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音乐第七课 《小青蛙找家》

2024-09-19

第一册音乐第七课 《小青蛙找家》(精选10篇)

第一册音乐第七课 《小青蛙找家》 篇1

第七课 小精灵 《小青蛙找家》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琴、场景布置、蓓蕾评价牌、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来,闭上眼睛。1.jpg2.jpg3.jpg(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2、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你们听,谁来了?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说出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作)

3、(多媒体演示青蛙)

师: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你们听!

(多媒体演示《小青蛙与暴风雨作斗争》)的音乐

师:小青蛙们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4、师:可是,在与暴风雨作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还没回到家。这可怎么办哪?

师: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多媒体演示歌曲动画)

二、学习歌曲

1、师:你们看到了谁?(„„)

那么这几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整的歌词)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课题)

2、师: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说。

(师生共同随音乐朗读一遍歌词)

师:真好,下面我们来个比赛。

(分组说“跳跳、呱呱”)

3、师:我们和小青蛙一起轻轻地唱一唱吧。(师生共同轻声唱歌)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表现好的发给头饰。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师:真好听!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来!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好吗?

三、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

(多媒体演示)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头饰,教师介绍哪里是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

(听音乐让学生轻轻地坐到动物小组)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师: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举起我们的蓓蕾呢?

四、完美结课:

1、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学生随着音乐,唱着自编的歌,带着小动物们离开教室)

中班音乐:小青蛙找家 篇2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出了铺垫。歌曲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这首歌曲说唱交替,歌词短小,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演唱、游戏。在说白部分设计了动作跳跳呱呱,同时利用图谱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边观察图谱,边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让幼儿并且喜欢学唱、喜欢游戏。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看图谱学唱歌曲,感受||和||的节奏。

2.  喜欢音乐游戏,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青蛙找家》音乐、歌曲图谱。

2.在地上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做小青蛙的“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胸卡若干。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小青蛙迷路了

1.师幼一起听歌曲伴奏进活动室。

2.看图谱念歌词

●(听青蛙呱呱叫的声音)咦,这是谁在叫呀?小青蛙,你怎么了?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图谱的秘密。

●幼儿看图谱学念歌词,重点练习独白的节奏。

二.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1.整体感知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3.幼儿表演歌曲。

三.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1.教师出示道具,并简单介绍。(青蛙家的形状、胸卡及作用)

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青蛙。边唱歌边找“家”,当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胸卡形状跳到相同形状“家”里。

2.师幼一起跟着音乐玩游戏数遍。

四.结束活动:小青蛙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现在和妈妈一起去田野里捉害虫吧!

通过富有童趣的情节,将孩子带入情境中。同时利用图谱进行节奏练习,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欣赏、感知歌曲,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表演环节,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动作,为游戏做好铺垫。

第一册音乐第七课 《小青蛙找家》 篇3

7.手写语音更智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虽然同样是输入文字,但和在计算机上使用拼音输入法不同,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手写和语音输入文字,使用的技术都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技能一写字和说话,所以本课技能学习相对要轻松许多。

这节课在技能体验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两种输入法的结合使用。传递给学生的思想就是学以致用、灵活使用技术。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会容易获得信心和成就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能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才是这节课最好的设计思路。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活泼、天真,对事物有天生的好奇,这对组织活动有很大帮助。利用身边熟悉的情景可以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既学到了输入文字的技能,又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手写和语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2.使用手写输入法输入生僻字。用语音输入法输入长段文字: 3.体验我国在手写和语音输入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册音乐第七课 《小青蛙找家》 篇4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演唱、表演《小青蛙找家》

2、欣赏《野蜂飞舞》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动动无形中接受歌曲中的各种节奏。

2、能够跟着音乐律动,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3、感受《野蜂飞舞》这首管弦乐曲,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

2、能积极的配合,尝试分析乐曲并参与表演。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有一天啊,几只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师放小青蛙愉快活动的音乐)听,他们玩的可开心了。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很响的雷声。风也忽然大起来,倾刻间风雨交加,下起了暴雨,你们听,小青蛙们怎么了?

二、学习歌曲:

1、节奏学习(跳跳、呱呱的节奏学习)游戏中互相配合:老师把它编做一首歌曲,但是需要小朋友们用青蛙 试一试:(师)跳——跳跳——跳跳跳

(生)呱——呱呱——呱呱呱

2、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1)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歌曲

(2)反过来,老师唱青蛙的叫声,学生唱主要 3.听音乐,体会完整的《小青蛙找家》

4.弹音乐《小青蛙找家》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歌。5.处理歌曲

6.分两组配合演唱。

7.随伴奏集体完整的演唱。

三、欣赏《野蜂飞舞》 导语:小青蛙们回到了自己的家,在暴风雨中还有一只小动物在勇敢的与暴风雨作斗争,看他是谁?(出示图片)

四、初听乐曲 感受特点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旋律。乐曲中听到了谁的声音?

2、教师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出示课件 介绍乐曲背景及作者)

2、复听乐曲 律动模仿

你觉得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或者你听到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一幅

什么样的画面呢?

师边讲解学生边跟着模仿,随乐律动出整首乐曲。

4、再次聆听,学生会很主动地根据乐曲旋律的速度、节奏、及进行方向展开身体动作的模仿,教师小结学生们的表现,并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飞”的动作,“飞”的速度,“飞”的力度。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去青蛙家做了客,同时我们还把迷路的青蛙送到了家,保护了小青蛙。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小青蛙遇到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向小青蛙那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生活中也能向今天这节课上一样。同学们要养成从小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学会美化环境关心小青蛙,保护小青蛙)。

《小青蛙找家》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音乐课《小青蛙找家》。本课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动物娃》,中的歌唱曲《小青蛙找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以简要的说明:

(一)领语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出了铺垫。各种“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险,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放在学生较易接受的游戏上,让学生在围绕游戏展开的活动中感受音乐。通过多媒体视听欣赏,游戏,情感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开心的融入到歌曲的意境。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能力目标:能在音乐表演中边唱边表演,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编词演唱,即兴表演,展现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并能与他人合作,创造性地进行编词表演。

(2)、能在音乐伴奏中正确地按照歌曲速度进行念白;并能在游戏中流畅地与老师合作拍打节奏。

(二)暗授学法,自悟探究——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我在课堂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游戏相融合的方法,展开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音乐游戏的灵活运用,创新的整合,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审美。

(三)精选教法 激趣乐学——说教法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本课中,我遵循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引入法: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年龄特征,在新课教学部分,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开始新课,将学习贯穿于游戏与故事之中,环环相扣吸引学生。

2、启发诱导法:学唱歌曲和歌曲处理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先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来模仿小青蛙进行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学会歌曲,紧接着通过引导,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心情,并让学生带着力度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表情来演唱歌曲。

3、激励创新法:创造部分,让学生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和行走节奏进行编词,从而突破了本堂课中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来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四)巧设程序 培养能力——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活泼的音乐氛围,从学生进入教室开始,就进入了一个特定的音乐教学情景中,在音乐中自由放松性的模仿动物,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走进音乐世界。根据歌曲内容,我要以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的提问直接引入课题,找几个学生模仿小动物的样子让学生全员参与模仿,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浓郁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较快掌握歌曲中“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的节奏,我让学生用“呱呱”的叫声来模仿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出的节奏。这不仅能让学生听准节奏,并用正确的速度模仿,而且能使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歌曲的念白节奏,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歌曲的音乐旋律,为迅速学会歌曲做了铺垫。

学唱歌曲这一环节,唱会歌曲并不难,关键是中间念白的准确无误,并能用正确的声音力度和不同的表情表现小青蛙找家时焦急不安的神态和找到家时的快乐心情。为此我采用听唱法教学, 利用各种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学生多听范唱,自然感受,在快乐的情绪中不自觉地学会歌曲,并引导学生体会小青蛙迷失时与找到家时的不同情绪。在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歌曲的音乐美、动态美的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表演和创编歌词表演,使学生有参与、表现、创造的机会。通过扮演小动物等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兴致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通过创编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维,丰富了想象,不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创编歌词此环节的创编是本课中的教学难点,想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中的小主人,因此我给学生足够探索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从而突破难点。从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常识教育音乐教育目的之一:不仅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学习,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

五、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才用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的鼓励评价,如夸张的眼神、风趣的竖起大拇指活轻轻拍学生的肩膀,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接受,树立学习的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小精灵》中的第一课时《小青蛙找家》。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九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共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它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长,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再加之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所以上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怎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学设计要新颖出新,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能尝试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

2、认识响板,学会并探究其弹奏方法,记住其音色特点,能够按照歌曲中编配的乐器谱为歌曲伴奏。

3、通过学习歌曲在《小青蛙找家》,让学生认识到小动物们的精灵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六、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为歌曲创编新词。

2、引导学生自由探究响板的敲击方法并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响板、碰钟

八、教学方法

情景法: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通过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

启发引导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因势诱导,使学生认识逐渐深入。

听唱法:通过老师唱学生听或听录音唱,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绪和韵味上,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

默唱法:让学生看着谱面在心里唱,不要唱出音让别人听到,便于学生更好的视听旋律,从而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旋律,同时也能学准歌词。合作法: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去进行学习,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趣味性师生问好(手拍节奏)

师:铃声响,什么课?生:铃声响,音乐课。师:老师问声学生好。生:学生问声老师好。师:小朋友们好。生:X老师好。

师:我们都是好朋友。生:我们爱上音乐课。音乐课!

接着带领学生一起复习歌曲《动物说话》,并跟着歌曲做律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导出新课做准备。】

(二)、创设故事情境,导出新课

播放图片,图中有小鸡、小猫还有青蛙,它们在森林里玩耍。同学们模仿模仿它们是怎么说话的,然后结合本课中的主要节奏做练习。X XX X X X X X XX X X-小花 鸡 叽叽 叽 咯咯 咯 叽 叽 咯

小黄 猫 喵喵 喵 喵喵 喵 喵 喵 喵 小青 蛙 跳跳 跳 呱呱 呱 跳 跳 呱

那这些小动物们都在说什么呢?再以故事导入新课,青蛙遇到了困难,可小鸡、小猫都帮不了,所以它向小朋友们寻求帮助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是学生兴趣盎然,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为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三)、授新课

1、认识响板

小朋友们带着小青蛙走到了池塘边,搪水清清,长满了绿色的荷叶,还开着粉色的荷花。小青蛙高兴地叫了起来,“呱呱!呱呱!”“啊!小池塘,这里才是我的家!”(老师敲响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认识响板并引导学生探究响板的多种敲法。)现在我们就一起带小青蛙回家吧。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歌曲

师:歌曲的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帮助学生演唱和表演歌曲】

4、学唱歌曲

①.静静地默唱歌曲,在心里完整的感知歌曲旋律。

②.学习歌曲前3乐句,引导学生把歌曲中的“跳跳”、“呱呱”等词,唱得既轻快又整齐。③.学习歌曲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把旋律唱得平稳、流畅。

④.完整演唱歌曲,先齐唱后分组演唱,让学生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运用听唱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绪和韵味上,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

5、创作表演 ①.引导学生为歌曲自由编配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②.按照歌曲编配的乐器谱,用响板、碰钟为歌曲伴奏。

③.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新词,比如,把“小青蛙”换成其他动作来创编新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创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五)、课堂小结

《小青蛙找家》教学总结 篇6

自从教了一年级,接触了一年级之后,我才发现越是简单的歌曲,越是低段的教学,越是不易!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刚踏入小学的门槛,真是所谓无知无畏,更有上课活蹦乱跳者让人无奈。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加强他们的引导,则成了我每节课苦苦思索的内容。正如师父所说,上一年级的课,每堂课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情境,只要创设了这样的氛围,孩子们学习的兴致才会浓郁起来。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很富含故事内容的歌曲,于是我决定采用讲故事引入的方式。果不其然,对于故事,孩子们的免疫力明显降低了许多。也鉴于本人声情并茂的描绘,小家伙们一个个听得都全神贯注,看得都目不转睛,着实让我小小地得意了一把。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小青蛙们到底找到家了吗?”于是,带着问题去聆听这首歌曲,他们聆听的效率明显增加了不少。聆听之后回答问题的环节,孩子们也都回答得很棒。由于这首歌曲中含有很多简单的节奏,于是在歌词教授之前,我尝试让他们先将歌曲中欢快的节奏打会。我有生动的语言激趣:“小朋友们,当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后,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你能用小青蛙的方式来表达一下它内心的开心吗?”很多孩子就学小青蛙的叫声来表现,有的学小青蛙的跳跃姿势来表现,于是我请小朋友进行模仿。或许是他们真的能感受到了小青蛙快乐的心情,又或许是简单的节奏难不倒他们,孩子们一个个拍打的都十分准确生动,表现了小青蛙急切回家的心情。

小青蛙找家小班课件 篇7

1.在反复倾听中借助图谱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借助肢体动作感受节奏型,以及欢快、跳跃的旋律。

活动准备:

1.图谱。

2.青蛙叫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播放青蛙的叫声)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在叫?

2.一起学青蛙动作跳进活动场地。

3.老师带来一个小青蛙的故事,请你听一听。(教师讲故事“小青蛙找家”)

二、理解歌曲内容。

1.出示青蛙找家地图,个别幼儿指一指小青蛙怎样回家?

2.小青蛙回家的路上有些什么标记?嘴巴和荷花代表什么?

3.我们一起看着地图说说:一只小青蛙呱呱,要呀要回家——

三、学唱歌曲

1.一起跟着琴声试唱一遍。

2.幼儿唱一遍。

3.小青蛙回家的路上都有什么动作?一起有动作演唱。

4. 带上开心的表情、笑容再表演一次。

四、小青蛙去捉害虫。

1. 小青蛙又要去捉害虫,看看这条路怎么走?(新路线)

个别幼儿说说。(由易到难)

2.一起根据新的路线图念歌词。

3.唱新歌一到两遍。

4.第三天小青蛙遇到了一条特别难走的路,请你来帮帮小青蛙,试试这条路怎么走?

5.幼儿自己尝试。

6.个别幼儿尝试唱出来。

7.一起试试。

《小青蛙找家》教学过程与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青蛙找家》这首歌的律动,理解并体会遇到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

2、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动动无形中接受歌曲中的各种节奏。

3、能够跟着音乐律动。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青蛙毛绒玩具、青蛙头饰、小黑板(板书歌谱)、双面胶。教学过程:

1、聆听音乐《星光恰恰恰》学生愉快的进教室,师生唱问好歌。

2、游戏:用四种不同的动作打节奏如:拍手、排肩、跺脚等。

一、课前准备: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想知道吗?猜猜看? 生: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揭底)出示毛绒玩具小青蛙:(哦!原来是可爱的小青蛙。你们喜欢它吗?)生:亲近小青蛙(抱它、亲它)师:能谈谈你对小青蛙的认识和感受吗? 生:谈自己对小青蛙的感受。

师:总结(小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小青蛙、爱护小青蛙)

二、故事引入:

师:有一天啊,几只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师放小青蛙愉快活动的音乐)听,他们玩的可开心了。(紧张的音乐)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很响的雷声。风也忽然大起来,倾刻间风雨交加,下起了暴雨,你们听,小青蛙们怎么了?

生:谈自己听后的感受(东躲西藏)并能跟着音乐做情景的律动表现小青蛙勇敢的面对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师:带领学生一起律动。

师:总结:小青蛙们靠自己的勇敢何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准备回家了。

三、新歌学习: 师:可是在和暴风雨做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了,这可怎办?别急,老师有个办法,能帮小青蛙们找到家。老师编了一段顺口溜的节奏,只要同学们都学会唱了小青蛙听到的话,就会找到家了。(随机揭题并出示跳跳、呱呱的节奏)。

3、学唱歌曲铺垫: 节奏学习(跳跳、呱呱的节奏学习)

4、歌曲《小青蛙找家》学唱。

师:弹音乐《小青蛙找家》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歌曲。分组唱。集体唱。反复地的唱。个人表演唱。

师:哦!小青蛙有了我们歌声的指引,他们终于回到了家。

四、巩固歌曲,情感延伸

歌曲《小青蛙找家》律动表演。

师:小青蛙为了感谢我们,热烈的欢迎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师出示小青蛙的头饰)生:扮演小青蛙。几个学生戴头饰上台表演 全班表演,师给予琴伴奏。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去青蛙家做了客,同时我们还把迷路的青蛙送到了家,保护了小青蛙。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小青蛙遇到困膺任而上而上优秀的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向小青蛙那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生活中也能向今天这节课上一样。关心小青蛙,保护小青蛙)。

六、下课。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一年级课,无论在导入,还是在整个课程环节中,我在充分领会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摈弃旧观念,旧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师生谈话中了解歌曲内容,在游戏节奏中掌握歌曲难点。然后创设情境,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到入到所创设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果真如此,模仿、儿歌、游戏贯穿在特定的情节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语言,使学生乐此不比的跟着你的思路走,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创造。学生的表现很出色,真让我佩服他们的聪明。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游戏表演中,我一边读表演内容一边以小青蛙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游戏,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中有小青蛙找不到家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的心马上为小青蛙担忧起来,学生自己开始想办法?怎么帮?从而教育学生保护益虫,保护小动物。最后总结遇到困难要膺任而上。当然,本课设计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室的布置应做到更加情境化,头饰应做到人手一个,师生应该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明确了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一、抓好常规工作,平时课堂的点点滴滴都要强化,规范。

二、以学生为本去设计教案教学。

八上第七课第一框 篇9

⊙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实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 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问路》情景,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礼貌,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过渡:文明礼貌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可能有些同学在想,这个我们已经会了。你真的会了吗?今天我们不妨来检测一下。

(二)活动探究,学习知识

1.活动一:我有“有礼貌”

(1)多媒体出示《屠格涅夫与乞丐》的故事并思考:

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散步。一乞丐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却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a.“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句话给那位乞丐带来什么影响? b.它体现了屠格涅夫怎样的交往风格?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c.说出你身边待人有礼和对人无礼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剖析无礼的害处。

过渡:我们的心目中都自己喜欢的礼貌偶像,那么比我们小的孩子有没有礼貌呢?

(2)多媒体出示孩子图片组并引导学生感受他们都有“礼貌”。过渡:这些孩子都有“礼貌”,跟他们相比你们有吗?

(3)我有“懂礼貌”a.写出你的“有礼貌”。b.说出你的“有礼貌”c.谈谈你在做“有礼貌”事情时的感受。(4)总结礼貌的含义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板书:礼貌是什么)

过渡:看来个人的礼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出来的,那我们能不能说讲礼貌是件小事呢?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小短片。

2.活动二:

(1)播放《从小事看文明》视频

(2)思考:为什么最后外商拒绝签约?

(3)教师小结: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过渡:文明礼貌关系到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作为一名中国人,应感到骄傲和自豪。那我们应养成怎样的良好素养,时时处处讲文明、有礼貌呢?

3.活动三:变质的牛奶

这个客人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服务员的微笑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板书:礼貌的表现 语言文明 态度亲和 举止端庄)

过渡: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语言方面的文明礼貌。

人生AB剧:情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 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 设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结:从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有明显的高下、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那么我们如何说话呢?也就是礼貌用语的要求是什么呢?(提问,学生回答,后出示“礼貌用语的要求”,学生齐读)

小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有句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注意语言要文明得体,同时也注意态度诚恳和气,举止端庄。这样,与人交流就会会增进友谊和团结,使我们感到温暖和愉快。

过渡:大家都已了解了礼貌的重要性,并愿意做有礼貌的人,那么,你现在的礼貌度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检测:

(三)践行礼貌

(1)多媒体出示检测题目,学生如实回答问题。

a.快下课了,小东不停地看手表,甚至为下课进行倒计时„„

b.一道数学难题,王强与学习委员发生分歧,讨论时,王强用手指着对方的鼻子说话„„

第一册音乐第七课 《小青蛙找家》 篇10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知道我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懂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难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景导入,了解生活

材料一:校长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和奖金;后来,企业改制成为国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校长的爸爸出了奖金和工资外,还以技术入股,定期分到股息。

材料二:小王的父母都是农民,除去承包了集体的土地获得一定的收入外,还开了一个小卖部挣钱。

问题:(1)上述材料中涉及到哪些分配方式?

(2)我国是实行什么分配制度?

(3)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

情景分析,理解生活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 什么是按劳分配?

3. 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4. 我国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5. 什么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6.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何意义?

二、合作探究

1.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成果分配一样吗?为什么?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实行哪种分配方式?

3. 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分配方式中,哪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发展?

情景回归,体验践行

基础检测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决定分配,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为主体,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 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2、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在 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和,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 的发展。(2)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它体现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2、按生产要素分配

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权益收益分配参与。

B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土地等。

C 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 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非选择题

李明一家五口都有收入。他本人承包了集体的土地,收入一万多;和妻子开了一个小店,纳税后有两万多;儿子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有三万多,另外炒股也能赚四五万;女儿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工资也有五万,另外利用休息日为一家外资企业当顾问获得五万报酬;母亲靠处房屋获得一万多的收入。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安全培训下一篇:漯河公益讲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