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用户(精选4篇)
最终用户 篇1
近几年, 在同洲电子的夺目光环中, 走出了一个新的面孔, 并且在业内正逐渐清晰, 那就是当前国内最大的数字电视互动平台提供商——龙视传媒。龙视传媒, 即深圳市龙视传媒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 是同洲电子的全资子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数字电视互动业务及平台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 致力于为广电运营商提供先进的数字电视三网融合技术和服务。
在ICTC2012会议期间, 本刊专访了深圳市龙视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易睿先生。易总分管公司研发部门, 他向本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产品, 并与我们分享了他对广电行业的独到见解。
VOD专家
当前, 龙视传媒的“翔云”系列解决方案主要有VOD整体解决方案、云媒体SDP全业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和OTT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产品, 前述3个产品分别由3个专业的研发团队负责开发。而易总对于公司的VOD产品线则讲了很多, 因为VOD既是龙视传媒最初起步的开山产品也是拳头产品。易总介绍:“龙视传媒最初的团队是在上海做的IPTV项目, 主要做海外业务, 2006年同洲电子上市后, 我们成立了同洲电子下的一个产品线, 专做VOD, 到现在已经有了七八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沉淀。龙视传媒已经成为行业内商业运营管理系统 (Back Office, BO) 产品的最标杆公司。”说到BO, 很多企业认为这是VOD系统中业务层面的苦力活, 因而很多都不愿意做;而龙视传媒对此则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我们认为BO是最贴近客户的。随着业务的丰富, 客户对BO管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技术从原来最早的时代华纳的ISA架构, 到后面的NGOD架构, 包括IPTV3.0的架构, 都可以支持。最近我们又在向NGB迁移。因此, 我们在VOD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据易总介绍, 龙视传媒的VOD获得广电的全面认可是在2009年之后。而在以前, 广电因为追求异构, BO与视频服务器往往不会交给同一家企业, 而且在视频服务器上从安全性上考虑大量选择了国外品牌。而在2009年之后, 龙视传媒的视频服务器在深圳天威、哈尔滨网络、成都网络广泛应用, 并成功运行, 这样大量的案例以及测试结果, 证明了龙视传媒产品的性能十分稳定, 甚至超过国外某些顶级品牌的产品。“我天天专注, 一天赶不上你, 一年赶不上你, 我五年总赶得上你吧?”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产品创新与品质追求让龙视传媒的视频服务器逐步赶超了国外的品牌, 而能够让运营商放弃国外品牌而转投龙视传媒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用户的贴近性。“有些国外品牌的产品无法适应运营商的特殊要求, 如兼容不同厂商特有接口和利用旧老系统等, 而龙视传媒的CDN、BO、VS产品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在今年广东省网异构平台建设中, 龙视传媒就帮助广东有线整合十几家厂商系统, 实现省市县三级架构的异构平台。原来调查报告看不出龙视传媒有多大市场份额, 而后来的统计让调查者惊呼——怎么一夜之间全是龙视传媒的平台了?”
最近, 龙视传媒成功中标中国有线网络有限公司“三网融合试点和NGB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互动电视系统设备采购”项目, 使其系统平台覆盖扩大至全国17个省 (直辖市) , 覆盖用户数也将超过1亿。龙视传媒将在海南岛为中国有线提供符合国家NGB标准、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网络、业务系统及支撑系统的全业务系统平台建设服务。该项目将建成我国首个符合国家NGB标准的互动电视业务系统, 这也将成为龙视传媒数字电视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国家级示范样板点。项目中采用翔云·下一代数字电视整体解决方案 (NGOD:下一代视频点播) 的分级运营架构, 遵循NGB标准, 通过实现各个部件接口协议的标准化, 使系统部署更加灵活, 降低资金及运作成本, 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做到真正的可异构、可替换、为平台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提供了保证, 目前已经在广东省网、湖北省网、吉林省网、贵州省网等省市规模应用。
高速云平台
易总介绍的第二款产品是云媒体SDP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全业务平台。“原来我们做了大量孤立的用户管理系统、计费系统、认证系统, 这些系统都可以通过SPD水平打通, 使得成本大幅下降。在江苏省网的招标中, 我们打败了国外厂商, 其原因一是我们对中国广电最理解, 二是我们是本地化企业, 可以根据本地化的业务结构进行适配调整。国外有些产品做得的确很好, 但这些企业也是做整合、集成, 我们同样也做集成, 而且还有自己的技术, 当时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SDP整体架构, 周边设备通过搭积木组合就可以了。当时的系统采用了SOA架构, 现在已经转为PaaS架构了。”易总将今年的云平台定义为云媒体平台2.0。“比起1.0产品, 云媒体平台2.0让云的概念更加完善。增值业务每个业务都要8~10台机器, 如果有200多个业务, 就要2 000多个服务器, 机房耗电量不可想象, 管理难度也非常大, 如果不采用虚拟化、PaaS平台管理, 将无法管理、结算。很多项目被要求分期部署, 后期的地市, 如果重新部署一整套系统, 重建机房, 成本太高, 而采用SaaS架构向这些地市租用或开户就可以简单地解决。”
“没有很大的数据, 没有什么业务, 谈‘云’没有价值。江苏省网的项目, 是全省的平台, 把全省业务通过分期部署的平台收集用户的数据, 进行海量数据再分析, 有很多智能的推荐、频道共享, 在云媒体平台之上再架三屏互动的业务等。现在这个平台已经很开放了, 去年江苏省网要求3个月内上180多个业务, 业务全部由第三方提供, 通过我们的平台在2个月内全部集成完了。这个平台颠覆了原来上线一个业务一般要1年左右的认识, 在龙视传媒的云媒体平台一个业务只要1周就可以上线。”从这些来看, 云媒体2.0的确已经做实了。据悉, 龙视传媒可以提供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镇级4种解决方案, 目前正与广电总局一起规划国家级内容分发平台。
据易总介绍, 目前公司的云媒体SDP全业务平台已经开始规划3.0版了。“3.0平台不仅做系统虚拟化, 还做业务虚拟化。在此基础上, 做大数据分析, 分析用户行为, 实现跨网, 这就与OTT产品有了对接。”
谈到OTT解决方案, 易总认为IP是一个总的方向。龙视传媒的OTT整体解决方案支持3级运营, 即中心平台、分中心平台、节点三级。该平台可将互联网的视频内容资源引入到广电的互联网内容聚合平台, 通过机顶盒的WiFi网络覆盖多种终端的视频服务体系;通过三屏互动接入方式, 引导用户访问广电的OTT平台获取视频点播内容, 从而降低宽带互联网出口压力;通过该平台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点播、直播内容, 能够显著提高用户相关体验, 有利于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的推广。据易总介绍, 当前在OTT发展方面, 国外并不比中国超前, 龙视传媒已经在向巴西、菲律宾、印度、柬埔寨等国家开展国际推广。
成就运营商
谈到龙视传媒在广电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时, 易总认为:“当前龙视传媒的角色仍然是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标是更好地服务于运营商, 帮助运营商做大做强。另外, 龙视传媒还积极参与广电业务的全面合作运营和管理, 帮助运营商寻求更合适的运营模式。同时, 丰富的运营经验可以指导开发和完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与合作运营两条产品线相辅相成。”
对于龙视与同洲的关系, 易总则表示:“尽管龙视传媒是同洲电子子公司, 但两个公司是独立运营, 我们视同洲为VIP客户, 因此我们也可以与其他终端或中间件厂商合作。由于平台化的产品具有很好的开放性, 我们能够与终端厂商、中间件厂商友好合作。我们在教育、游戏、商场、酒店等增值应用方面还与两三百家的第三方合作, 帮助第三方的应用向全国推广。”
凭借其本地化、贴近用户的优势以及规模优势, 龙视传媒才有如此迅速的成长, 不过易总也谈到了龙视成长的烦恼:第一, 就是遭遇广电运营商盲目追求异构带来的集成困难;第二, 是遇到有些运营商总想做投入少功能多的超先进系统;第三, 是广电运营商似乎不注重培养行业龙头企业。
易总建议:对于规模小的运营商应该采用端到端的整体方案, 以避免异构带来的相互对接的繁冗工作;已经整合的省网, 要尽快把高清盒子发下去, 让用户把高清互动用起来;落地了高清互动的省网, 要规划新一代的三屏互动IP视频平台和高清互动的融合。当前运营商要把当前的重点放在宽带+VOD上;OTT是个趋势, 但OTT暂无盈利点, 更主要的目的是把VOD的客户保住;广电要把握好视频专家的角色, 提高网内的业务AR-PU值;要让用户更容易找到需要看的节目, 例如提供方便的EPG, 不要让客户因为搜索不方便而转投网站。
另外, 易总认为, 当前制约广电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宽带出口和节目内容, 广电要尽快争取获得宽带出口, 同时要把节目的共享真正做起来。
龙视传媒以“龙”为公司名称的首字, 似乎早已做出了公司要成为企业龙头的愿景与姿态, 而在ICTC2012的主题演讲中, 同洲电子袁明董事长明确表示同洲电子要做广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希望龙视传媒能尽快执掌行业龙头, 让整条广电产业链如真龙般炫丽舞动起来吧!
最终用户 篇2
安装注意:
关于程序的安装,请参见随附软件光盘的《用户使用指南》,也可以电话联系技术支持xxxx xxxx 或访问我们的网站:xxxx。
软件安装完成后,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进行注册。产品的授权号会发送到您指定的邮箱。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电话联系技术支持400-xxx-xxxx 或发送邮件到:support@5299tuan.com。
重要须知 – 请仔细阅读:
本 Xxxx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EULA”)是您(个人或机构团体)和Xxxx 公司(“XXXX”)之间的合法协议。(“XXXX”)为上面列出的Xxxx 软件产品,其中包含计算机软件和可能相关的介质、印刷品和“联机”或电子文件(“软件产品”)。本软件产品也包含所有XXXX 提供给您的原始软件产品以及更新和增补。随附本软件产品提供的所有软件均有各自的最终用户许可协议,按照各自许可协议的条款授予您许可。您一旦安装、复制、下裁、访问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软件产品,即表示您同意接受本 EULA中的所有条款。如果您不接受本 EULA 中的条款,请不要安装或使用本软件产品。您可以将其退还给销售商并获得退款。
软件产品许可
本软件产品受版权法和国际版权条约以及其它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条约的保护。本软件产品为授予许可使用,而非出售。
1.许可的授予。本EULA授予您的权利如下:
-软件的使用。您可以在单台计算机、工作站、终端和其它数字电子设备(“计算机”)上安装、使用、访问、展示、运行或交互(“运行”)本软件产品或相同操作系统下的任何早期版本的拷贝。
-存储/网络使用。您可以在存储设备上保存或安装本软件产品的拷贝,比如网络服务器,可以仅在内部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上运行本软件产品,但是,您必须为运行在存储设备上的每台独立的计算机提供本软件产品专用的许可。本软件产品的许可不得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共享或同时使用。
-多用户授权。如果本安装包为 Xxxx 多用户授权,(i)必须安装在独立的网络服务器上;(ii)您可以运行本软件产品的组件的额外副本,只要实际并发用户的数目不超过上述指定的“并发用户数”。
-保留权利。XXXX保留所有未明确授予的权利。
2.其它权利和限制的说明。
-不得转售软件。如果软件产品上标有“非转售”或“NFR”,无论本 EULA 其它章节如何规定,您对本软件产品仅限于出于演示、测试、评估等目的的使用,不得转售或以其它方式的价值转让。
-逆向工程、反编译和反汇编的限制。除且仅除适用的法律明确允许的活动以外,不得逆向工程、反编译或反汇编本软件产品。
-组件拆分。本软件产品作为单一产品的授权,不得将组件拆分在多台计算机上使用。
-商标。本 EULA不授予您使用XXXX的商标或服务标志的任何权利。
-支持服务。XXXX 可以为您提供与本软件产品相关的支持服务(“支持服务”)。支持服务的使用遵循 XXXX 政策和在用户手册、“联机”文档和/或其它 XXXX 提供材料中所描述的程序。任何为您提供的支持性的软件代码作为支持服务的一部分都被视为本软件产品的一部分,都遵循本 EULA 的条款和条件。作为支持服务的一部分,您提供给 XXXX 的技术信息,XXXX 可能会将此信息用于商业目的,其中包括产品支持和研发。XXXX 不会在使用此技术信
息时泄露任何您的信息。
-软件租赁。许可不允许出租、租赁或转借本软件产品。
-软件转让。许可不允许许可、再许可、转让,在没有获得 XXXX 书面授权前,不得转让本软件产品或本软件产品的权利给任何其他人。
-终止。如果您不能完全遵守本 EULA 的条件和条款,在不损害任何其它权利的前提下,XXXX 可以终止本 EULA。在此情况下,您必须销毁本软件产品的所有拷贝及其所有组成部分。
3.升级。
如果本软件产品标记为升级,为了使用本软件产品,您必须获得使用升级的资格的许可。本软件产品标记为升级替代和/或增补(和可能禁用)产品是您有资格升级的基础。您可以按照本 EULA 条款使用升级后的产品。如果本软件产品是软件程序的组件升级,而您的许可为单一产品授权,那么本软件产品可以作为整体产品包的一部分来使用,不得拆分在多台计算机上使用。
4.版权。
本软件产品(本软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任何图像、照片、动画、视频、音频、音乐、文字和“小程序”)、随附的印刷品和本软件产品的任何拷贝的一切产权和知识产权属于 XXXX 或其供应商。本软件产品使用中的内容的一切产权和知识产权财产权利的内容属于相应的所有人,并受到相应著作权或其它知识产权法律和条约的保护。EULA 不授予您使用此内容的权利。如果本软件产品中包含的文件仅提供电子文档,您可以将电子文档打印一份或多份。您不得复印随附本软件产品的印刷品。
5.多介质软件。
您收到的本软件产品可能不仅是一种介质。无论您收到的产品的类型和大小,仅可以在您的单台计算机上使用一种介质,您不得在其它计算机上运行其它介质。您不得将其它介质转借、出租、租赁或以其它形式转让给其他用户。
6.备份拷贝。
根据本 EULA 安装完本软件产品的拷贝后,出于备份和存档的目的,您可以保留由 XXXX 提供的本软件产品的原始介质。如果需要在计算机上使用本软件产品的原始介质,出于备份和存档的目的,您可以制作本软件产品的拷贝。除在本 EULA 中明确指出以外,您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软件产品或随附本软件产品的印刷品进行拷贝。
7.美国联邦政府的有限权利。
依据1995年12月1日或之后发布的招标书,向美国政府提供的所有软件产品均享有商业权利和限制,内容请参见其它文档。依据1995年12月1日之前发布的招标书向美国政府提供的软件均享有有限权利,参见 FAR、48 CFR 52.227-14(1987年6月)或 CFR 252.227-7013(1988年10月)的规定,以适用者为准。
8.出口限制。
本软件产品由美国政府归类为技术服务输出例外产品。因此,必须遵循下面的条款:您同意不得出口或转口本软件产品、任何组成部分或本软件产品衍生的任何过程或服务(上述所有内容称之为“限制商品”)到任何美国限制出口的国家、个人或机构团体。您必须同意不得出口或转口(i)任何限制商品到美国限运国家或限制出口或服务的国家,目前包括但不限于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叙利亚、苏丹和叙利亚;(ii)上述国家的任何有意将限制商品运送或转送到上述国家的公民(无论他身在何地);(iii)任何美国联邦机构禁止出口交易的个人或实体。您必须保证或证明 BXA 或美国联邦机构没有终止、撤销或封杀您的出口权。
9.政府法律。
本 EULA 根据维吉尼亚州的法律解释和执行。
10.杂项。
关于本 EULA 有任何问题或您出于任何原因需要联系 XXXX,请写信到:Xxxx
有限担保
XXXX 保证(a)本软件产品在您接收之日起可以在九十(90)天内完全按照随附的书面材料所描述的功能工作;(b)XXXX 提供的支持服务按照XXXX 提供的书面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执行,在遇到本软件产品的任何错误或缺陷时,XXXX 支持工程师会进行商务上合理的努力为您解决。有的州和法律没有暗示担保时间的限制,所以上面的限制并不适用。根据适用的法律,本软件产品的暗示担保的时效,如果没有明示,则以九十(90)天为限。
消费者赔偿。XXXX 和其供应商全部责任和补救有两个选择:(a)返还购买款项;(b)修复或替代本软件产品中不能满足 XXXX 有限担保的部分,同时将接收的拷贝退还XXXX。如果由意外事故、滥用或误用造成的软件失效不在有限担保之列。任何本软件产品的替代品的担保期为原始担保期或三十(30)天,以两者中时间较长的为准。在美国以外,没有证明从授权国际机构购买的证据不享受此补偿以及任何 XXXX 提供的任何产品支持服务。
有限担保。根据适用的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Xxxx及其供应商拒绝提供所有关于本软件产品、条款或支持服务的提供或未能提供支持服务的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的、特定目的、名目和合法的担保。本有限担保授予您指定的法律权利。根据不同的州/法律,您可能还拥有其它权利。
有限责任。
最终用户 篇3
仅把O2O当成一种销售手段或商业模式是不够的。首先,O2O是一种思维的习惯,是线上线下的平衡。对传统企业来说不能只关注线下,也需关注线上,线下渠道终端散布着用户,线上平台同样散布着用户,且更多。其次,O2O是一个体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要尽可能去构建用户的消费习惯,与用户建立直接的关系。如何寻找用户、与用户建立联系、管理并沉淀用户?这些是贯穿传统企业O2O全部进程的基础问题。
用户:来自何方 去向何处
传统企业并不缺少用户,真正缺乏的是沉淀下来的用户,是如何才能与用户建立起长期的关系。传统企业需要数据——其动辄几十亿的销售额到底卖给了谁,购买自己产品服务的是怎样的用户,性别、年龄、地域等等一系列决定用户购买行为的数据都有待掌握。而这正是互联网公司的强项,也是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拥抱O2O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内外交困之下,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都急欲转型。比如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不少房地产公司将目光转向做社区O2O;而酒类市场在经历了去年的行业调整之后销售疲软,使很多酒类企业也开始转型酒类O2O要转型就必须改变思维——从销售产品的交易思维变成沉淀用户的运营思维,学习互联网公司在吸引用户、经营用户、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先进方法。这其中抓住用户才是核心的点,将用户从单次消费发展成多次消费,去中心化、去中介化,让企业直面消费者。以酒类O2O为例,假设某50亿规模的酒企,原有100万用户买酒,企业只需沉淀、激活原来用户的10%——10万足矣,就已经足够企业长期生存、赢利。
当用户黏性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围绕用户黏性,做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扩张。比如房地产商可以从社区平台扩张到电商、美食社区可以从单纯的线上社区扩张到实体餐饮店面经营、英语论坛可以逐步扩张到全品类的网校、唱歌App可以收购线下店面运营KTV,等等。
商务的核心还在于用户,在O2O中仍有很多基础条件不完善,但用户的沉淀可以为服务体验的提升奠定基础。产品交易型企业都应该向用户运营型企业转型,营销的程度会越来越弱,运营的程度会越来越强,与线上线下用户建立长久的关系,才能让回头客递增,带来效率提升。O2O能够存在发展正是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场景、体验等各种强需求。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需求不会变,只是满足需求的手段在不断变化,仍然需要吃喝穿住,形式在变化,满足需求的效率和手段在提高。
黏性:沉淀用户 回归商业本质
“不以沉淀用户为目的的O2O都是耍流氓。”武绍卿用有些戏谑的语气形容沉淀用户对O2O的重要性,“先有用户,再有商业,才谓商业本质。有了用户就有了水池,有了水池,养什么样的鱼都可以。”而所谓沉淀用户,就是指培养用户的黏性,维系用户的黏性。传统企业一般通过线下已有的渠道去沉淀用户,通过可以同时服务上万用户的线上去维系活跃用户,通过各种活动、各种交流互动的方式,把用户“玩”起来。
比如在社区O2O中,可以先搭建一个线上的多样化平台,从物业管理的各项服务入手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再通过线上社区平台的互动性来黏住用户。因为仅有使用习惯并不够,线上虚拟社区的繁荣需要很多引导,需要话题来支撑,诸多社区论坛讨论的火爆验证了这种讨论需求的必要性。用户第一需求是吐槽交流:出门有花盆掉下来、一辆车占用两个停车位,都会吸引用户去论坛吐槽的愿望,这就是场景化需求;第二需求则是解决问题:拼车、约打球等等,在拥有具体的去承载的事情后,就不再是单纯的去交友去聊天,用户的需求强度增大。酒类O2O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地域特征比较明显,国内除茅台、五粮液、洋河外都具有地域属性、泛地域属性,分散的行业有利于区域化运营。移动互联越来越本地化,人的移动加上地域属性,区域化特征愈发明显,酒水市场可以以此角度把握用户的沉淀。
“游戏运营有个宗旨是没有节日要创造节日,每个活动都是提前宣传、事中直播、事后还要讨论好久。比如做一个活动,效果很好,大家玩得很开心,有平台的话,可以把玩得很搞笑的照片发出来,可能会引起大家的讨论,用户使用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就很强大。”武绍卿认为用户的维系是一个持久多元的过程,需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单单只有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沉淀用户是一件不可操之过急的事情,培养用户习惯一般需要至少半年,培养黏性需要半年,之后再引入其他,进行商业化尝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认识自己: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武绍卿给传统行业O2O的建议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虽然可能见效比较慢,但是从一个小点切入,一点点做,投入可以预期,团队也可以一点点培养起来。大而全和小而美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大而全是目的,小而美是过程。二者并不冲突,大小各有不同的做法,小的可以往大的方向走,可一开始就做大并不好做。
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前期投入不一样;很容易倒果为因,很多互联网企业被认为是一夜成名。互联网确实可以加快一个公司发展的速度,一个传统行业公司做大需要发展10年,而一个互联网公司3年即可上市。虽然速度在缩短,但是阶段不能逾越,专注小而美,才可以达到“高大全”。
除去行业的差异性外,人最重要,企业家是企业最深的烙印。传统行业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第一大问题是思维的问题,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思维上一点就通。第二大问题是人才的问题,员工跟不上领导的思维,所以充足的培训是必需的。从小做起,则有时间去摸索模式,也有时间去培养人,经验可以标准化,新人培训就可以按标准进行复制。第三大问题是机制的设立。在利益分配上,从小处着手,前期投入很小,利益冲突也很小,采用“半内半外”机制,团队普通成员可以采用外来人员,但是团队核心领导一定是有开创精神的公司元老,收放自如,使内部利益达到平衡。
武绍卿(个人微信:412133527),卷石科技创始人,传统企业转型移动化探索者。专注为消费品行业、服务行业提供移动用户管理系统,移动O2O解决方案。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产品、运营、市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业内有着丰富的资源积累。个人公众账号:变革视点(yidonghuashidian)
最终用户 篇4
认证媒体:泗阳电视台《1890民生直通车》
媒体介绍:《1890民生直通车》定义准确,是一档民生类新闻栏目,1890“一拨就灵”,其帮忙服务的宗旨让栏目在当地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栏目深受省广播电视总局的好评,于今年正式申报省优质栏目。
微博用途:品牌宣传、受众互动、客户服务… 微博地址:weibo.com/2099202955
本微薄是由江苏省泗阳电视台民生新闻部代理注册,并由本单位民生部主任尹晓玲负责今后的内容维护。本单位承诺:微博维护原则遵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新浪网网络安全的相关规定。如违反上述承诺,责任自行担当。
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