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性

2024-06-18

车辆安全性(精选12篇)

车辆安全性 篇1

1 概述

近年来,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中得到逐步的推广和应用,如北京地铁太平湖车辆段、万柳车辆段,杭州地铁七堡车辆段、宁波地铁、成都地铁、昆明地铁等。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可自动判别通过车辆的车轮外形几何尺寸、踏面平轮故障、受电弓滑板磨耗、中心线偏差和受电弓工作位接触压力等,同时实现车顶异物状况查看、受电弓磨耗及压力报警、车辆轴承温度监控、车轮状况自动判别、列车车号自动识别、运行方向、自动测速和自动计辆、计轴等功能。在地铁车辆段中,车辆安全检测系统一般包括轮对几何尺寸检测系统、车轮擦伤检测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受电弓磨耗及中心线检测系统、受电弓压力检测系统、安防系统,其中在接触轨受电的线路上,不设受电弓磨耗及中心线检测系统、受电弓压力检测系统。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在土建及各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站场、建筑、结构、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低压配电与照明、通信、信号、轨道等专业,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匹配,称为技术接口。各专业只有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方能使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设备顺利安装,运行安全、可靠,达到设备功能的最大化。

本文分析了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在土建设计时各专业的接口,以供参考。

2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实物介绍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要满足其功能需要在列车入库线上设置相应的检测设备及相关的基建部分,主要包括整体道床、检测棚、现场设备间及远程控制中心。检测棚、现场设备间、远程控制中心及安防系统的相互关系,详见图1所示。

整体道床、检测棚及安装的检测设备如图2所示。

现场设备间主要为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控制室、配电室、主要负责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处理、形成检测结果。现场设备间有条件时,应紧邻检测设备设置,条件困难时,到检测设备的距离应不大于20m。现场设备间如图3所示。

远程控制中心为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终端,检测的数据及分析报告在远程控制中心实现下载、打印。远程控制中心一般设置在车辆段的调度中心。

3 车辆段安全检测系统的技术接口

3.1 与站场专业接口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设备安装的轨道需要位于车辆出入段线的入段线上,安装处至少有60m长的平直线路,且列车的通过速度不大于15km/h,因此,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在设计时需提供设备安装线路的位置给站场专业。

3.2 与轨道专业接口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安装位置需考虑20m的60kg/m钢轨线路,道床类型为整体道床。由于车辆段段内道床类型一般为碎石道床,钢轨类型为50kg/m钢轨,因此,在整体道床和碎石道床之间及60kg/m钢轨和50kg/m之间设置过渡段,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m。

另外,整体道床需考虑排水,道床两侧需设置排水沟;道床内需考虑各种管线的预埋及电缆沟。

3.3 与建筑专业接口

如前所述,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设备安装现场需设置检测棚和现场设备间。检测棚轴线尺寸:20m×6.0m,检测棚的净空需满足限界要求。设备间轴线尺寸:10m×3.0m,净空高于3m,墙面及顶棚作防尘处理,地面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设备间地面预埋φ120mm镀锌管6根至整体道床电缆沟底(轮对及受电弓线缆用),埋设深度比附近地面低800mm,设备间设防盗门窗。建筑设计风格应与车辆段内大库统一。

3.4 与结构专业接口

轮对动态检测装置设整体道床20m×4.22m,整体道床两端设置过渡段各10m,整体道床及过渡段基础均按照在动载荷(轴重≤14t,速度=20km/h)条件下不开裂、不下沉。

整体道床上部设挡光棚,挡光棚需按当地最大风力考虑结构设计,立柱的基础在北方高寒地区应考虑增加防冻处理。

3.5 与通风空调专业接口

设备间需设轴流风机机械通风。

3.6 与给排水及消防专业接口

整体道床的排水沟应与室外给排水相接。设备间需设置洗手池1处,需考虑上下水设施。

3.7 与低压配电和照明专业接口

现场设备间需提供30kW/380V动力用电。各间设380V、220V/20A电源插座各1个,预留3相空调插座1个。各面墙设置220V/10A五孔插座各1个,共4个,20A/220V插座1个。设备现场要求制作系统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远程控制室应设远程监控室用电5kW/220V。防雷接地要求不大于4Ω。

3.8 与通信专业接口

现场设备间需设铁路直拨电话一部。现场设备间与远程控制室间需设6芯单模信号光缆两根,分别用于轮对检测和受电弓检测。

3.9 与信号专业接口

因探伤设备模块需要探伤钢轨连接并接地,要影响轨道电路和地铁列车的回流,因此探伤钢轨需屏蔽在外,探伤钢轨区域两端需设置绝缘接头。

3.1 0 与接触网专业接口

检测棚区段接触网高度为6000mm,内不允许安装吊弦;接触网与检测棚间的防护距离需符合铁路标准,检测棚两端各10m外设隔离开关。

3.1 1 与综合监控专业接口

安防系统需纳入车辆段整个安防系统,便于信息共享,统一管理。

4 界面划分

界面划分主要分析专业之间技术接口设计界面划分、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设备招标范围的的建议,供设计及设备招标时参考。

专业之间技术接口如图4所示。轨道专业与建筑专业的界面划分建议如下:平面上以整体道床及两侧排水沟(一般与电缆沟共用)范围即线路中心线两侧各2110mm范围为分界点,竖向上以整体道床下碎石垫层为分界点,线路两侧2110mm范围以内及整体道床厚度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预埋管线、轨道支撑块)为轨道专业设计,以外为建筑专业设计。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设备供货商供货范围的建议如下: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设备一套、负责60kg/m探伤钢轨的加工(钢轨可由车辆段轨道专业负责)、提供各检测模块预埋件、空气压缩机2台、控制柜3台、远程控制中心的液晶显示器、台式电脑、打印机。

5 结语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是车辆段的一个重要设备,其在车辆段土建、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涉及专业众多,接口较复杂。本文分析该设备与车辆段各设计专业的接口,提出了设计时主要专业间的设备界面划分和招标范围的建议,仅供设计或设备招标时参考。

摘要:介绍了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功能及组成,并分析了该设备在地铁车辆段土建、系统设计时与各专业的接口,提出了设计时主要专业间的设备界面划分和招标范围的建议。

关键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地铁车辆段,接口,界面划分,招标范围

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董向阳.地铁建设中的技术接口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3):16-19.

[3]赖于坚.地铁车辆段三大检修工艺设备的技术接口[J].都市快轨交通,2007(5):92-95.

[4]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车辆安全检测系统技术规格书[G].昆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2011.

车辆安全性 篇2

同志们:

根据当前季节的特点,结合我团实际,今天我主要就如何加强车辆安全管理、预防车辆事故和大家一道共同学习,希望在目前交通事故的多发期,能够和大家一起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预防车辆事故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我想,我们在各级首长都非常重视、机关基层都密切关注的同时,还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清形势,端正指导思想,增强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近几年,“两防”工作一直困扰着部队各级领导和部门。特别是车辆亡人事故居高不下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到抓好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各单位党委支部和主官要高度重视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把预防车辆事故纳入“两防”工作重点,作为防事故工作的重中之重,定期分析形势,查找隐患,做到“警钟长鸣”。二是要主动处理好积极主动抓与消极被动防的关系,坚决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目前看,为什么我们有些单位找一名比较把握的常用车司机很困难,就是因为有些单位为了保安全,平时不带副司机,除了几名常用国司机外,其它司机始终得不到煅练。所以这种消极保安全的做法,必须要坚决的克服。三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在落实上下功夫。目前,各种

制度、措施和规定都比较多也比较全,关键是抓好落实问题。有些事上级规定的很具体,但在抓落实上大打折扣。还有一种现象是单位出了解事故,就紧得要命,不出事就无人过问。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这种“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在常抓不懈上下功夫。

二、抓住重点,增强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善于抓住重点,解决薄弱环节,是做好车辆防事故工作的关节点,也是我们抓安全工作的着力点。结合团队实际,我们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要抓干部。干部是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一样,关键在于干部是否有责任心和相应的管理能力。当前,首先是解决干部愿管、敢管的问题。我们的各级领导和主要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教育,增强其职责意识;一方面,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提高车管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防车辆事故的能力。通过培训轮训、在职学习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使其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从而达到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和敢管会管的目的。团应每季度对车管干部进行一次集训,各营汽车助理在结合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应每月对所属司机进行一到两次防车辆事故教育,提高自己和司机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

二要抓小远散。小远散单位大多驻地偏僻分散,通讯不畅。“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落实,领导不坚强”的问题在一些小远散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克服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逐项逐个单位的抓好落实。一是要要求小远散单位按要求选好配强骨干,配备好正副司机和带车干部并强化司机对车辆的正确使用。二是

要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与小远散单位车辆管理相适应的有关制度规范。约束小远散单位按章办事。根治“天高皇帝远”,出车自己管,想跑多远跑多远的问题。机关部门监管的同时,小远散单位的主官要认真查找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三要抓季节预防。车辆事故的发生与防止,与其它事物一样,有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安全行车规律,牢牢把握安全行车的主动权。第一季度,部队动车相对较少,营连应组织司机大力开展“条例法规”宣传学习活动,打牢工作基础。二季度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动车数量增多,各营连尤其是汽车连,要突出搞好司机的教育和整顿,提高司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三季度是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时节,也是事故的多发时期。因此,我们应该从制度、从人员、从车辆车况等方面着重进行预防。同时,组织开展好“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四委度的重点是抓好冬季冰雪路的驾驶教育,封存保养好车辆,控制动车数量,善始善终做好全年的车辆安全收尾工作并争取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打牢基础,提高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目前,部分驾驶员思想素质不高,法纪观念不强,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已成为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司机的管理教育。通过交通法规、职业道德、安全乘车等知识的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其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避免可能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一是要“警钟长鸣”。营连尤其是是汽车

连应经常对司机进行教育整顿,同进,不定期检查教育落实情况,检查司机作风的优劣,有无酒后开车、强行超车、违章行车、开霸王车行为。一经发现,都要视情节给予处分。以此,作为反面教材,给其他司机以警示。二是要“小题大做”。对司机出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论大小,都要“举一反

三、以小见大”去积极的推测可能出现的其它问题。人而增强预防事故的针对性。三是要“旧帐新翻”。通过共同回顾以往部队发生过的车辆事故,使广大官兵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在任务转换、季节变化等时机,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机关相关部门可将本单位近二十年来发生的车辆事故,以不同类型编辑成册,作为反面教材下发连队,引导干部、司机认真学习。通过算“军地的不良影响帐”、“父母亲友的痛苦帐”“国家军队的经济帐”,使车管干部和司机从中吸取教训并打牢预防车辆事故的思想烙印。四是要搞好“随机教育”。带车干部在行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沿途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精力分散时及时提醒;违章违纪时及时制止;过分疲劳时及时休息),提醒并教育司机增强预防意识,避免车辆事故。

二要抓好新司机的训练。司机从司训大队回团后,车管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一次摸底考核,了解其基本技能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所属连队及所属营汽车助理,使营连队干部心中有数。其后,在复训时机针对不足有目的的进行训练,提高司机的整体训练水平。从而预防因技术不过关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三要抓好驾驶员持证上山岗。司机要实行分级达标,持证上岗。担任常用车司机的驾驶员必须经过运输股进行思想作风、遵章守纪、专业技术严格考核合格后,持集团军规定并统一制做的“准驾证”方可驾驶车辆。今后,团运输股将每年结合驾驶员审验,对驾驶员进行技术等级考核评定,对不合格者,将准让其单独驾驶车辆。

四、严格制度,增强以法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预防车辆事故,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关键是要有老实的工作态度,依照交通法规、安全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认真学习好集团军近期制定的 <预防车辆事故六条规定>和<驾驶员手册>,使管车与动车人员时刻按规定行车,经常按要求管车。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严格车辆的使用管理,严禁私自出车和超规定动用车辆。二要严格车辆审批权限,杜绝无经审批随意运用车辆。三要严格出车手续,按规定手续不者车场值班员不给发放驾驶证和点火开头钥匙。四要严格检查登记,哨兵对“四证、一令”出车手续进行登记,手续不全不准出营门。部队就寝后车辆出入营门,必须报团119值班室批准后,哨兵方可放行。五是要健全安全设施、标志,控制好行车速度和停车位置,防止车辆非正常行驶、停放造成人员伤亡或营房营具损坏。

五、建立奖惩机制,激发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车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责任事故和案件,在严肃查处当事者责任的同时,从重查处当事人以上三级领导者的责任。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记过的记过、该移交司法机关作刑事处理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集团军规定:“受到处分的单位当年取消评先进资格,受处分分队单位的主官当年不得晋升、驾驶员当年不得入党、考学、套改士官,士官当年不得晋级。对不执行上级规定造成车辆事故的,对责任人要加重处罚,驾驶员开除司机队伍”。

油田特种车辆安全管理对策 篇3

关键词:油田;特种车辆;管理

前言:在油田的测井作业与井下作业中,特种车辆是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只有加强了特种车辆科学、规范的管理、运作,才能确保作业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使得石油资源在开采作业等方面平稳的运行。

1.车辆类型及特征

1.1井下系统车辆

(1)井架车,主要用于立、倒及转运采油架。其车身超长,通常为15至20m,车高超高,通常为4至4.5m。

(2)液压运管车,主要用于运载油管等管材。其车身超长,通常为10至12m,车宽超宽,通常为2.6至4m。

(3)吊车,重要的起重设备。超长,约10至15m,车体超重,自重可达10至20t。

(4)水泥车,主要用于固井注水泥。其车身超高,约3.5至4m。

(5)地锚车,可用于修井与快速装卸井架绷绳。车身超高,约4m左右。

(6)罐车,用于装运液、气及粉状货物等。其车身超长,约10至12m,车体超宽,约2.6至4m。

以上特种车辆中,由于其超长、超高、超宽、超重的特点,极易造成事故,如交通事故,财产的损失,甚至于给人员带来伤害。

1.2测井系统车辆[1]

(1)测井仪器车,易发生触电事故。

(2)测井绞车,车辆容易移位,导致设备与人员的受到损害。

(3)测井井架车,车体超重、超长。

(4)运输火工器材车辆,易遗失器材。

(5)运输放射源车辆,易发生泄漏事故。

2.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安全制度

2.1.1巡回检查

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应严格按照并坚持以“三检查”为核心进行车辆的安全巡回检查,争取做到万无一失,排除事故于端倪之中。首先,特种车辆在准备行车之前,相关驾驶人员应对车辆进行仔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存在的隐患。接着,当车辆在井下连续行驶达到30至60km时,应停止运行,再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行驶途中的安全隐患。最后,归队后的车辆还应继续进行检查,发现并排除运行后的隐患,为下次的出车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车队还应该注意换季、节前与专项等检查。

2.1.2坚持保养制

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应该按照车辆保养维护手册,依据相关的内容、条例等,对车辆进行仔细的护理,特别是车辆平台上部分,需严格依据保养维护间隔的时间进行定期护理,使车辆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保障特种车辆能够正常完好、安全平稳的运行。维护保养工作可分为两个部分,相关驾驶人员应主要以车辆的调整、清理、润滑及紧固为主,而车队基层管理人员则应做好一、二级别的维护,车辆的大型检查,大型维修等,绝不心存侥幸的心理。

2.1.3执行例会制

为了加强油田特种车辆的安全管理[2]、促进油田稳定生产,应加强对车辆驾驶员相关素质的培训。在每周,组织驾驶人员学习关于怎样运用法律法规与交通知识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在上一周正确处理突发事件与安全行驶的相关经验,并进行相互的交流意见,安排好本周的工作。每月,组织驾驶员学习安全规程,汲取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并相互的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事故的起因等。在例会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可提高司机的安全与技术素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1.4定期检查

车队领导小组组织车管干部与各班班长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每辆车进行每月两次的定期安全检查,并在安全检查表上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还需跟踪整改,如遇暂时不能整改的,要及时协同该车司机,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2.2加强危害识别

车管干部与车辆驾驶人员应该全部参与危害的识别工作与风险的评估,重点围绕“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因素展开,查找出病因,仔细分析危害根源与状态,并相互的进行讨论与研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积极认真的予以落实、执行。

2.2.1驾驶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要注重司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与安全素质,并进行危害的识别、预警,且要以书面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辨识。首先,由于特种车辆作业具有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以及工作环境差等特点,因此,要求车辆司机要有强健的体魄。接着,特种车辆行驶的道路多是井排路、井场等,其路况之差,环境之恶劣,对驾驶员心理素质也是一种挑战。还有,因油田作业的特殊性,车辆一般具有超长、高、宽等特征,为了保证油田能够安全稳定作业,驾驶员的技术素质必须要扎实、过硬,这样才能够保证交通的安全。最后,还要有良好的安全素质。司机心里要始终怀揣安全二字,时刻心存安全防范意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积极的参与到危害识别的工作当中。驾驶人员只有符合了各项素质,作业才能够得到安全的保障,特种车辆才能进行安全的管理,安全的运行。

2.2.2道路环境

为了提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确保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应该熟悉井场、弯道、学校、村庄等特殊环境,冷静应对不同气候、季节等不可抗拒因素所带来的不利条件,注意行驶时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安全驾驶。基层领导应制定出相关安全措施,如在人流量较大时,可进行实时疏导等措施,确保交通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

2.2.3制度建设

车辆管理人员应协同驾驶员,运用表格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分析,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度应予以修订,对没有落实到的制度指出原因并予以改正解决,积极的完善各项制度的建设。

3.结束语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强化石油作业管理,是重中之重。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又作为整个石油资源管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科学的管理方式就能够提升石油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立黎.油田井下作业特种车辆综合性能改进[J].明内江科技,20lO(1):88~90.

客运车辆安全运行研究 篇4

1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仍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 伴随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频发, 主要原因表现在有些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 思想麻痹, 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思想理念。思想素质不过硬, 安全观念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在目前广大驾驶员的素质还没有得到根本提高现状下, 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仍是目前避免违章和减少交通事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光教育不行, 光处罚也不行。只教育, 对一些素质较高的驾驶员来说, 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一些素质较低的驾驶员来说, 效果不一定有效, 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依然我行我素。“只处罚不教育”, 也不行。光处罚, 因为有些驾驶员素质本身不高, 处罚又牵扯到个人的切身利益,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应该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法, 这样可以更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认知度。

2 注重养成教育切实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

2.1 对驾驶员管理要做到有的放矢

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 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

(1) 盲目自信、思想麻痹。

(2) 骄傲自大, 争强好胜。

(3) 盲目从众, 逆反心理。

(4) 侥幸心理。

(5) 惰性心理。

(6) 无所谓心理。

存在以上心理的人, 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频频违章, 有这些心理的人常常是事故的多发者。安全行车的决定权取决于驾驶员本人是否规范操作, 是否存在以上不安全的心理状态。要使驾驶员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 仅靠监督是不够的, 只有狠抓养成教育, 精益求精培养良好的驾驶职业习惯, 持之以恒使习惯成自然, 提高驾驶员职业综合素质, 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才能彻底扭转当前车辆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 实现交通安全管理目标。

2.2 车辆安全管理要做到警钟长鸣, 对发生事故要做到“四不放过”

对发生的事故, 无论大小, 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 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 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同时吸收他人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对于个别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的驾驶员, 在他们发生事故的时候, 就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3 加强驾驶员的自身修养,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3.1 加强驾驶员业务学习, 提供自身修养

驾驶员素质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车辆交通安全。为此, 要加大驾驶员培训力度, 给他们创造学习培训的好机会, 并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技能培训、法规学习, 通过学习使驾驶员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得到高度认识, 做到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使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不断提高安全防事故的意识, 切实提高驾驶人熟练驾驶技能。

3.2 培养驾驶员良好的心态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交通环境, 我们在无法改变这一客观现实的情况下, 作为驾驶员不能怨天尤人, 消极被动, 只有从我做起, 从强化自身素质做起, 积极适应环境, 努力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为自己、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把握好手中的方向盘, 确保行车安全, 实现“利他利己”的目标。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要要求驾驶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不超速, 不占道, 处理好复杂的道路和环境情况,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约束自己的言行, 克服不良的思想倾向, 不急躁、不开斗气车, 不开“英雄”车, 不开“情绪”车, 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4 发挥企业、家庭的作用

4.1 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好管理职责, 确保制度的落实

一位企业领导人说得好:“我宁听职工的骂声, 不愿听家属的哭声”, 顾名思义, 制度定得严了, 职工骂我, 我也能理解、能接受, 可我最不愿听到事故发生后, 家属撕心裂腹的哭声。为此, 单位一定要制度出严格科学的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使驾驶员同志懂得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作就是珍惜生命。不论涉及到谁, 如果违犯了规章制度, 决不姑息迁就, 坚决按制度进行办事, 以达到处罚一个, 教育一片的目的, 用严格的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2 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三位一体”就是指由企业、驾驶员、家庭三方面来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对安全行车规范驾驶员不良行的一种方法。企业在对驾驶员规范约束前提下, 驾驶员的家属也应参与到安全行车管理当中来, 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生活空间, 督促驾驶员休息好, 消除驾驶员不良嗜好 (如:熬夜、长时间上网、酗酒等) , 确保驾驶员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汽车普及率显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与其对应的城市道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适应新的交通运输环境, 确保行车安全就是我们车辆运输专业单位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养成教育不断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 通过强有力的制度约束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解决好交通中人、车、路等诸多素中最主要的人的因素, 变被动为主动。以人的可靠, 车辆的完好达到安全管理目标。车辆安全管理是个复杂的工作, 不同时期都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新特点、新方式和新内容, 在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更好地体现鲜明的导向性, 通过管理教育, 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客运车辆,安全驾驶,疲劳驾驶,三位一体

参考文献

[1]黄再再.行车宝典交通安全法规随身查[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1.

[2]吕文军.平安伴你行驾驶员安全行车手册[M].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8.

[3]董国永, 凌生弼, 陈安标.驾驶员安全例会教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8, 10.

[4]许洪国.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1.

车辆安全口号 篇5

2、交通信号:信号灯、标志、标线和交警的指挥。

3、车辆行人守秩序,平安保身皆欢喜。

4、交通安全要遵守,飙车喝酒不可有。

5、坚决打击拖拉机违法载人行为。

6、机动车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7、别让酒瓶与你一起上路,交通安全须靠你我维护。

8、实施车辆停放有偿服务,保证车主财产不受损失。

9、快快乐乐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10、最上道,醉上道;醉上道,最上道。

11、爱你的家人及朋友,请杜绝飙车。

12、保障生命和利益。走陆桥,生命有保障,闯马路,危险在身旁。

13、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

14、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15、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客运机动车不得载货。

16、祸之源,始於足下,逞快一时,悔当初。

17、交通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等实行资格管理。

18、善待生命,遵章守法,路路畅通,从我做起。

19、酒过三巡,开车不行;酒醉上道,危险就到。

20、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按照规划设置盲道。

21、头上有一帽,安全有一套。

22、维护城区车辆管理,人人有责。

23、只要你我多用心,交通恶运不降临。

24、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

25、讲一时义气,毁多家幸福;行一时方便,遭一生埋怨。

26、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

27、隐患是事故的温床,安全是幸福的保障。

28、文明交通停看行,行车安全重礼让。

29、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0、一时快,一世毁。礼让行驶,交通顺畅。

31、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以罚款作为考核交警的标准。

32、确保农机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33、酒喝过似泥泞,车开上道如赌命。

34、禁止拖拉机违法载人、超速超载行驶。

35、交通知识不可少,遵守交通活到老。

36、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

37、遵守交通规则,生命才有保障。

38、交通规则若遵守,全国各地安心走。

39、为了你的安全,不要违章过路。

40、交通规则人人遵守,交通安全人人都有。

41、我要快乐,不要悲伤,爸爸开车不要喝酒。

42、公正、严格、文明、高效实施交通安全管理。

43、逞一时之气,得百年之痛;忍一时之快,无终生之愁。

44、机动车应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停放。

45、逞一时之快,痛一生的伤。

46、拖拉机载人上路是严重安全隐患。

47、机动车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

48、马路就像老虎口,不留神就没活口。

49、「让」一下海阔天空,「退」一下保百年身。

50、喝酒伤身,开车伤人,别让酒瓶与你一起上道。

51、高速公路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公里。

52、对机动车驾驶人实行累积记分制度。

53、罚款的行政处罚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

54、路不急着走,才能走得久。

55、宁可走远路,也不闯马路。

56、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等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57、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无人行道的路边行走。

58、开车多留意,路边不儿戏。

59、饮酒、服用管制的精神药品等不得驾驶机动车。

60、贪一时之快,危险跟着来。

61、迟到总比永远不到好。

62、服从车辆停放管理,做有道德好公民。

63、交通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验。

64、从重处罚拖拉机载人上路。

65、为了你的爱车安全,请按规定停放。

66、熟悉交通标志,一通顺畅。

67、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68、规范车辆停放管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69、加强车辆管理,预防车辆被盗。

70、创建平安农机,建设平安全椒。

71、交通规则要遵守,莫将生命丢街头。

72、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73、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74、行人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

75、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

76、交通标志百百款,重点是你看不看。

77、行人请走地下道,防范车祸免哀悼。

78、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79、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80、开车拨接手机,如同手持炸弹。

81、高速公路莫超速,生命安全保得住。

82、快速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83、大车小车不必争,注意安全才是真。

84、驾驶人应按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

85、替交通道德树楷模,为交通安全做榜样。

86、拖拉机载人上路隐患无穷。

87、礼让他人,尊重自己,行车安全需要你我的努力。

88、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89、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高速公路。

90、行车多礼让,行人优先行。

91、规范车辆停放,提升城市形象。

92、酒后驾车罚款重;肇事丧命亲人痛。

93、加强对交通警察的管理,提高交通警察的素质。

94、遵守路权,你我安全。

95、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停车让行。

96、拖拉机载人祸害大,害人害己又害家。

97、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98、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99、生命财产要得保,交通安全不可少。

100、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

101、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

102、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

103、交警有权拒绝执行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

104、开车不系安全带,牛头马面在等待。

105、遵守交通法规,上路绝不吃亏。

106、骑车不戴安全帽,阴曹地府去报到。

107、开车拨接电话,行车,行人危险大。

108、交通警察经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执行职务。

109、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车辆安全性 篇6

关键词:车辆安全;后勤管理;后勤保障

企业后勤保障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在这之中车辆安全管理属其重要组成部分。因车辆安全管理水平会直接的影响到企业工作人员的人生、财产安全,因此只有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才能够为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现存诸多问题,以下从缺乏良好安全意识、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出发,对于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缺乏良好安全意识

缺乏良好安全意识会影响到企业整体运行的效率。企业后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对于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而言也并不例外。但是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因此在较长周期内培养出工作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就是增强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了。其次,在许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重视安全管理的细节,这多表现为对车辆的管理十分松懈、没有及时地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等,最终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的出现。

(二)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

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多具体表现为维护工作不到位。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多为维护技术较差及维护手段落后,往往会促使企业车辆在使用中出现严重的磨损和损坏。其次,较低的车辆安全维护水平还会使得车辆需要提前进行换季大修以及返厂大修。如果企业不对车辆进行大修则往往会将车辆中本来较小的安全隐患演化成为大的安全问题,长此以往会对车辆自身造成严重的损伤,并且也不利于保护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三)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

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长期性的。车辆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因此这也意味着企业首先应当做的就是建立起合适的车辆管理制度。但是因为部分企业没有给予这部分工作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其缺乏相关的车辆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和管理细节,最终使得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且也无法真正的起到应有的对车辆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会造成企业后勤资源的验证浪费,这对于企业整体后勤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措施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措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下从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做好车辆审批把关、提高安全维护水平、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对于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增强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在增强安全管理意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驾驶员及后期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驾驶员与车辆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应当是培训的重点所在。且因为后勤人员是汽车维护、保养的负责担当人,因此这些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其次,企业在增强安全管理意识还应当在其任职之后仍旧定期的开展安全培训,从而能够做到时刻提醒驾驶员注意车辆安全,也提醒后勤工作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维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则要细致的追查相应的责任人。

(二)做好车辆审批把关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需要做好车辆的审批把关工作。由于部分车辆的安全隐患出现是因为在购买车辆时没有落实派车审批手续或者是没有落实部分安全政策,从而导致了车辆存在着后续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能够在根源上减少车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则应当做好车辆购买时的安全审批把关。其次,企业在做好车辆审批把关时还应当做好日常的车辆使用把关,并且对出车进行相关的限制。这一方面可以做到完善企业出车流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用车混乱现象的出现,事实上也就规避了因为出车混乱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隐患,也能够做到更加精确的对于出行车辆进安全管理。

(三)提高安全维护水平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维护水平。后勤管理人员在提高安全维护水平时首先应当重视汽车安全管理的检查监督环节。这主要是因为车辆上路之后就不处于后勤人员的管理范围内,因此为了能够增强安全管理的水平则后勤人员应当在自己责任范围内尽可能的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后勤维护工作,从而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其次,后勤管理人员在提高安全维护水平时还应当在日常的过程中及时注意对车辆安全状况,并且做好相应的判定与分析工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安全用车成为企业的常景。

(四)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离不开对于后勤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在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商务用车的寿命长短与其整体的维护保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意味着企业只有通过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所属用车处于长期的安全运行状态。其次,企业在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当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车辆维修保养,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企业在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当灵活的使用信息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和后勤维护系统,对于所属的汽车的维护信息、使用数据以及各个零件的购买厂家、使用时间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建立完善的專属档案,从而能够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每辆车的状况进行评估,也分析出车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或是是否需要进行维护。

三、结束语

车辆安全管理属于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中的细节管理工作,因此只有做好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最终为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奠定坚实的后勤基础。

参考文献:

车辆安全性 篇7

引言

公交车的不安全现象, 一方面是由人的麻痹大意和对其危害程度认识不够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人对维修技术应用不足、掌握不全面、不娴熟和作业不细致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通过剖析这些不安全因素, 在2011年初, 全员树立“一个螺丝钉、一个垫片都是安全机件”的安全理念, 强化“安全隐患原因不清、绝不放过”的安全意识, 同时利用系统工程学的理念和方法, 探索和研究保修安全预警的定量管理, 建立了“保修安全预警”体系, 根据保修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难点、热点问题, 定量化地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 其目的在于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 提请全体干部、职工注意, 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预防, 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 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 使得安全生产系统具有“报警”和“免疫”能力。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客车总厂下属七个保修厂, 现有职工1627人, 共有保修设备933台, 承担着西安市近5000辆公交营运车辆一级、二级、三级保养、维修及抢修工作, 我们一直秉承"贴近外勤, 保障营运"的服务理念, 竭诚为外勤提供安全的公交车辆。

一提起公交车辆安全, 人们自然会将它与安全事故联系在一起, 对于任何一起车辆事故来说, 似乎是偶然的, 然而, 任何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因此, 某一起具体的安全事故必有它的必然性, 都有提前的征兆和表现, 所以我对潜存的这些安全危机进行了深入剖析, 归集为人、车、物的三个因素, 具体阐述如下。

1、影响车辆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车辆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1 人的因素

人是保修生产中最重要的第一因素。生产安全的关键在于人, 人是生产安全的核心。从事故统计的数据表明, 有80%—85%的事故是人为的, 包括思想麻痹、工作马虎、违规作业等, 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 人易疲劳、易烦躁。因此, 在生产安全中, 修理工的作业行为是保修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 修理工作为人的因素是保修生产预警的主体。

1.2 车的因素

生产安全的第二要素是车, 这里的车主要是指公交营运车辆。据统计资料表明, 在交通事故中, 车辆事故主要是由车辆的机械故障造成的, 包括制动失灵、转向失灵、轮胎爆裂等, 特别是因车辆线路老化、燃油泄漏等极易引发公交车自燃起火, 因公交车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近年来, 由于车况不良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不断上升, 因此车也是保修生产预警的主要对象。

1.3 物的因素

保修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机具、设备及工作环境指的就是物的因素, 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机具、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会导致日常生产中工伤事故、火灾事故等的发生, 对保修车间的“八大安全控制点”、“七大重点消防部位”进行管控是保修生产预警的主要项目, 是保修生产中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重要安全节点。

2、保修安全预警体系的五道防线

2.1 严格执行保修作业规范是保修安全预警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1) 修订和完善保修规范。对新车型、新技术和不适应的作业内容、工艺、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并通过专家评审后在质量监督局备案, 使企业的车辆保修质量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合法化。

(2) 强化维修环节质量监管。统一规范报修流程和保养作业“三单一证”, 涉及安全机件的项目, 拍摄照片存档, 从车辆购买、维修、保养到报废, 建立单车电子档案, 加强痕迹管理, 明确相关责任, 考核到班组、到人。

(3) 落实规范、消除漏项。将规范分解落实到每个作业岗位, 明确班长、质量检验员的必检内容, 并进行现场指导、抽查和巡视, 发现作业漏项, 及时纠正, 把好作业过程质量关。

(4) 落实保修作业过程的“四检”制度。从认真执行保修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入手, 强化保修作业的过程管理, 让主修工认真做好自检, 班组长做好互检, 检验员做好专检, 各级管理人员做好抽检;同时把星级评比与质量、安全有机结合, 加大安全项目的考核, 做到有制度、有要求、有检查、有落实。

(5) 开展班组长竞聘, 使有能力、素质高、敢说敢管的职工走向一线管理岗位, 提升保修生产现场管理执行力;同时以班前会为平台, 实行班组长轮值制, 促使职工及时了解保修生产动态、相互交流, 达到共同解决一线问题的目的, 通过这一平台达到职工相互查找问题、相互监督作业标准执行的目的。

(6) 注重全员安全教育及演练。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 减少人员失误的重要途径, 开展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多层次培训, 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同时开展应急演练, 通过模拟现场的仿真演练, 暴露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在事故真正发生前, 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从而提高整体职工应急反应能力。

1) 根据生产季节性特点和保修热点、难点, 每月编制保修生产《质量专刊》, 规范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 提示职工安全作业事项;在每年安全月来临前, 特别编制一期《安全专刊》, 加强职工夏季安全生产、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辆维护、电焊、气割安全操作、钣金作业安全操作、轮胎使用安全知识, 强化重点部位事故预防、设备维护及安全注意事项, 并张贴在公告栏中,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同时在每年冬运来临前, 编印《冬季公交车辆维护、安全使用、故障排除小常识》, 并及时发放到驾驶员手中, 增强车辆日常故障判断和排除能力, 促使车辆安全运行, 确保年底安全收官。

2) 将近年来发生的车辆和安全生产事故制作成12块安全展板, 在各保修厂巡回展览, 专人讲解, 用鲜活的事例警示职工安全作业的重要性, 从而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操作意识。

3) 广泛搜集全国公交车辆着火、机械事故, 把“别人的事故当自己的事故来整改”, 汲取事故教训, 将车辆易着火的重点部件和作业不细、违规操作等拍摄成安全警示片, 同时结合保修生产实际, 制作“本土化”PPT培训课件, 认真剖析事故机理, 举一反三, 连同实物到各保修厂进行“一对一”的安全技能培训, 宣传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强化职工安全、规范作业意识, 收到职工一致好评。

4) 在一线班组全面推行班前会制度, 以班前会为平台, 针对每日保修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进行及时通报和教育, 交流好的工作方法和安全思想, 同时坚持推行总厂、保修厂“周工作提示”制, 截止目前共计编印168期, 做到关口前移, 工作重心下沉, 达到保修安全生产平稳推进的目的。

5) 积极开展多层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增强事故防范能力。通过采取对“卧道”车辆进行拖移、微型抢修车现场抢修、堵塞路段自行车直达抢修等三种抢修方式, 检验抢修人员快速应对交堵和现场排除车辆故障能力, 增强抢修现场安全作业技能, 西安晚报、华商报、直播西安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

(7) 深化保修技术培训

为了解决职工技能培训问题, 通过精心谋划和深入调研, 于2012年5月28日成立了客车总厂培训基地, 公开招聘培训基地教员, 建立常态化的选拔机制, 加强师资力量;同时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 自制教学教具, 引进新技术应用实物, 及时解决保修生产中的疑难杂症, 快速掌握新技术操作技能。

客车总厂培训基地的建立, 标志着保修技术培训迈入了新的纪元, 它不仅解决了技术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瓶颈, 而且让职工培训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此举得到了上级领导、长安大学教授和总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

1) 编写培训大纲和教材。先后编印了《企业管理知识》、《保修规范与操作工艺流程》、《汽车维修基础知识》、《汽车构造与维护》、《汽车维修实训教程》共计五本职工培训系列丛书, 从安全事项、作业标准到实际操作都做了详细地诠释, 并通过图片演示, 分解整个作业过程及重点、难点, 为培训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形象而生动的“本土化教材”。

2) 设计制作教学设备。为了方便教学, 让学员更直观、全面的了解公交车辆结构原理、电器线路及各大总成布局, 我们用1个月的时间变废为宝, 将报废抢修车改装成教学观摩车, 自主设计制作了CAN总线控制教学演示模板、公交车辆气压制动系统演示台、南内NQ150N纯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模拟实验台等教学设备, 通过这些教学设备培训, 让学员很快掌握公交车辆结构原理和性能, 提高培训效果。

3) 召开学员座谈会。让每位学员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教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促使教学工作更加贴近职工技能需求, 促使学员毕业后能快速顶岗, 以缓解一线职工人员紧张,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 开展“本土化”培训。利用CAN总线布局实物模型和“本土化”教材, 邀请厂家技术人员, 利用周六、日对维修电工、技术人员、检验员进行理论和模拟操作培训;同时以自主拍摄的电教片、3D电视为媒介, 通过教学展板和教学图片, 解读修理难点、要点, 促进职工易懂易学, 切实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现今, 已经培训了实习学生7批350余人, 新进驾校学员14批700余人, 外勤驾驶员2批100余人和下各保修厂“本土化”培训、新技术应用培训100余次, 共计4000余人次, 通过他们亲身的学习, 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事实表明, 我们的教学、培训工作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并得到了内、外勤职工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3.2 深入开展车辆安全排查是保修安全预警体系的第二道防线

(1) 排查车辆安全机件。对车辆线束、保险、轮胎、天然气管线等逐车上地沟安检, 同时对纯电动、混合动力车辆及老旧车辆的每周上线安检, 发现隐患, 立即整改。

(2) 重点解决高发故障。关注周生产快报, 针对车辆刹车拖滞和发动机高温等突出问题和高频报修项目, 成立技术突击队重点解决, 归集解决办法和措施, 并发出保修生产安全预警。

(3)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针对车辆易燃、频发部位和干涉摩擦项目, 结合保养、小修作业进行逐项排查, 确保营运车辆完好率达到100%, 杜绝一切机械事故的发生。

3.3 强化机具设备隐患排查是保修安全预警体系的第三道防线

(1) 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每日检查, 对大型设备定期维护, 对日常设备及时除尘、检修, 对重点部位做到100%检查率。

(2) 对所有电梯、电动葫芦、起重机、地沟举升器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对易损、易坏等部位专人检查、修复, 不留死角和隐患。

(3) 利用节假日由专人负责对设备电器线路、钢丝绳、接地线、设备绝缘等进行全面检修, 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达到设备检修率100%。

3.4 加强工作环境安全防控是保修安全预警体系的第四道防线

(1) 对厂区各个安全节点、用电线路、用电设施进行班组承包监管,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和奖罚制。

(2) 对保修厂区、作业区域进行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 对夏季汽油、油漆、废油、棉纱、锯末等易发火灾地点, 设立专人24小时监管。

(3) 全面检修基础设施, 对排水管道堵塞的进行疏通, 对房屋、工棚漏雨点及时修缮, 保证职工作业环境安全。

3.5 深化保修现场安全管理是保修安全预警体系的第五道防线

(1) 以日常报修、抢修数据为基础, 通过周生产快报、五个联合大检查、生产分析会等监测的信息, 形成安全预警趋势图。

(2) 将分析得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量化, 运用“事故当量”的概念, 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 并发出预警信号。

(3) 利用每月“五个联合大检查”, 将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处于被监测、识别、诊断和干预的监控之下。

(4) 坚持每月召开生产、经营、安全分析会, 根据各保修厂生产中好的做法和存在问题进行命题发言, 相互取长补短,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5) 建立、健全安全考核制度, 完善、修订了“安全检查规定及考核标准”, 月度考核, 明晰责任, 奖罚到人, 并形成良性考核、激励机制。

4、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强化了保修生产现场管理, 三年多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达到安全生产“三无”指标, 即:无有责机械事故、无工伤事故、无车辆火灾事故, 营造出了人人抓安全, 人人管安全, 人人要安全的工作氛围, 并连续四年荣获总公司“先进单位”, 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深知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不断完善保修安全预警体系,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防范于未然, 着力提升车辆安全机件指数。

参考文献

[1]陆化普.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2]张殿业.道路交通事故与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3]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4]金慧成, 魏想明.企业安全预警管理能力缺失与治理[J].时代经济, 2008.

雨雾天气农用车辆的安全行驶 篇8

1、应经常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提前检查刮雨器的性能是否完好,检查方向有无松动,试看制动是否跑偏,对怕雨水淋湿的部分应进行遮盖。

2、突然下雨,行人、骑车人等只顾埋头奔向避雨处,此时应集中精力低速行驶,勤按喇叭,必要时可开灯行驶,并随时做好停车准备。

3、雨中行车,只能低速或中速行驶,切记在高速下制动,与前车的距离应适当拉长,避免使用紧急制动,禁止滑行和急转弯,尽量在公路中间行驶。

4、雨中行车,应注意低洼积水路段,估计积水深浅,确有把握,才低速通过。当大水淹没路面时,应下车察看或试探路面情况及水深,不可盲目涉水通过。同时应注意路旁的电线杆、树木及建筑物等被风吹歪或吹倒的情况,以免造成危险。

5、遇大暴雨或大雾,视线不清,应选择安全位置把车停好,并打开尾灯、示宽灯,引起过往车辆注意。

6、道路积水,应减速行驶,礼让行人,不可高速通过,防止被水帘遮挡视线,也可避免污水溅人。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 篇9

关键词:儿童乘员伤害,法规,儿童约束系统,儿童乘员保护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问题

近期媒体报道的几起严重校车安全事故,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可是我们在日常的儿童乘员安全保障系统方面却常常被忽略。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普及使用, 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也大量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调查数据, 有49736名0~4岁的婴幼儿在交通事故中伤亡, 同时有130835名5~14岁的儿童在交通事故当中伤亡。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伤害已经排在儿童各种伤害中的第二位, 仅次于传播性疾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2002年在10起交通事故当中就有1起涉及儿童。而在我国,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 2006年12岁以下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为4167人, 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67%。其中, 车内死亡为683人, 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6.4%。据悉, 我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 美国的2.6倍。

二、儿童乘员安全保护研究现状

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在汽车事故中的伤亡情况, 世界汽车大国相继开发出汽车儿童安全约束系统, 并以法规的形式, 在它的碰撞安全性能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 使儿童乘员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对于儿童乘员正面碰撞安全方面的研究, 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 而我国的该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表明, 使用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 (child restraint system, 简称CRS) , 能够有效地降低儿童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今年我国将出台首部《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 这也说明我国已经意识到开展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形式所趋, 也是汽车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 但现状表明我国距离汽车安全发展的要求还任重道远。

在儿童乘员的碰撞安全性研究中, 以前一直依赖试验和研发人员的经验来进行设计和开发, 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近年来, 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开始逐渐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儿童约束系统的研发中去, 2005年, Kapoor等人曾在MADYMO和DYNA环境中分别进行了儿童约束系统的模拟, 并对比了TNO P3假人和Hybrid III3岁假人的头额部响应, 2006年wang等人还研究了使用刚性和可变形儿童座椅进行模拟计算的差异。在国内,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周青教授项目组基于对一款国产儿童座椅的研究, 在MADYMO环境下建立了有限元与多刚体结合的儿童座椅碰撞仿真模型, 并模拟了正面、追尾等多种工况下儿童乘员的响应, 通过与试验的对比实验了模型的有效性, 并用模型进行了一定的儿童约束系统参数分析。

三、儿童乘员的特殊性

对于好的车身结构和布置, 正面碰撞过程中, 汽车前部会被压碎变形从而吸收大量的能量来保证车内的乘员有更长的时间 (距离) 来减速。通过有效舒适的约束系统将乘员牢牢的固定在乘客舱内, 乘员将和车身一起减速, 减速时间越长, 所受冲击就越小。对于成人来说, 乘员通过安全带和车辆联系在一起。对于儿童成员通常会有安全带或者其他固定装置 (比如ISOFIX装置) 将儿童约束装置和车辆固定在一起, 再由儿童约束装置将儿童固定。安全带本身不会吸收很多能量, 但当安全带将乘员固定的越紧, 身体相对与安全带的初始间隙就越小, 约束系统等效刚度越大, 车体缓冲效率越高, 身体受到伤害越少, 而碰撞的能量则将由填料和安全气囊所吸收。控制身体的减速度不但可以减小身体与外界的碰撞, 而且减小身体内部器官以及骨骼之间的碰撞。然而松弛的约束系统或者坚硬的内饰表面都会在最终接触受力的瞬间给身体更大的冲击。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儿童约束系统的设计原则都是尽可能紧的将儿童的身体和车辆固定在一起。不过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人体各部分对冲击的忍耐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约束的部位显得非常重要, 剩下的能量我们希望尽可能的消耗在人体最强硬的部位上, 对于成人来讲, 比如肩膀, 盆骨, 其次是胸部。

儿童虽然不是交通事故的主体, 但他们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这是因为儿童并不是成人缩小的模型, 其身体结构与成人不同, 损伤机理也有所不同, 比如儿童的头部占比例较大, 骨骼发育也未成熟, 肌肉组织不发达, 内部组织器官比较柔软, 所能忍受的冲击大小也不同, 都决定了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对于儿童乘员的保护有着更高的要求。

四、成人约束系统对儿童乘员的可能伤害

现在车上普遍装配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都是为成人设计的安全设施, 对于儿童乘员并不能提供安全保障。由于儿童体型较小, 三点式安全带的肩带和腰带都不能正确的佩戴, 碰撞发生时不但无法有效的约束儿童的身体, 更可能引发其他危险, 比如肩带卡主儿童颈部, 容易发生下潜现象, 腰带在盆骨以上将对儿童腹部器官造成伤害。相比之下, 安全气囊对儿童的伤害更大, 在没有更好的儿童约束系统的情况下, 佩戴安全带, 最少比不佩戴安全。安全带系统不但能对包括翻滚在内的各种交通事故提供安全帮助, 更重要的是乘员受到的约束力与乘员的质量成正比, 也就是说相同碰撞程度下儿童受到安全带的约束力会比成人小很多。但是安全气囊打开时的冲击力却与车辆碰撞程度和乘员质量无关, 这种冲击力对于儿童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即使是在良好的儿童约束系统的约束下, 儿童乘员的的位置也应该远离安全气囊。

总之,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思路原则上和普通的成人约束一样, 由于儿童的特殊性, 对安全保障措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比如我们希望载荷更分散, 约束的接触面积更大, 约束身体更多部分, 而多点式安全带、可变形的护盾、后向式儿童座椅等设计将帮助我们来满足这一要求。但对于所有种类的约束系统, 首要任务都应该是保护中央神经系统不受损伤, 骨骼伤害能够修复, 软组织损伤能够痊愈, 但对大脑和脊椎神经的创伤在现在看来还是不可恢复的。对这些部位的保护将是儿童约束系统重中之重的考虑因素, 其次才考虑四肢, 肋骨, 甚至是腹部。

五、儿童约束系统法规

目前, 世界上各先进国家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验方法都有各自相关的法规体系和要求, 还没有形成统一。但必须看到, 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 要求儿童座椅标准必须统一。现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标准主要有美国的FMVSS213标准和欧洲的ECER44标准。下面对两种法规进行介绍, 重点关注研究人员比较关心的动载荷试验的相关规定, 以及两者的对比。

1. 美国法规

美国是最早开始机动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美国汽车安全法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其内容包括了被动安全性的各个方面。由于儿童约束系统与成人约束之间有差异, 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组织制度了FMVSS 213法规。此法规是一套关于50磅 (2002年修订时, 将此标准改为65磅) 以下儿童在高速汽车以及飞机中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碰撞性能, 几何关系, 说明书和标签, 持久性能, 易燃性, 以及产品注册的情况。标准对于动态载荷试验也有详细的要求, 比如碰撞采用正面与正面碰撞, 实验配置可以按台车速度的不同分为两组, 48km/h和32km/h, 每组配置都要求在规定的加速度曲线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

2. 欧洲法规

欧洲也制定了与美国的法规相应的ECE R44法规。法规在腐蚀性、能量吸收、翻转、动载荷试验。带扣、调节装置、织带、解锁装置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汽车标准体系与欧洲接近, 为与各标准法规相协调, 我国在2010年6月推出的首部《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 最终选定了欧洲ECE R44号法规做为主要参照, 详细规定了儿童假人标定与儿童约束系统动态测试的流程。根据标准要求, 正面碰撞试验台车速度为48km/h~50km/h, 追尾碰撞为30km/h~32km/h。台车的加速度波形需满足如图3所示的边界要求。试验使用9个月、3岁、6岁和10岁假人来测试相应规格的儿童约束系统。标准要求假人胸部3ms合成加速度不超过55g, 胸部3ms垂向加速度不超过30g, 头部水平和垂直位移不超过指定标志线。该标准有利于规范国内儿童座椅市场, 提高儿童座椅的质量和安全性。目前我国还没有与机动车儿童乘员有关的相关标准, 也没有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行业认证标准, 导致这一行业发展的严重滞后。

六、儿童约束系统的基本现状

儿童约束系统 (CRS) 是防止交通事故中儿童乘员伤亡的乘车保护装置,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问世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目前, CRS已经广泛应用于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相关法规和标准已趋于完善, 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法规下分类方法有所不同, 从表1中可以看到欧美法规对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详情。除表中所示之外欧洲还将儿童约束系统按适用的车辆的不同分为四种型式:通用型、专用型、半通用型、限制型, 按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结构的不同分为整体式和非整体式。具体情况可参考ECER44法规, 在此不做详细介绍。这里将参考北美市场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方法, 对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约束装置其进行较全面的介绍, 重点介绍他们的使用范围、要求和基本原理。图4给出了市场上常见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图片。

1. 车用婴儿床

这种儿童约束系统最初出现在欧洲和澳大利亚, 后来被引入美国, 经常适用于那些柔弱的、体重过轻, 需要仰面躺着 (为了防止窒息等原因) 的婴儿, 如图4b) 所示。车辆安全带用于将汽车床固定在与车辆行使方向垂直的方向。婴儿头部朝向于车辆中心平面而不是车窗方向。汽车床内部的约束带将儿童约束在床内, 在正面撞击的过程中, 作用力被均匀的分散到婴儿身体的整个一侧, 能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

2. 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是儿童约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座椅安全带、支持机械部分、柔软坐垫、调整机构组成。

儿童座椅的安全带是儿童骨盆和上身的约束系统, 由皮带或织状物等柔软的材料组成。儿童用安全带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根据其外形的不同有三种形式:5点式、似盾式、T形式, 具体如图5所示。

3. 儿童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

儿童座椅的保护效果目前来讲, 最能有效防止交通事故造成乘车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法是在车上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不使用任何约束系统时儿童的损伤风险最高, 儿童坐在增高座椅上, 安全程度可以提高80%, 如果只是使用成人座椅安全带, 安全程度可以提高60%。瑞典有名的佛克萨姆 (Folksam) 保险公司的研究表明, 比较大的儿童除了选择儿童座椅外, 也可以选择儿童增高座垫 (适用于3~10岁, 体重15~36公斤的儿童) 。儿童增高座垫可以减少碰撞中对儿童腹部的伤害。当儿童被垫高后, 就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 便可保护儿童的胸部和头颈部。调查研究证明, 使用增高座垫可将损伤风险降低60%。

Th.HummeI等人 (1997) 在对德国涉及593名0到12岁约束儿童乘员的448起交通事故材料分析研究后发现, 6~11岁仅被三点式成人座椅带约束的儿童受到损伤的风险非常高, 而且经常是较严重的损伤, 其中受到AIS2+损伤的几率大约是使用儿童增高座椅和三点式成人座椅带的儿童乘员的3倍。

Khaewpong等人 (1995) 在对103起涉及约束儿童乘员的汽车碰撞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 儿童乘员使用成人座椅腰肩带过早, 头部和颈部易受到损伤, 若使用增高座椅, 则可以减轻损伤。推荐6~12岁的儿童仍继续使用增高座椅。

Isaksson-Hellman等人对Volvo数据库进行研究发现, 与没有使用约束的儿童乘员相比, 对于MAIS2+损伤, 增高座椅的缩减率为77%, 成人座椅带的缩减率为59%。他们还发现儿童使用后向约束系统的损伤风险最低, 其次为增高座椅, 成人座椅带, 不使用任何约束系统的损伤风险最高。

Kate de Jager等人指出对于增高约束和成人座椅带约束, 头部仍是首要保护的部位, 腹部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胸部的保护也相当重要。

由保险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0岁至4岁的幼儿来说, 前向式座椅比后向式座椅发生伤亡或者严重受伤的概率要高5倍。因此, 应采用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因为当两辆汽车迎面相撞时, 坐在前向式座椅上的儿童头部先是被甩向前方, 并被迫向下朝胸骨方向急速弯曲, 接着又向后朝上急速弯曲。这样的张力, 幼儿怎能够承受得起。

当年龄较大的儿童无法坐下儿童座椅时, 可选择儿童安全座垫, 它主要针对3岁至10岁儿童。儿童安全座垫能减少碰撞对儿童腹部的伤害。儿童被垫高后, 就能使用安全带以保护儿童的胸部和头颈部, 看似简单的措施, 却能将安全系数提高80%, 真正做到简单高效。

浅论车辆安全管理问题 篇10

一、车辆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车辆安全管理在各单位的管理诸事项中占据特殊位置。因为它事关重大, 往往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全。目前看来, 在车辆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各种安全隐患的直接推手。凭笔者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来看,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过于看重经济效益, 淡化安全意识。

这一问题在一些单位的管理层表现甚为突出。市场经济注重竞争、效益, 单位管理层必须考虑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这个时候, 可能会采取划块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 经过组建实体, 划小经济核算单位, 实现自负盈亏。于是, 汽车作为单位的交通工具, 也实行分散管理、使用的方法。应该说, 从单位工作实际来讲, 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它调动了各个部门的生产与工作积极性。但是, 汽车作为特种工具,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少问题。比如说使用权与管理权的变化, 就容易导致职责的空缺, 造成管理上的真空。

2. 过于关注短期效益, 容易导致车况欠佳。

这一问题主要出现于各用车单位。车辆作为国家财产, 在表面上与个体经济利益无关。于是, 一些人员在使用时产生了不良思想:只管使用不管维修, 以尽可能地减少花销。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再者, 管理层在人员配备上一般从严掌控, 以减少单位开支。这也可能导致车辆检查人员的匮缺。

3. 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

车辆作为特种工具, 上级部门一般比较重视。但是, 上级关于加强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要求往往得不到落实, 很多单位都流于表面, 做形式文章, 仅仅只是应付一下。很多时候, 一些单位只是办理一下证照、审验手续, 发放一些学习材料, 以此当成是对上级精神的贯彻。部分司机因此放松、懈怠, 容易导致相关事故的发生。

4. 责任意识的淡漠。

这主要体现在车辆的挂靠方面。单位员工及其子女购买的车辆, 都挂靠在单位。在审验时, 他们的执照都入了单位的户头。但是这些车辆的情况, 单位并不了解, 很难进行情况追踪。如果出现事故, 相关连带责任又必须由单位承担。

以上提及的问题是相当常见的。要抓好车辆安全管理, 就必须针对如上问题做出相应对策。

二、车辆安全管理对策

1. 要求加强车辆安全管理教育。

安全教育包括驾驶员教育、对违章及肇事驾驶员教育、日常性和节日安全教育、季节性安全培训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以及以人为本加强安全责任感教育等。驾驶员的教育管理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源头管理。要每周进行思想作风纪律和遵守交通法规教育, 每月进行作风纪律教育整顿, 力求使驾驶员时刻绷紧安全行车这根弦。有时甚至要小题大做, 对驾驶员出车中发生的点滴失误和差错, 举一反三, 抓住不放, 以消除驾驶人员的麻痹心理, 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 要及时抓好随机教育, 坚持把思想工作做到行车途中和每辆车、每个人身上, 不让一个驾驶员带着思想问题上路。加强安全教育并不与重经济效益相冲突。在短期看来, 相关教育将消耗不少时间与精力, 但长期来看, 它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保障与前提。因此, 各部门在安全教育方面要步调一致, 齐心协力。

2. 要加大预防力度, 健全相关制度。

要预防 (下转254页) (上接239页) 安全事故发生, 根本上需要制度的健全。只要有了严格的制度约束, 一些随意、放纵的行为将得到有效的控制。从安全管理方面明确管理职责, 无论单位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车辆怎样使用, 单位要落实人员对车辆实施管理, 要落实车管人员的责任。也就是说, 无论是什么人使用车辆都要树立起责任意识。同时, 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车辆的正常修检, 要正规化、常态化, 确保车辆的良性运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人员只管使用、不管维护的做法。

3. 落实汽车运输安全责任制。

针对上级的相关要求, 要切实有效地执行贯彻, 不做表面文章。各单位在制定安全目标责任制时, 要进一步落实到司机个人。同时要明确规范司机个人的工作行为, 明确奖罚界线。尤其是对安全事故, 司机要按照所负责任的大小和经济损失比例进行赔偿。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司机个人的安全意识, 切实做到不违章行车。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司机队伍的素质, 是搞好车辆安全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单位, 要想行车安全, 其司机队伍的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司机不仅业务过硬, 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4. 针对责任不清的问题, 需要做好挂靠车辆的清理。

对于这一点, 有论者认为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予以解决:一是靠合同。挂靠经营是通过合同或协议联系起来的, 因此, 应重视合同的起草和签约。二是管理与监督。被挂靠方应把挂靠方的经营活动视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挂靠方的经常性管理与监督。要像管理内部职工、内部车辆一样建立起管理与监督机制。三是担保和公证。目前, 挂靠经营双方一般是采取交纳抵押金或保证金的形式, 在实际操作上, 还应请司法部门对责、权、利进行公证, 以保障挂靠双方的利益。通过这三个方面, 无疑可以很好地明确责任, 理清挂靠双方的关系与权责。

总之, 车辆的安全管理决非喊几句口号就能济事, 它需要一种执著的精神和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 把小事做透的态度。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管理问题, 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与对策,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切实加强车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海军.浅谈如何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J].民营科技, 2009, (1) .

[2]刘艳丽.小议车辆安全管理中的细节管理[J].现代商业, 2010, (17) .

[3]杨宁, 贺文刚.扎实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J].华北民兵, 2011, (1) .

车辆安全性 篇11

关键词:GIS定位电力车辆管理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项服务承诺的要求,电力抢修人员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赶到事故发生地点,及时完成故障排除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电力车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车辆的管理方式、调度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车辆管理的计算机化。

1 概述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电力输电线路沿途区域广,地形复杂,线路的运行维护需要大量的生产车辆,车辆的高效率对输电线路的巡检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远程调度是体高生产车辆使用效率的关键,它对车辆进行全程实时跟踪,自动确定生产车辆在特定时刻的位置,将调度、服务信息及时反馈给车辆管理调度人员,通过对生产车辆反馈信息的分析以及调度有效提高生产车辆使用效率,实现输电线路维护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2 现状

目前车辆定位技术主要由GPS、航位推算、惯性导航等,其中以GPS定位精度最高,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其全球性、全天候、实时定位等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许多运营车辆监控系统都采用(SMS)短消息,这些短消息主要是通过GMS网络提供。这种运营模式有着自身的不足,通常情况下,要收取短信费,即便是有一定的优惠费用还是很高,所以,大多数的运营车辆都不会采用这种方法,也就更不谈跟踪了。这一模式还有缺陷就是,短信在发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丢失或者不能及时收到的情况。3G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资源一般可以按照业务量的大小或者运营者相关的要求做出相应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IP网络进行互相交流沟通的功能。在使用功能上,网络能提供给拥护的功能,3G无线网络同样也能提供。广大拥护选择3G无线网络,能够有效的解决GPS监控系统中可能遇到的很多问题,客户可以“永远在线”并可节省运行费用。在基于GIS定位技术的电力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为了使各个子系统都能更好的协调运作,需要融合各种关键的技术,例如车辆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数据处理算法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等等。

3 系统组成

基于GIS定位技术的电力车辆安全管理系统是实现基于GPS、3G无线通信网络的车载定位终端,车辆能够实时接收GPS信号进行定位,并通过3G无线网络将生产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以及车辆状态等信息实时发送至车辆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生产车辆的实时监测。

系统还可以建立与本系统应用范围相适应的可精确定位的地图数据库,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随时可以调用相关地图要素和相关电网数据,以满足安全需要。

GPS车辆监控系统由车载GPS终端、若干个前台值班席(客户机)、专用的通信管理机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通过以太网构成的控制体系。车载GPS终端通过卫星获取到经纬度信息,通过车辆传感器获取到速度报警等信息,再通过3G无线网络直接传输数据到中心管理服务器,由中心管理服务器解析出经纬度及其他数据信息。监控中心连接到服务器可以监控到所有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并通过投影机或者电视墙显示,其他用户可通过合法的用户名密码监控授权监控的车辆信息。

前台值班席一般需要硬件和软件协调支持,在硬件上主要是利用图形工作站,在软件上主要利用GIS系统进行操作。软件地图的主要功能是显示车辆返回的定位信息以及车辆本身所处的状态,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相关的软件系统对车辆的历史信息进行查阅前台值班座席的数量,可以随时增加以适应不断扩充的用户数量。

后台也是由软件和硬件进行支持的,硬件主要是以PC Server来支持,软件主要是通过SQL-Server数据库来操作。通讯接口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接受车辆返回的信息,除了对信息进行完整的保存,还把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发到各个前台值班席。类似的是,前台的操作管理也需要通过后台系统来完成,最终将信息发送到车载终端,并对操作记录及时的保存到数据库。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局域网内可以同时实现前台与后台数据的通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后台的服务器IP地址一定要固定。

后台服务器跟车载终端的数据通讯可以根据车载终端的数量和交互的数据要求选择不同的方式:

车载终端的总数量较小(100台以内),每台终端所监控的数据量也不大。同时采用SMS进行数据的上报和下发。这时,后台服务器可以选择通过串口连接同网络的Modem,实现数据的传输。车载终端的数量多,但是每台终端所监控的数据量也不大。仍然采用SMS进行数据的上报和下发。这时,后台服务器可以选择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短信网关,实现数据的传输。

4 创新点

4.1 基于探测车的交通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探测车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所采集的信息能为运营车辆提供有效及时的交通信息。交通探测车信息采集方式一般采用GPS技术,采用这一技术有着许多优点,能有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对于现有运行车辆的情况能够提供准确高精度的信息。研究中构建了基于GPS位置信息的探测车采集系统,为动态车辆管理系统提供有效的动态交通信息。研究提出了基于驻留时间的探测车数据处理算法,通过驻留时间分析确定车辆在同一弧段上所停留或消耗的时间,进而获得车辆行经路段的平均运行速度。研究进行了实地数据采集实验,通过对比现场采集的路段速度与系统计算速度,验证探测车采集数据算法所获得的区间速度值的精度。

4.2 基于多源历史数据库的短期交通预测技术研究 短时交通预测技术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交通信息。研究中是以非参数回归方法为基础进行的,这种模型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形成典型的历史数据库,对各种历史信息展开全面有效的分析综合。在历史数据库中的不同的数据都代表了不同的交通演变方向,实时采集的最新交通数据经过过滤处理和修正后,与历史库进行比较,寻找到与实时数据最相似和最接近的K组数据。

4.3 车辆组合定位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要想更好的实现车载终端导航的功能,就需要对车辆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是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在城市中,交通环境比较复杂,GPS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得本身的功能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配合组合技术来实现车辆定位的准确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GPS与自主推算的DR系统组合形成的组合定位系统,能将两种技术自身的优点有效的结合,能够实现定位效果的最优化。车载GPS/DR组合导航系统融合GPS 与DR两种系统的观测信息,通过建立组合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能够得到比单纯的GPS 定位或DR 推算更高的精度,该系统不是两种系统的简单相加或相互辅助,而是利用了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两种定位数据的最优滤波和数据的融合。

5 结束语

基于GIS定位技术的电力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学科的前沿技术,与电力生产车辆监测的应用特点紧密结合,提供基于GPS定位服务的车辆监控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对电力生产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车辆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使车辆管理调度人员准确直观的掌握生产车辆的工作状态,及时指挥调度电力生产车辆,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车辆运行的安全以及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生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电力生产车辆的管理和调度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技术手段,同时也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同时,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浅谈车辆安全性能的保证 篇12

1 车辆设计、制造安全的标准化

20世纪50、60年代, 随着汽车交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各国要求减少交通事故、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机动车安全标准由此诞生, 它规定了汽车安全运行的最低限度的构造、装置及性能标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 机动车安全标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 使之趋于严格与完善。

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制定了自己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以及标准的贯彻实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纳入法制轨道。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我国的汽车标谁也在逐渐地采用国际标准, 以增强竞争力。

2 车辆安全使用性能的管理

车辆的安全使用是车辆安全性能的最终体系, 为保证行车安全, 必须加强对车辆使用各个环节的管理, 而这些车辆装备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主动管理方面和被动管理方面。

2.1 主动性方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2.1.1 出车前的车辆检查。

内容涉及到车辆个系统, 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操纵机构和传动系统、形式系统、车身等相关的项目。他们都是车辆装备安全各项的基本前提和保障;2.1.2车辆重大事故记录及维修保养记录等历史信息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我们知道, 车辆事故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 即便维修保养后, 也可能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对此类车辆的安全管理要特殊对待;2.1.3车辆随车维修机具及安全防护装备的配备。车辆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 难免有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发生, 这就要求有相应的应急措施与装备来应对危险, 这也是车辆安全运行及安全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

2.2 被动型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 行车操作与观察。

驾驶员在行车中应进行安全驾驶操作, 并随时注意车辆状况的变化, 保持警惕, 以便随时做出最恰当的应急反应和措施;2.2.2驾驶员的技能培训。驾驶员不仅要求有娴熟的驾驶技术, 还要有准确的故障判断能力及紧急维修技能, 还要对装备的各项性能有深入的了解, 这样才能在保证车辆装备安全的前提下, 将汽车的性能发挥到最大;2.2.3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各类车辆的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以杜绝各种由安全意识不强引起的安全隐患;2.2.4安全车身。安全车身是所有被动安全设施的基础, 也是车内乘员的最后一道防线。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如果车身出现严重变形或断裂, 那么, 所有的被动安全装备也就失去了意义。安全车身包括前后碰撞变形区 (发动机舱和行李厢) 、中间的高强度乘员舱。汽车受到的碰撞方向有多种可能, 除了常见的正面碰撞 (如追尾) 和后部碰撞 (被追尾) , 还有可能受到来自侧面的撞击。在遭受强烈的前后方撞击时, 前后碰撞变形区 (发动机舱和行李舱) 有可能无法完全化解撞击力, 这时就需要乘员舱有足够的强度来保护车内人员, 也就是说, 乘员舱应尽可能地保证不变形或变形很小。而在遭受侧面碰撞时, 乘员舱自身的强度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轿车侧面与外界只有一板 (车门) 之隔, 因此车门的抗冲击能力和乘员舱的框架强度成为保护乘员的根本。车身是由若干片冲压件组成, 大多数厂家采用点焊进行连接。但点焊存在不连续性, 解决不了焊接处的平整度及缝隙问题, 而且点焊会造成焊接点周围的钢材应力下降 (车辆遭严重撞击时的断裂部位往往是车身的焊接部位) 。激光焊接是目前最先进的焊接工艺, 具有连续性, 可以实现钢材分子层面的结合, 使两块钢板结合成一整块钢板, 从而增加了结合强度。激光焊接主要用于涉及乘员舱的顶盖与侧围、底板与侧围、尾部以及门框等连接处, 能够大大提高车身的刚性。

3 汽车维修的安全技术保障

汽车的维护与修理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为确保安全, 汽车进行的维护作业项目和应遵循的安全技术规定如下:

a.每行驶7000km应拆下管路过滤器, 用压缩空气吹净粉内污物, 以免堵塞气道;每两年应更换燃料过滤器滤芯;b.如因维修发动机而必须拆卸燃气管路时, 应用干净的棉布堵住各管接头, 以免异物进入而损坏相关零件;重新安装气管时, 应注意气管与各接头间不能存在干涉, 否则易损坏气管;c.储气瓶必须定期按压力容器规定检验, 每两年检验一次, 并检验气瓶出厂日期、产品标记和合格证;d.应定期检查热水管到蒸发器的连接及热水的循环状况, 保证蒸发器有足够的温度气化燃气, 系统工作正常。

以前, 我国事故汽车维修的理念是以整形修复为主, 以恢复车辆的外貌为重点。现在, 汽车维修的理念是以安全修复为主, 以恢复车辆功能为重点。

摘要:汽车及各种机动车辆的诞生和进步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 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 交通状况越来越复杂, 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 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 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在此主要分析了车辆安全性能的保证问题。

关键词:车辆,安全性能,保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卢汉成.燃气汽车的安全性及其技术保障[J].汽车维护与修理, 2000, 6.

上一篇:教育行业远程监控系统下一篇:绿色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