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桥段短篇散文

2024-06-20

一个人的桥段短篇散文(精选5篇)

一个人的桥段短篇散文 篇1

一个人以后短篇散文

时间没有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过转动,时间匆匆走过,春夏秋天的更替,白天与黑夜的交换,的10月就这样又将成为人生中的一页,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一个人慢慢走过。

岁月的棱角仿佛把最纯真的东西给慢慢磨灭了,最快乐的`笑容不再,这些年忘记了快乐,更迷失了幸福,好久好久都没有很快乐地笑过了,一个人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地行走着,那抹孤单与失落沾满了整颗心,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延续多久,有时候会心疼自己,心疼这一路所走过的每一步。

20几岁的年龄,同龄的人谈恋爱、结婚生子,而还是单身的自己,从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总是很骄傲地走着自己的路,告诉自己还很年轻,可是当父母无数次的唠叨,旁人的关心问候,渐渐地在自己的心里仿佛变成了一种压力,一种对比,渐渐地开始逃避,开始失落无助。

纵然一直自信满满的自己心有不甘,不甘如同龄人般过着谈谈恋爱,然后结婚生子,成为家庭主妇的生活,可是自己心里明白,三年之前,我最大的愿望始终都是想要一个家,可是,当走过了那段痛苦的路程,心仿佛对“家”的概念慢慢模糊了,渐渐地让家成为了一个梦,到底是什么让我的人生有了那么大的转变?我不能埋怨任何人,因为我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我自己选择的.......

一个人的桥段短篇散文 篇2

一、小说主要内容

小说以主人公安德列·索科洛夫向作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展开,索科洛夫生于1900年,参加过国内战争,饥荒让他失去了所有亲人。后来他娶妻生子,勤劳能干,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生活就被战争打破了,索科洛夫上了前线……战争期间被德军俘虏,受尽了各种磨难,终于被俘俩年后历尽千辛逃回祖国,本以为可以和家人团聚,却没想到,妻子和俩个女儿早已遇难,不在人世,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阿纳托利上了前线,可就在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阿纳托利牺牲了,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战后极度悲伤的索科洛夫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万尼亚,于是开始了俩个孤苦伶仃的人相依为命的新生活。

二、索科洛夫人物形象分析

1、爱国,正直,刚毅,有军人气节

索科洛夫生活在一个动荡,革命、战争不断的年代,幸福的光景还没来得及回味,痛苦的日子又走向他,值得欣慰的是他并没有被生活摧毁,反而以一个硬汉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不同于其他队友,索科洛夫从不在家书中传播消极情绪,无论处境多么危险,在他的信中都是轻描淡写的几句,他鄙视那些在信中找求妻子孩子同情的人,他说:“你既然是个男人,既然是个军人,就得忍受一切,应付一切,如果需要这么做的话。”索科洛夫确实做到了,这似乎也是他能坚持到战争结束的原因之一,一个刚强的人是不会轻易地向敌人低头,更不会向命运低头,他会沉着冷静地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也许走出困境遥遥无期,但是他也不会放弃最后的希望,就是哪怕牺牲也要对得起军人的气节,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也许就是这样他忍受住了对家人的思念,时刻不忘自己军人的身份,在最危险的时候不顾自己的安危,主动冲到了前线。他说:“同志们也许正在那边流血牺牲,难道我能呆在这儿不理不睬吗?”他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运送爆弹,可是寡不敌众,成了德军的俘虏。小说试图在提出一个问题:在战场上对前线流血作战的同志要竭力援助,那么被俘后可以不理不睬吗?面对这种情况,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选择,但是在主人公索科洛夫看来,同志不管是在何处,只要大家心系祖国,勇敢的为祖国而战,不出卖战友,那么他就是同志,彼此就该互帮互助。前线的同志们在流血牺牲,集中营中的同志们又何尝不是在牺牲呢?在集中营中我们看到了黑夜里到处询问人有没有受伤的军医,就是在黑暗中仍是在进行自己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才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增添了大家抵御折磨灾难的勇气和坚定不移必胜的信念。但是在集中营中往往也有叛徒,因为叛徒的背叛,集中营中就会有同志牺牲。索科洛夫忍受不了出卖战友保全自己的人的存在,他为了战友杀了叛徒。他说:“干完以后,我觉得非常不舒服,很想洗一洗手,仿佛我不是掐死了一个人,而是掐死了一条虫子……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杀人,杀的又是自己人……不,他怎么能算是自己人呢?他还不如一个敌人,他是叛徒。”如果说战场上的索科洛夫英勇顽强的话,那么集中营中的索科洛夫尽管受尽折磨,但是丝毫没有失掉军人的本色。其中最让人钦佩的就是在被人告密面临处决的危险时,哪怕是明知道就要被处决了,索科洛夫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气节,不让敌人看出他不舍离开人世,哪怕是饥肠辘辘渴望美酒美食,他也不会为了临死前的一时痛快,而为德军的胜利干杯。他只为自己的死亡和摆脱痛苦而干杯,并且不动一点点心。他说:“我虽然饿得要命,但决不会因为他们的小恩小惠而噎死。我有我做俄国人的骨气和骄傲,他们不论用什么手段,都不能把我变成畜生的。”索科洛夫虽然在战俘营里失去了自由,但是并没有失去做人的尊严,他的行为让德国警卫队长钦佩不已,他说:“听好,索科洛夫,你是一个真正的俄国兵。你是一个勇敢的军人。我也是一个军人,我尊敬值得尊敬的敌人。我不枪毙你了。”

2、勇敢顽强,责任心强,时刻心系祖国和家人

1945年6月29日索科洛夫不仅自己逃回来,还带回了对俄军非常重要的人质和机密文件。他除了肩负着对国家的责任,索科洛夫还肩负着对家人的责任。尽管战俘营里条件艰苦,时刻面临死亡的危险,但是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意念,他时常在梦中和妻子孩子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秉承着这种和家人团聚的信念,索科洛夫成功的逃回了俄国。但是妻子伊琳娜和两个女儿被德军轰炸飞机场的炮弹击中,这就是为什么在索科洛夫讲述自己的遭遇时懊悔的说:“只是我的房子盖得不是地方。划给我的那块地皮,面积有600平方米,离开飞机厂不远。要是我的小房子盖在别的地方,生活也许会换个样子了……”没想到上战场前的送行竟是全家人最后一次团聚,索科洛夫很自责也很歉疚自己当时还推了妻子一下,他说:“为了当时推了地一下,我就是到死,就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能原谅自己呀!”在得知儿子阿纳托利还活着的消息后,阿纳托利成了索科洛夫的另一个精神的寄托,儿子作战英勇,屡获战功,这让索科洛夫很欣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全民为战胜胜利庆祝的那一天,索科洛夫得到了儿子阵亡的噩耗。阵亡后的阿纳托利的眼睛半开半闭,而望着远方,嘴角上仍旧保存着一丝笑意。对索科洛夫来说,儿子的死无非是断送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那些曾经幻想过得享受儿孙天伦之乐的场景也一去不返。沃洛涅日对他来说不再是充满美好回忆心灵的归宿,想到那里,想到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那个被炸弹炸成深坑的家,那些快乐的回忆反而变成一把利剑直插入索科洛夫的心,那种痛让他痛的渐渐失去知觉,心被忧伤压得就像石头一样。

三、小男孩万尼亚形象分析

1、遭受战争迫害年幼孩子的代表

小男孩万尼亚是一个在战火中失去亲人到处流浪的孩子。两个失去亲人的人走到了一起,当索科洛夫告诉小男孩自己就是他的爸爸时,小男孩尖利的叫了起来:“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突然间找到爸爸让万尼亚欣喜若狂,失去亲人的滋味深深的刻在小万尼亚的心里,因此,在索科洛夫因为工作要暂时和他分开的时候,万尼亚会哭到黄昏,到了黄昏会跑到大谷仓来接爸爸,在那边一直等到深夜,他怕再和爸爸分开,再变成孤儿。正如文中所说,他们是“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战争摧毁了难以计数的家庭,像万尼亚这样五六岁就成为孤儿的孩子并不少见,像索科洛夫这样家破人亡的人并不是少数,用砂子来形容他们最贴切不过,他们是茫茫人海中的个别代表,战争给索科洛夫带来的不幸,并不是索科洛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更是所有苏联人民共同的遭遇。在小说的最后写道“不,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男人.不仅仅在梦中流泪;他们在清醒的时候也会流泪。这时重要的是能及时转过脸去。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战争是残酷的,受战争迫害的人们是没有年龄性别之分的。年纪小的代表就是万尼亚,年纪大的代表就是索科洛夫,无论在战争前过着怎样的生活,战争之后都要勇敢坚强的活着。大人的任务不仅是重建祖国,还要守护同样遭遇不幸的小生命,孩子已经经历了超出他所处年龄所能承受的不幸,不能再让他们过早的承受痛苦,要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

2、希望的象征

万尼亚就像是春天的风,他让饱经风霜的“枯树”索科洛夫看到了生机,索科洛夫自从有了万尼亚,被忧愁压得像石头一样的心变软了,开始对生活有了希望,和新儿子在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小说开篇时写道:那孩子用一双天空一样清澈的蓝眼睛朝我望望,露出一丝笑意,大胆地伸给我一只嫩红的冰凉小手。结尾处写道:本来,在我们分别的时候可以平安无事,可是,万尼亚用一双短小的腿连跳带蹦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挥动一只嫩红的小手。虽然过了一段孤儿的生活,但是万尼亚并没有让战争摧残变得过渡成熟,变得消沉,变得戒备心重,时刻保护自己免受外界伤害,他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了爱的孩子,保存着童真,对生活还是会有美好的憧憬,他让大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俄罗斯的希望,虽然国家被战争摧毁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是有孩子,还要为了孩子继续活下去,为了国家未来的富强重振精神去工作去劳动。

四、结语

如果说俄罗斯民族性格总是让人难以捉摸,那么总是有一点让世人认可并为之叹服,那就是“俄罗斯人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会迸发出非凡的爱国主义激情,勇气,耐力和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牺牲精神(荣洁《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索科洛夫的遭遇很好的诠释了这些性格特征,正是有像索科洛夫这样人的存在,反法西斯战争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部短篇小说延续了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反映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的冲突,试图捍卫人的尊严和权力。小说通过个人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给全体人民带来的多灾多难的命运,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不可磨灭,希望通过重读经典战争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铭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缅怀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人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参考文献

[1]肖洛霍夫,著.草婴,译.一个人的遭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1.

一个人的散文世界 篇3

一、多幅笔墨

就《邻水而居》这个集子来看,刘明霞的作品涉猎到了多种不同的散文体式: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以写景、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杂文;也有以人物塑造为主的特写,以文化事件为表现对象的文化散文;甚至还有文艺评论。尽管作者本人在分类上并没有更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作品体式的把握上却是十分到位的,而且每一种样式中都有诸多佳作。

《邻水而居》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作品,写了一个城市与水的不解之缘。作品对西湖的描写细腻、真切,饱含作者的深情。文题富有诗意,结尾的抒情余音袅袅、言有尽而意无穷,强化了标题所蕴含的诗意。《另类报人》是一篇人物特写,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其脱俗的打扮和不与流俗相类的举止相得益彰,让人印象深刻。《读书如吃饭喝水》是以说理为主的杂文,其“读书如吃饭喝水”的比喻大俗而又大雅,其理甚明。文章没有犀利的言辞,却很有说服力。其对伪读书的批评与对读书方式的看法,相信亦为多数读者所认同。《带着墨香的白鸽》是一篇文艺评论,重点写“我”与香港儒商“李老师”的文学交往,以潇散的笔触集中突出了对方为人的“诚挚”和人文情怀。《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是一篇文化散文力作,其对水东街的描述大气深沉,历史与现实交融,文化景深与情感律动共振,获致了非同一般的审美效果。刘明霞五彩斑斓的散文世界即由上述多种笔墨、多种样式构筑而成。

刘明霞驾驭多幅散文笔墨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散文本身体制宽松、体式多样(除作者涉及到的几种体式外,甚至日记、报告文学、通讯等亦属散文文类),作者选择的空间较大而较少文体方面的担忧。二与作者的作家与报人两种身份、双重视野有关,《邻水而居》集子中的人物特写、文艺批评和一些出自采访视角的作品如《客家山村踏歌行》《龙门有两幅面孔》等,就与其报人的身份不无关系。三是作者感性与理性平衡的秉性使然,感性激发灵感,理性带来哲思,这就是作者一方面有写景、抒情、叙事之作,一方面又有文艺批评、杂文、文化散文的原因(这个特点在具体作品中也有体现:少纯粹抒情、写景或说理,而多有机兼容)。四是得益于作者个人的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艺术散文、人物特写与文艺评论的写作。

二、人文底蕴

刘明霞的多幅散文笔墨所传达的人文底蕴可以用几个词组来概括,那就是日常叙事、文化关怀与诗意栖居。

刘明霞散文中有诸多指涉日常叙事的篇章,触及的生活范围较广,如吃(《在土桥村拼贴味觉》)、玩(《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在新葡京赢了350元港币》)、购物(《这周有没人去香港啊》《走在高雄的大街上》)、开车(《我开车的“威水”史》)、探病(《病房里的市井》)等等。散文集《邻水而居》整体上自然平实的特点在这类散文中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作者以絮叨的笔触、平视的态度讲述了种种私密而又普遍的生活经历,引人共鸣。但作者绝不仅仅停留于对生活作表象的描摹,而善于发现隐藏在表象中的独特人文“意味”。《在土桥村拼贴味觉》将自然清新的土味与视觉时代的恶俗相比照,让人感悟什么才是最需要的和有价值的。《我开车的“威水”史》等几篇写独自驾车的忧与乐、险与趣,虽没有太高远的立意,但仍然具有普遍的人生意蕴。《这周有没人去香港啊》《走在高雄的大街上》则都由购物升华开去,或与港惠两地的文化交流相勾连,或由此去思考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问题。《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写的是酒吧及其音乐与美酒,但文化的思考却始终“在场”。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出自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大都是自然流露、点到为止的。《病房里的市井》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佳作。该文写人们习以为常的探病经历,却别开生面地将笔墨转向对“病友”之间的“较劲”——“显摆”的描述上,其以小见大的立意(小病房是大社会的“浓缩”)与独特的构思让人刮目相看。此外,该文对人情世故的描写也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朴质逼真、真切传神。

《邻水而居》体现了作者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城市文化,甚至是遗址文化,都得到了其深度关切。

在上述诸种文化类型中,审美文化得到了作者更多关注,给读者的印象也较为深刻。《小众电影》是对日渐式微的电影艺术的聚焦,文章饰之以“小众”,体现了作者对江河日下的电影艺术的叹惋和不甘。《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是对山西原生态民歌的感悟,作者陶醉于其质朴自然的艺术魅力,又情不自禁地思考着原生态艺术的未来。《客家山村踏歌行》《龙门有两幅面孔》则分别是对客家山歌、龙门农民画的考察。作者关注审美文化的关键词应该是“传承”二字:无论是对拥有1500年历史的原生态山西民歌艺术发展的思考,对客家山歌的收集整理与艺术提升的描述,还是对龙门农民画创作盛况的由衷赞叹,都说明了这一点。文化遗址散文篇章不多,但质量上乘,《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沉雄大气,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其关于水东街“时尚与艺术新地标”的定位,寄托了作者的深厚的人文情怀,因而作为一家之言,理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果仅仅是时尚与艺术的联袂,似还不足以打造城市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就水东街而言,如果能考虑到作者常说的怀旧元素,也许对达成这一目标有所增益。此外,《我与下角》所涉及的市井文化、《既然叫大王》中的民俗文化,都值得读者去感知。

文化的传承与葆有事关感情的慰藉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作者眼中,“一条老街、一座老桥、一栋骑楼、一首老歌”,不仅“镌刻着先人走来的痕迹”,而且隐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源头”(《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很容易在客家歌曲中找到乡音乡情的共鸣”和“族性认同感”(《客家山村踏歌行》);而一场音乐会、一首经典圆舞曲则会使人“一瞬间远离了那纷繁喧嚣的现实”而经受灵魂的洗涤。这后一点已涉及到诗意栖居的问题了,因为诗意的栖居正是以跳脱功利的牵扯为前提的。

对诗意栖居的肯定、向往,是散文集《邻水而居》的一道重要人文亮色。这里的“诗意栖居”,即指跳脱功利欲望的束缚而获得精神自由的本真存在状态。我们看到,无论是对木棉花“摆脱世俗”“守住生命质量”的礼赞(《天幕上的舞蹈》),还是对拉琴者烂漫情怀的共鸣(《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抑或是对自然纯真人性的期盼(《三人在芒果树下傻笑》),都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有关生命存在的价值取向。

在作者那里,诗意栖居首先与亲近自然相关。在作者笔下,“乡土那种阳光、树林、河流及纯净空气荟萃的气味”乃是“美丽、安然、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归宿。”因而亲近自然,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就成了实现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作者在《石河》中说道:“客居山中的妙处就是,你可以将自己彻底地敞开,弃绝所有的装潢与伪饰……”所谓弃绝“装潢与伪饰”,其实就是本真自我的复归。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明确看法,我们可以在《邻水而居》中见到:“……水是人的衬景,人是水的释意,因了水的滋润,日子才生动,人与人才亲密。”这种和谐关系乃源于人与自然的“齐一”,作者游石河时的感悟很能体现这一形上思考:“石河果真是一个奇妙的背景,其实,人又何尝不是风景的背景呢?以生命的形式存在的人,不就是一棵树、一块石、或是一株行走着的草?”既然人是整体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与万物的和谐原本就不是问题,只是由于文明的进步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才需要“重返自然”,以复归本真人性。刘明霞的意义也在于此。

其次与审美相连。《情调》篇这样写《蓝色的多瑙河》带来的感动:“那纯洁的蓝啊,使人自由如风,一瞬间远离了纷繁喧嚣的现实。陡然一阵感动,几乎要掉泪。”审美的特点就在于其超越性,既超越功利性,也超越逻辑性。当人们与美的艺术相遇或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时,往往会忘却现实关系中的诸多烦恼,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当人们再次返回到现实关系中时,烦恼又将会蜂拥而至,而此前的自由亦随之消失于无形。那么如何持久地葆有这种精神的自由状态呢?那就是将艺术审美精神向日常生活迁移,实现日常生活方式的审美化。《我与下角》不止一次地对这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作过描述,其中一处云:“湖畔生活,有山有水、有歌有舞、有琴有画、有书有酒,还有老火靓汤、烧烤、咖啡,这让我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更让我有理由去完整的歌泣生活。”这段话提到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梭罗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同样关乎本真生存状态的寻找与精神自由的追求问题。《我与下角》所描述和体现的,确与《瓦尔登湖》相类。

三、艺术魅力

刘明霞散文的艺术魅力来自诸多方面,如语言,构思,写景(叙事) 、抒情、议论有机融合等。但若从第一印象所领受的审美冲击力来看,则意象的捕捉与运用,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塑造,音乐元素的介入与渗透,似更值得讨论。

意象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为诗的专利,这里用于散文的分析,是说其散文因了意象而有着诗的意味,平常所说散文的诗意即指此。“水”是《邻水而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可见于近10篇散文),这既有作者所居城市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也与作者本人的审美情趣有关。在作者笔下,“水”既创造自然美(《又不是绝代佳人》),又是“艺术的极致”(《石河》);既“滋润美人”和人们的“心田”(《惠州女人》《邻水而居》),又“藏着智者的哲思”(《我与下角》)。“水”创造美又滋润万物的特性与创作主体的情感投射取得了完美的契合。 “木棉花”的意象尽管只出现一次,但很能见出作者的艺术匠心。作者准确捕捉到了木棉花“肥厚丰腴”“红彤彤的艳丽”“开于高处”“违背花与叶的辩证关系”“有的是一树红叶”的特点,又赋予其“舞者”的人格和“摆脱世俗”“守住生命的质量”的高贵气质,贴切而又富有象征意味。“盐酸菜”的意象见于《在土桥村拼贴味觉》一文。盐咸菜是乡间常见的家常食物,经济实惠,十分普通,几乎人人享用过。但当它作为一个意象进入刘明霞的散文时,立刻就获得了崭新的意蕴。它“口感脆嫩”“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既平朴,又高贵;让人怀念“平和”“缓慢”的“庸常日子”。——附着在这一意象中的人生意蕴,得到了准确而温暖的抉发,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乡土文明的深情眷恋。

值得注意的还有涉及文化遗址的系列意象,如“骑楼”“小巷”“石板路”等。“骑楼”意象主要见于《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作品的描述颇为祥尽,不妨引用其中两段:“独具特色的骑楼有中西合璧的女儿墙,配以细腻精雕的窗拱……临街窗户上都是砖砌的圆心拱,窗拱顶部用太阳纹等图案装饰。窗拱外沿有雕饰线,支持墙体的是方形的柱子,柱子的顶部也有雕饰线。这些雕饰线工艺精美,线条流畅。”“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骑楼,像一根根柱子,支起了水东街的繁华,装饰各异的骑楼表现出的是水东街的性格……残旧的骑楼柱子布满墨绿的苔藓,栏下石缝里,不时盘根曲虬长出一两棵细叶榕和蕨类植物,给骑楼增添了一种古朴、浑厚的美。”这里不仅对“骑楼”作了细腻真切的描写,突出了其“古朴”“浑厚”之美,而且在此基础上将“骑楼”和一条老街的“繁华”与“性格”相关联,强化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作品对“石板路”(《路上的浪漫》)、“小巷”(《我与下角》)意象的描述所花笔墨尽管不多,但同样达成了创作主体怀旧情怀与对象“历史感”的高度拥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明霞散文写人的感觉和功力俱佳,所塑造的几个人物如“风”、老穆、向东、“我爸”“女儿”、韩石山均鲜活丰满,能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其中的奥秘在于作者在细节描写、抓取特征、把握性格的丰富性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自觉。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刘明霞善于择取繁富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风”(《老街阁楼上的少年》)的形象主要就是借助细节描写塑造而成的。如“风”挂在租住阁楼墙上的霓裳羽衣、青铜长剑,牛仔裤大腿部位的“割口”,穿尖头皮鞋、德国品牌男装HlERS,扎马尾发,手臂上纹京剧脸谱,养一只名叫“秦颂”的小狗等等,就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细节,逼真传神地传达出了“风”时尚、另类、自由不羁、“诗意地活着”等性格特征。“我爸”(《我爸》)的形象塑造也离不开细节的运用。如“老爸”教育小孩时要求孩子们“按年龄大小排成一排”,并“像军人一样立正站好”;耄耋之年仍穿着价值昂贵的皮衣、笔挺的西裤、铮亮的皮鞋;晚年切土豆“细若粉丝”等细节,就凸出了“我爸”的正统、军人作风、威严、注重形象、细心的性格特点。

抓取特征类似美术中的速写或漫画,寥寥几笔就惟妙惟肖。《另类报人》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文中的“老穆”最大的特点如标题告诉我们的就是“另类”,不仅穿着另类——花衬衫、半截裤、带卷边的礼帽、“一身唐装”;而且行事撰文另类,如评报“一针见血”,唱歌喜好“加花”,专栏文章“热辣”“扎眼”“才思喷溅”,让人忍俊不禁而又肃然起敬。作品文笔简练,多用白描,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让人经久难忘。虽不知“老穆”具体相貌(文章似有意略去外貌描写),见到也会一眼认出的吧。

把握性格的丰富性基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体认。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性格丰富性的把握不仅符合人性,而且反过来还会帮助人们深入认识人性。《一个山西男人的责任与担当》写的是文坛名家韩石山。文章不说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与担当,而说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和担当,因为其责任担当是“全方位”的:作为一个作家,有“文坛刀客”之称;作为一个批评家,敢于“指名道姓真刀真枪”地批评;作为一名学者,治学严谨;作为一个市民,敢于批评政府;作为一个男人,正大光明地宣称喜欢美女;作为一个家庭的丈夫和父亲,情愿“拼命写稿”;而作为姥爷,会为了外孙而从台湾的宾馆里偷一个芭乐。文章写出了韩石山的超常与平常,富有人情味,从而还原出真实的韩石山。此种性格的丰富性在其他人物形象“风”、向东、“我爸”身上也能见到,这都绝非偶然。

音乐元素的介入与渗透在刘明霞散文中有突出表现。这并非出于作者有意识地创新,而源于一种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因为很显然,刘明霞不仅喜爱音乐,而且深谙音乐。

音乐元素的介入在刘明霞的散文中有多种不同表现形式,首先是直接以音乐为表现对象,如《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写山西原生态民歌,《情调》写新年音乐会,《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写酒吧音乐,《客家山村踏歌行》写客家山歌等等。其中《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客家山村踏歌行》两篇大量引入歌词,《情调》则不仅对一些乐曲旋律作了精细描绘,甚至记入了《贼鹊》一曲的节拍调式。于这类散文而言,若说“满眼(耳)是音乐”,是丝毫不过分的。

其次是作品所具有的音乐色彩。《天幕上的舞蹈》可以说是一首散文诗,段落文字少则一行,多则四行,抒情性强,节奏明快,充满音乐的张力。《邻水而居》则以歌谣做结:“桥对桥,里对坊,烂地对马房;湖对岭,山对江,公廨对府堂……草把沽清出城直去河南岸,薯藤卖尺过艇回归水北乡……”余音袅袅,情韵悠长。《东江红都》亦以歌谣做结,收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与音乐相关的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关于比喻有两种情况,一是比音乐为他物。《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把小提琴的琴音必做“小鸟”:“音符跌落在湖水中,再通过湖水传出来”,“微弱的、稍纵即逝的音乐,想西湖中的小鸟一样,唯恐一不小心,惊动了它。”十分贴切传神,写尽了琴音的清幽之美。二是比他物为音乐。《石河》将幽谷中的水声比做“音符”:“踏着石阶往下行,真的是'隔黄竹,闻水声'了,哗哗的流水调频般把声音诠释得清晰而响脆,如一颗颗音符在两岸的树枝间跳跃、在树叶上穿行,那天籁之音从脚底漫上来,将我那颗跌落尘埃的心沐浴在这深山幽谷中。”这里的比喻将所写之景衬托得更加优美引人。通感手法见于《徽州女人》《天幕上的舞蹈》《石河》。前者说站在古老豪宅屋檐下“想起某一首老歌”;后者在描写木棉花时则说“该有一首曲调轻柔舒缓、歌词婉约优美的歌来伴随她舞蹈的”,都将视觉转换成了听觉——音乐,韵味完足。《石河》写音符“在两岸的树枝间跳跃、在树叶上穿行”则是听觉转换成视觉的例子,可谓诗意盎然。

不能遗漏的还有刘明霞散文所体现的怀旧情结。《爱情图解》对“老派典雅男人”严重稀缺的慨叹,《小众电影》对昔日电影艺术难以割舍的情怀,《大上海的老派细节》对上海老派细节的痴迷与沉醉,《寻找徽州女人》对“美到极致”的徽州女人的由衷赞叹,说明了:“怀旧”不仅是《邻水而居》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而且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作者那里,怀旧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不管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还是我们不未曾经历的,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种渴望和追求的执迷和疯狂。我们对美的体验,不是出自于理性的沉思,而是一种先天的反应。老派是一种古典的美,一种融入了文化和风情的美啊。”由于怀旧的对象已失却实用的功能,人们对它的怀想只关涉某种情感记忆而无理性的考量,因而某种程度上即可以说怀旧就是对美的沉醉。刘明霞的怀旧有一个不易让人觉察的特点,那就是常常与时尚如影相随、纠缠难分。《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一方面沉湎于对“一条老街”“一座骑楼”的“历史记忆”中,另一方面又期盼“让弃旧迎新的水东街披上时尚外衣”;《另类报人》从“老穆”时尚的打扮和“时尚画报上的潮流表情”中联想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格里高里·派克那类的老男人”等,就是适切的例子。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所怀之“旧”就是曾经的时尚,因而怀旧某种范围内即可以说就是对曾经的时尚的眷恋。《大上海的老派细节》中所列举的诸多“老派细节”,无一不是上海三十年代的时尚;《小众电影》中《大众电影》杂志同样引发了人们许多“对美丽和时尚的幻想”;《另类报人》中“老穆”的时尚则可以与美国三四十年代的“资产阶级男人的味道”相提并论。刘明霞怀旧之与时尚如影相随的特点,似可由此找到原因。“重温旧物一定要有一种寂寞的心态,才能唤起内心里温柔的情愫”(《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所谓“寂寞的心态”,乃是一种不受外界打扰的澄明的心境与审美的态度,这正是进入甚至拥抱对象的必然前提。而当我们常常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时,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由“旧物”唤起的“温柔的情愫”了,那将是整体人格境界的提升与完善。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中文系)

想念一个人短篇伤感说说 篇4

2.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歌,静静想念一个人,有伤感,有酸楚,也有淡淡甜甜的回忆。- -

3.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很想念,但又不敢去打扰。

4.想念是会呼吸的痛,我甘愿为你一个人心痛!没有为什么,爱不需要理由!

5.我喜欢你,我一直在那等你,我每天在祝福你,我无时无刻想念你,而你收到了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拥有你,我

6.一个人的想念,蔓延无思绪。

7.我推开他 我开始觉得很快活他开始觉得好痛苦 渐渐他不再想念我了我却变的想念他了 我好后悔

8.今天你在想念着谁 明天你又在哪里 后天你又与谁相拥

9.虽然你以淡退了xo,但你肯定天天在想念你那些兄弟,我知道你肯定舍不得你那一群兄弟,二凡,放下点儿面子回

10.删去成行的字 最后打了个嗯发给你 没关系 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要告诉你 比如我的不开心 比如我好想念你

11.一顆心會累,愛會冷,想念也會不持久的。

12.我想念那个时候12个人同台散发出的耀眼光芒,但我深知那些日子或许在也回不去了,我是四叶草,行星饭坚强!

13.香烟 从一种心情而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以前是为了想念而成为习惯, 现在,是为了忘却而成为习惯!

14.你在二次元微笑我在三次元想念

15.假如我不曾爱你 我不会失去自己 想念的刺顶住我的位置

16.「魚魚杂刊」你来的时候,我没有发现,当然你走了以后,我也不会想念。

17.我真的好想念你,真的好想,真想现在你出现在我的面前。SYF-*

18.我给南方写一封信说我想念潮湿雨水阳光黄昏晨雾和那些愣愣的老时光

19.今天圣诞节 我没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度过 可是我依然很想念她 祝我们幸福 沈小燕我爱你

细数不顾数学规律的电影桥段 篇5

当我们的英雄在旧厂房、小广场、狭窄的公寓里被敌人拔枪怒射的时候,他总能灵巧地一晃躲过呼啸的子弹,然后再伺机反攻。007系列电影和《谍影重重》这样的动作片是这个场景的佼佼者,在《黑客帝国》中也有经典的吴宇森式火并画面。

但躲子弹当真这么容易吗?下面我们以一把来复枪(22 Rimfire T-Bolt Target/Varmint)为例,看看要快到什么程度才能躲过子弹。

假设英雄和敌人之间的距离d1=12m,就在子弹射出的一瞬间,他开始躲避。根据资料,上面这把来复枪的子弹速度是v1=370m/s。它走完这一段路程到达英雄的初始位置需要t=d1/v1=12÷370≈0.03s,假设英雄为了确保躲开子弹,要在子弹射中身体之前至少移动d2=0.5m。他的速度只要超过最低速度v2便能躲开这枚可恶的子弹了。可以算出:v2=d2/t=0.5÷0.03≈16.7m/s,但是,短跑名将博尔特的百米速度也才大约平均10.4m/s。所以说,主角总能躲开子弹的极大原因是因为有“主角光环”的缘故。

爆炸了,能跑开吗?

现在哪部大片还少得了壮观的爆炸场面?就像左边这些剧照表现的那样,爆炸时主角一阵狂奔,“潇洒”地脱离险境。实际上,在躲避爆炸的时候,看似危险的火苗并不会烧到太远的地方,真正危险的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

一般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分为两种,速度也有比较大的差异。第一种为低速冲击波,它的速度和音速差不多,主要用于推动物体前进,就像枪支中的火药爆炸,推动子弹射出。另一种为高速冲击波,它的速度则快很多,最高能达到v=8000m/s的速度。这种冲击波剧烈地压缩空气,使得爆炸中心附近的空气燃烧起来,所以如果能避开冲击波,火苗也就根本烧不到你。

冲击波的威力是会不断衰减的,面对一起破坏力较大的爆炸,我们假设至少要距离爆炸中心d=50m才能保证安全。不妨认为即使经过了激烈的飙车或打斗,主角依然能发挥出超越世界短跑冠军的水平,在爆炸前t1=3s发现苗头不对开始狂奔,只需要5秒便能顺利到达安全地带。不过对于冲击波来说,要扫荡到50m的范围,只需要t2=d/v+t1=50÷8000+3≈3.006s,但这时候,我们的主角还狂奔在危险地带上呢。

跳水就不会死?

经常可以看到主角被一掌打下山崖,幸而下面是湖,于是大难不死。只要底下有片水,跳下去几乎就顺理成章。比如电影《天使与魔鬼》,几百米的高空上,汤姆·汉克斯为了躲避爆炸奋不顾身地从直升机上跳了下去,落在了罗马的台伯河中,安全逃生。

看起来很帅,但问题是,它其实并没有那么安全。从高处落入水中,会对我们产生威胁的因素有3个:1.表面的撞击力;2.水的深度;3.在水中的这段时间是否能保持闭气。

首先我们来看看落入水中时产生的撞击力。如果一个人在没有降落伞的情况下从600m的高空跳下,入水速度是十分可怕的160km/h,因为水是无法压缩的流体,以这个速度入水,身体撞击水的情况和撞到一堵墙上没多大区别。另外,600m这个高度又不够高,降落伞不能完全起到作用,所以即便有降落伞,入水速度也只是降到了100km/h(不过这倒至少保证脚先入水,避免了关键部位与水碰撞)。

如果足够幸运,入水时没有造成致命伤,那需要多深的水才不会撞到水底呢?考虑到大家入水的姿势以及速度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采用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一家网站的研究数据表明,水的深度为起跳高度的两倍时就很安全了。普通的跨河大桥距离水面一般也有几十米高,比如悉尼海港大桥距离水面有52.4米,从桥上跳下去如果希望不碰到河床,就需要近百米的水深,这个要求对于大部分河流来说已经很苛刻了,就更别说从直升机上跳下去了。

退一步说,水深符合要求,比如跳进的是大海,那就可以了吗?也不行。这时会碰到第3个问题:跳进水里后(还不死)也未必能一口气浮起来。既然是逃生,我们当然不能在跳海时还带着氧气罐和脚蹼,因此这其实是一个自由潜水的活动。要知道人类的自由潜水深度纪录是威廉·特卢布里奇在2010年4月26日创造的:116米。在116米这个深度人的耳膜和肺部等器官都会受到十分强大的压迫,因此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深度自如地活动,要想一口气浮到表面更是困难重重。

所以,如果汤姆·汉克斯的物理学得不错,那么我想他一定不会愿意从直升机上跳下来的。

就是揍不死

有些动作明星我不说名字你也能想到,他们不管被怎么暴揍,最后也基本无恙。大帅哥布拉德·皮特在《搏击俱乐部》中被打成猪头,依然只是流点血受点皮肉伤,马上就恢复了。

但是一个人真的能扛住这么多次击打吗?曼彻斯特大学对此有过专门的研究。

我们着重在这里考虑冲量造成的效果:p=mv=Ft(动量=质量×速度=力×受力时间)。根据高速摄像机的拍摄记录,能测出一个拳击手的出拳速度可达到v=14m/s,同时我们假设半只手臂以及拳头的重量在冲击的时候起了作用,考虑到暴揍主角的都是彪形大汉,因此假设他们手臂以及拳头的质量为m=3.5kg。受力时间比较难把握,如果打到坚硬的地方时间会比较短,这里我们近似地取t=0.01s。综合公式以及这些数据,能算出这样一记重拳的力量是:F=mv/t=3.5×14÷0.01=4900N(N是力的单位),这个力度甚至可以打碎骨头!即便是一个瘦弱的男孩的出拳速度也有6.7m/s,所以即使是普通一拳,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其力量大约是:F=mv/t=3.5×6.7÷0.01=2345N,如果狠狠的一拳没有打到你大大的肚腩而是敏感脆弱的颧骨上,那恐怕就要去看骨科医生了。更何况是一通暴揍甚至围殴……

一根蜡烛点亮全世界

像《夺宝奇兵》这样的探险电影,山洞加火把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更秘密的场景中,主角往往也会提着一根蜡烛或者荧光棒,偶尔还有把一根荧光棒扔到黑漆漆的深渊下根据亮度估算深度的桥段。但有过停电经历的人都知道,一根蜡烛往往连一个餐桌都照不全,在完全无光的洞中又能有多大作用?

物理上用来计量光照强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ux),这个单位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米烛光,意思是1lux的光亮程度大致和一根蜡烛在一米远处的亮度相当。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的手里拿着一根“标准蜡烛”,以这根蜡烛为球心,半径1米的球面上某点的亮度就是1lux。如果我们站在距离蜡烛x米远的位置呢?

一根蜡烛发出的光的总量是有限的,我们甚至可以计算出来:B=1×4π×r2=1×4π×12=4π。以蜡烛的中心为球心,x米为半径的球面上的光照亮度为:b=B/(4πx2)=1/x2,假设这个山洞很小,半径只有3m,那么我们手上的那根蜡烛照到墙壁上时只剩下b=1÷9≈0.11 lux,可见光亮程度已经微乎其微了。数字可能不够直观,没关系,下面这个表格展示了照亮一个日常生活场景所需的光照强度。

上一篇:视频放映策划下一篇:高中英语作文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