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共8篇)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 篇1
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和审验、检验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营运车辆出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公司营运车辆的安全技术管理,保证公司营运车辆技术良好,充分发挥车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技术条件。预期未年审、年检、年检或年审不合格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二、任何人不得使用已经达到报废标准、检测不合格、非法改装、等不符合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以及其他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三、营运车辆安全技术要求:经检测其技术性能符合国家《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标准的要求,使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载重最应当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GB1589要求。
四、营运车辆的其他要求
1、营运车辆应按规定安装GPS卫星定位装置,保证GPS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2、营运车辆必须按要求配备安全带、灭火锤三角木、防滑链、故障车警告标志牌。
五、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应一车一档,购车日期、出厂合格证、技术参数表、购车发票、保险、道路运输证、行驶证、二级维护出厂合格证、等证件的复印件,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资料、车辆技术划分资料、大修记录、车辆修理及主要零部件更换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车辆四十五度角照片、运管和车管部门的检测单、车购税证明复印件、封面明确注车牌号、车型、营运线路、同时建立完整的车辆技术档案。
六、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
1、营运车辆应定期进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营运车辆每年进行一次。
2、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二、三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GT/T198规定执行。
七、营运车辆的检测、审验。
1、做好营运车辆的各种检测,审验,运管、交警部门每年对车辆一次。
2、车辆审验的内容包括交警部门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对车辆进行检测审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验内容主要有车辆违章情况、车辆技术性能情况、车辆技术档案车辆结构尺寸变动情况、按规定安装GPS监控仪情况。
八、车辆报废规定,营运车辆达到规定报废年限一律退出营运。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解体报废,交车辆回收公司处理。并到车管及运政部门办理车辆注销手续,建立营运车辆报废台账。回收证明和车辆注销手续存档。坚决禁止报废车辆拼装、改装继续从事营运。
九、营运车辆凡需改装改造的,必须报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批准执行,并办理手续方可实施。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 篇2
关键词:交通事故,轮胎痕迹,痕迹识别
一、车辆轮胎痕迹的理论基础
(一) 同一认定理论
同一认定指的是观察被研究对象的在某一方面的主要特性 (比如某一个人的特殊习惯动作或者是某一物体上的细节特征等) 。同一认定法作为轮胎痕迹检测的主要方法, 通过对案发现场的物体上, 如人体、车辆、道路, 所留下的留下的痕迹, 与被调查的目标对象上的某一处特征进行比对, 从而确定其痕迹是否源自同一物体。
(二) 种类认定理论
种类认定是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类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其共同具有的种类特征。这一特征作为其某个特定种类的共同特征, 在其他的种类中是无法体现的。
二、轮胎痕迹在交通事故现场的特性
机动车的轮胎作为机动车的关键部分, 承担着机动车的承重、牵引、转向、制动等重要任务, 是机动车的主要部件之一。轮胎与地面等物体进行接触, 在机动车行驶的时候, 会在与其接触的物体上留下痕迹。
(一) 轮胎宽度具有特定性
轮胎本身的宽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在轮胎痕迹的宽度上, 但是这不能说明轮胎的宽度完全就等同于轮胎痕迹的宽度。因为轮胎同其接触物体的接触宽度不但取决于轮胎自身的宽度, 还会受到机动车的制动情况、轮胎内气压、机动车载荷有一定的关系。每种类型的机动车都有其标准型号的轮胎, 每种型号的轮胎都具有其特定的尺寸。
(二) 轮胎花纹具有特定性
轮胎表面所具有的各种花纹, 被称作轮胎花纹。轮胎花纹是机动车在行驶中, 轮胎滚动时与接触物接触的重要部分。由于不同机动车所设计的用途、速度以及所行驶的路面条件不尽相同, 其所使用的轮胎上的花纹也不同。
(三) 轮胎面部磨损的特定性
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对轮胎表面造成不同的损伤, 并且每辆机动车都会形成不同的轮胎面不磨损, 它属于轮胎的唯一性, 所以它在锁定嫌疑车辆的过程中最常被用到。轮胎面部磨损有三种情况: (1) 轮胎面部的凸起花纹因磨损而变得细小, 形成不规则的花纹; (2) 轮调表面凸起的花纹开裂; (3) 轮胎表面花纹出现的孔洞等凹陷磨损。
三、事故现场轮胎痕迹的比较检验法
作为一种形象痕迹, 轮胎痕迹的检验通常都会采用比较检验法。就是将嫌疑车辆的轮胎痕迹取样, 并同事故现场的轮胎痕迹进行观察比较, 采取同一认定的原理, 判断其是否满足同一认定的原则, 以此来确定事故现场的痕迹是否为嫌疑车辆所留下。同时可以使用物质分析法、特征测量法和特征对照法, 依据作用方式、痕迹位置的契合程度来认定痕迹是否能够形成。
四、轮胎痕迹检验的新趋势
(一) 轮胎痕迹的显现技术
在事故现场留下轮胎痕迹的物体表面物质往往具有惰性, 由于现在检验手段和显影技术的局限, 很难检测出轮胎痕迹上的灰尘、橡胶颗粒等物质。因此, 在进行轮胎痕迹检验时, 不但要使用传统的检验手段, 同时需要应用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 如特种照相技术 (偏振光拍摄、红外光拍摄、紫外光拍摄等) 和其他痕迹显影技术 (灰尘指纹显影技术、血指纹显影技术等) , 来提高轮胎痕迹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 建立轮胎数据数据库
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现在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轮胎痕迹相当于每一辆机动车的“指纹”, 记录每一辆车的轮胎痕迹资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组建起一套完整的轮胎数据库, 这对轮胎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反观国外一些已经建立起轮胎痕迹数据库的国家, 其交通事故案件的侦破速度我国快得多、侦破速度高得多。由此可见, 应用数据库技术, 建立起一个全面、扩展性良好、稳定的, 包含机动车车型参数及特征、轮胎组成成分、轮胎花纹的量化特征、车辆行驶特点的综合型数据库, 用来分析比对事故现场机动车辆的轮胎痕迹、轮胎成分、轮胎磨损情况以及车辆行驶特点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 自动识别轮胎痕迹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等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应用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技术, 以传统的人工轮胎痕迹检测手段为基础, 建立起一套可以自动识别、智能分析的高科技轮胎检测系统。
将模糊识别技术、小波技术、人工视神经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综合运用, 在分析轮胎的花纹种类、量化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可以自动识别在不同条件下机动车轮胎痕迹的图像模型, 以及自动确定不同条件下机动车轮胎痕迹的图形预处理方法。
五、结语
轮胎痕迹检验结果是还原交通事故现场的有力依据, 也是侦破交通肇事案件、锁定犯罪嫌疑车辆、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有效证据。因此在交通事故高发的现今社会, 如何高效的应用轮胎痕迹检验技术, 是考验每一位处理交通事故的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合理的对交通事故的大数据进行分析, 制定更加科学的交通政策,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给社会以安定, 给人民以幸福。
参考文献
[1]陈强, 李江, 吴想等.轮胎痕迹识别算法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5 (1) .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 篇3
关键词:机动车;轮胎;痕迹检验;刑事案件
前言
随着我国逐年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也使得在刑事犯罪案件中车辆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地面轮胎划痕作为在犯案现场中最常用、并且最有用的痕迹物证之一。有效地证明了案件的真实情况,及其发生的原因和涉案车型。相关学者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运用此来更好的侦办有车辆痕迹的刑事案件。
一、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概论
(一)理论基础
(1)痕迹检验的同一认定:通过受审查客体与客体的某一些特性而留在案件现场车辆、人体以及道路上的痕迹,以判断二者是否出自同一客体。同一性认定也是在痕迹检验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方法。
(2)种类特性:在相同的条件下某一类客体上反映呈现的,而且不会出现在其他类别的客体上,即某一种客体上共同具有的特征总和。
(二)特定性概述
汽车的轮胎是承担和传递制动力、转向力、牵引力以及地面的反作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行驶汽车的时候,与客体接触的轮胎上便会留下相应的颜色、轮胎花纹、纹理的宽度、深度以及密度等痕迹。
(1)轮胎宽度:轮胎的截面宽度是作为轮胎痕迹检验时的宽度特性,虽然轮胎痕迹中与地面接触的痕迹与轮胎本身的宽度并非一致,这与车辆的负荷,轮胎的制动状态和气压等一些因素都有关系。但是各类不同的车辆的截面宽度都有其标准的配置型号,都是能够确定的。
(2)轮胎花纹:轮胎表面的纹路在设计中由于车辆的用途及速度不同,以及其适应的道路和其他的技术要求的不同,车辆轮胎的胎面花纹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轮胎痕迹检验时,利用轮胎的胎面花纹的特征,是可以推断出相应的车辆型号的。
(3)轮胎磨损:不同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使用方式都不一样,轮胎的磨损便也有所不同。轮胎的磨损特征是更加重要轮胎痕迹检验特征,是能够直接认定事故现场的轮胎痕迹是否出自嫌疑车辆的轮胎。此中轮胎磨损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①轮胎胎面花纹的磨损,包括了混合花纹、横向花纹、胎肩部凸起花纹、块状花纹以及棱边上面等所形成的磨损;②轮胎胎面在行驶过程中所形成的裂口和沟痕等;③轮胎胎面在行驶过程中所形成的小孔、小洞以及主体部分的缺失等。
二、目前主要的检验方法
在轮胎痕迹的检验方法中,有特征测量法、特征对照法、以及物质分析法和比较检验法。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检验方法。
特征测量法、物质分析法、以及特征对照法都是作为比较检验法的手段,通过对嫌疑车辆和事故现场的痕迹的特征的测量及对照,再通过现场物质和车辆轮胎上的物质的分析,才能得出事故现场和嫌疑车辆的相关数据,再对此数据进行比较检验。
比较检验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嫌疑车辆的轮胎胎面痕迹与事故现场遗留的车辆轮胎痕迹进行比较,通过其痕迹的位置,作用方式等进而得到是否与事故现场的车辆轮胎痕迹吻合的结果,以判定嫌疑车辆是否为事故车辆。
三、关于自动识别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车辆轮胎的痕迹的检验中,使用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了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加之由于在不同的轮胎胎面的花纹以及宽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更容易识别出车辆轮胎的胎面痕迹。但是我国目前的自动识别技术都还停留在初步发展的阶段,虽然能够根据轮胎痕迹得以判断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以及判断事故的碰撞点和轮胎痕迹的分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仍然需要抓紧建立起肇事案件的侦破系统,以及关于车辆型号、汽车部件等汽车资料,以及肇事车辆的肇事情况的数据库。才能更快速的处理犯罪案件,并有效地提升破案率。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显示技术
在车辆轮胎痕迹的交通事故现场中,轮胎的胎面痕迹大多是灰尘或者橡胶颗粒加层的痕迹,使得客体表面和轮胎胎面现实轮胎痕迹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而目前的显示技术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类问题。因此,因借鉴其他的显示成像以及图片处理的技术,研发出能更好的满足车辆轮胎痕迹检测要求的显示技术。
(二)建立数据库
从国外的交通事故案件的侦破经验分析,建立车辆轮胎痕迹的数据库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办案速度和准确率的。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对轮胎痕迹数据库的建立,严重的制约了我国轮胎痕迹技术的发展和有效应用。因此,急需建立车辆轮胎痕迹数据库,对车辆行驶、车型参数、车辆轮胎特性、轮胎花纹特征等的集中处理分析。才能更好的促使车辆轮胎痕迹的检测技术的发展。
(三)自动识别技术
车辆轮胎痕迹的自动识别技术,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只有更持续不断的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才能更有效率的处理交通事故。车辆轮胎痕迹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更快速的,准确率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特点。
轮胎痕迹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运用:①人T神经网络技术;②小波理论;③模糊识别技术;④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等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车辆轮胎痕迹网像的处理算法,从而建立起车辆轮胎痕迹的自动识别模型以及自动识别的查询平台。
五、总结
在降低犯罪事件发生率的同时,对于已发生的犯罪活动,对其的及时处理是当务之急。而在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对现场的遗留痕迹进行分析,以科学的技术发掘更多的线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车辆的轮胎痕迹则是在破案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证据之一。目前我国就车辆轮胎痕迹主要集中在对痕迹的特征、形成痕迹的条件的研究。对轮胎痕迹的自动识别技术才刚刚起步,还需抓紧发展,得以拉近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实现对交通事故处理的高效化。
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篇4
一、车辆应证照齐全有效,正确悬挂号牌,前挡风玻璃右上角张贴检验合格证和保险标志。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车辆实行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
三、营运车辆按照证件上规定的日期进行安全技术检测、审验,车辆年检之前必须按规定购买交强险、商业三者险、车辆损失险、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每行驶六个月进行一次二级维护。
四、危险品运输车辆统一安装使用营运车辆GPS车载设备,实施动态安全跟踪管理,提高企业的科技化水平。
五、车辆出车前必须按“公司出车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车辆的手续、车辆外貌、人员手续、灭火器、备胎、灯光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排除故障,严禁故障车辆上路。
六、车辆必须备齐防滑链、三角木、灭火器等器具,禁止安全设施不齐或失效的危险品车辆营运。
七、严禁超速行驶和违反公司限速规定。
八、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九、公司逐车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和事故处理记录,并组织员工学习安全事故案例,举一反三。预防事故的发生。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 篇5
培训时间:
考试时间: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得分:
一、判断题(20分)
()
1、CPQ3表示起重量为3吨,以汽油为燃料的平衡重式叉车。()
2、CTD0.5A表示第一次改进的起重量为0.5吨的前移式蓄电池叉车。
()
3、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1000mm左右。()
4、叉车无论载重量是多少最大起升高度是一样的。()
5、应当最大限度地提高叉车的行驶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6、叉车行驶时应当尽量缩小转弯半径以利行车安全。()
7、叉车轮距越大横向稳定性越好。
()
8、当货物无法用双叉叉起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9、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
()
10、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纵向稳定性,但对横向稳定性有损。
()11﹑叉车满载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会使叉车横向侧翻的可能性加大。
()
12、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多。()
13、叉车重心高度愈低,对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愈有利。()
14、重心越靠后,横向稳定性越好。
()
15、在搬运庞大物件时,物件档住驾驶员的视线,应倒开叉车。()
16、叉车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跨坡道行驶。()
17、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18、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19、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叉车可以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20、根据需要叉车可以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二、填空(40分)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
2、制动效能受()、()、()等影响。
3、厂内叉车具有()、()、()等特点。
4、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
5、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千米每小时。
6、安全教育包括()、()、()、()
7、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和()。
8、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
10、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等。
三、单选题(20分)
1、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 mm左右。A、500 B、800 C、1000
2、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 %。A、10 B、20 C、30
3、叉车链条的节距不得超出原长度的 %,否则应更换链条。A、4 B、8 C、10
4、叉车左、右货叉尖的高度差不得超过货叉水平段长度的 %。A、3 B、8 C、10
5、叉车在额定载荷下,l0min门架自沉量不大于 mm,倾角不大于0.5°。
A、10 B、20 C、30
6、叉车满载时起升速度不应低于标准值的。A、1/3 B、1/2 C、2/3
7、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
A、纵向稳定性 B、横向稳定性
8、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货物及货叉重心后移,货物与货叉以及叉车自重的合力重心后移会使
侧翻的可能性将愈大。
A、纵向 B、横向
9、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A、多 B、少 C、—样
10、重心越靠后,越有利于 稳定性。A、横向 B、纵向
四、多选题(20分)
1、叉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和轴距、轮距等。
A、额定最大起重量 B、载荷中心距 C、最大起升高度
D、自重
2、叉车行驶时,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门架后倾 B、货叉底端距地高度保持500mm
tk
C、物件挡住视线时倒开叉车 D、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
跨坡道行驶
3、叉车作业时,下列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A、严禁电瓶叉车的行驶和油泵电动机同时使用 B、叉载的重量应符合载荷中心曲线标志牌的规定 C、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D、当双叉无法完成作业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4、叉车作业时,下列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A、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B、叉车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C、不准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D、卸完货后,不必将货叉放到最低点也可回驶装货
5、叉车的稳定性实验包括:。
A、叉车满载码垛时的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 B、叉车满载行
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C、叉车空载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D、叉车爬坡时的稳定性 磷铵厂厂(场)内车辆驾驶安全技术考试
培训时间:
考试时间: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得分:
一、判断题(20分)
(√)
1、CPQ3表示起重量为3吨,以汽油为燃料的平衡重式叉车。(×)
2、CTD0.5A表示第一次改进的起重量为0.5吨的前移式蓄电池叉车。
(×)
3、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1000mm左右。(×)
4、叉车无论载重量是多少最大起升高度是一样的。(×)
5、应当最大限度地提高叉车的行驶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6、叉车行驶时应当尽量缩小转弯半径以利行车安全。(√)
7、叉车轮距越大横向稳定性越好。
(×)
8、当货物无法用双叉叉起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9、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
(√)
10、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纵向稳定性,但对横向稳定性有损。
(√)11﹑叉车满载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会使叉车横向侧翻的可能性加大。
(√)
12、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多。(√)
13、叉车重心高度愈低,对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愈有利。(×)
14、重心越靠后,横向稳定性越好。
(√)
15、在搬运庞大物件时,物件档住驾驶员的视线,应倒开叉车。(√)
16、叉车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跨坡道行驶。(√)
17、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18、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19、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叉车可以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20、根据需要叉车可以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二、填空(40分)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受(道路)、(气候条件)、(车型)等影响。
3、厂内叉车具有(转弯半径小)、(轮距窄)、(载货后重心偏高)等特点。
4、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连续机械运输)、(人力搬运)。
5、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5)千米每小时。
6、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7、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损失预防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
8、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厂内车辆违章驾驶)、(厂内车辆高速行驶)、(车辆技术状态不良)、(驾驶技术不熟练)、(厂内道路不好)。
10、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辅助标志)等。
三、单选题(20分)
1、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 A mm左右。A、500 B、800 C、1000
2、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 A %。A、10 B、20 C、30
3、叉车链条的节距不得超出原长度的 A %,否则应更换链条。A、4 B、8 C、10
4、叉车左、右货叉尖的高度差不得超过货叉水平段长度的 A %。A、3 B、8 C、10
5、叉车在额定载荷下,l0min门架自沉量不大于 B mm,倾角不大于0.5°。
A、10 B、20 C、30
6、叉车满载时起升速度不应低于标准值的 B。A、1/3 B、1/2 C、2/3
7、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 A。
A、纵向稳定性 B、横向稳定性
8、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货物及货叉重心后移,货物与货叉以及叉车自重的合力重心后移会使 B 侧翻的可能性将愈大。
A、纵向 B、横向
9、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 A。A、多 B、少 C、—样
10、重心越靠后,越有利于 B 稳定性。A、横向 B、纵向
四、多选题(20分)
1、叉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 ABC,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和轴距、轮距等。
A、额定最大起重量 B、载荷中心距 C、最大起升高度
D、自重
2、叉车行驶时,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CD。
A、门架后倾 B、货叉底端距地高度保持500mm
tk
C、物件挡住视线时倒开叉车 D、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
跨坡道行驶
3、叉车作业时,下列 ABC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A、严禁电瓶叉车的行驶和油泵电动机同时使用 B、叉载的重量应符合载荷中心曲线标志牌的规定 C、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D、当双叉无法完成作业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4、叉车作业时,下列 ABC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A、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B、叉车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C、不准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D、卸完货后,不必将货叉放到最低点也可回驶装货
5、叉车的稳定性实验包括: ABC。
A、叉车满载码垛时的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 B、叉车满载行
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 篇6
许可证书管理规范》 的通知
国质检监[2007]3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了保证安检机构资格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安检机构不断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规范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的印制、式样、发放、使用、更正、更换、收回、销毁等环节的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7号)的具体要求,总局制定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管理规范》,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
附件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管理规范》
二○○七年八月一日
附件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
一、总则
为了保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资格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安检机构检验技术水平,促进安检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总局令第87号)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二、督管理的范围
(一)安检机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对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工作人员的监督,对获得安检资格许可安检机构的日常监督,对未获得安检资格许可的机构开展安检活动的查处等。
(二)对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对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工作中涉及受理、审查、批准的有关人员的监督。
(三)对获得安检资格许可安检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资格有效性的情况,依法开展安检工作的情况;技术条件的保持情况;计量认证的保持情况、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情况及其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情况;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检验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等。
(四)对未获得安检资格许可的机构开展安检活动的查处主要包括:对未取得检验资格许可的机构擅自从事安
检活动的查处。
三、主要监管方式
(一)对安检机构资格许可行政审批人员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检查许可工作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行政相对人的投诉和有关工作汇报等方式进行。
(二)对安检机构的监管方式主要有:审核工作报告,联网监察,查阅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检验能力比对测试,征询有关方面意见,对日常投诉进行调查处理,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
1、审核工作报告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每年应组织对安检机构工作报告进行审核。工作报告应反映安检机构守法经营的自查、资格许可条件的保持等情况,主要包括:
(1)申请取证条件的保持情况,如检测设备计量检定或校准、使用、调整、维修、更换等情况,检验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内部质量管理工作情况等;
(2)机构名称、住所、法人代表、检测场所地址等变化情况;
(3)检验业务情况及有关变化;
(4)机动车安检许可证证书、编号和印章的使用情况;
(5)收费标准执行的情况;
(6)检验结论的异议处理情况;
(7)行政机关对本机构开展的监督检查情况;
(8)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说明的其他情况。
2、联网监察监管:通过计算机联网管理系统对安检工作进行适时、有效监管。联网监察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联网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检查安检机构检测线的检测情况,检查对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现行有效检验标准的执行情况;查阅检验报告;抽查是否存在不认真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是否存在超检验能力、超许可范围检验的现象。
3、查阅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对安检机构检验机动车的原始检验记录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数量一般应不低于安检机构当年检验机动车数量的5‰,但不少于50辆的报告和纪录。检查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有关规定,结论应真实、准确。同一辆机动车的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中的检验数据必须一致,若同一辆机动车的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中的检验数据不一致,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对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已实现联网监察安检机构的地区,可通过网络进行抽查。
4、检验能力比对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专家,每年对安检机构之间的检验能力进行测试、比对。
5、加强社会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过走访、电话、征求意见表、座谈会的方式保持与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被检车辆所有人或使用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征询他们对安检工作的建议和评价,就安检机构的检验流程、检验质量、收费标准等诸方面广泛地听取意见和要求,并及时汇总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反映的问题一经核实,均要求其限期整改,并跟踪检查。
6、对日常投诉进行调查处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接到投诉案件时,应及时做好记录、调查、处理、存档工作。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报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调查情况属实时,应对产生的原因、案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依法对责任机构进行处理。
7、定期、不定期监督抽查:主要检查常规检验资格安检机构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违纪的行为;检查检验工
作流程的符合性;检查计量认证证书和安检资格许可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检验所用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是否按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检查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是否正确、规范、保存完好。专项检查主要针对问题突出的有关项目组织开展的检查。
(1)定期监督检查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定期监督检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主要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不定期监督抽查主要针对审查安检机构工作报告中发现的问题和有关部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的抽查。
(2)根据工作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就专项内容进行检查,如检查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情况,是否有利用软件作假的情况,是否有漏检、少检项目或不检车只收费的情况等。
四、安检机构的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
(一)安检机构在取得安检资格许可后,应履行相应的职责:
1、要在许可范围内开展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
2、必须依法开展检测工作,并及时向委托人出具检验报告;
3、必须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检验规程和检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4、保持检验技术条件处于良好的状态,认真开展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建立严的格报告审批制度,认真审核检验结果,实行谁检验、谁审批、谁负责;
6、保持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联网网络通道的畅通;
7、立健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档案,并按规定保存、处置,为委托人保密有关信息;
8、要在每年12月底前,按规定要求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工作报告;
9、要及时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反映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中发现的普遍性安全质量问题,对重大普遍性安全质量问题,要在5个工作日内直接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递交书面报告;
10、要加强对检验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检验技术培训和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11、要积极配合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12、在停业或歇业申请提出的半年内,未经检验资格许可发证部门批准不得停业或歇业。
(二)安检机构的行为规范:
1、不得出让、转借安检资格许可证书;
2、不得出具虚假检测结果或报告;
3、不得少检、漏检或不按有效标准进行检验;
4、不得随意修改检测结果;
5、不得多收费或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检车;
6、不得指定被检车辆调整和维修的单位或个人;
7、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设备、仪器开展检测工作;
8、不受任何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失去公正性;
9、在工作中以权谋私、索要或收取礼品、礼金及其他物品,收取贿赂;
10、不得推诿或拒绝处理用户的投诉或异议;
11、不得使用无检验资格的人员进行检验。
五、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
(一)各级质量监督技术督部门要落实安检机构的监管职责,明确监管部门和责任。要加强对行政许可人员和监管人员的考核,依法行政,实现安检机构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广泛征询有关方面的意见,完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
(二)国家质检总局职责。
1、对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的安检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审批人员的管理制度情况、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许可工作质量以及对投诉的处理情况等。
2、对安检机构特殊检验资格行政审批人员实施审批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制度化管理。对安检机构特殊检验资格许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3、组织对特殊检验资格安检机构的首次定期监督检查,原则上在获证后6个月内进行。当安检机构资质许可条件保持良好、检验工作一致稳定时,可调整定期检查频次,放宽监督检查周期。
4、依据法律、法规等规定,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对安检机构实行制度化监管。
5、对安检机构检验工作质量以及投诉处理情况进行考核,对违法、违规特殊检验资格安检机构进行查处。
(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
1、对安检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行政审批人员实施审批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制度化管理。对安检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2、组织对常规检验资格安检机构的首次定期监督检查,原则上在获证后6个月内进行。当安检机构资质许可条件保持良好、检验工作一致稳定时,可调整定期检查频次,放宽监督检查周期。
3、对机动车安检机构自查工作加强监督,督促机动车安检机构按期提交工作报告;负责组织对安检机构提交的工作报告进行审查,并在监督检查记录中填写机动车安检机构自查情况记录和意见。
4、定期组织常规检验安检机构进行比对试验,全面掌握安检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安检机构的检验技术水平,对比对试验结果严重失真的安检机构,要责令限期整改。检验技术水平严重低下的安检机构,要暂停其检验资格许可。
5、定期举办关于安检机构监管的通报会,与安检机构实行互动,采取措施解决安检机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6、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对安检机构实行制度化监管。
7、对安检机构出现资质许可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用户投诉集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以及被举报时,及时组织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8、对安检机构检验工作质量以及投诉处理情况进行考核,对违法、违规安检机构进行查处。
9、可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所辖区域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安检机构进行查处,保护守法安检机构的合法权益。
(四)市(地)县质量监技术督部门职责。
1、定期对安检机构监管情况进行通报,要与检验资格安检机构实行互动,采取措施解决安检机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可依据法律、法规等规定,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实行制度化监管。
3、对获得检验资格的安检机构出现资质许可条件有重大变化、用户投诉集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以及被举报等情况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常规检验资格安检机构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4、要及时处理对安检机构的投诉,加强对安检机构检验工作质量考核,对违规安检机构进行查处。
5、认真开展对所辖区域内无证从事机动车安检的机构进行查处,保护守法机构的合法权益。
六、资格许可行政审批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求
(一)安检机构的资格审批有关人员要依法进行安检机构的受理、审查、批准。不得违反工作程序对安检机构进行许可。
(二)不得受理不符合设置规划的安检机构的资格许可申请。
(三)应在受理、审查、决定过程中,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受理人员应一次书面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除非现场能及时完成更改的。
(五)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六)监督人员应及时查处并报告安检机构的违法违规事实,积极查处无证安检的事件。
七、实施监督检查的要求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或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证件。
(二)工作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
(三)监督检查不得事先通知被检查安检机构检查内容。
(四)监督检查中不得妨碍安检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
(五)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安检机构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六)实施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对安检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应对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记录应当规范,文书式样应当统一,并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机构的代表签字确认。
八、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
(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当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被检查安检机构,同时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并公布检查结果。
(二)对监督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安检机构,应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安检机构整改完成后,应向组织检查的部门提交整改报告。组织检查的部门应对安检机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三)对监督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安检机构,依法实施处罚。
(四)依法对需要撤消特殊检验资格许可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提请国家质检总局撤消,并将有关材料报送国家质检总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消安检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的,应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五)安检机构的检验资格许可被撤销后,必须立即停止机动车安检活动。
九、违法行为的查处
(一)查处范围:
1、无证机构开展安检活动的;
2、无证机构伪造、冒用安检资格许可证证书、编号和检验专用印章的;
3、擅自变更检测场所地址开展安检活动的;
4、获证安检机构涂改、转让、出借安检资格许可证的;
5、获证安检机构计量认证证书或检验资格许可证书超过有效期或超越检验资格许可范围开展检验或超过检验能力出具检验报告的;
6、更改安检机构名称、住所、法人代表等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的。
(二)对无证安检的责任者,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视情节轻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获证安检机构未在检验报告上标明安检资格许可证编号和检验报告印章的,应当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两次通报批评不改的安检机构,应组织安检机构负责人进行学习,重新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检验资格培训和考核。
十、安检机构机资格许可的撤销和注销
(一)撤销机动车安检资格许可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审批机关应当撤销机动车安检资格许可,但是撤销机动车安检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除外: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准予机动车安检许可决定的;
2、超越法定职权做出准予机动车安检许可决定的;
3、违反法定程序做出准予机动车安检许可决定的;
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机动车安检许可的;
5、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安检许可的;
6、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伪造检测数的;
7、超越许可范围检测的;
8、聘用未经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
9、依法可以撤销机动车安检资格许可的其他情形。
(二)注销机动车安检资格许可的情况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审批机关应当注销机动车安检许可,并办理有关手续:
(1)被许可人不再从事机动车安检的;
(2)机动车安检许可有效期满未按规定重新申请取证的;
(3)法人资格依法终止的;
(4)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机动车安检许可的其他情形。
十一、机动车安检机构对机动车安检许可、行政处罚的异议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附件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管理规范
一、总则
(一)为了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的印制、式样、发放、使用、更正、更换、收回、销毁等环节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二)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是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对经审查合格的安检机构颁发的、准予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格证明文件的公开形式。证书只有正本,没有副本。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特殊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本行政区域内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证书的有效期自批准之日起3年。
二、许可证书的印制、式样
(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规定证书式样,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仿制。常规检验资格证书套印常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发证部门印章,特殊检验资格证书套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章。
(二)证书式样
1、证书应当载明机构名称、检验类别、检验范围、住所、检测地址、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日期。
2、证书上的机构名称应与企业、事业、社团法人证书上的名称相一致;
3、证书检验类别应注明取得的检验类别的种类,分为常规检验和特殊检验;
4、证书检验范围应注明现场条件审查确认的具有检验能力的车辆类型;
5、证书住所应注明企业、事业、社团法人证书住所地址;
6、证书检测地址应注明安检机构检测场所的地址;
7、证书编号按照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办理程序附件18许可证书的编号规则编写。
8、证书有效期应注明发证部门批准的许可截止日期。
9、图样见附件1。
三、证书的发放
(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本行政区域安检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的需要,向取得常规检验资格许可的安检机构发放常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在发放过程中如遇证书损坏、打印错误等情况,要在证书的中心位置标注“作废”字样,并做好登记。
(二)国家质检总局向取得特殊检验资格许可的安检机构发放特殊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在发放过程中如遇证书损坏、打印错误,要在证书的中心位置标注“作废”字样作废,并做好登记。
四、证书的使用
(一)安检机构应将检验资格证书悬挂在检测场所、客户能看到的明显位置。
(二)资格证书上凡有涂改、挖补或者损毁,该证书作废。
(三)资格证书仅供取得检验资格的安检机构使用,不得转借、出让。
五、证书的更换
(一)安检机构证书破损可辨认的,可向发证部门申请更换新证书,将原证书标注“作废”字样作废,并做好登记。
(二)安检机构取得资格许可证书后,需要变更机构名称或住所、减少检测车型或减少检测线、更换法人代表的,应向发证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变更条件的,发证部门收回原证书,更换新证书,原证书标注“作废”字样后收回,并做好登记。
六、证书的收回
安检机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被暂时停止检验资格的,由发证部门暂时收回证书,在恢复检验资格时发还,被撤销检验资格的,由发证部门收回证书,标注“作废”字样作废,并做好登记。
七、证书的销毁
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收回的作废证书,实行定期统一销毁。
八、其它情况的处理
(一)安检机构增项,包括在原机构内增加检测线、增加检测车型的,在满足区域安检机构设置规划的情况下可申请办理,取得资格许可的,应重新领取检验资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与原证书有效期保持相同。
(二)安检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注册地址、减少检测线等信息的,可申请证书变更,更换检验资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与原证书有效期保持相同。
(三)检验标准变更
1、安检依据的标准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决定现有检验资格的有效期,有关决定未发布前,安检机构原检验资格证书继续有效。
2、安检机构从事安检工作依据的标准内容变化较小的,安检机构应根据标准变化的要求,及时补充检测能力,安检机构持有的原检验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影响部分车型检验的按检验能力变更处理,更换证书,证书有效期与原证书有效期保持相同。
(四)证书有效期内,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标准及技术要求发生较大改变而修订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时,国家质检总局将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重新审查。对需要重新审查的,收回原有证书标注“作废”字样,重新颁发证书,对不需要重新进行现场审查的原有证书不变。
(五)在证书有效期内,安检机构的检测设备、检验技术人员发生较大变化的(包括检测线重大技术改造等),安检机构应当及时向其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原发证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重新组织进行现场审查。收回原有证书,标注“作废”字样作废,重新颁发证书。
(六)新建、迁址安检机构的取证
检验资格发证结束后,新建、迁址的安检机构申请取证的,向其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满足区域安检机构设置规划的,发证部门组织进行受理、审查、批准,发放检验资格证书,证书的有效期自批准之日起向后推三年。迁址安检机构原有证书收回,标注 “作废”字样收回。
(七)证书的补领
1、检验资格许可证证书遗失或者毁损,应当向安检机构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补领检验资格许可证申请。
2、由法定代表人携带法人证书和个人身份证件到发证部门登记,申请补发检验资格证书,并登报声明作废。
3、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自受理安检机构补领检验资格许可证申请之日起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收到安检机构补领检验资格许可证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完成申报材料的书面审核,并做出是否准予补领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重新颁发证书,有效期不变;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5、安检机构补领证书所需的材料,主要有:
(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补领申请书》。
(2)企业遗失、损毁声明原件。企业应在当地省级主要报纸上刊登遗失、损毁声明,并注明安检机构名称、检验类别、许可证编号、注册地址、检测地址及有效期。
(3)法人证书复印件一份,加盖公章。
(八)其他
1、证书变更后采用新的证书编号,补领的证书采用原编号,每个的编号其流水号从001开始。
车辆送修前的检验要求和检验内容 篇7
车辆送修前, 必须经过检验, 以确定其完整性和它的技术状况;同时也为核定各类车型统一修理工时和费用定额等提供必要的依据。为避免车辆 (或总成) 在送修前乱拆乱换, 造成修理备料困难、修理成本提高、修理时间延长;同时产生人为的故障及工时和材料的浪费, 送修的车辆必须符合送修车辆装备的规定。
经过技术鉴定需要送修的车辆, 除肇事或特殊情况外, 应保持行驶状态, 车辆装备齐全, 不允许随意拆换零部件;各总成应在装合状态;零部件及附件均不得拆换或缺少。随车工具不属于汽车附件的范围, 应由车主自行保管;送修车辆必须配齐轮胎, 并按规定充足气压。车辆送修时, 还应将车辆的有关技术资料随同送厂, 承修方与托修方共同填写车辆交接清单、维修合同、检验记录等, 办理交接手续。
送修车辆的检验, 应由修理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交接时除核对上述送修装备外, 还应通过对汽车的使用情况调查, 外部检视和路试, 以确定其技术状况, 为安排修车作业提供可靠的依据。接收送修车时, 修理厂家应向车主了解车历:已行驶里程, 润燃油料的消耗量和其它技术状况的变化特征;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情况, 有哪些明显的损坏特征, 以及典型故障迹象, 均作为判定其技术状况的初步依据。
一、送修车辆静态的外部检验内容
1.察看车容:
其外观有无明显缺陷损伤, 各部零部件是否齐全;
2.检视重要基础件:
如缸体、缸盖、变速器壳, 前后桥及车架, 是否有明显变形、破损和渗漏之处;
3.察看安全机构:
转向、传动、制动等装置是否有松动;有无渗漏和缺损等异常情况;检视车厢、驾驶室、座垫靠椅、玻璃及内装饰的破损情况;察看轮胎磨损情况, 有无异常磨损特征, 必要时查明原因。对上述情况, 除了做好记录之外, 有条件的厂家还可摄影或录象备查。
二、送修车辆动态检验内容
送修车辆进行动态路试检验, 进一步判断车辆的发动机动力性能及底盘各总成的技术状况。其内容有:
1.发动机运行情况:察听有无异响;各级运行速度是否正常;尾气排放烟色是否有过浓现象;机油压力和冷却水温度是否正常;
2.汽车起步情况:查看各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转动方向盘概略检查其转动间隙;检查离合器和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及手制动杆的制动行程等。车辆起步时检查离合器分离是否有异响, 有无发抖和打滑现象;制动是否发咬、后桥有无异响;
3.汽车运行情况:通过不同车速行驶, 查听发动机和变速器及后桥内有无异常响声;制动是否良好, 转向是否灵活;变速器有无跳挡;车速高时, 传动轴有无异响;各轴承及密封部位有无渗漏或发热现象;
4.汽车行驶后的情况:察看有无渗漏油、水、气等异常现象;各部温度是否正常。
通过上述静态和动态的检验, 再经过分析判断, 作出比较明确的重点检修项目, 制定相应的修理方案。检验时对以上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交承修人员, 以供修理过程中参考。
车辆送修前的检验是其进厂修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维修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认真做好, 才能有利于保证送修车辆的修复质量, 以达到修理规范, 减少质量纠纷, 做到及时、快捷、质高、低耗。让用户满意提车, 放心使用。
乙方对送修的车辆, 送交人必须交代清楚车辆修理的部位与项目, 清点好随车工具, 有关证件当面交清, 车内不要放贵重的物品和钱物。更换的零件必须乙方确认, 包括拆卸下来的旧零件, 若发现更换的是旧零件, 乙方有权向甲方追究零件和工时费2倍的赔偿。
浅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质量管理 篇8
关键词:机动车;安全检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071-0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能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但是,却存在着少数经营者见利忘义、违规检验、出具虚假报告,缺失了对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的技术监督,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扰乱了检测市场。在本文中,笔者就最近我市发生的一系列虚假报告案件,谈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社会化经营条件下的质量管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社会化,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依法申办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机构,经资质认定合格取得检验许可后即可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测,出具第三方公正检测报告。公安车管部门负责对检测工作进行日常业务指导和监督、车辆唯一性确认及核发检验合格标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计量认证、资格许可管理,对检测设备进行法制检定,对行政许可能力条件的保持和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车管业务质量影响检验质量。车辆定型生产销售后由车管部门依法登记管理,登记内容是机动车检验的依据之一,登记内容决定检验结果的判定。1、注册登记查验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有些厂家为迎合车主的需要不按批准车型生产和核发合格证,为了增加销售量甚至出售非完整车辆,由车主进行货厢加工,一些车辆实测质量参数、车身尺寸参数与车辆合格证参数不符,不严格查验予以纠正,将使新注册车辆实际参数与行驶证记录参数不符,影响在用车检验和判断。2、机动车委托异地检验业务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如不严格审核委托检验实质性条件,规范委托行为,将出现大量车辆委托到一个违规检验机构办理检验业务,出具虚假报告,扰乱检验秩序。3、车辆识别代码锈蚀重新打刻和发动机、车架更新后打刻原编号,如不能确立或共享车辆识别代码VIN原始拓印记录比对确认其合法性,将不利于套牌车和拼装车的识别,影响检验质量。
(二)资质认定评审对检测能力的影响。《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的要求,是检测质量的基本保证。评审时如仅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的外在形式进行符合性审核,忽略条款实效性和运用条件的能力审核或者脱立日常工作状态评审,评审环境偏离实际工作环境,将使评审结果失真,不能正确反映实验室实际检测能力,进而影响检验质量。
(三)检验机构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安检机构在社会化经营过程中,如果偏离检验机构公平、公正的服务性质,弱化技术标准,放弃社会责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影响检验质量。
(四)车主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车主参加检测是为了正确反映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凭安检合格的报告向公安车管部门申请检验合格标志,取得车辆上路行驶的资格。如果车主忽视车况以弄虚作假取得书面合格报告为目的,将会影响检验结果。
二、应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措施
(一)提高车管业务水平,促进检验质量。当前我国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项目需要依靠人工检验,如对车辆外廓尺寸的检验,对车架号码的比对验证,等等。为减少主观人为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公安车管部门应提高车管业务水平。1、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实现汽车目录公告参数及图像与车辆实物的自动比对,减少人工对车型认定的影响,为注册登记提供客观的依据,保证汽车实物与登记车型参数的一致性。2、委托异地检验可设立申请条件,证实该车在异地长期使用,有在异地检验的必要性,在委托书上粘贴不能涂改的经注册车管机关审核合格的车辆识别代码VIN拓印,防止套牌车、改型车为躲避本地原始记录的查验故意到异地检验或在外地违规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获取检验合格标志。3、车辆识别代码VIN拓印膜是车辆的实物标识,是确认车辆唯一性的关键依据,车管部门应使原始记录的拓印膜不被更改替换并记录连贯,也可以电子信息形式实现自动比对,为检验车辆提供准确的比对信息。
(二)严格资质评审,优胜劣汰。资质认定评审是对检测机构的能力认定,应在实际工作环境、工作量中进行验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技术检测的实施行为进行现场情景模拟考核,检查实施行为的有效性和常态性。避免外借人员参评或平常技术人员不在岗、超量检测等妨碍检测质量的行为,保证评审结果与日常检测能力的一致性,促进检验机构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检测质量。
(三)完善服务,提升区域竞争力。机动车安检机构经省级以上质监局统筹规化按片设立,方便车主就近检测为原则。安检机构应忠实企业服务宗旨,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结合区位优势以发展检测技术为核心,为车主提供科学、精确的检测数据,获取车主信赖和支持,以车辆调校、维修保养技术为支撑,快速、准确地排除不合格车辆故障,提高检验合格率,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创建舒适、便利的检测环境,充分满足车主的正当消费需求,提高竞争能力。
(四)树立安全风险意识,维护结果的真实性。车主应树立安全风险意识,车辆安全检测结果是判断和评估车辆安全性能的依据。检测结果或检测车辆的虚假会使报告没有评价功能,不能有效筛选车辆故障隐患,增加行车安全风险。车主应真实参检,发挥检测的评判作用,正确认识汽车性能。提高检验合格率以车辆维护和保养为前提,保持车辆的安全性能为根本。同时在年检期满前3月内合理安排参检时间,为检验不合格时留下充足的维修时间,避免年检到期失去上路行驶资格而弄虚作假急于求成的行为。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
参考文献:
[1]刘卓慧.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推荐阅读:
车辆主动安全技术09-25
车辆驾驶安全技术交底12-16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10-16
车辆安全01-08
车辆安全体系11-09
车辆安全性06-18
车辆交通安全08-20
车辆设备安全检查08-23
车辆安全隐患整改09-20
车辆安全检查制度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