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学习资料(精选8篇)
社区工作者学习资料 篇1
社区年度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位于浦头镇中心,东至镇南桥、南至宁通高速、西至龙尔河、北至老坝桥,面积平方公里。现有住户1552户、5340人;工作人员15名,党员112名。我社区自成立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居两委同志的自身努力和全体居民的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曾被评为:XX年创建XX市“文明社区”、XX年成立“希望村塾”课外辅导站、XX年度受浦头镇政府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单位社区”等。现将我社区XX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创建为动力,开展社区工作。
1、社区建设,党建是先行龙头。
社区党组织非常重视对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每月16日定期召开党员组织生活学习会,按时观看远程教育直播课堂,加强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培训,并每年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一至二次。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社区,引导动员党员在社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参加安全隐患排查。社区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开展社区服务,与社区居委会一起解决好社区所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使社区党员在社区管理中得到
有效发挥,永葆党员先进性。
2、居住安宁,全体居民的心愿。
健全综治组织,充分发挥社区综治、警务、治保、调解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管理职能正常运转。社区治安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对社区的私房出租户及外来人员实行分类注册,动态管理,社区每月对出租房屋、简易棚、工场进行治安、消防安全查验至少1次以上,半年共通知整改了出租房17户,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经常性开展出租房消安全、法制安全等知识培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提高了居民的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意识,今年以来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此外,社区做好民调工作及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维稳活动,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社区环境。
3、环境优美,现代人生活追求。
搞好辖区环境卫生,保护绿地,营造优美环境,构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社区主要抓各物业管理处管理,及时督查指导,辖区道路实行一日二次清扫,全日保洁,垃圾袋装分类管理,门前实行“三包”责任制。楼道亮化率90%以上,并定期清洗。辖区内无乱搭建,无乱张帖,无乱停车。夜间路平灯明。
二、以服务为主体,打造民生社区。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
所在,社区要把搞好社区服务作为基本职责,作为社区建设、为民办实事的落脚点。
1、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建立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
我社区为提升了社区服务、自我服务和共建服务等“三方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开通了社区网站、添置了复印机、传真机,方便了居民的办事;完善社区和居民的沟通平台。积极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困难户、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加大宣传力度。
2、开展知情选择,全面推进计生优质服务。
计划生育是国策,社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计生”卡册齐全,育龄妇女生育动态实时掌握,经常性举办计划生育知识讲座,建立未婚青年季度访制度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开展知情选择,帮助生产妇女了解三种以上避孕知识,指导她们根据自身生理特点及时选择落实以长效为主的安全优效的避孕措施,同时对产后妇女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符合率100%。
3、建立社区自我服务体系,经常性开展志愿者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各类人才资源,成立和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如走访慰问社区60周岁以上老党员、社区残疾人等等。目前我
社区已制定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章程》,并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义务治安巡逻、党员服务、环境保护、红领巾等4支志愿者服务队。
三、以民主为目标,构建和谐社区。
1、机构健全,民主管理。
社区居委会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项自治制度,在社区工作中充分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民主自治活动。每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2期,分别为审议社区工作报告和社区工作计划以及社区重大事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了民主机制,也充分体现了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办好居务公开栏,对社区每月财务收支情况、廉租房申请情况和社区低保家庭补助情况及社区重大决议等做到及时依法进行公示,并设群众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接受居民群众监督,群众较为满意。且社区充分挖掘出了共建单位资源,并签定共建协议书,坚持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的联系会议,商讨社区建设事务。社区自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四位一体”,构建和谐。
为理顺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真正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社区于XX年5月份成立了 “四位一体”组织机构,并制定通过相关的自治制度,按照各自的职责行使职权。窗通过近一年的尝
试,“四位一体”给社区建设工作带来了许多好处:社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和关联度得到扩大和提高,对城市基层社会的调控能力和力度有所增强;党组织服务社区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各类组织强化了角色意识、明确了职责和定位。物业服务明显提高,居民上访率明显下降,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对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认识到社区建设要始终以服务为主体、以民主为目标、以创建为动力,这一年来,我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个天蓝、水清、地绿、音静、人和的现代化新社区已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我们也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工作中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全力打造和谐社区。
社区工作者学习资料 篇2
关键词:校园社区,社会工作,文化志愿服务,服务学习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成共生价值、规范等具有内在维系力的社会共同体, 是社区居民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井冈山大学校园社区是一个单位社区, 是由具有17000名学生和2000多名教职工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地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河东街道, 推崇井冈山革命精神文化的传承。井冈山大学校园社区不仅是一座培养四有新人的高等学府, 而且是数万名人口息息相关的重要地域。生活在该社区上的人们及互动活动俨然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社区文化。社区是一种公共社区控制的教育系统, 能够融入学术技巧、生态智慧、社会责任感和个体成长, 并使之传递下去。此次以大学生为主体引导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把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的切入点, 并且按照程序原则来展开社区服务活动。
1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服务前的需求调查
服务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适应真实的社区的需要。在这里, 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 即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服务主体即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其中, 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服务主体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服务主体的需求是服务人员内在的需求。提供以服务对象的需求相结合的服务活动来满足服务主体的需求是服务学习的要旨, 也是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良性互动、互惠互利的保障。
1 . 1 服务前社区教职工的需要调查
社区的居民的需要, 按照职业和年龄来看, 可以分为三大群体。
一是退休教职工。截至2015年5月, 学校离退休人员有511人。调查访谈发现, 退休人群感叹到, 退休生活简单, 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比较多, 退休后集体活动比较缺乏, 平常多数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从事打牌、看电视、打乒乓球等事项。还有些退休人员由于身体不便, 平常很少有机会参与以上活动。总体而言, 退休教职工大体感觉, 物质上有保障, 就是精神文化方面比较单一, 学校组织的活动有限。
二是在职教职工。在井冈山大学迅速发展时期, 学校引进了大批优秀年轻的高学历者。目前, 在校教职工达1569人, 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177人。这批高学历者自2004年起在井冈山大学工作了数年或10年以上。调查发现, 平常时间, 这部分群体多数时间在从事与自己科研等有关研究工作和教学, 加上外在的学校对高学历者的绩效考核压力, 对社区的其他各项事务参与很少, 而且社区其他的活动比较少, 除了工会组织的一些活动外。在校教职工反应, 休闲时间没有什么可以放松的活动, 希望能够增加这方面的需求。
三是教职工家属。学校年轻的在职教职工多数处于生育年龄阶段, 现在都育有1~2个孩子。这些孩子分别处于学龄前阶段、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这些小孩在课外时间多数活动场所就是校园内的空间。学校由于条件有限, 小孩们放学后多数是在教职工居住区、校园的湖边等空地玩耍。孩子们希望能够被组织起来, 开展一些活动。此外, 学校教职工多半会与自己的父母居住。教职工的父母在这里帮忙带孩子, 料理家务等, 以减轻教职工的生活压力。教职工家属在校园逗留时间比较多, 而且平常比较少其他的活动, 多数就是几个家属在湖边、大树等地偶遇聚集一起聊天。教职工家属, 生活更简单, 活动空间非常有限, 活动方式简单, 感觉校园社区非常陌生。教职工家属希望能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1 . 2 服务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需要调查
井冈山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有一本和二本招生, 还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加强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地方特色与社会工作机构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是井冈山大学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投入了比较多资源。但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特点, 在现有条件下, 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如何激发社区资源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得到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服务经验是社会工作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当务之急。
2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服务学习理念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利用社区及居民为服务对象, 开展相关的服务活动, 以此来获得社会资本。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与社区工作的有效结合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媒体等多角色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在此类模式下, 社区工作的基本理念是,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 作为社区的一员, 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理念、方法与技巧服务于校园社区的广大师生, 从教师与学生的需要入手, 组织社区居民自己动手, 利用社区的各项资源, 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活动, 以此来解决社区的问题与矛盾, 促进社区的发展, 增强社区的精神文化软实力, 从而实现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发展的双重目标。
此外, 按照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服务不能脱离、或背离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所以,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服务是与社会工作的教学密切联系的一种实践。这就是要求服务活动不仅需要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相结合, 还要与社会工作的课堂内容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的服务活动的展开是服务学习的核心。这也是服务学习中“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在社区中参与、在行动中反思”的要素体现。
3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服务学习实施
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需求的调查,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自己开展了一些服务活动。
3 . 1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自己组建服务活动小组
校园社区的服务学习主要是以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为主体, 从服务活动的总体策划到服务活动的具体实施, 每项服务活动的细节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社会工作的教师, 作为督导, 在其中主要负担的任务是挑选合适的人员负责服务活动, 联系适宜的可观赏的空间场地, 提供居民可支配的空余时间的信息, 多方途径宣传社区活动, 邀请社区居民的参与及其他后勤工作。
3.1.1 挑选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负责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教师选择一位学生具体来负责服务活动。该女生具有文艺特长, 而且业余时间有在老家开办舞蹈培训班的服务经历。在服务学习中, 能够主动发现, 有效利用机会来培养具有这些潜质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关系服务活动的后期进展, 而且也是发挥社会工作学生的能力使之成为专业人才的关键一步, 为适应日后的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于是, 该女生自己构思活动, 积极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学生的参与, 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与优势, 形成服务活动的主体力量。
3.1.2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紧锣密鼓的张罗社区文化的节目
该女生排除不支持、时间紧张等很多阻力, 结合自身的资源, 鼓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发挥特长主动参与活动, 利用自己的社网络发动本班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女生练习了几个单独的小节目, 主动走入其他寝室帮助其他寝室人员学习广场舞《小苹果》。同时, 该女生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担任节目的主持人。该女生还从其兼职地方借了音响等服务活动所必须器材。可谓“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3 . 2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在活动时间和活动地方都商定的情况,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时间编制节目, 练习舞蹈动作, 编写节目台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社会工作的督导教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弟学妹和社区居民一起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其中社区居民包括社区退休人员、社区儿童、社区的在职教师、社区职工家属等。
3.2.1 动用社区退休人员的参与
社区退休人员对社区具有比较大的认同感, 而且对社区各项资源都比较清楚。服务活动开展的时候, 需要接通电源获得音效。服务小组原计划在场地附件向商业店面购买电源接通, 并且给付一笔费用。但当社会工作的教师把接通电源的事情告知社区退休人员后, 社区退休人员非常用心的为我们提供资源并给与帮忙。原来社区退休人员有跳广场舞的专用电源, 而且这些电源是免费专用的。鉴于服务活动场地就是位于社区退休人员的广场舞地段, 社区退休人员为服务小组指明接通电源的地方, 解决服务活动的最后一个问题。社区退休人员通过参与解决服务活动的问题而获得个人自我价值的声誉。
3.2.2 动员社区儿童、教师及家属参与服务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也充分利用综合理念开展服务活动, 不仅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而且还要争取让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社会工作的教师, 作为服务学习的督导, 手写了八张“欢乐火车社区文化”的字牌。这八张字牌不仅是宣传本次服务, 而且引导居民进入场地欣赏节日, 更重要的是提供社区的儿童及家属、小学生等居民参与的机会。举字牌活动充分提供居民参与的平台, 展示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精神, 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满足感及对服务活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2.3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完成社区服务的演出
演出过程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是服务主体。有专门的大学生志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服务活动。有专门的大学生负责音响。大学生按照自己策划的文艺活动序列表演出自己准备的集体舞蹈、歌曲、三句半、武术和朗诵等以及社区居民可参与的游戏。其中, 第一首集体舞蹈是两个年级的社会工作两个班合力完成的《小苹果》。服务活动的负责人的思考是利用小苹果进行开场宣传, 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来观看, 而且可以让社区居民参与到该舞蹈当中来。《小苹果》开跳后, 很多会跳舞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教师等都参与进行。跳舞是一个社区众人可以参与的活动。
4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服务效果与反思
4 . 1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自我成长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勇于走出课堂, 来到社区教职工往来的场地, 利用自己的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利用本次服务机会体验服务的整个过程, 从心理、语言组织等各方面提升社区工作服务的实务能力。这本来就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为未来社区工作的岗位打下基础。
4 . 2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体验志愿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 多数是大三的学生, 在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学习压力下, 能够挤出自己宝贵的课外时间, 利用晚上的时间积极进行排练, 在周六利用休息时间免费给社区居民进行服务活动。这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特别不易。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体验到服务别人, 快乐自己, 为自己的活动感到非常很自豪。
4.3 社区居民的参与
社区服务活动选择在没有棚顶、没有围墙但能容纳很多人从不同高度角度观看的篮球场, 所以活动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的观看。有坐在轮椅上的骨伤社区居民坐在阶梯上观看, 有拄着拐杖的老人站在高处观看。有很多推着婴儿车的社区居民来场地观看。有电动车上的行人, 还有驻足的行人。
当然, 社区服务活动的时间有限, 服务活动的节目质量有待提高, 社区服务的宣传需要加强,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人数需要增加, 更主要的是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规律性, 找到一支长期支持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是关键。可以从高校学者中发现更多服务社区的生机。
社区居民与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社区共同参与是更广泛、更直接、更有生机、更平等的参与, 属于公共社区控制。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社区文化服务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有深刻内涵的服务实践, 其深刻反应平等、参与的社区研究, 也是服务学习中大学课程学习与志愿服务的实体行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在中国高校课堂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艳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服务学习教学模式探索——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学习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 2008 (3) :18-21.
[3]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冯寿林, 刘小干, 冯小林.孔德学者观及对中国学者人才计划的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 2015 (7) :217-221.
社区工作者学习资料 篇3
一、课题提出背景
江苏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提出“五严”规范,利剑出鞘,直指当前教育两大积弊:一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二是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五严”规范重典治乱,针对教育的环境污染集中整治,减负增效,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主能力得到提高,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大有裨益。
但是,毋庸置疑,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校外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摆在面前的问题其实相当严峻。据对本施教区家庭调查,课外时间尤其是双休日、节假日,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占我们家访的49%,而这些老人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学生学习基本处于放流状态、无人监护的,占家访的35%,这类学生父母或者上班、打工,忙于事业无暇顾及,或者沉迷于娱乐休闲,甩手不管。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成长的,少之又少,令人担忧。
如何布好课外自主学习局?怎样盘活家校联系棋?我们认为,建设和发展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将同一社区或相邻社区的学生有序组织起来,让他们在校外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有其积极的意义。
基于以上考虑和认识,学校于2011年5月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报《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立足实践,完善调整,推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发展
自课题立项以来,长寿中学积极谋划学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积极开展学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取得以下成果:
(一)创建了“学校为主,依托社区,家庭为辅”闲暇日三结合活动模式
1.积极整合校园教育资源,拓展延伸,才艺双修。首先,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日活动观,具体细致地向学生讲述闲暇教育的知识,帮助、指导学生学会娱乐、休闲。其次,学校积极介入社区中心,与社区密切联系,广泛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社区文体活动基地,为学生提供闲暇日活动的平台;积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闲暇活动的场地、器材,使社区设备、场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千方百计组织各类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展示的平台,对闲暇日社区艺术培养、才艺展示、文学社读书社等活动成果进行展示、竞赛,激发学生社区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技能,发展能力。
2.充分依托社会活动资源,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江阴市各乡镇社会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又有发达的工商经济资源,更有浓厚的文化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和文体活动基地,让学生走向社会,依托活动基地,当一天农家书屋管理员、小区卫生巡视员,过一把社区小管家的瘾,参加读书分享、趣味科学实验、创意手工制作,开展调查研究、社会公益活动,利用社区设施开展文体活动等。社区成立“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组织学生读书、看报、观影,写读书体会、观后感,并评奖,还可开展棋类和球类比赛。这样不但丰富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双休日生活,还可以丰富村民的生活。
3.不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家校互动,同育英才。把闲暇日教育活动延续到家庭中,建立完善的家长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与家长达成共识,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向家长反馈,使家庭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如召开“家校联谊会”,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讨论交流,对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让学生家长走进学生活动场所实地察看学生学习、养成及各方面发展情况,营造“家校互动、同育英才”的育人环境;开展“亲子共行动”、“亲子共成长”活动,让有条件的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活动或在家庭中开展各类活动,如让孩子学会一项技能,亲子共同参加体育竞赛活动、才艺展示等。
(二)创立了“活动中心-教师志愿者-活动小组” 闲暇日三级有效指导体系
1.成立完善的社区活动指导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组建了由学校、政府(社区)、家长委员会组成的社区活动指导机构,负责制定闲暇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具体组织和安排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成员、任务,对学生闲暇日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家长反馈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总结研究情况,分析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共同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组建有志、有识、有智者组成的教师志愿者团队。社区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有赖于教师志愿者团队的无私奉献,所以,志愿参加社区义教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志于社区辅导的热心人。其次,他(她)应该是一个有识之士,必须对所指导的学习共同体活动安排进行全程指导,负责设计活动快餐、确定活动时间、统计活动情况、评价反馈活动情况、必要时要亲自参加到小组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进行亲情化、个性化指导,使指导工作做得深入、充分、全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他(她)还是一个智者,在他(她)的指导和引领下,孩子们的闲暇生活才是快乐的,充实的,有意义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才是富有魅力、卓有成效的。
3.以班级和社区两结合建立活动小组。作为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活动小组以自愿、互助、人员固定但活动形式相对灵活的原则组建。小组一般由8-10名学生组成,施行共同体成员轮值管理制度。每月末或每学期末各小组通过协商讨论制定出闲暇日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具体安排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成员、任务等。小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不但有共同的文化学习、实践探究,也有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修特长。轮值组长每周一次就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向教师志愿者汇报或提出修改意见。
(三)创设了“自主型、实践创新型、开放型”闲暇日“三型”活动内容
设计高效、丰富多彩的闲暇日学习生活内容,既能强化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巩固,又能激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延伸实践,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闲暇日社区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类型:
1.自主型活动内容。教师提供学生闲暇日在家复习或者社区中心学习选用的练习题库,即学习快餐(练习题形式多样,富有层次性,数量比较充足,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回校后要进行交流、评价。这样,把学校监督变成家长或学习共同体成员监督,把老师布置作业,变为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在较长的节假日中,教师设计预习或复习提纲,引导孩子自主进行预习或复习。
2.实践创新型活动内容。社区学习共同体要将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科技制作、分组调研、亲身体验等;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公益活动,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如适当安排一些参观旅游活动,要求学生建立实践活动记录本,写出活动感受、收获等。家长对活动写出反馈意见,教师对活动作出总结性评价。
3.开放型活动内容。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或通过调查生活事例为下周学习知识做准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上网查询、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查询、询问家长朋友、走向社会搞调查研究等方式完成。如利用走亲访友等机会,通过游记方式,结合各地特点,征集有关材料(如图片、影像等),写出感受、收获,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调查研究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并加入新的元素:对其进行诠释,对比中外传统节日的优缺点,以符合现代人民生活和思想意识为目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较长假期,教师可推荐几本中外名著,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适当的古诗文诵读任务,以帮助完成初中阶段背诵600首古诗的任务和弟子规、三字经等古诗文背诵任务。
(四)创新“学生、教师、班级”闲暇日三元评价、反馈机制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顺利、有效开展,有赖于闲暇日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
1.对学生的评价。一是社区教师志愿者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设计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自我评价表,从学习、实践探究活动、课外阅读、习惯养成、兴趣爱好等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体评价,每周教师进行一次抽查,了解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作为制定下一周指导方案的依据;二是设计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奖惩制度,定时对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情况开展评比活动,通过评比,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同时通过组织评比,学习共同体间观摩交流,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三是定期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对学生的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对开展活动好的共同体和学生个体评出星级小组和星级少年,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并把表彰情况通报学生家长。
2.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制定对教师志愿者的奖惩制度。学校对参与社区义教的教师实行特殊的评价政策,如学校为每名承担闲暇日学习、生活、活动指导的教师按规定多加工作量,优先安排教师志愿者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业务理论培训、教学研讨、进修考察等;对指导的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绩的,给予该教师相应的奖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社区学习共同体专题优质课、优秀教育论文、优秀教案、反思专题、金点子等评选活动,并根据奖惩制度对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
3.对班级的评价。学校制定实验班奖励制度。对社区学习共同体开展得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如通过评选“活动优胜班级”、“成果展示获胜团体”等活动对获胜班级进行奖励,累积总分作为班级评优的依据,对班级进行有效评价。
学校要对学生闲暇日社区学习生活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采取不同形式反馈给家长和社区,如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素质教育开放周或通过学生表现反馈卡、家校联系卡、校信通、小组互助反馈卡、给家长或给社区一封信、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媒体做专题节目等形式,加大反馈宣传力度,加强与家庭、社会沟通。
三、正视问题,总结反思,争取课题研究最大成效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课题组成员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部分课题组成员缺少将实践中的某些现象、想法、感受提炼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存在应付思想,缺少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
2.课题组研究人员比较少,单纯依靠这些老师来开展课题研究力量太小,而非实验的老师又认为课题研究是课题组的事情与己无关。那么,学校应以何种方式来调动更多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对积极参与研究的非课题组老师,又该如何进行评价,尚待进一步探索。
3.家校联动的乏力和无奈。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学生的家长各不相同。特别是少数一些长期在外而无暇顾及孩子闲暇生活的家庭,寻求联动就变得苍白和疲软,如何对这些家庭的学生施加特定的变量,也是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的内容之一。
社区工作者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为了谁?
或许大家都明白——居民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一切为了居民的幸福为目标,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利益出发,甩开膀子干,干成事、干好事,并坚持到底才是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才能与群众血肉联系。作为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我觉得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为居民办实事,为居民做好服务是我的根本。
我觉得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不因事小而不为。“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小事里蕴含着大事情,平凡里蕴含着不平凡,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与大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小事做好了,大事才能更好地完成。在新形势下,就要深入实际为群众办事。
二是不因事杂而乱为。社区的工作繁杂琐碎。每天发生的事情要记录详细,梳理清晰,有条不紊地去处理解决,不能乱为。重要的事情哪怕不休息,也不能因时间紧而影响居民的利益,时刻牢记居民的利益至高无上。
三是不因事难而怕为。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超出预见、超出职责、难以办理的事情。千万不要慌了阵脚,加强办事的灵活性,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请教。要做到特别能吃苦、肯干事、干好事并持之以恒。才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群众工作水平。
依靠谁?
一切依靠群众。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中珍藏着智慧,蕴藏着真理。记得郑本立副书记曾经很形象的比喻百姓是泥土,经过泥土洗礼过的干部才能满怀泥土的芬芳,才能朴实无华,我觉得这个比喻最贴切不过。是啊!身上带着这种泥土的干部自热而然的就能和群众走到一起,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既然泥土孕育了我们,我们也只有根植于泥土才能硕果累累,那么我们就扎扎实实的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吧。
我是谁?
我是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在今天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只是领导干部,我们一样也是这次活动的实践者,我们一样也可以有泥土般的芬芳,为人民服务没有大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实实在在。社区工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
让我们始终扎根于泥土,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但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我们每天都是群众路线的践行者。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基层干部身上都带着这种泥土的芳香,淡雅怡人,把群众远远的吸引来,大家就像一家人,你就像一台吸引剂、处理机,把群众的困难烦恼汇聚过来处理掉,我想这就是我们社区党的群众路线的目的所在,社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就真正落得实处了。
关于社区工作的学习心得 篇5
非常高兴参加了平房区民政局组织的社区(村)副主任培训班,有幸聆听了多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授讲师授课,各位讲师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了解社区和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并结合他的教学工作经验,讲了很多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事迹,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经过了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结合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社区的日常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物质上的快乐是最容易被弱化的,而只有精神上的快乐才能给人最长久的满足。如何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快乐?我想,我们应该从内心出发,让自己散播正能量,接收正能量。只有你散发出来的都是正能量的时候,你才会接收到正能量,你就会得到更多精神上的满足,获得无法被削弱的快乐。这种理论非常适合运用在街道社区工作中,社区工作的繁琐,很容易让人产生负能量,让人抱怨,但是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居民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如果我们有负能量传递给了居民,我们的工作肯定是不合格的。在工作中,我们要随时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每一位居民,面对每一项工作。
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作方案 篇6
来源:湖南常德民政时间:2011-04-08 08:26
为全面开展建设学习型社区活动,按照市创学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建设学习型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区创学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提高市民创新创业能力服务,为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以全面深化“三学一有”活动为载体,以前沿知识学习为重点,全面巩固和提升社区创学工作成果,努力建设一批学习型社区。
三、创学内容
1、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为目标,抓好以前沿知识、文明礼仪、道德建设和勤俭节约知识的学习。以“名家讲坛”、“民生讲堂”、“每月读一本好书”、“全民学习周、“三湘读书月”等品牌学习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前沿知识、文明礼仪、道德建设和勤俭节约知识的宣传普及、学习、讲座、竞赛和考试活动。开展以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为重点的前沿知识的学习。
2、加强创业技能学习培训。以社区市民学校为平台,在社区居民中深入开展创业技能学习培训活动,倡导社区居民拥有一门特长(或专长)。
3、开展“全民学习周”活动。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所在周,要在社区组织开展“全民学习周”活动。
4、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以倡导科学阅读、快乐阅读,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为目标,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促进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扎实开展“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指导全市476个社区开展以“读书、文明、和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向社区居民推荐了《读有所得》等一批阅读书目。以社区为单位邀请专家举办文化艺术、卫生保健、礼仪龙等方面的读书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英语角、读书沙龙、专题读书知识比赛等活动。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民政局成立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
熊国建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周晓平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市社区办,负责社区创学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作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
2、明确标准,狠抓落实。各社区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工作目标,建立学习委员会,制定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作规划、学习计划及学习制度,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通过建设学习型社区,提高社区文明水平。
3、狠抓宣传,营造氛围。与新闻部门紧密协作,广泛宣传先进的学习理念,挖掘、总结和推介学习典型,营造浓厚的创学氛围。
4、突出重点,提升影响。指导各社区认真开展“全民学习周”、“全面阅读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系列群众性的创学活动,帮助社区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不断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定期督导,严格考评。市建设学习型社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定期、不定期对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检查指导。各县市区要定期督促检查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严格考评,积极向市社区办推荐创学成效突出的社区,并作为社区工作评先的重要依据。(常德市民政局 郭欣)
琼河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实施方案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来源:琼河社区发布日期:2010/5/25 16:01:06访问次数:1019
根据市、区创建学习型社区要求,琼河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完善组织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引导社区居民确立清晰的共同学习愿望和终身学习理念。立足实际,开展各类内容健康、吸引力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普及性的宣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学习生活质量。琼河社区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创建以文化为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针对我们社区新村多、老人多、学校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外来人口多的“五多”特点,确定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三化”工作思路,即“社区教育多元化、全民教育经常化、经常教育社会化”,从而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的创建目标。
为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党委将本实施计划列入党委争创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组建“创建学习型社区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发挥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并以此为主阵地,在全社区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
二、工作对象
1、围绕精神养老,突出老人群体教育。老有所学是体现精神养老的最好方式,社区党委以老年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阵地的建设。健全老年文化活动室,给老人提供阅读、棋牌娱乐、健康咨询、健身辅导等服务。
2、围绕健康成长,突出少年群体的教育。独生子女教育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将以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青少年俱乐部为主阵地,成立“假期学堂”,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校外“四个一”教育活动。举办一次家长监护能力培训班,开展一次青少年心理咨询活动,组织青少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一次青少年“假如我是楼长”征文活动。
3、围绕就业问题,突出弱势群体的教育。针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多,文化素质偏低,再就业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将充分挖掘社区的技能资源,动员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班。其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初级操作、家政知识、其中包括保姆知识培训、烹饪培训、老年病人护理培训、家庭私托培训等。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
4、围绕学习类型,突出“双学” 群体的教育。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楼组的“双学”活动。社区妇联、老年体协、充分发挥社区家庭文化促进会的组织职能优势和民间人文资源的优势,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楼组,做到“家庭学习有亮点,楼组学习有特色”。
三、具体要求
1、突出老人教育群体,要与构筑健康型老龄社区相结合。琼河是个老龄化十分明显的社区,应以丰富老年居民的生活内涵,为老年人颐养身心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为指导,依据本计划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老年群体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教育活动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和教育方法。
2、突出青少年教育群体,要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相结合,并与辖区的中小学校沟通、协商,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抓好校外教育系列活动,并制定相应的评选方法和评选条件,评选出“十佳”关心下一代学习型家庭,“十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习型楼组。
3、突出弱势教育群体,要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相结合。一方面要抓好技能培训的落实,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再就业帮扶网络,收集互通用人岗位信息,积极推荐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上岗。
4、突出文化教育群体,要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相结合。展示社区居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氛围。成立一个社区读书协会。组织爱好读书的家庭谈读书体会,举办读书、文学成果展。开展一次科技、法律、卫生、健身进社区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环保、保健、健身、食品卫生、法律咨询等服务。组织一次社区居民才艺展示活动,内容包括编织、书画、收藏、文学、摄影、花卉、盆景等。
四、实施内容
1、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组织广大社区成员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政治理论素质。尤其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中央和省、市委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省会中心城区的现代化建设。
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根据社区成员自身特长和爱好,组织社区成员学习科普、书画、环保、保健、家政、安全以及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知识,丰富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促进社区成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要积极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结合自身特长,参加各种再就业培训,掌握再就业技能。
3、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组织广大社区成员学习市场经济理论、金融财务等方面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提高参与经济建设能力。组织广大社区成员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社区成员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民主自治的能力,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4、学习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知识。在社区广泛学习推广文明礼仪知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学习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
五、具体做法
1、建立组织抓落实
为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党委将本实施计划列入党委争创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将组建“创建学习型社区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定期督促检查,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创建合力。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意见,抓 好本单位在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中的制度、队伍、资金保障等社区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成立学习委员会,制定创建规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将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2、保障场地和设施建设。
学习型社区建设要以市民学校为阵地,充分整合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驻区单位、文化馆、图书馆等各种现有文化教育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实现设施利用的集约化和效益化;职能部门、街道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社区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活动室、阅报栏等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等重点部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有计划地做好建立社区图书室、配送图书、配建健身器材等工作,使社区都具备能够满足居民需要的学习教育设施和资源。
3、创新学习教育载体。
要努力探索和创新学习教育载体,借助双休、节庆、各类主题宣传日等时机广泛开展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大兴楼院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培育社区教育园地,开展社区讲坛、社区文明歌、科普进楼院等特色活动以及帮困助学、结对共学、示范导学等帮教活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教育品牌。要把创建学习型家庭作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基础,以加强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促进建立学习化的生活方式,以家庭学习化促社区学习化。
4、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社区教育队伍要内外结合、专兼结合,一方面注重发挥社区人才的优势,挖掘、调动社区内的科教人员、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人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同时积极引进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社会师资力量,通过聘请学习顾问、社区辅导员等形式,壮大社区学教队伍,组成社会力量、驻区单位及社区居民三方共同参与的社区学习教育骨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5、构建综合学习教育网络。
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融通,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确定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党员教育、青少年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流动人口教育、刑释解教人员教育等覆盖全面的学习教育体系,引导社区成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使终身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和每个人的内在要求,使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民主法律知识、现代工作技能等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形成社区群众人人爱学习、会学习、有条件学习、学有所益的氛围和环境,实现“社区为学习之地、居民为学习之人”的学习型社区创建目标。
6、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初探 篇7
关键词:移动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移动Web
0 引言
伴随着全球范围的无线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手机、Pocket PC、PDA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移动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实现,把人们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激发学习者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远程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极大提高学习效率,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
1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
传统的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技术支撑下的学习环境。而随着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学习社区产生了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数字化学习时代迈向了移动学习,同时也催生了新型的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支撑下的移动学习环境--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从传统的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解及移动学习的特征出发,我们不难把握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涵义。可以认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就是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新型移动学习环境支撑平台。在这种学习环境支撑平台上,拥有共同学习目标、兴趣的学习者可以形成新型的学习组织,建立学习共同体,突破传统虚拟学习社区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采用交流、讨论、互动、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移动学习。
2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原应用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以组织绩效为出发点,强调的是一种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智能型组织,能够快速地将智能与经验传播到整个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动机是内驱的,人们充满了对未来美好憧憬,并且通过学习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学习型组织”不应只是新能力的发展,而应是本质上,个体与整体之心智思考的转变。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理论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奠定了思想统一的基础,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信任以及对学习社区的认同。这种信任与认同有助于学习社区的和谐与发展,有利于社员个人的成长和集体的进步。
2.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对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和加涅等为代表的认知主义为基础的客观主义的有力批判和扬弃基础上,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社会建构主义的最大共同点出发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它是基于建构性的认识论,在当代哲学思潮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相互融合中逐渐发展起来,并演化出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者主张: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
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三部分主张不是各自独立,零乱组合,而是相互依存地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有一主导思想贯穿其中。这一主导思想是:承认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存在并可被认知,个体通过与社会的协商(主客体间的互动),充分利用符号、语言、活动等中介或个体中介,来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理论基础。学习强调知识经验的建构,移动学习更加强调基于社会、文化、情境的学习构建环境,而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正为这种社会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为移动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虚拟情境。
2.3 非正式学习理论
学习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两种基本形式,正式学习主要是指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和培训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形式。非正式学习广泛存在,它满足了大部分的学习需要,具有如下特点:
(1)非正式学习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不依赖他人的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导和主体。产生的非正式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全责。
(2)非正式学习是社会性的。非正式学习不像正式学习那样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元化的,包括家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电视、网络等大多媒体,是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获取的。
(3)非正式学习强调协作。在努力创造一种自我发展和探究氛围的同时,鼓励团队通对对话、反馈和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提高团队的集体智慧和绩效。因此,非正式学习更强调个体之间的协作,更强调交流共享。
移动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移动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非正式学习的过程,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为这种非正式学习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与交互环境,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保障,有利于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3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
3.1 突破时空的高度互动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是最有效的交互方式,互动性也最高。在交流互动的时候,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如果在师生地理位置分离的情况下,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互不复存在,一种方法就是通过Internet架设虚拟学习平台,组建虚拟学习社区,产生一定的交互,但是这种方式交互程度或多或少受到时空的限制,师生之间不能随时随地的产生交互。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架构虚拟学习社区,可以完全突破时空的限制,师生之间、会员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交流与互动。
3.2 个性化学习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可以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社区里的资源,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定制符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由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和地点。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设备,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里实现自主的个性化学习。
3.3 社会建构化知识共享
虚拟社区中的学习是建构在“虚拟世界”的环境中的,但是这种“虚拟世界”又是现实世界和真实情境的再现。由于移动学习所实现的时空突破,学习者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过特定的社会情境,将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即时地在呈现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其他学习者可以在社区里分享这种真实的社会建构的知识,加深彼此间的交流和经验共享。
可以看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可以实现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建构的知识经验的产生和分享,实现会员个人能力和社区集体智慧的共同提升。
4 结束语
Web2.0应用的普及,移动与互联网跨平台应用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网络向3G的过渡,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利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移动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与交流方式。然而,如何设计开发有效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以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
[2]刘柳.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学科学版),2006(6).
[3]柴晋颖,王飞绒.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及展望[J].情报杂志,2007 (5).
社区工作者学习资料 篇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面对现实,木渎镇成人教育中心在区教育局、镇党委和政府的统筹下,扎实推进终身教育;坚持以聚民心、创品牌为宗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领社区教育的新思想、新举措,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木渎,打造社区学习中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努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开展的全民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木渎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全国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等荣誉称号。
一、打造社区学习中心是建设学习型乡镇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均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学习型乡镇是木渎由小康向富裕转变的需要。为此,我们制定了《木渎镇社区教育2006-2015年发展规划》和《建设学习型木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面向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工作方针,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以成人教育中心为依托”的终身教育运作模式。在建设学习型木渎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打造社区学习中心的重要性。为了满足百姓的学习需求,我们将社区学习(成人教育)中心建设成一个能扮演各种重要角色的多用途学习中心,居民能充分利用它来进行目标多元及范围广泛的学习活动,这将让全体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机会享受各种学习的乐趣,并收到自我增值的效果,真正提升全民素质,助推木渎科学、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突出“三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民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 坚持“全民、全程、全方位”,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成人(社区)教育中心融合多种教育培训功能,挂有党(团)校、青少年校外教育总站、区科普学校、苏州市现代农民教育基地、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基地等20多个校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功能服务社区教育。
1.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我们和苏州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办学,开设“成人高考学历班”“一村一名大学生”“开放教育”等成人学历班,每年培养300名左右本专科学员。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在苏州市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中位居前列。木渎镇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9.98年,上升为2013年的13.8年。人口素质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木渎镇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为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2.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市民职业技能
全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社区、企业,广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市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5万人次。定期的岗位培训:企业法人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财务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电力操作人员培训等。不定期的短期培训:特殊工种、电工、电焊、钳工、叉车工等三十多个工种从业人员的培训,年培训超过8000人次。企业内部培训:以天马集团、中华园大酒店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为试点,积极开展对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再培训工作,年培训量达3.8万人次。专业技能培训:如与区人社局合作,平均每年培训2500人次以上;与财政部门共同开设了财会上岗证等专业技术培训,年培训量达4260人次。送教下乡:我们定期聘请农科教教授、专家去各村开展农业种植和经营项目的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技和灵活的经营手段,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农民技能素质的提升为木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我们通过广场文艺活动、社区主题活动、全民健身等形式,充实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广场文艺活动:全镇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00多场次。如“姑苏十二娘”的吴歌表演,青年歌手大奖赛,书画、服饰和苏绣等表演;每年五月、十月的广场文化月和木渎羊肉文化节,迎新春等大型广场文艺活动。此外,各社区小型文娱活动几乎天天有,歌迷会、戏曲会和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小团体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社区主题活动:举办木渎镇社区书场,聘请苏州评弹演员到各村、居委会定期演出,每年400多场;开设居民家门口的“市民大讲堂”,讲居民身边的好人好事,为社区居民讲授科普健康、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等知识。此外,我们定期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消防、妇幼保健等公益活动。展览展示活动:每年举办书画、摄影、集邮、收藏等展览展示活动10多期,为众多市民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老年体育协会,开展青少年活动项目。聘请专家对市民进行太极拳等培训活动,定期召开农民运动会。
4.开展各类人才培育,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新世纪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市民教育培训层次,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构筑木渎的“人才高地”。
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随着新产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出现,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我们常年开设计算机操作与维修、网络管理技师、平面设计师等十多项培训,年均培训量逾5万人次。近3年来,参与培训的市民达2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木渎镇启动了千名经济创新型人才培训活动,定期聘请专家教授来镇讲课,课程内容涵盖经营管理、金融等各个方面。此外,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合作举办 “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培养学员140多人。聘请名牌大学教授亲自授课,提高了木渎镇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满足了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
(二)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推进社区教育高位发展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教育内涵,扎实推进全镇终身教育,我们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及推行全民学习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新时期终身教育品牌,努力为木渎终身教育创造更为丰硕的社会效益。
1.以创建学习型乡镇为契机,着力打造万名市民读书活动品牌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要求,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兴起了学习型乡镇创建活动。2009年组织开展的首届“木渎镇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第二届读书月活动历时5个月,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该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2012年1月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以《水墨书香浸润古镇木渎》为题,介绍了木渎镇读书活动,国内几十家媒体和著名新闻网均进行了大量报道。“木渎镇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被评为“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2012年5月,木渎镇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绿色生活社区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做了交流。这些活动已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2.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品牌
在实施社区终身教育过程中,我们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注重富有时代特点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品牌的打造。2010年7月,我镇开通了全省首个乡镇级市民终身学习网——木渎镇市民终身学习网,搭建起了可供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分别开设了符合木渎百姓需求的12大类学习课程。目前课程已有2960多门,基本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据统计,自市民学习网开通以来,全镇网上实名注册人数已近9万人,平均每天上网学习人数逾2000人,网络学习平台已直接延伸到全镇各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各家各户,真正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格局。目前,木渎镇市民终身学习网点击量已超过416万次,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和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
3.以加强未成年人教育为抓手,着力打造青少年校外教育品牌
近几年,木渎镇专门成立了校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镇成人教育中心设立了总站,各村(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校外辅导站22个,实现了镇、村、社区(居委会)校外教育全覆盖的网络格局。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重点开展了6个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实施文化传统教育,激发青少年传承吴文化热情。三是组织文体兴趣活动,提高青少年综合实践能力。四是开展生活技能学习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五是开展读书成长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学习理念。六是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强化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识。活动平均每年有上万人次参加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获得了“苏州市优秀教育辅导(总)站”“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等荣誉称号。
4.以推进全民学习为终极目标,着力打造全民学习节示范品牌
2012年,我们启动了以“倡导全民学习、构建和谐木渎”为主题的木渎镇全民学习节,至今已举办三届。学习节活动时间跨度从每年4月至12月,学习活动主要围绕“二进、二百、三千、三万”(即绿色生活进小区、美丽木渎大讲堂进小区、百万市民网上学、百家企业系列学习活动、千名中小学生系列学习活动、千名适龄人员系列学习活动、千名农民实用技术学习活动、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万家学法建和谐活动,以及万名青年增知提技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展开,共举办了300多项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市民超过300万人次,覆盖全镇各类人群,规模空前,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涌现出了8个学习型村居委会(社区)、16家学习型企事业单位、 4465户学习型家庭和一大批学习之星。木渎镇全民学习节被评为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和吴中区八大新事之一,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并完善长效机制,学习型木渎已初露端倪。
【社区工作者学习资料】推荐阅读:
社区统战工作资料11-19
社区市民学校学习工作计划10-11
我的社区工作复习资料12-02
街道社区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8-02
光荣社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方案05-18
麻田社区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总结07-18
社区工作——社区实践报告12-17
北京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和谐社区建设11-14
社区健康社区工作汇报12-06
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规划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