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2024-08-2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通用13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1

小结;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学习化工原理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

我们小组的课程设计是甲醇——水筛板式精馏塔设计图。在开始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书中的计算步骤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书上的计算步骤与我们自己的计算步骤有少许差异,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和在网上搜索到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我们慢慢地找到了符合我们课程设计是实验数据。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模版,自己的计算过程。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为此,在计算玩精馏塔精馏段方程后,把其可能被后来计算所用到的重要数据列于几张数据表中,方便四人在计算时能及时查找数据,节省了大量时间。在做完提馏段计算后把所有计算步骤和计算得到的数据汇成表格。让指导老师检查其可行性。经老师挑出数点不符合实际操作的环节和计算数据后,我们又经过讨论和修改。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训练,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我们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更尤为重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2

一、课程设计题目应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般为二周时间。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是通过这一设计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使将来在不同岗位就业的学生都能受益, 都能解决这类工程的实际问题, 并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课程设计的选题需要我们指导老师慎重, 尽量选择化工行业中最普遍且最具代表性的单元操作进行设计。根据以往的教学的经验, 题目的选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课程设计题目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 截取现有的某化工项目中的某一操作单元为设计模型, 比如某合成氨厂的传热单元的设计, 流体输送过程中离心泵的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等等。这样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参照体系, 不至于出现不合理的偏差。

2. 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围绕着常见的化工操作单元进行展开, 比如我们都知道在讲授《化工原理》理论知识时其中的单元操作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等等。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包括2~3个常见的单元操作, 从而实现某一简单的化工任务。

3. 课程设计题目中涉及的物质尽可能常见易得。因为完成虚拟的生产任务过程中需要这些物质的物性参数进行核算, 常见易得的物质能够降低学生在查阅参数方面的工作量。比如, 如果我们设计分离任务尽量选择苯-甲苯, 或甲醇-水等这样的体系, 因为这些混合体系的参数大部分工具书能够查到。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选择还要兼顾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设计。根据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紧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机械设备》设计。这两次的教学实践紧密衔接, 互相补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为工艺流程及流程参数的确定、主要设备及管线的布线及选择, 而《化工机械设备》设计侧重点为典型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结构、材质的选用及操作参数范围的确定等。所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时保证每个题目中包含2~3个典型设备, 以备学生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进行积极指导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 大部分学生接触到课程设计课题题目的时候, 犹如身置茫茫大海中, 不知该如何开始。此时, 我们指导教师的积极指导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的指导犹如指路明灯, 为学生拨开疑雾, 给学生指明方向, 让学生知道如何顺利完成接下来的课程设计。

1. 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指导教师首先讲解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涉及哪些参数计算及相关文献查阅,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从工艺和设备全方位考虑设计问题。“万事开头难”, 学生克服了开始之初的茫然后在老师指引下很快进入角色。在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 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先进性,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现如今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十几年前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应用计算机对操作参数的计算、设备的绘制、工艺流程的绘制。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前就应该熟悉部分专业软件的学习如Chemoffice, Auto CAD, Mat Lab, Aspen Plus。考虑到后续的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理论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求学生课余学习课程涉及的相关软件, 部分课后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编程计算, 比如精馏塔塔板的逐板计算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后, 大部分学生对相关计算机软件有了了解。进入课程设计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软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 学生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 每组4~5人, 并任命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组长。为了方便工作的进行, 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适当的分工, 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 编辑文档, 有的同学编程计算, 有的同学负责绘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是独立的, 课程设计的工作一环扣一环, 相互关联, 需要全组同学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相互帮助, 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设计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难免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产生分歧。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 作为指导老师要求大家采取公开讨论的方法, 相互倾听对方的意见, 然后对比各种方法, 最后选择最适合本设计的最佳方法。通过课程设计, 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经历了一次合作锻炼, 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另一宝贵收获。

4. 撰写正规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求每组学生按着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的标准, 编制一份正规的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设计的文字说明书、设计项目的流程图、2~3个关键设备的剖视图 (A3图纸) 。课程设计结束时, 每一个小组课程设计说明书都要装订成册, 之所以这样要求, 其目的是锻炼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鼓励表现突出的团队参加设计比赛

结合现今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 国内化工学会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化工类的课程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化工专业。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指导老师从设计之初就鼓励学生争取把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化工领域的专家和同龄人。到目前为止, 我们指导的课程设计至少已经有三届学生参加过了国家级的设计大赛, 并获得了奖项。这说明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 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良好的工程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也从中学习到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的精髓。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 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孙兰义, 张月明, 李军, 等.Aspen Plus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 2009, 36 (12) :173-175.

[2]张凌云, 朱德春, 孙宏, 等, 应用型本科“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1 (4) , 196-19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篇3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必修的环节之一,是对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热力学等知识的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在设计中,学生需要自己做出决策,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因此,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笔者从事了5届的课程设计教学,在不断思考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将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一些思考做一介绍,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一、设计题目既要立足实际又要兼顾学生所学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受到相应的工程训练,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及工作中受益。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应该立足于工程的实际问题,例如,可以截取某化工项目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设计,如合成氨生产设计、PVC生产设计等,让学生切实贴近实际。此外,由于学生在大学所学课程的内容大多偏于理论学习,一些实验课程也往往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的设计能力、工程意识非常薄弱,因此设计题目应该尽可能包括在化工原理课程中所学过的单元操作,如精馏、吸收、传热、流体输送等,让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

二、所涉及的物质应尽可能为常见物质

设计过程中涉及很多物理性质,例如设计中往往需要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粘度、导热系数、扩散系数、表面张力等,有些物理性质不太容易直接查到,对于刚刚学习文献查阅的学生来说这也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所涉及的物质最好是一些常见的物质,如苯、甲苯、乙醇、丙醇等,其性质在物化手册上就能查到,能简化学生的工作量,也减少设计计算中出错的可能性。

三、做好指导工作

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在接到设计任务书后,往往不知道如何入手,非常茫然。指导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始设计任务。在两周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有集中授课时间,而且集中授课时间每周不少于4个学时,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及时解决学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1.指导学生查阅文献

工艺流程、设备的选择优化需要大量的文献作支持。学生在初次接触工程设计时,需要教师指导如何查阅文献,查阅哪些文献,所获取的文献数据如何取舍等,让学生在查阅文献方面得到更好训练。

2.指导学生严格遵循设计规范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完成设计不同于其他课程作业,所进行的设计必须保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等原则,因此,整个设计从图纸的绘制到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厂房布置等都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设计标准及规范。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从工艺和设备等全方位考虑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

当今的化工设计建立在有强大数据库支持的、模块化的、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基础之上。通用化工软件已经在现代化工设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应用计算机对操作参数进行计算,对工艺流程进行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在我校已经盛行已久,学生对该软件的运用较为熟悉,可利用其进行流程图及设备图的绘制。为了提高设计的先进性,学院目前使用的模拟软件为Aspen Plus,可对流程进行模拟计算。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已对相关计算机软件有了相应的了解。指导教师将软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指导学生撰写正规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为了达到工程训练目的,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设计院标准,编制一份正规的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的文本部分及图纸。本部分严格按照设计顺序进行编写,首先选择最佳的工艺及设备方案,确定设备的工艺参数;然后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进行设备(包括全部辅助设备)选型及管道规格计算;最后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生产上的安全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论证等。图纸部分包括设计项目的流程图(A2图纸)和主要设备的结构图(A1图纸,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视图)。提交课程设计作品时要装订成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由于每个教师需要负责整个班级学生的设计,而每个学生设计计算的正确性无法一一审核,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从设计一开始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训练其独立分析和判断结果正确性的能力。

四、严格考核制度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求解习题,设计计算的依据和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并对自己选取的方案进行合理性论证和核算,从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上进行分析比较。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需反复多次计算方可得到,因此,只有严格考核制度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

第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有主动性,能否按时按进度完成设计内容,能否独立思考、勤于钻研,是否有创新意识等;第二,设计说明书占总成绩的40%。要求语言精练、简洁,考查图表是否清晰,说明书的撰写是否规范,图纸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布局是否合理等;第三,答辩占总成绩的30%。答辩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个学生要叙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案选取的原则、计算依据等,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所设计内容掌握的程度以及从设计中所得到的训练等。总之,要从而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习主动性。

五、鼓励学生参加设计竞赛

国内每年都会组织大型的化工设计大赛,参赛对象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化工专业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相关的训练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设计竞赛。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相互协作,充分发挥潜力,激发积极性与主动性。

综上所述,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強化了化工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保柱,于凤文,朱菊香.Aspen Plus应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2):23-25.

[2]金一粟,周永华,满瑞林.化工原理的延伸教学—化工设计[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25-226.

[3]高浩其,徐挺,李维维.“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现代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8-27.

[4]赵如松,高劲松.构建以设计为主线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的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05(3):102-104.

化工原理工程设计心得 篇4

本次化工原理工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学习化工原理以来第一次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工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经过这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面对这次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在起初的时候,我还一头雾水,后来跟我的组员沟通交流,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工程材料商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仅凭自己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实属不易。我们也从这次的工业设计中明白刀,我们所学的知识结构还不完善,对设计对象的理解还停留在课本上,学无止境,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要学会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将实际当中事物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成本方面和生产安全性,考虑进实际的工业设计中。(2).化工制图,要一丝不苟

初次接触到往届学生的课程设计所绘的图纸,我一脸茫然!要画这么大个图,还要仔细标注每一个细枝末节,还要不停地翻查数据并计算,还要有剖开或放大的局部零件,这实属不易啊!在惊叹之余,我还对往届工程设计以及邵老师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当然我也对即将下来的工程设计害怕及茫然。毕竟,零件尺寸的确定、绘制的简洁美观、局部细节的准确性,还有眼力、笔力、精力的多重考验,我告诉自己:化工制图,要一丝不苟(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程设计动员会一结束,我就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要完成这项工业设计,似乎是难中之难,我也只能迎难而上。于是我带着书包来到图书馆,开始了查阅各种与换热器的设计相关的书籍。

当我完成设计,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也更加确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4).老师指导,团队合作,是胜利的催化剂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当中,如果没有邵老师给我们释疑答惑,作出指导,我们根本无从下手。同学们都是有感恩之心的,老师的热情让同学们挺感动的。

还有,邵老师将布置班级的同学分为若干组,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携手共进,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是成功的一半。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小问题,经同学间的相互点醒和帮助,让我们更快地排除阻碍,完成设计。这不禁让我想起老生常谈的:团结就是力量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训练,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对我们的继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我们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我考虑事情的全面性和做事情的严谨行性,让我分析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还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更尤为重要。

我还要感谢本次工业设计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邵老师以及组员的相互支持。当然,限于我们的水平,设计中难免有不足和谬误,我们要牢牢记住这次设计获得的心得,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5

Aspen Plus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Aspen Plus是一款大型商业过程模拟软件,文章结合了多年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经验,介绍了如何将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运用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环节中.实践经验表明,过程模拟软件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同时也能拓宽教师的选题范围,使课程设计更接近工程实际.更有利于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作 者:孙兰义 张月明 李军 刘雪暖 Sun Lanyi Zhang Yueming Li Jun Liu Xuenuan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55刊 名:广东化工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36(12)分类号:G4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没计 Aspcn Plus 精馏塔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6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7

关键词:化工原理,多元化,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化工原理是当前化工相关专业所开设的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内容由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典型设备的操作和化工基本计算所构成, 同时这门课程与化工企业岗位联系紧密。因此, 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是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关键。

一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 其教学内容是与实际密切相关的, 尤其离不开对设备的讲解。生产中所用到的化工设备如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 缺乏感性认识。传统化工原理教学, 教师仅用粉笔、黑板和语言表达教学内容, 教学是在静止、平面、呆板、抽象中完成, 费时费事, 效果又差。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运用视频、动画、图像等现代教学手段, 如用动画展示雷诺实验;用动画展示设备各种板式塔的塔板结构、漏液、液泛和雾沫夹带等现象, 可以形象逼真地重现设备操作和设备内部结构, 使得复杂的结构直观化, 原理教学简单化,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种很强的感性认识, 使课堂内容丰富而又生动。同时, 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发展,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2. 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手段

课堂是最重要的教学阵地, 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 如何将内容讲解清楚, 使学生熟练掌握, 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是十分关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运用启发、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 分阶段目标实施法, 类比式教学等方法, 使学生有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这些教学手段的实施, 能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加强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通过反思, 教师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领导的赏识, 自己的才能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反思应主要集中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要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式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各种诟病, 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寻找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加强化工原理课程的专题性教学

根据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可就业的化工技术领域中, 化工类专业对于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深度的要求更多。因此, 应该在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深度上进行拓宽与加深, 通过进一步学习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达到该目的, 因此, 做好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规划显得更为重要。

1. 强化单元操作理论分析

首先对学生在化工原理中已经学习过的单元操作进行知识结构梳理和复习, 找出重点,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剖析。如柏努利方程式的推导, 通过流体流动机械能衡算方程式的这种导出过程, 方程式的机械能是单位流体的能量, 与管道中流体流量的大小无关, 这个概念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很容易理解流体流动机械能衡算方程式可以适用于分支管道和汇合管道。通过化工原理实验教学, 能激发学生们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活跃了思维, 拓宽了视野, 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选择典型例题进行教学分析

在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内容之后, 如何检查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典型考试题就是很好的教学分析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好奇心, 同时为了树立自身的自信心, 选择典型的考试题目进行教学分析则更加有意义。

教师对题目要做好细致的分析, 向学生讲解之后要及时做题目, 进行分析评述, 要及时评价所分析题目的难易程度, 使学生心里有底。

三加强化工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任务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的设备理论和操作知识, 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化工原理实验主要是利用化工实习软件和仿真软件, 仿真实验是化工原理实验的一种发展趋势, 利用仿真软件, 将传统的“预习—操作—报告”模式改变为“预习—仿真—操作—报告”的新模式。

总之,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创新,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沿, 及时补充课程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动向, 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知识新、适应能力强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成为化工行业里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严世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若干误区探析[J].教学研究, 2006 (4)

[2]段东红、刘世斌、郝晓刚等.化工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东化工, 2008

[3]王振中.化工原理 (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化工原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00-01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讲述了化学工程中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传递过程。主要包括流动、传热、传质三大传递过程及单元操作设备,概念公式繁多,设备复杂多样,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引入课程理论知识,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用在什么地方,怎么应用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下面以化工原理课程中的传热部分为例阐述项目教学的设计和执行过程。

传热部分的传递过程为热量传递,单元设备为换热器。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和传热过程的计算及换热器。

1 提出任务

某厂需要一台换热器冷却甲苯蒸汽,甲苯蒸汽的流量为M=2000 kg/s,温度为T=110 ℃;冷却水流量为m=5000 kg/s,进口温度为t0=20 ℃。

这是一个换热器设计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包括导热、对流换热、冷凝换热、热平衡、总传热系数及对数平均温差等相关理论知识和计算,几乎包括传热部分的所有内容。

2 换热器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主要由老师指导完成。

(1)确定总体设计思路: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甲苯蒸汽走管外,冷却水走管内。

(2)通过热量衡算方程求冷却水的出口温度t。

(3)计算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管外冷凝换热系数。

(4)计算总传热系数K。

(5)计算传热温差。

(6)计算总传热面积A,确定换热管管长和数量。

3 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这一部分由学生完成,老师指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就很自然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计算管内对流换热系数时首先要计算雷诺数Re,选择相应的经验公式。而计算雷诺数需要知道管内水的流速u,流速u又是根据流量和流通面积决定的,要知道流通面积必须知道换热管数量,而换热管数量是要设计的内容,未知的。所以,管内流速可以根据经验确定,要保证管内的换热系数足够大,而又要保持较低的阻力,按照经验,速度在1~2m/s为宜,取u=1.5m/s。其原因是速度太大,阻力显著增大,增加水泵功耗。同时速度太大对换热管束的冲击也大,容易造成换热管破裂。如果速度太小,达不到湍流换热,换热系数显著减小,换热面积大幅增大,增加了换热器的成本。水的速度太小还容易造成管内结垢,增加了传热阻力,降低传热系数。这些内容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地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再如,怎样计算传热温差?在换热器设计计算时一般采用对数平均温差,并尽可能让其最大,这就涉及到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的设计,冷热流体流动方向有逆流、顺流和交叉流,不同的流动方式,对数平均温差是不同的,其中以逆流流动时对数平均传热温差最大的。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让冷热流体呈逆流流动。为实现冷热流体逆流流动,管内外流体流程应设计为单管程和单壳程。由于管内流体流量、速度已定,如给定换热管的管径,那么单管程换热管的数量就可以确定,再根据计算的传热面积,确定换热管管长,换热器外壳直径及长度就可以确定了。在生产实际中,换热器是与其他设备相连接的,在设计换热器时要考虑换热器的安装空间是方形的还是狭长形的,如果是方形的空间,换热器就要设计成短而粗的形状。由于换热面积是确定的(为了完成已定的热量传递),所以壳程为单管程,管程就要设计成多管程,这时管内外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交叉流,传热温差的计算就要安照交叉流的计算公式。

还有,在计算总传热系数时,除了要知道管内冷却水的对流换热系数外,还需要知道管外甲苯蒸汽冷凝换热系数。在计算时,就会发现,甲苯蒸汽的冷凝换热系数比管内水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很多,换热热阻主要集中在管程。所以在设计换热器时不必考虑甲苯蒸汽的速度,而只需考虑管内水的流速的大小,因为速度直接影响换热系数的大小。学生经过设计计算后就可以深刻理解有相变的蒸汽冷凝换热和无相变时对流换热系数大小的差别。这里还涉及到管壁的热阻,热量通过管外甲苯蒸汽传递到管内冷却水,需要通过管壁,这时的热量传递是通过导热完成的,管壁越厚,热阻越大。学生在计算总传热系数时对导热热阻也会有深刻的体会。

学生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除上面的内容外,还有传热介质物性的选取;换热管管径的大小确定;换热管的排列方式,是叉排还是顺排;管板尺寸、壳体内径及厚度的确定以及连接法兰尺寸的确定等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绘制换热器设计图

为了制造一台换热器,除了前面的设计计算外,还需要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加工图。需要绘制的图纸有布管图、管板加工图、换热器器芯装配图、外壳加工圖、总装配图等。在绘制这些图纸时必须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绘图,要能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学生在完成绘图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机械制图的能力,掌握了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应用于专业实践的方法。

上面仅仅介绍了传热部分的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其他的单元传递过程,如蒸发、吸收、蒸馏、干燥等,都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霄,何潮洪.化工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 篇9

班级:应用化学(2)

学号:XXXXXX 姓名:XXXXX

本学期化工原理实验课堂上我们一共做了六个实验,分别为流体阻力的测定¸传热综合试验,精馏实验,填料吸收实验,洞道干燥实验,过滤实验。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明白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经过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该注意的问题。本以为化工原理实验很繁琐,但在同学们的一起努力下实验显得轻松了很多,这和同学们配合默契老师讲解有很大的关系。

流体阻力的测定的实验宗旨是让我们了解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的方法,确定摩擦系数与雷诺系数的关系以及局部阻力。在传热综合试验中我们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和采用螺旋扁管为内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研究测定准数关联式NuBRem中B,m的值和强化比Nu/Nu。,了解强化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在精馏实验我们认识了解精馏设备的结构,装置流程及仪表。在填料吸收实验中我们了解填料吸收它的结构和流体力学的性能。在过滤实验中我们学会了滤饼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常数k的测定方法。

化工原理实验从各个方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首先,我们在实验前期必须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步骤,这培养了我们自学能力其次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细心,认真完成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最后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回答思考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看是否验证实验原理,实验做得是否成功,让我们对实验更加清楚。

《化工原理》课程信息与描述 篇10

《化工原理》(上)课程信息与描述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上)

学分数: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课程边界描述:

本课程是《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工艺学》课

程的前置课程;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物理化学》、《工程制图》。

课程重要知识点描述:

主题模块描

重要知识点

对应的能力培养

序号

流体流动

流体静力学基本

学会

静力学方程式和实际

方程式的应用

流体计算应用

连续性方程、柏

掌握柏努利方程式中各项

努利方程的物理

能量的意义,学会管路中各

意义

项互相转换

流动阻力计算

能够计算直管和弯管阻力

损失的问题

简单管路计算和

分支和汇合管路的阻力和

流量测量

能量换算和设计原理;掌握

流量测量基本设备与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学会液体输送设备(往复

工作原理、主要

泵、旋转泵、齿轮泵等)和

性能参数和特性

气体压缩与输送设备

曲线

离心泵的选型、能够正确选型流体输送设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案例教学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案例教学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安装及操作

备及正确操作

非均相物系

颗粒沉降的基本

掌握沉降速度的定义和计的分离

原理与公式

算方法,会计算颗粒沉降速

沉降设备的工作

掌握降尘室、沉降槽及旋风

原理、生产能力

分离器的物理结构和基本

及主要性能

设计方法

颗粒过滤基本方

掌握颗粒过滤方程的推导

程与过滤常数

与应用,掌握恒压过滤的计

算、过滤常数的测定

过滤操作设备原

掌握常用过滤设备(板框压

理和选型

滤机和转筒真空过滤机等)的构造和恒压过滤方式的设计计算



课堂讲授

案例教学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传热

傅立叶定律及导

掌握一维热传导的基本方

课堂讲授

热系数

程原理、推导与应用,掌握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导热速率方程式

掌握单层平壁、多层平壁、案例教学

单层圆筒壁及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公式推导与应用

牛顿冷却定律及

掌握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课堂讲授

对流传热系数

及特点,工业上的换热方

法,掌握冷却定律公式与传

热系数

式,传热量(热

负荷)、平均温度



学会总传热速率方程式和

课堂讲授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并用平

均温度差法进行传热计算

传热总系数的计

会换热器的能量衡算,对流

课堂讲授算与换热器的结

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

构型式和强化传

准数关联式,掌握强化传热

热的途径

途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11

【关键词】生源结构 多元化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64-01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模式的深入改革[1],我院出现了普招生、单招生和三职生这样一个多样化生源的生源结构。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结构复杂多样,他们的层次差异明显和理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自律能力差等[2]。这给《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加大了教学难度。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和在专业学生培养的地位[3],需要创新《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探索,培养合格的化工人才。

本文结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生源结构变化以来的教学体会,就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进行阐述。

1.生源结构特点

近几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生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总体来看,呈现出普招学生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单纯、独立,期望自己能在大学的时光里有所收获学得一技之长,可是,他们的学习成功的体会较少,学习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学习。这几年的学生又都是90后,他们热情,性格外向独立,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做中学[4]。

传统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的推演,强调知识的逻辑性,这种教学方法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受用,但是目前的高职在校生基础较差,学得有些吃力,更是感觉课程很枯燥,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结果,学生在上课期间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针对生源多元化情况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2.1 从源头出发,制定多层次的课程标准

学生生源结构多元化,但教师仍然用同一套手段和标准来完成教学,显然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在多元化生源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制定梯级课程标准[5],使之更加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

2.2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做中学,学中做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前、中、后都要充分利用实训设备,在理论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认识实习,对所要学的内容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要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训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制作教学模具带到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展示。教学后,带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做实验,学习操作方法,验证理论,体会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前、中、后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课堂专教知识,轻课堂氛围的营造这样的课堂情况,探索改革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6]。《化工原理》的课堂上,可以从生活、生产中提炼案例,从案例出发,通过老师对案例的表述或者借助媒体技术展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案例场景和问题自我建构知识内容。然后老师再给予点评,让学生对自我建构的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理解。比如讲解伯努利方程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水自发的从高处向低处流,农民用抽水机抽水浇灌庄稼等场景,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外加工,位置关系等,最后得出结论位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机械外加工也可以转化成位能等。通过这样的体悟,学生对流体流动过程中能力的转化和能量守恒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4 丰富评价体系,过程考核,分层评价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评价系统也应该相应的改革,按照同一套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显然不尽合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课程教学标准不一样,相应的评价体系也该不一样,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和手段,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侧重于鼓励他们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要有因材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突出特长教育。

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情况下,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转变思维,改革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寻求一个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志辉,陈洪梅. 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12:10-12

[2]刘洁.生源结构多元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与模式探讨[J].班级管理, 2014,11:170

[3]李敏,陈火平,陈喜蓉.抛锚式教学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289.TF.20160629.1457.002.html.

[4]陶霞, 代俊艳. 高职生源结构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12:67-71

[5]周辉, 钟凯. 高校生源多元化评价改革刍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3,12(3):248-250

[6]温彭年,贾国英.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5):17-22

[7]刘姣姣.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探索[J]. 科技展望,2015(05)

[8]宫莉萍,刘佰猛.高职《化工原理》课程改革新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9]王振芳,陆维玮,任晓红,张长桥.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几点经验和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6(01)

作者简介:

探索《化工原理》课程项目化教学 篇12

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化工原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打破陈旧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底子薄的特点,降低理论要求,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内容改革

经过近百年的《化工原理》课程发展,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一套理论体系,虽然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大方便,但这种理论体系不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秉着“以应用为目标,学为所用,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方针,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化工原理》就其内容来讲,具体分为两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和设备基础知识。其理论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定义、原理介绍、基本计算讲解。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底子薄,所以对原来的理论内容进行合理的精简,能够做到精、深、突出基本概念与共性规律。在设备知识模块上,必须要求学生要牢牢的利用认识实习机会,使学生对设备结构及其原理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参加工作后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所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计实践教学

1.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是根据每个单元操作过程特点而开设的,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定理、公式得到完全的应用。根据全国高校化工原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和规定,从实训目的、实训原理、装置流程、数据处理等方面,组织各单元操作的实训内容。通过实训可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学过的基础理论,加深对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训技能和科研能力。由于化工原理实训设备往往规模较大,接近工程实际,是多因子影响的综合实训,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实训打下一定的基础,对以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通过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使学生严肃对待参数测量、取样等各个环节,注意观察实训中的各种现象,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实训装置结构、操作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集中精力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

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综合训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常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等知识去解决工程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树立工程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搜集有关数据、运用计算公式等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学生完成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综合分析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正确选定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型号,能够正确掌握过程计算以及工艺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等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必须从理论教学入手,通过课程设计加强理论教学,从而提高化工原理教学的质量。

3. 化工单元仿真实训。

采用的是北京东方仿真软件公司的DSC仿真系统,可以真实地把生产中的基本单元过程,通过仿真培训了解本专业所涉及到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熟悉本专业中常见设备、仪表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专业知识在客观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掌握各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了解设备的原理和结构,使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出现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观点和经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地处内蒙古乌海,这里周围有许多大型化工企业以及新建的乌达化工园,他们是我们办学不可获缺的资源。通过建校至今的长期合作,我们与周边大型化工企业建立了“互惠双赢”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了解生产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及保温防腐措施的基础上学习工厂和车间化工产品的生产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概况。了解生产中原料消耗及产物量的简易估算方法,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作必要的物料、能量衡算,对生产状况作一定探讨,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在工厂车间的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工厂的必备生产环境,对化工生产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获得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实际感性知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化工企业的理解,树立为化工而奋斗的精神。学生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的团队精神及创业精神,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的竞争能力得以提高。

四、改进教学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以研究化工生产中物理加工为背景作为主要任务,掌握具有共同规律的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与操作原理;研究“单元操作”及其典型设备的有关计算,通过对各种“单元操作”的分析,寻找适宜的操作条件,探索强化过程的方向及改进设备的途径。我们要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重点放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单元操作”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化工过程的开发、设计与操作的有关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会从工程实际出发,运用工程观点从多种角度,尤其是经济角度考虑技术问题。

实践证明,《化工原理》项目化教学充分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对象的特点,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底子薄的缺点,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上,使学生把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基础知识能够用于实际。于此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而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仍将继续努力对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作进一步的探索,为以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化工人才。

参考文献

[1]邱运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5, (4)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篇13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12~201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应用化工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并且使其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我们深切体验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决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学习、领会,不断反思、对照,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时学习。为此,我们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不放松,时时宣传不懈怠。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断地用新理念分析认识教学中的问题。

2、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发展自己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受教师指挥,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完成好新课改实验任务,我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1)教师备课,不再一味地考虑自己该如何教,而是思考学生会怎样学。教学方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来设计,课前查找大量设备结构的图片,设备的工作视频录象等等,争取做出一流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考虑教材与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努力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

(3)教师上课,不再过多地采用讲述、演示等教学方式,而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尤其要学会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灵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4)课后总结,不仅考虑教法的改进,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研究排除的方法,探索探究学习的规律。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理论教学的特点是只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的备课,结果常常发

现学生没有听,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而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为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可采用举例的形式教学。经常给学生讲解化工原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有利一面。通过这些实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2)提问式教学过去只是讲课前进行提问,这学年增加了讲课中间的提问,针对上次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上次授课内容掌握情况。

(3)研讨式教学从讲课的内容中拿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并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上讲台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走上讲台的胆量,以便将来顺利的走上讲台。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丰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和交流,加强教师们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的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科技含量。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这种学习环境,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共同创设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4、课后作业灵活安排

引导同学到图书馆进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加深理论联系实践,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差距与反思

我们的《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我们虽然作了些努力,也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其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编改革教材工作发展不平衡。

2、教学内容不够精练,还需要提高,否则影响教学计划制定。

上一篇:品牌修复方案下一篇:公司勤俭节约活动方案和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