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确定翻译

2024-10-03

最终确定翻译(精选7篇)

最终确定翻译 篇1

河道防汛特征水位确定原则

1、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的基本含义

(1)、警戒水位含义。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较详细地论述了警戒水位的含义,警戒水位是河流湖泊主要堤防险情可能逐渐增多的水位。大江大河警戒水位多取定在洪水普遍漫滩或重要堤段开始漫滩偎堤的水位,此时河段或区域开始进入防汛戒备状态,有关部门进一步

落实防守岗位、抢险备料工作,跨堤涵闸停止使用。因此,警戒水位可定义为:警戒水位是指江河堤防普遍临水,堤防可能发生险情,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守的起始水位。

(2)、保证水位含义。保证水位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也有较详细地论述,保证水位是汛期堤防及其附属工程能保证安全运行的上限水位。当河道水位接近或达到保证水位时,进入紧急防汛抢险工作,有关部门有责任保证堤防等有关工程的安全。因此,保证水位定义为:保证水位是指保证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的上限水位。

2、防汛特征水位确定基本原则

(1)、警戒水位确定基本原则:

① 警戒水位的确定可参照河段普遍漫滩或堤段开始临水时的水位。结合工程现状,堤防工程历史出险情况等综合研究确定。

② 警戒水位的确定要与地方经济实力相结合,要考虑投入与风险的关系,要考虑河滩地与背水侧地面高程。工程设防标准高,警戒水位可提高一些,工程设防标准低,警戒水位要低一些。若警戒水位选取过高,紧接着出现保证水位的洪水来临,使防汛抢险措手不及,造成防汛形势被动。若警戒水位选取过低,每年汛期发布警戒水位频繁,使防汛队伍废于奔命,形成“有警无险”的概念,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反而失去警戒作用。

③ 对于有堤防的河段,水位超过主河槽,流量漫滩至堤防底脚,堤防工程偎堤时的水位应为警戒水位;对有防汛任务而无堤防的河段,可根据河岸险工情况,以洪水上滩或需要转移群众、财产时的水位应为警戒水位。

(2)、保证水位确定基本原则:

① 对于有堤防的河段,切已达标的河段,其设计洪水位即为保证水位。如果堤

防虽然达到设计标准,但建成时间较长,考虑日常维修等问题,保证水位在防洪设计标准水位的基础上适当降低。

② 堤防工程尚未达到规划设计标准的河段,可按安全防御相应的洪水位确定,即按现状扣除设计超高值后的水位即为保证水位。

③ 确定保证水位要兼顾上下游,分河段设置。同一河段左右岸 的堤防设计标准有差别时,可分别确定保证水位。

④ 确定保证水位时,要考虑各种水位关系,使各种水位衔接好。

⑤ 保证水位是针对堤防设定的,有防洪任务的无堤河段,可以按重要村镇或设施临水时的水位为保证水位。

3、河流控制水文站防汛特征水位确定方法

(1)、进行各江河资料的收集和基本情况调查、以及洪水特性分析、进行河道横(纵)断面测量、河槽漫滩流量和水位的推求、投入与风险分析等。

(2)、根据警戒水位确定基本原则以及调查与分析,对于有堤防的河段,水位超过主河槽,流量漫滩至堤防底脚,堤防工程偎堤时的水位即为警戒水位;对于无堤防的河段,可根据河岸险工情况,以洪水上滩,河滩平均高程为为警戒水位或需要转移群众、财产时的水位即为警戒水位。

(3)、根据河道防洪规划、设计成果,确定保护区堤防级别。对有堤防的河段,切已达标的河段,其设计洪水位即为保证水位。堤防尚未达标的河段,按现状扣除设计超高值后的水位即为保证水位。

最终确定翻译 篇2

有一年我去探望父母, 在亲人们团坐拉家常时, 我母亲讲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那时我五六岁, 母亲让我去打酱油, 交给我瓶子, 还在两只小手里各放了一毛钱, 说, 这一毛是打酱油的, 这一毛是给你的。我高高兴兴地去了, 可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回来。母亲担心, 就出去找, 出了门拐了一个弯, 就看见我站在另一栋房子的屋檐下发呆, 手中的瓶子是空的。母亲问, 怎么没打酱油?怎么不回家?我苦恼而迷茫地回答说, 打酱油的那一毛钱……丢了!

我真的一点也记不得我竟有如此精彩的童年!

过了几年, 母亲又拿这事调侃我。我问, 您看见我当时的眼睛是怎样的?母亲笑着说, 眼睛是直的, 半望着天。我说, 妈妈, 这您就不明白了, 其实我那时正在考虑解决方案, 只不过您出现时还没想好而已!

人是很有趣的, 对吧?在很小时就开始有他自己的想法, 还可能在那些想法的支配下发生一些后来看起来可乐之极的行为艺术。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 也如一个人一样, 有其成长的历史, 也会有某种想法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他的头脑, 像从前的“地球中心论”之类, 以及现在的“不存在以太”之类。勤于思考的我们, 难免会在一个月明星稠之夜, 或于一次登高望远之中, 突然撒开思想的缰绳, 让意识狂跳起来, 跳到某座历史的高峰, 再来回望我们的这个“不存在以太”时代, 也许就像我们现在回望“地球中心论”的时代一样。

2“不存在以太”的铁门并不严密

自古到今, 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以太”理论, 各人心中的以太都存在着差别。为明白起见, 不妨将在本文讨论的“以太”定义如下:无处不在的、光借以传播的媒介。请注意, 这里并没有把以太当成绝对参照系。

“不存在以太”的最后判决, 是主流学者按照一个“两步走”的逻辑关系做出的。

这个逻辑关系的第一步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这个在19世纪末完成的实验, 在现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 其结论是:要么不存在以太, 要么存在以太且地球表面的以太被地球完全拖曳着一起运动。这个结论基本上被所有人接受。

这个逻辑关系的第二步是证明地球不可能拖曳其表面的以太一起运动。这些证明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所谓的证明是“光行差”现象。所谓光行差现象, 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由恒星发出的光线, 因地球绕太阳 (恒星) 的运动而使观察到的光线的方向与光线实际的方向不同。光行差现象说明, 如果存在以太的话, 则以太相对太阳静止, 地球必然是在以太中穿行的。

但是, 这个在1727年发现的现象, 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出来后, 被主流学者误用了, 他们认为地球在以太中的穿行, 就是连一件衣服也不穿的赤裸裸的穿行, 武断地否定地球在以太中穿行的同时还有可能拖曳附近以太一起运动【1】【2】。

地球拖曳着大气圈一起运动, 并没有影响到光行差现象;1871年, Sir G.Airy用水灌满望远镜, 观测“光行差”, 也发现星光偏差的角度仍然不变 (考虑了水的折射率) ;所以, 如果地球拖曳附近以太一起运动, 同样可以观察到光行差现象。换句话说, 光行差现象本身并没有否定地球像携带大气圈一样拖曳着一个“以太圈”一起运动。

第二个所谓的证明是英国的洛奇于1892年做的“钢盘实验” (见本文的附1) 。洛奇欲通过这个实验观察物体是否携带附近的以太, 最后得出了“以太被钢盘携带的速度不大于钢盘的1/800”的结论。这一实验也被当成物体当然包括地球不能携带以太的证据。

但是, 孤立地用洛奇钢盘实验也不足以否定地球拖曳以太, 因为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2×10kg的钢盘与6×1024kg的地球争夺离钢盘表面2mm处且离地球表面2×103mm处的以太, 钢盘输了;这个地方的以太不被钢盘拖曳, 而被地球拖曳。

(关于洛奇的钢盘实验, 本文后面还要用到。)

第三个所谓的证明是“光速不变”。主流学者认为, 人们在地球上对光速测量得出的“光速不变”的结果, 说明了以太不存在, 当然也就没有“地球拖曳以太”一说。

但“光速不变”也并非无懈可击。

人的知觉有触觉、视觉之分。假设有个巨人的触觉非常非常灵敏, 飞箭射入它的皮肤, 他可根据痛感十分精确地说出飞箭射入的速度;又假设在他的皮肤外包裹了一层特殊材料, 不管从外部射向他的箭飞来时是什么速度, 或者他以什么速度向飞来的箭冲去, 只要箭一进入到这个特殊层, 箭运动的速度都会毫无例外地被特殊层调整为一个相对于特殊层的固定的速度。于是他的触觉告诉他, 箭的速度总是那个固定速度。这样一来, 他的触觉与视觉发生了矛盾。他是应该闭上眼睛相信他的触觉呢, 还是应该睁开眼睛相信他的视觉呢?

我们做的各种关于光速的实验, 都是立足于地球表面的, 如果地球表面确实拖曳了一层“特殊材料”的以太, 且光在以太中均以固定速度运动, 那么光子之“箭”无论从外部怎样飞来, 我们都会测量出它相对于我们是同一个速度 (请注意, 如果物体是可以拖曳以太的, 那么任何仪器的表层都会拖曳一层以太, 不管这一层多薄) 。坚持相信触觉 (只考察光子在地球表面的短距离的运动) 的人当然会宣称“光速不变”, 而坚持相信视觉 (考察光子从运动的星球飞向地球的整个距离的运动) 的人当然会反对“光速不变”。

由此看出, 我们在地球上对光速测量而得出的“光速不变”的结果, 也不足以否定以太的存在。甚至恰恰相反, “光速不变”还可能是地球携带以太运动的证据。

综上所述, 主流学者们用来证明地球不可能拖曳其表面的以太一道运动的三个主要的实验都存在着漏洞。

所以我们可以说, 尽管封堵以太的巨大铁门早早地被主流学者们关上了, 而且100多年来加上了一把又一把的铁锁, 尽管世人早已习惯于“光速不变”的理念中相安无事地生活而淡定地否定以太, 但缝隙尤在。以太的“妖气”仍有可能不顾主流学者们的反对乘隙而入, 进而升腾为一朵新的“乌云”, 带给我们一个混乱的、革命性的、更为真实的物理世界。

3 重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对“以太存在与否”作最后的确诊

地球果真拖曳着以太吗?正确的答案当然只能由实验给出。

主流学者们的“不存在以太”的盖棺之论, 是由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引起的, 要重新审视“以太存在与否”, 很有必要再回到这个实验。

当然, 简单地重复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没有意义的。现在距迈克尔逊、莫雷完成实验的1887年已有125年了, 人类在这段岁月中取得了光耀日月的科技进步, 使得我们可以运用迈克尔逊、莫雷可能未曾想到过的手段来继续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开创性实验。

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去, 在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上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会怎样?

显然, 要寻找地球拖曳以太的蛛丝马迹, 绕地卫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 因为如果如果地球确实拖曳以太的话, 在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的太空站上就比较容易观察太空站相对于被地球拖曳的以太的运动, 甚至能看到地球与太空站“争夺”太空站周围以太的好戏。

好, 假设我们来到了太空站, 在太空站里面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为了便于数据对比, 还可让宇航员飘到离太空站足够远 (如20米) 的地方做。

3.1 如果观察到了干涉条纹的移动, 毫无疑问,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3.1:存在以太, 并且地球拖曳着周围的以太。

3.2 如果观察不到干涉条纹的移动, 与地面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相似,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3.2.1:不存以太。

结论3.2.2:存在以太, 且太空站周围的以太被太空站完全拖曳着一起运动。

下面, 我们结合已有的洛奇钢盘实验, 分析结论3.2.2是否能成立。

如果结论3.2.2成立, 我们就要承认太空站对太空站周围的以太有作用力;而且还要承认, 由于太空站周围的以太也是地球周围的以太, 所以地球对这些以太也有作用力;并且太空站对这些以太的作用力大于地球的作用力。

我们可认为, 对某处的以太, 质量越大的物体对其作用力越大, 质心离其越近的物体对其作用力越大。于是, 物体对以太的作用力F可表示为: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 D为离物体质心的距离, k、m、n为常数, m>0, n>0。

已知地球的质量MD=6×1021吨, 太空站的质量MZ=1×102吨, 干涉仪处的以太离地球质心的距离DD=6.37×106米+3.3×105米, 干涉仪处的以太离太空站质心的距离DZ=20米。将这些已知数据代入 (3-1) 式, 设地球和太空站对干涉仪处以太的作用力分别为FD和FZ, 则有

如果结论3.2.2成立, 说明地球对干涉仪处以太的作用力相对于太空站小到了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于是可认为有

简化 (3-5) 式, 得

从 (3-6) 式可得

可令

然后, 我们回到地面上来。

设在地球对地面上以太的作用力为FD1, 则根据 (1) 式有

设在地面上有一块边长为2.4mm的正方体的钢, 其质量为 (1×10-7) 吨, 在距此钢块的质心 (2×10-2) 米处, 钢块对以太的作用力为FG, 根据 (3-1) 式有

(3-10) 式除 (3-3) 式, 得

将 (3-8) 式代入 (3-11) 式, 有

将 (3-4) 式代入 (3-12) 式, 得

用 (3-9) 式除 (3-2) 式, 得

将 (3-14) 式代入 (3-13) 式, 得

(3-15) 式表明:如果结论3.2.2成立, 则相当于说, 一块处于地球表面的、边长为2.4mm的立方体钢块, 对距其质心20mm处的以太的拖曳力, 远远大于地球的拖曳力。

但是, 当我们把许多边长为2.4mm的立方体钢块拼在一起组成一块厚度为2.4mm的圆盘时, 就成为了“洛奇的钢盘”。而本文前面提及过, 洛奇的结论是“以太被钢盘携带的速度不大于钢盘的1/800”, 说明钢盘对钢盘附近 (小于20mm) 以太的拖曳力远远小于地球的拖曳力。洛奇的钢盘实验完全否定了 (3-15) 式。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3.2.2不成立。

因此, 对于太空站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结论:

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 存在以太;否则, 就不存在以太。

在绕地飞行的轨道上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意义在于:借助“太空站与地球争相拖曳太空站附近以太”的假设, 结合地面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洛奇钢盘实验的结果, 真正地、不留任何余地地对以太存在与否作出最后确诊。

4 实验的设备

地面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借助地球每秒30公里的绕日公转的巨大速度来观察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而在绕地轨道上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则是借助这里每秒7.9公里的绕地速度来观察空间站相对被地球拖曳的以太的运动。

图1是准备在太空站使用的改进型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示意图。有如下特点:

4.1 为了方便在太空站操作, 这种干涉仪的臂长只有0.8m左右。

4.2 为了增加光程, 保证实验的精度, 外加了两套平行反光镜, 以让光线在其内反射足够多次数。两片平行反光镜子间距0.5m左右, 光线在其间反射256次, 反射率99.9%, 光线还剩77%。

4.3 平行反光镜的材料宜采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光电及纳米结构与半导体工艺中心研制出的高反射率的纳米镜子, 厚度只有0.23微米, 反射率超过99.9%, 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4.4 采用钠光源, 波长为5.9×10-7米。

4.5 如太空站几乎不能拖曳太空站周围的以太, 则干涉图样中移动的条纹数应该为2×0.5×256× (7.9×10-5/3) 2/5.9×10-7=0.30。

当年迈克尔逊的仪器, 其精确度可观察到0.01条, 我们拿到太空站上的仪器的精确度应更高。

5 实验结果的预测

本文预测, 环绕地球轨道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将会证明存在以太。

之作出这样的预测, 是因为如果存在以太的话, 用以太的观点可以更好地解释一些重要的物理问题, 如前面提到的“光速不变”问题, 还有遥远恒星的红移问题, 斐索实验问题, 等等。

下面就试用以太的观点解释斐索实验的结果。

我们知道, 在微观上看, 水分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电子直径的4×105倍, 是原子核直径的4×104倍以上;在这偌大的空间中充满了以太, 光子在水分子中的传播仍然是在以太中传播。

离水分子质心近的以太, 受到水分子的拖曳力大, 离得远的, 受到的拖曳力小。当水流动时, 受拖曳力大的以太跟着水分子走, 受拖曳力小的以太就不跟着水分子走或走得很慢, 这就使得流水中的以太被拖曳的平均速度VP总是小于水流的速度V, 即

光子在流动的水中的通过速度VL, 应该等于光子在静止的水中的速度VJ与流水中以太被拖曳的平均速度VP之和, 即

将 (5-1) 式代入 (5-2) 式, 得

(5-3) 式说明, 当光顺着流水的方向从流水中通过时, 光的速度小于光在静止的水中的速度与水流动的速度之和。这正是斐索实验的结果。

6 谁会来做这个实验

随着美国公司“龙飞船”的投入使用, 随着太空旅游业务的兴起, 具备能力做这种绕地轨道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 现已不限于国家了, 公司、甚至个人都已身在其列。

但是, 谁会来做呢?

揭开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站得更高一层与上帝对话,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因此, 在现在这样一个急切地盼望以科学突破来破解众多宇宙谜团和经济社会问题的年代, 会有不止一个团队愿意把绕地轨道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付诸实施。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欧盟, 都有可能。

不过, 如果把“绕地轨道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比作一道佳肴的话, 除了按部就班、正经八百地照章烹调之外, 是否还有别出心裁的厨师也来一显身手, 将这道佳肴烹调得别有风味呢?

6.1 由太空游客来完成

去太空旅游的人都是怀有强烈好奇心的人, 也是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人。旅游是私事, 而探测以太则是代表人类与上帝对话, 具有非比寻常的探索价值和人生意义。自己掏钱, 自行准备, 不需在经费方面走政府和机构令人生畏的官样程序, 优哉游哉。

6.2 娱乐化地来完成

以太的故事本身带有十足的传奇性, 它一直与电磁理论、相对论、宇宙科学等纠缠不休, 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巨匠都对其痴迷不已, 这就使以太的探索能吸引众多的眼球。由于包含了能调动全球注意力的物质深层奥秘、太空探险、巨大悬念、长期争论等等元素, 这项实验实在是绝好的商业操作题材。

设备的研制, 实验者的海选, 实验准备的进程, 科学家、学者的畅谈和争论, 各方的猜测, 以倒计时的方式揭晓实验的结果……, 一反科学家们在自己的圈子内严肃地从事实验的做法, 这次实验可成为一次全民的科学狂欢。

6.3 用“土法”来完成

英雄出草莽, 古今中外同。一群异想天开的人, 也许会想到在喷气式飞机中进行实验 (戏称在“超低的绕地轨道”上进行的实验) 。

(1) 飞机的速度每秒300m左右, 为光速的10-6倍。

(2) 同样采用本文图1的设备。两片镜子间距约1.5m, 光线在其间反射4000次, 反射率99.9%, 光线还剩1.6%。

(3) 采用钠光源, 波长为5.9×10-7米。

(4) 干涉图样中移动的条纹数为2×1.5×4000×

这样的实验是在极限的边缘进行, 需要勇气, 需要心细, 还需要一些运气。

仪器的尺寸在2m左右, 只能安放在飞机的货舱中;光线只剩下1.6%, 要求光源有足够的功率;如果仪器的精度只能达到当年迈克尔逊的0.01条, 可观察到的最大条纹移动数为仅为0.02条。

不过,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的余地还是有的, 比如, 驾驶员配合一下, 把飞机的瞬时速度提高到巡航速度的X倍, 则可观察到的条纹移动数就会提高到X2倍。

土法需要的资金少得多, 需准备的时间和环节也少得多。

摘要:分析了“光行差”现象、“光速不变”现象、“洛奇钢盘实验”, 认为地球有可能拖曳以太。论证了在绕地轨道上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可以最终确定是否存在以太, 并设计了相应的设备。

关键词:以太,以太拖曳,光行差,光速不变,钢盘实验,迈克尔逊实验,斐索实验,绕地轨道

参考文献

[1]梁绍荣, 管靖.基础物理学 (上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93.

最终确定翻译 篇3

【关键词】意义的不确定性 确定性 翻译本体论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uncertainty and certainty of meaning in translation on the ontological sense, explore the unity of uncertainty and certainty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certainty and certainty in Western philosophy;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 Words】Certainty; Uncertainty; the ontology of translation

索绪尔的语言思想指出,“词的意义只能来自其与其他词的反差效果。……‘存在’,如果不与‘存在物’比较、不与‘自然’、‘上帝’和‘人类’、甚至不与语言中所有其他词比较,就没有任何意义。”(罗蒂,2004:100)此处,索绪尔指出没有独立存在的、绝对的意义,说明了意义的不确定性。而本雅明明确有言:“翻译这个概念必须建立在语言理论的最深层面上……”所以在探究意义的不确定性问题时,我们应该对于翻译问题进行本体论意义上的思考和分析。

一、从哲学层面导入的原因

1.“形而上”—对翻译本体论的思考。首先,柏拉图在追寻普遍真理时曾“主张将问题从可感觉事物转移到另一类实是上去——因为感性事物既然变动不居,就无可捉摸,不能为之定义,一切通则也不会从这里制出”。(亚里士多德,1997:17)“实是”即“理念”,是“形而上”的内容;在翻译领域,则指向理想化的翻译标准。因此,要真正实现翻译学的任务,追寻翻译的普遍真理,也应该跳出“形而下”的思考方式,对翻译本身进行新的“形而上”的思考,对翻译问题进行本体论意义上的思考和分析。

2.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石里克1930年在一篇题为《哲学的转变》的文章中,断言说:“我确信我们正处在哲学上彻底的最后转变之中……我断言,现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现在主要的只是坚决地应用这些方法。” (石里克,1982)其中“方法”就是指借助分析和研究语言达到促进哲学研究发展。

哲学变革深刻改变了哲学的视界,在变革了的视界里,语言是一切知识的传达工具,规定了人们所看到了一切,并使人们能够获得通向世界的道路。既然语言是世界的“百科全书”,那么主客体的对立便可一笔勾销,困惑近代哲学家数百年之久的主客体关系便可转换为语言问题而涣然冰释。对于哲学来说,语言问题则成为了最基本的问题。理解思想和世界关系关键在于理解语言。正如美国逻辑学家普特南指出的那样,“语言掌握着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如海德格尔所云:“语言是存在的家。”也如伽达默尔所言:“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真正的哲学首先就要探讨存在,而存在的基点就是语言。于是,作为基点的语言成为一种深邃的文化层面,它使哲学具有了文化的功能。

二、西方哲学中“意义不确定性”的发展

1.不确定性的理论萌芽。西方对于意义不确定性的讨论古而有之。古希腊哲学对于意义的讨论形成了不确定性的理论萌芽。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逻各斯”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显示出了对逻各斯、语言的意义与世界的本质之间的联系的思考。之后,对语词普遍性意义的探究也通过苏格拉底与智者派的对话体现出来。对概念进行普遍定义的可能性也在柏拉图对概念的澄清和词语意义的追问中被瓦解。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间接指出语言与意义之间的不对称关系,语言永远只能言说意义的一部分,这就是意义不确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不确定性理论的发展渐进。笛卡尔、康德等对于身心二元论和语言有效性的讨论促进了意义不确定性理论的发展渐进。康德受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的影响,认为意义随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意志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叔本华认为,概念如果被语言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具体用途加以主观任意的运用,就会产生出很多不确定的概念。而影响语言使用者的因素又是无穷无尽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概念的含义的变化,因此一个概念的含义往往是不确定的。德国语言哲学的代表毛特纳在《语言批判论稿》中指出,人们无法通过语言来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通过语言去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辩证地看,意义不确定性,一方面是人的思想和意识的认知过程主观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还缘于语言本身的有限性,使其只能片面地反映世界。命题由于各自的功能和规则不同,在语际转换时意义会产生一定的消折和损耗。

3.“意义不确定性”理论体系的建立、完善与运用。分析哲学派维特根斯坦建立与完善了意义不确定的理论体系。维特根斯坦对于前人关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做了全面概括,并就这一论题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理论,形成了可行性较强的理论体系。虽然维特根斯坦承认指物定义的作用,但是,维特根斯坦并没有承认指物定义的能够确定字词的意义,相反,他认为它们的意义在使用中被确定。

维特根斯坦不仅是意义不确定性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者,而且是语言哲学研究的创立者,从他以后,大量语言哲学理论开始在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中运用。

逻辑实用主义学派蒯因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技艺。在学习语言当中,要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完全依赖主体之间可利用的线索。因此,只有知道那些使人们做出明显反应、可见的社会刺激,我们才能检验语言的意义”(蒯因,1960:ix)。他认为意义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由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指称的不确定性,最终“必然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

nlc202309012035

三、意义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正因为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认识到语言相对于思想(或意义)的有限性,中西哲学都有人提出了比较极端的“废言”主张。乔治·斯坦纳,维特根斯坦,毛特纳等都曾提出过类似主张。

早在古老的中国,老庄“言者不知”和“言隐于荣华”的观点就说明了语言在传达意义上存在局限性,王弼 “废言”、佛教禅宗 “不立文字”的主张更是对于意义不确定性和语言有限性的极端反映。王夫之认为,“言隐于荣华”思想虽有可取之处但不尽全面,语言仍然是“理解世界和传达思想的唯一工具”,“不能片面否定语言的识物达意作用”(荀志效,1996:69)。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理性批判学派卡尔·波普尔成为了不确定性哲学的旗手,提出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宇宙是由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构成的矛盾体,所谓确定性,从表现形式来看就是重复性,确定的必然是可重复的,重复的必然也就是确定的。那么,与重复对立的是变异,变异就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所以,重复和变异是一对矛盾体,既是一种性质,也是一种方法,重复和变异构成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综上所述,中西方哲学都认为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总是相对存在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会产生翻译的不确定性,但并不等于“怎么译都行”。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于意义的产生和变化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宗”的说法,表明意义的产生必有其根源,我们应追求语言的源起和本质;意义的演变必有其宗旨,过程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充分说明了意义在不确定的变化中的确定性。

四、结语

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翻译的不确定性又受意义确定性的制约。从哲学层面讨论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是对翻译本体论的形而上的思考,也为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达到两者的辩证统一提供理论参考,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Pym, Anthony.1995. Doubts about deconstruction a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J].Tradterm(2):11-18.[EB/OL].[2007-6-7]http://www.tinet.org/~apym/on-line/research methods/decon.html.

[2]Quine,W.V. Word and Object[M].Boston:The Technology Press of MIT,1960.

[3]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琳,张春柏.译者主体地位:分析哲学的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36-39.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

[6]蒯因.陈启伟 译.语词与对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8]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9]石里克.《哲学的转变》载《逻辑经验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

[10]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6.

[11]王宁.“世界文学”与翻译[J].文艺研究,2009,(3).

[12]荀志效.简论中国古典哲学的意义理论[J].哲学研究,1996.

留学文书翻译(最终版) 篇4

如愿申请国外研究生,翻译功不可没 大四那会儿准备申请去国外读研,忙忙碌碌准备了一段时间之后前期工作都完成了,接下来就要向国外的大学递交简历,申请文书跟推荐信什么的,这个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的了,要是英文翻译得不好,可会大大影响国外大学对自己的印象啊。一开始留学机构交回来的翻译读着总感觉不是特别地道,有些地方还错了,让我很苦恼,跟负责申请留学的老师联系反馈希望能重新翻译。过了几天收到了重新翻译好的简历跟申请文书,这次的语言表达流畅,完全不是中国式英语,整个页面排版还很精致,我兴奋地看了几遍,心想这次申请读研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敲门砖了。

兴奋之余很纳闷怎么两次翻译差别这么大呢?后来问留学机构里的老师才知道原来他们重新找了一家翻译公司广州信实翻译,负责翻译出国留学生的各种资料。听说他们翻译在译完之后还有资深译审多次审核,确认无误了才交稿,这种职业精神就值得人敬佩。

现在我已经如愿收到了国外心仪大学的offer,我想当初的翻译还是功不可没的,翻译正确了才很好地向国外大学展示了我大学四年的经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高中毕业证书英文翻译[最终版] 篇5

Certificate number(2009)***

30th May, 2009

最终确定翻译 篇6

Part 1 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India to outpace China as energy price falls lift world economy, IMF predicts The global economy was more likely to enjoy a reasonable recovery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benefiting from recent falls in energy prices and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aid yesterday.The twice-yearly forecast shows India is expected to outperform China in growth for the first time in 16 years.The fund has recently told countries they ―could do better‖ to improve medium-term prospects, but the World Economic Outlook is the first since 2011 to suggest economies are putting the 2009 financial crisis behind them.Ahead of publication, Olivier Blanchard, the IMF’s chief economist, told the Financial Times: ―I sense the macro risks are smaller than in October — there is no reason for doom and gloom.‖The fund has documented divergent trends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across the world since October, with strength in the US and UK and greater weakness in the eurozone, China and Latin America.Inflation has fallen everywhere and the outlook for many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the important exception of India, has deteriorated.Despite this uneven progress in economic data, the fund said, the fall in energy prices would boost growth in oil-importing countries.It estimated that the full effect of falling oil prices would increase global output by 0.5 per cent to 1 per cent in 2016.The rise in the dollar and Chinese renminbi against the Japanese yen and the euro would help boost growth further, the IMF predicted.The appreciation of the US and Chinese currencies need not damage their growth prospects because these economies can keep interest rates lower for longer to offset any deterioration in their trade performance.Translating this assessment into hard numbers, the IMF forecasts 3.5 per cent global growth in 2015, up on the 3.4 per cent recorded last year and improving further to 3.8 per cent in 2016.The IMF expects China’s slowdown to continue, with growth of 6.8 per cent this year and 6.3 per cent in 2016, cons-iderably slower than India, which is exp-ected to

笔译 第二套

expand by 7.5 per cent in both years.The fund is more gloomy on medium-term growth prospects, noting that economies do not seem likely to return to growth rates that previously were considered normal.Ageing populations and weak productivity growth are set to lower rates of expansion.Part 2 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nto English.实践是最好的裁判,比较最有说服力。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最近30多年,世界各国无形中展开了一场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许多国家起点比中国高、资源比中国丰富、外部环境比中国好,但经过这些年的角逐,比赛结果已初见分晓。有的国家改旗易帜,结果步入歧途、陷入困境;有的国家照搬他国制度,结果水土不服、“南橘北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进步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经济发展为例,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2.8%的增速;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不到2%提高到近12%,从昔日的物质匮乏、产品短缺变成如今的“世界工厂”,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当然,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一路走来,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坎坷,战胜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远的不说,就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大考,中国交出了出色答卷,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向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引擎,近几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现在更是高达30%。对于中国的巨变,国外一些政要和学者称之为“当今时代最为重大的事件”,认为中国的成就“无可比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更是感慨“难以想象”、“超越想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与时俱进拓展中国道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

笔译 第二套

经济增长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立足国情改善和保障民生,织牢民生安全网;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着力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党和国家开创了新局面、营造了新风气、取得了新成就,在中国道路的征程上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

笔译 第二套

参考译文

Part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日表示,全球经济在未来两年更有可能实现合理力度的复苏,受益于近期的能源价格下跌和汇率变动。IMF每年发布两次的预测显示,印度经济增速有望超越中国,这将是16年来头一回。IMF近期告诉各国,称他们在改善中期前景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但其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自2011年以来首次暗示各经济体正在摆脱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影。

在发表这份报告前夕,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我感觉宏观风险比去年10月要小——没有理由感到悲观和沮丧。”IMF记录了自去年10月以来世界各国经济表现的不同趋势:美国和英国势头较强,而欧元区、中国和拉丁美洲更加疲弱。各国的通胀普遍下降,许多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恶化,唯独印度是一个重要的例外。

IMF称,虽然在经济数据上各国的进展有快有慢,但能源价格下跌将提振石油进口国经济增长。IMF估计,油价下跌的全部效应将使2016年全球产出增加0.5%至1%。IMF预计,美元和人民币相对于日元和欧元的升值,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美元和人民币的升值不会影响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因为美中可以较长期地保持较低利率,以抵消贸易表现的恶化。将这些预估转换成具体数字后,IMF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5%,高于去年录得的3.4%,并将在2016年进一步提升至3.8%。IMF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放缓,今明两年分别增长6.8%和6.3%,显著低于印度两年均为7.5%的增长预测。

IMF对中期增长前景更为悲观,指出各经济体似乎不太可能回归先前被视为常态的增速。人口老龄化及生产率提升乏力将拉低经济增速。

Part 2

笔译 第二套

The statement that the Chinese path is both correct and viable is not a matter of personal opinion.Rather, it is the powerful answer that has been received through practice, and the profound conclusion that has been reached through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If we compare how poor and weak China was at the end of the Opium War, and how poor and backward it was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to how reinvigorated and vibrant it is today, it can be said that history has made a giant leap forward and great advances that few could have imagined, serving as a testament to the Chinese path – the path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pioneer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in the most vivid possible way.There is no judge better than practice, and nothing more convincing than a comparison.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nd especially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 discreet contes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al paths and model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has been playing out around the world.In this contest, many countries have made a head start on China, had more abundant resources and enjoyed a more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n China.However, after many years of tussling, the outcome of this contest is now becoming evident.Some countries opted to change their banner, only to lead themselves astray and land themselves in a tough predicament;some others opted to copy the systems of other countries, only to discover that these systems were incompatible with their local conditions, producing result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intended.Coming in sharp contrast is China, which instead of going down the rigid, ―closed-door‖ path of the past or embarking upon the erroneous path of changing its political system, has pioneered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y following this path, China has managed to complete,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decade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at took place over the course of several centur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realizing a historic leap from poverty to subsistence and further to

笔译 第二套

moderate prosperity in overall terms.Advancing in great strides, the Chinese nation has caught up with the pace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to come in touch with the prospects for its great rejuvenation.Looking a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79 to 2012,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grew at an average rate of 9.8% per year – considerably faster than the world average of 2.8% for the same period;China’s economy grew to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in the world – raising its share of the global economy from less than 2% to almost 12%;and China went from a state of material deprivation in which commodities were extremely scarce to being the ―world’s factory,‖ moving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tage.‖

Of course, this path has not been an easy one;on the way we have suffered many setbacks, endured many tests, and overcome many risks and challenges.A more recent case is that we have responded to a formidable challenge in the form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China’s response to the crisis was nothing short of exceptional: as the first country to mount a successful recovery, China became an important engine driving the global economy out of the slump.Several years ago China’s contribution to world economic growth exceeded 20%;now it is as high as 30%.Some leading politicians and scholars in the world have used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of our time‖ to describe the huge changes China has undergone, and have called China’s achievements ―unparalleled.‖ Former US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went even further by describing China’s achievements ―hard to imagine‖ and ―beyond imagination.‖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has taken over the baton of history, upheld the guiding role of Marxism, committed itself to the Chinese path, and engaged in efforts to broaden this path as the times advance, thereby opening up a new chap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ism.笔译 第二套

最终确定翻译 篇7

语境即言语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 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 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传统语境观描述的语境就是“传统语境”,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包罗万象的特征使得传统的语境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局限于对语境因素的大量罗列。而且, 传统语境中的概念界定经常不够清楚, 语境因素的分类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现象。传统语境的局限性还在于其相对静止的特点。语境就是一组固定知识的集合, 先于交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 在交际时制约着话语的理解和交际活动的进展。交际双方的推理只能是被动地按是否遵守或违背交际原则来进行, 以适应相应的语境因素。从认知角度看, 传统的语境研究忽视了交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将交际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动态的话语处理过程纳入研究范畴。其结果就是将语境看成是静态的和固定的预设。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各个领域的批判与解构。去中心化、反人类中心主义、多元化、不确定性、非理性等后现代主义思潮观念对科学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十分庞杂, 是对传统科学观, 现代社会系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自然观等方面的强烈批判与解构的文化思潮。尽管后现代主义学者在理论上有不同的倾向和观点, 但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即反对个人主义, 强调不确定性、创造性、非理性、反思和批判精神, 提出去中心化、去一元化思想, 倡导多元化方法论等。后现代主义的语境观在认知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说话要看场合, 要顾及语境。话语的含义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是字面的意思, 但很多时候是有言外之意的。“言外之意”必须通过语境传递才能表达说话人要传递的真实信息, 同时注意语境对语言信息传递所产生的影响。语境不仅对语言运用具有制约作用, 更具有参与作用, 它直接渗透在话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进程之中, 参与话语含义的形成和话语策略的构成, 融合为话语表达与理解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利用语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话语表达的效果, 使话语传递真实的信息;巧妙地发挥语境因素, 可以做到话语表达简洁、含蓄和得体。因此语境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手段, 是一座通向交流、沟通信息的桥梁, 正确利用语境, 就能把握言语者的真实信息, 可以避免误会乃至错误。

二、后现代主义语境观对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研究

后现代主义的反中心特征首先表现在解构主体性, 消解主客体之分。在近代哲学历史上, 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中心问题。然而自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以来, 激起了一股反主体性的潮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人类把自身视为自然的主宰而把自然视为人类的附庸和达到目的的手段。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后现代主义抨击“自我中心论”, 后现代主义者批评说:“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后现代主义者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 主张摒弃个人主义, 消除人我对立, 认为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 主张用交往主体形式取代中心主体形式, 通过交流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 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谨慎反思, 它将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下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 对“现代性”下的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包括反对普遍性、同一性, 推崇自由游戏、差异、多元论和不确定性主体。首先, 后现代主义注重独一无二的事物、不可重复的事物, 而不注重一般性事物和反复出现的事物, 主张用“突现的主体”、“过程的主体”、“创造性的主体”、“散乱的主体”去代替普遍性的现代主体, 即主张一种不确定性的主体。其次, 它主张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和思考方式多元论。后现代主义主张科学研究“怎么都行”, 否定科学方法的特殊性、一致性和可靠性。费耶阿本德 (Paul Feyerabend) 认为, 科学不应该比其他文化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威, 科学没有固定的和普遍的方法论规则可供遵循, 没有所谓的“科学的方法”, 且认为科学应该接纳“怎么都行”的多元方法论原则。当今西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原有的一元社会秩序开始动摇, 世界格局也趋向多元化, 以往一元化的封闭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反实质化”、“去中心”、“不确定性”、“反整体性”等术语无不体现了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影响。

翻译不确定性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为威拉德·奥曼·奎因推出, 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意义的判定问题。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不存在所谓正确的或者错误的理解。奎因的观点也许过于极端, 然而无可争议的是意义的不确定性必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 而翻译的不确定性的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 本课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论证和分析翻译的不确定性, 并从中得到启示。课题拟从后现代主义语境角度探讨产生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从可译性问题、翻译方法、翻译标准及译者身份等几方面研究翻译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旨在突出辩证思维在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为研究翻译不确定性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否定封闭的结构, 固定的意义和僵硬的秩序, 赞同游戏性, 非完整性, 不确定性, 偶然性和混沌性的特征, 为深入探究翻译不确定性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的说法并不是告诉我们翻译不可为, 而是让我们意识到外部的行为倾向不足以完全确定意义和指称, 人们对这两者的理解和把握其实带有很大的主观意志和臆测成分。而基于这些不确定性, 世界上也就不可能存在唯一正确的翻译, 从而打破了那种“存在唯一正确的译文”的神话, 为我们研究和认识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对翻译研究的持续推进和深度发展无疑大有裨益。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在大西洋两岸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 其本质是一场以消解和批判为特点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后现代从各个角度揭示现代化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和缺陷, 对现代化采取反省的态度, 翻译研究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 翻译研究进入文化转向时期, 文化转向的表现主要是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不确定性这一矛盾集中点也在这一时期被更多学者关注。首先, 解构主义强调语言的不确定性。解构主义理论是在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 围绕语言文字问题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批判, 要求破除“逻各斯中心主义”, 剖析它的不合理之处, 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罗兰·巴尔特以及保罗;德曼等人。德里达认为, 在翻译的过程中, 由于语言的转换, 原作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重新构建, 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作为原作生命延续的译作, 面对新的读者, 开始了新的阅读和接受的历史, 语言不确定因素也因此而产生。

三、结束语

奎因提出的著名的翻译不确定性论, 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当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但是, 一直以来国内对于奎因翻译理论的译介却很少。课题组认为, 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深入探究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 对我们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当今各派翻译理论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了解翻译的不确定性对我们坚持翻译活动中的辩证思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着力用辩证的眼光审视翻译不确定性理论自身和它对翻译研究的影响。由于奎因哲学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所以翻译不确定性论题在内容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深层的缺陷, 包括它对翻译中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忽视以及它对意义确定性的排斥。然而, 很重要的一点, 它揭示了翻译活动及研究中存在的辩证性思维方法, 这对现实的翻译研究存在积极的促进意义, 包括使翻译工作者认识到语言既有可译性又有不可译性、翻译方法的可变性和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从后现代主义语境观来看待翻译的不确定性为题, 可以为其深层次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摘要:翻译不确定性的提出为我们认识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目前, 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产生原因上, 即对意义不确定性的研究, 成果颇丰;而对翻译不确定性的表现则鲜有提及, 拟从后现代主义语境观来探讨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 主要包括可译性、翻译标准多元化、译者身份及话语权等方面, 旨在说明全面地看待翻译不确定性问题将对持续推进和深度发展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语境,传统语境,后现代主义语境,等值翻译学

参考文献

[1]王雪玲.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对奈达翻译思想的影响性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9, (10) .

[2]王雪玲.认知语境与商务英语写作的关联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30) .

上一篇:实验课程总结下一篇:制做手电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