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不确定性(精选3篇)
翻译不确定性 篇1
一、语境、传统语境与后现代主义语境之间的关系
语境即言语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 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 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传统语境观描述的语境就是“传统语境”,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包罗万象的特征使得传统的语境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局限于对语境因素的大量罗列。而且, 传统语境中的概念界定经常不够清楚, 语境因素的分类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现象。传统语境的局限性还在于其相对静止的特点。语境就是一组固定知识的集合, 先于交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 在交际时制约着话语的理解和交际活动的进展。交际双方的推理只能是被动地按是否遵守或违背交际原则来进行, 以适应相应的语境因素。从认知角度看, 传统的语境研究忽视了交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将交际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动态的话语处理过程纳入研究范畴。其结果就是将语境看成是静态的和固定的预设。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各个领域的批判与解构。去中心化、反人类中心主义、多元化、不确定性、非理性等后现代主义思潮观念对科学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十分庞杂, 是对传统科学观, 现代社会系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自然观等方面的强烈批判与解构的文化思潮。尽管后现代主义学者在理论上有不同的倾向和观点, 但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即反对个人主义, 强调不确定性、创造性、非理性、反思和批判精神, 提出去中心化、去一元化思想, 倡导多元化方法论等。后现代主义的语境观在认知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说话要看场合, 要顾及语境。话语的含义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是字面的意思, 但很多时候是有言外之意的。“言外之意”必须通过语境传递才能表达说话人要传递的真实信息, 同时注意语境对语言信息传递所产生的影响。语境不仅对语言运用具有制约作用, 更具有参与作用, 它直接渗透在话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进程之中, 参与话语含义的形成和话语策略的构成, 融合为话语表达与理解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利用语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话语表达的效果, 使话语传递真实的信息;巧妙地发挥语境因素, 可以做到话语表达简洁、含蓄和得体。因此语境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手段, 是一座通向交流、沟通信息的桥梁, 正确利用语境, 就能把握言语者的真实信息, 可以避免误会乃至错误。
二、后现代主义语境观对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研究
后现代主义的反中心特征首先表现在解构主体性, 消解主客体之分。在近代哲学历史上, 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中心问题。然而自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以来, 激起了一股反主体性的潮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人类把自身视为自然的主宰而把自然视为人类的附庸和达到目的的手段。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后现代主义抨击“自我中心论”, 后现代主义者批评说:“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后现代主义者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 主张摒弃个人主义, 消除人我对立, 认为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 主张用交往主体形式取代中心主体形式, 通过交流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 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谨慎反思, 它将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下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 对“现代性”下的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包括反对普遍性、同一性, 推崇自由游戏、差异、多元论和不确定性主体。首先, 后现代主义注重独一无二的事物、不可重复的事物, 而不注重一般性事物和反复出现的事物, 主张用“突现的主体”、“过程的主体”、“创造性的主体”、“散乱的主体”去代替普遍性的现代主体, 即主张一种不确定性的主体。其次, 它主张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和思考方式多元论。后现代主义主张科学研究“怎么都行”, 否定科学方法的特殊性、一致性和可靠性。费耶阿本德 (Paul Feyerabend) 认为, 科学不应该比其他文化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威, 科学没有固定的和普遍的方法论规则可供遵循, 没有所谓的“科学的方法”, 且认为科学应该接纳“怎么都行”的多元方法论原则。当今西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原有的一元社会秩序开始动摇, 世界格局也趋向多元化, 以往一元化的封闭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反实质化”、“去中心”、“不确定性”、“反整体性”等术语无不体现了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影响。
翻译不确定性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为威拉德·奥曼·奎因推出, 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意义的判定问题。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不存在所谓正确的或者错误的理解。奎因的观点也许过于极端, 然而无可争议的是意义的不确定性必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 而翻译的不确定性的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 本课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论证和分析翻译的不确定性, 并从中得到启示。课题拟从后现代主义语境角度探讨产生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从可译性问题、翻译方法、翻译标准及译者身份等几方面研究翻译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旨在突出辩证思维在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为研究翻译不确定性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否定封闭的结构, 固定的意义和僵硬的秩序, 赞同游戏性, 非完整性, 不确定性, 偶然性和混沌性的特征, 为深入探究翻译不确定性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的说法并不是告诉我们翻译不可为, 而是让我们意识到外部的行为倾向不足以完全确定意义和指称, 人们对这两者的理解和把握其实带有很大的主观意志和臆测成分。而基于这些不确定性, 世界上也就不可能存在唯一正确的翻译, 从而打破了那种“存在唯一正确的译文”的神话, 为我们研究和认识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对翻译研究的持续推进和深度发展无疑大有裨益。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在大西洋两岸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 其本质是一场以消解和批判为特点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后现代从各个角度揭示现代化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和缺陷, 对现代化采取反省的态度, 翻译研究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 翻译研究进入文化转向时期, 文化转向的表现主要是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不确定性这一矛盾集中点也在这一时期被更多学者关注。首先, 解构主义强调语言的不确定性。解构主义理论是在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 围绕语言文字问题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批判, 要求破除“逻各斯中心主义”, 剖析它的不合理之处, 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罗兰·巴尔特以及保罗;德曼等人。德里达认为, 在翻译的过程中, 由于语言的转换, 原作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重新构建, 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作为原作生命延续的译作, 面对新的读者, 开始了新的阅读和接受的历史, 语言不确定因素也因此而产生。
三、结束语
奎因提出的著名的翻译不确定性论, 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当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但是, 一直以来国内对于奎因翻译理论的译介却很少。课题组认为, 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深入探究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 对我们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当今各派翻译理论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了解翻译的不确定性对我们坚持翻译活动中的辩证思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着力用辩证的眼光审视翻译不确定性理论自身和它对翻译研究的影响。由于奎因哲学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所以翻译不确定性论题在内容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深层的缺陷, 包括它对翻译中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忽视以及它对意义确定性的排斥。然而, 很重要的一点, 它揭示了翻译活动及研究中存在的辩证性思维方法, 这对现实的翻译研究存在积极的促进意义, 包括使翻译工作者认识到语言既有可译性又有不可译性、翻译方法的可变性和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从后现代主义语境观来看待翻译的不确定性为题, 可以为其深层次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摘要:翻译不确定性的提出为我们认识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目前, 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产生原因上, 即对意义不确定性的研究, 成果颇丰;而对翻译不确定性的表现则鲜有提及, 拟从后现代主义语境观来探讨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 主要包括可译性、翻译标准多元化、译者身份及话语权等方面, 旨在说明全面地看待翻译不确定性问题将对持续推进和深度发展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语境,传统语境,后现代主义语境,等值翻译学
参考文献
[1]王雪玲.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对奈达翻译思想的影响性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9, (10) .
[2]王雪玲.认知语境与商务英语写作的关联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30) .
[3]王雪玲.论《到灯塔去》的空间叙事艺术[J].学术交流, 2009, (12) .
翻译不确定性 篇2
2.在菜单点击“打印”图标
3.在页面底端查找更多有关这个城市的信息
4.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接壤
5.立刻把文章打印出来(单词:打印机)
6.因其悠久的历史而文明
7.遵循交通规则(单词:统治者)
8.一艘有许多帆的小船
9.他爸爸在上海做生意有一段时间了,不是为了玩乐哦。
10.我真的很感谢你一直以来为我做的!我的荣幸(2)
11.日本是由许多岛屿组成的。
12.他们曾去过一个欧洲国家吗?
13.你确定他不介意我打开这扇门?当然不。(2种)
14.银行在邮局对面。
科技词汇的词义确定和翻译分析 篇3
1 词义确定
进行科技翻译和其他翻译一样, 首先碰到的是词的翻译。而科技翻译中词的翻译困难还在于词汇的数目庞大和增长速度之快。因此要想使科技翻译真正具有专业性、客观性和精确性, 确定每个单词的词义是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根据我个人的从业经验以及翻译课程中的学习, 总结了以下几种词义确定的方法。
1.1 通过题材决定词义
许多科技词汇沿用了大量的一般生活词汇, 这些词汇具有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的特征, 并且广泛地应用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想要准确地把握这些词汇的意义, 首先必须弄清它们使用在什么专业里。实际上就是用在什么题材里。题材是决定词义的第一步。例如“Tension is building up”这一句话, 孤立的看, 下面的这几个翻译都是正确的:
(1) 形势紧张起来
(2) 张力在增大
(3) 电压在增加
(4) 压力在增加
之所以说这几个翻译都是正确的, 是因为“tension”一词的背景题材不明。在一般生活中, 它表示“紧张”;用在力学中, 表示“张力”;用在电学中, 表示“电压”;在较早的英语中还用它来表示“蒸汽机的压力”。科技词汇中类似“tension”的很多, 这些词汇的意义都需要翻译工作者根据翻译的题材确定。
1.2 通过句法决定词义
句法指的是句子的排列组合规则。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一个词如果能在句子中充当一个合法的成分, 说明它在这个句子中与其他词的意思是相容的。反过来说,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句子的结构, 要确定句子中的某个词的意思就容易多了, 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个词与其他词的关系。例如, “contract”一词有20多个意思, 分别相当于汉语的“合同、契约、订婚、缩略词、包工、订合同、限制、染病”, 等等, 但是在下面的句子中, “contract”一词的意思比较容易确定, 因为我们知道它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
As a general rule, a body will expand when heated and“contract”when cooled.
一般来说, 物体热胀“冷缩”。
They got a heavy fine due to the breach of the“contract”.
由于违反了“合同”, 他们受到了巨额罚款。
1.3 通过词语搭配决定词义
词语搭配指的是句子成分内部词与词的搭配使用, 如名词词组内部中心词 (名词) 与其修饰语 (定语) 的搭配;动词词组内部动词与其宾语或状语得搭配等等。根据语义相容的特性, 使用在一起的词在语义上是相容的。因此, 当我们确定了其中一个词之后, 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词的意思来确定与之搭配使用的另一个词的意思。例如, 在“fine yarn”这个名词词组中, 如果我们知道了yarn的意思是“纱、纱锭”, 我们就能比较容易的确定fine这个词的确切意思是“细”, 从而将“fine yarn”译成“细纱”。同理, 下面的几个词组中, 我们也可以确定fine这个词的不同意义, 并给出恰当的中文翻译。
Fine tuning (fine表示tuning的范围) =微调
Fine vacuum (fine表示vacuum的程度) =高真空
Fine copper (fine表示copper的纯度) =纯铜
而且, 当词语搭配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时候, 一个词的意思才能更为精确地确定。仍然以名词词组为例, 在名词词组中, 除了形容词之外, 还有名词、分词等可以用作中心词的修饰语。这些词在用作定语的时候, 它们的意思与形容词不同, 尽管它们是源于同一个词。如:
Economic measure经济措施
Economy measure节约措施
2 科技词汇的翻译方法
一般来说, 科技文献涉及的内容较少涉及文化差异, 因此科技翻译中大量使用的是直译的方法。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新概念、新工艺的出现, 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或技术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 将一些生活词汇引入科技。当这些词汇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原文时, 可以直译;但如果它妨碍了我们的理解, 则需要意译, 因为词语的文化内涵不是科技翻译的目的。科技词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移植 (transplant) 、音译 (transliteration) 等;意译具体的方法有:引申 (extension) 和解释 (explanation) 等。
2.1 移植
移植就是按已给出的词的意义将词的各个词素的意义依次翻译出来。这种方法多用于科技词汇中的派生词和复合词。如:
Microwave微波
Super conduct超导
Linear-defect线性缺陷
2.2 音译
科技词汇中有些用来表示新材料、新产品、新概念、新理论的词或是一些用来表示药名、商标名称、机械设备的名称的词, 可以采用音译。例如:
Dacron的确良Jeep吉普
AIDS艾滋Benz奔驰
2.3 引申
引申是指在不脱离原文的基础上, 运用延续或扩展的方法进行翻译。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将具体引向抽象, 如将brain的具体意义“大脑”引向抽象意义“智力”, 因此brain-trust就可以引申为“智囊团”;另一种是将抽象引向具体的意义, 如将qualification从抽象的“鉴定过程”缩小为“通过鉴定必须具备的具体条件”, 因此data qualification可以引申为“数据限制条件”。
2.4 解释
解释即用译文解释原文的意思, 而不是直接给出译文的对等词。这一方法大多用于个别初次出现而意义又比较抽象、含义比较深刻的名词或专业术语。
3 小结
总的来说, 专业科技文本的翻译要表述准确, 避免歧义;叙述清楚, 富有逻辑;注重信息传递, 用语专业、规范, 可适当使用解释性语言。文本内每个专业词汇词义的确定和准确的翻译是一篇好的科技文本翻译的基础。
摘要:科技翻译, 作为一种翻译实践, 已经成为翻译学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科技翻译与其他翻译相比, 有其自身的翻译特点, 那就是专业性、客观性和精确性。在一篇科技文本中, 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词汇。若想准确、客观地反映整篇文本的专业知识, 我们就要确定每一个科技词汇、术语的意义, 并使用正确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科技翻译,科技词汇,词义,翻译
参考文献
[1]钱歌川.翻译的技巧[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2]谢小婉.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翻译不确定性】推荐阅读:
最终确定翻译10-03
翻译过程与翻译症10-18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06-15
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07-05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10-05
翻译案例-俄语翻译的瓶颈10-24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06-29
汉翻译成日语在线翻译06-20
翻译协会外语翻译纠错大赛策划书08-29
证件翻译大全-公证文书英文翻译样本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