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课程设计小结

2024-09-24

化工课程设计小结(精选10篇)

化工课程设计小结 篇1

化工专业概论课程学习小结

化工学院

化工135 彭思源

10130118 摘要:曾经读到了这样一句话:“青春的含义就在于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成功与否,都不后悔。“我希望通过4年的大学生活,深切地体会到青春和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和甘甜。为有更美好的大学生活,本文拟了每学年、阶段的学习计划,大学四年自我目标,以及为达各阶段目标结合自身期中考试情况制定的相应措施。

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进入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学习,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上完化工专业概论课后,我更感自己学习任务之重,有了一种紧迫感,压力感,但同时也心情激动,面对要学习的课程,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当初选择化工这一专业,是源于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理工,喜欢实验,喜欢新奇的事物,化工专业是我最好的选择。但上了专业概论课后,我发现自己对化工的了解远远不够。化学工程,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业领域,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典型的过程工业。现代化学工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征,因而对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化工专业。

为学好这一专业,为既丰富精彩、又实现大学阶段发展目标,我为自己制定了大学四年规划书:

大一:学习是我的首要任务。由于自己刚离开高中那种没有自由的学习环境,我必须为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做好合理的安排。大一上期中考试后,除了学校课程任务外,还要安排备考大学英语四级,争取大一上过四级,大一下过六级。大一期间主要上的是基础课,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地基,所以学好基础课很重要。因此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高中很不一样,很大程度上靠自己自觉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由于我一直以来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所以对于我来说养成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不难。期中考试是对我刚进入大学一阶段学习的检测,高等数学和现代基础化学的分数都在正常水平,应该说我的学习方法没有问题,但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期末都达到优的水平。

新的环境新的起点,大一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习惯。我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增强交流技巧,和老师同学以及比自己早步入大学的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询问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同时也能提高我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也会有计划的广泛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

大二:在学习上,大二还没有专业课程,同样的我会继续加强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是根本,然后会尝试通过计算机二级的考试。在大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自己,使自己从大一新鲜人的青涩逐步转化发展成老练成熟,并能将所学只是运用到生活中,学有所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也会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继续有计划地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争取增长一些专业知识,对即将到来的专业课有所准备。

大三:面对专业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由于我计划毕业后继续读研,更应该加大力度的学习专业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着手做好考研前的一切准备。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以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并相应的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做好一切心理和能力的准备。大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自己大学的学业任务,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此时最主要的就是对前三年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出果断的决定,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完美的大学需要汗水的洗礼,梦想需要泪水来浇灌。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除了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耐得住无聊寂寞的心,要能静得下心与学习中,要懂得舍去。并且还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支撑。

理想可以很大,但是必须将它建立在具体的、可以实现的事业之上。选择一种事业追求时,要考虑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一生的事业,要用毕生的经历去实现。在此过程中,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我相信,合理规划未来,并且持之以恒,努力不懈地为之奋斗,一定会铸就属于我的辉煌人生!

化工课程设计小结 篇2

一、图表式小结

这是从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出发, 通过图示或表格形式, 将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概括整理, 突出重点地进行一定的归类、比较, 总结所学知识的一种小结方式, 主要有简一性图表、专题性图表和比较性图表。 (1) 简一性图表。是仅就某一历史事件或课本的一个单元的内容, 用列表方式来反映。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通过列表格进行小结。

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形象直观、简洁明了,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节课的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 便于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专题性图表。是把同一历史阶段的类似概念、知识, 以专题择要归纳为图表来体现。如《走向整体世界》一课上完时, 我归纳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如下:

通过列表, 学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个完整认识, 归纳、比较能力得到训练, 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 可以得出规律性认识, 即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3) 比较性图表。是指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列表对比, 从不同角度、多方联系辨别分析, 寻求知识间的异同, 找出其规律而加以概括小结。如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这种小结方式有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分门别类地串联起来, 理出线索, 使知识系统化,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

运用图表式小结要注意: (1) 导向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重点内容, 不能面面俱到。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因为历史学科知识繁多及其知识之间联系紧密的特殊性, 许多教师只好各方面都兼顾, 所以在课堂小结时的框架构建就要体现本节知识的重点, 为学生后复习提供导向功能; (2) 程序性。因为是用图表形式对教学知识进行小结, 所以要讲究程序, 即在备课时, 教师就要做好相关课件, 设置好程序, 在作小结时利用课件展示空图表, 然后教师边提问边展示答案, 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切不可马上把一张图表答案都展示出来, 或者等学生回答完所有答案才展示, 不利于知识的巩固; (3) 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可在讲课的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还要讲授大量的与此相关的内容。一节课下来, 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 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 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 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 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 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二、史料式小结

在课堂结束时, 给学生提供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 设计一些与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相关的问题而进行课堂教学小结的方式。如学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时, 我展示如下材料: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 洋货涌入中国市场。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纱、洋布、洋棉“其质即美, 其价复廉”, 因此, “江浙之布不复畅销”“闵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中心, 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 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业为业的乡村已无棉可纺, 无布可织。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国, 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 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 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 皆为所夺矣”, 请阅读以上材料并回答: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经济结构变化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什么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小结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 有利于教材延伸、拓展, 有利于巩固知识, 有利于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活用知识, 提高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 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技能化, 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运用史料式小结要注意: (1) 针对性。即在史料选择上, 要注意与课堂所学历史知识相吻合, 材料不能过多, 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相一致, 有利于学生阅读; (2) 原始性。在材料选取上, 要注意材料原文的真实引用, 切不可断章取义, 或为达到教师的意图, 而对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改造, 这样不利于历史教学; (3) 适量性。是指依据“论从史出”的观点, 精造史料。历史教育知识容易大, 要在有限的课堂内处理好教材, 即要分清主次, 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这就要求教师在补充史料时选择典型史料, 不宜过多, 否则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启发式小结

通过钻研历史教材, 找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通过历史现象, 挖掘历史规律和本质, 给学生以启迪的小结方式。如《宋明理学》,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我们进一步了解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后的发展演变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 依然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进入更辉煌时期;宋朝时期, 程朱更深兴起, 儒学思想走向成熟;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 心学产生。尤其是对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典型代表、思想精髓、思想特点和“理学”与“心学”的比较等作了粗浅分析。那么接下来, 儒学发展又将走向一个怎样的阶段呢?下节课, 我们将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通过小结, 学生对儒学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线索, 并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有了深刻印象, 又为下节课学习埋下了伏笔。

运用启发式小结要注意: (1) 目的性。即目的明确。课堂小结从历史教材的本身出发, 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或从重点、难点进行提示, 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方面予以引导; (2) 简洁性。小结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 要在教学时做到干净利索, 语言精炼; (3) 启发性。小结要给学生以启发, 以激起学生努力探索的积极性, 做到“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如果把一节课比作“凤头、猪肚、豹尾”, 那么小结教学就应像豹子的尾巴那样强劲有力。

四、问题式小结

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一些综合概括的问题, 从而达到巩固新课的小结方式的目的。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小结时, 我提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2) 回顾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 (1919年) 前后, 一些先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 (3)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点拨和思考, 学生得出新文化运动前期“新”在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新”宣传马克思主义。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 (1919年) 前后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走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维新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激进派则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维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激进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 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运用问题式小结要注意: (1) 自由性。要重视学生在小结中的主体作用, 紧扣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抛出有价值的问题, 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 各抒己见, 或在轻松、或热烈的氛围中, 加深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2) 悬念性。在小结时, 教师精心设问, 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 以一种悬念性, 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也可在小结时, 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问题, 有助于优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3) 思维性。因课堂小结时临近下课, 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 渐渐变得心不在焉, 为此教师适时运用课堂小结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工课程设计小结 篇3

关键词:化工设计竞赛;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为加强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部发起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专业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重视。其中,“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级赛事。该项竞赛的设计任务包括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以及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和运行方案等很多方面,对化工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

化工设计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在化工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设备、化工制图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为将来的化工工程设计奠定基础[3]。因此参赛学生不仅应具有化工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使用专业软件的能力,更要考虑该方案所涉及的政策、经济、人文、地理等诸多因素。设计竞赛本身是很开放的,可以提出各式各样的方案,因此,化工设计竞赛不仅对化工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次大的锻炼和挑战,同时也对化工专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化工设计竞赛对专业指导教师的促进作用

近些年来化工设计竞赛的题目一般都是以科技进步为背景,立足于学科前沿,内容涵盖面广,综合性强,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大部分专业教师在学校主要从事专业理论课程方面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而化工设计竞赛的题目往往是要利用原料、最终产品、生产规模、公用工程和环境要求等为设计基础条件,对项目可进行论证、设计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及典型设备的设计、车间设备布置的设计、工厂总体布置设计,并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工作,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企业实际应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相关知识。为不断提高化工专业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力,各校通常会采取多种形式,其中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担任化工设计指导教师。在指导化工设计竞赛的过程中,教师们分工合作,互相讨论交流,甚至深入工厂一线进行考察。通过咨询企业或者设计院的专业设计技术人员来提高自己的设计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极大提高了专业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在竞赛现场,学校也派出教师去现场观摩,与不同学校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同样可以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化工设计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化工设计竞赛不仅仅对理论教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竞赛中所起的作用,发现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便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因而对化工专业教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和有指导性的[4]。

1.对专业理论教学内容更新的促进作用

化工设计竞赛要求参赛者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而现行的很多教材内容相对滞后,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深度和广度等已不能满足竞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参赛指导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路线、新设备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具有一定的专业和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科研工作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新标准、新政策、新规范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在化工设计课程教学中,适时介绍Aspen Plus等专业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对化工设计人才的要求。

2.对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的促进作用

课堂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怎样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方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自学、小组讨论与发言、参观、设计型作业和仿真操作的方式,综合运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如果将化工设计竞赛的某些问题与所授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设计竞赛的作品和相关问题作为教学案例,那么案例的选择必须要有理论上的针对性,案例的引入要自然,在课程结构中的位置要合适,时机要恰当,如将获奖作品、比赛现场录像等资料展示给学生,不仅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地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促进竞赛的深入开展。

3.对学生整体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根据化工设计竞赛的要求,提交的作品除涉及与化工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关联的工艺设计之外,还要满足环保要求,并且设计工厂的三维立体展示、车间布置和配管设计图等,让评委能直观地对设计的作品有感性的认识。要求专业竞赛的参赛者要有综合运用化工专业知识、软件应用能力、经济分析能力、文字撰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就对化工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较强的专业技能、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在一些课程教学中采用模拟竞赛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例如在化工设计课程中,将竞赛题目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专业竞赛进行设计。学生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后,必须先熟悉资料,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标准、规范等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然后按期提交设计作品,并进行作品答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也培养了他们发掘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求知欲。化工设计竞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也使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扩展。

三、结 语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教师、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思路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契机,热爱专业、专研业务的良好学风也在参赛学校中逐渐盛行,同时也推动了化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当然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怎样将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如何更好地完善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师需要持续考虑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的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 肖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科竞赛体系探索[J].浙

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205-

209.

[2] 陈砺,吴妙娴,董新法,等.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

的组织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4):23-25,

41.

[3] 晋梅,王晋黄,李忠铭.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工专业教学

的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2013,(3):102-104,112.

[4] 李宁,傅敏,陈盛明,等.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工类课程

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3,(32):

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篇4

本次设计旨在培养我们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现代先进设计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提高我们本科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服务的。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运用机械原理课上所学过的各种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拿到设计题目后,我就开始认真研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分析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然后通过借阅(图书馆)、搜集(网络)查找有关信息、资料及手册;由于《机械原理》是上学期课程,我先复习了机械原理课程有关内容,其中包括:机构的组成和结构(自由度),连杆机构(急回,压力角,死点),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和组合机构。并自学了下篇-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熟悉了相关机构的设计方法,初步拟定了设计计划。

因为是第一次独立进行课程设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选择机构时,各种构件都有哪些性能适用于我所做的机构;在确定机构尺寸时,型煤尺寸和粉煤高度与型煤高度之比该怎么使用;在进行传动系统动力学计算时,如何运用已知条件:生产率为18块/min……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请教老师,查阅资料,思考揣摩,得到了解决。例如李老师告诉我们在使用六杆机构时要注意其行程较小这一缺点;由于机械原理课本中没有涉及间歇运动机构具体的计算公式,我去图书馆借阅了《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等相关书籍,找到了相关公式;随着自己对蜂窝煤成型机工作原理的进一步理解,我知道了生产率可转化为转速……当然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基本上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

通过学习和实践解决了,过程中和同学间讨论也帮助我学习了不少经验和知识。

在机械原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是比较理论化的,通过这些理论我了解了一些机构的运动方案与运动轨迹,至于这些构件、这些机构真正要派些什么用场,在我脑中的概念还是挺模糊的,但是在这次为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当中,我开始对传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真正意义所在有了初步了解。换句话说,因这次课程设计我把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了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这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即蜂窝煤成型机的设计,我知道其实要做一项课程设计并不简单,要把它做好就更不易了,从中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其实是很狭隘的。在理论知识的贯穿上和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亟待提高,可以说这次的设计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之处。但也因此而小小地锻炼了一下自己,为以后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及大四的毕业设计做了一个准备。

在为课程设计写说明书时,为了让说明书内容更充实,使自己的书面语言更趋向于专业化,我们组到图书馆去借了相关的书籍来翻阅。在查找资料、阅读资 料的同时,我还知道了更多以前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比方说当所选槽轮槽数与要求工位不一致时,可利用齿轮机构进行增速或减速。

经过一个多月机械原理设计的学习及研究,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知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实践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方法。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锻炼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学会了勇于创新,扩展思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加强了和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而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克

服。最终有了今天的成绩,令我们每一个人欣慰。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通过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除了加深了对大二学习的机械原理知识的理解,我还实践了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的CAD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课程中学习的Pro-E绘图技能。总之,既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又巩固了课本知识。当然这学期的机械设计知识在本次设计中也帮助自己不少,像V带传动,减速器等。

课程设计小结 篇5

课程设计小结

(一)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课程设计小结

(二)为期两个月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它锻炼了我查阅资料,进行方案构思的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逐步完善设计方案。对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修改。较好地完成了设计任务。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但在老师辛勤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顺利的完成了设计。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象老师说得一样,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然而还是难免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我的课程设计终于全部完成了。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最后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许文老师、林承德老师和陈耀源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情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是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它使我终身受益。

课程设计小结

(三)通过这一次的课程设计,我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使我懂得如何做事。其实每一次的课程设计都是在教会我怎么样做事情,它告诉我完成一件事情,光靠团队的人数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关键在于团队之中是否有优秀的骨干去引领这个团队完成这件事情。但可惜的是,每次都没有,而本来并不优秀也不是骨干的我无奈成为了矮子军里的姚明,我只好在无限的感慨中奋力完成课程报告。

在大多数老师的眼里,机械类的电力拖动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仅仅老,知识体系庞大,最主要是难,在学生中就变得更甚,在我们队伍取到题目的初期甚至出现少部分同学短暂的晕厥现象。随后不久,在各位老师英明的指导之下,晕厥现象得到了缓和,但又立即转为了休克。革命的队伍就这样被无情的蹂躏着,践踏着。在课程设计中期恰逢元旦,革命队伍奇迹般的恢复了春天,吃的吃喝的喝,但好景不长,随着上交报告日期的临近,元旦那股春天的革命热情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秋天,满地是落叶„„

那是一个堡垒。拍子同志对我说。

那是一群堡垒埃锤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就在革命队伍即将消逝在风中的时候,小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他说上一次的课程设计抄袭现象严重,鉴于此,上一次的课程设计全部重做。同志们不觉由心底开始赞叹起这段美好的人生。春天的战斗又要打响了。

言归正传,转着转着就转到了这一次的课程设计。这一次我们的设计题目是直流电机的转速调节,这题目虽然难,但相当有意思,我们利用三天时间摸清了世界上五种不同的电机构造,利用五天时间找到了世界上五种不同语言版本的电气工程师手册。在设计的开始,我们坚信我们的准备是最充足的,但直到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我们遇到了真正的问题时,才发现,原来那点资料对于这次的设计一点帮助都没有,但,但,但是,我们没有气馁,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告诉自己,我们还可以抄。

于是百度成为了我们最后的栖息地。

幸运的是,我们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找到了四份相同课题的报告,为了让我们的报告看起来是不一样的,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只要是必须相同的内容位置都会打乱,首字和尾字也会以同意词代替,在无关紧要的粘贴部分最后关头的灵机一动让我们顺利的实现了题目的所有功能要求。

从这次的设计中,我们学到如何用百度进行搜索,并收藏了许多课程设计论文网站,以便在以后的设计中用到。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不知道电机的样子,现在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出好几种品牌电机的样子。

Cad课程设计小结 篇6

1、手工绘图基础很重要

实践证明,“手工绘图”绘图能力是AUTOCAD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基础,学习《Auto CAD》,需要一定的几何画法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识图能力,尤其是几何作图能力,一般来说,我所在的班级中,《工程制图》水平好的同学,学起来较容易些,效果较好!

2、学习循序渐进

整个学习过程江方记老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如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等,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AutoCAD的使用技术。

3、学以致用

在学习AutoCAD命令时始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各个命令孤立地学习上;把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自己对绘图命令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有利于培养自己应用AutoCAD独立完成绘图的能力。

4、熟能生巧

《Auto CAD高级实训》作为上机实验书,它能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练AutoCAD的命令。经常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详细地进行图形的绘制,以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绘图过程,力争使自己学习完AutoCAD课之后就掌握技巧。

1、常见问题要弄懂

(1)同样画一张图,有的同学画的大小适中,有的同学画的图形就很小,甚至看不见,这是因为绘图区域界限的设定操作没有做,或虽用LIMITS命令进行了设定,但忘记了用ZOOM命令中的ALL选项对绘图区重新进行规整。绘图区域的设定是根据实际的绘图需要来进行的。(2)有同学用线型名称为“HIDDEN”的线型画线段,但发现画出的线段看上去像是实线,这是“线型比例”不合适引起的,也就是说“线型比例”太大,也可能是太小。结局问题的办法是将线型管理器对话框打开,修改其“全局比例因子”至合适的数值即可。(3)在进行尺寸标注以后,有时发现不能看到所标注的尺寸文本,这是因为尺寸标注的整体比例因子设置的太小,将尺寸标注方式对话框打开,修改其数值即可。

以上三个问题仅仅是我上机过程中遇到的最典型的三个问题和困难。实际问题不胜枚举,作为学生彻底弄懂这些问题,很有必要,对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很有帮助。

2、粗线要清楚

能够显示实体的线宽是AutoCAD的新工程。使用线宽,可是用粗线和细线清楚地展现出部件的截面,标高的深度,尺寸线以及不同的对象厚度。作为学生,一定要通过图层指定线宽,显示线宽。提高自己的图纸质量和表达水平。

3、层次要分明

图层就像是透明的覆盖图,运用它可以很好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图形信息。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图省事,直接从对象特性工具栏的下拉列表框中选取颜色,线型和线宽等实体信息,这很不好,使得处理图形中的信息不那么容易,要特别注意纠正自己的这一不好习惯。严格做到层次分明,规范作图。我的体会是:养成良好习惯,受益匪浅

4、写文字要规范

文字是工程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尺寸标注文字、图纸说明,注释、标题等,文字和图形一起表达完整的设计思想。尽管AutoCAD2006提供了很强的文字处理功能,但符合工程制图规范的文字,并没有直接提供。因此要学会设置“长仿宋体”这一规范文字。具体操作的简要步骤是,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新建一个样式,可取名为“长仿宋体”,对话框中字体名改为选用“仿宋体GB-2312”,宽度比例也要改为0.67。尺寸标注的文字可改为“italic.shx”代替“仿宋体GB-2312”。

另一种作用规范文字更简单的方法是,直接使用AutoCAD2006样板文件提供的“工程字”样式;注意,使用前要用“使用模板”方式启动AutoCAD2006,选择国标标题(如:GBA3)进入绘图状态。再将“工程字“样式置为当前工作样式。这种方法,大多数教科书中没有提及,作为学生要注意补充一下这一训练。

在AutoCAD环境中有两种空间: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其作用是不同。一般来说,模型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主要用来设计零件和图形的几何形状,设计者一般在模型空间完成其主要的设计构思;而图纸空间是用来将几何模型表达到工程图之上用的,专门用来进行出图的;图纸空间有时又称为“布局“,是一种图纸空间环境,它模拟图纸页面,提供直观的打印设置。目前的设计方向是进入三维的零件建模和设计,那么零件设计好之后需要表达到工程图时,需要对其进行各个角度的投影,标注尺寸,加入标题栏和图框等等操作,此时在模型空间已经不能方便地进行这些操作了,在图纸空间则非常方便。在图纸空间中可能创建并放置视口对象,还可以添加标题栏或其他几何图形。可以在图形中创建多个布局以显示不同视图,每个布局可以包含不同的打印比例和图纸尺寸。布局显示的图形与图纸页面上打印出来的图形完全一样。

计算机绘图的目标就是要使设计的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目前的设计结果基本上以纸基图纸的方式进入到生产中,同时,在设计单位,纸基的图纸也是图纸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虽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方向是达到设计、生产的无纸化,但除了极少数大型的企业外,绝大多数普通的设计生产单位还是以纸基图作为组织设计生产的依据,在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一步与图形的修改、编辑等绘图过程同等重要。

化工课程设计小结 篇7

一、课程设计题目应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般为二周时间。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是通过这一设计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使将来在不同岗位就业的学生都能受益, 都能解决这类工程的实际问题, 并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课程设计的选题需要我们指导老师慎重, 尽量选择化工行业中最普遍且最具代表性的单元操作进行设计。根据以往的教学的经验, 题目的选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课程设计题目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 截取现有的某化工项目中的某一操作单元为设计模型, 比如某合成氨厂的传热单元的设计, 流体输送过程中离心泵的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等等。这样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参照体系, 不至于出现不合理的偏差。

2. 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围绕着常见的化工操作单元进行展开, 比如我们都知道在讲授《化工原理》理论知识时其中的单元操作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等等。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包括2~3个常见的单元操作, 从而实现某一简单的化工任务。

3. 课程设计题目中涉及的物质尽可能常见易得。因为完成虚拟的生产任务过程中需要这些物质的物性参数进行核算, 常见易得的物质能够降低学生在查阅参数方面的工作量。比如, 如果我们设计分离任务尽量选择苯-甲苯, 或甲醇-水等这样的体系, 因为这些混合体系的参数大部分工具书能够查到。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选择还要兼顾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设计。根据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紧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机械设备》设计。这两次的教学实践紧密衔接, 互相补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为工艺流程及流程参数的确定、主要设备及管线的布线及选择, 而《化工机械设备》设计侧重点为典型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结构、材质的选用及操作参数范围的确定等。所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时保证每个题目中包含2~3个典型设备, 以备学生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进行积极指导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 大部分学生接触到课程设计课题题目的时候, 犹如身置茫茫大海中, 不知该如何开始。此时, 我们指导教师的积极指导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的指导犹如指路明灯, 为学生拨开疑雾, 给学生指明方向, 让学生知道如何顺利完成接下来的课程设计。

1. 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指导教师首先讲解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涉及哪些参数计算及相关文献查阅,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从工艺和设备全方位考虑设计问题。“万事开头难”, 学生克服了开始之初的茫然后在老师指引下很快进入角色。在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 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先进性,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现如今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十几年前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应用计算机对操作参数的计算、设备的绘制、工艺流程的绘制。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前就应该熟悉部分专业软件的学习如Chemoffice, Auto CAD, Mat Lab, Aspen Plus。考虑到后续的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理论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求学生课余学习课程涉及的相关软件, 部分课后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编程计算, 比如精馏塔塔板的逐板计算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后, 大部分学生对相关计算机软件有了了解。进入课程设计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软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 学生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 每组4~5人, 并任命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组长。为了方便工作的进行, 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适当的分工, 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 编辑文档, 有的同学编程计算, 有的同学负责绘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是独立的, 课程设计的工作一环扣一环, 相互关联, 需要全组同学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相互帮助, 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设计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难免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产生分歧。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 作为指导老师要求大家采取公开讨论的方法, 相互倾听对方的意见, 然后对比各种方法, 最后选择最适合本设计的最佳方法。通过课程设计, 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经历了一次合作锻炼, 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另一宝贵收获。

4. 撰写正规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求每组学生按着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的标准, 编制一份正规的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设计的文字说明书、设计项目的流程图、2~3个关键设备的剖视图 (A3图纸) 。课程设计结束时, 每一个小组课程设计说明书都要装订成册, 之所以这样要求, 其目的是锻炼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鼓励表现突出的团队参加设计比赛

结合现今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 国内化工学会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化工类的课程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化工专业。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指导老师从设计之初就鼓励学生争取把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化工领域的专家和同龄人。到目前为止, 我们指导的课程设计至少已经有三届学生参加过了国家级的设计大赛, 并获得了奖项。这说明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 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良好的工程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也从中学习到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的精髓。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 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孙兰义, 张月明, 李军, 等.Aspen Plus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 2009, 36 (12) :173-175.

[2]张凌云, 朱德春, 孙宏, 等, 应用型本科“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1 (4) , 196-198.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反思 篇8

摘 要: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起到由理论到工程的桥梁作用。本文结合该门课程的特点和本校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实际,就化工原理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化工原理课程是各高校中与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性很强的必修课,学习该课程需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以及解决、分析实际化工问题的能力。化工原理的主要内容有流体流动、输送、传热和传质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单元操作如液体精馏、气体吸收、过滤和萃取等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实验研究方法等。

由于化工原理课程原理较难、内容庞杂、操作多、公式繁琐,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它是一门较难学好的课程,对它不感兴趣,有畏难思想。而且现在高校普遍压缩教学课时,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教师几乎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讲透。笔者结合化工原理教学的实际,就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探讨。

一、从生活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化工原理的理论内容本身较枯燥乏味,学生在课上会出现开小差、昏昏欲睡等问题。在讲原理时与生活相结合,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洞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建立内在联系

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单元操作都可分解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这三种传递过程和三者的结合,简称“三传”。三种传递现象中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传递过程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一条主线。因此在某些章节中,有很多理论、公式都非常相似。在授课过程中,若能将类似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和归纳,既有利于学生复习学过的内容,又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热量传递中的给热问题就和气体吸收中的双模模型相似,间壁传热:(1)热流体以对流传热方式把热量向临近壁面传递;(2)存在温差的两个间壁面之间通过热传导传热;(3)另一侧间壁再通过对流传热把热量传递给另一侧的冷流体。气体的传质吸收与此类似,被吸收气体在气膜内通过分子扩散到气液界面,在界面处快速溶解,然后再以分子扩散的方式在液膜中扩散至主体。此外,吸收速率的推理可与传热速率相类似。

讲授中采用对比法,用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去理解新内容,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新内容,理解当中的理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把教师从粉笔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了课时,又能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更为重要的是,像换热器、离心泵和塔设备等常用的化工生产设备,学生往往没有接触过,没有空间概念,如果还是用板书来讲解的话,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黑板上画图,而且图形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失真,最终事倍功半。倘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话,可以用三维的立体动画清晰生动地展示这一过程,逼真地重现设备操作和设备内部结构,使得复杂结构直观化,抽象概念简单化,在课堂上就可以给学生一种很强的实物感。

多媒体的运用,将化工生产直接“搬入”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甚至会把自己在帮家里干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拿来问,真真正正让大家感受到化工原理的重要性。

四、重视实验,尽快建成化工原理实验室

化工原理课程包括教学、实验和设计三个环节,化工原理实验可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技术工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上好实验课将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本校化学专业的学生只是进行了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校、学院尽快地建立实验室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实验可以缓解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带来的厌学情绪。实验课内容有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前期可以先进行基础实验,如雷诺实验、离心泵实验、过滤实验、精馏实验、干燥实验等,实现对化工原理的工程概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成实验后,还要撰写一份符合规范的实验报告,后期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性实验。

对于实验的组织,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即上课开始时教师不再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使用等进行讲解,这些内容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起到督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仅提供一些意见。因此,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学生必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资料查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准备工作,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会尝试着分析和解决,使学生加深对化工原理课程认识的同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学会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并掌握处理具体工程问题的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课程内容,还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讲究授课方法和技巧,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应用多种方法来组织、实施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快乐自觉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白薇扬,谭怀琴,赵清华,等.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浅析[J].广州化工,2011,39(23):146-147,150.

毕业设计课程小结 篇9

经过市场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画草图、画制作图、做3D效果图这些步骤,这学期最后一门专业课也就结束了。

在这门陶瓷毕业设计课程中,我们主要课题是毕业设计,知道了很多东西,由于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对这门课程大家都非常的重视,由于要设计日用陶瓷,所以逛超市时也特别留意生活家具用品中的器皿,上网的时候也会浏览相关的网页图片等,在图书馆那一周课程印象挺深的,我向老乡借了相机过去拍了些自己喜欢的造型和装饰,看着那些杂志还都是2000年左右的,造型装饰工艺还是那么漂亮,在国内还是没有什么可以和他们相比较的,心里总觉得别扭,国内一本相关杂志我也没找到,也许是有吧,可还是不够广泛吧,怎么说这方面中国是很落后的,做的也远远不够的。在网上搜索也是没什么大的收获,查到的都是一些玻璃或者陶瓷企业做的小广告之类的东西,根本没什么帮助,这时候的我往往觉得有些失望,对自己的本专业和国内现存状况,和以后的就业形势,都是另人担忧的。去年因为上了模具成型的专业课,在图书管借了一本《陶瓷造型设计》,也不知道是谁编著的哪里出版的什么时候出版的,看了一点里面关于花插可车模方面的东西就再也没看过,这回这门专业课,让我有想起来它,那出来翻翻还真是大有学问在里面,关于造型的形成与构成、整理与加工、配置与处理、特点与要求、设计程序与方法„„讲的很详细,也有图例说明,帮助真的很大。

书上有一章是杯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一个最简单的盖子,就是我们看古装电视中老爷喝茶时候用的那种带有盖子和拖碟的茶碗,书上说:“简易式的盖子其位置事相对固定的,在盖碗茶具上还可以做拨开浮茶之用”我这才知道,原来电视里喝茶不是特意摆什么老爷喝茶架势的,看来多知道点总还是有帮助的。

在画草图那一周,我们也参考书上的造型在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画出40套来,刚开始觉得很多,做了很久也就是那么几套在想不出其他什么造型了,那给老师看老师说我们这方法错了,草图中看不到设计过程,都被擦掉了,或者根本就没个思考演变的过程,一个想法一个造型就画了那么一套就了事,设计是可以拓展结合,哪怕是只改变一和小部件想是盖钮或者把手什么的,也是不同的。我们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于是在练习着把过程加进去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觉得40套有很困难了。

在画图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透视也不对,表达很不准确,头脑中的想法,用手不能完全表达,这让我觉得自己还真是差很远,基本功不扎实也不够努力勤奋。

画制作图的时候,出现了好多问题,需要和同学讨论,询问老师,一遍遍的修改,一般都要2--3张才能通过。之后的3D效果图也是一样的,软件打开学过的东西全忘记了,看来有些知识和技巧是要时常使用的,怕是老人说,刀越磨越光、脑子越用越好使,就是这样的吧。这次课程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由于是毕业设计,所以特别的重视,画草图,制作图一点也马虎不得,哪个步骤都是认真去完成,和

广场景观设计课程小结 篇10

班级:09环艺(1)

姓名:罗国亮

学号:200930114102

经过五个星期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对广场景观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让我懂得了如何设计一个基本的室外空间环境。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难于表现和掌握的艺术。

本次规划的休闲广场位于交通枢纽地区,处于居民区和商业区地带。其中广场东面为一人工湖区。广场南北面为交通要道。

一、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该广场环境的设计上,深入挖掘本土的古老传说以及民族特色并将其凸现出来,充分体现本广场观景与休闲功能。在不影响交通的基础上,营造出各类尺度的以植物观景为主的休闲、娱乐、文体健身区。同时种植上一些本地常见的灌木。在保护原有景观带及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调整,体现景观与功能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设计构思

广场环境的观景中心运用中心放射式的铺砖图案,凸显出本土人的热情、坦诚、友善的性格特色。在绿化上体现了四季分明的特点,且能满足图市人对于生活与休闲娱乐的需求。春天万物苏醒,芽絮抽出,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丰收、缤纷绚丽,冬天洁净简单。

广场划分为东、南、西、北、中四大部分:东部为一滨水景区,南部为休闲娱乐区,西部为一观景广场区,北部为文体活动区;中部为一水景喷泉区,为整个广场人流最为集中的一个亮点。

四,各部份介绍

1、西部部——观景广场区

该区又分为瓜果休闲区、休闲草坪区、,中心为一雕塑,充分体现了原有乡土树种在造景与功能上的作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特点。

2、南部——休闲娱乐区

该区以一现代亭子为中心向四周展开,动静结合,以动为主,充分满足了中老年人、儿童和少年对于文体娱乐的需求,同时加上植物的搭配,还满足了人们对于景观与功能,四季活动内容不同的需求。

3、东部——人工湖区

该区的设计以改造原有环境为主,在湖区对边上修建的是观景亭,以此来满足人们对吸水和观景的需要。在湖区边上的胡杨林中铺修几条步石小路,以此来满足人们对观赏胡杨、红沙柳、多浆植物等特色植物的需要,以及在秋天 胡杨变色后、红沙柳开花时观赏那种特有的美景的需求。湖边的健身区、特色果树休闲园及成排石凳的设置则能充分体现人们亲水性,以及喜欢在水边活动特性。

4、北部——活动健身区

该区在绿化上保留原有青皮杨树林,同时也借此树林来消除商业区噪声对广场休闲娱乐整体氛围的影响;同时大型的葡萄草莓花架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及身心的放松。

上一篇:不能只读书而不去实践的作文下一篇:鹊桥仙,鹊桥仙许有壬,鹊桥仙的意思,鹊桥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