垃圾又有这么多危害,今天,我们了解了有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垃圾没有用了,那我们以后要按标记进行分类投放,争做环保小卫士!

二、课后说课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都积极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加全民的环境危机感和环保意识。如何让孩子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呢?通过了解垃圾的危害与垃圾的处理方式与过程,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哪些是不能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学习对垃圾的分类,从而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了解垃圾的危害及垃圾清理的方式与过程。

2、鼓励幼儿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学习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3、从认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与过程,;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学习垃圾的分类。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8

1. 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以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丰满的心灵,就没有丰满的语言;没有高尚的心灵,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2.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实施良好语言教学行为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老师问:“人有几只眼睛?”他说:“有三只眼睛。”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人的眼睛有四只。”他马上点头跟着说:“是四只。”这样的语言只能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义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3. 营造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发音、用词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无不如此。因此,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这种语言环境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的言语范例的作用更大。成人应发音正确、标准;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楚,文理通顺;讲话要适合幼儿水平,在内容、语调、速度等方面均应做到。不能错误地以幼儿语言为标准,迁就幼儿。同时还应努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的有事想说,有思想感情表达。要让幼儿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多种活动,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产生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而向别人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提高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这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这些物质环境和教具玩具可以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地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幼儿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予否定,(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另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地去学习、体验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加深幼儿的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

4. 教学中要重视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大班幼儿喜欢挑战、好奇、好问,他们喜欢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反应和追问,对追问的方式感觉刺激而入迷并乐于参与。因此,优化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每个教师都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

4.1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古人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贵在巧字。教学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只会使孩子机械地不假思索地去回答、去应付,失去学习的兴趣。但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孩子们只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百思不得其解,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例如讲《百鸟朝凤》的故事时,提问:“故事中有谁?凤凰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成了百鸟朝凤?森林中的白鸟是怎样感谢凤凰的?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它?”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能加深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4.2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

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怎么办?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呢?”孩子的答案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他们就会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这不正是想象力引发的功效吗?

5. 其他

5.1 报菜谱

幼儿可以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从而既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地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5.2 娃娃报新闻

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5.3 天气预报员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在哪里(一) 篇9

(一)中班语言活动:春天在哪里

(一)活动目标:

1、关心、了解春季给人们的生活和植物生长带来的变化。

2、能用语言符号等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幼儿数学用书《春天在哪里》。

活动重点:了解春季给人们的生活和植物生长带来的变化。活动难点:用语言符号等形式记录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与幼儿交谈,引导幼儿从自己穿衣的多少、幼儿园操场上植物的颜色变化等情况,了解春天来临的讯息。

“你觉得最近的天气和冬天相比有什么不同?”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归纳幼儿所提及的现象。

2、外出寻找春天:

教师指导幼儿阅读幼儿数学用书《春天在哪里》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幼儿带着任务到室外寻找春天的迹象。“春天来了,们一起到室外看一看,草地上的小草长出来了吗?柳树发芽了吗?你能找到春天在哪里吗?然后,将你的发现用图、文的形式记录在记录表《春天在哪里》上。” 师生一同去室外寻找春天。

3、记录自己的发现: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10

案例实录:口袋故事:狗狗的梦想大班语言活动设计意图:大班孩子的想象能力开始丰富了,孩子之间的交流话题也越来越多了,我常常听到他们三三两两的在讨论,×××小朋友“你长大后相当什么?” ××× 小朋友就会很神气地说:“我要当警察”、“我要当解放军”、“我要当医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老师”……当我听到这些远大的理想时,我情不自禁的便问:“那你们是怎样去实现这个理想的呢?”有的小朋友就会告诉我:要学很多的本领。除了这个答案几乎没有更多的想法,于是,我想如何去引导他们想出更多的方法呢?我决定抛给他们一个问题——你们怎样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呢?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思考、去探索,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实现梦想”活动,于是“狗狗的梦想”活动就如期开展。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梦想,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梦想及其实现的方法。

2、能根据图画的内容,创编故事。活动准备:

1、挂图,水彩笔、画纸。

2、故事小册《狗狗的梦想》每人一本。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梦想?实现了几个梦想?(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幼儿会感到很轻松、自然,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梦想,幼儿有话可说。讨论会很激烈的。)

二、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口袋故事“狗狗的梦想”,并介绍什么叫“口袋故事”?(评:平时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幼儿还没有接触过这种故事,所以对这种故事会很感兴趣的,一定会认真的倾听。)

三、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两两合作阅读故事小册《狗狗的梦想》并提出问题:

1、狗狗的梦想是什么?

2、它是怎样实现这个梦想的?

3、狗狗会实现这个梦想吗?为什么?

(评:由于故事小册里画面的装订顺序不同,幼儿阅读时的思维一定不相同,就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同时也给幼儿创造了合作的平台。幼儿在回答以上问题的同时,又为下一步的创编故事奠定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四、小小故事会: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伙伴进行小组故事会活动,即幼儿根据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也可以,以听者的身份参加。

(评: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与幼儿平等地位,同时也进行了小组活动,避免了幼儿长时间的等待,造成幼儿不耐烦,以至于不认真的倾听。)

五、绘画活动:画“梦想”。小朋友们,你们想把梦想告诉大家吗?

(幼:想)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告诉大家呢?(用画画、故事……)那你们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进行画画吧!

(评: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让幼儿大面积的交流还 难,所以采用画画的形式,可以课后有更多的交流。)

六、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 篇11

一、目标预设

一是知识目标:使儿童能了解秋天所特有的自然景观, 发现秋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描绘秋天、感受秋天, 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二是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语言学习活动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创造学习的快乐, 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三是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脑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动手制作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四是发展目标:激发幼儿对诗词的兴趣, 感受不同的表达魅力, 培养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学会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设计思路

(1) 教学重点。观察和欣赏秋天景色, 体会秋天景色的特色,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所想。培养幼儿组织语言描绘秋天、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2) 设计思路。幼儿生活为支点, 教幼儿观察生活, 走进秋、感受秋, 使幼儿对秋的零碎感受变为整体体验。

三、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 回忆秋天

师:小朋友们, 谁能告诉老师, 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哦, 现在是冬天呀, 那么谁能回忆一下, 秋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冬天冷。

师:说得真对, 秋天没有冬天冷, 也没有夏天热。那秋天天气怎么样呀?

生:天气不冷不热。

……

这个时候老师适时地补充:秋天到了, 天空似乎变得更高了, “秋高气爽”就是形容这个现象的。

2. 多媒体展示, 观察秋天

师:秋天这么丰富多彩, 那么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走进秋天吧!

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包括秋天的树木、田野、庄稼、人们、大雁等图片) , 请小朋友观察秋天, 并提出问题:①屏幕中展示了哪些景象?②从刚才的屏幕展示中, 小朋友们看到秋天都有什么特点?③大自然中的哪些现象表明秋天的脚步已经来临了呢?④通过刚才的观察, 你还发现了什么?

当幼儿回答完问题后, 老师要进行归纳和整理, 总结出秋天的基本特征: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天气变冷、果实成熟。

3. 思维训练, 学习秋天

师:我们看到的秋天的图片美不美呀?这么美丽的秋天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描写秋天的儿歌。

(1) 老师出示儿歌, 范读。《秋》:秋风秋风吹吹, 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 张开翅膀追追。

(2) 老师请幼儿领读, 并点读、齐读。同时, 老师提出问题:儿歌中点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风、树叶) 秋天的风和冬天的风有什么不同?秋天的树和夏天的树有什么特点呢?

(3) 做游戏, 加深印象。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小朋友们说好不好?每游戏组有两个幼儿, 一个表演与老师出示词语相关的动作, 另一个猜词语, 说词语。

4. 组织讨论研究秋天

师:秋天的儿歌这么美, 我们也不能落后,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秋天吧!

生:秋天悄悄地带走了绿色的树叶, 带来了金黄色的世界。

生:秋天的风凉凉的, 吹得人们脱下了夏天的裙子, 穿上了秋装。

……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小组指导, 保证每一名小朋友都参与讨论, 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看法。

5. 动脑动手, “创造”秋天

师:小朋友们, 今年的秋天已经过去了, 下一次我们迎来的就是明年的秋天了, 为了纪念今年的秋天, 请小朋友们在老师发给大家的纸上画一画你心中最美丽的秋天吧!当然, 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根据课堂时间调整为课后活动。

6. 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 篇12

关键词:月亮 衣裳 五天 姑娘 大班 弯弯 比喻 教案 反思 幼儿

《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与反思》摘要: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2)你有观察过月亮...相 关: ◇ 月亮姑娘做衣裳 >>详细 ◇ 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大 >>详细

◇ 语言 : 故事——月亮姑娘 >>详细 ◇ 湘教版:《月亮姑娘》教学 >>详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活动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

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

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

“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反思:

本活动我觉得有三个特色:

1、激发兴趣。让幼儿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用猜想、认识、理解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2、提升能力。在想象讲述中体现个别差异性的问题,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简单讲述;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较详细讲述,他们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进行了提升。

3、经验重构。这是一个老教材上的童话故事,进行重构后,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给与孩子更多关于科学方面的信息。

第一环节,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猜测法、排列法开展。一开始我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如教师提问:“这里有三张月亮姑娘的照片,请你看看,比比。画里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都发现了三张图片的不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来建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我给幼儿创设了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环节,我运用了比较法、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教师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让幼儿饶有兴致得观看故事。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为故事取名这个环节,让教师真实把握幼儿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回答。

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再次听故事后,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从表象到本质,去引发幼儿思考故事的内涵,幼儿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幼儿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教师又根据有的回答进行提升,让幼儿从中明白:“世上的万物都是变化着的”,这一科学道理。

延伸活动,是本活动的补充和再思考,让幼儿对“变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幼儿问题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影子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收藏到: QQ 百度〗〖在线字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

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

2、培养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关系,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手电筒,若干小玩具和圆柱体积木,每人一份记录卡,每人一支记号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猜猜小动物

二、影子的产生。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拿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实验,探索发现光、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

2、交流:你是怎样帮助物体找到影子的?

引导幼儿:打开手电筒,光照在板上——没有影子,让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现在板上,关上手电筒——板上就没有影子了。

3、小结:因为有光,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来?

5、小结:生活中的太阳光、月光、灯光、火光都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三、影子的变化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图片。

请幼儿观察,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样吗?

3、小结:影子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形状。

4、第二次操作观察: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变的?

6、小结: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边,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记录下来。

8、讲评记录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介绍: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3讨论:影子在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了解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2、知道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保护鸟类,产生爱鸟的情感。

3、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活动重点: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了解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活动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几种鸟的作用。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找谁看病呢?可是有一棵老苹果树也生病了,它又要找谁治病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仔细听,然后说说最后是谁帮老苹果树治好病的?

2、看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苹果树找医生》 小苹果树为什么要找医生?

小苹果树找了哪些朋友?它们能不能为老苹果树治病?

3、再看故事:

小苹果树首先找到了谁,它能为老苹果树治好病吗?(喜鹊只会捉树叶上的虫子,不会捉树干里的虫子。)怎么看出来老苹果树病没有好?(叶子还是黄的,表情愁眉苦脸。)

我们再接着看,小苹果树又找了谁,它能不能为老苹果树治病吗?(猫头鹰只会捉鼠和蛇。)怎么看出来的?(叶子的颜色还是没有变化,表情还是不高兴。)

我们再来看看,小苹果树还请了谁,它又能不能为老苹果树治好病呢?(啄木鸟)怎么看出来的?几天后,老苹果树的病全好了。她又有了精神,高高地抬起头来,叶子也长得又嫩又绿,结满了苹果。

4、小结:

看了这个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原来喜鹊只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只会捉鼠和蛇,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它们的本领真大,所以你们才喜欢它们。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5、课后作业:

上一篇:开学交通安全教育讲话稿下一篇:企业后备干部选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