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2024-10-16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通用9篇)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篇1

会计电算化系统工作岗位职责要求

一、电算化主管工作职责: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

(1)监督并保存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到合法、安全、可靠、可审计的要求。

(2)负责协调计算机网络技术员安装、调试和维护电算化系统,按规定的程序实施软件的完整性、适应性和正确性的维护。定期检查软件、硬件的运行情况。

(3)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料(包括硬件设备、软件、数据及文档资料等)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手续。

(4)做好本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总结工作,并提出更新软件或修改软件的要求报告。

2、审计工作:

(1)负责凭证数据的审核工作,包括各类代码的合法性,摘要的规范性和数据的正确性。

(2)负责输出数据正确性的审核工作。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各有关人员更正、补齐后,再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不正确的输出帐表数据不予签章确认。

3、会计档案工作:

(1)严格按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会计档案。

(2)负责打印账册、报表并进行装订、归档工作。做好数据

及资料的备份工作,每一核算结束后,必须将备份的数据刻成光碟存档。

4、电算化操作员工作职责:

(1)负责本系统的数据登录、数据备份和输出帐表的打印工作。严格按照输入凭证做好数据输入操作,输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交审核员复核,在输入操作中,如发现输入凭证有疑问或错误时,应及时向电算化主管反映,不得擅自作废或修改。

(2)严格按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3)注意系统的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每次操作完毕,应及时做好各类备份和存档数据。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篇2

会计电算化, 是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 就是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 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后, 传统的手工处理系统的控制原则与方法都不再适用。由于计算机会计处理的会计核算, 经过流程改造, 会计程序大为减少, 手工会计处理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已不适用。使得一些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处理, 又从事数据输出、报送的人员, 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 能够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 操纵处理结果, 因而加大了发生错误与舞弊的风险。采用计算机处理后, 由于存储载体及处理方式的变化, 使信息的安全性存在隐患。因此,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调整设置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十分重要。

2 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提出了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的原则:“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 要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要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切实要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要求, 工作有检查”。按照这一原则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 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 各单位可以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 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大中型企业和使用大规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单位, 一般可设立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会计档案保管等基本岗位。

3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1 电算主管岗位:

负责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管理工作, 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负责对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对电算化人员的管理。

3.2 软件操作岗位:

负责数据初始化处理工作;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 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水平。对系统的每一项功能模块设置操作权限和口令密码。对没有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有权拒绝输入计算机。

3.3 审核记账岗位:

负责审查会计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拒绝不符合制度要求的记帐凭证登记入账;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和会计报表编制;负责对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审查并签章确认。

3.4 电算维护岗位:

由专职人员担任, 对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安全进行维护, 保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根据电算主管的要求, 控制、分配其他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定期更换服务器密码;根据工作需要, 负责软、硬件的开发、升级工作;负责机房内电源及其他防火安全设施, 防止责任事故的发生。

3.5 电算审查岗位: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评审。

3.6 数据分析岗位:

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 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 为企业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每日、旬、月、年, 都要对企业的各种报表、账簿进行分析, 为单位领导提供必要的信息。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前, 应通过历史会计数据的分析, 决策提供详实、准确、有根有据的事前预测分析报告, 过程中应通过对有关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报告;项目实施后, 提供项目总结的分析报告。

3.7 电算档案保管岗位:

电算化文件资料是重要档案, 必须严格控制。资料在纳入系统之前必须经过系统主管人员审查批准;文件资料的调出使用, 必须批准登记记录;修改文件, 必须经过审批与复核验收并做修改记录;文件资料的保管, 必须有专人负责。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 需要对数据进行备份, 一式两份, 注明档案形成时间和操作员姓名, 保存在不同的地方, 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使整个系统毁坏和不可恢复。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检查和复制, 避免数据损坏和丢失;借阅时要建立借阅手续, 经领导同意后才能借出, 归还时要认真检查, 防止感染病毒。

3.8 稽核岗位:

还应当独立设置稽核岗位。如果有了好的软件和程序设计, 而没有数据输入前的审查, 将错误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结果就是“假账真算”。所以对计算机的数据必须事前稽核, 并且应当规定稽核人员不得由操作员兼任。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各种高新科技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也逐渐走入了正轨。各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 可以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工作的需要, 合理设置会计电算化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在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经营决策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 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会计软件的开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但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 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 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出现,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提高会计业务素质, 调整设置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的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十分重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职责,权限

参考文献

[1]李严.《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2003年.

[2]赵坚.《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2004年.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意义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时代的迫切需求下,计算机终于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是会计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革命,也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会计管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⑵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提供更高效及时的会计信息;⑶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1.2 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⑵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⑶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可以带动或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1.3 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收到影响,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后,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1.4 会计电算化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促使研究和从业人员能思考对策,提高自身。表现有:一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采用计算机集中核算时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人工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二核算作业不够精细化,核算作业的核算步骤、审核要点、判断尺度、整改要求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统一;还有如核算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够、高素质的电算化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正常发展,而且使会计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核算工作,完善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操作,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2.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电算主管岗位

⑴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⑵根据事业需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⑶选定会计核算软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⑷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⑸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⑹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⑺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2.2 系统管理员岗位

⑴按照电算主管的要求,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财务要求,具体负责制定电算化工作实施方案;⑵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及工资管理的基本代码;⑶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地运行;⑷按照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定、设置系统各用户组的权限;⑸负责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初始化处理工作;⑹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保障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2.3 系统操作员岗位

⑴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⑵负责会计报表设计和上报工作;⑶协助系统管理员设置、调整各用户组的权限;⑷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目及项目控制;⑸负责专项资金的立项及预算控制;⑹负责财务各类综合数据查询及数据发布工作。

2.4 数据复核岗位

⑴负责审查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拒绝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⑵负责会计数据的复核、记账、月结、年结等;⑶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负责对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复核并签章确认。

2.5 数据录入员岗位

⑴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负责系统日常维护操作;⑵检查会计原始数据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原始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打印会计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预算部门、项目编码,做到摘要简明、数字准确、传递及时,编制记账凭证时应随机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有权予以拒编;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议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更正会计差错;⑸可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⑹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2.6 电算档案岗位

⑴负责保管采用光盘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及报表,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要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因损坏而丢失数据;⑶建立电算档案借阅手续,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借阅归还时要做认真检查。

结束语

如何使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更加科学符合实际,需要会计管理人员继续努力探索,通过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使电算化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权.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分析与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7,S1.

[2]王霞.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民营科技.2008,03.

[3]李文梅.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经营管理者.2009,08.

公司会计电算化岗位实习报告 篇4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会计电算化岗位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过本次在xxx的实习使我对会计电算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及理解,一、实习目的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2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从而加强自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运用会计财务管理的技能水平,为今后的会计工作做铺垫。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内容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个xxx单位,实习期间,我主要是了解公司正在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用友软件的erp系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用友软件的erp系统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记账工作。在这次实习中不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及erp系统的使用对会计工作的重大意义还让我知道了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以下是我的实习体会望老师予以指正错误之处。

四、实习体会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及其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是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它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近些年,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普及,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它对传统的会计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

手工记账规则规定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使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干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

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可能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打印数量大,一般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问题,采用输入“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似于红字更正法,以便留下更改的痕迹。

2、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一般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等,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的需要,选用其中的一种,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处理程序,其共同特点是“序时、平行登记”,即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会计信息总是序时、等量、平行地记录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中。这样,一方面各有侧重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通过二者之间的对账发现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但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中,所考虑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目标,即获得管理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它的中间数据处理都可以认为是源于原始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因此,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切的中间加工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上一过程数据处理的结果又作为下一过程数据处理的来源,整个处理过程在会计软件程序的安排下完成,具有数据处理“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按总账或明细账的格式输出。

3、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操作下,有不同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保证了手工核算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计算机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手工会计操作下的人员均是会计人员,由他们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组织会计工作的运转。而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等,按新的分工形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运作。

(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以及数据传输和通讯设备作为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完成从原始数据的搜集,以及经由记录、验证、分类、登记、计算、汇总、报告等一系列会计工作,因此,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只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操作,即只需把会计数据以规定的要求输入处理系统,计算机即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完成会计数据处理,并将最终结果———财务报告打印出来。会计电算化是把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科学与会计理论和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货币计量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的输入、存储、运算和输出,以现代机器工作取代手工操作,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人的解放,提供计划和控制经济过程需要的会计信息。

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会计人员从财务账册中解放出来,但并未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另外,系统的信息处理一般都是对手工会计职能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是面向任务和职能的,这对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来说已经足够,但在业务流程的`监控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性上还需要加以完善。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它又总是首先反映在财务危机上,不是缺少现金,就是缺乏持续经营所需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erp系统成了企业的一个新选择。这样就使得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内容其意义表现在:

1、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要几个人几天完成几天的会计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2、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按程序自行完成各项数据的计算与记录,只要输入数据是正确的,很少引起错误。而在手工方式下,由于重复登录工作较多,难免发生各种错误。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3、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包括对经济活动的计算和记录,记录是为了反映过去和保持记忆。使用电子计算机使这种记忆能力大大提高。电子计算机能以极密集的方式储存会计信息,这种储存能力,可以随时向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丰富的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主要包括对有价值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和检查。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及时、详尽的会计数据,将会计信息有效地提供给有关部门,可以更好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4、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会计核算采用电子计算机使会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数据从计算机终端上输入,然后按既定程序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并加以贮存,避免了在手工处理时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而且可以较容易地完成各种复杂的运算过程,减少了工作环节,节省了时间、人力,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会计记录、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观测、控制等管理活动,全面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五、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发现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后对传统会计方法、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变革。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在本次的实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我实际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财务工作的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会计本来就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百倍用心、细心。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本次实习已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量的会计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学到了社会知识,对我今后的就业有极大的帮助。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记账的会计岗位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我找到了专业知识的漏洞,对好多基础性知识还不是很肯定,需要重新回顾学习。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的细致、耐心有了切实的体会,明确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在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中企业的财会人员均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帐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实习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很好的把握才能体现它的意义。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匪浅,它为我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为我以后的就业找工作指明了方向。有人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不是因为歌的旋律有多动听或是歌词写的多么美,而是这首歌在说着你的故事。”诚然,短暂而又充实的毕业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其中汗水很多,知识技能很多,感慨充实的回忆也很多。

六、实习心得

经过一月实习下来,使我受益良多,具体的实践体会如下:

1、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到那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实习生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看,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

2、要认真了解公司的整体情况和工作制度。并且遵守公司各项规定,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和与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与同事相处一定要礼貌、谦虚、宽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忙和相互体谅。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篇5

会计电算化实习报告:会计电算化实习报告范文

本文系一篇会计电算化实习报告范文,它能够从各个角度教你会计实习报告怎么写。

2008年3月,我结束了22年的学习生涯怀揣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来到大连托利电子衡器有限公司。通过这1个月的工作,它使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

一、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手工操作下,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的岗位分工和各种内部牵制制度,以及账、证、表的定期核对,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实行电算化以后,虽然会计内部控制的原则仍然适用,但却使大部分传统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失去了作用,增加了新的控制内容,提供了新的控制手段和技术,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方法和措施。

(一)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使内部控制形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

1.原手工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由于全部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集中完成,凭证数据一次录入后即在会计软件的控制下迅速、多次、毫无差错地分别记入各种账薄,并据以编制报表,只要凭证和会计软件正确,其输出的会计信息也必然是正确的,这就使账簿之间的核对没有必要了。此外,编制科目汇总等试算平衡的检查也成为多余。

2.原手工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了

如凭证的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的平衡检查;各核算与系统之间的数据核对;报表数据的勾稽关系检查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部控制的新内容。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1.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部门内部单纯的会计核算岗位被撤销,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凭证复核、会计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系统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制和调试等新的工作岗位,财务管理岗位比手工条件下划分的更细、投入的人员更多、管理的更加深入。为此在电算化下必须针对新的组织机构和岗位分工重建其内部控制制度。

2.会计电算化数据的主要储存形式转变为机内文件,这使得计算机机内文件的安全保护、备份和恢复、禁止非法操作等成为会计内部控制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3.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防止计算机舞弊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成为会计内部控制一个新的、至关重要的事。

(三)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的重点将放在原始数据输入、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几个方面。

(四)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技术发生了变化

计算机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控制手段和技术,使会计内部控制的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可以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严格的、一丝不苟的控制,如数据正确性校验,口令及操作权限控制、操作过程自动记录等。其原则是,凡是能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就一定编制成计算机控制程序,因为计算机控制比人工控制更严格、更可靠,应尽量减少人工的控制量。

二、会计电算化具体工作

当然,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为:

(一)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011会计继续教育会计电算化 篇6

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可以简单表述为(是用电脑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的过程)。

2、查询部分会计数据,应采用(交互输出)方式

3、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简称为(SA方法)。

4、财政部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培训层次,其中中级培训是指(掌握会计软件维护及参数设置知识)。

5、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岗位责任)制度

6、定点开发的会计软件维护最主要(工作量最大)的是(功能扩充和完善性)维护。

7、模块中判定的作用域是指(受此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

8Windows NT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9、程序流程图与详细设计其他工具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不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

10、多终端分时系统(多用户)结构的主要缺点是(主机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11当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时,输入外币业务记账凭证会计软件应提供(输入外币金额、外币牌价并自动折算为人民币金额的功能)。

12、会计核算电算化是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备和初级发展)阶段。

13、不允许画入数据流图的是(控制流)。

14、有可能发现程序中所有错误的测试是(穷举测试)。

1、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输出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输出形式多种多样。(正确)

2、会计电算化项目开发计划不仅包括软件开发进度计划、机房建设和硬件配置计划等,还包括计算机网络筹建计划。(错误)

3、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属于数据有效性校验的措施包括文件标签控制和记录关键字检验。(正确)

4、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初始数据准备就是准备历年的会计凭证和帐簿数据。(错误)

5、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存储媒介包括纸介质、磁介质、光盘和缩微胶片。(错误

6、对会计数据进行编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识别数据处理对象、提高系统的安全保密性。(错误)

7、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和工作经历了单项会计核算、综合数据处理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错误)

8、电算化会计系统人机结合的数据校验方法不包括借贷平衡检查。(正确)

9、信息的主要属性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正确)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篇7

一、“以终为始”的课程设计理念及“岗位情景化”模式的形成

我院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终为始”开发和建设的。也就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最终应具备的会计岗位电算技能这个课程目标即“终点”为起点, 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强调对应会计岗位电算化技能的可组性和可选性, 给课程内容留有调整与发展的余地, 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创造条件。

在教学上, 基于由岗位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 按照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 我们把《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行动领域划分为主流财务软件应用和ERP财务系统实施两大行动领域, 对应于这两大行动领域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 设计对应的学习情境。从所划分的两大行动领域角度看, 它们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都是有区别的。前者——主流财务软件应用行动领域以凭证为起点, 即根据原始凭证输入到, 然后再由系统生成记账凭证, 操作流程和手工财务管理的过程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侧重于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后者——ERP财务系统实施行动领域, 由于ERP财务系统的制造与供应链部分能够完全集成, 其管理的起点是业务而不是凭证。也就是说, 企业每一项业务活动的发生都会同时更新财务中相应的数据 (业务影响财务) ;当企业收到客户的销售订单时, 企业可否接受订单受到财务系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子系统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分析, 资信好的接受订单, 否则拒绝订单 (财务控制业务) 。因此, 《会计电算化》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学会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 还应懂得ERP财务系统的实施。于是, 针对不同行动领域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以会计岗位电算技能设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岗位情景化”模式应“景”而生。

二、“岗位情景化”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岗位情景化”模式是指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 按会计岗位电算技能主线分设电算化会计岗位, 并以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流程组织教学的模式。“岗位情景化”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基于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环境下, 依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设置电算化会计岗位, 包括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 (职工薪酬、往来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 等, 对电算化会计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按建账——系统初始化——制单——记账——报表管理——电子报税——ERP财务管理流程确定学习领域, 设计学习情境, 为应用“岗位情景化”教学奠定基础。

以“存货核算”岗位进销存业务为例, 说明岗位情境教学运行情况。

第一, 购销存系统岗位应用情境设计

(1) 商品购销业务资料准备

(2) 购销业务发生集成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操作说明

(3) 在完成初始化设置的基础上制单生成凭证并记账

第二, 在购销存情境下按“多项目串行”模式教学

“多项目串行”模式是根据课程目标将选取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项目, 对每一模块项目再设计N个由浅入深的项目 (N≥2) , 在多个项目的反复操作过程中, 经过多次循环, 达到熟练掌握会计电算技能的教学模式。例如, 商品采购业务可细分为若干项目, 具体内容见图。

2. 情景讲演法教学——以存货岗位采购业务情景剧为例

采购业务情景剧是在虚拟企业发生的采购业务特定情景下, 以采购单据传递为主线, 模拟企业从下采购订单到商品入库的过程, 运用情景讲演法让学生 (学习小组) 进行情景表演, 使学生对商品购销业务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同时, 在特定的情景模拟环境中, 领会基于电算化方式下各岗位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 体验企业各主要环节及部门的业务流程、会计票据的传递与会计业务处理的关系, 对实际工作的业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对实际会计业务的理解与处理能力。

运用岗位情景剧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业务发生时各有关岗位人员填写所产生的业务单据, 并按电算化方式进行电算处理。二是了解有关合同、支票、入库单、出库单、增值税专项发票、普通发票等票据的填写与传递关系。这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的情景讲演法, 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情境表演各自角色所应当承担的工作任务, 将发生业务所产生的票据传递关系“活起来”, 弥补了基于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方式中对各岗位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理解不深的情况。

3. 基于ERP环境下“角色扮演”实训

在教学中建立虚拟企业, 按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实际工作流程设计整个实践教学项目内容, 模拟企业财务部岗位工作情景, 形成课堂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在基于ERP环境下运用金蝶K/3 ERP财务软件以“角色扮演”法通过分岗、轮岗、联岗综合模拟实训, 每个学生按照岗位分工在企业中担任一定角色, 并定期进行岗位角色轮换, 循环进行, 同时依据虚拟企业的日常账务处理完毕所产生的涉税数据再进行电子报税, 使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全部操作流程, 实训也相对具有较强的仿真性。这种基于ERP环境下“角色扮演”实训,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控制管理, 大大地增强了实训的实战性, 也使学生对企业经营运作全局观有切身体会。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岗位情景化”进行教学, 根据专业岗位的要求, 将课堂设定为某一个或几个职业场所, 要求参与的学生假定为该场所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 投入到该角色当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完全在职业情境中体验角色任务;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将自己作为编导或评委, 与相关职业岗位人员面对面, 或咨询, 或交流, 从而使课堂与实际工作岗位融为一体, 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三、“岗位情景化”模式的创新点与教学效果

我院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运用“岗位情景化”模式教学, 旨在追求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彻底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体系, 充分满足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 其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虚实结合的教学情境创设

《会计电算化》课程依赖于财务软件开展教学, 无论是作流程和手工财务管理的过程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 还是能够完全集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ERP财务系统, 学生学习的重点都在财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上, 容易忽视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相关模块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 在这一角度上教学处于务虚状态;而在教学中岗位情况化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 尤其是“情景剧”和“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方式, 由务虚转化为务实的直观表现形式, 虚实结合的教学情境创设使课程教学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相应会计职业岗位电算技能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形成“教—学—做—项目”嵌套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将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

2. 岗位情景化模式实现课程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会计电算化》按照会计岗位电算技能及其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要求设置和构建学习模块, 每一岗位确定的项目任务均按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为主线组织教学, 以主流财务软件应用为核心技能, 有针对性地学习财务管理软件中财务链中的主要内容, 掌握其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中不断地学习各个岗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应用的知识要点,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能够全面了解财务管理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原理和方法, 又满足了各个岗位熟练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的处理会计业务和利用财务管理软件进行会计管理的需要, 有效地实现课程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岗位情景化”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检验。下面是会电0833班的韦秋去的体会实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一般企业的采购业务流程处理, 加深我们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熟悉一般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 同时增强了手工账务处理和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我们能够在毕业后较快的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需要, 较好的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3. 对会计教学应用“岗位情景化”模式的思考

从现实的立场看,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岗位情景化”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财务会计资料属于商业机密, 学生到企业见习或实习都因此而受到限制, 因此, 学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工作的机会, 而社会对会计毕业生的会计职业要求却并不会因此而降低, 相反,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岗位情景化”教学能够使课堂与实际工作岗位融为一体, 完全在职业情境中体验角色任务, 提前感受工作岗位的结构和流程, 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预先准备。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 由于职业教育的多变量性导致所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不一致性、不确定、不稳定和独特性的特点, 只有情境化, 才能运用直觉、类比、隐喻而非普遍规律来处理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状态。情境的创建应具有两个目的:一是要让学习者明确将学习的是什么;二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目的这两个目的, 应该使主题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 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 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且看起来有趣, 因为急切需要解决而紧迫, 因为学习者将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有一些产出而获得满足感。

在会计教学层面, 会计课程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便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学生缺乏实际的工作场景和情节, 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会计教学中应用“岗位情景化”创设会计业务情景, 按照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市场仿真情景, 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 从而形成有助于师生互动, 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 学生通过一家公司的购销存基本业务和会计核算业务行为模式, 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社会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 从而高质量地达到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摘要: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运用“岗位情景化”模式教学, 旨在追求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彻底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体系, 充分满足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以《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为载体, 论述“岗位情景化”模式的形成、实践和创新点, 并对会计教学“岗位情景化”模式应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岗位情景化,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胥东升·交互性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4.8

[2]叶桂中.关于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柔性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9.10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篇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越加快速,在规模、资金等方面都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就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一系列会计工作软件的出现,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依靠电算化的方式展开会计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对此,本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就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措施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业界人士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推动会计工作的进步发展。

所谓的会计电算化,就是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对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合理使用,将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人算转化为电脑计算,如此可以规避人算出错的问题,还可以避免篡改账目的问题。因此,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科学合理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需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积极作用,加大力度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可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实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使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其所涉及到的资金项目、财务账目更为繁多,这就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若是依旧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那么必然导致会计人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且即便如此,大量繁重的工作也更加容易导致在账目上出现错误。实现会计电算化,依靠高效的工作软件进行会计工作,可以大大减少会计人员在数据录入、处理以及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量,通过对软件的操作即可轻松完成工作,高质又高效。

可以促进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决定了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就是要具备一批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完全撤换现有的会计人员,只能通过培训和让员工自我学习,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基本需求。而对于会计人员而言,想要在会计行业生存下去,并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也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可以实现方式理念的转变。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将各项工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若是不能紧跟时代潮流,那么就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会计电算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一种信息化的工作方式,通过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可以让企业认识到这种工作方式的高效性。进而在会计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上实现转变,使各方面工作都实现进步发展。比如在财务审核这方面,若是依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必然耗时耗力,而且效果不佳。但是依靠电算化的方式,则可以快速对财务账目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的措施建议

重视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建设。想要在企业中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对其加强重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在发展战略上提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并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对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做出指导和规范。与此同时,企业还需注重对硬软件设施的配置,要对计算机等电算化工作设备进行采购配置,同时还要从市面上选择优秀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比如金蝶、财务通等。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人员要重视会计电算化建设,不仅要加强自主学习,对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电算化技能水平。同时还要结合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提出相关的建议,确保会計电算化可以迅速推行。

加强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会计人员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障,只有会计人员自身具备良好的电算化技能水平,那么才能有效应用各类硬软件设备来展开会计工作。首先,会计人员要加强自主学习,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接触电算化的相关软件和操作方法,并且将其引入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还可以和行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或是自主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切实提高自身水平。其次,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企业应该从专门的培训机构或是高校中邀请高水平的讲师到企业进行实地培训指导,手把手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的培训。最后,企业还需要从外部引进具备电算化技能的会计人才,将其作为会计工作的新鲜血液,和老员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带动老员工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技能,以此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电算化会计队伍。

做好会计工作的监督指导。会计工作事关企业发展,若是缺乏监督,就可能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会计电算化建设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企业应该对会计电算化建设加强指导,依照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会计电算化作出合理指导,在理念、方法、过程等方面对各个工作环节均进行约束规范,确保会计工作在制度范围内快速实现电算化,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因为纸质化办公的关系,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开展。而实现了电算化之后,可以直接通过会计办公软件直接导出相关的财务报表、资金项额等数据信息,对其作出直观分析,从而发现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财务报表在格式上的错误问题,在数据处理上不够深入的问题,都可以在监督中得到有效处置,确保会计电算化建设成效。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篇9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下,我国的电算化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业务中解脱出来,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对传统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会计本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基本理论;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以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的比较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中,会计工作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复杂、繁多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工作任务量十分巨大。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大的减少了手工核算的工作量,但是需要严格控制会计数据的输入,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录入正确的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自动生成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还可以自动编制可以套用的凭证模式,然后根据模式生成记账凭证。并且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对于计算工作量十分巨大且对计算的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会计核算工作,电算化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快速精确的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的工作量以及错误的风险。

(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新要求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需要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来适应电算化的需要。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中,经验丰富的老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理十分得心应手,但是老的会计人员不得及时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而新的会计核算人员对于会计复杂问题的处理又没有老工作人员那样有经验。这是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核算所遇到的问题之一。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会很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核算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写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等,从事后反映和监督会计工作,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更加快捷方便的获取需要的会计信息,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决策以及日常的管理等方面,所以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会计工作人员把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工作,也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一)会计职能的多元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会计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对经济业务的进行事后反映、监督,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职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工作重点由过去的主要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分析,转向利用会计数据信息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干预生产进而推动经营到最终参与决策,从而将会计职能发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职能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参与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目标的多样化

会计的目标或核心是提供信息。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下,会计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事实信息。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系统同时还将提供有助于企业预测决策的相关财务信息,或者提供与预测决策相关的其他信息供管理者参考。

(三)会计基本假设所产生的变化

1.会计主体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主体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对于独立的经济组织而言,会计工作只核算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和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现阶的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使会计主体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呈现不确定的虚拟状态,但是不会脱离会计主体假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会计主体外延的扩展。比如现在电商微商越来越流行,这种方式下存在的会计主体与传统方式下的会计主体有着显著地差别,不同的环境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其会计主体可能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变大或者缩小。但是这些“虚拟公司”仍然离不开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与时俱进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所产生的变化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清算。传统的手工核算中,会计核算的对象差不多大部分是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而在会计信息化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企业间的联盟因为网络技术发展也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导致网络公司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会面临破产解散。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存在的时间长短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费用等配比原则变得不合实际需要,不能反映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状态。这就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企业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假定都面临严峻考验,财务报告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使得财务报告成为一种形式,这就意味着对传统的会计经营假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会计分期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下,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例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以往的会计核算环境中要分很多步骤而且每一步骤都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的成本较高。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环境下对信息充分的及时的运用往往会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所以会计分期假设需要改变过去汇总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做法,使得会计分期假设真正服务于参与企业决策的管理需要。

4.货币计量假设所产生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中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货币计量成果。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商和微商的越来越流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结算,互联网上的收付款业务使得经济资源范围扩展,资本决策可能会在瞬间完成,企业的货币风险可能越来越大,所以要求货币计量假设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一些对使用者有决策价值的但是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也必须考虑在会计信息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对账工作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手工核算下,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分为帐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在电算化核算系统下,由于系统对会计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调用,使得录入会计凭证是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输入的重要环节,会计凭证录入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账工作。因为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只要会计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程序将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等的登账工作。而且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报表也是由计算机根据特定程序生成的,所以与手工核算会计相比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而也没有必要进行账表核对了。因此可见,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除了账实核对以外,帐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表核对的核对要求以及核对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五)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变化

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在会计工作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平行登记的基本原则是在登记总账的同时也要登记明细账,通过总账与明细账数额的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来确保所有账目的登记时间、登记金额、记账方向和登记来源的一致性以及正确性。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但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其余会计的大部分工作,比如记账、结账等工作都由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会计人员不需要考虑除分配操作权限以外的其他问题,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的处理账目间的转移、核对、存档等问题,从而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大大地减少并且计算机处理账务的正确率也远远高于手工核算。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账务的处理效率也更加便捷高效。

(六)信息存储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下,经济业务的存储一般都保存在纸张上,纸质文件有人工书写可能会出现错误以及被篡改这些都是不容易发现的,而保存在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如果要改动必须要有专门的密码和口令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而且,纸质的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存放的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发潮发霉等情况,而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信息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大大的降低了发潮发霉以及失火失盗等使前期会计工作付诸东流的风险。而且会计信息存储在磁盘等介质中比存储在纸质介质上更容易查找、计算、统计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分析计算、查找提取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在电算化系统下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会计数据的保护工作,要做到重要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等工作。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改革观念在会计职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势在必行,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对于如何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又紧迫的关键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都逐渐加深对会计本质的计认识,企业的会计发展更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转变固有的会计理念,学习新的会计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利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量涌现的会计信息,有条理、有针对性的挑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良信息,使会计工作不仅能够反映事后事实的真实状态更能在事前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完成会计工作从幕后走向幕前的完美转变。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的蓬勃发展势必会使传统手工会计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推进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作为会计研究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与传统手工核算工作中不协调的地方做出合适的调整方案,让会计工作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于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淑珍.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物的影响[J].财税纵横,(11).

[2]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3).

[3]王宗台,刘中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J].财务会计,(12).

[4]王者丽.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9).

[5]刘忠玉.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对策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6).

上一篇:大学下学期班主任评语下一篇:固废工作标准