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2024-11-05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精选10篇)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篇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积累

【单元生字词】

闰(rùn)土 捏(niē)住 祭祀(sì)装弶(jiàng)竹匾(biǎn)秕(bǐ)谷 束缚(fù)

鹁(bï)鸪(gū)獾(huān)猪 伶(líng)俐(lì)潮汛(xùn)殡(bìn)仪馆 追悼(dào)吊唁(yàn)

【读读写写】

厨房 刺猬 畜生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读读记记】

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面孔 轻视 徒然 艰苦 软绵绵 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全愈 【ABB式的词语】

白花花 白茫茫 白胖胖黑乎乎红通通 红扑扑 红彤彤 红艳艳 懒洋洋 绿油油 黄澄澄 金灿灿 羞答答 笑哈哈毛茸茸 阴沉沉 亮晶晶 沉甸甸

【AABB式词语】

花花绿绿 高高兴兴 模模糊糊 浩浩荡荡平平安安 秀秀气气 斯斯文文安安稳稳病病歪歪 沸沸扬扬

纷纷攘攘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 鬼鬼祟祟 浩浩荡荡 亲亲热热 轰轰烈烈 浑浑噩噩家家户户结结巴巴

兢兢业业 口口声声 磊磊落落 林林总总婆婆妈妈 千千万万卿卿我我 三三两两

【日积月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致颜黎民》 【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多音字】

空 ① kōng 领空 空洞

② kîng 空白空闲

正 ① zhēng 正月 正旦(农历正月初一)② zhâng 正常正旦(戏中称女主角)尽 ①jìn 尽头

②jǐn 尽管

圈 ①quān 圆圈 呼啦圈

②juàn 猪圈

更 ① gēng 更换 更事

② gâng 更加更好

着 ① zháo 着急 着迷 着凉

② zhuï 着落 着重着手

③ zhāo 失着 着数高着(招)鲜 ① xiān 鲜美 鲜明

② xiǎn 鲜见鲜为人知 脉 ① mî 脉脉(仅此一例)② mài 脉络山脉 【近义词】

郑重──重视 允许──同意 熟识──熟悉 无端──无故 希奇──希罕 盼望──希望 往常──以往 郑重──慎重 许愿──许诺 惊异──诧异 逝世──去世 爱戴──拥戴

深奥──深刻 忍受──忍耐 情愿──甘愿 羞愧──惭愧 团聚──团圆 追悼──悼念 祭祀──祭奠 慈祥──和蔼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粗心大意 懊悔──后悔 一望无际──一一望无垠

【反义词】

熟识──生疏 允许──拒绝 伶俐──笨拙 郑重──随便 个性──共性 爱戴──憎恶 深奥──浅显 老实──狡猾

详细──简略 阴暗──明亮 伟大──渺小 轻视──重视

清晰──模糊 新鲜──陈旧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词义辨析】 逝世 死

都是动词,都能表示失去生命。主要区别是:

适用范围不同。“死”能广泛用于任何人及至任何生物,如“兔子死了”、“小树死了”,“逝世”只能用于受尊敬的人。语体色彩不同。“逝世”用于书面话,带有敬重、庄重、严肃的意味,“死”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不带严肃、敬重的意味。爱戴 爱护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喜爱的意思,对人或事物有深挚的感情。主要区别是:

适用对象不完全相同。“爱戴”的对象常常是人,“爱护”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爱护公物”。另外,“爱戴”表示“尊敬热爱并且拥护”,用于下级对上级、群众对领袖、幼辈对长辈。,“爱护”表示疼爱抚慰,使用对象跟“爱戴”相反,且年龄距离较大。如“爱护儿童”、“同志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词语理解】

其间:那中间。其,那。本课指西瓜地里。

祭祀:节日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们向神或祖先献供品,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迷信的人利用五行相克相生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闰土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闰土”,表示五行齐全。

许下愿心:即许愿。讲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也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

装弶:弶,捕鸟的用具。装弶,就是把弶装置好,用来捉鸟。

竹匾:一种边较浅的圆形竹器。

秕谷:干瘪的谷子。

潮汛:一年中定期来的大潮。

跳鱼儿:指弹涂鱼,体长约10厘米,稍侧扁,浅褐色,栖息于海滨滩涂,常出水跳跃,上陆觅食,可食用。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出产。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力拉的车,主要用来载人。也叫人力车。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硼酸水:一种用于消毒防腐的外用药水。【句子解析】

1、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无色的贝壳。

“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可每学一个小故事,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

5、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7、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可以通过想象伯父鲁迅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这句话。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课文简说】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读了这段文字,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从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一面》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篇2

一、生活经验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其积累新经验的生长点。生活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 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认识和反映, 教师在教学伊始应准确辨识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将其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 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例如, 教学“掷一掷”一课, 上课伊始, 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孙悟空和猪八戒比赛掷骰子, 谁的点数大就算谁赢, 一人一次为1局, 共进行3局。提出问题:“朝上的点数可能是几呢?”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 轻而易举地就说出了“可能是1、2、3、4、5、6”。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知道了会出现哪些点数, 还知道这些点数的可能性相同。接着提出:“如果两个骰子一起掷, 和可能是多少?”从而引出课题“掷一掷”。

二、动手操作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扶手

思维始于动作, 经验源于实践。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 才能有所感, 才会有所获。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 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 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例如, 教学“掷一掷”新知环节:孙悟空和猪八戒把两个骰子一起掷可能出现的和分为两组, 一组是A组:5, 6, 7, 8, 9;一组是B组:1, 2, 3, 10, 11, 12。两个骰子一起掷, 掷20次, 掷出的和在哪一组出现得多, 谁就赢。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赢, 有的说猪八戒赢。我让学生利用学具, 6人一小组实际掷一掷, 验证自己的猜想, 动手操作后得出结论:八戒赢。

常言道:“教师讲十遍, 不如学生动手做一遍。”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直观感受印象深刻。尽管类似这样的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 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 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只有动手操作, 体验积累的数学经验, 才能最终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伴其一生, 受用一生。

三、抽象概括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关键

抽象、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手段, 也是建立数学模型最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 而抽象的知识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 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 知识就变得枯燥乏味, 数学思维也只会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不能从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 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也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 抽象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与发展。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属性, 不断积累知识的建模经验。

例如, 教学“掷一掷”在学生动手操作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 我提出:“你们说八戒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重来孙悟空能赢吗?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你们能发现吗?”问题提出后, 思考片刻, 同学们便蠢蠢欲动, 借助动手操作习得的感性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小组内进行大胆设想、合理推测。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观察、思考、比较、交流、归纳,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学生抽象出规律, 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建模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反思交流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的法宝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 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 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深化和发展。同时感性层面的活动经验往往又是模糊、零乱、粗浅的, 只有经过反思和交流, 将其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 使之提升为对以后类似情境与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概括性经验。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掌握新本领。教学的关注点应放在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从形象趋向抽象、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上。并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中, 进一步体验活动经验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促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积累数学经验。例如, 在教学“掷一掷”, 我根据学生已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设计了活动“抛骰子”。通过反思、交流, 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 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经验, 促进学生活动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实现经验改造、重组, 沟通了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新的数学活动的桥梁。

五、综合应用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

朱德全教授曾说过:“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综合应用作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例如, 教学“掷一掷”的巩固学习阶段, 我设计了一道综合实践题: (出示一个空转盘) 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 准备怎样设计这个幸运大转盘呢?

(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要求:

1.奖项分设一、二、三等奖。

2.在转盘中注明每个奖项各占几分之几?

3.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首先要进行思维上的深思熟虑而后进行作图设计, 最后实践操作。展示三位同学的不同设计。追问:三位同学的设计都不一样, 但是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综合应用知识让学生了解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不是字面上的理解, 而是感悟、体验数学的应用, 只有“做”了才能真正体会、真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此外, 综合应用还可以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 在多种活动形式、多种过程体验及多种评价方式的交融浸润中,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 在数学活动中逐步积累,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感悟, 在体验中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版。

[2]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单肖天、景敏.《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数学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

浅谈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五法 篇3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语文知识积累五法,兹分述供晒正。

一、课内积累法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获得的语文知识大多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因此,学生要紧紧把握这一关键环节,勤记、博取、慎思,以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课堂内力争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只有做到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当耳熟能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该铭记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必镌刻心中,对使动、被动、为动、对动等特殊用法,必须掌握。诸如此类,须在课内理解,并熟练运用。另外,课文上没有的内容,为了紧密配合课文教学、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巩固知识而增补的内容,学生应动笔记录。例如笔者教《荷塘月色》时,朱自清巧绘了荷塘月色。月色本无形,难以捉摸,又是单调的,难以直接描摹。要把“月色”写透,必须借助其他景物,从不同角度侧面描写。为了加深理解,朱自清引用了唐·李娇的绝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里浪,人竹万竿斜”。诗人巧借落叶、开花、江浪、斜竹,句句吟风(诗题《风》),含蓄多趣,生动传神,写作手法与朱自清巧绘月色是相同的。又如学习《狼》,“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名联,可引出名人蒲松龄,进而了解以谈狐说鬼的方式,抒发内心愤慈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作者的自勉联,可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一点一滴地积累,终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二、课外积累法

要学好语文,不是套公式,做习题,而是要读,用心阅读。读文学作品可以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憧憬,唤起人们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情怀。读科技作品可以培养人的严谨、科学的精神,唤起探索的热情。人生至乐是读书。《海的女儿》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善良和坚强;《咏鹅》使我们感悟纯净之美;杜甫使人们体味人生的苦难;东坡使我们豪迈旷达;曹雪芹使我们阅尽人生的苍凉、世事的苍茫;鲁迅教会我们深刻;冰心递给我们一盏爱的“小橘灯”……也许学生会说,课业负担如此沉重,哪有闲情逸致读课外书。我们不妨看看《孙权劝学》,不妨了解古人的“三余”读书法,不妨体“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挤出了时间,读哪些课外书呢?读教育部特别推荐30部中外文学名著,辑录其中的精彩语言。例如《水浒传》:“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也死不怕。”《西游记》:“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太平!”《出师表》:“臣本布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以上所举仅是名著中的沧海一粟,对这些麟角凤猪,若能潜心辑录,当不再是吴下阿蒙,必会令人刮目相看,终身受益。

三、待人处事积累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民群众是创造语言的大师,他们平时运用的语言,很多是精彩鲜活的,若能留心辑录,便可克服自己语言贫乏的学生腔。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都是运用语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倘能处处留心,必将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如“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墙上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家有冷(文炜)字不算穷,没有洋芋活不成”、“烟洞眼里掏雀儿来——没在五和头(没在那里头)”,“狗狗/狗娃/鬼子孙(长辈称呼小孩子)、片船/片闲(聊天)、惦东(人老了不明事理)”等。

四、走亲访友积累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当你看到书香人家时,墙上的字画,必是绝妙的艺术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初,无欲则刚”。“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有的家里的四个条幅,纯粹是《朱子家训》。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有心搜集,终有所获。

五、影视积累法

打开电视机,好诗词、好歌曲、好广告等便拂面而来,五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重阳节时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节时有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宵节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清明节时有杜牧的《清明》。歌曲《十五的月亮》、《常回家看看》、《拥护和平》等令人心旷神怡。广告“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主要是留观众去想象、比较、体会。)“玉环牌热水器,让您随心所浴”(欲,谐音双关)。表现某种生活观的句子也俯拾即是,若有意注意,便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篇4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积累语言。

・・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      3.学习写读后感情。

・・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论文。

・・      教学重点:

・・      1、学习写读后感情。

・・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论文。

・・      教学安排:五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和阅读

・・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积累语言。

・・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 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

・・      一、完成读读背背:

・・      1、自读成语和熟语,注意读准字音。

・・      2、小组内轮读,互相纠正读音。

・・      3、全班赛读、接背。

・・      (对较难的词语,交流理解意思)

・・      二、完成阅读:

・・      1、自读《外婆家的石桥》,读准字音,初知大意。

・・     理解词义:

・・    &nb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篇5

1绷私獗扔鞯幕本特征,明确有“像”“好像”的句子并不都是比喻句这一语言现象。

2被累相关词语,丰富词汇。

3毖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4蹦茉诳谟锝患手杏胪学交流自己曾经干过的“傻事”,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5蹦艽幼约旱某沙す程中选一件感受较深的事写一篇记叙文。

6弊灾髟亩炼涛模通过阅读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比喻的基本特征: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背鍪究伪局兴母鼍渥樱学生自读这些句子。

2币导学生思考:这四个句子都带有“像”或“好像”,它们都是比喻句吗?(明确其中1、3是比喻句,2、4不是比喻句。)

3毕胍幌耄比喻句有什么特征?比喻句是打比方的句子,往往要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如课本中的第1句,把“马蜂窝”比喻成“一只大莲蓬”;第3句,把“光芒”比喻成“明洁的丝绸”。而第2、4两句虽然也带有“好像”“象”,但它们不具备打比方的特征,也找不出打比方用的甲事物和乙事物。第2句中的“好像”带有判断的意思,说明“听到爷爷在屋内的呼叫”不是很确切;第4句中的“像”带有推测的意思,说明“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的看法,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推新。小结:让学生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特征,不能把是否有“像”“好像”作为判断比喻句的标准。

4笔ι交流自己收集的带有“像”“好像”的句子,判断是否是比喻句。

举例:

(1)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比喻,把马蜂比作战斗机。)

(2)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钱。(不是比喻句。)

(3)我首次钓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一般。(不是比喻句。)

(4)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比喻句,把长江比作巨蟒。)

5痹僮杂啥量伪局械乃母鼍渥樱加深比喻句与非比喻句的印象。

二、语海拾贝

1毖生自读本栏目中的词语,反复读几遍,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写“绿”的色彩的词。)

2痹俣粒看这些写“绿”的词语又有什么不同点?第一排三个词语写绿的形态;第二排的三个词语写“绿”的花园;第三排的三个词语写绿的时间。

3北乘姓饩鸥龃视铮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4笔ι互动,再找出一些写“绿”“红”或“蓝”的色彩的词语,分别归类在时间、范围、形态三个方面,再读一读。

三、互动平台

1倍量伪局斜纠改康亩曰埃想想自己明白了什么。秦学的话告诉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郝思的话告诉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想,这也是理解句子含义的一种方法。

2崩斫饩渥拥暮义,用上面两种方法很不错。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注意举例说明。还可以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沉重地压在我心上”这句话中,“沉重地压”这个词,就充分地暗示出了作者为伤害了马蜂而后悔和难受的意思。

3狈纸巧朗读本栏目中的对话,加深对理解句子含义的各种方法的理解。

4弊饕担汗槟衫斫饩渥雍义的各种方法,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四、口语交际

1碧富暗既耄打开思路。

同学们,《捅马蜂窝》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小时候捅马蜂窝挨蜇的趣事。作为小孩子,谁没有这类淘气的经历呢?你们也一定干过一些幼稚、顽皮、莽撞的“傻事”吧。仔细想一想自己儿时的一些“傻事”“趣事”,选一两件讲出来与同学交流,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啊!

2蓖桌交流,互说“傻事”。教师巡视引导,要求把故事讲生动,讲具体,特别要把“傻劲”或“趣味”体现出来,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后可以提问题,可以评价,可以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3毙∽榻涣鳎评选优秀故事。以小组为单元互相交流讲述“傻事”“趣事”,并相互评价,各组推选一名最满意选手在组上交流。

4卑嗉督涣鳎讲述“傻事”。各小组推荐的选手在全班交流讲述“傻事”,同学们可以发言评论,也可以讲自己听完后的感想或启发,还可以讲其他“傻事”“趣事”。

五、习作百花园

1毕付料白饕求,明确写作范围。写作范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可以是快乐、幸福、喜悦的事,也可以是烦恼、悔恨、忧伤的事,还应表达经历这件事后的感受。习作要求:以记一件事为内容,题目自拟,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2逼舴⒀生,广开思路,广泛选择材料。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在我们个人的记忆里,一定留下了不少难以忘记的事件,如淘气遭到父母的责罚、无知摘掉邻家盆花、偷偷抓来别人的小狗、瞒着父母用化妆品在自己脸上涂画……这些充满稚气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经历了这些事件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来作为本次习作的内容。

3毖生自己确定题目并写作。

(1)教师巡视,发现选材、叙述有新意的,可向全班同学介绍,以启发引导其他同学。

(2)完成草稿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4奔炎魃臀觯再改习作。

(1)出示学生中的佳作。(用投影仪。)

(2)朗读习作。(作者自己读。)

(3)同学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受到启发,产生再次修改自己习作的愿望。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自己的习作。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毖生自由读短文《那倾斜的伞》。要求边读边勾画,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疑问,可以批注在旁边,优美的词句、疑难的词句,也可以作上记号。

2毙∽榻涣鳌

(1)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哪些词句令你最受感动?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3)有什么疑问,向同学提出来,互相交流解决。

3彼邓底约憾亮硕涛囊院笥惺裁词栈瘛

(1)说说文章内容给你什么启发。

(2)说说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给你什么启发。

4闭页鲎约喝衔好的词语或片断,抄写在摘抄本上。

S版五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篇6

1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2.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此时的感慨。(古诗名句)

3.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名句)

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却沉迷于各种游乐之中,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人名言)

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6、雨梦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鹏飞在送他的时候拍拍她的肩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苦的环境下,不丧凌云壮志,顽强追求,着真是()(诗句)

8.人们常用()赞扬教师(诗句)

9.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

()(可写诗句或名言)

10.雨梦明天就要和爸爸转到另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明送她时会说()(可写诗句或名言)

11.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2句:

12.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表达此时的感慨.(古诗名句)

13.人们常用颂扬那些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名句)

14.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

是.(古诗名句)

15.雨梦明天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腾飞在送她的时候排排她的肩膀,说:(古诗名句)

16.__貌辨色

见貌辨色

发音 jiàn mào biàn sè

释义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鉴貌辨色

发音 jiàn mào biàn sè

释义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17.请写出你的座右铭.18.为你的书房写一副对联.七、请用“书书书读读读好好好”九个字,说出三句不同而又有意义的话。并选择其中的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就是告诉大家要多读些有意义的好书,对我们是有好处的21、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三章》中的名句填写)

23、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的古诗句。例句: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写出下列“妙笔生花”的名句:陶渊明《饮酒》中写到菊花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写菊花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纱》写花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写花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的《春望》中的花则别有一种悲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 三个。(人名)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名)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名)曾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9、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任意写出两句带有“山”字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古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咏莲的诗文,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古诗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其爱国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写出古诗中与“友谊”有关的一个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你在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毕业了,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是你可以用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名言

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祝福朋友。

39、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可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的诗说明北方地区八月份就草木凋零,大雪纷飞了„„

以诗句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 :

千()山()鸟()飞()绝()风()雪()夜()归()人()填写歇后语:

(4)十五个吊桶打水---------()

()----------()路遥知马力-----------()

()----------()

5、根据意思填空:

(1)()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

(2)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3)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人名言,并标明出处。

()

(3)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诸葛亮语)

(4)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英雄雨来()詹天佑()叶圣陶()邱少云

()鲁 迅()军需处长()五壮士()周总理

(5)“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句话选自(南宋)代诗人的(范仲淹)名诗《岳阳楼记 》。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在当今广为传诵,人们常引用来表达(兄弟)之间的怀念之情。

(7)《草原》一文的作者()课文是按照()顺序来叙述的,文章中最能表现中心的句子是()这句话表达了

()。

(8)根据课文内容所描述的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排列顺序(写序号)

①狱中联欢 ②赤壁之战 ③田忌赛马 ④一夜的工作(3214)

6、请你写出两首抒发作者爱国之情的诗句,并写清作者和朝代。

阅读与实践:

2001年()月()日晚10点,是难忘的历史瞬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北京沸腾了!当电视广播中传出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时,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出现了。(1)

23点27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和首都各界群众共同分享这快乐的时刻。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嘹亮的《歌唱祖国》的歌声直冲云霄。这瞬间的永恒,使今夜无人入睡。

世界给北京一个(),我们将还给世界一个()。我们等待这个机遇,已经很久很久了。现在这个机遇终于来了,我们怎么能不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北京申奥成功,标志着世界对中国的承认。它是历史上中国人民无数次血与火的斗争的成果,是改革开放我们所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的总检阅,也是北京人民多年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所得来的无愧的荣誉。中国北京申奥的成功,(2)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2、把文中的括号补充完整。

3、北京申奥的口号是:

4、结合自己收看到的或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象,在文中第一节序号(1)处,插入一段场面描写。(不少于200字)。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篇7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 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蓝花

2、4、6、8…双数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五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 篇8

1、 询问做什么事/活动:—What do you do …? —I often play ping-pong…

询问星期几上什么课:—What do you have on…? —We have English class…

2、一般疑问句的问与答:—Do you often read books? —Yes, I do. —No, I don’t.

3、 on+具体某一天(年月日,星期),如:on Monday/Tuesday…

课外 at+具体时刻(…点钟),如:at 12 o’clock 在十二点整

补充: in+大致时间(年月,早中晚),如:in 在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4、play + 球类、棋类、娱乐活动,如:play football/ping-pong

补充:play + the + 乐器(第四单元知识),如:play the pipa/piano/violin…

重点作文

1、描写一周的生活,如:My week

思路导引

(1)开头:简单的自我介绍:My name’s…/ I’m…

(2)中间:1) 介绍周一至周五的情况,可以着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天:

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I like…because I have…

2)介绍自己周六、日的活动:I often watch TV/…on the weekend.

(3)结尾:This is my week. What about yours?

2、范文:

My week

五年级上册语文《鲸》知识点 篇9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从鲸的重量、长度、舌头及嘴等方面说明鲸的大。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鲸是哺乳动物和它的进化以及鲸的种类。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介绍鲸的生活习性。进一步说明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

二、鲸重重点难点解析

1、《鲸》是一篇说明文:

作者运用列举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介绍了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也说明了生物常常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否则就会灭绝的道理。

2、学习本课还要重点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⑴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这个句子详细地描写了鲸睡觉时的样子。主要讲了四个特点:鲸睡觉时,总是几头在一起睡,一般不单独睡;睡觉的地方比较安全;睡觉时,“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浮在海面上”,不是在海底。

⑵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五年级上册知识积累 篇10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上一篇:在财政系统竞争上岗答辩会上的讲话下一篇:互联网与运营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